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论文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论文

发布时间: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论文

物理因素所导致的职业病一共有以下五种:中暑,减压病,高原病,航空病,手臂振动病

一、中暑

致病因素:高温、高湿、风速小、劳动强度大等因素。

治疗:主要进行对症治疗,体温高者应迅速降低体温,适时给予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抗感染。

二、减压病

致病因素:高气压环境快速减压至正常气压时,组织和血液中溶解的氮形成气泡,栓塞小血管所致疾病。

分类:急性减压病和慢性减压病

治疗:加压治疗消除气泡;反复发病和神经系统病变严重者,调离高气压作业;禁止负重作业及长时间站立的工作,并积极后续治疗和康复

三、高原病

致病因素:高原低气压性缺氧是导致该病的主要病因,机体缺氧引起的功能失代偿和靶器官受损是病变的基础

分类:急性高原病和慢性高原病

治疗: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休息并就地给予对症;大流量给氧、高压氧、糖皮质激素、钙通道拮抗剂、利尿剂等治疗,根据情况及时转移至低海拔地区

四、航空病

致病因素:人迅速上升到高空,由正常的一个大气压上升至低于一个大气压而又无适当防护的空间,氮分压下降,体液和组织中释放出的氮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存留在组织和血液中,形成气泡。

治疗:滴用麻黄素液,多做咀嚼和吞咽动作促进咽鼓管通畅

五、手臂振动病

致病因素: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手部末梢循环、手臂神经功能障碍

治疗:综合性治疗:应用扩张血管及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中医药治疗可结合物理疗法、运动疗法等,必要时外科治疗。

我国规定的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有中暑、高原病、航空病、手臂振动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各国法律都有对于职业病预防方面的规定,一般来说,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疾病才能称为职业病。

在生产劳动中,接触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有毒化学物质,粉尘气雾,异常的气象条件,高低气压,噪声,振动,微波, X射线,γ射线,细菌,霉菌;长期强迫体位操作,局部组织器官持续受压等,均可引起职业病,一般将这类职业病称为广义的职业病。

对其中某些危害性较大,诊断标准明确,结合国情,由政府有关部门审定公布的职业病,称为狭义的职业病,或称法定(规定)职业病。有的国家对职业病患者给予经济赔偿,因此,也有称这类疾病为需赔偿的疾病。

中国政府规定诊断为法定(规定)职业病的,需由诊断部门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规定职业病患者,在治疗休息期间,以及确定为伤残或治疗无效而死亡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或职业病待遇。

职业病构成要件:

1、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3、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

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物理因素职业病论文

物理因素性职业病是指职业活动中长期接触某些物理因素,导致身体出现疾病的一种职业病。其中,中暑和局部振动病是较为常见的。

1.中暑

中暑是由于长时间在高温、高湿度环境下工作,或暴露在强烈日光下,致使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失衡,导致机体功能紊乱,引起的一种职业病。中暑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头晕、乏力,重者可导致中暑性休克、中暑性脑病等严重后果。因此,需要采取预防措施,如适时停工休息、饮足量的水和电解质饮料等。

2.局部振动病

局部振动病是由于长期接触高频振动而引起的一种职业病。常见的症状包括手指、手臂、肩膀等部位的疼痛、麻木、僵硬等,严重者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关节畸形等问题。预防局部振动病需要采取措施,如选择合适的工具和设备、减少工作时间等。除此之外,还可通过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职业病,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中暑和局部振动病是物理因素性职业病的两种常见类型,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此外,还应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提高职工的职业健康意识,防范职业病的发生。

职业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改革对策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以下是我整理的职业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改革对策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物理科目是职业高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科目。物理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而实验教学是素质教育中重点强调内容,通过实验器材认识、实验过程操作、实验结果总结,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提升了物理教学成果。但是在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影响下,物理实验教学在职业高中教学中不受重视的情况还比较普遍。所以该文通过分析职业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现状,对物理实验教学的应用提出相应的策略,从而引起教育者的重视,加强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职高物理;实验教学;现状;改革对策;

从经典物理学到现代物理学,物理理论的产生都是伴随一次又一次的物理实验,可见物理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研究,所以物理学科教学要结合物理实验的教学。随着素质教学的要求下,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创新是必然趋势,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物理教学的良性发展。

1、我国职业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从没有物理实验教学到逐步增加实验器材、增加随堂实验,物理实验教学在不断推进和发展,但是在实际应用和推广过程中,暴露出大量的问题。比如:

(1)在应试教育压力下,为了追求高分和升学率,部分学校和老师未注重物理实验教学的应用,在教学课堂上仍是“老一套”,老师讲,学生听。通过实验过程讲解完成实验操作的任务,然后得出课本上的实验理论和公式,学生根本没有动手操作的空间,实验论理和公式只能通过死记硬背和课后练习来进行记忆。这样的课堂没有有趣的实验现象、没有操作的乐趣,得到的只能是“高分机器”。

(2)未将物理实验成绩纳入考核体系,导致学生对物理实验的不重视,形成反正考试又不考就不用学的错误思想,老师则是反正又不考可以不用教的惰性心理,将大量的时间应用在课堂理论讲解上,既不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兴趣的`培养,也不利于脱离课堂后物理知识的运用和教学成果的检验。

(3)古语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校实验器材和实验室的配备是物理实验教学的保证,但现实中存在的是,或没有实验器材和实验器材长时间使用破损、数量不全等现象,造成实验课上只能几个同学一起“凑活着用”的情况,严重影响学生的上课情绪,出现操作过程看其他学生操作就等于自己动手操作过的现象。所以要想让物理教学模式真正落实到实处,发挥其真实的效用,只有改变以上存在的教学现状。

