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赏析课应充分发挥艺术感性形式的优势,以情切入,以理导引,情理并重,才能引导学生以切实的内心体验参与艺术的感悟,以情感激发理性,促进艺术教育目标的达成。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艺术作品赏析论文参考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艺术作品赏析论文参考范文篇1 试谈《镀金时代》中黑色幽默语言艺术的应用 《镀金时代》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这部小说揭露了当时美国社会扭曲的价值观以及人们对于财富的疯狂向往。其中,应用了大量的黑色幽默表达方式,让“镀金时代”这个词语成为美国社会的代名词。本文拟对《镀金时代》中黑色幽默语言的应用进行探析,以深入理解马克?吐温的写作手法。 一、《镀金时代》的创作背景 《镀金时代》是马克?吐温创作生涯中的首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受到了业界的高度评价,为读者展现是美国经济膨胀时期人们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扭曲。《镀金时代》完成于1873年,当时南北战争结束,为经济的发展扫平障碍,大量移民聚集到美国,希望可以趁机发笔横财,而当时美国西部的矿产资源也吸引了大量的外来者,整个美国经济实力开始膨胀,一跃成为当时的世界强国。美国南北战争彻底摧毁了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工业革命大大提升了当时的工业生产效率,让美国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马克?吐温用诙谐、幽默的表达手法创作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镀金时代》。 二、《镀金时代》中蕴含着现实主义的黑色幽默语言 《镀金时代》中,作者应用大量蕴含现实主义的黑色幽默语言来讽刺与鞭笞当时美国社会的掠夺和投机行为,成功的刻画出西部投机者、政府官吏与东部企业家等人物形象,将当时社会的投机取巧、贫富差别、巧取豪夺刻画的入木三分。书中内容描写的是美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阶段,看起是“黄金时代”,实际上人性异化、物欲横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单纯,而演变为赤裸裸的金钱交易,每一个人都为了自己的利益打着小算盘。 在《镀金时代》中,郝金斯老爹为了给子女带来巨额财富,期望他们“生活得像王子,受到追求和崇拜,名字在大洋与大洋之间传播”,于是乎大肆买地,在当时人们的思想中,有钱就拥有了一切。小说的主人翁塞勒斯上校一贫如洗,但是内心深处却有很多的发财计划,其中一个计划就是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销售假的眼药水。一些贪婪的投机者,取他人钱财来给自己投资,露丝的父亲正是因为想一夜暴富而屡屡子欺诈。露丝不禁向父亲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难道所有戴着大钻石胸针的人,都是这样在餐桌上挥舞刀叉,讲话时语法错误百出的来欺么?” 这种哭笑不得的幽默表达方式给读者揭示出当时美国社会人们心理的畸形,其中应用了大量的现实主义表达手法,也让马克?吐温氏的黑色幽默更加直逼人物内心。 三、以反语、讽刺表达手法为基础的黑色幽默艺术 《镀金时代》语言中最显著的艺术特色就是反语与讽刺表达手法的应用,这种表达手法,在《镀金时代》的卷首语中便得到了体现。马克?吐温在描写亨利与参议员的交往时,就应用可这样的表达手法: “参议员热情好客,喜欢在自己的家中招待朋友,亨利谈笑风生、口若悬河,参议员听起来觉得非常有趣,连最忙碌的政治家们、最虔诚的人,都会抽空来散散心。”然而,亨利的虔诚,是对自己利益和金钱的虔诚,参议员所谓的忙碌,并不是为了人民而忙碌,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这种畸形的虔诚与忙碌在当时的美国社会中屡见不鲜,也是美国社会的一个缩影。马克?吐温反语、讽刺表达手法的应用极为成功,起到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四、源自与小生活环境的黑色幽默语言 在马克?吐温生活的美国社会,相当一部分的民众都是早期建设开荒者,他们的生存环境非常艰难,只能够苦中作乐,后期移民时代中又到处充斥着文化冲突,因此,幽默也开始成为人们化解生活烦恼的重要手段。研究显示,幽默主义是早期美国人缓解生活压力的重要手段,在艰难的环境下,美国社会中大量充斥着幽默、乐观的精神。马克?吐温《镀金时代》的最大价值就是多元化的幽默讽刺艺术,这种艺术的应用与马克?吐温的自身经历密不可分。 马克?吐温黑色幽默艺术的诞生正是来源于他对于美国太平洋沿岸、边境矿区与西南部的深刻感悟,当时的边疆生活异常艰苦,文娱活动匮乏,面对着生活的苍凉与冷瑟,马克?吐温产生了深刻的悲观主义情绪,交织着憎恨与愤怒的情绪。一个长期悲观的人,需要用乐观的情绪来丰富他们的生活,于是马克?吐温开始用独特的幽默艺术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黑色幽默能够将憎恨、愤怒和乐观的情绪融为一体,有的时候,他会用乐观的语言来描写血腥的流血事件,令人人俊不俊的同时却又毛骨悚然。马克?吐温由于对边疆生活的绝望和失落,用幽默的表达方式为人们讲述这一个个的故事,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摆脱这种绝望的生活,马克?吐温的黑色幽默中既有讽刺,也有哀怨。 总而言之,马克?吐温在《镀金时代》中大量使用黑色幽默语言,不仅为了逗人发笑,而是为了引起人们心灵上的共鸣。他曾经说过:“幽默本身的来源并非快乐,而是悲伤”。《镀金时代》中的人物和语言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笑料,但是却能够从中透视到社会的荒诞。 艺术作品赏析论文参考范文篇2 从电影《大鱼》看影视艺术中的文化隐喻 《大鱼》是美国哥伦比亚影业公司于2003年出品的一部奇幻片。该影片由导演蒂姆?伯顿执导,由伊万?迈克格雷戈、阿尔伯特?芬尼、杰西卡?兰格主演。故事改编自丹尼尔?华勒斯于1998年创作的小说《大鱼老爸》,从儿子威尔?布鲁的视角叙述其父爱德华?布鲁的传奇一生。 一、影片名称的隐喻 影片名称“大鱼”的多重隐喻已为人所知,本文据此探讨这些隐喻中的文化内涵。 首先,最直观的是,爱德华讲述的故事中有一条黑色的大怪鱼,它不会被任何人钓到。爱德华说:“有些鱼人们抓不到,不是因为他们壮硕敏捷,而是因为它们拥有别的特质。”这里的鱼可以理解为文化:文化是自由的,是没有国界的,也是不可捉摸的。 其次,影片的英文名“big fish”可以通过“big fish story”的语境进行理解。“big fish story”是美国俗语,意为有趣的或夸张的童话,弥天大谎。这一名称暗示了爱德华讲述的奇幻故事是不真实的,或者说是经过修饰的。事实上,承载各民族文化意象的神话传说都是人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力编造出来的,而这些传说正是人们价值观的体现,它们深植于民族文化之中。 最后,大鱼也可以指代爱德华本人。影片中爱德华读到百科全书里“养在小鱼缸里,金鱼就会一直维持它的大小。若有更多空间,金鱼就会数倍化地成长。”这句话时,认为自己在艾许镇里是“小池塘里的大鱼”,因此要出走寻找更大的世界。这一隐喻暗示了文化不能固守一隅,而需要在交流得以传承和发展。 二、主人公的经历与美国文化 《大鱼》作为一部美国奇幻片,不可避免地带有美国文化的特点。爱德华的传奇一生在某种意义上讲其实是“美国梦”,即美国文化,的体现。自美国宣布独立以来,美国人深信只要经过自身不懈的奋斗就可以拥有更美好的生活。影片中的爱德华正是这样一个乐观并对生活充满热情与向往的人。他心中虽有畏惧,但仍旧提起勇气走到女巫门前。他不满足于自己在家乡艾许镇的成就,满怀雄心抱负探索镇外的世界。他偶然来到了充满欢声笑语、绿草如茵的丰都镇,却不打算在这世外桃源中安度一生,而是对镇民说:“我还没准备要落脚在任何地方。”他为马戏团免费干活三年之久,仅仅为了获取他心爱的姑娘的消息。他用尽一切浪漫的手段追求自己的姑娘。他在他的生命即将结束时,仍旧乐观地面对一切。美国文化深深地潜藏在这些美好的故事中,正如爱德华的一生笼罩在为自己编织的梦境中。 但也应清晰地认识到,“美国梦”只是一个美好的期许和幻想。资本主义世界更多地是在为人们编织一个个梦境,让人们沉迷于虚假的满足之中,而缺乏实现梦境的现实路径。我们应警醒这样的美国文化。 三、作为文化载体的影视画面 画面作为视觉符号,是电影语言符号的表现载体,也是影视文化的载体。索绪尔认为,任何语言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对影视作品而言,“能指”指电影画面,“所指”指电影画面所反映的事物的概念与内涵。因此,电影画面往往有其内在的含义,即文化的体现。通过分析电影画面,可以解读电影中包含的文化内涵。电影《大鱼》中,当巨人卡尔出现在艾许镇时,导演并非直接将他的真容展现在观众面前,而是通过几个镜头――墙上的洞、巨人偷羊羔时的影子和大手等,让观众想象巨人的身形。这种充满悬念的画面正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危机与冒险。当爱德华从阴森的树林中来到丰都镇,画面色彩由灰暗变成亮绿。这种色彩的对比突出了爱德华“绝处逢生”的惊喜。这一系列画面不止与美国文化中的乐观色彩有关,也与中国文化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概念产生交流。 影视画面之所以成为文化的载体,一方面因为电影的制作者本身便是某个文化的一部分,他们深受其民族文化的影响,他们的作品也必然处处体现该文化的精神内核;另一方面因为“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影视作品即是某种生活方式的荧幕展现,同时它也加强并塑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四、音乐与文化 音乐作为影视艺术的一部分,无疑具有文化的属性。包含在音乐中的文化属性必然外化为具体的音乐形式。电影《大鱼》的配乐在这种意义上讲,正蕴含着美国文化。《大鱼》的配乐由好莱坞著名电影作曲家丹尼?艾夫曼创作,并于2004年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配乐提名。配乐或优美动听,或紧张诡异,具有丰富多彩的心理暗示作用。当爱德华内心忐忑地走向女巫的房间时,音乐颇为诡异,有着明显的节拍,好像他的心跳,又像他一顿一顿的脚步声。当女巫打开门蓦地出现时,声调立即变高,符合爱德华瞬时惊恐的情绪。这是美国悬疑文化的体现。爱德华坐在马戏团的观众席时,音乐节奏欢快活泼,则表现出他离开丰都镇后准备探索世界的愉快心情。他对未来充满期待,正像音乐所描绘的那样。这正是美国文化的体现――年轻人应该出游世界去冒险。当爱德华追求他的爱人珊卓提普顿时,音乐是梦幻轻柔的,体现了美国人对浪漫爱情的向往。音乐是人类世界共通的语言,它不受时空限制而为全人类所理解。这些与画面内容相符合的配乐能够帮助受众理解人物情感,从而使他们理解影视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五、小结 影视艺术是文化交流的桥梁。人类的语言各有不同,但影视作品可以不受语言和国界限制被解读。文化便通过影视这一载体在世界范围进行沟通。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一代一代积淀下来的,我们生长在各自的文化土壤中,应该懂得欣赏自己文化中的韵味。同时,人们常常有崇拜自己文化的倾向,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又是巨大的。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人们很可能对外来文化产生不解和偏见。当处理自己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时,我们应该尊重其他文化,尝试以另一种思维方式理解其他文化。如果说爱德华象征浪漫主义文化,威尔则象征现实主义文化。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碰撞,正像影片中威尔与父亲经历思想碰撞后相互理解的过程。文化最终会在交流中得到融合,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正像威尔最终融入了父亲的故事,与父亲达成和解。 猜你喜欢: 1. 艺术类毕业论文参考范文 2. 浅谈绘画艺术赏析论文 3. 艺术鉴赏论文范文参考 4. 有关艺术鉴赏方面的论文参考
