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脊椎病论文

脊椎病论文

发布时间:

脊椎病论文

来稿务求主题明确,论据可靠,数字准确,层次清楚,文字精炼。 文题力求简明,反映文章主题,尽量在20字以内,一般不使用缩略语。所有投稿论文请附英文文题。 作者排名顺序由作者自定,可不拘泥于单位,在姓名右上方给出不同单位的序号,并按序号注明单位名称、邮政编码及具体通讯地址,第一作者为非通讯作者的请注明通讯作者简介及具体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 A类论文中论著、基础研究需附中、英文结构式摘要,关键词3~5个。结构式摘要应明确列出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①目的:简介研究背景或目的;②方法(包括设计):简述研究所用原理、条件、材料、对象和方法,宜说明有无对照、病例或实验次数及观察或评价指标;③结果:简明客观地列出所得的主要结果,所列数据需经统计学方法处理;④结论:对结果的分析、比较、评价、应用,并说明得到何种启发或提出问题及展望。中文摘要请使用大摘要,约600字左右,英文摘要的内容与格式应与中文一致,为便于国际交流,可稍长于中文摘要。 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表和图的设计应正确、合理、易懂,要求每张表和图都有自明性,同一数据不要用图和表重复表达。凡用文字可简洁说明的问题,尽量不用数据表和图。如用表和图,则文中不需重复其数据,只需要简单归纳和描述统计学分析结果即可。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①表格用三线表,表内不加纵线,应有序号、表题并标注统计分析结果。②图的位置应在文中按其出现的顺序连续编号,线条图应设计美观,线条清晰;影像学图片(2张以上)注意各图缩放比例应一致,图中所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要与图片能够拆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黑白照片必须反差分明,清晰易辨。图片可插入文中,也可附在文后。每幅图片均应有序号、详细图题、上下方向标示,规格尽量一致,纵、横比例得当,重点突出。③所有图表请使用中英文对照。 计量单位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具体使用参照《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二版)》(中华医学会编辑部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常用单位采用国际通用方法表示,如:pg,ng,μg,mg,g,kg;μl,ml,L;μm,mm,cm,m;s,min,h,a;℃;nmol,μmol,mmol,mol等。血压的数值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kPa,括号内可写旧制单位mmHg(1kPa=)。 数字执行国家标准《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拉伯数字。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能写成5~95%,(±)%不要写成±或±。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如前后单位一致可省略前一个单位,如4cm×3cm×5cm,可写成4×3×5cm,但不能写成4×3×5cm3。 统计名词及符号请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样本数用英小写n;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小写x;标准差用英小写s;标准误用英小写sx;t检验用英小写t;F检验用英大写F;卡方检验用希文χ2;相关系数用英小写r,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概率用英大写P。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文稿中引用他人资料或观点时,请给出参考文献。文献应为作者亲自阅读过的重要文献,请勿引用他人文章中引用的文献。请按照温哥华格式书写,依文献在文中出现的顺序编号,在右上角用方括号注明。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也会累及内脏及其他组织的慢性进展性风湿性疾病。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特征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特征表现 【摘要】 强直性脊椎炎的特点是椎间盘及椎旁结缔组织的广泛骨化而导致脊椎强直, 并可形成较严重的驼背。其早期临床表现复杂, 缺少特征性, 诊断比较困难, 容易误诊误治, 而强调早期诊断对指导病人维护功能体位, 减少或避免致残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强直性脊椎炎 X线诊断 早期特征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脊椎关节慢性侵蚀性疾病, 常伴有全身各器官组织和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最终导致脊柱强直及驼背畸形等。由于病变早期主要症状为腰背痛和下腰胀痛, 有些则表现为坐骨神经痛, 具有一定隐蔽性, 往往误诊为一般腰腿痛或腰椎间盘突出症而延误了病情, 患者失去了早期治疗的有效时期。经多年的临床 经验 体会到: 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早期虽有隐蔽性, 但临床检查和X 线照片仍有一定特征性, 可早期发现和治疗。 1 临床表现 好发年龄及临床表现 本病多发于青少年(16-20岁), 中老年人亦有发病。病史一般较长, 患者早期多表现为腰背痛和下腰胀痛, 甚至伴有坐骨神经痛, 多为晨僵,即早上起床时腰活动受限、僵硬, 活动后症状减轻。部分患者伴有乏力、消瘦、心慌、汗出及胃肠道轻度不适症状, 女性可有月经异常等。 查体可有如下几种异常 如腰曲度变直、棘突偏歪、腰肌(竖脊肌) 轻度萎缩变扁平、僵硬或触之有皮囊样感;两侧骶髂关节上部及腰骶关节部肿胀压痛; 两侧臀上肌轻、中度肿胀或痉挛压痛或髂前上棘后方压痛; “4”字征可呈阳性; 直腿抬高试验亦可呈假阳性。 辅助检查 患者早期ESR正常或轻度增高, 抗“O”滴度一般不高, C- RAP多为正常, RF可有阳性, 亦可为阴性, HLA- B27多为阴性。 2 诊断标准[1] 症状 以两侧骶髂关节、腰背部反复疼痛为主。 体征 早中期患者脊柱活动有不同程度受限, 晚期患者脊柱出现强直驼背固定, 胸廓活动度减少或消失。 实验室检查 ESR多增快, RF多阴性, HLA- B27多强阳性。 X线检查 具有强直性脊柱炎和骶髂关节典型改变:早期:脊柱活动功能受限, X线显示骶髂关节间隙模糊, 脊柱小关节正常或关节间隙改变; 中期:脊柱活动受限甚至部分强直, X线显示骶髂关节锯齿样改变, 部分韧带钙化,方椎、小关节骨质破坏, 间隙模糊; 晚期:脊柱强直或驼背畸形固定, X线显示骶髂关节融合, 脊柱呈竹节样变。 3 早期X线分析 骨质密度改变 腰椎及骨盆乃至全脊柱呈普遍性骨质稀疏、密度减低, 严重者其椎体边缘皮质变薄变淡或呈线条状外壳。 椎体边缘改变 椎体上下边缘皮质变厚或呈双线征三线密度增高影, 且边缘粗糙不平、椎体上缘有时可见一2-3 mm高的扁圆形密度稍高影, 有如椎体上的帽, 称椎体帽状征。其帽状征左右两侧可对等或高低不等, 产生该影原因, 可能为椎体上之软骨板因长期炎性刺激而发炎增厚密度增高所致。 椎体轻度楔形改变 有些病例骨质疏松不明显, 而见多节椎间隙增宽, 且椎体上下缘受压凹陷、椎体呈轻度楔形或鱼椎样改变。拟为椎间盘长期炎症水肿、椎间盘内压增高挤压椎体所致。 椎后小关节改变 骨突关节密度减低、骨质稀疏, 小关节边缘模糊不清或粗糙不平或呈点状虫蚀样变、小关节间隙宽窄不一或两侧不对等或其内有泥沙样或细条状密度稍高影, 这些征象可于正、侧、斜位片上见到。 骶髂关节改变 早期骶髂关节间隙可增宽、两侧关节间隙或对称或不对称、间隙内上下密度不一、或可见淡薄雾状或水滴样密度稍高影, 关节边缘模糊不清或部分不清、或见单一局部性或多个虫蚀样骨损区存在。CT或磁共振检查可见椎间盘膨出、突出及后纵韧带钙化和椎体后缘局限性骨缺损区等。 4 讨论 有关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X线诊断, 在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所修订的诊断标准中仅示为: 脊柱活动功能受限, X线显示骶髂关节间隙模糊, 脊椎小关节正常或关节间隙改变。由于过于简单, 临床难以早期诊断。该病症早期的X线改变与诊断标准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如发病顺序, 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其早期病变可发生于颈部、胸部或腰骶髂关节部, 而并非都从骶髂关节部开始发病。故其临床可表现颈肌痛、腰背痛及下腰痛或腰腿痛, 照片检查颈、胸、腰椎可有上述X线改变, 但骶髂关节尚无明显X线改变。即临床可将其分为颈型、胸腰段型、腰骶髂关节型等。邵氏等[2]亦认为有5%之病变从胸腰开始,10%起于颈椎, 所以本病的发展可分为上行型及下行型两类。当然, 大多数患者的病变是先从骶髂关节开始发病的, 骶髂关节X线照片有改变, 再结合临床表现, 较容易诊断。上述类型在按常规治疗无效时、风湿五项检测又不能支持诊断、排除结核、肿瘤病变的情况下, 可按照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方案实施试验性治疗, 有助于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原因不明, 过去认为是类风湿病变的中央类型, 目前认为是一种与感染有关的慢性侵蚀全身各器官组织的免疫性疾病, 但其主要侵蚀脊柱的关节、韧带和肌肉, 最后导致脊柱强直驼背畸形。由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致残率相当高, 因此其早期诊断与治疗尤显重要。相当多的青少年腰背痛及下腰痛, 经一般常规治疗无效者, 通过上述检查及有关的化验检测进行综合分析,可考虑为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阶段, 并辨证施治, 症状可明显改善或消失, 且部分患者经照片复查, X线征有好转或消失。当然, 严重者或暴发型强直性脊柱炎病例的治疗效果不很理想, 照片复查其X线征可无明显改变。 参 考 文 献 [1] 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修订.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昆明, 1988, 4. [2] 邵宣.实用颈腰背痛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5:347. 强直性脊柱护理论文:《试谈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护理》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也称类风湿性脊椎炎,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其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也可累及四肢。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背、腰、臀、髋部疼痛以及关节肿痛,严重者整个脊椎可因受累而变为强直、畸形。本病属于中医“痹症”、“腰痛”的范围。中医认为:既病之后,以因正气无力驱邪外出而致邪气留连。临床上,在祛邪扶正,疏筋活络等传统治疗的同时,根据本病不同时期的症状,选用合适的护理也极为重要。我们在临床上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以中医思路开展辩证分型等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 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区住院的3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其中男性23人,女性11人,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岁,平均发病年龄岁。主要共同症状:臀髋部、腰背部疼痛和/或发僵,尤以久卧(夜间)或久坐时明显,翻身困难,晨起或久坐起立时腰部发僵明显,但活动后减轻。 2护理 方法 分型护理: 风湿热型:当以清热祛风除湿为法,中药汤剂宜凉服。日常可予金银花、连翘等泡茶饮用。饮食当清淡为主,多食富含维生素食物,如:鸭肉、冬瓜、芹菜、苦瓜、西瓜等,慎肥甘厚味、辛辣之品,忌烟酒,平素切勿贪凉,禁忌热敷、艾灸。 风寒湿型:当以祛风除湿散寒为法,中药汤剂宜温服。患者居住环境宜向阳、温暖,适时添加衣被,注意防寒,切勿当风贪凉,避免长期处于阴暗潮湿环境内,可适当户外沐浴阳光。饮食当温热为主,如:羊肉、鸡肉、香菜、韭菜、龙眼等,可在汤菜中适量加入胡椒、生姜等,可助热散寒。 痰瘀痹阻型:当以化痰行瘀通络为法。病程日久,患者脏腑功能受损,关节疼痛加重同时,每日进食量可出现减少,大便不畅,烦躁易怒,此时应在注重患者脾胃功能的保护,避免油腻食品腻滞脾胃,可加用助消化的食物,如:大麦、酸奶、西红柿等。忌食厚味、辛辣等对胃刺激性较大的食物。 肝肾两虚型:当以补益肝肾为法。日久不愈,患者关节屈伸不利,形体消瘦,此时更应鼓励适当锻炼,尽量活动关节,增强体质,但活动量不宜过度,避免劳累。平素宜食用强筋壮骨食物,如:鱼汤、牛奶、核桃等,可将枸杞子泡茶饮用,或泡入黄酒中,每日少量饮用。[1-3] 局部护理:可予中药熏洗:予黄柏20g、知母20g、鸡血藤30g、秦艽20g、桑枝10g,加水2000ml加热,趁热先熏蒸疼痛部位,后温洗。每次熏洗时间30min,每天1次,14天为1疗程。 心理护理:本病患者思想负担较重,护士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首先应帮助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让患者了解本病是一种反复发作、顽固难愈、病情缠绵的慢性疾病,且该病还会使患者思想情绪随病情变化而起伏不定,并带来各种各样生理的、心理的或精神上的障碍。所以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思想开导和精神安慰,采取开导、鼓励、暗示、支持等方法,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病人家属也应多疏导、鼓励、安慰并理解患者,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放宽心境,以乐观、积极的态度正确地对待自己所患的疾病,生活。使患者能够理智地处理由于疾病带来的各种问题,树立起患者战胜疾病的决心和信心。 康复护理:患者在休息时首要的是保持适当的体位,应睡硬板床,取仰卧位,避免促进屈曲畸形的体位。若病变侵犯到上段胸椎及颈椎时,要停用枕头。由于胸廓受累易发生肺部感染,应鼓励病人每日进行扩胸运动及深呼吸,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给予翻身拍背、鼓励咳嗽,同时补充营养以增强抵抗力。谨慎而长期地进行体位锻炼(最初应得到体疗医师的指导),以便取得和维持脊柱的最好位置,增强椎旁肌肉力量和增加肺活量。凡能引起持续性疼痛的体力活动应该避免。定期测量身高,保持身高记录,早起、及时了解脊柱弯曲程度。 用药护理:指导患者遵医嘱按时坚持服药,告知患者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观察服药效果及反应。对于某些需长期服用的药物,如柳氮磺胺吡啶、甲氨喋呤等,应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用药期间注意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注意避免滥用抗生素:长期、反复不按规则使用抗生素会导致体内菌群失调,甚至出现继发感染,对人的听力、肝、肾等产生危害,有可能出现过敏和毒性反应。服药期间应予低盐及含钾、钙丰富的食物,少食过咸食物,减少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 生活护理:患者应在日常饮食上尽可能的避免进食罐头食品、油炸食物,避免经常熬夜狂欢、暴饮暴食、烟酒不离等等,在饮食上应宜富营养,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钙、铁等食物,忌食辛辣、肥腻、烟酒等刺激性食物,饮食宜多样化,保持营养均衡。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 3小结 强直性脊柱炎起病隐袭,常发于青壮年,本病在临床上表现的轻重程度差异较大,轻者,因为长期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重者,由于病情反复持续进展,1~2年内就可出现明显的脊柱强直以及驼背变形等;更甚者可出现髋关节受累而导致长期卧床,影响生活质量,加重个人及家庭负担。本病发病年龄较小,髋关节受累较早,诊断延迟,治疗不及时和不合理,以及不坚持长期功能锻炼者预后差。[4-6] 中医认为本病应“节情志,避风寒,化瘀通阳”,与现代护理思路相一致。因此,将中医思路运用于临床护理,采用合理、科学的护理方法,在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着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周仲英.痹证.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481 [2]毛婷丽,董哲.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护理思路.康复护理[J],2002,6(11):1684 [3]丛小飞,姜永伟.痹证的中医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J],2006,15(15):2106 [4]黄烽,张莉芸,张江林,等.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短期临床观察.中华内科杂志[J],2006,45(2):122-6。 [5]黄烽,邓小虎,张亚美,等.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中华风湿病学杂志[J],2008,12(5):314-320。 [6]梁东风,张江林,黄烽.肿瘤坏死因子α 拮抗剂引发结核二例分析并文献复习.中华风湿病学杂志[J],2008,12(10):700-704 强直性脊柱护理论文:《强直性脊柱炎护理干预》 摘要:由于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变,主要侵及的身体部位是脊柱和骶髂关节,因此,其病变的原因往往难以诊断,病变的时间呈现慢性病特点,容易导致脊柱和关节功能障碍,并引发自身免疫力持续下降的严重后果,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是巨大的、长期的。本文从护理干预角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康复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护理干预 措施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1引言 强直性脊柱炎多发生在16~40岁年龄段,不分性别,但总体男性比女性发病率高。从临床表现来看,主要在腰骶部、腰椎、胸廓等部位引发疼痛症状,晚期,患者的脊柱强直甚至会发生畸形,这些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是非常大的,给患者自身的生活和家庭生活都带来了负面影响。急性强直性脊柱炎,病变推进时间非常短,一般为10年,目前还没有可以根治的医疗手段。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医疗护理手段,组织器官的功能很有可能会导致致命性破坏,直至坏死弃用[1]。这就决定了实行针对性强的护理干预措施非常必要,这对患者病情的舒缓、症状的控制,组织器官发生畸形概率的减少,以及预防强直性脊柱炎疾病的发生,都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笔者结合个人的临床实践,对强直性脊柱炎护理干预的常见手段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以期对广大护理工作者和广大患者有有些参考和帮助。结合在2008 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对93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临床实践,展开论述和探讨。 2综合护理干预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慢性病,常现病情反复、久治不愈等病理现象,有些患者甚至终身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痛苦挣扎。而且,由于患者多为青年和壮年,这两个年龄段都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一旦因为强直性脊柱炎而痛苦不堪甚至终身残疾,很容易引发悲观,绝望直至自杀。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善于采取心理治疗的手段,帮助患者分析病情,缓解压力,减轻病痛,积极为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热爱生活的信心和勇气[2]。同时,要和患者的亲朋一起关心和支持患者战胜疾病,共同制定一些心理安抚的措施和办法,并提醒亲友配合护理工作者,从各个层面给患者温暖、信心和勇气。需要指出的是,护理工作者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温暖和亲切的态度,一定要让患者感觉自然、舒适,而不能造作。尤其是在患者情绪低落、脾气暴躁的时候,护理人员更应该耐心、细致地在一旁观察,积极稳妥地采取干预措施,不失时机地进行开导、鼓励。 药物护理干预分析 目前,给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服用的药物,一般是非甾体类抗炎药。从临床上来讲,一般给患者服用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等。这类药物不宜长期服用,长期服用会导致不良反应,有些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不得不中途停止服药。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全程指导患者及其家属用药。总的原则就是,要"严格标准、经常 教育 "[3]。所谓严格标准,就是在指导患者服药的时候,要对用药的剂量、安全性、毒性反应、服药时间、服药次数等进行严格的把关,一定要严格要求患者按照医生、护士的要求进行服药,切不可自己擅作主张用药。所谓"经常教育",就是要经常性对对药物的一些基本常识进行教育,不能简单地告诉患者"不能做什么、能做什么",而是应对一些患者有疑问或者可以解释清楚的原因,进行通俗易懂的解释,让患者知道不按规定服药的危害性,按规定服药的好处。实际药物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不良反应。这时,就要对患者先进行心理安抚,让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和情绪稳定下来,并对不良反应进行及时的消除和减缓。需要指出的是,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等药物,一方面长期服用会导致不良反应,而不坚持长期服用又难以有效果。这就凸显出矛盾:长期服用是必须的,但是尽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也是必须的。所以,护理工作者一定要自己对药物的使用有一个科学的掌握,并有丰富的用药指导经验。医院及相关政府部门要针对这类药物的指导使用,进行一些专业的培训,并安排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指导培训,从而让护理工作者能够科学地指导患者用药,确保用药能够长期进行,又能安全地长期进行。 食疗护理干预分析 总的来讲,食疗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营养均衡化问题。患者饮食要多样化,不能只凭个人喜好进食。②饮食区别化问题。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不能什么食物都吃。一般而言,高蛋白、高钙、高维生素等对骨骼机理调节有明显效果的食物要多吃,而高脂肪类的食物要少吃。此外,辛辣食物,生、冷、硬食物,以及烟酒等,要严禁食用.为了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护理工作者一定要坚持"患者的健康至上"的原则,要求患者一定要忌食此类食物,并要求患者家属监督好患者的饮食行为。③用药时期饮食问题。用药期间与非用药期间的护理工作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就是,基本的饮食原则是一样的,哪些食物是鼓励饮食的,哪些食物是可以饮食的,哪些食物是禁止饮食的,这是基本一致的。但是,用药期间,也有其特殊的饮食要求。在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期间,要更加注重保护性食物的食用。一般而言,牛奶、稀饭等,保护性比较强,要鼓励患者多食用;而对于一些对胃酸分泌刺激作用比较大的食物,则属于破坏性食物,要避免食用。 观察护理干预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容易导致患者的胸廊扩展受限,而胸廊一旦受限,患者的肺部就容易受到感染,进而引发一系列与强直性脊柱炎并发的其他疾病,这样的情况要努力避免,因为一旦出现了并发症,治疗和康复的难度加大。因此,对患者病情实行常态化观察,加强并发症的早期预防,就尤为重要[4]。一是注重观察患者的咳嗽、咳痰等情况。在平时的护理过程中,要针对能自理的患者和不能自理的患者,分别进行不同的护理措施。一方面,对能自理的患者,护理工作者要对患者的咳嗽、咳痰、胸闷等情况高度关注,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的并发症,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预防和消除。护理工作者要鼓励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鼓励患者多做深呼吸,多做一些扩胸运动,并亲手将深呼吸和扩胸运动的基本要领教给患者,让患者能够娴熟地进行深呼吸和扩胸运动,扩胸运动一般控制在15~20min/d。 另一方面,①对不能自理的患者,护理工作者要经常为患者进行翻身叩背,以此督促患者能够实现有效的咳嗽,并进行深呼吸运动,从而将患者的肺活量切实加以提升。②注重观察患者的关节功能情况。对患者疼痛的部位予以细致的观察,尤其要特别注意是否存在髋关节压痛情况,是否存在脊椎前屈、后伸、侧弯情况,是否存在关节活动度减少情况,是否存在骨折情况,等等。尤其是骨折潜在的风险非常大,颈椎骨折严重的会导致生命危险,必须在护理过程中,予以高度的警醒和重视,一旦发现有骨折的可能,要马上到专业治疗机构进行诊断和治疗。③注重观察患者的情况发病情况。比如,呼吸道感染是否存在,一旦出现了呼吸道感染,要给患者及时治疗,将呼吸道感染消除在初始阶段,以防扩散感染。比如,眼睛是否存在,葡萄膜炎、结膜炎等症状,神经肌肉是否存在下肢麻木、肌肉萎缩等情况,并全程将这些情况记录在案,分析患者并发症状的变化情况,切实做到对患者的病情情况了如指掌,以及时有效地进行警醒、预防、处理和治疗,将并发症的发生率、危害性降到最低。 锻炼护理干预分析 对机体的功能进行适度的锻炼,将患者的关节活动功能保持在不断增强的水平上,这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是非常有效的。现实护理中,经常有些患者为了减轻自己身体的疼痛,选择长时间一个姿势卧床休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当关节一旦长时间处在完全或者基本不动的状态,很容易导致肌肉的萎缩。这就需要护理工作者鼓励患者对身体的疼痛予以克服,坚持对脊柱、髋、胸廓、肘、膝关节进行必要的适度的锻炼。总的原则是,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以锻炼一个单位时间感到疲劳、2h内疼痛再次出现为衡量锻炼量大小的"度";如果患者病情有好转迹象,锻炼量可以适当加大,以加快康复进程。主要部位的锻炼的基本要求如下:①对脊柱功能锻炼的基本要求。患者要早、中、晚各进行1次/d。护理工作者要协助患者完成好前屈、后仰、侧弯、左右旋转等锻炼动作。尤其要注意,护理工作者要扶住患者,让患者能够站稳,如果患者锻炼过程感觉异常疼痛,要及时停下来,先进行必要的按摩,以避免出现拉伤,待椎旁肌肉松弛下来后再进行锻炼。②对胸廓功能进行锻炼。护理工作者要根据患者的关节功能状况,对髋关节进行内收、外展、旋转等运动,并对髋关节进行适度按摩。 3干预护理结果对比分析 以上述事例抽取40例进行分组:对照组,早起康复组。最终以巴氏指数统计干预前后效果进行对照,可看出干预护理对强直性脊柱炎十分有效: 由表2可知,早起康复组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见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本体的恢复,减轻了患者肌肉萎缩的程度。 强直性脊柱炎由于其治疗周期长,康复进度慢,这就决定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实践证明,针对患者的病情情况和个性需求,制定并实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的治疗、康复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实际护理过程中,作为护理工作者一定要有高尚的医德医风,要本着对患者生命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事无巨细地投入大量繁杂的护理工作,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尽职尽责、守护到底。 参考文献: [1]吴鸣.强直性脊柱炎37例行为治疗及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1(24). [2]王俊祥.顾光,陈海英,等.血小板参数与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的相关性研究[J].河北医药,2008(04). [3]陈飞艳.陈远,何永姬,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医嘱依从性对疗效的影响[J].现代医院,2009(01). [4]王馥循,施星芬.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观察和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1(03). 猜你喜欢: 1. 2017大病救助政策规定 2. 治疗类风湿药酒配方 3. 风湿免疫科实习心得 4. 风湿免疫科实习心得体会 5. 写给医院的道歉信

