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扬州大学主编的医学杂志

扬州大学主编的医学杂志

发布时间:

扬州大学主编的医学杂志

没有这个学报!!扬州大学的学报只有4种: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根本就没有医学版!!更是 何谈核心期刊??

没有扬大医学院报,有《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半月刊,护理和医药,中国统计源期刊,科技核心期刊

个人觉得很不错。学术氛围和环境都不错!地址:江苏省扬州市淮海路11号医学院始建于1950年,现有临床医学、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和药学等五个本科专业。临床医学、中医学和中西医临床医学三个专业学制为5年,护理学、药学两个专业学制为4年,其中临床医学妇产科学专业方向和皮肤性病防治专业方向的办学特色在省内外具有较高的影响。学院具有招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来华留学生资格,从2006年开始招生,采用纯英文授课。学院设有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中药学等六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以及临床医学和中药学等两个专业硕士学位点。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为省级重点学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心脏内科、血液内科、妇产科、普通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医学影像科为省级重点临床专科,是卫生部腔镜培训中心、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基地。目前,学院有全日制本科学生两千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近三百人,外国留学生44人。学院设有基础医学部、临床医学一系、临床医学二系、妇产与生殖医学系、中西医结合学系、护理学系和药学系,拥有江苏省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临床医学实验中心以及药学综合教学实验室。学院拥有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七所临床医学院、九所附属医院以及30余所教学实习医院。学院重视科学研究,近年承担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重大招标项目等课题50多项,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院设有《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编辑部,该杂志为全国公开发行的核心学术期刊,连续多年获教育部“中国高校优秀期刊奖”。学院拥有一支力量比较雄厚、结构比较合理、具有较好素质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专业教师155 人,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94人,其中正高专业技术职务者21人(教授17人),副高专业职称73人(副教授55人),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49人(讲师48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28人,具有硕士学位者52人。在编专任专业教师队伍中,有博士生导师1 人,硕士生导师48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次,全国劳模1人,省“333工程”、省“青蓝工程”培养人选3人次。聘请附属医院兼职教师321人。

截至2016年3月,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700多项,全校年科技经费5亿多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连年位居省属高校前列。共有300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其中,由中科院与该校共同完成的“转基因山羊体细胞克隆山羊”成果被评为1999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之首,由该校参与完成的“水稻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工作被评为200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头条新闻,8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科技开发与成果推广成绩同样喜人,学校的“农科教结合”工作已形成了以苏北基地为中心,辐射苏中、苏南的格局,在服务“三农”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2002-2013年期间,学校共有4篇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篇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 2013年,在ESI评价的22个学科中,学校共被ESI收录论文3672篇,被引23142次,篇均被引频次为,在全球排名前1%的5039个研究机构中,总被引次数位居第1664位。学校的“江苏省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于2013年被评定为首批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学术期刊 扬州大学学报编辑部是在原江苏农学院、扬州师范学院、扬州工学院、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等高校学报编辑部的基础上,于1997年扬州大学合并办学5周年之际成立。1997年创刊《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双月刊)、《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季刊),2004年改为双月刊;1998年创刊《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季刊);1999年将《江苏农学院学报》更名为《江苏农业研究》;2002年将《江苏农业研究》更名为《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季刊)。《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该刊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刊物。该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苏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国儒商研究”、“扬州文化研究”、“女性文学多棱镜”、“审美新视角”等特色栏目。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该刊为综合性高等教育研究刊物,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研究和探索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各类问题,既发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性研究论文,也刊登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内容覆盖了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该刊被《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大复印资料中心、《教育文摘周报》、《新华文摘》等都不同程度地转载、摘引该刊所发论文。该刊为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江苏省期刊方阵优秀期刊、第二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该刊是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数理科学和化学、工业技术、环境科学等门类的学术论文。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该刊被美国《数学评论》(MR)、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德国 《数学文摘》(ZBL)、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力学文摘》等国内外著名检索期刊收录。并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华艺数位艺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全文收录。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原《江苏农学院学报》、《江苏农业研究》)该刊是综合性农业与生命科学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农业科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物技术、园艺、植物保护、食品科学、基础医学等学科的学术论文。 该刊被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图书馆分别入选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联合国粮农组织AGRIS、英国CABI、动物学记录(ZR)、美国DIALOG、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IC)、国内所有以”中国”名头出版的农业文摘类期刊和部分医学文摘期刊及《中国生物学文摘》等作为一次文献源期刊收录。2002年以来多次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及全国农业优秀期刊(学术类一等奖),蝉联”江苏省双十佳期刊”。 图书馆藏 截至2014年9月,全校拥有文献402万余册;年订购中文报刊3376种,原版外文期刊548种。馆内藏有《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目录丛刊》、《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等大型文献,馆藏中苏北方志较为齐全,文史、农业、烹饪类文献具有特色,敦煌学资料丰富。馆内拥有丰富的电子文献资源,藏有各种电子出版物,包括中国期刊网镜像站、超星数字图书馆、北大方正Apabi数字图书系统、EI、PQDD、IEEE/IEE等国内外大型数据库40种,折合电子文献万册。

扬州大学医学杂志

没有扬大医学院报,有《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半月刊,护理和医药,中国统计源期刊,科技核心期刊

没有这个学报!!扬州大学的学报只有4种: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根本就没有医学版!!更是 何谈核心期刊??

