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或称导言:主要概述研究的背景、目的、研究思路、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等。2.方法: 主要介绍研究对象(人或实验动物,包括对照组)的选择及研究所采取的方法。常用标题有“材料和方法”、“对象和方法”、“资料和方法”等。3.结果: 这是论著的核心部分。论著的学术价值如何,主要取决于这一部分。4.讨论: 此段主要是对本文研究结果进行评价、阐明和推论。
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医学生既有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共性,又因其自身的学科专业特点而具有职业定向的个性特征。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专医学生 毕业 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大专医学生毕业论文篇1 浅谈红芪多糖的纯化及初步结构鉴定 论文摘要:目的研究红芪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初步的结构。 方法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多糖,比较 Sevag法、三氯乙酸法和三氯乙酸-正丁醇法脱蛋白的效果,并用 GC、TLC及 IR分析多糖的初步结构。结果三氯乙酸-正丁醇法脱蛋白,经 Sephadex G-25柱层析分离纯化后得红芪多糖2(HPS-2),HPLC确定为均一多糖,糖含量为 ,糖组成分析表明其含有鼠李糖、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和半乳糖,摩尔比为 .3∶.2∶∶∶2.。结论HPS-2是一种以 β苷键为主的吡喃型杂多糖。 论文关键词:红芪多糖; 薄层色谱; 结构鉴定 红芪(Radix Hedysari),为豆科岩黄芪属植物多序岩黄芪Hedysarumpolybotrys 的干燥根,为甘肃特产名贵药材,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补气固表, 利尿托毒, 排脓, 敛疮生肌。红芪中含有氨基酸、有机酸、β-谷甾醇、红芪多糖、微量元素等众多的生物活性物质[1]。近年来研究发现,红芪多糖的活性成分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治疗糖尿病等作用[1,2]。特别是我们近几年的研究发现,经 7%乙醇沉淀部分药理作用尤为明显。由于多糖为大分子化合物,分离纯化比较困难,而蛋白质的脱除是后期结构鉴定的关键之一,为了提高多糖的得率、纯度及活性,本实验对这部分多糖进行了脱蛋白方法的研究,结合TLC、GC、IR等方法对 HPS-2 的结构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以期为红芪多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 材料与仪器 红芪,购自甘肃武都;牛血清白蛋白、考马斯亮蓝 G-25(西安周鼎国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单糖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Sephadex G-25(上海长征制药厂);硅胶 G(青岛海洋化工厂); 其它 试剂均为分析纯。 CR22G Ⅱ型离心机(日本日立);UV-17 型紫外仪(日本岛津);GC-Clarus 5型气相色谱仪(美国 PerkinElmer公司);红外光谱仪(Nicolet NEXUS 67);BS-1A 自动部分收集器、HL-2 恒流泵(上海沪西分析仪器厂有限公司);美国Waters6型高效液相色谱仪,配 Waters2414型示差折光检测器。 2 方法 红芪多糖的提取纯化路线其流程如下。 提取红芪药材→粉碎→超声脱脂→热水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后离心→取上清液→乙醇沉淀→有机溶剂洗剂→透析→减压浓缩→冷冻干燥得粗多糖 HPS。 纯化粗多糖液→脱蛋白、色素→Sephadex G-25柱层析→洗脱液透析→浓缩→冷冻干燥→精制红芪多糖 HPS-2。 蛋白质和多糖含量的测定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考马氏亮蓝法[3],多糖含量采用苯酚-硫酸法[4]。 脱蛋白方法 称取一定量的粗多糖,加入适量蒸馏水,6℃加热溶解,备用。本实验采用 3种脱蛋白的方法。 Sevag法取粗多糖溶液,加入等体积的氯仿-正丁醇(V/V为 4∶1)试剂,混合振摇 3 min,离心除去沉淀,透析后醇沉,冷冻干燥,即得脱蛋白多糖。 三氯乙酸法取粗多糖溶液,加入多糖溶液体积 .1倍量的三氯乙酸,低温(4℃)剧烈振摇 3 min,离心除去沉淀,透析后醇沉,冷冻干燥,即得脱蛋白多糖。 三氯乙酸-正丁醇法 取粗多糖溶液,加入等体积的三氯乙酸-正丁醇(V/V为 1∶1)试剂,振荡 1 min,静置分层,收集下层水溶液,透析后醇沉,冷冻干燥,即得脱蛋白多糖。 红芪多糖的精制将一定量的脱蛋白多糖,溶解于适量蒸馏水中。过氧化氢除色素,减压浓缩,经醇沉、离心、冷冻干燥得红芪多糖1(HPS-1),取适量的 HPS-1,蒸馏水溶解后,Sephadex G-25柱分离,蒸馏水洗脱,流速 .8 ml/min,每 3 ml收集1份,苯酚-硫酸法跟踪检测,绘制洗脱曲线,合并主峰流出液,减压浓缩至一定体积,冷冻干燥得 HPS-2。 纯度鉴定用 HPLC法,TSK-gel G25PW色谱柱,示差折光检测器,流动相为双蒸水,流速 1. ml/min,检测器温度35℃,样品浓度4 mg/ml,进样量5 μl。同时取该样品溶液在 2~4 nm范围内进行紫外扫描。 气相色谱参照文献[5],多糖样品经彻底水解后制备糖腈乙酸酯衍生物,以单糖的糖腈乙酸酯衍生物为对照品进行 GC分析。色谱条件: OV-11毛细管柱(5 m×. 32 mm),载气为N2 ,流速 5 ml/min,分流比 4∶1,FID氢火焰检测器,汽化室温度 25℃,检测器温度 28℃。程序升温:11℃(保持 5 min)→(5℃/min)→ 28 ℃(保持 2 min)。进样量 .4 μl。 薄层色谱[6]取 15mg HPS-2,三氟醋酸彻底水解,水解产物溶于 1 ml蒸馏水中,以标准单糖为对照,分别取样品水解液和单糖对照液在含磷酸二氢钠的硅胶G薄层板上点样,上行二次展开,展开剂: 醋酸乙酯∶冰醋酸∶甲醇∶水=12∶3∶3∶2(V/V);自然风干后显色,显色剂: 苯胺-邻苯二甲酸溶液,烘箱中 15 ℃加热 5~1 min显色。 红外光谱测定 取 2 mg HPS-3,KBr压片,测定红外光谱。 3 结果 脱蛋白方法的选择以蛋白脱除率和多糖损失率为指标,比较 Sevag法、三氯乙酸法和三氯乙酸-正丁醇法的脱蛋白效果(见图1)。Sevag法的多糖损失率最低,但脱蛋白率也最低;三氯乙酸-正丁醇法的脱蛋白率最高,多糖损失率最低;三氯乙酸法的脱蛋白率达 3%以上,但多糖损失最高。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本实验选取三氯乙酸-正丁醇法脱除红芪多糖中的蛋白质。 红芪多糖分离纯化红芪多糖经Sephadex G-25柱层析纯化分离的洗脱曲线(见图2)。仅出现 1个洗脱峰, 收集主峰, 透析, 浓缩,冷冻干燥, 得到 HPS-2。 纯度鉴定HPS-2的紫外扫描在 26~28nm处吸收峰消失,茚三酮反应呈阴性,说明样品中的蛋白质基本除尽,也无核酸存在;碘-碘化钾反应呈阴性,表明样品为非淀粉多糖;经 HPLC凝胶色谱后为单一对称峰。表明其为均一组分;苯酚-硫酸法测定 HPS-2的糖含量为 。 红芪多糖的结构分析 气相色谱分析 气相色谱分析(见图 3)。比较标准品和样品的保留时间,可见多糖 HPS- 2由鼠李糖、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5种单糖组成。其摩尔组成比例为 .3∶.2∶∶∶2.。 薄层色谱分析HPS-2 经薄层色谱(见图 4)。检出半乳糖(Rf对=Rf样=.4)、葡萄糖(Rf对=Rf样=.3)、阿拉伯糖(Rf对=.2,Rf样=.19)、木糖(Rf对=Rf样=.62)和鼠李糖(Rf对=Rf样=.77),其中木糖和鼠李糖含量较低,斑点不明显。这与气相色谱结果一致。 红外分析从IR谱图由图 5可见,HPS-2在 3 6~3 2 cm-1、3 ~2 8 cm-1和 1 4~1 2 cm-1处均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1 154、1 8、1 24 cm-1处为 β-吡喃糖基的振动峰[7];898 cm-1为 β-糖苷键的吸收峰,82 cm-1处为 α-吡喃糖的吸收峰,说明多糖 HPS-2中存在 α和 β两种类型的苷键,并以吡喃型糖为主。 4 结论 本实验比较了3种脱蛋白方法,三氯乙酸-正丁醇法脱蛋白效果最好,脱除率达 ,多糖损失率少。利用葡聚糖凝胶 Sephadex G-25柱层析分离纯化红芪多糖得 HPS-2,经 HPLC及紫外扫描为均一多糖,不含蛋白质和核酸。 GC、TLC及 IR分析 HPS-2的糖基组成和结构为,主要由鼠李糖、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和半乳糖5种单糖组成,其摩尔比为 .3∶.2∶∶∶2.,单糖主要为吡喃糖,异头碳以 β型为主,并有少量的 α型。这为红芪多糖的深入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特别为其组成的快速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权菊香. 红芪的药理研究进展[J]. 时珍国药研究,1997,8(2):178. [2]金智生,汝亚琴. 中药红芪的实验研究进展[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3,2(4):52. [3]李知敏,王伯初,周 菁,等. 植物多糖提取液的几种脱蛋白方法的比较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4,27(8):57. [4]董 群,郑丽伊,方积年. 改良的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和寡糖含量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1996,31:55. [5]康学军,曲见松. 白芷多糖中单糖组成的气相色谱分析[J].药物分析杂志,26,26(7):891. [6]张维杰.复合多糖生化研究技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 大专医学生毕业论文篇2 试谈医学 教育 实践改革 摘要:医学教育主要是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来进行,通过理论知识的传授、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的训练,最终培养成能够解决病患疾苦的合格的医师。理论教学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占据绝大部分时间,理论授课形式对学生吸引力不够,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程度不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不强,这些都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针对现阶段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在医学教育中加强医学教育改革,减少理论授课时间,增加实践课教学时间,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加强师生之间教学互动,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医学教育;实践改革;探讨 医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是我国医学教育的关键,也是最终目的。我国传统的医学教育存在重视理论知识的单一传授,忽视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的问题。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现阶段的社会对医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医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的设置上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减少不必要的理论授课时间。比如我国很多医科大学建设了医学技能培训中心,将医学教育中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技能培训进行结合,并相应配备了高技术的设备和计算机培训软件系统,在计算机软件的作用下将医学操作和人体模型进行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医学发展对医学生培训的需求。 1现阶段医学教育的发展现状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我国高等教学实现了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等医学院校的招生人数不断增加,但与之相匹配的教育投入却没有按照一定比例增加,在扩招的影响下,加剧了学生人数增加与投入教育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医学教育是培养学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教育,是高投入的教育,医学实践教学对提升医学生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扩招的情况下,医学教育面临师资力量、教学经费不足、教学场所不够等困境,使得医院的实践教学变得困难,情况不容乐观。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不合理,无法实现医学教育培养目标。医学教育不仅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更需要培养能够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中从事大量诊疗工作的医师,只要这样才能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问题。但在实际的医学教育培养方案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即在处理病人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明显不足。学生理论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差。 第二,招生人数急剧增加,但学校硬件和软件设施不能相应增加,无法取得优质的教学质量。由于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以及部分经济利益的驱动,几乎每个大学都在扩招。这样的后果就是,学生人数迅猛增加,学校的软硬件设施没有相应增加,而招收的学生整体素质是下降的,能力参差不齐。扩招后的医学院校,由于在办学资金、师资力量以及教学设施上存在限制,导致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完全采用小班式教学,而更多的是采用大班式的理论教学。大班理论教学效果自然不如小班教学。 人数的增加与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加之教学效果下降自然影响最终毕业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第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实践条件受限,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学生实践机会减少。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都是大型医院,恰恰也是病人最多的医院,往往是一床难求,临床工作的医师往往超负荷工作,在指导临床实践的实习生的时间和精力上都受到严重影响,指导学生实践的效果自然受到影响。伴随社会发展,医疗环境发生了变化,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传统的和患者面对面的实践教学面临挑战,更多病人不愿意让学生动手检查和进行一些医学处置。所以,学生实践能力受到影响。而且由于扩招,最终在临床上实践的学生人数多,导致每个实践学生管理病人的数量减少,所见疾病种类也减少。 2医学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的策略 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 医学院校既要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以期他们去探索未知的许多医学难题。也要培养更多实用型医技人才,大量的医疗卫生机构需要他们去充实力量,大量的患者需要医师去诊断和治疗,这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大医院人满为患的根本。因此,要因人制宜地制定培养方案,不搞一刀切。 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 投入更多的教育经费,可以增加教师的数量,改善教师工作条件,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改善教学硬件设施,采用多媒体教学,采用更多小班教学,增加授课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压缩临床课程理论教学学时,增加实践课学时,改革学生成绩考核方式 临床课程理论教学属于被动教学,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喜欢实践性强的内容,喜欢更接近临床病人的内容。因此,增加临床课程实践教学学时等于提前进入临床实践。对影像专业核医学课程,我们的改革就是将20学时的理论学时压缩成14学时,实践学时由2学时增加到8学时。改革评价学生成绩的方式,将每次的作业、课堂纪律、考勤、期末考试成绩综合后作为本学期最终成绩。