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淮滨县张继刚医学论文

淮滨县张继刚医学论文

发布时间:

淮滨县张继刚医学论文

张继刚1966年生,字慎之、号知行,辽宁师范大学毕业,师从杨仁恺先生三十年。集目鉴、比较、分析、考订、心性学等综合学科,建立“书画鉴定与心性学”学理。古书画鉴定家,书画家、学者,当代文人画家之代表,倡导“文人画之士人精神”。涉猎文、史、哲、诗、词等,创建“云庐艺社”学术机构。出版专著多种,发表论文300余篇,作品被耶鲁大学、剑桥大学、巴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陕西历史博物馆、四川博物院、海南博物馆、三峡博物馆等国内外博物馆收藏,并应邀个展。中国人民大学文献书画保护与鉴定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云庐艺社社长,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中文名:张继刚外文名:Zhangjigang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辽宁出生日期:1966年职业:画家、书法家、诗人、书画鉴定家、美术理论家毕业院校:辽宁师范大学主要成就:建立“书画鉴定与心性学”学理、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与研究中国书画创作与研究、诗词著作出版代表作品:《沐芦草堂丛稿》、《西泠问话——中国当代书画名家访谈录张继刚卷》个人简历1966年出生于辽宁营口。1980年开始跟随杨仁恺先生学习书画鉴定,经杨仁恺先生推荐先后拜识刘海粟先生、谢稚柳先生、启功先生、季羡林先生、冯其庸先生等诸多前辈,获益良多。1987至1990年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系美术专业学习。1990年至1997年旅大警备区政治部创作室从事书画创作。1997年至1999年北京大学访问学者。2000年至2015年香港中文大学任教。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文献书画保护与鉴定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艺术年表1996年应邀为人民大会堂创作《朝阳图》;1996年中南海西花厅收藏张继刚中国画作品《报晓》;1997年钓鱼台国宾馆收藏张继刚中国画作品《天下富贵》;1998年国画作品获全军美展二等奖;1998年美国耶鲁大学博物馆收藏张继刚中国画作品《迎春图》;1998年法国巴黎大学图书馆收藏张继刚中国画四条屏作品《梅兰竹菊》;1998年澳门博物馆收藏张继刚中国画作品《春色》;1999年香港中文大学收藏张继刚中国画作品《秋山诗境》;2005年台湾平东师范大学美术馆收藏张继刚中国画作品《报春图》;2007年台湾文化大学收藏张继刚中国画作品《幽谷兰馨》;2009年台北国父纪念馆收藏张继刚中国画作品《梅魂》;2012年新加坡国家博物馆收藏张继刚中国画作品《春意江南》;2014年海南省博物馆收藏张继刚中国画作品《四君子图》;2014年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张继刚中国画作品《四君子图》;2014年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张继刚中国画作品《秋意禅心图》;个人展览1998年张继刚画展大连市委宣传部大连2000年张继刚个人画展新加坡国家博物馆新加坡2006年张继刚个人画展香港会展中心香港2012年“高士集”澄怀雅集名家邀请展2013年“南北宗——回望董其昌”中国山水画学术研究邀请展炎黄艺术馆北京2014年“文心诗境”张继刚诗书画展博物馆系列之重庆展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2014年“文心诗境·张继刚诗书画”博物馆系列巡展成都站四川省博物馆成都2016年“汉风国粹”2016中国当代名家提名展大连市委宣传部大连2016年“世界因遗产而璀璨”2016中国古书画精品展中国人民大学北京2017年第五届“经典与风范”当代值得关注的艺术家邀请展国家大剧院北京2017年“敦煌画派论坛”中宣部、中国文联、甘肃省人民政府、敦煌研究院敦煌2017年中国画象思维永嘉论道永嘉市委宣传部永嘉2017年第二届中国文艺长安论坛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陕西省委宣传部西安获奖记录1998年国画作品获全军美展二等奖;2003年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心性学研究,获香港中文大学2003年年度学术研究一等奖;鉴定心性学学理研究很好的添补了国际上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的空白。2006年董其昌研究获香港中文大学尧宗颐学术奖;2007年苏轼《萧湘图》研究获年度学术二等奖;台北故宫第一届宗教文化保存修复与防灾学术研讨会,论文《颠龙翻海一卷收》谈王铎唐诗草书卷。出版书籍2008年四川美术出版社《沐芦草堂丛稿》2013年西泠印社出版社《西泠问话——中国当代书画名家访谈录张继刚卷》作品欣赏

