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 关于世界史的学位论文

关于世界史的学位论文

发布时间:

关于世界史的学位论文

世界历史是历史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内容为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世界历史学科的主要任务是以世界全局的观点,综合考察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历史,运用相关学科如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的成果,研究和阐明人类历史的演变,揭示演变的规律和趋向。在中国,约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主要由于历史专业的分工,人们习惯于把中国史和世界史对举,几乎把世界历史作为外国历史的代称。实际上,世界历史绝非把中国历史排除在外的域外史,而中国历史也和所有其他国家历史一样,是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全过程的组成部分。划分关于世界历史的分期,至今还没有完全一致的意见。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就已有了把历史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代”的说法。这种主要基于欧洲历史的分期,在西方史学界长期沿用。有不少史学家又在三时期之后加上“当代”或“现代”,从而形成四阶段分期法。马克思主义史学也采用四阶段分期法,其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理论,与以政治兴替或其他“重大事件”为分期标准者有本质的不同。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对世界史的分期,一般都以“古代”相当于原始社会及奴隶社会阶段,“中世纪”相当于封建社会阶段,“近代”相当于资本主义社会阶段,而“现代”则是指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为开端的一个新的时期。有的学者认为“中世纪”一词只适用于西欧历史,没有世界历史上的普遍意义,所以改用“中古”一词标示“古代”和“近代”之间的阶段。这种分期法从理论上说是完全可行的。但是人类历史的发展并不平衡,世界各不同地区进入某一社会经济形态有早有迟,在某一社会经济形态中经历的时间也有长有短。特别是自历史进入文明时期以后,很少看到绝对纯粹属于这一阶段或那一阶段的社会经济形态,也很少看到绝对整齐的、单一发展的由低级社会经济形态逐层向高级社会经济形态的过渡。因此在世界史的分期断限问题上,目前仍然存在着分歧。

1、论19世纪中叶英国自由贸易改革的影响,《辽宁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2、论皮尔经济改革的影响,《辽宁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3、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预见-对历史决定论批判的批判,《辽宁大学学报》1992年期4、论19世纪法国农业人口迁移运动,《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2年第5期5、论19世纪法国贵族阶层的消亡,《北大史学》第2期6、19世纪下半叶法国农村的变革以及传统农民向现代人的嬗变,《世界历史》1994年2期,该文被《史学研究新视野》收录7、法国乡村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嬗变,《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该文被《世界史研究年刊》第1期全文转载8、19世纪法国农产品市场结构变革研究,《辽宁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9、走进历史的深处,《世界历史》1995年第2期10、19世纪法国社会结构的演变,《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5年第2期,该文被《世界史研究》1996年年刊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1995年第5期收录11、法兰西社会的文化透视,《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12、大革命以后法国农业发展缓慢原因探析,《历史教学问题》1996年第1期13、战后欧洲形势与欧洲联合起步,《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欧洲专刊14、法国贵族与法国政治现代化,《世界史研究年刊》1997年总第3期15、关于世界现代史时代特征的思考,《历史教学》1998年第3期,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历史》1998年第4期转载16、革命、保守、改造---19世纪法国农民与政治《华东师大学报》1998年6期,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1999年2期转载,并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发展战略研究》收录17、现代西方国家社会生活的演变,《历史教学》2000年1期,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转载18、现代西方国家政治运作机制演变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6期,该文被世界现代史优秀论文集《世界现代史新论》收录19、当代西方国家社会分层变化分析,《历史教学》2001年8期20、19世纪法国农业变革研究,《北大史学》8期,200221、解读60年代-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生运动的历史定位,《历史教学》2003年3期