经过这些改革,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增强,自律性加强,学习效果越来越好,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加强实验技能中心和附属医院的建设,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平台的作用,对实践过程进行严格规范 实践教学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的根本,实验技能中心和附属医院就是虚拟实践和真实实践的两个平台。医学院校要从意识上重视医学实践的发展,为医学实践配置相应的教学设备,实行完善的设备管理 措施 ,加强对实践教学过程的规范。另外,有关人员还要加强对医学实践教学模拟软件的开发,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运用到医学教育实践中。还要加强对医学教育资金的投入,完善医学教学平台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医学教学模式的选择要根据医学实践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进行建立,要重点突出模拟教学的地位,形成医学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对医学实践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对教育实践的过程进行优化。[1] 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管理,完善相应的实践教学制度,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的管控 针对原有重视理论课教学,忽视实践课教学问题,医学教学对原有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强化实践教学制度的建设,加强对实验考核、实验设备以及实验消耗的管理。在实践课环节,要更多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分析医学问题。在加强对实践教学质量的管控方面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对实践教学计划的管理。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学生具备的知识、技能,制定适合的实践教学大纲。实验教学设计要结合具体的医学考试内容进行设计,建立一种不依附于理论教学的实验教学体系,加强对实验综合性、创新性的关注。 第二,加强对实践过程的管理。在实践教学中要按照严格的要求组织实验教学,特别是注意对学生独立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实践教学的考核。[2]第三,加强对实践教学质量的检查。首先,要健全实验课的考核评定方法,将学生对实验课全过程的记录作为对其最终考核的标准之一。其次,建立实验听课制度,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最后,定期在网上对学生进行实验教学评价调查,进而了解最新的实验教学状况。 3 总结 综上所述,伴随医学院的扩招以及社会发展对医学人才的需要,医学教育改革是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需要。培养具有实践技能的医学高级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如何培养一个符合社会需要的医学人才,需要各个医学院校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裴冬梅,吴多芬.医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新途径[J].现代教育管理,2009,(6):69-71. [2]赵申武.医学临床专业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09,(1):293-294. 大专医学生毕业论文篇3 医学模拟教学在妇产科教学的应用 【摘要】探讨用单项基础技能训练、综合训练的模拟教学模式在本科生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以达到提高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操作能力和培训科学思维的目的。 【关键词】妇产科;实践教学;模拟教学 临床实践教学是医学生学习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培养临床思维等能力的关键阶段[1,2]。妇产科的操作大多涉及患者的隐私,而医学模拟教育可以利用局部功能训练模型、模拟人、计算机虚拟模拟人,模拟临床真实环境作为教学铺助,达到提高学生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和培训科学思维的目的。 1模拟教学在妇产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本科生学习期间,要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如在妇产科,对患者子宫后穹窿的穿刺、输卵管通液术、上环术、下环术及产前检查等。可采用多元化示范为导向的模拟教学模式,用局部功能训练模型训练学生,使其有效率地掌握相应的临床操作技能[2],熟练操作技巧[3]。示范教学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局部功能训练模型示范教学,该环节是以实验技能为主的操作教学,教师先通过微视频进行示范,让学生了解基本操作要求,再有选择的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并示范操作[4]。各小组选择代表先照样练习,掌握要领后再向组内同学讲解并在全班示范操作。学生在练习时,老师注意观察,对关键部分要提示学生注意,随时指出操作中的不足,并加以讲解。 要给出充足的实践操作时间,用于组内和组间的示范性交流,相互间进行评价,并可以拍摄视频,收集教学素材,用于以后的实验教学,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在示范性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微课、慕课等新教学手段的优点,利用好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局部功能训练模型能给学生提供反复强化操作训练的机会,让学生能熟练操作技能。现有的高级综合模拟人拥有强大软件功能。 模拟人具有生理系统和功能体征系统,根据实践教学内容的要求,设置相应的参数,设计不同病情的“患者”,满足各层次的医学实践教学的需求。此类综合训练模拟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难度[5,6]。综合训练教学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式方法等多种 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一星期前告知学生案例,学生事先做好预习准备。实验室模拟人连接监护仪、呼吸机、麻醉机,学生可对模拟人进行观察、做各种体格检查、采集数据,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综合分析和鉴别判断[4],实施相应的临床诊治方案。教师根据学生的诊治表现给予指导和纠正错误,培训医学生的良好的临床思维,提升现代医学教学受训学生的教学质量。 2医学模拟教学的优点 妇科患者病种多样 学生可以通过模拟教学观察到多种妇科疾病,特别是临床上少见疾病的特征[6],学生可直接进行体格检查和操作,熟悉各种妇科疾病患者的诊治。 通过模拟教学反复练习 学生在模型上重复练习[6],能较好的掌握操作要点,直到技能熟练,如妇科患者子宫后穹窿穿刺术、诊刮术、会阴侧切缝合术等。 模拟教学安全性强 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直接在患者身上进行操作,如助产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病史采集不熟练及诊治时间急促,易引发患者不良情绪,可能触发医患矛盾。而模拟教学利用模拟系统直到学生进行练习,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7,8]。在妇产科的本科生教学中,模拟教学创造了一个安全、贴近真实临床的教学环境,同时也必须认识到,模拟教学不能完全代替临床实践床旁教学。 参考文献 [1]邓贝贝.医学模拟教学:现代医学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J].卫生教育,2015,21(34):85-86. [2]卢书明,马亮亮,李艳霞,等.案例教学法联合模拟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医学伦理与实践,2015,28(23):3299-3301. [3]李益平,刘冬莹,库华义.医学模拟教学在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康复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中安国医学教育杂志,2014,34(1):105-106. [4]张明亚,罗良平,赵辉.高级综合模拟系统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5):132-133. [5]尹悦,韩霏,郭凤林,等.临床实习前医学模拟教学集中训练的效果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4:67,101. [6]刘静馨,陈沁,罗艳华.护理教育者在高仿真模拟教学中的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进修杂志,2011,26(12):1082-1084. [7]伍丽艳,植瑞东,陈康敏.情景模拟教学法和虚拟医学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北方药学,2013,10(7):152-153. [8]吴凡,许杰洲,杨棉华.医学模拟教学在提高学生能力与素质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24(2):171-173. 猜你喜欢: 1. 大专临床医学论文 2. 大专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 3. 大专临床毕业论文范文 4. 大专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从论文的写作、发表到阅读,有多方人士参与其中,然而,每一方都有他们自己的目的和偏好:编辑希望你的论文意义重大;审稿人需要判断文章的结论是否证据确凿;读者则希望能快速理解主旨,以决定是否深入研读文章细节。对于作者自身而言,则是一方面尽可能地向广泛的受众传递文章的重要贡献,另一方面说服专家认同研究成果。为了实现所有的目标,你需要将文章在多个方面都组织得尽善尽美——从句子、段落、章节到相关材料。以下是优化论文结构的十种基本规则。前四条规则可以应用于一篇论文的所有部分。中间四条规则涉及论文每个主要部分的主要目标。最后两条规则为有效构建论文原稿提供了过程启发式的指导。写作即是交流。因此,读者的体验至关重要,所有的写作都应为这一目标而服务。当你写作时应当时刻将读者铭记在心。下面四条规则将会帮助你避免读者的流失。规则1:文章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并要出现在文章的标题中如果你的读者在一年之后,仍能向他们的同事描述你文章中的中心思想,那表明你的沟通工作卓有成效。虽然我们需要在文章中描述大量的创新点,但是着眼于一条单一的信息更加重要。同时关注过多的贡献会使得文章缺乏说服力,并变得难以记忆。标题是文章中最重要的要素——想一想你所阅读的标题与论文数量的比例吧。标题作为读者第一眼看到的东西,直接决定了他们是否会继续花时间阅读摘要。标题不仅传递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时还不断地提醒你,要在文章内容中处处传达这个思想。毕竟,科学就是从复杂数据中提取出抽象的简单原理的过程。因此,标题应该浓缩论文的核心思想。提早考虑给论文一个标题,边写边琢磨如何改得更好——这不仅有助于你的写作,同样有助于实验设计和理论发展。第一条规则成为对论文优化中最难的一条:你将会为平衡多方面的结果,最终合成一条中心思想而努力。举个例子来说,一篇关于技术的文章可能会同时描述使用该技术产生的生物学结果,而统一这两个方面的桥梁,便是清楚地描述新技术如何应用于新生物学之中。规则2:为那些不清楚你工作的有血有肉的人们写作你是世界上最了解你所做工作的专家,因此你也成为了最不合格的读者,你无法从不了解你工作的读者角度去评判你文章的人。在这一困境中产生的最为多数的写作错误是从一个设计者的角度进行思考---决定你想在每一个元素上对人们产生的影响,然后努力实现这一目标。试着站在一个“懵懂的”读者角度去思考这一论文,让读者更轻松的快速且不费力的抓住信息。人类心理学的广阔知识同样在论文写作中十分有用。举个例子,人类拥有工作记忆的限制:他们只能记住少量项目,同时对起始和结束的部分印象深于对中间部分的记忆。利用你自己的心理学知识,以“懵懂”读者的视角去引导写作的进程。在下面的规则10中,我们将对在写作过程中从“懵懂”的试验性读者那里得到反馈从而获得的效益展开讲述。规则3:坚持背景—内容—结论(CCC)的结构组合大多数广为传播的故事都有着类似的结构。开头为故事背景的设置,主体部分(文章内容)展开故事,向结尾推进,最后得出文中问题的结论。这样的结构可以减少读者产生疑惑的机率,他们不再会问:“为什么会这样?”“所以呢?”讲故事的方法多种多样,C-C-C 结构作为其中一种,更适用于有耐心、决定花时间理解文章的读者,但这种结构对没有耐心的读者并不友善。好在当代科学文章的结构解决了这样的问题,标题与摘要使读者可以快速了解文章内容。因此,看完引言的读者很可能会被吸引,并有着足够的耐心继续阅读文章。而且,过于注重“内容优先”的科学论文还会产生另一个风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忽视一些段落,这些段落可能是巩固文章可信度的重要部分,从而使他们质疑你的文章。因此,我们建议将 C-C-C 结构作为科学文献的默认结构。C-C-C 结构在多个尺度上定义了文章的结构。从整篇文章来说,引言设定了背景,实验结果是文章内容,讨论得出结论。从段落来说,首句定义了主题或背景,主体部分提供引发读者思考的新颖观点,末句则为读者提供需要记住的结论。不按照 C-C-C 结构写作的论文往往难以阅读。在科研生涯中,我们在科研内容上花费了过多时间,从而忽略了其他方面。我们按照科研的时间顺序来记录与组织文章,殊不知对于读者而言,他们并不关注这些细节,他们仅仅对最终的结论与支撑结论的逻辑感兴趣。规则4:优化你的逻辑流:避免曲折,使用平行叙述避免曲折的表达文中只有中心思想应该多次被提及。此外,为了减少主题改变的次数,每一个主题仅需提及一次即可。相关的句子与段落应该连贯,避免被不相关的材料打断。类似的观点应该紧密相连,例如应当相信某件事的两个原因。同样地,对于连续的段落或句子,平行的信息应该使用平行的形式来阐述。平行方法使读者更加熟悉结构,使文章更易阅读。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有三个独立的原因让我们更偏向某一解释,我们应该使用相同的句法表达,这样的表达对于读者而言清晰明了,使他们更加专注于内容。需要避免使用不同的词语指代同样的概念,因为这样做会使读者对不同词语的意义产生疑惑。论文三个重要部分的结构总结Note:摘要是其中最特别的,它包含所有三个要素(原因、内容和结论),所以包含了所有三种颜色。规则5:在摘要中讲述完整故事对于大多数读者们来说,摘要是论文中唯一会被阅读的部分。这意味着摘要中必须有效呈现论文的所有信息。为实现这一目标,摘要的结构必定是高度保守的。每一个C-C-C元素中均有两个部分,细节如下。背景必须解释清楚文章即将填补的空缺。第一句话通过介绍该研究所处的广阔领域对读者进行引导。随后这一背景缩小到该研究所要回答的待解决问题上。通过表述“文献中缺失部分”(例如,特定的空缺)和“为何这很重要”(例如,这一特定空缺和论文起始的广阔背景之间的联系),一个成功的背景章节能够为从现有技术水平中分辨出论文所表述的贡献打好基础。这里我们所说的内容首先描述的是能够让你回答这一空缺/问题的新颖方法或者途径。随后你呈现出“血肉”。避免使用含有高度科技含义的词汇(这些词汇会让你失去读者们),尽可能少使用含有精妙含义的词汇。最后,结论会通过阐明结果从而回答在背景章节最终部分提出的问题。随后,尤其对多数拥有广阔读者群的“常规”科学杂志来说,通常结论会有第二部分,突出讲述该结论如何推动广阔领域继续前进(例如,“更广阔的重要意义”)。这一结构能帮助你避免最为普遍的摘要错误:在读者们准备好理解它们之前便谈论结果。优秀的摘要通常多次反复进行提纯细化从而确保结果能够完整填补空缺部分,就如同锁和钥匙一般。这种宽阔-狭窄-宽阔的架构方式能够让你同广大读者们(通过广度)进行交流,同时保持你结论声明的可信性(这通常是基于一套有限/狭隘的结果)。规则6:在介绍中解释清楚为什么这篇论文至关重要介绍突出体现了存在于现有知识或者方法中的空缺和它为何如此重要。这通常是由一系列渐进的更为精确的段落来完成,这些段落最终会以对文献中缺失部分的清晰阐述而结束,另一段落会紧随其后,对文章如何填补空缺进行总结。举一个空缺渐进的例子,第一段落也许解释了为什么细胞分化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以及这一领域中还未解决到底是什么触发了它(领域空缺)。第二段落则阐明了某一特定细胞类型如星形胶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未知问题(子领域空缺)。第三段落也许提供线索,一个特定基因或许驱动星形胶质细胞的分化,随后声明该假设尚未得到验证(将要进行填补的子领域空缺)。这种空缺叙述引起读者对这篇论文想要传递思想的期待。每一个介绍段落的结构(除去最后一段)均会促进空缺发展的这一目标。每一段落首先会引导读者走向主题(背景),随后解释相关文献中所知所想(内容),然后引导进入至关重要的“未知”(结论),这一部分使得文章在相关领域十分重要。在这一过程中,通常会有很多线索提供隐藏在空缺后的秘密,指向未经验证的假设或者文章中未开发的方法,其中我们了解到为什么填补空缺是具有前途的。介绍中不应含有超越文章动机范围外的文献综述。这种“空缺专注”的结构使得经验丰富的读者们更为容易地对一篇论文的潜在重要性进行判断---他们仅需要评估声明空缺的重要性。这些空缺描述即该篇文章的贡献将会被以如下条件进行衡量:以文章空缺定义来设定的兴奋性、期望值和高质量背景。介绍的最后一段则十分特殊,它简单总结了用于填补上述空缺的结果。