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规划师》、《国外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师》
好像是3000,我记得 你要投规划类的文章吗?我记得有一些是不需要的,譬如学校的学报之类的
《城市建筑》《城市建筑空间》应该先清楚自己的选择,还有单位对期刊发表的要求。先了解清楚自己所在单位的评定细则,根据职称文件的加分细则,再去找相关的期刊投稿。比如有些单位评中级职称要求至少发表2篇省级期刊论文。那我们就只满足“省级2篇”这个要求就好。不同的要求,期刊属性都是不同的。评职要想顺利,首选肯定是知网、万方或者维普收录的期刊,如果要求没那么高,像龙源、期刊网的期刊也可以。(具体还是要看当地的评审文件要求)看你的单位,还有你自己,对文章质量要求高不高,价格能不能接受。要求不高可以选择综合刊,综合刊是对论文专业没有太多限制的刊物,许多专业的论文都能安排发表,而专业期刊只能发表相应专业领域的论文,所以相比较来说,发表在专业期刊的论文是要比发表在综合期刊上的论文更有价值的,能够更好的起到指导学术的作用
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是城市建设的综合间署,也是城市建设的管理依据,它与很多学科密切相关。近年来,由于环境保护规划没有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同步落实,使城市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城市环境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因此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规划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一、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决定于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受上层建筑的影响,近几十年来,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关题:1.水体污染问题突出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大量的污水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而直接排入水体,致使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球。我国的水体污染近期呈上升趋势,全国有监测资料的1200多条河流中,850多条受到污染,在七大水系中,以辽河、海河、淮河污染严重,在统计的138年城市河段中,有133个河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范围内78%的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水源,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西安、北京等许多城市也出现了供水危机。据估计,我国每年因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00亿元。2.城市大气质量严重恶化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将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入大气层,使大气质量严重恶化。我国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全国城市空气中总悬浮微粒浓度普遍超标,平均浓度达30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浓度水平较高,部分城市污染相当严重,北方城市平均值达到83微克/立方米。我国的本溪市也曾经因烟雾弥漫而被 称为“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而大气中硫化物、氮氧化物业重超标导致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酸雨,宜宾、长沙等城市酸雨出现频率大于90%,长沙降雨的平均PH值已达到,酸雨的降落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而且加剧建筑物,铁道、桥梁的腐蚀与破损,给工农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而由大气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更是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3.固体废物泛滥成灾、垃圾围城现象严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物,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为亿吨,其中有害废物为3000-4000万吨,累积量超过64亿吨,侵占5亿多平方米土地;每年的生活垃圾量为1吨并以每年7-8%的速度增长。由于我国的固体废物露天堆积,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处于垃圾的包围之中。固体废物到处堆放,不仅有碍观瞻、侵占土地、传染疾病,而且在自身严重污染环境的同时加剧了水体、大气土壤的污染。4.噪声扰民现象普遍存在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工业、交通运输和文化娱乐事业的快速发展,噪声扰民的现象愈发突出,据44个国控网络城市监测,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分布在 B(A),其中洛阳、大同、开封、海口和兰州五座城市噪声平均等效声级超过60d B(A);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范围为 B(A)。二、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及其主要内容正是基于上述的环境危机,近几十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开始运用科学的规划指导城市建设。城市规划的提出克服了以往城市发展的无序性、盲目性与随意性,为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和法律保障。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的基础上,依据对城市环境质量现状的调查分析所制定的以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为目标的规划体系。