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阳明心学论文文献

阳明心学论文文献

发布时间:

阳明心学论文文献

阳明谪居龙场驿时,在穴居的山麓岩洞研读《易》。阳明起初并没有领悟,仰首思考,低头凝思。《易》涵盖天地四方,深入精微,却让人觉得茫然没有具体所指,各家解说纷纭。期间貌似有所得,思绪充沛如水冲破堤岸,了然于胸感觉通透,沉淤吐出,精华呼入,仿似有形相,却不知道所以然。得到启发而把玩《易》的义理,安然地歇息,严肃庄重地出现内在的喜悦,内心悠然地生机勃勃。精粗统一,内外结合,把险境视作夷地常态,却已经不把这看做是困厄。 于是,阳明感叹说:“哎呀,这就是古代君子之所以甘愿长居夷地,忘记自己被拘禁,不知觉已经年老的原因啊!”于是把石窝命名为“玩易”,并记录。说:“《易》,具备了‘天地人’三才之道,古代的君子,居家就观摩卦象把玩易辞,行动就观摩变化把玩占卜。观摩卦象把玩易辞,三才之道的本体建立了;观摩变化把玩占卜,三才之道的运用践行了。本体建立所以存养而神妙,运用践行所以行动而莫测。神妙所以懂得周全万物而没有局限,莫测所以包围天地而没有痕迹。没有局限因而卦象易辞具备了,没有痕迹因而变化占卜产生了。因此,君子暗地清净心灵无一毫私意,斋戒身心以彰显他的品德。往昔孔夫子读《易》曾经“韦编三绝”。是啊,假如给我几十年时间去学习《易》,也可以说没有大过失了。 笔者2018年到修文参加阳明文化节所照照片。 玩易窝记 【原文】 阳明子之居夷也,穴山麓之窝而读《易》其间。始其未得也,仰而思焉,俯而疑焉。函六合,入无微,茫乎其无所指,孑乎其若株。其或得之也,沛乎其若决,了兮其若彻,菹淤出焉,精华入焉,若有相者,而莫知其所以然。其得而玩之也,优然其休焉,克然其喜焉,油然其春生焉。精粗一,外内翕,视险若夷,而不知其夷之为阨也。 于是阳明子抚几而叹曰:“嗟乎,此古之君子所以甘囚奴,忘拘幽,而不知其老之将至也。夫吾知所以终吾身矣。”名其窝曰“玩易”,而为之说。曰:夫《易》,三才之道备焉,古之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共变而玩。观象玩辞,三才之体立矣;观变玩占,三才之用行矣。体立故存而神,用行故动而化。神故知周万物而无方,化故范围天地而无迹。无方则象辞基焉,无迹则变占生焉。是故君子洗心而退藏于密,斋戒以神明其德也。盖昔者夫子尝韦编三绝焉。呜呼,假我数十年以学《易》,其亦可以无大过已夫。 【点评】 本文是阳明被贬谪龙场驿时所作,是关于阳明心学产生过程的重要文献,记载阳明由浅入深领悟《易》的过程,龙场悟道正在此之后。《易》不仅抚慰阳明的内心,还让他对儒家圣学有新的思考。为了纪念自己由《易》悟道,阳明把所居之处的山洞命名为“玩易窝”。 在《朱子晚年定论序》中,阳明回忆龙场悟道说:“其后谪官龙场,居夷处困,动心忍性之余,恍若有悟。体念探求,再更寒暑。证诸《五经》《四子》,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现代易学家朱伯昆先生曾说:“王氏心学的基本命题,虽非出自《周易》经传,但其思想体系亦受易学影响。”因此,现今有些学者认为王阳明悟道的地点不在阳明洞,而是在玩易窝。笔者还觉得,阳明这句“古之君子所以甘囚奴,忘拘幽”有点存在主义的味道。 玩易窝保存至今,位于贵州修文县龙场镇,不在修文县的中国阳明文化园里边,参观者需要另外打车过去。

大明,弘治六年(1493)王阳明第一次参加会试,未能如愿。但他没有因落第而一蹶不振,又重整旗鼓,倍加努力。然后,四处找来朱熹的著作如饥似渴,刻苦钻研。当时王阳明和好友钱氏意气相投,乐意探讨如何效法成圣的问题,最后他们二人商量后决定,想要成为圣贤,务必精通朱熹所言之“格物穷理”。 两个好友在学习过程中,看到朱熹的著作中,有句程颐说的话:“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 得来全不费工夫,恰好就地取材。王阳明父亲办公的地方有不少竹子,他们二人就开始“格竹子”,于是,二人绞尽脑汁,日夜思考,但彼此毫无进展,没有格出其所以然。 三天之后,钱氏因疲劳过度而病倒了,无奈之下 不得不放弃“格竹子”;当时王阳明偏不信这个邪,更加发奋精进,夜以继日地全力“格竹子”。七天之后,王阳明身体彻底透支,劳累过度而病倒了。因此,二人概叹说:圣贤不太容易做,也没有力量去格物了。就这样折腾了一番就浅尝辄止,“格物”之事没见分晓就已经偃旗息鼓,放弃了格物之学。17岁时,王阳明又开始潜心修炼神仙养生之道,可见,无论做什么事情,他就是那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 王阳明初次“格物”为什么会遭到失败呢?根本愿因在于他没有按照朱熹的教诲去“格物穷理”。后来清初的朱子学者陆桴亭对王阳明的这一做法也持批评的态度,他认为王阳明没有通透朱子格物穷理之旨。 在末学看来(只代表个人拙见),王阳明“格竹”失败的原因是: (1)从《阳明先生大事年表1472——1529》中可见一斑。在“格竹”之前,先生12岁时,虽有“惟为圣贤方是第一”的鸿鹄之志;但并未具备有关圣贤之学的基础,除广信上饶大儒娄谅之外,并无得道高人的点化。 (2)年纪尚小也是一个问题。毕竟王阳明“格竹”是才十七八岁,而且才短短七天时间,离悟道尚远,缺乏一定的社会体验。回顾历史,如此年纪见性悟道者实属稀有;“道”乃形而上学,万物之体,不能轻而易举便可得道,需要具备一定的信心和定力。 (3)因王阳明求道心切,想急于求成;故欲速则不达。由于,悟道之心太过强烈,波动的思绪难于平静。所拥有的欲望愈大离道愈远,咫尺天涯,不能洞见无为之旨。 (4)大道至简,大智若愚。聪明和愚钝与道没有多大关系,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对道坚定不移的信心。圣人孔子之弟子——曾子虽头脑愚钝,但他为什么掌握了儒家精髓,得到了孔子真传。据说,孔子学派分为八派,唯曾子一派发扬光大。朱子如此解释格物:格物之“格”乃“尽”之意,穷尽事物之理,是为格物。宇宙万物都由“理”和“气”构成,气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材料,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现实世界中,理、气不能分离,但从本源上来说,理先于气而存在。要先穷尽“分殊”之理,经过积累之后,才能悟出大的“一理”。 王阳明“格竹”失败20年之后,具备了丰富的社会阅历,也夯实了悟道的基础。在贵州龙场的窝石椁内,经过长期的修行后,一天夜里恍然顿悟了“心即理”的高度统一中,切身体悟到“格物致知”。 事实上,王阳明“龙场悟道”之核心就是“心学”。探究出世之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朱子主张“心外求理”;而王阳明主张“心内求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二者相较之下,我认为,王阳明先生所悟才是至上真谛。因为一切万法皆具在内,而不在外。

