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中西医循证医学杂志

中西医循证医学杂志

发布时间:

中西医循证医学杂志

现任职位:现任全军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军队心血管病介入诊疗质控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军区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湖北省介入质控中心专家组副组长、武汉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学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常委、湖北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学会常委、湖北省预防学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控制学会常委、湖北省中德医学协会常务理事、广州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委员、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湖北省分会理事、湖北省青年科协医科委员会理事、《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编委、《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编委、《临床内科杂志》编委、《华南国防医学杂志》编委。

该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也是中国循证医学中心主办的期刊,在某些单位应该能算上是“国际级”吧。但是,需要提醒的是,根据不同的目的,最好咨询下相关部门,比如:人事处(职称)、研究生院(学位申请)或科技处(科研绩效)等。

先别管他是国家级还是省级先去你们单位科教科查下你们单位能用的杂志目录有没有这杂志顺便问下负责人能不能用就行了比在这问何时快速多了

是核心期刊,是 中国科技核心+CSCD核心。《中国循证医学杂志》主办单位:四川大学出版周期:月刊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15-2016年度)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5-2016年度)(含扩展版)

华西循证医学杂志

是核心期刊,是 中国科技核心+CSCD核心。《中国循证医学杂志》主办单位:四川大学出版周期:月刊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15-2016年度)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5-2016年度)(含扩展版)

循证护理是随着循证医学的产生与发展而出现的。1992年,加拿大MeMaster大学的David Sackett等提出了循证医学的概念,并发表了其代表作(How to Practice and Teach Evldence Based Medicine)。同年在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1个Cochrane中心。1993年又正式成立了Cochrane协作网。受循证医学思想的影响和启发,循证护理悄然兴起并得以迅速发展,尤其是在英国、加拿大和美国,遵循证据的观念被不少护士所接受,循证护理研究得以相继开展,循证护理实践在不断地被尝试。1996年,英国的York大学成立了全球第一个循证护理中心(NHSCRD)。1998年,英国创办了《循证护理》杂志。在我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于1999年首先开始对护理人员进行循证实践的相关培训,并将循证护理的方法应用于临床实践。复旦大学护理学院于2004年11月成立国内第一个循证护理中心,致力于推广循证护理实践,进行证据转化、证据传播、证据应用,翻译并传播“最佳护理实践临床指南”,以推动我国临床护理实践的发展。

该杂志交叫循证医学。该杂志主办单位是广东省循证医学科研中心、广东省人民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3年被评为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循证医学杂志山西

循证医学(英语:Evidence-basedmedicine,缩写为EBM),意为"遵循证据的医学",又称实证医学,港台地区也译为证据医学。其核心思想是医疗决策(即病人的处理,治疗指南和医疗政策的制定等)应在现有的最好的临床研究依据基础上作出,同时也重视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是遵循科学证据的临床医学。它提倡将临床医师个人的临床实践和经验与客观的科学研究证据结合起来,将最正确的诊断、最安全有效的治疗和最精确的预后估计服务于每位具体患者。 循证医学不同于传统医学。传统医学是以经验医学为主,即根据非实验性的临床经验、临床资料和对疾病基础知识的理解来诊治病人。循证医学并非要取代临床技能、临床经验、临床资料和医学专业知识,它只是强调任何医疗决策应建立在最佳科学研究证据基础上。 近年来随着循证医学的迅速发展,网络资源越来越丰富。由Cochrane协作网创建的Cochrane Library已成为获取循证医学资源的重要数据库,其高质量的系统综述被誉为提供科学证据的最佳来源。由于计算机、现代通讯技术和生物医学信息学的飞速发展,许多著名的生物医学数据库,如:MEDLINE、EMBASE、BIOSIS、SCI、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等纷纷由光盘转向网络,使广大医学专业人员可在网上进行全面、无偏倚的文献检索,进而获取有关某一临床具体问题的摘要,但是文摘的内容并不能完全满足循证医学系统综述的信息需求。目前网络期刊的大量涌现,已促使信息服务机构和出版商开始提供从关键词查询-文摘-原文的一体化服务,为医学专业人员在网上直接获取原文提供了机会,其中不乏有提供循证医学资源的著名全文库数据库OVID、中国最大的全文库中国期刊网等。此外,随着循证医学的兴起,其网站也日趋完善,几乎囊括了循证医学的各个方面:系统综述数据库、临床实践指南数据库、循证医学期刊、Meta-分析软件、循证医学教学资源和导航等,其中许多资源可免费获取,一些已成为临床医生查阅循证医学资源的重要网站。