威尔•杜兰(Will Durant。1885--1981),美国麻省北亚当姆人,生于1885年。美国最著名的通俗哲学史家历史学家。威尔•杜兰先后在圣彼得堡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于1917年获得博士学位。从1914年起,前后14年,为他的《哲学的故事》与《文明的故事》两部书做准备,于1926年成功出版其一《哲学的故事》。获得出乎意料的成功,畅销200万册。从此偕同夫人投注毕生精力从事《世界文明史》的著述。杜兰曾漂洋过海,浪迹天涯,他以哲学家的敏锐目光审视埃及神秘的狮身人面像、印度古老的泰姬陵、中国雄伟的万里长城,又奔走于地中海的波涛之中,在已被人遗忘的克里特岛,在残垣断壁的雅典古城,在残酷的斯巴达古战场,搜寻、鉴赏。直至1975年,历四十年的光阴,终于完成了《世界文明史》这一部旷世巨著。[2] 杜兰一直认为,一般分类历史写作法对于评价或批判人类整体的生活都有欠公正;历史的写作,一定要经纬兼顾,分析与综论并用;最理想的历史纂述应设法把每一时代、每一国家的文化、组织、发展和变动等整个错综复杂的现象都加以综述。他希望这部《文明史》永远能诱导出一点进取的精神,使我们能冲进文明史的致命深处。 但很遗憾,在笔者草草的为着赶写论文而读其著作的过程中,并没有丝毫的领略到关于其内在的精神,故此更不用说为其写书评,本书唯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文明”,因为开篇就讲到了文明,故此,笔者就自己对于文明的了解开始谈起: 文明顾名思义就是文字明了,也就是说文字的出现使得人类加快了升级[3]的速度,进而使社会得以进化,从远古时期至今,进而使得人能够在地球上称王称霸,正因为文明的出现,人们的进化产生了社会的更新,法治道路的前进也随文明的脚步从中得到了更快的前行,故此,我们不难发现,文明本身存在内在实质性的改革与创新,这点我们可以通过中国的社会变迁中得到发现,从奴隶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步伐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其存在的内在联系,我们也可以从先秦的法律体系的逐渐成形,到现今的社会法律体系建构的逐渐明朗化,我们发现了这样的一个事实,法律变迁的脚步从未止步,我们不断地将社会习俗,和社会生活中的习惯逐步逐步地将其纳入法律体系的建构[4]进程中,当我们回望过去,解构法律的时候,我们会惊奇的发现,原来无一法律的成形无不与本土资源相互衔接在一起,当我注意事实,发现本土资源的踪迹的时候,我们却听到了这样的声音: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无需结合本土资源,而必须一贯的实施。那么我想要问,这样的法律是否能够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呢? 那么这样的文明,是否还符合我们当今对于文明的定义呢? 故此,笔者必须解决一个问题:什么是文明? 通过字典我们发现文明可以解释为:第一,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第二,指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并具有较高文化的状态;第三,旧指具有当时西方色彩的;第四,光明,有文采。 当然以上纯粹是字典中的解释,而唯一让笔者感觉能够接受的并不是人们都认可的第一项的解释,笔者倒是更看重第二项的解释,因为第一项,太过于泛泛而言,通过阅读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使得我更加的确认自己的观点,他是这么定义的:“文明是增进文化创造的社会秩序”[5]。虽然威尔•杜兰的文明是引用自拉丁文中的Civilis,但是就文明而言,笔者认为其定义的非常的好,而且精确,文明并不是自人类产生就存在的,而是在人类漫长的演化中才逐渐形成的,而形成文明的标志,笔者认为必须以私有财产的产生,并且有一个被统治的地域区划下形成的政治团体,同时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关于文明的条件也列出了关于政治组织的论点,故此更加肯定了笔者对于文明的认识。 至于文明的四大因素:经济供应,政治传统,伦理的传统,以及知识与艺术的追求。关于文明的因素,笔者认为威尔•杜兰虽然提的比较的科学但是并不够周延,笔者认为至少还应该包括军事,虽然在原始文明时期军事的概念并没有提出来,但实际上是存在的,追溯文明的脚步,至少我们可以追溯到部落时期,那么当时人们不但要防止野兽的攻击,同时还要防止他族的入侵,这点我们虽然很多考古工作者已经得到了证实,但是我们可以除去文献而得到更加直观的了解,相信大家都看过动物世界,姑且允许笔者以猩猩为例来加以说明,猩猩的军事防卫,除了上述所言之外,同时还会涉及到猩猩王的地位问题,如果说一只流浪的雄性猩猩入侵了一个猩猩群,如果他成功的战胜了猩猩王,那么他将取代他的位置而成为该部落的新的猩猩王,至此,他出去享受一切物质生活外,还将额外的拥有该部落所有雌性猩猩的与其性生活的自由权利。为此很多的猩猩王为求自己的地位得到巩固,就必须不停的战斗与防卫。故此,笔者认为军事是推动文明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而威尔•杜兰并没有单独的将其列出来,笔者表示非常的惋惜。 上述因素,仅仅是文明的条件,是产生文明必须的基础,没有该因素的存在,文明是什么相信没有人能够给他定义,也有一种可能的存在,那就是文明不再今天的文明,而是如同什么是国家一般容易定义了。感觉上述的论点有点矛盾,实际只要细心的从两个角度来分析,并不矛盾。 至于,文明的发展,我想上述因素的发展对于推动文明的进程固然重要,但是另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我们不能忽略,那就是关于文化。“文化”的本质是人的精神上或思维上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又总是要通过特定的“文化形态”表现出来。“文明”则是体现这种联系所形成的文化形态发展到特定阶段的总体的和基本的价值尺度。“文化”是动态的发展过程,“文明”是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文化价值结晶。文化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渐进式实践创造过程,是人类文明进化的内涵。文明是文化发展的一定阶段和积极成果,呈跃进式前进趋势。文化推动文明进步,文明促进文化发展。但本质均是对人自身和人与世界关系的发现。[6]下面笔者就自己对于文化的了解做出一番阐释:文: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7]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说文》五章以奉五色。——《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美于黼黼文章。——《荀子·非相》茵席雕文。——《韩非子·十过》织文鸟章,白旆央央。——《诗·小雅·六月》斑文小鱼。——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这些都是关于最初的本义的印证,到后来“文”的意思渐渐地衍生为一切能与文所搭配的词组,比如文章、文化、文德、文才、文字等等。化:古字为“匕”。会意。甲骨文,从二人,象二人相倒背之形,一正一反,以示变化。本义:变化,改变。[8]知变化之道。——《易·系辞传》。虞注:“在阳称变,在阴称化,四时变化。”荀注:“春夏为变,秋冬为化,坤化为物。”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文化实际上是一个组合词从两字的本义来看,我们可以将其解释为:纹理变化。但似乎不太合理。查字典我们发现文化最常用的有三种意思∶第一,culture,考古学上指同一历史时期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第二,civilization,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第三,literacy,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9]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最早关于文化的成文定义,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天文”和“人文”,而天文,实际上就是天象,可引申为自然科学;人文,即为人伦教化,可引申为社会科学。也就是说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将文化涵括了自然社会和人文社会两个方面,其远瞻性这对于现今社会来说都是极具意义的。 同时笔者还了解到,有人将文化定义为:人类的劳动成果。并可区分为狭义广义。狭义文化主要指观念形态文化,包括法律、信仰、道德、知识、艺术、习俗等隶属于上层建筑的共同体,即精神文化。广义文化包括人类的一切劳动,由四部分组成: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 关于文化对于文明的作用,请允许笔者通过法律文化的四部分要素进行阐述。 物质文化:法律制度的建立,通过众所周知的文化体系中我们不难发现源自于契约文明,而所谓的契约文明也正是因为私有财产的产生,使得拥有者或者说占有者为了更好的占有,并保证自己的财产不受他人的侵犯,那么势必得找到一些最基本的保证,从私利救济到公立救济,从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到现在的产权问题,无不印证了法律制度建构和建成的足迹,物质文化的发展,无形中推动了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又无形中加快了文明的进程,同时文明的升级也加快了文化的创新,从而促进了法律的进一步发展,这样循环周始得进行着。 制度文化:法律制度的建立,无非得明确一点,是谁赋予了法律的基本属性——强制力保障实施,并被人们所认可和信仰,柏拉图本来不用死,为什么他在被公审之后居然愿意服从法律的制裁,当然他非常了解,该裁判是非常不公正的,和有失法律尊严的。但是正因为他觉得法律应该被信仰,那么使得我不禁要问,法律为什么必须被人们所信仰?道理很简单,法家经典言论乱世用重典,从秦朝的暴君暴治,到后来的休养生息之德治,这样鲜明的对比无不清楚的体现了制度对于一个国家的存亡的重要性,因此制度文化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而言那是必不可少的,至于现时文明[10]国度大多采用法律制度来维系国家的运行,规范社会各个阶层的行为,它成功的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争端和麻烦,同时也体现了一个主题,人权。 行为文化:行为文化自然包含了多反面的因素,但是从法律层面而言,实际上就两个方面,作为与不作为。而正因为作为或是不作为,大到国家统治治国方略,小到家庭成员个人日常行为,无不体现了行为的重要性,区分作为和不作为,并不是某个人的功课,应该是全历史全人类永恒的责任,只有这样,文明国度才能朝着文明的方向发展。 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最简单的来说那就是宗教对于人们生活的意义了,宗教的出现,无不反映出了一种文明的奇迹,这体现了人们对于生活的向往和希冀,而这样的精神寄托只有在文明程度相对比较发达的情况才会出现,尤其在中世纪的欧洲大陆上其存在的意义更是不言而喻,虽然对于人类来说这是一场灾难,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自然法推动了世俗法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文明更新的曙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文明的建立并不是简单的时代在进步,从考究词条,我们必须承认文明的建立要有政治文化的氛围,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下文明才可能是文明,是现代意义上的文明。[1] 方南白:浙江万里学院法本[2] 摘自百度大百科全书[3] 升级,笔者引用游戏“帝国崛起”中关于城镇升级的说法。[4] 建构和解构是哲学上关于分析学术体系的一种方法。但并不属于行而上学理论的范畴。[5] 参见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第一章 文明的条件P3[6] 源自网络关于文化与文明的联系。[7] 参见《金山词霸2007》关于文的定义。[8] 参见《金山词霸2007》关于化的定义。[9] 参见战国《易传》。[10] 此中文明并非本文中心关于文明的定义,而是指理性社会下的一种行为和思想的文明。