王阳明心学论文的参考文献

依靠他自己的知行合一,而且依靠他自己的能力,并且他人也非常的善良,并且也特别勇敢,所以才会走上人生的巅峰。

王阳明在母亲去世以后,更加的奋发图强,每天都在努力读书,后来明英宗被俘虏刺杀以后,他就专心研习兵法,后来在他18岁的时候,接触了朱熹的文学,对他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后来他在弘治五年参加了乡试,中了举人之后,他又考近士,但是却落榜,虽然两次科举没有中,但是他却得到了李东阳的赏识,参加了会试,他凭借着特别优秀的成绩,成了进士,后来刘瑾被除掉,他也因此开始走向了人生巅峰。

知行合一【内容提要】所谓知行合一,知即指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行是包括心理和外在的全部行为,二者合一,既不是以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为主,继而进行实践,也不是把实际的行动当做是完全明了内心的认识,而是让人们意识到这一点:心理认知与其在现实中的行动是紧密相关的,我们不仅要认知,更要践履,把“知”与“行”统一起来,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认知水平,两者相辅相成,从而完善自己的身心修养,以期望最终能达到上善之境。【关键词】心 知行合一【引言】中国哲学史有两大特点:其一是以修养论为中心,另一个是以知行合一为目的,将心理与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促使自己的修养得到提升。“知行合一”这一词的首次提出,是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期间,他对此也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正文】(一)背景:通过“龙场悟道”,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由此,阳明心学正式成立。“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此句表达出:理只在心中,外在的一切都是内心的体现,所以,要向内求理。当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作为心学中的概念,主要针对朱熹的思想。他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学风。同时,包括王阳明颇为欣赏的陆九渊也都主张“知先行后”,分裂了知与行。在此,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以救朱学之偏。综上,知行合一的目的有二,一是纠正当时重理论轻道德践履的风气,二是纠正内在动机与外在行为分离的现状,提出内在动机作为内在行为,要克制其中不善的因素。(二)分析:1.知行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真知需要有切实的体验,两者在没有私欲时是一体的,有了实际的行动体验,才能所是知了,没有行为而只是心里的认识,就算不上是真正的知道。正如“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不能分为“两截”来看。同时,他尤其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认为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对道德的认知必然表现在道德行为上。2.知行的统一性:知与行贯穿知行活动的整个过程。首先是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把知行相贯通,使其在一个过程中相互关联,中间连续不断,从而使一个行为从内到外的统一。(三)弊端:后来,王阳明过于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知与行的界限,忽略了对客观知识的学习,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结语】知行合一在中国哲学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知行两词的探讨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哲学发展的命运,王阳明将知行进行了理论化的统一,也给后人留下了一道值得永远思考的题目。只要对哲学的探讨仍在继续,知与行的轻重缓急就需要长久地探索下去。

王阳明靠的是自己的坚持,以及自己对梦想的追求,还有就是知己的帮助,最终让他走向了人生巅峰。

阳明心学正心班毕业论文

知行合一【内容提要】所谓知行合一,知即指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行是包括心理和外在的全部行为,二者合一,既不是以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为主,继而进行实践,也不是把实际的行动当做是完全明了内心的认识,而是让人们意识到这一点:心理认知与其在现实中的行动是紧密相关的,我们不仅要认知,更要践履,把“知”与“行”统一起来,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认知水平,两者相辅相成,从而完善自己的身心修养,以期望最终能达到上善之境。【关键词】心 知行合一【引言】中国哲学史有两大特点:其一是以修养论为中心,另一个是以知行合一为目的,将心理与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促使自己的修养得到提升。“知行合一”这一词的首次提出,是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期间,他对此也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正文】(一)背景:通过“龙场悟道”,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由此,阳明心学正式成立。“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此句表达出:理只在心中,外在的一切都是内心的体现,所以,要向内求理。当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作为心学中的概念,主要针对朱熹的思想。他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学风。同时,包括王阳明颇为欣赏的陆九渊也都主张“知先行后”,分裂了知与行。在此,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以救朱学之偏。综上,知行合一的目的有二,一是纠正当时重理论轻道德践履的风气,二是纠正内在动机与外在行为分离的现状,提出内在动机作为内在行为,要克制其中不善的因素。(二)分析:1.知行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真知需要有切实的体验,两者在没有私欲时是一体的,有了实际的行动体验,才能所是知了,没有行为而只是心里的认识,就算不上是真正的知道。正如“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不能分为“两截”来看。同时,他尤其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认为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对道德的认知必然表现在道德行为上。2.知行的统一性:知与行贯穿知行活动的整个过程。首先是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把知行相贯通,使其在一个过程中相互关联,中间连续不断,从而使一个行为从内到外的统一。(三)弊端:后来,王阳明过于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知与行的界限,忽略了对客观知识的学习,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结语】知行合一在中国哲学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知行两词的探讨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哲学发展的命运,王阳明将知行进行了理论化的统一,也给后人留下了一道值得永远思考的题目。只要对哲学的探讨仍在继续,知与行的轻重缓急就需要长久地探索下去。

