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国际贸易摩擦论文期刊

国际贸易摩擦论文期刊

发布时间:

国际贸易摩擦论文期刊

这篇很全的:美国次贷危机对广东经济的影响及对策梁桂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郁方,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现代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游霭琼,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人事处处长,研究员。摘要:美国次贷危机对广东的影响既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既有正面积极的,也有负面消极的。危机面前,广东不应被动应对,必须深刻分析、辩证把握风险与机遇,在危机中寻找商机、在挑战中寻找机遇。由此,广东要有两手对策:一是策略上应对美国次贷危机给广东带来的负面影响和风险损失,做好风险防范准备,降低和化解风险;二是在战略上利用世界经济发展周期的过渡性机会,内强能力,外争势位,全面争创下一周期发展新优势,把广东发展全面推向新台阶,为中国下一周期的经济发展开路。关键词:美国次贷危机广东影响对策发端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引致的全球经济金融动荡已成定局,走势与结果尚难预料。化解危机保平稳,抢抓先机求跨越。广东既要关注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引致的不确定走势与结局,更需要关注这一事变本身所传递的深层信息和意义。正是后者成为我们战略决策的出发点。目前国际、国内许多学者和决策者更多关注事件本身,特别是这一事件可能带来的风险与损失;现在,我们特别需要摆脱习惯思维路径,解放思想,登高望远,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掌揽大势,抢占先机,形成全新战略判断,实现全面战略创新。一美国次贷危机对广东的影响美国次贷危机对广东的影响既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既有正面积极的,也有负面消极的。更重要的是,一切变化都是机会,全赖于我们对变化的判断和利用变化的能力。需要辩证地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对广东的影响。(一)正向效应次贷危机对广东的正向效应主要是给广东经济发展模式一个深刻的警示,同时也为广东发展模式创新提供良好的机遇。1.客观上促进广东产品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当前对外贸易条件的变化,对广东而言,既是严峻考验,也是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机遇。广东应借助这次危机重估“出口创汇”战略。目前,美国次贷危机对广东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刚性成本与价格的低端出口产品上。这暴露了广东产业多处在全球产业链的高风险范围内,并显露了广东过度依赖国际市场的经济结构的局限性。次贷危机发出的警示信息,可以推动广东反思目前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广东的出口产品结构经过这几年的调整与转型已有一定改善。按照统计局和外经贸厅的口径,2007年广东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值的比重达,同比增长年1~5月在传统大宗产品出口回落情况下,广东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幅虽然下降,但仍增长。可见,广东出口产品在次贷危机的冲击下并非是一片惨淡,次贷影响从反面检验了广东的产品调整实效与方向。2.促进广东出口产品区域结构的调整避免所有鸡蛋集中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防范原理,在国际贸易中的体现就是贸易伙伴的多元化。次贷危机客观上警示了贸易伙伴过于集中以及进出口结构不对称的集聚性风险。从出口产品的区域调整看,次贷危机影响下广东对美国出口的下降促进了对其他区域出口的增长。广东2008年1~6月的出口区域结构为:对欧盟和东盟出口同比分别增长和;对非洲、拉丁美洲出口分别增长和,对韩国增长;对印度出口同比增长。调整中出现了一个可喜的现象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与产品通过出口区域转移也获得增长。如2008年1~5月,广东家具对美出口同比下降,但对东盟出口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因此,整个行业出口同比增长。3.贸易顺差过大的状况有所改善,对于虚假贸易的遏制有一定成效自2004年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虚假贸易成分不断增大,主要发生在进出口杂项、机械及运输设备和轻纺、橡胶、矿冶产品及其制品类,导致这三大类产品的贸易顺差出现了超常规的爆发式增长。广东作为出口与顺差最大区域,这方面的问题也很突出。次贷危机和我国出口政策的调整对于过滤虚假贸易有一定的效用,可以有助于我们的出口成分和贸易顺差的真实与规范。2008年1~6月,广东外贸顺差亿美元,增长同比回落个百分点。此外,还有一个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长期以来广东依靠第二产业维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工业化战略,遭遇资源紧缺、成本价格飙升的阻击。2007年下半年以来,广东农业与非农业原材料价格均在大幅上涨,企业进厂价格与出厂价格的喇叭口不断加大。根据国家调查总队广东分队的调查数据,2008年1~6月,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之间的“剪刀差”也在逐月扩大。次贷危机向我们提出了警示:广东如何调整产业发展战略以适应新的发展格局和新条件环境?(二)负面效应次贷危机对广东经济的负面影响主要集中反映在因美国经济放缓、信用链断裂、汇率利率波动而导致的需求收缩、订单减少、赊欠款增加、价格波动、资本异常流动、企业赢利与投资动力下降、海外投资受损等方面问题。根据省统计局2008年广东经济发展分析数据,全省GDP增长,增幅同比下降了个百分点。三大产业与三大收入增幅均呈现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工业企业亏损额居全国前列。1.对出口的影响次贷危机对广东出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美国的出口同比增长下降,出口总额增率下降、贸易顺差增幅下降,从而导致出口对GDP的拉动力下降,影响最大的是服装、塑料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传统大宗商品。客观分析,广东出口产品大幅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美国次贷危机只是其中一个直接因素,影响因素还有国家宏观政策调控、成本上升等,这些综合因素合力作用导致成本与价格刚性的劳动密集型传统制造加工业的生产与出口陷入困境。但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和科技含量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仍然具有较好的竞争力。2.汇率、利率变动下的价格影响美国资本流入和流出额分别占全球总额的三分之一和五分之一。同时全球资源型商品仍以美元定价,全球商品期货价格的定价权也主要由发达国家的投资银行所控制,因此,它的资本流动变化和美元汇价的波动直接影响到资产市场价格和资源价格的变动。特别是受美国降息后中、美利率进一步倒挂,热钱流入、外汇储备增加、美元走软预期增强等因素的影响,2007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速度明显加快,2008年4月10日首次“破七”,自汇改以来人民币名义汇率已经升值。一方面,美元贬值压缩出口企业利润空间;另一方面,美元贬值预期造成国际游资把石油和贵金属作为资金保值和升值的避难所,导致国际大宗商品(如石油及其他矿产资源)价格大幅上涨。资源要素价格的持续上涨,加大了严重依赖初级产品进口的广东经济发展成本压力,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收窄,亏损企业增多,企业利润增幅同比下降。2008年1~5月,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幅同比回落个百分点,超过四分之一的企业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全省亏损企业达11006个,亏损额增幅同比提高个百分点。预计2008年下半年亏损企业会进一步增加。亏损企业中,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为多。从目前态势看,一些对成本敏感的中小企业难以应对高利率和高成本,企业外迁和倒闭的情况会进一步加剧。3.其他经济影响次贷危机将进一步导致出口企业信用链断裂、海外投资损失和企业投资动力下降等。一是出口违约损失。2007年以来,次贷危机的发源地成为海外商账的重灾区。若依照商务部坏账率估算,2007年广东出口总额为亿美元,保守估计坏账额在120亿~180亿美元左右,而目前出口信保对广东出口的渗透率仅为1%,广东目前因次贷危机导致海外企业倒闭等造成损失的数据尚难以有效统计。二是投资动力与投资赢利下降。随着金融危机逐渐向实体经济渗透,全球经济已进入下行通道,导致投资动力下降。广东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1~6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幅同比回落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同比仅增长,回落个百分点。此外,受次贷危机影响的还有广东的海外投资,包括境内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和企业的海外投资。2007年8月份以来,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加深,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业绩下滑较快。(三)下一步深化影响的判断次贷危机下一步对中国和广东的影响有多大,负面效应是否已到底部,取决于三方面因素:一是次贷危机对美国的影响时间和深度,这是一个最基础变量;二是次贷危机对国际经济和国际市场的影响深度;三是次贷危机的放射性效应和广东的承受力。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究竟会产生多大影响,美国是否将陷入经济停滞周期?对此目前众说纷纭。这其中的关键要素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价格能否回稳,次贷风险能否从源头上得到控制。根据各方面的综合因素判断,美国经济短期内急剧衰退的可能性不大,但可能会进入一个缓慢下滑的调整期。根据测算,美国经济增长率每降1%,中国对美出口就会降5%~6%。因此可以预见,2008年下半年甚至到2009年上半年广东出口增幅下降的压力会进一步增大。二广东应对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对策选择挑战与机遇如同一块铜板的两面,总是相伴相生的。任何变化都是机遇,挑战则是对变化的反应能力的考验,关键是如何应对。特别是作为我国对外开放度最高的省份,广东更不应被动应对,必须深刻分析、辩证把握风险与机遇,在危机中寻找商机、在挑战中寻找机遇。由此,广东要有两手对策:一是策略上应对美国次贷危机给广东带来的负面影响和风险损失。做好风险防范准备,降低和化解风险。二是在战略上利用世界经济发展周期的过渡性机会,内强能力,外争势位,全面争创下一周期发展新优势,把广东发展全面推向新台阶,为中国下一周期的经济发展开路。(一)近期策略性对策:积极防范和化解美国次贷危机对广东经济社会的风险性影响目前,广东经济发展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增长动力转换的转折时期,面临着一系列矛盾和压力。在此关头遭遇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引致的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国际市场需求下降的外部振荡,以及国家宏调政策密集出台效应凸显的影响。为此,广东必须主动采取一系列策略性对策防范和化解可能引发的风险。1.密切关注全球经济金融发展的最新态势,加强跟踪性研究并及时采取对策有关部门,特别是外贸管理部门应随时关注全球金融危机发展的最新情况,以及美国乃至全球经济走势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时掌握有关动态信息。同时,要进一步开展有关次贷危机及其对广东影响的调研,除广东自身积极应对外,亦应及时与中央互动沟通,以便获得应对危机的更有利的宏观政策环境。应对变幻莫测、前景不明的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广东需要有超前的研究预测和综合动态的宏观配套政策,特别需要加强政策的超前预见性。2.及时出台应急配套措施,企业自救与政府政策扶持相结合虽然市场的选择和开拓的主体是企业,但政府恰当的政策支持和完善的服务,能大大增强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特别是应对危机困境的能力。面对次贷危机给企业带来的信用风险和汇率风险等问题,首先是企业自身必须采取灵活应对措施寻求自救,其次是政府应适时出台配套紧急应对措施,维护外向型经济的稳定发展。3.高度防范次贷危机可能引发的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益加剧,贸易摩擦日趋复杂化。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频繁运用技术壁垒、知识产权、环保标准、劳工标准等新型贸易保护手段;发展中国家对我贸易立案开始增多。截至2007年底,广东共遭遇15个国家125起贸易保护案件,涉案金额累计50多亿美元,呈现案件数量及涉案迅速增长的态势。2008年,在世界经济环境更加复杂、美国经济陷入动荡衰退的背景下,全球贸易可能出现持续滑坡,引发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潮流,导致贸易摩擦增多。面对新标准、新规则、新手段层出不穷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发展新态势,广东需要加快提高应对能力。要积极配合国家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实施,引导企业积极有效地适应国际贸易规则。