扬州大学学报不是核心期刊。

扬州大学简介:(Yangzhou University),简称“扬大”,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

江苏—英国高水平大学联盟成员,入选国家“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学校前身是1902年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和通海农学堂。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其文史科与农科整建制迁至扬州办学,成为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的前身。

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扬州大学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合并组建。

1 简介《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扬州大学和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征稿和发行的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连续三年获教育部颁发的“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称号,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均逐年上升。本刊为半月刊,24期/年。发表周期短,免收审稿费。对省/部级以上部门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论文优先刊登,欢迎投稿。本刊栏目设置有:论著、技术与方法、临床药学、临床研究、短篇论著、综述、调查研究、病例报告、专科护理、急救护理、护理管理等。2 稿件要求 收稿接收国内外论文,欢迎先进性(创新)、科学性(设计合理、数据可靠和统计方法正确)、实用性(对科研、临床等有指导意义)及可读性强的文章。内容包括基础和临床科研、医疗、护理、卫生防疫等方面的研究论著、最新成果和技术方法、临床药学、述评与综述等学术性论文。论文应表达准确,重点突出,文字简练。研究论著、文献综述、述评6000字左右,临床研究、短篇论著3000字左右。简化汉字按1986-10-10国务院批准重新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书写。具体写作要求见投稿网站《投稿须知》。 投稿要求所有文稿均采用我刊网上注册投稿,由相应单位作政治和保密审查。作者需将《单位推荐信》及《版权转让协议》寄至本刊北京编辑出版中心,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等情况,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并加盖公章。已在非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上交流过的文稿可以再投稿,但必须注明。《版权转让协议》、《单位推荐信》可以在投稿网站下载。若稿件无法上传可投递至编辑信箱:Email: 。文稿内容要求:(1)论文内容真实,文责自负,数据准确,无泄密;(2)参考文献确系亲自阅读,核对无误;(3)同意《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北京编辑出版中心作文字性修改;(4)临床研究必须遵循《赫尔辛基宣言》的原则,对任何涉及人体的研究均应注明得到受试者知情同意;(5)投稿将意味着作者将出版及上网权转交给《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北京编辑出版中心,保证无一稿两投;(6)每位作者均需在信末签名负责;(7)研究论著自请统计学专业工作者(文中有统计学处理时)及英语专业工作者审核后投稿以缩短发表周期;(8)一旦发现一稿两投(指主要内容相同),将予以退稿并追究其有关责任,同时2年内禁止在本刊发表论文。研究生论文,必须经导师修改,并在《版权转让协议》上签名认可。文稿被接受且按《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北京编辑出版中心审修意见修改定稿后,请作者按要求经网络上传,并将相关发表经邮局汇寄《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北京编辑出版中心。 稿件处理《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北京编辑出版中心有权对来稿进行必要的文字性删改。不采用的稿件于3个月内通知作者,请自留底稿。稿件退修则表明已被我刊初步接受,请勿另投他刊。基金资助项目论文、优秀研究原著、研究综述经主编或审稿专家推荐,可提前发表。论文刊出后,赠送当期杂志。 出版费用来稿不收取审稿费,收取发表费。联系方式:《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北京编辑出版中心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甲4号,物华大厦A座1705室邮编:100044电话:;(传真)Email:

扬州大学创办的医学杂志

没有这个学报!!扬州大学的学报只有4种: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根本就没有医学版!!更是 何谈核心期刊??

李寿桢李寿桢,男,1943年出生,主任医师,教授,扬州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曾任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扬州大学医学院医学系主任,中国高血压联盟江苏分盟常务理事,扬州医学会理事,《中国行为医学杂志》编委,《江苏临床医学杂志》编委。中文名:李寿桢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43年职业:主任医师代表作品:《江苏临床医学杂志》人物简介心血管内科专家擅长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危重疑难心血管疾病的抢救和处理。成就荣誉1990年以来,获市科技进步奖3项。已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5篇,出版专著4部。

扬州大学学报不是核心期刊。

扬州大学简介:(Yangzhou University),简称“扬大”,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

江苏—英国高水平大学联盟成员,入选国家“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学校前身是1902年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和通海农学堂。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其文史科与农科整建制迁至扬州办学,成为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的前身。

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扬州大学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合并组建。

扬州医学杂志

李寿桢李寿桢,男,1943年出生,主任医师,教授,扬州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曾任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扬州大学医学院医学系主任,中国高血压联盟江苏分盟常务理事,扬州医学会理事,《中国行为医学杂志》编委,《江苏临床医学杂志》编委。中文名:李寿桢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43年职业:主任医师代表作品:《江苏临床医学杂志》人物简介心血管内科专家擅长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危重疑难心血管疾病的抢救和处理。成就荣誉1990年以来,获市科技进步奖3项。已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5篇,出版专著4部。