亲爱的正心班9组家人们:       大家好!       我们正心班毕业啦!此时此刻我的心里有一种胜利的喜悦在涌动。我们相携相伴一起走过了30天的诚意班,又风雨同舟渡过了100天的正心班。在这将近五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从陌生到熟识到相知,从闻其声到毕业晚会的节目录制见到大家的美丽的容颜,我的心被来自五湖四海的爱温暖着。         还记得才开班之初和大家联系时,看到大家的地址有来自山东省内的红霞妹妹,翠香姐姐,令芬、王丽妹妹,树霞姐,还有自黑龙江的芸竹妹妹,来自山西的刘林妹妹,还有来自新疆的金玉姐,广东的家枝妹妹,来自安徽的小玲姐、王芳、徐云妹妹、江苏的玲玲大姐,内蒙古的丽萍姐,彩霞姐,我的心里充满了欣喜,我竟然一下子拥有了这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友。         在这几个月的学习中,家人们用自己的优秀品格滋养了我。富有亲和力声音柔美的我的最佳搭档红霞妹妹,优秀低调的玲玲大姐,热情地道直爽的金玉姐,热爱国学学习的刘林、芸竹妹妹,逻辑清晰,说话一针见血的徐云妹妹,工作那么忙碌还坚持学习的树霞姐,家枝妹妹,热情上进的丽萍姐彩霞姐,勇于担当的小玲姐王芳妹妹,心美如画的翠香姐,坚持学习上进的所有家人们,都是我前进的动力。千言万语化作一句感恩!         四海之内皆兄弟,来自五湖四海的姐妹组成一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在平台大家一起读原文,听导读、点评责善,和古圣贤一起同频共振,我们有了心有灵犀的血脉相连。晓芹姐生病退出,芸竹妹妹和树霞姐的留班都让我很遗憾,很心痛。好在致良知平台有大爱,欢迎她们在方便的时候随时回来。     在平台学习的这几个月,我成为一个有志向的人,做一个内省利他致良知的印证者,引领着我的人生方向;时时的内省和自我觉察,让我遇到问题看自己;我逐渐放下傲慢心,怕什么就去做什么;让做到成为事实,成为刻在我心底的名言,从关注“知道多少”到关注“做到多少”;我也更加深刻的领悟到,自己的做到才是最大的影响力。因为这个领悟,我更加学会了闭嘴。     我似乎写不了故事,讲不了践行,写着写着又写成了理论。但这也没关系,这阻止不了我的学习所得,也阻止不了我的成长。我还是要感恩博仁老师创建的平台,感恩古圣贤带给我们生存生活生命的智慧,感恩家人们的相携相伴。在大爱的时代,拥有大爱的胸怀,去担当,去负责,去奉献。       学习阳明心学,我还只是刚刚开始,只是万里长城走出了第一步,我深知致良知的光明大道旅途遥远,来日方长。     最后,祝愿我们每一个姐妹不惧困难,笃定前行。让我们用自己的成长改变,改变一个家,温暖一座城,温暖大中国!                       你们最亲爱的姐妹:王玉华                               2020年8月22日

致良知34期正心班二班第3组13小组毕业家书时间:2022年3月11日 地区: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 志愿:立志做一名自省利他致良知的践行者 主题:《不学习,不知真理》 正文:       可敬可爱的致良知正心班线上学习群的家人们,大家当下好 ,我是一位八零后宝妈,来自孔孟之乡、运河之都,中华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大美济宁!欢迎家人们来做客       正心班100天的学习毕业啦,每位家人需要写一份毕业家书,来分享一下个人的学习心得和感悟。作为一名致良知的初学者,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简单粗浅的分享一下我这段时间学习致良知之路: 一、刚接触致良知时的感受; 二、致良知学习对我个人的影响和改变; 三、致良知学习的重要性; 四、对致良知下一步学习的笃定信念; 五、对身边学习致良知的家人们的寄语;             一、刚接触致良知时的感受:       说到孔孟之乡,中华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作为土生土长的济宁人,很惭愧自身的才疏学浅,没有过多的去接触传统文化。不过很有幸,在奔四的年龄还能遇到致良知学习平台!感恩遇见       回顾诚意班35天+正心班100天,四个多月的学习,从最初的茫然无知,读原文总感觉云里雾里,到后来听博仁老师导读,听老师的点评责善,慢慢的略微懵懂,但是理解能力有限,只知道正心、格物、知行合一,却不知道怎么去做,似懂非懂的感觉。“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学习,不知真理”,深刻体会到了学习这条路,是遥远没有天边,更觉知到学习的重要性。致良知中也有名言警句“致良知的学习,只有开始,没有结束”;不仅是学习文字层面的浅薄知识,更要深入传统文化的精髓。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做利他人的事,说让对方舒服的话,修心先从调整自身的情绪开始,从一开始有情绪就会发出来,到有情绪能控制住,再到有情绪能调整,最后没情绪没烦恼,遇事能良知发心,让自己冷静下来。 ………………………………………… 二、致良知学习对我个人的影响和改变:       我是属于比较强势,争强好胜的性格,而且是急脾气。生活当中,父母对我的宠爱,婚后先生对我的百般宠溺,造就了我无法无天,遇到一点不称心意的话语和事情,就会发火的性格。在亲朋好友圈子里,最长说的形容我的一句话就是:心眼挺好、为人处事也很懂道理,就是脾气不太好。呵呵(ꄱੈˍꄱੈ)以前我的性格就是说一不二,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执意去做,性格特别执拗。       有幸通过一位姐姐结识到阳明心学。自己深知,不管是哪一个类型的学习,对自己多多少少都会有帮助,所以也就欣然的接受。说实话,刚一开始的学习,我不认为每天在线上听听课、做做功课,听一下原文,听一下导读,就能改变我30多年的性格。刚开始的时候是存在侥幸心理,确切地说,是不相信的。现在,虽然学习时间不长,就我自身的改变来说,比以前冷静了,遇到事情,能把自己的语速放慢、态度放缓和,能够缓和一下,再做决定。虽然有时候还是会控制不住发脾气,但事后都会及时反省,找到负面情绪的根源,还学会了道歉。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是,先生和孩子对我的评价是,我现在比以前改变了许多,有些事情不再断章取义,也不会一意孤行了,能静下来听一听他们的想法和建议,参考着,用最好的效果去做事。 ………………………………………… 三、致良知学习的重要性:       阳明先生说知行合一,我们也知道心学就是要修心,知行合一,但是为什么要去知?怎么去知?根本上来说,就是心中要有一个笃定的志向,自己想做什么样的人,就把这个志向当成戒律,时时警醒自己,追寻着去做。       阳明先生有言: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你没有看到这朵花的时候,你和花都在世界上普通地存在着,互不影响,当你看到这朵花时,它的颜色让你一惊,而这朵花也因为你使得自己的颜色有所让人知晓。       儒家讲“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表达的意思就是要让我们用本心去控制我们的言行举止,不被外界的表象所影响。失了本心,行为上的动,我们可以通过意识想办法克制,但是这种极力克制会异常的辛苦。比如: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大家都去戒烟,可是有的人戒起来就很困难,而有的人则是轻轻松松;再比如:麻辣火锅,对于四川、重庆当地的人来说,是可口的美食,享受起来也是甘之若饴,但是对于口味清淡的南方人来说,就会像砒霜一样敬而远之。这就是口味上的认知不同,带来的意识也会不同。通过意识的克制,其实就是在认知上的不足,靠戒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知是道理,先明白道理,再去用行动践行道理。只是知道不去做,不是知行合一,修心、践行,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小事。 ………………………………………… 四、对致良知下一步学习的笃定信念: 《与黄诚甫书》与《教条示龙场诸生》着重讲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立志,“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如果没有志向,不立志,做什么事情都毫无依据、毫无方向。立志就是要立圣人之志,立志于道德,那么功名和富贵就不足以累其心。其实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人图名、图利、图富贵,虽然得到暂时的成功,但是那只是昙花一现,并不长久。只有利于道德的人才同于德,对于外在的功名利禄,不求自来,都是相辅相成的。立志,是心学的核心。       孟子有言: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而,身之本在心。首先要明确自己心中的志向。就像自己要去一个地方,首先,要有“去”的想法,然后再确定目的地,最后再朝着最终到达的地方,付出行动。       对于致良知的学习,我是需要的。不管是出于自身的改变,学习充实自己,还是对孩子的教育,还是婚姻家庭,和先生的相处,我都要继续学下去。明知学习传统文化,这条路很艰难,就像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有疑惑、有焦虑、甚至想过放弃、想过退缩,但是,群里面家人们的相互支持和鼓励赋能,自己遇到事情的那种无助,唯有“学习”像是一根救命稻草一样,让我走出困惑,拨开云雾见天日。       学习没有高低之分,只有深浅之见。虽然我现在还没有顿悟到很深的层面。但是,就算是做一只蜗牛,慢慢往前爬,也是在朝着前进的方向慢慢的爬。 ………………………………………… 五、对身边学习致良知的家人们的寄语:       致良知的学习,感觉就像是一个大箩筐。每一个阶段的学习完毕,都会筛选掉一部分家人,难过的同时也会感觉惋惜。       在一起相处的日子里,有大家的陪伴,有大家的鼓励,不管哪一位家人遇到事情,大家都会输出语言上的安慰,虽然大家来自五湖四海,未曾谋面,但是这种心灵上的碰撞,足以慰籍自己悲伤的心灵。所以,一起升班的家人们,祝福大家,在更高更远处,我们再次相遇,遇见那个更好的自己 感恩家人们的陪伴,感恩遇见 ………………………………………… 我的家书分享完毕,不当之处,望点评责善,加以改进!感恩大家!