自然科学论文范文篇二 自然科学的发展特点及展望 中图分类号:N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08-247-02 摘 要 自然科学是涉及各行各业的研究领域的大学科,掌握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是研究自然科学人员所必须切身认知的内容。本文通过辩证的观点去看待自然科学,整理自然科学的认知模式,探索其发展规律。 关键词 自然科学 逻辑思维 非逻辑思维 批判性思维 自然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的知识范畴,是针对事物客观规律的认知、归纳所形成的科学体系。其涉及的知识层次、知识面基本上涵盖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通晓其发展规律和特点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人员所必需掌握的基本知识。 一、自然科学的特点 (一)自然科学的获得方式 中世纪末期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孕育期,当时最杰出的人物,13世纪的英国哲学家罗吉尔•培根对经验和事实给予了特殊的关注。他指出:“大家公认,我们通过三条途径获得知识,即权威、理性和经验;然而,当权威不知道事物的理由;理性也不能分辨是诡辩还是论证时,除非结论为经验所证实。”正是由于罗吉尔•培根的提出和倡导“实验科学”,强调只有实验方法才能给科学以可靠性。 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进一步指出,实验科学最重要特性之一就是利用实验来增加积累事实知识,并提出:“从感觉和特殊出发构造公理,然后是连续不断地、逐渐地上升,直至最后达致最普通的公理。”正是这种思想和思维模式指导和推动了科学理论发展,对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做了开创性的工作。 由此可见,自然科学作为大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获取方式上依然是由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作为其获取的主要途径。 (二)自然科学的归类和整理 当我们在通过科学观察和实验获得的知识并不是科学规律。一般而言,从科学知识向科学规律和科学理论过渡要经过知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 知性认识:只要是对科学知识进行分类、系统化并加以分析和概括,使之上升为科学规律。 理性认识:主要是在科学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理论体系,以便反映客观世界普遍而不然的联系。 在科学的归类和整理过程中相应发展出各种科学方法,可大致分为:广义归纳法(本能归纳、常识思考归纳和批判性科学研究归纳)、演绎法(亚里斯多德的形式逻辑三段论为基础,符号化过程,数理逻辑,公理化方法)和类比法(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类似或统一,推论其可能在其他方面也具有相类似性;虽然类比法逻辑根据不充分,但是它提供科学发现的重要线索)。 这三种方法都体现出科学在推理上的所透露出思维模式――逻辑思维,特别是演绎法,可以说是将人类运用自然语言进行思维的经验提升到基本思维规律和基本思维方法的高度。 (三)自然科学的合理性和可错性 哲学家布朗指出,“合理性”概念的古典模型具有三个特征:普遍性、必然性和规则性。科学的合理性首先表现在经验规律和理论规律的逻辑关联中;其次经验和理论规律间存在相互支持的逻辑关系;另外就是理论规律的合理性突出地表现对某些经验规律的矫正;科学规律的合理性可以通过科学实践的有效性来说明。 针对科学的可错性,我们通过20世纪初,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在《科学发现的逻辑》中所指出来说明:在真实和错误之间存在着不对称性,没有理论可以被证明是对的,但有些理论可以被证明是错,科学和非科学由此可以界定。在科学领域,至关重要的观念是要“证错”或“证伪”,而不是“证对”。 二、逻辑与非逻辑问题 由上面的自然科学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在自然科学的认识过程中,始终贯彻着观察、实验和推理的过程。 在推理过程中,人们一般把归纳法作为科学假设或科学理论的基本方法。借助这一方法,通过大量实验进行概括,构建解释所观察的或现象之间的关系的新体系,其可靠程度虽然不够,但却富于创造性,它是作出理论发现的重要方法,然而其不是万能的,并不是所有的科学理论都可以通过归纳法来获得。爱因斯坦就曾说过,决不能用归纳法来发现物理学上的基本概念。 而与归纳法相对应的演绎法,即从一般到个别,用一般理论来分析解释具体事物的方法。运用这一方法,人们需要借助某一普遍法则或原理,也就是说,演绎法应用的结论受初始条件的制约,前提正确,才能确保演绎正确。但是由于演绎法是将一般原理推广应用现象的过程,很难导出新的概念或经验。达尔文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验总结:我必须从大量事实出发,而不是从原理出发,我怀疑原理中有谬误(在他看来,用演绎法在生物学领域是不可信赖的)。因此我们不难发现演绎法的纯逻辑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就如同科学社会学家巴伯在《科学与社会秩序》中分析说,强调科学发现过程中逻辑的作用这样一个惯例漏掉了科学中大量最重要的东西,漏掉了所有可能的错误,漏掉了科学发现者的所有丰富的想象力,也漏掉了所有对已有发现成果的思考,漏掉了所有对周围世界认真探索的思路和方法。生物学家莱恩•杜波斯曾在《路易•巴斯德》中写道:“构成科学的原材料不仅是科学家的观察、实验、计算,而且还有他们的冲动、梦想和愚蠢。” 三、从辩证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去看待自然科学的发展 从创造性角度来看,科学发现的过程是一个意识和潜意识、逻辑和非逻辑交互作用的过程。当出现问题,研究者就会出现一个“主观模拟”过程,他们会去主观想象周围事物,并集中注意到某些特定现象,运用主观的臆测获取表达形式,然后运用科学的语言把心中的发现和想法描述出来,形成真正的科学假说,然后通过严格的科学方法论证检验。 不仅如此,科学发现的过程还是革命性和渐进性相互统一。即我们所常说的:“破而后立。”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试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科学家廷德尔说,知识一经获得,便给自己的周围投射上微弱的光亮。重大的科学新发现一旦作出,成功的科学家立刻会从可能的角度予以观察,并将它与其他知识体系相联系,以发现科学研究的新途径。 四、几种常见的自然科学思维方式 归根结底,自然科学研究是对先前思想和行动所依据的学所及原理不断进行检验的一种思想活动,有条理的批判性思维是科学的基本特点。 “大胆的想法,难以证明的预期,以及推测性的思想,是我们解释自然的唯一手段,也是我们把握自然的唯一法则和唯一工具。” ――科学哲学家 波普尔 参考文献: [1]黄顺基,苏越,黄展骥.逻辑与知识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刘大椿.自然辩证法概论(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武宏志,周建武,唐坚.非形式逻辑导论.人民出版社.2009. 看了“自然科学论文范文”的人还看: 1. 自然科学学术论文范文 2.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范文 3. 自然科学学术论文范文(2) 4.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范文(2) 5. 科学论文范文
西方哲学中国化是一个崭新的命题,其重要意义不仅在于提出一种新的理论,更在于为西方哲学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西方哲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西方哲学论文 范文 一: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论文摘要: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他全部认识论哲学的起点,也是他“普遍怀疑”的终点。他从这一点出发确证了人类知识的合法性。也就是说:笛卡尔是唯心主义者,但并不是从此命题看出来的,我思故我在并不是唯心命题,而是纯粹认识论的内容。说笛卡尔是唯心论者是纵观他的哲学体系而得出的结论,而并不是从这一命题既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 。“当我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时,我却不用怀疑我本身的思想,因为此时我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我无法否认自己的存在,因为当我否认、怀疑时,我就已经存在!所以,否认自己的存在是自相矛盾的。而否认和怀疑是一种思考活动,所以他说,我思故我在。并非是平时所说的“我思考,故我存在!
