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中国政协杂志社王京

中国政协杂志社王京

发布时间:

中国政协杂志社王京

文/聂小鱼 如果说90后的山东小孩是看着大冰的《阳光快车道》长大的 那么在他们的少年时代,一定记得一个叫王京京的大眼睛女孩 08年我正读初中,当时住校每周回家一次,每个周六周末的晚上,我都会守在电视机前,准时收看山东综艺频道的《综艺满天星》《喜剧学院》《派对》等节目 在那个网络还不发达真人秀还没有泛滥的年代,毫不夸张的说,综艺频道打开了中国真人秀的先河 其中有一个很火的,也是我最喜欢的节目,名字叫做《偶像诞生》 几个风华正茂,青春正好的年轻演员,主持人。抛开舞台上的光鲜亮丽,穿着朴实无华的服装,一起携手走遍了山东的大好河山 上山下田,拔草种菜,有时挽起袖子去河里捉鱼,有时帮农民伯伯打扫鸡鸭牛圈,在满山槐花盛开的季节,摘最新鲜的槐花熬最浓的汤一起分享 大家团结互助,友爱共赢,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任务,有欢笑有感动有泪水,也有过争吵,他们青春的汗水洒满了山东的漫山遍野笑声传遍山东的角角落落,很有感染力,那是当时我所能看到的青春最美好的样子 王京京便是他们其中的一员 清晰的记得节目结束的片尾曲是可米小子的那首《青春纪念册》 尽管那时候我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屏幕外的我就开始感叹,年轻真好 后来初中毕业了,很久没有关注这个节目。再次关注的时候已经停播了 大三的时候,我非常喜欢央视的一些人文美食类节目,比如《舌尖上的中国》《远方的家》《北纬36度中国行》其中最爱的要属《远方的家》 这是一档集行走体验发现于一身的节目,不仅关注百姓民生,社会发展,同时还能欣赏美景,品味美食,探寻人文奥秘,体验旅行的乐趣,旨在展示中国的自然人文之美和中国人眼中的世界之美 有一年回家过暑假,晚饭后,和妈妈一起看电视,她指着电视说,这个新记者长得真好看,黑头发,大眼睛,真招人喜欢 我放下手里的西瓜,顺着妈妈手指的方向望去,我一眼就认出了那个美丽的出镜记者,她就是王京京 一隔几年再次在电视上看到她,兴奋异常,开心的就像看到了很久未见的老友 伴随着京京的解说,与镜头的推移,领略了东南亚的热情似火,尼泊尔的文艺气息,哈萨克斯坦令人难忘的美丽雪景,肯尼亚的贫穷与落后 了解到国与国之间的友好互助的重要性,中外援交的美好事迹,中国企业入驻非洲对当地人生活水平与收入的改善,贸易往来对两国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海外华人在他乡的生活与创业故事 跟着镜头走遍了世界的各个角落,无形中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增加了很多冷门的知识,感受到了世界上不同国家与人民多样化的价值观与思考方式,学会去尊重每一种习俗与文化 那个暑假,我像追韩剧一样,追完了《远方的家》系列所有节目 王京京的改变令我惊讶不已,镜头里的她沉稳干练自信大方,褪去了年少时的稚嫩,清晰准确的向观众传达出自己的感观,专业且不失幽默风趣的解说风格令人沉浸其中,虽容颜未改,但整体气质更加从容内敛 看到她专业自信的采访外国领导人,真的很难与当年那个可爱的女孩子联系到一起 作为节目编导与出镜记者,经常需要去一些偏远贫困的国家,“风餐露宿”更是常有的事,但这些困难她都一一克服了 带领摄制组走访了条件残酷的贫民区,为了节目效果她可以爬上很高很高的信号塔,也能在灰尘满天飞的野外,就地吃饭 京京说“我很感激这样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我看过许多风景,那些苦中作乐的记忆,那些咬牙坚持的时光,都会成为最美好的回忆” 每到一个地方京京都会带一个冰箱贴回来,家里的冰箱上贴满了她走过的足迹 每一个冰箱贴都见证了她的成长 翻看了一下当年《综艺满天星》几个人的现状,有人嫁为人妻,有人转了行,有人还在十八线外坚持着自己的理想,有人还是像十年前一样在地方电日复一日的工作着 他们不再是我当年看到的样子,微博上也找不到他们之间半点互动的影子,曾经的友谊地久天长也随着时间慢慢流逝 但无论做了怎样的选择,大家都在为自己的生活马不停蹄的努力着从2008-2018京京用十年蜕变成了最好的自己,我呢也走到了当年京京的年纪,现在看到《派对》之类的节目再也不会感动的泪流满面,不知道十年后的自己会在哪里,又有着怎样的变化 PS:之前看《北京女子图鉴》一直很困惑,前几天看了一篇文章,关于大城市好,还是小城市好终于有了一个清晰的答案,与你共勉海明威说“如果你年轻的时候有幸在巴黎居住过,那么此后无论你到哪里,巴黎都会一直跟着你” 如果有机会的话千万不要贪恋安逸和温暖,你要在年轻的时候住在一个大城市,他会给你多样化的价值观和思考方式,告诉你人生不是只有一种活法 你只有看过最好,体验过最好以后你才有资格说我选择留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生活 愿你在大城市梦想成真,在小城市生活安逸,无论最后做了怎样的选择,能让自己快乐的才是最终的归宿。

1969年2月17日,王京出生于四川省江油市六合乡一个名叫下坡炉的小山村,80年代末开始自由写作,一个彻底的理想主义者,以梦为马,四处漂泊,先后居于江油、成都、绵阳等城市。当过农民、机关干部、新闻记者,编修过地方志。现居四川绵阳。王京的作品以诗歌和新闻纪实为主、兼及小说、散文、评论、通讯、报告文学等。诗歌作品以系列组诗《现实的花朵》、《灵魂的村庄》、《六合沟寻梦》等引起诗坛关注,并在国内多次获奖,入选多种诗歌选本;新闻作品以纪实性和调查性为主,以敢说真话饮誉读者。已在《人民文学》、《诗歌报月刊》、《诗选刊》、《绿风诗刊》、《青春诗歌》、《青年作家》、《热风》文学月刊、《崛起》文学双月刊、《黄金时代》、《青少年文学》、《贡嘎山》文学双月刊、《凉山文学》、《剑南文学》、《新京报》 、《四川日报》、《绵阳日报》、《绵阳晚报》、《绵阳广播电视报》等国内80多家公开报刊发表各类作品7000余篇(首),共计300多万字。从2000年开始,王京曾先后担任《江油年鉴》、《绵阳日报·魅力江油》、《绵阳日报·法制天地》、《绵阳日报·消费维权》、《绵阳日报·旅游专刊》、《绵阳晚报·旅游专刊》、《绵阳晚报·财富专刊》编辑、记者、主编等职务。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著作多部,代表作《现实的花朵》等。浪漫诗人王京是诗人出身,因系列组诗《现实的花朵》、《灵魂的村庄》、《六合沟寻梦》而知名。直到今天,王京仍然被称为诗人。上世纪90年代是王京的创作丰收期,他先后在《人民文学》、《诗歌报月刊》、《绿风诗刊》、《青年作家》等全国几十家文学期刊发表了大量作品。那年头文学青年还是一个褒义词,一个让人打心底里涌起敬意的词儿,差不多就相当于现在的百万富翁。他在农村长大,又长期生活在城市,城市的繁华与农村凄苦生活的反差在心中碰撞对比,为他以后干上写作这个职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说整文学的人,生来就应该具备一种对文字的敏感,王京无疑就是这种人。上世纪90年代中期,王京创作的系列组诗《现实的花朵》、《灵魂的村庄》、《六合沟寻梦》等在全国产生了轰动效应,全国各地读者给他来了上千封信,光那上千封手写的信就值得现在的人羡慕了。想一想,现在还会有多少人在用纸和笔写信?还会有多少人在为文学写信?在商海汹涌、物欲横流的今天,诗人们要么下海经商,要么转入通俗文学写作,还有一批人投身于各大企业门下一面搞宣传做广告以求糊口,一面坚持创作。而在贫困漂泊中领悟人生“真谛”与诗作别者也不在少数。所以,在商品浪潮滚滚而来的时代,创作素朴的诗歌是寂寞的,王京深知这其中的艰辛。但他并没有因此踏上“畏途”而却步,反而坚持着,更加坚实地迈向他心中的理想诗歌。诗人不断地以他的新作,向世人作着验证。微博大V2013年11月21日,王京应邀出席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委外宣办(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四川省互联网信息办在成都召开的微博名人座谈会,和其他微博名人一起共同探寻微博在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四川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邹吉祥在微博名人座谈会上说:“我经常看作家王京的微博,文字纯粹、清新,内容丰富、健康,充满正能量。”据了解,2009年10月30日,王京开通了新浪微博@作家王京,微博开通之后,很快受到广大网友关注,粉丝总量截止2015年2月8日已突破220万。通过他的微博,广大网友见证了他的心路历程,感受到微博中的激情和力量。王京在微博名人座谈会上表示,网络名人“大V”需要有社会责任感。希望每个人对待网络都要有七条底线意识,在网络中必须坚持好、把握好底线,共同维护健康网络环境。2013年6月14日,“逐乐中国”生活体验试驾活动由武汉来到成都,来到这座素有休闲之都美誉的城市,顺理成章成都站主题就是寻找巴适、安逸的生活。作为四川微博名人,王京应邀为此次活动专门写了一篇游记《巴蜀之风“逐乐中国”——记一次美好的成都之行》。6月16日,王京将这篇描写通过道路试驾、场地试驾两个环节带领参赛者调动多种感官,乐享成都巴适生活,体验和传递快乐的游记发表到他的新浪微博@作家王京。他令人向往、迷恋的文字,为“逐乐族”带来了不同的快乐体验,这篇游记微博因此被网友大量转发和评论。截止2015年2月8日,这篇游记微博阅读169万人次,转发48170次,评论44735条。从浪漫诗人到微博大V,他一心追求成功的梦想从未停止过。在王京的世界里,美是通过诗性的语言来表达的。美是自然,美是春天的花朵,美是花朵鲜艳的心动。有网友说:“我以为我只喜欢徐志摩,但今天我发现,我也喜欢上了王京这位现实中的诗人!朋友,如果你也爱好文学、爱诗,不妨也去看一下他的作品,都是很真实的感动,相信一定能触动你心底的那根弦。”