关于世界历史的论文题目

1939年经济危机的起因过程有哪些错误以及影响后果。看起来有些广泛,但是因为时代较近,题型较为经典,所以资料很好搜集。如果你不熟悉经济,你可以选政治话题,例如: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英国与德国的两种君主立宪制;推荐写苏联的从开始到解体,成功创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错误的斯大林主义,两极分化以及冷战,最后解。看起来虽然更广泛,但是因为时代更近,题型更为经典,所以资料更好搜集。

看不清,太模糊了

帮您找到了以下几篇:谈谈培养高一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1 历史文化名镇——寨市旅游开发初探 2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历史分析3 收入分配理论的历史变迁及演进趋势 4 高学术起点,入国际主流——谈《知识产权》杂志的历史责任5 馆史研究中口述历史的几个问题6 浅谈高中历史教育在培养中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作用 7 新课改下农村高中历史教学的困境及对策——对湖南省衡南县新课改的调查与反思 8 多维视野中的“身体转向”及其历史轨迹9 国家应对犯罪策略转变的历史选择——解读刑事和解的探索实践 10 我国商标评审法律制度的历史、现状与制度完善11 论历史比较法中的规律与例外 12 美国商业管制司法政策的历史发展和启示 13 苏区精神历史地位探微 14 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与当代价值 15 汤黎路 把握历史方位提升工作能力 16 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制约因素 17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模式的历史探索18 建党九十年来党的全球化理论创新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19 正确评价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史20 中国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理论超越的历史分析 希望对您有帮助。

这种大问题是不会有人回答的 面对现实自己写吧

有关世界近代史的论文

我给点建议:维新变法是学习明治维新希望国家富强,你可以从网上找一段维新变法的内容放在开头一定要是文言文的,这样会好一点。

要中文还是英文?原创,摘录,还是抄袭?

新罗马帝国的崛起

梁任公曾经说过:上古史是中国的中国,中古史是亚洲的中国,近世史是世界的中国。他的所谓近世史,是指乾隆末年以后的历史。也就是说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发生关系的历史。平心而论,从一种特定的角度来考察,梁氏的说法具有明白而确定的概括性。在世界近代史上,1840年以前的中国和1853年以前的日本,有很多相似之处。其中,极重要的一点,就是都同处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商品经济蓬勃发展、世界市场逐步形成、殖民主义浪潮席卷世界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所有的国家都不可能闭关锁国地生存下去了,而中日两国的统治者由于种种原因,仍然实行着闭关锁国的封闭政策。中日两国的大门都是被西方的炮火轰开的。在中国,其标志是鸦片战争。在日本,其标志就是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培里率舰队东来叩关。在其后的一段时间内,中日两国所面临的许多问题,都有相似之处。而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也都是作为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而出现的。它们在两国历史上都有重大的意义。但是,它们对两国历史的实际影响,却不可同日而语。 即使粗略地扫瞄一下,人们也会发现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就其基本方面说,有着许多的相同点。这些相同点,与其说是历史的巧合,不如说是由世界大势和两国自身的社会性质,以及中日两个民族在此时所面临的历史课题造成的。一句话,这些共同点,是历史地形成的。