谈姓起源: 一; 据《姓苑》所载, 西周史宋微子启之后有受封於谈者. 谈国为郯国. 春秋时郯子朝鲁, 其后亡国,郯国旧址在今山东省郯城北, 战国初年为越国所灭。 二:周朝有大夫籍谈, 其后亦有谈氏. 历史有谈氏改为谭氏。 家族名人 谈迁 字孺木。清海宁人。好审古今治乱,由熟历代典故。 地望分布:河南永年县,河南商丘县。谈姓起源参考之二 谈姓在大陆与台 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远祖始于战国时期,商帝乙的长子微子启,是商纣王的哥哥,他看到纣王十分无道,屡次规劝他,纣王十分恼怒,但是又不好杀自己哥哥,于是就不听劝谏。微子启没有办法,只好把商朝祖先的牌位全部带走,离开了商纣王,投奔周武王,这就是著名的“微子去殷”的故事,周武王攻灭商朝后,微子启得到了优厚的待遇,他被周武王封于宋,爵位是公爵。后代中有一个谈君在战国时被封在谈邑,建立谈国,人称他为“谈君”。他的子孙后代就以“谈”为姓。因此谈姓起源于商朝王室之姓,子姓。谈姓后来在梁国郡发展成望族,世称梁国望。 回答者:吴田田 - 独孤求败 十八级 6-12 14:22姓氏来源 1:上古周武王建立周朝后,追念先圣先王的功德, 封殷帝乙长子微子启于宋为谈国,又名为郯国,传国三十六代至谈君,被楚国灭亡,子孙以国为姓,相传姓谈。 2:据《姓苑》记载:“殷帝乙长子微子启,周武上封之于宋。传国36代至谈君,为楚灭。子孙以国为氏”。望出梁国、广平。(汉置广平郡,现在河北省鸡泽县。) 3:周朝有大夫籍谈,其后亦有谈氏。历史有谈氏避仇改为谭氏一说。 4:源出于己姓,相传少昊后裔的封地在郯国(今山东郯城西南),战国初期,郯国被越国所灭,其后代遂以郯为姓。(上古时代“谈”、“郯”同音通用)。 谈姓典故 望出梁郡—— 源自商周。 广开贤路财源茂;平步青云家道兴① ——注释①:谈姓名门望族居住地之一“广平”嵌字联。 一凤多惠政②;二飘富清诗③。 ——注释②:明代知县谈一凤,字文瑞,无锡人。弘治中应天举人,曾任桂林府学训导。时建宣成书院,推一凤经理其事。后知应山县,多惠政。 注释③:清代诗画家谈炎衡,字履元,号二飘,又号礼园,长洲人。工诗,善画山水。有《礼园诗钞》。 芝园工山水④;文圃擅翎毛⑤。 ——注释④:清代画家谈中行,字祉元,号芝园,长洲人。少喜泼墨,写兰竹。后随其父怀莪先生宦游,遂工山水。见《墨香居画识》。 注释⑤:清代画家谈有仁,字尚米,号文圃,长洲人。少在家塾时,吴补斋时来为其父芝园先生写生,有仁即在其旁窃视,学其笔法。继又从徐雪樵学山水。说者谓其既长问业于同郡陆铁萧,论究古人笔法,所绘翎毛、草虫、花木、松石,率皆信手而成,备极能事。苍健古拙,无少纤媚之态。见《墨林今话》等。 指涂清溪里;听鸟时幽音⑥。 ——注释⑥:唐代曲阿人谈戴(丫9n音演。官至长洲尉。以诗出名。与包融等十八人为诗,被编为《丹阳集》。《全唐诗》录其诗一首。 湖州爱知府之政⑦,丹阳传贤尉之诗⑧。 ——注释⑦: 上联说明代上海人谈伦,字敬仲,弘治年间进士,正德年间官湖州知府,体恤百姓,蠲免苛赋,深受人民爱戴。 注释⑧:下联见注释⑥。 宴与洛滨,不减兰亭修禊⑨; 名垂诗集,何异草堂流芳⑩。 ——注释⑨:唐代名人谈弘苞的事典。 注释⑩:见注释⑥。 历代名人 谈恺——字守教。明朝无锡人。官至都御史,降仇赣贼李文彪和海寇徐壁溪,平壁溪贼寇、峒寇,擒剿大罗山贼。 谈迁——字孺木。清朝海宁人,明季诸生,入清隐居不出,好审古今治乱,尤熟于历代典故。有《国榷》、《枣林集》、《北游录》、《西游录》、《枣林杂俎》、《枣林外索》、《海昌外志》等书。 谈寿龄 ——【创办谈氏东文学馆】清末无锡人谈寿龄,曾在淮安作幕僚,后官至四川夔州知府,卸任后定居淮安。有感于日本明治维新,嘱子孙学习实业,不得科举进入仕途。1891年捐资创办【谈氏东文学馆】,专程赴沪延聘日籍教员两名来淮安教授日文和新学。学员除谈氏子弟外,兼收外姓青年,培养了一批实业人才。银行界名人 谈荔孙 、周作民即从该校毕业。 谈荔孙——字丹崖。祖籍江苏无锡,寄籍山阳(今淮安)。曾赴日本留学,攻读银行经济专科,毕业后在日本银行实习。回国后应张謇之聘,回国任江南高中两等商业学堂教务长兼银行科主任教习;获商科举人,调任大清银行稽核。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应聘赴南京财政部任职;同年大清银行清理结束,另组中国银行。民国7年调任北京中国银行行长。次年3月,大陆银行成立,设总行于天津,设分行于北京,任董事长。民国9年4月,辞去中国银行职务,专任大陆银行董事长兼总经理职。民国20年大陆与金城、中南、交通、国华四银行合营太平保险公司,任公司董事。民国21年春,应傅作义之请,以财力支持傅在绥筹建毛纺织厂。民国22年(1933年)2月在北平病逝。终年53岁。 谈智隽——美籍华人谈智隽先生出于对家乡教育事业的一片热忱以及对中学时代母校的深厚情意,决定在1994年设立的溧阳市光华中学“谈氏奖学金”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立“谈氏助学金”,以鼓励优秀学生进入高校后继续勤奋学习成为国家建设的尖端人才。 谈文华:字潇天,1940年2月生,江苏常州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兼职教授,中国《电工技术》编委,常州供电局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未来研究会主办的全国性大型期刊(ISN1004-5023)《发现》杂志社副理事长,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1961年于山东工业大学毕业后,长年奔波于大江南北,从事电力系统规划、电业生产技术和发供用电管理;80年代起,还应聘为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及电视大学等讲学与授课。刚正坚毅,逆境奋进,治学严谨,诲人不倦。结合生产与教育,潜心科研,刻苦探索,著书8部。主要著作有:《新编实用电气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电气安技问答》(科技文献出版社1986年出版);《供电企业现代化管理》(北京科技出版社1994年出版);《实用电气安全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年出版);《全国进网作业电工培训教材(分高压篇与低压篇两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年出版);《电网发展与科技进步(谈潇开电办科技论文集)》(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主办的《电网技术》、《电气时代》、《电工技术》、《变压器》及《中国电业》等国家级刊物上。