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流浪地球主题结构分析论文

流浪地球主题结构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

流浪地球主题结构分析论文

太阳即将毁灭,过去无数岁月中早已成为人类精神支柱的太阳一下成了死亡和恐怖的象征。比起坐以待毙,人类选择了挣扎到底。庞大的地球逃脱计划开始实施。然而人类所能制造的普通尺寸人造环境无法承受漫长的逃脱之旅。所以人类只得在地球的一侧安装上巨大的地球发动机,将整个巨大地球环境圈整个化为的移民方舟,以此逃离太阳系,前往新家园。代价是高昂的,艺术,伦理,常识,一件又一件曾经无比熟悉的事物从人类身边消失,随之消失的生命更是多如繁星。剩下的只有对生存的强烈渴望。疑惑和猜忌一度在人类当中引发叛乱之火,然而太阳最后的灭亡瞬间平息了一切,人类终于怀揣希望踏上漫长的流浪之旅。“地球啊,我的流浪地球啊”成为无数这个时代人类临终前最后的遗言。它包含着人类这个种族恒古不变的永恒心声————我们要活下去。

乡土情怀”元素直抵人心。在电影全篇,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家”。以太阳急剧老化、带着地球“流浪”开篇,人类就开始了对“家”的守护和渴望。面对希望,航天员刘培强和以王磊为队长的救援队成员,选择为共同的家园战斗;陷入绝望,人们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家。“乡土情怀”始终是中国人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感,中国人深爱着脚下的这片土地,不论距离多远,遭遇怎样的挑战,都愿朝着家的方向努力前行。正是这份“乡土情怀”的真挚情感,让人们有了“带着地球一起流浪”的念头,奠定了整个电影故事的发展基石。也正是这份“乡土情怀”的真实温暖,引发了无数观影者对电影内核的共鸣和点赞,成就了电影不断攀升的票房。“与天抗争”元素蕴含希望。“希望是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只有敢于“与天抗争”,才有生的希望。从山挡路移走山的“愚公移山”、海成灾填掉海的“精卫填海”、天破了补起来的“女蜗补天”,到筑人墙堵决口“抗洪水”、手扒废墟指甲脱落“抗地震”,“与天抗争”的豪情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而这与面对末世求生的电影主题不谋而合。即便太阳急剧老化、2500年的“流浪之旅”未必定能成功,人类依然选择离开太阳系;即便科学家已经测算没有可能,人类依然用空间站的燃料以死相搏;这就是中国人“与天抗争”的豪情,始终坚定“人定胜天”,不退缩、不放弃,甘于奉献、不惧牺牲,用坚持和努力点燃希望,走向美好。

《流浪地球》是中国电影工业辛勤耕耘的收成,是中国科幻文学厚积薄发的硕果,更是走过改革开放四十年历程的中国社会经济繁荣昌盛的艺术反映,它成功开启了中国科幻片的新纪元,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自信。《流浪地球》的出品填补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历史空白,标志着一个新的电影类型“科幻片”在中国诞生,从此中国文化不仅仅在武侠片、青春片、爱情片等电影类型中呈现,还将在科幻片中独领风骚,《流浪地球》一步跨得更远,直接把中国文化带进了浩瀚无垠又深不可测的宇宙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流浪地球》成功开创了中国科幻片的新纪元,具有里程碑意义。

故事梗概:太阳内核极速老化,将要在未来100年爆炸,太阳爆炸引起的扩张将完全吞没地球,毁灭人类文明。为了生存,人类制定了前所未有的恢弘计划,让地球逃离到光年外的新家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计划五步: 计划第一步:建造“行星发动机”推动地球,同时建立庇护人类生存的地下城(没有太阳了); 计划第二步: 建造围绕赤道一周“发动机”,驱使地球停止自转。海啸席卷全球,地球人口减半(地下城容不下现存地球人口); 计划第三步:地球利用太阳和木星作用,完成最后的加速冲刺,正式踏上流浪之旅; 计划第四步:地球脱离太阳系后,“行星发动机”全功率开启,用500的时间加速至光速的千分之五,并滑行1300年,随后调转发动机的方向,再用700年进行减速; 计划第五步:地球进入目标恒星系,抵达新家园。 在计划执行中,地球遭遇了毁灭危机。因地球进入木星轨道,木星引力导致地球发动机失效,出现地球和木星对撞。为了挽救地球,地球与空间站共同展开了一系列的救援行动。 整个影片,通过一对中国父子推动情节发展,展现了个人命运与人类命运在大灾变中的挣扎与选择。影片在父子场景中不断切换,引航空间站的爸爸和在地球上的儿子从最开始的抱有嫌隙,困境中求生,最终达成了和解并共同完成拯救地球的使命。人与人的情感呼应,比较好莱坞,但是时代背景创意真的是精彩。 解读大刘的科幻,既要分析结构和也要品读细节,他的故事结构宏大,理据逼真到觉得都是新闻里刚刚播报的前沿科技,其精准其严谨至少让我瑟瑟发抖,比如第四步计划(具体到了加速度和光年距离!!)。把自己放这样的位置,我们是既做不到“大”也做不好“小”,比如,咱们是想不到停止地球自转就会引发海啸,也想不到地下城,地面作业,领航太空站三个场景的合理互动。太逼真了,这就是大刘被封神的原因。 可是,科幻作家的门槛好像是不高的,如果你想象力够用的话,主要是去创意大时代背景与科学理论,大结构定了,人物关系和感情走向其实是比较容易编织,基本是呼之欲出(所以,我是能理解大刘喜欢说他不喜欢写人,人只是符号象征)。所以,有兴趣大家也可以试试短篇创作。 最后吐槽一句电影,整个电影一般(粗糙),主要人物情感渲染有点假,再有太空特效真的金光闪闪的low。没有我期待的好看。打算空了去看一下小说,真正的颅内高潮应该是读小说本身,哈哈!就这样吧,我的首更。希望下次能聊更多。 (PS:我就是一个热爱科幻的朋友,宇宙畅想让我觉得琐碎微尘般生命找到了一种广阔的链接。想试试向外传递自己的热爱,如果你喜欢就捧个场,感谢!)