王阳明心学研究论文

2021年10月17日晚,我终于踏上余姚的土地,来到王阳明先生的故乡,想象着阳明先生早年在家乡的山水中润泽滋养,希冀我亦可从这里的山水沾些灵气,竟至激动得久久难以入眠。 此次赴余姚的目的不是 旅游 ,而是与浙江上百名高中语文教师交流《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次日早餐后,我赶到余姚中学,在陈智峰和戴柏葱两位老师陪同下,我们来到了阳明雕像前。大概校园中心位置有一个小池,半围着廊亭,通往池心的蜿蜒小径,尽头就是阳明雕像。阳明左手持一根竹杖,右手前倾提着一盏灯笼,照着前方的路,呈迈步前行之姿。我们猜测着竹杖和灯笼的寓意:竹杖是纪念阳明青年时格竹子的故事吧,那么灯笼呢?午饭后,雨已停,阳光若隐若现。我与几位老师来到阳明雕像前合影留念,再谈起阳明的灯笼,记不得谁说的,阳明生活的时代周围非常黑暗,他打着一盏灯笼为人们照明。我则推测这盏灯笼意味着阳明心学思想。 在阳明雕像一侧下方基石上刻有八个字,涂成朱红色,“立志、勤学、改过、责善”,这是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王阳明对从游的弟子们提出的四方面的要求。而这八个字,在余姚中学楼道和教室里多处都有不同方式的介绍,似乎就像一盏盏指路的灯笼,照亮了学子前进的方向。 王阳明讲“事上练”,重视参与实践,要“知行合一”。 社会 学学科的性质也要求重视实践,“从实求知”,以获得的知识来指导 社会 正确的变迁。在阳明故里余姚中学交流费孝通的经典名著《乡土中国》的整本书阅读心得,感觉两个先后相距数百年的先贤相遇了。事有凑巧,我想到了我所执教的中央民族大学的校训:美美与共、知行合一。前四字取自费孝通晚年提出的关于人类在全球化时代和平相处的十六字箴言,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后四字“知行合一”来自王阳明的心学体系的关键词。 以我这样不免些微牵强的联想,王阳明与费孝通似乎可以坐在一起,探讨中国的文化和世界文明的未来。费孝通晚年提出的 社会 学要研究人的“心态”秩序,心学与 社会 学似乎也可以牵起手来,都在一个“心”字上。 回忆起我近年的学术工作,去年年初在《南京师大学报》发表的论文《“心”即“认知”:认知框架、 社会 事实与赋值力》,就是“心学”与 社会 学的融合,对王阳明的“心外无物”以现代 社会 科学理论进行新解。王阳明“龙场悟道”提出“心外无物”思想成为阳明心学的根基。从现代认知科学的视角看,每个观察者的认知是不同的,导致了同一事物在每个人眼里呈现不同样貌。这个不同就造成了每个人所认为的“事实”实际上的差异,都经过个人的“认知框架”的棱镜进行了框定和过滤,因而同一事物在不同人的眼里,其形象、价值和意义也就有了差别。必须通过认知水平的提高,“心外无物”的心学才能够真正发挥其提高个体和 社会 认知“ 社会 事实”心智层次的价值和意义。 10月19日早上,陈智峰老师与我一起赴温州第二外国语学校跟高一学生交流《乡土中国》的阅读。 与智峰老师余姚相见是第一次,但因文相知已有多年,尤其是关于苏东坡的话题,更是常有往来。他的好多文章我都读过,很有自己独特的见地。比如他在《称呼不同, 情感 各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一个独特切入口》一文中,通过作者对词中人物称呼的不同,寄托了不同的 情感 ,这一分析角度发前人所未发,却又合情合理,富有启发。 在温州讲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自然想起费孝通先生三访温州并提出“温州模式”的故事。查询《费孝通晚年谈话录(1981—2000)》得知,1998年的10月19日,也就是23年前的同一天,费孝通正在温州做 社会 调查,上午访问了东方灯具市场、温州装饰材料市场和温州家具市场,下午接受了浙江电视台的采访。1998年的10月,我刚刚入读中国人民大学 社会 学研究生一个月时间。费先生和我都不曾想到,就在23年后的同一天,我这样一个 社会 学后生来到温州跟高中学生讲《经典的诞生与大师的成长:费孝通与〈乡土中国〉》。在这所学校,我了解到许多学生都是家长在海外,遍布世界各地。有市场的地方就有温州人,没有市场的地方,温州人就去开辟市场。费孝通总结的温州精神是:冲破旧框框,创出新路子。 能与温州这些年轻的学子和富有朝气的老师一起研讨费孝通先生的大师成长历程和经典名著《乡土中国》的诞生,真是一件余味绵绵的人生乐事。 忙碌中写下以上这些文字,以纪念首次浙江教育行,也为了记住这次浙江行所遇到的故交新友们,尤其是奋斗在高中教学第一线的那些令我敬佩的语文教师,愿他们心中永驻阳明的灯笼!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 社会 学学院教授,著有《走出乡土:对话费孝通〈乡土中国〉》等) 《中国教育报》2022年01月07日第4版 作者:陈心想