有关世界文明史的论文题目

关键词:美利坚 华盛顿 君主立宪制 孟德斯鸠 三权分立 题目:《论美国建国之初的政治制度选择》

看吧有点多,您自己删减吧,希望对你有帮助[世界文明史论文]亚特兰蒂斯——真实的存在亚特兰蒂斯在希腊神话中是海神波塞东统治的一座广大岛屿。 希腊神话中说,这座岛屿被分割成10份,由波塞东的5对双生子共同统治。长男亚特兰斯以盟主的身份成为王中之王。因此这座广大岛屿被命名为亚特兰蒂斯。 亚特兰蒂斯位于“海洛克斯之柱” (直布罗陀海峡)外的大西洋中,面积比北非和小亚细亚合起来还更宽广。其强大的权力则不仅限于周边的大西洋诸岛,还远达欧洲、非洲和美洲(真正的大陆)。 亚特兰蒂斯岛的海岸险峻,中央部位却有宽阔肥沃的平原,在距外海9公里处是首都波塞多尼亚。这座都市十分富裕繁华,其市中心有王宫和奉祀守护神波塞东的壮丽神殿。另外,在波塞多尼亚的四周还建有三层的环状运河。最外侧的运河宽500米,可通行大型船只,这些运河都以宽100米的水陆和外海衔接。 神殿是以黄金、白银、象牙或如火焰般闪闪发光、名为“欧立哈坎”的金属装饰。岛上的所有建筑物都以当地开凿的白、黑、红色的石头建造,美丽而壮观。 环状都市外有宽广的平原,四周为深30米、宽180米、全长达1800公里的沟渠所环绕,内侧的运河,则以每18公里纵横交错的方式围绕着,就好象是棋盘的格子一样的整齐方正。人们就用此水种植谷物和蔬菜,并用运河将产品搬运到消费地区。 在水路和海相接之处有3座港口。港口的附近密集地住着许多居民,从世界各地前来的船只和商人络绎不绝地往返于3座巨大港口之间,港口一带因此而昼夜喧嚣不已。 平原被分割成90000各地区,每个地区设有一位指挥官。这位指挥官担负着调度一辆战车费用的六分之一、马2匹、骑兵2名、轻战车1台、步兵和驾驶者各一名的义务。除此之外,还能调度12名战斗员和4名水兵。若将这些兵力加在一起,那么亚特兰蒂斯就能随时拥有120万兵员的强大战斗力了。 拥有强大国力的亚特兰蒂斯,终于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开始侵略别国了。 勇敢地抵抗亚特兰蒂斯进攻的是雅典人。雅典人在激战后,终于击退了亚特兰蒂斯军队,保障了国家独立和人民的自由。但未知的悲惨命运立即发生了。 因为当时爆发了恐怖的地震和洪水,雅典的军队仅仅在“悲惨的一昼夜”间就陷入地中,而亚特兰蒂斯也陷没于海中从地球上永远消失了。这是发生于距今12000年前的事。 这就是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在《迪迈斯》和《格利迪亚斯》中所描绘的亚特兰蒂斯的全貌。这就是柏拉图将希腊贤人之一的梭罗从埃及祭司那里听来的故事,写到自己的书里介绍给世人的。 按照柏拉图所写的情节,埃及祭司向梭罗说明,雅典人即使是对自己历史的了了解也是零散和失真的。本来,雅典人在很久以前曾打败了亚特兰蒂斯人,并遏止亚特兰蒂斯民族的向东扩张。雅典和亚特兰蒂斯都要比梭罗所了解的古老的多。事实上,早在梭罗所处时代的9000年以前,这两个民族就已经十分繁荣兴旺。 亚特兰蒂斯也像大多数神秘事物一样,开始是以神话的形式出现的。当众神分配地球时,亚特兰蒂斯由大海和地震之神波塞东负责掌管。当时亚特兰蒂斯已有人居住,波塞东倾心于当地一位名叫克莱托的妇女。她年方及荠,便与波塞东同居。波塞东考虑到他的这位凡间爱人的安全,在他俩安家的小山周围构筑了两道屏障和3条深沟,形成了同心的保护圈。波塞东和克莱托一共生育了5对双胞胎,都是儿子,他们最终成为亚特兰蒂斯的10位国王。波塞东将疆土分封给他们,10位国王结成联邦进行统治。长子亚特兰斯为十王之首,亚特兰蒂斯便由他的名字衍生而来。 克里梯亚斯的对话中提到亚特兰蒂斯文化和社会的许多具体方面,那里有鲜明的社会阶级划分和劳动分工,是埃及和雅典人的对手,是一个军事强国。其农业高度组织化,适宜的土壤和水利灌溉可以使每年获得两次收成。柏拉图提到的“碑文资料”说明亚特兰蒂斯人已有系统的文字,已会使用贵重金属(金、银、铜和锡)及合金(青铜和古代的一种黄色合金)。此外,亚特兰蒂斯还构筑纪念性的建筑。白、黑、红石块构成的巨石建筑,至少可以与麦锡尼人建筑的巨型建筑相媲美。富裕和文明礼貌——这就是青铜器时代的亚特兰蒂斯的特征。 柏拉图作品中的亚特兰蒂斯,实际上是一群岛屿。虽然他主要谈的是最大的岛屿,但他的地理图表明若干岛屿是相互联系并由联邦所统辖的,克莱托和波塞东居住的小山就在柏拉图称之为“古代母城”的最中心。亚特兰蒂斯人在这里为克莱托和波塞东修建了一座宫殿和庙堂。三圈深水沟上架起了桥梁。一条行船的小道沟通了外海。根据这一描述我们可以判断,古代的母城大体上是一个圆形岛屿,其直径约为12英里。 柏拉图的代言人克里梯亚斯在描述了亚特兰蒂斯的古代母城之后,又告诉我们这个“国家其余部分”的情况。他说道,这一岛屿高高地屹立在海上,大部分岛屿为一矩形平地,周围环绕着山脉。平地面积为340 X 227英里,约相当于美国依阿华州的大小。原文上的不一致和多种解释使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亚特兰蒂斯王国并不是前面所说的古代母城。由于有10个这样的王国,我们可以估算,亚特兰蒂斯的大小大约10倍于上述的面积,或者说约为80万平方英里。 20世纪早期,人们对现已消失的亚特兰蒂斯的科学技术水平做了过分的断言,不过从柏拉图的叙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假定亚特兰蒂斯确实存在过,那么它是个青铜时代高度文明的古国。亚特兰蒂斯一直繁荣昌盛到公元前9600年,那时它“在一昼夜间沉没”了。 现代考古学告诉我们,12000年以前还不存在青铜时代的文明;也根本没有地质资料证明大西洋中有一块沉没了的巨大陆地。对亚特兰蒂斯的任何推测必须合理地解释这两项矛盾。古希腊人并没有因为这些看法而为难,但许多人,包括亚里士多德,都怀疑柏拉图所说的亚特兰蒂斯的真实存在。 在相信亚特兰蒂斯存在的科学家没有发现更多更有说服力的证据之前,在反对亚特兰蒂斯假说的科学家没有完全令人信服的作出证伪的工作之前,在信息时代,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混淆不清证据的人们,对人类文明,对现阶段人类文明抱有更多希望与想象的人们,都会始终在心中保持这样一个疑问:亚特兰蒂斯曾经是一个真实的存在吗?

