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与于坚新作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与于坚新作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与于坚新作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零档案档案室建筑物的五楼 锁和锁后面 密室里 他的那一份装在文件袋里 它作为一个人的证据 隔着他本人两层楼他在二楼上班 那一袋 距离他50米过道 30级台阶与众不同的房间 6面钢筋水泥灌注 3道门 没有窗子1盏日光灯 4个红色消防瓶 200平方米 一千多把锁明锁 暗锁 抽屉锁 最大的一把是“永固牌”挂在外面上楼 往左 上楼 往右 再往左 再往右 开锁 开锁通过一个密码 最终打入内部 档案柜靠着档案柜 这个在那个旁边那个在这个高上 这个在那个底下 那个在这个前面 这个在那个后面8排64行 分装着一吨多道林纸 黑字 曲别针和胶水他那年30 1800个抽屉中的一袋 被一把角匙 掌握着并不算太厚 此人正年轻 只有50多页 4万余字外加 十多个公章 七八张像片 一些手印 净重1000克不同的笔迹 一律从左向右排列 首行空出两格 分段另起一行从一个部首到另一个部首 都是关于他的名词 定义和状语他一生的三分之一 他的时间 地点 事件 人物和活动规律没有动词的一堆 可靠地呆在黑暗里 不会移动 不会曝光不会受潮 不会起火 没有老鼠 没有病菌 没有任何微生物抄写得整整齐齐 清清楚楚 干干净净 被信任着人家据此视他为同志 发给他证件 工资 承认他的性别据此 他每天8点钟来上班 使用各种纸张 墨水和涂改液构思 开篇 布局 修改 校对 使一切循着规范的语法从写到写 一只手的移动 钢笔从左向右 从一个部首到另一个部首 从动词到名词 从直白到暗喻 从,到。一个墨水渐尽的过程 一种好人的动作 有人叫道“0”他的肉体负载着他 像0那样转身回应 另一位请他递纸他的大楼纹丝未动 他的位置纹丝未动 那些光线纹丝未动那些锁纹丝未动 那些大铁柜纹丝未动 他的那一袋纹丝未动卷一 出生史他的起源和书写无关 他来自一位妇女在28岁的阵痛老牌医院 三楼 炎症 药物 医生和停尸房的载体每年都要略事粉刷 消耗很多纱布 棉球 玻璃和酒精墙壁露出砖块 地板上木纹已消失 来自人体的东西代替了油漆 不光滑 略有弹性 与人性无关手术刀脱铬了 医生48岁 护士们全是处女嚎叫 挣扎 输液 注射 传递 呻吟 涂抹扭曲 抓住 拉扯 割开 撕裂 奔跑 松开 滴 淌 流这些动词 全在现场 现场全是动词 浸在血泊中的动词“头出来了”医生娴熟的发音 证词:手上全是血白大褂上全是血 被单上全是血 地板上全是血 金属上全是血证词:“妇产科”“请勿随地吐痰”“只生一个好”调查材料:患感冒的往右去 得喉炎的朝前走 “男厕”X光在三楼 住院部出了门向西走100米 外科在305打针的在一楼排队 交费的在左窗口排队 取药的排队在右窗口挤满各种疼痛的一日 神经绷紧的一日 切割与缝合的一日初诊和复发的一日 腐烂与痊愈的一日 死亡与诞生的一日到处是治病的话与患病的话 求生的话与垂死的话 到处是治病的行为与患病的行为 送终的行为与接生的行为这老掉牙的一切 黏附着 那个头胎 那最初的 那第一次的那条新的舌头 那条新的声带 那个新的脑瓜 那对新的睾丸那些来自无数动词中的活动物 被命名为一个实词0卷二 成长史他的听也开始了 他的看也开始了 他的动也开始了大人把听见给他 大人把看见给他 大人把动作给他妈妈用“母亲” 爸爸用“父亲” 外婆用“外祖母”那黑暗的 那混沌的 那朦胧的 那血肉模糊的一团清晰起来 明白起来 懂得了 进入一个个方格 一页页稿纸成为名词 虚词 音节 过去时 词组 被动语态词缀 成为意思 意义 定义 本义 引义 歧义成为疑问句 陈述句 并列复合句 语言修辞学 语义标记词的寄生者 再也无法不听到词 不看到词 不碰到词一些词将他公开 一些词为他掩饰 跟着词从简到繁从肤浅到深奥 从幼稚到成熟 从生涩到练达 这个小人一岁断奶 二岁进托儿所 四岁上幼儿园 六岁成了文化人一到六年级 证明人 张老师 初一初二初三 证明人王老师 高一高二 证明人 李老师 最后他大学毕业一篇论文 主题清楚 布局得当 层次分明 平仄工整对仗讲究 言此意彼 空谷足音 文采飞扬 言志抒情鉴定:尊敬老师 关心同学 反对个人主义 不迟到遵守纪律 热爱劳动 不早退 不讲脏话 不调戏妇女不说谎 灭四害 讲卫生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积极肯干讲文明 心灵美 仪表美 修指甲 喊叔叔 叫阿姨扶爷爷 挽奶奶 上课把手背在后面 积极要求上进专心听讲 认真做笔记 生动活泼 谦虚谨慎 任劳任怨不足之处:不喜欢体育课 有时上课讲小话 不经常刷牙小字条:报告老师 他在路上拾到一分钱 没交民警叔叔评语:这个同学思想好 只是不爱讲话 不知道他想什么希望家长 检查他的日记 随时向我们汇报 配合培养一份检查:1968年11月2日这一天 做了一件坏事我在墙上画了一辆坦克洁白的墙公共的墙大家的墙集体的墙被我画了一辆大坦克我犯了自由主义一定要坚决改过药物过敏史:症状来自医生 母亲等家长的报告“宝贝”日服3回 每次4—6片 用药后面部有红斑“好孩子”日服三回 每次1片 症状同上 红斑较轻“乖”(外用 涂患处)涂抹后患者易发生嗜睡现象“大灰狼来啦 妈妈不要你啦”(兴奋剂)服后患者易眩晕微量元素配合表:(又名施尔康)爱护 关心 花朵 草芽 苗苗 小的 嫩的 甜蜜的 金色的 (每片含25微克)天真的 纯洁的 稚气的 淘气的 (每片含25微克)牵着 领着 抱着 带着 慈祥地看着 温柔地抚摸着轻拍 摇晃 叮咛 嘱咐 循循善诱 锻炼 嫁接陶冶 矫治 校正 清除 培养 关怀 误伤 (各50微克)名牌催眠灵:明天或等你长大了(终身服用)填料:牛奶 语文 水果糖 历史 巧克力 鸡蛋炒饭三光日月星 四诗风雅颂 钙片 义务劳动 鱼肝油果珍 报告会 故事会 大会 五千年 半个世纪 十年来连续三年 左中右 初叶 中叶 最近 红烧 冰镇 黄焖油爆 叉烧 腌 卤 熬 味精 胡椒粉 生抽王 的成就的耻辱 的光荣 的继续 的必然 的胜利 的伟大 的信心成绩单:优 合格 甲 三好 95 一等 评比第一名产品鉴定书:身高一米七以上 净重63公斤 腰8寸有头发 有酒窝 有胡须 有睾丸 有眼珠 有肱二头肌有三室一厅 有音响 有工资 有爱好 有风度 有爱心会体贴 会跳舞 会唱歌 会写作 会说话 会睡觉耳朵是耳朵 鼻子是鼻子 腿是腿 手是手 肛门是肛门左右耳听力公尺 肝未触及 心肺膈无异常(医师签字)卷三 恋爱史(青春期)在那悬浮于阳光中的一日 世界的温度正适于一切活物四月的正午 一种骚动的温度 一种乱伦的温度 一种盛开勃起的温度 凡是活着的东西都想动 动引诱着那么多肌体 那么多关节 那么多手 那么多腿 到处都是无以命名的行为 不能言说的动作 没有呐喊 没有喧嚣 没有宣言 没有口号 平庸的一日 历史从未记载只是动作的各种细节 行为的各种局部 只是和肉体有关和皮肤有关 和四肢有关 和茎有关 和根有关 和圆的有关和长的有关 和弹性的有关 和柔软的有关 和坚硬的有关和汁液有关 和摩擦有关 和交流有关 和透气有关和开放有关 和进攻有关 和蹦踢 喷射 冲刺有关(回忆)那一日 他们 同班男生 全是13岁 涌进来学校的男厕 墙上画着禁止的一切 好多动作 手淫这个动作强奸这个动作 梅毒这个动作 海洛因这个动作 坏的这类动作手淫是最初的动词 男人的入场券 手黏乎乎 立刻完事温度正好 尝到了那种小甜头 亚当们 找不着词儿宽恕自己他们要的词外面没有 外头是母校这个名词 教室这个名词外头是花园 水池 黑板 大操场 阅览室 书这些名词和他手上的活毫不相干 男孩们憋得慌 只好做些暧昧的手势编了些暗语来咕噜 互相逗着 交谈那种体验 走出公厕去上课 听讲 记录 背诵 测验 答问 考试 温习批复:把以上23行全部删去 不得复印 发表 出版卷四 日常生活1 住址他睡觉的地址在尚义街6号 公共地皮一直用来建造寓所 以前用锄头 板车 木锯 钉子 瓦现在用搅拌机 打桩机 冲击电钻 焊枪 大卡车 水泥大理石 钢筋 浇灌 冲压 垒 砌 铆 封钢窗 钢门 钢锁 防10级地震 防火 防水灾A—B—C—503室 是他户口册的编码 A代表他所在的区 B代表他那一幢 C代表他那个单元5 指的是他的那一层楼 03 才是他的房间2 睡眠情况他的床距地面米 最接近顶盖的位置 一个睡眠的高度噪音小 干燥通风 很适于储藏 存集 