流浪地球论文研究

题目:《流浪地球》百度一下:流浪地球

天文学家刚刚探测到四颗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漂浮在银河系中,这些星系的中心是尘埃、气体和恒星。但与地球不同的是,这些行星不属于任何太阳系。他们是自由漂浮的流浪者。科学家们的这项新发现,主要归功于现已退役的开普勒K2任务的数据。在它的寿命内,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扫描了银河系密集中心并收集了微透镜信号,这种现象可以用来探测包括行星在内的物体,即使它们发出的光很微弱。在分析开普勒的数据后,研究人员发现,其中四个记录的信号与地球大小相似的行星的信号一致。研究结果发表在《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 这些信号模式表明,新发现的行星中没有任何伴星,使它们自由漂浮,或流浪行星。自由漂浮体一开始可能是围绕恒星的普通行星,但当它们的轨道被附近其他天体的引力拖拉干扰时,它们就会流浪。 当寻找行星时,尤其是那些没有星光伴随的行星,要过滤掉所有其他噪音,在黑暗中找到那些天体是非常困难的。麦克唐纳补充说:“从这种杂音中,我们试图提取由行星引起的微小、有特色的亮度,在信号消失之前,我们只有一次机会看到它。这就像在高速公路中间只使用手持手机寻找萤火虫一样简单。”这篇新论文的作者写道,银河系中可能会有更多的地球大小的星际游牧民族。美国宇航局的南希·格雷斯·罗曼太空望远镜(定于本世纪20年代中期发射)和欧洲航天局的欧几里德望远镜(定于明年发射)都将使用微透镜信号来确认自由漂浮的行星。也许我们很快就会对有多少流浪行星做出准确的估计。

地球离开太阳,太阳、地球照常转动,宇宙依旧存在。而人类会逐渐灭亡,生物圈会开始崩溃,一切生命都会灭绝,地球会进入无止境的冰河时期,直至靠近另一颗星体或被黑洞吞噬……这些根本不需要请教他人,地球离开太阳的话,地球人必死无疑!

没有地球太阳还是会绕没有理由我也能自己走

浅谈电影流浪地球的时代主题论文

从一开始万达撤资,到如今的一票难求,《流浪地球》一路走来并不容易,但还好,它成功了。很多人都认为是吴京是最大的功劳,但我却不那么认为,因为一部好的作品并不是依赖某个人,而是整个剧组一起努力的结果。

这也是这部电影所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我们看国外的那些科幻大片,大都是一个人拯救世界,有着极强的个人主义英雄情结,但是这部影片所带给我们的感觉并不是。

影片的两处细节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下面我将说一下这两个细思极恐的细节。

第一处是刘培强得知火种计划不是moss叛逃,而是政府所做出的计划时候,他与政府取得了联系。之前交代的情节是空间站里面有科学家、工程师、宇航员等人,并没有政府的人。联合政府是建立在联合国的基础上,想必是非常多人的。

刘培强在与政府取得联系时,空间站的其他人是进入了冬眠的状态,而中央的管制室是无人看守的。也就是说联合政府的绝大部分人都留在了地球上面。

这也说明联合政府决定放弃地球,保留火种的同时把自己给放弃了。不搞特权,而且毫不犹豫。我们知道科学家和工程师是生产的最大动力,联合政府的人决定放弃自己,保留这些地球最后的希望。

看过《三体》的人知道里面有一个逃亡主义,我想与这部《流浪地球》是很好的映衬。《三体》里面的人类当末日来临时都想要自己活下去,而《流浪地球》所反映的是末日来临时,每个人都敢于牺牲,当为了文明能够传递下去,任何人都可能会失去一切!