人是有文化的动物,这是众所周知的。可是“文化”的定义是什么?就众说纷纭了,有的说:“文化是复杂的现象,包括人类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创造人类社会的能力和习惯”。也有人简括地说:“文化是人类由生活经验所获得的智慧”。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文化在地面上表现出来的现象,人类的文化活动千头万绪,五花八门,而其在地面上表现出来的现象,也就错综复杂,头绪纷乱了。简单地说起来,人类的文化活动,大致可分为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物质文明、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以上的各种文化活动,性质不同,演进的方式也不一样。语言文字的传播和学习,并不十分困难,欧洲不少国家的人民,会说几种话,也会用二、三种文字,宗教信仰,也可更改变换,物质文明的衣食住行,更是日新月异。其中最不易改变的,要算是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了,这也是地球表面上最显著的地域差异性,也是人文地理学上最应着力的研究课题。世界可分为十一个文化区。 人文地理学的范围,十分广泛,凡是人类文化活动,表现在地面上的现象,都是它的研究题目,为了方便起见,人文地理学也可依照人类文化活动的分类,加以论述。本章的内容,先叙述人种的类别,次及语言的种类和分布,然后论宗教的派别和传播,最后讲到人类的生活方式。总而言之,都以人类的本身为对象。 人类的文明史,开始于文字的发明,在时间上最早不过七八千年,这几千年只占人类史的百分之一而已。人类文化的发展,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面讲,可有以下三种共识。第一,人类文化的发展,不是突然的,而是人类在生存竞争中学到许多经验,逐渐积累而流传下来的。换句话说,有史时代的许多文化,都渊源于史前时代的人类活动,举例来说,中国的历史有五千年,可是我们知道中国史前时代,就有许多不同的民族,散居各地,如北京人、蓝田人,他们的年代距今约有四五十万年,中国有史时代的文化,与史前人类活动是分不开的。第二,各种人类的文化,因为环境的变迁,时代的更换,进退不一。史前有许多强盛的民族,早已灭亡,人类史上,也就没有独霸一方的民族。人文学家公认人类的身体、智力和道德,根本是相同的,如果有理想的环境,任何民族都可逐步推进,创造高尚的文化。第三,人类有共同进取的合作力量,可是也有互相残杀的卑劣天性。据人类学家的研究,一切生物,除了蚂蚁和老鼠以外,都没有自相残杀的现象,而人类却残酷成性,个人之间杀戮不够,还会结合亲族,进行械斗,甚至国族之间,建立攻守同盟,造成大规模的战争。人类文化应该是相互提携,合作进展,为何会互相残杀呢?有位学者曾加以分析:人类是柔弱动物,从小要父母保护,成年后也无自卫力量,体力不够,指甲不硬,牙齿又受口小的限制,不会爬树,也不会飞,可是从经验中,他知道团结就是力量,只有成群结队,才有生存希望,人类对家族、乡团、国家有热烈的忠心,就是这个原因。可是集团防卫,还不保险,更要利用脑力,制造武器,因此养成残酷杀戮的本领,有了杀人的武器,个人可以放胆劫杀,集团可以横行天下。人类历史的演进,体力越来越弱,而杀人武器却愈来愈凶,人弱器利,互为因果。更加上种族、语言、宗教的分歧,以及民族主义和交通的发展,使人类的战争,越来越残酷。不过有识之士和开明的人都相信,人类要和平共处,互相合作,才有光明的前途。 人们对人类来源的真正答案,只是100多年的事。因为化石提供了事实根据,化石是古代生物遗留下来的部分遗体或活动的痕迹。找到人类骨骼化石和石器,可以了解古代人类的体质、智力和用具的发展水平。由化石发现的地点,可以知道古人类的地理分布及其所处的地质时代和生活环境。在各种化石中,头骨化石是最重要的。一般动物的面颅比脑颅大得多;人类则相反,脑颅要比面颅大得多。原始人和现代人比较,差别可以说主要就集中在头骨上。如原始人的头盖骨比现代人厚得多。正因为研究人类的头骨化石最能了解古人类的形态特点和体质发展水平,因而人类学工作者,对于寻找完整的人头骨化石特别重视。完整人头骨化石的发现,被认为是人类学研究中的一项重大成就。100多年以前,科学家已经注意到用人类化石为证据,来探讨人类进化的历史。 第四纪时代出现了人类的祖先。最初亚非大陆温暖湿润,古猿在这种环境中演变成能制造工具和进行劳动的人类。劳动使肢骨发达,双手更能创造万物,口腔发展了语言,也就推动了脑的发达。人类始祖直立猿人的出现,与别的哺乳动物尚用四肢爬行不能用手更无语言迥然不同,而变成支配世界的主人翁。 按人类的体质和其文化发展的顺序,可分为“猿人”、“古人”和“新人”阶段。近数十年来,世界上屡屡发现人类化石,使人类科学家从而了解人类体质特征和文化发展。可是仍有不少疑问,如猿人变古人的过程如何?古人变成新人的过程又如何?目前的发现尚没有足够的资料可作完满的解说,这需要更多发现的事实继续补充。 世界上常发现的人类化石,几乎都是“古人”或是“新人”(也称“真人”),其中最著名并为科学界所公认的是1865年在德国发现的尼安得特尔人属于“古人”,1868年在法国发现的克罗马尼翁人属于“新人”。因此一般人就认为人类的祖先只有十几万年的历史,直到1929年,中国在周口店发现了北京猿人的第一个头盖骨,从而使人们相信人类的祖先40万年以前就有了。 地球的地壳,无时不在变动。从山地侵蚀下来的泥土和砂砾,最后沉积到大洋湖海里,形成深厚广大的岩层。大海上升为陆地,高山侵蚀成平原,大地上有生命的动植物,随时可被埋没在沉积层中,经过若干万年,变成化石。地质学家,根据这些动植物的遗骸,可以辨认地球各区域各时代生物演变的情形。 地质时代,可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5个时期。太古代所知的地质史实最少,不象有生命存在。到古生代开始,才发现有生物遗迹,不过完全是下等动物和初级植物。下等动物最多的是三叶虫,珊瑚、海绵、水母也不少。中生代是爬虫最主要的时期,体形高大,且有铠甲作为保护。新生代是近代地质史上生物进化的重要时期;大爬虫已一去不返,留下来的只有鳄鱼、龟、蛇和蜥蜴等,此时是哺乳类大为活跃的时代。 第四纪大约在二三百万年内的地球史上,出现了直立猿人。因此有人称第四纪为“灵生代”,因为这是人类的时代。同时第四纪也大大改变了自然环境,尤其明显地改变了动植物界。其次,第四纪有强大的冰川作用,并在地球表面,留下了很多痕迹。冰川的进退也影响了动植物的分布。 地面上突然冰期来临,靠采取果实生活的猿人,在冰天雪地中无处觅食,常为饥饿所迫,不得不剥兽皮,以作衣服;寻觅洞穴,找栖息之地;钻木取火,可煮食也可驱逐野兽。人类经过数度冰期的淘汰,智力益见进步。 远古人类的文化遗物,主要是一些自制的工具,这些工具基本上是石制的。古老时期的原始人类没有生产经验,所以石制工具简单而粗陋。但在实践过程中他们制作工具的技能不断改进,所以说劳动是创造文化的原动力。石器又可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的人们大都是猎人和采集者。他们使用的工具多是河床圆砾,初用打制法,后用磨制法。到了冰期终结时,就开始了新石器时代。这时期完全用磨制的方法来制造石器,多凿有孔眼及环形的石器,种类繁多,有大斧、石刀、石凿等。这时期的陶器已很发达,农业工具也已开始,并有了原始的畜牧业。 新石器时代结束后,大约公元前4000~1000年,人类进入金属文化。先是铜器时代,到了公元前2000年就进入铁器时代,已开始用铁作犁了。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是交替而不是截然分开的。 古代的人类,究竟发源于何处?这是争议多年的问题。有的说是起源于亚洲中部,象著名的考古学家安德鲁斯()和地理学家泰勒(Griffit Taglei),就认为人类起源于亚洲中部,然后移向各洲。其理由是,中亚是人类牧养的家畜,如骆驼、犬、牛、羊、马等的起源地。既然适于高等动物的生存,依动植物为生的人类,也必发源于此。同时,中亚位置为各大洲之中,地势也最高。世界其他各洲平均海拔高度均在700米以下,独亚洲大陆海拔平均在1000米以上,居高临下,可与各洲相连。故谓人类起源于中亚,分散在各洲,其势最顺,其理至当。可是也有人认为人类的起源应在副热带潮湿之区,对农业起源研究卓著的索尔教授(Carl Sauer)就认为东南亚沿海地区,可能是人类最先发迹的地方。象泰国的考古发现及最近中国杭州湾河姆渡遗迹的发现可以佐证。这类讨论,尚需更多的地下发现,才能有完满的解释。 我们所了解的原始祖先,人数不多,疏落分散在一片土地上,以后人口增加,就向四周迁移发展。就地理学和考古学的知识,地球表面有许多海峡,阻断大陆间的交通。可是假如海平面降低90米,许多海峡就可变成陆桥,便利人类的交往。最著名的陆桥,包括沟通北美和亚洲的白令海峡,沟通英国和欧洲的多佛海峡,沟通亚洲和欧洲的达达尼尔海峡和沟通马来西亚与苏门答腊的马六甲海峡。其他的还有沟通欧洲和非洲的西西里海峡,沟通朝鲜和日本的对马海峡,沟通苏门答腊和爪哇的巽他海峡,沟通新几内亚和澳洲的托雷斯海峡以及沟通南部澳洲和塔斯马尼亚的巴斯海峡。假如在第四纪,此类海峡在冰期后退,海平面降低而成为陆桥,使陆地相连,则有利于人类祖先的四方迁移。这是无可置疑的。 人类祖先经过陆桥向各方移动而扩大了分布范围。由于地面上各处自然环境不同,在温度、雨量、阳光等的差异,又随着人类社会和人类本身体型的发展,就分化出来了现在世界上各色各样的人种。如黑色素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可以保护皮下的血管、神经和肌肉免受紫外线的直接侵袭。长期居住在非洲赤道的人种变成黑种人,他们头发鬈曲、覆盖头部,是有隔热作用。而长期居住在高纬寒冷地区的人群,鼻子高而狭窄,使冷空气较慢进入气管和肺部。他们的体型比热带居民要粗壮,肤色也较热带的人为浅白。古代人类,交通不易,受到自然环境的束缚,各个人群长期生活在各个隔离的地理区域内,在体质上形成了各不相同的适应性的特征。这些特征,代代遗传,以致人类在地面上分衍成各种有明显体质差异的种族从百度上找到的,不知道你看过没有。不管怎么说希望对你有帮助!