王京华-人体艺术字发明人、湘籍书法家,王京华是湖南人,多才多艺。导演、编剧、作词、作曲、摄影、摄像,组织各种艺术活动。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他首创的“人体艺术字”。经他写出来的毛笔字,每个字都能看出人的形态,头、鼻、肩、腰、脚,栩栩如生,每一笔都勾画得惟妙惟肖。王京华博学多识,诗书画观作俱佳,现代艺术家。

王京是王淦昌化名。

那次,他和另外22位科学家被中央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其中,他和钱三强、邓稼先、郭永怀等7人,都属“追授”。就在9个多月前,91岁的王淦昌刚刚因病离世。“王淦昌”这个名字,曾在全球物理学界广受关注,又一度神秘失踪。一直到1978年后,才重回公众视野。

上世纪50年代,王淦昌和一批中国物理学者受命前往苏联,参与杜布纳原子核研究所的工作。在此期间,身为副所长的王淦昌领导的团队,在同步稳相加速器上做实验时,发现了反西格马超负子。一经宣布,收到了世界上100多家物理实验室的贺电。

就在物理学界猜测王淦昌是否会因此获诺贝尔奖时,60年代初,这个名字忽然销声匿迹。17年后,人们才知道,那些年王淦昌化名“王京”,一直工作在中国核武器研制的第一线。

王淦昌

王淦昌(1907年5月28日-1998年12月10日),出生于江苏常熟,毕业于德国柏林大学,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中国政协杂志社待遇

事业单位是指从事社会公益服务业务的非营利社会团体、组织。服务内容包括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具体比如有:中央直属事业单位中央党校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编译局人民日报社求是杂志社光明日报社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全国人大直属事业单位全国人大培训中心全国人大信息中心中国人大杂志全国人大图书馆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人民大会堂管理局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新华通讯社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央行)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全国政协直属事业单位人民政协报中国文史出版社中国政协杂志社中国政协文史馆全国政协信息中心全国政协干部培训中心全国政协服务局中协服务开发中心[4] 最高人民法院直属事业单位人民法院报《人民司法》最高法院影视中心国家法官学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法研所人民法院出版社最高人民检察院直属事业单位机关服务中心·国家检察官学院·检察日报社·中国检察出版社·检察理论研究所·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详情可以看

要看你是做什么的,南京日报社也是有下属单位的,如果你是报社在编人员的话,待遇还是不错的,有编制,然后派到报社的下属公司干活你不但可以拿到报社给的工资,还能那到下属单位的公司。但是如果你是在报社发行公司(一般是没有编制的),待遇就不是很好了(整个报纸行业的发行公司都不怎么好)。

属于全国政协的机关刊物,事业单位编制

一般的事业单位主要是教育医疗科学和中央的直属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待遇很好的。