2、探索职业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措施

转变思想认知,改革教学模式

老师首先要了解和重视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其次结合学生的真实情况,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试验问题的提出、实验过程的设计,在物理教学中实现实验教学。比如:在仪器使用一节中,不要因为考试范围中这节的考量较少就忽略该节的实验,这样导致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出现“这个仪器似乎见过,但是不会用”的尴尬情况发生。所以在进行试验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仪器使用,认识仪器的名字,知晓它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比如常见的仪器有刻度尺、游标卡尺、天平、电流表、电压表等,也为以后学生自行准备电力、动力等相关实验自行准备器材提供可能性。另外,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到的理论和公式死记硬背得到的更容易理解和运用。

所以坚持实验教学的模式,从而培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为以后的物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方面的重视也是相当重要的。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出发,在学校范围内推广物理实验教学,设置物理实验课程、开展物理实验教学评比、举办物理实验竞赛,为老师实行物理实验教学提供良好的氛围,避免出现老师有心进行物理实验教学,但是学校不支持的现象,同时也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加强物理实验和操作的参与度。

纳入考核标准,健全考评体系

学生的物理成绩,应该包含测试成绩和实验成绩两部分,按照不同的比例形成综合成绩,以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重视程度,从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实验操作是一个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协作能力的过程。比如:在“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实验中,2个同学1组,1人操作1人记录,结束后换角色再次进行。

首先自行准备实验所需器材,然后开始实验,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将弹簧的一端系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立刻度尺,记录的同学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刻度尺寸上的刻度,然后操作的同学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数量依次增加,记录的同学依次记下相应的刻度,最后根据所记录数据,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弹力为纵坐标建立坐标图,绘制曲线。

一轮结束后2人互换,再进行一次操作,对比其他的同学的操作,发现自己操作的不足,对比两次实验后得出的数据是否一样,最后经过讨论,2人得出弹簧伸长量与弹力之间的关系式。通过这个实验,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知道实验流程,更能自己操作实验,同时培养了小组成员的合作精神。老师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观察每位学生操作是否规范,判断实验结果是否正确,进行综合评价,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打分。

满足器材数量,引进先进技术

职业高中实验器材的购入是对物理实验教学实施的保障。要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成果,首先要根据学校学生人数购入相应数量的实验器材,方便进行一些简单常规的实验操作,保证学生物理实验的顺利进行。比如:用电表和滑动电阻器来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流于电阻的关系。但是在一些力学问题中,这样的实验操作比较难以实施,成效也不显著,所以需要借助一些新兴的科技来实现更好的实验效果,比如虚拟实验室、3D技术等。动力学实验就适合在虚拟实验室中进行,学生通过电脑操作,模拟物体的运动速度(匀速运动、加速运动、减速运动),运动的轨迹(直线运动、曲线运动),以此来探究自由落体运动、圆周运动、匀加速运动与摩擦力的关系等,将抽象的动态变化立体呈现出来便于学生的研究与理解。同时和传统实验室相比,危险系数更低,确保了学生的生命安全,对于反应时间长的实验,也可以缩减实验时间,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

引进专业人才,提升专业技能

老师是物理课堂的主导者,其知识储备、教学经验、专业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成果。所以老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接触新科技,提高其教学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以自身过硬的素质来适应学生不断增长的学习需求。一是学校定期开展培训课程,学习如何更好地开展物理教学。二是学校与学校之间定期展开研讨会,就学生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经验进行交流,促进实验模式的更好开展。三是注重科学技术的使用,互联网时代和科技时代下,研究和运用虚拟实验室的应用,使实验成效更大化。四是人才引进上,学校不仅要看老师的学历背景,更要将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作为评定标准。

3、结语

物理实验教学在职业高中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操作能力、锻炼科学探索能力和思维能力,将其培养成综合素质人才。所以该文从4个方面进行职业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措施研究。分别是:转变思想认知,改革教学模式;纳入考核标准,健全考评体系;满足器材数量,引进先进技术;引进专业人才,提升专业技能,以期改变现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素质人才培养和物理教学的进程。

4、参考文献

[1]王希英.职业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改革措施[J].才智,2019(19):141.

[2]李智龙.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改革对策[J].甘肃教育,2017(21):78.

[3]陈映亦.小议职业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改革[N].贵州民族报,2017-07-12(C3).

[4]凌宇飞.初中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衔接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0.

[5]魏巍.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力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9.

[6]郝明慧.基于规则空间模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设计与应用[D].河南师范大学,2019.