搁置 堆放晚上10点 他拉上窗帘 锁好门 熄灯 这是正式的睡眠中午 他睡长沙发 不脱衣裤 只脱鞋 盖上一床毯子睡觉的好日子 是春天 睡得长 睡得好 睡得不想醒睡觉的坏日子 是6月至9月 热 闷 一次睡眠要分几回多次小觉 才能完事 秋天睡得最长 蚊子苍蝇不来打扰不用搔抓 放心睡 大觉 冬天他9点上床 有电热毯3 起床穿短裤 穿汗衣 穿长裤 穿拖鞋 解手 挤牙膏 含水喷水 洗脸 看镜子 抹润肤霜 梳头 换皮鞋吃早点 两根油条一碗豆浆 一杯牛奶一个面包 轮着来穿羊毛外套 穿外衣 拿提包 再看一回镜子 锁门用手判断门已锁死 下楼 看天空 看手表 推单车 出大门4 工作情况进去 点头 嘴开 嘴闭 面部动 手动 脚动头部动 眼球和眼皮动 站着 坐着 面部不动 走4步走10步 递 接过来 打开 拿着 浏览 拍 推 拉 领取点数 蹲下 出来 关上 喝 嚼 吐 量 刷 抄 弯着东经35度 北纬20度之间 半径200公尺 海拔500公尺 气温22摄氏度 东南风3级 时间8点到12点 2点到6点5 思想汇报(根据掌握底细的同志推测 怀疑 揭发整理)他想喊反动口号 他想违法乱纪 他想丧心病狂 他想堕落他想强奸 他想裸体 他想杀掉一批人 他想抢银行他想当大富翁 大地主 大资本家 想当国王 总统他想花天酒地 荒淫无度 独霸一方 作威作福 骑在人民头上他想投降 他想叛变 他想自首 他想变节 他想反戈一击他想暴乱 频繁活动 骚动 造反 推翻一个阶级6 一组隐藏在阴暗思想中的动词砸烂 勃起 插入 收拾 陷害 诬告 落井下石干 搞 整 声嘶力竭 捣毁 揭发打倒 枪决 踏上一只铁脚 冲啊 上啊批示:此人应内部控制使用 注意观察动向 抄送 绝密内参 注意保存 不得外传 “你知道就行了 不要告诉他”7 业余活动一直关心着郊外的风景(下马村以远)锤炼出不少佳句 故乡10公里处的麦芒 有幸被他提及(见《雨中》) 偶尔 雅正《志摩的诗》 (志摩 现代诗人留学英国 毕业于剑桥 著有《莎扬娜拉》曾译成日文英文 法文 意大利文 塞尔维亚文和非洲16国文字)常常 沿着一条19世纪的长街散步 (尚义街 属五华区计有两处公厕 3家川味火锅店 12根电线杆 1个邮局1家发廊 6个垃圾桶 3条胡同 14道大门 3条大标语两个广告牌 10张治病海报 寻人启示 铺面出租)每周 洗一回衣服 看两场电影 买7次小报 (晚报 文摘周刊)做80个仰卧起坐 逛商店6小时 (分三回 每回两个钟头)每天 零食 20克蛋糕 20克葵花子 3条口香糖 1包花生米3克水果糖 看一次日历 看8回手表 坐下去9次 蹲20分钟躺下去11回 靠着4个小时 背着手 枕着手 手在裤袋里 手在杯子上 手垂着 手松开 脚跷着 脚点着地板脚弯曲着 脚套着拖鞋 脚在盆里 脚在布上面 脚赤着每晚 拿掉布罩 按下ON 看广告 看新闻联播 看天气预报看动物世界 看唱歌 看跳舞 看30集电视连续剧看广告 看外国人 看广告 看大好河山 看广告 看球 花 衣服 水 看广告 看明天节目预告 看今天节目到此结束 祝各位晚安 看屏幕一片雪花 按下OFF8 日记X年X月X日 晴 心情不好 苦闷 X年X月X日晴 心情好 坐了一个上午 X年X月X日 天又阴掉了孤独 下雨 下午继续睡 X年X月X日 睡了一天某年某月某日感冒 某日刮风 某日热 某日冷 某日等待某某某年某月某日 新年 某日 生日 某日 节日卷五 表格1 履历表 登记表 会员表 录取通知书 申请表照片 半寸免冠黑白照 姓名 横竖撇捺 笔名 11个(略)性别 在南为阳 在北为阴 出生年月 甲子秋 风雨大作籍贯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年龄 三十功名尘与土家庭出身 老子英雄儿好汉 老子反动儿混蛋职业 天生我才必有用 工资 小菜一碟 何足挂齿文化程度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本人成分肌肉30公斤 血5000CC 脂肪20公斤 骨头10公斤毛200克眼球一对肝2叶手2只脚2只鼻子1个婚否 说结婚也可以 说没结婚也可以 信不信由你政治面目 横看成岭侧看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民族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 星座 八字 属相 手相 胎记遗传 绰号 面部特征 口音 指纹 脚印 血型家庭成员及社会关系 父亲 档案重3000克 前半生尚缺500克 待补 母亲 档案重2500克 兄弟姐妹档案各重1000克 侄儿侄女 档案各重10克 爷爷 祖母大伯 二外公 大舅妈 档案重5000克 均已故去简历 某年至某年 在第一卷 某年至某年在第二卷某年某年 在B卷 (距单位500米 本区医院内科)某年至某年 在第三卷 某年至某年 在第四卷2 物品清单单人床1张 (已加宽两块木版 床头贴有格言两条贝尔蒙多照片1张 女明星全身照1张)写字台1张 (五抽桌 半旧) 内有:信纸 信封日记本 粮票 饭菜票 洗澡票 购物票工作证 身份证 病历本 圆珠笔 钢笔狼毫 羊毫 梳子7把 钥匙27把(单车钥匙 暗锁钥匙 挂锁钥匙 软锁钥匙铜钥匙 铝钥匙 铁皮钥匙各多少不等)坏的国产海鸥表1只 电子表两个(坏的) 胃舒平1瓶半去痛粉20包 感冒清1瓶 利眠灵半瓶 甘油1瓶 肤轻松零散的药丸 针剂 粉 膏 糖衣片 若干方格稿纸3本 黑墨水1瓶 蓝墨水1瓶 红墨水1瓶风景名胜纪念章7枚书架一个 (高米 长米 共五层 计有:选集3种全集1种 辞海1套 《现代汉语》1套 《中文自修辅导手册》《自学》杂志 《性知识手册》 《金瓶梅评论集》 《大全》《博览》 《世界地图》 《中国长联三百三》 《健康与食物》《摄影小经验两百条》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日语入门》旧杂志15公斤 旧挂历15公斤 废纸20公斤单价 旧杂志 每公斤元(挂历废纸同价)书 每公斤元工艺品6种:维纳斯半身石膏像 大卫石膏像 瓷奔马1匹陶制狮子1尊 雄鹰1只 美洲豹1头皮箱1个(全新 有卫生球味 号码锁) 内有全新西装两套金利来领带1条(红色) 猩红色麦尔登呢1块(长4米 幅宽米) 丝绸被面两块 全新大像册1本(无照片)木箱1只(系旧肥皂箱) 内有 棉衣1件(压底) 旧军装两件旧中山装两套 旧拉链甲克3件 喇叭裤1条 (裤脚边已磨破)牛仔裤两条(五成新) 旧袜子7双 短裤 汗衫 毛巾若干吉他1把(九成新 弦已断 红棉牌)玻璃压板1块(压着明信片两张 照片3张 一张他本人柔光照大8寸 秋天 前景为落叶 之二为集体照 公园门口合影他 前排左起第9人 之三为一女性照片 该人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 出身 政治面目 行踪均不详)黑白电视机1台 军用水壶1个 汽车轮子内胎1个 痰盂缸1个空瓶13个 手电筒1个 拖鞋8双(5双已不能使用)旅游鞋1只(另一只去向不明,幸存的九成新)三接头皮鞋两双(半高跟有掌) 一双是棕红色信一扎 35封 (寄信人地址有 本市 内详某电视台观众信箱 卫生知识专题竞赛筹委会X市X胡同X号 街246号甲707室)红梅牌小收音机1架 大搪瓷碗1个 靠背椅1把(藤皮多处断裂)沙发一个 (长1米8 面料已发亮弹簧露出两个)方便面7包 咖啡半瓶(雀巢牌) 电炉1只(1000瓦)垫单3床(均已旧 有斑块和破损) 羽毛球两个 乒乓球拍一只扑克牌3副 (一副九成新 另外两副已缺失 混而为一)围棋子7粒 (白3黑4) 分币 71枚 (地上抽屉共有伍分币18枚 贰分币30枚 其余为壹分币 小纸币)卷末(此页无正文)附一 档案制作与存放书写 誊抄 打印 编撰 一律使用钢笔 不褪色墨水字迹清楚 涂改无效 严禁伪造 不得转让 由专人填写每页300字 简体 阿拉伯数字大写 分类 鉴别 归档类目和条目编上号 按时间顺序排列 按性质内容分为A类B类C类 编好页码 最后装订之前 取下订书钉曲别针 大头针等金属 用线装订 注意不要钉压卷内文字由移交人和接收人签名 按编号找到他的那一间 那一排那一类 那一层 那一行 那一格 那一空 放进去 锁好关上柜子 钥匙 旋转360度 熄灯 关上第一道门钥匙 旋转360度 关上第二道门 钥匙旋转360度 关上第三道门 钥匙 旋转360度关上钢铁防盗门 钥匙 旋转360度拔出于坚一直对诗的抒情性持排拒态度,并把其与传统的"升华式"、"诗化"写作混为一谈;本文从他的诗作入手,指出其诗中存在的抒情倾向及抒情风格的变迁,进而廓清了抒情性与"升华式"写作的关系.