第二处细节是撞车的司机临死前用日语说着想再喝一口汤,俄国人牺牲自己把刘培强送入太空腔,运输车里面有着一面国旗,最后的最后,人们用着不同的语言各自驶向背离家园的方向。

这便是《流浪地球》与好莱坞科幻大片的不同之处,西方的科幻太讲究个人的表演,而《流浪地球》则是全人类为文明的延续而做出的自我拯救。

我想这两处细节就很好地表达出了这部影片的主题:末日来临时,我们每个人都得勇于承担这个责任,敢于牺牲,这样才能把地球的文明延续下去!

在这一危机发生时,人类如何做选择,是电影《流浪地球》表现的主题。

可以继续进行不断的研究,同时也可以带来很好的影响,也可以找到新的生活动力,这就是活下去的意义。

流浪地球想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还是应该由影评人来评价很客观。中国电影的创作有一个惯性思维,被认为习惯于向后看,美国电影是向前看,我们电影写历史的多,写未来的题材微乎其微。但《流浪地球》极大地适应了中国老百姓的观影需求,中国太需要这样仰望星空的电影作品了。这部影片没有把钱花在流量明星上,而是用在电影场景、道具、特效、数字制作上,这是新观念、新方法、新表达结出了新的成果。有人说春节档放灾难性的影片不合适,应当多放合家欢电影。但我觉得《流浪地球》恰恰很契合春节档另类合家欢的主题,《流浪地球》实际上表达的就是流浪和回家,人们为了生存到处流浪、探索、拼搏、奋斗,为了回家不顾一切地疲于奔波、迁徙、辗转、劳顿。春节大团圆,看这样电影是天时地利人和。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流浪地球》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文化现象,不仅仅是一部电影。电影可以在文化中发挥作用,通过这部电影已经得到了非常好的证明。春节期间大家都在讨论“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和“北京第三区交通委”等。电影工业过去现在未来都面临压力,2018年我们国内国外都面临压力,但是民族精神喷发的时刻被我们这个电影抓住了,可能是无意中的,也是必然的。整体来看,这是一部关乎民族精神、关乎中国社会的指标性作品。

科幻世界杂志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2原著叫《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2原著叫《流浪地球》,是刘慈欣1999年发表在《科幻世界》杂志上的中篇科幻小说,小说的核心是探讨和思考人类遭遇末世灾难时的反应和应对,人类社会的重构和演化,时间尺度2500年,视野尺度是全人类和太阳系。

重点是表现人类的希望和坚持,只要有家园梦想和希望,流浪的人类一定能找到新的家园,人类文明也一定能繁衍和发展下去,小说有着浓厚的人文情怀,严格意义上是一部软科幻作品。

刘慈欣,1963年6月出生于北京,祖籍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山西人,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科幻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第九届全委会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阳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同时也是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

科幻片:

是类型片的一种,该类作品采用科幻元素作为题材,以建立在科学上的幻想性情景为背景,在此基础上展开叙事的影视作品。

科幻片所采用的科学理论并不一定被主流科学界接受,例如外星生命、外星球、超能力或时间旅行等等。科幻电影常常使用可能的未来世界作为故事背景,用宇宙飞船、机器人或其他超越时代的科技等元素彰显与现实之间的差异。

一些科幻电影是从科幻文学作品改编而成,但科幻电影会注重撷取其中的文学或人文方面的元素,而无视科幻文学比较注重的科学严谨性和逻辑性,两者不可相提并论,同样的标准不能同时适用于科幻小说和科幻片。

流浪地球原著叫《流浪地球》。

是刘慈欣1999年发表在《科幻世界》杂志上的中篇科幻小说,小说的核心是探讨和思考人类遭遇末世灾难时的反应和应对,人类社会的重构和演化,时间尺度2500年,视野尺度是全人类和太阳系。

《流浪地球》是2008年11月,长江出版集团,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书籍。该书讲述了庞大的地球逃脱计划,逃离太阳系,前往新家园。2018年6月,《流浪地球》作为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刘慈欣少儿科幻系列》中的一册再次出现。2019年发布《流浪地球》电影版。

内容简析。

太阳即将毁灭,过去无数岁月中作为人类精神支柱的存在,变成了死亡和恐怖的象征。比起坐以待毙,人类选择挣扎到底。

庞大的地球逃脱计划开始实施。然而人类所能制造的普通尺寸人造环境无法承受漫长的逃脱之旅。所以人类只得在地球的一侧安装上巨大的地球发动机,将整个巨大地球环境圈化为移民方舟,以此逃离太阳系,前往新家园。

代价是高昂的,艺术、伦理、常识,一件又一件曾经无比熟悉的特色从人性中消失,逝去的生命更是多如繁星。剩下的只有对生存的强烈渴望。疑惑和猜忌一度在人类当中引发叛乱之火,然而太阳最后的灭亡瞬间平息了一切,人类终于怀揣希望踏上漫长的流浪之旅。

“地球啊,我的流浪地球啊”成为无数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弥留之际的遗言。它包含着人类这个种族亘古不变的永恒心声—我们要活下去。