它同摘要有所不同,不需要显示背景(已在上述内容中描述过),但需要稍微更准确详细地阐述结果,如果可能的话可以简短地预先描述论文的结论。规则7:依据一系列的叙述阐明结果,建立相互印证支持中心思想的基础结果章节需要说服读者相信中心声明是有数据和逻辑来支持的。每一个科研论据都有它自己独特的逻辑结构,从而决定要素该如何呈现的顺序。举例说明,一篇文章也许建立起某个假说,核实在研究的体系中测量的某个方法是否有效,随后运用这种测量手段反证该假说。另一种选择是一篇论文也许建立了多个可选性(且相互排斥的)假说,除去其中一个能够提供剩余解释的证据外,对其他所有都进行了驳斥。论据的组织结构应当含有整体逻辑所需的对照和方法。在文章准备的提纲阶段(见规则9),先草拟出这些结果如何支持你的主张的逻辑结构,然后将它们转变成陈述性语句,用于结果章节的子章节标题---大多数学术期刊允许该类型格式。这些标题将读者们导向重点。图片和图例尤为重要。事实上,有些读者仅阅读摘要和图片。理想情况下,这些图片应该生动的讲述整个故事,而不需要阅读图例或者文字。结果章节的第一个段落特别之处在于,通常它将对于介绍中概述的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法进行总结,包括研制出的任何关键性创新方法。有些读者并不会阅读方法章节,所以这一段落至少能够给予他们该文所用方法的大致情况。结果章节中接下来的每个段落开头可以用一两句话提出这个段落所要回答的问题。例如,“为证明这其中没有任何人工干预......”,“什么是我们测量的重测信度?”或者“我们进一步检测通过L类型Ca2+通道的Ca2+流是否参与其中”。段落的中间部分展示同该问题相关的数据和逻辑,而最后一句话则回答整个问题。举例来说,它也许推断出没有任何可能的人工干预被检测到。这种结构有利于经验丰富的读者对论文进行事实核查。每一个段落说服读者相信最后一句话中展现的答案。这使得找出段落中哪里有令人质疑的结论以及检验段落逻辑更为容易。每一个段落的结果是一个逻辑性的陈述,后面的段落则依赖于先前段落的逻辑性结论,就如同数学论文中构建的定理一般。规则8:讨论这一空缺如何被填补,说明诠释中的限制点以及同领域的相关性讨论章节解释了为什么结果能够填补介绍中提出确认的空缺部分,对诠释说明提供预警,以及描述该篇论文如何通过开创新的机遇从而推动领域发展。这通常以如下方法完成:对结果进行总结概括,讨论限制点,随后揭示这一中心贡献如何促进未来的发展历程。讨论章节第一段落的特别之处在于它通常大致总结了结果章节中的重大发现。有些读者跳过结果章节的大部分内容,因此这一段落至少能够带给他们对于上述章节的大致情况。讨论章节接下来的每一个段落都以描述该文的某个缺点或者优点作为开端,随后通过广泛链接到相关文献从而对优势或者弱点进行衡量。最后,它将作者对于结果贡献的感知进行总结,并探讨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性途径。举例来说,第一段落也许对结果进行总结,专注于它们的含义;第二至第四段落也许讲述了潜在的弱势,该文章如何缓和这些情况或者未来的实验能够如何处理这些弱点。第五段落以及普遍存在的第六段落也许以该论文如何推动整个领域前进而告终。如此循序渐进,读者们最终学会将文章的结论代入到正确的情境中去。为撰写一篇优质论文,作者们可以采用具有帮助性的流程和习惯。对于一篇论文的影响力而言,某些方面比其他方面更为重要,因此建议你应该将时间投资到影响最大的问题上。此外,使用从同事那里获得反馈进行反复改进可以让作者从整体水平上提高文章从而撰写出强有力的原稿。选择正确的流程能够让文章撰写更为轻松和有效。规则9:将时间分配到重要的部分:标题、摘要、图表和提纲作为科学声明基础的中心逻辑至关重要,它同样是连接研究工作试验阶段和论文撰写阶段的桥梁,因此将文章的逻辑结构同正在进行的实验保持一致十分重要。由此来看,将正在进行的实验工作的逻辑正式形成某种不断展开的文档十分有用,最终它将成为论文提纲的蓝图。你同样应当根据每个章节需要同读者进行交流的不同重要性分配你的时间。阅读标题的人远比阅读摘要的要多,而阅读摘要的人远比阅读论文剩余部分的人要多,而论文的剩余部分接受的专注度远比方法部分要高。相应的进行时间分配。在撰写章节之前先进行文本规划,通过这一方法我们在每个章节所花费的时间能够被更有效率的利用。大纲先行。我们倾向在每个规划好的段落前先写一句非正式的语句,这通常对开始进行已获得结果的描述过程十分有用---这些语句也许会成为结果章节的节标题。因为故事总有一个整体框架,每个段落都应该对推动故事前进起到明确作用,而这一作用则最好在提纲阶段便已确定。规则10:获得反馈从而对整个故事进行精简、再利用和再生写作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最佳化问题,你可以同时提升整个故事、大纲和所有构成语句。由此而论,不要太过于依赖某人的写作这一点尤为重要。在很多情况下,比起额外编辑而言,丢弃整个章节和重写是通往优秀文章撰写的快速通道。作为一个作者,如果你不能够在几分钟之内向你的同事描述出论文的整体大纲,那么很明显读者也无法做到。你需要进一步提炼你的故事。找寻到此类违反优秀写作的行为对从各个层次提高论文质量十分有益。十条规则以及如何辨别文章违反了这些规则完成一篇成功的论文需要多方面人力的投入。测试读者是必须的,他们可以确保整篇故事起作用,同时他们也能够给出具有价值的意见,如论文的那一部分看上去进程过快或者过慢,此外他们也能够明确在什么时候最好需要重头再来和重述整个故事。审稿人同样十分有用。不明确的反馈和表面上无聊的评论通常意味着审稿员并未找到重点的故事大纲。非常明确的反馈通常指出哪一段落的逻辑不够充分。积极接受反馈至关重要。因为从别处获得反馈十分必要,拥有一群具有帮助性的同事是使文章令人印象深刻的根本条件,记住保持这些人脉,并且在必要时刻回报他们并且阅读他们的原稿。本文的重心在于论文的结构,为此不得不省去了很多写作的细节问题,包括选词、语法、创造过程和合作。关于如何写作的文章可能永远都不完备,还有很多文章介绍如何进行科学论文写作。个人风格通常使写作者偏离死板、保守的文章结构,阅读创造性地改变规则的论文也是一种乐趣。但是,和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一样,完全掌握标准规则是成功改变规则的前提。遵循上述原则,科学家才能够将知识传递给更多的读者,连接不同的学科领域,更高效地实现整合科学。
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医学生既有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共性,又因其自身的学科专业特点而具有职业定向的个性特征。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专医学生 毕业 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大专医学生毕业论文篇1 浅谈红芪多糖的纯化及初步结构鉴定 论文摘要:目的研究红芪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初步的结构。 方法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多糖,比较 Sevag法、三氯乙酸法和三氯乙酸-正丁醇法脱蛋白的效果,并用 GC、TLC及 IR分析多糖的初步结构。结果三氯乙酸-正丁醇法脱蛋白,经 Sephadex G-25柱层析分离纯化后得红芪多糖2(HPS-2),HPLC确定为均一多糖,糖含量为 ,糖组成分析表明其含有鼠李糖、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和半乳糖,摩尔比为 .3∶.2∶∶∶2.。结论HPS-2是一种以 β苷键为主的吡喃型杂多糖。 论文关键词:红芪多糖; 薄层色谱; 结构鉴定 红芪(Radix Hedysari),为豆科岩黄芪属植物多序岩黄芪Hedysarumpolybotrys 的干燥根,为甘肃特产名贵药材,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补气固表, 利尿托毒, 排脓, 敛疮生肌。红芪中含有氨基酸、有机酸、β-谷甾醇、红芪多糖、微量元素等众多的生物活性物质[1]。近年来研究发现,红芪多糖的活性成分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治疗糖尿病等作用[1,2]。特别是我们近几年的研究发现,经 7%乙醇沉淀部分药理作用尤为明显。由于多糖为大分子化合物,分离纯化比较困难,而蛋白质的脱除是后期结构鉴定的关键之一,为了提高多糖的得率、纯度及活性,本实验对这部分多糖进行了脱蛋白方法的研究,结合TLC、GC、IR等方法对 HPS-2 的结构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以期为红芪多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 材料与仪器 红芪,购自甘肃武都;牛血清白蛋白、考马斯亮蓝 G-25(西安周鼎国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单糖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Sephadex G-25(上海长征制药厂);硅胶 G(青岛海洋化工厂); 其它 试剂均为分析纯。 CR22G Ⅱ型离心机(日本日立);UV-17 型紫外仪(日本岛津);GC-Clarus 5型气相色谱仪(美国 PerkinElmer公司);红外光谱仪(Nicolet NEXUS 67);BS-1A 自动部分收集器、HL-2 恒流泵(上海沪西分析仪器厂有限公司);美国Waters6型高效液相色谱仪,配 Waters2414型示差折光检测器。 2 方法 红芪多糖的提取纯化路线其流程如下。 提取红芪药材→粉碎→超声脱脂→热水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后离心→取上清液→乙醇沉淀→有机溶剂洗剂→透析→减压浓缩→冷冻干燥得粗多糖 HPS。 纯化粗多糖液→脱蛋白、色素→Sephadex G-25柱层析→洗脱液透析→浓缩→冷冻干燥→精制红芪多糖 HPS-2。 蛋白质和多糖含量的测定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考马氏亮蓝法[3],多糖含量采用苯酚-硫酸法[4]。 脱蛋白方法 称取一定量的粗多糖,加入适量蒸馏水,6℃加热溶解,备用。本实验采用 3种脱蛋白的方法。 Sevag法取粗多糖溶液,加入等体积的氯仿-正丁醇(V/V为 4∶1)试剂,混合振摇 3 min,离心除去沉淀,透析后醇沉,冷冻干燥,即得脱蛋白多糖。 三氯乙酸法取粗多糖溶液,加入多糖溶液体积 .1倍量的三氯乙酸,低温(4℃)剧烈振摇 3 min,离心除去沉淀,透析后醇沉,冷冻干燥,即得脱蛋白多糖。 三氯乙酸-正丁醇法 取粗多糖溶液,加入等体积的三氯乙酸-正丁醇(V/V为 1∶1)试剂,振荡 1 min,静置分层,收集下层水溶液,透析后醇沉,冷冻干燥,即得脱蛋白多糖。 红芪多糖的精制将一定量的脱蛋白多糖,溶解于适量蒸馏水中。过氧化氢除色素,减压浓缩,经醇沉、离心、冷冻干燥得红芪多糖1(HPS-1),取适量的 HPS-1,蒸馏水溶解后,Sephadex G-25柱分离,蒸馏水洗脱,流速 .8 ml/min,每 3 ml收集1份,苯酚-硫酸法跟踪检测,绘制洗脱曲线,合并主峰流出液,减压浓缩至一定体积,冷冻干燥得 HPS-2。 纯度鉴定用 HPLC法,TSK-gel G25PW色谱柱,示差折光检测器,流动相为双蒸水,流速 1. ml/min,检测器温度35℃,样品浓度4 mg/ml,进样量5 μl。同时取该样品溶液在 2~4 nm范围内进行紫外扫描。 气相色谱参照文献[5],多糖样品经彻底水解后制备糖腈乙酸酯衍生物,以单糖的糖腈乙酸酯衍生物为对照品进行 GC分析。色谱条件: OV-11毛细管柱(5 m×. 32 mm),载气为N2 ,流速 5 ml/min,分流比 4∶1,FID氢火焰检测器,汽化室温度 25℃,检测器温度 28℃。程序升温:11℃(保持 5 min)→(5℃/min)→ 28 ℃(保持 2 min)。进样量 .4 μl。 薄层色谱[6]取 15mg HPS-2,三氟醋酸彻底水解,水解产物溶于 1 ml蒸馏水中,以标准单糖为对照,分别取样品水解液和单糖对照液在含磷酸二氢钠的硅胶G薄层板上点样,上行二次展开,展开剂: 醋酸乙酯∶冰醋酸∶甲醇∶水=12∶3∶3∶2(V/V);自然风干后显色,显色剂: 苯胺-邻苯二甲酸溶液,烘箱中 15 ℃加热 5~1 min显色。 红外光谱测定 取 2 mg HPS-3,KBr压片,测定红外光谱。 3 结果 脱蛋白方法的选择以蛋白脱除率和多糖损失率为指标,比较 Sevag法、三氯乙酸法和三氯乙酸-正丁醇法的脱蛋白效果(见图1)。Sevag法的多糖损失率最低,但脱蛋白率也最低;三氯乙酸-正丁醇法的脱蛋白率最高,多糖损失率最低;三氯乙酸法的脱蛋白率达 3%以上,但多糖损失最高。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本实验选取三氯乙酸-正丁醇法脱除红芪多糖中的蛋白质。 红芪多糖分离纯化红芪多糖经Sephadex G-25柱层析纯化分离的洗脱曲线(见图2)。仅出现 1个洗脱峰, 收集主峰, 透析, 浓缩,冷冻干燥, 得到 HPS-2。 纯度鉴定HPS-2的紫外扫描在 26~28nm处吸收峰消失,茚三酮反应呈阴性,说明样品中的蛋白质基本除尽,也无核酸存在;碘-碘化钾反应呈阴性,表明样品为非淀粉多糖;经 HPLC凝胶色谱后为单一对称峰。表明其为均一组分;苯酚-硫酸法测定 HPS-2的糖含量为 。 红芪多糖的结构分析 气相色谱分析 气相色谱分析(见图 3)。比较标准品和样品的保留时间,可见多糖 HPS- 2由鼠李糖、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5种单糖组成。其摩尔组成比例为 .3∶.2∶∶∶2.。 薄层色谱分析HPS-2 经薄层色谱(见图 4)。检出半乳糖(Rf对=Rf样=.4)、葡萄糖(Rf对=Rf样=.3)、阿拉伯糖(Rf对=.2,Rf样=.19)、木糖(Rf对=Rf样=.62)和鼠李糖(Rf对=Rf样=.77),其中木糖和鼠李糖含量较低,斑点不明显。这与气相色谱结果一致。 红外分析从IR谱图由图 5可见,HPS-2在 3 6~3 2 cm-1、3 ~2 8 cm-1和 1 4~1 2 cm-1处均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1 154、1 8、1 24 cm-1处为 β-吡喃糖基的振动峰[7];898 cm-1为 β-糖苷键的吸收峰,82 cm-1处为 α-吡喃糖的吸收峰,说明多糖 HPS-2中存在 α和 β两种类型的苷键,并以吡喃型糖为主。 4 结论 本实验比较了3种脱蛋白方法,三氯乙酸-正丁醇法脱蛋白效果最好,脱除率达 ,多糖损失率少。利用葡聚糖凝胶 Sephadex G-25柱层析分离纯化红芪多糖得 HPS-2,经 HPLC及紫外扫描为均一多糖,不含蛋白质和核酸。 GC、TLC及 IR分析 HPS-2的糖基组成和结构为,主要由鼠李糖、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和半乳糖5种单糖组成,其摩尔比为 .3∶.2∶∶∶2.,单糖主要为吡喃糖,异头碳以 β型为主,并有少量的 α型。这为红芪多糖的深入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特别为其组成的快速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权菊香. 红芪的药理研究进展[J]. 时珍国药研究,1997,8(2):178. [2]金智生,汝亚琴. 中药红芪的实验研究进展[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3,2(4):52. [3]李知敏,王伯初,周 菁,等. 植物多糖提取液的几种脱蛋白方法的比较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4,27(8):57. [4]董 群,郑丽伊,方积年. 改良的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和寡糖含量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1996,31:55. [5]康学军,曲见松. 白芷多糖中单糖组成的气相色谱分析[J].药物分析杂志,26,26(7):891. [6]张维杰.复合多糖生化研究技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 大专医学生毕业论文篇2 试谈医学 教育 实践改革 摘要:医学教育主要是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来进行,通过理论知识的传授、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的训练,最终培养成能够解决病患疾苦的合格的医师。理论教学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占据绝大部分时间,理论授课形式对学生吸引力不够,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程度不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不强,这些都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针对现阶段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在医学教育中加强医学教育改革,减少理论授课时间,增加实践课教学时间,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加强师生之间教学互动,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医学教育;实践改革;探讨 医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是我国医学教育的关键,也是最终目的。我国传统的医学教育存在重视理论知识的单一传授,忽视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的问题。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现阶段的社会对医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医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的设置上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减少不必要的理论授课时间。比如我国很多医科大学建设了医学技能培训中心,将医学教育中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技能培训进行结合,并相应配备了高技术的设备和计算机培训软件系统,在计算机软件的作用下将医学操作和人体模型进行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医学发展对医学生培训的需求。 