《密西西比河某处》:文图并茂的长篇散文                                                                思衣谷一年前,读了于坚的散文集《挪动》。见识了作为第三代诗人的,获得过鲁迅文学奖的于坚,不仅出色的诗人,同时也是出色的散文家,因为他写散文写得非常有独特的韵味的作者,他的那些睿智文章一直都不忘初心地体现了为天地立心之大宗。这不,最近他的新作摄影+散文集《密西西比河某处》,则又是一部为天地立新之佳作,只不过这次的天地视野和坐标不是中国,而是他漂洋过海地出访的美国。想谈谈摄影集。我们都知道密西西比河是美国最大的河流,同时也是北美洲最长的河流,是世界第四长河。在于坚到访没有围绕着密西西比河周边的城市时候,都是用相机记录了所见所闻和感想,如摄影集中,就通过背白的底色,体现了一种现实主义的摄影风格。如2004年,作者在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所拍的作品,其中就拍到装便衣拖鞋进展览馆的市民,体现了当地居民的自由和随意开放自在。另外在2010年,作者在哥伦比亚大学,就拍下一张关于该大学的一个教堂,作者的视野是不同,他注意力在雨中戴头巾的女性,以及被涂鸦的垃圾桶,这就说明作者是关心世间卑微而有价值的人和事的。这种关于关切世间的卑微人物的,还有布鲁克林的一家布鲁斯酒吧的歌手,还如费城街头诗人的坦率直接,还有黑人小贩卖烤白薯,等等。当然还有2019年拍摄的一间房学校,明德镇的废弃的房间,就发现了诗人兼作者那种体贴入微的细腻拍照技术,体现的是关切美国基层的生活的点点滴滴。当过工人的于坚自然会体会工人的各种辛酸,但同时也会感受工人的快乐,如在2019年,作者在纽约拍下了美国街头一瞥,该瞥到的纽约的钢铁, 当地艺术家用钢铁只做了无数作品,于是在成为艺术家之前,艺术家们都是需要做电焊工的。由此作者就回忆到了自己也是工人的处境,慢慢的回忆杀之时,是作者辛酸并快乐的情况,辛酸累是一回事,另外一回事是让作者从中得到了锻炼,终也体现了工人的快乐。当然除了美国大街小巷风土人情的记录,还有摄影书中,还彰显了作者华丽丽阵容的朋友圈人物的合照。如就有美国诗人罗恩·帕吉特、徐贞敏,梅丹理;诗人吕德安、wangxiaoni等,都是见证了作者文化圈的深厚友谊。而说到重点的散文部分,这就是作者以此实验性的散文写作,这种实验散文,使得书是没有目录的,此书的具体体裁是包含了随笔、散文、记叙文的深厚笔调,彰显的对美国各种基层社会关切,对异国之行、异国见闻的回忆和重构。也说到了他遭遇的诗人、观赏的街景、回忆里的事物,它是混沌的、斑驳的,是“于坚体”的。对的,这就是一种创新的于坚体的散文写作方式。此书一开头,就说到了美国很有代表性一位民歌《谢兰多亚》。作者并借歌生情,回忆其了自己的往事。接着窃以为,作为诗人,是不可能不知道惠特曼的《草叶集》的,于坚自然也不例外,他也毫不吝啬赞美了惠特曼,另外还强调了他的诗集是由作者的同乡云南人楚图南翻译的,正是因为作者在打工生涯,接触了惠特曼的诗歌,后来是喜欢他的诗歌了,正如作者赞曰:人类总是需要惠特曼之类的声音来提醒生命找回自己,再次上路。文学上,当然不得不提的自然还有《在路上》,这可是美国垮掉一代的经典之作。当然,作为诗人影响作者最大的还是《草叶集》了,毕竟作者爱上《草叶集》之后就不再写古体诗歌了,从而加入到浩浩荡荡的世界自由诗的洪流中。另外作者饿引用了金斯堡的名言:诗语言应来自口语、能吟唱、朗读。这就是奠定了作者的诗歌观念,哪怕如今为“第三代诗歌”的代表性人物的作者,依旧强调口语写作的重要性。这就是惠特曼影响了作者的最大佐证。书中也可以让老百姓知道了俄罗斯的诗歌使人会单调的,而也类比地说明了俄罗斯的诗歌使我忧郁,英国诗歌高深莫测,唯独是美国的语言也是唤醒了作者新的生命的激情。除了诗歌,文学等。在音乐方面,作者在文中就说到了《密西西比河组曲》,该歌曲是由美国作曲家菲尔德格罗菲在1924年所写的,此首歌曲是以黑人歌曲为素材,变现在没够出生的黑人对非洲故土的眷恋。之后,跟随作者的摄像头,我们可以读到了作者在曼哈顿的所见所闻,这里就说明曼哈顿的设计,是应该让人入乡随足,因为要进入该城市,就得首先接受它对生活的设计。另外在游荡在曼哈顿的时候,作者也写到千篇一律的门好号码的最高建筑帝国大厦,作者还书写了一首诗歌,说明了帝国大厦的存在是反自然的生长着,是工业的野兽代表。之后,我们也可以读到了时代广场,百老汇和第七大道的交汇地,体现的是一种天堂与地狱的交汇处的特点。而关于生活方式的研究,作者就列举了阿甘本的《敞开:人与动物》的内容中说出了美国生活方式就是最适合历史中甲时代的生活方式。而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下,作者就将随笔性的文调,转换了散文抒情的文调,如在写纽约之城市的时候,就有这么一段“纽约响着蓝调,来自黑教堂的钟声。蓝调是大地音乐......听见了棉花地里的黑色甲壳虫的声音。”这样就悲伤的蓝调就体现了作者对黑人做贡献的悲悯之情。写到这,笔者也播放了陈奕迅的爵士抒情慢歌《零下几分钟》,就是很有符合这首书的这个情节的气质的。之后,跟随作者流动而鲜明并富有诗意的笔调,我们还可以读到了生锈的布鲁克林,生锈的昆斯大桥。说明了时过境迁的一个城市的概况,曾经的繁华,如今只有流浪狗和穷人。当然即使这样,也是有着美国特有的生活方式,那就是一种选择贫穷和流浪的,有点唐吉可德的生活方式,这种脏乱差的流浪方式比迷誉为波西米亚的时髦,也是一番美国的概况。之后在作者引用了桑德堡的为芝加哥写了赞歌的时候,引出了一个比较关注的问题,那就是时下的美国诗歌圈子都是学院派了,都是为了蹭饭吃,而不是为诗歌而为诗歌的聚会,这种诗歌氛围的没落,对于作者是是一个诗人来说,自然是不开心的。因为遥想当年,诗人都是左派的,有抱负的。,为当过工人而感到自豪的。之后我们还可以看到由于纽约的博物馆,里面都是陈列了很多动物的死尸。即使这样,美国之行,作者也不忘回忆曾经打工的美好,如写了诗歌《北郊工厂的女王》就是歌颂了煤斗西施的情诗,颇为真挚,饱满。而有趣的是,作者描写了自己好友人在麦当劳吃硬汉堡的情景,说他们像两个老迈的小孩,艰难地抱着那玩意儿啃,满嘴红色番茄酱。而可乐变成了棕色的甜水,可见作者是不喜欢这种快餐文化,毕竟食,还是在中国嘛。如果有什么引用诗歌的,让笔者最为动容就是引用了艾略特的《荒原》了,“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催促那些迟钝的根芽。”这样种植尸体发芽的生猛诗歌,无疑是关乎信仰、价值和意义的探讨,以及人的集体困境和遭遇等问题的剖析。这里一方面充满了一种失望乃至绝望的情绪,另一方面也也体现了诗人那那种黑暗风的讽刺性,以及入心入肺的建设性,这就是艾略特诗歌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比较集中地展示了艾略特的诗歌风格。而这样的诗歌风格,不仅是作者喜欢的,这样的《荒原》精神内核也映照了作者在美国看到的美国文化环境的那些人和事和心态,自然美国的精神气质就是关于荒原里的精神气质之所在的。而再后来的部分,作者写到诗人帕吉特的人物写法,就是很有小说塑造人物的文笔,体现了作者浑厚的文学写作水平。另外在最后谈到作者写同行文人的情况,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写到罗恩时,就写到了罗恩的待人之处,是与贾木许风格是相相似的,都是一种先照料好家人事情,在拯救世界之前先收拾好房间,再去拯救世界的抱负。总的来说这本长篇散文,一方面有着随性的游记部分,此套书也是于坚的首部摄影集,他以诗人的轻盈和温暖的眼光记录了他所看到美国。另外一方面此书的作者于坚更为看重的是对异国文化的钻探,对异国之行、异国见闻的回忆和重构。在这部长篇散文中,于坚通过不同的语言形式,如将那曾经的美国之行的经历,通过随笔、散文、记叙文的笔调,也有小说式的片段糅合并重构出他对密西西比河和美国社会的洞察和见解,以及体验。通过此书,我们知道他会交往诗人,也会观赏的街景,回忆里的事物,因此这样情感是混沌的和浑厚的,也就是如作者的诗歌那样,不管是诗歌,连散文也是很“于坚体”的。无疑,这是一本关于于坚美国之行后,交出了一份文化气息浓厚的,文图并茂的长篇散文佳作。

