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胃痛病论文

胃痛病论文

发布时间:

胃痛病论文

注意个人卫生也是预防胃疼的重要措施。要勤洗手、勤换衣服、勤洗澡,避免感染胃部疾病。精神压力也是导致胃疼的原因之一。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状态下,会导致胃酸分泌增多,胃肠道蠕动减慢,从而引起胃疼。1. 合理饮食1. 饮食不当合理饮食是预防胃疼的重要措施。要避免过多油腻、辛辣、不易消化的食物,适量摄入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饮食平衡。

1. 合理饮食

1. 饮食不当

2.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预防胃疼的重要措施。要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要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精神压力。

1、《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2、《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九痛叙论》:“夫心痛者,……以其痛在中脘,故总而言之曰心痛,其实非心痛也,……若十二经络外感六淫,则其气闭塞,郁于中焦,气与邪争,发为疼痛,属外所因;若五脏内动,汨以七情,则其气痞结,聚于中脘,气与血搏,发为疼痛,属内所因;饮食劳逸,触忤非类,使脏气不平,痞隔于中,食饮遁疰,变乱肠胃,发为疼痛,属不内外因。”3、《景岳全书·心腹痛》:“胃脘痛证,多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然因食因寒,亦无不皆关于气。盖食停则气滞,寒留则气凝。所以治痛之要,但察其果属实邪,皆当以理气为主。” 4、《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初病在经,久痛人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则可知其治血之当然也,凡气既久阻,血也因病,循行之脉络自痹,而辛香理气,辛柔和血之法,实为对待必然之理。” 5、《顾氏医镜·胃脘痛》:“须知拒按者为实,可按者为虚;痛而胀闭者多实,不胀不闭者多虚;喜寒者多实,爱热者多虚;饱则甚者多实,饥则甚者多虚;脉实气粗者多实,脉少气虚者多虚;新病年壮者多实,久病年老者多虚;补而不效者多实,攻而愈剧者多虚。必以望、闻、问、切四者详辨,则虚实自明。”

合理饮食是预防胃疼的重要措施。要避免过多油腻、辛辣、不易消化的食物,适量摄入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饮食平衡。

1. 饮食不当

2.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 胃部疾病

3. 注意个人卫生

胃脘疼痛病论文

胃脘痛又称“胃痛”是指上腹部发生疼痛的病证。古代文献中常称“心痛”“心腹痛”“心口痛”“心下痛”等多指胃脘痛而言。正如《医学正传》指出“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至于心脏疾患所引起的心痛,古人早已有明确认识,称之为“真心痛”。另外对于邻近脏腑发生病患以及某些下腹部或心肺疾患所反射引起的疼痛,经仔细诊查,均可发现与胃脘痛有明显不合,临症时应注意详细鉴别。 现代医学中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及胃粘膜脱垂等疾患均可参照本章内容辩证施治。 病因病机 胃脘痛发生的原因,有病邪犯胃、肝胃不和,脾胃虚寒等几个方面。 1)病邪犯胃:外感寒邪,邪犯于胃,或过食生冷,寒积于中,皆使胃寒而痛。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易感受寒邪而痛发;又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内生湿热,或食滞不化,可以发生热痛或食痛。 2)肝胃不和:忧郁恼怒伤肝,肝气失于疏泄,横逆犯胃而致胃脘疼痛。肝气郁结,进而可以化火。火邪又可伤阴,均可使疼痛加重,或病程缠绵。 3)脾胃虚寒:素体虚弱,劳倦过度,饥饱失常,久病不愈,均可损伤脾胃阳气,使中气虚寒而痛。 胃脘痛的病因,虽有上述的不同,但其发病均有一共同途径,即所谓“不通则痛”。病邪阻滞,肝气郁结,均使气机不利,气滞而作痛;脾胃阳虚,脉络失于温养,或胃阴不足,脉络失于濡润,致使脉络拘急而作痛。气滞日久不愈,可致血脉凝涩,瘀血内结,则疼痛更为顽固难愈。 胃脘痛的辨证论治 胃脘痛的辩证,主要辩别是病邪(寒、热、食滞等)阻滞引起的,还是脏腑失调(肝气郁结、脾胃虚弱)引起的;病在肝,还是病在脾胃;是实证(病邪阻滞、肝郁,肝火),还是虚证(脾胃阳虚或胃阴不足);尚属气滞,还是已成血瘀等几个方面。对本病的治疗,以“理气止痛”为临床上通用之法,但是,还需进一步审证求因,属于病邪阻滞者,当辩其邪而去之;由于肝气郁滞者,当疏泄肝气;因于脾胃虚寒者,当温中散寒;疼痛日久不愈者,往往由于化火,伤阴,血瘀所致,当分别病情采用清火,养阴,化瘀等法。 1)病邪阻滞: 主证:胃脘疼痛暴作,畏寒喜暧,局部热敷痛减,口不渴或喜热饮,苔白,脉紧。 辩证:寒邪犯胃,或食生冷,寒积于中,阳气被寒邪所遏而不能舒展,以致疼痛。舌苔白腻,脉紧属寒,胃痛暴作时,多见紧脉。 治法:散寒止痛 2)食滞胃脘: 主证:胃脘胀闷,甚则疼痛,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苔厚腻。 辩证:饮食过多,停积于中,故见脘腹胀闷而痛,嗳腐吞酸;呕吐之后,积滞得去,脘痛得减。舌苔厚腻为食积停留之征。 治法:消食导滞 3)肝气犯胃: 主证:胃脘胀满,功撑作痛,连及两胁,嗳气,大便不畅,脉弦。 辩证:肝主疏泄,情志不舒,则肝气郁结,横逆犯胃作痛;胁为肝之分野,气病多游走,故其痛攻撑而连及两胁;气机不利,胃失通降,因而胀满,嗳气,大便不畅,肝气犯胃,可见弦脉。 治法:疏肝理气 4)脾胃虚寒: 主证:胃痛隐隐,泛吐清水,喜嗳喜按,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白,脉软弱或沉细。 辩证:脾胃虚寒,阳气不足,水饮停聚,故痛不甚而泛吐清水。脾阳虚而寒盛者,则畏寒喜暧,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白,脉软弱或沉细,均为中虚有寒阳气不能输布之象。 治法:温中散寒 5)瘀血凝滞: 主证:胃脘疼痛有定处,痛如针刺或刀割,或见吐血紫黑。便血如墨,舌质紫暗,脉细涩。 辩证:疼痛日久难愈,因血瘀为气滞和虚寒之进一步发展,病根更深,。瘀血有形,故痛有定处,久痛入络,脉络损伤,所以吐血、黑便。舌色紫黑,脉细涩,为血行不畅之征。 治法:化瘀通络 以上胃脘疼痛诸证,病邪阻滞者多为急性疼痛;肝气郁滞、脾胃虚弱者多为慢性疼痛。病邪阻滞、气滞火郁或脾胃虚寒,均可形成瘀血内停。因此,上述诸证,往往不是单纯不变的,牙实并见、寒热错杂的并不少见,临证时必须灵活掌握。

