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慢病的现状2021年论文

慢病的现状2021年论文

发布时间:

慢病的现状2021年论文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3亿人,慢性病致死人数已占到我国因病死亡人数的80%,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到总疾病负担的70%。同时,以糖尿病为例的慢性病已呈现年轻化发展趋势,严重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为有效防治慢病,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慢病管理的投入和支持,2016年我国慢病支出约为亿元,占卫生总费用的70%左右。如果未来能够将其中10%转化为慢病管理费用,则市场规模将有3244亿元,发展潜力巨大。■全国疾病监测系统资料表明, 1991-2000年中国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的比例呈持续上升趋势,已经由1991年的上升到2000年的,死亡数将近600万。■从1991年到2000年,支气管肺癌、肝癌、乳腺癌、脑血管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交通伤害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肺癌等六种慢性病占了总死亡的。■ 2000 年全国死亡人数 731 万,在近 600 万的慢性病死亡者中,其中死于心血管疾病 250 万、肿瘤 140 余万、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 128 万、糖尿病直接死亡 9 万 (图 3),分别占总死亡人数的 、 、 和 。■ 2000 年 ,中国肿瘤死亡病例 140 多万,其中肺癌 30 万、肝癌 28 万、胃癌 26 万、食管癌 14 万、白 血病 4 万、乳腺癌 2 万 。■ 2000 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近 250 万人,其中脑血管病 万、缺血性心脏病 万,高血压 病 万 。■ 1959 年至 2002 年的四十余年间,我国 15 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增长趋势,其 中 1991 年至 2002 年的 10 年间,患病率上升 31%, 患病人数增加 7000 多万 。高血压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高血压发展到后期,会引起严重并发症,患者往往死于脑血管病、冠心病或高血压性心脏病等疾病。我国 18 岁及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 ,全国有高血压患者 亿,其 中 18-59 岁的劳动力人口中有 亿人患病 。■与患病率相同,我国人群平均血压水平也明显上升,2002 年我国男性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分别比 1991 年增加了 和 ;女性分别增加了 和 。我国十组人群前瞻性研究 结果表明,舒张压每升高 5mmHg,脑卒中危险会增加 46%,冠心病和肾脏疾病的危险也会相应增加。■目前,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都处于低水平。了解血压升高的人中,有效控制率只有,仅有约323万人。如不采取控制措施,糖尿病将给中国居民健康带来重要威胁■ 2002年,我国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农村18岁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分别达到、和(图11)。估计全国有糖尿病患者2346万人,空腹血糖受损者约1715万人,中老年人是糖尿病的主要受害人群。与1996年相比,仅仅6年时间,大城市人群患病率即上升。

首页期刊导航论文中心期刊检索论文检索新闻中心期刊 首页 > 《中国医学人文》 > 2022年14期 >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作者: 幸代英 医药卫生 >卫生事业管理分享打印同系列资源/ 2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幸代英 四川省自贡市中医医院 643010摘要:目的:在具体实施慢病管理的过程中,探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接受慢病管理的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采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来说,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之后,咳喘、失眠、肩颈痛、便秘、眩晕等慢性病症状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结论:慢病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通过采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对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病情,应用价值更高。关键词: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慢病管理;应用研究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人出现各种慢性病的概率也会相应增加,慢性病会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而在对患者的慢性病问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中医适宜技术不仅具有简便易学、成本低廉的特点,而且具有安全有效的优势。文章就具体探讨了慢性病管理过程中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接受慢性病管理的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和观察组包含的患者例数均为6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35例,患者年龄45至75岁,平均年龄( ± )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34例,患者年龄40~ 77岁,平均年龄( ± )岁。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慢性病管理干预,护理人员要能够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病情变化情况进行仔细的观察,结合医嘱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并且注意对患者用药后的反应进行仔细的观察,做好常规的护理交接班工作,要能够针对患者在慢性病疾病的影响之下容易出现的压疮、口腔等方面的问题强化管理,同时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护理及管路护理的措施,协助患者调整好体位以及做好针对患者的管路护理,结合患者的个体实际情况适度采取专科护理的相关措施以及必要的健康指导,做好风险评估的相关工作。要能够使得患者的基础生活需要得以有效地满足。患者在接受慢性病管理干预的过程中,要能够在常规管理干预方式的基础之上融入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护理工作开展中,要能够结合患者所患慢性病的危险程度以及个人健康水平,为患者进行个人健康计划的制定,并且辩证地为患者采取适合的中医适宜护理技术[1]。如果患者自身存在排便困难的问题,护理人员则需要能够对患者实施推拿的护理干预,并且配合按摩患者的支沟穴、足三里穴以及中脘穴,每天对患者进行三次的穴位按摩,进而达到对患者的排便进行促进的目的。如果患者自身处于长期卧床的状态,护理人员则需要能够在依照常规方式对患者实施翻身拍背护理的前提之下,做好针对患者的下肢穴位按摩工作,要能够注意按摩患者的阳陵泉穴、足三里穴、承山穴、以及委中穴,每天对患者进行三次按摩,同时还需要引导患者进行踝泵运动,避免患者在卧床期间出现深静脉血栓以及坠积性肺炎两个方面的问题。如果患者自身是糖尿病患者,而且患者已经出现了周围神经病变的问题,那么为了降低患者死亡以及致残的概率,则需要能够通过使用温经通络散中药足浴,辅助对糖尿病患者的早期周围神经病变问题进行干预,患者每天需要接受一次足浴护理,单次的时间为15~20min,使得患者的肢端血液循环能够得到有效改善。如果患者自身存在较为严重的失眠问题,则需要对患者的涌泉穴、三阴交穴以及百会穴进行艾灸,刺激每个穴位,艾灸刺激的时间为20~30min,患者每天接受一次护理干预,共需要接受10次干预,促使患者的阴阳功能、气血以及脏腑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达到调整患者睡眠情况的目的。如果患者自身存在眩晕的问题。则需要能够对患者的内耳穴以及外耳穴进行耳穴压豆干预。如果患者自身存在颈肩痛的问题则需要能够对于患者的风府穴以及风池穴进行刺激,如果患者字自身存在腰腿痛的问题,则需要能够对患者的承山穴以及委中穴进行刺激,进而达到缓解患者疼痛的目的。临床观察指标对比参与研究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效果情况,如果患者的慢性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说明护理干预显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说明护理干预有效;不符合上述标准说明护理干预无效。统计学方法采用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之后,病情的改善效果整体优于对照组患者,相关统计数据具备统计学差异,具体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表1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效果n(%)组别例数(n)显效n(%)有效n(%)无效n(%)总有效率n(%)观察组6540()23()2()63()对照组6534()20()11()54()值讨论

我国慢性病发病呈上升趋势,卫生部统计中心发布的2000年、2003年“城市和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资料表明,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慢性病占城市居民全因死亡的;占农村居民全因死亡的。以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占首位。有资料表明近几年来,患慢性病的人数增多,2003年调查某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其中城市为,农村为。2004年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中,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估计全国高血压患病人数约亿多。糖尿病患病率为,估计全国糖尿病患病人数约2 000多万。每年新发脑卒中200万人,冠心病75万人,并且仍呈上升趋势。慢性病的病程缓慢,疾病发展可以导致人体重要器官的损害,甚至丧失劳动能力,严重的可致生活质量低下。慢性病主要发生在40岁以上人群,该年龄段人群工作和家庭负担重,患病后对工作和家庭影响很大,同时随着医疗费用的上涨,慢性病高额治疗费用的增加直接拉动了我国卫生总费用的迅速攀升,其上升速度已经超过国民经济和居民收入的增长。因此慢性病的预防已经成为全社会问题。