流浪地球原著叫《流浪地球》,是刘慈欣1999年发表在《科幻世界》杂志上的中篇科幻小说。

《流浪地球》故事背景设定在2075年,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而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故事。

《流浪地球》获2000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特等奖。这篇小说后收录于《2000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并在2019年改编为同名影片。

作品解读

小说描绘的科幻景观,除了灾难现象、 未来科技、 逃亡计划,还有与之相关的诸多专业术语,比如“等离子体光柱” “全息显示器” “全息散射体” “轨道动力学” “超音速爆音” “近日点” “远日点” “近地轨道宇航员” “记忆遗传技术”等。 它们主要作为一种知识性介绍,为文学性的小说文本增添科学性的特征。

而改编成电影后,科幻景观的呈现方式与具体内容获得极大的拓展空间,尤其在积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语境下,视觉呈现具有更为明显的价值导向。

纪录片结构和主题分析论文

浅谈纪录片的主观精神,这个提纲供你参考一、纪录片主观精神的界定1.概念2.特点二、纪录片主观精神的具体体现三、纪录片主观精神的新发展中国知网有篇论文,你可以参考,需要可留邮箱,发给你。试析纪录片的主观精神--《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年05期 那篇的结构是:一、纪录片体现作者一定的创作意识二、纪录片是创作者主观精神的外化三、纪录片是创作者主观精神的审美升华