胃脘痛的辩证,主要辩别是病邪(寒、热、食滞等)阻滞引起的,还是脏腑失调(肝气郁结、脾胃虚弱)引起的;病在肝,还是病在脾胃;是实证(病邪阻滞、肝郁,肝火),还是虚证(脾胃阳虚或胃阴不足);尚属气滞,还是已成血瘀等几个方面。对本病的治疗,以“理气止痛”为临床上通用之法,但是,还需进一步审证求因,属于病邪阻滞者,当辩其邪而去之;由于肝气郁滞者,当疏泄肝气;因于脾胃虚寒者,当温中散寒;疼痛日久不愈者,往往由于化火,伤阴,血瘀所致,当分别病情采用清火,养阴,化瘀等法。 1)病邪阻滞: 主证:胃脘疼痛暴作,畏寒喜暧,局部热敷痛减,口不渴或喜热饮,苔白,脉紧。 辩证:寒邪犯胃,或食生冷,寒积于中,阳气被寒邪所遏而不能舒展,以致疼痛。舌苔白腻,脉紧属寒,胃痛暴作时,多见紧脉。 治法:散寒止痛 2)食滞胃脘: 主证:胃脘胀闷,甚则疼痛,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苔厚腻。 辩证:饮食过多,停积于中,故见脘腹胀闷而痛,嗳腐吞酸;呕吐之后,积滞得去,脘痛得减。舌苔厚腻为食积停留之征。 治法:消食导滞 3)肝气犯胃: 主证:胃脘胀满,功撑作痛,连及两胁,嗳气,大便不畅,脉弦。 辩证:肝主疏泄,情志不舒,则肝气郁结,横逆犯胃作痛;胁为肝之分野,气病多游走,故其痛攻撑而连及两胁;气机不利,胃失通降,因而胀满,嗳气,大便不畅,肝气犯胃,可见弦脉。 治法:疏肝理气考试大网站整理 4)脾胃虚寒: 主证:胃痛隐隐,泛吐清水,喜嗳喜按,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白,脉软弱或沉细。 辩证:脾胃虚寒,阳气不足,水饮停聚,故痛不甚而泛吐清水。脾阳虚而寒盛者,则畏寒喜暧,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白,脉软弱或沉细,均为中虚有寒阳气不能输布之象。 治法:温中散寒 5)瘀血凝滞: 主证:胃脘疼痛有定处,痛如针刺或刀割,或见吐血紫黑。便血如墨,舌质紫暗,脉细涩。 辩证:疼痛日久难愈,因血瘀为气滞和虚寒之进一步发展,病根更深,。瘀血有形,故痛有定处,久痛入络,脉络损伤,所以吐血、黑便。舌色紫黑,脉细涩,为血行不畅之征。 治法:化瘀通络 以上胃脘疼痛诸证,病邪阻滞者多为急性疼痛;肝气郁滞、脾胃虚弱者多为慢性疼痛。病邪阻滞、气滞火郁或脾胃虚寒,均可形成瘀血内停。因此,上述诸证,往往不是单纯不变的,牙实并见、寒热错杂的并不少见,临证时必须灵活掌握。