现在是流感症状和感冒一样发烧,现在要是染上流感基本没得救因为现在国家还没有研究出来药,和非典有点相识

老年慢病现状论文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3亿人,慢性病致死人数已占到我国因病死亡人数的80%,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到总疾病负担的70%。同时,以糖尿病为例的慢性病已呈现年轻化发展趋势,严重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为有效防治慢病,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慢病管理的投入和支持,2016年我国慢病支出约为亿元,占卫生总费用的70%左右。如果未来能够将其中10%转化为慢病管理费用,则市场规模将有3244亿元,发展潜力巨大。■全国疾病监测系统资料表明, 1991-2000年中国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的比例呈持续上升趋势,已经由1991年的上升到2000年的,死亡数将近600万。■从1991年到2000年,支气管肺癌、肝癌、乳腺癌、脑血管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交通伤害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肺癌等六种慢性病占了总死亡的。■ 2000 年全国死亡人数 731 万,在近 600 万的慢性病死亡者中,其中死于心血管疾病 250 万、肿瘤 140 余万、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 128 万、糖尿病直接死亡 9 万 (图 3),分别占总死亡人数的 、 、 和 。■ 2000 年 ,中国肿瘤死亡病例 140 多万,其中肺癌 30 万、肝癌 28 万、胃癌 26 万、食管癌 14 万、白 血病 4 万、乳腺癌 2 万 。■ 2000 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近 250 万人,其中脑血管病 万、缺血性心脏病 万,高血压 病 万 。■ 1959 年至 2002 年的四十余年间,我国 15 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增长趋势,其 中 1991 年至 2002 年的 10 年间,患病率上升 31%, 患病人数增加 7000 多万 。高血压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高血压发展到后期,会引起严重并发症,患者往往死于脑血管病、冠心病或高血压性心脏病等疾病。我国 18 岁及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 ,全国有高血压患者 亿,其 中 18-59 岁的劳动力人口中有 亿人患病 。■与患病率相同,我国人群平均血压水平也明显上升,2002 年我国男性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分别比 1991 年增加了 和 ;女性分别增加了 和 。我国十组人群前瞻性研究 结果表明,舒张压每升高 5mmHg,脑卒中危险会增加 46%,冠心病和肾脏疾病的危险也会相应增加。■目前,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都处于低水平。了解血压升高的人中,有效控制率只有,仅有约323万人。如不采取控制措施,糖尿病将给中国居民健康带来重要威胁■ 2002年,我国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农村18岁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分别达到、和(图11)。估计全国有糖尿病患者2346万人,空腹血糖受损者约1715万人,中老年人是糖尿病的主要受害人群。与1996年相比,仅仅6年时间,大城市人群患病率即上升。

慢性病年终总结

时间真是转瞬即逝,一年的工作又到了年终,有过困惑,更有希望和喜悦,不如趁现在好好地总结一下过去的工作,争取来年再创佳绩!为了让您不再为年终总结头疼,下面是我整理的慢性病年终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xx年我县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在县卫计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疾控中心的精心指导下,依据国家省市有关工作规范要求,依托县镇村三级疾病防控体系,以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为抓手,完善慢性病管理长效机制,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科学有效地开展了慢性病监测工作,广泛宣传慢性病防控知识,积极实施高危人群发现和行为干预,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规范实施了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患者管理工作,落实了疾病预防控制“八大行动”慢性病防治工作。现将全年我县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府牵头,多部门合作,高质量通过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复审工作。

一是县政府把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作为惠及民生的系统工程来抓,县慢性病综合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人员变动,及时更新了以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主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宣传部、发改局、卫计局、财政局、教体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慢病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政府办印发了《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复审方案》等一系列文件。

二是县考核办分解下达了20xx年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复审工作目标任务,县政府、各镇、各部门签订了20年度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目标责任书。各部门坚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方针,依托本单位实际制定了控烟、减盐、降低有害饮酒、控油、控制体重和全民健身等相关政策制度。

三是县卫计局根据全县各医疗卫生机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划片包抓各镇卫生院慢性病业务培训。县疾控中心作为全县慢性病综合防控业务指导单位,在自身专业技术人员紧张的情况下,调配3名业务骨干专职从事慢性病防控工作。

四是示范县巩固提升不断加强,全县迎检慢性病示范县复审工作,经过不懈努力,我县被重新确认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在巩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建设成果、完善体系机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等方面成效显著,工作成绩突出。我县被国家卫健委命名为十佳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并作为中西部唯一县区在上海举办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推进会上做经验交流发言。

二、镇府倡导,全民参与,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深入人心。

一是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筹建职工健身活动场所,购置活动器材。认真落实工间操健身制度,使干部职工每天运动时间均超过20分钟。先后组织举办了职业男篮对抗赛、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环湖健步行,及全县庆五一职工工间操大赛等赛事共11次,全民健身浓厚氛围。

二是全面实施以“合理膳食、平衡营养”宣传活动以来,有关部门组织联合行动,开展专项检查,积极推广营养标签,大力宣传平衡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减油限盐等健康生活方式行动10余场次。

三是全县控烟活动氛围浓厚。坚持控烟工作周巡查、常宣传制度,全县共建成无烟单位43个,全县无烟单位覆盖率为100%。

四是我县今年成功创建为省级全民健身示范县,特别在政府履职、活动开展、设施建设、赛事活动、健康指导等方面起到了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今年健康创建活动扎实开展,新创建健康学校2所,健康村5个。

三、加强培训,细化考核,慢性病防控工作规范化运行。

一是强化目标责任制管理。中心结合工作实际,按照注重细节、业务量化、便于管理的原则,签订了慢性病综合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公卫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由县局与各医疗卫生单位签订。把慢性病作为疾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很大比重。

二是加大人员培训力度。中心全年共开展慢性病防控工作专题培训8次,培训人员480人次。特别是以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培训为主题,举办了全县基层专干及乡医知识培训会,全年共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新指标、国家公共卫生项目规范(第三版)及四大监测工作为内容的慢性病专题培训会4场次,培训工作人员120人次,促进了我县县镇村三级疾控人员业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三是督促县级医疗机构(县医院、中医院、妇保院)对镇慢性病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分片技术培训两次,促进了全县慢性病防控知识的交流,全面提高了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对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指导能力。

四是考核采取季度考核与重点督导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共开展重点督导6次,按季度对各单位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严格按照工作量兑现公卫经费,对督导和考核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时限,限期督促整改。五是组织人员修订了《千阳县基本公共卫生精细化管理方案》和《千阳县疾控工作指南》,提高和规范了全县慢病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

四、立足实际、形式多样,健康教育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我县采取电视、广播、手机短信、宣传栏、知识讲座和慢性病主题健康宣传日设点宣传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广覆盖的慢性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依托农村庙会、集市等机会,结合法定节假日城区主要公共休闲场所人流量大的特点,组织人员采用设置展板、发放宣传资料、播放音像资料、免费检测健康指标、接受群众咨询等形式,进行设点宣传,形成常态化健康教育机制。

二是慢性病防治技术人员深入学校,对全县所有中小学、托幼机构的保健老师进行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对学校的健康教育覆盖率、幼儿园健康讲座覆盖率、小学儿童龋齿填充率、符合适应症儿童窝沟封闭率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三是慢性病防控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结合,制作了居民健康素养66条等内容的健康知识手册2000本,发放到每个贫困户手中,努力遏制因慢性病返贫现象的发生。制作慢性病防治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国家公共卫生项目宣传版面20余个,对深度贫困村(段家湾村、上店村、坪上村、白村寺村)主要进行慢性病防控知识宣传。

四是据统计,20年全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知识大型户外广告牌共设置6块、设置宣传栏134个、更换内容430期、悬挂条幅200余条、印制宣传单80000余张、张贴宣传画6000余张、发放知识手册5000本、播放音像资料6000余小时、设点宣传100余场次。全县医疗卫生单位利用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宣传活动,提高了全县人民群众的慢性病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五、扎实筛查,早期干预,高危人群干预初见成效。

一是各医疗单位严格落实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各单位在门诊大厅全部建立了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开展高危人群筛查,对筛查出的高危人群和患者分类登记,根据不同人群建立健康档案,及早发现慢性病高危人群和患者,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管理。二是积极落实干预措施,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工作原则,全面落实干预措施。

今年全县288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共4655人进行了全面健康体检。对查出的慢性病高危人群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干预活动,患者全部落实了责任医护人员,给予规范化管理。

六、积极探索,认真工作,慢性病监测数据质量不断提升。

一是截止12月底,全县共报告死亡个案881例,估算年粗死亡率7‰,报告及时率97%,审核率100%,多死因链填写完整率100%。报告肿瘤发病367例,肿瘤发病率29。2%,定期开展死亡及肿瘤漏报病例的补报工作。

二是按照省市统一安排,于今年1月份将20年全县发病死亡肿瘤数据上报省疾控中心,并在4月份对20年发病和死亡的肿瘤数据进行在整理后上报国家肿瘤数据库。按照要求开展了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工作,全年共上报心脑血管事件4058例。

三是监测点工作规范开展。县人民医院、南寨中心卫生院、柿沟卫生院坚持每月上报慢性病报告卡、月报表、死亡报告卡,中心汇总后上报到市中心。经统计全年共登记管理高血压1035例、糖尿病262例、脑卒中249例、冠心病541例、恶性肿瘤367例。