糖尿病致病因素论文

我现在也要写一篇关于糖尿病的毕业论文,我是学影像的,可以给我提供一些学习建议么,谢谢,急需。

为什么那么多人会得糖尿病呢?”笔者关切地问道。蔡教授说,糖尿病是一组内分泌──代谢疾病。人体内有一种重要的激素叫胰岛素,由胰脏的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在人体三大代谢(即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缺少它,三大代谢就乱了套,身体内的合成代谢减少,分解代谢增加;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加;尿中出现葡萄糖,这就成了糖尿病。在发病机理中,Ⅰ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岛β细胞损害,胰岛素绝对缺乏所致;Ⅱ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受体有缺陷,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所致。到目前为止,医学界对糖尿病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可能是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有关。在一些糖尿病的家庭系谱中,常可找到同样的病人。在环境因素中,肥胖、感染和多次妊娠者患此病最为常见。值得提出的是:肥胖是糖尿病患病率增加的重要原因。有资料表明,在40岁以上的人中,体重超过正常者,发病率达‰,而体重在正常范围以下者发病率仅为‰。“那么,怎样才算肥胖或超重呢?”我们问。蔡教授说,粗略地说,一般人的身高(厘米数)减去105就等于标准体重(公斤数),如果一个人的体重超过标准的10%,就算超重。蔡教授说,超体重者进行减肥,不但可以增加体形美,而且在防治糖尿病上也有重要的意义。“百病之母”“我们看见很多糖尿病者面色红润,与健康人差不多,究竟糖尿病有多大危害呢?”我们问。蔡教授说,尽管糖尿病本身并不危及生命,但由于病者的血糖升高、蛋白质分解增加和机体的抵抗力降低,很容易引起病菌感染,严重者可由于感染或其他并发症而诱发急性代谢紊乱,引起酮症酸中毒或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所以,你不要看有些病者表面很好,他(她)却处处潜伏着危机。尽管目前治疗技术有很大发展,使糖尿病者寿命大大延长,但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一些慢性并发症仍很难避免,这可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1、在血管病变方面,常有两种类型,即大血管和微血管的病变。前者为动脉粥样硬化,常累及主动脉、冠状动脉、大脑动脉、肾动脉、足背动脉等大中动脉,并由此发生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下肢坏疽等。微血管病变常累及许多器官和组织,其中最重要的是肾小球硬化症、糖尿病性心肌病变和视网膜病变,后者常是糖尿病者失明的主要原因;2、在神经病变方面,由于糖代谢障碍,使神经能量供应不足,加上微血管病变,使整个神经系统受累,最常见的是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炎。如累及植物神经,还可引起瞳孔和出汗改变、腹泻、便秘、尿失禁、阳痿等。如因血管硬化而并发脑血管病,则后果更严重。由糖尿病派生出来的疾病还有很多,医学上称它们为糖尿病并发症,因此,糖尿病可算得上是“百病之母”。如何诊治“那么,怎样知道得了糖尿病呢?”蔡教授告诉我们,糖尿病的典型表现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但有相当一部分人只有血糖升高而无明显症状。还有一些人是因并发症就医时才发现患糖尿病的。由于糖尿病的并发症多而严重,所以及早诊断和治疗,有利于减少和推迟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目前,一些单位对40岁以上职工每年检查一次血糖和尿糖,这有助于发现早期病人,值得提倡,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都可以进行。对一些有糖尿病家族史或妊娠糖尿病史的人,以及肥胖的、怀疑有糖尿病的人,定期进行血糖、尿糖检查更属必要。也可自己先用尿糖试纸做初步检查,如系阳性再进一步检查确诊。此法很简单,只将试纸浸入尿中5秒钟,取出比色就可大体知道有无尿糖。但要注意,维生素C、左旋多巴等药可引起假阴性,故如服用这类药物时不宜用本法测定。在治疗方面,蔡教授谈到,目前对糖尿病只能对症处理。一个人得了糖尿病,首先要认识到这种病是缺乏根治方法的慢性疾病,必须长期乃至终生治疗。因此,需要病者和医生密切合作,耐心治疗。如果措施得当,糖尿病人仍可达到正常健康人同样的寿限。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一项基础措施,不论是哪一类型的糖尿病,均应长期和严格遵守。很多非胰岛素依赖型病者,特别是肥胖者,通过认真控制饮食,就能使症状改善,并能很好地控制病情。饮食治疗包括总热量估计、营养成分的合理分配和进餐的定时定量,由医生根据病人标准体重、工作种类、生活习惯及病情具体制定和调整。一般来说,接受治疗的病人,开始总觉得很饿,抱怨医生批准的进食数量太少。有些人甚至会忍不住偷吃东西,像馋嘴的小孩一样。所以,在住院期间,护士长常常要检查糖尿病患者的柜子和床头,“没收”一些藏起来的食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病人出院后,或在家中治疗的病人,则完全要靠自己的自觉性和毅力,才能抵御周围美味食物的诱惑。有时病人实在饿得厉害,可以找些缺乏营养的食物果腹,例如吃一些反复煮过的老菜渣充饥。说到这里,蔡教授笑了笑说,看来,有的病人也挺可怜。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一切都是为了控制血糖,巩固疗效,希望患者能理解医生的苦心,坚持长期合作。运动治疗是一种很有效的治疗,可促进肌肉利用葡萄糖,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血中的低密度脂蛋白,降低甘油三酯,从而可减少或延缓血管病变,运动对超重者更为有效。运动的方式可多种多样,从跑步、爬楼梯到打太极拳均可。但要注意控制运动量,适可而止,切勿过量运动,并持之以恒。有些人“三天打鱼,两日晒网”,这不会有多大效果。最好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制定运动计划,并定期检查效果,还要注意,在空腹、饭前和注射胰岛素后,不宜运动,因这时运动容易引起低血糖而发生意外。此外,当合并严重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性肾病者及糖尿病失控者也不宜用运动治疗,以免发生意外。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替代治疗,必须根据病情和病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才能收到显著疗效,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主要需做好以下三点:一、加强病情监测 专科医生应定期进行随诊;而病人自己应定期到医院门诊,检测血糖和24小时尿糖量;每隔2~3个月宜复查糖化血红蛋白一次,以了解病情控制程序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每半年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着重了解血脂水平和心血管、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早期症状。有条件的病者和家属,除要学会尿糖测定外,还宜学会用血糖计来测定毛细血管的血糖含量,以便更好地调整用药,实现家庭自我血糖监测。二、坚持良好的病情控制 长期和良好的病情控制不仅可以纠正代谢紊乱,消除症状,保障儿童患者正常生长发育和成人患者具有一定劳动力或工作能力,而且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根据血糖监测,良好的治疗控制为:早餐前血糖每分升70~90毫克,早餐后1小时100~160毫克,早餐后2小时80~120毫克;24小时尿糖量小于5克。中等控制的血糖分别为早餐前70~100毫克,早餐后1小时100~180毫克,早餐后2小时80~150毫克;24小时尿糖量在10克以内。三、充分宣传教育 糖尿病者要长期密切配合医生取得良好的病情控制,必须懂得一些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和治疗控制要求。最好能学会尿糖定性测定和血糖计使用,掌握饮食治疗原则和具体实施办法,应用降糖药物的注意事项,学会自己注射胰岛素等基本技术。保持规律的生活,戒烟、酒等,以便能在医生指导下长期坚持合理治疗。