加强企业和行业自律,更加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信用意识,维护正常的对外贸易秩序。建立健全外贸预警体系和重点行业、重点产品风险预警机制,实现公平贸易信息交流和共享。强化政府部门、商会协会为主的中介组织、企业间的联动工作机制,实现有序、畅通和高效运转,及时应对和主动防范境外发起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别保障措施以及反垄断、“337”知识产权调查等各类贸易摩擦。4.适度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缓解美国次贷危机引致的出口下降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经济均衡增长主要由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驱动。在危机过渡期背景下,可以适当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一些已经立项可以加快推进的项目可以加快推进;一些酝酿比较成熟的项目要加快立项开工,提升投资和市场需求的预期。同时,也可以加快推动金融创新和公共财政创新,加快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发展。(二)中期策略性对策:化危为机,加快调整、升级步伐危机危机,危与机相伴相生。我们要积极地看待危机,善于在“危”中发现“机”,善于化危为机,抢抓先机,推动变革。1.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增强发展的自主性和内生动力改革开放30年来形成的外贸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一方面,有利于广东较早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弥补发展所需的各种要素缺口,但另一方面也使广东发展形成了严重的地缘和路径依赖,发展的自主性和内生性都受到严重挤压。为应对次贷危机以及今后国际经济动荡的影响,广东要争取利用这次全球经济周期性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完成经济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逐步降低对外部要素的依赖,降低出口对GDP的贡献比例,以减少未来出口下降对广东的冲击。2.培育新型生产要素,跳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陷阱”在全球产业分工细分化日趋强化和国际生产网络快速扩张的新时代,决定国际分工的要素禀赋差异已经由自然资源转变为人才资源、创新能力、产业配套、制度、文化等组成的新型非物质生产要素,要素资源条件特别是创新能力和水平已成了决定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位置的重要前提条件。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有别于前两次,前两次的产业转移主要追逐劳动力和土地等物质资源的低成本优势,而新一轮国际产业分工则更多地注重东道国的技术、人才、研发能力等综合知识优势与信息基础设施、体制条件等要素来展开,这也是发达国家之间的资本流动仍旧占据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主导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尽管欧盟、美国的投资成本比发展中国家高很多,但他们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完善的市场机制仍吸引着大部分的高端国际资本。新型生产要素的不足使广东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要素仍旧是劳动力、土地等传统物质要素,一方面,使广东陷进了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陷阱”,不能有效实现通过引进产业和技术促进本地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根本目的;另一方面,“民工荒”、土地荒及其他资源的枯竭也使广东以资源—劳动密集型为核心的粗放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因此,广东在参与国际分工时,既不能轻易丢掉比较优势,又要注重新型生产要素特别是创新优势的培育,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本土人力资本,特别是企业家等高级人力资本的发展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使广东开放型经济发展早日跳出“比较优势陷阱”,增强应对国际风险能力。3.走向高端,打破在国际产业链低端位次日趋固化的格局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竞争特别表现为在国际产业链和国际价值链中的区位竞争。在知识经济时代,上游产业控制下游产业、无形生产控制有形生产,服务支配生产,知识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国家控制知识技术创新能力弱的国家的特点日益明显。现在,跨国公司选择广东在其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承担起加工厂的角色,使广东成为“世界制造基地”。但这种“技术在外、资本在外、市场在外,生产在内”的制造业基地,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世界各种生产车间的集合。而广东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往往只是被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未能真正解决引进与消化、创新相结合,长期未能解决在核心技术、关键部件、营销渠道、业务流程等方面的严重对外依赖,由此广东的产业被锁定在国际产业链的低端。今后,广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同时推动自主创新,要努力从低端加工组装向上游特别是中高端制造延伸,进入资本、技术密集程度更高的关键零部件生产和装备制造业,同时向下游各种生产性服务业延伸,实现向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跃升,形成高端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良性互动的产业格局,提升广东在国际产业链中的竞争优势。4.赋予市场多元化战略新的时代内涵,构建合理的全球市场布局20世纪末以来,广东就开始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并取得一定成效,但过分依赖欧美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的格局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和经济动荡,有可能加速广东市场多元化战略的推进。今后广东国际市场多元化战略应从内涵定位到思路措施都要作进一步调整,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首先,按四个层次形成广东全球市场战略新布局,并采取多元开拓对策。一是巩固发展、深度开拓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基础性市场。二是加大力度巩固和开拓周边国家和地区市场。三是有选择地、循序渐进地开发新兴大市场,如墨西哥、阿根廷、巴西、印度、印尼、韩国、波兰、土耳其和南非等。新兴市场是我省重要的战略性市场。四是关注和研究暂时还不成熟的潜在市场,力争拓展新市场。广东产业门类齐全、加工配套能力庞大,部分产业生产能力过剩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只要我们放开政策,鼓励企业走出去,并给以适当帮助,在尚不成熟的市场也能发现机会。其次,增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能力。企业是开发国际市场的主体。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广东推进国际市场多元化战略要把侧重点从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支持和政策优惠,转向大力提高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由“世界工厂”走向“世界市场”,从根本上解决国际市场自主力问题。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在外交、政治上的作用,为企业拓展市场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帮助企业排除开拓国际市场中遇到的各种障碍,如贸易歧视、违法乱纪、侵害业主利益等。要在商业信息、法律援助等方面向企业提供有效服务。再次,重视整合贸易促进资源,构建贸易促进体系。借鉴主要发达国家的经验,构建由贸易政策制定部门和管理部门、政府贸易促进机构、民间贸易促进机构共同构成的贸易促进体系。贸易政策制定部门和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依法贯彻执行国家政策;贸易促进机构主要承担企业培训、企业咨询等任务;民间机构按市场需要和规则运作。5.加快开拓国内市场,提升广东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内需市场的开拓不仅可以弥补外需市场萎缩带来的需求缺口,而且可以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国家致力于扩大内需战略方针的实施,中西部、东北部加快发展,泛珠三角区域合作顺利推进,这都为广东开辟国内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广东应该适时与内地二、三梯度地区特别是泛珠三角区域进入工业化高速发展相呼应,发挥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个分工接合部、辐射带的地缘优势,大规模拓展区域间产业分工与合作。6.调整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增强外贸综合竞争力积极合理地扩大进口。要充分利用此次危机所造成的有关矿产资源跌价的机遇,积极参与全球资源的配置和有效利用。结合广东实际,贯彻国家《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加大进口贸易。一是鼓励引进先进技术。二是鼓励进口重要装备。三是鼓励发展重点行业,如清洁能源发电设备及制造等。四是扩大重要资源性产品和原材料的进口。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实现从“广东制造”向“广东品质”转变。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广东出口虽有所下滑,但并不是全线产品下降,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出口不降反升,表明广东的外贸出口需要加速走向高端,同时也说明,产品品质是企业竞争的核心基础,只有产品在品质上过硬,才能够真正在国际化市场上所向披靡。粤港联合推动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捆绑”应对危机。目前,在应对转型升级挑战时,只有规模较大的加工贸易企业才具备提高设计制造业水平能力,而大部分中小企业由于人力、财力限制而无法应对。再加上近年来营商环境中多重因素叠加,进一步推高生产成本,企业可用于投放转型升级的资源更加短缺。在这一背景下,粤港双方从政府到企业应联手合作,加速这批企业的产业升级换代。粤港可以联合设立研发基金、技术与设备更新基金,扶持企业开发新产品、采用新技术。可以考虑在广东省内增加保税园区,协助厂商解决进口原材料缴存关税和保证金的问题,确保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资金周转顺畅。另外,建议政府出台产业补贴,在融资、税务方面给予适当扶持;出台有关进口设备关税减免的政策,促进企业更多地使用先进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7.“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推动“三外”联动协调发展一方面,次贷危机对国外大公司和规范经营的财务公司影响相对较小,面对中国前所未有的投资机遇,国外大公司有可能增加对中国实业投资比重;另一方面,次贷危机造成了境外有关市场的房产价格下降、金融资产缩水的局面,这为广东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提供了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外经贸发展观,推动“三外”联动协调发展。(三)长远战略性对策:把握次贷危机提供的战略机遇,争取发展新超越中国包括广东的发展属于外生后发现代化,包含追赶西方发达现代化和创新并超越西方现代化双重任务。21世纪中华民族的复兴必然是对西方现代化的追赶和超越。没有超越,难言复兴。19世纪是英国的世纪,超越康乾盛世后的中国;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超越老牌英、法;21世纪将可能是中国复兴的世纪,必然是对西方特别是美国的超越。从近代世界大国兴衰史看,每次产业技术革命引起的发展新浪潮和每次重大危机的爆发,都成为后发国家跨越式追赶、超越的重大机会。虽然美国及西方不太可能出现全面大衰退,但在两个发展周期之间的低速徘徊振荡将可能延续一段时间。相反,我国因经济相对落后,同时政治社会稳定而仍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因此,处在美国次贷危机阴影下的广东,不仅需要考虑如何防范和化解美国次贷危机的负面影响,减少损失,而且需要以全球视野和现代化全息视角,审视美国次贷危机提供的历史机遇和我们的战略选择。特别是广东,要承担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主力省的责任,更要“春江水暖鸭先知”,抢抓机遇先行早。一是根据国际国内两大经济体系发展趋势,作出广东清晰的前瞻战略判断与战略定位。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经济国际化战略,实现由被动接受国际产业分工转向自主参与国际分工。三是推进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变革财富生产方式,培植本土经济主体,全力培植自主发展能力。四是继续推动制度创新。