张继刚医学论文

长知识了··

不是,唐人张继的七绝《枫桥夜泊》实是脍炙人口。然而,对于诗 中“江枫”二字,历来释意纷纭。或释为“江 边的树只能看到一个模糊 的轮廓,所以称‘江枫’”;或曰乃张继“选用‘江枫’这个意象给读 者以秋色秋意和离情羁思的暗示”;或将“江枫”作为景物配组的一方 ,与“渔火”对仗,以示 “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一江边,一江上”。 以上众说从各个角度,均将“江枫”释为“江边的枫树”,笔者认为不 甚确切。对此,前人也曾指出如此解字失之偏颇。清人王瑞履在其《重 论文 斋笔录》中道:“江南临水多植乌桕,秋叶饱霜,鲜红可爱,诗人 (指张继)不知枫叶生山,性最恶湿,不能种之江畔也。此诗‘江枫’ 二字,亦未免误认耳。”从植物学角度观之,此说不乏 其理。 至于张继诗中“江枫”之“江”,若释为“江边”之“江”,应纯 属子虚乌有。从地理环境察之,寒山寺一带从古到今,根本不存在能称 得上“江”的大河。可见张继“江枫”之“ 江”确非水名。 明代苏州诗人高启有诗云:“画桥三百映江城,诗里枫桥独有名。 几度经过忆张继,乌啼月落又钟声。”此诗与张继《枫桥夜泊》遥相呼 应。诗中“江城”恐是“江村”之 误。去过寒山寺者可曾留意,这座古 刹就位于苏州阊门外枫桥镇的江村桥旁。可见,张继诗中之“江枫”乃 指江村桥和枫桥,高启诗句便佐证。 枫桥并非无名之桥。据明代李日华称:“枫 桥旧名封桥,后因张继 诗‘江枫渔火’句改枫桥。今天平寺藏经多唐人书,背有‘封桥常住’ 字。”由此推想,当年张继夜泊江村桥和封桥之间的河中时,他已闻封 桥之名。而作为诗人的张继 ,却运用艺术不必拘泥事实之手法,妙将封 桥之“封”化作“枫”(枫、封谐音),以注重意境创造,便咏出“江 枫渔火对愁眠”之佳句来。封桥,这座本不起眼的小桥乃因张继写就此 诗的人文背景而变为“枫桥”,并名扬四海。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广泛开展舞蹈比赛五六十年代的会演形式,80年代演变为比赛评奖活动。如1980年、1986年、1995年3届全国舞蹈比赛,1986年解放军全军第一届舞蹈比赛和1977年、1987年、1994年的第四、五、六届全军文艺会演的评奖,与1996年的舞蹈录相评奖;1990年底的少数民族舞蹈比赛,1986年、1992年的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1985年、1988年、1991年、1994年、1997年的5届全国艺术院校的“桃李杯”舞蹈比赛;1985年、1987年的两届全国芭蕾舞比赛,以及群众业余舞蹈比赛、少儿舞蹈创作比赛,地区性、行业性的会演评奖,和自1987年起到1997年举行的5届中国艺术节,还有各地区定期的、专题性的、文贸结合的艺术活动,都为舞蹈的新创作新人才的涌现,提供了大好时机。二、举办个人舞蹈晚会1980年陈爱莲首开中国舞蹈家举办个人晚会后,崔美善、孙玳璋、赵青、刀美兰、资华筠、姚珠珠、王堃等老一代舞蹈家以及杨丽萍、周洁、胡嘉禄、李晓筠、陈惠芬、张润华、张平、宋庆吉、周桂薪、李忠梅、丁洁、马家钦、徐秋萍等青年舞蹈家相继推出了个人舞蹈晚会。同时,1987年举办了贾作光舞蹈艺术50周年纪念活动、1990年举行了陈翘从舞40周年的纪念演出活动。此后敖登格日乐、沈培艺、卓玛、瑜玮、沙呷阿依、迪里娜尔、李玉兰等30余位举办了一系列的个人舞蹈晚会,展示了各舞蹈家不同的艺术风格,同时,显示了中国舞蹈家们的成熟,也标志着当代中华舞蹈文化发展的高度。三、中国现代舞的崛起中国新舞蹈的先驱吴晓邦、戴爱莲、贾作光都是从现代舞的学习与创作起步的,但因现代舞当时难以被群众接受,很难得到发展。于是,他们转而投入到了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民族舞蹈的创作中。50年代,由于国际形势与过分强调民族特色等原因,西方现代舞被视为异端而遭到排斥。60年代,自美国学习现代舞归来的郭明达,难有用武之地,直到80年代初他才开始传播现代舞的系统理论,对中国现代舞的兴起起到了催生的作用。在这种条件下,华超的《希望》的问世引起了社会的关注。随后,王连城又自美国归来,对现代舞的技法有了更多具体的传播。而上海的胡嘉禄经过顽强的创作实践,走出了自己的中国现代舞之路,创作出了一批形式感比较鲜明的现代舞作品。同时,阮少铭、谢南的《命运》、王玫的《潮汐》等优秀的现代舞的出现,使现代舞开始能有较多的人接受。1987年,广东舞蹈学校现代舞班成立,3年后,一批现代舞作品集中涌现,其毕业生秦立明、乔扬在1990年巴黎国际现代舞比赛中,以《太极印象》与《传音》的创演,获得双人舞头奖。这是借鉴西方现代舞发展中国现代舞的一条渠道。其实,中国现代舞还有一条自在的渠道,就是中国一向强调现实题材的舞蹈创作本身,即孕育着中国现代舞必然的降生。反映新的生活与思想必然要有新的舞蹈观念和新的舞蹈语汇的创造,于是《海浪》、《无声的歌》、《黄河魂》、《我心中的钗头凤》、《蒙东》等一批非古典、非民族民间、又非西方现代舞风格的中国式的现代舞脱颖而出。四、活跃的部队舞蹈创作中国有3支舞蹈大军,一支是从中央到省、市、自治区一直到地区、县的舞蹈团体;一支是广大群众即各行各业职工业余的社会舞蹈活动大军;还有一支主力大军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总部和各大军区的40个专业歌舞团队以及千余名舞者。部队舞蹈创作一贯具有战斗性、时代感、创造性强的特点,从创作的思想、作品到编导,演员的素质常常走在当代舞蹈发展的前列。自《进军舞》始,五六十年代的《藏民骑兵队》、《飞夺泸定桥》、《艰苦岁月》、《狼牙山》、《洗衣歌》、《丰收歌》等舞已风行全国;70年代末的《割不断的琴弦》、《刑场婚礼》又开部队舞蹈新风;80年代,部队舞蹈创作有了更广阔的题材,更多样的形式,更多的优秀人才。如《金山战鼓》、《敦煌彩塑》、《昭君出塞》等古典舞;《希望》、《囚歌》、《黄河魂》等现代舞;《再见吧!妈妈》、《八女投江》、《踏着硝烟的男儿女儿》、《小小水兵》、《士兵》、《女兵》、《传》、《儿啊儿》等军事题材的部队舞蹈;《摊煎饼的小嫚》、《希望在田野》等民间舞;《海燕》、《小溪、江河、大海》、《采蘑菇》等新创舞蹈佳作,都出自于部队的编演。五、舞蹈的系列化发展80年代,顺应世界性高度综合化、系统化的发展时尚,舞蹈也自然地以系列化的创作显示了它整体的力度。除个人舞蹈系列化的组合编演外,先有《仿唐乐舞》、《唐长安乐舞》、《编钟乐舞》、《九歌》4大乐舞,后有《清宫盛世行》、《汉风》和《萧韶乐舞》、《铜鼓乐舞》、《云门大卷》。各地风情性系列歌舞亦源源推出,如广西的《右江风情》,湖南怀化的《五溪风情》、四川的《巴蜀歌舞》、涪陵的《鬼国风情》等,此外,云南的《爱的足迹》、上海的《金舞银饰》等专题性歌舞也随之上演。90年代始,几乎台台歌舞皆呈专题性系列,如江西的《赣江情》、湖南的《三湘杜鹃红》、贵州的《山之舞》、宁夏的《九州新月》、黑龙江的《黑土地》、云南的《红土情》、重庆的《我们的山歌唱不完》等等。而1987年山西的《黄河儿女情》与继之创演的《黄河一方土》,及1992年云南精心组台演出的《跳云南》,更有力地将新时期的当代民族民间舞推上了一个新的层次。六、学院派舞蹈的兴起1978年,在1954年开办的北京舞蹈学校的基础上,建立起了北京舞蹈学院,该院随即成为中华当代高等舞蹈教育的重要基地。它那经过科学规范的各种舞蹈教材和一流的院址校舍,常令参观的各国同行们惊异不已;它拥有强大的教师阵容,并广聘各国的专家授课,培养出了一批批从事表演、编导与教育工作的舞蹈专业人才。他们通过艰苦的创作演出实践,推出了一批批学院派富有创造性的优秀舞蹈剧目,在国内外都有相当的影响。中国学院派舞蹈,是在不断地融汇古今中外成果的过程中,规范形成体系,又在规范形成体系的基础上再不断吸收、融汇、发展、完善。因此,它没有刻板性,而是既具有科学规范性,讲究技艺方法,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又有敢想敢创的激情,锐意求新的精神,显示着青春的朝气,艺术的灵气和生命的活力。前期曾创作出了《春江花月夜》、《宝莲灯》、《鱼美人》等名作;80年代又出现了《木兰归》、《新婚别》、《江河水》、《残春》、《蒙东》、《黄河》等优秀新舞。范东凯、张建民编导的《长城》更以其凝炼有序的编舞,雄伟悲壮的气势,震撼着人心;张继刚通过《俺从黄河来》、《好大的风》、《黄土黄》、《献给俺爹娘》等系列舞蹈,走出了90年代民间舞发展的新路;而《山河祭》、《无字碑》、《秦始皇》等舞剧创作,则显示了当代中国第四代舞蹈编导对舞剧交响化与新风格新形式的新探求。另外,中央民族学院音乐舞蹈系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为少数民族和部队培养出了一批批高精尖的舞蹈人才。在新时期的舞蹈创作中,这两个学院的毕业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虽然他们的风格不同,但他们共同的系统,规范性的表演,精心独创、刻意求新的创造精神,为提高当代舞蹈的文化层次,做出了他们的贡献。七、歌舞晚会电视转播频繁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歌舞晚会的剧场公演越来越少,纪念性的庆典活动与节日晚会越演越盛,节庆晚会少不了歌舞,电视也会经常转播,电视台歌舞晚会越来越丰富多彩,活跃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每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已成为全球华人盛大的艺术节,歌舞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台的春节歌舞晚会、文化部的歌舞晚会专场,以及部队、民政部的春节军民双拥晚会也已在每年必办必播之列;还有各省、市以至地区也必组织单独的或联合的春节晚会。另外,每年的国庆节、八一建军节、五一劳动节、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等等,以及北京、长春、上海、四川等地的电影、电视节的开幕式,各种颁奖晚会,各种大型运动会开幕式等等都有大型的演出晚会,也都少不了歌与舞。同时,歌中舞的作用越来越大,即使杂技与小品中也越来越多的注入了舞的成分,舞蹈把欢乐与美带给了人们,一些晚会也越来越把歌舞做为它的基础选择。八、旅游歌舞方兴未艾现代旅游活动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业已成为了全球性的社会现象,旅游业也已经发展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产业。旅游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各国各地人民的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旅游歌舞也随之兴起。首先在一些星级饭店、宾馆及剧场中,有招待游客的歌舞表演,如西安人民剧场经常有陕西省歌舞剧院或西安市歌舞团的古乐舞表演,北京歌舞团在北京宾馆剧场的清宫舞演出,曲阜孔庙中的《祭孔乐舞》、《箫韶乐舞》表演……其次,进入90年代以来,各地不断兴建了一批人造景观,如深圳继建起锦绣中华微缩景观、民俗文化村之后,1994年又建成世界之窗,还有北京的大观园、世界公园、曲阜的六艺城、昆明的民族村、珠海的圆明新园等等。这些人造景观中大都有相应的歌舞表演。90年代,随着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各地兴建的各种类型的旅游景点中,旅游歌舞表演活动也蓬勃地发展起来。而深圳民俗文化村的大游行及民族歌舞演出,世界之窗所属的五洲艺术团将剧场与广场结合的大型歌舞表演,为中华旅游歌舞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综合素质教育正逐步深入到社会多元化趋势中,人才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舞蹈专业学生所需要的不仅是过硬的术科技能,同时更需要提高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提高文化素质的整合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等,而且舞蹈人才也只有将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成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所以说实现舞蹈教育多元化在日后不论是对于人才培养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都将起到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舞蹈教育;多元化发展;意义 中图分类号:J7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1)11-0105-03 一、中国舞蹈教育事业的回顾与展望 新中国舞蹈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走到今天,无论在理论构建、科学研究还是实践应用、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并且有些专业的优秀作品已跻身世界前列,当然,在收获瞩目成就同时我们不能忽略一些问题,“实践证明,舞蹈教育模式直接制约着舞蹈艺术的发展,所以改革教育模式培养多元化舞蹈人才是决定舞蹈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专业舞蹈领域来说,中国早期的基础舞蹈课程设置是不够完善与开阔的,其目的主要还是训练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专业技巧,安排的课程绝大多数是学生向老师学习舞蹈动作的形式,很难有机会给学生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创造空间。因此,教师在开始的观念上只是专注于舞蹈技能,无论是何种特点的学生均是一种培养模式和发展规划,综合素质等能力的锻炼是少之又少,因此如果选择了表演专业后,如果没有优秀的身体条件和个人的后天努力,那么,在舞蹈表演专业这个领域中前景是很不明朗的,进而对于整个舞蹈事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从传统教育体制来说,我们的舞蹈教学还是从前的口传身授,模式化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进行着,忽视了孩子的性格和能力的差异。在舞蹈行业中“三长一小”是我们对于生理条件优秀学生的形容,但面对那些或多或少有些不足的孩子以同样的教学方法对待,不去挖掘和重视孩子的多方面能力的优势,我认为是恪守陈规,也是不负责任的。文化修养的塑造、实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更是少之又少。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我想除了受限于舞蹈艺术的特性――动作性之外,传统的教育模式使教师自身缺乏创造力和综合性知识结构,也会造成舞蹈教学模式的单一反复,从而导致学生的就业领域变的单一甚至狭窄。如果我国的教育模式还是固守陈规没有综合型的知识结构,那么学生的创新精神会极度匮乏,也不能适于当下的教育理念与发展要求,这样的高度统一,使舞蹈教育如同工业化复制一样,失去了个性和特点,无法看到自身的优势和闪光点,中国舞蹈的未来局面自然会苍白和虚浮。 近些年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信息表明:应聘者的综合素质是用人单位普遍参照的选择依据。受自身素质或就业方向的局限,产生改行和放弃的念头的学生不乏少数,由此可见,舞蹈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同时更需要提高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提高文化素质的整合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等。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综合能力的培养比专业知识更为实用,舞蹈专业学生只有将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为自己谋求一个更好的未来发展方向。舞蹈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根据自身条件、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通过自己专业的特殊性,发挥出我们良好的气质形象和优秀的身体素质优势,同时注重各科目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全方位综合素质,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强化自身的优势与特长,尽早明确发展方向,并在教育、编导、理论、策划、管理、传播、文化交流等与舞蹈专业相关的领域做出多方面的选择,为日后的择业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样便可以运用综合能力在各行各业从事文艺创作、表演和群众性舞蹈文化的普及辅导工作,并根据工作的具体运作情况,更新知识,不断充电,随时获取新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自我增值,去适应社会激烈的竞争,改变自己,改变环境。 二、舞蹈多元化发展各要素分析 1.舞蹈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上,而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素质全面的新型人才。这首先要具体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培养从整体来说是全方位、多角度、综合而又系统的。新形势下,教育对教师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专业修养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院校的教师因为专业设置的“专门化”,使得以往培养的专一舞蹈技术人才偏多,这类人才专业性很强,但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智能结构偏窄,修养不够全面,当进入到实践环节中,尽管专业性很强,但却无法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无法适应岗位综合能力性的需求,在工作中往往会感到吃力,艰难。因此,多元化人才培养就要求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其专业方向的基础理论与技能训练的同时把因材施教这一关键性教学原则贯穿深入并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挖掘,因为对于舞蹈学生来说其专业知识技能应用的自由程度,未来发展方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综合特质所适宜的发展方向。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技能掌握的深度广度与熟练度,专业知识技能的获得与培养,形成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应用能力,使其具备多方面综合素质以便在毕业之后自如的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在各类实际工作中不断演练,积累,快速提高应用专业知识、技能的能力。 2.不断丰富舞蹈课程特性 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高质量舞蹈人才是21世纪对舞蹈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除了舞蹈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培养之外,还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个人的发展前景不断优化其课程结构和各学科的综合特性,因此优化改革必须使课程设置具备以下综合特性: 师范性――综合师范特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授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技能,理论,创编,教法,欣赏,实践,多媒体等方面的知识,并与大中小的舞蹈美育方法相配套进行。 艺术性――贯穿美的因素,按照人体规律和舞蹈艺术的规范明晰动作原理,全面挖掘学生艺术潜力,激发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 开放性――把握时代节奏,进行对外交流学习,从中提倡学生接受健康,新颖,富有时代气息以及符合现代人心理特征的舞蹈,并发展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意识和创新意识,在自娱过程中不断发现自我,创造自我。 综合性――了解社会人类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文学以及姊妹艺术的横向互补,强调多重文化队人才培养的影响,突破陈观念。 三、深化领域加强多元化人才培养 1.多元化培养亟须深入领域挖掘 “多元化人才是一个动态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条件下,其定义和分类均有所不同,并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进入本世纪,社会文化事业不断健全,对于舞蹈行业的发展也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舞蹈专业教育是整个舞蹈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舞蹈艺术水平的高与低与舞蹈专业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整个国民的舞蹈欣赏水平,学校的舞蹈教育,专业的舞蹈教育,教育科学,信息技术和与国际文化的联系等也同样对舞蹈专业教育的发展有着制约的作用。要想尽快实现多元化人才培养的目标还需在舞蹈教学模式中不断深化与挖掘,改变以往舞蹈教学方式,调整原有的教学体系和模式,正确把握舞蹈学的学科定位与规划,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完成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 2.教学模式多元化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基地,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水平和个性特征的能力的差异,培养方向与途径也应有所不同,需要从不同层次不同类别进行培养,提高教育质量。” 教学多元化是贯彻落实教学思想和教学目的的有效载体,是与教学思想和教学目的相匹配的。教学模式的多元化要体现在教学的方方面面。其一是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她不仅包括舞蹈能力,而且包括音乐能力、文学能力、戏剧能力等,因为这些能力与舞蹈能力密切相关,如歌舞、舞剧等,就是舞蹈与音乐、舞蹈与戏剧的综合。其二是舞蹈能力的多元化。除舞蹈表演能力外,还包括舞蹈编导能力、组织能力、策划能力、教学能力、评论能力等。 教学模式多元化中还要始终贯穿“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强调教学目的的实用化。“学以致用”历来是我国传统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舞蹈教学改革必须突出“实践第一”、“学为所用”的目的性,学生能否在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取决于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舞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由按专业设置培养转变为按市场需求、社会需求培养,实践性教学是针对市场社会需求,着眼综合技能,培养多元化应用型人才的必然手段。“因此舞蹈教学改革要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一切为了实践,一切通过实践,一切归于实践。”一。 3.专业领域多元化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舞蹈学科不会仅仅停留在舞蹈教育领域,它也渐渐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向社会各个层面辐射,并广泛应用于社会服务之中。舞蹈学科研究的逐渐深入以及它在舞蹈艺术和教育事业中所发挥的作用在不断提高,舞蹈艺术和各个综合领域不断交叉融合的同时人们对舞蹈学科的意义与价值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且服务于全社会。因此在专业领域中适当的增加不同学科的知识,会有利于本专业综合素质的增长与发挥,例如: 增设音乐综合实践素养课程――当一部分舞蹈专业的学生进入学校从事综合艺术工作时,其单一的专业性并不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配合舞蹈教学法的学习――开设心理学,教育学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来要求,开设这两门课不仅能在学习舞蹈教学法的过程中得到帮助,还可以通过普通话资格考试后取得教师资格证,扩大就业范围。 在教学实践中安排进行演出实践活动――积累经验,鼓励通过个人创作或集体创作编排舞蹈作品,参加各类文艺晚会及各类舞蹈比赛来提高技术能力,通过校外实习来提高舞蹈教学的应用能力。 利用综合大学的文化环境和专家队伍优势,打破院系的界限,根据个人的条件和需要选择某些课程或专业进一步的深入学习,例如:电脑音乐剪接制作,教育学,艺术鉴赏,人力资源管理,晚会策划,社会调查等,提供给学生更大的就业发展空间。 四、深化舞蹈艺术教育的社会价值 1.多元化人才的群众文化建设作用 舞蹈艺术起源于民间,一开始就有广泛的群众性。群众舞蹈文化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因此“群众舞蹈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繁荣群众舞蹈可以促进社会和谐。” 从这一方面来说,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舞蹈专业学生则具有更多的优势,因为他们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较强的专业技能,可以通过各类艺术形式结合群众舞蹈的内容形式并兼具各地文化特色而创作编排的舞蹈作品,歌舞类综合节目,来使人们更加具有艺术激情,展露出的社会群体各异的多元丰富的精神面貌,为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注入思想活力,使舞蹈融合社会文化性、娱乐性与各异的审美心理特质于一身,让人们在彼此交流互应中体验美感与激悦,精神得以不断升华和提高。 2.多元舞蹈文化的社会生产力促进作用 “多元舞蹈文化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即文化生产力或文化经济力。”当今,舞蹈对经济的影响体现在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各种场合里,舞蹈已经成为了一种促进双方互信了解的不可或缺的部分,这种对经济的影响也提升了舞蹈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使舞蹈的传播更加的迅速;并且随着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旅游舞蹈也随之兴起,各地兴建的各种类型的旅游景点中,旅游歌舞表演活动也蓬勃发展起来,这无疑为中华旅游歌舞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因此,舞蹈多元化后能更好地把中国文化传播出去。 所以说舞蹈艺术存在的根本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它是社会发展中人们的生存样式和自我完善方式的不断显现,这应当成为我们认识舞蹈艺术的一种文化观念,舞蹈艺术的魅力与价值只有同社会联系起来才更具有现实意义。 本课题旨在探索研究舞蹈多元化教育模式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使舞蹈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在多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上,而更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它从整个教学模式来说是全方位、多角度、综合而又系统的。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具有多元化的优势,力求使教育改革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不同条件、特点和目标,准确定位,明确发展方向,并且必须将学生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去夯实舞蹈教学的基础,并且形成教学核心,从而培养出个性鲜明、多元化的舞蹈人才。因此,实现舞蹈教育多元化在日后不论是对于人才培养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都将起到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望采纳