浅析文献纪录片的价值性及其体现方式底层平民生存状态的艺术呈现——贾樟柯电影作品研究摘要:文献纪录片作为一种体现文化价值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表现手段,由于其制作手段和取材的陈旧,使得很多及其具有历史文献价值的纪录片并没有被观众接受。文献纪录片如果想走近电视主流群体,就必须在受众观赏的融合性上多下功夫,探讨出更加贴切现在社会的表达手段。关键词:文献纪录片;受众观赏;表达手段纪录片作为一种文化标识逐渐成为一种影像语言性的文化产品,这其中包括对自然生态、地域文化、社会事件、民族特色等多方面的纪录,而文献纪录片则是这其中最严谨最能反应历史性的一种纪录片,也因其对文献史料要求的真实性谨慎性,使得大部分文献纪录片的叙述方式看起来死板而教条,在观众的接受过程中,这种死板教条的印象有时甚至让降低了观众对于文献纪录片的兴趣,从而降低了史料价值的珍贵性。一文献纪录片作为一种从电影纪录片过渡到电视纪录片,又逐渐分离出的一种纪录片类型,文献纪录片不仅传承了纪录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展现了珍贵文献的价值性,所以传统意义上的文献纪录片都是现有影像资料、文本资料、当事人口述等方式对事件进行全方位的纪录、演绎和剖析,从而达到纪录历史、反应历史、还原历史的目的。所有纪录片都具有文献价值,但并不是所有纪录片都是文献纪录片——文献纪录片必须有文献,即影像、图片、档案等资料,而不是泛泛的文献价值。文献纪录片是在大量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制作完成的,文献价值是其最基本的价值。法国《电影辞典》这样定义纪录片:“具有文献资料性质的、以文献资料为基础制作的影片。”这种广义的文献纪录片概念赋予了所有纪录影像以文献价值。中国承袭了苏联的纪录片观念,习惯上将“汇编性”纪录片称为“文献片”,即利用以往拍摄的具有文献价值的影像资料辅以新近拍摄的素材进行再创作性编辑。这种狭义的“文献纪录片”历来为中国纪录片创作所重视。以上两种定义或过于宽泛,以至于忽略了文献纪录片的特质;或过于狭窄,不能全面涵盖当今文献纪录片发展的新态势,因此有必要从新的角度进行理解。一方面,随着历史的发展,纪录片已逐渐包罗各种题材样式,构成了以“非虚构”为根本属性的影像集合,是与故事片并列的片种;另一方面,文献纪录片不再局限于对历史资料的简单汇编,口述、扮演、情景重现、动画等手段都可以表现具有文献价值的内容。而这种文献的组合是“作者的主观意图要靠调动材料自身的意义和组合后的含义来完成,在对事实的描述上求细、求近,在思想和感情的抒发上,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尽量隐藏作者的主观叙述。”①虽然表现形式有所丰富,但是文献纪录片的最基本最突出的特色还是其历史性,文献性,所以形式只能服务于类型,而所拍摄的内容的必须绝对真实,这样才能进一步体现其历史性与文献性,在形式有所变化的情况下,让观众没有产生虚假的感觉,形成对历史的现实化注解和对现实的历史性纪录的有机结合。所以文献纪录片应该是,“文献纪录片”当指那些具有重大留存价值的、实现了对历史的现实化注解或对现实的历史性记录的非虚构影视作品。二从社会文化角度看,文献纪录片具有珍贵的历史资料价值,是民族和国家的影像档案。纪录片的核心价值在于“纪录”,文献纪录片的核心要素是它的“文献性”,“文献”二字正是对纪录片“纪录”功能最有力的注解。百年来虽然有多种理论观点、众多学术流派和不同创作倾向,但是纪录片以“纪录”作为主要功能这一点始终未变。无论对人类历史发展而言,还是对电视这种传播媒介来说,文献纪录片都具有永恒的意义。文献纪录片是民族和国家的一部历史影像档案。文献纪录片在记录社会历史进程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出主流意识形态的特质,因此,在观看一些珍贵影像资料的同时,我们也可触摸到社会思想趋势和时代文化思潮,其价值的凸显是“以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基础,以现代化的发展为参照,重新审视本民族的文化,在对民族文化的反思和批判中发掘其优秀的内核和传统,在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之间架高沟通的桥梁”②,所以说,文献纪录片同时具有社会思想认知价值。电视文化角度看,文献纪录片的审美价值提升了电视节目的文化品位,从而有助于改善电视内容生产格局。文献纪录片具有较高的品位和审美价值,具体表现在:第一,视野更开阔。文献纪录片往往采取宏大叙事策略,从国家、民族、时代的高度把握主题,风格上追求大气磅礴、恢宏豪迈;第二,时空开合大。历史题材的文献纪录片作品,一般都具有大的时间和空间跨越;而反映当代的文献纪录片,也常常注意把当下的一些价值取向放到历史的坐标中去考量;其三,思想有深度。好的文献纪录片往往具有思想的魅力,可以启迪智慧,让人在历史中重新认识现实。在电视节目日趋娱乐化的今天,《大国崛起》、《新丝绸之路》等文献纪录片的播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观众对当今电视媒体的认知和评价,提升了电视节目的文化品位,改变了电视被娱乐之风裹挟的生态格局,为电视媒体自身的良性循环和未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重塑了电视文化的尊严。三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纪录片通常最终都是要求达到对人的刻画,即也应当注意细节对人,对周围环境的刻画描写。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不管是哪一类纪录片,他的成功与否最后都取决于对细节的拥有量和对细节的处理”③,文献纪录片是一种精神产品,又是综合艺术的结晶,与电影、戏剧、小说一样,同属文艺作品的范畴,要遵循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但是,它又不同于文艺作品,要遵循纪录片创作的特殊规律。一部优秀的电视纪录片,离不开借鉴和利用文艺创作的一些基本手段,细节描写就是电视纪录片创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中国近20年的文献纪录片题材从政治宣传走向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从宏大叙事、空洞说教走向个人视角、细节叙事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不断在各种历史记录当中寻找被记录对象的细节,重视对文献的挖掘,从那些从来没有面世过的资料里找寻和收集,形成一种“揭秘”的效果。观众在被那些从未知晓的信息所吸引的时候,不自觉地就接受了渗透于其中的观念。并对这些细节加以整理,表现,这既是纪录观念的变化,也是技术的改进。中国大部分的文献纪录片选材近似,或聚焦重大题材,揭秘历史真相,或呈现领袖人物的心路历程,普通百姓在时代变迁中的生存状态,或通过对历史的全盘审视,解读今天的社会。但不同的是西方文献纪录片从1980年以后发生了重大变化,即政府或主流意识形态集团出资拍摄的宣传片大量缩减,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主的商业片成为主流,突出故事性与市场价值;同时坚持主流价值观。中国文献纪录片先前单一关注政治领域而忽视文化领域是明显的。我们从过去一系列的片子中可以看出记录的重心放在无产阶级领袖这一群体身上,而对文化精英缺乏关注。中国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名垂千古的历史人物,不计其数浅析文献纪录片的价值性及其体现方式张洁琼 (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学院 江苏南京 210046)影视与传媒大 众 文 艺174摘要:在电视节目泛滥的今天,综艺娱乐类节目几乎成了大哥大,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收视市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观众更需要看到一些新的节目形式和新鲜血液的出现。