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自然核心。最新2022年统计源期刊目录于2020年12月29日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医学期刊属于自然科学类。医学期刊是以医学和与医学相关学科为内容的情报载体,按卷与期和(或)年与期的顺序编号,意欲长期印行下去的连续出版物。
医学期刊简单的分为核心期刊和普刊,一般全国性的核心期刊目录,主要是中信所评选出来的统计源科技核心期刊,还有北大图书馆评选出来的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这两个核心期刊目录是比较普遍认可的,因为各省卫生厅还可能有自己的目录要求,比如四川目录分为A类和B类,A类以最新北核和科核目录为准;浙江目录分为一级和二级;辽宁目录分为省级、国家级和核心;甘肃目录则主要是国家级期刊,甘肃目录内的国家级期刊主要以北核为主,所以级别是很高的。
随着科学的发展,出现了学术团体。学术团体的成员定期聚会,讨论学术问题,公布自己的研究或实验成果,会上的发言常被记录下来,然后印成若干副本分发给团体内外的成员。有些科学家则用交谈或通信方式相互交流信息。这就是期刊问世前科学家交流信息的主要手段。到17世纪中叶,随着科技活动规模的扩大,一种新的学术工具──期刊在学术通讯和学术会议的基础上诞生,使学术思想和知识的收集、交流和传播进入一个新时期。历史最久享有盛誉的学术团体──英国皇家学会于1662年建立,1665年创刊(至今仍继续出版)的《皇家学会哲学汇刊》和同年法国出版的《学者周刊》(1665~1938)是世界上最早的科学杂志。早期的学术团体和学术刊物一般都是综合性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知识的涌现,科学门类越分越细,于是分支学科的学术团体和出版物逐渐产生。公认最早的医学期刊,首推1679年法国出版的《医学新进展》。中国的中医药杂志约有 400余种。清代唐大烈主编的《吴医汇讲》11卷(1792~1801),内容包括41位作者的94篇文稿,所叙有内、外、妇、儿各科及历代医家论述,经义诠释、随诊笔记、读书方法、药物真伪鉴别等。从编例及内容而言,《吴医汇讲》可说是近代中医药期刊的雏形。早期的西医药期刊,19世纪中叶出现在受外国资本主义影响较深的广州、上海两大城市。1880年(清光绪六年),美国传教医师主编的《西医新报》,是中国最早的西医药刊物,由广州博医局发行。《博医学报》创刊于1887年,后于1915年11月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今天中文版《中华医学杂志》及其英文版的前身,也是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深远的医学刊物,至今仍由中华医学会总会编辑出版。随着科技的发展,刊物增多,文献量增大,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往往从本专业的少数期刊中难以窥察某项研究课题的全貌,于是把原始论文收集、浓缩和排序的摘要、提要、题录等形式的期刊出现了,这就是二次文献,即检索性期刊。世界上最早的医学文摘杂志是德国1769~1776年出版的《各学院优秀外科论著摘要汇编》。文摘杂志在报道和交流科学成果的同时,又可作为检索工具,使科技情报活动获得新的发展,又可视为科技情报诞生的标志。由于文摘简明扼要,且包含原文提供的主要信息,深受医务工作者的欢迎,因此发展较快。中国的医学文摘分为两大系列,一个是报道国内文献的《中国医学文摘》,分为16个分册和《中国药学文摘》;另一个是报道国外文献的《国外医学》共分44个分册,这些分册覆盖了医学大部分的专业面。
您好,根据您的情况有糖尿病出现阳痿考虑是血糖没有控制导致的,需要积极控制血糖为主,同时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治疗。注意适当活动,锻炼身体。
普刊和核心期刊,中国糖尿病杂志
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身体错误地攻击体内的胰岛细胞,导致它们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有些人消极地认为1型糖尿病是个没有希望的病,因为这类患者需要终生依赖于外源性胰岛素治疗。网络上曾流传一篇文章,讲述了某地一名9岁女孩因患1型糖尿病,终生不能吃肉,母亲更是为她辞掉工作,每天往返学校五六趟,为她戳手指测血糖,打胰岛素的事。后来有医生辟谣“终生不能吃肉”的说法,但也坦言 “1型糖尿病患儿的治疗20%靠医生、70%要靠患者和家长。”血糖日常监测和家庭护理的确是一个长期性的挑战。最近,大洋彼岸传来好消息:美国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全新的人工胰腺系统Control-IQ,能比现有技术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Control-IQ人工胰腺系统,也被称为闭环控制,是一个“一体化”的糖尿病管理系统,它使用连续血糖监测器(CGM)跟踪血糖水平,并在需要时使用胰岛素泵自动输送激素胰岛素。患者无需针刺手指测血糖,也不用每天多次注射或泵送胰岛素。Control-IQ技术起源于弗吉尼亚大学的一个系统,最初是由Kovatchev博士领导的一个团队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下属的国家糖尿病、消化和肾脏疾病研究所的资助下开发的。在该系统中,胰岛素泵采用基于数学模型的先进控制算法,利用人体血糖监测信息自动调节胰岛素剂量。一项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评估了这个新的人工胰腺系统,结果发现,在控制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方面,这种新系统比现有的治疗方法更有效。该系统改善了参与者全天和夜间的血糖控制。后者对于患有1型糖尿病的儿童和成人来说是一个常见但严重的挑战,因为当一个人睡觉时,血糖可能降至危险的低水平。这项研究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这个国际糖尿病闭环(iDCL)研究涉及五个独立的人工胰腺临床方案,由10个研究中心实施,包括弗吉尼亚大学。这项为期6个月的三期临床研究是在参与者保持日常生活状态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系统在日常生活中的运作方式。UVA糖尿病技术中心主任Boris Kovatchev博士说:“这个人工胰腺系统有几个独特的特点,可以改善葡萄糖控制,这是传统方法无法达到的。特别是,有一个专门用于预防低血糖的特殊安全模块,并在夜间逐步加强控制,以达到每天早上接近正常的血糖水平。”这项iDCL方案纳入了168名14岁及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他们被随机分配使用Control-IQ人工胰腺系统或伴有CGM的传感器增强泵(SAP)治疗(胰岛素泵不会自动调节剂量)。参与者每两到四周与研究人员联系一次,下载和查看设备数据。这项研究没有对系统进行远程监控,因此将反映实际使用情况。研究人员发现,自试验开始后,使用人工胰腺系统的1型糖尿病患者,每天血糖水平处于目标范围70-180 mg / dL的时间,平均提高了小时。而在SAP组这个时间在6个月内都保持不变。并且,与SAP组相比,人工胰腺系统使用者在控制高血糖、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其他糖尿病相关指标上的时间也有所改善。两组患者对器械使用的高依从性和100%的受试者保留率是本研究的重要优势。研究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低血糖事件。“人工胰腺系统不仅能改善血糖控制,还能减轻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持续应对的日常血糖管理负担,”该研究的联合首席作者Sue A. Brown医学博士说,“这项研究特别展示了夜间严密的血糖控制,因此,早晨醒来时患者的血糖水平接近正常水平。”目前,Tandem Diabetes Care已将研究结果提交给美国FDA,用于Control-IQ系统的批准申请。我们也期待这类新技术产品能够早日进入国内市场,造福国内糖尿病患者。