按照我国环境保护应“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总方针和总战略,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应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前期准备这些准备工作是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基础,它包括城市的自然环境资料,例如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气象、水文等;城市的社会与经济状况,如人口、国民生产总值等;环境状况的调查分析,如大气、水体、噪声的监测资料、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历年累计量,对污染的治理状况等;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功能区划等。2.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根据城市大气质量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功能区划并按拟定的环境目标计算各功能区最大允许排放量和削减量,从而制定污染治理方案。大气污染的治理应根据城市的能源结构与交通状况确定首要污染物即浓度高、范围广、危害大的污染物,便于治理时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大气污染主要是由采用落后燃烧方式燃煤和汽车尾气引起,由此而来的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因此规划的远景目标应该是改进落后的烯煤方式,提高燃烧效率,尽量使用气体燃料、型煤、太阳能、地热等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实行区域集中供热、消灭千家万户的小烟囱,提高道路硬化率,通过强化污染源治理和提高污染控制技术等手段创建无烟控制区。调整工业布局,根据大气自净规律科学便理的利用大气环境容量;强化污染源的治理,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通过技术和行政的手段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提高城市绿化率、选择抗污染性好的树种,大力发展植物净化。3.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在对水污染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计算最大允许排放量并确定最佳治理方案。当前我国七大水系的水质污染程度在加剧,范围在扩大,长江、黄河、淮河、松花江的污染水1996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为亿吨,含 化学需氧量704万吨、重金属1514吨,氰化物2457吨以及砷、酚类、油类等污染物数万吨;生活污水约占年排放总量24%,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物。根据我国水污染的具体情况,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应该通过改革落后的生产方式,采用少废、无废工艺实现清洁生产,是高污水处理效果和资源化利用率,减少污水排放量,修建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最终达到有效保护水资源的目的。4.城市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固体废物综合整 治规划是根据环境目标落实各类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与处理、处置指标体系并制定最终治理对策。目前我国许多城市者处于固体废物包围之中,解决固体废物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固体废物综合整 治规划的目的是依据城市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城市固体这里是副标题借助具有像素级精度的表格绘制工具,能够更加快速方便地设计网页版面。使用与铅笔和橡皮功能相同的工具创建表格,可以直接在网页上设计任意大小和形状的表格。运用表格绘制工具可以灵活地设计高精度的页面版面,并使表格匹配与页面内容。表格中可以包含你喜欢的任何内容,包括图像,文本,多媒体文件,甚至有嵌套的表格。这些复杂的网页版面制作不需要任何手写HTML编码。这里是副标题借助具有像素级精度的表格绘制工具,能够更加快速方便地设计网页版面。使用与铅笔和橡皮功能相同的工具创建表格,可以直接在网页上设计任意大小和形状的表格。运用表格绘制工具可以灵活地设计高精度的页面版面,并使表格匹配与页面内容。表格中可以包含你喜欢的任何内容,包括图像,文本,多媒体文件,甚至有嵌套的表格。这些复杂的网页版面制作不需要任何手写HTML编码。
专著、论文·专著1、编委 城市规划资料集-控制性详细规划分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2、独著 当代中国城市形态演变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3、第一译者 塑造城市-历史、理论、城市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论文和书中章节1、熊国平 商业步行街的规划设计 城市 1996(1)2、熊国平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城市规划汇刊1996(7)3、熊国平 山水城市规划构想 城市研究 1996(10)4、沈德熙 熊国平 关于绿色开敞空间 城市规划汇刊 1996(11)5、熊国平 扬州邗江百祥路商业步行空间规划 新建筑1998(4)6、熊国平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城市规划 城市发展研究1998(4)7、熊国平 论绿色文明与绿色空间 江苏林业科技1998(9)8、沈德熙 熊国平 苏州古城41号街坊控规的做法与思考 城市规划汇刊1998(9)9、熊国平 苏南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的思考 城市研究1999(4)10、熊国平 新世纪城市规划的思考 方法 1999(3)11、熊国平 创建新世纪绿色文化,营造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 新建筑2000(1)12、熊国平 外向性经济与城市拓展 城市规划2001(1)13、熊国平 探析21世纪的城市演化 城市管理2002(2)14、熊国平 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立法研究 城市规划2002(3)15、熊国平 游涛 沿江地区发展规划研究 城市规划汇刊2002(1)16、熊国平 苏州工业园发展规划研究 城市规划汇刊2003(2)17、熊国平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形态演变的特征 新建筑2006(3)18、熊国平 缪敏 对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探索 规划师2007(5)19、杨东峰 