2011年1月,湖南卫视重力推出解读姓氏文化的电视节目《非常靠谱》,节目形式新颖,风格幽默娱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作为一档新生的节目,《非常靠谱》也尚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主要分析讨论《非常靠谱》独具一格的特点以及急需改进的缺陷,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关键词:非常靠谱;电视节目;文化;娱乐2011年伊始,综艺大台湖南卫视就发布声明,表示今年湖南卫视将有几档新的节目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并强调今年湖南卫视的主题将不再是单纯的娱乐。在其热力推出的《非常靠谱》、《好奇大调查》、《给力星期天》、《喜剧之王》这几档节目中,以解读姓氏文化为节目内容的《非常靠谱》节目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一、《非常靠谱》节目介绍《非常靠谱》于2011年1月3日开播,由湖南卫视资深主持人汪涵挑大梁,每期节目中都会请到几位对姓氏文化颇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到场组成“摆谱团”,对每一姓氏背后的故事展开挖掘,每期到场的观众中有80%都是那一期姓氏的同族。迄今为止,一共做过7期节目,分别是刘姓专场、姜姓专场、欧姓专场、许姓专场、伍姓专场以及开春特别企划节目和十二生肖姓氏专场。《非常靠谱》旨在解读中华民族的姓氏文化,以姓氏为包装,晒百家姓里的人杰、绝活、故事等,晒祖宗、晒历史、晒文化,让观众在了解这些姓氏历史的同时找到共鸣,为自己的姓氏而骄傲。该节目制作人徐晴表示:当下电视荧屏上的文化类节目大多与解读历史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族、姓氏解读还属冷门。电视观众看解读历史的文化类节目只能倾听、借鉴;但《非常靠谱》可以参与。2011年2月28日做完十二生肖姓氏专场后,《非常靠谱》一直处于停播状态,5月10日湖南卫视发表声明,《非常靠谱》将于5月16日正式回归。二、《非常靠谱》如何“靠谱”从契合当今社会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这一点上来说,《非常靠谱》的出现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中国人历来讲究认祖归宗,血脉相承,而姓氏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现象,通常成为了血缘之间隐形的纽带。另外,《非常靠谱》节目名称中这个“谱”字指的是家谱、族谱。家谱和族谱也是中国文化特有的符号,其承载的意义非同一般。另一方面,从节目形式本身来说,也有许多的创新之处。1.文化性和娱乐性的结合当今社会是一个浮躁的多元化社会,传统文化式微、流行文化喧嚣。《百家姓》、《三字经》、《论语》、《道德经》、《庄子》这些国学中的经典固然大家耳熟能详,但是真正能阅读并理解的人是越来越少。反之,流行元素却铺天盖地,这是一个把文化弄丢了的时代。纵观各个电视台的节目,关于中国文化方面的节目实在是太少了,还不及娱乐节目的一半,能去收看这些文化类节目的观众更是屈指可数。《百家讲坛》应该算是为数不多的比较成功过的案例之一。但是《百家讲坛》作为一档高端的文化历史节目,最开始的时候也是走的高端路线,请来一些学者专家做讲座,收视率甚微;直至出现了刘心武、易中天、纪连海等等这些人之后,《百家讲坛》才随之火了起来。火的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些人会讲历史会讲故事,娓娓道来,十分传神。从《百家讲坛》的案例可以看出,板起一副面孔以一副老学究的姿态来讲历史讲文化已经过时了,人们需要了解历史,但是不代表历史就是枯燥的说教,换一种轻松的方式讲述效果会更好。《非常靠谱》就非常注意文化性和娱乐性的融合。主持人汪涵和摆谱团的专家们在讲述姓氏文化的历史时经常会调侃,也会通过一些flash的小短片对姓氏历史上的名人做简短的介绍,增进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寓教于乐,让观众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比单纯的讲述更能加深观众的印象。2.主持人与摆谱团的智慧《非常靠谱》还在策划的时候,汪涵就直谏台长,要求做该节目的主持人,甚至连该节目的名称都出自于汪涵的创意。汪涵自己说,台上的他幽默搞笑,私底下的他却是个非常安静的人,平时喜欢看书、研究古玩,非常热爱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可以说,《非常靠谱》这一档节目就是为汪涵量身定做的,也是他从娱乐节目向高端文化节目华丽转身的转折点。因此,在最初汪涵主持这档节目的消息传出时,他就成了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观众都在猜测,那个在《天天向上》中搞笑的他能控制好这样文化类的节目吗?而节目播出之后,汪涵凭借自己的实力给观众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节目中的他幽默而不失睿智,搞笑而不失深沉,正是他身上散发的这种魅力,使得整个节目既有文化气息又通俗易懂。该节目的另外一大亮点就是由对姓氏文化颇有研究的学者《非常靠谱》是否靠谱崔 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生 江苏南京 210000)的历史事件。中华民族经历过无数文明的变迁与过度,中国人民在数千年中经历了无数的伤痛但是依然挺立不倒,这些都是中华文明的文化给了我们巨大的力量,这样生命中的闪光点,不仅是可以指导中国人前进的明灯,也是吸引外国友人了解中华民族的地方。到现在为止,我们在很多历史题材的挖掘和呈现上都有所欠缺。中国文献纪录片近年来在艺术表现上实现了大面积突破,突出体现在手法多元,如真实再现、电脑动画等,叙事上开始追求故事化、悬念感,剪辑上注意蒙太奇效果。但是,就整体而言,电影语言陈旧依然是纪录片的一个普遍现象,其理论依据是纪录片的真实性依托于纪实手法。,情景再现的表现手法符合纪录片创作的语言系统,并不违背纪录片的本质特征,与传统纪录片比较,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符合时下纪录片创作手法多元化的时代特征。情景再现是符合现阶段纪录片创作特点的一种有效的手法之一。然而,人类历史是不断向前迈进的过程,不同阶段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需要不同的创作理念、创作手法与之相适应,尽管现阶段它体现出的优越性令众多题材的纪录片增色生辉,然而它只是符合这个时期的创作热潮,如果想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则必须在不违背纪录片本质的前提下,将其丰富、发展、完善。注释:①时间.《简论汇编性纪录片(文献纪录片)的创作》.《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7年第11期.②金元浦.谭浩哲.陆学明.《中国文化概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705-706页.③ 陈汉元.《纪录片的类别》.《电视研究》.1998年04期.影视与传媒