与诗两首陈志坚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写有关古诗词的论文引用古诗词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引文应以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为原则。所有引用别人的观点或文字,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都必须注明出处或加以注释。

凡转引文献资料,应如实说明。对已有学术成果的介绍、评论、引用和注释,应力求客观、公允、准确。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均属学术不端行为。

扩展资料:

参考文献格式:

(1)文后参考文献不编序号,仅在文末按其重要程度或参考的先后顺序排列。

(2)文后参考文献不注页码。

(3)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及次序与注释基本相同。

1) 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

2) 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

3) 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

4) 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

5) 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

a.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

[5]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

c.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 [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 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6] 瞿秋白.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A].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d.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7]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 [N].人民日报,1998-12-25(10).

e.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标识符号: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1999-01-12印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CAJ-CD B/T 1-1998》文献标识码(WM) Document code 置分类号之后。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

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

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

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

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文

一是概括文章的内容,抓住以下几个要点:(1)把握论文的要素,以写事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事,写人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样的人。(2)把握关键性语句,揣摩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人,事。(3)分析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脉络,然后概括。二是弄清论文和文学作品的结构特点及表现形式。掌握以下划分段落的方式:

与微新闻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前期工作包括了检索和阅读文献。一篇综述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本题相关的最新文献的掌握程度,因此查新是关键。文献搜集好之后进行分类,然后精读文献,提炼观点。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不要间接转引文献。在写作过程中,首先是确定提纲,搞清楚要写什么,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然后根据文献综述的具体格式把已准备好的各部分内容填进去。写作过程中要时时提醒自己,文献综述不是简单地罗列文献,而是需要自己去分析和概括。后期工作包括了检查和润色。主要是理清逻辑顺序,看是否有用词不当,或词不达意的地方。另外标点符号、拼写这些小问题也不可忽略。

若引用网站上的文章,即电子文献,参考文献的格式为: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其中,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有以下几类: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

[M/CD]:光盘图书

[DB/OL]:网上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例如:

[12]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8]万锦.中国大学学报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扩展资料

根据国家标准GB-3469的规定,通常以下列字母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1、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2、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

3、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如果参考文献是新闻,可算做“报纸文章”类,其格式为:[序号]□作者. 题目[N]. 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为空格。

新闻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现如今,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新闻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 王黎明. 区域可持续发展[M].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8, 04: 148- 156

2. 王德业主编. 区域形象浪潮[M]. 新华出版社, 1998, 06: 35- 39

3. 罗志英. 地区形象论[M].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7, 01: 66- 67

4. 禹贡, 常立新. 论区域形象识别系统—— 兼论常德区域形象设计问题[J].武陵学刊, 1995, 5: 100- 103

5. 赵定涛, 李丰. 当代宏观管理新课题——区域形象管理及其展望[J].预测,1997

6. 格伦. 布鲁姆等人著,有效的公共关系[M], 华夏出版社2002年

7. 斯劳拉.里斯著《公关第一广告第二》[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版

8. 王飞,冯年华,曾剐.区域形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经济师,2006(3)

9. 陈先红. 基于关系生态管理的公共关系理论研究[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36.

10. 李莉莉. 青岛荣膺最具软实力城市[ N ] . 青岛日报,2009206227.