中国报道杂志社王京忠

黄远生、邵飘萍、林白水

“煎饼王子”汪龙强 “王子,我要一个‘经典脆煎饼’。”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男生宿舍楼对面,一个背着书包的女生对摆煎饼摊的小伙子说。“要辣椒吗?”“不要辣椒,多加一点香菜。”“好嘞!”一分钟之后,小伙子将一个热腾腾的煎饼递给了女生。 这个卖煎饼的小伙子叫汪龙强,来自山东,身高一米八左右,黑黑的皮肤。在学校卖了5年煎饼的他,被学生亲切地称为“煎饼王子”,他的女朋友,则被称为“煎饼王妃”。 卖煎饼的汪龙强不知道学生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称他为“煎饼王子”的,不过他很乐意接受这个称谓。“我煎饼做得很好,人缘也不错,这个称呼挺好的,有种亲切感。”汪龙强说他对自己很有信心。 大多数去汪龙强那儿买过煎饼的同学都比较认可他。“他长得比较帅,人也比较亲切,这个绰号很符合他。”中国青年政治学院06级的王同学说。 彭同学是从同学的口中得知有“煎饼王子”这个人,才去买的煎饼。“我是南方人,不太喜欢吃煎饼,也不太了解他,但他服务态度比较好,尽管要求比较多,但他很耐心。”彭同学说。“煎饼王子”这个称号,刚开始知道的同学并不太多。2008年学校整改,汪龙强和他的煎饼小摊离开了学校,一些同学在校园BBS上发帖“煎饼王子走了,我们吃什么呢”,向学校呼吁让“王子”归来。学校相关工作人员联系上汪龙强,“王子”返回学校继续卖煎饼,从那会儿之后,“王子”的就在论坛上流传开来。 汪龙强认为对人友善是做人的道理,他卖煎饼,只要学生有要求,他都尽量满足。在“煎饼王子”老家的村子里,一半以上的人都在全国各地卖煎饼,汪龙强说比自己卖得好的人很多,所以回去不会跟村里人说“煎饼王子”这个称号,怕被人笑话。 “煎饼王子”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竟被学生邀请去作讲座。去年10月,中青院创业实践社邀请汪龙强,让他讲讲自己的创业故事。 “作讲座就算了,跟你们聊聊天可以。”他认为自己一个卖煎饼的,只有初中文凭作不了讲座。“煎饼王妃”对他说,他们只会讲煎饼,别的什么也讲不了,“王子”说他们就讲煎饼。 汪龙强说:刚开始很紧张,幸亏一个老乡帮他列了提纲,讲着讲着就比较平静了,心里特别开心。 据说这场名叫“商业传奇——煎饼王子”的讲座开讲时,一个大教室里坐满了学生,还有很多学生给他鼓掌。 “这种讲座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生活,有助于大学生思考,大学需要这样的多元化。”06级的彭同学说。 已经毕业了的张同学没有听到这个讲座甚至有些遗憾,因为他发现进入社会后,大学生更需要了解一些书本之外的东西。 不过也有同学认为请“煎饼王子”作讲座有搞噱头之嫌,讲座就应该是学术化的。“生活中其实有很多类似的人,比如食堂三楼卖包子的大妈,但是并没有得到同学们的这种关注。”王同学说,“‘煎饼王子’其实是比较幸运而已,相比于其他人,他的年龄跟大学生的年龄差不多,跟我们的交流更多一些。” 一个山东大汉在北京如何披荆斩棘开创业之路?作为一名普通的煎饼师傅,他缘何获得学生的尊重与热爱?这个平凡的人又为何引来法制晚报、北京电视台的相继报道?4月11日晚,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人与社会》栏目组策划、创意实践社承办的“煎饼王子座谈会”在1318教室举行。在“煎饼王子”汪龙强与创意实践社社长古赟的交谈中,在场同学聆听了这个平凡“80后”的不平凡故事。 古:我们从你家乡开始谈起吧,山东人都爱吃煎饼吗? 汪:恩,我初中三年的干粮都是煎饼。 古:“王子”能告诉我们你的真名吗?来北京之前,在家乡的生活怎样? 汪:我叫汪龙强,1984年出生。我是家中的独子,初中毕业后,父亲让我去考体校,没考上,就和父亲跑到湖北卖冰糖葫芦。第一次,我扛着一整串冰糖葫芦,跑了60里路,只卖出了一串,就5毛钱,回来的时候还迷路了。当时,我一见到父亲,眼泪刷地流了下来,那时候是又饿又累。这次经历,让我体会到了赚钱的不容易,父母供养我们孩子的辛苦。 古:你是怎么“北漂”到了北京呢? 汪:后来,我和父亲回到了老家。当时春节快到了,村子里外出打工的人都寄钱回来,看到别人赚钱了,脸上特别有光,我心里有些难过,觉得作为一个男人,要为家里出力,所以我必须出去。 我跑到镇里找工作,后来看到一个小广告:北京、广东、深圳的公安局招聘保安。我就选择了北京,来到这里,这边的负责人要我们交上岗费、服装费,几乎把我身上的钱都掏光了。 古:这么说,你是来北京的?保安工作做得如何呢? 汪:恩,可以这么说。因为我个子高,就被大队长挑走做保安了。工资低,但是吃的还好,至少能够在北京立足了。 因为刚当保安,所以按照惯例“老兵欺负新兵”,我经常干些打扫、打水的打杂工作。干了一个月,和食堂的师傅们混熟了,他们都挺支持我的,都说“以后要是你再被欺负,我们罩着你”。有一次,我喝了半斤酒,壮了胆,就和老兵们讲道理,“大家都是出来混口饭吃的,都是平等的。咱们商量分工做活”。他们不服气,我们就出去打架了,一对三,我一个个把他们撂倒了,后来他们都服了我。 古:后来你怎么又转行去做煎饼了呢? 汪:保安工作是吃“青春饭”的,以后成家了,上有老下有小,养家难。所以,我特别羡慕技术活,有了技术走到哪儿都能有口饭吃。我去找食堂老师傅商量,他答应在我把工作做好之余教我做中式面点。我学了半年,感觉“我是师傅了”,就想出来把学的技术用上。 古:你刚开始做煎饼的经历是怎样的? 汪:我辞去保安的工作,背着包在北京找工作。当时我没钱吃饭,就跑去饭馆给人家刷碗,干完活了老板赏碗饭吃,就这样跑了几个地方。后来,到了一个饭馆,老板看我刷碗刷得挺干净的,就录用了我。我想,刚开始出来做事,要把师傅的架子放下,从零做起,所以,在那里干了一段时间。 一次,我对老板说我会做点心,老板听了很高兴,说“正好缺个点心师傅”,就不让我洗碗了,让我做点心师傅。我诚实对他说“我刚从技校出来,会,但是做不精”,老板说“没关系,你做。做的好,我们卖了;做不好,倒掉”。就这样,我成了“大个点心师傅”。我觉得这个机会特别好。每天下班,我都要在厨房里练手艺,每个点心做法练三四遍,那段时间常常忙到12点。练了七八个星期,我的烤活手艺不错了。 有时,经理在外面吃到好吃的点心,会买两份回来,一份给老板,一份给我,不是让我白吃,而是要我研究怎么做,把做法给钻研出来。我自己做不出来的,就跑到技校请教老师。人是要一步步往上走。 半年多,我感觉手艺不错了,想自己出来做。老板就要我把手艺留下,我带了两个徒弟,把他们教会了,就辞了工作自己出来干。 古:你是怎么来到我们学校的呢? 汪:一开始,我是在西直门摆个小摊卖煎饼,生意特别好。上午5点到晚上10点,做煎饼手都不带停。早上烟熏熏到自然醒,晚上数钱数到手抽筋。但是这个是打“游击战”,看见城管来了就要跑,万一被抓到了,要罚200块钱。有时候,一个星期被抓了4次,罚了800块。 我就打听西直门附近的学校,听到“中央团校”觉得有意思,就来了。和学校的负责人一谈就成了,买了设备就到食堂做起了煎饼。 古:刚来学校,生意怎样? 汪:一开始在食堂卖,因为刚进来,大家都不知道,所以生意不好,每天也就卖出十几个。人少的时候,看着几个同学进来,我就做了煎饼给他们送过去,说是老板请他们品尝的,他们吃了觉得不错,第二天就来买了我的煎饼。就这样,慢慢打开了市场,不到半个月,我的煎饼摊前就排起了队伍。有时候排到了晚上,老板说“碍事”就把我赶到外面卖煎饼了。 古:“王子”有个“三进三出”中青的故事,能给我们讲讲其中印象最深的一个吗? 汪:一次是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当时学校因为卫生环境的形象,就让我们这些小摊先关门一段时间。我就到北郊工作去了,可是不久老板就打电话给我,让我赶紧回来,说是同学在网上发帖找我,有人说“煎饼王子走了,我们吃什么啊”,我挺感谢大家的。 古:“王子”和我们中青学生的关系很好,您在摊位前设置“自动投币”时有顾虑吗? 汪:没有,同学的素质都很高,自己放钱进去,自己找钱。我还记得很清楚,有一个毕业的同学,他吃我的煎饼欠了十几块钱,毕业后专门回学校还钱,我很感动。 同学对我也很好,我生病的时候还有同学给我送药,一个是潍坊的,一个后来考研去了东北,我都记得。我和同学的关系相当不错,这是必须的。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也争相向这个身边“熟悉的陌生人”提问。 问:你在“北漂”的过程中,是如何保持乐观的? 汪:我有一家老小,再苦再累也得干。作为男人,应该是家里的顶梁柱。我每天早上5:30起床,做到中午2:00回去睡觉,然后下午又做到晚上1:30。每天回家又累又困,但是看到家里的两个孩子就高兴了,就觉得有劲。 问:中青校园有三家做煎饼的,你是怎么看待竞争问题呢? 汪:谁做的好,吃谁的。我们行业有句话“百货对百客”,把自己的手艺一步步做精了,人家觉得好吃,自然会来买你的。 问:现在的煎饼做得这么好,有开分店的打算吗? 汪:有的。但是总店还是在中青院,从中青起步,这叫“混熟了,打山头”,因为我对中青院有感情。 问:你认为做饮食,最重要的是什么? 汪:最重要的是良心。料要用新鲜的、好的,这样才能赚回头客。每天早上,我都要吃自己做的一个煎饼,看看味道正不正。味道正,可以卖;不正,找原因。 《人与社会》栏目组编导王丹妹指出,“煎饼王子”身上体现出“80后”坚毅、乐观、踏实的精神,应该是“年轻人的榜样”。作为发现“煎饼王子”的观察者阿姨表示,正是“王子”的乐观生活感染了她,让她在这个平凡人身上发现了独特的闪光点。 曾被迫离开学生网上发帖“通缉” 几经辗转返回 还被请去讲创业经 “煎饼王子”走上高校讲台 京城里卖煎饼的人很多,但在大学里卖煎饼,不但广受欢迎,还给大学生开起了讲座的,恐怕也就只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里的“煎饼王子”汪龙强一人了。 一个普通人,不但把煎饼做出了花儿,还以自己的执着和踏实征服了中青院的莘莘学子。 煎饼做出花儿 12个鸡蛋摊1个 老家山东的汪龙强从小就和煎饼结下不解之缘,不但天天吃煎饼,且“村里400多户,有300多户都出来做煎饼,全国各地哪都有”。 汪龙强的煎饼和人们常见的天津煎饼不一样,天津煎饼做好后面饼是软的,而他的山东煎饼做好后则是硬的脆的。 记者近日在他的煎饼摊前看到,贴出的招牌里有20余种煎饼,其中的“巨无霸”系列能加各种配料,鱼排、鸡排、火腿肠等。 “我还曾经被同学要求摊过12个鸡蛋的大煎饼呢,20多分钟才摊完,一斤半多,两个人勉强吃完。”汪龙强表现出“煎饼王子”的自豪。 “煎饼王子”的创新精神让他在四五年里积攒了众多校园“粉丝”,就连学院的一位副院长也忠实到“刚下飞机,就奔这里”。 离开校园 论坛上引起轩然大波 在中青院提起“煎饼王子”,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基本就没有不知道的,在学生中的受欢迎程度绝不亚于大学教授。 奥运前由于校园面临整治,汪龙强不得不带着煎饼摊离开学院。就在他离开的前一天,来买煎饼的人排起了十多米长队。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学生们反响强烈,校园论坛里更是充满了“通缉”他的帖子。后来,同学们把意见反映到学院。几经辗转,汪龙强又回到了学院,租下了一个固定的摊位。就这样,他又开始为校园服务了。 对于这个驻扎校内的“煎饼王子”,学校餐饮部的申老师也是印象颇深,“卫生合格,做人做事踏实,又那么受学生的认可,学校也高兴。” 初中未毕业 竟被学子请去讲创业经 去年10月,中青院创业实践社团准备做一期关于创业的讲座,在考虑嘉宾时,受学生喜爱的汪龙强竟成了那次讲座的嘉宾。 “以前没上过讲台,而且觉得卖煎饼没什么好讲的。”初中都没毕业的汪龙强不好意思地说。当时,这场被命名为“商业传奇——煎饼王子”的校园讲座,顺利地通过校团委的批准,而且当天的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讲座前他很紧张,一直在洗手间里抽烟,后来还是一个同是山东老乡的学生和他聊天,慢慢他才放松下来。”当时的创业实践社社长姚尧说。 汪龙强有生以来头一次站在了讲台上,用山东口音朴实地向在场的同学讲述了他的创业历程和人生经历,受到了在场的百余名大学生的好评。 “听完他的故事,觉得他能收获今天的事业不是偶然,而是通过自己的奋斗得来的,是不言放弃的结果。”听过那场讲座的古芸同学回忆到。也因为这个讲座,本已经在学生中大名鼎鼎的他得名“煎饼王子”。 中青院就业中心的韦主任表示,“煎饼王子”能把自己的本事和社会需要结合在一起,并讲给学生们听,这对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有很实际的借鉴意义。