这里网址 里面有相关回答 希望能帮上你

中美贸易逆差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12005年美国纸和纸板贸易逆差缩小福建纸业信息2006/12美国橡胶制品贸易逆差至2005年9月底增长25%何敏现代橡胶技术2006/023全球经济失衡原因及其调整方式——基于美国贸易逆差与长期利率的因果研究肖文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与人民币汇率的关系研究瞿孝升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5美国储蓄不足和全球储蓄过剩是美国贸易逆差产生的根本原因朱颖国际贸易问题2006/086美国贸易逆差长期存在的原因探析刘颖卓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6/097英国的FDI、贸易与企业利润和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墨黛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048垂直专业化分工与中国对东亚经济体的贸易逆差——兼及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的比较分析柳剑平世界经济研究2006/079中国的汇率政策与美国的贸易逆差刘淄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6/0210美国长期贸易逆差原因及其现行政策的探析吴毅经济论坛2006/0611美国的经济增长、就业变动与贸易逆差刘志梅上海经济研究2006/0412人民币升值不能改变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沈君克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213美国贸易逆差的可持续性:调整及其影响姚枝仲国际经济评论2006/0214美国相对贸易逆差与贸易保护政策的失灵王晓雷当代财经2006/0415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形成原因、影响及应对策略孙黎黎商业经济2006/0116美国贸易逆差:不能对你无所谓闻吾大经贸2005/0417巨额贸易逆差与美国经济增长并存:美元因素及其隐忧刘建江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618美国贸易逆差与经济增长、储蓄缺口关系分析肖璐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5/0819人民币升值与美国贸易逆差的经济学分析赵子铱商场现代化2005/2420美国贸易逆差探析邢丽娟商场现代化2005/2121美国贸易逆差原因探析彭福永世界经济研究2005/0522美国对华贸易逆差问题的理论透视梁碧波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223美国巨额贸易逆差与经济增长共存的机理刘建江国际经贸探索2005/0424透视美国巨额贸易逆差与经济增长并存的合理性刘建江国际贸易问题2005/0725美国巨额贸易逆差能维持吗黄燕君国际贸易问题2005/0426美国贸易逆差缘何激增苗迎春金融信息参考2004/0427美国对外贸易逆差解析张远鹏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0628美国贸易逆差:增长惯性与可持续性李石凯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4/0529中美贸易逆差与美国贸易保护的转变穆良平国际经济评论2004/0530美国贸易逆差:增长惯性与可持续性李石凯当代财经2004/1031美国对华贸易逆差问题剖析廉云黑龙江对外经贸2004/0732美国的贸易逆差及中美贸易摩擦成因探析石磊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33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对美国制造业失业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李未无财贸经济2004/0334新时期美国贸易逆差的三大悖论及其原因分析苗迎春管理科学2004/0135美国失业率与美中贸易逆差无关姜长和中国统计2004/0336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对经济繁荣的特殊贡献分析涂玉华经济经纬2004/0137影响美国贸易逆差的非价格竞争因素分析李树杰对外经贸实务2004/0238从新型国际分工看美国贸易逆差陈宝森世界知识2003/1039扭转美国贸易逆差的一个建议沃伦·E·巴菲特中国企业家2003/1240中美巨额贸易逆差根在美国张汉林中国改革2003/1241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姚枝仲世界经济2003/0342试论美国贸易逆差的成因及其调整问题卞亚军世界经济研究2003/0743如何看待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马小林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2/0144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分析宋玉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1145美国贸易逆差的真正原因探析李明武经济师2002/0446是盈余还是赤字:美国巨额贸易逆差探析刘建江国际贸易问题2002/0647论贸易逆差与美国的国际经济地位李明武学术论坛2001/0148巨额贸易逆差对美国新经济的影响刘丽伟辽宁经济2001/11