1. 分析纪录片的主题主题是一部纪录片的中心思想,反映的是导演对生活、历史、以及社会现实的认识。分析主题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入手:· 结合三个背景:时代、社会、家庭例如《第三极》以自然为背景和人类活动为中心,讲述了青藏高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趋于融合的主题内涵。· 结合情节内容:开头结尾、矛盾冲突、人物关系例如《俺爹俺娘》以父子、母子、以及父母之间的人物关系为主体,通过小人物个体的命运,表达出亲情所展现的人性之美。· 结合片名例如《四个春天》浓缩了四个春天的故事,展现出一个幸福家庭近二十年的温柔变迁,以及他们如何以自己的方式面对流转的时间、人生的得失起落。2. 分析纪录片的人物可以围绕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出发,根据以下几个方向去入手分析:人物形象人物性格人物心理矛盾人物关系矛盾找到大方向之后,可以通过细节去深入,比如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等。例如《最后的山神》中 ,孟金福为去世老人超度时的萨满舞;看着被砍伐的山神树时,孟金福蜷缩的身影;还有他深深的吸烟时的表情,他的每一个神态,每一个动作都刻画出一个有信仰、眷恋山林的守卫者形象。3. 分析纪录片的细节细节一般体现在构成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情境、自然景观中体现。细节的作用有很多,比如:揭示主题、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心态、传达情感力量、展示人物关系、交待环境、推动情节发展等等。分析细节的话,要结合影片具体内容去表达作用。比如你要写纪录片中某个细节,你不能直接写它的作用是帮助刻画人物形象,一定要把作用写具体,刻画出怎样的人物性格。例如纪录片《最后的山神》中,孟金福老人在捕鱼时用大眼的渔网的动作细节,反映了他内心善良,爱护生命;当他割树皮的时候不伤树干,也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爱。4. 分析纪录片的声音声音的分析包括这几个方面:同期声、解说词、音乐、音响,每种声音的都有各自不同的作用。· 同期声同期声指的是在拍摄画面的同时被记录下来的声音,同期声的作用总结起来有这么几点:增加现场真实感能够精确表达内容弥补叙事断点缩短观众与片中人物的距离传达纪录片的特点信息揭示主题调节影片节奏大家可以根据这些作用对应具体的影片内容去分析,例如:纪录片《迁徙的鸟》中,在候鸟迁徙过程中没有加入任何音效,全程是鸟儿振动翅膀的声音和急促的喘息声,这种同期声使观众不仅真实、生动地感受到候鸟在迁徙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和磨难,还能逐渐触及到候鸟灵魂的最深处,看到候鸟坚持不懈的拼搏精神。· 解说词先分析解说词的风格特点,然后在分析作用内涵。风格包括这几种:大气、恢弘、平实、自然、生活化等等。作用包括这几种:说明信息,帮助观众理解拓展画面内涵,使得主题深化弥补画面不足,使内容完善表现细节,突出强调关键信息抒情、衔接、转场例如《我在故宫修文物》,不仅从各个方面对文物修复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展示,里面的解说词也在对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历史文化时对画面进行了补充、解释、说明,这样使得观众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音乐和音响如果有音乐的话,一定要留意音乐的内容。音乐常见的作用有这几种:烘托气氛、展现环境、刻画人物内心/性格、暗示剧情的进展或者延伸戏剧情绪、确定影片基调、表达和深化主题等等。音响常见的作用有这几种:再现时空的真实感、交待环境突破画面局限,扩大信息量反衬主人公的内心世界5. 分析纪录片的呈现方式这个就是分析视听手法,和分析电影长片类似。通过光线、构图、景别、角度、各种特殊镜头的运用,来帮助表现纪录片主题。以《四个春天》为例,导演所运用的呈现方式,是用来营造浓浓生活诗意的主题。首先影片中每个春节儿女从外地回来,父母都要穿过长长的走廊去开门,这个时候镜头永远都是一个纵深镜头,父母的期待和家人重逢的场面在这样的镜头设计下更增添了一种历史感和穿越感。其次,父亲在房间里听电脑录音唱歌,母亲在房间里踩缝纫机,一个景深镜头把父母都放在画面里,用门框将画面分开,造成一种类似平行蒙太奇的效果。最后,在空镜头的使用上,飘红的窗帘透过日光漫射进来的透明质感,雨的湿润和南方少见的雪的意象的加入,让影片更增添了诗意。纪录片影评和电影影评结构一样,就是要遵循总分总的议论文结构。上面提到的每一个切入角度,都可以作为影评单独成段的分论点。找出三个分析角度,然后按议论文格式写就可以了。