淮滨县任行功医学论文

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家庭功能分析论文

本研究通过调查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家庭功能进行相关分析研究,提出改善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建议。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对31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且家庭功能对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影响。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代,肩负着历史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心理健康与否不仅直接影响他们的进步成长,而且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现代社会,环境变化的复杂性和迅速性,给大学生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和冲突[1],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成才的基本素质,是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可靠保障。医学生很可能从事医务工作,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机能,更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家庭是以不同的婚姻关系、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的社会集团,它是最基本的时空单位和个人首要的最小社会群体,也是个人与社会进行联系的桥梁,家庭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与人的心理健康存在密切联系[2]。根据Epstein等人提出的家庭功能模型,与临床实践关系密切相关的家庭功能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分别是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家庭角色分工、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从中可以看出家庭功能发挥是否良好。

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家庭功能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并针对家庭功能现状提出改善家庭功能的建议,进而促进其心理健康。

1.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法抽取某医学院大学生被试400名发放问卷,回收386份问卷,回收率为,其中有效问卷311份,回收有效率为。其中单亲家庭学生27人,双亲家庭学生284人。

研究工具

症状自评量表(SCL-90)[3]:该量表有90个项目,分为5个等级,9个症状因子。

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4]:该量表有60个项目,共7个分量表,分别是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总的功能。采用4级评分,其评分越高说明该家庭这一方面的问题越大,反之亦然。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使用进行处理和分析。

2.结果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分析

首先,对311名大学生的SCL-9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这三个因子的平均分均超过2分。与全国常模相比,除躯体化因子差异不显著之外,大学生SCL-90其他各因子与全国常模差异显著(p<)。

其次,对311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检出率分析。总体而言,单双亲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其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这三个因子上可考虑筛选阳性的人数百分比较大,大于50%。单亲家庭大学生的敌对因子上可考虑筛选阳性的人数百分比也较大,为。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单双亲家庭上的差异比较

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单双亲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各因子上的得分比较接近。单亲学生在强迫症状、躯体化、恐怖因子得分上稍高于双亲学生,但差异不明显。单亲家庭学生在敌对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双亲家庭学生(p<)。总体而言,在单双亲家庭上,医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总分对家庭功能各因子的回归分析

相关分析表明,家庭功能各维度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以SCL-90总分为因变量、家庭功能各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问题解决、角色、情感介入和行为控制维度联合解释了SCL-90总分的变异。最终的标准化回归方程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总分=×问题解决+×角色+×情感介入×行为控制。

3.讨论

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上的平均分值都超过2分。其原因可能是:与自我管理能力不强有关,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管理计划不妥当、无计划而感到愧疚、自责悔恨的矛盾心理;与学习压力有关,部分学生不能合理安排时间,考试临近就选择疯狂背诵,时间太紧考试内容复习不完时就会出现强迫、焦虑、紧张不适等心理问题。

单双亲家庭上,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原因可能是高考作为一道门槛,一定程度上控制高校单双亲家庭学生的差异性。单亲家庭学生在敌对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双亲家庭学生,可以理解成一种特殊的自我保护。缺乏安全感让他们害怕受到伤害,这些伤害可能来自于父母地忽视,同学和朋友的中伤,社会舆论的偏见。

家庭功能各维度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一个健康且能发挥正常功能的家庭,一定要有健全的结构与组织,家庭是按阶段发展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特殊的课题去解决[5]。家庭成员的发展、家庭关系的变化都会影响家庭结构的变化,当面临家庭结构变化时,大学生要建立合理的认知,预料可能在新阶段所遇到的心理课题,也准备接受且适应这些问题,以便能顺利度过各个发展阶段。此外,充分发挥大学的教育作用,还应注重培养大学生自尊、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帮助大学生健全自我意识,形成合理的自我评价,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增加愉快的生活体验。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使其在遇到心理困惑时找到最有效的解决方式,缓解家庭功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中医学不是自然科学的分支 ,它一直与中国古代哲学交融在一起 ,中医学有着自己对生命本体的认识 ,有着自己特定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过程。下文是中医毕业论文范文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中医毕业论文范文大全【1】

试谈中医学专业的生理学教学改革

摘 要:在医学课程中,生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

根据教学要求,中医学专业学生也要学习生理学。

针对该层次学生,我们认为采取“中西医融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医学专业 生理学 中西医融合

作为一名生理学教师,面对中医学专业同学,如何能够既突出中医学的特点,又讲好生理学的基础知识,是学好中医学专业的重点。

在中医专业教学工作中,我们逐渐摸索出一些较为有效的方法,即:“中西医融合”。

1 对教师的要求

生理学是研究正常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学好西医的基础。

但中医专业学生在学习生理学之前,往往先学习中医学基础理论,特别是中医学基础的“脏象学”部分,相当于中医的“人体生理学”。

中医学对生理过程的认识自成一套体系,当学生接触到西医生理学时,这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会对学生学习和理解造成困难。

因此,作为西医院校毕业的教师,要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中药学以及中医诊断学等内容,既可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又有利于更好地与学生探讨[1]。

另外,教师还需正视一个新问题:如何应对已从网络获得大量信息的学生?它迫切要求高校教师不断补充学术养份、拓展学术视野、更新学术理念,以保持对学术新知的热情,从而主动及时地给自己的学术生命输入新鲜血液[2]。

本教研室要求教师除了课堂教学外,在课余时间也要学习中医的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另一方面,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积极关注前沿学术动态,了解学术热点,参加科研活动,撰写科研文章。

2 理论教学中要做到“中西医融合”

中西医都是科学,只是各自的研究方法、手段、发展背景的不同而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3]。

在理论教学中,尽力寻找到一些生理学与中医学的共通点,在讲授的时候加以结合,以此构建中西医理论体系之间的沟通平台[4]。

第一,我们对中医学和西医学中内涵一致,仅仅是提法不同的内容进行整合。

打个比方,学习绪论这章时,根据内环境稳态内容,把生命活动的对立统一、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等普遍存在的规律与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互相转化的阴阳对立统一学说相比较,使学生在掌握内环境稳态的基础上,对于中医理论的总纲―“阴阳学说”[3]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又如,在讲授器官生理作用时,把中医理论中脏腑的相关功能与之相比较:西医中心脏的泵血功能与中医学中心主血脉的功能是一致的;西医中肝的主要功能是:贮血和消化,这与中医学中肝主藏血、主疏泄的功能是一致的;西医中生成尿液是肾脏的主要功能,这与中医学中肾主水的功能是一致的。

通过“中西医融合”的方法将两大理论体系不断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从而达到融会贯通,为学生架设起一座沟通中西医学的桥梁。

第二,除了比较这些共通点,我们还特别提出中西医之间对器官生理功能和意义理解上的差异,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理解和记忆。

例如:中医学对心功能的阐述是“藏神,主血脉”,它除去包含西医生理学中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其中还囊括神经系统的部分功能。

3 实验教学的“中西医融合”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其一切理论都源于实验[5]。

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如动脉血压调节实验中,学生通过给家兔耳缘静脉注射肝素、乌拉坦等药品,随后进行颈总动脉插管,就可以掌握静脉注射、动脉插管等操作方法。

同时通过牵拉、夹闭颈总动脉以及电刺激迷走神经等操作,来验证降压反射的相关理论,使学生对此知识点理解得更透彻,记得更牢固。

实验教学是最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研思维,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如何做好生理实验,如何通过实验得出相应的理论知识。

同时,在常规的实验项目中,我们还特地加入一些中医药学内容,以提高中医系同学的兴趣。

例如,实验5:调节动脉血压中,可以建议同学观察三七这种中药对动脉血压的影响;还可以观察中药木香对小肠平滑肌的影响。

4 根据不同专业区别对待

在我校,中医专业学生既有文科生,又有理科生,学生起点差异比较大,而且生理学教学课的时间有限。

因此,作为生理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同水平,对教学内容有所侧重,当然是在保证掌握基本内容的前提下。

例如:生物电现象的形成机制,对于药学专业,这部分内容熟悉即可,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其详细过程;但对于中医专业,该部分内容要求全面理解和掌握。

通过这种不同专业和层次的区别对待,在有限的课时内,既做到了生理学基本原理和知识点的覆盖,又突出各专业的特色和重点。

5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对于中医学专业学生而言,生理学内容较多,而课时少,如果采取“填鸭式”的讲授方法,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所以在要使学生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掌握好基本知识,作为教师必须抓住各章重点,突破难点。

抓住重点就是对教学大纲中所要求掌握的重点知识,进行详尽地讲解。

如呼吸运动的调节重点在于呼吸的反射性调节,而其中又以化学感受性反射尤为重要。

因此授课时主要讲授化学因素CO2,O2和H+对呼吸的影响,这样才能突出重点,做到层次分明。

也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住重点进行自学和复习。

至于难点内容,也就是学生认为难以理解、难于掌握的内容,可采取比喻的方法,从而化难为易。

教学中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就能抓住要点,分清主次,更深入地了解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余畅,余华荣.“中西医结合”在生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4):339-340.

[2] 文菊华,陈懿,邓冰湘,等.五年制中医学专业生理学教学的体会[J].医药教育,2011,18(3):116.

[3]李保兰,韩曼.我校中医实验班生理学教学模式改革之探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8):363.

[4] 肖爱娇,闵建新,伍庆华.PBL教学法运用于中医院校医学专业生理学教学的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3,35(3):154-156.

[5] 刘海梅,闫福曼,徐进文,等.中医院校生理学推行TBL教学法的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7):489-491.