熊国平 王静文 沿海开发区一种典型深层结构:天津泰达为例 城市规划2007(7)20、杨东峰 熊国平 王静文1990年以来国际新城建设趋势探讨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6)21、杨东峰 熊国平 王静文我国大城市空间增长机制的实证研究与政策建议,城市规划学刊,2008(1)22、管驰明 李昌峰 熊国平 江阴市新农村建设中村庄调整规划研究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22(2)23、熊国平 刘畅译 帕齐·希利 一位规划师的一天——沟通实践中的知识与行动 国际城市规划 2008(03)24、熊国平 朱祁连 杨东峰 国际经验与我国廉租房建设 国际城市规划 2009(1)25、熊国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城市形态的动力变化 华中建筑 2009(2) p140-14326、熊国平 杨东峰 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城市形态的机制分析 华中建筑 2009(11) p78-8127、熊国平 于建勋 城市合理形态的探讨 华中建筑 2010(2) p176-17928、熊国平 杨东峰 于建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的基本总结 华中建筑 2010(4)p120-12429、熊国平 王爱军 盛楠 周梦蝶 吴文昕 何舒炜 川西新型村庄规划探索 城市规划 2010(5)30、熊国平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的案例教学研究与实践 华中建筑 2010 28(12)31、熊国平 戎卿文 田卉 回族乡规划探索 建筑学报 2011(4)·获奖论文1、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1993-1995优秀论文 独著 商业步行街的规划设计 城市 1996(1)2、南京科协1995-1997优秀论文 独著 山水城市规划构想 城市研究1996(10)3、江苏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优秀论文 独著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城市规划汇刊 1996(7)4、南京市第三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第二作者 关于绿色开敞空间 城市规划汇刊 1996(11)5、南京科协第九届优秀论文 独著 苏南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的思考 城市研究1999(4)6、首届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会城市规划论文竞赛甲组佳作奖 独著 新世纪城市规划的思考 方法 1999(3)7、南京科协第十届优秀论文 第一作者 沿江地区发展规划研究 城市规划汇刊20028、南京市第五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独著 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立法研究 城市规划2002(3)·报告·学术会议1、Presented paper, Xiong guoping ,a review of contemporary research on urban form in china, the sixteenth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urban form Guangzhou, 20092、论文宣读 熊国平 朱祁连 我国廉租房建设的思考 2008国外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 厦门 20083、论文宣读 熊国平 和谐城市形态 2007中国博士后学术论坛 北京 20074、论文宣读 熊国平 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形态演变的特征总结 第二届 U+L新思维全国学术研讨会 武汉 20065、论文宣读 熊国平 缪敏 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探索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年会 北京 20046、论文交流 熊国平 苏州工业园发展规划研究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年会 厦门 20027、Presented paper, Xiong guoping , Chen cangjie,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ommunity plan, Building for 21st Century council on tall buildings and urban habitat, London, 20018、论文交流 熊国平 21世纪的城市演化趋势探析 中国建筑学会年会 北京 20019、Presented paper, Xiong guoping ,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planning of the green land system, symposium of IFPRA A/P 1999 congress ,Hangzhou, 199910、论文交流 熊国平 关于城市公共购物空间 中国建筑学会年会 上海 199711、论文交流 熊国平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城市规划 迈向21世纪的城市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北京 1998·学术讲座1、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 江苏东海城市规划培训班讲座 2007/52、镇规划编制的方法、内容、技术要求和相关法规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镇规划编制技术暨新标准培训班(昆 明)讲座 建标协字[2007]50号 2007/ 93、城市现代化与现代城市管理 江苏省委组织部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培训班讲座2008/64、转型期城市发展战略 安徽滁州市城市规划培训班讲座 2008/95、转型期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江苏省地税局城市规划培训班讲座 2008/126、新农村村庄规划建设与整治 安徽望江县委提升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培训班讲座 2009/37、城市结构与形态 江苏省委组织部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培训班讲座2009/108、城乡规划法与规划管理 