其中有6篇被评为全国或省级优秀论文,2篇被联合国AGRIS选中,刊登于1989年罗巴出版的《Agrindex》杂志。专题论文《Study on the feasibilitv of adopting110/20kv voltage system in China's rural electric network》被选为1988年中同电力代表团考察西欧时与国外同行间的交流资料。主要论文有《论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与电网电压制》、《我国电网采用110(66)/20KV电压制的可行性研究》、《电力变压器的最佳负载与节能》、《区域划分法与时段负载系数》、《电网规划中供用电设备的合理配套》、《网络布局中分支线最佳引出角度的探讨》、《中国农村用电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论我国中小型发电机组的励磁方式》等。先后20多次参加全国学术会议和国际学术交流,并于1982年和1986年2次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上做专题学术报告,曾被授予全国1978-1993年学术活动先进分子称号。为实现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降低发供电成本及网络建设投资,尤其是尽早在全国实施220/110(66)/20KV最佳电压制、大力推行优化的20KV城乡配电网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毕生为中国电力网的合理规划与加速发展。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做出了较大贡献。 谈宜富:男,1947年9月生。经济师。高中学历。现任湖北省黄石市国家税务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副局长。主要业绩成就;1985年从部队转业回地方,参加税务部门工作。一直工作在税收第一线上,从事税收的征收管理工作。工作中,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在政治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理论联系实际,刻苦钻研税收业务,积极工作,熟悉税收政策及企业财会知识,能够独立对企业进行税务稽核检查。两次参加湖北省国税局组织的全省税务系统交叉稽核检查,1995年被湖北省国家税务局评为全省增值税交叉积极检查先进个人,1999年度被湖北省国家税务局评为全省执法检查先进个人。三次被黄石市国税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被黄石市国税局评为“先进工作者”。 谈增福:1943年10月生,江苏高邮人。1962年高邮卫校(西医)毕业,1975年从南京中医学院(省办西学中班)结业,1984年南京医科大学一附院(省人民医院)皮肤科进修,1993香港姿韵美容学院(与南京铁道医学院合办)高级医学美容师班毕业,2000年全国高级男性科研修班结业。1963年在高邮市皮防院工作,为市皮肤病、麻风病防治最早创办人之一,任皮防院教研及行管负责人和医疗股长等职20余年,多次当选为人大代表、1986年获江苏省卫生厅授予的荣誉证书。1987年调至高邮市中医院从事皮肤科兼中西医外科门诊;现负责皮肤性病科和美容科男性科工作。兼任扬州大学医学院副教授、中华当代医学家学会副会长、中华临床医学会副理事长、中华华佗医药研究会高级研究员、世界中医疑难病学会会员。从医37载,潜心研读,博采众长,善于用中西两法及独特疗法医治各种疣、色素痣据、黄褐斑、痤疮、脱发、银屑病、白癜风、下肢溃荡、顽固性湿疹、皮炎、瘙痒症、淋病、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等,经验丰富、治愈率高。亦擅长医治性功能障得、不孕症、乳房病、肩周腰腿痛、内外妇儿某些疑难杂症。诊余笔耕不倦,经国家正式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医籍有;《婚恋孕育小百科》(副主编)、《中华综合医药卫生研究》(常务主编、主审)、《中国中西医临床精要》(副主任编委)、《中华医学进展与临床》(对主编)、《中华临床医学新进展》(副主编)、《中华实用医学理论与实践》(编委)。在《世界名人录》等多部辞典巨著任特约编委、特约顾问编委,在《世界学术文库》等多种医籍入编论文10余篇,在省级以上医学杂志发表论文40多篇,多次在全国皮肤病、性病、美容等学术会上交流,获优秀学术成果奖8篇,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等3篇获优秀论文1等奖。此外,根据省内外同仁要求,协助撰写发表论文近百篇。荣获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西医临床皮肤病学编委会“特色专科医师”称号和荣誉证书,荣获香港中华医学研究会和中国知名专科医院编委会“专科名医”资格和荣誉证书。其业绩已被辑入《中国当代医药名人》、《中国名医列传》、《中国当代中西名医大辞典》,《中国名医名术大典》、《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专家人才库》、《世界名人录》等辞书中。 谈思银:1932年12月生,湖北当阳人,中共党员,毕业于湖北宜昌农业专科学校,曾任职于湖北省当阳市种子站。主要业绩: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抗美援朝志愿军。在部队曾多次受到同级和上级的表彰。在从事种子工作30余年的实践中,曾多次起草过种子工作文件,调查小结,试验报告和上作总结。先后赴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广东、海南、湖南、安徽、山东、河南、陕西、四川和湖北各地,检验稻、麦、棉、油等各种作物种子达亿斤以上。均按种子质量检验规程,严格把握种子质量检验关。凡所调用于农业生产上的纯良种,均发挥了不同程度的增产作用。从未发生过因种子质量问题而影响农业增产。同时根据各年实际情况,亲建基地、繁育良种,为祖国的农业发展作出了奉献。1971年合写了当阳《农业技术手册》,共印了5000多册发至全市有关人员学习,对当时正确指导农业生产起了一定的作用。1973年受到政府和人武部的表彰。1976年评为先进工作者。1983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牧渔业部荣誉证书和证章。1984年在推广“鄂沙28棉”中,荣获宜昌市农业局四等奖和湖北省农业厅二等奖。