中医毕业论文范文大全【2】

浅析中医临床医学面临的挑战及策略

【摘 要】中医临床基础医学成立至今,尽管在学科建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尤其在学科性质、学科定位、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明显问题。

因此,面对现状,应当有策略、有计划的积极应对在现有基础上,强化经典以弥补不足,并尽可能发挥学科原有的优势,大胆进行改革,努力推陈出新,以促进学科的迅速发展。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中医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传统经典课程合并组建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

此后,各中医院校以此为模式,纷纷进行了学科的改革,以新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来开展各项工作。

尽管临床基础学科从组建开始就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教学、科研、临床等工作依然按此方式在进行着。

回顾新学科成立后近8年的时间,其在各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步,尤其学科的整体面貌有灿然一新之感。

但若从各方面的具体情况而言,其现状不容乐观。

【关键词】中医临床医学;现状;对策

1 学科现状的客观评价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至今,从学科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应该说是利弊共存、喜忧参半。

对此作一客观的评价和分析,是目前学科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工作。

学科面临的困境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后虽然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有利的影响,但也明显地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归纳起来说,主要面临三方面的困境。

其一,《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合并是行政划分的结果,合并之前应该进行过科学的论证。

但到目前为止,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是“三家”分而行之,基本与合并之前无太大变化。

因此,远远没有达到产生“合力”的效果。

其二,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校原来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专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伤寒专业实力雄厚,有的可能在金匮、温病专业方面研究水平较高。

而简单地合并之后,就冲淡了三门课程的原有优势。

也许初衷是以优促建,以好带动全体共同前进。

但结果却是相互牵扯制约,干扰了学科的发展进程。

其三,没有新的统一的教材,教学还是保持着原貌,因而完全不能表现出“临床基础”的特色或独特之处。

三门课程的合并,结果就象是“拼盘”一样,只有形式,没有贯穿整体的核心内容。

学科长处面面观

任何新生事物均有生机勃勃的一面,因此,临床基础学科以新学科的形式出现,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以理推之,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其一,拓宽了专业范围。

由于临床基础学科涵盖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的丰富内容,所以其研究的范围较之原有学科明显扩大,在研究的内容方面则可更为灵活。

《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均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学内容,但在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诊治方法上,又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

因此,打破原有的学科框框,可以对这些交叉内容进行深人的研究,改变以往此类研究较少的现象。

其二,更新了原有的学术思维模式。

以前三门课程单独而立时,在学术思维方面也大多是各不相干的。

比如,虽然温病学理论的形成与《伤寒论》有密切关系,但在具体的研究思维方面,却很少联系到《伤寒论》来展开思考。

再如,《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同为张仲景所作,尽管各自涉及的重点不同,但学术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然而从这一方面进行学术研究的学者却并不多见。

所以,三门课程合并之后,对学术的发展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尤其对仲景学说的深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其三,为该领域研究生整体能力的提高提供广阔的空间。

温病学是研究外感热病的专门学科,《伤寒论》中亦有许多有关外感热病的理论和方法,前者主要探讨感受温热病邪引起的温病,后者则主要研究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

二者在这一点上既有共同之处,又各有所长,分而研究均不全面。

在原有学科之中,研究生在选题时,理论、实验及临床研究必然会受到学科研究领域的限制,因而对其整体学术水平和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利的。

而学科合并之后,突破了这个“瓶颈”,研究生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将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导师也将从外感热病辨治的角度进行培养,从而使研究生实际诊治疾病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均得以提高。

2 学科困境的原因探析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临床基础学科目前存在的问题,找出其关键环节至关重要。

笔者认为,当前临床基础学科不良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学科性质模糊、学科定位不准、课程设置僵化。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临床医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于医学护理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医学临床心理科护理模式

【摘 要】 目的 开展新型护理模式,以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服务态度。方法 对病房环境、护理人力资源、护理理念等进行改善。结果 各项护理质量有所提高,保证了医疗安全,得到了患者和院方的一致好评。结论 注重以人为本的心理护理模式,保证了医疗的安全,减少了医疗纠纷,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

【关键词】 心理科;护理;心理障碍;精神障碍

心理科作为我疗养院的特色专科,主要接收患有各种心理障碍和轻度精神障碍的患者。精神科患者具有其特殊性,精神疾病的临床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异于常人,意识障碍、缺乏自知力,甚至可呈现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严重者可有自伤、自杀、伤人、毁物等特殊行为危及社会[1]。作为开放式护理的科室,研究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对科室的发展至关重要。自1999年建科以来,我院心理科参照医院精神专科的护理模式,结合自身疗养院护理模式的特点,通过工作实践积累,摸索出一套规范的护理模式,并且在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方法

改进病房管理环境要求保持安静、整洁、安全,同时在病区出***及附近摆置一些绿色植物及热带鱼、乌龟等小动物,让患者感受到自然的亲近和温暖,激发其对生活的热爱。每间病室设2张床位,只收住一位患者及其陪员,以减少患者之间的相互不良影响。我科病房为全开放式病房,患者进出比较频繁,我们要求护士在出***不间断值守,对患者去向做到完全把握,并且我们也要求家人陪同,鼓励其尽量让患者多与家庭、社会保持联络,增强互动。

调配护理人力资源心理科有床位32张、护士4人、护工2人、护士长1人。以往护理上总感人手紧、任务重,有时连基础护理与生活护理都需陪员代劳。目前则主要强化日班护理力量,在工作量大时,灵活调整班次,并且培训出固定的2名护工,使其充分了解疗区的各项功能,承担起卫生工作之外力所能及的事务,减少了护士外出取药、陪同结账等杂务,让护士节省出更多的时间来照顾患者。即使现在科室不断发展壮大,患者不断增多,护士仍普遍感到工作较前更为有序、有效。

改善护理理念

重塑护理文化,规范护士行为礼仪护士礼仪不仅体现在统一洁净的服装、整齐的发式和独具特色的燕尾帽,也体现在其语音语调的温婉和礼貌,举手投足的端庄和优雅,迎来送往的亲切和温馨上。护士不仅要有高水平的科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也应具有良好的仪表、仪容,做到懂礼节,知仪式,有修养,真正成为美的化身、美的天使。我科通过组织多次礼仪培训、护理技能培训来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通过树立现代护理服务理念,加强护理文化建设,为打造新的护理服务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进一步通过树立护理服务品牌,为患者提供了更高水平、更高品质的服务。长久以来,我科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护理文化,树立了和谐的护理服务品牌形象,从而赢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内增强了凝聚力,对外树立了科室的良好形象。全科上下不断加深对“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重点”理念的理解,为患者提供全程一流的服务,使我们的护理事业迈上一个全新的台阶。

落实护患沟通责任制心理科护患之间的交流沟通非常重要,只有沟通良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才能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建立了沟通责任制,将沟通融入各班护士的工作职责,列入护理服务质量考核之中。目前所有护士都能熟练运用自身的语言、行为、表情、态度、姿势去影响和改变患者,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开展多元文化护理提升多元文化护理理念是指根据患者的社会、文化背景用相应文化来影响他们的生理及心理,使其处于良好的身心状态以利于从疾病中康复。它的开展能从深层次上引导护士进行“以人为本”、“因人施救”的护理实践。在临床中,多元文化护理要求护士运用语言及非语言的沟通,采用移情、倾听、证实等方式了解患者健康状况、心理感受及其文化、信仰和习俗,进而实施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因治疗而异的个性化护理服务,进一步提升人文护理理念。

确立护理教育的人文理念从根本上改变过去疾病护理型的教学模式,使每个护理人员从接受护理教育的第1天开始就懂得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为患者服务是护士永远追求的目标,并要将这一目标植根于她们的心中。在教学计划中应本着“突出护理,加强人文”的原则,着重学习社会、心理、行为护理学等课程。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人文教育不只是讲述人文知识,更不在于背诵人文教条,唯一真正要做的是让人文理念在日常护理活动中体现出来。因此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论文设计或社会实践等方式使被教育者进行情感体验,让她们感受到护理事业与生命全过程的密切相关。我们最终的职责不单单是掌握技术操作,而且要了解患者的身心状况,要与他们进行语言的沟通,还需要心灵的交融。

2效果与体会

增强了护士的工作责任心体制的完善,使护士明确了工作重点,增强了工作责任心,同时在业务水平和服务理念上,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提高了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护理工作中,护士少了取药跑腿的杂务,把更多的时间还给患者。对于心理科的护士来说,沟通能力非常重要。然而年轻护士往往业务不熟练,沟通不擅或者不敢开口,导致护理满意度下降。通过多层次护理礼仪、护理理念的学习,使得护理人员不但敢于开口,更能积极地与患者及其家属主动地沟通,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提高了护理质量护理质量是体现护理人员护理理论知识、技术水平、工作态度和护理效果的总和[2]。护理工作不仅是被动执行医嘱和完成各项护理操作,更重要的是主动为患者服务,我科的护理人员都能主动地与患者沟通、为患者服务,得到了患者的好评。随着护理诊断地不断完善,与医生的沟通能力的不断加强,主管护士与主管医生大量的沟通使护士更加了解患者,更多地想患者之所想,从而及时、全面、正确地完成护理程式,并形成完整的护理档案,针对不同患者的需要,实现护理服务程式化、规范化,使各项护理工作符合质量高要求。

参考文献

[1]赵芝.心理护理在精神科的应用与体会.河南省精神科护理管理学术会议资料汇编[G],2005.

[2]王霞.提高护理质量,防范护理纠纷[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15***:1422.