一、什么叫循证医学,它和临床睡眠医学的关系 循证医学( Evidence- Based Medicine)是国际临床医学领域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学说。其核心思想是:任何医疗决策都应建立在新近最佳临床科学研究证据(current best evidence)的基础之上。简言之,即是遵循证据的临床医学,目的是保证临床医疗决策的科学化。循证医学强调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和根据所收集质量较高的 RCT研究作系统综述(Systematic reviews),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依据。 实践循证医学须寻找最佳临床证据。常用最佳临床证据的来源有:(1)APC杂志俱乐部(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 Club,ACPSC)及循证医学杂志:对结论真实而有临床实用价值的文章,以结构式摘要的形式二次出版,并附有专家评述,通常符合标准的文献仅占据2%;(2)系统综述:系统、全面收集杂志上发表RCT文章,经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评价,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应用荟萃(Meta)分析方法进行定量综合,从而提高结论把握度和正确性,对临床具有导向作用。Cochrance协作网的建立,Cochrance图书馆为系统综述做了大量工作。循证医学的发展反映了临床医学已从经验医学走向循证医学的新阶段,将会大大提高临床科学研究和临床工作的水平。当然循证医学的发展并不排斥临床经验的重要性。因此循证医学对临床睡眠医学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临床睡眠医学临床的研究应当提供更多高质量的RCT文章,为实践循证医学打下基础。睡眠病的诊断和治疗决策应建立在循证医学原则上。总之,循证医学的发展为我们睡眠科医师提供了新的实践模式。二、应用证据指导睡眠疾病的诊治睡眠病的诊断特别需要依靠各种诊断试验,对各种诊断试验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评价其确实性和实用性,将会提供许多有益的证据,从而提高睡眠病的诊断水平,同时也是制订各种诊断标准的依据。既往对新的诊断试验的研究有二个最主要的缺点:(1)没有和金标准进行独立的盲法比较,因此缺乏对诊断试验确实性的了解;(2)一项新的诊断试验往往在健康人和典型患者中进行测定,来决定其鉴别诊断的价值,这实际上并没有告诉读者关于这一诊断试验真正临床使用价值。一项诊断试验只有在达到能鉴别容易混淆疾病或状态时才能被认为真正是有用的。为了探索简便、临床易于推广应用的睡眠呼吸障碍疾患的诊治手段,黄席珍等(华结核和呼吸病杂志1998年8月第21卷第8期)对11例睡眠呼吸障碍患者同步进行经典的多导睡眠图监测和自动持续正压系统监测,将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对23例已确诊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使用自动持续正压系统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各监测指标比较最高及最低血氧饱和度、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呼吸暂停低通气(AHI)指数等监测结果,各参数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评价,自动持续正压系统诊断OSAS的敏感性为70%,特异性为100%。此外,平均和最高压力与95%可信压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认为自动持续正压系统使用简便,并减轻了技术员监测时的劳动强度;在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时间采用95%可信限所需的压力。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往往使特异性降低,对于一项诊断实验,可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各参数的诊断价值,但是最低血氧饱和度、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及AHI指标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其诊断价值都是最高的,并且不需要设立两种标准。