江苏省委组织部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培训班讲座2009/109、城乡规划法与转型期城市发展战略 湖北赤壁市委建设学习型政党,推动科学发展新春系列报告 2010/210、转型期的城市发展战略及规划实践 南京市六合区城乡科协城市规划讲座2010/611、小城镇发展战略与规划策略 江苏淮安淮阴区乡镇党委书记培训班讲座 2010/712、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发展战略 南京市六合区市民讲堂 2010/7代表实践项目·工程实践1、参加 溧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42、参加 江苏省扬州百祥路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 19953、参加 江苏省张家港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64、参加 江苏省张家港市绿地系统规划19965、参加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行政中心详规19976、负责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小区详规19977、参加 江苏省仪征市城市总体规划19978、负责 江苏省响水县城市总体规划 19989、负责 江苏省响水县七套乡总体规划199910、参加 江苏省扬州经济开发区分区规划 199911、负责 江苏省南京六合区竹镇镇总体规划 199912、负责 江苏省南京六合区横梁镇总体规划 199913、负责 江苏省南京江宁区江宁镇总体规划 199914、负责 江苏省淮阴县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015、负责 江苏省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咨询 200016、负责 江苏省昆山市铁南片区分区规划 200017、负责人之一 江苏省苏州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018、负责 江苏省启东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119、负责 江苏省靖江市新城区分区规划200120、负责 江苏省靖江市城市总体规划咨询200121、负责 江苏省江阴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200122、负责 江苏省靖江市沿江地区发展规划200223、负责 江苏省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224、负责 江苏省苏州中心分区城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225、参加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中新合作区规划检讨与调整研究200226、参加 江苏省苏州新加坡工业园二三期控制性详细规划200327、负责 江苏省苏州吴中区西南片规划 200328、负责 江苏省张家港-如皋跨江发展研究 200429、负责 江苏省苏州三角嘴控制性规划 200430、负责 江苏省苏州东环路重建改造咨询报告 200431、负责 江苏省启东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 200532、负责 江苏省启东市城市远景发展构想 200533、负责 江苏省海门市城市行政中心选址研究 200634、负责 江苏省海门市城市远景发展构想 200635、参加 福建省福安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 200636、负责 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637、负责 山东济南市南部山区(东片)保护与发展规划 200638、参加 江苏盐城市沿海开发战略规划 200739、参加 广东深圳城市化转型期科学规划机制研究 200740、参加 国内外新城规划建设比较研究200741、负责 江苏江阴市域空间管制研究200842、参加 四川绵竹广济镇总体规划(灾后重建) 200843、参加 北京焦化厂工业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方案征集 200844、负责 海南三亚城乡发展空间布局研究 200845、负责 江苏苏州娄葑扬庭路地块等控规 200846、负责 四川什邡市洛水镇渔江村灾后重建规划 200947、负责 江苏苏州蒌葑沙滨路扩展地块规划 200948、负责 江苏连云港新浦区浦南片总体规划 200949、负责 江苏东海县域产业空间布局 200950、负责 江苏海门市老城区、南部新城开发地块城市设计 200951、负责 湖北襄樊市尹集城乡统筹规划研究 200952、负责 浙江杭州临平新城概念性规划 200953、负责 河北石家庄建设大街城市设计 200954、负责 江苏江阴加速形成一城四片区功能布局研究 200955、负责 河北石家庄二环路综合整治规划 201056、负责 江苏海门市西片区总体规划 201057、负责 江苏苏州蒌葑跨阳路地块规划 201058、负责 江苏海门謇公湖地区控规 201059、负责 江苏南京市雨花台区总体规划 201060、负责 江苏高淳桠溪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 201061、负责 河北建投石家庄生态农业观光园核心区控规 201062、负责 河北建投石家庄生态农业观光园概念规划 201063、负责 江苏高邮市菱塘回族乡总体规划 201064、负责 河北石家庄中山路环境综合提升规划 201065、负责 江苏苏州工业园唯亭东片控规201066、负责 江苏南京板桥新城总体规划201167、负责 江苏江阴集约型城乡建设研究 2011·工程获奖1、参加 张家港城市总体规划 1996建设部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第七届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铜奖2、负责人之一 苏州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0建设部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第九届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银奖3、负责 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4江苏省级城乡建设系统优秀设计三等奖4、参加 苏州工业园中新合作区规划检讨与调整研究 2004江苏省级城乡建设系统优秀设计二等奖5、参加 苏州新加坡工业园二三期控制性详细规划2004江苏省级城乡建设系统优秀设计二等奖6、负责 苏州东环路重建改造咨询报告 2005江苏省级城乡建设系统优秀设计三等奖7、负责 石家庄建设大街城市设计 2010 江苏省级城乡建设系统优秀设计三等奖