11. 田书芹. 青岛城市企业品牌形象塑造的经验及启示[J ]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12. 何修猛. 现代公共关系学[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01

13.孙迎光, 韩秀景. 组织形象塑造[M]. 上海三联书店,2009,07

14.董璐. 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09

15.郑生勇, 乜瑛. 公共关系学[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01

16.刘晓辉,贵州发展休闲农业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2)

17.刘婵婵,孙秀茹,白玉华.区域形象战略研究—— 兼论广西区域形象战略[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18. 于光远. 地区形象设计与建设[N]. 广州日报, 1996- 4- 9

1、杨步国张金海著《整合一报业集团化背景下的报业广告经营》,2005年l月第一版,武汉大学出版社。

2、朱海松:《麦肯的方法》,2002年4月第一版,广东经济出版社。

3、黄升民等著:《数字电视产业经营与商业模式》,2002年第一版,中国物价出版社。

4、高振强:《全球著名媒体经典案例剖析》,2003年l月第一版,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5、钟海帆:《走进美国广电传媒》,2003年4月第一版,南方日报出版社。

6、曹璐胡正荣等著:《卫星电视传播》,1997年4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7、喻国明:《解析传媒变局》,2002年9月第一版,南方出版社。

8、郭庆光:《传播学教程》,1999年n月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张海鹰腾谦著:《网络传播概论》,2001年5月第一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10、周伟:《媒体前沿报告—一个行业的变革全景和未来走向》,2002年3月第一版,光明日报出版社。

11、郑保国:《论媒体经济与传媒集团化发展(论文集)》,2003年9月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胡正荣主编:《中国传播论坛2001一变动中的全球广播电视》,2003年8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3、冯广超方饪纯:《数字电视广告》,2004年2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4、周鸿铎:《电视节目营销策略》,2000年10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5、曾华国:《媒体的扩张》,2004年1月第一版,南方日报出版社。

16、米歇尔·森格特瑞:《大众传播研究:现代方法与应用》,2000年,华夏出版社。

17、陆地:《中国电视产业的危机与转机》,2002年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8、周鸿铎胡传林刑建毅著:《传媒经济》,1997年4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菲利普·科特勒加里·阿姆斯特朗:《营销学导论》(俞利军译),1998年第一版,华夏出版社。

20、赵曙光禹建强张小争:《中国著名媒体经典案例剖析》,2002年n月第一版,新华出版社。

【1】阿尔文·托夫勒【美】.未来的冲击【MI.孟广均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2】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加】.麦克卢汉精粹【MI.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1

【3】菲利普·科特勒【美】.市场营销导论【M』.俞利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1

【4】桂敬一【日】.多媒体时代与大众传播【M】.刘雪雁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

【5】杰克·富勒【美】.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M】.陈莉萍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6】罗杰·费德勒【美】.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

【7】尼克·史蒂文森【英】.认识媒介文化【M』.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3

【8】马克·波斯特【美】.信息方式【MI.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

【9】萨尔坦·科马里【美】.信息时代的经济学【M』.姚坤何卫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1

【1】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美】.传播学概论「MI.陈亮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11】伊丽莎白切尔【英】.企业家精神:全球化、创新与发展〔M】,北京:中信出版社,24

【121约瑟夫·斯特劳巴哈,罗伯特·拉罗斯【美】.信息时代的传播媒介「MJ.熊澄宇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2

【13】丁和根.传媒竞争力—中国媒体发展核心方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5

【14】杜骏飞.弥漫的'传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2

【15】黄旦.新闻传播学【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

【1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7】胡钮.大众传播效果:问题与对策【M】.北京:新华出版社,2

【18】金暗.报业经济学.【Ml.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2

【19】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Ml.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20】李良荣.新闻学导论【明.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1】凌昊莹.媒介经营管理【MI.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2

【22】刘海贵.中国报业发展战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6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3】骆正林.传媒竞争与媒体经营【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8

【24】陆小华.新媒体观〔Ml.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8

【25】陆小华.整合传媒:传媒竞争趋势与对策.四】.北京:中信出版社,22

【26】沙莲香.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7】邵培仁,陈兵.媒介战略管理【Ml.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3

【28】邵培仁.媒介经营管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

【29】孙燕君.报业中国【明.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2

【30】唐绪军.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31】吴飞.大众传媒经济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3

【32】喻国明.媒介的市场定位【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

【33】喻国明.解析传媒变局【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2

【34】喻国明.传媒影响力—传媒产业本质与竞争优势【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35】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6】张国良.新闻媒介与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1

【37】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38】赵曙光,史宇鹏.媒介经济学—一个急速变革行业的原理和实践【间.长沙:湖南出版社,23

【39】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外国新闻传播史【MI.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40】朱春限现代传媒产品创新理论与策略【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5

【41】朱春限传媒营销管理【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9:

【42】宋健武.竞争与融合闭.新闻与写作,28(l)

【43】朱丛艳,许冠英.论报纸的网络化生存【J】.新闻理论探讨,26(2)

【44】张丽萍.新媒体时代新闻业务形态的变革明.新闻实践,28(l)

【45】谢石山.正确估价网络媒体对报纸的冲击阴.湖南社会科学,21(4)

【46】靳更新.深度报道在报纸与网络竞争中的作用【J】.新闻传播,21(2)

【47】齐爱军,彭金凤.应对网络媒体—报纸寻求新的报道模式【J】.新闻记者,22(1

【48】任秋菊.左手办报,右手办网【Jl.青年记者,26,(24)

【49】严怡宁.美国报纸的网络化生存:优胜劣不汰【J】.中国报业27(5)

与新吉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1.现代诗歌的创作特点之我见,2.现代诗歌的浪漫主义倾向浅析,3.现代诗歌的中的主观意向剖析,4.现代诗歌的....等等,这一类的论文题目可以分别进行选择,以上四个仅供参考,只是抛砖引玉,只有找一些现代诗歌的作品,举例论述就可以了,不要拘泥于观点,可以大胆的提出自己的论点,论据,加以论证就可以了。并不难,注意论文不要太大,具体才好写。