实验设计科学和正确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得出的结论可认为是可靠的,为了评价CPAP治疗的疗效,Lajander等[Chest 1996 Jul;110(1):114-9]应用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了nCPAP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对OSAS的疗效,并随访一年,得出结论认为nCPAP治疗效果较手术治疗疗效明显高。nCPAP治疗的最大问题是患者的依从性。因此,此后的研究针对如何改善患者应用CPAP治疗的依从性、适应症等方面进行了较充分研究,包括教育措施等。使cPAP治疗成为OSAS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法。从以上的工作可以看出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诊断试验的评价,即和金标准进行独立的盲法比较,可以获得有关论断试验的最佳证据,应用这些结果来指导临床诊断能大大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正确性。三、临床实践指南的产生 治疗建议的形成可来自系统综述、决策分析或实践指南。现将实践指南作一介绍。以循征医学为基础的实践指南(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医疗质量,给予最佳治疗和合理治疗;(2)减少不同医疗机构和个同医师间医疗水平的差异;门)减少医疗费用;(4)有助于继续教育;(5)作为医疗质量检查的依据;(6)作为医疗保险的凭证。一项好的临床实践指南应具有确实性(Validity)、可靠性(Reliability)、可重复性(Reproducibility)、临床实用性(Clinical applicability)、临床灵活适应性和明目标性(Clinical flexibility,clarity)、系多学科参与制作(Multidisciplinasy process)、文件式(Documentation)、应复习过所有的证据。临床实践指南的制作过程:(1)成立工作组,参加者包括临床专家、有关份床科研工作人员、基础研究者、统计学家、临床经济学家及医学决策专家等;(2)资料收集及文献复习(Medline,其它databases,原著,药厂提供,自接和作者联系);(3)按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文献评价。临床证据的分类和分级(表l,2);(4)工作组集体讨论,取得一致意见,最后形成指南草案;(5)报请学会批准(药厂要回避)。()每年依据新文献进行修改。表1 证据分类类别 证据来源Ⅰ 从多个设计良好的RCT通过荟萃分析获得;或来自把握度高的随机对照临床实验Ⅱ 至少有一项设计良好的RCT;或来自把握度较低的随机对照实验Ⅲ 来自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对照、前后对照、队列研究或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半实验性)Ⅳ 来自设计良好的非实验性研究,如对比性和相关性描述性研究和病例分析Ⅴ 来自病例报道和临床实例表2.证据分级分级 证据来源A Ⅰ类证据或多个Ⅱ、Ⅲ、Ⅳ类证据且结果均一致B 来自Ⅱ、Ⅲ、Ⅳ类证据且结果基本一致C 来自Ⅱ、Ⅲ、Ⅳ类证据但结果不一致D 缺乏证据或证据甚少 应用这一方法,我们可对临床睡眠医学中常遇见的诊治问题,如失眠的治疗等制作治疗指南,如药物治疗选择指南,剂量增减指南等。所有这些均相当详细和具体,并且指南中的每一条均应有证据的分类和分级,如安定治疗时的药物依赖性发生率“10%”,证据:老年人I类,A级,儿童,I类,C级等。 由于睡眠医学为临床实践很强的学科,循证医学与临床睡眠医学关系非常密切。循证医学可理解为一种学说、一种观点,但贯彻在临床诊断治疗中又非常具体。贯彻循证医学原则在我国临床医学界还刚刚开始,任务还非常艰巨.要很好实践循征医学,须有大量的“最佳证据”,这就是对临床睡眠医学研究者提出的要求。目前睡眠医学情况尚不尽人意,质量较高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文章还较少,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诊断试验评价还不普遍,还需要广大临床睡眠工作者经过艰苦的努力,以为循证医学的实践铺平道路。