1现阶段医学教育的发展现状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我国高等教学实现了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等医学院校的招生人数不断增加,但与之相匹配的教育投入却没有按照一定比例增加,在扩招的影响下,加剧了学生人数增加与投入教育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医学教育是培养学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教育,是高投入的教育,医学实践教学对提升医学生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扩招的情况下,医学教育面临师资力量、教学经费不足、教学场所不够等困境,使得医院的实践教学变得困难,情况不容乐观。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不合理,无法实现医学教育培养目标。医学教育不仅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更需要培养能够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中从事大量诊疗工作的医师,只要这样才能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问题。但在实际的医学教育培养方案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即在处理病人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明显不足。学生理论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差。 第二,招生人数急剧增加,但学校硬件和软件设施不能相应增加,无法取得优质的教学质量。由于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以及部分经济利益的驱动,几乎每个大学都在扩招。这样的后果就是,学生人数迅猛增加,学校的软硬件设施没有相应增加,而招收的学生整体素质是下降的,能力参差不齐。扩招后的医学院校,由于在办学资金、师资力量以及教学设施上存在限制,导致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完全采用小班式教学,而更多的是采用大班式的理论教学。大班理论教学效果自然不如小班教学。 人数的增加与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加之教学效果下降自然影响最终毕业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第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实践条件受限,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学生实践机会减少。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都是大型医院,恰恰也是病人最多的医院,往往是一床难求,临床工作的医师往往超负荷工作,在指导临床实践的实习生的时间和精力上都受到严重影响,指导学生实践的效果自然受到影响。伴随社会发展,医疗环境发生了变化,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传统的和患者面对面的实践教学面临挑战,更多病人不愿意让学生动手检查和进行一些医学处置。所以,学生实践能力受到影响。而且由于扩招,最终在临床上实践的学生人数多,导致每个实践学生管理病人的数量减少,所见疾病种类也减少。 2医学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的策略 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 医学院校既要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以期他们去探索未知的许多医学难题。也要培养更多实用型医技人才,大量的医疗卫生机构需要他们去充实力量,大量的患者需要医师去诊断和治疗,这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大医院人满为患的根本。因此,要因人制宜地制定培养方案,不搞一刀切。 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 投入更多的教育经费,可以增加教师的数量,改善教师工作条件,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改善教学硬件设施,采用多媒体教学,采用更多小班教学,增加授课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压缩临床课程理论教学学时,增加实践课学时,改革学生成绩考核方式 临床课程理论教学属于被动教学,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喜欢实践性强的内容,喜欢更接近临床病人的内容。因此,增加临床课程实践教学学时等于提前进入临床实践。对影像专业核医学课程,我们的改革就是将20学时的理论学时压缩成14学时,实践学时由2学时增加到8学时。改革评价学生成绩的方式,将每次的作业、课堂纪律、考勤、期末考试成绩综合后作为本学期最终成绩。经过这些改革,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增强,自律性加强,学习效果越来越好,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加强实验技能中心和附属医院的建设,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平台的作用,对实践过程进行严格规范 实践教学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的根本,实验技能中心和附属医院就是虚拟实践和真实实践的两个平台。医学院校要从意识上重视医学实践的发展,为医学实践配置相应的教学设备,实行完善的设备管理 措施 ,加强对实践教学过程的规范。另外,有关人员还要加强对医学实践教学模拟软件的开发,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运用到医学教育实践中。还要加强对医学教育资金的投入,完善医学教学平台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医学教学模式的选择要根据医学实践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进行建立,要重点突出模拟教学的地位,形成医学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对医学实践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对教育实践的过程进行优化。[1] 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管理,完善相应的实践教学制度,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的管控 针对原有重视理论课教学,忽视实践课教学问题,医学教学对原有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强化实践教学制度的建设,加强对实验考核、实验设备以及实验消耗的管理。在实践课环节,要更多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分析医学问题。在加强对实践教学质量的管控方面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对实践教学计划的管理。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学生具备的知识、技能,制定适合的实践教学大纲。实验教学设计要结合具体的医学考试内容进行设计,建立一种不依附于理论教学的实验教学体系,加强对实验综合性、创新性的关注。 第二,加强对实践过程的管理。在实践教学中要按照严格的要求组织实验教学,特别是注意对学生独立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实践教学的考核。[2]第三,加强对实践教学质量的检查。首先,要健全实验课的考核评定方法,将学生对实验课全过程的记录作为对其最终考核的标准之一。其次,建立实验听课制度,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最后,定期在网上对学生进行实验教学评价调查,进而了解最新的实验教学状况。 3 总结 综上所述,伴随医学院的扩招以及社会发展对医学人才的需要,医学教育改革是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需要。培养具有实践技能的医学高级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如何培养一个符合社会需要的医学人才,需要各个医学院校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裴冬梅,吴多芬.医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新途径[J].现代教育管理,2009,(6):69-71. [2]赵申武.医学临床专业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09,(1):293-294. 大专医学生毕业论文篇3 医学模拟教学在妇产科教学的应用 【摘要】探讨用单项基础技能训练、综合训练的模拟教学模式在本科生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以达到提高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操作能力和培训科学思维的目的。 【关键词】妇产科;实践教学;模拟教学 临床实践教学是医学生学习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培养临床思维等能力的关键阶段[1,2]。妇产科的操作大多涉及患者的隐私,而医学模拟教育可以利用局部功能训练模型、模拟人、计算机虚拟模拟人,模拟临床真实环境作为教学铺助,达到提高学生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和培训科学思维的目的。 1模拟教学在妇产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本科生学习期间,要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如在妇产科,对患者子宫后穹窿的穿刺、输卵管通液术、上环术、下环术及产前检查等。可采用多元化示范为导向的模拟教学模式,用局部功能训练模型训练学生,使其有效率地掌握相应的临床操作技能[2],熟练操作技巧[3]。示范教学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局部功能训练模型示范教学,该环节是以实验技能为主的操作教学,教师先通过微视频进行示范,让学生了解基本操作要求,再有选择的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并示范操作[4]。各小组选择代表先照样练习,掌握要领后再向组内同学讲解并在全班示范操作。学生在练习时,老师注意观察,对关键部分要提示学生注意,随时指出操作中的不足,并加以讲解。 要给出充足的实践操作时间,用于组内和组间的示范性交流,相互间进行评价,并可以拍摄视频,收集教学素材,用于以后的实验教学,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在示范性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微课、慕课等新教学手段的优点,利用好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局部功能训练模型能给学生提供反复强化操作训练的机会,让学生能熟练操作技能。现有的高级综合模拟人拥有强大软件功能。 模拟人具有生理系统和功能体征系统,根据实践教学内容的要求,设置相应的参数,设计不同病情的“患者”,满足各层次的医学实践教学的需求。此类综合训练模拟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难度[5,6]。综合训练教学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式方法等多种 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一星期前告知学生案例,学生事先做好预习准备。实验室模拟人连接监护仪、呼吸机、麻醉机,学生可对模拟人进行观察、做各种体格检查、采集数据,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综合分析和鉴别判断[4],实施相应的临床诊治方案。教师根据学生的诊治表现给予指导和纠正错误,培训医学生的良好的临床思维,提升现代医学教学受训学生的教学质量。 2医学模拟教学的优点 妇科患者病种多样 学生可以通过模拟教学观察到多种妇科疾病,特别是临床上少见疾病的特征[6],学生可直接进行体格检查和操作,熟悉各种妇科疾病患者的诊治。 通过模拟教学反复练习 学生在模型上重复练习[6],能较好的掌握操作要点,直到技能熟练,如妇科患者子宫后穹窿穿刺术、诊刮术、会阴侧切缝合术等。 模拟教学安全性强 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直接在患者身上进行操作,如助产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病史采集不熟练及诊治时间急促,易引发患者不良情绪,可能触发医患矛盾。而模拟教学利用模拟系统直到学生进行练习,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7,8]。在妇产科的本科生教学中,模拟教学创造了一个安全、贴近真实临床的教学环境,同时也必须认识到,模拟教学不能完全代替临床实践床旁教学。 参考文献 [1]邓贝贝.医学模拟教学:现代医学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J].卫生教育,2015,21(34):85-86. [2]卢书明,马亮亮,李艳霞,等.案例教学法联合模拟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医学伦理与实践,2015,28(23):3299-3301. [3]李益平,刘冬莹,库华义.医学模拟教学在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康复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中安国医学教育杂志,2014,34(1):105-106. [4]张明亚,罗良平,赵辉.高级综合模拟系统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5):132-133. [5]尹悦,韩霏,郭凤林,等.临床实习前医学模拟教学集中训练的效果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4:67,101. [6]刘静馨,陈沁,罗艳华.护理教育者在高仿真模拟教学中的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进修杂志,2011,26(12):1082-1084. [7]伍丽艳,植瑞东,陈康敏.情景模拟教学法和虚拟医学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北方药学,2013,10(7):152-153. [8]吴凡,许杰洲,杨棉华.医学模拟教学在提高学生能力与素质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24(2):171-173. 猜你喜欢: 1. 大专临床医学论文 2. 大专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 3. 大专临床毕业论文范文 4. 大专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建筑结构的论文篇4 试谈建筑结构优化设计 【摘要】建筑结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程造价、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根据结构设计面临的挑战,本文从结构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出发,简要地阐述了高层剪力墙结构的优化。 【关键词】优化设计;剪力墙结构;结构延性 1 引言 建筑结构的安全与经济有时是一对矛盾体。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房屋建造商越来越重视建筑物的经济性能,但是安全也是一个绝对不能忽视的问题。用最少的材料或造价建造出满足规范和使用要求的建筑是我们需要努力追求的目标。 结构的优化设计并不是简单的减少混凝土和钢筋的用量,而是通过调整各构件刚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充分利用各构件的受力特点,发挥它们各自的长处,使整体结构达到最优。 2 结构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结构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建筑平面布置产生规则结构效应的原则 有规则建筑体型和平面布置的结构,因其受力较简单,造价相对较低。但由于不同使用功能的需要,建筑的体型和平面布置是多种多样的,不可能因结构要求规则而对建筑师的创作提出无理要求,倒是可以在满足不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对结构墙、柱的布局和墙肢长短的调节,使不规则的建筑体型和平面布置产生规则结构的效应,同样可以使建筑结构达到经济合理和安全耐用的预定目标。 (2)提高建筑舒适度原则 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应包含结构体系的优选、传力途径的科学性、构件布置的合理性、构件和材料选用的正确性等内容;应该把尽可能提高建筑投入使用后的舒适度作为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一条重要基本原则。 (3)建筑结构整体安全度原则 结构优化设计应全面考虑整体建筑的每个构件,使结构体系中每个构件都具有合理的可靠性,确保整个结构体系的安全性能,确保实现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的设计标准,达到建筑结构既安全耐用又经济合理的总目标。 (4)不同构件采用不同的安全系数的结构优化设计原则 工程设计人员必须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对建筑结构的整体概念分析,采用合理的优化设计理念和方法进行优化设计,使得能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满足投资方的经济性要求。通过以往的优化设计经验来看,相比于传统的设计方法,优化设计通常可以达到降低工程造价5%~30%的目的。 3 高层剪力墙结构的优化设计 剪力墙结构是高层建筑中常采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其特点是整体性好,侧向刚度大,水平力作用下侧移小,并且由于没有梁、柱等外露与凸出,便于房间内部布置,缺点是剪切变形相对较大、平面外较为薄弱。 (1)减少剪力墙材料的用量、节约造价 剪力墙材料的用量是整个结构材料用量的核心,剪力墙结构的设计优化应首先从减少剪力墙结构材料的角度考虑。 影响剪力墙材料用量的几何因素有长度和厚度,在设计中为了保证结构为一般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的长度须按规范要求进行设置,一般不宜减短。同时,结构的刚度与剪力墙长度的三次方成正比,与厚度的一次方成正比,因此减小剪力墙截面厚度既可以有效减少材料用量,又不至于严重削弱结构的刚度。一般来说,剪力墙的设计应在满足稳定性的前提下,尽量减薄,也就是在满足刚度等要求的前提下,达到减少剪力墙材料用量节约造价的目的。 一般的剪力墙结构,墙柱用钢量所占比例在50%~70%之间,是优化时重点考虑的内容,墙柱配筋应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取规范的低值。梁的用钢量占8%~20%,所占比例不大,但其布置对板含钢量有较大影响,板的含钢量一般占15%~20%。 (2)剪力墙结构的延性设计 了解剪力墙结构的特性,发挥其所长,克服其所短,是正确合理地设计剪力墙结构的关键。剪力墙结构概念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从总体上合理布置剪力墙的位置,确定剪力墙的数量、剪力墙的长度、剪力墙的厚度,保证剪力墙结构刚度均匀和刚度适宜。 1)强墙肢、弱连梁 工程中剪力墙分为整体墙、整体小开口墙和联肢墙。整体墙受力如同竖向悬臂,当剪力墙墙肢较长时,在力作用下法向应力呈线性分布,破坏形态类似偏心受压柱,配筋应尽量将竖向钢筋布置在墙肢两端;为防止剪切破坏,提高延性应将底部截面的组合设计内力适当提高或加大配筋率;为避免斜压破坏墙肢不能过小也不宜过长,以防止截面应力相差过大。联肢墙是由连梁连接起来的剪力墙,联肢墙的破坏形态以强墙肢弱连梁为宜,即连梁先于墙肢屈服,使塑性变形和耗能分散于连梁中。 2)强剪弱弯 在工程设计中,采用剪力墙增大系数调整墙肢底部加强部位截面剪力计算值和连梁梁端截面组合剪力设计值,使墙肢和连梁实现强剪弱弯。 3)限制剪压比 墙肢、连梁截面的剪压比超过一定值时,将过早出现斜裂缝,当增加的横向钢筋或箍筋不能提高其受剪承载力,抗剪钢筋不能发挥其抗剪作用,在抗剪钢筋未屈服的情况下,墙肢或连梁发生斜压破坏。为了避免这种脆性破坏,应限制墙肢或连梁的平均剪应力与混凝土的轴压比,即限制剪压比就是限制剪力设计值。 4)限制墙肢轴压比 轴压比是影响墙肢延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对墙肢在一、二、三级抗震墙的轴压比进行了限制,并要求一、二、三级剪力墙轴压比超过一定的数值,必须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3)剪力墙结构的连梁优化设计 在高层剪力墙结构中,连梁是一项关键的耗能构件,其剪切破坏将对结构抗震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并会极大地降低结构体系的延性。因此在高层剪力墙结构的优化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连梁进行强剪弱弯的验算,以保证连梁的剪切破坏晚于弯曲破坏。对于人为加大连梁纵筋的操作一定要慎之又慎,因为这样就有可能无法满足强剪弱弯的要求。 在住宅结构设计时,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大刚度的窗下墙作为连梁,而宜将连梁设计成为截面、刚度较小的弱连梁。同时,在满足结构刚度与变形要求时,应从经济角度与抗力、变形方面综合考虑,合理布置抗侧力构件。 (4)结构设计软件在优化设计中的运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结构优化设计理论的结合,基于计算仿真的优化设计思路已经在工程结构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利用计算机分析软件建立优化设计的分析模型,采用高效的计算机优化计算方法,设立结构设计达到的目标要求,最终实现结构设计的优化目的。在具体的优化设计过程中,优化设计实际上已经由一个工程问题转变为一个数学问题。在大型复杂结构的优化设计中,基于这一思想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具有其他算法无法替代的优势。因此,工程设计人员加强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优化设计分析非常必要。 4、结语 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是指在满足各种规范或某种特定要求的条件下,使建筑结构的某种指标(如重量、造价、刚度等)为最佳的设计方法。也就是要在所有可用方案和做法中,按某一目标选出最优的方法。设计是规范加上工程师判断和创造的产物,设计优化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对常规的突破,但结构的优化设计并不以牺牲安全来求得经济效益。这就要求我们的结构设计人员应当根据相关规范的要求和建设单位的需要,来对其高层结构进行合理的选择与优化。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徐传亮,光军.建筑结构设计优化及实例[M].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宋瑛.剪力墙布置位置的设计优化[J].山西建筑,2012,38(29):53-54. 建筑结构的论文篇5 试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摘 要]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合理与否,会对整个工程的质量、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等方面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做好结构设计工作是高层建筑物施工之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在本论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高层建筑物结构设计的特点,而后对高层建筑物结构设计的相关要求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 结构设计 特点 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等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从建筑物需求量的方面来说,近年来,我国人民对住房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多。这导致建筑用地的不断增多,使得当前我国可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为了缓解此种情况,我国建筑企业开始将发展的目光聚焦于高层建筑物的建设上。也正因为如此,当前我国高层建筑物的数量急剧增长。从积极方面来说,这确实从很大程度上缓和了建筑物供不应求的状况,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一个现象:很多高层建筑在使用过程中都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不利于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究其原因,这主要是因为部分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不合理。下面,笔者将对高层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方面进行相关探讨。 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 与一般建筑物不同,高层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工作更为复杂。一旦结构设计不合理,整个建筑物的施工过程及使用都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因此,工作人员必须从高层建筑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下面,笔者将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特点进行一一阐述。 首先,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注意结构产生的水平力。一般来说,低层建筑物结构中,水平力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导致的侧向移位也往往被人忽视。 其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必须能够承受较大的承载力和足够的抵抗侧向力和刚度,这样才能保证水平力作用下的侧向位移不至于超过一定的限度。同时,要保证高层建筑物的外墙等其他的维护材料或者装饰构件与主体结构之间可靠连接起来,减少不必要的破坏。要根据施工地点地基的承载力和刚度来确定上部结构的承载力及相应的刚度。 再次,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应尽可能地减轻房屋的自重。对于那些土层比较软的施工地点,由于其自振周期长,尽管增加建筑物的层数可以减小地震剪力,提高整个建筑物的性能,但高建筑也是自振周期长,容易引起共振对抗震不利,因此应确定合理的层数。另外,某些高层建筑会设有抗震设防的结构。工作人员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必须充分勘察施工地点的地形及地质土层情况,最好选择那些地势平坦、地形开阔、土层坚硬、土质均匀的地段,避开那些地势差异较大的、非岩质的陡坡或者软土地带。同时,工作人员要注意,在勘察过程中,如果发现某一地段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较大,抗震能力较差,则决不能进行盲目的工程建设。 2.现代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 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笔者分析了现代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并 总结 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注意事项。 充分考察高层建筑的受力情况,选择合理的结构类型 高层建筑物结构类型的选择,主要是由其结构体系和材料特征所决定的。我们都知道,高层建筑实质上是一种竖向悬臂结构,其使用过程会产生两种荷载: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一般来说,竖向荷载的方向并不发生变化,但随着建筑物高度的不断增加,水平荷载也会相应的提高,包括各种结构作用力和结构抗力等。高层建筑结构作用力主要分为两种:直接作用力和间接作用力。前者主要指高层建筑物结构上所承载的各种集中力和分布力,包括建筑物及机器设备的自重等;后者则是指引起高层建筑结构发生变形的作用力,如温度变化、地基变形、混凝土遇冷收缩等产生的力。相比直接作用力来说,间接作用力的破坏效应可能会更大,会受到建筑物地基条件及其他外在条件的影响。直接作用力和间接作用力过大,会导致高层建筑的整个结构构件发生变形等。而同时,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会承担一部分的迫使其变形的力量,这种能力被称为结构的抗力。只有抗力较高的结构,才能充分发挥高层建筑物的优良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选择合理的结构平面布置 .协调好建筑与结构的关系 建筑物的结构平面布置必须符合以下原则:独立结构的建筑物单元,形状最好简单规则,而刚度和承载力分布要均匀,绝对不要采用不规则的平面布置方式。也就是说,平面应尽可能规整,最好对称;平面的长度不宜过长;伸缩缝的框架结构在55米左右,剪力墙结构45米左右最为合适。同时,最好使用标准层,同意布置柱网和层高。 做好高层建筑物的结构布局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迅速增长,使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审美观等方面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高层建筑物在进行结构布局时,必须从现代人的生活理念出发,合理设置建筑物的结构。众所周知,高层建筑物垂直方向的承载力较大。因此,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工作人员要重视建筑物地基受力结构的稳定性,平衡不同地点之间的受力关系。 高层建筑物结构设计必须经济合理 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工作人员不仅要考虑结构的安全合理性,还要保证结构的经济性,保证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例如,合理设置结构的跨度,板跨度越大,要求的板厚度也会相应的越大,需要的钢筋也会较多。这将会给建设单位带来较大的成本花费。一般来说,井字梁的使用要优于十字梁,而十字梁的使用比没有梁更好。同时,在保证建筑物稳定性的前提下,高层建筑基坑的深度不应过大,但要超过冰冻深度。 除此之外,高层建筑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要对施工地点的地址等状况进行认真勘察。在那些地震较为频繁的地区,工作人员应该合理设置建筑物结构,避免或者减少地震作用对高层建筑的不利影响。首先,建筑单位要合理设计抗震缝,调整平面形状和结构布置。但必须注意,如果建筑平面较为复杂,而形状结构等都难以调整时,要尽量将抗震缝划分成几个较为简单的结构。高层建筑的高度一般大于15米,在15米之下的结构上面,缝宽最小可为100毫米,但随着高度的增加,缝宽也要较大。总之,工作人员要根据不同的结构体系,合理设定抗震缝的宽度。 3.总结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同时为了进一步缓和耕地不足与建筑物供不应求之间的矛盾,高层建筑物的数量越来越多。与普通建筑物相比,高层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有其独特性。同时,任何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工作合理与否,会对整个建筑物的外观以及稳定性等方面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设计理念,运用先进的设计方法,才能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在进行结构设计时,相关人员必须充分考虑高层建筑的用途和基本功能,而后做好合理的设计工作。相信未来,在我国高层建筑物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质量也能获得较大的提高,我国建筑行业能够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吉柏锋,瞿伟廉.下击暴流作用下高层建筑物表面风压分布特性[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9). [2]李荣全.浅谈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选型及含钢量的控制[J]. 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08). [3] 张莉华,万怡秀,陈燕,严开涛,罗志国.广州珠江新城J1-1地块综合楼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J]. 建筑结构. 2012(09). [4]张玲丽,许德,李靖,张涛,张娟.关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问题的讨论[J]. 中国科技投资. 2012(24). [5]张瑞红.高层框架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猜你喜欢: 1. 建筑结构的论文 2. 建筑结构论文 3. 建筑工程论文范文 4. 建筑结构的论文样本 5. 建筑文化论文3000字
撰写医学学术论文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它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和学者来说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有关医学论文撰写的详细步骤。1. 阅读和研究相关文献和资料撰写医学学术论文的第一步应该是阅读和研究相关文献和资料。这有助于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掌握背景知识,并提供概念和理论框架来支持您的研究。2. 选择主题并制定问题您需要选择一个主题,并制定一个研究问题。您的研究问题应该是可量化的,并具有充足的理论和文献支持。另外,您应该考虑您的研究方法和采样策略。3. 收集数据在撰写医学论文之前,您需要收集和整理数据。数据可以来自病例记录、问卷调查、实验和观察等多种途径。您需要确保您的采样方法是科学且可靠的,并且您的数据被严格地筛选和分析。4. 分析数据收集到数据后,您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这可能包括使用各种统计学和计算机软件,以及编写描述性统计数据和图表。注意,您需要非常小心地处理数据,确保您的文献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5. 写作在准备好数据和分析方法后,您需要开始写作。您的文章应涵盖包括背景、方法、结果和结论在内的所有必要部分。确保您的论文是清晰、有条理、简明扼要且准确。 利用所学习的样例来约束结构规范,再运用合适的语言来表述出自己的观点6. 校验和抽查最后,阅读和校验您的论文,纠正语法和拼写错误。并细心的进行抽查,确保所有信息的来源和引用都得到妥善的处理。撰写医学学术论文是一项复杂而挑战性的任务,但您可以通过遵循上述步骤,保持灵活性和深刻的思考来确保您的成功。