全国优秀教师的事迹材料(精选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说到事迹材料,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事迹材料是用于表扬先进、树立典型,使广大干部群众见贤思齐,有所效仿,从而尽心竭力地做好本职工作而如实记载和反映工作、学习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的书面材料。拟起事迹材料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全国优秀教师的事迹材料(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张爱爱,运河小学语文教师,1990年出生,大学本科学历,小学二级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她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清晰的思考与理解,而且,越来越坚定:教育是用爱行走的事业,教师要以德树人,静待花开。教师要用教育的智慧和思考,为学生的终身负责,为学生聪慧与高尚的幸福人生奠基!在她的情感里,在她的行动中,在陪伴孩子的每一个日子里。她都会用生命去尊重、润泽生命,在付出的同时总有鲜花的陪伴。

作为年轻教师,张老师努力做个适应学校发展的复合型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张老师积极参加了各种学习的机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她认识到了自己与名师的差距,她认真学习并多次聆听了全国优秀教师,省、市、区级优秀教师的课,她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教语文,就要挚爱“把课上好,是最崇高的师德”!

张老师以“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为教育思想,努力争创“专心、用心、细心、诚心”的特色班级!自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通过“责任制”,特别是发挥班干部管理机制,实现班级自治的效果,营造友爱、团结、向上的班风;通过建立特色中队,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给学生营造温馨的学习环境。真诚家校沟通,她成为学生的大朋友,家长的好朋友,纯洁的童心融合了她与学生的情感,亦师亦友,她相信与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

在班主任工作中,也有许多小案例。班里有位“小潘”,是她的“心痛穴”。孩子是一位自尊心特别强但又极度自卑的人。上课举手回答问题必须有他,叫起来回答时可能回答的是第一个问题。不叫他会拍桌子或者下课就会心情不好,哭闹,也会直呼“你怎么不叫我回答问题?”平时课间的时候总是认为别人在嘲笑他,其实同学之间在聊天而且离他很远。对老师当然也是态度格外的“好”。在学校,张老师让班里的好孩子和他交朋友,让他在班级里不觉得自己孤单。在他有一点进步的时候,张老师就在班里鼓励他,让班里学生为他鼓掌。对于孩子的表现,张老师经常与孩子妈妈沟通,及时把孩子的情况反馈给家长。在与孩子妈妈共同努力下,孩子终于有了改变。孩子自己在作文中都会写到,“我已经有好多新朋友了,而且在我有困难的时候,还有同学帮助我。”孩子如今在班里算是新同学啦。当然还有一些小的问题没有全改正,但张老师相信这位学生会慢慢改变,逐渐长大。他这朵小花一定绽放的更加美丽。

师爱无边,她用一颗爱心,温暖着一个个可爱的心灵,一位年轻的班主任在教育之路上她坚信以德树人,静待花开,张老师秉承学校"以人为本,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校训卓越攀行。

陈西西,1992年参加工作,本科学历。热爱教育工作,注重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和积极向上的班风形成,论文、课例多次参加各级比赛获奖,曾获得区“优秀班主任”,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称号。

陈老师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更喜欢班主任这个工作。在培育学生的花园里,她不断地耕耘,不停地创新,不弃地探索,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吴某是一名先天听障儿童,二年级时转到陈xx老师的班中,陈老师为孩子的不幸感到惋惜。她很想让这名同学和正常孩子一样学习、生活。于是,讲课时,尽量离他近一点,声音再放大一点,语速再放慢一点。陈老师一遍一遍地帮他纠正错误的发音,一次一次地指导他写好每个字,当学生进步时,会给他画个“笑脸”,对他竖起大拇指。经过一段时间,他的进步飞跃,书写漂亮了,说话清楚了,学习成绩也由原来的六十多分上升到九十分了,他的家长非常满意,陈老师也露出了灿烂的笑脸。

学生经常会把老师比作妈妈,因为妈妈是给他们最多关爱的那个人。一次,陈老师正在讲课时,坐在后排的一个小姑娘吐了,她连忙走过去,用手轻轻拍她的后背,可是过了一会儿,她的头还低着,陈老师慢慢地帮她转过身子,想让她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下。这时却发现她的右手和右腿在不停地抽搐,程老师赶忙把她抱到了办公室的桌子上,她还在不停地抽搐,眼睛紧闭,口吐白沫。陈老师急忙联系家长,之后又毫不犹豫陪同家长和孩子去医院。陈老师在去医院的路上,不停地叫着孩子的名字,不停地用纸帮她擦吐出的污物。到了医院,帮家长挂号,照顾孩子输液。孩子的病情终于稳定了,孩子的妈妈哭着感谢陈老师。当陈老师回家时,外面的天是黑的.,是冷的,但陈老师却让家长感到温暖了,让孩子感到了关爱。

由于过度劳累,陈老师的心脏出现了问题,医生多次要她不要当班主任了,可是她放不下,舍不得。陈老师总说,和孩子们在一起,会感到永远充满活力,感到工作永远充满乐趣,感到生命更有价值、有意义。

在学生们成长的百花园中,她甘愿成为那饱经风雨洗礼的片片绿叶,托起那一朵朵姹紫嫣红的鲜花,让他们尽情地开放,健康地成长!