医学综述投稿最快见刊的期刊:《当代医学》、《医学检验与临床》、《预防医学》、《实验与检验医学》、《循证医学》。

1、《当代医学》

1994年4月创刊,旬刊。以各级临床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各科,通过形式多样的栏目,帮助读者及时掌握医学新信息、新技术,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同时为我国医学学术的经验交流搭建平台,以促进我国医学科学发展为办刊宗旨。

2、《医学检验与临床》

1990年创刊,现已出刊30卷171期,共100万余万册。2002年以前以内部刊物发行,至2002年取得中国新闻出版总局国家正式刊号,正式面向全国发行。主要报道本专业领域中的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专论、论著、综述、实验研究等栏目为主。

3、《预防医学》

杂志创刊于1989年9月,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报道预防医学科学研究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成果。栏目有专家论坛、论著、综述、疾病控制、疾病监测、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卫生管理和实验技术等。

4、《实验与检验医学》

1983年6月创刊,是我国中部地区唯一的、综合性实验及检验医学大型期刊。近年来,经过编委会与编辑部的共同努力,学术质量、业内影响逐年增强,近三年连续获得全国医学期刊协作网优秀期刊和江西省优秀科技期刊荣誉称号。

5、《循证医学》

杂志以广大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和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工作者为读者对象,立足临床医学,介绍循证医学的理念、方法及相关知识,探讨符合中国国情的循证医学实践,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和医学科学发展。

中医循证医学杂志

我看的女刊更多些,嘉人就很好,文字和故事都很有深度也有趣,是可以在家翻一个月的那种.芭莎貌似好看,但是只有噱头,文字很烂.ELLE的明星什么人都可以上,话题也很旧.城市画报不是女刊,但是还算好看.还有看电影.

医学本科生的论文怎么写

医学论文的撰写方法,是撰写者在实际过程中知识广度和综合能力的体现,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医学本科生的论文怎么写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摘要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MB)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交叉学科,其核心思想是任何临床决策都应当建立在最佳证据的基础之上。本门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的辩证思维的培养、医学文献信息的评价与运用等能力的提高效果显著。本文从开课的必要性、课程设置时间及课时量、教学过程及考核等几个方面谈谈循证医学在中医专业本科生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及思考,以期为后期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关键词 :循证医学;循证医学实践;教学改革

循证医学又称循证医学实践是一种新的医学实践形式,是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兼顾经济效益和价值取向,进行医学实践的科学。[1]其核心思想是须在当前最佳的证据基础上建立并且制定全面的临床相关实践的决策,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将医务人员个人经验与临床证据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意愿三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

虽然这个学科兴起至今不过二十余年,但以其对问题科学辩证的思考方式、多学科融合和跨地域合作的实践模式,使其在短时间内迅速渗透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卫生领域和医学教育各个方面,为临床医疗决策的科学化,提高医疗质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3]。因此循证医学被《英国医学杂志》评为20世纪医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创新和革命之一。

由于循证医学属于舶来品,国外对于循证医学教育起步较早,如美国超过20%的大学在20xx年以前开设循证医学课程,随后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将循证医学设置为医学生的必修课程。[4]现有更多的国家在不同层次医学生或继续教育课程中引入了循证医学。在我国中医领域最早接受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培训的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医科和广西中医药大学。我校在中医学专业本科生中开设“循证医学”课程时间较短,尚处于摸索阶段。笔者在带教的过程中的一些感悟总结如下,希望为中医学专业循证医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1开课的必要性

中医学已有数千年历史,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显著的临床疗效,为人类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中医疗效评价的科学性是中医现代化和全球化的瓶颈问题。

循证医学属于临床实践的范畴,其核心思想是临床医生在对病人进行诊治时,应充分掌握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科学证据,任何决策均建立在科学证据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医疗环境和条件,同时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及愿望,从而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宗旨。循证医学实践的方法被广大医务工作者及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所接受,目前临床疾病相关指南、国家卫生政策的修订等都基于循证医学的评价方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中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为了推动中医药走出国门被更多人认可,加快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促进中医模式从传统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中医领域的临床、科研人员逐步认识到用科学的方法对临床问题进行分析与决策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中医学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因此在中医学专业学生中开展循证医学教育有其特殊性,切不可照搬西医院校的方法和内容。在中医药领域进行循证研究应在其基本理论框架内进行,同时借鉴现代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对中药评价不能忽视中医药的特点,有效性评价应根据中药的功能主治选择目标病症,重视以病统证、病症结合的评价,既符合中医理论,也能为西医和国际认可,有利于国际接轨。[5,6]循证医学能帮助中医药鉴别和确认中国传统医学中真正有价值的部分,让其走出国门为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所接受,得到更好的继承与发展,因此对于现代中医学专业的学生,走上临床前学习循证医学相关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2课程设置时间及课时量