1.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不同术式选择,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7(1):56-572. 56例骨质疏松症并发脊椎压缩骨折的发病特点以及治疗方案,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7(1):51-523. 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16(11):6-74. “治未病”与骨质疏松症中医特色健康管理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8,2(5).-317-3195.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髋部骨折10年回顾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8,14(10).-708-712,7326. 单“∞”贴胸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46例临床观察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5).-2654-26557. 巨大型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附2例临床分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13).-58-608. 温通胶囊配合提拉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广东医学.2008,29(6).-1046-10479. 腹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症45例疗效观察 新中医.2008,40(5).-73-7410. 飞燕式背伸肌锻炼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慢性腰痛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7).-1207-120811. 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探讨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8,22(4).-496-49912. 局麻下摇摆牵引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及屈曲型骨折的临床效果 广东医学.2008,29(3).-460-46213. 林定坤教授治疗颈椎病经验介绍 新中医.2008,40(2).-7-914. 薄智云腹针疗法治疗腰腿痛经验总结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30-3115. 经皮椎体成形术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骨水泥渗漏原因探讨 广东医学.2008(1).-166-16616. OBIF棒内固定治疗家兔股骨髁骨折的实验研究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7).-786-79017. USS脊柱内固定加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35例 广东医学.2007,28(10).-1646-164718. 薄氏腹针结合正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9).-48-4919. 平衡针配合孙式手法治疗落枕48例疗效观察 新中医.2007,39(8).-50-5120. OBIF可吸收材料植入对小鼠T淋巴细胞总数及亚群影响的实验研究 河北医药.2007,29(6).-542-54421. 孙氏手法合薄氏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疗效观察 新中医.2007,39(7).-53-5422. 孙氏手法治疗枕下三角区综合征的临床评价 按摩与导引.2007,23(6).-7-823.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新中医.2007,39(5).-38-3924. 神经根型颈椎病针刀治疗临床文献的评价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4).-34-3725. 围手术期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对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功能的影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17(5).-365-36726. 孙氏手法治疗颈神经后支源性颈肩痛的临床评价 按摩与导引.2007,23(5).-8-927. 临床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1).-15-1628. 张力带内固定+爱克曼线修补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18例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6,14(6).-63-6429. 233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非手术治疗特点与效果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561-256230. 试论中西医结合诊治颈椎病的切入点 新中医.2006,38(11).-4-531. 参麦液关节腔内注射对症状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正骨.2006,18(10).-9-1032. 旋转手法结合五籽散外熨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6例 陕西中医.2006,27(10).-1278-128033. 三仁汤治疗脊柱病术后湿阻发热的临床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6).-1045-104634. 参麦注射液对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广东医学.2006,27(4).-476-47735. 术中自体血回输在脊柱手术中的运用 广东医学.2006,27(4).-494-49536. 前屈位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广东医学.2006,27(1).-66-6737. 参麦注射液对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增殖及DNA合成的影响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13(6).-15-1838.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虚寒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13(6).-21-2439. 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7(12).-1139-114240. 药浴、早期功能锻炼配合手术治疗注射性臀肌挛缩症 按摩与导引.2005,21(9).-32-3341. 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68例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5,22(5).-33-3442. 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广东医学.2005,26(10).-1391-139243. 牛蒡子汤加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8例 中医药学刊.2005,23(11).-2073-207444. 腹针疗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疗效观察 新中医.2005,37(10).-64-6545. 邓晋丰治疗退行性颈腰痛用药特点初探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9).-880-88146. 石仰山从痰湿论治骨伤科疾患经验 中医杂志.2005,46(9).-664-66547. 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辨证规律的探讨 中国医学工程.2005,13(4).-444-44548. 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的初步报告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7).-758-76149. 腹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观察 按摩与导引.2005,21(8).-29-3050. 从虚论治颈性眩晕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3(11).-977-97851. 邓晋丰教授以通法治疗腰腿痛经验介绍 新中医.2005,37(6).-13-1452. 参麦液对早期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NO、TGF-β1表达的影响 中国骨伤.2005,18(3).-142-14353. 石仰山教授从痰湿论治骨伤科疾患经验 中医药导报.2005,11(2).-8-8,2254. 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国骨伤.2004,17(12).-753-75455. 关节腔内注射参麦液对膝骨关节炎的初期疗效观察 中医正骨.2004,16(4).-37-3756. 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6(7).-795-79757. 负重可活动半月板TACK全膝关节置换的近期疗效观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11(12).-804-80658. 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60例 中国骨伤.2003,16(3).-154-15459. 骶管封闭结合药油盆蜡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应用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2,10(4).-48-4960. 改良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胫骨结节骨折 中医正骨.2002,14(1).-27-2861. 外固定支架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 中医药学报.2002,30(5).-42-4362. 运动疗法对腰腿痛的发生及复发的防治 广东医学.2002,23(9).-947-94863. 腰椎管狭窄征术后的中医药辨证治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1,9(4).-51-5364. 手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顽固性网球肘新中医.2001,33(1).-29-2965. 牵引推按法配合红花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广东医学.2001,22(5).-444-44566. 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和进展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1,7(4).-372-37467. 多方位床边持续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9).-80-8068. 高能震波结合外敷双柏油膏治疗跟痛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7).-55-5669. 高能震波结合外敷双柏汕膏治疗跟痛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7(4).-316-31770. 严重撕脱性断臂再植成功一例报告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3,10(3).-129-130