该同志自1999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期间担任班主任工作8年,2012年至2013年在济南市饮马小学支教一年。近几年,不断思考探索,迈开成长的脚步,开启了自己教育教学的新篇章。2008年4月被聘为小学高级教师,至今已六年。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济南市教学能手,济南市小语会先进工作者,济南市语文中心组成员,济南市师德先进个人,济南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个人,槐荫区名教师、槐荫区优秀教师、槐荫区支教工作先进个人;被聘为国家教师培训团培训专家,兼任济南市小语会理事;执教课例均获省、市、区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教学论文在全国、省、市评比中均获一等奖,并在全国、省级以上刊物发表,2012年4月成为全国期刊《小学教学》杂志封面人物,进行专栏报道。在全国、省、市小语界有较高的知名度。

一、热爱教育工作,注重修养提升

多年来,该同志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勇于创新,勇于实践,在教育工作中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体现了高尚的师德修养和人格魅力,树立为学生、家长服务的意识,为人师表,重视、关心学生的终身成长,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受到学生、家长、领导、老师的一致称赞,所带班级多次获济南市优秀班集体,本人荣获济南市师德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二、积极投入教改,追求高效创新

在教学工作中,该同志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思想,积极探索教学规律,研磨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注重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在十余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先后总结出阅读教学的课题突破――深入研读――拓展练习的基本模式。在习作教学方面,总结出了读写一体――交流评改――品评赏析――完善誊抄的习作教学方法。在口语交际教学方面,通过反复研究,总结出了情趣导学――同伴互助――语境实践的三段式教学法。这些方法的总结提升,日益形成了她扎实而独特的教学风格。

将思索付诸实践,该同志的语文教学焕发出生机。经过多年努力,她所任教的班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受到学校、家长的高度赞誉。在各种竞赛活动中成绩突出,百余名学生在全国文学大赛、市、区作文竞赛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多名学生的习作刊登在省、市级报刊杂志上。所执教的语文成绩历年来均保持级部第一。一批批热爱阅读、善思乐写的学生从她的课堂走出,乐享自信人生。而她自己也在善思中成长起来,先后被授予山东省特级教师、教学能手,济南市教学能手、小语会先进工作者、师德建设先进个人,槐荫区名教师、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被聘为济南市小学语文中心组成员,兼任济南市小学语文研究会理事。在省、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中,均荣获一等奖,执教的课例被教育部出版发行。

该同志更有幸成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的弟子,通过挂职访学面授,教学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近几年来,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学二十余次,先后赴北京、上海、郑州、福建、银川、鄂尔多斯、潍坊、淄博、东营、泰安等地执教观摩课、展示课三十余节。2012年5月,被国家语文社聘为专家团队成员,赴内蒙等地培训名师,先后执教观摩课十余节,作专题报告十余场。在全国、省、市小语界享有较高知名度。

三、潜心课题实验,推广科研成果

课题研究、科研创新是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改革发展的原动力,它使教育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为此,多年来该同志一直致力于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创新。

她组织参与了山东省十一五课题――创建阳光课堂的研究。依托于学校和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共建的资源优势,学校教师团队和山东师大教育学院的专家团队,结成了专业共同体,共同致力于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她带领老师们先对原有教学现状进行讨论,发现目前的课堂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创建阳光课堂,用现代教学理念创造性地对课堂教学进行重新构建,探索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经过三年的研究,该同志与语文团队一起探索出了阳光课堂的基本特质,并研究出了语文阳光课堂特质及其教学策略。阳光课堂的实践与探索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赋予了课堂教学以生机和活力,专业共同体的组建促进了包括她在内的每一位教师的真实成长,开创出了一种有效的教育研究范式,是值得推广的组合方式。这一课题已于2010年通过专家组评审验收结题,并申报省精品课题,科研成果显著,得到省、市专家的关注。

目前,又在此基础上申报了十二五课题小学‘阳光课堂’教学内容体系化研究,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与水平。

除此之外,该同志还主持开展济南市培养小学生健康的人际关系的研究,倡导建立了学生心理咨询室,执教的心理辅导活动课获得市、区一等奖,四篇心理教育论文专著均获省、市一等奖,并执笔编写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这一课题已于2006年7月顺利结题。还参与全国小学学科四结合课题实验单元整合比较阅读拓展训练课题研究、山东省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济南市习作教学研究小学生古诗文诵读等多项课题的研究。该同志勤于总结科研经验,撰写的十四篇文章在全国、省级刊物上发表,二十余篇论文在全国、省、市评比中获一等奖。2012年4月成为全国期刊《小学教学》杂志封面人物,进行专栏报道。

四、发挥骨干作用,引领教师成长

工作中,她充分发挥自己作为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带领老师们扎实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认真做好教师培训工作。与学校语文老师们一起开展教学研究,磨课、上课、研究课题,先后指导青年教师执教多节评优课、研讨课,选拔课。先后指导十余名教师参加课堂教学、教学设计等比赛,均获省、市、区一等奖。其徒弟杨静老师已经成长为区骨干教师,祝彩霞、谷翔、王延群等老师成长为区青年骨干教师。该同志于2012年至2013年到农村学校支教,在一年的支教工作中,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认真完成各项任务,充分发挥名师的引导作用,耐心细致地指导青年教师备课、上课、教研,取得多项市区级教学成绩,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与学生、与团队伙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经过多年的努力,她的研究水平、敬业精神、指导能力和科研成果得到广大教师的充分肯定、高度赞扬。该同志带领、参与的学校语文教研组于2011年被评为济南市先进教研组,并在区教育局组织的教师素质大赛中,连续两届获得团体一等奖第一名。

在十五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该同志不断耕耘、收获,享受着教育创新带来的快乐与幸福。今后,将继续保持激情,不断进取,做教育创新路上富有勇气和实干精神的开拓者,努力实现美好的教育教学理想!

从事教育工作十八年来,她始终以“做人勤为本,做事实为基”为人生信条,勤勤恳恳教书,得到学生、同事和家长的好评。

一、坚定信念,献身教育,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养

该同志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在工作中,尊重领导,团结同事,敬业奉献。遵守学校各项纪律,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二、爱校如家,工作兢兢业业

该同志爱岗敬业,总是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学校和学生身上,几乎每天都是很早到办公室、教室,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三、尊重关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爱心成就教育。她注重用爱心和耐心感染学生,主动热情地帮助学生,特别是单亲家庭、品行不正的学生,以“爱心、责任心、耐心、”去感染他们,使他们感受到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班里田素荣同学从小父母离异,父亲整天酗酒,该学生只能依靠奶奶打工挣钱上学,该生由于从小缺乏父母的爱,在初二青春期到来时变得十分叛逆,奶奶年龄太大与孩子进行思想沟通困难,作为班主任,在假期及开学的时间里,一直对这个孩子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到现在为止孩子思想行为学习状态有了明显好转。我的一言一行都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充公肯定和好评。

四、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积极做好合力教育工作

定期召开家长会,经常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与家长进行联系、交流,密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系,形成了教育合力。

总而言之,她用朴实的人格,踏实的工作作风,坚定的人生信念,捍卫着“教师”这一神圣职责。

教师的岗位就是战士的阵地,是不能轻易放弃的。我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先进个人事迹材料如下:

本人自2006年至今一直担任着音乐系舞蹈表演专业教研室负责人,承担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现代舞、编舞技法、排练等课程;担任多项艺术实践课题,成功发表论文近十篇;负责音乐系舞蹈表演艺术团的各种排练演出;曾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大奖,多次组织艺术团参加省市大型演出活动。

在工作中,我勤恳敬业,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认认真真地做好本职工作,不辜负领导对我的信任。教学上本着“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宗旨,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教他们学习知识,而且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她虚心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对自己所任教的语文学科有了很强的驾驭能力。教学中注意分析学生的特点,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积极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活跃有序的课堂氛围,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我处处为学校大局着想,从不因为个人事情耽误学校正常工作。为了更专注地投入教学工作,在这几年的时间里迎难而上,勇挑重担,欣然承担了好几项教育教学比赛的任务,通过自己刻苦专研也取得了一项项骄人的成绩。工作中,我就是这样对自己严格要求,本着一丝不苟的态度,教学以实为本,育人从实际出发。深信只要踏实肯干,定能赢得学生的认可,同事的认同。

一、个人科研情况

2011年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策研究课题号:1011BZZ1596,结题号:20120102社会科学院