文/Eva77最早看到关于王阳明的事迹,是在初中看金庸先生的《神雕侠侣》中得到的。 说杨过“坐了约莫半个更次,突然间眼前似见一片光明,四肢百骸,处处是气,口中不自禁发出一片呼声,这声音犹如龙吟大泽,虎啸深谷,远远传送出去”。然后此段文中后部分提到几句话“后来明朝之时,大儒王阳明夜半在兵营练气,突然纵声长啸,一军皆惊,这是史有明文之事”。所说“史有明文”一句,言之凿凿,但是金庸先生所提及的“文”在何处,就先不去考证了。附会之言敷衍开来,不过是为了增强故事的可读性而已,所谓:虚虚实实,亦真亦幻,方才让人着迷些。这是第一次对大儒王阳明有印象的来源与所在。 其后,人在旅途,陆续读到了有关他的故事。如看曾国藩家书中,初见“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之句惊为天语,后来知道这是王阳明的原著成句。1905年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在参加庆功宴的过程中,面对众人的盛誉默不作声。这位日本军事史上少有的天才将领,刚刚率领装备处于劣势的舰队在日俄战争中全歼俄国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他只是把自己随身佩戴的腰牌展示给众人,那上面只写了一句话“一生俯首拜阳明”。 每一个时代,每个国家在紧要关头都一定会有可堪大任之人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抛开民族的观念不说,只是就事理而言,能让杰出的人都信服的人,一定是了不起的大人物。 而王阳明正是这样的人! 一、王阳明其人 王阳明,真实名字是王守仁(1472-1529),浙江余姚的汉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所以又称他为王阳明。他是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他不但精通儒释道三家,而且进一步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世谓“心学”,用以对抗程朱学派。他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他不仅是一代大儒,而且还能统军征战,而且只打胜仗。关于他平定江西盗匪叛乱,35天平定南昌宁王朱宸濠之乱,平定思恩与田州的土酋卢苏与王受造反的事儿别书早有细述,不赘述。平定宁王之乱后,他被将士称为“大明军神”。他的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的状元,官至南京吏部尚书,王阳明本人最后官至南京兵部尚书总督两广兼巡抚。后来被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二十四史的《明史》部专门有《明史.王守仁传》。嘉靖皇帝在位时能有这样的大人物辅佐,真是也算延续了明朝的脉络。 后世好多人评价他时,说他“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而成为‘真三不朽’,实现了古今圣贤的最高人格理想”。王阳明57岁驾鹤西去后,后世对他的评论如江海滔滔,一直到今。《明史》曾评:“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他的同乡、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黄宗羲称王阳明“可谓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史学家、文学家张岱称:“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清初学者魏禧说:“阳明先生以道德之事功,为三百年一人。”清代著名学者王士慎说:“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日本学者高濑武次郎在《日本之阳明学》中说:“我邦阳明学之特色,在其有活动的事业家,乃至维新诸豪杰震天动地之伟业,殆无一不由于王学所赐予。”章太炎说:“日本维新,亦由王学为其先导。”近代大学者钱穆更是把王阳明的著述《传习录》称为七本“中国人所必读的书”之一。 二、冈田武彦其人 近500年来,对王阳明著述的解读、阐释和延伸在国内就没有间断过。宝山已在,用什么样的角度和观点来解读他,都不为过,也可谓百家争鸣。但是近现代中,在深刻研讨王阳明著作的人群中,冈田武彦是绝对不能错过的一个人。他在2004年就已经过世了。可是我曾经说过:文心永恒,只要人类依然存在,那伟大的灵魂总能穿越时空,与后来的人对话。我看一个作者的作品,总会先去试着了解他的身世。因为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绝对不是突如其来的,他一定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了解了身世,也就会更加明白或了解其著作的很多内涵。 冈田武彦(1908—2004)是国际阳明学大师,日本当代著名儒学家,被儒学大师杜维明赞为“儒学祭酒”。他1934年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法文学部,1958年任九州大学教养部教授,196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1966年应聘担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1972年荣退后为九州大学名誉教授,并获“中华学术院荣誉哲士”称号。曾任日本中国学会理事、评议员,东方学会名誉会员、评议员等重要学术职务。主要论著有《王阳明与明末儒学》、《江户时期的儒学》、《中国思想的理想与现实》、《宋明哲学的本质》等。此外还有《坐禅与静坐》、《楠本端山》、《中国与中国人》等十余种著作和《王阳明文集》、《刘念台文集》等编译作品,并与人合作主编了《朱子学大系》、《阳明学大系》、《近代汉籍丛刊》、《王阳明全集》(译注本)等丛书和多卷本文集。 如果接触日本文史哲方面多些的话,就会知道他的授业恩师楠本正继也是近现代日本哲学界的殿堂级人物。而楠本正继的祖父楠本端山更是日本幕末维新时期新朱子学派的代表人物,端山与其弟楠本硕水俱称名于世,时有“西海二程”之说。兄弟两人联手创立了日本著名的楠门学派。可以说冈田武彦是楠门学派衣钵的传承者。 近现代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崛起于东亚,实事求是的讲,它对中国文史哲各方面的研究力度与深度甚至远远超过了中国自身。来看看冈田武彦所做的一些事情:为了研究阳明心学,冈田武彦曾亲访中国八省区八十余县市,行程两万余里。又亲自捐款并大力募款,修复中国境内多处阳明墓和纪念碑亭,以及阳明故居的瑞云楼等,为国内重新重视、重新认识王阳明付出了巨大心血。还是如前所言,抛开民族论的观点,单就从学术研究而言,一个人一生如果不是有发自内心的真正热爱和痴情,又怎么会付出这么大的精力、物力和时间去坚持做一件事呢? 三、《王阳明与明末儒学》其书 《王阳明与明末儒学》是冈田武彦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按照这本书作者自序中的提及,完成时间应该是在1957年前后,是他在日本九州大学获得文学博士时的毕业论文,全文大概有45万字。主要是“以宋、元、明时期的思想文化为背景,特别是儒学发展史为背景,在简述宋明思想文化发展的脉络和特点的基础上,系统深刻地论述了阳明心学产生的历史原因及其内容、特点、社会影响、历史作用,细致论述了阳明心学的分化、演变和明代中后期王门各派各家的离合同异、学术宗旨,并以阳明学、阳明后学与朱、陆之学,特别是明末其他儒学流派做了具体而微的对比”,为读者深入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思想有很好的帮助。在这本书1987年正式发行中文版前,冈田武彦作了一篇序,详细论述了该书的诞生过程。在序言中,他提出学术研究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内在性研究。他说:“所谓‘内在性研究’,就是在研究一个人的哲学思想时,把他的体验移入自身,然后设身处地地加以体验的方法,而不仅仅是在科学的实证中去弄清楚他的哲学思想”。他把西方舶来的科学的实证研究称为表象研究,相对于这种实证,他自己更倾向于“关心和重视内在性的研究”。为何提及这段?因为在《王阳明与明末儒学》这本书中,他将这种研究方式发挥到了极致。正和王阳明本身所提出“极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的观点有很多契合之处。这是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时刻加以关注和印证的。 这本书按照他的中文翻译作者国内著名学者钱明的说法,中文翻译肇始于90年代初,反复折腾了近10年,方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了首版。钱明为何人?他现在是浙江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阳明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他得到了日本九州大学的文学博士学位。哦?有点眼熟,哈哈。对,他获得了和冈田武彦一样的学位。是的,因为他就是冈田武彦的学生之一。 为何还要提及他的翻译者?因为正是有了这些关系的描述,才会让读者知道从对日文的理解与精准把握上,从对作者著述的研究与阐释上,钱明译本应该更加接近冈田武彦对阳明学的思考与生发。 推荐这本书的中文译本,是重庆出版集团旗下的重庆出版社近期印制的。全书16开,为2016年12月第1次印刷。全书共432页,其中主文共9章31节(算上“附录<李氏说书>”共31节)399页,从第一章绪论之第一节“明代的文化与思想”始,至第九章“东林学和刘蕺山”之最后一节“刘蕺山”讫。其余33页均为作者中文版序、前言、译者序和目录,以及国内研究王阳明的著名学者、《明朝一哥王阳明》一书的作者吕峥所写的《当自由的大门打开时,人们朝那个方向奔跑?》的推荐序。这个推荐序个人感觉是一篇不错的文字,尤其首见“欲望枯骨”这个词,觉得有点写尽人间的感觉,是篇很有深度的白话文,哈哈。还有这本书的目录编排也是很有特点的,可以关注下。400多页的厚度,设计装帧精美,格调素雅文气,个人觉得算是12月份所看书以来性价比最好的一部了。 而且重庆出版社的前身是1950年组建的西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恢复现名,曾经出版过获得"中国图书奖"的《邹韬奋传记》,《世界工艺美术邮票鉴赏大图典》,国家"九五"重点出版工程《中国石窟雕塑全集》(10卷),获第5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首届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一等奖的《中国历代印风系列》(21卷),获第13届香港印制大奖"书面及封套设计冠军奖"的《中国西藏文化大图集》等优秀图书。而且还陆续出版过涉及日系人物的作品,如《丰臣秀吉》、《织田信长》、《宫本武藏》、《武田信玄之风林火山》等。想来在日文丛书研究、翻译和发行方面应该是经验颇丰。 四、写在末尾 这本书从拿到手,陆陆续续读了快10天的时间了。说实话,进度尤其慢,每个晚上有时候连20页都读不完。因为这本书中引经据典,所用原著原典之文不胜枚举,基本上是处处皆是。每至于斯,都觉得冈田武彦实在是了不起的日本大儒,也为自己惭愧不已。我动用了各种手段和方式:从“懒人听书”上找来关于王阳明的论述和曾国藩的论述一有时间就听听;记下不懂的词汇和引文,逐一查找资料,以解其惑,以求甚解:翻出以前买的王阳明的《传习录》原著,反反复复和冈田武彦这本对照着读,相互印证,希望能明白点,长些见识,真有点寻章摘句、皓首穷经的感觉。 而越往里面读,就越觉得自己的渺小和卑微。越感受到读书的奇妙和乐趣。 一个500多年前的人写下了文字,构建了气势恢宏的思想建筑,一个60多年前的人初窥堂奥,写下了参观后的游记,一个现在快到40岁的人偶然看到游记后,虽然觉得自己智商呆萌,看的云山雾罩,却还想按图索骥找到一条路,爬上山看看。。。 不朽的思想,精致的文心,和伟大的灵魂会一直在,永远在! 它们承载在文字中,穿越时空,启迪来者,获得永生。很荣幸,自己能看到这本书。当然,要是还能早点,就更好了。 写到这儿,想起吕峥先生写在护封上的那句话,引于此:“余生也晚,无缘面谒泰山,聆听冈田先生之教。早年读先生所著《王阳明与明末儒学》,只觉力透纸背,酣畅淋漓,深感古人‘《汉书》可以下酒’之说不谬”。 一生俯首拜阳明,信然,戚戚焉!