音乐教育论文篇1 浅谈小学音乐教育创新 摘要:在德智体美教育的全面开展中,小学音乐教学得到重视,小学音乐教育必须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创新教学措施。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创新教学;教学措施 小学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培养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音乐教育也不断推进,小学音乐教育走出偏重于知识灌输、专业技能训练的误区,转为对学生兴趣、素质、能力、个性的全面培养。小学音乐教师必须注重立足于学生主体的发展,创新音乐教育方法。 一、树立创新音乐教学意识 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在学习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为教学实践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提高创新设计能力,评价能力和自我诊断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发展和创新,及时的了解并汲取新的知识,探索新 教学方法 的运用,重视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用音乐的动作和音乐的语言向学生传递音乐美感、音乐情感和音乐的创新意识。 二、创新音乐教学素材 目前,由于教育模式的不断更新和完善,课本以外优秀的音乐歌曲层出不穷,有的作品学生很是熟悉,也有的作品学生很是陌生,教师可自行补充教学素材,可以多教授学生感兴趣又比较熟悉的音乐歌曲。例如:优秀儿童频道中的主题曲《大风车》或者 其它 脍炙人口的歌曲,如《蔬菜歌》、《灰姑娘的梦》等作品,既好听又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利于学生体会歌曲蕴含的情感和崇尚真善美的世界。会器乐的老师还可以把吉他、口琴、小提琴等乐器带入教室,给学生演奏助兴,为音乐教学素材又注入学生喜欢的一抹色彩。又如,在教授《森林的歌声》一课时,学生为歌曲伴奏环节,倡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元素为歌曲伴奏,借助森林动物的各种形象,让学生在角色板眼中进行音乐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教学,接着让学生读一读书中“布谷鸟”和“青蛙”按节奏标记的叫声。这样,巧妙地加入自创伴奏,更利于学生体会学习音乐的乐趣,拉近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 三、创新教学方式,加强体验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 唱歌 曲,一般是教师先范唱,然后,再逐句教唱学生,通过反复教唱,达到会准确演唱歌曲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既单一又缺少创新性。笔者认为,音乐学科本身就是需要欣赏和体验的艺术,在音乐艺术的聆听体验之中,让小学生得到启蒙,从而感兴趣的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在音乐教学教唱歌曲环节中,可以让学生以听觉为中心,在反复聆听的过程中体验音乐的丰富情感,掌握基础的 乐理知识 。例如,在欣赏舒伯特的《摇篮曲》时,这首曲子表达了母亲对孩子无限的慈爱和真挚的母子之情。教学中,先欣赏音乐,在体验音乐中引发学生的思想感情。 反复聆听后,学生已基本能哼唱旋律,师生展开交流探讨:(1)“这是一首怎样情绪的歌曲?”(可以从作者抒发的情感、音乐的节奏等角度去思考)(2)“从这首歌当中体会到了什么?”交流完毕,让学生带着情感再次复听,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依偎在母亲怀抱里的婴儿,感受真挚的母爱和轻轻的扶慰,最后,舒缓地演唱这首歌曲。又如:在教授《重庆小景》一课时,让学生反复观看课件中关于重庆的一些照片,比如朝天门,解放碑等夜色,并结合重庆自然特色,如小桥、流水、等美丽的画面,充分领会音乐背景,欣赏完后,反复播放歌曲的同时,可让学生用重庆方言朗诵歌词片断,感受巴渝音乐浓郁的风格特征和重庆方言的独特韵味。以这样聆听、体验音乐的方式进行教学,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音乐课堂,走进音乐世界。 四、有效应用多媒体进行创新教学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贯彻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让学生在学习音乐中不断激发探索精神,善于发现新事物的能力。创新性的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音乐教学,制作与教材配套的音效动画,让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中学习,全面开辟学生的多项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创设音乐教学情境,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在音乐教学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用于音乐教学的起始阶段和结束阶段,可起到愉悦审美环境,唤起审美注意,激发审美渴望;用于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和教学内容的连接,能达到承上启下,培育新的审美心境,唤起新的审美注意和审美渴望;用于教学内容之中,则会使原有的审美要素,更加丰富多彩,产生更佳的宜人,感人,化人的审美效应。 总之,创新教育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新要求是相互交融、不可分割的。音乐的艺术特性、情感特性,能使学生在学习音乐时陶醉在艺术活动的欢娱之中,学习音乐的过程即是对艺术乐趣的追求过程,这一优势是音乐学科独具的。在创新教育的新形势下,教师必须遵照创新教育的要求,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独特优势,致力创新音乐教育的新方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松.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创新的措施探微[J].教育,2016(9):00019。 [2]刘慧.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策略探讨[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2):00034。 [3]陈洪珍.小学音乐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研究[J].北方音乐,2014(8):161。 音乐教育论文篇2 浅析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摘要: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将德育寓于音乐艺术美之中,充分挖掘和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等,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通过音乐教育,以乐辅德、以乐促智、以乐怡性,可望更好地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关键词:音乐教育;德育;德育功能 一、音乐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音乐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热爱音乐,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和实践,体验感受音乐,发展自身的音乐能力,而不光是单纯的培养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育“人”而非仅育“才”是普通音乐教育的重要特征。德育的“德”字的本义“道德”或“品行”。“德”也是一个人的品格和价值观。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待的品德的活动。音乐教育与德育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两者互相辅助、密不可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音乐教育通过生动的音乐艺术方式,寓德育于音乐艺术教育之中。蕴含伦理道德内涵的音乐作品,能使学生在提高音乐审美感受、表现力的同时,心灵得以净化、道德情操得以升华、人格得以完善,从而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表现 学校音乐教育以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从先秦儒家诸子认为“乐教”可以“善民心”、“移风易俗,莫过于乐”,到近代中国的有识之士把“歌乐”作为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学科之一,都说明了我们的先辈很早就意识到了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笔者从以乐辅德、以乐促智、以乐怡性这三点展开论述: (一)以乐辅德 音乐德育的功能,从古到今倍受重视,无一不以音乐作为滋养,浸润心灵。音乐运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来表情达意,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情感世界、道德观念的渗透和影响都很大。因此,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寓德育于音乐教育之中显得尤为重要。 1.以乐引情,抒发情怀 一部好的音乐作品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能激发人的崇高情感。优秀的音乐作品通过流畅优美的旋律、鲜明清晰的节奏、真挚完美的情感、和谐完整的结构、清新质朴的音乐风格塑造出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极具震撼人心的感染力,鼓舞着整个民族,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每当给学生范唱那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我爱你,中国》,心里总涌动着一股暖流,心潮澎湃。音乐家郑秋枫用行云流水的音乐拨动了人们的心弦,歌词勾勒出中国大地春华秋实、山海壮阔的雄伟景色。学生透过老师洋溢着激情的脸和深情的歌声,深深被打动了,歌词“我爱你中国,我要把最美的歌儿献给你,我的母亲,我的祖国”唱出了人民的心声,抒发了豪迈的爱国情怀,感人肺腑、震撼心灵。又如《再唱山歌给党听》、《浏阳河》、《龙的传人》、《国家》、《中国人》等,这些歌曲洋溢着对中国共产党、人民领袖、新中国、社会主义热爱之情。学生在聆听、歌唱时,感受激情的旋律、品味歌词的内涵,内心的情感得到丰富和滋养,进而提升了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 2.以歌励志,乐学善思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 文化 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音乐素养和情感态度,形成乐学善思的品质。五年级的《红星歌》是七十年代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插曲,它以生动的歌词、轻快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激励了几代人的成长。课前,笔者让学生在家上网观看这部经典电影,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通过预习,了解历史,积淀人文知识。课堂上,教师通过挖掘歌曲音乐要素中的节奏进行对比,让学生思考节奏在表现歌曲情绪的作用。 通过原谱与把附点八分音符节奏改为八分音符节奏型的 歌谱 作对比,在演唱中感受到附点音符更能贴切地表达小主人公潘冬子加入红军的激动心情。接着又让学生思考:歌曲运用了重音、f、渐强等记号,对表现歌曲有何作用?有的说:表达了潘冬子立志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有的说:让歌曲更加雄壮有力,精神更饱满。在 学唱歌 词时,又让学生思考: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为何还要学这首歌?“闪闪的红星传万代”传承的是什么精神?引导学生边学边思考,形成乐学善思的品质。 3.以曲为媒,凝神聚气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合唱是多声部演唱的歌唱艺术,凝聚了集体的智慧和情感,它通过多种题材、体裁,以音响为表现手段,抒发情感,提高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笔者曾指导学生参加广州市第十三届中小学合唱节比赛的训练,为使所有学生所发出的声音达到和谐统一,不厌其烦地示范、讲解、并逐一辅导,让学生努力做到个人的发声与整体的发声揉为一体。在一次次的磨合中,学生慢慢懂得了声部间彼此合作的重要性,注意力高度集中,听从指挥,努力达到各声部之间均衡和谐,创造至善至美的境界。经过角逐,最终荣获了广州市总决赛特等奖的殊荣。可见,凝神聚气的团队精神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二)以乐促智 智力是在认知方面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 记忆力 、 想象力 和思维能力。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古今中外名人如孔子、卢梭、歌德、列宁等大都酷爱音乐,音乐对于他们的成就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1.开启心智,想象创造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音乐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语言,它看不到、摸不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它以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要素作为基本的表现手段,通过声音刺激人们的听觉器官,从而使人们在头脑中产生想象而获得听觉形象。三年级《音乐中的小动物》的教学内容为欣赏一组以小动物音乐形象为题材的歌(乐)曲。在欣赏管弦乐曲《公鸡和母鸡》中,让学生充分熟悉主题音乐后自由创编表演动作。当听到母鸡报蛋声的主题音乐,有的学生蹲下身子、张开手臂随乐曲扇动着,有的摇摆着身体神气地转着,有的曲着手臂一张一合模拟母鸡的翅膀拍打着,形态各异。当听到公鸡报晓声的主题音乐,学生变换了动作,或伸长脖子引亢高歌、或在嘴巴前张开手掌做出小喇叭的模样叫着、或是左手放在头顶模拟鸡冠、右手伸展在体侧模拟公鸡漂亮的羽毛,创意十足。在宽松的教学氛围下,学生随着美妙的音乐尽情表演,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创编中得以培养。 2.训练听觉,促进记忆 记忆,是过去 经验 在人脑中的反映,心理学告诉我们,没有记忆就无法学习,离开记忆,人的复杂心理活动不复存在,知识经验无法积累。音乐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这种能力是指人经历听音乐的过程,对音高、音强、节奏、音色等所形成的音乐在头脑中有所反映、再现,从而产生了音乐记忆力。音乐教学活动都以聆听为前提,学生在聆听过程中会产生注意、记忆、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并促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的发展。 小学低年级学生跑调(音不准)的情况比较普遍,原因就是记不住音高。教学中发现,听音模唱能帮助记忆音高解决音不准的问题。刚练习时每次听一小节单声部旋律,如:①135-||②1b35-||③246-||④2#46-||然后凭记忆用lu音哼唱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原先唱不准的学生基本能唱准了。于是听唱两小节,之后听唱四小节,记忆力强的学生听唱音程、和弦。经过循序渐进的训练,学生内心听觉能力和记忆力明显增强了。 (三)以乐怡性 1.高雅审美,唯美至善音乐作品之所以具有感染力,是因为它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情感,蕴含在作品中的立意美、情境美、音韵美、曲调美、配器美、伴奏美等审美因素能激起听众的审美感情。小学音乐教材的歌(乐)曲或表达孩子们的心声,或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百听不厌,百唱不烦。欣赏教学中,呐独奏曲《百鸟朝凤》奔放热情的旋律、明亮高亢的唢呐模拟百鸟争鸣和唱的曲调,可使学生联想到生气勃勃大自然景象,抒发美好欢乐的心情。名曲《二泉映月》哀伤的曲调让学生体会到作者阿炳在黑暗的旧社会里的不幸和那份追求光明、乐观向上的可贵精神。欣赏《 春节 序曲》时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跟随明快的旋律做着敲锣打鼓的动作表现人们在节目里热闹欢腾、载歌载舞的场面。欣赏这些音乐文化精萃的作品,能使学生的音乐素质修养、审美情趣会越来越高雅。 2. 才艺展示 ,自信阳光《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自信心的培养。因此,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自我表现机会,给予自由发挥的舞台恰恰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创造的好办法。自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高其心理素质与思维力、抗挫力、行为力等。音乐教学的实践活动丰富多彩,歌唱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长为其提供表演的机会。如:识谱能力强的学生示范演唱旋律,节奏感强、拍子准确的学生指挥全班歌唱,声音美、表情好的学生带唱歌词,竖笛音色美、指法准确的学生为歌曲伴奏,以点带面,激发全体学生的表演热情。在分组练习时让他们与性格内向、表演能力弱的同学合作,帮助同学克服自卑等不健康心理因素,增强自信。久而久之,学生勇敢、自信的品质从一点一滴中培养出来了,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实践证明:经过长期音乐熏陶的学生,其性情、精神、气质以及思想意识、 思维方式 乃至生活方式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能让其一生获得健康的心理、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学校音乐教育应发挥以乐辅德、以乐促智、以乐怡性的美育功能,从而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11. [2]王安国,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4]杨九诠.学生发展素核心素养三十人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5]彭小虎,王国峰,朱丹.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6]戚万学.国家精品课程系列教材:学校德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音乐教育论文篇3 试论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摘要】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诞生于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它既是当今社会音乐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又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本文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内涵和表现形态入手,浅析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打造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内在基础、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增强民族音乐文化的凝聚力这三个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如今,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客观上促使了世界各地文化多元化浪潮的兴起,同时也促进了各种异域文化的大融合。在我国音乐文化发展领域,不论是不同阶段的音乐教育,还是音乐的具体表现形态,都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一方面为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注入了新的因素,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内涵和表现形态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属于多元文化教育的分支,而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又起源于多元文化主义。多元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结构、成分日益复杂,信息交流沟通高度发达的背景下,各种文化形态更新、变化加速,新兴文化形态层出不穷的文化现象。在此基础上,教育必须帮助性别、种族、宗教、社会经济地位不同的学生平等认识和理解社会中的主流文化以及亚文化,以此既能获得在主流社会生存的能力,也能获得在本民族社会文化环境中生存的能力,这就是多元文化教育。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广泛接触了解来自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音乐作品,感受各类异域风格的音乐特色,从而拓宽音乐审美视野,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掌握音乐的本质和深层次内涵。在表现形式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首先要求教师和学生转变传统的音乐教学理念和音乐审美观,以平等的心态和教学方法对待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厚此薄彼,疏忽怠慢亚文化音乐形态;其次需要在传统的音乐教材和教学内容上增加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内容,拓宽学生的音乐知识面和学术视野;再次需要鼓励学生在不同的音乐风格和形态之间自由探索、创作,通过实践深化学生对不同音乐形式的领悟、理解;最后需要通过更多的音乐艺术交流和实践来夯实学生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基础,如座谈、访谈、采风、汇演等。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促进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内在基础。 我国的民族音乐本身就具有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特征,56个民族的音乐艺术共同构成了我国多元民族音乐文化,因此,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与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本来就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前的现实中,我国不同的民族音乐文化一直都存在主流与边缘的区别,这是由不同民族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造成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正是要求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主流与边缘的音乐形态,从内在保证了多元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可能性,也奠定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良好基础。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推动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 我国乃至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音乐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风格影响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又为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的发展、传播提供了土壤和平台,可见,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发展之间有着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思想上主张、鼓励受众体验不同民族音乐艺术的魅力,在现实中又以实际教育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接触到各式各样的民族音乐,这就为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另一方面,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一种系统化、概括性的音乐教育,它将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加以 总结 、提炼,然后传授给学生,这就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后劲。 (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增强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凝聚力。 任何一种民族音乐文化,只有充分融入了社会,获得受众的喜爱和支持,才会有强大、持久的生命力,也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促使学生甚至民众以更宽广的艺术胸襟和更丰富的审美趣味,来对待不同民族的音乐以及音乐文化,使得人们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建立一致的音乐价值观,获得同样的情感熏陶和共鸣,进而共享一种音乐文化,拉近了不同民族音乐受众的心理距离,强化了不同民族人民的认同感,也就强化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凝聚力,让各种类型和形态的民族音乐文化获得更广泛的认同和支持,这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无疑是有重大意义的。 三、结语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为学生甚至民众开辟了新的音乐视野,丰富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力的内在基础和外部环境,可以说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功不可没,值得广大音乐教育者仔细学习研究,推广实践。 参考文献: [1]于新洁,乌尔茜娅.多元文化主义视野中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137-140. [2]魏韶亮.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研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2):265-266. [3]周干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作用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0):119-121. 猜你喜欢: 1.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论文 2. 关于音乐教育论文范文 3. 浅谈中学音乐教育论文 4. 有关音乐教育论文范文 5. 浅谈音乐教育论文 6. 音乐教育系毕业论文

