标注文献的出处是撰写研究论文时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这里你可以记录文献来源,使论据更加可信。虽然在选择注明哪些文献的出处时有一定的灵活性,但有些准则还是需要遵守的。1.注明文献出处的目的(详细内容请参阅第八章)。2.美国现代语言协会科研论文写作规范3.作者的姓名标在参考文献中而不应标在文本中4.文中作者姓名5.文献引证6.二手出处引证7.芝加哥大学格式8.脚注的位置及排号:脚注可以放三处:页底、章末、文末。最常用的是放在每页下面的方法,它可以方便读者,没人愿意翻到文末去寻找一篇文章的脚注。当脚注出现在页底时,读者只需瞥一眼就知道这个脚注是否有用。9.首次提到文献出处:如果第一次提到某部著作,必须标出如何尽快得到这部著作的所有信息,脚注中应写出作者的全名、著作的名称、出版信息、册数及页数,这些信息以下列顺序排放:作者的姓名后用逗号,姓名下划线,出版日期用逗号隔开,然后用括号括起,括号后跟逗号,页码。10.脚注的标点:任何一本出版物的标题都应该用斜体字,出现在文本中的著作标题用引号引起来。题目中除了介词、冠词、连词外,其余的单词全部大写。脚注标完后用句号结尾。11.出版物的实际情况:出版物基本的实际情况应该写在脚注中,如地点与时间。写上出版社显得有些多余,因为这些信息在参考文献中都已标出。12.第二次或以后提到的参考书目:第一次提到参考书目时,应写出它的全称,以后再次提起时用缩略形式即可。当只参考同样一本书时,中间不再插进其它参考书时,既使相隔多页,我们也用缩略形式”ibid”(在同样地方)来重复前面的文献。页码和卷本都必须标在”ibid”后。但是,如果参考与前文同样页码和同样卷本时,”ibid”就不用重复地标示。13.应用”Op. Cit. ”表示前文引证过:前文中已经用全称标出的参考书目应该包括作者的姓。14.应用”Loc. Cit. ”表示引证过的地方。15.快速记忆的几点忠告1)写第一稿时应把脚注写进去。2)所有条目都应该在内容与形式上准确无误。3)”Idbd.”,“loc.”,“cit.”与”op. cit. ”必须用斜体字。4)所有脚注条目都应是单倍行距,所有条目之间用双倍行距。5)所有词条后用句号。6)不管脚注的数量多少,所有页边的距离相同。7)所有的条目都应按逻辑顺序编号,除非论文被分成几章。在此情况下,每章中的第一个脚注就应该用“1”来标示。8)脚注应放在每页的下面,大部分单词处理程序可以自动按逻辑顺序自动为注释编号,并把它们放在适当的页底。9)内容注释必须用清楚、简明的英语来写,当注释较长时,我们应该把它放在附录中。
一: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论文摘要和关键词。2、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6、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7、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8、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论文表格的资料来源可以写同上.
在论文当中如果引用表格完全是没有问题的,当然在引用的同时一定要标注该表格的来源,尤其是在参考文献里面一定要写清楚表格是出自于哪位作者,包括期刊发表的信息等等。
在论文当中引用是一种常见的方式方法,可以更好的证明自己论文的真实性。
每年这个时间都是急呀我给你
不需要。
图片格式要求用IIF或JPG格式。半栏图宽度小于3.5 cm,通栏图宽度小于11 cm。图序和图题用小五黑,图序与图题之间空1个字距。一般在图内空白处。
图注应在图题之后。组合图每幅分图的右下角标注分图的序号。显微镜病理图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之间,掌空1个字距。
写论文的要求:
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2、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6、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7、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我们在写作论文的时候,文章中也会有些许的图片加入,有的就会直接引用别人的图片,虽说论文图片不会查重。但所引用的图片也是需要注明来源的。不过一般不是引文的那种格式,而是直接在图表左下角标注数据或者资料来源。不过具体的标注格式等要求,还要看作者所在学。我们在写作论文的时候,文章中也会有些许的图片加入,有的就会直接引用别人的图片,虽说论文图片不会查重。。但所引用的图片也是需要注明来源的。不过一般不是引文的那种格式,而是直接在图表左下角标注数据或者资料来源。不过具体的标注格式等要求,还要看作者所在学校或单位对论文图表的要求为准。我们常见的图表格式要求,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弧线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符合制图标准,插图和表格均需有编号和标题。图标题为五号字,表标题为小四号。同时也要求所有图表中的文字汉语用小五号宋体;英语采用号;图表编号要连续,1、图2等,表1、表2等;图的编号放在图的下方,表的编号放在表的上方,表的左右两边不能有边。
1、毕业论文截图的图片就需要给出明确的出处,在图片的下方插入一行小字。2、比如说是从某某某处摘得,比如,图片来源XXXX信息中心。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标注方法如下:
工具/原料:Dell游匣G15、win10、Word2016
1、首先打开需要添加需要标注的文献文章,并且选择需要添加文献的段落。
2、随后点击菜单栏里的引用选项。
3、紧接着再点击插入尾注。
4、插入尾注后,可以看到注释用的是“i”,我们可以对它进行更改。
5、然后再点击脚注。
6、随后再点击脚注和尾注下面的倒三角。
7、然后点击编号格式,选择数字形式。
8、点击“应用”,更改后就可以变为数字。