呵呵 按照时期进行规划就可以的上古前期 苏美尔人和闪米特人的崛起席卷了整个世界的中心 两河流域 可以围绕着阿卡德 乌尔第三王朝 古巴比伦的三次一统两河流域展开论述 上古中期 随着埃及反喜克索斯人的入侵和赫梯的崛起 以埃及 赫梯 亚述 米坦尼 埃兰等国的战争为中心展开论述上古后期 随着赫梯 亚述等国随着征服扩张与衰落 波斯人趁势一统整个西亚 可以围绕波斯人的崛起展开论述古典时期 随着中东列国争霸而逐步走向衰落 而波斯人也在远征希腊中遭到毁灭性打击 世界文明的中心由中东逐步转移到地中海沿岸 围绕希腊罗马的盛衰展开讨论即可中古时期 一方面是阿拉伯人爆炸般的崛起席卷了整个阿拉伯半岛 随着欧迈尔 阿里 哈立德等人的远征在极短时期内进而扩展到了整个中东为中心的三大洲交界区域 另一方面则是东欧与保加尔斯拉夫人的崛起以及拜占庭千年文明的持续为中心展开讨论 另一方面 在西欧随着克洛维建立独立的封建庄园制经济为起始 此后围绕着法兰克人的崛起 法兰克人与不列颠人的战争为中心展开讨论在东亚 突厥人和蒙古人的崛起影响了大半个亚欧大陆 并毁灭了拜占庭与中西亚列国文明 此时期围绕蒙古人与突厥人的扩张为中心展开讨论 至于东亚列国则在长期文明的碰撞中处于较为封闭的位置 可以单独列出近代前期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以及西班牙人 英国人 法国人先后的殖民扩张 世界的根本格局发生变化 可以围绕欧洲列国围绕教会的战争以及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为基础展开 而亚非拉同时也在掀起反殖民起义斗争近代后期 随着法国 普鲁士的先后崛起 欧洲列国的局势更加复杂化再来是当代前后 随着两次世界战争与欧洲列国的角逐 世界格局呈现两级碰撞 随着苏联解体 日本 亚非拉 欧洲的地域性联盟 世界呈现的多极化趋势为中心展开讨论 欢迎喜爱世界史的朋友加QQ327665149