1986-1996年先后编辑和增补完成了当阳市1650-1995年的《农作物品种志》书。该志书可使后人清楚地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当阳市各种农作物新陈品种交替的历史状况,并为长期保存这些地方品种,自有品种和引进品种,给后人提供了有价值的历史资料,是当阳市一部指导农业生产有重要参考作用的工具书。1996年中共当阳市委书记胡学斌为志书写了序言。 谈洪山:1956年12月生,甘肃康县人,中专文化,康县王坝乡兽医站站长,兽医师,中国管理科学院特约研究员。1975年参加畜牧兽医工作。1982年参加甘肃省干部培训班学习,1994年从甘肃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毕业。研究方向:中西医学、中西兽医学、动物检疫、农技推广、学术论文写作。独撰论文;《家畜的药物阉割发表于《陇南报》1991年11月6日第二版;《自拟肥地土散治猫吐泻时疫》发表于《中兽医医药杂志》1992年第6期;《蜘蛛治蛇伤4例》发表于《中兽医学杂志》1995年第4期;《浅谈针刺牛马“四要穴”的应用》发表于《中兽医医药杂志》1996年第1期;《月石生肌散治外伤》发表于《中兽医医药杂志》1997年第2期;《民间单验方治咳嗽五则》发表于《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5年第4期。学术交流:《对家畜针刺穴位定位与应用的商讨》、《浅谈针刺牛马“四要穴”的应用》于1993年9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兰州主办的“全国兽医针刺免疫学术研讨会”上宣读交流,获专家好评,并收人论文集。《验方百合娄仁氵易 治哮喘95例的体会》、《民间验方鸡蛋药用的探讨》、《民间单方治咳嗽五则》于1994年10月在西昌“全国第三届民族民间医药学术研讨会”宣读交流,一篇论文获优秀奖,并收入论文集。《蜘蛛吸毒法治蛇伤》于1993年10月在“西北区中兽医学术研讨会”宣读交流,获优秀三等奖。《浅谈针刺牛马“四要穴”的应用》论文于1999年1月5日选入《世界华人重大科技与学术成果公报》。以上学术成果为科技兴国,保障人畜健康,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价值无法估量。1997年10月入选《甘肃省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库》。1999年12月由国家外文局出版社、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中心选入《二十一世纪人才库》,2000年6月载入《中毕魂·中国百业领导英才大典》(第四卷)。 另外,还有宋代孝子谈英、枢密院编修谈钥,唐代诗人谈戭,元代诗人谈文理,清代天文历算学家谈泰、画家谈友仁。 谈氏部分族谱及保存(宗族——编者——印刷年代——现存地) 【江苏江都】维扬江都谈氏族谱二卷 (民国)谈吉桓主修 张绍林纂辑 民国二十一年(1932)活字本 二册 吉林大学 【江苏丹阳】黄塘谈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谈节枋总修 民国二年(1913)孝思堂活字本 二十四册 吉林大学 【江苏丹阳】黄塘谈氐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谈金培总修 民国三十一年(1942)孝忠堂活字本 二十四册 历史所 注:清同治九年(1870)谈丰璜始修,此为四修。 【江苏武进】毗陵谈氏宗谱二卷 (清)谈龙燮等编 清光绪十九年(1893)木活字本 二册 日本 美国 【江苏武进】河墩谈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 (清)谈璩朗等修 清光绪十一年(1885)孝思堂木活字本 二十册 日本 美国 【江苏武进】河墩谈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谈乾懋修 民国十二年(1923)孝思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日本 美国 【江苏无锡】谈氏宗谱八卷首二卷 (清)谈鼎铭等修 清光绪二年(1876)刻本 十册 美国 【江苏无锡】谈氏宗谱□□卷 (民国)谈家枢编撰 民国三十七年(1948)排印本 武汉图(存卷3) 【浙江常山】谈氏宗谱三卷 民国二十一年(1932)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辉埠镇杨梅弄马车粤村 注:首修於清嘉庆二十一年。 【浙江黄岩】黄邑上坊谈氏谱稿已曰卷 民国三十三(1944)稿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2) 【湖南】宁乡谈氏五修族谱十四卷 (清)谈锡彤纂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1) 谈氏宗谱六卷 (清)谈学贤等纂修 清嘉庆五年(1800)登复堂刻本 十二册 吉林大学 另:根据《无锡谈氏宗谱》记载,无锡谈氏从河南开封落籍无锡,居住于小娄巷已有八个多世纪。其间,修建了谈氏始祖祠、绣衣坊、钟秀坊、毓英坊、文献坊、进士第坊、丛桂坊、万备堂等。 楹联典故 1.四言通用联: 望出梁郡,源自商周:全联说明谈氏的渊源。 2.五言通用联: 一凤多惠政,二飘富清诗:上联说明朝知县谈一凤,字文瑞,无锡人。弘治中应天举人,曾任桂林府学训导。时建宣成书院,推谈一凤经理其事。后任应山县知县,多有惠政。下联说清朝诗画家谈炎衡,字履元,号二飘,又号礼园,长洲人。工诗,善画山水,有《礼园诗钞》。 芝园工山水,文圃擅翎毛:上联说清朝画家谈中行,字祉元,号芝园,长洲人。少喜泼墨,写兰竹。后随其父怀莪先生宦游,遂工山水。见《墨香居画识》。下联说清朝画家谈有仁,字尚米,号文圃,长洲人。少在家塾时,吴补斋时来为其父芝园先生写生,有仁即在其旁窃视,学其笔法。继又从徐雪樵学山水。说者谓其既长问业于同郡陆铁萧,论究古人笔法,所绘翎毛、草虫、花木、松石,率皆信手而成,备极能事。苍健古拙,无少纤媚之态。见《墨林今话》等。 指涂清溪里,听鸟时幽音:唐朝曲阿人谈戴,官至长洲尉,以诗出名。他与包融等十八人的诗被编为《丹阳集》。《全唐诗》录其诗一首。 3.七言通用联: 广开贤路财源茂;平步青云家道兴:谈姓名门望族居住地之一“广平”嵌字联。 湖州爱知府之政,丹阳传贤尉之诗:明朝上海人谈伦,字敬仲,弘治年间进士,正德年间官湖州知府,体恤百姓,蠲免苛赋,深受人民爱戴。 4.八言以上通用联: 宴与洛滨,不减兰亭修禊;名垂诗集,何异草堂流芳:唐朝名人谈弘苞的事典。 地望分布 河南永年县,河南商丘县 参考资料:

谈姓起源:一; 据《姓苑》所载, 西周史宋微子启之后有受封於谈者. 谈国为郯国. 春秋时郯子朝鲁, 其后亡国,郯国旧址在今山东省郯城北, 战国初年为越国所灭。二:周朝有大夫籍谈, 其后亦有谈氏. 历史有谈氏改为谭氏。 家族名人 谈迁 字孺木。清海宁人。好审古今治乱,由熟历代典故。 地望分布:河南永年县,河南商丘县。谈姓起源参考之二谈姓在大陆与台 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远祖始于战国时期,商帝乙的长子微子启,是商纣王的哥哥,他看到纣王十分无道,屡次规劝他,纣王十分恼怒,但是又不好杀自己哥哥,于是就不听劝谏。微子启没有办法,只好把商朝祖先的牌位全部带走,离开了商纣王,投奔周武王,这就是著名的“微子去殷”的故事,周武王攻灭商朝后,微子启得到了优厚的待遇,他被周武王封于宋,爵位是公爵。后代中有一个谈君在战国时被封在谈邑,建立谈国,人称他为“谈君”。他的子孙后代就以“谈”为姓。因此谈姓起源于商朝王室之姓,子姓。谈姓后来在梁国郡发展成望族,世称梁国望。

医学类科技核心期刊如下:1、《中国社区医师》:国内发行量最大的国家级综合性医学期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旬刊。2、《医学信息》:国内发行速度最快的国家级综合性医学期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旬刊。3、《吉林医学》:创刊历史久远,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旬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4、《中国医药指南》:国家级科技期刊、半月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