胃脘痛(浅表性胃炎)张某,女,35 岁。主诉:中上腹疼痛两周。 病史:患者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十年,近两周来,中上腹疼痛逐渐加重,开始时以进餐前为明显,现进餐前和进餐后疼痛均剧,痛甚则坐立不安,难以继续工作。胃脘喜温喜揉,不伴嗳气、泛酸。大便、睡眠尚正常。冬季明显较常人畏寒。B超示肝、胆、脾、胰均未见明显异常。舌胖边有齿印,苔薄白腻,脉细。处方:制附子9g,赤石脂15g,党参9g,苍白术各9g,干姜6g,炙甘草9g,陈皮9g,制半夏15g,木香9g,砂仁(后下)6g,白芷15g,细辛6g,公丁香6g,高良姜9g,制香附9g,白芍 15g,7 剂。并嘱胃镜检查。二诊:服上方1剂,当晚即觉肠鸣辘辘、矢气频频,疼痛减轻。服至第3天疼痛大减。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炎。舌脉如前。处方:守初诊方,改党参12g,干姜 ,细辛 ,公丁香3g;加吴萸6g,生麦芽30g,7剂。三诊:5月1日至4日因故停药,疼痛复作,但程度减轻。继续服药后疼痛又明显减轻。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处方:制附子9g,赤石脂15g,党参12g,苍白术各9g,干姜6g,炙甘草9g,陈皮9g,制半夏15g,木香9g,砂仁(后下)6g,白芷15g,细辛,公丁香6g,高良姜9g,制香附9g,白芍15g,吴萸6g,7剂。2003年6月3日四诊:药后诸症消失,又自行购药服用至今。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守法小其制续服可也。处方:制附子3g,党参12g,白术9g,干姜6g,茯苓12g,炙甘草6g,陈皮6g,制半夏9g,木香9g,砂仁(后下)3g,连服1个月。按语:中脘疼痛,喜温喜按,舌胖边有齿印,脾胃虚寒自无疑义。因其疼痛剧烈,就诊时手按腹部、表情痛苦,故借用治疗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之乌头赤石脂丸,以冀迅速缓解其疼痛。合用香砂六君丸,以干姜易茯苓,并加白芷、细辛、丁香、高良姜、制香附温中散寒,白芍制约诸药辛香温燥之性,又可缓急止痛,故收效颇捷。