我国期刊分类:1、国家级期刊 国家级期刊是指:由国家一级医学专业学会、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并出版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以及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所属本科以上医药院校、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药科大学以及第一、二、三、四军医大学主办的学报。期刊必须有CN统一刊号。 2、省级期刊 省级期刊是指由省级主要部门、学术机构,省级一类单位等主编或主办的,并已取得CN统一刊号。 3、核心期刊 国内盛行的核心期刊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主持编撰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每4年出版一次,1996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二版)》,2000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三版)》,2004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四版)》,按照规律,第五版应在2008年出来。故网上出现的如2005、06、07版的核心期刊均不是指该目录。 4、统计源期刊 指编制某种检索工具(数据库)时提供来源文献的那些期刊.这里所说的源期刊是指由ISTIC依据文献计量学方法评价和推选出的能较客观反映和展示科学研究最新成果和前沿水平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ISTIC从1987年开始对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 5、SCI期刊 SCI(《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是ScienceCitation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它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种。通过其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来挑选刊源,使得SCI收录的文献能够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您所说糖尿病护理方面,可以投内分泌专业杂志,也可以投护理杂志,其它综合类也可以。推荐《中华糖尿病杂志》、《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华护理杂志》、《中国医药导报》等。
医学论文和论著的区别如下:1、格式区别:医学论文一般的写作格式是论文题目。作者署名、工作单位和邮编。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关健词。正文(资料与方法、结果、结论)参考文献。医学论著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属地、邮编,符合问题内容要求的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关键词(3-8个)、前言(引言)、资料(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体会)等各项内容。2、特点区别:医学论文要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学术性或理论性、规范性、逻辑性、可读性。医学论著是作者从自己已占有的基本素材(第一性资料)出发,经过科学、严谨地整理、加工、分析、论证,得出论点并形成规范性的文字作品。医学论著应为一次性文献。所表达的结论明确、可信,论文质量与学术价值高。3、总的来说,从表面上看两者没多大区别,尤其是医学方面的期刊,这两者连编辑都很难区分清楚。要注意论著是指议论性论著,带有研究性。学术论文就是系统地和专门讨论、研究某些学问的文章。
就是医学工作者对对从业经验 现状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探讨性 学术价值的文章
单说医学,这个领域涵盖的范围很广呀,就我知道的期刊就有好几本,如临床医学进展,医学诊断,中医学,护理学等等,你最好是确定好你自己的选题范围再去找对应的期刊吧
科技论文是以科技新成果为对象,采用科技语言、科学逻辑思维方式,并按照一定的写作格式撰写,经过正规严格的审查后公开发表的论文。写科技论文的目的是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说明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观点和看法,接受同行的评议和审查,以图在讨论和争论中渐进真理。美国生物学编辑协会把科技论文定义为:一篇能被接受的原始科学出版物必须是首次披露,并提供足够的资料,使同行能够:1)评定所观察到的资料的价值;2)重复实验结果;3)评价整个研究过程的学术;此外,它必须是易于人们的感官接受、本质上持久、不加限制地为科学界所使用,并能为一种或多种公认的二级情报源(如化学文摘等)所选用。 创新性 理论型科技论文是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技术型科技论文是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也就是说没有新的观点、见解、结果和结论,就不成其为科技论文。科技论文是科学和技术进步的科学记录和历史性文件,没有新意的论文又怎能体现科技的发展。 创新性是科技论文同其它科技文章的基本区别。如科技报告和综述等具备科学性、学术性等特点,但可不具备创新性特点,创新性或新意是写作与发表每篇科技论文必备的条件,但只有创新性或新意还不够。 科技论文都应是“新”的,但其创新程度有大小之分。在科技论文写作中,要特别谨慎使用“首创”、“首次提出”、“首次发现”等词。“首次提出”等词一般是指具有重大价值的研究成果。 科技论文是报道自己的新研究成果,与他人相重复的研究,基础性知识,具体过程或数学推导,给出参考文献或作简要交代就够。科技论文的写法应避免与教科书、实验报告写法等同,不要用“众所周知”这个词。科学性和准确性科学性是科技论文同一般议论文以及一切非科技文体的基本区别。科学性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指科技论文的内容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成果。另一方面是指科技论文表达形式的科学性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即科技论文的结构严谨、思维符合逻辑规律、材料真实、方法准确可靠、观点正确无误。准确性主要是指科技论文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具有可重复性。