关键字:笛卡尔 我思故我在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哲学思想 文艺复兴 要了解笛卡尔的哲学思想必然先得了解其人的生平。笛卡尔简介:
勒奈·笛卡尔(René Descartes,另译笛卡儿,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土伦省莱耳市-1650年2月11日逝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他还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创立了“欧陆理性主义”(ContinentalRationalism)哲学。 生平笛卡儿出身于一个地位较低的贵族家庭,父亲是布列塔尼议会的议员。在他8岁时笛卡儿就进入拉夫赖士(La Fleche)的耶稣会学校接受 教育 ,受到良好的古典学以及数学训练。1613年到巴黎学习法律,1616年 毕业 于普瓦捷大学(Université de Poitiers)。毕业后笛卡儿决心游历欧洲各地,专心寻求“世界这本大书”中的智慧。因此他于1618年在荷兰入伍,随军远游。1621年笛卡儿退伍,并在1628年移居荷兰,在那里住了20多年。在此期间,笛卡儿专心致力于哲学研究,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他在荷兰发表了多部重要的文集,包括了《 方法 论》、《形而上学的沉思》和《哲学原理》等。1649年笛卡儿受瑞典女王之邀来到斯德哥尔摩,但不幸在这片“熊、冰雪与岩石的土地”上得了肺炎,并在1650年2月去世。 1663年他的著作在罗马和巴黎被列入禁书之列。1740年,巴黎才解除了禁令,那是为了对当时在法国流行起来的牛顿世界体系提供一个替代的东西。说Rene Descartes(笛卡尔)是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大概也不过分。德国存在哲学大家Heidegger(海德格尔)曾说:“自从Leibniz(莱布尼兹)以来,德国思想界所达到的,Descartes的基础理论的(各种)主要发展(变化),丝毫没能超越这个基础理论,而恰恰展开了它形上学的广度,而为十九世纪创造了前提。但是,在笃信 经验 主义和唯物主义的人们眼里,Descartes却有一个致命的把柄被人抓在手里,那就是他那句回荡了几个世纪的 名言 :“我思故我在”。这句被Descartes当作自己的哲学体系的出发点的名言,在过去的东欧和现在的中国学界都被认为是极观唯心主义的总代表,而遭到严厉的批判。很多人甚至以“存在必先于意识”、“没有肉体便不能有思想”等为论据,认为Descartes是“本末倒置”、“荒.唐可笑”。我们读书论坛就有一位网友特意为自己起了“我在故我思”的笔名,以示对唯物主义的坚定信念。
笛卡尔的主要科学哲学思想:笛卡尔的哲学开始与科学,他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在天文学上也有很深的造诣。笛卡儿对数学最重要的贡献是创立了解析几何。笛卡儿成功地将当时完全分开的代数和几何学联系到了一起。在他的著作《几何》中,笛卡儿向世人证明,几何问题可以归结成代数问题,也可以通过代数转换来发现、证明几何性质。笛卡儿引入了坐标系以及线段的运算概念。笛卡儿在数学上的成就为后人在微积分上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后者又是现代数学的重要基石。在物理学方面,笛卡儿也有所建树。他在《屈光学》中首次对折射定律提出了理论论证。他还解释了人的视力失常的原因,并设计了矫正视力的透镜。力学上笛卡儿则发展了伽利略运动相对性的理论,强调了惯性运动的直线性。笛卡儿发现了动量守恒原理。他还发展了宇宙演化论、漩涡说等理论学说,虽然具体理论有许多缺陷,但依然对以后的自然科学家产生了影响。
笛卡尔之思与在。(cogito,“意识”或“语言”)(being,“ 有”或“是”)?“思”外之“在”是否只是“思”为自身所建构的逻辑基础和合理性根据?如果“思”外有“在”,它如何在“思”中显现、如何被言说?如果“思”外无“在”,我们的意识为何能自觉到自身的非自足性而去寻索一个“思”外的存在论基础?如同康德所言人性中潜存着形而上学的本能冲动,言说不可言说者成为哲学的千古悖论。古代哲学撇开其显现方式而直接断言终极实在,笛卡尔则居于二者之中。人们一般认为笛卡尔确立了人类理性而摧毁了上帝的权威。的确,笛卡尔之后的很多西方近现代哲学家只能在自明的意识范围内谈论“在”的问题,但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的副标题是:“展示上帝的存在和人的灵魂与身体的差异”。他在第三、第五沉思中以“上帝”的名号探讨终极之“在”,这种探讨与第一、第二沉思的反独断论相结合,形成了全新的现象学存在之思。当笛卡尔确立了近现代哲学的自明性原则而步入自我学之后,他没有像其后继者一样停留在那里,而是很快跨越了出来。
在此,笛卡尔所走的第一步是把近现代哲学引上自我主体的路向,这一步的任务是清除独断的终极实体和上帝存在的问题。“我一直认为上帝和灵魂这两个问题,应该是借助于哲学的论证而不是神学的论证去阐明的基本问题。”(Descartes,1986,p. 3)如同黑格尔所评说的,怀疑一切是笛卡尔哲学的第一要义。现在让我们追寻一下笛卡尔式的怀疑的思路。笛卡尔按照认识的顺序而怀疑,笛卡尔首先揭示了感官的欺性:“有时候塔从远处看是圆形的,而从近处看则是方形的„„我发现外知觉的判断是错误的„„任何我曾经认为在我清醒时所拥有的感性经验,我都同样可以在睡梦中拥有。”(Descartes,1986,p. 53)笛卡尔花了较大的篇幅讨论睡梦的问题。经验实在论认为我们通过感觉经验可以达到客体实在,认为一旦我们感觉了,我们就是感觉到了某种引起我们感觉而又处于感觉之外的对象客体。但我们每个人都在睡梦中感觉过并不具有实在性的东西,尽管在梦中我们坚信其实在性。对梦的思考给东西方哲学大师们以极大的启示。“庄周梦蝶”更是逼近本体论思考:人们皆以为庄周为现实,蝴蝶为梦,庄子反问之,为何不能是蝴蝶为实而庄周为梦?“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还是“蝴蝶之梦为周与”?笛卡尔和庄子一样,也认为从意识的直观性而言,笛卡尔说:“于是我决定把一切曾经进入我的心智的事物都认为并不比我梦中的幻觉更为真实。”而追问“无”,即是言说不可言说者。在逻辑和语言终止之处,维特跟斯坦的“神秘”、海德格尔的“诗”开始进入哲学话题。笛卡尔顺着安瑟伦的思路进入信仰之思而探讨终极的“在”,也就有着逻辑的必然。笛卡尔没有直接强言不可言说的“无”,而是通过描述剖析“有”的非自足性而间接地言说“无”,因此他的终极之思亦是现象学之思。 笛卡尔的哲学思想更让他运用于自然科学之中,然后又相互理解由此及彼。他从逻辑学、几何学和代数学中发现了4条规则:
1. 绝不承认任何事物为真,对于我完全不怀疑的事物才视为真理;
2. 必须将每个问题分成若干个简单的部分来处理;
3. 思想必须从简单到复杂;
4. 我们应该时常进行彻底的检查,确保没有遗漏任何东西。
笛卡儿将这种方法不仅运用在哲学思考上,还运用于几何学,并创立了解析几何。笛卡儿第一步认为怀疑就是出发点,感官知觉的知识是可以被怀疑的不能信任我们的感官,所以他不会说“我看故我在”、“我听故我在”。 从这里他悟出一个道理:我们不能怀疑“我们的怀疑”意指 我们无法怀疑的,是我们正在“怀疑”这件事的“怀疑本身”,只有这样才能肯定我们的“怀疑”。 而当人们觉得理所当然或习以为常,他却感到疑惑,由此他推出了著名的哲学命题――“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 笛卡儿将此作为形而上学中最基本的出发点,从这里他得出结论,“我”必定是一个独立于肉体的、在思维的东西。笛卡儿还试图从该出发点证明出上帝的存在。 笛卡儿认为,我们都具有对完美实体的概念,由于我们不可能从不完美的实体上得到完美的概念,因此有一个完美实体――即上帝――必定存在。 从所得到的两点出发,笛卡儿继续推论出既然完美的事物(神)存在,那么我们可以确定之前的恶魔假设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一个完美的事物不可能容许这样的恶魔欺人们,因此我们可以确信“这个世界真的存在”,而且数学逻辑都应该是正确的。现实世界中有诸多可以用理性来察觉的特性,既它们的数学特性(如长、宽、高等),当我们的理智能够清楚地认知一件事物时,那么该事物一定不会是虚幻的,必定是如同我们所认知的那样。
虽然笛卡儿证明了真实世界的存在,他认为宇宙中共有2个不同的实体,既思考(心灵)和外在世界(物质),两者本体都来自于上帝,而上帝是独立存在的。他认为,只有人才有灵魂,人是一种二元的存在物,既会思考,也会占空间。而动物只属于物质世界。
笛卡儿强调思想是不可怀疑的这个出发点,对此后的欧洲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思故我在 所产生的争议在于所谓的上帝存在及动物一元论(黑猩猩、章鱼、鹦鹉、海豚、大象 等等都证实有智力),而怀疑的主要思想,确实对研究方面很有贡献。
因为一个完美的事物不可能容许这样的恶魔欺人们,因此我们可以确信“这个世界真的存在”,而且数学逻辑都应该是正确的。现实世界中有诸多可以用理性来察觉的特性,既它们的数学特性(如长、宽、高等),当我们的理智能够清楚地认知一件事物时,那么该事物一定不会是虚幻的,必定是如同我们所认知的那样。虽然笛卡儿证明了真实世界的存在,他认为宇宙中共有2个不同的实体,既思考(心灵)和外在世界(物质),两者本体都来自于上帝,而上帝是独立存在的。他认为,只有人才有灵魂,人是一种二元的存在物,既会思考,也会占空间。而动物只属于物质世界。