胃脘痛病的论文

胃痛从肝论治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中医之胃痛,病因有多种,而以肝气犯胃而致胃痛者尤其多见。故医家叶天士云:“肝藏厥气,乘胃入隔。”“厥阴顺乘阳明,胃土久伤,肝木愈横。”厥阴之气上干,阳明之气失降,即指出了肝胃之气不顺、肝木犯胃的病因病机。胃脘痛不仅要辨其寒热虚实,更应辨其有无肝的临床见症,诸如胁痛、胀痛、嗳气、泛酸、呕哕冲逆,精神抑郁等。兼具上述症状的胃痛均可从肝论治。 胃痛及肝的常见证型包括肝郁气滞、肝寒犯胃、肝强脾弱、肝胃火郁、肝胃瘀血等。 肝郁气滞:症见胃脘胀满,痛连胸胁,按之则舒,嗳气频作,精神抑郁,食纳减少,大便不畅,脉弦而缓,舌苔薄白或兼黄。治宜疏肝理气,畅达气机。胃气得降,疼痛自止,即“治肝可以安胃”之意。采用四逆散加味,腹胀气滞甚加佛手、木香;大便稀加神曲、茯苓;嗳气泛酸加左金丸、瓦楞子;口多涎沫加吴茱萸、草果;口苦苔黄加黄连、黄芩;痛甚加郁金、香附、元胡、乳香、没药;食少纳差加神曲、麦芽、鸡内金。 肝寒犯胃:症见胃脘疼痛,喜温喜按,呕吐清冷涎沫,遇寒痛甚,纳少,食则痛减,神疲倦怠,舌淡苔白滑,脉细缓或虚弦。治宜温肝散寒,和胃降逆,使肝寒得散,胃气得顺。采用吴茱萸汤加味,若见呕吐涎沫甚加半夏、茯苓;口泛清水加草果、砂仁;感寒痛甚加良姜、香附;胀痛加木香、佛手;纳差可合六君子汤以益胃补虚。 肝强脾弱:症见胃脘隐痛或挛急,喜暖,得温则减,精神疲乏,肢体乏力,四肢欠温,食纳减少,大便软而不爽,舌淡苔白润,脉虚细弱。治宜柔肝补脾为主,扶脾抑肝,肝胃同治。采用小建中汤加味,气虚加黄芪、当归;呕哕吐酸加木香、砂仁;腹胀加佛手、厚朴;便溏加白术、茯苓。 肝胃火郁:症见胃脘部灼热,痛势急迫,心中烦躁易怒,嘈杂泛酸烧心,口苦口干,大便不畅,舌苔薄黄,或舌红少苔,脉弦数。治宜疏肝泻热,益胃养阴。采用一贯煎合龙胆泻肝汤加减,阴虚口干加生地黄、麦冬、石斛;口苦加花粉;大便不畅加枳壳、厚朴、木香。 肝胃血瘀:症见胃脘痛,痛有定处,按之痛剧,或痛如刀割,食后痛甚,大便色黑,常见隐血,甚则吐血,舌质紫暗,舌边有瘀点,脉缓涩。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采用失笑散、丹参饮加减治疗,气虚加黄芪、党参;营血不足加阿胶、白芍、当归;出血不止加三七参,白及;瘀血甚加赤芍、桃仁、红花化瘀止血。 十个胃病,八个胆有问题.胃病光治胃就是治不好,.胃胀和胆胃没关系,根子是颈椎有问题,胃病属胆胃综合症,胃病光治胃是误区,冶胃应先治胆,治胃也需治颈椎.胆囊炎大部分来自精神紧张,首先治胆,再治胃.重点谈胆胃综合症:早期为充血性胃炎,易转为浅表性胃炎、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转癌机会较大.胃病,不管用什么药都很难治好,没有找到病根,,治到点子上.打个比喻:"好比屋顶漏水,将地面冲成一个坑,你用水泥砂浆将地面坑补好,但由于屋顶漏的问题没解决,过不多久又将地面冲成一个坑."胃病的根子主要在:1.在胆上:主要治胆,如胆有毛病,晚睡觉后胆汁易返流、口苦.2.另一原因:胃病常见为药物性胃炎,由药物造成.夜间胆汁进入胃、十二指肠及食道,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易损伤胃粘膜,形成炎症.胆汁能乳化脂肪,凡夜间口苦的人胆肯定有毛病.另外,胆还可造成心绞痛、糖尿病.胆为左胸痛,为胆心综合症,千万不要忽视胆.胆囊不好,造成神经衰弱.肝胃不和,不如说是胆胃不和.胃病不要盲目吃一些药,越吃药胃越坏,吃药治不好

1、胃痛之名最早记载于《内经》,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内经》首先提出胃痛的发生与肝、脾有关,还提出寒邪、伤食致病说。2、唐宋以前文献多把属于胃脘痛的心痛和属于心经本身病变的心痛混为一谈,直至金元时代李杲《兰室秘藏》首立“胃脘痛”一门,将胃脘痛明确区分于心痛,使胃痛成为独立的病证。3、明清时代进一步提出了胃痛的治疗大法,《医学正传》说:“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气在上者涌之,清气在下者提之,寒者温之,热者寒之,虚者培之,实者泻之,结者散之,留者行之。”《医学真传·心腹痛》还指出了要从辨证去理解和运用“通则不痛”之法。