9、然后按Ctrl+H,打开查找和替换菜单。输入替换的内容完成后点击“全部替换”即可。最后标注就已经添加完成了。
不需要。
图片格式需要IIF或JPG格式。半条形图宽度小于3.5cm,普通条形图宽度小于11cm。在图表顺序和标题中使用小五个黑色,并在它们之间留一个空格。一般在图的空白处。
标题应该在标题之后。在每张构图的右下角,应标明每张构图的序号。显微镜病理图像应显示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之间,手掌之间有一个字间距。
扩展资料:
1、头衔,应能概括整篇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简洁、醒目,一般不超过20字,论文摘要及关键词。
2,论文摘要应阐述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尽量保留原稿的基本信息,突出原稿的创新成果和新思路。它不应该是一个简单的章节标题列表。用500字左右比较合适。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的最重要的词语和句子,一般为3-5个。
3、目录,它不仅是论文的大纲,也是论文的副标题部分。应标记相应的页码。
4、引言(或前言),内容应包括国内外研究领域的现状、本文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本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5、正文,它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6、结论,论文结论应清晰、简明、完整。它应该阐明自己的创新成果或新思想,以及在这一领域的意义。
7、参考文献和注释。它是根据参考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和参考文献之前的。图表或数据必须指明源和源
我们在写作论文的时候,文章中也会有些许的图片加入,有的就会直接引用别人的图片,虽说论文图片不会查重。但所引用的图片也是需要注明来源的。不过一般不是引文的那种格式,而是直接在图表左下角标注数据或者资料来源。不过具体的标注格式等要求,还要看作者所在学。我们在写作论文的时候,文章中也会有些许的图片加入,有的就会直接引用别人的图片,虽说论文图片不会查重。。但所引用的图片也是需要注明来源的。不过一般不是引文的那种格式,而是直接在图表左下角标注数据或者资料来源。不过具体的标注格式等要求,还要看作者所在学校或单位对论文图表的要求为准。我们常见的图表格式要求,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弧线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符合制图标准,插图和表格均需有编号和标题。图标题为五号字,表标题为小四号。同时也要求所有图表中的文字汉语用小五号宋体;英语采用号;图表编号要连续,1、图2等,表1、表2等;图的编号放在图的下方,表的编号放在表的上方,表的左右两边不能有边。
英雄路做脚注的格式应该每个穴位都应该一段落,应该明确
一是直引。直引是指将引文内容按照原文献中的叙述照录。具体格式分为两种情况:引文为完整句子时, 如果是直接引用某人的观点, 有原作者姓名、冒号、引号齐全的, 则句子的最后一个标点点在引号内, 参考文献标注码标注在引号外的右上角;如果只是引用原文;
前面不出现作者姓名和冒号, 只出现了引号, 参考文献标注码也还标注在引号外的右上角, 但这处引文的最后一个标点符号须点在参考文献标注码外的右下角。引文为非完整句子时, 如果引文内容只是一个词、词组、或者虽然是一句完整的话, 但只是作为叙述文句的一部分时, 文献标注码紧随在后引号之后, 点号之前。
二是意引。一般情况下, 意引时参考文献序号在文中的标注位置并不是唯一的, 可以有多种选择。
一是对著作或引文的著者进行标注。在叙述引文内容(不包括直引的情况)时若写出文献著者名, 则将标注码以角标形式标注在著者名的右上角;叙述引文内容时若写出著作名称, 或同时写出著者名和著作名称, 则均应将标注码标注在著作名称的右上角。
二是对引文中析出的数据、观点、结论等进行标注。若没有写出著作或引文著者名, 只在文中引用参考文献中的有关数据或材料等, 且引用的部分又不构成一个句子时, 应直接把文献标注码标注在相应的词或词组的右上角, 若引文内容加上了自己的理解, 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出来的, 则将文献标注码标注在这些话语最后一个字的右上角, 点号之前。
一是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加标记。这个标记是用方括号括起来的阿拉伯数字,其中的阿拉伯数字是文献的顺序号。比如,在引用第5个文献的地方所加的标记为。
二是如果文献的作用是对正文作解释,标注时文献序号连同方括号都要使用比正文字号小,并把它们放在右上方,作为上角标;如果文献是作为句子的成分出现在正文之中,标注时文献序号连同方括号的字号要与正文的字号相同,并且把它们作为正文的一部分来书写(位置与正文平齐,不做为上角标),还要在方括号前面加上“文献”两个字。
三是给文献编序号要注意:只有文献第一次在文中出现时才编序号,换句话说,一篇文献只有一个序号,即使某文献在文中被多次引用,但在几个引用处都要标注同一个序号。还要注意要以文献第一次出现的前后次序编序号,从1开始连续编。例如,第1个第1次出现的文献,序号为1;第2个第1次出现的文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据学术堂了解,在学术界,准确引用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必须明确:(1)只采用可靠的相关的文献.(2)按照原著准确转录文字.(3)在参考文献目录或者参考书目列表中对文献进行准确的呈现.1.引文位置的放置(1)如果在脚注或者尾注中将一段转录文字的文献进行引用,在哪里标注释号,这取决于转录文字在句子中的哪一部分落脚.如果转录文字在句末,把注释号放在右引号后面.(2)当作者的名字在正文中与引文一起被提及的时候,将日期放在作者名字的旁边.2.