这种终极存在的观念,不可能来自于外在经验,也不可能来自于自我的创造,因此追寻终极观念的来源,“唯一的可能性选择就是它被天赋在我的心灵中”。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笛卡尔的这段话:“我用‘上帝’这个词来指其观念存在于我心中的那个‘在’,我无法达到这种‘在’所拥有的所有完善性,但却能以某种方式在我的思维中达到它。”
参考文献
罗素《西方哲学史》
刘华《存在哲学》
King,Magda,2001《剑桥名人史》
西方哲学论文范文二:西方哲学史论文——东西方哲学比较浅谈
从古希腊先哲们开始,西方哲学就建立在严密的逻辑分析推理的基础上,这种层层递推的思维必然导致数学的发达,于是毕达格拉斯主义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西方哲学的中流砥柱,西方人思维的特点,逻辑性强、规则性强、进攻性强、思维严密、对自然知识和终极真理的追求有无法遏制的狂热等无一不是由此衍生出来的。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哲学恰恰相反,在漫长的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把儒学、道学、佛学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安静、圆通、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心灵的不断净化,最终达到出于宇宙融于宇宙的境界。冯友兰先生说“中国的哲学家不需要科学的确定性,因为他们想知道的只是自己;同样的,中国哲学家不需要科学的力量,因为他们想征服的是自己的心灵。对他们而言,智慧的内容不是知识,其功能也不在于增加自己的财富。”
简言之,西方哲学的目的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东方哲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前者必然以不断的发展、不断的扩张、不断的进攻、不断的破坏来达到目的,以无法遏制的欲望作为推动自身发展的唯一动力;后者强调适可而止、物极必反、和谐静谧、天人合一,以知足长乐为座右铭。
古希腊哲学对西方世界最大的影响莫过于留下了逻辑概念,这一点正是我们,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今天所羞愧的,因为我们的老祖宗并没有这个遗产。然而这种严密的逻辑概念又怎样呢?其基础不过是同一率(A是A)、矛盾率(A不是非A)和排中率(A不能既是A又是非A,也不能即不是A又不是非A),这一理论对西方人影响之深以至于他们无法理解“X既是A又是非A”,并且对逻辑的追求也一发不可收。中国哲学里占主导地位的是与西方相反的悖论,即不追求清晰的逻辑关系,对混沌状态的接受程度比较高。西方哲学把重点放在思想上,指望通过不断的逻辑推理找到终极真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呢?究其原因就让我们从东西方哲学的产生条件进行对比: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的阶段,产生的过程也许不是明朗的,相反却有可能是模糊不清的。这就需要去探寻事物产生的源头,从头开始,厘清事物发展的脉络并且试图预期事物的未来发展,哲学也不例外。在对西方哲学的研究中,古希腊是不能抛开的一个必经环节,古希腊哲学就是西方哲学的源头。西方哲学起源于古希腊,并且经历过古希腊哲学、__哲学、近代哲学、现代哲学等阶段,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西方哲学所关注的哲学问题也在不断地变化,先后出现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的两次转向,近代西方哲学所探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认识论方面,而现代西方哲学则开始向人本主义转变(当代的哲学特征并不明显,以后现代命名的宽泛的 文化 更分布在文艺批评、人类学以及一些边缘的问题研究,但仍然处于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阶段),尽管在古希腊之后的西方哲学发展不尽相同,但其承继的仍然是古希腊的哲学精神——都表现为对各种现象之后的原因的关注和对确定性的追求;而中国哲学的产生,并不象西方哲学那样可以找到明确的起点,也没有出现类似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试图截然与传统分开或创立新的传统。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哲学是从《易经》开始甚至可以上溯到更早的阴阳五行等观念,而此后中国哲学、科学的发展以及理论依据往往都来自于这些传统观念。纵观整个中国哲学,各种学说的前后相继性很明显,各个学派所讨论的问题虽然有所不同,但是主要都集中在政治伦理方面,即都表现为对人的关怀和规范。
哲学的产生需要一定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作为西方哲学初始阶段的古希腊哲学如此,中国哲学也不例外。但是由于古希腊典籍的缺乏,资料不齐全,所流传下来的往往是一些传记学家或者是哲学家的零碎记载形成的残篇,这对于全面了解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以及中西哲学的对比有很大限制。以下所进行的主要是古希腊哲学和中国哲学的产生之初的条件对比,以此试图揭示中西方哲学在源头之处的不同,从而更好地理解两个哲学的方向和发展,最终达到两者相互的交流和融合:
第一,自然条件:古希腊境内多山,不具备农耕的条件,没有如同多数文明古国那样有丰饶的土地,但是却适合 种植 果树,其尤为盛产的是葡萄和橄榄,其生产的葡萄酒和橄榄油多数用于对外出口,因此从根本上说,古希腊还是农本经济,而不是一些学者所认为的商品经济。在陆路交通不畅和不具备如同中国那样农耕条件的情况下,古希腊的经济要发展必须利用它的良好的海岸线,大力发展海上贸易,进而才能够通过海上与其他地区交往、交流,互通有无,所以,古希腊在海上贸易过程中形成相对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在与其他地区的经济交往过程中,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文明(例如对亚细亚文明和埃及文明等当时先进文明),学习和汲取它们的文明成果和文化精华,并且对之进行批判、改造和综合,从而形成具有古希腊特色的哲学-科学文化。在自然因素这一条件中,中国的地理环境和古希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为中国与古希腊的自然条件不同,首先,中国有着广袤而丰腴的土地以及便利的陆路交通,农业比较发达,经济的交流主要通过内陆各个国家(甚至只集中在几个诸侯国)之间的互通有无,而不必也难以(因为尽管中国也有漫长的海岸线,但是太平洋在当时的航海条件下是无法跨越的)通过海上贸易交往来实现经济发展。其次,在古代,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同一地域的文化往往具有相似性,例如在中国的周边国家的文化要么没有根本区别(如印度文明),要么是中国文化的“文化卫星国”,虽然在具体表现上有所不同,但在本质上都是面向自身的“内在文化”,这样的外在条件使中国文化的视野被限制在一个类似的传统环境当中,成为一种内向型文化。再次,中国的文化是当时的先进文化,先进文化往往难以接受和认同落后文化,而落后文化却能较好地接受、认同先进文化(如古希腊、日本等),因而,在这种诸多的自然条件影响下,造成古代中国与其他不同的文明交往较少,进而引进其他文明的先进文化也较少,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稳定的和完善的文化结构。这些自然条件使中国哲学的特征表现为一种封闭的自我发展,具有稳定性。
第二,社会条件:由于古希腊自然因素的阻隔使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难以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各个城邦被自然而然地隔离开来,这也就有利于各个城邦独立自由发展,多种政体在相对独立的情况下依照城邦的实际情况不同而出现,并且创造了诸多形式的政体,有僭主制、寡头制、贵族制、共和制、民主制、君主制等形式。这种状况“实在得益于这一地区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以及希腊人政治组织能力下的相对割裂的地理环境”。在多样性的环境里能促进相互之间的比较和思考,人们的思想也呈现出多样化,激发人的批判精神和创造能力,也有利于在相互比较中形成新、更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在一些较为宽松的城邦里形成了古希腊著名的民主制,这种民主制总体上为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因为在民主制度下,自由思想和相互 辩论 可以允许合法存在,它允许甚至保护公民自由思想的权利,有利于使一些背离传统的或与时下流行的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甚至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一些权贵常常邀请一些“社会名流”进行聚会、探讨,极大地促进思想的多样性,一部分人试图开辟另一些道路或者对传统进行批判——而不是简单继承,用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这种自由的环境下,对传统(主要是巫术和神话)采取超越成为可能,由此形成古希腊哲学的新的传统:超越传统。