>>>下页带来更多的

医师张继刚医学论文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广泛开展舞蹈比赛五六十年代的会演形式,80年代演变为比赛评奖活动。如1980年、1986年、1995年3届全国舞蹈比赛,1986年解放军全军第一届舞蹈比赛和1977年、1987年、1994年的第四、五、六届全军文艺会演的评奖,与1996年的舞蹈录相评奖;1990年底的少数民族舞蹈比赛,1986年、1992年的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1985年、1988年、1991年、1994年、1997年的5届全国艺术院校的“桃李杯”舞蹈比赛;1985年、1987年的两届全国芭蕾舞比赛,以及群众业余舞蹈比赛、少儿舞蹈创作比赛,地区性、行业性的会演评奖,和自1987年起到1997年举行的5届中国艺术节,还有各地区定期的、专题性的、文贸结合的艺术活动,都为舞蹈的新创作新人才的涌现,提供了大好时机。二、举办个人舞蹈晚会1980年陈爱莲首开中国舞蹈家举办个人晚会后,崔美善、孙玳璋、赵青、刀美兰、资华筠、姚珠珠、王堃等老一代舞蹈家以及杨丽萍、周洁、胡嘉禄、李晓筠、陈惠芬、张润华、张平、宋庆吉、周桂薪、李忠梅、丁洁、马家钦、徐秋萍等青年舞蹈家相继推出了个人舞蹈晚会。同时,1987年举办了贾作光舞蹈艺术50周年纪念活动、1990年举行了陈翘从舞40周年的纪念演出活动。此后敖登格日乐、沈培艺、卓玛、瑜玮、沙呷阿依、迪里娜尔、李玉兰等30余位举办了一系列的个人舞蹈晚会,展示了各舞蹈家不同的艺术风格,同时,显示了中国舞蹈家们的成熟,也标志着当代中华舞蹈文化发展的高度。三、中国现代舞的崛起中国新舞蹈的先驱吴晓邦、戴爱莲、贾作光都是从现代舞的学习与创作起步的,但因现代舞当时难以被群众接受,很难得到发展。于是,他们转而投入到了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民族舞蹈的创作中。50年代,由于国际形势与过分强调民族特色等原因,西方现代舞被视为异端而遭到排斥。60年代,自美国学习现代舞归来的郭明达,难有用武之地,直到80年代初他才开始传播现代舞的系统理论,对中国现代舞的兴起起到了催生的作用。在这种条件下,华超的《希望》的问世引起了社会的关注。随后,王连城又自美国归来,对现代舞的技法有了更多具体的传播。而上海的胡嘉禄经过顽强的创作实践,走出了自己的中国现代舞之路,创作出了一批形式感比较鲜明的现代舞作品。同时,阮少铭、谢南的《命运》、王玫的《潮汐》等优秀的现代舞的出现,使现代舞开始能有较多的人接受。1987年,广东舞蹈学校现代舞班成立,3年后,一批现代舞作品集中涌现,其毕业生秦立明、乔扬在1990年巴黎国际现代舞比赛中,以《太极印象》与《传音》的创演,获得双人舞头奖。这是借鉴西方现代舞发展中国现代舞的一条渠道。其实,中国现代舞还有一条自在的渠道,就是中国一向强调现实题材的舞蹈创作本身,即孕育着中国现代舞必然的降生。反映新的生活与思想必然要有新的舞蹈观念和新的舞蹈语汇的创造,于是《海浪》、《无声的歌》、《黄河魂》、《我心中的钗头凤》、《蒙东》等一批非古典、非民族民间、又非西方现代舞风格的中国式的现代舞脱颖而出。四、活跃的部队舞蹈创作中国有3支舞蹈大军,一支是从中央到省、市、自治区一直到地区、县的舞蹈团体;一支是广大群众即各行各业职工业余的社会舞蹈活动大军;还有一支主力大军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总部和各大军区的40个专业歌舞团队以及千余名舞者。部队舞蹈创作一贯具有战斗性、时代感、创造性强的特点,从创作的思想、作品到编导,演员的素质常常走在当代舞蹈发展的前列。自《进军舞》始,五六十年代的《藏民骑兵队》、《飞夺泸定桥》、《艰苦岁月》、《狼牙山》、《洗衣歌》、《丰收歌》等舞已风行全国;70年代末的《割不断的琴弦》、《刑场婚礼》又开部队舞蹈新风;80年代,部队舞蹈创作有了更广阔的题材,更多样的形式,更多的优秀人才。如《金山战鼓》、《敦煌彩塑》、《昭君出塞》等古典舞;《希望》、《囚歌》、《黄河魂》等现代舞;《再见吧!妈妈》、《八女投江》、《踏着硝烟的男儿女儿》、《小小水兵》、《士兵》、《女兵》、《传》、《儿啊儿》等军事题材的部队舞蹈;《摊煎饼的小嫚》、《希望在田野》等民间舞;《海燕》、《小溪、江河、大海》、《采蘑菇》等新创舞蹈佳作,都出自于部队的编演。五、舞蹈的系列化发展80年代,顺应世界性高度综合化、系统化的发展时尚,舞蹈也自然地以系列化的创作显示了它整体的力度。除个人舞蹈系列化的组合编演外,先有《仿唐乐舞》、《唐长安乐舞》、《编钟乐舞》、《九歌》4大乐舞,后有《清宫盛世行》、《汉风》和《萧韶乐舞》、《铜鼓乐舞》、《云门大卷》。各地风情性系列歌舞亦源源推出,如广西的《右江风情》,湖南怀化的《五溪风情》、四川的《巴蜀歌舞》、涪陵的《鬼国风情》等,此外,云南的《爱的足迹》、上海的《金舞银饰》等专题性歌舞也随之上演。90年代始,几乎台台歌舞皆呈专题性系列,如江西的《赣江情》、湖南的《三湘杜鹃红》、贵州的《山之舞》、宁夏的《九州新月》、黑龙江的《黑土地》、云南的《红土情》、重庆的《我们的山歌唱不完》等等。而1987年山西的《黄河儿女情》与继之创演的《黄河一方土》,及1992年云南精心组台演出的《跳云南》,更有力地将新时期的当代民族民间舞推上了一个新的层次。六、学院派舞蹈的兴起1978年,在1954年开办的北京舞蹈学校的基础上,建立起了北京舞蹈学院,该院随即成为中华当代高等舞蹈教育的重要基地。它那经过科学规范的各种舞蹈教材和一流的院址校舍,常令参观的各国同行们惊异不已;它拥有强大的教师阵容,并广聘各国的专家授课,培养出了一批批从事表演、编导与教育工作的舞蹈专业人才。他们通过艰苦的创作演出实践,推出了一批批学院派富有创造性的优秀舞蹈剧目,在国内外都有相当的影响。中国学院派舞蹈,是在不断地融汇古今中外成果的过程中,规范形成体系,又在规范形成体系的基础上再不断吸收、融汇、发展、完善。因此,它没有刻板性,而是既具有科学规范性,讲究技艺方法,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又有敢想敢创的激情,锐意求新的精神,显示着青春的朝气,艺术的灵气和生命的活力。前期曾创作出了《春江花月夜》、《宝莲灯》、《鱼美人》等名作;80年代又出现了《木兰归》、《新婚别》、《江河水》、《残春》、《蒙东》、《黄河》等优秀新舞。范东凯、张建民编导的《长城》更以其凝炼有序的编舞,雄伟悲壮的气势,震撼着人心;张继刚通过《俺从黄河来》、《好大的风》、《黄土黄》、《献给俺爹娘》等系列舞蹈,走出了90年代民间舞发展的新路;而《山河祭》、《无字碑》、《秦始皇》等舞剧创作,则显示了当代中国第四代舞蹈编导对舞剧交响化与新风格新形式的新探求。另外,中央民族学院音乐舞蹈系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为少数民族和部队培养出了一批批高精尖的舞蹈人才。在新时期的舞蹈创作中,这两个学院的毕业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虽然他们的风格不同,但他们共同的系统,规范性的表演,精心独创、刻意求新的创造精神,为提高当代舞蹈的文化层次,做出了他们的贡献。七、歌舞晚会电视转播频繁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歌舞晚会的剧场公演越来越少,纪念性的庆典活动与节日晚会越演越盛,节庆晚会少不了歌舞,电视也会经常转播,电视台歌舞晚会越来越丰富多彩,活跃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每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已成为全球华人盛大的艺术节,歌舞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台的春节歌舞晚会、文化部的歌舞晚会专场,以及部队、民政部的春节军民双拥晚会也已在每年必办必播之列;还有各省、市以至地区也必组织单独的或联合的春节晚会。另外,每年的国庆节、八一建军节、五一劳动节、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等等,以及北京、长春、上海、四川等地的电影、电视节的开幕式,各种颁奖晚会,各种大型运动会开幕式等等都有大型的演出晚会,也都少不了歌与舞。同时,歌中舞的作用越来越大,即使杂技与小品中也越来越多的注入了舞的成分,舞蹈把欢乐与美带给了人们,一些晚会也越来越把歌舞做为它的基础选择。八、旅游歌舞方兴未艾现代旅游活动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业已成为了全球性的社会现象,旅游业也已经发展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产业。旅游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各国各地人民的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旅游歌舞也随之兴起。首先在一些星级饭店、宾馆及剧场中,有招待游客的歌舞表演,如西安人民剧场经常有陕西省歌舞剧院或西安市歌舞团的古乐舞表演,北京歌舞团在北京宾馆剧场的清宫舞演出,曲阜孔庙中的《祭孔乐舞》、《箫韶乐舞》表演……其次,进入90年代以来,各地不断兴建了一批人造景观,如深圳继建起锦绣中华微缩景观、民俗文化村之后,1994年又建成世界之窗,还有北京的大观园、世界公园、曲阜的六艺城、昆明的民族村、珠海的圆明新园等等。这些人造景观中大都有相应的歌舞表演。90年代,随着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各地兴建的各种类型的旅游景点中,旅游歌舞表演活动也蓬勃地发展起来。而深圳民俗文化村的大游行及民族歌舞演出,世界之窗所属的五洲艺术团将剧场与广场结合的大型歌舞表演,为中华旅游歌舞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张姓的起源,可以推溯到远古传说时代。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4、据公安部统计人口最多的姓氏是张排第三,有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古代:中国道教创始宗师(张天师)张道陵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武术宗师 张三丰三国时期最著名的将领之 张飞 张辽 张颌 张任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 张说 张九龄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生之一 张仲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学者之一 张仲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辩士之一 张仪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谋士之一 张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美女之一 张丽华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丞相之一 张居正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阴谋家之一 张角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张衡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外交官之一 张骞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 张旭(草圣)梁山好汉 浪里白条—张顺梁山好汉 菜园子—张青明教教主他爹—张翠山明教教主—张无忌张作霖 张自忠 张之洞 张云逸 张朝阳 张艺谋 张东健 张娜拉 张又赫 张治中 张春桥 张爱玲 张大千 张燊悦 张艾嘉 张柏芝 张德豪 张德兰 张凤凤 张镐哲 张国荣 张含韵 张学友 张洪量 张惠春 张惠妹 张家辉 张敬轩 张可颐 张可芝 张克帆 张丽瑾 张立基 张萌萌 张明敏 张清芳 张琼瑶 张桑悦 张善为 张伟文 张卫健 张文森 张信哲 张玉华 张元蒂 张震岳 张振富 张振宇 张志家 张智成 张智霖 张智尧 张曼玉 张靓颖张雨生 张国立 张铁霖 张丰毅 张瑶 张也 张茵 张宇 张杰 张俊 张蔷 张行其实还有,古往今来的张姓名人,数不胜数。有人统计,张姓中共出了63位宰相,56位将帅.张姓起源▲关于“张”字张是一个象形字,整个样子像一个张弓欲射之人张,繁体字作眼,由弓和长左右相合而成,张姓人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姓氏时,都说成“弯弓张”,可见他们是十分看重其姓氏构件中的“弓”的。从文字学上来看,“弓”对于“张”字实在也是处于核心地位的。在甲骨文中还没有发现张字,但金文及石刻文中却有很多,其写法也各不相同。这些张字虽然写法各异,但却有一个基本的特点,就是与弓、矢、长,尤其是与弓分不开,可以说没有弓就没有张。从字形的演变来看,张最早是弓与矢的联合体。弓矢是自然而然联用的,有弓就必然会有矢,不必再强调,因此后来矢就渐渐退出,而让位于长,最后稳定为长弓的联合体。长弓则表示这弓比一般的弓还要厉害,更有威力。张字的意义很多,新版的《汉语大字典》计有21个义项,一般的字典皆作十余种,如夸张、张开、强、盛、张贴、看、望、扩大、布置等等,但这大多是后人引申而来的,最早的字书所记义项不多。《说文解字》说:“张,施弓弦也。从弓,长声。”《广雅·释诂三》:“张,施也。”另外还有一层意思,见于《周礼·秋官》:“罗取鸟兽曰张。”胡三省在注《资治通鉴·汉明帝水平七年》中“劳勤张捕,非优恤之本也”时也说:“张,设也,设为机阱,以伺鸟兽曰张。”▲张姓来源主要有三:一、出自黄帝之后,挥为始祖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这支张氏是由黄帝直接传下来的,最早发源于尹城国的青阳,目口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晋祠附近,其后望族也出于这一带。张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它起源于遥远的传说时代。据说张姓的始祖名“挥”,他是黄帝的孙子(一说是黄帝的儿子),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了弓箭和网罟 (gu)。弓箭和网罟作为当时的新的生产工具,使人们可以猎取更多的鸟兽,捕捞更多的鱼虾,又能够减少猛兽对自身的伤害。挥所在的氏族部落世代以生产弓箭和网罟为业,于是他的后裔就以“张”作为自己的姓氏。张姓公认的血缘亲祖黄帝是远古传说时代华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以德经天地,以仁,信治天下,选贤任能,严惩顽凶,开创了一个歌舞升平的盛世。据《帝王世纪》记载,黄帝由其母有峤氏女附宝感电而生。“(黄帝)母曰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照郊野,感附宝,孕二十四月,生黄帝于寿丘,长于姬水,有圣德,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后人据此推演出两种传说。一种传说是:黄帝降生于天帝下凡之际,那时正是神农氏时代,神农的舅舅有个儿子名叫少典,他是有熊国(在今河南新郑县境内)的国君。当时少典族正与有峤氏族互通婚姻。于是少典便娶有(虫乔)氏的女儿附宝为妻。有一天,少典和附宝扛着木耜去田间种地,正走着,天空突然暗淡下来,顿时星斗满天,和晚上一模一样。这时,附宝抬头仰视,只见上空有一道闪闪发亮的电光像蛇一样不时绕着北斗七星旋转,刹那间,四野罩上了一层浓郁的青光。不一会,附宝只觉得腹部有什么东西猛地一动,吓得她大喊大叫,等少典急忙回头询问时,她却说没有什么。打那以后,附宝便怀孕了。自怀孕那天起,经过24个月,也就是在第三年的一天,附宝在新郑西北的轩辕之丘(一说在山东曲阜),生下一个男孩。由于出生在轩辕,所以便给这个孩子起名为轩辕。传说轩辕刚生下来就会说话,非常精灵。还在孩提时代,他看见人们在树上构筑房子,便说:“把房子建筑在树上既不方便,又不安全,如果盖地上不是更好吗?”不久,神农氏闻知黄帝这种见解,大不以为然。于是,黄帝便在地上盖了一间房屋让他看,神农氏这才信服了。另有一种传说:附宝与少典成亲后不久,便迁徙到山东曲阜的寿丘。在一个初冬的夜晚,附宝独自一人来到郊外散步,她仰望星空,思念故土之情油然而生,忽然间,天空出现一道银白色的闪电,只见那闪电绕着北斗星中的枢星转了几圈,然后迅速地由天及地,很快消失了。这时,大吃一惊的附宝顿然感到身上有奇特的感觉。不一会,她才意识到自己受雷电感应而怀孕了。此后,经过24个月,于第三年冬季的一天,在寿丘生下黄帝。刚出生的黄帝,额骨隆起,形状像太阳,而且面部有龙的相貌,其手足也似龙爪龙趾。更奇异的是,黄帝有四张脸,传说这样黄帝可以随时随地眼观四面,耳听八方,观察、了解一切情况,以更好地相机行事。黄帝刚出生就咿呀说话,不久就会走路了。他十岁左右离开寿丘,到处拜师学艺,遍访名山大川。黄帝生活在原始氏族公社时代,当时中国大地的社会结构表现为氏族——由若干氏族组成的部落——由若干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各氏族、部落及部落联盟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常常发生战争,黄帝开始还只是姬姓部落的首领,在长期的征战中,他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威信,最终完成了对其他各部落的统治,坐上了部落联盟盟主的宝座。对炎帝、蚩尤与刑天的战争是黄帝通向盟主道路上的三个里程碑。据文献记载,黄、炎二帝本是同胞兄弟,《国语·晋语》:“昔少典娶于有峤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异姓则异德,异德则异类。”《新书·益壤》说:“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当黄帝成为姬姓部落首领并开始兴盛强大之时,炎帝部落已步入虚弱衰微之路,各氏族之间相互征讨,暴虐百姓,而炎帝则无力平息战乱,保护臣民,于是黄帝遂起而教民习用干戈,以征残暴。结果,各氏族都前来朝拜并归服于黄帝。炎帝乃迁居涿鹿(在河北涿鹿,一说在山西运城),但仍然大行无道,史称“并兼无亲,文无所立,智士寒心”(《逸周书史记解》)。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黄帝再次“振德修兵”,决定与炎帝在涿鹿进行决战。