2011年湖南宁乡出土的殷商时期宫廷雅乐—大铙古乐开发利用研究课题号:1011ZZ61,结题号:20120101社会科学院

2009年大铙古乐开发利用研究课题号:KJ09023,结题号:2010027湖南科技职业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

2013年宫廷雅乐——殷商时期的大铙古月开发利用,湖南总工会,湖南省科技厅,湖南省人事厅,省经济信息化委员会,省知识产权局

二、近几年获奖情况

1、国家级:

2009年国家教育部颁发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优秀教师称号

2012年创作舞蹈入围第十届全国桃李杯古典青年男子组

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荣获三等奖

2013年香港国际舞蹈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2014年指导学生江为获得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

2014年指导学生李志辉获得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

2、省级:

2008年湖南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优秀教师称号

2013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指导李志辉荣获二等奖

2013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指导罗绪龙荣获二等奖

2014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指导李志辉荣获二等奖

2014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指导江为荣获三等奖

2014年湖南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荣获一等奖

2011年被学院评为先进工作者

2007年院优质课及赛中荣获三等奖

三、组织策划大型活动情况

2008年虎门国际服装艺术节开幕式舞蹈总导演

2008年浏阳花炮节闭幕式舞蹈总导演

2008年一直担任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舞蹈编导

2009年湖南科技职业学院舞蹈编排

2009年跟随田壮壮导演参加法门寺大型舞剧担任舞蹈导演

2010年我系舞蹈表演专业毕业汇报总负责

2010年张家界旅游节开幕式舞蹈总导演

2010年深圳卫视路啊年演唱会舞蹈编导

2011年怀化旅游节开幕式舞蹈总导演

2014年湖南卫视金鹰艺术节开幕式舞蹈编导

2014年湖南卫视春节晚会舞蹈导演

第八届会 长:陈昊苏副会长:郭晓勇 李红杰 黄泽存 史秋秋 于涛 赵建平秘 书 长:于涛(兼)常务副秘书长:王瑞祥常务理事(按姓氏笔画顺序):于涛 于建超 王天义 王彦京 王瑞祥 王锡符 史秋秋 刘正坤 余细妹 李红杰 汪敏豪 陈吉 陈昊苏 陈瑞端 林力源 南由礼 赵珺 赵建平 袁爱林 郭晓勇 崔建华 黄泽存 彭争鸣 蒋利民 韩祖武 裘锡荣监事会负责人: 谭秀珠监事会成员: 邹国相 侯志平 祝明义 李威伦 于建超理事于涛 于长林 于建超 弓晓峰 马海滨 乌吉玛 牛雪芹 王芳 王士荣 王云放 王天义 王文晔 王汉平 王玉金 王庆苏 王丽华 王君校 王希庚 王国庆 王彦京 王珊珊 王维东 王瑞祥 王锡符 王溦时 王迪生 韦小鸿 乐美贞 卢万仪 卢纪新 史雪芹 叶佩学 叶念先 田增勇 石志友 史秋秋 刘子佳 刘正坤 刘伯华 刘明辉 刘 威 刘晓骏 刘海涛 刘铁山 向红 孙明孝 朱宝龙 许卫照 许德基 邢晓辉 余细妹 吴成政 吴国江 吴明达 宋萍 张平 张平 张常生 张盛茂 时光 李乃学 李仁芝 李红杰 李建华 李忠 李笃功 汪 霖 汪敏豪 祃璟琳 肖克 肖保平 肖恒刚 邹爱民 陈吉 陈亚芬 陈再伟 陈丽娜 陈坚荣 陈昊苏 陈瑞端 陈德敏 周天豪 周流溪 林力源 林有光 南由礼 胡旭 胡德清 赵珺 赵云峰 赵建平 赵德智 凌波 夏荣强 栾慧琴 袁宏宇 袁爱林 贾文德 郭晓勇 郭静芬 钱宏诚 顾玉林 崔建华 戚健 曹葆柱 曹雄林 曹瑞明 黄发平 黄泽存 彭争鸣 曾凡跃 焦夕洋 蒋利民 谢龙飞 韩祖武 蓝天强 裘锡荣 赖晨野 鲍进才 魏以达 魏玉斌 魏建华 刘鸿元名誉理事丁及 丁方明 丁祖诒 马欣 毛大凤 毛自赋 王云新 王玉琴 王庆宇 王建兵 王青龙 王崇芳 邓团子 韦山 冯冠茂 包叔钧 叶树滋 宁守仁 石成泰 刘铃 刘才盛 刘凤仪 刘志明 刘俊芳 刘鹏忠 许金琳 吴兴 吴长盛 吴恂南 宋绳坦 张伟 张 载 张子光 张丹忱 张昊光 张绍基 李 文 李森 李士俊 李大成 李玉萍 李守义 李克西 李秀英 李威伦 李桂才 杨韧 杨汝模 杨剑松 杨葭菼沈云飞 沈澄如 肖 荣 邹国相 陆彬生 陈 敏 陈杏良 陈炳先 陈德恩 周东元 周茜云 庞兆森 郑健斌 侯志平 祝明义 胡国柱 胡孟崮 赵云峰 赵纯光 骆明卿 原 明 徐可倬 徐宏九 徐森荣 郭喜照 顾建华 高成元 崔之骎 曹文兴 梅洛 符立 肖培良 黄克 黄长青 黄伟民 黄启生 曾定之 曾倩仪 谢玉明 谢祖钧 韩道翥 楚泽涵 雷凡宇 谭秀珠 樊耀先 魏原枢第九届会 长: 陈昊苏(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原会长)第一副会长:郭晓勇(中国外文局常务副局长)副会长:陈 实 中国报道杂志社社长兼总编于涛 人民画报社社长胡小林 山东枣庄学院党委书记王芳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世界语部主任王瑞祥 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秘书处主任秘书长: 王瑞祥(兼)副秘书长: 王彦京 蒋利民 张常生 刘明辉 孙明孝常务理事丁晶 于涛 于建超 弓晓峰 王芳 王天义 王汉平 王君校 王彦京 王瑞祥王珊珊 韦小鸿 刘正坤 刘明辉 向红 孙明孝 余细妹 张常生 时光 汪敏豪肖 克 陈 吉 陈 实 陈昊苏 周天豪 胡小林 赵珺 赵建平 段永兴 凌波 袁爱林 郭晓勇 崔建华 曹葆柱 曹胜强 彭争鸣 蒋利民 韩凯 裘锡荣理事丁晶 于涛 于长林 于建超 弓晓峰 万仁平 牛雪芹 王芳 王士荣 王云放 王天义 王文晔 王汉平 王玉金 王乐天 王亚明 王丽华 王君校 王希庚 王彦京 王迪生 王建兵 王珊珊 王瑞祥 王溦时 白日升 巴岩 巴特尔 韦小鸿 卢纪新卢岩 卢晓光 史雪芹 田增勇 龙 章 包长震 包银河 母春蕾 刘子佳 刘正坤刘伯华 刘芝纯 刘明辉 刘 威 刘晓哲 刘海涛 刘铁山 刘鸿元 向红 孙大琛 孙仁黎 孙明孝 朱宝龙 许卫照 吕应利 邢晓辉 余细妹 吴成政 吴国江 宋萍 宋子彬 张大力 张平 张连进 张铁铮 张常生 张盛茂 张雅婷 赵承华 时光李乃学 李宝发 李国选 李建华 李忠 李笃功 汪敏豪 汪霖 汪静 肖火力肖克 肖保平 肖恒刚 邹爱民 陈 吉 陈实 陈再伟 陈丽娜 陈坚荣 陈昊苏陈烨 陈敏 陈德敏 周天豪 周志奇 周流溪 周光亚 尚颖 林有光阿哈买提· 夏德曼 孟琳 罗春华 杨宗武 胡小林 胡凤声 胡旭 赵珺 赵云峰 赵承华 赵建平 赵德智 荆纪国 段永兴 高俊峰 凌波 栾慧琴 袁永明 袁宏宇 袁爱林 贾文德 郭晓勇 郭静芬 顾玉林 徐明达 徐承富 徐景科 崔建华 戚健 曹胜强 曹葆柱 黄永坚 黄发平 黄勇胜 黄恩亮 黄 敏 黄银宝 程永华 彭争鸣 彭栗 曾凡跃 焦夕洋 蒋利民 谢龙飞 韩凯 释永根 蓝天强 裘锡荣 鲍进才熊林平 谭夏怡 魏以达 魏玉斌 魏建华