因此古希腊哲学具有科学精神和不断超越的特点,因此城邦制和民主制为古希腊哲学的产生创造了必要的社会环境。在中国,虽然较早形成中央集权的国家,有利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由巫术、仪式直接继承下来的敬天、祭祖的传统思维,在宗法制度的制约下,产生了以家庭为中心,注重人与人的关系以求得身心内外谐调的价值取向,在大一统的国家内形成具有自身的特点的中国文化,并通过国家权力来强力推行,使思想传统较早形成和比较一致。另一方面,较严厉的思想钳制使思想自由被限制在狭窄的范围内(尽管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国哲学的繁荣时期,但是这已经是在传统定型的前提下继承下的发展),能够进行讨论、研究和辩论的空间较小,多数思想家把传统思想当作政治行为、礼仪和道德规范的主要来源,使中国哲学整体朝向伦理(政治)的方向进一步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观点虽然不尽相同,但是都无法超越传统,都是在传统所限定的范围内展开,他们的学说也试图从古代的 传说 和古籍中寻求证明,用以支持自己的学说,这也表明了中国哲学对传统的态度并不是采取积极的批判,而是继承和诠释,这种态度被强化成为中国哲学的主流:继承传统。
第三,经济条件: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物质资料日益丰富,使一部分人能够直接脱离物质生产劳动,而从事脑力劳动。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的产生来自于“人生的必需品以及使人快乐安适的种种事务几乎全都获得了以后”因此,在古希腊,探讨政治和哲学在社会经济发展后获得了物质前提,只不过多数人主要思考政治问题,有一部分人则转移了注意力,把对政治体制和政治规范以及对人和社会的关注转向对自然和现象之后的原因的关注,用理性而不是经验去探求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他们惊叹于自然的各种现象的奇妙,“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些较重大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以及宇宙之创生,做成说明”。并试图寻求在各种自然现象后面的非神的、恒定的原因,试图用理论来论证其合理性,注重概念的明晰和逻辑的严密,进而产生古希腊独特的哲学-科学 思维方式 。但在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应当比古希腊时期更为繁荣,可拥有物质满足前提的中国为什么没有如同古希腊那样对自然“惊异”呢?其原因在于:一方面是中国 传统文化 重视经验的作用。在中国的各种理论当中,无论是科学技术还是伦理道德都需要具有可实践性,就是哲学也不例外,因此,中国的古代科学一直具有丰富的实用技术和各种发明创造,但却缺乏科学理论资源;另一方面,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士人阶层)也同样处于物质满足的前提下,但是他们在社会地位上并不是独立的,必须依附于权贵,被权贵豢养,因而需要为权贵的争权夺利斗争服务,因此士人关注的焦点放在政治斗争、权利斗争中,而不是如同古希腊的哲学家那样关注自然等对现实“无用之事”。
相反,在古希腊,哲学家与权贵的关系一般来说是平等的,人格是独立的,甚至有的哲学家本身就是贵族,因此可以自由、自主地进行思考。在中国相对例外的是老子和庄子,他们都不是为贵族服务的士人,他们的哲学思想与古希腊的哲学思想也最为相像,都提出了关于本原(甚至更进一步提出“道”的一般性本原的规定性)的观点和较为丰富的辩证法观点,但他们所形成的道家文化并没有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主流,反而在中国文化关注人事的大方向决定下,道家最后也变成主要地关注人的生存问题,他们虽然也探讨自然,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个人的自我修养,而不是找到世界的本原,从而形成与古希腊哲学的不同的发展方向,最后成为一种修身养性的宗教。再次,古希腊哲学把自然当作一种认识对象,而中国从原始神话和原始宗教影响下形成的“天人合一”思想传统以及敬天、孝祖的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起较大影响,其中的是“敬天”的思想尤为重要,“敬”在于相信和畏惧,也就把天当作一个不可怀疑具有神圣地位的东西,至于这个“天”是神还是其他的什么,在中国传统思想看来是不证自明的,没有必要也不用去关心,所以“天”并没有西方神话和宗教那样的神的巨大力量,也不具备事物本原的至上地位,虽然万事万物都是从“天”产生,但是却需要阴阳变化、五行化生才能产生万事万物,因而没有形成如同古希腊哲学那样的绝对性思维方式。总而言之,中国文化在面对自然事物时,总是避开了对自然现象背后原因的关注,更多地落到现实当中,通过经验解决现实当中出现的问题和对人的行为的规范,古希腊哲学重在“是什么?”,而中国哲学则探讨“怎样做?”。
以上所探讨的是中西方哲学的不同思想比较以及中西方哲学在产生之初的条件的相互对比,从中看出中西方哲学在方向上和方法上的巨大差异,但从对比中找出两者的差异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找到一个中西方哲学融合的新的立足点、结合点,从而形成一个坚实的基础,实现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和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
西方哲学论文相关 文章 :
1. 西方哲学论文
2. 哲学论文
3. 西方哲学:思维与直观综合
4. 西方哲学:本质与实存
5. 大学选修哲学论文
解析几何之父是笛卡尔。
笛卡尔对数学最重要的贡献是创立了解析几何。在笛卡尔时代,代数还是一个比较新的学科,几何学的思维还在数学家的头脑中占有统治地位。笛卡尔致力于代数和几何联系起来的研究,并成功地将当时完全分开的代数和几何学联系到了一起。
笛卡尔简介
笛卡尔于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于1650年2月11日逝世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是世界著名的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现在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就是由笛卡尔发明,从此以后,几何问题可以由代数方法进行计算解答。
笛卡尔写成3篇论文《折光学》、《气象学》和《几何学》,并为此写了一篇序言《科学中正确运用理性和追求真理的方法论》,哲学史上简称为《方法论》。其中《几何学》确定了笛卡尔在数学史上的地位。1641年他又发表了《形而上学的沉思》,比较详细地论证了他已经提出的论点,并且附有事前向当时著名哲学家们征求来的诘难以及他自己对这些诘难的驳辩。
卡尔曼(kalman)滤波卡尔曼滤波是一种高效率的递归滤波器(自回归滤波器), 它能够从一系列的不完全包含噪声的测量(英文:measurement)中,估计动态系统的状态。应用实例卡尔曼滤波的一个典型实例是从一组有限的,对物体位置的,包含噪声的观察序列预测出物体的坐标位置及速度. 在很多工程应用(雷达, 计算机视觉)中都可以找到它的身影. 同时,卡尔曼滤波也是控制理论以及控制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话题. 比如,在雷达中,人们感兴趣的是跟踪目标,但目标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的测量值往往在任何时候都有噪声.卡尔曼滤波利用目标的动态信息,设法去掉噪声的影响,得到一个关于目标位置的好的估计。这个估计可以是对当前目标位置的估计(滤波),也可以是对于将来位置的估计(预测),也可以是对过去位置的估计(插值或平滑). 命名这种滤波方法以它的发明者鲁道夫.E.卡尔曼(Rudolf E. Kalman)命名. 虽然Peter Swerling实际上更早提出了一种类似的算法. 斯坦利.施密特(Stanley Schmidt)首次实现了卡尔曼滤波器.卡尔曼在NASA埃姆斯研究中心访问时,发现他的方法对于解决阿波罗计划的轨道预测很有用,后来阿波罗飞船的导航电脑使用了这种滤波器. 关于这种滤波器的论文由Swerling (1958), Kalman (1960)与 Kalman and Bucy (1961)发表. 目前,卡尔曼滤波已经有很多不同的实现.卡尔曼最初提出的形式现在一般称为简单卡尔曼滤波器.除此以外,还有施密特扩展滤波器,信息滤波器以及很多Bierman, Thornton 开发的平方根滤波器的变种.也行最常见的卡尔曼滤波器是锁相环,它在收音机,计算机和几乎任何视频或通讯设备中广泛存在.