七、明确要求,细化服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不断加强。

一是扎实开展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慢性病服务项目服务管理工作,加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完善了慢性病患者发现、筛查、登记、管理工作制度,坚持每月更新辖区高血压、糖尿病发病、患病、死亡数据。每季度开展一次面对面随访,每年体检1次。并将所有在管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录入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平台,进行纸质档案和系统平台双管理,实现了慢性病患者管理信息化。

二是大力推进患者自我管理,全县建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101个,均达到了由专业人员提供慢性病专业指导,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治疗、康复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是结合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充分发挥县、镇、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优势,推出了以“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重点人群跟踪服务、提供健康评估和开展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镇村医生签约式服务”活动,把慢性病服务管理作为主要内容。

通过健康建档,对全县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进行详细记载,上门服务,定期随访,指导用药,使慢性病患者管理更加规范。

为认真贯彻落实慢性病防治工作总体要求,积极参与创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结合我局的特点,落实与加强慢性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健康观,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以人为本,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健康教育,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一、成立组织机构,落实工作责任。

为加强对慢性病防控工作的指导,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慢性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责成办公室牵头负责慢性病工作的组织落实,明确各部门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责与任务,将相关工作纳入各部门年度管理目标和绩效考核。

二、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宣传阵地建设。

注重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宣传阵地的建设,设置固定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更换宣传栏内容。内容涉及吸烟有害健康、计划免疫知识、青春期保健、常见慢性病防治、饮食卫生及根据季节变化的疾病防治知识等,增加全体职工的健康知识,提高健康意识及健康行为,促进不良健康行为转变,推动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开展宣传教育,组织职工体检。

1、利用各种形式如召开职工大会、推送群消息等,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办公室和工会组织职工利用节假日和周末开展羽毛球比赛、健走等全民健身运动,每两年组织职工进行体检,切实防控慢性病。

2、积极响应“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周期健康服务”,“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的号召。开展第四届“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

四、倡导健康生活,制定方案计划。

1、开展平衡膳食“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和烟草控制,制定详细的控烟计划,在全局实施控烟活动。

2、开展工间操活动,制定工间操活动方案,办公室组织局干部职工在每个工作日的上午和下午各抽出10分钟做工间操。

3、建设无烟党政机关,切实做到办公区域无烟头,不摆放烟灰缸。为提高干部职工的禁烟意识,营造辖区无烟、健康、安全的办公环境。我局在办公区域、会议室室等醒目区域张贴禁烟标识,向干职工宣传吸烟危害,并了解控烟意义,使广大职工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0xx年,为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和防控慢性病,东湖街道办紧密围绕我区建设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工作部署及要求,结合街道日常工作和亮点工作,积极广泛开展慢性病防控和健康生活方式宣传工作。

一、主要工作

(一)扎实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以推广健康生活方式为主要目标,宣传健康生活方式的要点,将“全名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推广到基础大众中去。20xx年,我街道共创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健康社区6个,覆盖率达66%。健康社区均设置健康自助检测设备(在社康中心)。目前,6个社区均已开展健康家庭评选/健康素养大赛活动。

(二)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

20年,共开展慢性病及健康生活方式社区健康讲座38场。及时更新健康宣传栏,做到每月更新一次。积极培育社区群众健身团体,丰富居民文化体育生活,20年东湖街道9个社区共有健身团体23个队,种类涉及太极队、舞蹈队等。与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共同开展自我健康管理小组活动,鼓励社区慢性病患者积极参与社区自我健康管理活动,目前社区共有自我管理小组10组,覆盖率为93%。街道9个社区今年开展口腔防治活动共14次。

(三)全方位开展社区环境建设。

一是提升社区公园的更新改造,增加健康生活方式宣传牌,更新健康生活宣传栏内容。

二是在现有全民健身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健身队伍,加快建设15分钟健身圈,辖区内9个社区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达100%。

三是积极推进无烟环境建设,无烟环境覆盖率100%。

(四)拓宽慢性病防控辐射范围。

今年共举办了17场大型宣传活动,包括元旦春节期间健康知识进万家、卫生与健康“两会一纲”活动、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职业病防治讲座、关注流动人口健康、签约家庭医生宣传活动等,参加人数达1530余人次。各社区均根据各自工作需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健康宣传活动。全年共举办小型健康教育活动85场次,派发各种宣传资料、宣传品13000份。为辖区6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的免费体检工作,报名参加体检的924人已经全部完成体检。举行幸福老人才艺汇演、“幸福老人”书画比赛、钓鱼比赛等各类文体活动。积极为老人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老年文化体育活动,不断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

(五)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一是利用街道婚育学校、社区生育文化中心、辖区单位活动场所提供健康宣传品、播放健康保健知识视频。

二是邀请健康教育讲师团分组分别深入到各社区、企业、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巡回宣讲,主要宣讲职业病防治、公民健康素养、心理卫生、艾滋病预防、妇儿保健、老年人保健等知识,在居民中大力普及基本健康知识。

三是举办居民健康素养知识竞赛。于20年7月举办东湖街道居民健康素养知识竞赛,在各社区广泛宣传动员居民以家庭为单位参加竞赛,并为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家庭发放奖励金和奖状。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完善街道慢性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机,压实责任,分工到人,确保事事有效落实。

(二)紧紧围绕慢性病防控工作目标,制订并细化落实工作方案、措施。推动慢性病防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三)加大宣传健康知识,做到全过程、全覆盖,引导辖区居民树立健康感理念,形成大健康工作格局,提高健康素养水平,助力“健康罗湖”建设。

(四)开展医养融合工作,举办居民健康素养知识竞赛、推广签约家庭医生宣传活动,让居民群众享受到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

(五)广泛开展健康讲座、宣传活动和环境营造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辖区居民树立健康理念,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生活质量。

(六)继续宣传罗湖区长者体检,对社区老人查漏补缺,尽量让老人都享受到这项福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杀手,它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病变隐匿、并发症多、致残性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成为社会沉重的负担,为了预防慢性病的长期危害,防止严重的并发症,根据区有关文件指示,我院紧跟形势,开展慢性病重点是高血压、糖尿病管理工作。经过几个月的工作,现将工作情况做一总结。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筛查慢性病。

我院自8月份开始开展全乡29个行政村的`居民健康档案创建工作,医院派遣一个体检小组在各个村卫生室为村民开展免费体检,体检内容包括: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化验血糖、血常规、B超、心电图、胸透;咨询体检人员既往病史、饮食、运动、吸烟、饮酒情况,根据体检结果,诊断其是否有慢性病,对已诊断为慢性病或体检发现慢性病的患者,在其档案袋上分别用相应的标签贴出,高血压为红色,冠心病为黄色,脑卒中为蓝色,糖尿病为绿色。并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纳入慢病管理规范中。经过健康体检,发现高血压病人1029人,比原来增加了481人,占建档人数的﹪,糖尿病病人204人,比原来增加了73人。这说明我乡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高,发现率低,今后还要加大宣传,加强健康教育,让高血压病人主动测量血压,让农民自觉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2,登记慢性病患者花名。

根据各村卫生室慢性病登记情况,收集整理并统计慢性病患者人数,高血压人数为548人,糖尿病人数为131人,但从居民健康档案的统计结果来看,高血压人数为1030人,糖尿病人数为204人,这说明我们以前的登记人数有点保守,统计数值偏低,没有做到及时发现,说明我们的工作还存在很多漏洞,各种机制还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建设。

3,实施门诊首诊测血压。

根据《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要求对全乡35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 对第一次发现血压>140∕90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非同日3次以上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并将其纳入慢病管理中。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根据上级指示,加强了35岁首诊测血压制度建设,门诊测血压人数明显提高。

4,对乡村医生进行培训。

我院响应上级号召,对全乡的乡村医生进行公共卫生培训,培训时间长达半月,培训内容有高血压、糖尿病知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乡村医生和医院全体人员都收看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张慧敏教授的视频录像《从指南到实践——高血压药物治疗及发展》通过培训,增强了乡、村两级医务人员对高血压、糖尿病的认识,推动了慢病工作的进展。

5,按时随访,并填写随访记录表。

慢性病病程长,并发症多,而且需要长期服药,所以随访是慢病

管理中的重点,随访方式可选择门诊、家庭、电话,了解患者症状及生活方式改变,测量其体重、血压、血糖、心率、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了解患者服药情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具体处理。