外国研究论文中美贸易摩擦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美国的双边贸易取得了飞速发展,双边贸易额持续增加。然而,在双边贸易不断增加的同时贸易摩擦也频发。尤其是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与美国的双边贸易摩擦高发已成为一种常态。由此,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及影响,期望推动中美双边贸易良好发展。关键词 中美贸易摩擦 原因 影响自从3月1日美国宣布对钢铁、铝制品分别征收25%和10%的进口关税以后,中美贸易摩擦就不断升级:3月22日,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拟对总价值约6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增收关税;4月5日又再次发表声明,指使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依据“301调查”对从中国进口的额外1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至此,美国针对中国拟增税的税基已经扩大到1500亿美元。6月15日,美国白宫发布对华关税清单,将对中国价值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当时宣称第一组针对34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将于7月6日开征,对160亿美元的第二组关税还需进一步评估。据7月11日的报道,特朗普政府推出了一份目标清单,计划对中国新增2000亿美元产品关税,这标志着全球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急剧升级。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的一份声明,关税可能在8月30日公开磋商结束后生效。一、原因(一)美国固执己见,对华频繁发起“双反”调查,激化中美贸易争端美国自推崇贸易保护主义以来,对进口中国的产品不断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新华网的数据统计,2017年,美国商务部应国内企业要求,对华发起了高达79起“双反”调查,而财经资讯的信息显示,2018年1月18日,美国对我国塑料装饰丝带发起了“双反”调查。据悉,美国进口我国这类产品的金额高达1810万美元,这使中美贸易争端逐渐被激化,贸易摩擦也呈现高频化。(二)美国认定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加剧了中美贸易摩擦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5条规定中表明,中国自2016年12月11日起,便“自动”成为市场经济国家,这也意味着国外对华反倾销中,采用替代国计算倾销幅度这一做法被终止。但事实上,美国商务部在对华反倾销过程中一直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并按照代替国计算倾销幅度,对中国征收相应的税率。(三)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严重,增大了中美贸易矛盾两国之间贸易发展极不平衡是中美贸易矛盾最直接的原因,美国对我国的贸易逆差十分严重。从2000年开始,中国代替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后,中美之间的贸易差额不断扩大,美国逐渐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地。而且美国对华严重的贸易逆差,加之其治标不治本的贸易行为,使两国贸易矛盾逐步增大,不利于双边贸易的良好发展。(四)非关税贸易壁垒主导,加重了中美贸易冲突近年来,美国为了促进国内产业与市场的发展,纷纷发起并实施了多次非关税贸易壁垒,加重了两国的贸易冲突。网易财经数据显示,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贸易保护倾向愈发明显。WTO相关数据统计,2008—2016年间,美国发起并实施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共有2259个,其中中国受到影响的多达2067个,占比高达,专门针对中国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有99个,占比为。受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影响,两国的贸易冲突逐渐加重,贸易摩擦愈发严重。二、影响一是影响我国就业。虽然当前我国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内需稳步扩张,为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我国要实现经济增长左右的预期目标和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以内这一目标仍有压力。二是影响我国物价的可控性。总体来看,加征关税不仅会影响CPI,还会影响到PPI。虽然据初步估算,假设大豆价格上涨25%,将拉升国内CPI约个百分点,平摊到全年,预计CPI波动中枢将保持在的水平,仍在3%的调控目标之内,但仍将对我国物价可控性产生影响。三是影响我国证券市场。中美贸易战对两国经济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美国的股市出现了暴跌,中国的上证指数也下跌了接近500点。在A股所面临的长期压力里面,实际上包含的虽不只是贸易战的因素,但从长远而言,贸易战仍然会威胁A股的表现。因此,在贸易战期间,应该加强对A股市场的关注。三、结语避免贸易摩擦升级符合中美双方的利益,对于当前的中美贸易摩擦,我国政府一直保持十分冷静、清醒的认识:中美进行贸易战对双方都没有好处,是没有赢家的。这是深谙历史与现实作出的判断。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与包括美国经济在内的世界经济已经深度融合,因此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仅会损害美国自身的利益,也会危及第三方,包括美国的盟友。事实上,当前美国政府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不仅不符合美国的主流民意,也不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政府的一些高级官员也在逐渐转向冷静,逐渐公开谈论美方在这场贸易摩擦中的利益诉求。中美两国都是WTO成员方,因此如果想为了化解当前的贸易冲突而举行谈判,双方必须遵守WTO的互惠原则。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贸易战,最终真正维护中美两国的利益。(作者单位为辽宁大学经济学院)[作者简介:祁慧娟(1993—),女,河南平顶山人,辽宁大学经济学院2017级投资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参考文献[1] 乔宝华.特朗普新政下中美贸易摩擦预期风险点及应对[J].工业经济论坛,2017(5).[2] 张玮.中美贸易摩擦持续性的根源[J].全球视线,2018(5).[3] 王珂.中美贸易逆差从何而来[N].人民日报,2018-03-27.