王志强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湘菜大师曾鹏飞,中国烹饪大师曾鹏飞,中国名厨曾鹏飞长沙市红星鹏飞厨师职业培训学校长沙红星鹏飞餐饮小吃培训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管理规范、环境优美、学习氛围浓郁、设施设备先进。拥有一支勤奋、务实、开拓、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师资队伍,拥有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特级一级技师多名和职业资格证书高级教师多名在本校任全职,聘请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湘菜大师、国家级考评员在本校管理任职;同时拥有宽敞明亮、设备齐全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室、实操教室等实际动手操作练习; 为省内餐饮业培养出了无数餐饮技术人才,现已是餐饮业的骨干,都开办了各种各样的餐饮店/小吃店/加盟店等。其专业性强,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高。中文名称:长沙市红星鹏飞厨师职业培训学校外文名:Changsha Red Star Pengfei Food and Beverage Snack Training School组织形式:个人独资学校简介长沙红星鹏飞餐饮小吃培训学校成立于2008年,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时代阳光大道西600号,本校达到教育培训机构设置标准,有审批机关颁发《办学许可证》《非企业登记证》《税务登记证》长沙市红星鹏飞厨师职业培训学校是湖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和劳动局颁发的正规单位。长沙红星鹏飞餐饮小吃培训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管理规范、环境优美、学习氛围浓郁、设施设备先进。拥有一支勤奋、务实、开拓、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师资队伍,拥有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特级一级技师多名和职业资格证书高级教师多名在本校任全职,聘请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湘菜大师、国家级考评员在本校管理任职;同时拥有宽敞明亮、设备齐全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室、实操教室等实际动手操作练习; 为省内餐饮业培养出了无数餐饮技术人才,现已是餐饮业的骨干,都开办了各种各样的餐饮店/小吃店/加盟店等。其专业性强,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高。长沙红星鹏飞餐饮小吃培训学校,经过20多年发展,红星鹏飞凭借专业的厨师,专业的技能,专业的品牌,专业的教学模式,秉承诚信办学,包教包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企业、员工、联盟者三赢的理念,想开店创业的朋友,创业致富首选,不可错过的创业致富项目,抓住机遇,,红星鹏飞期待您的加入,红星鹏飞就是你不二的选择。长沙红星鹏飞餐饮小吃培训学校项目主要有特色小吃、早餐早点、特色酱卤、冷饮奶茶、炒菜厨师、西点等工种。学校宗旨发展厨师职业教育,切实提高餐饮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厨艺技能水平学校愿景打造世界级餐饮界精英 学校使命传递“更快、更优”的技术价值 学校精神诚信思进,创新务远 学校价值观专业进取 追求成功 不断创新创始人经历曾鹏飞,男,汉族,1982年8月出生,湖南娄底人。中共党员,中国名厨,中国一级评委大师 中国烹饪大师,湘菜烹饪技能大师,湖南省烹饪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协会理事,湖南省餐饮行业协会理事,现任湖南长沙红星鹏飞厨师职业培训学校创始人兼校长。2006年7月考取北京经济技术研修学院毕业证书。2007年7月获得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2015年9月荣获长沙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颁发的湘菜烹饪技能大师证资格证。2010年参加由《美食与美酒》杂志社主办的中国BEST50明星厨师大赛,荣获长沙站金奖;2012年8月荣获湖南长沙厨王争霸赛冠军;2013年6月在成都贵一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主办的“我是食神”厨艺大赛中,荣获金牌大厨称号;2014年8月荣获中国湘菜厨艺大赛·花园酒店厨师操作技能比赛最佳创意奖,并获得中国巨轮杯干锅系列 比赛最佳特色创新奖;2015年12月荣获中国湘菜厨艺大赛湘美味杯一等奖,并被授予酱板鸭系列的“最佳口味”殊荣,在四川 天府美食杯厨艺大赛中,荣获卤菜系列金奖;2016年1月获得湖南省民间组织管理局授予的理事资格证;2016年8月16日第六届全国饭店业技能大赛由中国饭店协会、湖南省餐饮行业协会主办,湖南省经贸建 设工会、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协办,荣获湖南赛区金奖;2017年5月被国家名厨编委会授予“中国烹饪大师”称号,他的业绩及作品被选入由全国政协办公厅中国 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国家名厨》第四卷一书中。2018年1月26日获选湖南省人民政府省劳动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评委烹饪职业技能考评员。2018年11月由中国烹饪文化中心国家名厨编辑委员会创办首届国家名厨技能大师全国评选网络大赛荣获第 12名,进入全国名厨20强技能大师。2019年1月15日美团美食文化研究院邀请入驻美团匠星美食名人库。 2019年,1月,创办了名厨食神,餐饮连锁加盟品牌。

1、韩天衡

韩天衡  ,1940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苏州。号豆庐、近墨者、味闲,别署百乐斋、味闲草堂、三百芙蓉斋。擅书法、国画、篆刻、美术理论及书画印鉴赏。

现任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名誉院长、韩天衡艺术教育基地校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温州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特聘教授。

2、陈巨来

陈巨来(1904-1984),原名斝,字巨来,后以字行,号塙斋,别署安持,安持老人、牟道人、石鹤居士,斋名安持精舍,浙江平湖乍浦镇人,寓居上海。20世纪我国杰出的篆刻家,著名书画家、诗人,其篆刻被人誉为“三百年来第一人”。又因《安持人物琐忆》一书,被誉为民国掌故专家。

陈巨来篆刻艺术蜚声海内外,作品得到金石收藏家的珍视。曾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西泠印社社员、上海书法篆刻研究会会员。1980年9月,被聘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有《安持精舍印话》。

3、齐白石

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4、石开

石开,1951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原姓刘,别名吉舟,从事艺术职业后改姓石。青少年师从陈子奋、谢义耕、何敦仁等先生学习书法、篆刻、绘画、诗文。

1998年迁居北京,为职业篆刻书法家,沧浪书社成员。历任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中国书法进修学院教授。

5、童衍方

童衍方,1946年生,浙江宁海人。号晏方,别署宝璧斋、爱竹庐。师从来楚生。

现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西泠印社副社长兼鉴定与收藏研究室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上海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上海书法家协会顾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韩天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巨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齐白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石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童衍方

王志强,男,1972年3月14日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田径国家级裁判,湖北省田径裁判委员会委员,国际田联 “教练员培训与认证系统”一级讲师,首批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1972年3月出生于河北张家口市,1997年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同年7月留校任教。2001—2004年于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学习,获教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方向)博士学位。2011年前聘为武汉体育学院田径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1年晋升为正教授,武汉体育学院优秀师资人才。2011年前分别担任武汉体育学院藏龙校区教务处长、副院长,2011年9月任武汉体育学院教务处处长。2012年5月中旬入选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首批培养对象。注:“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是国家体育总局根据《全国体育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为了重点培养和造就一批思想过硬、在体育专业技术领域起带头作用、为我国体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的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而实施的。该计划的培养对象由国家体育总局面向全国体育系统选拔从事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及从事其他专业技术工作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重点选拔体育科研、体育教学、运动医学、体育工程等领域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 1997年以来,致力于田径教学、裁判、科研一线,表现出较强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1999年1月获派参加国际田联东亚发展中心举办的短跑、跨栏高级教练员培训。1999年通过田径国家级裁判,并先后参加了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2001年)、全国体育学院田径运动会(2002年)等大型田径赛事的裁判工作,荣获全国体育学院田径运动会裁判员“体育道德风尚奖”。2004年5月参加国际田联东亚发展中心举办的国际田联教练员培训与资格认证系统Ⅰ级讲师培训班。

1、韩天衡

韩天衡,1940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苏州。号豆庐、近墨者、味闲,别署百乐斋、味闲草堂、三百芙蓉斋。擅书法、国画、篆刻、美术理论及书画印鉴赏。

现任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名誉院长、韩天衡艺术教育基地校长、上海中国画院顾问(原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首席顾问、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会会长、吴昌硕纪念馆馆长、中国石雕博物馆馆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温州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特聘教授。