苏州医学杂志主编

什么叫“杂志”?杂志(Magazine),简而言之:定期出版物,又曰期刊。 早在1815年8月5日,英国传教士马礼逊(1782-1834年)和米连共同主编的《察世俗每月统纪传》(Chinese Monthly Magazine)在马六甲(马来西亚港口城市)创刊,这是近代以来以中国人为对象的第一个近代化的中文期刊,揭开了中国期刊史的序幕。 关于最早的中文期刊,学界尚有另一种意见,认为应是1792年由苏州市吴县人唐大烈编刊的医学杂志《吴医汇编》。此说尚待论证。 以1840年的鸦片战争为界,初创期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外国侵略者在南洋和华南沿海一带共创办了六家中文报刊和十一家外文报刊。从编辑方针到期刊内容与形式都模仿《察世俗每月统纪传》。麦都思主编了《特选撮要每月统纪传》(1823-1826年)。而麦都思、郭士立主编的《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1833-1837年),却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出版的近代中文期刊。这些期刊“以阐发基督教教义为唯一急务”,主要内容是宣传基督教的道德观念。 与此同时,外文报刊则诋毁中国禁烟政策,刺探军情,暴露出传教士作为侵略者的真面目。外文报刊中裨治文主编的《中国丛报》月刊是美人在华创办的第一家英文刊物。 参考文献: 张伯海主编《期刊工作手册》1992年天津人民出版社

钱宝琮,数学史家,数学教育家。中国古代数学史和中国古代天文学史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率先为大学师生和中学教师开设了数学史课程。钱宝琮6岁(1898年)开蒙,入私塾读书,1903年改入嘉兴府秀水县学堂,先后学过《论语》、《孟子》等古代典籍,也学过算术、地理、历史、英文等新课程。至1906年所学各门课程相当于旧制中学毕业程度。1907年春考入苏州江苏省铁路学堂土木科,学习成绩优异,参加月考,屡屡获奖。1908年夏,浙江省第一次招考20名官费留学欧美的学生,钱宝琮报考后因数学成绩突出而被录取,是其中年纪最小的一名。是年9月,由上海启程与翁文灏等同船赴欧,10月进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土木工程系二年级学习,1911年6月毕业,获理科学士学位。随后又就读于曼彻斯特工学院建筑系。辛亥革命后,钱宝琮于1912年2月回国,先在杭州任浙江省民政司工程课课员,旋为上海南洋公学(1922年改称南洋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前身)附属中学数学教员。同年8月,转至苏州的江苏省立第二工业学校(后改组为省立苏州工业专门学校)任教,讲授土木工程兼代土木工科主任,一年后辞去代科主任职务。约在1916年,学校里增加数学课程,他又兼教初等代数。此后对于数学教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到1920年时,在学校里每周20小时的课程就完全是教数学了,并且兼任该校附属高中部教务主任兼教高中数学。1925年8月,经姜立夫介绍,北上天津任南开大学数学系教授,开设微积分、微分方程和数学史等课程。当时南开大学数学系以脚踏实地见长,培养出陈省身、江泽涵、吴大任、申又枨等不少著名数学家。1927年9月,钱宝琮与竺可桢、汤用彤等同去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后改为中央大学)工作,任数学系副教授。后因对于中央大学里的派系斗争感到厌倦,又经姜立夫介绍,于1928年8月转任杭州浙江大学文理学院数学系副教授,后升任教授,其间于1928年起任浙江大学数学系主任,为浙江大学数学系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仅任职一年即行辞去这一职务。抗战期间,钱宝琮一家于1937年冬随浙江大学西迁,辗转浙江建德,江西吉安、泰和,广西宜山,贵州遵义、青岩、湄潭、永兴等地,在很艰苦的条件下开展教学和研究,其间曾兼任浙江大学永兴分部一年级主任,湖南蓝田师范学院数学系代理主任等职。抗战胜利后,浙江大学师生员工陆续返回杭州,钱宝琮也于1946年夏回到杭州,仍在浙江大学执教,讲授数学。从20年代到40年代,钱宝琮曾参加中华学艺社(周昌寿介绍,1921年),中国科学社(茅以升介绍,1923年),中国天文学会(何鲁介绍,1927年)和中国数学会(是中国数学会的发起人之一,上海,1935年)等重要学术团体,并曾担任教育部数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数学会评议会评议员,《科学》杂志和《数学》杂志编辑等。1956年奉调进京,任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前身,时属中国科学院历史二所)一级研究员,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委员会委员,《科学史集刊》主编等职。“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当作“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受到批判和迫害,于1969年底被“疏散”到苏州长子处。1971年春中风卧床。1974年1月5日病逝于苏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享年82岁。钱宝琮研究中国数学史和中国天文学史数十年,撰有《古算考源》、《中国算学史》(上卷)、《中国数学史话》、《算经十书》(校点)、《中国数学史》(主编)、《宋元数学史论文集》(主编)及《算术史》(稿本)等专著多种和科学史论文60余篇。1982年,为纪念钱宝琮诞辰90周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选编出版了《钱宝琮科学史论文选集》,共收入其重要论文33篇。钱宝琮治学之余,尤喜吟咏,存稿百余首,自题《骈枝集》,后以《钱宝琮诗词》为名刊行。