胃脘痛又称“胃痛”是指上腹部发生疼痛的病证。古代文献中常称“心痛”“心腹痛”“心口痛”“心下痛”等多指胃脘痛而言。正如《医学正传》指出“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至于心脏疾患所引起的心痛,古人早已有明确认识,称之为“真心痛”。另外对于邻近脏腑发生病患以及某些下腹部或心肺疾患所反射引起的疼痛,经仔细诊查,均可发现与胃脘痛有明显不合,临症时应注意详细鉴别。 现代医学中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及胃粘膜脱垂等疾患均可参照本章内容辩证施治。 病因病机 胃脘痛发生的原因,有病邪犯胃、肝胃不和,脾胃虚寒等几个方面。 1)病邪犯胃:外感寒邪,邪犯于胃,或过食生冷,寒积于中,皆使胃寒而痛。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易感受寒邪而痛发;又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内生湿热,或食滞不化,可以发生热痛或食痛。 2)肝胃不和:忧郁恼怒伤肝,肝气失于疏泄,横逆犯胃而致胃脘疼痛。肝气郁结,进而可以化火。火邪又可伤阴,均可使疼痛加重,或病程缠绵。 3)脾胃虚寒:素体虚弱,劳倦过度,饥饱失常,久病不愈,均可损伤脾胃阳气,使中气虚寒而痛。 胃脘痛的病因,虽有上述的不同,但其发病均有一共同途径,即所谓“不通则痛”。病邪阻滞,肝气郁结,均使气机不利,气滞而作痛;脾胃阳虚,脉络失于温养,或胃阴不足,脉络失于濡润,致使脉络拘急而作痛。气滞日久不愈,可致血脉凝涩,瘀血内结,则疼痛更为顽固难愈。 胃脘痛的辨证论治 胃脘痛的辩证,主要辩别是病邪(寒、热、食滞等)阻滞引起的,还是脏腑失调(肝气郁结、脾胃虚弱)引起的;病在肝,还是病在脾胃;是实证(病邪阻滞、肝郁,肝火),还是虚证(脾胃阳虚或胃阴不足);尚属气滞,还是已成血瘀等几个方面。对本病的治疗,以“理气止痛”为临床上通用之法,但是,还需进一步审证求因,属于病邪阻滞者,当辩其邪而去之;由于肝气郁滞者,当疏泄肝气;因于脾胃虚寒者,当温中散寒;疼痛日久不愈者,往往由于化火,伤阴,血瘀所致,当分别病情采用清火,养阴,化瘀等法。 1)病邪阻滞: 主证:胃脘疼痛暴作,畏寒喜暧,局部热敷痛减,口不渴或喜热饮,苔白,脉紧。 辩证:寒邪犯胃,或食生冷,寒积于中,阳气被寒邪所遏而不能舒展,以致疼痛。舌苔白腻,脉紧属寒,胃痛暴作时,多见紧脉。 治法:散寒止痛 2)食滞胃脘: 主证:胃脘胀闷,甚则疼痛,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苔厚腻。 辩证:饮食过多,停积于中,故见脘腹胀闷而痛,嗳腐吞酸;呕吐之后,积滞得去,脘痛得减。舌苔厚腻为食积停留之征。 治法:消食导滞 3)肝气犯胃: 主证:胃脘胀满,功撑作痛,连及两胁,嗳气,大便不畅,脉弦。 辩证:肝主疏泄,情志不舒,则肝气郁结,横逆犯胃作痛;胁为肝之分野,气病多游走,故其痛攻撑而连及两胁;气机不利,胃失通降,因而胀满,嗳气,大便不畅,肝气犯胃,可见弦脉。 治法:疏肝理气 4)脾胃虚寒: 主证:胃痛隐隐,泛吐清水,喜嗳喜按,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白,脉软弱或沉细。 辩证:脾胃虚寒,阳气不足,水饮停聚,故痛不甚而泛吐清水。脾阳虚而寒盛者,则畏寒喜暧,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白,脉软弱或沉细,均为中虚有寒阳气不能输布之象。 治法:温中散寒 5)瘀血凝滞: 主证:胃脘疼痛有定处,痛如针刺或刀割,或见吐血紫黑。便血如墨,舌质紫暗,脉细涩。 辩证:疼痛日久难愈,因血瘀为气滞和虚寒之进一步发展,病根更深,。瘀血有形,故痛有定处,久痛入络,脉络损伤,所以吐血、黑便。舌色紫黑,脉细涩,为血行不畅之征。 治法:化瘀通络 以上胃脘疼痛诸证,病邪阻滞者多为急性疼痛;肝气郁滞、脾胃虚弱者多为慢性疼痛。病邪阻滞、气滞火郁或脾胃虚寒,均可形成瘀血内停。因此,上述诸证,往往不是单纯不变的,牙实并见、寒热错杂的并不少见,临证时必须灵活掌握。

中医内科脾胃病胃痛论文

诊断要点 1.胃脘部疼痛,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 2.发病常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劳累,受寒有关。 3.起病或急或缓,常有反复发作的病史。 4.辅助检查可见胃。十二指肠粘膜炎症及溃疡等病变。 辨证要点 胃痛首先应区分寒热,虚实,气滞,血瘀的不同。 分型论治见表 证型 症状 舌象脉象 治法 主方 寒邪客胃 胃痛暴作,畏寒喜温,得温则减遇寒则甚 脉弦紧 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香苏散 饮食伤胃 腹痛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便后稍舒 舌苔厚白,脉弦 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保和丸 肝气犯胃 胃脘胀痛,攻撑作痛,痛连两胁,嗳气频作,喜长叹喜, 舌苔厚白,脉弦 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柴胡疏肝散 湿热中阻 脘痛有热感,渴而不欲饮,头重如裹,身重肢倦,纳呆恶心, 苔黄腻,脉滑数 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清中汤 瘀血停胃 脘痛拒按,痛有定处,痛如针刺,痛时持久,不移动 舌质紫暗,脉涩 化瘀通络,理气和胃 失笑散合丹参饮 胃阴亏虚 胃脘隐隐作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喉干 舌红,少津 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脾胃虚寒 胃脘隐隐作痛,喜按喜温,得食则减,劳累或受凉后加重,大便溏薄 舌淡,脉软弱 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黄芪建中汤