近几年来中美经贸关系总体上呈现了不断发展的态势。一方面在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双方都高度重视中美经贸发展的加深与扩大,两国高层战略对话及部门间的接触频繁,增进了理解与信任。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以及美国经济的复苏也为中美经贸发展创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 一、双边经贸合作与发展继续扩大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2年1-7月,中美贸易额为510.31亿美元,其中对美出口362.9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3.8%和21.3%。 自美进口147.33亿美元,同比下降1.2%。今年以来,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仍保持了高速的增长,继续居各国对华投资的第一位。1-6月,美国对华直接投 资项目数为1457个,合同金额43.57亿美元,实际使用美资24.54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8.7%、17.4%和19.7%。美国对华投资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实际投资额高;二是单项投资额高;三是在制造业的投资比例大。美国对华投资的强劲趋势出于两个原因:中国巨大的市场空间、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以及美商对中国加入WTO后的良好预期。 二、制约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回流,加强了对其国内产业的保护美国自2001年经济增长减速以来出口持续下降。2002年经济虽然开始缓慢复苏,其全球贸易 颓势仍未根本好转,1-7月,美国商品和服务出口同比下降了7.4%。加上今年国会举行中期选举,为了党派利益,共和党需要争取国内产业界的支持。因此,布什政府在贸易政策上逐步退缩并加强了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先后实施了限制钢铁进口的“201”条款,颁布了新的农业补贴法案。虽然此次钢铁保障措施并非专门针对中国,但也直接影响了我国每年3.7亿美元的钢铁出口。种种迹象显示美国的贸易保护有愈演愈烈之势,并将采取措施在未来签订的贸易协定中更多地加入保护本国工人权益的条款,扩大钢铁、纺织、汽车、造船业等国内制造业部门的利益。美国扩大保护钢铁与纺织等业界利益将对我出口产生不利影响。 (二)用跨机构监督程序和中国执行评估报告对中方施压今年是中国加入WTO第一年,美国政府将监督和促使中国执行WTO承诺作为其贸易政策的长期首要目标。目前已建立起了由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协调,布什政府贸易政策工作组委员会监督的跨政府部门机构。该机构包括三个层次:工作组和小组委员会;贸易政策审议小组;国会国家经济委员会。主要依靠商务部、农业部、国务院、财政部、劳工部、美国专利与商标办公室收集信息和作出评估。2002年6月,美中安全审议委员会发表了一份《美中经济关系对美国家安全影响》的报告,认为中国在税率安排方面有些拖延和不协调,颁布了不科学而影响贸易的生物技术法规、没有严格遵守有利于外国保险公司的规定以及在快递服务领域存在限制措施等。美方表示在 年底WTO中国过渡审议机制中提出讨论,可以预见在今后的双边经贸谈判中我方将面临较大的压力。 (三)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将继续成为敏感问题 关于贸易不平衡问题,双方都认识到存在贸易统计上的差异。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自美进口逐步增长,中美间贸易不平衡状况将得到改善。但是在短期内,由于中国市场开放循序渐进以及名义关税率较高实际关税率低的事,期待美国商品和服务一下子大量地进入中国市场是不现实的。美国出口商却不愿正视这个现实,因此当出口并非像他们想象那样快速增长时,各种各样的压力随之而来,甚至演变成贸易战。在美国贸易逆差是敏感的话题,衍生出许多的辩论,包括对强势美元政策的质疑等等。其中的主流又是认为贸易逆差中以对华贸易逆差最甚,原因是中国市场不开放,应严厉限制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据美方统计,2002年美国贸易逆差持续攀升,1-7月其贸易逆差达2533.1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 5%,其中对华贸易逆差524.72亿美元,同比增长17.6%,居各国第一。 (四)中美反倾销、反补贴斗争不容忽视 美国无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的现实,多年来始终援引美国《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案》第1316条规定,即“在行政当局做出取消的决定之前,已确定的任何一个外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结论仍保持有效”以及调查中“行政当局的任何决议都是不容司法审议的”。由于美国歧视性地坚持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认定,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和产品的利益。截止2001年9月,美国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已达87起,影响中国数十亿美元的对美出口。 由于中国加入WTO后15年内外国对中国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时可沿用“非市场经济国家”标准,美国更视之为防止中国出口激增的有效武器,必将充分加以利用。另一方面,反补贴将是影响今后中美贸易的新因素。根据美国反补贴税法,对运往美国的任何产品的生产、制造或出口提供补贴者,要另外征收相当于补贴额的关税,但仅限于市场经济国家。由于美国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体制”国家,过去未对中国采用反补贴手段。一旦我国摘掉了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帽子,反补贴问题会接踵而来,对此,我应提早有所准备。 事实上,为防止中国因加入WTO而对美出口激增,美国现已开始考虑修改反倾销、反补贴的有关规定。美中安全审议委员会的报告建议,今后商务部在决定任非市场经济国家达到市场经济程度身份时需获得国会的批准,并建议修改美国反补贴法,将范围扩大到非市场经济国家,即为保护美国产业免受来自非市场经济国家进口品不公平竞争时也同样适用。 (五)美国加强了对华出口管制的力度 长期以来美国在执行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政策时试图在获取市场、提高竞争力和国家安全上取得平衡。为同欧盟、日本等国竞争美国不得不放宽了一些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但总体上仍维持冷战思维,深恐中国经济、军事强大对其构成威胁。2001年,美批准对华出口许可证990个,涉及金额2.27亿美元,占美批准出口总金额的2.8%,因此美对华高技术出口额占其总出口额比重是很小的。自从2001年8月授权实施出口管制的美国《出口管理法》到期后,美国一直通过紧急授权维持出口管制制度的效力。2002年1月,在美中安全审议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许多政界要员和学者都表示应通过对华管制,使中国的科技和经济水平与美保持50年的距离。目前,美国政府已敦促国会通过新的《出口管理法》,以对国家实施更为有效的出口管制方式,保护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总体上今后美国将进一步加大对华高技术出口管制的力度,尤其是软件和高技术设备,并重点加 强对我国核技术及导弹技术的监控等。 (六)环保和劳工标准压力越来越大 环保和劳工标准是美国面向21世纪贸易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2000年美国已通过了《对贸易协定进行环保审议的指导原则》,对今后签署每一个贸易协定时就是否符合环保要求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评估。今年8月1日,美国会参议院通过了《2002年贸易法》,其核心内容之一是授予总统对外签订贸易协定的贸易促进授权(TPA)。目前美国与约旦签订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中已纳入了劳工与环保标准内容,今后美国可能以此为范本压贸易伙伴就范。对中国而言,最大的影响主要来自美国的环保和劳工标准问题压力,同时随着国会加强干预政府贸易协定签署的权利,国会在对华贸易问题上将施加更大的影响。 三、前景展望 在贸易领域,美国一直将中国视为新兴大市场,美国经济利益与对华贸易关系紧密结合在一起,无论从出于将中国“融入世界经济”还是从地区安全战略出发,都不会毫无顾忌地损害对华贸易。贸易是处理好两国关系的纽带,必要时也是其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有效制裁武器。而美国作为我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其重要地位他国尚无法替代。因此,发展和稳定中美经贸关系是两个大国达成的共识,是不容置疑的。 首先,中美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由于中国加入WTO后,遵循WTO规则进行关税与非关税措施减让,对美国产品的进口将有较大增长,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将逐步缩小。出口由于受到美国方面的进口激增保障条款和反倾销措施等影响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大的突破。到2005年前中美贸易增长将维持在年率13%左右的水平。 其次,中美贸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美国的对华贸易政策,据美国方面的分析,今后影响美国制定对华贸易政策的三个因素是:对华贸易逆差、美国内失业和中 国执行WTO协议的情况。美国在推行其贸易政策时将利用中美入世协议,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出口,为防止我 更多的竞争力产品冲击其国内产业,美国会更频繁地启动反倾销调查程序、“301”条款等贸易制裁措施对我输美产品设限。美国还可能会利用其国内立法破坏WTO规则,与我纠缠。但制裁是一把双刃剑,而且双方贸易关系紧张,从长期来说对美国不利,对此美国也是持慎重态度的。美方对处理好同中国贸易摩擦的看法如下: (一)对中国过于严格会影响美方获得促进中国作出努力的支持,也会危害其更广泛的对外关系和安全问题,要求不严又会助长中国不履行的倾向和面临国内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因此在初期阶段不宜过多地在具体问题上找茬,更多的是推动中国在诸如规则的执行、国民待遇获得上履行承诺而不应死死抓住个别的关税问题或分离的市场准入问题。 (二)在中国市场上不要太突出,因WTO贸易规则也会维护中国的利益。 (三)利用不定期的场所,或双边的,或建立全新的机制解决贸易争端,而不要过多诉诸WTO争端解决中心。 (四)应该避免孤立,与他国合作。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经联合澳大利亚共同对抗日本的汽车零部件出口,并且获得了不错的效果。美认为在中国加入WTO后也应该对它采取相应的政策。 意识形态的差异决定美对华贸易政策很复杂,经济问题常常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在近期内,中国对美国的贸易依赖强于美国对中国的贸易依赖,这决定了我在贸易摩擦和谈判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必须慎重地处理好同美国的经贸关系。尽管前进的道路上问题还会很多,中美经贸发展的基础是好的。尤其是中美WTO双边协定的签订和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的确定,消除了长期以来阻扰中美关系改善和中美经贸发展的重大障碍,对今后中美经贸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只要双方共同努力,通过加强高层对话和双边磋商等有效机制,增进理解与信任,中美贸易前景是光明的。

发过去了,注意查收(如果想要里面的参考文献,也可以找我帮你下载。)-------------------------------------------------------留个邮箱,可以发给你一些相关参考文献和优秀论文。相信对你的论文肯定有所帮助。

OK ,我帮忙,如何联络你?

中美贸易摩擦论文知网

一、介绍 近几十年来,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一直存在,但它们只能被视为“贸易摩擦”。直到2018年3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总统备忘录,并宣布3月23日根据“301调查”的结果,美国将对中国进出口价格征收价值600亿美元的关税。这份总统备忘录被认为是美国正式与中国展开贸易战的第一枪。之后,美国司法部开始调查华为,他们认为华为存在安全风险。 二、贸易摩擦的深层次原因 (一)贸易逆差 2017年,中国对美出口4298亿美元,年均增长,从美国进口1539亿美元,年均增长。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顺差高达2,758亿美元。与二零一六年相比,二千五百七十亿美元增加近二百五十亿美元,超过二零一五年的历史最高纪录,达二千六百一十亿美元。