脊椎病的论文

颈椎病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1]。目前对该病的治疗 方法 多种多样,包括保守治疗(手法推拿、牵引、中西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而多以保守治疗为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颈椎病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病逐渐升高的发病率和向年轻化发展,使得青年人就开始出现了颈椎病的症状,如果不加以注意,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控制,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危害,其病程长,疗效慢,易复发,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颈椎病;中医;临床护理

1 颈椎病的定义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属中医学"痹证"范畴。

2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恶心、呕吐、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吞咽困难,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等。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病变部位、组织受累程度及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

3 颈椎病的辨证分型

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食管压迫型颈椎病。

4 颈椎病的中医临床护理

情志护理 要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尤其是对长期患病或有心理恐惧的患者,要让其放下思想包袱,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饮食调护 加强营养,适当食用甲鱼,猪腰及核桃,腰果等坚果类食物。按照中医证型配合中药饮食调理食膳。气滞血瘀证:症见头颈部不能俯仰转侧,压痛拒按,或痛连肩背、胀痛,或痛有定处,日轻夜重,痛如针刺,舌质有瘀斑瘀点,脉弦紧或涩,治宜活血行气,通络止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新鲜蔬菜瓜果等还可食田七青蛙汤,木耳,金针菇,蒸瘦肉;寒湿证:食温热祛风寒食品,瘦肉,猪牛蹄筋,羊肉炖生姜,当归等;湿热证:症见颈部关节或肌肉僵硬,疼痛,口渴不欲饮,溲赤,头晕头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治宜清热利湿,通经活络,食清淡食品,如薏仁,冬瓜粥,卧床休息期间防止腹胀和便秘,以免加重病痛。寒湿痹阻型:见颈部关节或肌肉僵硬,疼痛,遇冷痛增,得热痛减,舌质淡胖,苔白腻,脉弦紧或弦缓,宜温经散寒,祛湿通络。阴虚型:食绿豆,百合,沙参,冰糖炖银耳或海参,白鸽,甲鱼,蜂房等滋阴补肾,强筋壮骨。肾虚痰瘀痹阻,症见颈部关节或肌肉僵硬、疼痛,难以屈伸,伴腰膝酸软,舌质暗淡,苔白腻,脉细弱或细涩,治宜补肾化痰,活血通络,食海带,淡菜,猪肾等补肾化痰。

功能锻炼 各型颈椎病症状基本缓解或呈慢性状态时,可开始做医疗 体操 以促进症状的进一步消除及巩固疗效。症状急性发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运动刺激。有较明显或进行性脊髓受压症状时禁忌运动,特别是颈椎后仰运动应禁忌。椎动脉型颈椎病颈部旋转运动宜轻柔缓慢,幅度要适当控制。锻炼原则是循序渐进,以患者耐受为宜。

左右旋转 取坐位或是站位。双手叉腰,头轮流向左、右旋转。动作要缓慢。当旋转到最大限度时,停留3~5min。使肌肉和韧带等组织受到充分的牵拉,左右各旋转10次。

提颈缩颈 取站位,肩部自然向上提,同时颈部向下缩,停留3~5s,再自行放松,重复10次。

环绕颈项 取站位,颈放松,呼吸自然,缓慢转动头部,顺时针与逆进针方向交替进行重复10次。患者站位,两手叉腰,头部向左侧偏,再向右侧偏,动作要缓慢,幅度勿过大,重复20次。

前后活动颈部 取站位,两手叉腰,头尽量向前屈,低头看地。在仰头看天,头尽量后仰,动作缓慢

体操方法 双手侧平举,像钟表指向9点15分一样,然后两臂向上抬,举到10点10分处,连续做100~200次。注意全身挺拔、双臂像飞鸟的翅膀一样上下扇动,手臂尽量向后贴每天做一组。

用药指导 中药汤剂宜温服1剂/d,分2次口服,间隔4~6h,服药期间忌生冷及寒凉食物,同时外避风寒,以免加重病情,随时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康复指导

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头颈负重物,避免过度疲劳,坐车时不要打瞌睡或低头玩手机。

饮食宜补益肝肾,气血之品,如:黄芪煲鸡汤,参芪龙眼粥,参枣粥等,忌食生冷瓜果之品,中药汤剂宜温服。

按摩颈肩疼痛部位,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在工作空闲时,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从而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心态,掌握用科学的手段防治疾病,配合医生治疗,减少复发。

纠正不良姿势和习惯,避免高枕睡眠,不要偏头耸肩、谈话、看书时要正面注视。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及早彻底治疗颈肩、背软组织劳损,防止其发展为颈椎病。

劳动或走路时要避免挫伤,避免急刹车时头颈受伤,避免跌倒。

自我治疗及预防

摇动上肢: 肩部放松,左肩画圈摆动、右肩也画圈摆动。次数一般为20次。

抓空练指: 两手臂向前平伸,双手五指做屈伸作用,次数可50次。

提揉两耳: 用手提拉耳朵,然后进行按摩、揉搓,直至耳部发热。

局部按摩: 在颈部、大椎骨、风池穴附近寻找压痛点、硬结点或肌肉绷紧处,对这些部位进行按揉。 颈部运动: 颈部运动主要包括头部前仰、后仰、左倾、右倾,四个方向慢慢的转动颈部。颈部转动,可在短时间内缓解颈部的酸痛。

远道点穴: 在手背、足背、小臀前外侧、小腿外侧寻找压痛点。然后对其进行按揉。

掐捏踝筋: 两手变替掐捏足踝后大筋。

预防 措施

告知患者卧低枕休息,侧卧时颈部与躯干成一条直线,尽量减少颈部活动。

戒烟限酒,避免风寒潮湿。避免在入睡前洗头,或午夜、凌晨洗澡。避免头发未干就入睡,否则会使潮湿入侵颈部,诱发颈部疾病。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对颈部保暖,温暖的颈部环境对防止颈椎病复发很重要。

避免头颈部负重及过度疲劳,减少刺激有利于颈椎病的恢复,保持情绪稳定,积极向上,开朗乐观,正确对待颈椎病。

纠正生活中不良姿势,生活中的坐、卧,看电视的不良姿势是形成慢性劳损的主要原因,当工作或其他劳动需要持续低头或仰头1~2h的时候,一定要抽空适度活动颈部,以放松颈部肌肉,减轻肌肉的持续紧张度和颈椎的疲劳。避免做颈部过伸或过屈活动。

选择合适的枕头。人一生1/3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挑选适合自己的枕头,对防止颈椎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枕头不宜过高或过低,枕头高度以一拳为宜。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的调节,多摄取一些强筋壮骨的食物。如深绿色蔬菜、西兰花、牛奶等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有助于骨骼营养。大蒜、洋葱、芦笋和鸡蛋等食品中都含有丰富的硫,硫有助于骨骼、软骨和结缔组织的修补和重建。

5 结论

我科根据中医辨证原理采用中药熏蒸,微波,隔物灸,氦氖激光等物理治疗,可以达到舒筋活血,祛风止痛的作用,通过中药的渗透作用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的作用,同时对其进行情志护理,合理指导饮食,正确的功能锻炼,缓解患者局部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持之以恒,还能够强健筋骨,使疾病长期得以缓解,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夏治平.中国推拿全书[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罗平,马建,余好.中医辨证施膳在颈椎病患者中的运用[J].中国医药指南,(33):164-165.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综合护理在颈椎病综合康复的应用, 总结 其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颈椎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对症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饮食等综合护理。观察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种护理方式对颈椎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

结论:综合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颈椎病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 文章 编号】1008-1879(2012)12-0267-02

颈椎病是颈椎的一种劳损退变疾患,与长期的屈颈动作有关[1]。主要包括颈椎骨性关节炎、颈神经根综合征和增生性颈椎炎以及颈椎间盘脱出症等。近年来颈椎病的患病率呈现出增长的态势[2]。颈椎病较为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压迫神经根导致臂至指尖的酸麻痹痛或眩晕,有的颈椎病甚至会压迫神经中枢-脊髓。临床研究表明,颈椎病的发生原因多是由于颈椎过度劳损,骨质增生以及韧带增厚所引发,有的甚至是由于交通事故所引起的颈椎骨折,导致颈椎脊髓、神经根以及椎动脉受到压迫所致,从而引发多种功能障碍[3]。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有牵引,物理治疗以及针灸等,为让患者能够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对患者尽心更有效的护理不仅可以降低治疗风险,还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4]。为探讨和分析综合护理在颈椎病综合康复的应用,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颈椎病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颈椎病患者100例,年龄38-63岁,平均年龄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两组。观察组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在38-63岁,平均年龄为岁,对照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在39-62岁,平均年龄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的发病部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治疗和护理方法。对照在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注重观察注意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脉搏等,观察患者有无并发症以及诱发因素等。协助患者完成相关检查,在无相关禁忌证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主要包括:

(1)心理护理:颈椎病属心身疾病范畴,本病病程长,症状复杂,诱发闲素多,难以根治,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将心理护理贯穿患者在院期间各项治疗及护理操作的始终,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是患者的首选。入院时因为身体的不适、接触陌生的人和环境,患者易发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发生角色缺失。护理人员应做到主动热情地接诊患者,妥善安置好患者的床位。详细介绍病区的环境及主管医生、护士等人员配备情况,以及住院期间的有关注意事项,使其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全面仔细地了解、评估患者病情、家庭情况和心理顾虑等,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并对其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例举已经成功治愈的病例,使其放松心情,消除恐惧心理。同时与家属、单位等社会支持系统进行协调,避免患者因为治疗费用产生压力。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从各方面使患者增加安全感,增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2)饮食护理:合理的饮食可以保证机体的营养供应,使脏腑功能旺盛,气血充实,抗病能力增强。指导患者进食低盐、低胆固醇饮食,进食宜清淡、易消化、不食油炸食物以及溶氧仪引起腹胀的食物,可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多食富含纤维的食物和水果。

(3)康复指导,指导颈椎病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可以使颈部相应的神经肌肉得到有规律的牵拉,有助于恢复颈部功能。锻炼颈部肌肉功能时,先长收缩练习,增加肌肉力量,再进行颈 保健操 练习,做操时要全身放松,循序渐进;出院后可以适当进行 太极拳 等运动以调和气血,修身养性。

(4)加强宣传 教育 应积极教育和指导患者对颈椎病的认识,教育患者对自身疼痛的判断和描述以利于了解病情情况。通过提高患者对颈椎病的认识,有利于治疗时提高患者的顺应性。

疗效评价标准。为评价护理效果,患者的满意程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进行分类,依此评价不同护理方法在颈椎病患者的应用效果。

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统计软件对统计学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统计学数据进行X2检验,P<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满意15例,基本满意20例,不满意15例,满意度为70%。观察组满意20例,基本满意25例,不满意5例,满意度为90%。经X2检验,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程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具体情况见下表。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护理科学的发展,护理人员应更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观念[5]。综合护理已经成为目前护理工作的重要方向。本文通过综合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任科梅.颈椎病病人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0,2(8):382-383