体内糖平衡主要由胰岛素(INS)控制,胰岛β细胞可释放INS调节餐后的血糖,也可通过β细胞的增长适应长期的INS需求,如果其中任一环节发生障碍,引起绝对或相对INS缺乏,则可引发糖尿病。有关INS的生物合成和释放调节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对于β细胞再生研究直到近年方引起重视。非INS依赖型糖尿病(NIDDM)发病机理并不十分清楚。但有证据表明:对葡萄糖的刺激反应INS分泌减少和β细胞增长不足易患此病〔1〕,而老年人存在胰岛再生能力低下,可能与糖尿病患病率高有关。Ⅰ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引起β细胞损伤,致失代偿,此病初发时常有INS的短期恢复,说明缺损的胰岛细胞竭力满足体内INS的需求。研究β细胞增长的调节将有助于了解糖尿病发病机理,对糖尿病的治疗也将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β细胞增长的难度,如何增长,调节因素等问题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1 β细胞生长能力与糖尿病目前常用C57BL/6J小鼠作为研究NIDDM的遗传性糖尿病动物模型,该种系1988年由美国Duke大学培育成功,为单糖尿病遗传基因病鼠。此鼠在正常饲料喂养下不发病,在高脂肪(33%),高单糖(38%),低纤维素(<3%)饲料诱导下,经过4 w(由4周龄开始至8周龄)发病。它与C57BL/KSJ鼠种的胰岛再生能力不同,即用葡萄糖刺激C57BL/6J小鼠胰岛,可增殖的细胞比率较C57BL/KSJ的多一倍。当发病时,C57BL/6J小鼠出现中度糖尿病、INS抵抗、肥胖和胰岛过度增生,C57BL/KSJ的早期症状与前者相似,但随后出现重度糖尿病,体重下降,β细胞破坏及死亡,这些观察表明胰岛素细胞再生能力决定了糖尿病的表现形式,支持人类Ⅱ型糖尿病是多因素致病的遗传观点。另有证据表明,NIDDM患者的β细胞总量比相应对照组(体重匹配)少〔1〕。有人提出一种假设,认为肥胖者由于外周INS抵抗,β细胞总量应适应性地增加,假如β细胞没有增长,INS产生将不足,便会引发糖尿病。由于胰岛有生产INS的较大贮备,β细胞的适度减少不会引发糖尿病,然而长期持续增加功能负载,致β细胞总量减少,INS释放会逐渐减少。另外,胰岛也存在质的异常,如NIDDM患者血中INS原/INS比值增高,是否通过β细胞的增殖可遮掩质的异常也是今后寄望的研究课题。由此可见,除了INS分泌、抵抗外,还应研究β细胞的生长能力。β细胞增长能力与Ⅰ型糖尿病的发病关系不大,它主要因自身免疫损伤胰岛,发病初期经历了INS的合成由增多到减少的变化过程,表明胰岛为满足机体对INS的需求进行了再生的努力,因不能充分代偿,必然引发糖尿病。如及时用免疫抑制剂中止β细胞损害,可不致于发生严重的糖尿病症状。由于β细胞可再生的部分有限,此种治疗需在自身免疫损伤β细胞的初期进行。2 胰岛β细胞的生长人到成年以后,有些细胞仍然进行着细胞分型,如表皮细胞、血细胞,有的不再进行分裂增殖,如神经细胞,即损伤后不能通过增殖来修复;有些细胞正常时并不进行分裂增殖,但当损伤后,细胞可旺盛地进行分裂,达到修复目的,如肝细胞。胰岛细胞平时也是处于相对静止期,并不分裂,但当损伤后需修复时只有很少一部分细胞可以进行分裂,且随年龄增长,可增殖细胞的部分也逐步减少。β细胞增殖周期分裂过程同其它细胞相似,由G1期、S期、G2期和M期组成,整个细胞周期时间为 h,平时处于相对稳定的G0期。分析葡萄糖对β细胞增殖的作用,见细胞周期各时期变化与葡萄糖无关,说明葡萄糖是调节部分细胞进入“可增殖部分proliferative compart,PC)”,使之进入细胞循环进行增殖。这与一般的调节机制相同,即进入细胞周期后是由与启始刺激因子不同的一系列调节物调节。用不同刺激条件观察细胞周期,可估计最大PC,即能够再生的部分细胞,胎鼠的胰岛约为10%,到成年时减到不足3%,而剩余大部分胰岛处于不可逆的G0期,不能进行细胞增殖〔5〕。以上研究说明胰岛再生能力受能够再生细胞的存有量和刺激因子的双方约束。3 β细胞的增长方式〔2,3〕β细胞的增长包括三方面:由β细胞前体衍变,即增生或化生;β细胞体积增大——肥大,β细胞数目增多——再生。给正常成年大鼠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破坏胰岛,可造成永久性糖尿病模型,而给刚出生的大鼠注射STZ14 d后血糖恢复正常,此时可见管状上皮存在,含有INS的细胞,另外胰岛随胰管的生长而增长,表明胰岛细胞可增生。虽然缺乏β细胞前体的形态标志物,不能直接测定前体,但间接证据表明存在在此过程。关于β细胞肥大的研究较少,它主要由营养素刺激,适应INS增加的需求,致β细胞体积增大,INS产生增多,但在β细胞生长方面此种方式有限,只是部分质(INS分泌增多)上的修复。4 β细胞生长的调节因子 营养素调节 胎儿和新生儿胰岛发育变化较大,尤其是出生后受营养素的刺激,在妊娠20 d前的胎鼠胰岛主要由混合必需氨基酸刺激再生,葡萄糖不起作用,而妊娠末期为对葡萄糖敏感,氨基酸降到次要地位。此种转变似乎是为出生后作准备,何种因子调节此变化尚不清楚。氨基酸的促进作用,可持续到成年,但不再起主导作用〔4〕。D-葡萄糖、D-甘露糖或混合必需氨基酸由β细胞代谢刺激再生,用甘露庚酮糖抑制葡萄糖代谢,刺激作用消失。不能代谢的糖类,如L-葡萄糖、3-0-甲基葡萄糖或果糖不能促进再生。这些研究表明,β细胞再生与INS合成和释放一样,与刺激物的代谢相关。也有报道游离脂肪酸可促进再生。 生长因子的调节 现已知体内含有一组多肽生长因子,其结构与激素相似,通过特异性膜受体传递生物学信息,称之为生长因子。根据生长因子产生细胞和支配细胞间的关系,主要有下列三种模式:(1)内分泌型:产生生长因子的细胞分泌出来的生长因子,通过血液携带作用于远处的细胞;(2)旁分泌型:产生生长因子的细胞分泌出来的生长因子作用于邻近的细胞;(3)自分泌型:产生生长因子的细胞所分泌的生长因子作用于细胞本身,其本身有相应的受体〔6〕。生长调节素或INS样生长因子(IGFs)由生长激素刺激生产和释放,它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机制促进局部细胞增殖。鼠胰岛可释放IGFⅠ和IGFⅡ,外源性IGFⅠ和IGFⅡ的加入促进胰岛细胞再生,另外用IGFⅠ抗体可抵消部分生长激素(GH),促进增殖作用。