这个你可以去百度上搜索相关模板,百度上有很多这种模板的,你可以借鉴借鉴。

近几年来中美经贸关系总体上呈现了不断发展的态势。一方面在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双方都高度重视中美经贸发展的加深与扩大,两国高层战略对话及部门间的接触频繁,增进了理解与信任。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以及美国经济的复苏也为中美经贸发展创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 一、双边经贸合作与发展继续扩大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2年1-7月,中美贸易额为510.31亿美元,其中对美出口362.9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3.8%和21.3%。 自美进口147.33亿美元,同比下降1.2%。今年以来,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仍保持了高速的增长,继续居各国对华投资的第一位。1-6月,美国对华直接投 资项目数为1457个,合同金额43.57亿美元,实际使用美资24.54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8.7%、17.4%和19.7%。美国对华投资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实际投资额高;二是单项投资额高;三是在制造业的投资比例大。美国对华投资的强劲趋势出于两个原因:中国巨大的市场空间、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以及美商对中国加入WTO后的良好预期。 二、制约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回流,加强了对其国内产业的保护美国自2001年经济增长减速以来出口持续下降。2002年经济虽然开始缓慢复苏,其全球贸易 颓势仍未根本好转,1-7月,美国商品和服务出口同比下降了7.4%。加上今年国会举行中期选举,为了党派利益,共和党需要争取国内产业界的支持。因此,布什政府在贸易政策上逐步退缩并加强了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先后实施了限制钢铁进口的“201”条款,颁布了新的农业补贴法案。虽然此次钢铁保障措施并非专门针对中国,但也直接影响了我国每年3.7亿美元的钢铁出口。种种迹象显示美国的贸易保护有愈演愈烈之势,并将采取措施在未来签订的贸易协定中更多地加入保护本国工人权益的条款,扩大钢铁、纺织、汽车、造船业等国内制造业部门的利益。美国扩大保护钢铁与纺织等业界利益将对我出口产生不利影响。 (二)用跨机构监督程序和中国执行评估报告对中方施压今年是中国加入WTO第一年,美国政府将监督和促使中国执行WTO承诺作为其贸易政策的长期首要目标。目前已建立起了由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协调,布什政府贸易政策工作组委员会监督的跨政府部门机构。该机构包括三个层次:工作组和小组委员会;贸易政策审议小组;国会国家经济委员会。主要依靠商务部、农业部、国务院、财政部、劳工部、美国专利与商标办公室收集信息和作出评估。2002年6月,美中安全审议委员会发表了一份《美中经济关系对美国家安全影响》的报告,认为中国在税率安排方面有些拖延和不协调,颁布了不科学而影响贸易的生物技术法规、没有严格遵守有利于外国保险公司的规定以及在快递服务领域存在限制措施等。美方表示在 年底WTO中国过渡审议机制中提出讨论,可以预见在今后的双边经贸谈判中我方将面临较大的压力。 (三)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将继续成为敏感问题 关于贸易不平衡问题,双方都认识到存在贸易统计上的差异。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自美进口逐步增长,中美间贸易不平衡状况将得到改善。但是在短期内,由于中国市场开放循序渐进以及名义关税率较高实际关税率低的事,期待美国商品和服务一下子大量地进入中国市场是不现实的。美国出口商却不愿正视这个现实,因此当出口并非像他们想象那样快速增长时,各种各样的压力随之而来,甚至演变成贸易战。在美国贸易逆差是敏感的话题,衍生出许多的辩论,包括对强势美元政策的质疑等等。其中的主流又是认为贸易逆差中以对华贸易逆差最甚,原因是中国市场不开放,应严厉限制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据美方统计,2002年美国贸易逆差持续攀升,1-7月其贸易逆差达2533.1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 5%,其中对华贸易逆差524.72亿美元,同比增长17.6%,居各国第一。 (四)中美反倾销、反补贴斗争不容忽视 美国无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的现实,多年来始终援引美国《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案》第1316条规定,即“在行政当局做出取消的决定之前,已确定的任何一个外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结论仍保持有效”以及调查中“行政当局的任何决议都是不容司法审议的”。由于美国歧视性地坚持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认定,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和产品的利益。截止2001年9月,美国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已达87起,影响中国数十亿美元的对美出口。 由于中国加入WTO后15年内外国对中国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时可沿用“非市场经济国家”标准,美国更视之为防止中国出口激增的有效武器,必将充分加以利用。另一方面,反补贴将是影响今后中美贸易的新因素。根据美国反补贴税法,对运往美国的任何产品的生产、制造或出口提供补贴者,要另外征收相当于补贴额的关税,但仅限于市场经济国家。由于美国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体制”国家,过去未对中国采用反补贴手段。一旦我国摘掉了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帽子,反补贴问题会接踵而来,对此,我应提早有所准备。 事实上,为防止中国因加入WTO而对美出口激增,美国现已开始考虑修改反倾销、反补贴的有关规定。美中安全审议委员会的报告建议,今后商务部在决定任非市场经济国家达到市场经济程度身份时需获得国会的批准,并建议修改美国反补贴法,将范围扩大到非市场经济国家,即为保护美国产业免受来自非市场经济国家进口品不公平竞争时也同样适用。 (五)美国加强了对华出口管制的力度 长期以来美国在执行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政策时试图在获取市场、提高竞争力和国家安全上取得平衡。为同欧盟、日本等国竞争美国不得不放宽了一些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但总体上仍维持冷战思维,深恐中国经济、军事强大对其构成威胁。2001年,美批准对华出口许可证990个,涉及金额2.27亿美元,占美批准出口总金额的2.8%,因此美对华高技术出口额占其总出口额比重是很小的。自从2001年8月授权实施出口管制的美国《出口管理法》到期后,美国一直通过紧急授权维持出口管制制度的效力。2002年1月,在美中安全审议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许多政界要员和学者都表示应通过对华管制,使中国的科技和经济水平与美保持50年的距离。目前,美国政府已敦促国会通过新的《出口管理法》,以对国家实施更为有效的出口管制方式,保护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总体上今后美国将进一步加大对华高技术出口管制的力度,尤其是软件和高技术设备,并重点加 强对我国核技术及导弹技术的监控等。 (六)环保和劳工标准压力越来越大 环保和劳工标准是美国面向21世纪贸易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2000年美国已通过了《对贸易协定进行环保审议的指导原则》,对今后签署每一个贸易协定时就是否符合环保要求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评估。今年8月1日,美国会参议院通过了《2002年贸易法》,其核心内容之一是授予总统对外签订贸易协定的贸易促进授权(TPA)。目前美国与约旦签订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中已纳入了劳工与环保标准内容,今后美国可能以此为范本压贸易伙伴就范。对中国而言,最大的影响主要来自美国的环保和劳工标准问题压力,同时随着国会加强干预政府贸易协定签署的权利,国会在对华贸易问题上将施加更大的影响。 三、前景展望 在贸易领域,美国一直将中国视为新兴大市场,美国经济利益与对华贸易关系紧密结合在一起,无论从出于将中国“融入世界经济”还是从地区安全战略出发,都不会毫无顾忌地损害对华贸易。贸易是处理好两国关系的纽带,必要时也是其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有效制裁武器。而美国作为我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其重要地位他国尚无法替代。因此,发展和稳定中美经贸关系是两个大国达成的共识,是不容置疑的。 首先,中美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由于中国加入WTO后,遵循WTO规则进行关税与非关税措施减让,对美国产品的进口将有较大增长,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将逐步缩小。出口由于受到美国方面的进口激增保障条款和反倾销措施等影响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大的突破。到2005年前中美贸易增长将维持在年率13%左右的水平。 其次,中美贸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美国的对华贸易政策,据美国方面的分析,今后影响美国制定对华贸易政策的三个因素是:对华贸易逆差、美国内失业和中 国执行WTO协议的情况。美国在推行其贸易政策时将利用中美入世协议,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出口,为防止我 更多的竞争力产品冲击其国内产业,美国会更频繁地启动反倾销调查程序、“301”条款等贸易制裁措施对我输美产品设限。美国还可能会利用其国内立法破坏WTO规则,与我纠缠。但制裁是一把双刃剑,而且双方贸易关系紧张,从长期来说对美国不利,对此美国也是持慎重态度的。美方对处理好同中国贸易摩擦的看法如下: (一)对中国过于严格会影响美方获得促进中国作出努力的支持,也会危害其更广泛的对外关系和安全问题,要求不严又会助长中国不履行的倾向和面临国内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因此在初期阶段不宜过多地在具体问题上找茬,更多的是推动中国在诸如规则的执行、国民待遇获得上履行承诺而不应死死抓住个别的关税问题或分离的市场准入问题。 (二)在中国市场上不要太突出,因WTO贸易规则也会维护中国的利益。 (三)利用不定期的场所,或双边的,或建立全新的机制解决贸易争端,而不要过多诉诸WTO争端解决中心。 (四)应该避免孤立,与他国合作。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经联合澳大利亚共同对抗日本的汽车零部件出口,并且获得了不错的效果。美认为在中国加入WTO后也应该对它采取相应的政策。 意识形态的差异决定美对华贸易政策很复杂,经济问题常常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在近期内,中国对美国的贸易依赖强于美国对中国的贸易依赖,这决定了我在贸易摩擦和谈判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必须慎重地处理好同美国的经贸关系。尽管前进的道路上问题还会很多,中美经贸发展的基础是好的。尤其是中美WTO双边协定的签订和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的确定,消除了长期以来阻扰中美关系改善和中美经贸发展的重大障碍,对今后中美经贸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只要双方共同努力,通过加强高层对话和双边磋商等有效机制,增进理解与信任,中美贸易前景是光明的。