据文献记载,黄帝所率以熊、罴、狼、豹、躯、虎等为图腾的各氏族部落联军挥舞着用(周鸟)、鹃、鹰、鸢等羽毛制作的战旗,向涿鹿猛烈进攻,炎帝则退到城东一里的阪泉。经过血战,黄帝方“诛炎帝而兼其他”,于是“天下乃治”。战败的炎帝部落被迫向南方和东方转移,与长江流域的苗蛮集团犬牙交错,渐趋融合。黄炎战争的胜利确立了黄帝对原属炎帝势力范围的黄河中游地区的领导权,使他登上了中原各部落联盟盟主(有称“中央天帝”者)的地位。当黄炎之战结束,黄帝刚登上中央天帝地位之时,居住在黄河下游(即今山东及江苏北部一带)的九黎族首领蚩尤就率众西进涿鹿城下,向新盟主提出了挑战。九黎族是一个相当庞大的部族,他们英勇善战,以蚩(一种毛虫)尤(同蚍,即人腹中的长虫)为图腾。到黄帝时代,该部族出了一个有名的首领,人们就将其称作蚩尤。蚩尤通晓天道,精明强干,长于战事,史书中也把他描绘成超乎凡人的神明,说他人身牛蹄,四日六手,鬓发如剑戟,头上长角。不仅如此,他还有“兄弟八十一人,并铜头、铁额、食沙石”,武猛异常。凭着强大的武力,蚩尤不断向四邻扩张,大有与黄帝分庭抗礼之势。其时黄河中游一个以榆罔为首领的部落在受到蚩尤侵扰后,遂向黄帝求援,于是就引发了黄帝与蚩尤的涿鹿大战。此次大战对黄帝来说极为艰难,所谓“流血百里”,“九战九不胜”,但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在经过炎帝、蚩尤之战而建立起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以后,黄帝把寻求治邦安民之道建立在遍访天下贤明之士的基础上。为此,他不辞艰辛,连续奔波,走王屋而受丹经,越鼎湖而飞流珠,登崆峒而问广成,上具茨而事大隗,适东岱而奉中黄,人金谷而咨滑子,论导养而质玄素二女,精推步而访山稽、力牧,讲占候则询风后,著体诊则受岐伯、雷公,审攻战则纳五音之策,穷神奸则记白兽之辞。(《抱朴子》)足迹所及,“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黄帝的巡游,一方面扩大了黄帝族的声威与影响,从而使黄帝的势力范围日益拓展,《轩辕黄帝传》所说:“帝所理天下,南及交趾,北至幽陵,西至流沙,东及蟠木。”另一方面使黄帝游历之处的外族人民受到深深的感化,他们在黄帝仁义之德的感召下,纷纷前来向黄帝族朝贡,首先是诸北、儋耳之国来向黄帝族贡献礼物,接着南夷族乘白鹿献上美酒,后来四方之外族人都不断地前来朝贡。外人朝贡进一步加强了黄帝族与其他族的友好往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就为黄帝族和其他族的融合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巡游天下,了解各地情况,获得养民安邦之道之后,黄帝遂提出并开始实施自己的治世方略。黄帝一生娶有四个妻室,她们是嫘祖、方雷氏、彤鱼氏、嫫母。据《史记·五帝本纪》、《帝王世纪》、《路史·疏仡纪·黄帝》等文献记载,嫘祖又作(亻累)祖,西陵氏女,为黄帝正妃。她发明了养蚕缫丝之术,并教人以丝织帛,做成衣服暖身遮羞。次妃方雷氏、彤鱼氏皆贤淑。嫫母相貌很丑,但贤而有德,因没有名字,出嫁前人皆呼为丑女。黄帝认为“属女德而弗忘,与女正而弗衰,(貌)虽恶何伤”(《吕氏春秋》),故娶为妻室,封号嫫母。关于黄帝的子孙,文献记载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国语·晋语》说:“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唯青阳与夷鼓为己姓。青阳,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鱼氏之甥也。其同生而异姓者,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藏、任、荀、僖、姑、儇、依是也。唯青阳与苍林氏同于黄帝,故皆为姬姓。”《史记·五帝本纪》、《世本》、《大戴礼记》等书,与此大体一致。与《国语》、《史记》等书所云不同,《山海经》说:“黄帝生禺(豹-勺+虎),禺貌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貌处东海,是为海神。“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禺番,是始为舟。禺番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肉食。”“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狄。”黄帝一共有25子却是历来所公认的。25人虽是伺父之子,却有不同的姓,仅就得姓的14人来说,又分为12姓,这说明他们是嫁出之夫,各自以他们所嫁的氏族的姓氏为姓氏。至于“同姓者二人”,是指他们同时嫁给一个氏族。据《路史·国名记》记载,黄帝子孙所封之国有陈、昌、张、资、寇、郦、瞿等,凡七十,其分布地域遍布今全国各地。这些黄帝子孙的进一步繁衍则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假若说他们并非黄帝子孙,或者说历史文献记载有所依附的话,那么,他们也当是黄帝这一“中央天帝”统领下的各部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人都自称自己是“黄帝子孙”或“炎黄子孙”。黄帝逝世后,葬于桥山。桥山隶属的郡县在何处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一般认为在今陕西黄陵县。黄帝陵墓既是号称“天下第一墓”的中华民族始祖之墓,也是我们将要在下面介绍的张姓家族的血缘亲祖之墓。张挥是张姓的得姓始祖,但张挥与黄帝的关系则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张挥是黄帝之子,另一说则认为他是黄帝之子少昊青阳氏之子,即张挥为黄帝之孙。《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辨证》、《姓氏急就篇》、《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有关姓氏学的史籍记载虽稍有出入,但都主张挥为黄帝之孙说,其称:张氏出自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造弓矢,实张罗以取禽兽,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后世张氏后裔所修张姓族谱、张姓家谱多有沿用此说者。清乾隆甲寅重修裕裔堂版《张氏家谱》卷三《受姓渊源考》云:“张氏出自黄帝轩辕氏,生少昊金天氏,又号青阳氏,第五子挥始制矢,官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持张挥黄帝之子说的有《广韵》(下平声十阳)、马《绎史》等,张氏后裔所修张姓家谱也有很多赞同此说。中国人姓氏之得皆有渊源,而且遵循一定的原则。姓氏命名的原则概括起来有以国、邑、乡、亭为据的,有以人之名、字、出生秩序、官、官名、爵、爵系、国符、技、事、谥、谥氏、邑系、邑谥、族、族系等等为据的。张姓始祖挥之得姓亦基于上述原则。尽管在张挥是黄帝之子还是黄帝之孙这一问题上,古文献记载各持一端,但具体到张挥本人的情况,则无大的分歧,都承认其制弓矢、官弓正、祀弧星这一基本事实。然则,细心的读者还会从我们前引文献中发现,记张挥之得姓,有“观弧制矢,赐姓张氏”,“始制弓矢,官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和“性长弓矢,善张纲罗,世袭其职,因赐姓曰张”等微小区别。据此,我们可以说挥之得姓为张,是以技即职业为姓,也可以说是以官为姓,或者记作以职官为姓。春秋时由周文王的姬姓后裔所建的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始祖张挥传21世,历数百年,大概到商代初期,出了张嵩,字仲山,任御驾将军,后封为济国公。他生有张亮、张奉、张文、张进四子。这些仅见于世系而不见于古文献。再传30代至51世祖张仲,字忠嗣。他与尹吉甫共同辅佐周宣王中兴周王朝。生有张象、张宜二子。据史籍记载,张仲生活在周王朝实行共和行政的前后。当时周厉王因大行无道而被国人推翻,逃出王宫,朝中大臣就公推共和伯代行天子之职。共和元年(前841)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14年之后,周厉王病死于彘(今山西霍县),共和伯请太子姬靖即位,史称周宣王。周宣王依靠一批大臣,重振国势,征伐戎狄,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历史上被称作“宣王中兴”。张仲之后,张姓先民有很多人载人史籍。如《左传》在成公二年(前589)记有手和臂肘被箭穿连,仍奋力推车,冲向敌阵的张侯。昭公二十一年(前521)有怒杀华多僚的宋国大臣张句。另外,还有张良的先祖张老、张(走翟)、张骼、张抑朔等人,他们籽在下一节中进行介绍。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前403),晋国的韩、赵、魏三家世卿升立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它标志着中国进入战国时代。这个时期,张姓先民们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如魏国人张仪西走秦国,合纵连横,大展其才能。而楚国则有大臣张旄,曾出奇计让楚王将充当秦国使臣的张仪赶走。齐国有张丐,说服鲁国在齐楚战争中保持中立。但张姓先民主要还是以原晋国属地为其建功立业之所。在赵国,张孟谈策反韩、魏,反击智伯,一举解晋阳之围。魏有张丑力谏,阻止张仪为秦国在魏国开展外交;张倚出使赵国,使赵国在秦魏交战中倾向魏国。韩有张去疾、张谴及张良的祖父张开地、父亲张平等。秦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强的国家,在那里也出了一个很有名的张姓先民——张若。秦惠文王于公元前316年派大将司马错率兵攻占四川,贬蜀王,派张若为蜀国守。上任伊始,他迁移秦民万家人川,实行农垦,发展生产。又与张仪一起共同经营成都,按照秦国都城咸阳之制建有里闾、下仓、市肆、官舍、楼宇等。又设置锦官、盐铁官,发展官府手工业,为增强秦国国力作出了重大贡献。公元前285年,秦国废除巴、蜀侯国封号,改设蜀郡治川。张若因功被任命为首任蜀郡郡守。二、少数民族赐姓改姓元朝末年,有一个出生在山后金山(今阿尔泰山,一说大兴安岭)的蒙古将领,名叫伯颜帖木儿,他作战英勇,曾率兵多次打败农民起义军。但在一次战役中,败在朱元璋的手下,于是归附明朝。明太祖佩服他的武猛,就赐给他张姓。他的后代一直从军,传至玄孙张晟,官至都督事,进入明代中央最高军事机构的核心领导层。又如鞑靼人(明代对东部蒙古地区的蒙古族人的称呼)哈剌尔敦,英勇善战,被明成祖朱棣赐姓张,改名隆善。永乐七年 (1408)十月,张隆善被任命为北京右军都督签事,也成为一名中央军事领导集团的核心成员。另一个鞑靼人奴儿,是明代一位有名的北方边疆守将,屡立战功,宪宗皇帝朱见成为表彰他的英勇,赐姓张,改名友。成化八年(1472)八月,张友被任命为金吾卫指挥使。明代前朝,有一个女真族(满族人的祖先)人,名叫咎卜,官女真千户,领兵征战,勇猛异常,其事迹传到首都北京,明成祖朱棣非常高兴,赐姓为张,改名志义。永乐八年(1410)张志义被任命为建州卫指挥使,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东大城子。四年之后,治所移至今跨吉林、辽宁两省的浑江流域。今岫岩县前营乡张氏,本为蒙古族治良匡氏,是清代改姓张氏的。其始祖是元代的马札尔台,他历任武宗、文宗、惠宗三帝,曾任行营都统,陕甘、湖广等省平章,并知枢密院事,官至中书右丞相。二世祖也曾任中书右丞相。元朝灭亡后,其后裔世居长白山麻加乐和忽密拉,大多从事畜牧业,也有人经商巴唐地区。到11世纪继英授德时,正值爱新觉罗氏崛起于东北,于是弃牧从戎,成为努尔哈赤帐下的一员勇将,属镶黄旗。清兵人关,建立统一政权后,治良匡氏迁居盛京(沈阳)。13世祖名叫伯尔格,精通汉文,熟悉汉书,文武双全。乾隆六年(1741)调任岫岩防御使。因为热爱当地秀丽的山川,就奉侍母亲佟氏,携弟吾令吉定居下来。兄弟二人在此繁衍,子孙都改姓张氏。赫舍里氏分布在于都英额、哈达、辉发、长白山、佛阿拉、伯都讷、宪颜等地,在清代有一部分改姓张氏。扎库塔氏分布在瓦尔喀(今苏联东海滨省南部)、扎库塔、松花江、长白山等地,在清代全部改为张姓。扎拉哩氏分布在瓦尔喀、扎库木、赫图阿拉等地,在清代全部改姓为张。,爱义氏分布在爱湖流域一带,在清代全部改为张氏。明洪武元年(1368),回族人张某任宝庆(湖南邵阳)卫指挥。据《宝庆府志》卷33记载,指挥张氏的先人叫璞罗德,北平三河人。张氏任满之后,即定居武冈车林铺鸡脚塘,依靠屯田百余亩田产为生。今天邵阳市各地的回民,以马、张、苏、海、蔡姓为多,其中的张姓回族人或许就是璞罗德的后裔。唐代初年,在云南洱海地区近百个白蛮部落中,有一个相传从陇西迁来的张姓部落。公元7世纪中期这个部落的首领名叫张氏进求。这时正值乌蛮部的蒙舍龙和他的儿子龙独罗(又作细奴罗、细诺罗)开始扩张势力,建立南诏政权。7世纪70年代,细诺罗势力推进到洱海地区。据文献记载,张氏进求因抵挡不住南诏的攻势,就将自己的部落政权“禅让”给了细诺罗,而细诺罗为了酬谢张氏,就将自己的大儿子罗波海,改姓为张,改名叫张朝凤(夏正寅《哀牢夷雄列传》)。这支蛮人张氏,后来演进为彝族的一部分。清末杜文秀领导的云南各族人民起义的队伍中,有一个叫张兴癸的彝族将领,史称他是南诏王细诺罗之后,他的祖先大概就是改姓张的乌蛮人罗波海(即张朝凤)了。匈奴是古代生活在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它主要活动在秦汉、三国魏晋时代,内有19个部落,其中屠各部等少数几个部才有资格成为最高统治者单于,是匈奴族中的贵族。东汉时匈奴分裂成南北两部,北匈奴则归附汉室。三国曹魏时期,在今山西汾阳地区设置西河郡,安置南匈奴左部,—即匈奴族屠各部,历史上把他们叫做西河胡或屠各胡。从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屠各胡张XX”“西河胡张XX”的记载,这些就是匈奴张氏。如《晋书·符坚载记》云:“屠各张罔聚众数千,自称大卑子,坚遣邓羌讨平之。”《魏书·太宗纪》云:“神瑞元年六月,屠各胡张文兴等率流民七千余家内属。”《魏书·太宗纪》:“天兴元年三月,西河胡张贤等率营部内附。” 羯族是古匈奴族的一个别支,出自匈奴羌渠部,居住在今山西省东南部地区。主要活动于我国魏晋时期,十六国时代,以石勒为主曾建立过后赵政权(319—351)。羯族中张姓很多,历史文献多有记载,例如《晋书·石勒载记》云:“胡部大张旬督、冯莫突等拥众数千,壁于上党,勒往从之。”《十六国·后赵录》称:“张季,字文伯,羌渠部人也。”后赵国内张姓人特别多,石勒起兵时,十八骑中就有张噎仆、张越二骑。石勒自立为后赵王时,以张离、张良二人为门生主书,司典胡人出内。传至石虎为后赵王时,离、良二人都官至尚书仆射,另外还有张群、张豺、张散、张茂、张斯、张屈支、张夷、张举、张舂、张贺度、张沉等,都是后赵的达官显贵。姚薇元先生在《北朝胡姓考》外编第八《羯族诸姓·张氏》中对上述张氏作了一番考证之后,得出了他们是羯族张氏的结论。他认为羯族张氏之张,是“羌渠” (康居)谐声转读而来。由此看来,羯族张氏是为后赵政权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的。渤海族是古代生活在我国东北(包括前苏联、朝鲜一部分)的一个古老民族,辽金时期有一支由高姓改姓而来的渤海族张氏。隋况已在前面作了介绍。在这之前的渤海国时期(720—962),还有一支渤海族张氏。如大将张文林、大臣张仙寿等,共有达官显宦二十余人,他们活动于上层,是渤海国的贵族。但这支渤海张氏之姓张的缘由却不是很清楚。奚族是一个活动于唐宋辽金时期的古老民族。历史文献中常把它记作“奚人”、“奚回”。辽代末年,奚回离保曾在今东北地区称帝,建立奚国,改元天复。唐代奚族张氏知名的有张孝忠,曾任义武节度使。另有张忠志,本是奚人,居住在范阳,因善骑射,被范阳宋将张锁高收为“假子”,遂从义父姓张。后屡立战功。官至礼部尚书,封赵国公。唐代宗即位,拜成德军节度使,又改赐姓名为李宝臣。李宝臣,有的文献将其原名误作张宝臣。战国以后,不断有汉人移居云南,他们和当地的土人长期杂居、通婚,相互影响,到隋唐时期就形成白蛮族。唐初,在洱海、滇池周围有数以百计的白蛮部落。白蛮的族源主要是汉族,因此在语言、文字、风俗等方面和汉族大体相同,他们的姓氏也基本沿用汉姓。当时,在洱海地区有赵、李、杨、董姓等大部落。其中有一个张姓部落,相传是从陇西辗转迁来的。他们的首领名叫张氏进求。其子孙衍繁,人口日多,移居各地。到明代初年,白蛮张氏就分布到云南太和县洱西驿、云南县、浪穹县十二关、阿迷州东山江、猛丁塞(今元阳县老猛)、镇南州英武关、楚雄县、腾冲州、孟合驿、宁番(今北胜县)等地,并且很多人做了土司的驿丞、巡检、主簿、通把等官吏,其中官阶最高的是腾冲州土知州张铭。按照明代官制规定,土司官是世袭的,因此,明代的白族张氏大多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在今湖南、广西等省,有很多瑶族张氏的聚居点。如武冈县上洞乡的石界;资源县河口乡的葱坪、猴背、高山;鹿寨县沙寨的乡兴;那坡县百合乡的那乐、民兴、平坛,下华乡的上华、规六,那隆乡的坡芽;凌云县加龙乡的下伞、尖里;钦州市洞中乡的洞中、那丽、板兴,板八乡的板沟、大坑、细坑、和平。那俊乡的东山、那钦;上思县有妙乡的更辟、有生;江城县瑶家乡的象脚山、象庄、于龙塘、六家村、大碑村、莫作山、新山、席草塘、小曼凸、牛厩房、勐板山、温箐、漫薄山、甘蔗园、依郎、高山寒;龙胜县的马堤乡等,都有瑶族张氏分布。瑶族张氏的知名人士有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张有隽。壮族张氏主要分布在广西,其由来不很清楚。在清代,广西上林县有一个很有名的壮族张姓家族,兄弟二人,弟弟叫张鸿慧,康熙四十一年(1702)举人,著有《女训》、《家训》、《董训》等。哥哥叫张鸿翮,康熙间任永宁州学正。鸿翮的儿子张友朱,曾任庆远府学教授。友朱生滋。