这些研究表明,IGFs中介了GH促生长作用,INS可与Ⅰ型IGF受体作用促进胰岛再生。血小板衍生长因子(PDG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对某些细胞的作用,可称为“支配”因子,因它们本身并不进入细胞循环,而是通过其后的“执行”因子,如INS、IGFs或表皮生长因子(EGF)使细胞再生。 激素的调节 已知生长素(GH)对β细胞再生和INS的合成有促进作用,与此密切相关的催乳素和胎盘催乳素也促进再生,鼠β细胞有催乳素受体,在许多组织GH是通过刺激IGFs的产生和释放而起到促进细胞增殖效应的〔7〕。胃肠(GI)肽类激素除调节消化器官本身的活动外,还具有促激素和促生长等生理机能。GI肽类中的胃泌素、缩胆囊素、促胰液素和抑胃肽均刺激INS释放。有报道促胰液素和缩胆囊素可促进胰岛素细胞再生,但此方面的研究较少,需进一步证实。类固醇激素对胰岛作用的研究,体内与体外的实验结果不一致。体内给予糖皮质激素促进β细胞肥大、增殖、血中INS浓度升高;而体外实验为糖皮质激素抑制INS释放和细胞再生,也有报道不抑制,但未证实其促进作用。 基因的调控 为提高胰岛细胞再生能力,许多学者从基因调控方面进行了探索。大鼠经90%去胰岛术在数周内发生糖尿病,再用DNA修复酶多聚(ADP-核糖)合成酶抑制剂尼克酰胺治疗可诱导胰岛细胞再生,减低糖尿病的发病率。已鉴定其作用是由一种仅在增生的胰岛表达,而正常胰岛不表达的特异再生基因(regenerating gene,Reg gene)所致〔8,9〕,由此生产的Reg蛋白参与β细胞的再生增殖〔10〕。人类Reg基因也已鉴定,其结构同大鼠的相似。另外正常的胰腺泡细胞也可产生Reg蛋白,以前由人体胰石和胰液分离的胰石蛋白(Pancreatic stone protein,PSP)以及由人胰腺分离出的胰线蛋白(Pancreatic thread protein,PTP)均为由Reg基因产生的同一种蛋白〔11,12〕。Reg蛋白的作用可以看作为胰岛β细胞的自分泌型生长因子,最近有人观察到用不同营养因素和激素作用培养的大鼠胰岛细胞,可见β细胞的增殖与Reg基因的表达有相关性〔13〕。用Reg蛋白治疗90%去胰岛大鼠,β细胞增加,血糖显著降低〔14〕。另外Reg蛋白促进离体β细胞核中3H-TdR的掺入增多。这些结果表明,Reg蛋白有望开辟治疗糖尿病的一种新途径。另外许多其它因子,如cAMP、胰岛素原、糊精、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均有报道与胰岛的修复相关〔3〕。作者简介:张世联,男,43岁,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胰岛素抵抗作者单位:张世联 王 薇 (河北省医学科学院,石家庄 050021)参考文献1 Kloppel G,Lohr M,Hablich K et path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type Ⅰand typeⅡ diabetes Synth Path Res,1985;4:102 Swenne beta-cell growth and diabetes ,1992;35:1933 河津 捷二,石井 主税,大野 富雄 et al.胰ヲンダルハンス岛β细胞再生.综合临床,1994;43(2):2554 Swenne DNA replication of the islets during develpment of rat growth hormone and ;34:8035 Pardee events and regulation of cell ,1989;246:6036 陈诗书.医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医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5:313~3307 Nielsen of growth hormone,prolactin and placental on insulin content and release and deoxyribonucleic acid synthesis in cultureed pancreatic ,1982;110:6008 Terazono K,Yamamoto H,Takasawa S et novel gene activated in regenerating Biol Chem,1988;263:2 1119 Eizirik DL,Sadler S,Palmer of pancreatic β relevant phenomenon in early IDDM?Diabetes,1993;42:1 38310 Ishii C,Kawazu S,Tomono S et of a regenerating(reg) gene protein in pancreatic islets of remissinon BB/Wor/Tky J,1993;40:26911 Gross J,Carlson RI,Brauer AW et ,characteriz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an unusual pancreatic human secretory Clin Invest,1985;76:211512 De Caro A,Boncel J,Rouimi P et amino acid sequence of an immuoreative form of human pancreatic stone protein isolated from pancreatic ,1987;188:20113 Francis PJ,Southgate JL,Wilkin TJ et of an islet regenerating(reg) gene in isolated rat islets:effects of nutrient and non-nutrient growth ,1992;35:23814 Watanabe T,Yonemura Y,Yonekura H et beta cell replication and amelioration of surgical diabetes by Reg Natl Acad sic USA,1994;91:3 589