I don't know!
在cnki上下篇kalman目标跟踪的硕士论文吧,很多的,当然期刊也可以,不过一般情况下硕士论文讲的能详细点,然后找准一篇仔细研读,这样子基本上理论就没啥问题了,编程就用MATLAB,用C很麻烦,很多算法都没有得自己从头编,matlab集成了很多的算法的,只要找出来调用就行了。这里给你说下kalman跟踪的思路吧:0.如果你的视频是实际录得话,为防止检测到伪目标,首先要对输入的图像进行滤波,简单的有中值均值滤波。1.对视频序列采用背景差分或帧间差分就可以得到运动区域了,这里重点就是背景建模,如果嫌麻烦也就别看什么单高斯或多高斯的了,直接找一个空帧(没有运动目标)当背景就OK了,差分后就有了运动区域,然后二值化方便以后的处理。然后视有没有阴影而进行阴影去除的工作。2.上边这步也就是检测出了运动区域,按你的检测出来是要给边边画圈,这个在matlab上好好研究研究怎样提取目标边缘的点,在原位图图上把边缘的点改变成一个同像素值就行了,这样检测就完了。3.跟踪,首先得找到目标的中心,因为目标不只是一个像素,必须有一个中心来表示它的坐标位置,这个方法自己想啦,什么取均值求外接矩形中心啊都可以的,然后每一帧都这么做就有一系列的中心坐标了。,Kalman的作用还是以滤波为主,相当于把第三步的那些坐标都当成信号序列,用Kalman滤波,边检测边滤波,kalman主要记住那5个公式,知道它的递推过程就基本能编出来了,至于滤波器参数就在参考文献里找吧,编出来kalman部分的程序没多少行的,别怕。5.如果是多目标跟踪的话就进行目标匹配的工作,相当于每帧都检测出两个目标,你要知道最新一帧中的每个分别对应的是前边帧的哪个目标。上边这些给你一个大体的思路,你根据自己的任务选择做哪些工作,这个题目不难的,要有信心
我这里有用kalman跟踪小球的程序和视频呢,QQ是308431540
作为文化教育和审美教育的美术鉴赏课,是对学生进行认识美和评价美而专门开设的课程。因此上好美术鉴赏不但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在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目前,在美术鉴赏课教学中仍存在一定的教学误区:鉴赏教学侧重点有所偏离,内容较为片面;教学方法单一,以教师讲解为主;以画论画,割裂了与其它学科有机联系等等。本文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有一些见解。一、克服教学内容上存在的片面性,注重作品内在情感。在内容上,有些教师往往只从史学意识或单纯从造型、构图、色彩等技术角度来讲解美术作品。为了迎合学生的好奇心,整堂课津津乐道画家的趣闻逸事。从史学意识和技术角度讲解作品并不是美术鉴赏的主要方面。美术是人类创造的精神产品,是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能技巧,塑造静态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艺术形象,反映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感受的艺术。既有它的物质性,也有其精神性。国画中的文人画,大多数借景、借物抒情,郑板桥画竹,是通过竹和形象来表现作者的风骨、气节与高尚情操。如果美术鉴赏只是侧重美术史和技术方面,是对美术鉴赏课的一种偏离。美术鉴赏课,应该透过作品的造型、色彩、构成等的表象,去发掘在这些表象下所隐藏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心境,把握作者在画中所表达的精神和情感力量,使死的物质材料与人的精神结合而变得生动无比如表现主义画家蒙克的《呐喊》,通过强烈的、流动的色彩、天空中那燃烧如火的红色;以桥和栏杆倾斜的不稳定构图形式;道路与人物强烈的扭曲夸张,憔悴男子那夸张变形的面部表情,远处孤寂与无助的情绪,表现了作者恐惧、绝望、疯狂的内心世界。教师在美术鉴赏课中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通过鉴赏作用的表象去寻找和发现作品的灵魂,也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感受,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感觉和修养。对于史学意识、技术探讨,和画家的趣闻轶事待方面只能是适可而止。二、克服教学方法上的单一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我曾在教学中做过实验:在同一个年级讲“印象派”绘画,其中A班采用整堂由我一个人讲的方式;B班采取在我的提示与引导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由我总结讲解。单元课程布置一份题为《我对“印象派绘画的认识”》的作业。结果A班很多学生都是照搬课本完成作业,B班课堂讨论热烈,有相当竞争学生提出了一些独特的见解,可见,在美术鉴赏课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双边活动,对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要注意做好三项工作:首先,教师要提示与引导学生发表见解,教师再进行总结讲解。我们以鉴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为例。第一步:引导学生说出对作品的感受。教师要适当提供一些描述性的词汇以帮助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果学生人数多,可分组讨论,再推选一代表提出见解的方式进行。第二步:让学生分析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作品内容和形式去分析。内容主要是指画中画了什么形象,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活动,从形式角度,主要是研究作者对美术造型元素的处理,对形式美法则和组织方法的运用,如何营造出我们所感受到的气氛和情绪。《格尔尼卡》,以象征性的手法通过牛、马、女人、灯等物体的分解,构成画面上破碎、混乱、骚动、狂暴的效果,表现了战争的残暴、恐怖、人民的痛苦与绝望。第三步:让学生分析作者想通过作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思想。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从画面所提供的如形象、色彩、构图等去寻找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同时,教师适当地介绍作品时代背景、作者的世界观、个性等。让学生更好更全面地把握作品中的主题思想。1937年德国纳粹空军民遭到杀戮,小城血流成河,顿成废墟。毕加索激愤难平,于是,创作了这一作品控诉法西斯的罪行。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正义感与渴望和平的愿望。第四步:及时了解学生的鉴赏收获。课堂结束前询问一下学生最喜欢本堂鉴赏过的那一件作品,为什么?从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收获及审美倾向、审美水平和价值观等。其次,要注重课内外相结合。在美术鉴赏课中尽可能地让学生欣赏原作。因为原作中那种强烈的色彩冲击力和画面的震撼感,还有画面所营造出来的气氛,都是印刷品所难以比拟的。再则,教师应量力而行地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展览开阔学生的视野。利用课余收集有关图片资料,不要把美术鉴赏课局限于课堂上。第三,要重视以点带面。在教学中要重点分析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其它作品从略,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应该注意纵横对比,归纳出不同作品的共性与个性,使学生尽快形成网状知识。有时必须变通,如鉴赏西方近现代绘画时,因为它吸收了东方的绘画方法。就可以穿插一些中国绘画、日本浮世绘画等东方艺术与之对比,使学生能更好理解作品的特点与内涵。三、 克服孤立性地分析作品,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在美术鉴赏中,以画论画割裂了美术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使得美术学科变得孤立,知识面窄,不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原因之一是教师知识面不够广;其二是忽视了其它学科知识对美术鉴赏课所起的积极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博览各种知识,尽可能将文学、音乐、摄影、历史、心理学等其它学科知识引入到美术鉴赏课中来,毕竟美术与文学、音乐、摄影等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在我国的艺术传统中,美术与文学更是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音乐的意境、节奏和韵律等与美术又是一致的。如印象派画家莫奈晚期的《睡莲》和惠斯勒的《风景》,被人们称作“可视的音乐”和“色彩的音乐家”。摄影的构图、色彩,立意等和美术有共同特征。