滋生鹏展,乾隆时官至通政使,著有《山左续抄》、《三难通解训言述》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综合素质教育正逐步深入到社会多元化趋势中,人才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舞蹈专业学生所需要的不仅是过硬的术科技能,同时更需要提高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提高文化素质的整合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等,而且舞蹈人才也只有将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成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所以说实现舞蹈教育多元化在日后不论是对于人才培养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都将起到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舞蹈教育;多元化发展;意义 中图分类号:J7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1)11-0105-03 一、中国舞蹈教育事业的回顾与展望 新中国舞蹈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走到今天,无论在理论构建、科学研究还是实践应用、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并且有些专业的优秀作品已跻身世界前列,当然,在收获瞩目成就同时我们不能忽略一些问题,“实践证明,舞蹈教育模式直接制约着舞蹈艺术的发展,所以改革教育模式培养多元化舞蹈人才是决定舞蹈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专业舞蹈领域来说,中国早期的基础舞蹈课程设置是不够完善与开阔的,其目的主要还是训练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专业技巧,安排的课程绝大多数是学生向老师学习舞蹈动作的形式,很难有机会给学生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创造空间。因此,教师在开始的观念上只是专注于舞蹈技能,无论是何种特点的学生均是一种培养模式和发展规划,综合素质等能力的锻炼是少之又少,因此如果选择了表演专业后,如果没有优秀的身体条件和个人的后天努力,那么,在舞蹈表演专业这个领域中前景是很不明朗的,进而对于整个舞蹈事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从传统教育体制来说,我们的舞蹈教学还是从前的口传身授,模式化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进行着,忽视了孩子的性格和能力的差异。在舞蹈行业中“三长一小”是我们对于生理条件优秀学生的形容,但面对那些或多或少有些不足的孩子以同样的教学方法对待,不去挖掘和重视孩子的多方面能力的优势,我认为是恪守陈规,也是不负责任的。文化修养的塑造、实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更是少之又少。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我想除了受限于舞蹈艺术的特性――动作性之外,传统的教育模式使教师自身缺乏创造力和综合性知识结构,也会造成舞蹈教学模式的单一反复,从而导致学生的就业领域变的单一甚至狭窄。如果我国的教育模式还是固守陈规没有综合型的知识结构,那么学生的创新精神会极度匮乏,也不能适于当下的教育理念与发展要求,这样的高度统一,使舞蹈教育如同工业化复制一样,失去了个性和特点,无法看到自身的优势和闪光点,中国舞蹈的未来局面自然会苍白和虚浮。 近些年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信息表明:应聘者的综合素质是用人单位普遍参照的选择依据。受自身素质或就业方向的局限,产生改行和放弃的念头的学生不乏少数,由此可见,舞蹈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同时更需要提高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提高文化素质的整合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等。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综合能力的培养比专业知识更为实用,舞蹈专业学生只有将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为自己谋求一个更好的未来发展方向。舞蹈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根据自身条件、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通过自己专业的特殊性,发挥出我们良好的气质形象和优秀的身体素质优势,同时注重各科目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全方位综合素质,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强化自身的优势与特长,尽早明确发展方向,并在教育、编导、理论、策划、管理、传播、文化交流等与舞蹈专业相关的领域做出多方面的选择,为日后的择业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样便可以运用综合能力在各行各业从事文艺创作、表演和群众性舞蹈文化的普及辅导工作,并根据工作的具体运作情况,更新知识,不断充电,随时获取新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自我增值,去适应社会激烈的竞争,改变自己,改变环境。 二、舞蹈多元化发展各要素分析 1.舞蹈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上,而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素质全面的新型人才。这首先要具体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培养从整体来说是全方位、多角度、综合而又系统的。新形势下,教育对教师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专业修养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院校的教师因为专业设置的“专门化”,使得以往培养的专一舞蹈技术人才偏多,这类人才专业性很强,但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智能结构偏窄,修养不够全面,当进入到实践环节中,尽管专业性很强,但却无法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无法适应岗位综合能力性的需求,在工作中往往会感到吃力,艰难。因此,多元化人才培养就要求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其专业方向的基础理论与技能训练的同时把因材施教这一关键性教学原则贯穿深入并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挖掘,因为对于舞蹈学生来说其专业知识技能应用的自由程度,未来发展方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综合特质所适宜的发展方向。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技能掌握的深度广度与熟练度,专业知识技能的获得与培养,形成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应用能力,使其具备多方面综合素质以便在毕业之后自如的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在各类实际工作中不断演练,积累,快速提高应用专业知识、技能的能力。 2.不断丰富舞蹈课程特性 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高质量舞蹈人才是21世纪对舞蹈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除了舞蹈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培养之外,还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个人的发展前景不断优化其课程结构和各学科的综合特性,因此优化改革必须使课程设置具备以下综合特性: 师范性――综合师范特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授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技能,理论,创编,教法,欣赏,实践,多媒体等方面的知识,并与大中小的舞蹈美育方法相配套进行。 艺术性――贯穿美的因素,按照人体规律和舞蹈艺术的规范明晰动作原理,全面挖掘学生艺术潜力,激发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 开放性――把握时代节奏,进行对外交流学习,从中提倡学生接受健康,新颖,富有时代气息以及符合现代人心理特征的舞蹈,并发展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意识和创新意识,在自娱过程中不断发现自我,创造自我。 综合性――了解社会人类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文学以及姊妹艺术的横向互补,强调多重文化队人才培养的影响,突破陈观念。 三、深化领域加强多元化人才培养 1.多元化培养亟须深入领域挖掘 “多元化人才是一个动态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条件下,其定义和分类均有所不同,并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进入本世纪,社会文化事业不断健全,对于舞蹈行业的发展也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舞蹈专业教育是整个舞蹈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舞蹈艺术水平的高与低与舞蹈专业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整个国民的舞蹈欣赏水平,学校的舞蹈教育,专业的舞蹈教育,教育科学,信息技术和与国际文化的联系等也同样对舞蹈专业教育的发展有着制约的作用。要想尽快实现多元化人才培养的目标还需在舞蹈教学模式中不断深化与挖掘,改变以往舞蹈教学方式,调整原有的教学体系和模式,正确把握舞蹈学的学科定位与规划,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完成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 2.教学模式多元化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基地,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水平和个性特征的能力的差异,培养方向与途径也应有所不同,需要从不同层次不同类别进行培养,提高教育质量。” 教学多元化是贯彻落实教学思想和教学目的的有效载体,是与教学思想和教学目的相匹配的。教学模式的多元化要体现在教学的方方面面。其一是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她不仅包括舞蹈能力,而且包括音乐能力、文学能力、戏剧能力等,因为这些能力与舞蹈能力密切相关,如歌舞、舞剧等,就是舞蹈与音乐、舞蹈与戏剧的综合。其二是舞蹈能力的多元化。除舞蹈表演能力外,还包括舞蹈编导能力、组织能力、策划能力、教学能力、评论能力等。 教学模式多元化中还要始终贯穿“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强调教学目的的实用化。“学以致用”历来是我国传统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舞蹈教学改革必须突出“实践第一”、“学为所用”的目的性,学生能否在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取决于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舞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由按专业设置培养转变为按市场需求、社会需求培养,实践性教学是针对市场社会需求,着眼综合技能,培养多元化应用型人才的必然手段。“因此舞蹈教学改革要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一切为了实践,一切通过实践,一切归于实践。”一。 3.专业领域多元化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舞蹈学科不会仅仅停留在舞蹈教育领域,它也渐渐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向社会各个层面辐射,并广泛应用于社会服务之中。舞蹈学科研究的逐渐深入以及它在舞蹈艺术和教育事业中所发挥的作用在不断提高,舞蹈艺术和各个综合领域不断交叉融合的同时人们对舞蹈学科的意义与价值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且服务于全社会。因此在专业领域中适当的增加不同学科的知识,会有利于本专业综合素质的增长与发挥,例如: 增设音乐综合实践素养课程――当一部分舞蹈专业的学生进入学校从事综合艺术工作时,其单一的专业性并不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配合舞蹈教学法的学习――开设心理学,教育学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来要求,开设这两门课不仅能在学习舞蹈教学法的过程中得到帮助,还可以通过普通话资格考试后取得教师资格证,扩大就业范围。 在教学实践中安排进行演出实践活动――积累经验,鼓励通过个人创作或集体创作编排舞蹈作品,参加各类文艺晚会及各类舞蹈比赛来提高技术能力,通过校外实习来提高舞蹈教学的应用能力。 利用综合大学的文化环境和专家队伍优势,打破院系的界限,根据个人的条件和需要选择某些课程或专业进一步的深入学习,例如:电脑音乐剪接制作,教育学,艺术鉴赏,人力资源管理,晚会策划,社会调查等,提供给学生更大的就业发展空间。 四、深化舞蹈艺术教育的社会价值 1.多元化人才的群众文化建设作用 舞蹈艺术起源于民间,一开始就有广泛的群众性。群众舞蹈文化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因此“群众舞蹈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繁荣群众舞蹈可以促进社会和谐。” 从这一方面来说,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舞蹈专业学生则具有更多的优势,因为他们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较强的专业技能,可以通过各类艺术形式结合群众舞蹈的内容形式并兼具各地文化特色而创作编排的舞蹈作品,歌舞类综合节目,来使人们更加具有艺术激情,展露出的社会群体各异的多元丰富的精神面貌,为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注入思想活力,使舞蹈融合社会文化性、娱乐性与各异的审美心理特质于一身,让人们在彼此交流互应中体验美感与激悦,精神得以不断升华和提高。 2.多元舞蹈文化的社会生产力促进作用 “多元舞蹈文化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即文化生产力或文化经济力。”当今,舞蹈对经济的影响体现在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各种场合里,舞蹈已经成为了一种促进双方互信了解的不可或缺的部分,这种对经济的影响也提升了舞蹈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使舞蹈的传播更加的迅速;并且随着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旅游舞蹈也随之兴起,各地兴建的各种类型的旅游景点中,旅游歌舞表演活动也蓬勃发展起来,这无疑为中华旅游歌舞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因此,舞蹈多元化后能更好地把中国文化传播出去。 所以说舞蹈艺术存在的根本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它是社会发展中人们的生存样式和自我完善方式的不断显现,这应当成为我们认识舞蹈艺术的一种文化观念,舞蹈艺术的魅力与价值只有同社会联系起来才更具有现实意义。 本课题旨在探索研究舞蹈多元化教育模式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使舞蹈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在多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上,而更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它从整个教学模式来说是全方位、多角度、综合而又系统的。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具有多元化的优势,力求使教育改革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不同条件、特点和目标,准确定位,明确发展方向,并且必须将学生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去夯实舞蹈教学的基础,并且形成教学核心,从而培养出个性鲜明、多元化的舞蹈人才。因此,实现舞蹈教育多元化在日后不论是对于人才培养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都将起到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望采纳