·专著1、吴晓等.我国大城市流动人口居住空间解析——面向农民工的实证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ISBN978-7-5641-2323-9,万字).2、吴晓,魏羽力编.城市规划社会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ISBN7-978-7-5641-1937-9,30万字,“城市规划原理丛书”出版规划教材).3、[英]维基·理查森.新乡土建筑[M].吴晓,于雷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3月(ISBN7-112-06059-1,60万字).4、[英]彼得·绍拉帕耶.现代建筑与数字化设计[M].吴晓,虞刚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ISBN7-112-08781-5,42万字).5、张彤,吴晓,陈宇等.绿色北欧: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中英双语)[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ISBN978-7-5641-1387-2,万字,“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教材).6、吴明伟,吴晓等.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流动人口聚居形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ISBN7-5641-0035-4,24万字).7、[英]彼德·布伦德尔·琼斯.现代建筑设计案例[M].魏羽力,吴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ISBN7-112-06926-2,40万字).8、阳建强,吴晓,孔令龙等编.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学生优秀作业选(2002-2007)[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ISBN-1,58万字).9、王建国,刘博敏,阳建强,吴晓等编.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ISBN978-7-112-10621-9,62万字,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国内第一本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城市设计课程教学要求而编写的重要教材).·论文和书中章节1、吴晓.城市公园系统小议[J].新建筑,1999(6),、吴晓.规划开发中的“守法”和“执法”问题[J].城市规划, 2000(3).3、吴晓,吴明伟.小商品市场的规划建设初探[J].新建筑,2000(4).4、吴晓,马红杰.“边缘城市”的形成和形态初探[J].华中建筑,2000(4).5、吴晓.城市中的“农村社区”——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与整合研究[J].城市规划,2001(12).6、吴晓,张靖.公共住宅:香港和新加坡的政策性差异透视[J].城市规划,2002(3).7、吴晓,吴明伟.物质性手段:作为我国流动人口聚居区一种整合思路的探析[J].城市规划汇刊, 2002(2).8、吴晓.当前我国有形市场的发展方向浅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9、吴晓.“边缘社区”探察——我国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特征透析[J].城市规划,2003(7).10、吴晓.再审新乡土建筑——读维基·理查森的《新乡土建筑》有感[J].新建筑,2003(6).11、吴晓,吴明伟.国内外流动人口聚居区之比较[J].规划师,2003(12).12、吴明伟,吴晓,刘博敏,雒建利. 打造城市喧嚣中的“后花苑”——上虞市曹娥老区改造及曹娥景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J]. 城市规划,2004(1).13、吴晓.“城中村”现状调查与整合[J].规划师,2004(5).14、吴晓,王承慧.本科转型教学中的住区规划课程[J].规划师,2005(3).15、王承慧,吴晓,权亚玲,巢耀明.东南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三年级设计教学改革实践[J].规划师,2005(4).16、吴晓.南京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现状调查[J].建筑学报,2005(4).17、吴晓译.一件未问世的作品:汉斯·夏隆的曼海姆国家剧院方案[J].建筑师,2005(5).18、吴晓,吴明伟,徐伟. 基于车行体验的公路沿线景观建构研究——以同三高速公路射阳连接段的景观控制性规划为例[J].中国园林,2005(11).19、吴晓,魏羽力译.北欧建筑师希古德·莱维伦茨述评——以圣彼得教堂设计为例[J].新建筑, 2006(6).20、吴晓译.历史视野中的乡土建筑——一种充满质疑的建筑[J].建筑师,2006(6).21、吴晓,吴明伟,徐伟.基于旅游功能策划的景区规划——以射阳岛区的总体规划为例.城市规划,2007(10).22、吴晓,虞刚.关于数字技术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应用的再思考——读《现代建筑与数字化设计》一书有感[J].建筑学报,2007(5).23、吴晓,魏羽力.关于城市设计与现有规划体系衔接的思考[J].规划师,2007(6).24、吴晓,顾震弘编译.Bo01欧洲住宅展览会,马尔默,瑞典[J].世界建筑,2007(7).25、吴晓,顾震弘编译.维基实验新区,赫尔辛基,芬兰.世界建筑,2007(7).26、吴晓,顾震弘编译.哈默比湖城, 斯德哥尔摩,瑞典.世界建筑,2007(7).27、吴晓,施梁.斯德哥尔摩的“地下艺术长廊”浅析——以地铁站点的艺术陈设设计为例[J].华中建筑,2007(7).28、高源,杜嵘,吴晓.东南大学-代尔夫特大学建筑联合教学成果介绍评析[J].华中建筑,2007(9).29、吴晓,阳建强.瑞典高校建筑学科的教学体系探察——以皇家工学院(KTH)的建筑与环境学院为例[J].华中建筑,2007(12).30、吴晓,谢泉.瑞典皇家工学院的校园演化与空间环境探析——以KTH的历史性主校区(Valhallavägen)为例[J].新建筑,2007(6).31、施梁,吴晓.作为公共艺术形态的城市雕塑[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3).32、吴晓,吴明伟.美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贫民窟整治初探[J].城市规划,2008(2).33、吴晓.立足于求租群体的住房租赁市场探察——以南京为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34、吴晓,孙静.欧洲“移动谷”的演化与建设初探——瑞典著名的Kista科技园区考察[J].新建筑,2008(3).35、孙静,谢泉,吴晓.基于文化环境建构的校园雕塑建设研究——以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老校区为例[J].规划师,2008(6).36、吴晓,阳建强.住区规划中的城市设计应用初探[J].城市规划,2008(7).37、高源,吴晓,杜嵘.