[2]施子珍.综合性护理对颈椎病手术患者的影响观察与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18):119-120

[3]赵晓萍,宋玉萍.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综合护理[J].河北中医,2010,8(32):1249-1250

[4]姜淑波.颈椎病的康复指导及护理[J].中外妇儿健康,2011,7(19):332-333

2017医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论文题目: 多节段颈椎病手术不同疗效对比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影像学上显示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或退变, 压迫脊髓,在颈椎多节段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合并骨赘等一系列病理改变,病变累及3个或3 个以上节段,称为多节段颈椎病(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sis,MLCS), 其常发生于年龄较大的人群。其临床表现主要为:(1) 以神经根受压的神经根型颈椎病,表现为根性放射痛;(2) 以锥体系受损害的脊髓型颈椎病,表现为感觉功能、四肢运动障碍;(3)以上两种症状的混合型。MLCS是脊柱外科常见病, 起病缓慢,在性别上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脊髓受损后,可能导致不可逆的变化,治疗难度大,如诊断不及时, 治疗不恰当, 可导致肢体残废, 甚至危及生命。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自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的应用[1,2], MLCS的发病率和发现率显著增高。早期的正确诊断,及时合理的治疗可显著增加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手术可直接有效治疗MLCS [3-5], 其目的是使病变节段对脊髓的压迫得到解除,有效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最大限度地改善症状。对于MLCS的治疗,根据入路方式可分为前路和后路[6-8],这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且有大量研究[9-11]报道了采用单纯前路或单纯后路的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也有学者[12,13]研究了不同前路“杂交”的治疗疗效。

1958年,Smith等[14]和Cloward[15]提出采取颈椎前路减压和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至今已有50多年历史,颈椎前路减压手术已被公认为是治疗颈椎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虽然这种方法能够改善脊髓功能,消除脊髓压迫,但这种未采用内固定的手术有一定缺点,例如产生植骨块移位, 颈椎后凸畸形等。上世纪90年代初, Caspar等[16]率先开展了前路钢板的研究和设计,可解决植骨块移位等问题,然而由于其并发症较多而不能广泛应用。1986 年,Morscher等[17]研究报道了颈椎前路带锁钢板,颈椎前路固定才得到快速的发展。

前路手术主要包括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 (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和颈前路混合减压融合术 (Anterior Cervical Hybrid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HDF)。这些手术的优点是可以直接减压,缓解轴性疼痛,疗效长,能恢复椎间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Schneeberger等[18]开展了前路减压加钢板固定手术,并对这35例患者进行8年的随访,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纯植骨相比,多节段融合率较高,为87%。另外,颈前路减压后植入 Cage是诸多医师治疗MLCS的一种新的疗法[19]。此外,随着不断改进的颈前路内固定系统(Antetior Cervical Plate System,ACPS)和技术,在行颈前路减压、植骨的同时行ACPS内固定也已成为新的'手术方法[20]。然而对于采用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3个或3个以上节段的MLCS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21]。

后路手术主要包括椎板成形术(Laminoplasty)和椎板切除术(Laminectomy)。术后植骨不融合较少,植骨塌陷的并发症比例较低,且风险相对较低是后路手术的主要优点。有学者[22]对一组MLCS患者进行了随访,结果表明:采用颈椎后路手术可有效减少影响MLCS的动静态的压迫因素。此外,诸多学者优先采用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性能的颈椎椎弓根螺钉,一些临床结果也显示其术后效果较好,未见严重并发症[23],但该手术的远期疗效仍待验证。此外,由于是间接减压,后路手术的长期疗效较差,并发症较多等问题,限制了在MLCS治疗上的应用。

另外,也有医师采用前后联合入路(Combined Anterior and Posterior approaches,CAP)的方式,其治疗MLCS也有一定应用[21,24],但CAP 技术手术创伤大,对大多数病例,单行前路或后路即可有效减压,一期采用前后路手术并无必要。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颈椎病的发生在中老年人中呈上升趋势。目前,采用颈前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可有效治疗1-2个节段的颈椎病,但采用前路还是后路手术治疗MLCS,特别是 4个或4个以上节段的颈椎病,诸多医师观点各异。有研究对长节段前路减压融合和后路椎板切除术的远期疗效进行了比较,认为为前、后路手术疗效无显著差别,然而也有学者认为采用后路手术治疗脊髓损害较重的MLCS患者可能更佳。因此,患者的病情和病程不同,采用的术式也会不同。

尽管MLCS的手术治疗取得巨大发展,但是选择手术的方式仍没有金标准,特别是对于4及4节段以上的颈椎病的手术治疗的报道甚少[25, 26]。本课题旨在通过对 2008 年 4 月至 2014 年 x 月于我院脊柱骨科行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既往无颈椎手术史的4节段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对4节段颈椎病患者的疗效。

二、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三、预期目标

四、难点及存在问题

五、研究的初步计划

参考文献

[1] 廖心远,陈德玉,陈 宇,等.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3,23(1):73-76.

[2] 方加虎,贾连顺,周许辉,等.脊髓型颈椎病致压物切除的手术选择[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8,5:383-384.

[3] 袁文.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入路与术式的选择—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方案选择的要素[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19(14):483-484.

[4] 朱庆三, 顾锐. 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基本术式[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19(14): 484-485.

[5] Matsumoto M, Toyama Y, Ishikawa M, et al. Increased signal intensity of spinal cord 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s in cervical compressive myelopath. Spine, 2000, 25(6):677-682.

[6] Morio Y, Teshima R, Nagashima H, et al. Correlation between operative outcomes of cervical compression myelopathy and mri of the spinal cord. Spine, 2001, 26(11):1238-1245.

[7] Edwards CC, Riew KD, Anderson PA, et al. Cervical myelopathy: current diagnostic and treatment J, 2003;3(1):68-81.

1.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不同术式选择,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7(1):56-572. 56例骨质疏松症并发脊椎压缩骨折的发病特点以及治疗方案,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7(1):51-523. 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16(11):6-74. “治未病”与骨质疏松症中医特色健康管理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8,2(5).-317-3195.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髋部骨折10年回顾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8,14(10).-708-712,7326. 单“∞”贴胸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46例临床观察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5).-2654-26557. 巨大型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附2例临床分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13).-58-608. 温通胶囊配合提拉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广东医学.2008,29(6).-1046-10479. 腹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症45例疗效观察 新中医.2008,40(5).-73-7410. 飞燕式背伸肌锻炼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慢性腰痛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7).-1207-120811. 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探讨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8,22(4).-496-49912. 局麻下摇摆牵引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及屈曲型骨折的临床效果 广东医学.2008,29(3).-460-46213. 林定坤教授治疗颈椎病经验介绍 新中医.2008,40(2).-7-914. 薄智云腹针疗法治疗腰腿痛经验总结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30-3115. 经皮椎体成形术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骨水泥渗漏原因探讨 广东医学.2008(1).-166-16616. OBIF棒内固定治疗家兔股骨髁骨折的实验研究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7).-786-79017. USS脊柱内固定加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35例 广东医学.2007,28(10).-1646-164718. 薄氏腹针结合正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9).-48-4919. 平衡针配合孙式手法治疗落枕48例疗效观察 新中医.2007,39(8).-50-5120. OBIF可吸收材料植入对小鼠T淋巴细胞总数及亚群影响的实验研究 河北医药.2007,29(6).-542-54421. 孙氏手法合薄氏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疗效观察 新中医.2007,39(7).-53-5422. 孙氏手法治疗枕下三角区综合征的临床评价 按摩与导引.2007,23(6).-7-823.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新中医.2007,39(5).-38-3924. 神经根型颈椎病针刀治疗临床文献的评价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4).-34-3725. 围手术期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对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功能的影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17(5).-365-36726. 孙氏手法治疗颈神经后支源性颈肩痛的临床评价 按摩与导引.2007,23(5).-8-927. 临床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1).-15-1628. 张力带内固定+爱克曼线修补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18例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6,14(6).-63-6429. 233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非手术治疗特点与效果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561-256230. 试论中西医结合诊治颈椎病的切入点 新中医.2006,38(11).-4-531. 参麦液关节腔内注射对症状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正骨.2006,18(10).-9-1032. 旋转手法结合五籽散外熨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6例 陕西中医.2006,27(10).-1278-128033. 三仁汤治疗脊柱病术后湿阻发热的临床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6).-1045-104634. 参麦注射液对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广东医学.2006,27(4).-476-47735. 术中自体血回输在脊柱手术中的运用 广东医学.2006,27(4).-494-49536. 前屈位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广东医学.2006,27(1).-66-6737. 参麦注射液对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增殖及DNA合成的影响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13(6).-15-1838.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虚寒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13(6).-21-2439. 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7(12).-1139-114240. 药浴、早期功能锻炼配合手术治疗注射性臀肌挛缩症 按摩与导引.2005,21(9).-32-3341. 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68例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5,22(5).-33-3442. 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广东医学.2005,26(10).-1391-139243. 牛蒡子汤加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8例 中医药学刊.2005,23(11).-2073-207444. 腹针疗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疗效观察 新中医.2005,37(10).-64-6545. 邓晋丰治疗退行性颈腰痛用药特点初探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9).-880-88146. 石仰山从痰湿论治骨伤科疾患经验 中医杂志.2005,46(9).-664-66547. 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辨证规律的探讨 中国医学工程.2005,13(4).-444-44548. 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的初步报告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7).-758-76149. 腹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观察 按摩与导引.2005,21(8).-29-3050. 从虚论治颈性眩晕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3(11).-977-97851. 邓晋丰教授以通法治疗腰腿痛经验介绍 新中医.2005,37(6).-13-1452. 参麦液对早期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NO、TGF-β1表达的影响 中国骨伤.2005,18(3).-142-14353. 石仰山教授从痰湿论治骨伤科疾患经验 中医药导报.2005,11(2).-8-8,2254. 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国骨伤.2004,17(12).-753-75455. 关节腔内注射参麦液对膝骨关节炎的初期疗效观察 中医正骨.2004,16(4).-37-3756. 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6(7).-795-79757. 负重可活动半月板TACK全膝关节置换的近期疗效观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11(12).-804-80658. 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60例 中国骨伤.2003,16(3).-154-15459. 骶管封闭结合药油盆蜡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应用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2,10(4).-48-4960. 改良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胫骨结节骨折 中医正骨.2002,14(1).-27-2861. 外固定支架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 中医药学报.2002,30(5).-42-4362. 运动疗法对腰腿痛的发生及复发的防治 广东医学.2002,23(9).-947-94863. 腰椎管狭窄征术后的中医药辨证治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1,9(4).-51-5364. 手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顽固性网球肘新中医.2001,33(1).-29-2965. 牵引推按法配合红花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广东医学.2001,22(5).-444-44566. 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和进展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1,7(4).-372-37467. 多方位床边持续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9).-80-8068. 高能震波结合外敷双柏油膏治疗跟痛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7).-55-5669. 高能震波结合外敷双柏汕膏治疗跟痛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7(4).-316-31770. 严重撕脱性断臂再植成功一例报告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3,10(3).-129-130

康复脊椎病论文

长期保持不良的坐姿、站姿、睡眠姿势等,以及过度的体育锻炼,都会导致脊柱侧弯。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脊柱在水平面上呈现弯曲状态。脊柱侧弯的成因复杂,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本文将从成因和治疗方法两方面进行探究。1. 矫正治疗1. 遗传因素脊柱侧弯有遗传倾向,家族中有患者的风险较高。2. 运动治疗