世界战史杂志

《 世界军事》杂志创刊于1989年,是由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主办的一份综合性军事期刊。《世界军事》杂志以介绍国际军事风云为主,既有对世界军事革命前沿的追踪,又有对人类战争历史的回眸。追踪最新消息,提示深层背景,讲述历史故事,预测未来战争,是《世界军事》一贯的方针和宗旨。 《世界军事》主要编写世界各国(地区)军事概况,主要介绍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基本情况、军事历史并配有大量的国旗、国徽、军旗、军徽、飞机国籍标志等,主要服务对象是对世界军事感兴趣的军内外广大读者。零售价:6元/本 说实话,你是问对人了,我买了大约十三年的《世界军事》,当时主要认为他全面,什么都有点,买时好像三元五。其它军事书如《兵器知识》《舰船知识》《航空知识》等书一是当时有点贵,二是介绍得专业点,想买也买不起了。当然要看自已是怎第个爱好了,记得原来班上有钱的同学是把拉几本买完了的;个人认为如果要多了解点国际上的热点事件,可以买《世界军事》,喜好某方面如战机,舰艇,装甲力量,轻兵器,战略战术,新的军事装备,战法,技术等等,可以选择不同书,现在军事书太多了。 现在我基本没买过军事书了,就从网上了解也还可以的。 低调,没看出来,从知名度上看,《世界军事》也不比《兵器知识》《舰船知识》《航空知识》等主流军事书刊差嘛!很多军迷也就从上面几本书开始的。 总的说来,还是值得购买。