中荷联合教学的回顾与评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与荷兰代尔夫特大学建筑学院[J].新建筑,2008(5).38、王承慧,吴晓,巢耀明.适应时代需求的住区规划“转型教学”模式研究[J].城市·环境·设计,2008(11).39、吴晓,吴珏,王慧等.现代化浪潮中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变迁实考[J].规划师,2008(9).40、吴晓.斯德哥尔摩战后新城的规划建设及其启示.华中建筑,2008(9).41、吴晓.北欧科学园区的规划与建设研究——以瑞典和芬兰的高科技园区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 2008(10).42、吴晓,汪晓茜.芬兰生态型居住区探察——以赫尔辛基的Viikki实验新区为例[J].建筑学报,2008(11).43、吴晓,吴明伟.小商品市场的形成、发展与建设[J].城市规划,2009(2).44、吴晓.北欧生态型城镇的规划建设及思考[J].城市规划,2009(7).45、吴晓,王湘君,高军军.生态导向下环境评估方法在北欧城镇建设中的应用初探[J].建筑学报(学术论文专刊),2009(2).46、吴晓,高军军,孙世界.基于GIS平台的城市色彩规划与引导初探[J].规划师,2009(7).47、魏羽力,吴晓.从伽考农庄看雨果·赫林的有机建筑观[J].新建筑,2009(2).48、高军军,吴晓.大城市中心区楼宇经济的实证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9(9).49、徐卞融,吴晓.城市广场与城市交通的关联研究[J].华中建筑,2009(2).50、陈薇,王承慧,吴晓.道路遗产与历史城市保护——以南京为例[J].建筑与文化,2009(5).51、吴晓,王承慧,王艳红.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市一级)的总体思路探析[J].城市规划,2010(9).52、徐卞融,吴晓.基于“居住-就业”视角的南京市流动人口职住空间分离量化[J].城市规划学刊,2010(5).53、徐卞融,吴晓.基于“居住-就业”视角的南京市流动人口空间分异研究[J].规划师,2010(7).54、魏羽力,吴晓.斯普利特:从宫殿到城市[J].建筑师,2010(2).55、吴晓.我国进城农民居住空间的微观探析及其对策研究——以南京市的租居型外来工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0(6).56、吴晓,王承慧.公共住宅——作为我国进城农民一种安置手段的思索[J].新建筑,2010(3).57、徐华林,吴晓.大城市商业中心空间形态演变的实证解析[J].新建筑,2010(2).58、吴晓,王松杰,方宇.基于GIS数字平台的大尺度空间密度导控[J].建筑与文化,2010(10).59、吴晓,徐卞融,孙世界.城市景观视野下雕塑建设的系统性导控初探[J].建筑与文化,2010(2).60、王松杰,吴晓.城市中的雕塑[J].建筑与文化,2010(7).61、方宇,吴晓.南京历史性校园空间格局的演变——以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老校区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1(11).62、吴晓.我的城市居所在哪里?——农民工居住空间的供给刍议[J].城市规划,2011(1).
有钱的话,请个外语家教,或上个外语班,没钱的话,制作英语卡片,看英语读物,电影,多读,多写,多练!
全面落实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促进城市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中国城市交通发展展望中国城市交通模式的正确选择中国城市发展的优先计划——可持续交通新时期城市交通规划的作用与思路转变对我国城市交通规划内涵的思考中国城市交通问题剖析及改善对策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和谐城市交通体系漫谈“城市交通”新北京交通体系研究建设新北京交通体系的政策与行动上海交通发展战略上海市城市空间发展的交通战略研究——兼谈交通对上海城市空间发展的引导作用天津滨海新区港城交通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广州市区域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珠江三角洲区域交通协调发展研究城市道路网系统规划思想及实例解析城市交通设计问题总结和经验借鉴关于城市交通规划编制体系的思考《江苏省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导则》解读改革开放30年北京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与实践回顾区域一体化快速机动化背景下城市交通问题思考——以南京市为例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道路规划理念与规划体系研究——以长三角为例中国城市绿色交通系统发展中若干问题研究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研究对TOD的一点思考和联想论城市用地和交通的相互关系土地利用与交通互动系统规划城市中心区交通容量研究我国大城市中央商务区交通规划研究探讨快速城市化地区中等城市区域交通发展规划研究一以张家港市为例杭州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指引重议城市干道网密度——对修改《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建议广州市区道路网络深化规划研究古城保护模式下的道路交通功能分析——以苏州人民路为例基于路网的换乘强度研究上海综合交通模型体系构想及成果基于GPS/GIS技术的北京市路网功能层次分析研究出行时耗的规律及启示香港城市交通影响评价实践及启示依据交通承载力确定土地适宜开发强度——以北京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大城市停车体系发展战略——以北京为例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历程中的若干问题反思关于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若干思潮的评析北京市公共电、汽车线网系统规划北京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的发展思路和初步行动公交优先理念与昆明BRT实践深圳公交导向发展规划实践城市常规公共交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公交优先技术方法坚持国产化方针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健康发展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思考城市轨道交通与可持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内容和应用上海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理论方法研究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规划调整的技术方法——以苏州市为例北京市动态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及制约因素深圳市城市交通仿真系统建设实践上海世博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框架九运会交通组织经验与启示北京奥运会交通规划及交通组织管理上海世博会交通需求管理对策对近城风景名胜区实施交通需求管理的探讨