调整引文(1)大写和标点在大多数学科中,可以将摘录段落的首字母的大写改为小写或者将小写故为大写,而不用说明这个改变.如果将引文嵌入自己的句式中,引文开头就要用一个小写字母.不过,如果引文是在一个完整句子的开头就用一个大写字母,如果不是在一个完整句子的开头部分,就用小写字母,在使用省略号的时候可以调整.(2)斜体可以将需要强调的词语用斜体表示,这些词语在原著中不是用斜体表示的,但是这个变化必须用italics mine(斜体是我所加)或者emphasis added(为了强调)这样的词标明,放在摘录文字之内或者放在引文信息之内.在摘录文字之内,这个标识词要放在方括号里面紧跟在斜体词语后面.在引文信息中,将这个标识词放在页码后面,前面加上一个分号.一般而言,在原本包含有斜体文字的原著段落中要避免再使用斜体字;如果斜体字的使用很必要,可以将它们用标识词italicsin original(斜体为原著所有)来区别,例如Flaubert's italics.(3)注释如果引用一个包含有上标注释号的段落但是并不要引用该注释的时候,可以省略注释号.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举例:[1]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一、数据来源格式要求: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二、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所列数据来源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所列举的数据来源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参考文献格式
(1)文后参考文献不编序号,仅在文末按其重要程度或参考的先后顺序排列。
(2)文后参考文献不注页码。
(3)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及次序与注释基本相同。
1)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
2)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
3)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
4)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
5)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论文
一、数据来源格式要求: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二、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数据来源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数据来源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一篇文章的数据来源部分包括注释和数据来源两部分,注释是有作者自己的解释在其中;数据来源仅需列出参考书或论文的名称、作者、出版社或发表的期刊、著作时间或期刊期数等。
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毕业论文是教学科研过程的一个环节,也是学业成绩考核和评定的一种重要方式。毕业论文的目的在于总结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全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使他们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一、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 (一)总标题 总标题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常见的写法有: ①揭示课题的实质。这种形式的标题,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它具有高度的明确性,便于读者把握全文内容的核心。诸如此类的标题很多,也很普遍。如《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问题》、《经济中心论》、《县级行政机构改革之我见》等。 ②提问式。这类标题用设问句的方式,隐去要回答的内容,实际上作者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只不过语意婉转,需要读者加以思考罢了。这种形式的标题因其观点含蓄,轻易激起读者的注重。如《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单干吗?》、《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吗?》等。 ②交代内容范围。这种形式的标题,从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观点,只是对文章内容的范围做出限定。拟定这种标题,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论点难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加以归纳;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内容的范围,可引起同仁读者的注重,以求引起共鸣。这种形式的标题也较普遍。如《试论我国农村的双层经营体制》、《正确处理中心和地方、条条与块块的关系》、《战后西方贸易自由化剖析》等。 ④用判定句式。这种形式的标题给予全文内容的限定,可伸可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文章研究对象是具体的,面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须有很强的概括性,面较宽。