这是要花钱的

职业病的案例及因素论文

生活中,不同的职业会有不同的职业病。这里举一个案例,一个IT程序员的职业病发作情况;张先生是一名IT程序员,工作十几年,工作强度较大。最近半年,张先生出现了一些物理和心理上的问题:一是经常性头晕目眩,有时还伴有恶心想吐的感觉。长时间的屏幕观看和密集的编码工作,让张先生的视力下降,也出现了轻微的眼疾,时常头晕目眩。二是手指关节和手臂酸痛。张先生一天要操作键盘10多个小时,长期的重复动作导致他出现了“鼠标手”和肩颈疼痛等症状。三是失眠和精神紧绷。项目时常要加班到深夜,长期的高工作强度导致张先生出现睡眠障碍,夜不能寐,精神也时常处于紧绷状态,容易焦虑和抑郁。四是社交困难。工作 occupy了张先生大部分时间,很少有时间见朋友,久而久之,张先生发现自己的社交能力下降,和人交往时会感到尴尬和疏离。这些都是IT行业常见的职业病,长期的高强度屏幕工作、重复性劳损运动以及工作压力过大都可能导致眼睛疲劳、腕管综合征以及心理问题等。对此,张先生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一是适当减少工作时间,避免过度劳损视力和手臂。二是加强运动,如散步、跑步等以活动身体。三是睡眠充足,保持身体健康。四是注意心理调节,学习一些放松方法以缓解工作压力。五是加强社交,周末花时间跟朋友见面,缓解社交困难感。只有合理分配生活和工作,才能最大限度避免职业病的发生。保持身心健康,才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正常的效能,达到事业的成功。职业病的防治始终要靠个人的意识和行动,这需要我们对自身的身心状况保持清晰的认识和对生活的合理把握。

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要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所规定的职业病防治法,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3、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四个条件缺一不可。自然有职业病,那么肯定会有职业病案例!江苏省发现国内首例因 “铟”中毒引发的职业病 咳嗽气喘数月病因不明 28岁的小伙子小吴在一家知名的电子制造企业打工,他负责喷涂一种金属材料,每天在车间工作十几个小时。小吴说,有的工友干了两三个月就感到“不舒服”辞工了,而他也是频频咳嗽。但是小吴以为自己只是患上了感冒,仗着年轻身体好,硬是“撑”了一年半。去年7月,小吴出现了严重的咳嗽、气喘,并伴有持续性的发烧。随即在当地住院进行治疗。 肺部发现稀有重金属元素 去年11月,小吴被转到了南京市鼓楼医院。CT检查发现,小吴的肺部全是白色的粉尘颗粒。而医生取小吴肺部组织活检寻找病因,发现在患者的肺泡里有像牛奶一样的乳白色液体。医生将从患者肺部找到的白色粉尘颗粒送到南京大学的实验室进行分析检测,检测报告显示,主要成分除了氧化硅和氧化铝外,还有一种重金属元素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那就是“铟”。“铟”是一种稀有金属,是制作液晶显示器和发光二极管的原料,这种元素因为稀少,比黄金还贵,而铟的毒性比铅还强。

自然有职业病,那么肯定会有职业病案例!江苏省发现国内首例因 “铟”中毒引发的职业病咳嗽气喘数月病因不明28岁的小伙子小吴在一家知名的电子制造企业打工,他负责喷涂一种金属材料,每天在车间工作十几个小时。小吴说,有的工友干了两三个月就感到“不舒服”辞工了,而他也是频频咳嗽。但是小吴以为自己只是患上了感冒,仗着年轻身体好,硬是“撑”了一年半。小吴出现了严重的咳嗽、气喘,并伴有持续性的发烧。随即在当地住院进行治疗。肺部发现稀有重金属元素小吴被转到了南京市鼓楼医院。CT检查发现,小吴的肺部全是白色的粉尘颗粒。而医生取小吴肺部组织活检寻找病因,发现在患者的肺泡里有像牛奶一样的乳白色液体。医生将从患者肺部找到的白色粉尘颗粒送到南京大学的实验室进行分析检测,检测报告显示,主要成分除了氧化硅和氧化铝外,还有一种重金属元素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那就是“铟”。“铟”是一种稀有金属,是制作液晶显示器和发光二极管的原料,这种元素因为稀少,比黄金还贵,而铟的毒性比铅还强。

简简单单的就行职业病学毕业论文,原创,我行.