汉代张仲景在治疗脾胃病所运用的方剂中,除三承气汤治阳明胃实,理中汤治太阴脾虚外,其他无不刻刻顾护脾胃。如桂枝汤、小建中汤之姜枣与饴糖,十枣汤之大枣,服桂枝汤后啜热粥等等。后业宗此,代有发展,至金元而更盛。张元素不用古方自成一家,以养胃气、调气机升降为主。李东垣著《脾胃论》、《内外伤辩惑论》强调治脾、借以 养生 ,创名方“补中益气汤”。薛立斋、周慎斋、李中梓依附东垣,而偏重于后天脾胃。迨至叶天士发明以柔润养胃阴,使治脾胃的方法益臻完善。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也颇崇尚脾胃学说,并以此指导临床实践,收效颇捷。兹就脾胃病的治疗谈一点自己肤浅的认识和体会。 1 脾运胃纳,治宜达其升降之机 《素问·经脉别论》指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脾与胃,一脏一腑,一虚一实。脾胃居于中州,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胃主降,升清降浊,为人体气机升降运动的要枢。升则上输于心肺,降则下归于肝肾。其在人身的作用,犹如天地之气交泰。所以《素问·五脏别论》说:“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灵枢·玉版篇》说:“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脾胃的升降功能失司则清阳之气不能敷布,后天之精不能收藏,饮食精气无以摄纳,痰浊之物不能排出。只有脾胃健运,升降正常,才能维持。“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里,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的正常生理功能,使人生机勃发。故临床治疗脾胃病,当顾及其生理功能,注意顺达升降之机。升宜升发脾胃之阳气,降宜以苦降之,降其逆气,但不宜苦降太过以防伤阴。临床所见,升发脾阳对某些消化系统的疾病确有良效。如补中益气汤、归脾汤、黄芪健中汤,对于胃下垂、消化性溃疡等确有良效,都是因升发了脾阳而收功的。急性胃炎之呕吐,必须以苦降之,泻心汤之芩、连专为苦降而设,用之确切,效如桴鼓。《金匮》麦门冬汤、一贯煎均能益气而养胃阴,对于萎缩性胃炎、阳虚型消化性溃疡均有一定的效果。 2 脾胃多气血,宜养益而不宜破伐 气和血都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资。气主煦之,血主濡之,相互为用,而其源均与脾胃功能有关。脾为多气多血之脏,喜燥恶湿;胃为多气多血之腑,喜濡润而恶燥。若劳倦伤脾,阳为之不足,此时脾之升清与运化失司。故李东垣治脾以升发脾阳为主。胃虽为水谷之海,若饮食自信,寒温不适,胃受损伤,胃中气血既少,摄纳失职,其病伤阴者有之,伤阳者尤多。李东垣治内伤劳倦之补中益气汤,系以四君子汤为主加升提之品,以补脾气为重点,补气必须补脾。薛立斋说:“凡欲生阴血者,宜六君子汤为主方”。张景岳治血脱创独参汤,李东垣制当归养血汤,黄芪五倍于当归,均以补脾胃元气,补气以固脱,补气以生血,以无形之气生有形之血,取阳生阴长之意。由此可见,治疗脾胃病当以益气养润为主。但病有新久,疾有虚实,初病脾胃见有气滞者,所谓初病主气,当以理气为先,气机调畅则病自瘥;久病入络,当养血和络,脉络和谐则痛乃除。脾胃既伤,运化失职,此时中州不任重负,故理气当不使太过,木香、砂仁、枳实、厚朴之类均应酌用,因行气太过即是破气,诸香泄气,温燥耗气,理气太甚可使病久延。宜取诸花如玫瑰花、白梅花、山茶花等皆轻之品,以期理气而不伤正。 3 五脏罹其病殃,调脾胃之安四脏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灌溉五脏六腑。前人有云:“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脾胃发生病变,必然影响他脏。如果脾胃气衰,生化无源,营血大亏,心火独盛,则发生心病;脾胃虚弱,土不生金,肺无所养,则可致肺病;脾胃虚弱,不能散精于肝,或土壅木郁,而可致肝病;脾胃虚弱土不致水则水泛,而可致肾病。所以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强调指出“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以受气而俱病”,并在治疗上提出治脾可以调五脏的论点。张景岳发展了脾胃学说,提出调五脏亦可治脾胃的观点,指出“如肝邪之犯脾者,肝脾俱实,单平肝可也;肝强脾弱,舍肝而救脾可也;心邪之犯脾者,心火炽盛,清火可以;心火不足,补火以生脾也;肺邪之犯脾者,肺气壅塞,当泄肺以苏脾之滞;肺气不足,当补肺以防肺之虚;肾邪之犯脾者,脾虚则水能反克,救脾为主;肾虚则启闭无权,壮肾为先”。临证秉承师训,实证用实脾饮、清脾饮,虚证和虚中夹实者用异功散、七味白术散、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归脾汤等方化裁,确有疗效。 4 气火不足,治须温中佐清;胃有燥火,宜进滋养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又倡“火与元气不两立”之说,认为元气不足,会引起阴火独旺,阴火独旺又反过来耗伤元气,所以东垣在升发脾阳时,常兼用清火的药物。虽然此说受到张景岳的否定,但笔者体会在用健脾补气药中加些黄连、栀子、黄柏之类,治疗胃脘痛属于脾虚兼火者,有一定的疗效。若脾气不虚,胃有燥火,又当用叶天士养胃阴之说法,胃阴虚而热在者用沙参、生地、石斛等清之;热去而胃阴虚者,用玄参、麦冬、天冬、茅根、玉竹、梨汁、蔗汁等润之,宜可以微酸之品以敛肝,用白芍、乌梅、木瓜、五味子之类,抑制其胜我者,则胃律自充。宁心以生津者,用枣仁、茯神、小麦之类。补其生我者,则胃阴自复,而用人参、黄芪、补中生津。总之,选药尺度宜温和而不刚燥,滋润而不寒凉,补益而不壅中。 5 久病虚证宜守方,摄生维护病宜精 治疗慢性病要守方守法,抓住主要矛盾,护顾生理,相其机宜,量其所需,缓缓调理;若更法莫测,则难收全功。在用药上当区分脾胃特性,选药宜精。如中气虚者,参、术、芪、草之味补之,佐山药、内金、谷芽之类使补而不滞;中焦虚寒,姜、桂以温之,务在寒尽;湿盛者,二术以燥之,湿除脾运则已,若过之则伤阴;清阳下陷者,升、柴以升之,量不宜重,不使药过病所;中脘气滞者,陈皮、乌药以理之,滞去则已,过分香燥理气,便会破气伤中。临证之际,当细心审证,恰切使用。无论外感内伤,在护顾脾胃的前提下,不宜乱投苦寒或率进滋腻。而补又不可一味蛮补,该补则补,该调则调,或先实其脾,或后补其胃。此外,在治疗脾胃病的过程中,又当根据“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注意摄生,将息适宜。决不可动辄禁绝谷食,当属患者参服适宜之食饵,以助胃气达邪外用。