据临床治疗统计显示:蜂疗疗法在治疗各种病症中取得的疗效都是较满意的。对于致残率高达60%~80%的风湿、类风湿疾病,治疗有效率可高达90%~95%;三叉神经痛、偏头痛等治疗有效率94%以上;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有效率为85%~90%;肩周炎、颈椎病、腰腿痛等治疗有效率达95%~100%。对中老年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也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蜂针疗法和其他蜂产品疗法,可以说是个循序渐进的治疗过程,其原因接受治疗患者整个机体有适应、代谢调整、功能恢复和免疫力逐渐增强的转变过程。另外,蜂疗对象多为慢性、顽固性疑难杂症和中老年性疾病,非一朝一夕所能解除的。需要坚持按疗程来使用,并且此种疗法还有后效应的治疗特点。由于蜂产品是天然物质,营养丰富,药理作用强,把治疗和营养保健有机结合起来,这是蜂疗的显著特点。药食同源的天然物质,坚持单独使用或和其他药物相配伍服用蜂产品,能达到养生、保健、预防疾病,主要通过服用蜂产品后改善体质,增强机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而实现的。机体生病是正常的生理功能失常。维持其正常机能运转,就能保持健康。蜂针疗法不但达到温经通络、扶正祛邪,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机体功能之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能激活人体自愈力和免疫力,克服免疫力下降又能控制自身免疫反应,避免免疫机能亢进,维护正常免疫功能。蜂疗被现在医学界的专家们认为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它具有自身优势和在医疗保健治疗上的特色疗效显示,但又有它的局限性和缺陷。所以要开发和推动蜂疗疗法,更多的为患者带来良好的治疗疗效,除了增加临床应用的力度外,更重要的是加强蜂疗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也会累及内脏及其他组织的慢性进展性风湿性疾病。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特征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特征表现 【摘要】 强直性脊椎炎的特点是椎间盘及椎旁结缔组织的广泛骨化而导致脊椎强直, 并可形成较严重的驼背。其早期临床表现复杂, 缺少特征性, 诊断比较困难, 容易误诊误治, 而强调早期诊断对指导病人维护功能体位, 减少或避免致残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强直性脊椎炎 X线诊断 早期特征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脊椎关节慢性侵蚀性疾病, 常伴有全身各器官组织和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最终导致脊柱强直及驼背畸形等。由于病变早期主要症状为腰背痛和下腰胀痛, 有些则表现为坐骨神经痛, 具有一定隐蔽性, 往往误诊为一般腰腿痛或腰椎间盘突出症而延误了病情, 患者失去了早期治疗的有效时期。经多年的临床 经验 体会到: 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早期虽有隐蔽性, 但临床检查和X 线照片仍有一定特征性, 可早期发现和治疗。 1 临床表现 好发年龄及临床表现 本病多发于青少年(16-20岁), 中老年人亦有发病。病史一般较长, 患者早期多表现为腰背痛和下腰胀痛, 甚至伴有坐骨神经痛, 多为晨僵,即早上起床时腰活动受限、僵硬, 活动后症状减轻。部分患者伴有乏力、消瘦、心慌、汗出及胃肠道轻度不适症状, 女性可有月经异常等。 查体可有如下几种异常 如腰曲度变直、棘突偏歪、腰肌(竖脊肌) 轻度萎缩变扁平、僵硬或触之有皮囊样感;两侧骶髂关节上部及腰骶关节部肿胀压痛; 两侧臀上肌轻、中度肿胀或痉挛压痛或髂前上棘后方压痛; “4”字征可呈阳性; 直腿抬高试验亦可呈假阳性。 辅助检查 患者早期ESR正常或轻度增高, 抗“O”滴度一般不高, C- RAP多为正常, RF可有阳性, 亦可为阴性, HLA- B27多为阴性。 2 诊断标准[1] 症状 以两侧骶髂关节、腰背部反复疼痛为主。 体征 早中期患者脊柱活动有不同程度受限, 晚期患者脊柱出现强直驼背固定, 胸廓活动度减少或消失。 实验室检查 ESR多增快, RF多阴性, HLA- B27多强阳性。 X线检查 具有强直性脊柱炎和骶髂关节典型改变:早期:脊柱活动功能受限, X线显示骶髂关节间隙模糊, 脊柱小关节正常或关节间隙改变; 中期:脊柱活动受限甚至部分强直, X线显示骶髂关节锯齿样改变, 部分韧带钙化,方椎、小关节骨质破坏, 间隙模糊; 晚期:脊柱强直或驼背畸形固定, X线显示骶髂关节融合, 脊柱呈竹节样变。 3 早期X线分析 骨质密度改变 腰椎及骨盆乃至全脊柱呈普遍性骨质稀疏、密度减低, 严重者其椎体边缘皮质变薄变淡或呈线条状外壳。 椎体边缘改变 椎体上下边缘皮质变厚或呈双线征三线密度增高影, 且边缘粗糙不平、椎体上缘有时可见一2-3 mm高的扁圆形密度稍高影, 有如椎体上的帽, 称椎体帽状征。其帽状征左右两侧可对等或高低不等, 产生该影原因, 可能为椎体上之软骨板因长期炎性刺激而发炎增厚密度增高所致。 椎体轻度楔形改变 有些病例骨质疏松不明显, 而见多节椎间隙增宽, 且椎体上下缘受压凹陷、椎体呈轻度楔形或鱼椎样改变。拟为椎间盘长期炎症水肿、椎间盘内压增高挤压椎体所致。 椎后小关节改变 骨突关节密度减低、骨质稀疏, 小关节边缘模糊不清或粗糙不平或呈点状虫蚀样变、小关节间隙宽窄不一或两侧不对等或其内有泥沙样或细条状密度稍高影, 这些征象可于正、侧、斜位片上见到。 骶髂关节改变 早期骶髂关节间隙可增宽、两侧关节间隙或对称或不对称、间隙内上下密度不一、或可见淡薄雾状或水滴样密度稍高影, 关节边缘模糊不清或部分不清、或见单一局部性或多个虫蚀样骨损区存在。CT或磁共振检查可见椎间盘膨出、突出及后纵韧带钙化和椎体后缘局限性骨缺损区等。 4 讨论 有关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X线诊断, 在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所修订的诊断标准中仅示为: 脊柱活动功能受限, X线显示骶髂关节间隙模糊, 脊椎小关节正常或关节间隙改变。由于过于简单, 临床难以早期诊断。该病症早期的X线改变与诊断标准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如发病顺序, 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其早期病变可发生于颈部、胸部或腰骶髂关节部, 而并非都从骶髂关节部开始发病。故其临床可表现颈肌痛、腰背痛及下腰痛或腰腿痛, 照片检查颈、胸、腰椎可有上述X线改变, 但骶髂关节尚无明显X线改变。即临床可将其分为颈型、胸腰段型、腰骶髂关节型等。邵氏等[2]亦认为有5%之病变从胸腰开始,10%起于颈椎, 所以本病的发展可分为上行型及下行型两类。当然, 大多数患者的病变是先从骶髂关节开始发病的, 骶髂关节X线照片有改变, 再结合临床表现, 较容易诊断。上述类型在按常规治疗无效时、风湿五项检测又不能支持诊断、排除结核、肿瘤病变的情况下, 可按照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方案实施试验性治疗, 有助于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原因不明, 过去认为是类风湿病变的中央类型, 目前认为是一种与感染有关的慢性侵蚀全身各器官组织的免疫性疾病, 但其主要侵蚀脊柱的关节、韧带和肌肉, 最后导致脊柱强直驼背畸形。由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致残率相当高, 因此其早期诊断与治疗尤显重要。相当多的青少年腰背痛及下腰痛, 经一般常规治疗无效者, 通过上述检查及有关的化验检测进行综合分析,可考虑为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阶段, 并辨证施治, 症状可明显改善或消失, 且部分患者经照片复查, X线征有好转或消失。当然, 严重者或暴发型强直性脊柱炎病例的治疗效果不很理想, 照片复查其X线征可无明显改变。 参 考 文 献 [1] 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修订.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昆明, 1988, 4. [2] 邵宣.实用颈腰背痛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5:347. 强直性脊柱护理论文:《试谈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护理》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也称类风湿性脊椎炎,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其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也可累及四肢。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背、腰、臀、髋部疼痛以及关节肿痛,严重者整个脊椎可因受累而变为强直、畸形。本病属于中医“痹症”、“腰痛”的范围。中医认为:既病之后,以因正气无力驱邪外出而致邪气留连。临床上,在祛邪扶正,疏筋活络等传统治疗的同时,根据本病不同时期的症状,选用合适的护理也极为重要。我们在临床上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以中医思路开展辩证分型等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 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区住院的3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其中男性23人,女性11人,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岁,平均发病年龄岁。主要共同症状:臀髋部、腰背部疼痛和/或发僵,尤以久卧(夜间)或久坐时明显,翻身困难,晨起或久坐起立时腰部发僵明显,但活动后减轻。 2护理 方法 分型护理: 风湿热型:当以清热祛风除湿为法,中药汤剂宜凉服。日常可予金银花、连翘等泡茶饮用。饮食当清淡为主,多食富含维生素食物,如:鸭肉、冬瓜、芹菜、苦瓜、西瓜等,慎肥甘厚味、辛辣之品,忌烟酒,平素切勿贪凉,禁忌热敷、艾灸。 风寒湿型:当以祛风除湿散寒为法,中药汤剂宜温服。患者居住环境宜向阳、温暖,适时添加衣被,注意防寒,切勿当风贪凉,避免长期处于阴暗潮湿环境内,可适当户外沐浴阳光。饮食当温热为主,如:羊肉、鸡肉、香菜、韭菜、龙眼等,可在汤菜中适量加入胡椒、生姜等,可助热散寒。 痰瘀痹阻型:当以化痰行瘀通络为法。病程日久,患者脏腑功能受损,关节疼痛加重同时,每日进食量可出现减少,大便不畅,烦躁易怒,此时应在注重患者脾胃功能的保护,避免油腻食品腻滞脾胃,可加用助消化的食物,如:大麦、酸奶、西红柿等。忌食厚味、辛辣等对胃刺激性较大的食物。 肝肾两虚型:当以补益肝肾为法。日久不愈,患者关节屈伸不利,形体消瘦,此时更应鼓励适当锻炼,尽量活动关节,增强体质,但活动量不宜过度,避免劳累。平素宜食用强筋壮骨食物,如:鱼汤、牛奶、核桃等,可将枸杞子泡茶饮用,或泡入黄酒中,每日少量饮用。[1-3] 局部护理:可予中药熏洗:予黄柏20g、知母20g、鸡血藤30g、秦艽20g、桑枝10g,加水2000ml加热,趁热先熏蒸疼痛部位,后温洗。每次熏洗时间30min,每天1次,14天为1疗程。 心理护理:本病患者思想负担较重,护士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首先应帮助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让患者了解本病是一种反复发作、顽固难愈、病情缠绵的慢性疾病,且该病还会使患者思想情绪随病情变化而起伏不定,并带来各种各样生理的、心理的或精神上的障碍。所以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思想开导和精神安慰,采取开导、鼓励、暗示、支持等方法,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病人家属也应多疏导、鼓励、安慰并理解患者,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放宽心境,以乐观、积极的态度正确地对待自己所患的疾病,生活。使患者能够理智地处理由于疾病带来的各种问题,树立起患者战胜疾病的决心和信心。 康复护理:患者在休息时首要的是保持适当的体位,应睡硬板床,取仰卧位,避免促进屈曲畸形的体位。若病变侵犯到上段胸椎及颈椎时,要停用枕头。由于胸廓受累易发生肺部感染,应鼓励病人每日进行扩胸运动及深呼吸,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给予翻身拍背、鼓励咳嗽,同时补充营养以增强抵抗力。谨慎而长期地进行体位锻炼(最初应得到体疗医师的指导),以便取得和维持脊柱的最好位置,增强椎旁肌肉力量和增加肺活量。凡能引起持续性疼痛的体力活动应该避免。定期测量身高,保持身高记录,早起、及时了解脊柱弯曲程度。 用药护理:指导患者遵医嘱按时坚持服药,告知患者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观察服药效果及反应。对于某些需长期服用的药物,如柳氮磺胺吡啶、甲氨喋呤等,应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用药期间注意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注意避免滥用抗生素:长期、反复不按规则使用抗生素会导致体内菌群失调,甚至出现继发感染,对人的听力、肝、肾等产生危害,有可能出现过敏和毒性反应。服药期间应予低盐及含钾、钙丰富的食物,少食过咸食物,减少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 生活护理:患者应在日常饮食上尽可能的避免进食罐头食品、油炸食物,避免经常熬夜狂欢、暴饮暴食、烟酒不离等等,在饮食上应宜富营养,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钙、铁等食物,忌食辛辣、肥腻、烟酒等刺激性食物,饮食宜多样化,保持营养均衡。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 3小结 强直性脊柱炎起病隐袭,常发于青壮年,本病在临床上表现的轻重程度差异较大,轻者,因为长期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重者,由于病情反复持续进展,1~2年内就可出现明显的脊柱强直以及驼背变形等;更甚者可出现髋关节受累而导致长期卧床,影响生活质量,加重个人及家庭负担。本病发病年龄较小,髋关节受累较早,诊断延迟,治疗不及时和不合理,以及不坚持长期功能锻炼者预后差。[4-6] 中医认为本病应“节情志,避风寒,化瘀通阳”,与现代护理思路相一致。因此,将中医思路运用于临床护理,采用合理、科学的护理方法,在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着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周仲英.痹证.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481 [2]毛婷丽,董哲.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护理思路.康复护理[J],2002,6(11):1684 [3]丛小飞,姜永伟.痹证的中医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J],2006,15(15):2106 [4]黄烽,张莉芸,张江林,等.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短期临床观察.中华内科杂志[J],2006,45(2):122-6。 [5]黄烽,邓小虎,张亚美,等.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中华风湿病学杂志[J],2008,12(5):314-320。 [6]梁东风,张江林,黄烽.肿瘤坏死因子α 拮抗剂引发结核二例分析并文献复习.中华风湿病学杂志[J],2008,12(10):700-704 强直性脊柱护理论文:《强直性脊柱炎护理干预》 摘要:由于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变,主要侵及的身体部位是脊柱和骶髂关节,因此,其病变的原因往往难以诊断,病变的时间呈现慢性病特点,容易导致脊柱和关节功能障碍,并引发自身免疫力持续下降的严重后果,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是巨大的、长期的。本文从护理干预角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康复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护理干预 措施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1引言 强直性脊柱炎多发生在16~40岁年龄段,不分性别,但总体男性比女性发病率高。从临床表现来看,主要在腰骶部、腰椎、胸廓等部位引发疼痛症状,晚期,患者的脊柱强直甚至会发生畸形,这些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是非常大的,给患者自身的生活和家庭生活都带来了负面影响。急性强直性脊柱炎,病变推进时间非常短,一般为10年,目前还没有可以根治的医疗手段。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医疗护理手段,组织器官的功能很有可能会导致致命性破坏,直至坏死弃用[1]。这就决定了实行针对性强的护理干预措施非常必要,这对患者病情的舒缓、症状的控制,组织器官发生畸形概率的减少,以及预防强直性脊柱炎疾病的发生,都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笔者结合个人的临床实践,对强直性脊柱炎护理干预的常见手段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以期对广大护理工作者和广大患者有有些参考和帮助。结合在2008 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对93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临床实践,展开论述和探讨。 2综合护理干预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慢性病,常现病情反复、久治不愈等病理现象,有些患者甚至终身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痛苦挣扎。而且,由于患者多为青年和壮年,这两个年龄段都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一旦因为强直性脊柱炎而痛苦不堪甚至终身残疾,很容易引发悲观,绝望直至自杀。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善于采取心理治疗的手段,帮助患者分析病情,缓解压力,减轻病痛,积极为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热爱生活的信心和勇气[2]。同时,要和患者的亲朋一起关心和支持患者战胜疾病,共同制定一些心理安抚的措施和办法,并提醒亲友配合护理工作者,从各个层面给患者温暖、信心和勇气。需要指出的是,护理工作者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温暖和亲切的态度,一定要让患者感觉自然、舒适,而不能造作。尤其是在患者情绪低落、脾气暴躁的时候,护理人员更应该耐心、细致地在一旁观察,积极稳妥地采取干预措施,不失时机地进行开导、鼓励。 药物护理干预分析 目前,给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服用的药物,一般是非甾体类抗炎药。从临床上来讲,一般给患者服用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等。这类药物不宜长期服用,长期服用会导致不良反应,有些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不得不中途停止服药。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全程指导患者及其家属用药。总的原则就是,要"严格标准、经常 教育 "[3]。所谓严格标准,就是在指导患者服药的时候,要对用药的剂量、安全性、毒性反应、服药时间、服药次数等进行严格的把关,一定要严格要求患者按照医生、护士的要求进行服药,切不可自己擅作主张用药。所谓"经常教育",就是要经常性对对药物的一些基本常识进行教育,不能简单地告诉患者"不能做什么、能做什么",而是应对一些患者有疑问或者可以解释清楚的原因,进行通俗易懂的解释,让患者知道不按规定服药的危害性,按规定服药的好处。实际药物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不良反应。这时,就要对患者先进行心理安抚,让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和情绪稳定下来,并对不良反应进行及时的消除和减缓。需要指出的是,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等药物,一方面长期服用会导致不良反应,而不坚持长期服用又难以有效果。这就凸显出矛盾:长期服用是必须的,但是尽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也是必须的。所以,护理工作者一定要自己对药物的使用有一个科学的掌握,并有丰富的用药指导经验。医院及相关政府部门要针对这类药物的指导使用,进行一些专业的培训,并安排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指导培训,从而让护理工作者能够科学地指导患者用药,确保用药能够长期进行,又能安全地长期进行。 食疗护理干预分析 总的来讲,食疗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营养均衡化问题。患者饮食要多样化,不能只凭个人喜好进食。②饮食区别化问题。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不能什么食物都吃。一般而言,高蛋白、高钙、高维生素等对骨骼机理调节有明显效果的食物要多吃,而高脂肪类的食物要少吃。此外,辛辣食物,生、冷、硬食物,以及烟酒等,要严禁食用.为了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护理工作者一定要坚持"患者的健康至上"的原则,要求患者一定要忌食此类食物,并要求患者家属监督好患者的饮食行为。③用药时期饮食问题。用药期间与非用药期间的护理工作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就是,基本的饮食原则是一样的,哪些食物是鼓励饮食的,哪些食物是可以饮食的,哪些食物是禁止饮食的,这是基本一致的。但是,用药期间,也有其特殊的饮食要求。在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期间,要更加注重保护性食物的食用。一般而言,牛奶、稀饭等,保护性比较强,要鼓励患者多食用;而对于一些对胃酸分泌刺激作用比较大的食物,则属于破坏性食物,要避免食用。 观察护理干预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容易导致患者的胸廊扩展受限,而胸廊一旦受限,患者的肺部就容易受到感染,进而引发一系列与强直性脊柱炎并发的其他疾病,这样的情况要努力避免,因为一旦出现了并发症,治疗和康复的难度加大。因此,对患者病情实行常态化观察,加强并发症的早期预防,就尤为重要[4]。一是注重观察患者的咳嗽、咳痰等情况。在平时的护理过程中,要针对能自理的患者和不能自理的患者,分别进行不同的护理措施。一方面,对能自理的患者,护理工作者要对患者的咳嗽、咳痰、胸闷等情况高度关注,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的并发症,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预防和消除。护理工作者要鼓励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鼓励患者多做深呼吸,多做一些扩胸运动,并亲手将深呼吸和扩胸运动的基本要领教给患者,让患者能够娴熟地进行深呼吸和扩胸运动,扩胸运动一般控制在15~20min/d。 另一方面,①对不能自理的患者,护理工作者要经常为患者进行翻身叩背,以此督促患者能够实现有效的咳嗽,并进行深呼吸运动,从而将患者的肺活量切实加以提升。②注重观察患者的关节功能情况。对患者疼痛的部位予以细致的观察,尤其要特别注意是否存在髋关节压痛情况,是否存在脊椎前屈、后伸、侧弯情况,是否存在关节活动度减少情况,是否存在骨折情况,等等。尤其是骨折潜在的风险非常大,颈椎骨折严重的会导致生命危险,必须在护理过程中,予以高度的警醒和重视,一旦发现有骨折的可能,要马上到专业治疗机构进行诊断和治疗。③注重观察患者的情况发病情况。比如,呼吸道感染是否存在,一旦出现了呼吸道感染,要给患者及时治疗,将呼吸道感染消除在初始阶段,以防扩散感染。比如,眼睛是否存在,葡萄膜炎、结膜炎等症状,神经肌肉是否存在下肢麻木、肌肉萎缩等情况,并全程将这些情况记录在案,分析患者并发症状的变化情况,切实做到对患者的病情情况了如指掌,以及时有效地进行警醒、预防、处理和治疗,将并发症的发生率、危害性降到最低。 锻炼护理干预分析 对机体的功能进行适度的锻炼,将患者的关节活动功能保持在不断增强的水平上,这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是非常有效的。现实护理中,经常有些患者为了减轻自己身体的疼痛,选择长时间一个姿势卧床休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当关节一旦长时间处在完全或者基本不动的状态,很容易导致肌肉的萎缩。这就需要护理工作者鼓励患者对身体的疼痛予以克服,坚持对脊柱、髋、胸廓、肘、膝关节进行必要的适度的锻炼。总的原则是,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以锻炼一个单位时间感到疲劳、2h内疼痛再次出现为衡量锻炼量大小的"度";如果患者病情有好转迹象,锻炼量可以适当加大,以加快康复进程。主要部位的锻炼的基本要求如下:①对脊柱功能锻炼的基本要求。患者要早、中、晚各进行1次/d。护理工作者要协助患者完成好前屈、后仰、侧弯、左右旋转等锻炼动作。尤其要注意,护理工作者要扶住患者,让患者能够站稳,如果患者锻炼过程感觉异常疼痛,要及时停下来,先进行必要的按摩,以避免出现拉伤,待椎旁肌肉松弛下来后再进行锻炼。②对胸廓功能进行锻炼。护理工作者要根据患者的关节功能状况,对髋关节进行内收、外展、旋转等运动,并对髋关节进行适度按摩。 3干预护理结果对比分析 以上述事例抽取40例进行分组:对照组,早起康复组。最终以巴氏指数统计干预前后效果进行对照,可看出干预护理对强直性脊柱炎十分有效: 由表2可知,早起康复组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见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本体的恢复,减轻了患者肌肉萎缩的程度。 强直性脊柱炎由于其治疗周期长,康复进度慢,这就决定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实践证明,针对患者的病情情况和个性需求,制定并实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的治疗、康复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实际护理过程中,作为护理工作者一定要有高尚的医德医风,要本着对患者生命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事无巨细地投入大量繁杂的护理工作,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尽职尽责、守护到底。 参考文献: [1]吴鸣.强直性脊柱炎37例行为治疗及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1(24). [2]王俊祥.顾光,陈海英,等.血小板参数与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的相关性研究[J].河北医药,2008(04). [3]陈飞艳.陈远,何永姬,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医嘱依从性对疗效的影响[J].现代医院,2009(01). [4]王馥循,施星芬.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观察和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1(03). 猜你喜欢: 1. 2017大病救助政策规定 2. 治疗类风湿药酒配方 3. 风湿免疫科实习心得 4. 风湿免疫科实习心得体会 5. 写给医院的道歉信