。“心学”作为新儒学(宋明理学)的重要一脉,究其源,正如研究者所普遍认可的,可以追溯到南宋的陆九渊。不过与陆九渊相比,阳明乃至整个阳明后心学显然面对的问题要更多。若以新儒学乃至整个儒学的体系看,其形而上的理论架构的真正建立者在于朱熹。而后起的阳明学恰恰不得不面对朱熹这一形而上的显学文本,无论是从历史的渊源、语词的使用还是体系的建立上,都是如此。这是作者本人对“心学”与新儒学的关系的基本观点,此观点贯彻于本论文的始终。因此,本论文始终坚持这样一种方法,即在横向的义理陈述中,始终保持着纵向的历史观察,于传承、变化中阐明不同的心学家的全新的提问方式、思考方式。就阳明文本讲,既有与新儒学体系割舍不断的历史因缘,同时其自身又有前期、后期的不同阶段。本论文所采用的阳明心学前期、后期的阶段划分,是以“致良知”宗旨的提出为分水岭的,这与以前的研究者有较大不同。王阳明之开悟“致良知”宗旨,其一个重大的转变在于提问方式的转变。就其早期(开悟“致良知”宗旨以前)讲,两个核心的命题是“心即理”(如展开了讲,则是“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理也。”)与“存天理,去人欲”。“心体”、“性”与“天理”诸范畴的表述方式恰恰是对宋儒的表述方式的继承,就其特征言,是“预设”。宋儒对“心体”、“性”与“天理”的“预设”的陈述有一个“客观”的方式,在王阳明,此“客观”的方式没有了,但诸范畴作为“预设”却被现成地继承下来。因此,在回答“心体”、“性”与“天理”是什么的问题上,王阳明的表述方式无疑就欠缺了一些东西,欲说还休,欲罢不能。开悟“致良知”宗旨后所提出的“理障”、“无善无恶”的问题,正是对早期“心体”、“性”与“天理”的“预设”的悬搁。而“良知”的最大特征是由“预设”走上“现成”,是人在道德践履之感应中的当下呈现。就整体上讲,良知是一个“知情合一”的范畴,不过,阳明既以“知”命名它,则“知”的意义的彰显是阳明良知说的特色。“知”的意义可就两方面来说:一方面是情感的自觉,可以说是“情觉”;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感应之契机,即“能视听言动的”(所谓感应正是在“视听言动”中实现的),可以说是“知觉”。不过,阳明对早期的“体”的预设的悬搁是不彻底的,故“体”可以由“情”(包括“情觉”)与“知”(即“知觉”)上溯去讲。由“情”(包括“情觉”)上溯讲“体”,则所谓“无善无恶”可以看作是有积极意义的“至善”的表述方式,其境界则展现在“拔本塞源”论与《大学问》的“万物一体”观中。由“知”(即“知觉”)上溯讲“体”,则“无善无恶”只具有消极的意义,其境界亦可展现为感应中的“万物一体”,但此“一体”却只是痛痒无关的不作“障碍”。从后者讲,则阳明有失儒者矩镬。由“预设”到“现成”,王阳明所带给我们的最富有启发意义的是中国心灵哲学的整体性特征的缺憾,心灵主体的分裂、解构已不可避免,否则,不仅仅认知理性无法开出,道德理性精神也不能挺立。这些,进一步表现在阳明后心学之“荡越”、演化过程中。于阳明后心学,本论文择王畿、王艮、颜钧、何心隐、罗近溪、刘宗周与黄宗羲七人而言,并于王畿后附论聂豹。择此七八人,以其各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阳明文本本身的一些问题,有些并提出了自己的非常有意义的解决方法。其最著者为颜钧,为何心隐,为罗近溪,为刘宗周。如颜钧“神道设教”之玄虚,何心隐道德他律之冷峻,罗近溪由“理念”而“信念”(对于“善”)的淳朴,刘宗周于“体”上探寻“过”、“恶”的因子。他们各自凭借对儒家道德哲学的敏锐的观察与思考提出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法虽有待于进一步商榷,但无疑是富有启发意义的。此四人中,三人隶属泰州,以王艮开其端也。王艮于阳明弟子中,可谓半路出家,而出身卑微,故其学说中绝少超越意识,即有超越意识,亦多属不自得处,是依样画葫芦。王艮之开泰州,可以说得之无心,然其后确实一代高似一代,至刘宗周,泰州已成为新一代的“显学”文本。当刘宗周欲重新于泰州之“荡越”中树立儒家的道德性命之学时,不得不面对泰州的“显学”文本,故表现为其义理,则过恶由隐微之“几”(所谓“意根”、“独体”都可以此“几”字当之)上见,工夫之“主静”却在于“善补过”。而王畿作为阳明“亲承末命”的得意弟子,于阳明自有其“调适上遂”的一面,但承阳明于“知”(即“知觉”)上溯言“体”之“弊”发挥下去,就最终脱离儒者之矩。黄宗羲以江右可补救龙溪之“弊”,依我看,此江右如其包括聂豹(黄宗羲也确实是以聂豹忝居其一),则不足补龙溪之弊。聂豹之“归寂”正是阳明由“知”(即“知觉”)上溯言“体”之“归谬”。黄宗羲作为哲学史家,自有其观察问题的敏锐处,亦不可避免其唐突。以哲学史家敏锐的眼光,能于义理上简单清楚地讲出理学家所要说明的问题,但问题的简化却带来了一些结论的唐突。就这一点讲,黄宗羲显然不如其师刘宗周深刻。