历史学科对于提供作品的时代背景,心理学知识对于分析画面的情感信息等对鉴赏美术作品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借用其他学科来分析美术作品,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易于理解作品的内容与精神,而且更具亲切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战争之罪——毕加索《格尔尼卡》赏析 [ 2010/11/18 12:24:59 | By: 大师 ] 战争之罪——毕加索《格尔尼卡》赏析安吉天略外国语学校 饶 桢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作品中艺术语言与主题表达的关系,理解象征性和立体主义的艺术手法。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正义、热爱和平的情感。教学重点:感受画家通过抽象的艺术语言所表达出的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怒之情。教学难点:象征性与立体派的艺术表现手法在作品《格尔尼卡》中的具体运用。课前准备:学生:A4纸、课本、铅笔等。教师:自制课件、作业纸。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3-5分钟)1、播放一段战争片段,引导学生仔细观看,思考:影片中哪些形象给你留下深刻印象?2、谈谈你的观后感:影片中哪些形象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从中你感受到什么?3、尝试表现:以影片中印象最深的形象为素材,用徒手画尝试勾画一个艺术形象,可作变形或夸张处理,不必画的太具体。——机动4、出示一幅与战争有关的作品《格尔尼卡》,问:作者是谁?作品名?5、导入新课,出示课题:战争之罪——毕加索《格尔尼卡》赏析 二、初步感知(2分钟)1、提问:第一次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感受?(满、乱、压抑、无中心、视觉冲击力强、支离破碎、恐怖……)2、小结:满、乱、支离破碎……(画面中似乎布满了可供我们观赏的内容,以致于我们的眼睛不得不在画面上看来看去。)那么,毕加索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构图呢?我想现在大家在头脑中一定有了很多的问号? 三、自主探究(8分钟)1、自学课本,思考问题:① 《格尔尼卡》的创作时间?画种?作者?(1937年油画)追问:随意说说毕加索是怎样一位画家?——西班牙人 20世纪最伟大的天才画家② 《格尔尼卡》是怎样诞生的?毕加索想表达什么?(愤慨、抗议、同情)追问:1937年在我们中国又发生了那些类似格尔尼卡的事件?(7·7卢沟桥事变,12·13南京大屠杀——前面短片摘自电影《南京大屠杀》)③ 有人说毕加索“多才”、“多产”、“多变”,你怎么理解?多才——在油画、版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等各种艺术领域都有杰出表现。多产——毕加索的一生究竟创作了多少艺术作品,将永远是人类美术史上一个难解的谜。到现在为止,毕加索的作品被发现的就有6万余件。多变——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大致分为:“蓝色时期”(忧郁)、“玫瑰红时期”(幸福)、“黑人时期”(几何化)、“立体主义时期”、“古典主义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抽象主义时期”——《格尔尼卡》是“立体主义时期”的代表作之一》)2、毕加索各时期作品欣赏。3、小结:毕加索的作品确实令人费解,但当你了解了他的艺术语言后,你就可以很顺利地进入他的艺术世界,进而得到精神享受。 四、合作探究(15分钟)1、通过刚才的自主探究,大家对毕加索及《格尔尼卡》都有了进一步了解,接下来我们以4人为一组,围绕《格尔尼卡》这幅作品小组合作探究,思考:⑴ 仔细观察,画面中都有哪些形象?⑵ 这些形象都有什么特点?(从动作、表情上加以分析)⑶ 这些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⑷ 为何用黑白处理方法而不是用彩色的?哪种方法更适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全画只用黑白灰,更加突出了恐怖、哀痛的气氛)2、各组选定代表上台讲解(当小老师)。经过各组的热烈讨论,现在我们请出各组的代表上台来当小老师,其他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参考答案画面形象 表情动作或形状 象征意义抱孩子的母亲 抱着孩子、仰天痛哭 失去亲人的西班牙人民举灯的女人 伸长胳膊、举着灯、灯光射向四周 (教人联想到纽约的自由女神)求救的人 举着双手,抬头向上呼救、恐惧、无奈 象征战争中所有受苦受难的、受到残害的西班牙人民奔跑的人 奔跑、痛苦、渴望、希望断臂倒地的战士 拿着断剑、倒地、顽强斗争、死不瞑目鲜花 盛开的鲜花 寓意画家对死难者的哀悼灯 锯齿状、向剑一般发出犀利的光 光明、和平、希望,寓意法西斯的罪恶在灯光里暴露无遗马 被刺伤、仰头嘶鸣 正在遭受灾难的西班牙人民牛 龇牙咧嘴、冷漠 法西斯的冷血、残暴邪恶和平鸽 飞翔 和平、希望具体分析:① 你能找出“哭泣的母亲”吗?a、分析动作表情:抱着孩子,张大嘴——在干什么——仰天痛哭b、由这个表情看出这位母亲内心是怎样的?(痛苦、悲伤)c、为什么痛苦?(因为怀里的孩子死了)d、她在作品中仅仅代表她自己么?还代表哪些人?(所有战争中失去亲人的人——这其实就是这个人物形象的“象征”意义)象征——就是用以代表、体现、表示某种事物的一种物体或符号。通常是用一种具体的形象代表抽象的意义。② 拿灯的女人、奔跑的人、呼救的人在哪里?躺在地上的是什么人?为何手持断剑?问:这些人物表情上有什么共同特点?都象征着什么?③ 高悬的灯象征什么?(光明、和平、希望,寓意法西斯的罪恶在灯光里暴露无遗)④ 牛、马表情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a、马的嘶鸣象征什么?——痛苦的人民(马——仰头哀鸣、痛苦——画家曾公开表示马在这里象征着人民)b、牛头代表什么?用恰当词语描绘它的表情。(牛——面无表情、龇牙咧嘴、冷漠——象征法西斯的残暴与邪恶)c、问:为什么把象征法西斯的牛画在画面中?画家想突出什么?(对比——更有震撼力,突出法西斯的冷血与凶残)3、学生质疑:对《格尔尼卡》这幅作品,你还有什么不理解或有疑问的地方?4、教师质疑:① 画面中的这些形象是完整的,还是破碎的?为什么要这样表现?(破碎的形象——更具震撼力,更能打动观众)② 作者采用了哪些艺术表现手法,使得画面具有如此震撼力?(夸张、变形、象征、对比、立体主义)出示放大的人头、马头、牛头,分析比较。与真人、真马、真牛比较,有何不同?——夸张、变形人头、马头、牛头仅仅代表3个形象么?——象征意义课件演示毕加索作品中的人头是怎么画出来的?——立体主义立体主义——产生于法国,是将物体多个角度的不同视象,重新组建在画中同一形象之上,使观众可以同时欣赏到形象的各个角度,这是一种新的造型方式。毕加索是其重要的创始人;1907年《亚威农少女》就是立体派的开端。例如在毕加索的《亚维农的少女》一画上,正面的脸上却画着侧面的鼻子,而侧面的脸上倒画着正面的眼睛。5、再次谈感受。通过刚才的合作探究,对于《格尔尼卡》大家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如果现在让我们再来欣赏这幅画,你会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感受到——悲惨、痛苦、死亡、恐惧……)6、故事激趣——机动① 导语:毕加索是一位世界闻名的艺术大师,他的作品不光我们大家喜欢,就连那些德国法西斯们也是爱不释手。② 讲述小故事:二战期间,德国的将领和士兵经常出入于巴黎的毕加索艺术馆,争相观看毕加索的艺术。可是这些不不速之客受到的却是冷淡的接待。有一次,在艺术馆的出口处,毕加索发给每个德国军人一幅他的油画《格尔尼卡》的复制品。一位德国军官指着这幅画问毕家索:“这是您的杰作吗?”毕加索面色严峻地说:“不!不!这是你们的杰作!” ③ 师:为什么毕加索说“这是你们的杰作”?——其实一切尽在不言中,正是法西斯的暴行,才造成了《格尔尼卡》中的人间悲剧。7、小结:控拆战争的暴行给人们带来灾难,《格尔尼卡》这幅作品无疑是成功的,作者毕加索采用破碎、夸张、变形、象征性的形象、黑白灰的色彩、不安的构图、对比度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慨与抗议,给人们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五、自主表现(7分钟)1、思考:对比毕加索《格尔尼卡》的创作方法,你觉得上课之前,你创作的徒手画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机动2、练习要求:①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请你以“战争之罪”为主题,尝试用立体主义、变形、夸张、象征和寓意等手法来创作一幅关于控诉战争罪恶、支持和平的画。(可在前一幅画的基础上加以修改,再创作)② 不要只表现残酷的一面,也可以把自己的“希望”、“想法”表现在画面上。六、展示评价(2分钟)1、说一说创作心得(2-3个创意比较好的作品)。2、评一评:哪一幅画的最有意思?评出“最佳创意奖”。评价建议:① 作品是否是否围绕主题,中心突出? ② 作品是否有创意,表现了自己的感受。③ 画面有何优点?你有什么建议?六、归纳总结(1分钟)同学们,真正的艺术,从来都是为了表达自己强烈的情感。战争是可怕的,我们需要和平,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为自己的幸福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七、课外延伸最后让我们再一次好好欣赏这幅《格尔尼卡》,来更深入地体会作品带给我们的强烈震憾。——机动 附:问题解惑:问题1:《格尔尼卡》一画现存于何处?(现保存在马德里,索菲娅王后博物馆)问题2:格尔尼卡小镇现在怎么样了?(现有人口万。20世纪90年代末,格尔尼卡被国际旅游界纳入地球上自然环境保护得最好、人文景观最有特色的十大“人间天堂”之列。)问题3:现在德国人对他们在格尔尼卡所犯下的罪行是什么样的态度?(德国没有忘记那场悲剧。1997年时值格尔尼卡被炸60周年之际,德国驻西班牙大使专程前往格尔尼卡,代表总统就德国空军当年轰炸格尔尼卡表示“认罪”,并请求“宽恕”。)