6,高血压高危人群的统计

符合下列标准为高血压的高危人群:(1)肥胖(BMI〉28)或超重(BMI〉24)(2)吸烟;(3)长期大量饮酒;(4)高脂血症:(5)高血压病家族遗传史;对于符合上述危险因素的人群进行统计,总统计人数有315人。下一步将逐步增加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并做好登记工作。

7,积极加强慢病健康教育

俗话说“病从口入”,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过度饮酒等都会对高血压产生影响,我乡部分居民的还存在“没病就是健康”的观念,对高血压的认识不够,为此,我院全年组织12次健康讲座,调动全体医生巡回到各村去给村民讲慢性病防治知识,老年人保健,以及妇女儿童保健,医院配有手提电脑、投影仪等设备,为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了方便。

8,工作心得体会

虽然从我开始工作现在时间不长,但从这几个月的工作中我深切体会到了所负担的责任重大,慢病工作任重而道远,同时也体会到了农民对于健康的需求,从工作中我了解到农村慢性病发病率高,患者服药和疾病治疗情况却不容乐观,存在问题有生活方式不健康,治疗不规范,服药依从性差等问题,因此对农村慢性病患者加强有效地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和治疗的依从性至关重要,也是控制慢性并发症、降低致残、致死率的关键,目前高血压病的流行特点和防治现状仍是三高(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三低(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和三不(不愿意服药、不难受时不服药、不按医嘱服药)。因此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促使其积极规范的治疗,提高自身健康维护能力,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可有效控制慢性病的发病及进展。在农村,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存在极大的盲目性,通常有这种情况,患者同一类的药物同时吃好几种,有的人复方制剂和其他类降压药同时使用,这无疑增加了不良反应,而导致降压效果不明显或血压波动太大。不少农村病人认为“久病自成医”凭着感觉自行增减降压药的种类和剂量,常常导致血压骤然变化,甚至引起反跳性高血压及心绞痛等严重后果。

2020年的展望。

明年的慢性病工作要加大高血压规范管理,继续探索实用、可行、有效地高血压规范管理模式。完善各项有关记录,加强管理,以高血压为突破口,积累经验,以此带动其他慢病的管理的开展,真正为群众解决解决病痛。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健康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慢性病患者生存期的不断延长,加之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和行为危险因素流行对慢性病发病的影响,我国慢性病患者基数仍将不断扩大,慢性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但同时,随着我国医疗设施不断改善,医疗机构的数量也在不断攀升,药店逐渐开展慢病管理布局,居民也逐渐有了健康意识,通过健康体检等手段预防慢病。此外,互联网慢病管理模式的兴起,也极大方便了患者的慢病管理和治疗。

慢病管理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鱼跃医疗(002223)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主要慢病病种及患病人数、医疗卫生机构数量、零售药店数量及增长情况等

1、需求端(患者及患病概况)

——慢性病患者基数仍将扩大

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2019年,我国40岁及以上居民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2015年这一数值为,增加了三分之一多。前瞻估计2020年我国40岁及以上居民高胆固醇血症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较上年继续提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健康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慢性病患者生存期的不断延长,加之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和行为危险因素流行对慢性病发病的影响,我国慢性病患者基数仍将不断扩大。同时因慢性病死亡的比例也会持续增加,2019年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其中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比例为,防控工作仍面临巨大的挑战。除致死外,慢病还常伴有并发症,极大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以糖尿病为例,视网膜小血管长期累积受损会导致视网膜病变,并可能导致失明,调查显示,住院患者糖尿病眼部并发症比例为,约的患者双目失明。

数据显示,我国慢性病患者中,单是高血压患病人群已超过3亿人。总体看,2019年慢病患病人数合计为亿人。考虑到这部分患者有重合人群,前瞻估计,2019年我国慢病人群在5-6亿左右,患病率约为35%-45%。预测到2026年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病率将分别提高至、、。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提到,到2025年,慢性病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力争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降低20%。

未来,人口老龄化压力将进一步加重我国慢性疾病负担。我国正处于人口加速老龄化阶段,2020年,65周岁及以上人口为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预计到2050年,这一人数将达到亿人,占比达。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逐年下降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逐年下降,因慢性病导致的劳动力损失明显减少。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2019年,我国居民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四类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为,与2015年的相比下降了2个百分点,提前实现2020年国家规划目标。

——慢性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仍然普遍存在。膳食脂肪供能比持续上升,农村首次突破30%推荐上限。家庭人均每日烹调用盐和用油量仍远高于推荐值,同时,居民在外就餐比例不断上升,食堂、餐馆、加工食品中的油、盐应引起关注。儿童青少年经常饮用含糖饮料问题已经凸显,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成人30天内饮酒率超过四分之一,身体活动不足问题普遍存在。

此外,居民超重肥胖问题不断凸显,慢性病患病/发病仍呈上升趋势。城乡各年龄组居民超重肥胖率继续上升,有超过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6-17岁、6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9%和。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和癌症发病率与2015年相比有所上升。

面对当前仍然严峻的慢性病防控形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将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纳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合理膳食和重大慢病防治纳入健康中国行动,进一步聚焦当前国民面临的主要营养和慢性病问题,从政府、社会、个人(家庭)3个层面协同推进,通过普及健康知识、参与健康行动、提供健康服务等措施,积极有效应对当前挑战,推进实现全民健康。

目前,我国癌谱正处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癌谱过渡的阶段,像发达国家高发的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不断上升,发展中国家高发的消化道癌症比如食管癌、胃癌、肝癌等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相比,有所下降,但整体负担仍然较重,癌症整体防控形势还是比较严峻。我国癌症5年生存率在近十年来已经从上升到,但是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推进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向纵深发展,一是不断扩大筛查服务供给,二是不断提升筛查服务能力、积极探索推广筛查适宜技术,三是不断提高群众防癌意识。

——慢病呈现“三高三低”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总体呈现出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高,而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的“三高三低”现象。主要痛点集中在患者知晓度低、控制率低,主要因为在疾病诊断覆盖范围小、诊断水准不均衡及患者自身预防意识较差。

以高血压为例,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知晓率2007年为,2020年估计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治疗率2007年为,2020年估计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控制率2007年为,2020年估计为。可以看到,我国2007-2020年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知晓率、治疗率都有大幅提升,但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

2、供给端

中国慢病管理市场参与主体众多,主要包括:诊前的健康管理机构和体检机构、问诊诊断过程中的医疗机构和线下药店。

——慢病诊疗体系逐渐完善,医疗机构数量攀升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医疗服务和医药市场迅速扩展。

2020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个,比2019年增加个。其中:共有医院数万个,较2019年增加了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万个,较2019年增加了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数万个,较2019年减少了万个。

截至2021年3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达万个。与2020年3月底比较,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增加17273个,其中:医院增加117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1757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减少1624个。

截至2021年3月底,医院万个,其中:公立医院万个,民营医院万个。与2020年3月底比较,公立医院减少76个,民营医院增加1246个。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万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万个,乡镇卫生院万个,村卫生室万个,诊所(医务室)万个。与2020年3月底比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增加,乡镇卫生院减少,诊所增加,村卫生室减少。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万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387个,卫生监督所(中心)2936个。与2020年3月底比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减少13个,卫生监督所(中心)减少59个。其他机构万个。

从慢病管理来看,医院端是慢病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渠道。在医疗机构数量不断攀升的同时,也应当针对慢病管理方面完善医疗体系,方便患者就医。慢病主要的治疗手段是长期服药,尤其是处方药。但对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病患者,与处方药之间仍存在不小的距离。

慢病患者往往要长期定期服用药物控制病情,但大部分药品需要经过专业的医学诊断,通过处方才能获得。虽然分级诊疗仍在继续推进,但并没有完全铺开落地,患者通过身边的医疗机构获得药品具有一定的难度。好药品技术壁垒高、供给不平衡,消费者获得药品的渠道更是有限。于是,常见情景是,很多人不得不一大早到医院排队挂号。开一次药,药量基本维持在一个月,如果病患居住地附近没有社区医院或者社区医院药物不全,开个药也不得不到大医院解决,老病号成为“开药困难户”。

2021年3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做好当前慢性病长期用药处方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可开具长期处方的病种目录、用药范围、管理制度、安全告知等要求,以减少患者取药次数。对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一次可开具12周以内相关药品。这意味着,与从前相比,大多数慢病患者都可以减少为开药而跑医院的次数,是中国医疗服务机构慢病管理模式探索的一个进步。