科技论 [文中不要用'据]估计、据统计、据报道、 [据观察']等词,应给出参考文献。学术性或理论性 科技论文的学术性即理论性。学术性是科技论文同其他科技文章的基本区别。所谓学术是指系统和专门的学问,是指有较深厚的实践基础和一定的理论体系的知识。科技论文学术性是指一篇科技论文应具备一定的学术价值(理论价值)。一篇科技论文的学术价值一般包括两个方面:1.对实验、观察或用其他方式所得到的结果,要从一定的理论高度进行分析和总结,形成一定的科学见解,包括提出并解决一些有科学价值的问题;2.对自己提出的科学见解或问题,要用事实和理论进行符合逻辑的论证与分析或说明,要将实践上升为理论。规范性 科技论]文必须按一定格式和要求进行规范写作。如科技论文的参考文献著录应规范,文字表达应规范,语言和技术细节应采用国际或本国法定的名词术语、数字、符号、计量单位等。科技论文要求准确、简明、通顺、条理清楚。逻辑性医学论文的逻辑性是指论题、论点、论据、论证之间的联系一环扣一环,循序撰写,首尾呼应,顺理成章,并做到资料完整,设计合理,避免牵强附会,虎头蛇尾,空洞无物。可读性医学写论文的目的就是进行学术交流,最终是给人看的,因此,论文必须具有可读性,即文字通顺,结构清晰,所用词汇具有专业性,而且是最易懂,最有表达了的字眼。使读者用较少的脑力和时间理解所表达的观点和结论,并留下深刻的 影响。 1.题名规范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论文的特定内容,有助于选定关键词,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2.命题方式3.撰写英文题名的注意事项①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最常见,即题名基本上由一个或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短语型题名要确定好中心词,再进行前后修饰。各个词的顺序很重要,词序不当,会导致表达不准。②一般不要用陈述句,因为题名主要起标示作用,而陈述句容易使题名具有判断式的语义,且不够精炼和醒目。少数情况(评述性、综述性和驳斥性)下可以用疑问句做题名,因为疑问句有探讨性语气,易引起读者兴趣。③同一篇论文的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内容上应一致,但不等于说词语要一一对应。在许多情况下,个别非实质性的词可以省略或变动。④国外科技期刊一般对题名字数有所限制,有的规定题名不超过2行,每行不超过42个印刷符号和空格;有的要求题名不超过14个词。这些规定可供我们参考 。⑤在论文的英文题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词均不用。医学论文选题的技巧1.善于发现空白2.善于建立对应性选题3.在矛盾中寻求选择4.自选课题5.创新性原则医学论文的命题医学论文题目应是文章内容的集中概括。作者写论文,一是传播科技经验,二是为晋升需要,因此,论文好坏与标题有很大关系。由于论文题目首先映入读(编)者的眼帘,读(编)者浏览文章,多先看题目,然后才决是是否阅读(取舍)全文。所以,要求命题既能概括全文内容,又能引人注目,便于记忆和引用,做到恰当、确切、简短、鲜明,起到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以引起读(编)者的注意与兴趣。我国《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学术论文以及其它类似文件编写格式》提出:“题名应力求简短,一般不宜超过30个字。”医学论文题目应以20个字左右为宜,越简短(确切)越好。尽可能不用标点符号。一般不用英文缩略语(普通熟知且全称较长者例外,如DNA,DIC)。中文名词以写全称为宜。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稿约中规定“文题必要时给目录写一个限在75个字母空间之内的短题。”文题应与文章内容相符,一忌泛,二忌繁,同时还应具备可检索性、专指性、信息性,必要时可加副题,要给人一种“非看一下不可”的魅力。 1.作者署名的规范作者署名置于题名下方,团体作者的执笔人,也可标注于篇首页地脚位置。有时,作者姓名亦可标注于正文末尾。示例:王军1,张红2,刘力1(1.××师范大学物理系,北京 100875;2.××教育学院物理系,北京 100011)2.翻译作者及其单位名称的注意事项①翻译单位名称不要采取缩写,要由小到大写全,并附地址和邮政编码,确保联系方便。②翻译单位名称要采用该单位统一的译法。③作者姓名按汉语拼音拼写,采用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字,复姓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字,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姓氏与名均不缩写。例如:LI Hua(李华),ZHANG Xi-he(张锡和),ZHUGE Ying(诸葛颖) 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因特网的迅猛发展,网上查询、检索和下载专业数据已成为当前科技信息情报检索的重要手段,对于网上各类全文数据库或文摘数据库,论文摘要的索引是读者检索文献的重要工具,为科技情报文献检索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提供方便。摘要是对论文综合的介绍,使人了解论文阐述的主要内容。论文发表后,文摘杂志或各种数据库对摘要可以不作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从而避免他人编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甚至错误。所以论文摘要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论文的被检索率和被引频次。1.摘要的规范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论,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可以引用、推广。2.撰写摘要注意事项①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忌讳把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不要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也不要诠释论文内容。②尽量采用文字叙述,不要将文中的数据罗列在摘要中;文字要简洁,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应删除无意义的或不必要的字眼;内容不宜展开论证说明,不要列举例证,不介绍研究过程;③摘要的内容必须完整,不能把论文中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或观点)遗漏,应写成一篇可以独立使用的短文。④摘要一般不分段,切忌以条列式书写法。陈述要客观,对研究过程、方法和成果等不宜作主观评价,也不宜与别人的研究作对比说明。3.撰写英文摘要注意事项以上中文摘要编写的注意事项都适用于英文摘要,但英语有其自己的表达方式、语言习惯,在撰写英文摘要时应特别注意。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1.关键词规范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通常以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编排在摘要下方。