学术论文写作步骤
一、材料准备
利用图书馆网站资源查阅有关的报刊目录索引、专题目录索引与年鉴等工具书以及制作文献目录卡片。卡片内容包含:
对于单行本,要包含出版单位,报纸包含发行的年月日。
二、确定文章结构
编写提纲的主要作用:
三、写作初稿
初稿的写作是论文形成过程中最艰苦阶段。初稿的目的是要把所有想写的内容全部表达出来,对全部数据和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归类。从初稿的写作过程中还可及时发现前期文献研究工作有无不足或错误。
四、修改
修改是对论文初稿所写的内容不断加深认识,对论文表达形式不断优化,选择直至定稿的过程。 论文的修改不只是在语言修辞等枝节上自找毛病,对全文论点及论据进行再次锤炼和推敲也很重要。最后一步才是定稿。经过不断修改,确保论文达到一个基本满意的状态。
1.前言:或称导言:主要概述研究的背景、目的、研究思路、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等。2.方法: 主要介绍研究对象(人或实验动物,包括对照组)的选择及研究所采取的方法。常用标题有“材料和方法”、“对象和方法”、“资料和方法”等。3.结果: 这是论著的核心部分。论著的学术价值如何,主要取决于这一部分。4.讨论: 此段主要是对本文研究结果进行评价、阐明和推论。
从论文的写作、发表到阅读,有多方人士参与其中,然而,每一方都有他们自己的目的和偏好:编辑希望你的论文意义重大;审稿人需要判断文章的结论是否证据确凿;读者则希望能快速理解主旨,以决定是否深入研读文章细节。对于作者自身而言,则是一方面尽可能地向广泛的受众传递文章的重要贡献,另一方面说服专家认同研究成果。为了实现所有的目标,你需要将文章在多个方面都组织得尽善尽美——从句子、段落、章节到相关材料。以下是优化论文结构的十种基本规则。前四条规则可以应用于一篇论文的所有部分。中间四条规则涉及论文每个主要部分的主要目标。最后两条规则为有效构建论文原稿提供了过程启发式的指导。写作即是交流。因此,读者的体验至关重要,所有的写作都应为这一目标而服务。当你写作时应当时刻将读者铭记在心。下面四条规则将会帮助你避免读者的流失。规则1:文章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并要出现在文章的标题中如果你的读者在一年之后,仍能向他们的同事描述你文章中的中心思想,那表明你的沟通工作卓有成效。虽然我们需要在文章中描述大量的创新点,但是着眼于一条单一的信息更加重要。同时关注过多的贡献会使得文章缺乏说服力,并变得难以记忆。标题是文章中最重要的要素——想一想你所阅读的标题与论文数量的比例吧。标题作为读者第一眼看到的东西,直接决定了他们是否会继续花时间阅读摘要。标题不仅传递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时还不断地提醒你,要在文章内容中处处传达这个思想。毕竟,科学就是从复杂数据中提取出抽象的简单原理的过程。因此,标题应该浓缩论文的核心思想。提早考虑给论文一个标题,边写边琢磨如何改得更好——这不仅有助于你的写作,同样有助于实验设计和理论发展。第一条规则成为对论文优化中最难的一条:你将会为平衡多方面的结果,最终合成一条中心思想而努力。举个例子来说,一篇关于技术的文章可能会同时描述使用该技术产生的生物学结果,而统一这两个方面的桥梁,便是清楚地描述新技术如何应用于新生物学之中。规则2:为那些不清楚你工作的有血有肉的人们写作你是世界上最了解你所做工作的专家,因此你也成为了最不合格的读者,你无法从不了解你工作的读者角度去评判你文章的人。在这一困境中产生的最为多数的写作错误是从一个设计者的角度进行思考---决定你想在每一个元素上对人们产生的影响,然后努力实现这一目标。试着站在一个“懵懂的”读者角度去思考这一论文,让读者更轻松的快速且不费力的抓住信息。人类心理学的广阔知识同样在论文写作中十分有用。举个例子,人类拥有工作记忆的限制:他们只能记住少量项目,同时对起始和结束的部分印象深于对中间部分的记忆。利用你自己的心理学知识,以“懵懂”读者的视角去引导写作的进程。在下面的规则10中,我们将对在写作过程中从“懵懂”的试验性读者那里得到反馈从而获得的效益展开讲述。规则3:坚持背景—内容—结论(CCC)的结构组合大多数广为传播的故事都有着类似的结构。开头为故事背景的设置,主体部分(文章内容)展开故事,向结尾推进,最后得出文中问题的结论。这样的结构可以减少读者产生疑惑的机率,他们不再会问:“为什么会这样?”“所以呢?”讲故事的方法多种多样,C-C-C 结构作为其中一种,更适用于有耐心、决定花时间理解文章的读者,但这种结构对没有耐心的读者并不友善。好在当代科学文章的结构解决了这样的问题,标题与摘要使读者可以快速了解文章内容。因此,看完引言的读者很可能会被吸引,并有着足够的耐心继续阅读文章。而且,过于注重“内容优先”的科学论文还会产生另一个风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忽视一些段落,这些段落可能是巩固文章可信度的重要部分,从而使他们质疑你的文章。因此,我们建议将 C-C-C 结构作为科学文献的默认结构。C-C-C 结构在多个尺度上定义了文章的结构。从整篇文章来说,引言设定了背景,实验结果是文章内容,讨论得出结论。从段落来说,首句定义了主题或背景,主体部分提供引发读者思考的新颖观点,末句则为读者提供需要记住的结论。不按照 C-C-C 结构写作的论文往往难以阅读。在科研生涯中,我们在科研内容上花费了过多时间,从而忽略了其他方面。我们按照科研的时间顺序来记录与组织文章,殊不知对于读者而言,他们并不关注这些细节,他们仅仅对最终的结论与支撑结论的逻辑感兴趣。规则4:优化你的逻辑流:避免曲折,使用平行叙述避免曲折的表达文中只有中心思想应该多次被提及。此外,为了减少主题改变的次数,每一个主题仅需提及一次即可。相关的句子与段落应该连贯,避免被不相关的材料打断。类似的观点应该紧密相连,例如应当相信某件事的两个原因。同样地,对于连续的段落或句子,平行的信息应该使用平行的形式来阐述。平行方法使读者更加熟悉结构,使文章更易阅读。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有三个独立的原因让我们更偏向某一解释,我们应该使用相同的句法表达,这样的表达对于读者而言清晰明了,使他们更加专注于内容。需要避免使用不同的词语指代同样的概念,因为这样做会使读者对不同词语的意义产生疑惑。论文三个重要部分的结构总结Note:摘要是其中最特别的,它包含所有三个要素(原因、内容和结论),所以包含了所有三种颜色。规则5:在摘要中讲述完整故事对于大多数读者们来说,摘要是论文中唯一会被阅读的部分。这意味着摘要中必须有效呈现论文的所有信息。为实现这一目标,摘要的结构必定是高度保守的。每一个C-C-C元素中均有两个部分,细节如下。背景必须解释清楚文章即将填补的空缺。第一句话通过介绍该研究所处的广阔领域对读者进行引导。随后这一背景缩小到该研究所要回答的待解决问题上。通过表述“文献中缺失部分”(例如,特定的空缺)和“为何这很重要”(例如,这一特定空缺和论文起始的广阔背景之间的联系),一个成功的背景章节能够为从现有技术水平中分辨出论文所表述的贡献打好基础。这里我们所说的内容首先描述的是能够让你回答这一空缺/问题的新颖方法或者途径。随后你呈现出“血肉”。避免使用含有高度科技含义的词汇(这些词汇会让你失去读者们),尽可能少使用含有精妙含义的词汇。最后,结论会通过阐明结果从而回答在背景章节最终部分提出的问题。随后,尤其对多数拥有广阔读者群的“常规”科学杂志来说,通常结论会有第二部分,突出讲述该结论如何推动广阔领域继续前进(例如,“更广阔的重要意义”)。这一结构能帮助你避免最为普遍的摘要错误:在读者们准备好理解它们之前便谈论结果。优秀的摘要通常多次反复进行提纯细化从而确保结果能够完整填补空缺部分,就如同锁和钥匙一般。这种宽阔-狭窄-宽阔的架构方式能够让你同广大读者们(通过广度)进行交流,同时保持你结论声明的可信性(这通常是基于一套有限/狭隘的结果)。规则6:在介绍中解释清楚为什么这篇论文至关重要介绍突出体现了存在于现有知识或者方法中的空缺和它为何如此重要。这通常是由一系列渐进的更为精确的段落来完成,这些段落最终会以对文献中缺失部分的清晰阐述而结束,另一段落会紧随其后,对文章如何填补空缺进行总结。举一个空缺渐进的例子,第一段落也许解释了为什么细胞分化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以及这一领域中还未解决到底是什么触发了它(领域空缺)。第二段落则阐明了某一特定细胞类型如星形胶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未知问题(子领域空缺)。第三段落也许提供线索,一个特定基因或许驱动星形胶质细胞的分化,随后声明该假设尚未得到验证(将要进行填补的子领域空缺)。这种空缺叙述引起读者对这篇论文想要传递思想的期待。每一个介绍段落的结构(除去最后一段)均会促进空缺发展的这一目标。每一段落首先会引导读者走向主题(背景),随后解释相关文献中所知所想(内容),然后引导进入至关重要的“未知”(结论),这一部分使得文章在相关领域十分重要。在这一过程中,通常会有很多线索提供隐藏在空缺后的秘密,指向未经验证的假设或者文章中未开发的方法,其中我们了解到为什么填补空缺是具有前途的。介绍中不应含有超越文章动机范围外的文献综述。这种“空缺专注”的结构使得经验丰富的读者们更为容易地对一篇论文的潜在重要性进行判断---他们仅需要评估声明空缺的重要性。这些空缺描述即该篇文章的贡献将会被以如下条件进行衡量:以文章空缺定义来设定的兴奋性、期望值和高质量背景。介绍的最后一段则十分特殊,它简单总结了用于填补上述空缺的结果。它同摘要有所不同,不需要显示背景(已在上述内容中描述过),但需要稍微更准确详细地阐述结果,如果可能的话可以简短地预先描述论文的结论。规则7:依据一系列的叙述阐明结果,建立相互印证支持中心思想的基础结果章节需要说服读者相信中心声明是有数据和逻辑来支持的。每一个科研论据都有它自己独特的逻辑结构,从而决定要素该如何呈现的顺序。举例说明,一篇文章也许建立起某个假说,核实在研究的体系中测量的某个方法是否有效,随后运用这种测量手段反证该假说。另一种选择是一篇论文也许建立了多个可选性(且相互排斥的)假说,除去其中一个能够提供剩余解释的证据外,对其他所有都进行了驳斥。论据的组织结构应当含有整体逻辑所需的对照和方法。在文章准备的提纲阶段(见规则9),先草拟出这些结果如何支持你的主张的逻辑结构,然后将它们转变成陈述性语句,用于结果章节的子章节标题---大多数学术期刊允许该类型格式。这些标题将读者们导向重点。图片和图例尤为重要。事实上,有些读者仅阅读摘要和图片。理想情况下,这些图片应该生动的讲述整个故事,而不需要阅读图例或者文字。结果章节的第一个段落特别之处在于,通常它将对于介绍中概述的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法进行总结,包括研制出的任何关键性创新方法。有些读者并不会阅读方法章节,所以这一段落至少能够给予他们该文所用方法的大致情况。结果章节中接下来的每个段落开头可以用一两句话提出这个段落所要回答的问题。例如,“为证明这其中没有任何人工干预......”,“什么是我们测量的重测信度?”或者“我们进一步检测通过L类型Ca2+通道的Ca2+流是否参与其中”。段落的中间部分展示同该问题相关的数据和逻辑,而最后一句话则回答整个问题。举例来说,它也许推断出没有任何可能的人工干预被检测到。这种结构有利于经验丰富的读者对论文进行事实核查。每一个段落说服读者相信最后一句话中展现的答案。这使得找出段落中哪里有令人质疑的结论以及检验段落逻辑更为容易。每一个段落的结果是一个逻辑性的陈述,后面的段落则依赖于先前段落的逻辑性结论,就如同数学论文中构建的定理一般。规则8:讨论这一空缺如何被填补,说明诠释中的限制点以及同领域的相关性讨论章节解释了为什么结果能够填补介绍中提出确认的空缺部分,对诠释说明提供预警,以及描述该篇论文如何通过开创新的机遇从而推动领域发展。这通常以如下方法完成:对结果进行总结概括,讨论限制点,随后揭示这一中心贡献如何促进未来的发展历程。讨论章节第一段落的特别之处在于它通常大致总结了结果章节中的重大发现。有些读者跳过结果章节的大部分内容,因此这一段落至少能够带给他们对于上述章节的大致情况。讨论章节接下来的每一个段落都以描述该文的某个缺点或者优点作为开端,随后通过广泛链接到相关文献从而对优势或者弱点进行衡量。最后,它将作者对于结果贡献的感知进行总结,并探讨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性途径。举例来说,第一段落也许对结果进行总结,专注于它们的含义;第二至第四段落也许讲述了潜在的弱势,该文章如何缓和这些情况或者未来的实验能够如何处理这些弱点。第五段落以及普遍存在的第六段落也许以该论文如何推动整个领域前进而告终。如此循序渐进,读者们最终学会将文章的结论代入到正确的情境中去。为撰写一篇优质论文,作者们可以采用具有帮助性的流程和习惯。对于一篇论文的影响力而言,某些方面比其他方面更为重要,因此建议你应该将时间投资到影响最大的问题上。此外,使用从同事那里获得反馈进行反复改进可以让作者从整体水平上提高文章从而撰写出强有力的原稿。选择正确的流程能够让文章撰写更为轻松和有效。规则9:将时间分配到重要的部分:标题、摘要、图表和提纲作为科学声明基础的中心逻辑至关重要,它同样是连接研究工作试验阶段和论文撰写阶段的桥梁,因此将文章的逻辑结构同正在进行的实验保持一致十分重要。由此来看,将正在进行的实验工作的逻辑正式形成某种不断展开的文档十分有用,最终它将成为论文提纲的蓝图。你同样应当根据每个章节需要同读者进行交流的不同重要性分配你的时间。阅读标题的人远比阅读摘要的要多,而阅读摘要的人远比阅读论文剩余部分的人要多,而论文的剩余部分接受的专注度远比方法部分要高。相应的进行时间分配。在撰写章节之前先进行文本规划,通过这一方法我们在每个章节所花费的时间能够被更有效率的利用。大纲先行。我们倾向在每个规划好的段落前先写一句非正式的语句,这通常对开始进行已获得结果的描述过程十分有用---这些语句也许会成为结果章节的节标题。因为故事总有一个整体框架,每个段落都应该对推动故事前进起到明确作用,而这一作用则最好在提纲阶段便已确定。规则10:获得反馈从而对整个故事进行精简、再利用和再生写作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最佳化问题,你可以同时提升整个故事、大纲和所有构成语句。由此而论,不要太过于依赖某人的写作这一点尤为重要。在很多情况下,比起额外编辑而言,丢弃整个章节和重写是通往优秀文章撰写的快速通道。作为一个作者,如果你不能够在几分钟之内向你的同事描述出论文的整体大纲,那么很明显读者也无法做到。你需要进一步提炼你的故事。找寻到此类违反优秀写作的行为对从各个层次提高论文质量十分有益。十条规则以及如何辨别文章违反了这些规则完成一篇成功的论文需要多方面人力的投入。测试读者是必须的,他们可以确保整篇故事起作用,同时他们也能够给出具有价值的意见,如论文的那一部分看上去进程过快或者过慢,此外他们也能够明确在什么时候最好需要重头再来和重述整个故事。审稿人同样十分有用。不明确的反馈和表面上无聊的评论通常意味着审稿员并未找到重点的故事大纲。非常明确的反馈通常指出哪一段落的逻辑不够充分。积极接受反馈至关重要。因为从别处获得反馈十分必要,拥有一群具有帮助性的同事是使文章令人印象深刻的根本条件,记住保持这些人脉,并且在必要时刻回报他们并且阅读他们的原稿。本文的重心在于论文的结构,为此不得不省去了很多写作的细节问题,包括选词、语法、创造过程和合作。关于如何写作的文章可能永远都不完备,还有很多文章介绍如何进行科学论文写作。个人风格通常使写作者偏离死板、保守的文章结构,阅读创造性地改变规则的论文也是一种乐趣。但是,和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一样,完全掌握标准规则是成功改变规则的前提。遵循上述原则,科学家才能够将知识传递给更多的读者,连接不同的学科领域,更高效地实现整合科学。
医学论文的基本结构与格式
1、文题
题目是给论文取的名字。它是作者表达论文的特定思想内容、反映研究范围和深度的最鲜明 、最精练的概括。也是最恰当、最简明的逻辑组合。是读者认识全文的窗口。读者根据所阅 读的文题,即可决定是否需要阅读全文,既需要起到画龙点睛、一语到破的作用。如"干扰素治疗慢性肝炎的疗效观察"一文,是采用了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设计,具有 较大的学术意义。但题目未反映设计科学、论证可靠的研究精华,显得有些平淡。若将其改 为" 干扰素治疗慢性肝炎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则提高了该篇论文的科学性与可信性。 因而,题目一定要确切扼要。一般中文文题不超过20个字,英文文题不超过 10个词,或100 个书写符号(包括间隔在内)。题目即可以是以目的和对象为主,也可以是方法、结果或论点 为主,以文题和内容相符合为原则。文题有两忌:一是空泛,二是烦琐。要避免使用笼统、 空洞、模棱两可、夸张、华而不实以及与同类论文相雷同的字眼。此外,许多作者习惯于用 "研究"、"观察"、"体会"、"探讨"等词语,或把病例数列出,如:"××例报" 、"附××例观察"、"××例体会"等。其实,除特殊情况外,这些一般都是不必要的。 另外,还应尽量少用副词,并且避免使用系列论文的形式,如:"研究之一"、"研究之二 "等。文题的格式还有几点要注意:(1)尽可能不用简称、缩写词,若一定要用时,应以常用并含 义确切者为限,如冠心病、DNA、CT、等。(2)10以下数字用汉字,10以上数字用阿拉伯字。 (3)尽可能不用标点符号。
2、作者姓名
作者署名的作用是对论文内容负有责任,也是便于读者与作者联系交流,而且还是对作者的 尊重和应有的荣誉。此外也可以便于进行文献检索、查阅。作者的署名以及署名的顺序一定要慎重。在投稿时即应确定,并取得本人同意,以避免论文 发表后引起纠纷。署名者不可太多,必须是参加全部工作或部分工作,或参加论文撰写,对 本文内容能负责并能进行答辩者。而有些部分工作参与者,或负责某一项的实验的测试人员 等,可列入文末的致谢中。署名的顺序应按对本文的大小排列,第一作者必须是论文的主要 负责人。作业业务领导人只有确实参加本项工作,才能列为作者之一。 集体署名只有在特殊的一些情况下才能使用。但必须在文末着名执笔者或整理者。学位论文 作者的署名,研究生列前,指导导师在其后。在国内外发行的期刊上发表论文时,作者工作 单位的名称应译成英文,作者姓名要写成汉语拼音。
3、摘要
一般是要排列在正文开始之前,而且具有相对独立性,可单独引用。摘要的作用一则可以使 读者确切的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以决定是否需要阅读全文;二则也为情报检索人员的检索 工作提供方便。因此,摘要的内容要求高度浓缩,要准确、简练、完整地介绍论文研究的" 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结构式的四要素)。摘要中不应列举例证、图、表、化学结构式 、表达式等非文字性资料,也不应自作评价。此外,摘要应以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 、"作者"等主语一般中文的摘要为 150~250字,英文摘要相对具体些(400个实词)。