——药店开展慢病管理布局

2009-2018年,我国零售药店数量整体呈增长趋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发布《2019年度药品监管统计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药品经营许可证》持证企业万家,其中零售连锁企业6701家,零售连锁企业门店万家;零售药店万家。相比2018年11月底的数据(零售连锁5671家,连锁门店万家;零售药店万家)2019年药店总数同比增加或万家,其中连锁门店增幅,创2016年以来新高。反观单体门店,却不尽如人意,2019年录得零增长。连锁化率由2016年的升至,连锁门店数量持续超过单体药店。2020年,零售药店数量估计为万家。

线下连锁药店也极为看中慢病管理领域。健之佳()便在今年一季报中透露,自去年末起,公司全面推进门店慢病管理大数据项目,为顾客免费提供血糖、血压、尿酸、血脂等多个慢病相关重要项目的快速自测、健康管理等服务。

我国四大连锁药店为大参林、老百姓、丰药房和一心堂,在慢病管理方面也展开了布局。

——居民健康意识提升,健康体检机构呈现井喷发展

近年来,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健康意识不断提升,逐渐意识到慢病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消费升级影响,许多居民开始主动通过健康体检等手段预防慢病。因此,国民健康体检行业的市场需求旺盛,健康体检机构呈现井喷发展的趋势。

根据中南大学健康管理研究中心及中关村新智源健康管理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2019健康管理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显示2018年中国健康体检人次达到亿,占全部人口的42%。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体检市场健康检查人数约为亿人次,同比2019年增长。受疫情影响,2020年核酸检测人数人数增多,或一定程度上影响健康体检人数,前瞻估计,2020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门诊健康体检人次数或达到亿人。

总来来讲,慢性疾病类型较多,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脂肪肝等,随着当前生活及饮食习惯的改变,慢性疾病发病率逐渐增高,对我国国民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影响,加上多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足,或是自我健康保护意识薄弱、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等问题的存在,使其对自身病情未予以重视,或是未按照医嘱正确用药,进而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近些年,健康体检有助于提高慢性疾病检出率,帮助患者得到早期诊治,控制病情进展,加速机体恢复。

——互联网慢病管理模式兴起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慢病管理模式兴起。健康服务机构可以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搭建公共信息平台,提供长期跟踪、预测预警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服务,支持智能健康产品创新和应用。通过分析海量数据,包括健康保健、慢病管理所有的数据,将传统数据分析方法无法分析出的价值定性转变为定量。

此外,医疗卫生行业越来越多的业务也开始依赖信息化技术支持,信息化需求呈现加速发展的特征。国内三级城市以下的医院也已进入信息化的快速成长期,对于基本的信息化技术产品如PC、Server、开发平台等产生了大量的需求;大型医院的信息化逐渐进入整合时期,软件和硬件的升级需求增加。在公共卫生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重点发展社区卫生管理信息化、区域医疗数据中心、居民健康档案等系统,信息化的服务对信息系统的建设也产生了大量的需求。

慢病管理平台如医联,成立于2014年,2018年以肝病为切入点,将业务方向聚焦慢病管理领域,目前平台已覆盖心血管、糖尿病、呼吸、肿瘤、慢性肾病、肝病、HIV、中医、精神心理等多个病种学科领域,且已构建起从患者筛查、复诊随诊、送药上门、医保支付到院外健康管理的完整闭环。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慢病管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老年慢病现状及发展论文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3亿人,慢性病致死人数已占到我国因病死亡人数的80%,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到总疾病负担的70%。同时,以糖尿病为例的慢性病已呈现年轻化发展趋势,严重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为有效防治慢病,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慢病管理的投入和支持,2016年我国慢病支出约为亿元,占卫生总费用的70%左右。如果未来能够将其中10%转化为慢病管理费用,则市场规模将有3244亿元,发展潜力巨大。■全国疾病监测系统资料表明, 1991-2000年中国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的比例呈持续上升趋势,已经由1991年的上升到2000年的,死亡数将近600万。■从1991年到2000年,支气管肺癌、肝癌、乳腺癌、脑血管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交通伤害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肺癌等六种慢性病占了总死亡的。■ 2000 年全国死亡人数 731 万,在近 600 万的慢性病死亡者中,其中死于心血管疾病 250 万、肿瘤 140 余万、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 128 万、糖尿病直接死亡 9 万 (图 3),分别占总死亡人数的 、 、 和 。■ 2000 年 ,中国肿瘤死亡病例 140 多万,其中肺癌 30 万、肝癌 28 万、胃癌 26 万、食管癌 14 万、白 血病 4 万、乳腺癌 2 万 。■ 2000 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近 250 万人,其中脑血管病 万、缺血性心脏病 万,高血压 病 万 。■ 1959 年至 2002 年的四十余年间,我国 15 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增长趋势,其 中 1991 年至 2002 年的 10 年间,患病率上升 31%, 患病人数增加 7000 多万 。高血压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高血压发展到后期,会引起严重并发症,患者往往死于脑血管病、冠心病或高血压性心脏病等疾病。我国 18 岁及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 ,全国有高血压患者 亿,其 中 18-59 岁的劳动力人口中有 亿人患病 。■与患病率相同,我国人群平均血压水平也明显上升,2002 年我国男性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分别比 1991 年增加了 和 ;女性分别增加了 和 。我国十组人群前瞻性研究 结果表明,舒张压每升高 5mmHg,脑卒中危险会增加 46%,冠心病和肾脏疾病的危险也会相应增加。■目前,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都处于低水平。了解血压升高的人中,有效控制率只有,仅有约323万人。如不采取控制措施,糖尿病将给中国居民健康带来重要威胁■ 2002年,我国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农村18岁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分别达到、和(图11)。估计全国有糖尿病患者2346万人,空腹血糖受损者约1715万人,中老年人是糖尿病的主要受害人群。与1996年相比,仅仅6年时间,大城市人群患病率即上升。

我国慢性病发病呈上升趋势,卫生部统计中心发布的2000年、2003年“城市和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资料表明,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慢性病占城市居民全因死亡的;占农村居民全因死亡的。以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占首位。 有资料表明近几年来,患慢性病的人数增多,2003年调查某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其中城市为,农村为。2004年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中,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估计全国高血压患病人数约亿多。糖尿病患病率为,估计全国糖尿病患病人数约2 000多万。每年新发脑卒中200万人,冠心病75万人,并且仍呈上升趋势。 慢性病的病程缓慢,疾病发展可以导致人体重要器官的损害,甚至丧失劳动能力,严重的可致生活质量低下。慢性病主要发生在40岁以上人群,该年龄段人群工作和家庭负担重,患病后对工作和家庭影响很大,同时随着医疗费用的上涨,慢性病高额治疗费用的增加直接拉动了我国卫生总费用的迅速攀升,其上升速度已经超过国民经济和居民收入的增长。因此慢性病的预防已经成为全社会问题。

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慢性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慢性病治疗费用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压力,以及精神压力。因此,慢性病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应由政府及卫生部门主导,加大财政投入,培养一支专业的队伍,配备相应的装备,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能力;通过多种形式完善社区慢性病组织管理体系,创新管理机制,不断实践、总结经验,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宣传教育培养社区慢性病患者健康意识,消除居民对社区医师的片面认识,提高居民对社区医师的信任度。不断完善发展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对有效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有重要作用。总之,政府、卫生部门、社区医院、社区居民应齐心协力控制慢性病的发生发展,促进居民健康,使社会和谐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健康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慢性病患者生存期的不断延长,加之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和行为危险因素流行对慢性病发病的影响,我国慢性病患者基数仍将不断扩大,慢性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但同时,随着我国医疗设施不断改善,医疗机构的数量也在不断攀升,药店逐渐开展慢病管理布局,居民也逐渐有了健康意识,通过健康体检等手段预防慢病。此外,互联网慢病管理模式的兴起,也极大方便了患者的慢病管理和治疗。

慢病管理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鱼跃医疗(002223)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主要慢病病种及患病人数、医疗卫生机构数量、零售药店数量及增长情况等

1、需求端(患者及患病概况)

——慢性病患者基数仍将扩大

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2019年,我国40岁及以上居民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2015年这一数值为,增加了三分之一多。前瞻估计2020年我国40岁及以上居民高胆固醇血症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较上年继续提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健康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慢性病患者生存期的不断延长,加之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和行为危险因素流行对慢性病发病的影响,我国慢性病患者基数仍将不断扩大。同时因慢性病死亡的比例也会持续增加,2019年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其中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比例为,防控工作仍面临巨大的挑战。除致死外,慢病还常伴有并发症,极大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以糖尿病为例,视网膜小血管长期累积受损会导致视网膜病变,并可能导致失明,调查显示,住院患者糖尿病眼部并发症比例为,约的患者双目失明。