古诗词可以不用古文传记要备注

一是概括文章的内容,抓住以下几个要点:(1)把握论文的要素,以写事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事,写人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样的人。(2)把握关键性语句,揣摩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人,事。(3)分析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脉络,然后概括。二是弄清论文和文学作品的结构特点及表现形式。掌握以下划分段落的方式:

与锐新闻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你大几的?大一的话我有十一个关于新闻学概论的题目……

新闻传播专业论文如何定题目

首先看是什么专业的题目

其次根据专业和教授的口味来定

题目尽可能不要大众化

(一)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本科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长,选择适当的论文题目,但所写论文要与本专业所学课程有关。

(二)查阅资料、列出论文提纲

题目选定后,要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调研和进行实验,搜集、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加工、提炼,然后列出详细的写作提纲。

(三)完成初稿

根据所列提纲,按指导教师的意见认真完成初稿。

(四)定稿

初稿须经指导教师审阅,并按其意见和要求进行修改,然后定稿。

以下题目仅供参考:

1. 试论大众传播受众权利的保护

2. 试论“媒介殖民主义”

3. 我们为什么喜欢上网

4. 浅论网络传播环境净化策略

5. 大众传播受众价值的再认识

6. 民营网吧生存状况思考

7. 试论网络时代的贫富差距

8. 试论互联网络中的舆论引导

9. 我国大众传播受众权益保障状况及思考

10. 由我国大众传播现状引发对“社会责任理论”的再认识

11. 受众行为对大众传播的作用

12. 我国大众传播内容与社会道德教化的冲突及思考

13. 试论网络传播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14. 论我国大众传播工作者的素质

15. 试论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并存状况下大众传播效果

16. 从蔡智恒网上小说看网络小说

17. 从《人生》和《平凡的世界》看路遥

18.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19. 试论余华的《活着》

20. 试论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

21. 大众传媒与“少年作家”诞生与生长

22. 试论小说与其改编的电视剧间的互动关系

23. 试论受众对传媒的需求

24. 试析信息不对称的后果

25. 试论手机对传统传播理论的颠覆

26. 试析我国大众传播受众权益的保障状况

27. 试论传播媒介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28. 媒介为我们营造了什么样的世界

29. 职业记者的危机——互联网络、手机对记者职业的影响

30. 大众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31. 试析“易中天现象”

32. 浅析央视10频道“百家讲坛”的选题策略

33. 试论新闻的经济监督职能

34. 试论新闻的法制监督职能

35.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究(具体的作家作品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定)

36. 美学与新闻(具体题目同学自定)

37. 美学研究(具体题目自定)

38. 文艺理论研究(具体题目自定)