4、关键词
关键词又称主题词,是位于摘要之后,在论文中起关键作用的、最能说明问题的、代表论文 特征的名词或词组。它通常来自于题目,也可以从论文中挑选。一般每篇论文要求2~5个关 键词。每个关键词都可以作为检索论文的信息,若选择不当,会影响他人的检索效果。医学 上现在客观存在美国《医学索引》(Index edicus)的医学主题词表 (Medical Subject Head ings’’MeSH)最新版作为规范,亦可参考中国医学科学院情报研究所翻译地英汉对照《医学主 题词注释字顺表》。非主题词表的关键词为自由词,只有必要时,才可排列于最后。有些新 词也可选用几个直接相关的主题词进行搭配。
5、正文
(1)前言
这是论文的开头部分,要求以简洁的文字叙述该研究的背景(历史)与动态(现状),前人或本 人以前与之有关的主要研究工作或论点,以及要求解决的问题,欲达到的目的和研究的价值 与意义。前言一定要切题,不要将其他的,诸如方法、结果、及讨论放入前言。
(2)材料与方法
是执行科研的关键部分,事关研究的质量。目的是交代被考察的对象与特征,以及实验及测 定的方法和过程。根据科研内容以及期刊的要求,也可以改称为"病例选择"、"临床资料"、"研究对象" 等。在实验研究中,应注意交代:实验对象:包括人和动物的选择标准(如年龄)与特征(如性别);实验方法:主要是仪器设备、试剂的规格与来源、操作方法等;分组方法:对照组、实验组等,是否随机;观察方法:观察指标及记录方法;出现的问题及采用的方法; 实验程序:数据的获得过程。 在临床疗效观察中,应注意交代:病例选择标准:诊断与分型标准(如Ⅱ型糖尿病);病例一般标准:病情、临床分型、传染病史、过去治疗史;随机分组情况;治疗方法:药物剂量、剂型、用药途径、疗程等;疗效观察项目: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疗效标准:痊愈、显效、好转、缓解、部分缓解、完全缓解、无效或死亡。此外,对于实验方法,若为常规方法或重复前人的方法,只需要注明文出处即可,而对于创 新方法要详细的具体叙述。此外,为了防止偏倚或混杂等因素的干扰,凡采用了预防或排除 处理的措施者(如排除PCA患者应用度冷丁),需予交代。而采用的统计学分析方法、软件等 也是必须要交代的内容。
(3)结果
将调查及观察所得的全部原始资料集中,进行综合分析,即可获得科研工作的结果。在处理 这些原始资料时,应客观的、实事求是、随机的加以分析,不应有意无意的加以挑选。对于 临床研究,各组病例的数目应吻合一致。各种研究结果应注明统计学的差别与意义。 所有的结果项目均应围绕研究的主题,要有逻辑、有层次的一一罗列;与主题无关的不宜全 部列出。在结果还应将图表与文字配合应用,三者内容不应该重复,且以文字为主。凡文字 可以说清的,不必用图表;图表更能说清楚的,就应压缩文字。图与表之间的内容更不能重 复。附表与附图都可以使统计数据一目了然。附表的基本要求是:内容简明、数据准确、有自明 性。目前采用"三"字型表。而附图的种类较多,应依据不同的资料进行选择。临床研究中发现有毒副作用的,应如实的报告。对于追踪观察的病例,若失踪也尖如实交代 。 一系列的结果分析必然会得出研究的有关结论。作结论时一定要有科学依据。要实事求是, 因为它是论文的精华。
医学导论论文基本结构怎么写一、论文标题论文标题的文字需要概括精练,一般不可以超过15-20个字,论文标题要居中(单行),论文标题上行比下行题目长(双行);英文论文的标题要求不超过12个词或100个字符;论文标题不能使用缩写词或简化词;尽量不用标点符号。二、内容摘要论文摘要也成为提要、文摘,是论文重要的组成部分,论文摘要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三、关键词关键词又叫做主题词,它是在论文的标题、摘要以及论文正文中挑选出来的,可以反映论文主要概念,论文关键词的质量直接影响了论文的收录与利用,关键词有利于对全文的检索。四、引言论文的开端就是引言,交代了论文中研究成果的来龙去脉,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课题?目的是为了什么?使读者对论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引起读者的兴趣。五、正文引言之后就是正文了、它是论文的核心部分。提出论点、论据、论证过程、结果以及讨论都需要在正文内容中进行发表展现。六、结论(结语、结束语)论文的结论要体现其在研究、预测和评价其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价值的基础上的价值,明确展示研究的成果和观点,并指出今后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前景和设想。七、致谢正文内容完结时,因对整个研究过程中给予帮助和支持的单位和个人表示感谢。特别是那些参与部分研究工作的人。八、 附录附录是不列入在论文正文中。它包括实验部分的详细数据、图表等内容,有的是在论文中写的,有的是一些新发现,这些信息需要补充,所以需要列入到附录之中。附录中列出的材料可以按论文的顺序排列。九、参考文献凡是作者引用的其他人论文、报告中的观点、材料、数据、研究成果等信息、都需要根据在论文的引用顺序标出引用的参考文献的作者名称。每个参考文献都按标题、作者和来源进行排列。
医学论文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论题、论点论据和论证四大部分,也称之为医学论文的四大要素或基本要素. 一、选择论题 撰写医学论文首先要选好论题(即篇名或题目)."名不正则言不顺",如选题不恰当就容易使写作不顺心或造成失败,即使勉强成文,也往往文不对题或名不副实.一个令人满意的论题应该是:文题相符,主题突出,鲜明确切,概括全文,反映论点.一般认为选择论题的过程,实际. 上是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直接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有关文献查阅观察分析、综合归纳和逻辑思维的过程.作者可在原始创作的意图上,先拟出几个预选题目,然后进行对比分析、综合判断和反复思考及查阅有关文献而最后选择一个最佳论题.对选定的论题要能体现理论上有新的见解,在学术上有所创见,在技术上有所创新.如能按这样的目的、步骤、方法进行认真严肃地选择,深思熟虑地推敲,一般都能选出较满意的题目来. 二、确立论点 论点是论文的核心,是作者在文稿中提出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即作者提出的观点和主张. 论点既是文稿论述的中心,又是论文的灵魂和核心,也是科学性的体现.作者对文稿中所提出的问题,应表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赞成或反对的态度、应该怎么对待或不应该怎么对待都要明确. (一)对论点的要求 论点要求正确、鲜明、集中、完整.要鲜明,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要集中,不要分散庞杂;要完整,不要只言片语.一个论题的论点可以只有一个,也可以有多个(分论点),但每个分论点必须为论题服务.全文必须围绕着论点展开讨论,通过分析研究,对所提的问题作出回答和解释,要求文稿的选题、假设、材料、观点、结论等都应该服务于主题,表达主题的思想. 论点正确是文稿的基本要求,必须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要使论点正确,作者就必须亲临其境,切身实践,掌握大量可靠的材料.其次,论点必须着眼于当前医学界急需解决的客观需要,如医学,上亟待解决的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和老年病的防治问题,以及祖国医药学的继承和现代化、中西医研究等课题,确立这些课题的论点才有广泛而实用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才能写出高水平的论文. 医学文稿的论点要"言有序",思路清晰,首尾呼应,文稿才能条理分明.否则就会出现分合不当,先后失调,章法错乱,论点不突出等毛病. (二)论点常见的问题 1.论点不集中即在一篇论文中解决或提出过多问题,片面追求全面、系统、完整,其结果是面面俱到,主次不分,重点不够突出.强调论文要尽量做到全面、完整,绝不是指将问题罗列得越多越好.一篇论文一般只能着重解决一两个问题,这就是文稿的重点和中心,而其它有关问题只能处于从属地位,不能与重点和中心问题相提并论,更不能喧宾夺主. 2.论点的片面性片面性即作者思想,上的绝对化.文稿中对所论述的问题不做辩证的、全面的分析,而只做绝对的肯定或绝对的否定,看不到事物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写药物的疗效时,忽视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写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优点时,忽视了存在的问题等,都是片面性的具体表现. 3.论点不鲜明即对所论述的问题、观点不鲜明,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含含糊糊.其原因多半是作者对各种实验观察材料还不详尽,还没有将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对所要阐述的问题没有搞清楚,或者对国内外文献搜集不完整、不确切,因而得不出一个中肯的看法。 三、应用论据 论据是从数据和事实上或理论上用以阐明论点的各种资料,它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论点赖以成立的依据.一篇论文的论点能否确立,主要依靠论据.假如论据可靠而充分,论点就正确可信,否则就不能成立,也缺乏说服力.所以说可靠的、真实的、充足的论据是论文的基础,是科学性的体现.而论据要有代表性才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才有普遍意义. (一)论据的分类 医学论文中论据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1.数据性和事实性论据采用数据来阐明论点,是医学论文中最简明和经常采用的方法.因为统计数据是事实的总和,运用它来做论据,能收到对照、比较的效果,但在实际工作中得到的各种数据,必须经过统计学处理,对其中有显着性差异的数据,才能作为论据来应用.以客观事实作为论据,是论文成功的重要保证,这是因为事实最有说服力.但作者对文稿中所引证的事实必须经过调查核实,而且要围绕论点来加以选择应用.对于未经调查、核对的事实或主观虚构的东西,绝对不能作为论据加以引用,这点应引起作者的注意. 2.理论性论据为了说明论点的正确,常常引用前人经过多次反复实践而证实的正确理论来作依据,即所谓"引经据典".如一些被公认的定理、公式、定律或某些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生化指标、诊断标准、实验方法、手术方法、疗效等都可充当论据.但在引用前必须核对清楚,避免以讹传讹,错误引用. (二)对论据的要求 论据的要求主要是必须客观、真实、可靠,材料必须充分,有说服力. 四、论证方法 论证是组织、安排、运用论据证明和阐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论点"是观点,用它来说明什么;"论据"就是材料(资料),用它来证明什么;"论证"则是组织和安排论据来阐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用它来表明如何进行论述的.要想阐明论点,不仅要有正确的论点和充分可靠的论据,而且还必须通过论证,使论文的观点和材料统一起来,做到寓观点于材料的分析之中,才不致论而不定;置材料于观点的统帅之下,才不致罗列现象,互不相关.医学论文的论证方法,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灵活多样的,作者应根据论文的具体内容和写作要求来决定. 医学论文中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以下4种: (一)综合归纳法. 综合归纳法是一种由特殊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就是人们在认识了许多具体客观事物各自的特殊本质以后,要从众多的、具有代表性的个别事例中归纳出总体事物的普遍规律,从而归纳出一般原理和结论的一种证明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必须特别注意调查研究,大量占有材料,材料要真实、可靠.根据材料内容可采用:完全归纳推理;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判明现象因果联系归纳推理.运用其中一种推理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把握其实质,找出其共同规律,然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 (二)演绎推导法 演绎推导法是一种由一般到特殊的论证方法.就是运用人们已经认识了的许多具体事物的共同属性、本质等有关科学论断或理论来推导某种尚未进行过深入研究的个别事物与问题所独有的本质或特性的论证方法.演绎法由3个判断构成:一个是用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一般原则,称为大前提;另一个是提出所要分析的那个事物及其某一方面的属性,称为小前提;第三个是表述所推出的结论.运用演绎推理的关键是大前提必须正确,大小前提之间必须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前提不真实,即使推理符合规律,也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三)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由个别到个别的论证方法.在医学论文的撰写中,常根据论文的内容和具体要求,运用文字语言,清晰、准确地描述两个具体事物各自的特征来进行分析比较,运用比较分析法进行论证.在医学论文的写作中,运用最多的是设计各种图、表来进行比较分析,使读者清楚、明了,一目了然. (四)驳论反证法 驳论反证法是一种间接的论证方法.对同一具体事物的不同认识,是由于不同作者或研究者对这一事物所持的论据和看待问题的立场不同而引起的.这种情况下,作者往往是先在立论的基础上,提出与自己认识不同的论点,然后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对与自已不同的论点进行批驳和揭露,并提出自己的主张. 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采用何种论证方法是根据论文的具体内容和写作要求来决定的.论证的过程就是逻辑推理的过程.论证的意义和作用在于: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必然联系,证实由论据得出论点的必然性. 例:在"培养农村社区全科医生教学方法的探索--以问题法为基础的教学法的运用"一文中,作者依据"世界上许多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西班牙等医学教育机构相继着手于医学教育改革的实践,尝试建立了PBL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我国许多高等医学院校也相继试行了PB L和以问题为基础的课程,并取得一些成功的经验.....在社区医学班的医学教学中,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上辅以PBL,通过对比分析8门基础医学课程的考试成绩发现,经PBL训练的实验班学生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未经PBL训练的学生,大多数课程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得出"PBL训练能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结论. 这篇文章中既采用了"由特殊到一般"又采用了"由一般到特殊",同时也采用了"比较分析"的论证方法.在医学论文的撰写中,往往这几种推理方法都是结合在一起用的.
论文正文有四个部分,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提出问题——论点;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结论。
一般问:全文的基本框架、基本结构是如何安排的?全文的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如何?
或者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不同见解?对这些不同的意见,自己是怎样逐步认识的?又是如何处理的?总之需要你对你写的论文框架足够的清楚。
医学科研论文的基本特点:
1、创新性
创新性是科技论文同其它科技文章的基本区别。如科技报告和综述等具备科学性、学术性等特点,但可不具备创新性特点,创新性或新意是写作与发表每篇科技论文必备的条件,但只有创新性或新意还不够。
2、学术性或理论性学术性是科技论文同其他科技文章的基本区别。所谓学术是指系统和专门的学问,是指有较深厚的实践基础和一定的理论体系的知识。科技论文学术性是指一篇科技论文应具备一定的学术价值。
3、规范性
科技论文必须按一定格式和要求进行规范写作。如科技论文的参考文献著录应规范,文字表达应规范,语言和技术细节应采用国际或本国法定的名词术语、数字、符号、计量单位等。科技论文要求准确、简明、通顺、条理清楚。
1.前言:或称导言:主要概述研究的背景、目的、研究思路、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等。2.方法: 主要介绍研究对象(人或实验动物,包括对照组)的选择及研究所采取的方法。常用标题有“材料和方法”、“对象和方法”、“资料和方法”等。3.结果: 这是论著的核心部分。论著的学术价值如何,主要取决于这一部分。4.讨论: 此段主要是对本文研究结果进行评价、阐明和推论。