预防脊椎病论文

随着各种压力的上升,越来越多的人成为颈椎病一族。相信不少人都清楚颈椎病严重影响生活,那么,你知道如何预防颈椎病吗?五种颈椎病的预防方法1.避免低头姿势教师头部长期前屈伏案工作,应每隔20分钟稍作休息,抬头并活动颈项;每隔1-2小时作一次仰头、挺胸、伸臂活动,约10分钟。2.改坐姿每天用电脑的时间很长,下班还要坐车或是开车,一天“坐”的时间就会特别长,颈椎病就这样“坐”出来了。树立正确的坐姿,能减少至少40%的颈椎病发病几率。树立正确姿势可总结为一句话,头部微仰,挺胸,自然放松。3.及时补充骨胶原及时补充骨胶原可以缓解关节疼痛,充盈关节滑膜,改善关节和骨骼。

4.正确站姿颈椎病产生的一个原因就是肩颈部位肌肉慢慢出现劳损而发展形成,如果在站立的时候也能够昂首挺胸,双肩能够稍微向后展开,下颚微收,后腰收紧,尽量使脊柱保持正常的生理弯曲就能很好地预防脊椎病,也能帮助缓解颈椎病带来的不适感。5.枕头合适睡觉的时候除了要注意睡觉体位的正确性,还要注意头部、颈部和枕头之间的间隙。如果枕头不合适,睡觉的时候,头部、颈部处于悬空状态下,很容易造成颈部的慢性损伤,久而久之发展成为颈椎病。如果是患上了颈椎病的患者头颈部不能很好地贴合枕头,也会加重病情。

脊椎病是人体颈、胸、腰、骶、尾部位脊柱损伤、损害,功能紊乱、病理变化等病症的总称。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颈部、胸背部、腰部疼痛,甚至牵连引发下肢疼痛,每当工作与学习紧张、过累或天气变化时均可加重症状。近年来,该病的发病人群越来越大,年龄越来越小,症状越来越复杂。虽然如此,绝大多数患者没有手术的必要,保养加防护加食疗,即可有效地防治脊椎病。保养骨骼加强防护:1、避免肥胖。肥胖会给脊椎带来过大的负荷,同时由于腹肌松弛而不能起到对脊柱的支撑作用,大腹便便,会迫使脊柱发生变形。2、学会放松。紧张可使血中激素增多,促使腰间盘肿大而导致腰痛。所以,心情愉快也是防治脊椎病的良方。3、矫正坐姿。坐立时若身体向前弯曲,则会使腰背部的神经和肌肉受到牵拉而引起疼痛。所以,坐立时尽量使背部紧靠椅背,以使腰部肌肉得以放松和休息。写写停停,向后伸腰,也是预防腰痛的好方法。4、睡硬板床。如果腰痛,不妨从席梦思等舒适的软床下来,把毯子铺在地板上,睡上一周。当然,如有硬板床则更好。5、选择合适的运动。游泳是增强腰背肌力量的有效运动,对颈椎病、颈肩痛、腰膝关节痛都有很好的疗效。但是,跳水、打棒球、打高尔夫球或做体操却有增加腰痛的危险。收缩腹肌、伸展腰肌以及散步、摇动腰部和骑自行车,都能防止和减轻腰痛。主要有以下几项:1.采用正确的工作姿势,特别是长期从事同—姿势工作的人要注意适当的活动。2.使用合理、符合健康要求的寝具。不良的寝具是许多脊椎病的祸根。3.正确的睡眠姿势。4.防止过度疲劳。5.防止风寒、潮湿的侵袭。6.加强锻炼、特别是颈部和腰部的活动。7.脊椎病作辅助检查:脊椎病能作的辅助检查较多,临床上用的最多、最普及的是脊椎X线平片。脊椎X线平片在临床上有特殊的意义,它较普及,作常规检查较cT、MRI价值高,有助于疗效判定,明确病变的性质、范围、程度及分型分期。除了脊椎X线平片之外,尚有许多特殊摄影,如:体层摄影、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T)、核磁共振(MRl)、脊髓造影术、其它作为功能检测的脑血流图、肌电图、诱发电位等,临床上具体采用什么辅助检查。应根据专科医生的要求。通常按一般检查、x线平片、脊髓造影、cT这—顺序的原则进行检查。

预防方法主要有纠正不良习惯、加强颈肩部肌肉锻炼等。由于颈椎病的基础是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而退行性改变是随年龄增大必然发生的变化,所以我们能做的是减缓或者不加快退行性改变的发生。具体预防方法如下:1.纠正不良习惯:错误的姿势是加速退变的根本原因,纠正不良习惯是最基础的预防方式,核心就是要尽可能减少低头屈颈的时间。长时间低头工作时,每隔一小时左右需要抬头放松颈椎十分钟左右。避免颈部长时间受凉,特别是运动后突然受凉。睡眠时候选择颈椎保护枕,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2.颈肩部肌肉加强训练:可以进行等长收缩抗阻训练,如将双手相扣放于枕骨后,与后仰进行拮抗锻炼。游泳也是针对颈肩部肌肉锻炼的推荐运动方式。3.饮食调理:可在生活中多食用强筋壮骨类食物,注意补钙及微量元素。4.一些中医养生运动:如八段锦,五禽戏等也有助于放松肌肉,维持颈椎的稳定。

颈椎病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1]。目前对该病的治疗 方法 多种多样,包括保守治疗(手法推拿、牵引、中西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而多以保守治疗为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颈椎病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病逐渐升高的发病率和向年轻化发展,使得青年人就开始出现了颈椎病的症状,如果不加以注意,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控制,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危害,其病程长,疗效慢,易复发,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颈椎病;中医;临床护理

1 颈椎病的定义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属中医学"痹证"范畴。

2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恶心、呕吐、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吞咽困难,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等。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病变部位、组织受累程度及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