数据显示,我国慢性病患者中,单是高血压患病人群已超过3亿人。总体看,2019年慢病患病人数合计为亿人。考虑到这部分患者有重合人群,前瞻估计,2019年我国慢病人群在5-6亿左右,患病率约为35%-45%。预测到2026年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病率将分别提高至、、。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提到,到2025年,慢性病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力争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降低20%。

未来,人口老龄化压力将进一步加重我国慢性疾病负担。我国正处于人口加速老龄化阶段,2020年,65周岁及以上人口为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预计到2050年,这一人数将达到亿人,占比达。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逐年下降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逐年下降,因慢性病导致的劳动力损失明显减少。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2019年,我国居民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四类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为,与2015年的相比下降了2个百分点,提前实现2020年国家规划目标。

——慢性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仍然普遍存在。膳食脂肪供能比持续上升,农村首次突破30%推荐上限。家庭人均每日烹调用盐和用油量仍远高于推荐值,同时,居民在外就餐比例不断上升,食堂、餐馆、加工食品中的油、盐应引起关注。儿童青少年经常饮用含糖饮料问题已经凸显,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成人30天内饮酒率超过四分之一,身体活动不足问题普遍存在。

此外,居民超重肥胖问题不断凸显,慢性病患病/发病仍呈上升趋势。城乡各年龄组居民超重肥胖率继续上升,有超过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6-17岁、6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9%和。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和癌症发病率与2015年相比有所上升。

面对当前仍然严峻的慢性病防控形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将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纳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合理膳食和重大慢病防治纳入健康中国行动,进一步聚焦当前国民面临的主要营养和慢性病问题,从政府、社会、个人(家庭)3个层面协同推进,通过普及健康知识、参与健康行动、提供健康服务等措施,积极有效应对当前挑战,推进实现全民健康。

目前,我国癌谱正处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癌谱过渡的阶段,像发达国家高发的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不断上升,发展中国家高发的消化道癌症比如食管癌、胃癌、肝癌等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相比,有所下降,但整体负担仍然较重,癌症整体防控形势还是比较严峻。我国癌症5年生存率在近十年来已经从上升到,但是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推进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向纵深发展,一是不断扩大筛查服务供给,二是不断提升筛查服务能力、积极探索推广筛查适宜技术,三是不断提高群众防癌意识。

——慢病呈现“三高三低”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总体呈现出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高,而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的“三高三低”现象。主要痛点集中在患者知晓度低、控制率低,主要因为在疾病诊断覆盖范围小、诊断水准不均衡及患者自身预防意识较差。

以高血压为例,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知晓率2007年为,2020年估计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治疗率2007年为,2020年估计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控制率2007年为,2020年估计为。可以看到,我国2007-2020年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知晓率、治疗率都有大幅提升,但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

2、供给端

中国慢病管理市场参与主体众多,主要包括:诊前的健康管理机构和体检机构、问诊诊断过程中的医疗机构和线下药店。

——慢病诊疗体系逐渐完善,医疗机构数量攀升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医疗服务和医药市场迅速扩展。

2020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个,比2019年增加个。其中:共有医院数万个,较2019年增加了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万个,较2019年增加了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数万个,较2019年减少了万个。

截至2021年3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达万个。与2020年3月底比较,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增加17273个,其中:医院增加117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1757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减少1624个。

截至2021年3月底,医院万个,其中:公立医院万个,民营医院万个。与2020年3月底比较,公立医院减少76个,民营医院增加1246个。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万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万个,乡镇卫生院万个,村卫生室万个,诊所(医务室)万个。与2020年3月底比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增加,乡镇卫生院减少,诊所增加,村卫生室减少。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万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387个,卫生监督所(中心)2936个。与2020年3月底比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减少13个,卫生监督所(中心)减少59个。其他机构万个。

从慢病管理来看,医院端是慢病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渠道。在医疗机构数量不断攀升的同时,也应当针对慢病管理方面完善医疗体系,方便患者就医。慢病主要的治疗手段是长期服药,尤其是处方药。但对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病患者,与处方药之间仍存在不小的距离。

慢病患者往往要长期定期服用药物控制病情,但大部分药品需要经过专业的医学诊断,通过处方才能获得。虽然分级诊疗仍在继续推进,但并没有完全铺开落地,患者通过身边的医疗机构获得药品具有一定的难度。好药品技术壁垒高、供给不平衡,消费者获得药品的渠道更是有限。于是,常见情景是,很多人不得不一大早到医院排队挂号。开一次药,药量基本维持在一个月,如果病患居住地附近没有社区医院或者社区医院药物不全,开个药也不得不到大医院解决,老病号成为“开药困难户”。

2021年3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做好当前慢性病长期用药处方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可开具长期处方的病种目录、用药范围、管理制度、安全告知等要求,以减少患者取药次数。对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一次可开具12周以内相关药品。这意味着,与从前相比,大多数慢病患者都可以减少为开药而跑医院的次数,是中国医疗服务机构慢病管理模式探索的一个进步。

——药店开展慢病管理布局

2009-2018年,我国零售药店数量整体呈增长趋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发布《2019年度药品监管统计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药品经营许可证》持证企业万家,其中零售连锁企业6701家,零售连锁企业门店万家;零售药店万家。相比2018年11月底的数据(零售连锁5671家,连锁门店万家;零售药店万家)2019年药店总数同比增加或万家,其中连锁门店增幅,创2016年以来新高。反观单体门店,却不尽如人意,2019年录得零增长。连锁化率由2016年的升至,连锁门店数量持续超过单体药店。2020年,零售药店数量估计为万家。

线下连锁药店也极为看中慢病管理领域。健之佳()便在今年一季报中透露,自去年末起,公司全面推进门店慢病管理大数据项目,为顾客免费提供血糖、血压、尿酸、血脂等多个慢病相关重要项目的快速自测、健康管理等服务。

我国四大连锁药店为大参林、老百姓、丰药房和一心堂,在慢病管理方面也展开了布局。

——居民健康意识提升,健康体检机构呈现井喷发展

近年来,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健康意识不断提升,逐渐意识到慢病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消费升级影响,许多居民开始主动通过健康体检等手段预防慢病。因此,国民健康体检行业的市场需求旺盛,健康体检机构呈现井喷发展的趋势。

根据中南大学健康管理研究中心及中关村新智源健康管理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2019健康管理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显示2018年中国健康体检人次达到亿,占全部人口的42%。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体检市场健康检查人数约为亿人次,同比2019年增长。受疫情影响,2020年核酸检测人数人数增多,或一定程度上影响健康体检人数,前瞻估计,2020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门诊健康体检人次数或达到亿人。

总来来讲,慢性疾病类型较多,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脂肪肝等,随着当前生活及饮食习惯的改变,慢性疾病发病率逐渐增高,对我国国民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影响,加上多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足,或是自我健康保护意识薄弱、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等问题的存在,使其对自身病情未予以重视,或是未按照医嘱正确用药,进而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近些年,健康体检有助于提高慢性疾病检出率,帮助患者得到早期诊治,控制病情进展,加速机体恢复。

——互联网慢病管理模式兴起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慢病管理模式兴起。健康服务机构可以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搭建公共信息平台,提供长期跟踪、预测预警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服务,支持智能健康产品创新和应用。通过分析海量数据,包括健康保健、慢病管理所有的数据,将传统数据分析方法无法分析出的价值定性转变为定量。

此外,医疗卫生行业越来越多的业务也开始依赖信息化技术支持,信息化需求呈现加速发展的特征。国内三级城市以下的医院也已进入信息化的快速成长期,对于基本的信息化技术产品如PC、Server、开发平台等产生了大量的需求;大型医院的信息化逐渐进入整合时期,软件和硬件的升级需求增加。在公共卫生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重点发展社区卫生管理信息化、区域医疗数据中心、居民健康档案等系统,信息化的服务对信息系统的建设也产生了大量的需求。

慢病管理平台如医联,成立于2014年,2018年以肝病为切入点,将业务方向聚焦慢病管理领域,目前平台已覆盖心血管、糖尿病、呼吸、肿瘤、慢性肾病、肝病、HIV、中医、精神心理等多个病种学科领域,且已构建起从患者筛查、复诊随诊、送药上门、医保支付到院外健康管理的完整闭环。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慢病管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慢性社区病的论文现状