宫颈癌致病因素论文

宫颈癌不但在女性生殖器官癌瘤中占首位,而且是女性各种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的癌瘤,但其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目前治疗方案以手术和放射治疗为主,亦可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但中晚期患者治愈率很低。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关于,一起来看看吧! 般认为,病毒感染、多重 *** 、太年轻发生性经验、抽菸、长期使用避孕药,是子宫颈癌的危险因子。 病毒感染 人类乳突病毒感染是最根本、最重要原因。常见的高危险株包含第16、18、31、33型等,而以第16型和第18型最为重要。人类乳突病毒的E6与E7基因被认为和致病最有关系,他们抑制了p53以及Rb两个肿瘤抑制基因。 人类乳突病毒会从受伤的子宫颈上皮、以及子宫颈上皮的“鳞状柱状上皮过渡区”***即transformation zone或称squamous-columnar junction***感染细胞。虽然绝大部分的感染属急性感染,惟一旦演变成慢性感染便容易癌化。多重 *** 者会增加感染频率,使得慢性感染的可能性增加。 性行为及分娩次数 女性的子宫颈口“鳞状柱状上皮过渡区”在年轻时分布在靠外侧处,随着年龄、生产数增加,这个过渡区会往子宫内部移动。过渡区分布越靠外侧,则受人类乳突病毒感染的机会就越大。所以越早有性行为的女性,其往后的岁月里发生子宫颈癌的机率也越高。 其他行为因素 众所周知,吸菸有害健康。但很多女性朋友可能还没意识到,吸菸也会增加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生率。这种影响会随着吸菸年限,每日吸菸量的增加及不使用过滤嘴而更加显著。据报道,吸菸妇女比不吸菸者患宫颈癌或恶性肿瘤的机会高出50%,尤其是每日吸菸15支或更多,及烟龄达10年以上者,比不吸菸的妇女患宫颈癌的机会高80%以上。如果丈夫或男友是菸民,每天跟他一起生活的女性,患宫颈癌的机会比配偶不吸菸的妇女发病机会高40%。 研究显示,与不吸菸妇女相比吸菸者宫颈区域性分泌物所含致癌物浓度较高,致使宫颈上皮更易发生异常改变。而吸菸又可抑制宫颈区域性的免疫力。使机体无法及时清除受HPV感染的细胞或已经发生癌变的细胞。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吸菸会增加宫颈肿瘤的发病率了。另外,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也可影响疾病的发生。 1、宫颈肿瘤癌患者绝大多数是已婚的女性,未婚女性则极少见。过早性生活、早婚或多产的女性,其患病危险性比一般女性成倍增高。 2、宫颈肿瘤与子宫颈糜烂、裂伤及外翻有密切关联。由于宫颈遭受各种创伤、激素和病毒等的 *** 后,很容易引发宫颈肿瘤。权威专家指出宫颈糜烂者,其宫颈肿瘤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宫颈糜烂者。 3、包皮垢因素与宫颈肿瘤发病率也有密切关联。因为包皮垢会携带病毒或化学致癌物质,如包皮垢中的胆固醇经细菌作用后,可转变为致癌物质,由此肯定会增加患病危险性。 4、疱疹病毒侵入,会引起子宫癌前病变导致肿瘤发生。在宫颈肿瘤细胞中可见到疱疹病毒,且患者疱疹病毒的抗体阳性率为80%左右,这表明疱疹病也是引发肿瘤的祸凶。 5、性激素和雌激素等因素,能促进子宫及 *** 组织生长和 *** 宫颈上皮增生,且比较容易导致肿瘤病变的发生。 宫颈癌病理 子宫颈癌是由于人类乳突病毒长期慢性感染子宫颈上皮细胞,导致上皮细胞化生不良***Epithelial cell dysplasia***,进而癌化。其中第十六型人类乳突病毒慢性感染易造成鳞状细胞癌;第十八型人类乳突病毒慢性感染易造成腺癌。流行病学上,第十六型人类乳突病毒感染的盛行率高于第十八型人类乳突病毒感染,是故临床上子宫颈癌以鳞状细胞癌表现为主,腺癌则相对少见。 以 *** 内诊可发现病灶处出现如草莓表面般的punctation pattern,严重时这些punctation pattern甚至会相连成Mosaic pattern的血管网。子宫颈切片显微镜下可发现细胞化生不良***dysplasia,依化生不良的上皮细胞厚度决定CIN classification***。子宫颈抹片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癌细胞常见的高核质比***High N/C ratio***及病毒感染常见的细胞挖空现象***koilocytosis***。 宫颈癌的临床表现 早期宫颈癌常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宫颈可光滑或难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区别。颈管型患者因宫颈外观正常易漏诊或误诊。随病变发展,可出现以下表现: 症状 1、 *** 流血 早期多为接触性出血;中晚期为不规则 *** 流血。出血量根据病灶大小、侵及间质内血管情况而不同,若侵袭大血管可引起大出血。年轻患者也可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老年患者常为绝经后不规则 *** 流血。一般外生型较早出现 *** 出血症状,出血量多;内生型较晚出现该症状。 2、 *** 排液 多数患者有 *** 排液,液体为白色或血性,可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或有腥臭。晚期患者因癌组织坏死伴感染,可有大量米汤样或脓性恶臭白带。 3、晚期症状 期患者由于肿瘤增大,会出现各种压迫症状。疼痛是常见的压迫症状之一,其发生率为 %,多见于Ⅲ、Ⅳ期患者。若病灶侵犯盆腔结缔组织,骨盆壁,压迫输尿管、直肠和坐骨神经时,压迫症状常见下腹痛、腰痛,尿频、尿急、 *** 坠胀感、里急后重、下肢肿痛、坐骨神经痛等;癌灶压迫或侵犯输尿管,严重时而导致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肾功能损害等,最后导致尿毒症则死亡。 体征 原位癌及微小浸润癌可无明显肉眼病灶,宫颈光滑或仅为柱状上皮异位。随病情发展可出现不同体征。外生型宫颈癌可见息肉状、菜花状赘生物,常伴感染,肿瘤质脆易出血;内生型宫颈癌表现为宫颈肥大、质硬、宫颈管膨大;晚期癌组织坏死脱落,形成溃疡或空洞伴恶臭。 *** 壁受累时,可见赘生物生长于 *** 壁或 *** 壁变硬;宫旁组织受累时,双合诊、三合诊检查可扪及宫颈旁组织增厚、结节状、质硬或形成冰冻状盆腔 晚期患者 除继发如尿毒症等全身症状外,还往往出现消瘦、贫血、发热、全身衰竭、恶病质等临床症状。 病理型别 常见鳞癌、腺癌和腺鳞癌三种类型。 1、鳞癌:按照组织学分化分为Ⅲ级。一级为高分化鳞癌,二级为中分化鳞癌***非角化性大细胞型***,三级为低分化鳞癌***小细胞型***,多为未分化小细胞。 2、腺癌:占宫颈癌15%~20%。主要组织学型别有2种。①黏液腺癌:最常见,来源于宫颈管柱状黏液细胞,镜下见腺体结构,腺上皮细胞增生呈多层,异型性增生明显,见核分裂象,癌细胞呈乳突状突入腺腔。可分为高、中、低分化腺癌。②恶性腺瘤:又称微偏腺癌,属高分化宫颈管黏膜腺癌。癌性腺体多,大小不一,形态多变,呈点状突起伸入人宫颈间质深层,腺上皮细胞无异型性,常有淋巴结转移。 3、腺鳞癌:占宫颈癌的3%~5%。是由储备细胞同时向腺细胞和鳞状细胞分化发展而形成。癌组织中含有腺癌和鳞癌两种成分。 转移途径 主要为直接蔓延及淋巴转移,血行转移较少见。 1、直接蔓延最常见,癌组织区域性浸润,向邻近器官及组织扩散。常向下累及 *** 壁,极少向上由宫颈管累及官腔;癌症向两侧扩散可累及宫颈旁、 *** 旁组织直至骨盆壁;癌症压迫或侵及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阻塞及肾积水。晚期可向前、后蔓延侵及膀胱或直肠,形成膀胱 *** 瘘或直肠 *** 瘘。 2、淋巴转移:癌症区域性浸润后侵入淋巴管形成瘤栓,随淋巴液引流进入区域性淋巴结,在淋巴管内扩散。淋巴转移一级组包括宫旁、宫颈旁、闭孔、髂内、髂外、髂总、骶前淋巴结;二级组包括腹股沟深、浅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3、血行转移较少见,晚期可转移至肺、肝或骨骼等。