脾胃虚寒胃痛病机分析论文

脾与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一脏一腑,互为表里,共主升降,故脾病多涉于胃,胃病亦可及于脾。若脾阳不足,则寒自内生,胃失温养,故见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神疲纳呆;脾阳不足,则手足不温,大便溏薄;或中焦虚寒,统血无力,血溢胃肠,故 见便血,腹部隐痛;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为脾胃虚寒之象。

胃痛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和脾胃虚弱等。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若寒邪客于胃中,寒凝不散,阻滞气机,可致胃气不和而疼痛;或因饮食不节,饥饱无度,或过食肥甘,食滞不化,气机受阻,胃失和降引起胃痛;肝对脾胃有疏泄作用,如因恼怒抑郁,气郁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亦可发生胃痛;若劳倦内伤,久病脾胃虚弱,或禀赋不足,中阳亏虚,胃失温养,内寒滋生,中焦虚寒而痛;亦有气郁日久,瘀血内结,气滞血瘀,阻碍中焦气机,而致胃痛发作。总之,胃痛发生的病机分为虚实两端,实证为气机阻滞,不通则痛;虚证为胃腑失于温煦或濡养,失养则痛。胃痛发生的原因有两类:一是由于忧思恼怒,肝气失调,横逆犯胃所引起,故治法以疏肝、理气为主。一是由脾不健运,胃失和降而导致,宜用温通、补中等法,以恢复脾胃的功能。

一、病因

(一)寒邪犯胃

外寒迳袭胃腑,寒性凝泣,气机郁滞,胃失通降,故疼痛暴作。若寒邪稽留不散,郁而化热,亦可致胃热而痛。如《丹溪心法•心脾痛》说:“若明知身受寒气,而得病者。于初得之时,当与温散或温利之药。若曰病得之稍久则郁,久郁则蒸热,热久必生火。”

(二)饮食伤胃

1.饮食过量,胃纳过盛,脾运不及,日久则宿食停滞,胃失和降,气机郁阻,故发为胃痛。《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又如《杂病广要•胸痹心痛》引孙、文胤所说:“饮食过多,不能克化,伤乎胃脘,病根常在,略伤饮食,即闷闷作痛。”

2.过食生冷,或食后受凉,寒积胃脘,则成胃寒而痛。故《医方考•腹痛》有客寒犯胃,胃脘当心而痛。盖客寒犯胃,多是饮食寒冷,或因食后呼吸冷气所致,脉来沉者为里,迟者为寒之说。

3.过食肥甘厚味,或辛辣,或饮烈酒,以致湿热中阻,或宿食不化,郁而化热,使胃失和降,气机滞阻,故可见胃热而痛。如《医学正传•胃脘痛》所说:“致病之由,多因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煎熬,日积月深,故胃脘疼痛。”