2、王增伯

王增伯、1941年生,河南郑州人,现任河南省书画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轩辕文化书画院院士、洛阳颜真卿研究会名誉会长、惠济区书画摄影家协会理事等职。

王增伯自幼喜欢书法,研究临摹名帖,数十年如一日,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不断研习各种书法字体,现在各种字体皆能书写。

其作品曾入编:《中国现代书画篆刻界名人录》、《辛亥百年书画雅集》、《辛亥百年海峡两岸名家书画作品集》、《第二届轩辕杯全国书画作品集》。

《和谐文化全国书画作品集》、《东方之冠全国书法美术作品集》、《丹青颂丰碑》、《英雄赞歌》收录作品被毛泽东图书馆收藏。

3、陈巨来

陈斝(1905-1984),字巨来,后以字行,号墒斋,别署安持,安持老人,斋名安持精舍,浙江平湖人。幼承家学,篆刻初从嘉兴陶惕若,十九岁起拜一代宗师赵叔孺先生为师。

赵先生指导他认真以《十钟山房印举》为本,学习汉印。又由叔孺老师介绍得识富于收藏的吴大澄之孙吴湖帆,吴慷慨将家藏汪关《宝印斋印式》十二册借其参考,经潜心研究七个寒暑。

使他的治印炉火纯青,更为工稳老当。后又得见平湖葛书征辑《元明清三代象牙犀角印存》,便专玫元朱文。乃师叔孺赞他"刻印醇厚,元朱文为近代第一。

他自言平生刻印不下三万方,全国各大博物馆、图书馆都请他刻制元朱文考藏印,当代书画大家张大千、溥心畲、吴湖帆、叶恭绰、冯超然、张伯驹、谢稚柳等用印。

建国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友人曾集其印章,刊成《盍斋藏印》。出版有《安持精舍印存》、《安持精舍印最》。

著有《安持精舍印话》二卷,辑有《古印举式》两集。曾与胡铁耕、俞逸芬、王玉蓉三人同时拜袁世凯次子袁寒云为师学习绘画。

4、齐白石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人。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

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

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

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2017年12月17日,作品《山水十二条屏》以亿元成交,成全球最贵中国艺术品。2018年4月1日,25幅齐白石真迹在深圳展出。

5、童衍方

童衍方 : 男,汉族1946年2月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海人,中国当代最具声望的篆刻家、书法家、收藏家。幼喜书画篆刻,后得来楚生、 唐云先生指教。

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大书法篆刻展及在 《书法》、 《书与画》等刊物发表,被收入《国际书法篆刻作品集》、《国际临书大展作品集》、《全日本篆社篆刻作品集》等。

为多处博物馆、纪念馆收藏或被碑刻。出版《童衍方述》、《篆刻丛书—刀法》、《吴昌硕先生的篆法、章法、刀法》、《来楚生先生的书画篆刻艺术》等。亦擅国画。

曾任上海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现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西泠印社副社长兼鉴定与收藏研究室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

上海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顾问。

半月谈杂志社王京忠

一名摄影师 船员基本信息 姓名: 王京忠 性别: 男 年龄: 32 民族: 汉 婚姻状况: 已婚 学历: 大专 政治面貌: 群众 船上工作经历 所学专业: 水手 工作经验: 五年-十年 在职单位: 在职职务: 摄影师

2020榜样春晚在京成功录制。 12月29日(2019年)下午13:30,由(团中央)分类引导青年工作优秀活动案例《身影》节目倡导,中国策划管理指导委员会、将军文化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等单位共同组织的2020榜样春晚录制活动在北京星光影视园星光厅成功录制。原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自鹏,京津冀一体化副总指挥周猛,共和国老兵、天下第一刀发明人沈从岐,中国策划管理指导委员会主席宋懿霖,全国榜样文化工作委员会会长杨少君,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总经理王京忠,中国正能量协会原秘书长李威,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田伯平,中华英烈褒扬文化促进会文化工作部部长周殿胜,原空军后勤部副政委、少将张国治,教育部中国国际文化教育促进会秘书长潘志远 ,文化部中国乡土艺术协会秘书长李琦,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某研究院政治委员、少将孙昌军,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原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许晨,(团中央)分类引导青年工作优秀活动案例《身影》节目常务副总编汪漪,中华榜样艺术馆秘书长郝白鸽,中华榜样艺术团团长凯歌、副团长曾群等专家、学者和来自全国39个代表团、艺术团近700人参加了该活动。 榜样是力量,榜样是方向,榜样是担当。据悉,《身影》节目创建于2009年,2010年被共青团中央选入《分类引导青年工作优秀活动案例》,团中央办公厅并以《让典型的“身影”伴随务工青年健康成长》为题将其工作经验收录进《四类青年思想引导大纲》案例集,发文给共青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全国民航团工委,全国铁路团工委,中央金融团工委,中央企业团工委学习交流。截止目前完成各类访谈近800期,访谈嘉宾遍及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00多个市、县,直接和间接影响各类青年近5000万人次。被中外媒体和榜样群体誉为榜样节目。 2020榜样春晚由王京忠、刘佳美、凯歌、刘玮、陈溪源、田地主持,共分《开幕式》《不忘初心》《榜样》《追梦》《鸣谢》五个篇章。歌唱、舞蹈、杂技、朗诵、访谈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赢得了与会嘉宾的阵阵掌声。北京新四军老战士合唱团、北京开国功勋后代艺术团气势恢宏的合唱,以及革命后代的访谈,让全场观众热血沸腾。若丹、柏霖倾情朗诵的《最后的独白》更是将大家带进了先烈的内心世界。北京阳光朗诵艺术团的《国刀是怎么铸成的》,讲述了沈从岐老人的榜样事迹,郑琴妹的一首《榜样》表达了全国人民对于榜样的崇敬,新加坡华人女歌手成凯欣的一曲《故乡》倾诉了海外游子对于祖国的热爱。活动期间,东方猫王朱雪峰、星光大道于潇童、变脸公主叶小莲、真情王子王旭等也莅临会场公益助演。 活动期间,还举行了“天下第一刀全国发行办公室”授牌仪式和365榜样公益行活动启动仪式。 组委会还授予沈从岐、盛锦云、汪漪、张小民、毛小宝、陈建钧、常梦、黄浦江、刘玉兵、胡敬保等十人为2020榜样春晚榜样大使。并和北京振国威经贸有限公司、四川众生缘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同时授予伊玖时代、草原黄金蛋、倪酒白酒为2020榜样春晚指定产品。 北京通州区社会工作者联合会和北京通州区关爱中心为本次活动提供了全方位的志愿者服务。 最后全体演职人员和全国晋京代表在2020榜样春晚总指挥杨少君的领诵下,共同重温了《中华榜样宣言》。 看榜样春晚,聚中华正气。据悉,2020榜样春晚是第三届,全国榜样文化工作委员会会长杨少君表示,举办榜样春晚,旨在为全国榜样群体搭建一个才艺展示,思想碰撞的平台。与会专家认为榜样春晚的创建,将有利于全国人民对于我国榜样群体的了解,并将促进全国榜样群体的健康发展。 作者:君歌

报刊、电台、电视台刊发新闻、通讯、诗歌、散文、摄影作品数百篇(幅)。作品数百篇(幅)。被军、师、团嘉奖10余次,4次荣立三等功。被部队评为连队的标兵、机关的先进、部队的典型。新华社中国图片总库签约摄影师。荣获中国记协颁发的“爱心大使”、“中国公益事业形象大使”、为《半月谈》创下发行量723万份亚洲最高纪录、成为“中华第一刊”做出突出贡献,在报刊界具有广泛的影响。连年被评为先进个人。“2004最佳传媒策划家奖”、“2005中国策划业十大新坐标人物”、“2006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策划专家”、2009年还与张艺谋、世博之父蒋一成、华人领袖贺兴桐等共同荣获得四届“中国诸葛亮策划大奖”,“2009中国世纪大采风——最具影响力策划人物”等称号。连续四届“中国诸葛亮策划金奖”等殊荣。

  • 索引序列
  • 中国政协杂志社王京
  • 中国政协杂志社待遇
  • 中国报道杂志社王京忠
  • 王志强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 半月谈杂志社王京忠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