39. 从“富士康”事件谈新闻工作者的素质

40. 试论在权力和资本影响下的新闻现状

41. 从新闻的内容谈新闻美

42. 从新闻的形式谈新闻美

1. 论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平衡

2. 新闻传播中保障知情权与隐私权保护的平衡

3. 新闻侵权诉讼的应诉对策研究

4. 新闻侵权诉讼的防范与对策研究

5. “新闻审判”的中西比较

6. 论新闻侵权案审判中“公共利益”原则的适用

7. 对舆论监督引发新闻侵权纠纷的实质分析

8. 论信息公开制度对新闻采访权的保障作用

9. 论新闻媒体对保障公民知情权的作用

10. 试论新闻侵权的法律责任

11. 论报道自由、评论自由与“新闻审判之界限

12. 论传播权利的保障和救济

13. 对电视法制节目未来走向的思考

14. 如何克服电视法制节目的负面效应

15. 虚假广告的治理与媒体的责任

16. 电视名牌栏目的广告效应分析

17. 虚假广告治理的对策研究

18. 电视法制栏目的个案分析(选择某一法制栏目,如“拍案说法”或“今日说法”,进行分析)

19. 论“新闻审判”产生的根源

20. 论“新闻的真实”与“法律的真实”

21. 对新闻侵权案件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的思考

22. 论表达自由的限制

23. 论保障知情权与表达自由的实现

24. 论法制新闻报道的价值选择

25.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对新闻法治的价值

26. 论表达自由与名誉权保护的平衡

27. 论司法与传媒的良性互动

28. 论新闻记者的职业权利

29. 新闻自由的法律界限

30. 舆论监督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31. 论新闻媒体侵权的责任豁免

32. 宪法司法化与新闻自由权利的保障

33. 论新闻法制与党对新闻的领导

34. 政府官员的名誉权与舆论监督

35. 舆论监督中“公众人物”的名誉权问题

36. 对新闻侵害名誉权案件审判中存在的误区及其分析

37. 论舆论监督的法律界限

38. 论隐性采访的法律限制

39. 论广告传播对社会流行的影响

40. 广告对传统的性别偏见的固化作用

41. 对广告新闻化的思考

42. 盲目的偶像追捧与媒体的社会责任

43. 从传媒的影响力看“超级女声现象”

44. 从整合营销传播的视角看“超级女声现象”

45. “超女热”对文化的冲击及其分析——从“超级女声”到“梦想中国”

1. 报纸版面设计趋势分析

2. “厚报”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 “厚报”的产生与发展

4.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新崛起

5. 论大众传媒与和谐社会

6. 论报纸的形态及变化

7. 中英新闻标题比较

8. 论编辑思维

9. 对美国“新闻自由”的解析

10. 论新闻图片的作用

11. 论报纸头版的新功能

12. 论新闻标题的特点

13. 报纸新闻标题与网络新闻标题比较

14. 论报纸的新闻语言特色

15. 论传统报纸的走向

16. 论编辑的素质要求

17. 《重庆时报》的版面分析

18. 论新闻策划

19. 论报纸副刊的变化及作用

20. 报纸专栏分析

21. 论报纸评论的特点与作用

22. 论新闻编辑的创造性劳动

23. 论报纸编辑的隐性劳动

24. 论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

25. 论新闻编辑人才的培养

26. 论编辑处理与舆论传播导向

27. 网络新闻编辑的特点

28. 对新闻编辑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29. 论编辑的人文情怀

30. 论毛泽东的编辑思想

31. 都市报的“同质化”分析

32. 论新闻的世俗化

33. 对当前新闻教育的思考

34. 论网络媒体中编辑的角色变化

35. 新闻的“软化”现象思辨

36. 论媒介品牌的建立及注意的问题

37. 论传媒的影响力

38. 论传媒的公信力

39. 论传媒的涵化功能

40. 解读施拉姆的“受众信息选择公式”

41. 网络时代的新闻编辑思维

42. 论新闻编辑的境界

43. 论新闻编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44. 论民生新闻报道现状

45. 论精确新闻报道

46. 论调查性新闻报道

47. 论媒介素养

48. 新闻评论现状分析

49. 论新闻编辑理念

50. 电视产业的困境解析

51. 报业生存现状分析

52. 论媒介产品走向媒介商品的变化

53. 论新媒体变革编辑方式

54. 论新媒体变革传播方式

55. 论新媒体变革传统媒体

56. 论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走向

57. 论传媒整合发展

58. 论网络新闻标题的特点

59. 论网络新闻编辑策划

60. 从美国成立新媒体部队看美国对信息自由流动的威胁

1. 简论新闻的意识形态性质

2. 新闻“真实”的本质探寻

3. 新闻语言特征论

4. 论新闻的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即从“三个代表”的角度来讨论“新时期新闻”的特点)

5. 试论新闻与哲学的关系

6. 试论新闻与道德的关系

7. 试论新闻与文学的关系

8. (从生活中某一具体的新闻事件)试论新闻的社会作用

9. 新时期“新闻种类”的再认识

10. 重新认识新闻与生活的关系——针对目前新闻界存在的“等新闻”现象感言

11. 新闻风格论

12. 新闻的民族特点初探

13. 新闻与文学的关系

14. 现代中国新闻流派初探

15. 新闻美学的理性探讨和认知

16. 从“接受”的角度来谈新闻的写作

17. 新闻“阅读”的心理机制探寻

18. 从“普利策”奖看中西新闻意识的不同

19. 再论新闻批评的性质和任务

20. 关于新闻评论性质的再认识

21. 新闻中的美学规则

22. 新闻传播与民族文化的模铸

23. 可视性新闻与语言性新闻未来的展望

24. 如何正确地认识新闻的“工具”作用

25. 新闻价值论

26. 论大众传播中的个性风格

27. 论新闻自由与自由新闻 ——关于网络媒体现状的思考

28. 论新闻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29. 关于当今中国新闻理论研究的思考

30. 应当正确地开展新闻批评——关于中国新闻批评现状的思考

31. 论新闻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32. 关于新闻的经济价值的思考——从中国资讯业的繁荣看新闻价值的另一极

33. 新闻学与传播学现实关系的正确认知

34. 大众传播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研究

35. 中西方传播理念之异同

36. 现代传播学论

37. 试论新闻的政治监督职能

38. 试论新闻的经济监督职能

39. 试论新闻的法制监督职能

40.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究(具体的作家作品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定)

41. 美学与新闻(具体题目同学自定)

42. 美学研究(具体题目自定)

43. 文艺理论研究(具体题目自定)

44. 从“富士康”事件谈新闻工作者的素质

45. 试论在权力和资本影响下的新闻现状

46. 从新闻的内容谈新闻美

47. 从新闻的形式谈新闻美

1. 传播效果浅论

2. 略论传播效果的提高

3. 传播效果评价

4. 博客管理初探

5. 中西采访技巧比较

6. 中西新闻价值观比较

7. 中西电视谈话节目比较

8. 中外电视新闻节目比较

9. 外国电视节目的借鉴与改进

10. 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风格比较

11. 广告的文化策略

12. 电视广告的现状与发展

13. 中国电视广告20年概论

14. 广告创意论

15. 广告的理性诉求与感性诉求

16. 新闻写作的创意

17. 新闻采访中的心理焦虑

18. 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

19. 从突然公司事件看记者的社会责任感

20. 新闻出版“气功热”反思

21. 民生新闻与社会和谐

22. 浅论突发事件报道

23. 社会和谐与新闻人的社会责任感

24. 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新闻

25. 科学发展观与新闻传播

26. 社会和谐与社会新闻

27. 新闻报道与社会和谐

28. 隐性采访浅论

29. 独家报道浅论

30. 都市报的现状与发展

31. 中外动漫产生比较

32. 动漫创新初探

33. 法制新闻中的隐性采访

34. 新闻采访中的新闻侵权行为

35. 批评报道与新闻侵权

36. 科学发展观与科技新闻报道

37.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新闻

38. 浅论网络传播

39. 网络传播与社会和谐

40. 短信传播浅论

41. 新闻媒体传播比较

您的新闻传播专业论文具体是什么题目呢

有什么要求呢

论文是需要多少字呢

开题报告 任务书 都搞定了不

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你去百度中 输入 论文网 就什么都有了呀

  • 索引序列
  • 与于坚新作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与诗两首陈志坚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与微新闻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与新吉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与锐新闻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