3 颈椎病的辨证分型

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食管压迫型颈椎病。

4 颈椎病的中医临床护理

情志护理 要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尤其是对长期患病或有心理恐惧的患者,要让其放下思想包袱,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饮食调护 加强营养,适当食用甲鱼,猪腰及核桃,腰果等坚果类食物。按照中医证型配合中药饮食调理食膳。气滞血瘀证:症见头颈部不能俯仰转侧,压痛拒按,或痛连肩背、胀痛,或痛有定处,日轻夜重,痛如针刺,舌质有瘀斑瘀点,脉弦紧或涩,治宜活血行气,通络止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新鲜蔬菜瓜果等还可食田七青蛙汤,木耳,金针菇,蒸瘦肉;寒湿证:食温热祛风寒食品,瘦肉,猪牛蹄筋,羊肉炖生姜,当归等;湿热证:症见颈部关节或肌肉僵硬,疼痛,口渴不欲饮,溲赤,头晕头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治宜清热利湿,通经活络,食清淡食品,如薏仁,冬瓜粥,卧床休息期间防止腹胀和便秘,以免加重病痛。寒湿痹阻型:见颈部关节或肌肉僵硬,疼痛,遇冷痛增,得热痛减,舌质淡胖,苔白腻,脉弦紧或弦缓,宜温经散寒,祛湿通络。阴虚型:食绿豆,百合,沙参,冰糖炖银耳或海参,白鸽,甲鱼,蜂房等滋阴补肾,强筋壮骨。肾虚痰瘀痹阻,症见颈部关节或肌肉僵硬、疼痛,难以屈伸,伴腰膝酸软,舌质暗淡,苔白腻,脉细弱或细涩,治宜补肾化痰,活血通络,食海带,淡菜,猪肾等补肾化痰。

功能锻炼 各型颈椎病症状基本缓解或呈慢性状态时,可开始做医疗 体操 以促进症状的进一步消除及巩固疗效。症状急性发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运动刺激。有较明显或进行性脊髓受压症状时禁忌运动,特别是颈椎后仰运动应禁忌。椎动脉型颈椎病颈部旋转运动宜轻柔缓慢,幅度要适当控制。锻炼原则是循序渐进,以患者耐受为宜。

左右旋转 取坐位或是站位。双手叉腰,头轮流向左、右旋转。动作要缓慢。当旋转到最大限度时,停留3~5min。使肌肉和韧带等组织受到充分的牵拉,左右各旋转10次。

提颈缩颈 取站位,肩部自然向上提,同时颈部向下缩,停留3~5s,再自行放松,重复10次。

环绕颈项 取站位,颈放松,呼吸自然,缓慢转动头部,顺时针与逆进针方向交替进行重复10次。患者站位,两手叉腰,头部向左侧偏,再向右侧偏,动作要缓慢,幅度勿过大,重复20次。

前后活动颈部 取站位,两手叉腰,头尽量向前屈,低头看地。在仰头看天,头尽量后仰,动作缓慢

体操方法 双手侧平举,像钟表指向9点15分一样,然后两臂向上抬,举到10点10分处,连续做100~200次。注意全身挺拔、双臂像飞鸟的翅膀一样上下扇动,手臂尽量向后贴每天做一组。

用药指导 中药汤剂宜温服1剂/d,分2次口服,间隔4~6h,服药期间忌生冷及寒凉食物,同时外避风寒,以免加重病情,随时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康复指导

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头颈负重物,避免过度疲劳,坐车时不要打瞌睡或低头玩手机。

饮食宜补益肝肾,气血之品,如:黄芪煲鸡汤,参芪龙眼粥,参枣粥等,忌食生冷瓜果之品,中药汤剂宜温服。

按摩颈肩疼痛部位,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在工作空闲时,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从而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心态,掌握用科学的手段防治疾病,配合医生治疗,减少复发。

纠正不良姿势和习惯,避免高枕睡眠,不要偏头耸肩、谈话、看书时要正面注视。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及早彻底治疗颈肩、背软组织劳损,防止其发展为颈椎病。

劳动或走路时要避免挫伤,避免急刹车时头颈受伤,避免跌倒。

自我治疗及预防

摇动上肢: 肩部放松,左肩画圈摆动、右肩也画圈摆动。次数一般为20次。

抓空练指: 两手臂向前平伸,双手五指做屈伸作用,次数可50次。

提揉两耳: 用手提拉耳朵,然后进行按摩、揉搓,直至耳部发热。

局部按摩: 在颈部、大椎骨、风池穴附近寻找压痛点、硬结点或肌肉绷紧处,对这些部位进行按揉。 颈部运动: 颈部运动主要包括头部前仰、后仰、左倾、右倾,四个方向慢慢的转动颈部。颈部转动,可在短时间内缓解颈部的酸痛。

远道点穴: 在手背、足背、小臀前外侧、小腿外侧寻找压痛点。然后对其进行按揉。

掐捏踝筋: 两手变替掐捏足踝后大筋。

预防 措施

告知患者卧低枕休息,侧卧时颈部与躯干成一条直线,尽量减少颈部活动。

戒烟限酒,避免风寒潮湿。避免在入睡前洗头,或午夜、凌晨洗澡。避免头发未干就入睡,否则会使潮湿入侵颈部,诱发颈部疾病。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对颈部保暖,温暖的颈部环境对防止颈椎病复发很重要。

避免头颈部负重及过度疲劳,减少刺激有利于颈椎病的恢复,保持情绪稳定,积极向上,开朗乐观,正确对待颈椎病。

纠正生活中不良姿势,生活中的坐、卧,看电视的不良姿势是形成慢性劳损的主要原因,当工作或其他劳动需要持续低头或仰头1~2h的时候,一定要抽空适度活动颈部,以放松颈部肌肉,减轻肌肉的持续紧张度和颈椎的疲劳。避免做颈部过伸或过屈活动。

选择合适的枕头。人一生1/3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挑选适合自己的枕头,对防止颈椎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枕头不宜过高或过低,枕头高度以一拳为宜。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的调节,多摄取一些强筋壮骨的食物。如深绿色蔬菜、西兰花、牛奶等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有助于骨骼营养。大蒜、洋葱、芦笋和鸡蛋等食品中都含有丰富的硫,硫有助于骨骼、软骨和结缔组织的修补和重建。

5 结论

我科根据中医辨证原理采用中药熏蒸,微波,隔物灸,氦氖激光等物理治疗,可以达到舒筋活血,祛风止痛的作用,通过中药的渗透作用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的作用,同时对其进行情志护理,合理指导饮食,正确的功能锻炼,缓解患者局部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持之以恒,还能够强健筋骨,使疾病长期得以缓解,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夏治平.中国推拿全书[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罗平,马建,余好.中医辨证施膳在颈椎病患者中的运用[J].中国医药指南,(33):164-165.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综合护理在颈椎病综合康复的应用, 总结 其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颈椎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对症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饮食等综合护理。观察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种护理方式对颈椎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

结论:综合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颈椎病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 文章 编号】1008-1879(2012)12-0267-02

颈椎病是颈椎的一种劳损退变疾患,与长期的屈颈动作有关[1]。主要包括颈椎骨性关节炎、颈神经根综合征和增生性颈椎炎以及颈椎间盘脱出症等。近年来颈椎病的患病率呈现出增长的态势[2]。颈椎病较为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压迫神经根导致臂至指尖的酸麻痹痛或眩晕,有的颈椎病甚至会压迫神经中枢-脊髓。临床研究表明,颈椎病的发生原因多是由于颈椎过度劳损,骨质增生以及韧带增厚所引发,有的甚至是由于交通事故所引起的颈椎骨折,导致颈椎脊髓、神经根以及椎动脉受到压迫所致,从而引发多种功能障碍[3]。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有牵引,物理治疗以及针灸等,为让患者能够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对患者尽心更有效的护理不仅可以降低治疗风险,还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4]。为探讨和分析综合护理在颈椎病综合康复的应用,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颈椎病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颈椎病患者100例,年龄38-63岁,平均年龄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两组。观察组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在38-63岁,平均年龄为岁,对照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在39-62岁,平均年龄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的发病部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治疗和护理方法。对照在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注重观察注意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脉搏等,观察患者有无并发症以及诱发因素等。协助患者完成相关检查,在无相关禁忌证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主要包括:

(1)心理护理:颈椎病属心身疾病范畴,本病病程长,症状复杂,诱发闲素多,难以根治,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将心理护理贯穿患者在院期间各项治疗及护理操作的始终,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是患者的首选。入院时因为身体的不适、接触陌生的人和环境,患者易发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发生角色缺失。护理人员应做到主动热情地接诊患者,妥善安置好患者的床位。详细介绍病区的环境及主管医生、护士等人员配备情况,以及住院期间的有关注意事项,使其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全面仔细地了解、评估患者病情、家庭情况和心理顾虑等,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并对其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例举已经成功治愈的病例,使其放松心情,消除恐惧心理。同时与家属、单位等社会支持系统进行协调,避免患者因为治疗费用产生压力。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从各方面使患者增加安全感,增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2)饮食护理:合理的饮食可以保证机体的营养供应,使脏腑功能旺盛,气血充实,抗病能力增强。指导患者进食低盐、低胆固醇饮食,进食宜清淡、易消化、不食油炸食物以及溶氧仪引起腹胀的食物,可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多食富含纤维的食物和水果。

(3)康复指导,指导颈椎病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可以使颈部相应的神经肌肉得到有规律的牵拉,有助于恢复颈部功能。锻炼颈部肌肉功能时,先长收缩练习,增加肌肉力量,再进行颈 保健操 练习,做操时要全身放松,循序渐进;出院后可以适当进行 太极拳 等运动以调和气血,修身养性。

(4)加强宣传 教育 应积极教育和指导患者对颈椎病的认识,教育患者对自身疼痛的判断和描述以利于了解病情情况。通过提高患者对颈椎病的认识,有利于治疗时提高患者的顺应性。

疗效评价标准。为评价护理效果,患者的满意程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进行分类,依此评价不同护理方法在颈椎病患者的应用效果。

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统计软件对统计学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统计学数据进行X2检验,P<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满意15例,基本满意20例,不满意15例,满意度为70%。观察组满意20例,基本满意25例,不满意5例,满意度为90%。经X2检验,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程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具体情况见下表。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护理科学的发展,护理人员应更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观念[5]。综合护理已经成为目前护理工作的重要方向。本文通过综合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任科梅.颈椎病病人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0,2(8):382-383

[2]施子珍.综合性护理对颈椎病手术患者的影响观察与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18):119-120

[3]赵晓萍,宋玉萍.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综合护理[J].河北中医,2010,8(32):1249-1250