可以写某城市绿色规划研究
城市规划界三大期刊为以下三部:1、《规划师》《规划师》杂志创刊于1985年,是全国惟一一本以规划师为核心的人文化的国家级专业杂志,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城市规划领域重要期刊。刊物以理性开放的视野,关注国内外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着眼于规划理论的创新与实践,注重规划师及其作品,探讨规划理论,剖析典型案例,总结实践经验,传递咨询信息,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术性与可读性并重。2、《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杂志创刊于1977年,是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的科技期刊。《城市规划》杂志是国内发行量最大、最权威的城市规划刊物,先后荣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多次嘉奖,是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建设部优秀期刊一等奖、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等。3、《城市规划学刊》《城市规划学刊》,原名《城市规划汇刊》,2005年起更名),创刊于1957年, 1978年复刊后为双月刊。 由教育部主管,同济大学主办,是国家建筑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美国国际CODEN中心授予国际刊名代码。
根据学术论文的要求,投稿需要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并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内容应有所发现、创造和前进,而不是重复、模仿和抄袭。《学刊》投稿范围包括:城市规划理论和概念、规划政策和实践、城市规划技术与方法、城市空间发展问题与规划、规划师的社会作用,以及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等。来稿务求原创性,稿件未投它刊,未在其它任何期刊(包括内部出版物)刊登或研讨会上发表过(特约除外)。本刊接受.doc文件格式和可编写的.pdf文件格式文稿,投稿时请登陆本刊网站上传稿件,或将稿件和电子文件一同寄(送)到本刊编辑部,也可以用电子邮件把文稿以附件形式发送至本刊的电子邮箱。文中插图另附.tif格式的图形文件,分辨率在300dpi以上。本刊不收版面费,文稿刊出后,编辑部向作者赠送2本当期期刊,并酌付稿酬。 投稿的编写格式一般包括前置部分和主体部分,必要时还有附录部分。前置部分包括题名、作者、摘要和关键词。主体部分包括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和注释、参考文献。1 题名、作者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洁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一般不超过20字。作者附简介信息,包括工作单位、职务、职称,电子邮件地址等。如系基金资助项目、重大科研项目的论文,请在稿件首页页脚位置注明基金名称、项目全称和编号。2 提要与关键词提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有数据有结论。一般说明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果和结论。中文提要一般300字左右。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的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般3~8个。投稿同时需要提供英文题名、英文提要和关键词。3 标题、图、表的序号文章序号以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如:1,,,一般为三级编号,不超过五级。图、表分别以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如:表1,表2;图1,图2。图和表都应有确切简短的题名,图名连同图号置于图下;表名连同表号置于表上。在正文中表,图及其编号要提及并对应。4 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和可与国际单位制单位并用的中国法定计量单位。5 参考文献表参照GB/T 7714-2005,《城市规划学刊》常用参考文献类型的格式依次示例如下:连续出版物[1] 刘武,郑良, 姜础. 元谋古猿牙齿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及其在分类研究上的意义[J].科学通报, 1999,44[23]: 2481~2488.[2] 沈福煦. 中国古代文化的建筑表述[J]. 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 [2]:1~10.[3]Hewitt . Technical Services in 1983[J]. Library Resource Services, 1984,28(3):205~专著[1]余敏. 出版集团研究[M].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179~193.[2] Marcus, . & Sarkissian, W., Housing as if People Mattered[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1986.[3]Mumford, L.,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 倪文彦,宋峻岭,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W., Gorman M. Future Libraries: Dreams, madness, & reality [M]. Chiacago: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专著中析出文献[1]腾序.汉唐西域古城研究[M]//董鉴泓主编. 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研究. 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96~135.