画面配合解说式;访谈配合解说式;客观记录式。画面配合解说式:这种叙事方式曾被我国大部分纪录片所采用,那时,由于受苏联“形象化政论”的影响,这种叙事方式深受创作主体的青睐。这种叙事方式在实际运用时,一般要先确定主题,进而根据确定下来的主题写出文稿,待通过审查之后便可以进行拍摄。后期编制作时,也是首先依据文字稿进行配音,然后以配音为依据来编排画面。所以,在这种叙事方式,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创作出好的解说词,通过解说词的叙事表达作用,来展现纪录片的内容与发展。但是,正式由于这一方式的过度发展,慢慢出现了无内涵中心的解说加音乐的现象,结果造成了其他声音成分和画面对作品整体效果塑造力度的不足,这让纪录片的画面似乎只是作为一种图片结构的工具,纪录片整体上特别是形式上来看更像一篇文章。而且,从创作的观念上来看,这种叙事方式的重点一般是更在乎共性而不是个性,重点是突出主题及结论而不是那些丰满的事件和人物,创作者很容易忘记是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去表述自己的一家之言,却把自己当成一个政府工作者,来表达纪录片的主题。这样的作品太过于注重作品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结果使得纪录片抽象不具体,空洞没有细节,渐渐地离电视的本性越来越远,丧失了纪录片的可观性。访谈配合解说式:画面配合解说这种形式是由于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的,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别是由于观众对影视的欣赏水平大幅度提高,这种叙事方式的不足之处慢慢显露了出来,而且越来越明显。正因为如此,纪录片的创作主体不得不去寻找探究一种新的叙事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访谈配合解说的这种叙事方式产生了。因为加入了访谈,解说的比例再慢慢的降低,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创作者主观感受对纪录片主题的影响。另一方面,采访的部分,可以更加直观的将过去和将来的时空转换展现给观众,使得整个片子的表现力和张力大幅增加。同时,解说与访谈的配合使用,给片子在无形中带来了节奏感,因而与观众的视听需要更加的符合。同样作为叙事手段,采访有着与解说不同的表达方式。不过,采访在这里指的是狭义的采访,也就是说单纯的指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话语上的交流,然后将被采访者的语言思想在片子中表现出来。有些纪录片让采访成为贯穿纪录片始终的主线,这时候,整个纪录片的叙事作用就由采访来承担,当纪录片中要表现的内容大多都成为过去,同时也没有的音像资料可以运用的时候,采访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唯一一种可以使用的叙事手段。有些纪录片为了克服画面配合解说这种模式的不利因素,刻意把背景因素和动态过程相融合,用采访的方式来表述事件的进程,二者共同实现了纪录片的叙事功能。客观记录式:纪实的创作风格开始被人们所大量运用是在90年代,纪录片的客观纪录的方式的创作也慢慢开始出现。这种方式着重要求保持生活的原生态,非常注重取材的客观性。过多的解说词和作者的主观感受决不会在这里被运用。这一叙事方式的最初灵感来源于于故事片的创作,它要求创作主体深入的体验生活,甚至深入被拍摄者的生活中区去体验和感受,从切实感受中去提炼细节、情节甚至故事。这种方式与故事片的不同在于:纪录片讲究的是同步取材,取得是生活的真实事件。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充分的了解和体验,也就很难有深入到位的采访,就很难呈现给观众好的作品。而在这里的采访就不再是狭义的采访了,这里的采访指的是采访者了取得好的采访效果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调查体验等活动。客观记录并不单纯的指的是纯客观主义,还要将创作者的主观情感所表现的内容融入进去,不然纪录片就会成为单纯记录见闻的流水帐。所以,可以说,这种客观记录的叙事方式其实完美的将主观和客观结合起来。在实际创作中,创作者通常会在与被采访者交流相处甚至是实地采访上面花费大量的精力,进而形成一种轻松和协的采访氛围。当被采访者愿意表达其真情实感的时候,拍摄的最佳时期也就到了。无疑,这种方式要求创作者的有折充足的采访经验和熟练的采访技巧。而在正式拍摄时,往往创作者是隐藏的,创作者的形象和声音是不会进入画面的。在后期制作编辑时,结构和叙述一般是通过一个故事来表述,同期声的大量使用,则代替了解说词。从创作观念上讲,客观记录的叙事方式主题的确定一般从细节出发,以小见大,看重的是具有个性化的丰满的事件和人物,将叙事更加情节化,创作者总是会把节目是否好看,是否吸引受众作为创作的重要标准,这样的纪录片当然对受众也就更有吸引力。这种叙事方式“是对纪录片纪录本义的回归,也是目前纪录片创作的一种发展方向”。

  • 索引序列
  • 流浪地球主题结构分析论文
  • 流浪地球论文研究
  • 浅谈电影流浪地球的时代主题论文
  • 科幻世界杂志流浪地球
  • 纪录片结构和主题分析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