这种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的标题,有利于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拓展。如《从乡镇企业的兴起看中国农村的希望之光》、《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从“劳动创造了美”看美的本质》等。 ⑤用形象化的语句。如《激励人心的治理体制》、《科技史上的曙光》、《普照之光的理论》等。 标题的样式还有多种,作者可以在实践中大胆创新。 (二)副标题和分标题 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非凡是一些商榷性的论文,一般都有一个副标题,如在总标题下方,添上“与××商榷”之类的副标题。 另外,为了强调论文所研究的某个侧重面,也可以加副标题。如《如何看待现阶段劳动报酬的差别——也谈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开发蛋白质资源,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探讨解决吃饭问题的一种发展战略》等。 设置分标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楚地显示文章的层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层次的中心内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数码,仅标明“一、二、三”等的顺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注重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紧扣所属层次的内容,以及上文与下文的联系紧密性。二、目录一般说来,篇幅较长的毕业论文,都没有分标题。设置分标题的论文,因其内容的层次较多,整个理论体系较庞大、复杂,故通常设目录。 设置目录的目的主要是: 1.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该论文之前对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读者决定是读还是不读,是精读还是略读等。 2.为读者选读论文中的某个分论点时提供方便。长篇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有许多分论点。当读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某个分论点时,就可以依靠目录而节省时间。 目录一般放置在论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论文的导读图。要使目录真正起到导读图的作用,必须注重: 1.准确。目录必须与全文的纲目相一致。也就是说,本文的标题、分标题与目录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2.清楚无误。目录应逐一标注该行目录在正文中的页码。标注页码必须清楚无误。 3.完整。目录既然是论文的导读图,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项内容,都应在目录中反映出来,不得遗漏。 目录有两种基本类型: 1.用文字表示的目录。 2.用数码表示的目录。这种目录较少见。但长篇大论,便于读者阅读,也有采用这种方式的。三、内容提要内容提要是全文内容的缩影。在这里,作者以极经济的笔墨,勾画出全文的整体面目;提出主要论点、揭示论文的研究成果、简要叙述全文的框架结构。 内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属部分,一般放置在论文的篇首。 写作内容提要的目的在于: 1.为了使指导老师在未审阅论文全文时,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大体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逻辑顺序。 2.为了使其他读者通过阅读内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问题,假如产生共鸣,则再进一步阅读全文。在这里,内容提要成了把论文推荐给众多读者的“广告”。 因此,内容提要应把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示出来,便于读者一看就能了解论文内容的要点。论文提要要求写得简明而又全面,不要罗哩啰嗦抓不住要点或者只是干巴巴的几条筋,缺乏说明观点的材料。 内容提要可分为报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 报道性提要,主要介绍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对文章内容的提示较全面。 指示性提要,只简要地叙述研究的成果(数据、看法、意见、结论等),对研究手段、方法、过程等均不涉及。毕业论文一般使用指示性提要。四、关键词关键词是标示文献关键主题内容,但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它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篇论文可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五、目录目录按章、节、条三级标题编写,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要与正文中标题一致。