社区慢性病预防 工作总结

慢性疾病是使身体结构及功能发生改变,无法彻底治愈,需要长期治疗,护理及特殊康复训练的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慢性病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下面是我收集的慢性病防控工作总结范文,欢迎阅读。

慢性病防控工作总结范文1

为认真贯彻落实慢性病防治工作总体要求,积极参与创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结合我局的特点,落实与加强慢性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健康观,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以人为本,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健康教育,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一、成立组织机构,落实工作责任。

为加强对慢性病防控工作的指导,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慢性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责成办公室牵头负责慢性病工作的组织落实,明确各部门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责与任务,将相关工作纳入各部门年度管理目标和绩效考核。

二、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宣传阵地建设。

注重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宣传阵地的建设,设置固定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更换宣传栏内容。内容涉及吸烟有害健康、计划免疫知识、青春期保健、常见慢性病防治、饮食卫生及根据季节变化的疾病防治知识等,增加全体职工的健康知识,提高健康意识及健康行为,促进不良健康行为转变,推动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开展宣传教育,组织职工体检。

1、利用各种形式如召开职工大会、推送群消息等,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办公室和工会组织职工利用节假日和周末开展羽毛球比赛、健走等全民健身运动,每两年组织职工进行体检,切实防控慢性病。

2、积极响应“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周期健康服务”,“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的号召。开展第四届“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

四、倡导健康生活,制定方案计划。

1、开展平衡膳食“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和烟草控制,制定详细的控烟计划,在全局实施控烟活动。

2、开展工间操活动,制定工间操活动方案,办公室组织局干部职工在每个工作日的上午和下午各抽出10分钟做工间操。

3、建设无烟党政机关,切实做到办公区域无烟头,不摆放烟灰缸。为提高干部职工的禁烟意识,营造辖区无烟、健康、安全的办公环境。我局在办公区域、会议室室等醒目区域张贴禁烟标识,向干职工宣传吸烟危害,并了解控烟意义,使广大职工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慢性病防控工作总结范文2

20xx年,为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和防控慢性病,东湖街道办紧密围绕我区建设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工作部署及要求,结合街道日常工作和亮点工作,积极广泛开展慢性病防控和健康生活方式宣传工作。

一、主要工作

(一)扎实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以推广健康生活方式为主要目标,宣传健康生活方式的要点,将“全名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推广到基础大众中去。20xx年,我街道共创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健康社区6个,覆盖率达66%。健康社区均设置健康自助检测设备(在社康中心)。目前,6个社区均已开展健康家庭评选/健康素养大赛活动。

(二)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

20xx年,共开展慢性病及健康生活方式社区健康讲座38场。及时更新健康宣传栏,做到每月更新一次。积极培育社区群众健身团体,丰富居民文化体育生活,20xx年东湖街道9个社区共有健身团体23个队,种类涉及太极队、舞蹈队等。与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共同开展自我健康管理小组活动,鼓励社区慢性病患者积极参与社区自我健康管理活动,目前社区共有自我管理小组10组,覆盖率为93%。街道9个社区今年开展口腔防治活动共14次。

(三)全方位开展社区环境建设。

一是提升社区公园的更新改造,增加健康生活方式宣传牌,更新健康生活宣传栏内容。

二是在现有全民健身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健身队伍,加快建设15分钟健身圈,辖区内9个社区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达100%。

三是积极推进无烟环境建设,无烟环境覆盖率100%。

(四)拓宽慢性病防控辐射范围。

今年共举办了17场大型宣传活动,包括元旦春节期间健康知识进万家、卫生与健康“两会一纲”活动、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职业病防治讲座、关注流动人口健康、签约家庭医生宣传活动等,参加人数达1530余人次。各社区均根据各自工作需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健康宣传活动。全年共举办小型健康教育活动85场次,派发各种宣传资料、宣传品13000份。为辖区6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的免费体检工作,报名参加体检的924人已经全部完成体检。举行幸福老人才艺汇演、“幸福老人”书画比赛、钓鱼比赛等各类文体活动。积极为老人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老年文化体育活动,不断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

(五)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一是利用街道婚育学校、社区生育文化中心、辖区单位活动场所提供健康宣传品、播放健康保健知识视频。

二是邀请健康教育讲师团分组分别深入到各社区、企业、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巡回宣讲,主要宣讲职业病防治、公民健康素养、心理卫生、艾滋病预防、妇儿保健、老年人保健等知识,在居民中大力普及基本健康知识。

三是举办居民健康素养知识竞赛。于20xx年7月举办东湖街道居民健康素养知识竞赛,在各社区广泛宣传动员居民以家庭为单位参加竞赛,并为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家庭发放奖励金和奖状。

二、下步 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完善街道慢性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机,压实责任,分工到人,确保事事有效落实。

(二)紧紧围绕慢性病防控工作目标,制订并细化落实工作方案、措施。推动慢性病防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三)加大宣传健康知识,做到全过程、全覆盖,引导辖区居民树立健康感理念,形成大健康工作格局,提高健康素养水平,助力“健康罗湖”建设。

(四)开展医养融合工作,举办居民健康素养知识竞赛、推广签约家庭医生宣传活动,让居民群众享受到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

(五)广泛开展健康讲座、宣传活动和环境营造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辖区居民树立健康理念,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生活质量。

(六)继续宣传罗湖区长者体检,对社区老人查漏补缺,尽量让老人都享受到这项福利。

慢性病防控工作总结范文3

为认真贯彻落实慢性病防治工作总体要求,积极参与创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结合学校教育的特点,落实与加强慢性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从群体防治着眼,个体服务入手,认真组织实施慢性病干预项目,我校进行了慢性病讲座,现将总结如下:

一、学生防肥胖工作

讲座过后同学们了解了肥胖的危害,开始认真做广播操,认真上体育活动课,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明显提高,为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家长积极与学校配合,在家与学生共同制定运动计划,与学生一起坚持锻炼。

二、学生防龋齿工作

学校开展集体刷牙培训,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正确选用牙膏和牙刷,提高正确刷牙率。建议有条件的并在学生、家长知情自愿的原则下,开展滴涂氟保护漆防龋工作。

三、取得的成效

(1)积极配合疾病控制中心抓好慢性病监测控制。

(2)大力宣传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性。青少年对各种慢性病来说都属于易感人群,而且学校人员比较集中,稍为有所松懈,就很容易大面积的染上各种慢性病,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就会受阻。这样不仅影响了师生的工作、学习。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师生的身体健康。把这些道理给学生讲清了,他们就会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重视慢性病的防治。落实好校园消毒、杀虫、灭鼠和注射相关疫苗等预防措施,建立有效免疫屏障,严防烈性慢性病传入我校。

(3)搞好校园环境卫生、增强学生防病意识。我校每周进行一次全校性的大扫除,消除垃圾、污水、污物,实行垃圾袋装化。每天利用课间,各班派学生对校园进行清扫,保持校园环境卫生。不乱倒垃圾污物,不参与聚餐活动,不到马路摊担进食。学校在四月份、十月份,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灭鼠、灭蝇,消灭了蚊蝇孳生地,切断了疾病的传播途径。

(4)加强慢性病的管理。把学生中患有慢性病的学生进行登记并督促学生办好休学手续,由其家长带学生入院治疗,以免慢性病在校园内扩散,并同时做好教室消毒工作,消灭病菌的繁殖。

由于我校慢性病防治工作做得扎实、得力,因此我校慢性病防治工作得到了一定的成绩,至今未发生一例慢性病暴发及蔓延事件。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继往继续努力,把我校的慢性病防治工作做得更加出色。