一般每篇可选3~8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按词条的外延(概念范围)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关键词一般是名词性的词或词组,个别情况下也有动词性的词或词组。应标注与中文关键词对应的英文关键词。编排上中文在前,外文在后。中文关键词前以“关键词:”或“[关键词]”作为标识;英文关键词前以“Key words:”作为标识。关键词应尽量从国家标准《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等名称,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关键词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2.选择关键词的方法关键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出现频率较高且比较关键的词)中选出来。 包括:要研究课题的性质和范围,相关研究情况(文献),研究方法(如有必要,指出选择方法的理由),主要的结果,有结果产生的结论。简而言之:就是从已知的研究现状、进展到未知的问题,再提出问题,然后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有时还需要陈述选择某个方案的理由,最后给出研究的结果和价值。引言的漏斗结构,是写作时从已知背景材料,将话题引向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即有宽到窄,由面到点的步骤。写作时存在的问题:开始时应该让读者明白问题是什么,你是怎么解决的,结果和结论是什么。即突出研究的意义。在引言中很多背景材料和结论性的语句不可能全是作者本人的工作,即使是作者本人的工作,也应该标出文献,以利于作者全面理解。材料和方法:该部分的英文写作方法通常使用过去时、被动语态;在描述数据时,由于这些信息始终是正确的,所以使用当前时。 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问题-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d.结论。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分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小逻辑段,一个小逻辑段可包含一个或几个自然段,使正文形成若干层次。论文的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五级 。医学论文,不单是一般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语言修辞,更是一种探究方法和过程的科学的表述和进步,是作者在实际过程中知识广度和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医学科学自身发展的结晶。论文正文基本要求应是客观地、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内部的规律性。医学论文内容必须有材料、有概念、有判断、有观点,合乎逻辑,顺理成章,且材料确实(经得起考证)、概念明确、判断恰当,观点正确,不含水分。即应具有实用性、科学性、真实性、新颖性、先进性(创新性)、可读性等内容。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参考文献的作用是:(1) 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2)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3)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4)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5)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例如: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1] 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2] 陈送.五四前后东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文选[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3] 陈桐生.中国史官文化与《史记》[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1992年.[4] 白永秀,刘敢,任保平.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研究中心,1998.b.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5]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 [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 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6] 瞿秋白.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A].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d.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7]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 [N].人民日报,1998-12-25(10).e.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英文(例子):[01] Brown, H. D.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 Prentice Hall Regents, 1994.[02] Brown, J Set al.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J]. Educational Reasercher, 1, 1989.[03] Chris, Dede. The Evolution of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s: Immersion in Distributed Virtual Worlds[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ept-Oct, 1995.[04] Hyme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M]. J. B. Pride; J. Holmes (eds). Sociolinguistics.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72.[05] L. E. Sarbaugh.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 New Brunsw-ick, : Transaction Books, 1988.[06] Puhl, A.. Classroom A ssessment[J]. EnglishTeaching Forum, 1997.