我校于20xx年下半年将循证医学引入中医学专业四年级本科生的课程体系当中,属于专业限选课,每周一次,每次2学时,共8周16学时。

目前不同的学者针对课程设置时间意见不一,主要有4个时间段:低年级、实习前一学期、实习期间和实习后段。[7-9]虽然有作者认为在低年级学生中介绍循证医学原则上可以鼓励学生采用批判性的思维考虑在临床轮转时所进行的治疗和临床决策,并且可以鼓励学生学习医学基础课程。[10]但笔者认为中国低年级的医学生课程任务较重,除了要学习医学基础课程外,还需要学习很多公共必修课,使得学生可以用于实践的时间很少。而循证医学这门课本身注重的是实践,因此在实习前开设循证医学课程,可以促进学生在实习期间经常运用循证医学实践的相关方法,阅读科学期刊频率也会大为增加。

而且这个阶段的中医学专业学生已经修完卫生统计学、预防医学和医学科研方法等课程。有研究表明,有一定流行病学及统计学基础的同学对循证医学部分相关章节内容的理解明显比没有学习过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知识的班级的同学课堂反映好。[7]

3教学过程及考核

由于本门课程课时量较少,因此针对中医专业本科生课堂教学旨在让其了解循证医学实践的基本概念、操作程序和方法,建立循证医学实践的思维模式。因此为中医学专业本科生编订的教学计划中教学内容主要有:循证医学基本概念、提出临床问题、循证证据及其检索、证据评价、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就教学方法而言,国内外循证医学教学常采用方法有讲授法、以问题为基础的小组讨论、小组学习、杂志俱乐部等方式。[11]鉴于我校的课时限制和大班授课的客观情况,为避免上大课时老师“一言堂”,学生“一听而过,听完就忘”的现象,本门课程采用课堂讲授及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形式。授课分两部分,前半部分以老师讲解为主,给学生介绍循证医学的相关知识,其中贯穿一些历史上的经典案例。第二部分以学生见习中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做具体案例,结合所学习的临床知识来进一步巩固循证医学实践的基本步骤“提问-索证-评证-用证”。由于是大班授课,案例讲解多采用学生先阅读和讨论,最后老师指导的形式,特殊问题课后单独指导,从而帮助同学们掌握和巩固循证医学实践的相关方法,培养循证医学辩证的思维,达到教学目标和要求。

目前,考虑到该门课程学习的重点在于实践,因此我校对该门课程的考试方式主要采用报告考核的形式,4~8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选取见习过程当中遇到的感兴趣的临床案例,开展“提问-索证-评证-用证”的循证医学实践,并将实践过程及收获整理成报告的形式上交。由于我校实际情况限制,目前授课都只能采取大班授课,这样的考核形式在一定的程度上补充了学生“实践”的不足。总体来说,我校中医学专业本科生循证医学教学目前受师资力量、实习医院条件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如何将循证医学的方法与中医理论体系进行有机结合开展教学工作还需要更多的院校、教学医院、教师和学生共同尝试、摸索、创新以及不断总结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泓午.循证医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2]‐basedmedicine[M].WileyOnlineLibrary,2000.

[3]李幼平,李静,孙鑫,等.循证医学在中国的起源与发展:献给中国循证医学20周年[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1):2-6.

[4]张鸣明,李幼平.循证医学的起源和基本概念[J].辽宁医学杂志,(5):225-7.

[5]李廷谦,刘雪梅,张鸣明.中文期刊发表的中医药系统/Meta分析现状调查[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3):180-8.

[6]李幼平,吴泰相,刘关键,等.中国循证医学中心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的策略[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3):159-61.

[7]邱红燕.医学本科生循证医学教学的几点体会及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9):194-5.

[8]王琰.关于开设临床医学本科生循证医学课程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2(5):139.

[9]黄鹏,李譞超,陈宝,等.南昌某高校不同层次医学生对循证医学的认知、需求和评价[J].卫生职业教育,.