做好慢性病健康服务。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心态,要抱着救人的态度,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我们正在进入以知识经济为主的新时代,大学生作为优秀的青年群体,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其素质水平的高低对祖国未来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是人们的物质基础, 营养是维持生命与健康的物质基础。,因此大学生具有健康的饮食行为与良好的营养状况,是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必要前提,营养与体质状况也是反映一个国家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学生的营养健康状况,在1985、1991、1995、2000、2005年的5次全国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调查中,都把学生营养状况作为重点调研内容。《中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调查》表明,近几年来城镇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有明显改善,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症的比率逐渐下降[1]。但由于种种原因,如膳食的知识水平、行为态度、生活方式等直接或间接影响营养失衡,即某些学生营养摄入过多或过快,另一些学生营养摄入不足或缺失。然而,科学合理的营养,对改善身体营养状况、促进人体的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经济的发展也能促进营养与体质状况的改善。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文化、教育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膳食营养与体质状况也随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大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学习任务繁重,他们的营养状况备受社会的关注。现状:近年来,饮食无规律成为形成大学生亚健康现状主要因素之一。大学生对饮食的重要性明显认识不足,而无规律的饮食是造成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有关资料显示,日常饮食无规律的学生比例已分别占 %[2]。长期无规律的饮食,不仅会引起营养不良,影响睡眠质量,甚至会影响人体神经体液调节和内分泌调节,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3]。就笔者本人周围的生活环境来说吧,早上起来吃早餐的人是少之又少。从河北工程大学医学学院了解到,该学院对多名高校大学生的饮食习惯和膳食构成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饮食健康令人担忧。仅两成学生坚持一日三餐。从饮食规律来看,能够保证三餐规律的仅有,只有的学生从不错过三餐中的任何一顿正餐。其中男生的规律性比女生更差,超过半数的男生不能按时吃早餐。男生比较喜欢运动和玩电脑,一旦沉溺很容易耽误吃饭时间。此外,大学生饮食随意性大,六成大学生从不注意食物的营养搭配,其中超过一半的人吃饭主要考虑简便原则,的人饮食规律受情绪好坏影响。 七成女生吃零食排解无聊。大学生中很大比例的人群喜欢吃零食,女生比例明显高于男生,吃零食的主要原因是情绪不好或没时间吃饭。的大学生因为无聊而吃零食缓解情绪,女生更高达,这与女生自身的心理特点有关,其自我缓解情绪的能力差。吃饭细嚼慢咽的大学生仅,部分大学生进餐时习惯狼吞虎咽,吃饭速度很快,男生表现得更突出。女生则喜欢边吃饭边看电视或书,吃饭不够专注。从膳食构成来看,大学生的主要食品是米面等,蔬菜、水果和蛋奶类食物摄入量很少,仅两成学生能保证每天吃肉。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过低,

健康服务需需要申请人自认为很好。

浅谈慢病管理的现状论文

慢性病管理

我国慢性病存在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高,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的现状,防治工作仍面临较大挑战。以癌症防治为例,2016年全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约万,死亡病例数约为万例。

平均每天1万多人被诊断为新发癌症,平均每分钟有7人确诊,每10秒死亡1人。风湿疾病方面,是造成劳动力丧失(致贫)的主要病因之一。我国风湿性疾病患者约2亿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00万人,平均发病45岁,两年致残率达50%,三年致残率达70%。

目前互联网慢病管理行业中以糖尿病管理切入服务的企业数量最多,其次企业切入较多的病种是高血压、心脏病、心脑血管和肿瘤。但从潜在用户总量来看,高血压患者人数庞大,是未来慢病管理发展极具潜力的细分垂直领域。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政府政策推动的背景下,上游发展较为成熟的医药器械上市公司,在为慢病管理服务提供医药器械的同时,也针对慢病管理服务进行布局,他们的布局方式主要包括:

(1)自建全环节慢病管理服务系统及平台;

(2)投资布局,具体包括:定增获得大量资金参股、参股移动医疗和可穿戴设备等相关公司及专科医院产业基金、设立产业基金等方式。从重点上市企业具体布局来看,搭建平台和投资参股是医药器械企业更为青睐的布局策略,这与上游企业资金积累程度和可整合资源的丰富度相关。

一方面,线下药店通过自身优势,在互联网慢病管理服务发展过程中起到提高用户数量的作用。另一方面,患者在互联网慢病管理服务的作用下,提高慢病关注度,增加药品和器械等商品的购买行为,线下药店也将因此增加收益。

从双方角度来看,现阶段线下药店和慢病管理是互相促进的关系。艾瑞分析认为,线下药店在慢病管理发展过程中,可以起到促进作用的原因在于其自身优势,具体包括 :

(1)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线下药店总数为万家,其中连锁药店占比,单体药店占比,线下药店覆盖范围广且数量巨大,是互联网慢病管理公司用户来源的重要渠道之一。

(2)线下药店在互联网发展之前是满足患者日常购药需求的核心场所,而互联网时代由于医药电商仍面临禁售处方药的政策监管,线下药店仍是患者核心购药场所之一。

(3)在遵循医嘱用药方面,线下药店具有药师资源,具有专业指导建议可帮助患者购药。

(4)相较于普通患者来说,线下药店医疗器械资源丰富,且大部分为免费服务,所以部分慢病患者有去线下药店测量血压、血糖等慢病监测指标的习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保险机构在慢病管理服务发展过程中作为潜在支付方,在精算技术、大数据分析、基因检测等基础上,不断针对慢病患者的巨大潜在市场积极探索和创新。

目前,保险机构主要推出健康险和单病种并发症险,其中健康险为寿险附加产品,慢病管理为健康险附加服务,管理“三高”,而慢病并发症险则针对已确诊慢病,为未来并发症提供理赔保障。此外,以保险机构与高血压慢病管理服务企业合作模式为例,两者通过调整患者可获得的购药金额和并发症保险的方式,尝试慢病管理服务模式创新。

未来,随着慢病患者数据的不断丰富和对数据精准分析技术的发展,以用户需求为基础的个性化定制险,将是保险机构与慢病管理服务机构的重要合作模式。

企业服务模式按照信息类、服务类和交易类来看,目前,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企业主要的服务形式种类较多,主要包括,信息类:慢病资讯和社交平台;服务类:挂号问诊、数据监测和慢病提醒;交易类:药品器械和其他。

其中,每一类服务模式又包含多项细分服务,例如,社交平台包括病友社区、医生社区、医患社区和病友家属社区,整体细分服务呈多样化。

由于慢病各病种人群特征鲜明,互联网慢病管理企业确认目标用户相对容易,所以从整体上来看,大部分企业倾向于针对明确的目标用户提供全方位服务。

但小犀牛健康科技认为,若想留住用户并实现持续变现,则需要不断提高用户粘性和用户满意度,基于此,小犀牛健康自开展慢病管理项目以来,一直坚持探索有吸引力的商业模式和特色服务。

小犀牛健康希望通过不断完善的硬件产品,提高用户体验,搭建稳定的用户入口。虽然从初期发展来看,硬件切入颇具优势,但从未来发展来看慢病管理的核心基础仍在于数据的积累。

小犀牛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打通慢病诊断与管理数据,实现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所产生的挂号数据、医学检查数据、电子处方数据、电子病例以及随访数据,与患者非就医场景下通过小犀牛慢病管理服务等所产生的慢病管理数据全面互通,从而帮助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病情控制和改善。

由于影响慢性病情的因素较多,除了血压、血糖等医学监测指标外,饮食、运动和睡眠等方面的数据对于慢病诊断和管理也是很重要的参考指标,所以在小犀牛的慢病管理项目中,多维度的数据收集和积累是基础,也是未来慢病管理发展的核心基础。

虽然多维度数据收集和积累是慢病管理服务的核心基础,但数据并不能帮助患者达到缓解和控制病情的最终目的,所以在数据基础上进行科学分析,并基于此为患者提供可参考的慢病管理方案才是小犀牛的慢病管理服务的最佳方式,也将是未来慢病管理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未来,小犀牛将根据患者丰富的医学、生活数据,再结合环境等因素,能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多维度具体行为方案,是未来慢病管理服务的核心发展方向。

非常重要的领域和推动医疗信息化的进步。1、在大健康产业中,慢病管理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一方面,慢性病的治疗和管理需要医疗机构、医生、护士等专业人员的支持和参与,因此慢病管理可以为医疗行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业务增长点,另一方面,慢病管理也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细致的医疗服务,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疾病的治疗和管理知识,降低医疗风险和医疗成本,提高生活质量。2、慢病管理的发展还可以推动医疗信息化的进步,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医疗服务,此外慢病管理也可以促进医疗体系的协同和合作,让医疗机构、医生、护士、患者等各方面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

就是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包括心情、饮食、休息、运动四个方面。吃药也只是应急的控制症状,对病的恢复没有太大的作用,恢复要靠自身强大的修复能力完成。生活习惯不改就是吃仙丹也无济于事

  • 索引序列
  • 慢病的现状2021年论文
  • 老年慢病现状论文
  • 老年慢病现状及发展论文
  • 慢性社区病的论文现状
  • 浅谈慢病管理的现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