[07] Thomas, Jenny. 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 Applied Linguistics, 1983, (4): 91-111.[08] William B Gudykuns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y[M]. Beverly Hills, CA: Sage Pub, 1983.期刊标识符号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1999-01-12印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CAJ-CD B/T 1-1998》文献标识码(WM) Document code 置分类号之后。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质量管理伴随工业化生产而产生,由泰勒最初的符合标准,经过过程控制,持续改进,一直到今天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并超越客户的潜在的和明示的要求。质量管理贯彻预防为主,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的思路,质量管理包含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等活动。
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控制、保证和改进来使其实现的全部活动,EMBA、MBA等主流商管教育均对质量管理及其实施方法有所介绍。
朱兰对质量管理的基本定义:质量就是适用性的管理,市场化的管理。
费根堡姆的定义: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的体系。”
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定义:质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扩展资料:
在质量管理活动过程中,通常把质量管理授权于某质量特权人物。质量成为一个平行的过程,产生带有自己的规则,标准和报告人员的新的官僚层次和结构,无关的质量报告成为正常。
这个质量特权人物逐渐张大渗透,成为花费巨大而没有结果的庞然大物。质量官僚们把自己同日常的生活隔离开来,不了解真实的情况,反而成为质量改进的障碍。
质量是一个受到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等因素影响的复杂系统。例如,汽车是一个复杂的机械系统,同时又是涉及道路、司机、乘客、货物、交通制度等特点的使用系统。
产品的质量应该达到多维评价的目标。费根堡姆认为,质量系统是指具有确定质量标准的产品和为交付使用所必须的管理上和技术上的步骤的网络。
质量管理发展到全面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工作的又一个大的进步,统计质量管理着重于应用统计方法控制生产过程质量,发挥预防性管理作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然而,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不仅与生产过程有关,还与其他许多过程、许多环节和因素相关联,这不是单纯依靠统计质量管理所能解决的。全面质量管理相对更加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对质量管理整体性、综合性的客观要求,从过去限于局部性的管理进一步走向全面性、系统性的管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质量管理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高顿网校为您解答:
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质量管理,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QCC之父、日本质量管理大师石川馨认为,质量管理就是开发、设计、生产、提供最经济、最有用、买方满意地购买的优质产品。
着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认为,质量管理就是为最经济的生产出具有使用价值与商品性的产品,并在生产的各个阶段应用统计学的原理与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的创始人菲根堡姆认为,质量管理就是为了在最经济的水平上生产出充分满足顾客质量要求的产品,而综合协调企业各部门活动,构成保证与改善质量的有效体系。
而现代质量管理的领军人物朱兰博士将质量管理划分为三个普遍的过程,即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称为朱兰质量管理三部曲。
作为全球领先的财经证书网络教育领导品牌,高顿财经集财经教育核心资源于一身,旗下拥有高顿网校、公开课、在线直播、网站联盟、财经题库、高顿部落会计论坛、APP客户端等平台资源,为全球财经界人士提供优质的服务及全面的解决方案。
高顿网校将始终秉承"成就年轻梦想,开创新商业文明"的企业使命,加快国际化进程,打造全球一流的财经网络学习平台!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如仍有疑问,欢迎向高顿企业知道平台提问!
每当有人问我质量管理者到底是做什么的时候,我都会产生一种困惑:“什么叫做质量管理?”就是在这样的思考中,我发现很多人连质量的基本概念都没有搞清楚,这就导致我们在工作中走入了这样或那样的误区。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对概念理解得不清晰使得质量工作在执行中产生了这样和那样的问题。还有一些人认为质量工作太难搞,我觉得质量管理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神秘和高深,只不过我们还没有真正地认识它。 本文试图从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入手,结合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和美国国家质量奖,对如何开展质量管理工作进行阐述。 1质量的定义 大多数人在谈到质量的时候通常会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质量进行理解: (1)产品质量以及服务,产品质量的优劣,包括市场上发现的假冒伪劣产品。 (2)质量管理体系工作。部分人认为质量体系工作就是指ISO9000质量体系的认证工作,甚至在某些人的头脑里面做质量工作就是做质量认证工作。 (3)将质量工作同制造联系起来,将质量管理的工作同生产过程中的产品检验工作等同。 在工作中,质量常常给人的感觉是即具体又抽象,谈到检验很具体,谈到过程质量和工作质量就比较抽象了。提到质量问题,在我们头脑中通常闪现的是“某产品市场检验出问题了”。在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的时候,往往不能十分清楚地说明原因和责任。在分析问题发生原因的时候会发现技术问题的发生是由于管理失误导致的,而管理的失误又同技术能力有关。为了更好地讨论,我们先从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中质量的定义入手。 质量: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能力。