张姓,中国大姓之一,据传说出自黄帝,黄帝有一子是主管制造弓箭设备的“弓正”就以官职为姓了,但此说法神话的性质较强,史书可考的张姓最早有战国的辩士张仪,秦汉之际的名相张良,名医张仲景,汉末名将张飞,张郃,魏晋的书法家张僧繇,唐代天文学家张遂(一行和尚),明代中兴名相张居正等等名人,根据史书的记载来看,张姓的郡望多在北方,后来随着战乱逐渐遍及全国,时至今日,张姓已经布满全国,成为大姓之一。

信阳张继刚医学论文

张继刚1966年生,字慎之、号知行,辽宁师范大学毕业,师从杨仁恺先生三十年。集目鉴、比较、分析、考订、心性学等综合学科,建立“书画鉴定与心性学”学理。古书画鉴定家,书画家、学者,当代文人画家之代表,倡导“文人画之士人精神”。涉猎文、史、哲、诗、词等,创建“云庐艺社”学术机构。出版专著多种,发表论文300余篇,作品被耶鲁大学、剑桥大学、巴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陕西历史博物馆、四川博物院、海南博物馆、三峡博物馆等国内外博物馆收藏,并应邀个展。中国人民大学文献书画保护与鉴定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云庐艺社社长,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中文名:张继刚外文名:Zhangjigang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辽宁出生日期:1966年职业:画家、书法家、诗人、书画鉴定家、美术理论家毕业院校:辽宁师范大学主要成就:建立“书画鉴定与心性学”学理、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与研究中国书画创作与研究、诗词著作出版代表作品:《沐芦草堂丛稿》、《西泠问话——中国当代书画名家访谈录张继刚卷》个人简历1966年出生于辽宁营口。1980年开始跟随杨仁恺先生学习书画鉴定,经杨仁恺先生推荐先后拜识刘海粟先生、谢稚柳先生、启功先生、季羡林先生、冯其庸先生等诸多前辈,获益良多。1987至1990年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系美术专业学习。1990年至1997年旅大警备区政治部创作室从事书画创作。1997年至1999年北京大学访问学者。2000年至2015年香港中文大学任教。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文献书画保护与鉴定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艺术年表1996年应邀为人民大会堂创作《朝阳图》;1996年中南海西花厅收藏张继刚中国画作品《报晓》;1997年钓鱼台国宾馆收藏张继刚中国画作品《天下富贵》;1998年国画作品获全军美展二等奖;1998年美国耶鲁大学博物馆收藏张继刚中国画作品《迎春图》;1998年法国巴黎大学图书馆收藏张继刚中国画四条屏作品《梅兰竹菊》;1998年澳门博物馆收藏张继刚中国画作品《春色》;1999年香港中文大学收藏张继刚中国画作品《秋山诗境》;2005年台湾平东师范大学美术馆收藏张继刚中国画作品《报春图》;2007年台湾文化大学收藏张继刚中国画作品《幽谷兰馨》;2009年台北国父纪念馆收藏张继刚中国画作品《梅魂》;2012年新加坡国家博物馆收藏张继刚中国画作品《春意江南》;2014年海南省博物馆收藏张继刚中国画作品《四君子图》;2014年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张继刚中国画作品《四君子图》;2014年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张继刚中国画作品《秋意禅心图》;个人展览1998年张继刚画展大连市委宣传部大连2000年张继刚个人画展新加坡国家博物馆新加坡2006年张继刚个人画展香港会展中心香港2012年“高士集”澄怀雅集名家邀请展2013年“南北宗——回望董其昌”中国山水画学术研究邀请展炎黄艺术馆北京2014年“文心诗境”张继刚诗书画展博物馆系列之重庆展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2014年“文心诗境·张继刚诗书画”博物馆系列巡展成都站四川省博物馆成都2016年“汉风国粹”2016中国当代名家提名展大连市委宣传部大连2016年“世界因遗产而璀璨”2016中国古书画精品展中国人民大学北京2017年第五届“经典与风范”当代值得关注的艺术家邀请展国家大剧院北京2017年“敦煌画派论坛”中宣部、中国文联、甘肃省人民政府、敦煌研究院敦煌2017年中国画象思维永嘉论道永嘉市委宣传部永嘉2017年第二届中国文艺长安论坛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陕西省委宣传部西安获奖记录1998年国画作品获全军美展二等奖;2003年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心性学研究,获香港中文大学2003年年度学术研究一等奖;鉴定心性学学理研究很好的添补了国际上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的空白。2006年董其昌研究获香港中文大学尧宗颐学术奖;2007年苏轼《萧湘图》研究获年度学术二等奖;台北故宫第一届宗教文化保存修复与防灾学术研讨会,论文《颠龙翻海一卷收》谈王铎唐诗草书卷。出版书籍2008年四川美术出版社《沐芦草堂丛稿》2013年西泠印社出版社《西泠问话——中国当代书画名家访谈录张继刚卷》作品欣赏

  • 索引序列
  • 淮滨县张继刚医学论文
  • 张继刚医学论文
  • 淮滨县任行功医学论文
  • 医师张继刚医学论文
  • 信阳张继刚医学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