4.饥饱失常,进食无规律,饥饱不匀,以致胃失和降,脾失健运,曰久损及脾胃。脾胃气机不和,遂成胃痛。

(三)情志不畅

1.恼怒伤肝,肝失疏泄,气失条达,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气机阻滞,故致胃痛。肝郁日久化火,郁火乘胃,肝胃郁热,可致胃脘灼热而痛。气滞日久,血行不畅,血脉凝涩,瘀血内结,遂成胃脘刺痛,其病势缠绵难愈。故有“肝胃气痛,痛久则气血瘀凝”之说。(《增评柳选四家医案•评选继志堂医案上卷•脘腹痛门》)。

2.忧思伤脾,脾弱肝旺,木贼土虚,胃腑受克,故脘痛而胀。另外,思则气结,胃气不得宣通,故郁而作痛。

(四)体虚久病

1.素体脾胃虚弱,或久病脾胃受损,或劳倦过度,均可致中焦虚寒,寒从内生,脉络失于温养,故胃脘隐隐作痛。若脾胃虚寒,复因感受外寒,内外合邪、则成寒积胃痛。

2.热病伤阴,或胃热郁火日久耗伤胃阴,胃阴不足,脉络失其濡养,亦可致胃痛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总之,胃痛的病因虽分以上四个方面,但以饮食伤胃、情志不畅为其主要发病原因。正如《医学正传•胃脘痛》所说。“胃脘当心而痛,未有不由清痰食积郁于中,七情九气触于内所致焉。”

二、病机

(一)胃气郁滞,不通则痛

不通则痛,这是中医对所有痛证机理的高度概括,也是胃痛的病理机制。胃禀冲和之气,其气宜宣通,不宜郁滞。凡诸种原因导致胃气失于和降,或气滞血瘀,或宿食停滞,胃气郁滞等皆可导致胃痛。至于阳气不足,中焦虚寒,胃络失于温养,或胃阴不足,胃失濡养,皆可引起脉络拘急,气血运行失畅,亦能形成胃痛。

(二)病变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

胃病的基本病变部位在胃,但与肝脾的关系极为密切。

1.胃与肝

肝属木,为刚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胃属土,为多气多血之腑,喜濡汹而主受纳。肝胃之间,木土相乘,故肝气郁结,易于横逆犯胃,以致气机痞阻,发为胃痛。故有“木气被郁,发则太过,故民病有土败木贼之候”之说(《医学正传•胃脘痛》)。

2.胃与脾

脾与胃互为表里,经脉互相络属,同居中焦,皆系后天之本。脾为湿土,以升为顺,胃为燥土,以降为和,脾湿胃燥,脾升胃降,燥湿相济,升降得调,则水谷得以受纳腐熟,精微转输运化。故二者在生理上相辅相成,而在病理上往往互相影响。如《脾胃论•卷上•脾胃盛衰论》说:“饮食不节则胃病,胃即病,则脾无所禀受,故亦从而病焉。形体劳役则脾病,脾既病,则其胃不能独行津液,故亦从而病焉。”说明脾病可及胃,胃病也可及脾。临床所见,脾病及胃所致胃痛者,多以虚证为主。

(三)病理属性以虚实为常,而演变多异

胃痛虽有寒热虚实及在气、在血之分,但六者皆可从虚实两个方面进行概括。其中寒积胃脘、肝郁气滞、饮食停积、肝胃郁热、湿热中阻及瘀血内阻等属实证范畴。中焦虚寒,胃阴不足为虚证胃痛。

实证与虚证:胃痛初起多属实证,若久痛不愈,或反复发作,脾胃受损,可由实转虚,若因寒而痛者,寒邪伤阳,脾阳不足,可成脾胃虚寒证,如因热而痛,热邪伤阴,胃阴不足,则致阴虚胃病。虚证胃痛,又易受邪,如脾胃虚寒者,易受寒邪,或健运无权,又可饮食停滞,故临床表现虚实兼挟之证。

寒证与热证:外寒或饮食生冷,致寒积胃脘,其疼痛日久,寒邪可郁而化热,可致胃热证,若因热而痛,复因生冷过度,以致寒热不调,二者挟杂,互结胃脘,亦可形成寒热错杂之证。

气滞与血瘀: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行不畅,故因气滞而病者,曰久必见瘀血内结,反之,瘀血内结,则必然阻遏气机,故气郁更甚。因此,气滞与血瘀两者,可互为因果。

胃痛一病,一般来说预后尚好。倘若胃热过盛,热迫血行,或瘀血阻滞,血不循经,而出现呕血之症,或脾胃虚寒,脾虚不能统血,而见便血之症,皆为病情发展的严重阶段。若吐血量多,或反复不止者,则属危证,如不能及时止血以断其流,常可危及生命。其次,若痰瘀互结胃脘,形成症积,触之有块,形体迅速消瘦,脘痛难忍,常规药物难以止痛,甚则呕吐赤豆汁者,其预后极差,亦属危证之列。

  • 索引序列
  • 胃痛病论文
  • 胃脘疼痛病论文
  • 胃脘痛病的论文
  • 中医内科脾胃病胃痛论文
  • 脾胃虚寒胃痛病机分析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