前面说,宫颈癌是目前清晰病因、发病机制明确的恶性肿瘤,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宫颈癌的发病呢?

诱因一、病毒感染。一些病毒如HPV,即人 *** 瘤状病毒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此外,疱疹病毒II型也会影响宫颈癌的发生。如果感染了这些病毒,将增加罹患宫颈癌的概率。

诱因二、过早性生活。女性在18岁之前就开始过性生活,会导致更高的发病率。目前现有的病例同样也表明,早婚、早育、多产及性生活紊乱的人羣更容易患病。

诱因三、配偶因素。男方的生殖系统疾病甚至癌症也会增加女性的患宫颈癌的风险。女性在过性生活之前,应该尽量劝导丈夫使用避孕套。

诱因四、避孕药。调查显示,口服避孕药对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影响,会增加宫颈癌的发病机率,且随着服药时间的增加,宫颈癌的患病风险也会增大。

诱因五、宫颈病变。物理、化学或生物方面的各种 *** ,会导致宫颈的损伤,长此以往则有癌变的可能。另外,当发生一些相关的疾病也需要及早的诊治,避免诱发癌症。

诱因六、疏于运动。现代女性不喜欢运动,时常久坐不动。有调查显示,生活方式过于静态的女性宫颈癌的发生风险更大。

癌症的发病原因不是很明确,有遗传,环境食品污染,基因突变以及病毒感染等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对健康危害是很大的,及时发现和规范治疗是关键,需要定期体检的,做个妇检,妇科超声,宫颈刮片等相关检查,明确具体的情况后及时规范的治疗吧

子宫颈癌是女性高发的一种恶性肿瘤,临床疾病的发生可能与人体乳头状病毒感染有关,与多次妊娠流产有关,多性伴侣有关,临床疾病通过超声检查,脱落细胞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诊断。建议,平时预防保健时可能需要加强自身的卫生保健。

  • 索引序列
  •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论文
  • 物理因素职业病论文
  • 糖尿病致病因素论文
  • 职业病的案例及因素论文
  • 宫颈癌致病因素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