[2]马克思. 关于《工资、价格和利润》的报告札记[M]//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4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2: 505.[3]Buseck P. R., Veblen ., Subsolidus Phenomena in Pyroxenes[M]//Prewitt C. . Washington, . : Mineralogical Society of Aerica,1980: 117~ 学位论文与会议论文[1]孙玉文. 汉语变调构词研究[D]. 北京: 北京大学, 2000.[2]辛希孟. 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A集[C].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报纸[1]胡必亮. 小城镇大战略[N]. 光明日报,1999-04-23(6) 电子文献[1]傅刚, 赵承, 李佳路. 大风沙过后的思考[N/OL]. 北京青年报,2000-04-12(14) [2005-07-12].[2] Turcotte D. L., Fractals and Chaos in Geology and Geophysics [M/OL].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1998-09-23].附:文献类型和标志代码:普通图书(M)、会议(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联机网络(OL)。 作者文责自负,并不代表本刊的观点和立场。本刊有权在不违反作者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对稿件进行编辑、删改,必要时需请作者修改,不同意删改者请在来稿时注明。请勿一稿多投,收到本刊电子回复3个月后未接到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限于人力和财力,来稿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规划师》、《国际城市规划》、《城市发展研究》、《现代城市研究》、《上海城市规划》,注意排第一回答的《北京规划建设》并非城乡规划专业核心。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规划师》、《国际城市规划》、《城市发展研究》、《现代城市研究》、《北京规划建设》及《上海城市规划》。
您好,四川省城市管理类期刊有:1、《四川城市管理》:主要介绍四川省城市管理的理论、实践和技术,以及城市管理的发展趋势。2、《四川城市建设》:主要介绍四川省城市建设的理论、实践和技术,以及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3、《四川城市规划》:主要介绍四川省城市规划的理论、实践和技术,以及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4、《四川城市经济》:主要介绍四川省城市经济的理论、实践和技术,以及城市经济的发展趋势。5、《四川城市社会》:主要介绍四川省城市社会的理论、实践和技术,以及城市社会的发展趋势。6、《四川城市发展》:主要介绍四川省城市发展的理论、实践和技术,以及城市发展的发展趋势。7、《四川城市管理学刊》:主要介绍四川省城市管理学的理论、实践和技术,以及城市管理学的发展趋势。8、《四川城市管理研究》:主要介绍四川省城市管理研究的理论、实践和技术,以及城市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9、《四川城市政策》:主要介绍四川省城市政策的理论、实践和技术,以及城市政策的发展趋势。10、《四川城市管理评论》:主要介绍四川省城市管理的理论、实践和技术,以及城市管理的发展趋势。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规划师》、《国外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界三大期刊为以下三部:1、《规划师》《规划师》杂志创刊于1985年,是全国惟一一本以规划师为核心的人文化的国家级专业杂志,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城市规划领域重要期刊。刊物以理性开放的视野,关注国内外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着眼于规划理论的创新与实践,注重规划师及其作品,探讨规划理论,剖析典型案例,总结实践经验,传递咨询信息,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术性与可读性并重。2、《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杂志创刊于1977年,是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的科技期刊。《城市规划》杂志是国内发行量最大、最权威的城市规划刊物,先后荣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多次嘉奖,是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建设部优秀期刊一等奖、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等。3、《城市规划学刊》《城市规划学刊》,原名《城市规划汇刊》,2005年起更名),创刊于1957年, 1978年复刊后为双月刊。 由教育部主管,同济大学主办,是国家建筑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美国国际CODEN中心授予国际刊名代码。
《城市情报》省级万方,3版5400字符征集2022年2~3月版面,预计2022年08月下旬出刊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国家级万方,3版5600字符征集2022年7月版面,预计2022年09月下旬出刊
《城市周刊》省级万方,3版5200字符征集2022年38期版面,预计2022年10月中旬出刊
《城市建筑》省级知网,3版5700字符,上旬刊4版起发征集2023年8月版面,预计2023年09月下旬出刊
《智能城市》省级知网,3版5000字符,含图表征集2023年1~2月版面,预计2023年02月下旬出刊
《城市建筑空间》省级万方,3版5100字符,计空格征集2023年1月版面,预计2023年02月下旬出刊
《城市道桥与防洪》省级知网,1篇约5000字符征集2023年2月版面,预计2023年02月下旬出刊,周期约为10个月,以录用为准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国家级知网,3版5200字符征集2023年4月版面,预计2023年05月下旬出刊
《城市勘测》省级知网,3版6000字符征集2022年4期版面,预计2022年08月下旬出刊
《中国城市规划知识仓库》国家级龙源,1版2500字符,图表另外收费,征集2022年4月版面,预计2022年06月下旬出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