目录中应包括绪论、论文主体、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六、正文一般来说,学术论文主题的内容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事实根据(通过本人实际考察所得到的语言、文化、文学、教育、社会、思想等事例或现象)。提出的事实根据要客观、真实,必要时要注明出处;2.前人的相关论述(包括前人的考察方法、考察过程、所得结论等)。理论分析中,应将他人的意见、观点与本人的意见、观点明确区分。无论是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他人的成果,都应该注明出处;3.本人的分析、论述和结论等。做到使事实根据、前人的成果和本人的分析论述有机地结合,注意其间的逻辑关系。七、结论结论应是毕业论文的最终的、总体的结论,换句话说,结论应是整篇论文的结局、是整篇论文的归宿,而不是某一局部问题或某一分支问题的结论,也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是该论文结论应当体现作者更深层的认识,且是从全篇论文的全部材料出发,经过推理、判断、归纳等逻辑分析过程而得到的新的学术总观念、总见解。 结论可采“结论”等字样,要求精炼、准确地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的见解及其意义和作用,还可提出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和建议。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 该部分的写作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本文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2.对前人有关的看法作了哪些修正、补充、发展、证实或否定。3.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未予解决的问题,以及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的关键点和方向,。八、致谢按照GB7713-87的规定,致谢语句可以放在正文后,体现对下列方面致谢: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工作的奖学金基金、合同单位、资助和支持的企业、组织或个人;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其他应感谢的组织和人。在我们的毕业论文中的致谢里主要感谢导师和对论文工作有直接贡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九、参考文献在学术论文后一般应列出参考文献(表),其目的有三,即:1.为了能反映出真实的科学依据;2.为了体现严肃的科学态度,分清是自己的观点或成果还是别人的观点或成果;3.为了对前人的科学成果表示尊重,同时也是为了指明引用资料出处,便于检索。毕业论文的撰写应本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按论文中所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参考文献中,并且只列出正文中以标注形式引用或参考的有关著作和论文,参考文献应按正文中出现的顺序列出直接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十、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入正文中、但作为毕业论文又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论文附录中。例如问卷调查原件、数据、图表及其说明等。编辑本段毕业论文结构的基本型人们在长期的写作实践过程中,对某些文体文章的写作逐步形成了一些特定规范——即结构的基本型。毕业论文的结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它也有其基本型,即序论、本论、结论的三段式:(一)序论毕业论文的序论,在写作上应包括下列内容: 说明研究这一课题的理由、意义。这一部分要写得简洁。一定要避免像作文那样,用很长的篇幅写自己的心情与感受,不厌其烦地讲选定这个课题的思考过程。 提出问题。这是序论的核心部分。问题的提出要明确、具体。有时,要写一点历史的回顾,关于这个课题,谁作了哪些研究,作者本人将有哪些补充、纠正或发展。 说明作者论证这一问题将要使用的方法。(二)本论这是展开论题,表达作者个人研究成果的部分。它是毕业论文的主体部分,必须下功夫把它写充分,写好。 有些毕业论文,序论部分中提出的问题很新颖、有见地,但是本论部分写得很单薄,论证不够充分,勉强引出的结论也难以站住脚。这样的毕业论文是缺乏科学价值的,所以一定要全力把本论部分写好。(三)结论结论是论文的收束部分。毕业论文的结论应包括下述内容: 写论证得到的结果。这一部分要对本论分析、论证的问题加以综合概括,引出基本论点,这是课题解决的答案。这部分要写得简要具体,使读者能明确了解作者独到见解之所在。 最值得注意的是,结论必须是序论中提出的,本论中论证的,自然得出的结果。毕业论文最忌论证得并不充分,而妄下结论。要首尾贯一,成为一个严谨的、完善的逻辑构成。
可以插入脚注来表示数据来源。首先用word打开要编辑的论文,然后把鼠标移动到引用数据的末尾并点击一下。点击引用——插入脚注(也可以点击插入尾注)——然后就自动插入脚注了,并且按照文章中插入脚注自动编号,同时在末尾也插入有编号。最好插入带中括号的脚注。点击脚注框的右下角的箭头图标——自定义标记输入——点击插入。直接双击脚注的编号就会自动移动到脚注尾部那里,这时就可以直接在在后面输入注明引用数据的来源了。Microsoft Word是微软公司的一个文字处理应用程序,最初在1983年由Richard Brodie为了运行DOS的IBM计算机而编写的,随后的版本可运行于Apple Macintosh(1984年)、SCO UNIX和Microsoft Windows(1989年),并成为了Microsoft Office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