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产品、体系和过程是一组相互关联的概念。 什么是固有特性呢? 固有特性是指内在特性,而不是人为赋予的特性。 说明如下: 产品的一组固有特性,比如外观、性能、安全性等产品指标; 体系的一组固有特性包括实现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设定,管理的协调性等。 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例如制造过程的固有特性包括过程的能力、过程的稳定性、可靠性、先进性和工艺水平等属于制造过程的固有特性。 具体举例来说,如某品牌电脑的质量要求: 产品的固有特性:外观优美、安全性符合国际标准、实现一指通的上网功能、最新的配置和WINDOWS ME 的操作系统、免费一年的上网等; 体系的固有特性:是否可以送货准时、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等; 过程的固有特性:在生产过程的设计中满足产品功能的实现和组织成本的要求,设计过程满足产品工程化和批量生产的要求、采购过程满足原材料供应和成本的要求、服务过程等; 我们抛开抽象的概念和文字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质量体现的是一种能力,是产品、体系、过程的特性满足顾客和相关方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强弱体现着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 由于质量概念中包含了产品、体系和过程三个部分,所以质量管理工作就应该包括这三个部门的工作。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就体现在产品质量、体系质量和过程质量的综合管理水平上。 简单地说,质量的一个基本立足点是产品质量,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产品质量的好坏,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客户或者市场是否接纳我们。决定产品质量好坏的因素是产品的研发和制造等过程,比如市场调研是否准确地把握了客户的需求,研发是否最大化实现了功能的满足,制造过程是否稳定并满足交货期的要求等等,会直接反应在产品质量的市场表现上,而每一个过程是否可以相互配合地完成工作就体现管理体系水平的高低了。 作为顾客,其关注的是产品质量(性能、外观等)和部分的体系质量(价格和交货期等),此两方面的外部表现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过程通常不是外部客户可以关注的,因为客户关注的是结果。但是,如何有效地设计过程是质量管理工作的关键。质量工作价值的体现也正是在过程的设计中。不同部门的管理职责和工作内容的设定也就因为过程的不同而不同。 过程增值是一个在工作中经常被忽视的概念。在实际的工作中,经常遇到部门本位主义。一项工作往往确定了负责部门之后就由其去完成,其结果是只能完成工作的一部分,也就是其职权范围内的那部分工作,其分派给其他部门的工作的结果往往会与预期有差距。发生此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仅仅从部门职责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而没有从实现过程的角度去安排工作,没有在过程中明确所有相关部门的职责,使得过程无法实现“增值”,也就是最大化地满足客户的要求。 下面以实现某手机的新型外观为例对过程增值进行说明。在市场调研时发现金属质感的外壳受客户欢迎,于是: (1)设计部门要考虑外观的设计,是采用金属加工方式,还是采用涂镀的方式实现金属质感。 (2)设计实现后,在模具的开发过程中要考虑此设计是否可以实现质量稳定的供货。如果质量不稳定,模具的成品率低将导致采购成本的上升以及影响生产率。 (3)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对外观的检查和保护。 以上三个过程成为一个整体,保证了产品外观质量的最终实现。每个过程自身以及相对于下一个过程都有相应的增值,最终增值的表现就是产品外观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通过对质量定义的理解,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实用的工作结论: (1)顾客和相关方关心的是产品固有特性的实现和相关期望,如供货期、价格等。 (2)设立部门以实现以下职责: ◆对客户满意度进行定期的评测以了解和识别顾客需求和期望的变化。 ◆通过对满意度的评测确定质量体系要素设置的合理性。 (3)将产品的固有特性在设计端实现,因为产品要求的表现方式通常为: ◆产品的标准,如企业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组织与顾客签订的协议或合同。 (4)质量职责的实现可以通过质量岗位的设置来实现,也可以不设置专职岗位。比如制造系统质量职责的设置,其检验过程需要设置专门的检验部门,其生产工艺的合理和可靠的职责则可以由工程部门实现。设计质量评估职能的实现可以由设计部内部设立专门的岗位实现,也可以通过和专职的质量管理人员的合作来实现。 2客户导向的质量管理 在ISO9000标准中提出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其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中的第一条就是“以客户为中心”并且明确解释如下:组织依存于客户,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且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在《质量铄金》一书中将“给客户以最大利益”作为研发和设计的主导原则。 目前很多公司都将“以客户导向”作为公司的经营宗旨,但是如何评价是否实现了客户导向呢?在美国国家质量奖的评奖条款中,顾客导向和顾客满意一项占300分,其评审的目的是:评审公司与其顾客的关系及其对顾客需求和对驱动市场竞争的品质因素的认识,同时评审公司用以确定顾客满意程度,确定现今趋势,及维系顾客的方法,及与竞争对手有关的比较结果。其评价内容包括: (1)顾客现今及将来的期望:记述公司如何确定顾客近期和长期的需求及期望。(35分); (2)顾客关系管理:记述公司如何有效地管理它与顾客之间的各种关系,并如何使用顾客方面的资料去改善顾客关系管理的策略和手法。(65分); (3)向顾客做出的承诺:记述公司向顾客做出有关其产品及服务的承诺及如何评价这些承诺并加以改善。(15分); (4)顾客满意程度的确定:公司用什么方法以确定顾客的满意程度、顾客的购买意图以及顾客对竞争对手的满意程度;记述如何评审以及改良这些方法。(30); (5)顾客满意的成绩:简要说明顾客满意程度的趋势以及顾客不满意的重要指标趋势。(85分); (6)顾客满意的比较:将公司在顾客满意方面的结果与其竞争对手的结果比较。(70分)。 很多公司都开展了客户满意度调查,但是其结果往往是流于形式。令我们经常会感到困惑的是:客户的期望和要求那么多,我们怎样才能抓住要领?以下两点可以作为思考的基础出发点: (1)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主要表现在对产品特性方面。 (2)组织与顾客的关系是多方面的,但通常是以产品为纽带。 以客户为导向的一个关键的结果就是产品和服务是否满足客户要求(服务也是产品)。顾客的期望和要求最终会转化为产品设计的输入并且在产品实现的各个环节中传递下去。 