该画以后期立体主义语言表现了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鞭鞑了法西斯。
《格尔尼卡》是西班牙北部把斯克省的一个小镇,在1937年4月26日,德国战机应西班牙国民军政府的要求,向巴斯克城市格尔尼卡猛烈轰炸,造成严重伤亡。这就是毕卡索创作这幅画的背景。
1936年,毕卡索担任共和政府任命的普拉多美术馆名誉馆长期间,为保护艺术珍品,作出了自己的贡献。1937年初,他创作了蚀刻画“佛朗哥的梦和谎言”。这是一组连环漫画式的版画,共有18个画面,另加一首隐晦的,丑化佛朗哥的题诗。
画家通过出售这组画的复制品将售款捐作共和政府的救济金。就在创作这组作品时,发生了“4月26日事件”。因此,这组画中的最后4个画面,与日后创作的“格尔尼卡”有关密切的联系。组画中的公牛在最后的画面中,抵伤了象徵佛朗哥的马形怪物。该组画被复制后,法国当局作为宣传品,用飞机将其散发到了佛朗哥占领区。
在此前不久,毕卡索曾受委托为普拉多美术馆创作一幅大型壁画,作为该年夏季在巴黎召开的万国博览会中西班牙馆的装饰画。在他还未构思的时候,发生了骇人听闻的“4月26日事件”。这就是德国法西斯的空军,悍然轰炸了西班牙北部巴斯克的重镇格尔尼卡,造成了和平居民的伤亡。
当这一消息传到巴黎后,愤怒的毕卡索怀着“对那把西班牙沈浸在痛苦与死亡的海洋中的好战集团的厌恶和鄙视”,立即以这一事件为题材,只用了6个星期的时间,于6月5日创作完成了长厘米,高厘米的巨幅壁画“格尔尼卡”。
该画以后期立体主义语言表现了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鞭鞑了法西斯。该画在巴黎亮相后,受到了广泛的关注。1938年,它还在挪威,英国,美国等进行了巡回展出。在德国占领法国期间,毕卡索不向德国法西斯低头,不为利诱所动,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表示以自己的绘画作为“抵抗和打击敌人的战斗”。
这巨幅油画占满了当时西班牙展馆的一面大墙,画并没描绘飞机轰炸的残酷场面,也没有正面出现法西斯的狰狞面目。画由七组符号化的形象组成,两个动物和和六个人物,虽然寥寥数笔,却寓意深邃;表面互不相关,其实水乳交融,且隐藏着深奥的含义,不少人为破译这些密码般的图像,绞尽了脑汁。这壁画成了在现代艺术中被研究最多的作品,
有人希望毕卡索“解释”,他坚决地拒绝了,他认为这是艺术品,如果你希望一切都一目了然的话,那不如给你一个政治宣言。毕卡索似乎早已预料到了这将是一幅极其重要的历史巨画,留下了45幅分解的草图,又让他当时的情人朵拉马尔,一位刚结识不久的艺术家兼摄影师,在制作此画的不同阶段拍了八张照片,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数据。
毕卡索并不想表现当时格尔尼卡的凄惨恐怖情景,画主要部份是一位伸张手臂的妇人,牛及重伤的马。他也画了多次修改的素描才开始在画布上绘制,就在绘制时也做无数次的更改。他说:“一幅画并不事先有定稿,而是在制作时因个人的思潮的改变,画也不断的更改。就算是画成之后,画也随着观者的思想而转变。”
课程简介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有着十分巨大的作用。 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
卡尔·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之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
1818年5月5日出生于德意志邦联普鲁士王国莱茵省(属于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特里尔城一个律师家庭。
他的祖父洛宾·列维(Rabbin Marc Levy)是一名犹太人律法学家,他的父亲希尔舍·卡尔·马克思,后改名亨利希·马克思(Heinrich·Marx)。
生于1782年,同荷兰裔犹太女子罕丽·普列斯堡(Henriette Presborck)结婚,生育多名子女,但从一确定继承人的文件中发现,只有卡尔·马克思和三个女儿索非亚、爱米尔、路易莎存活。
1830年10月,马克思进入特里尔中学。中学毕业后,进入波恩大学,18岁后转学到柏林大学学习法律,但他大部分的学习焦点却摆在哲学和历史上。
扩展资料:
马克思的感情经历
马克思与燕妮的黄昏之恋更加强烈。1880年,燕妮患了肝癌,她以惊人的克制能力,忍受着极大的疼痛。在这胆战心惊的岁月,马克思照料妻子,不离左右。
为了要让她快活些,马克思于1881年7、8月间,陪她到法国去看了大女儿和几个外孙。1881年秋天,由于焦急和失眠,体力消耗过度,马克思也病了。
他患的是肺炎,有生命危险,但他仍然忘不了燕妮。他们的小女儿在谈到双亲暮年生活的时候说:“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天早晨的情景。
他觉得自己好多了,已经走得动,能到母亲房间里去了。他们在一起又都成了年轻人,好似一对正要开始共同生活的热恋着的青年男女,而不像一个病魔缠身的老翁和一个弥留的老妇,不像是即将永别的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卡尔马克思
敬业,不是为了赚钱而工作是为了自己的兴趣而工作。你做的工作你喜欢吗?是看中他的待遇而工作还是他的光辉而工作。你的工作值得用你的生命换去吗?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说:"如果人生可以重新选择,我一定不会选择从政"(由于他父亲的原因……)(我说的不好,仅仅看到了你发的感到有意思就写自己感受……希望可以帮到你)
马克思是地球人上学绕不过去的一个人,但是我们对他的私人故事知道的并不多。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在对经济做出很大的研究基础上写出来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他和老婆经常为了钱而争吵。“这是每桩婚姻的虫子”马克思老婆燕妮说。 事实上,回顾马克思年少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富二代。 卡尔·马克思出生于德国特里尔城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家中排行老三,老大在4岁时夭折了,便成为家中长子,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培养。父亲叫亨利希·马克思,是一位才能出众的犹太律师,精通多种语言,学识渊博。母亲罕丽达·普勒斯堡,出身荷兰犹太裔贵族。罕丽达的妹妹索菲亚在荷兰嫁给了商人杰拉德·飞利浦(没错,就是那个后来众所周知飞利浦电器的菲利普)。 马克思虽然在我们心目中是光大的形象,但是马克思小的时候居然是个“暴君”。他的姐妹们告诉外甥女爱琳娜,马克思是“令姐妹们害怕的暴君,他全力地奔跑着把她们当作他的马从特利尔的马库斯山坡上‘驱赶'下来。更坏的是,他坚持让姐妹们吃他用肮脏的生面团做成的而用更脏的手拿着的‘蛋糕'。她们毫无怨言地忍受着‘驱赶'、吃‘蛋糕',因为卡尔将会讲故事来酬劳她们的顺从”。 马克思小时候没上学,完全是由父亲教学,1830年进入了特里尔中学(Trier High School),当时的中学校长Hugo Wyttenbach是马克思老爸的朋友。 虽然马克思没有正经地在小学上学,但是他的老爸教会他德语、算术和图画,还经常带他游览名胜古迹,讲解历史故事和人文风情,加上马克思本身智力过人,在进入中学以后居然比别的孩子成绩还出色很多。在这里他的大部分同学出身于中下阶层,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子弟。据说卡尔的“同学伙伴对他既爱又怕,爱他是因为他可以随时开始男孩子式的玩闹,怕他是因为他能够毫不费力地写讽刺诗文嘲笑他的对手”。 所以说马克思年少时候,还真是个骄傲的家伙。但是他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表现出来的志向相当高远: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1835年,17岁的马克思进入了伯恩大学,本来想读哲学和文学,但是由于父亲要求,认为法律更为实用,所以就读了法学。马克思在学校里既参加了诗人俱乐部,也参加的酒馆俱乐部,加入“特里尔同乡会”并成为会长,经常聚会喝酒喝到醉醺醺,可谓社交骨干。 他还参加决斗。在一次与贵族学生的冲突中,普鲁士贵族学生强迫特里尔的学生下跪,发誓效忠普鲁士王朝,或者接受决斗。马克思挺身而出参与决斗,结果他的左眼角被对方的军刀划出了一道伤疤,围观的众人吓出一身冷汗,幸好并无大碍。马克思认为,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枚荣誉勋章。 他在金钱方面的大手大脚,在伯恩大学一年花掉了700塔勒(相当于现在14万元的购买力)。虽然进入波恩大学时候,马克思成绩是第一梯队的,但是很快就下滑了,他老爸不得不安排他转学到管理和环境更好的柏林大学。 18岁的他在这里学习法律、学习哲学、学习历史,成为一名妥妥的“学霸”。当时马克思的爱恋对象燕妮出身于贵族,比他大四岁。马克思虽然家境殷实,但是离贵族家庭还是有些距离。两人家住得不远,从小就认识。于是马克思施展浑身才华,短短数月为燕妮写了三本诗集,终于两人相互约定了终身。 1841年,马克思以《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区别》申请学位,获耶拿大学哲学博士。后来为了挣钱到莱茵报工作,用文字和思想开启他叱咤风云的一生。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