[10]SRINIVASANM,WEINERM,BREITFELDPP,[J].Journalofgeneralinternalmedicine,(1):58-65.

[11]高钰琳,陆爱平.国外循证医学教学研究进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9):16-7.

陈灏珠,中国工程院院士。1924年生,广东新会人。1949年毕业于前国立中正医学院本科。现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内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心管研究所所长,世界卫生组织心血管病研究和培训合作中心主任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学位委员会委员,全国心血管病防治专家委员会顾问,教育部重点学科和上海市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学科带头人,上海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顾问,上海健康教育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分会名誉副会长,上海食疗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顾问。从事内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60年,对内科疾病尤其心血管病的流行病学、侵入性诊断和治疗、电起搏和电复律治疗危重心律失常、我国人血脂水平、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和急性期中血栓形成与溶栓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有甚深造诣。为我国心血管病侵入性诊断和治疗的奠基人之一,在国内率先作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1973年)。在国内外首先用超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抢救“奎尼丁晕厥”成功(1976年)。在国内率先作血管腔内超声检查的研究(1991年)。历年任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述评、综述等600余篇,编著和主编图书12本,参编图书30余本;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全国科学大会重大贡献奖2项,部、省级科技和教学重大成果或一等奖8项,其他等级奖11项,医疗工作立功2次。2003年获上海市医学荣誉奖,2004年获上海市优秀科研院所长奖,2006年获中华医学会中国介入心脏病学终身成就奖。培养博士后4位、博士生41位、硕士生24位。林果为,1936年生,浙江杭州人。1959年毕业于原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本科。毕业后在华山医院内科教研室和血液科工作,历任内科教研室副主任、诊断教研室主任和临床流行病学培训中心主任。现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华山医院终身教授。1982~1983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附属医院普通内科进修临床流行病学,取得硕士学位(MSC.)。曾任中华医学会第二届全国临床流行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第六届全国血液学分会常务委员,上海分会血液学专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国外医学输血与血液学分册》、《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编委等职。现任《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中国循证医学杂志》、《上海医学》、《内科理论与实践》等杂志编委。主要从事临床血液学工作已50年,特别在血液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面有甚深造谐。任铁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项目共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7项。主编专著6本,参编15本,发表论文近200篇。并取得上海市教学成果奖3项及1997、1998年度宝钢和普康优秀教师奖。共培养博士生17名、硕士生9名、博士后1名。

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临床疗效评价专业委员会理事,内科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临床药学理事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四届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中医学专业学组组员,中国中医药报药品信息编辑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CONSORT for TCM起草小组秘书组成员,中国临床试验注册和发表协作网/ChiCTRPC协调委员会成员,2008年5月成为国际性协作组织Cochrane Collaboration“Patient Reported Outcome Method Group”成员,是《中成药》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还是《中国循证医学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西医结合学报》、《天津中医药》、《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亚洲心脑血管病例研究》、《Lancet》、《Contemporary Clinical Trials》、《BMC Medicine》、《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Journal of Medical Laboratory and Diagnosis》、《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的编委和审稿专家。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设有:述评、专家论坛、教育与争鸣、评论、论著(原始研究、二次研究、方法学研究)、实践与交流、人物、循证说法、用户论坛、读者来信等。其领域涵盖循证决策与管理;循证临床研究与实践(包括病因、预防、诊断、治疗、危害和预后等);循证医学教育;病人安全与知识转化;循证基础医学(包括体外实验、动物实验等);循证医学方法学研究等栏目。

是核心期刊,是 中国科技核心+CSCD核心。《中国循证医学杂志》主办单位:四川大学出版周期:月刊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15-2016年度)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5-2016年度)(含扩展版)

先别管他是国家级还是省级先去你们单位科教科查下你们单位能用的杂志目录有没有这杂志顺便问下负责人能不能用就行了比在这问何时快速多了

如何区分省级、国家级期刊

  • 索引序列
  • 中西医循证医学杂志
  • 华西循证医学杂志
  • 循证医学杂志山西
  • 中医循证医学杂志
  •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