以客户为导向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企业发展和生存的需要,产品的高利润以及市场占有率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而只有客户满意的产品才能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只有不断地关注客户需要才能产生顾客满意的产品,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在关注外部客户的同时也要关注内部客户,每一个部门的下游部门都可以被认为是他的客户。关注内部客户的根本也是关注外部客户,不能想象一个士气低落的部队会有好的战绩。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家和万事兴”。“家和”的一个体现就是流程运作的顺畅和较高的员工满意度。 从市场的角度上来说,“客户导向”是竞争的必然结果。 从过程增值的角度来看如何实现客户导向: (1)产品部门在市场调研中充分考虑客户的购买行为和购买意向,并将其作为产品企画和构想输入研发和设计部门。 (2)研发和设计部门在产品部门的输入中充分考虑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产品企画的修订并在技术手段的实现上充分考虑客户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产品的固有特性。 (3)在制造阶段,确定制造工艺对产品固有特性保证以满足设计的要求,同时生产过程质量的控制以满足客户的要求进行考虑,实现工艺过程增值最大化。 (4)发生质量问题时,维修及服务部门在顾客期望的时间内及时处理并且将问题进行收集和汇总,在处理客户界面的同时向内部寻求进一步的解决办法。 (5)设计、制造等部门针对客户的抱怨提出改善措施避免问题的再发生,改善产品的市场表现,提高顾客满意度。 (6)对于市场的情况,由相关部门进行产品的满意度调查以及同竞争对手的产品满意度进行对比,将结果向内传达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满足客户多方面的要求。 通过对客户导向的理解,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工作结论: (1)组织与顾客的关系通常是以产品为纽带展开的。 (2)在产品特性实现的基础上,结合部门的职责考虑对于过程的设计,实现过程的增值。 (3)产品实现过程的增值是对客户满意度最好的保障。 3质量管理体系中的组织设计 一些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朋友会问我:“质量管理到底作什么?”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是在具体技术问题的方案中头疼,就是在为流程设计、体系管理等问题摸不到头脑。 我们这里回顾一下通用公司的总裁关于管理的一些见解:(1)管理并不复杂;(2)提出正确的问题;(3)人是你最大的财富;(4)运用全体员工的智慧;(5)组织扁平化。 以上这些管理的经验之谈对于质量管理是一种什么样的指示呢?通用的6 SIGMA的质量方案中无处不透露这这些优秀的管理理念。 著名的20/80法则告诉我们:“产品的质量问题的百分之八十是设计问题,而其中的百分之八十是管理问题。” 质量管理到底是技术还是管理呢? 在ISO9000:2008版中提到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其中的三项是:领导原则、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 在美国国家品质奖的评奖条款中第一项是高层领导,第四项是关于人力资源的运用。 在这里我们先将前面的各种理论和理念放一下,让我们想一想公司如何实现质量管理以及在公司内的质量职责的实现。 前面分析过,质量给客户的直接体验是产品特性的实现以及相关的期望(价格、供货期等),产品特性的实现是通过过程增值设计来完成的,而过程的集合则是体系――质量管理体系。于是,我们可以发现,质量管理的实现不是一个特定部门的职责,实现质量管理是全公司的事情。正是因为这样,质量管理的实现必须要求高层领导参与和重视,必须动员全员参与。 由于实现质量的过程是一个增值的过程,所以实现持续改进就是实现持续的增值。ISO9000标准将管理要素作为体系要素来考虑,因此,质量部门的价值体现在于体系要素的识别以及体系要素间关系的确立,顾客对公司总体满意度的评价结果也就是对于公司质量部门或相关职责分工部门工作的评价。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不断地对体系进行评估,发掘体系要素在各个层面的表现。 质量管理体系中的组织行为设计应该体现在以下方面: (1)组织结构中部门职责的关联是否体现了其所负责的体系要素的关联性。 (2)部门职能的设置是否实现了体系要素的要求,以及部门内的工作流程是否实现了增值,是否有利于提高内外部客户满意度。 (3)作为体系要素的实现以及过程(工作流程)增值的实现,在多数情况下是各个部门工作职责的集成和采用跨部门的工作方式来实现。 由于质量管理的课题是公司范畴上的主题,所以其在工作中体现着很多管理理念。质量管理其专业性的体现是在于判断过程是否增值地满足了客户的期望和要求。质量管理人员的工作的体现是通过参与技术性的工作,运用专业性的手段实现过程的增值。 质量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有何区别呢?质量管理人员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基础,但这不是决定条件,因为质量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同技术人员的沟通和交流获得问题技术上的原因和解决办法,技术的了解在更多的意义上是建立共同语言。质量管理人员的工作是通过表面的现象发现过程的问题,更多的是质量专业手法的应用。仅仅通过技术上的解决方案或者管理流程的设计改进都不能达到质量的要求,所以在工作中必然会要求质量人员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合作。比如,制造系统质量人员的工作是保证产品固有特性在制造过程中的实现,同时过程的设计要具有增值性。在日常的工作中,看上去大家的工作都是在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但是意义和目的不一样。质量管理人员的分析是确保产品特性在制造过程中实现,发生问题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并在要求的时间内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技术解决方案的提供主体是技术部门。又比如,在一个工艺方案的设计中,技术人员始终是主体人员,但是质量管理人员必须衡量方案是否可以实现产品的特性和过程的增值,关注内外部客户的满意度情况。 质量管理体系中组织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部门职责的设置。质量管理得以实现的一个关键条件是部门负责人质量职责的落实。在很多情况下,其质量职责的落实对部门质量工作得以落实的重要的条件。无论是全面质量管理,还是6 SIGMA,首要的一条就是领导的意识,然后才是全员意识。这里的领导不仅仅是公司高层领导,也包括各个部门的负责人。 每一个管理者的工作职责都是通过对其客户的分析和需求的确定进行部门过程(工作流程)的设计,保证产品固有特性的实现。每一个部门都有质量职责。 一些实用的工作结论是: (1) 公司级质量部门的职责是: ――通过对客户满意度的调查分析,有效地识别体系要素和建立关联。 ――保证产品特性的实现,其具体的工作表现体现在对于过程的评价。 (3)每个部门的部门职责就是它的质量职责。部门管理者要对过程进行设计,在过程增值的同时实现产品特性,满足客户的期望。 (4)领导的质量意识和行为取向决定全员参与时的意识和行为取向。 (5)质量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工作不是冲突和重复的,是在产品和过程的不同层面进行互补的。 (6)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设计中的重要表现就是质量职责在不同部门职责中的体现。 4过程管理和量化管理 过程管理的一个目的就是实现增值,量化管理是衡量过程增值的方法之一。 质量管理的核心是产品质量的最终实现,毕竟产品是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的具体体现,因此质量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对产品实现过程的管理。 在ISO9000:2008版的八项管理原则中:过程方法是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美国国家品质奖的评奖条款是第五项流程品质管理,这一项目是要评审公司用以追求更高品质及更佳运营表现所使用的各个系统的流程。他所评审的是流程管理中的各主要要素,包括为各工作单位及供应商所做的流程品质研究及发展、流程设计、流程品质管理、有系统地进行品质改善和品质评定。 简单地说,产品实现过程的设计是围绕着顾客对产品期望展开的,比如产品部门如何有效地确认顾客的期望;设计部门如何在顾客期望的时间内完成产品的设计;制造部门如何及时按质按量地进行生产;资材采购部门如何获得需要的部件;运输部门如何保证货物及时准确地送到客户手中;服务部门如何及时地处理产品中的问题等。 顾客对公司的需求很多,其最终的表现形式是对公司提供的各种产品,硬件、软件、服务等等的要求,我们向顾客提供的是一组产品用以满足顾客的各种需求。实现这一组产品的过程构成了质量管理的主体对象。质量管理的目的就是要确保这些过程的增值,只有增值才会确保公司的利润。 在本文中,我们多处提到了过程增值的概念,什么叫增值?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内容:快速准确地掌握客户需求并将其迅速进行设计输入是产品设计过程的增值体现;在产品设计中将顾客需求进行技术的实现是研发设计部门过程的增值体现;制造过程中低成本高效率的进行产品制造过程的设计是增值的体现;服务部门及时有效的服务是增值的体现,等等。 如何有效地评价过程的增值?过程增值是否实现了我们预期的期望呢?将预期的结果进行量化,设定目标进行衡量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量化管理,通过目标的设置实现管理的可视性。量化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注重信息的使用,这样才能对体系、过程和产品的质量衡量有比较可靠的依据。 在美国国家质量奖的评奖条款中第二条――资讯与分析中有如下的描述:此部分是要评审公司如何使用适当的数据与资讯,通过分析及资料管理推动品质改善,改进公司的运作及竞争能力。同时评审公司是否有足够的数据、信息系统及分析系统以支持公司做出以顾客为中心的改善。其中与品质管理相关的数据包括以下内容:与顾客相关的数据、产品与服务表现的数据、内部运作表现、供应商的表现数据、和成本与财务有关的数据等。 在ISO9000标准中的八条质量管理原则中有一条是“管理的系统方法”,就是针对设定的目标,识别、理解并管理一个由相互关联的过程所组成的体系,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另外一条原则更加直接――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对数据和信息的逻辑分析或直觉判断是有效决策的基础。 美国通用公司的“以客户为中心”的质量方案的最终实现的途径是6 SIGMA,用数据来体现质量的优劣。量化管理以衡量过程是否增值为目的,是过程管理的需要。合理的目标设置有助于实现过程的管理并进行决策。质量目标的设置要围绕产品特性的实现和过程的增值进行设定,其最终的衡量是通过质量成本来进行衡量。 一些实用的工作结论如下: (1)首先要明确过程的产品,从产品入手来考虑过程管理以及进行量化指标的设计。 (2)针对产品的客户满意度来设立过程管理目标。 (3)使用数据评价过程。在确定目标,改善目标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用质量工具。 (4)实现目标的过程要考虑成本因素。 5创造性的质量管理 最近看了一篇题为《质量百年》的文章,质量管理每一次的发展都伴随着技术上和管理观念上的发展。我想,所有的工作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创造性的工作是一种生存的必然状态。 通过前面的描述,我试图为质量管理勾画出一副清晰的图画,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这副画由一副写实派的风格越来越变成了一副印象派的风格。这可能是人的一种惰性心理的表现,总是想一口吃个胖子,然后一劳永逸。只是世界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刚刚决定的事情马上就变了,同样的事情在实施中确实有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在写作的过程中我总是试图使用一些目前比较新颖的思路和结论进行写作,但是也就在这样的过程中我发现其实这些理论和方法也一定会变。我们不是要被动地适应变化,而是要创造性地面对变化。 质量管理的难点,难就难在人的因素。我们的工作要以满足顾客的期望为目标,可是客户的期望在不断地变化。顾客期望的一种实体表现是产品(包括服务)。在这个意义上,质量管理的过程就是这样一种化虚为实的过程,这样的一个过程需要很多创造性的工作。 我们在创造性地、持续不断地拓展质量管理的概念,拓展质量管理的空间,创造并使用质量管理的工具。流程也罢,体系也罢,只要我们的产品可以不断地满足客户的期望,我们的质量管理工作就是有意义的。 所以,让我们去创造性地工作,创造性地实施质量管理。
医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个分支学科,是报道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新性工作成果的论说文章,是阐述原始研究结果并公开发表的书面报告。医学论文格式由以下6部分组成:论文题目;作者署名、工作单位和邮编;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关健词;正文(资料与方法、结果、结论)参考文献。写科技论文的目的是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说明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观点和看法,接受同行的评议和审查,以图在讨论和争论中渐进真理。
医学论文尽管内容千差万别,但写作仍有一定程式,多年来已形成了适用模式,一篇完整的医学论文的主体项目应包括:(1)文题;(2)作者署名;(3)摘要;(4)关键词;(5)引言(由此起才进入论文正文);(6)材料和方法(或改为临床资料分析);(7)结果;(8)讨论;(9)参考文献。论著、综述、讲座等一般不宜超过5000字。
医学文章格式具备:摘要 关键词,资料与方法 结果,讨论,参考文献。论著界定的原则,带有英文摘要的文章才算是论著形式的文章。其他因素就是质量的因为综述来说就和写散文差不多。没有具体格式。
就是医学工作者对对从业经验 现状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探讨性 学术价值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