阳明心学论文格式要求

。“心学”作为新儒学(宋明理学)的重要一脉,究其源,正如研究者所普遍认可的,可以追溯到南宋的陆九渊。不过与陆九渊相比,阳明乃至整个阳明后心学显然面对的问题要更多。若以新儒学乃至整个儒学的体系看,其形而上的理论架构的真正建立者在于朱熹。而后起的阳明学恰恰不得不面对朱熹这一形而上的显学文本,无论是从历史的渊源、语词的使用还是体系的建立上,都是如此。这是作者本人对“心学”与新儒学的关系的基本观点,此观点贯彻于本论文的始终。因此,本论文始终坚持这样一种方法,即在横向的义理陈述中,始终保持着纵向的历史观察,于传承、变化中阐明不同的心学家的全新的提问方式、思考方式。就阳明文本讲,既有与新儒学体系割舍不断的历史因缘,同时其自身又有前期、后期的不同阶段。本论文所采用的阳明心学前期、后期的阶段划分,是以“致良知”宗旨的提出为分水岭的,这与以前的研究者有较大不同。王阳明之开悟“致良知”宗旨,其一个重大的转变在于提问方式的转变。就其早期(开悟“致良知”宗旨以前)讲,两个核心的命题是“心即理”(如展开了讲,则是“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理也。”)与“存天理,去人欲”。“心体”、“性”与“天理”诸范畴的表述方式恰恰是对宋儒的表述方式的继承,就其特征言,是“预设”。宋儒对“心体”、“性”与“天理”的“预设”的陈述有一个“客观”的方式,在王阳明,此“客观”的方式没有了,但诸范畴作为“预设”却被现成地继承下来。因此,在回答“心体”、“性”与“天理”是什么的问题上,王阳明的表述方式无疑就欠缺了一些东西,欲说还休,欲罢不能。开悟“致良知”宗旨后所提出的“理障”、“无善无恶”的问题,正是对早期“心体”、“性”与“天理”的“预设”的悬搁。而“良知”的最大特征是由“预设”走上“现成”,是人在道德践履之感应中的当下呈现。就整体上讲,良知是一个“知情合一”的范畴,不过,阳明既以“知”命名它,则“知”的意义的彰显是阳明良知说的特色。“知”的意义可就两方面来说:一方面是情感的自觉,可以说是“情觉”;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感应之契机,即“能视听言动的”(所谓感应正是在“视听言动”中实现的),可以说是“知觉”。不过,阳明对早期的“体”的预设的悬搁是不彻底的,故“体”可以由“情”(包括“情觉”)与“知”(即“知觉”)上溯去讲。由“情”(包括“情觉”)上溯讲“体”,则所谓“无善无恶”可以看作是有积极意义的“至善”的表述方式,其境界则展现在“拔本塞源”论与《大学问》的“万物一体”观中。由“知”(即“知觉”)上溯讲“体”,则“无善无恶”只具有消极的意义,其境界亦可展现为感应中的“万物一体”,但此“一体”却只是痛痒无关的不作“障碍”。从后者讲,则阳明有失儒者矩镬。由“预设”到“现成”,王阳明所带给我们的最富有启发意义的是中国心灵哲学的整体性特征的缺憾,心灵主体的分裂、解构已不可避免,否则,不仅仅认知理性无法开出,道德理性精神也不能挺立。这些,进一步表现在阳明后心学之“荡越”、演化过程中。于阳明后心学,本论文择王畿、王艮、颜钧、何心隐、罗近溪、刘宗周与黄宗羲七人而言,并于王畿后附论聂豹。择此七八人,以其各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阳明文本本身的一些问题,有些并提出了自己的非常有意义的解决方法。其最著者为颜钧,为何心隐,为罗近溪,为刘宗周。如颜钧“神道设教”之玄虚,何心隐道德他律之冷峻,罗近溪由“理念”而“信念”(对于“善”)的淳朴,刘宗周于“体”上探寻“过”、“恶”的因子。他们各自凭借对儒家道德哲学的敏锐的观察与思考提出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法虽有待于进一步商榷,但无疑是富有启发意义的。此四人中,三人隶属泰州,以王艮开其端也。王艮于阳明弟子中,可谓半路出家,而出身卑微,故其学说中绝少超越意识,即有超越意识,亦多属不自得处,是依样画葫芦。王艮之开泰州,可以说得之无心,然其后确实一代高似一代,至刘宗周,泰州已成为新一代的“显学”文本。当刘宗周欲重新于泰州之“荡越”中树立儒家的道德性命之学时,不得不面对泰州的“显学”文本,故表现为其义理,则过恶由隐微之“几”(所谓“意根”、“独体”都可以此“几”字当之)上见,工夫之“主静”却在于“善补过”。而王畿作为阳明“亲承末命”的得意弟子,于阳明自有其“调适上遂”的一面,但承阳明于“知”(即“知觉”)上溯言“体”之“弊”发挥下去,就最终脱离儒者之矩。黄宗羲以江右可补救龙溪之“弊”,依我看,此江右如其包括聂豹(黄宗羲也确实是以聂豹忝居其一),则不足补龙溪之弊。聂豹之“归寂”正是阳明由“知”(即“知觉”)上溯言“体”之“归谬”。黄宗羲作为哲学史家,自有其观察问题的敏锐处,亦不可避免其唐突。以哲学史家敏锐的眼光,能于义理上简单清楚地讲出理学家所要说明的问题,但问题的简化却带来了一些结论的唐突。就这一点讲,黄宗羲显然不如其师刘宗周深刻。