杨跃进 男 1958年3月出生 博士学位 博士生导师(1998年6月授予)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 学术工作: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 副会长(2006) 北京市心血管介入质控中心 主任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常务委员(2009) 副主编 中国医院管理协会 学术组组长 中国医学科学杂志 编委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科技奖和中华医学青年奖评审委员会 委员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编委 心肺血管病论坛 编委 中国循环杂志 编委 中国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编委 中国医刊 编委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编委 中华临床医学荟萃杂志 编委 中华实用内科杂志 总顾问(2009) 中国医刊 编委(2006)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编辑委员(2006)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编委(2007)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专家数据库 专家(2009) 介入放射学杂志 编委(2009) . .-. 苏州医学院医学系,学士学位..-. 医科院协和医大研究生院,获得博士学位..-. 赴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心脏病研究所心内科进修,获Fellow证书..-. 赴美国Stanford大学医院冠心病介人中心进修. .-. 阜外医院内科,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 阜外医院心内科/冠心病研究室,主治医师.-. 阜外医院心内科/冠心病研究室,副主任医师(破格)-今 阜外医院心内科,硕导.-今 阜外医院心内科/冠心病研究室,主任医师(破格) -今 阜外医院心内科,博导 - 今 阜外医院副院(所)长 – 阜外医院心内科主任—今 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主任,副院长 1.注射用重组人脑纳素治疗失代偿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安全性的II期临床预试验 项目负责人2.注射用重组人脑纳素治疗失代偿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II期临床试验 项目负责人3.重组人心钠肽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交叉、对照、多中心II期临床试验 项目负责人4.左西孟旦注射液对比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期患者的短期临床疗效、短期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II期临床试验 项目负责人5.评估注射用重组人纽兰格林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的II期临床预试验 项目负责人6.注射用重组人纽兰格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的II期临床试验 项目负责人7.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缺血性心衰急性加重的临床观察 项目负责人8.口服抗抑郁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和抑郁的临床观察 项目负责人9.口服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项目负责人 CHINESE REGISTRY:现实世界中国人使用不同支架平台TAXUES药物释放支架的登记研究 _(2006至今) 项目负责人 (2006至今) 项目负责人12.多中心、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评价Tivoli药物释放涂层冠状动脉支架及输送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007至今) 项目负责人13.对XIENCETM V 依维莫司洗脱冠脉支架系统在原位冠状动脉病损患者治疗中的临床评价(2007至今) 项目负责人利伐沙班用于内科住院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平行分组 依诺肝素对照有效研究(2008至今) 项目负责人15.评价利伐沙班在近期发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受试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事件驱动的多中心研究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Multicenter Acute Study of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Nesiritide in Subjects With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 (ASCENS-HF) (2008年) 项目负责人16.一项Ⅲ期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 用于评价dalcetrapib 在确诊急性冠脉综合症(ACA)的稳定性冠心病(CHD)患者中对心血管(CV)风险的作用(2008) 项目负责人17.多中心、随机对照NOYA雷帕霉素冠脉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系统临床试验(验证)(2009)

我国著名血液学专家,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王兆钺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1月22日21时38分不幸逝世,享年80岁。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提供的讣告指出,在五十七年从医执教学术生涯中,王兆钺教授淡泊宁静、德术双馨、不负韶华,他精通中文、英文、法语,熟悉俄语、日语。多次荣获省部级、国家级奖项。江苏省免疫学会血液免疫专委会悼文提到,王兆钺教授1943年2月6日出生于江苏南京,1965年8月毕业于南京医学院,同年分配至连云港市海州人民医院。 著名血液学专家王兆钺逝世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王兆钺教授

我国著名血液学专家,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王兆钺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1月22日21时38分不幸逝世,享年80岁。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提供的讣告指出,在五十七年从医执教学术生涯中,王兆钺教授淡泊宁静、德术双馨、不负韶华,他精通中文、英文、法语,熟悉俄语、日语。主编及参编多部专著,撰写核心期刊106篇、SCI论文45篇;承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多次荣获省部级、国家级奖项。曾任苏大附一院血栓与止血研究室主任、江苏省免疫学会血液免疫专委会的首届主任委员;是《血栓与止血学》等多个杂志的主要负责人。

江苏省免疫学会血液免疫专委会悼文提到,王兆钺教授1943年2月6日出生于江苏南京,1965年8月毕业于南京医学院,同年分配至连云港市海州人民医院。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后,作为首批研究生考入苏州医学院(现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师从我国血液学奠基人之一、著名血液学家陈悦书教授。1981年硕士毕业后留校,开始从事血栓与止血研究。

为了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王兆钺负笈法国,共分两个时段:1982年10月至1984年2月,在法国医学科学院第150研究所;1993年1月至1994年7月,在法国医学科学院第348研究所。进修的专业和研究的方向为:前列腺素代谢、前列腺素受体、异构前列腺素研究;了解和掌握前列腺素代谢研究的国际动态,学习和掌握前列腺素代谢的放射免疫测定法与高效液层析技术。自法国学成归来,时隔两年,1996年2月至5月,王兆钺作为一名访问学者,赴瑞士洛桑医科大学学习,进行细胞粘附分子的研究,进一步拓展了基础研究的视野。

悼文称,耄耋之年的他,情系患者,常怀仁心,工作在门诊第一线,100元的特诊,坚持不去坐诊,感到那个挂号费太贵,增加患者的负担。每周三全天35元的专家门诊,他经常从早上8点,一直忙到下午5点多,一看就是几十位病人。

  • 索引序列
  • 扬州大学主编的医学杂志
  • 扬州大学医学杂志
  • 扬州大学创办的医学杂志
  • 扬州医学杂志
  • 苏州医学杂志主编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