[4]姜淑波.颈椎病的康复指导及护理[J].中外妇儿健康,2011,7(19):332-333

脊椎病年轻化论文

中医学作为一门具有东方古老传统 思维方式 的应用科学有其内在的本质规律可循。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于中医临床的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中医临床的论文篇1 颈椎病中医临床护理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病逐渐升高的发病率和向年轻化发展,使得青年人就开始出现了颈椎病的症状,如果不加以注意,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控制,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危害,其病程长,疗效慢,易复发,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颈椎病;中医;临床护理 1 颈椎病的定义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属中医学"痹证"范畴。 2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恶心、呕吐、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吞咽困难,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等。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病变部位、组织受累程度及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 3 颈椎病的辨证分型 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食管压迫型颈椎病。 4 颈椎病的中医临床护理 情志护理 要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尤其是对长期患病或有心理恐惧的患者,要让其放下思想包袱,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饮食调护 加强营养,适当食用甲鱼,猪腰及核桃,腰果等坚果类食物。按照中医证型配合中药饮食调理食膳。气滞血瘀证:症见头颈部不能俯仰转侧,压痛拒按,或痛连肩背、胀痛,或痛有定处,日轻夜重,痛如针刺,舌质有瘀斑瘀点,脉弦紧或涩,治宜活血行气,通络止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新鲜蔬菜瓜果等还可食田七青蛙汤,木耳,金针菇,蒸瘦肉;寒湿证:食温热祛风寒食品,瘦肉,猪牛蹄筋,羊肉炖生姜,当归等;湿热证:症见颈部关节或肌肉僵硬,疼痛,口渴不欲饮,溲赤,头晕头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治宜清热利湿,通经活络,食清淡食品,如薏仁,冬瓜粥,卧床休息期间防止腹胀和便秘,以免加重病痛。寒湿痹阻型:见颈部关节或肌肉僵硬,疼痛,遇冷痛增,得热痛减,舌质淡胖,苔白腻,脉弦紧或弦缓,宜温经散寒,祛湿通络。阴虚型:食绿豆,百合,沙参,冰糖炖银耳或海参,白鸽,甲鱼,蜂房等滋阴补肾,强筋壮骨。肾虚痰瘀痹阻,症见颈部关节或肌肉僵硬、疼痛,难以屈伸,伴腰膝酸软,舌质暗淡,苔白腻,脉细弱或细涩,治宜补肾化痰,活血通络,食海带,淡菜,猪肾等补肾化痰。 功能锻炼 各型颈椎病症状基本缓解或呈慢性状态时,可开始做医疗 体操 以促进症状的进一步消除及巩固疗效。症状急性发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运动刺激。有较明显或进行性脊髓受压症状时禁忌运动,特别是颈椎后仰运动应禁忌。椎动脉型颈椎病颈部旋转运动宜轻柔缓慢,幅度要适当控制。锻炼原则是循序渐进,以患者耐受为宜。 左右旋转 取坐位或是站位。双手叉腰,头轮流向左、右旋转。动作要缓慢。当旋转到最大限度时,停留3~5min。使肌肉和韧带等组织受到充分的牵拉,左右各旋转10次。 提颈缩颈 取站位,肩部自然向上提,同时颈部向下缩,停留3~5s,再自行放松,重复10次。 环绕颈项 取站位,颈放松,呼吸自然,缓慢转动头部,顺时针与逆进针方向交替进行重复10次。患者站位,两手叉腰,头部向左侧偏,再向右侧偏,动作要缓慢,幅度勿过大,重复20次。 前后活动颈部 取站位,两手叉腰,头尽量向前屈,低头看地。在仰头看天,头尽量后仰,动作缓慢 体操 方法 双手侧平举,像钟表指向9点15分一样,然后两臂向上抬,举到10点10分处,连续做100~200次。注意全身挺拔、双臂像飞鸟的翅膀一样上下扇动,手臂尽量向后贴每天做一组。 用药指导 中药汤剂宜温服1剂/d,分2次口服,间隔4~6h,服药期间忌生冷及寒凉食物,同时外避风寒,以免加重病情,随时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康复指导 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头颈负重物,避免过度疲劳,坐车时不要打瞌睡或低头玩手机。 饮食宜补益肝肾,气血之品,如:黄芪煲鸡汤,参芪龙眼粥,参枣粥等,忌食生冷瓜果之品,中药汤剂宜温服。 按摩颈肩疼痛部位,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在工作空闲时,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从而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心态,掌握用科学的手段防治疾病,配合医生治疗,减少复发。 纠正不良姿势和习惯,避免高枕睡眠,不要偏头耸肩、谈话、看书时要正面注视。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及早彻底治疗颈肩、背软组织劳损,防止其发展为颈椎病。 劳动或走路时要避免挫伤,避免急刹车时头颈受伤,避免跌倒。 自我治疗及预防 摇动上肢: 肩部放松,左肩画圈摆动、右肩也画圈摆动。次数一般为20次。 抓空练指: 两手臂向前平伸,双手五指做屈伸作用,次数可50次。 提揉两耳: 用手提拉耳朵,然后进行按摩、揉搓,直至耳部发热。 局部按摩: 在颈部、大椎骨、风池穴附近寻找压痛点、硬结点或肌肉绷紧处,对这些部位进行按揉。 颈部运动: 颈部运动主要包括头部前仰、后仰、左倾、右倾,四个方向慢慢的转动颈部。颈部转动,可在短时间内缓解颈部的酸痛。 远道点穴: 在手背、足背、小臀前外侧、小腿外侧寻找压痛点。然后对其进行按揉。 掐捏踝筋: 两手变替掐捏足踝后大筋。 预防 措施 告知患者卧低枕休息,侧卧时颈部与躯干成一条直线,尽量减少颈部活动。 戒烟限酒,避免风寒潮湿。避免在入睡前洗头,或午夜、凌晨洗澡。避免头发未干就入睡,否则会使潮湿入侵颈部,诱发颈部疾病。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对颈部保暖,温暖的颈部环境对防止颈椎病复发很重要。 避免头颈部负重及过度疲劳,减少刺激有利于颈椎病的恢复,保持情绪稳定,积极向上,开朗乐观,正确对待颈椎病。 纠正生活中不良姿势,生活中的坐、卧,看电视的不良姿势是形成慢性劳损的主要原因,当工作或其他劳动需要持续低头或仰头1~2h的时候,一定要抽空适度活动颈部,以放松颈部肌肉,减轻肌肉的持续紧张度和颈椎的疲劳。避免做颈部过伸或过屈活动。 选择合适的枕头。人一生1/3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挑选适合自己的枕头,对防止颈椎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枕头不宜过高或过低,枕头高度以一拳为宜。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的调节,多摄取一些强筋壮骨的食物。如深绿色蔬菜、西兰花、牛奶等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有助于骨骼营养。大蒜、洋葱、芦笋和鸡蛋等食品中都含有丰富的硫,硫有助于骨骼、软骨和结缔组织的修补和重建。 5 结论 我科根据中医辨证原理采用中药熏蒸,微波,隔物灸,氦氖激光等物理治疗,可以达到舒筋活血,祛风止痛的作用,通过中药的渗透作用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的作用,同时对其进行情志护理,合理指导饮食,正确的功能锻炼,缓解患者局部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持之以恒,还能够强健筋骨,使疾病长期得以缓解,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夏治平.中国推拿全书[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罗平,马建,余好.中医辨证施膳在颈椎病患者中的运用[J].中国医药指南,(33):164-165. 关于中医临床的论文篇2 浅析中医临床思维 摘要:中医学作为一门具有东方古老传统思维方式的应用科学有其内在的本质规律可循。因此,要掌握这门科学就必须具有中医思维。中医医生应以这样的思维方式进行疾病的诊疗。而在临床中,患者的主诉、需求与医生头脑内掺入的西医的信息,并与中医的信息混合或交织在一起,使中医自身学术的临床思维淡化、异化、西化,从而降低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疗效。故中医医生应建立良好的中医思维及正确的临床思维。? 关键词:中医思维 临床思维 1 关于中医思维的概念? 中医学思维是中国医学体系构建中的理性认识的方法学体系,它是在长期的实践医疗活动基础上,运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并采纳了古代的天文、历算、地理、气象、生物、心里等科学知识,对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因病机、养生治则等进行了 总结 、分析、归纳和整理的过程。[1]? 2 中医思维以中国古代哲学为指导思想? 辩证法思维是古代哲学的核心,也是中医诊疗决策的基本方法。它包含着三大内容:①阴阳五行学说;②取类比象的形象思维;③多端思维[2]? 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纲的 抽象思维 。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基本的宇宙观和方法论,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一直受这一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是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的基本指导思想。历代的中医名家无一例外地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着这一哲学层次的理论指导着自己的医疗实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以取类比象的直觉认识和推演为特征的形象思维; “比类取象”是中医思维的基本特性之一,以相似的现象进行简单明洁的援比,常能突破常规的概念抽象。在中医古籍的记载中运用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获得了比 逻辑思维 更多的认识。在说明中药作用机理和指导临床处方用药时,都其重要作用。历代医家都大量借助比类取象的方法,或借以求得新知,或借以论证说理。? 类比思维是中医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不仅用于一些未知现象的解释与推演来进行理论的阐述,而且还用于临床的辨证论治。古代医案中用类比思维进行辨证者甚多,此类医案,巧取比喻,深入浅出,形象明了,发人深思,易于让后学体会领悟。当然类比思维于临床,不仅要启示于自然社会现象之理,更要与中医基本原则不相违背,所以只有善于将二者联系起来并融会贯通,才能正确地应用类比思维于临床。? 因其简洁明了的特点,尽管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种思维方法在人们处理问题的思维过程中仍不能被完全取代。况且,目前仍有一些人体生理病理现象无法解释,因此类比思维仍有其存在的意义。? 在实践基础上厚积薄发而形成的多端思维。 多端思维法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分析事物内在的有机联系,从而得到启发或结论。因为疾病本身就如客观存在的万事万物一样,是由相关联的多个因素并错综复杂促交织在一起而形成,而多端思维的方法使我们通过认真仔细的分析复杂的因素,从而把握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 中医以五行学说、脏象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病因中的六淫、七情等来认识人体、认识疾病,无不体现多端思维的方法。由于多端思维常常从一个方面展开,而向多个方向延伸,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多种思路,使医生在临床中思路广阔,有助于明确诊断和临床治疗方案的提出。? 3 关于临床思维的探讨? 目前对临床思维的认识。 对临床思维这个概念存在不同的理解。在国内,多数人是从局限的角度来看待的:第一种理解为临床诊断思维,即认为临床思维是认识疾病和判断疾病过程中的推理和思维方法,也就是临床医生将疾病的一般规律应用到判定个体所患疾病的思维过程。[3]第二种理解为临床诊断思维和治疗思维,是利用基础医学和临床 医学知识 对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逻辑推理,从错综复杂的线索中找出主要矛盾并加以解决的过程。[4]? 目前对临床思维认识的局限性。 虽然以上对临床思维的理解第二种较第一种要进步,但是从临床看,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局限性:一是只考虑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而对其他方面的知识考虑较少。随着疾病谱的改变,疾病的复杂化,医学问题还需要综合考虑人的心理、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利用 自然科学知识 、人文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等知识才能找到合适的答案。二是局限于诊断与治疗。对疾病的预防、康复等考虑不多。使一些临床医生在实践中预防医学思维缺乏。对群体健康问题,尚未纳入考虑之中。而医学的目的不是在于治愈疾病,而是促进、保护和维持健康。当健康受到损害时,将疾病的痛苦最小化。三是以疾病为中心,而不是以病人为中心。 以病人为中心,就关系到从医者的职业道德水平,医德高尚的的医生是以病人和社会的利益为追求目的。而不良的职业道德则易引起错位的临床思维,使思维浅表化、狭窄化、金钱化,导致诊治失败。另外,以病人为中心加强易患的沟通与理解,提高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度,也是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良药”。四是重 经验 ,对以证据为基础的循证医学方法注意不够,要么“夜郎自大”,要么“固步自封”。五是过分依赖仪器及化验指标。在当代医学技术发展非常迅猛,虽然日趋形象化、客观化、数量化、精密化,促进医学诊断和治疗。但过分地依赖先进仪器检测,而忽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传统的诊断和常规检查方法,思维就容易局限化、简单化、偏激化甚至思维逆转现象,造成误诊误治。[5]? 对临床思维的探讨。 临床思维应是运用医学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知识,以病人为中心通过充分的沟通与交流,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得到第一手资料,借助所有可利用的最佳证据和信息,结合病人的家庭与人文背景,将多方面信息进行批判性的分析、综合、类比、判断和鉴别诊断,形成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的个性化方案并予以执行和修正的思维活动过程。? 因此,中医思维是从病人的社会背景和心理变化出发,结合生理与病理现象,对病人所患疾病进行全面的分析及诊断,的临床思维,形成有利于病人的综合诊断、治疗、康复、预防方案,提高医学处理的效果与效率。可见,中医思维在临床当中更符合现代生物医学模式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绪论[M].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61? [2] 颜德馨.中医辨证思维与临床诊疗决策之优化[J].上海中医药杂志. [3] 赵书云,姚有为,刘豫安等.医学生临床思维欠缺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 教育 .1998,6(42-43)? [4] 王凤华.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6)? [5] 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99-107

现在你可能正在坐着看这一篇文章,花上几分钟坐着看完这篇文章,好像没什么问题。 但是你坐的越久,你的身体就越焦躁不安。你的身体会在你坐着的时候数倒计时,直到你重新站起来,带着你的身体走两步。 这听起来很荒谬。 我们的身体喜欢坐着不是吗? 不是的。 的确,短时间的坐一会儿会帮助我们从紧张的情绪中恢复过来或在运动后恢复体力。 但是如今,我们的生活方式使我们坐的时间远大于我们的活动时间,然而我们的身体不仅是为了久坐而构建的。 事实恰好相反,人类的身体生来是为了运动。并且你能从人类的身体构造的方式中找到证据。 我们全身有超过360个关节,还有大约700块骨骼肌,这让我们能够轻松流畅的做各种动作。 人类身体独特的构造使我们能够对抗地心引力,笔直地立在天地之间。我们的血液需要我们运动才能合理地循环。 而且我们的皮肤是有弹性的,它会随着我们的动作而变化。 所以我们身体的每一寸都准备好了并且期待着你去运动,但如果你偏偏不动,我们身体到底会发生什么事? 让我们先来看看脊椎部分。 你的脊椎是一个长形结构,骨骼和软骨交错其中。 附着在骨骼上的关节、肌肉和韧带把它们紧紧地连结在一起。 最常见的坐姿是弯着的背和下榻的肩膀,这个姿势往往给你的脊椎施加了不平均的压力。 日积月累,它会磨损你的腰间盘,是一些关节和肌肉过度劳损,肌肉也紧绷着去迎合弯曲的背部。 驼背坐着同事也缩小了你胸腔的空间,这意味着,呼吸时肺部舒张没有足够的空间。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问题,因为它短暂性的限制了填充肺部的和滤进血液里的氧容量。 骨架的周围都是肌肉、神经、和动静脉,形成了人体的软组织层。 这种坐姿,无时无刻不在向身体施加压力,而这些更为精细的组织真实的感受到了这种冲击。 当你久坐的时候,你有过四肢肿胀或者身体麻木的感觉吗?这是因为在那些被挤压的最厉害的部位,你的神经、动脉和血管会慢慢堵塞。 这阻断了神经信号的传导,引起麻木。并且这种堵塞减缓了你肢体中血液流动的速度,使你四肢肿胀。 同时,长时间的坐着导致脂蛋白脂肪酶暂时性失效,这是一种存在于毛细血管中,降低血液中脂肪含量的一种特殊酵素。 所以当你坐着的时候,你大概都是坐着去思考问题,但是讽刺的是长时间的坐着却让你和你的初衷背道而驰。 坐着不动,血液流动放缓,是通过肺部进入血液中的氧气减少。 你的大脑需要所有这些东西去保持灵敏。 随着你的大脑活动减慢,你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有很大的可能性会降低。 偏巧的是,这种不良影响在短期内不会发生。 近期研究发现,长期坐着与某些癌症和心脏病存在着特殊的联系,并且可能促成糖尿病,引起肾脏和肝脏的病变。 事实上,研究者已经发现,每年世界上过早死亡的案例中,不活动占据了9%的死因,总数超过500000人。 这个看起来并没有多大害处的习惯,实际上却影响着我们健康的能力。 幸好,解决这个威胁的方法很简单。 当你只能坐着的时候,试着去抬头挺胸,当你不需要被绑在座椅上时就不必要说了,试着去到处走走,活动活动。 或者你可以给自己设置一个提示,每隔半个小时起来一下。 更多的时候,我们要感激人类的身体是为运动而生,而不是寂静。

  • 索引序列
  • 脊椎病论文
  • 脊椎病的论文
  • 康复脊椎病论文
  • 预防脊椎病论文
  • 脊椎病年轻化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