这是我总结的,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写。

中美贸易摩擦毕业论文

(一)中美之间存在的巨大贸易差额问题是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直接原因根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7年,美中货物贸易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其中美对华出口亿美元,增长;进口亿美元,增长。与此同时,2007年美对华贸易逆差达亿美元,增长,占同期美货物逆差总额的,逆差金额和占比均域的商标和技术侵权的现象严重。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美国的利益,成为导致贸易摩擦的原因之一。中美两国经济在相互依存关系中的不对等性,决定了中美贸易摩擦必然会成为一种常态,在短期内不会消失。我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引发中美贸易摩擦因素,维护两国贸易的健康发展,努力把中美贸易摩擦发生的频率和危害性降到最低。(一)积极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国加入 WTO的意义之一,在于有利于通过多边贸易体制中的 WTO 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解决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国际贸易争端。我们应熟悉和适应 WTO 及其他国际贸易规则,在实战中积极利用世贸组织多边机制维护自身权益,避免和应对各种可能的指控,并在贸易摩擦中处于有利位置。在处理与美国的贸易摩擦时,我们要充分利用WTO 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维护我国的经济权益。(二)加强两国政府间的协商。加强中美两国政府定期和不定期会谈,及时交流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信息和看法,积极主动的解决贸易争端。(四)鼓励国内企业到国外投资。这一战略的实施不仅可以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而且可以很好地缓解贸易摩擦。为了减少我国近年来由于出口量持续增长而引发的贸易摩擦,我们可通过海外投资扩大出口,这是出口企业必须重视的发展战略。这是增强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减少中美间贸易摩擦的有效举措。(五)加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培育自主品牌,提高企业竞争力。无论是为了获得稳定的市场份额,还是提高经济效益,企业都应从提高产品档次,形成产品的个性化竞争优势入手,打造产品国际品牌。从企业长期发展的趋势看,塑造品牌形象,提升中国产品在世界消费市场的信誉,走品牌竞争的策略才是出路。

一、介绍 近几十年来,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一直存在,但它们只能被视为“贸易摩擦”。直到2018年3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总统备忘录,并宣布3月23日根据“301调查”的结果,美国将对中国进出口价格征收价值600亿美元的关税。这份总统备忘录被认为是美国正式与中国展开贸易战的第一枪。之后,美国司法部开始调查华为,他们认为华为存在安全风险。 二、贸易摩擦的深层次原因 (一)贸易逆差 2017年,中国对美出口4298亿美元,年均增长,从美国进口1539亿美元,年均增长。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顺差高达2,758亿美元。与二零一六年相比,二千五百七十亿美元增加近二百五十亿美元,超过二零一五年的历史最高纪录,达二千六百一十亿美元。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美国的双边贸易取得了飞速发展,双边贸易额持续增加。然而,在双边贸易不断增加的同时贸易摩擦也频发。尤其是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与美国的双边贸易摩擦高发已成为一种常态。由此,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及影响,期望推动中美双边贸易良好发展。关键词 中美贸易摩擦 原因 影响自从3月1日美国宣布对钢铁、铝制品分别征收25%和10%的进口关税以后,中美贸易摩擦就不断升级:3月22日,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拟对总价值约6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增收关税;4月5日又再次发表声明,指使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依据“301调查”对从中国进口的额外1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至此,美国针对中国拟增税的税基已经扩大到1500亿美元。6月15日,美国白宫发布对华关税清单,将对中国价值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当时宣称第一组针对34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将于7月6日开征,对160亿美元的第二组关税还需进一步评估。据7月11日的报道,特朗普政府推出了一份目标清单,计划对中国新增2000亿美元产品关税,这标志着全球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急剧升级。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的一份声明,关税可能在8月30日公开磋商结束后生效。一、原因(一)美国固执己见,对华频繁发起“双反”调查,激化中美贸易争端美国自推崇贸易保护主义以来,对进口中国的产品不断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新华网的数据统计,2017年,美国商务部应国内企业要求,对华发起了高达79起“双反”调查,而财经资讯的信息显示,2018年1月18日,美国对我国塑料装饰丝带发起了“双反”调查。据悉,美国进口我国这类产品的金额高达1810万美元,这使中美贸易争端逐渐被激化,贸易摩擦也呈现高频化。(二)美国认定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加剧了中美贸易摩擦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5条规定中表明,中国自2016年12月11日起,便“自动”成为市场经济国家,这也意味着国外对华反倾销中,采用替代国计算倾销幅度这一做法被终止。但事实上,美国商务部在对华反倾销过程中一直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并按照代替国计算倾销幅度,对中国征收相应的税率。(三)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严重,增大了中美贸易矛盾两国之间贸易发展极不平衡是中美贸易矛盾最直接的原因,美国对我国的贸易逆差十分严重。从2000年开始,中国代替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后,中美之间的贸易差额不断扩大,美国逐渐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地。而且美国对华严重的贸易逆差,加之其治标不治本的贸易行为,使两国贸易矛盾逐步增大,不利于双边贸易的良好发展。(四)非关税贸易壁垒主导,加重了中美贸易冲突近年来,美国为了促进国内产业与市场的发展,纷纷发起并实施了多次非关税贸易壁垒,加重了两国的贸易冲突。网易财经数据显示,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贸易保护倾向愈发明显。WTO相关数据统计,2008—2016年间,美国发起并实施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共有2259个,其中中国受到影响的多达2067个,占比高达,专门针对中国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有99个,占比为。受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影响,两国的贸易冲突逐渐加重,贸易摩擦愈发严重。二、影响一是影响我国就业。虽然当前我国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内需稳步扩张,为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我国要实现经济增长左右的预期目标和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以内这一目标仍有压力。二是影响我国物价的可控性。总体来看,加征关税不仅会影响CPI,还会影响到PPI。虽然据初步估算,假设大豆价格上涨25%,将拉升国内CPI约个百分点,平摊到全年,预计CPI波动中枢将保持在的水平,仍在3%的调控目标之内,但仍将对我国物价可控性产生影响。三是影响我国证券市场。中美贸易战对两国经济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美国的股市出现了暴跌,中国的上证指数也下跌了接近500点。在A股所面临的长期压力里面,实际上包含的虽不只是贸易战的因素,但从长远而言,贸易战仍然会威胁A股的表现。因此,在贸易战期间,应该加强对A股市场的关注。三、结语避免贸易摩擦升级符合中美双方的利益,对于当前的中美贸易摩擦,我国政府一直保持十分冷静、清醒的认识:中美进行贸易战对双方都没有好处,是没有赢家的。这是深谙历史与现实作出的判断。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与包括美国经济在内的世界经济已经深度融合,因此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仅会损害美国自身的利益,也会危及第三方,包括美国的盟友。事实上,当前美国政府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不仅不符合美国的主流民意,也不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政府的一些高级官员也在逐渐转向冷静,逐渐公开谈论美方在这场贸易摩擦中的利益诉求。中美两国都是WTO成员方,因此如果想为了化解当前的贸易冲突而举行谈判,双方必须遵守WTO的互惠原则。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贸易战,最终真正维护中美两国的利益。(作者单位为辽宁大学经济学院)[作者简介:祁慧娟(1993—),女,河南平顶山人,辽宁大学经济学院2017级投资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参考文献[1] 乔宝华.特朗普新政下中美贸易摩擦预期风险点及应对[J].工业经济论坛,2017(5).[2] 张玮.中美贸易摩擦持续性的根源[J].全球视线,2018(5).[3] 王珂.中美贸易逆差从何而来[N].人民日报,2018-03-27.