知行合一【内容提要】所谓知行合一,知即指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行是包括心理和外在的全部行为,二者合一,既不是以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为主,继而进行实践,也不是把实际的行动当做是完全明了内心的认识,而是让人们意识到这一点:心理认知与其在现实中的行动是紧密相关的,我们不仅要认知,更要践履,把“知”与“行”统一起来,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认知水平,两者相辅相成,从而完善自己的身心修养,以期望最终能达到上善之境。【关键词】心 知行合一【引言】中国哲学史有两大特点:其一是以修养论为中心,另一个是以知行合一为目的,将心理与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促使自己的修养得到提升。“知行合一”这一词的首次提出,是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期间,他对此也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正文】(一)背景:通过“龙场悟道”,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由此,阳明心学正式成立。“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此句表达出:理只在心中,外在的一切都是内心的体现,所以,要向内求理。当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作为心学中的概念,主要针对朱熹的思想。他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学风。同时,包括王阳明颇为欣赏的陆九渊也都主张“知先行后”,分裂了知与行。在此,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以救朱学之偏。综上,知行合一的目的有二,一是纠正当时重理论轻道德践履的风气,二是纠正内在动机与外在行为分离的现状,提出内在动机作为内在行为,要克制其中不善的因素。(二)分析:1.知行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真知需要有切实的体验,两者在没有私欲时是一体的,有了实际的行动体验,才能所是知了,没有行为而只是心里的认识,就算不上是真正的知道。正如“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不能分为“两截”来看。同时,他尤其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认为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对道德的认知必然表现在道德行为上。2.知行的统一性:知与行贯穿知行活动的整个过程。首先是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把知行相贯通,使其在一个过程中相互关联,中间连续不断,从而使一个行为从内到外的统一。(三)弊端:后来,王阳明过于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知与行的界限,忽略了对客观知识的学习,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结语】知行合一在中国哲学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知行两词的探讨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哲学发展的命运,王阳明将知行进行了理论化的统一,也给后人留下了一道值得永远思考的题目。只要对哲学的探讨仍在继续,知与行的轻重缓急就需要长久地探索下去。

阳明心学 一、参破生死 《传习录》:‘’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体方是流行无碍,方是尽性至命之学。‘’ 怕死:人类一切行为的驱动力!人生本是一场心制造“心世界”的电影。在死亡之前去体悟死亡,是走向开悟必经之路。 《心经》中:“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生命本无生和死,我们应无惧生和死。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生的一部分。 “超凡入圣”就必然有着一种“超越生死”的态度。当人遇到生死,并且能参破它。你会发现,其实一切都是过眼云烟。 从死亡的角度看向生命,就会懂得如何更好地活在当下。因为生命本无常,如果我们对生命的理解,对生死的理解越早,就能越早放下对死亡的恐惧,那生命质量就会完全不一样。二、心即理我的心就是天理,我的心就是良知,我就是一切万有的存在,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 从宇宙主导论,变成意识(良知)主导论,意识即一切,一切即意识,先完成一个价值观的转换。十方虚空在汝心中,宇宙在我之内。三、知行合一阳明先生向学生解读知行合一。阳明先生言:“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这一个工夫须著此两个字,方说得完全无弊病。” 我们在待人接物和的每一个当下(念头),时刻保持良知在场。换言之,就是要对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始终保持了了分明的观照和觉知——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然后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这就是知行合一。 净心(修念)之法: 1.观照之法(即时时保持觉知状态),口诀:念起即断,念起不随;念起即觉,觉之即无。 2.质疑之法,解构自己的念头或根深蒂固的信念。参考美国拜伦.凯蒂的转念功课。 3.种植之法,是往我们心里种植正念的种子,让它发挥作用的方法。发大愿、立大志。比如在片土地上多种些鲜花,如果鲜花多了、旺盛了,杂草就会减少,——用鲜花覆盖杂草。 知和行本来就是合一的,不是分离的 这个知不是  知识的知,也不是  知道的知 而是 :良知,此心光明,如如不动 知行合一的三种状态 1.在和平中行动(最基本要求) 2.在享受中行动(高一点标准) 3.在兴奋中行动(最高境界) 希腊的兴奋就是神的意思,所以只要兴奋的去做一件事情,你就是神。 知行合一,是与神的合一,这是一个信念系统的世界。只要想,虽然没有行动去做,但是也是行,因为起心动念皆创造, 一念起惊动十方神刹,比如你觉得自己贫穷,你虽然没有去做贫穷的事情,但是你只要想着自己贫穷,其实就是在行动了,因为你就已经在创造你贫穷的人生了。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知行本来就是合一的。但是要正确的行动,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四、致良知 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无上心印,圣人教人“第一义”,吾圣门“正法眼藏”,更是“千古圣贤相传一点真骨血”。 “致”就是体认、扩充、践行之意。 一切圣贤学问,归根究底,都在于体认内心本具的良知;一切道德践履,也无非是在心上做为善去恶的功夫,并把这种功夫扩充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进而推至万事万物。 用现代语言来讲,致良知就是开启、扩充、运用你内在的正能量。 人生的一切意义都指向同一个目标——良知。 阳明心学”致良知”心法如一把钥匙,打开了“儒释道”博大精深、玄奥无穷的正眼法门,从而为更多众生开启内心“良知”伟大力量提供了一条光明大道。 《传习录》中:“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就是你有多少的念头,多少的思想,不用管,这里一觉,都自消融。”所以真正对待你的头脑,对待你的想法的方法是觉它,不要去控制它,不要去抗拒它。 另外《传习录》:“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要不欺它,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这是何等稳当快乐。” 庄子言:“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就是我的心像镜子一样,他来什么我照什么,他不来了我不期待,他来了又走了我也不追,他该走就走,该留多长时间就留多长时间。这就是你的心,就是你在觉。阳明先生:“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古圣先贤的教导说:不要操心你的人生,但要操心你的良知!

  • 索引序列
  • 阳明心学论文文献
  • 王阳明心学论文的参考文献
  • 阳明心学正心班毕业论文
  • 王阳明心学研究论文
  • 阳明心学论文格式要求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