《战争史研究》《战争史研究》目录(1-22)战争史研究11,德国山地步兵战史(bear,windward)2,山地步兵的编制和作战装备(tenshou)3,山地步兵的后勤与支援(里夫)4,日本海军史话明治篇第一部分(windward,dannyboy)(以日本为主线,中国为辅线,讲述在相同历史环境日中海军乃至国运的纵横史, 对日本如何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发展到拥有世界数一数二的海军的大军国的 过程描写尤为详细,发人深思)5,白象之死 (娄嘉仪) (英国攻击机)6,光盘:Me262教学资料战争史研究2山地步兵的登山和滑雪训练山地步兵的服装三景舰始末:菊纹龙旗之战阿拉伯的劳伦斯布达佩斯战役德国空军涂装战争史研究3纳粹黄金——二战中纳粹德国与中立国的黄金问题 ·卜晓沛非洲之星传奇——德国王牌飞行员汉斯—约阿西姆·马尔塞尤传记 ·娄嘉仪日本海军·明治篇(三) ·Windward 特辑:日俄战争百年回顾 走向战争的道路 帝国的重组 六六舰队案战争史研究4福克兰战争回顾欧洲最危险的男人战后英国航母史非洲之星传奇德国空军蒙皮文化战争史研究5通往原子弹之路——人类历史上第一批原子弹的故事旷古未见的美丽毒花——1945年对日原子弹轰炸纪实多炮塔的巅峰与衰落——PART2:T-28坦克的实战与改装雷神双锤——芬兰海军维纳莫伊嫩级岸防舰奉旨造假——二战日本陆军“杉部队”伪造中国法币始末二战经济后果——纳粹德国的经济和政治结构战争史研究6柏林苍穹下勃兰登堡门与柏林的变迁日本海军史话•大正篇 日美对抗之道(上)八八舰队幻梦纪(一)海南D日 中国历史上继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规模最大的岛屿登陆作战挑逗公牛的红布 日本联合舰队最后一次航母出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济后果 如果纳粹获胜(一)战争史研究7手持战刀的佛陀——近世的泰国与战争第九次舰队演习——美国海军历史上最富戏剧性的事件之一Legio Patria Nostra——法国外籍军团明治的最后武士——日本西南战争史略基辅会战战争史研究8八·二三海运亲历记日本海军史话·大正篇(二)走向日美冲突之道——从《兰辛-石井》到华盛顿会议 八八舰队幻梦记附土佐号处分照片 附日本军舰的命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济后果·如果纳粹获胜(二)飞行的网线袋——费尔雷“剑鱼”飞机战争史研究9陆奥孤烟直,长门落日圆——旧日本帝国海军长门级战列舰暗红破坏神——巴巴罗萨前夕的苏联红军战备状况围猎空中猛犸——1914-1916英德飞艇战浅间丸事件——1940年英国巡洋舰拦截日本邮船事件基辅会战(下)战争史研究10拯救君士坦丁堡的神灵风中的森林南天一柱二战美国战略:战略投降 1940年法国和1943年意大利的投降战争史研究11太平舰军官的亲身回忆金刚级轮履两用战车的失败奥匈帝国狼群二战美国展率: 美国的战争地图战争史研究12近世的埃塞俄比亚与战争奥匈帝国联合力量级战列舰PT-76在印巴战争二战美国战略:德日的投降战争史研究 13逆天而行——走入昭和时代的日本海军最后的副王四海一心(上)石匠创造的自由二战美国战略(下)战争史研究 14改变历史的时刻(一) 新罗马的陷落:1453年5月29日保卫欧洲之战 1920年波苏战争(波苏战争是人民大学一个历史研究生的作品)连载 他们贩卖死亡——世界军火巨头们的故事 (一) (这个是翻译的外国老书)四海一心国民党航空研究院回忆CP的新书预告战争史研究 15日本海军07高原上的雅利安人 近世的伊朗与战争(上)大马尼拉湾的白银行动马江之血二战期间的美国飞机生产战争史研究 16改变历史的时刻(二) 德意志孔雀高原上的雅利安人 (二) 现代的伊朗与战争死亡商人查科战争二战中的所罗门群岛人民美国陆军的诞生战争史研究17巴尔干杂拌——近世的保加利亚与战争东より悪魔が来る——走向太平洋战争的日本与日本海军(一)黑色郁金香——二战后荷兰的对德复仇计划可能还有篇苏联的德国火箭专家四海一心的最后一部分战争史研究18科克伦提督的霸业——近世的智利海军与战争雏鹰振翅——联邦陆军的草创与合众国初期的军事建设日本海军史·舰艇别传:“凤翔”战记如何窃取一个国家——雇佣兵头目德纳尔传奇书摘:“爱丁堡”号运金记战争史研究19为了这土地的权利而战——西班牙内战恶魔自东方来——走向太平洋战争的日本与日本海军(一)“该死的驼背”——意大利萨伏亚-马切蒂轰炸机邦国自由之舟——自由轮的故事(包括运银记和运猴记)战争史研究20牛肉·咖啡·硝石之战——南美ABC三国海军竞赛“主公,不要忘掉雅典人啊”——希腊波斯战记海军上将的野望——弗朗索瓦·达尔朗与现代法国海军二战美国飞机制造业图史战研书摘:来自地狱的逃亡(1)战争史研究21奥兰治旗高高飘扬(近世的尼德兰与战争)神之大和极地狼烟美国飞机制造图史书摘:祖国战争史研究22神之大和·舰战篇中山世土——近世的琉球与战争从胡德的俊美到纳尔逊的憨壮——追寻大转换期英国主力舰设计的足迹二老板的一个中意航空工业合作文章祖国(二)战争史研究23扬子江上的木屐船——日本在华炮舰小史安纳托利亚之狼——现代土耳其国父凯末尔传奇波兰永不灭亡——1944年华沙起义大和号补遗连载:二战美国飞机制造图史书摘:祖国(二)战争史研究24以色列建国六十周年特辑一个国家的诞生——现代以色列的建国历程锡安山上的守望者——1948年以色列独立战争东京沦陷日:1127——改变历史的时刻(三)·北宋灭亡苍空之鬼——诺斯罗普P-61“黑寡妇”夜间战斗机战争史研究25扶桑级战列舰1279山崖 天朝的叹息——改变历史的时刻(三) 南宋灭亡海东狮子吼——“凯斯林行动”与冰山航母:丘吉尔奇想二三事美国飞机制造图史5祖国(三)战争史研究26赤城之峰今宵限,加贺白山残雪花——旧日本海军机动部队主力赤城级航母(上)GI:美国陆军伙食发展史1一个字头的诞生——美国海军历史上的8艘企业号军舰美国飞机制造图史祖国 (四)战争史研究27从塞尔维亚到塞尔维亚——近世的南斯拉夫与战争(上)海军上将高尔察克赤城加贺(下)美国飞机制造(结束篇)祖国(五)战争史研究28从塞尔维亚到塞尔维亚——近世的南斯拉夫与战争(二)前进,阿斯卡里!——保罗·冯·勒托-福尔贝克和他的东非战争. ——美国陆军伙食发展史(下)祖国(五)战争史研究29近世南斯拉夫与战争(完结篇)元首路德维希·贝克柯尼斯堡号战记半岛的溃疡(布库萨战役)祖国(完结篇)战争史学研究30在大漠那边——近世的外蒙古与战争德国军官团谋反史(下)从地图看历史(一):飞地、战争与外交飞龙·苍龙书摘:最危险的海洋(一)

建议你看这么几本1、《海陆空天惯性世界》,书主要是介绍世界军事思想和海外对中国军力的发展,辅之以战例、武器方面的介绍。看这本书有助于了解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方向2、《舰载武器》,书主要是介绍现代国家战略和中国主要武器的发展,这本书的强点在于诸多专栏作者的加盟,如里子鱼、小飞猪、管带,对国产武器剖析比较清晰3、《舰载武器之军事评论》,和舰载武器互补,范围更广一些,尤其是在介绍周边军情和动态方面的功夫比较深,写得比较通俗,主要文章后面有点评4、《战争史研究》,如果你喜欢军事历史的话,建议看这本,以史为鉴其他的《世界军事》、三大知识,都已经烂掉了,篇幅不够,阐述问题不清楚,又喜欢搞帮子官老爷来做空头文章,不看也罢

看舰船知识吧,里面有很多武器介绍,战争纪实和战略研究文章

  • 索引序列
  • 关于世界史的学位论文
  • 关于世界历史的论文题目
  • 有关世界近代史的论文
  • 有关世界文明史的论文题目
  • 世界战史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