这个你可以去百度上搜索相关模板,百度上有很多这种模板的,你可以借鉴借鉴。

毕业论文中美贸易摩擦

(一)中美之间存在的巨大贸易差额问题是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直接原因根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7年,美中货物贸易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其中美对华出口亿美元,增长;进口亿美元,增长。与此同时,2007年美对华贸易逆差达亿美元,增长,占同期美货物逆差总额的,逆差金额和占比均域的商标和技术侵权的现象严重。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美国的利益,成为导致贸易摩擦的原因之一。中美两国经济在相互依存关系中的不对等性,决定了中美贸易摩擦必然会成为一种常态,在短期内不会消失。我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引发中美贸易摩擦因素,维护两国贸易的健康发展,努力把中美贸易摩擦发生的频率和危害性降到最低。(一)积极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国加入 WTO的意义之一,在于有利于通过多边贸易体制中的 WTO 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解决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国际贸易争端。我们应熟悉和适应 WTO 及其他国际贸易规则,在实战中积极利用世贸组织多边机制维护自身权益,避免和应对各种可能的指控,并在贸易摩擦中处于有利位置。在处理与美国的贸易摩擦时,我们要充分利用WTO 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维护我国的经济权益。(二)加强两国政府间的协商。加强中美两国政府定期和不定期会谈,及时交流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信息和看法,积极主动的解决贸易争端。(四)鼓励国内企业到国外投资。这一战略的实施不仅可以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而且可以很好地缓解贸易摩擦。为了减少我国近年来由于出口量持续增长而引发的贸易摩擦,我们可通过海外投资扩大出口,这是出口企业必须重视的发展战略。这是增强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减少中美间贸易摩擦的有效举措。(五)加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培育自主品牌,提高企业竞争力。无论是为了获得稳定的市场份额,还是提高经济效益,企业都应从提高产品档次,形成产品的个性化竞争优势入手,打造产品国际品牌。从企业长期发展的趋势看,塑造品牌形象,提升中国产品在世界消费市场的信誉,走品牌竞争的策略才是出路。

一、介绍 近几十年来,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一直存在,但它们只能被视为“贸易摩擦”。直到2018年3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总统备忘录,并宣布3月23日根据“301调查”的结果,美国将对中国进出口价格征收价值600亿美元的关税。这份总统备忘录被认为是美国正式与中国展开贸易战的第一枪。之后,美国司法部开始调查华为,他们认为华为存在安全风险。 二、贸易摩擦的深层次原因 (一)贸易逆差 2017年,中国对美出口4298亿美元,年均增长,从美国进口1539亿美元,年均增长。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顺差高达2,758亿美元。与二零一六年相比,二千五百七十亿美元增加近二百五十亿美元,超过二零一五年的历史最高纪录,达二千六百一十亿美元。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美国的双边贸易取得了飞速发展,双边贸易额持续增加。然而,在双边贸易不断增加的同时贸易摩擦也频发。尤其是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与美国的双边贸易摩擦高发已成为一种常态。由此,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及影响,期望推动中美双边贸易良好发展。关键词 中美贸易摩擦 原因 影响自从3月1日美国宣布对钢铁、铝制品分别征收25%和10%的进口关税以后,中美贸易摩擦就不断升级:3月22日,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拟对总价值约6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增收关税;4月5日又再次发表声明,指使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依据“301调查”对从中国进口的额外1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至此,美国针对中国拟增税的税基已经扩大到1500亿美元。6月15日,美国白宫发布对华关税清单,将对中国价值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当时宣称第一组针对34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将于7月6日开征,对160亿美元的第二组关税还需进一步评估。据7月11日的报道,特朗普政府推出了一份目标清单,计划对中国新增2000亿美元产品关税,这标志着全球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急剧升级。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的一份声明,关税可能在8月30日公开磋商结束后生效。一、原因(一)美国固执己见,对华频繁发起“双反”调查,激化中美贸易争端美国自推崇贸易保护主义以来,对进口中国的产品不断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新华网的数据统计,2017年,美国商务部应国内企业要求,对华发起了高达79起“双反”调查,而财经资讯的信息显示,2018年1月18日,美国对我国塑料装饰丝带发起了“双反”调查。据悉,美国进口我国这类产品的金额高达1810万美元,这使中美贸易争端逐渐被激化,贸易摩擦也呈现高频化。(二)美国认定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加剧了中美贸易摩擦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5条规定中表明,中国自2016年12月11日起,便“自动”成为市场经济国家,这也意味着国外对华反倾销中,采用替代国计算倾销幅度这一做法被终止。但事实上,美国商务部在对华反倾销过程中一直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并按照代替国计算倾销幅度,对中国征收相应的税率。(三)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严重,增大了中美贸易矛盾两国之间贸易发展极不平衡是中美贸易矛盾最直接的原因,美国对我国的贸易逆差十分严重。从2000年开始,中国代替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后,中美之间的贸易差额不断扩大,美国逐渐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地。而且美国对华严重的贸易逆差,加之其治标不治本的贸易行为,使两国贸易矛盾逐步增大,不利于双边贸易的良好发展。(四)非关税贸易壁垒主导,加重了中美贸易冲突近年来,美国为了促进国内产业与市场的发展,纷纷发起并实施了多次非关税贸易壁垒,加重了两国的贸易冲突。网易财经数据显示,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贸易保护倾向愈发明显。WTO相关数据统计,2008—2016年间,美国发起并实施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共有2259个,其中中国受到影响的多达2067个,占比高达,专门针对中国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有99个,占比为。受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影响,两国的贸易冲突逐渐加重,贸易摩擦愈发严重。二、影响一是影响我国就业。虽然当前我国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内需稳步扩张,为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我国要实现经济增长左右的预期目标和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以内这一目标仍有压力。二是影响我国物价的可控性。总体来看,加征关税不仅会影响CPI,还会影响到PPI。虽然据初步估算,假设大豆价格上涨25%,将拉升国内CPI约个百分点,平摊到全年,预计CPI波动中枢将保持在的水平,仍在3%的调控目标之内,但仍将对我国物价可控性产生影响。三是影响我国证券市场。中美贸易战对两国经济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美国的股市出现了暴跌,中国的上证指数也下跌了接近500点。在A股所面临的长期压力里面,实际上包含的虽不只是贸易战的因素,但从长远而言,贸易战仍然会威胁A股的表现。因此,在贸易战期间,应该加强对A股市场的关注。三、结语避免贸易摩擦升级符合中美双方的利益,对于当前的中美贸易摩擦,我国政府一直保持十分冷静、清醒的认识:中美进行贸易战对双方都没有好处,是没有赢家的。这是深谙历史与现实作出的判断。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与包括美国经济在内的世界经济已经深度融合,因此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仅会损害美国自身的利益,也会危及第三方,包括美国的盟友。事实上,当前美国政府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不仅不符合美国的主流民意,也不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政府的一些高级官员也在逐渐转向冷静,逐渐公开谈论美方在这场贸易摩擦中的利益诉求。中美两国都是WTO成员方,因此如果想为了化解当前的贸易冲突而举行谈判,双方必须遵守WTO的互惠原则。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贸易战,最终真正维护中美两国的利益。(作者单位为辽宁大学经济学院)[作者简介:祁慧娟(1993—),女,河南平顶山人,辽宁大学经济学院2017级投资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参考文献[1] 乔宝华.特朗普新政下中美贸易摩擦预期风险点及应对[J].工业经济论坛,2017(5).[2] 张玮.中美贸易摩擦持续性的根源[J].全球视线,2018(5).[3] 王珂.中美贸易逆差从何而来[N].人民日报,2018-03-27.

这是必然发生的,人的能力越大,消耗越多。地球上的资源越来越少。等那天资源不够了,就到打仗的时候了。国家比咱看的远,为什么老是造武器,离战争不远了。贸易摩镲是官话,实话就是战争来到以前,先抢东西。褚备物质。等到打起来了,钱没用。动西重要。一个人有两亿钱,买不来一块砖,什么用。你有千万,没有资源没水喝,什么用呢。

  • 索引序列
  • 国际贸易摩擦论文期刊
  • 外国研究论文中美贸易摩擦
  • 中美贸易摩擦论文知网
  • 中美贸易摩擦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中美贸易摩擦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