从论文的写作、发表到阅读,有多方人士参与其中,然而,每一方都有他们自己的目的和偏好:编辑希望你的论文意义重大;审稿人需要判断文章的结论是否证据确凿;读者则希望能快速理解主旨,以决定是否深入研读文章细节。对于作者自身而言,则是一方面尽可能地向广泛的受众传递文章的重要贡献,另一方面说服专家认同研究成果。为了实现所有的目标,你需要将文章在多个方面都组织得尽善尽美——从句子、段落、章节到相关材料。以下是优化论文结构的十种基本规则。前四条规则可以应用于一篇论文的所有部分。中间四条规则涉及论文每个主要部分的主要目标。最后两条规则为有效构建论文原稿提供了过程启发式的指导。写作即是交流。因此,读者的体验至关重要,所有的写作都应为这一目标而服务。当你写作时应当时刻将读者铭记在心。下面四条规则将会帮助你避免读者的流失。规则1:文章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并要出现在文章的标题中如果你的读者在一年之后,仍能向他们的同事描述你文章中的中心思想,那表明你的沟通工作卓有成效。虽然我们需要在文章中描述大量的创新点,但是着眼于一条单一的信息更加重要。同时关注过多的贡献会使得文章缺乏说服力,并变得难以记忆。标题是文章中最重要的要素——想一想你所阅读的标题与论文数量的比例吧。标题作为读者第一眼看到的东西,直接决定了他们是否会继续花时间阅读摘要。标题不仅传递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时还不断地提醒你,要在文章内容中处处传达这个思想。毕竟,科学就是从复杂数据中提取出抽象的简单原理的过程。因此,标题应该浓缩论文的核心思想。提早考虑给论文一个标题,边写边琢磨如何改得更好——这不仅有助于你的写作,同样有助于实验设计和理论发展。第一条规则成为对论文优化中最难的一条:你将会为平衡多方面的结果,最终合成一条中心思想而努力。举个例子来说,一篇关于技术的文章可能会同时描述使用该技术产生的生物学结果,而统一这两个方面的桥梁,便是清楚地描述新技术如何应用于新生物学之中。规则2:为那些不清楚你工作的有血有肉的人们写作你是世界上最了解你所做工作的专家,因此你也成为了最不合格的读者,你无法从不了解你工作的读者角度去评判你文章的人。在这一困境中产生的最为多数的写作错误是从一个设计者的角度进行思考---决定你想在每一个元素上对人们产生的影响,然后努力实现这一目标。试着站在一个“懵懂的”读者角度去思考这一论文,让读者更轻松的快速且不费力的抓住信息。人类心理学的广阔知识同样在论文写作中十分有用。举个例子,人类拥有工作记忆的限制:他们只能记住少量项目,同时对起始和结束的部分印象深于对中间部分的记忆。利用你自己的心理学知识,以“懵懂”读者的视角去引导写作的进程。在下面的规则10中,我们将对在写作过程中从“懵懂”的试验性读者那里得到反馈从而获得的效益展开讲述。规则3:坚持背景—内容—结论(CCC)的结构组合大多数广为传播的故事都有着类似的结构。开头为故事背景的设置,主体部分(文章内容)展开故事,向结尾推进,最后得出文中问题的结论。这样的结构可以减少读者产生疑惑的机率,他们不再会问:“为什么会这样?”“所以呢?”讲故事的方法多种多样,C-C-C 结构作为其中一种,更适用于有耐心、决定花时间理解文章的读者,但这种结构对没有耐心的读者并不友善。好在当代科学文章的结构解决了这样的问题,标题与摘要使读者可以快速了解文章内容。因此,看完引言的读者很可能会被吸引,并有着足够的耐心继续阅读文章。而且,过于注重“内容优先”的科学论文还会产生另一个风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忽视一些段落,这些段落可能是巩固文章可信度的重要部分,从而使他们质疑你的文章。因此,我们建议将 C-C-C 结构作为科学文献的默认结构。C-C-C 结构在多个尺度上定义了文章的结构。从整篇文章来说,引言设定了背景,实验结果是文章内容,讨论得出结论。从段落来说,首句定义了主题或背景,主体部分提供引发读者思考的新颖观点,末句则为读者提供需要记住的结论。不按照 C-C-C 结构写作的论文往往难以阅读。在科研生涯中,我们在科研内容上花费了过多时间,从而忽略了其他方面。我们按照科研的时间顺序来记录与组织文章,殊不知对于读者而言,他们并不关注这些细节,他们仅仅对最终的结论与支撑结论的逻辑感兴趣。规则4:优化你的逻辑流:避免曲折,使用平行叙述避免曲折的表达文中只有中心思想应该多次被提及。此外,为了减少主题改变的次数,每一个主题仅需提及一次即可。相关的句子与段落应该连贯,避免被不相关的材料打断。类似的观点应该紧密相连,例如应当相信某件事的两个原因。同样地,对于连续的段落或句子,平行的信息应该使用平行的形式来阐述。平行方法使读者更加熟悉结构,使文章更易阅读。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有三个独立的原因让我们更偏向某一解释,我们应该使用相同的句法表达,这样的表达对于读者而言清晰明了,使他们更加专注于内容。需要避免使用不同的词语指代同样的概念,因为这样做会使读者对不同词语的意义产生疑惑。论文三个重要部分的结构总结Note:摘要是其中最特别的,它包含所有三个要素(原因、内容和结论),所以包含了所有三种颜色。规则5:在摘要中讲述完整故事对于大多数读者们来说,摘要是论文中唯一会被阅读的部分。这意味着摘要中必须有效呈现论文的所有信息。为实现这一目标,摘要的结构必定是高度保守的。每一个C-C-C元素中均有两个部分,细节如下。背景必须解释清楚文章即将填补的空缺。第一句话通过介绍该研究所处的广阔领域对读者进行引导。随后这一背景缩小到该研究所要回答的待解决问题上。通过表述“文献中缺失部分”(例如,特定的空缺)和“为何这很重要”(例如,这一特定空缺和论文起始的广阔背景之间的联系),一个成功的背景章节能够为从现有技术水平中分辨出论文所表述的贡献打好基础。这里我们所说的内容首先描述的是能够让你回答这一空缺/问题的新颖方法或者途径。随后你呈现出“血肉”。避免使用含有高度科技含义的词汇(这些词汇会让你失去读者们),尽可能少使用含有精妙含义的词汇。最后,结论会通过阐明结果从而回答在背景章节最终部分提出的问题。随后,尤其对多数拥有广阔读者群的“常规”科学杂志来说,通常结论会有第二部分,突出讲述该结论如何推动广阔领域继续前进(例如,“更广阔的重要意义”)。这一结构能帮助你避免最为普遍的摘要错误:在读者们准备好理解它们之前便谈论结果。优秀的摘要通常多次反复进行提纯细化从而确保结果能够完整填补空缺部分,就如同锁和钥匙一般。这种宽阔-狭窄-宽阔的架构方式能够让你同广大读者们(通过广度)进行交流,同时保持你结论声明的可信性(这通常是基于一套有限/狭隘的结果)。规则6:在介绍中解释清楚为什么这篇论文至关重要介绍突出体现了存在于现有知识或者方法中的空缺和它为何如此重要。这通常是由一系列渐进的更为精确的段落来完成,这些段落最终会以对文献中缺失部分的清晰阐述而结束,另一段落会紧随其后,对文章如何填补空缺进行总结。举一个空缺渐进的例子,第一段落也许解释了为什么细胞分化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以及这一领域中还未解决到底是什么触发了它(领域空缺)。第二段落则阐明了某一特定细胞类型如星形胶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未知问题(子领域空缺)。第三段落也许提供线索,一个特定基因或许驱动星形胶质细胞的分化,随后声明该假设尚未得到验证(将要进行填补的子领域空缺)。这种空缺叙述引起读者对这篇论文想要传递思想的期待。每一个介绍段落的结构(除去最后一段)均会促进空缺发展的这一目标。每一段落首先会引导读者走向主题(背景),随后解释相关文献中所知所想(内容),然后引导进入至关重要的“未知”(结论),这一部分使得文章在相关领域十分重要。在这一过程中,通常会有很多线索提供隐藏在空缺后的秘密,指向未经验证的假设或者文章中未开发的方法,其中我们了解到为什么填补空缺是具有前途的。介绍中不应含有超越文章动机范围外的文献综述。这种“空缺专注”的结构使得经验丰富的读者们更为容易地对一篇论文的潜在重要性进行判断---他们仅需要评估声明空缺的重要性。这些空缺描述即该篇文章的贡献将会被以如下条件进行衡量:以文章空缺定义来设定的兴奋性、期望值和高质量背景。介绍的最后一段则十分特殊,它简单总结了用于填补上述空缺的结果。它同摘要有所不同,不需要显示背景(已在上述内容中描述过),但需要稍微更准确详细地阐述结果,如果可能的话可以简短地预先描述论文的结论。规则7:依据一系列的叙述阐明结果,建立相互印证支持中心思想的基础结果章节需要说服读者相信中心声明是有数据和逻辑来支持的。每一个科研论据都有它自己独特的逻辑结构,从而决定要素该如何呈现的顺序。举例说明,一篇文章也许建立起某个假说,核实在研究的体系中测量的某个方法是否有效,随后运用这种测量手段反证该假说。另一种选择是一篇论文也许建立了多个可选性(且相互排斥的)假说,除去其中一个能够提供剩余解释的证据外,对其他所有都进行了驳斥。论据的组织结构应当含有整体逻辑所需的对照和方法。在文章准备的提纲阶段(见规则9),先草拟出这些结果如何支持你的主张的逻辑结构,然后将它们转变成陈述性语句,用于结果章节的子章节标题---大多数学术期刊允许该类型格式。这些标题将读者们导向重点。图片和图例尤为重要。事实上,有些读者仅阅读摘要和图片。理想情况下,这些图片应该生动的讲述整个故事,而不需要阅读图例或者文字。结果章节的第一个段落特别之处在于,通常它将对于介绍中概述的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法进行总结,包括研制出的任何关键性创新方法。有些读者并不会阅读方法章节,所以这一段落至少能够给予他们该文所用方法的大致情况。结果章节中接下来的每个段落开头可以用一两句话提出这个段落所要回答的问题。例如,“为证明这其中没有任何人工干预......”,“什么是我们测量的重测信度?”或者“我们进一步检测通过L类型Ca2+通道的Ca2+流是否参与其中”。段落的中间部分展示同该问题相关的数据和逻辑,而最后一句话则回答整个问题。举例来说,它也许推断出没有任何可能的人工干预被检测到。这种结构有利于经验丰富的读者对论文进行事实核查。每一个段落说服读者相信最后一句话中展现的答案。这使得找出段落中哪里有令人质疑的结论以及检验段落逻辑更为容易。每一个段落的结果是一个逻辑性的陈述,后面的段落则依赖于先前段落的逻辑性结论,就如同数学论文中构建的定理一般。规则8:讨论这一空缺如何被填补,说明诠释中的限制点以及同领域的相关性讨论章节解释了为什么结果能够填补介绍中提出确认的空缺部分,对诠释说明提供预警,以及描述该篇论文如何通过开创新的机遇从而推动领域发展。这通常以如下方法完成:对结果进行总结概括,讨论限制点,随后揭示这一中心贡献如何促进未来的发展历程。讨论章节第一段落的特别之处在于它通常大致总结了结果章节中的重大发现。有些读者跳过结果章节的大部分内容,因此这一段落至少能够带给他们对于上述章节的大致情况。讨论章节接下来的每一个段落都以描述该文的某个缺点或者优点作为开端,随后通过广泛链接到相关文献从而对优势或者弱点进行衡量。最后,它将作者对于结果贡献的感知进行总结,并探讨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性途径。举例来说,第一段落也许对结果进行总结,专注于它们的含义;第二至第四段落也许讲述了潜在的弱势,该文章如何缓和这些情况或者未来的实验能够如何处理这些弱点。第五段落以及普遍存在的第六段落也许以该论文如何推动整个领域前进而告终。如此循序渐进,读者们最终学会将文章的结论代入到正确的情境中去。为撰写一篇优质论文,作者们可以采用具有帮助性的流程和习惯。对于一篇论文的影响力而言,某些方面比其他方面更为重要,因此建议你应该将时间投资到影响最大的问题上。此外,使用从同事那里获得反馈进行反复改进可以让作者从整体水平上提高文章从而撰写出强有力的原稿。选择正确的流程能够让文章撰写更为轻松和有效。规则9:将时间分配到重要的部分:标题、摘要、图表和提纲作为科学声明基础的中心逻辑至关重要,它同样是连接研究工作试验阶段和论文撰写阶段的桥梁,因此将文章的逻辑结构同正在进行的实验保持一致十分重要。由此来看,将正在进行的实验工作的逻辑正式形成某种不断展开的文档十分有用,最终它将成为论文提纲的蓝图。你同样应当根据每个章节需要同读者进行交流的不同重要性分配你的时间。阅读标题的人远比阅读摘要的要多,而阅读摘要的人远比阅读论文剩余部分的人要多,而论文的剩余部分接受的专注度远比方法部分要高。相应的进行时间分配。在撰写章节之前先进行文本规划,通过这一方法我们在每个章节所花费的时间能够被更有效率的利用。大纲先行。我们倾向在每个规划好的段落前先写一句非正式的语句,这通常对开始进行已获得结果的描述过程十分有用---这些语句也许会成为结果章节的节标题。因为故事总有一个整体框架,每个段落都应该对推动故事前进起到明确作用,而这一作用则最好在提纲阶段便已确定。规则10:获得反馈从而对整个故事进行精简、再利用和再生写作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最佳化问题,你可以同时提升整个故事、大纲和所有构成语句。由此而论,不要太过于依赖某人的写作这一点尤为重要。在很多情况下,比起额外编辑而言,丢弃整个章节和重写是通往优秀文章撰写的快速通道。作为一个作者,如果你不能够在几分钟之内向你的同事描述出论文的整体大纲,那么很明显读者也无法做到。你需要进一步提炼你的故事。找寻到此类违反优秀写作的行为对从各个层次提高论文质量十分有益。十条规则以及如何辨别文章违反了这些规则完成一篇成功的论文需要多方面人力的投入。测试读者是必须的,他们可以确保整篇故事起作用,同时他们也能够给出具有价值的意见,如论文的那一部分看上去进程过快或者过慢,此外他们也能够明确在什么时候最好需要重头再来和重述整个故事。审稿人同样十分有用。不明确的反馈和表面上无聊的评论通常意味着审稿员并未找到重点的故事大纲。非常明确的反馈通常指出哪一段落的逻辑不够充分。积极接受反馈至关重要。因为从别处获得反馈十分必要,拥有一群具有帮助性的同事是使文章令人印象深刻的根本条件,记住保持这些人脉,并且在必要时刻回报他们并且阅读他们的原稿。本文的重心在于论文的结构,为此不得不省去了很多写作的细节问题,包括选词、语法、创造过程和合作。关于如何写作的文章可能永远都不完备,还有很多文章介绍如何进行科学论文写作。个人风格通常使写作者偏离死板、保守的文章结构,阅读创造性地改变规则的论文也是一种乐趣。但是,和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一样,完全掌握标准规则是成功改变规则的前提。遵循上述原则,科学家才能够将知识传递给更多的读者,连接不同的学科领域,更高效地实现整合科学。
医学论文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论题、论点论据和论证四大部分,也称之为医学论文的四大要素或基本要素. 一、选择论题 撰写医学论文首先要选好论题(即篇名或题目)."名不正则言不顺",如选题不恰当就容易使写作不顺心或造成失败,即使勉强成文,也往往文不对题或名不副实.一个令人满意的论题应该是:文题相符,主题突出,鲜明确切,概括全文,反映论点.一般认为选择论题的过程,实际. 上是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直接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有关文献查阅观察分析、综合归纳和逻辑思维的过程.作者可在原始创作的意图上,先拟出几个预选题目,然后进行对比分析、综合判断和反复思考及查阅有关文献而最后选择一个最佳论题.对选定的论题要能体现理论上有新的见解,在学术上有所创见,在技术上有所创新.如能按这样的目的、步骤、方法进行认真严肃地选择,深思熟虑地推敲,一般都能选出较满意的题目来. 二、确立论点 论点是论文的核心,是作者在文稿中提出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即作者提出的观点和主张. 论点既是文稿论述的中心,又是论文的灵魂和核心,也是科学性的体现.作者对文稿中所提出的问题,应表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赞成或反对的态度、应该怎么对待或不应该怎么对待都要明确. (一)对论点的要求 论点要求正确、鲜明、集中、完整.要鲜明,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要集中,不要分散庞杂;要完整,不要只言片语.一个论题的论点可以只有一个,也可以有多个(分论点),但每个分论点必须为论题服务.全文必须围绕着论点展开讨论,通过分析研究,对所提的问题作出回答和解释,要求文稿的选题、假设、材料、观点、结论等都应该服务于主题,表达主题的思想. 论点正确是文稿的基本要求,必须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要使论点正确,作者就必须亲临其境,切身实践,掌握大量可靠的材料.其次,论点必须着眼于当前医学界急需解决的客观需要,如医学,上亟待解决的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和老年病的防治问题,以及祖国医药学的继承和现代化、中西医研究等课题,确立这些课题的论点才有广泛而实用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才能写出高水平的论文. 医学文稿的论点要"言有序",思路清晰,首尾呼应,文稿才能条理分明.否则就会出现分合不当,先后失调,章法错乱,论点不突出等毛病. (二)论点常见的问题 1.论点不集中即在一篇论文中解决或提出过多问题,片面追求全面、系统、完整,其结果是面面俱到,主次不分,重点不够突出.强调论文要尽量做到全面、完整,绝不是指将问题罗列得越多越好.一篇论文一般只能着重解决一两个问题,这就是文稿的重点和中心,而其它有关问题只能处于从属地位,不能与重点和中心问题相提并论,更不能喧宾夺主. 2.论点的片面性片面性即作者思想,上的绝对化.文稿中对所论述的问题不做辩证的、全面的分析,而只做绝对的肯定或绝对的否定,看不到事物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写药物的疗效时,忽视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写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优点时,忽视了存在的问题等,都是片面性的具体表现. 3.论点不鲜明即对所论述的问题、观点不鲜明,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含含糊糊.其原因多半是作者对各种实验观察材料还不详尽,还没有将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对所要阐述的问题没有搞清楚,或者对国内外文献搜集不完整、不确切,因而得不出一个中肯的看法。 三、应用论据 论据是从数据和事实上或理论上用以阐明论点的各种资料,它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论点赖以成立的依据.一篇论文的论点能否确立,主要依靠论据.假如论据可靠而充分,论点就正确可信,否则就不能成立,也缺乏说服力.所以说可靠的、真实的、充足的论据是论文的基础,是科学性的体现.而论据要有代表性才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才有普遍意义. (一)论据的分类 医学论文中论据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1.数据性和事实性论据采用数据来阐明论点,是医学论文中最简明和经常采用的方法.因为统计数据是事实的总和,运用它来做论据,能收到对照、比较的效果,但在实际工作中得到的各种数据,必须经过统计学处理,对其中有显着性差异的数据,才能作为论据来应用.以客观事实作为论据,是论文成功的重要保证,这是因为事实最有说服力.但作者对文稿中所引证的事实必须经过调查核实,而且要围绕论点来加以选择应用.对于未经调查、核对的事实或主观虚构的东西,绝对不能作为论据加以引用,这点应引起作者的注意. 2.理论性论据为了说明论点的正确,常常引用前人经过多次反复实践而证实的正确理论来作依据,即所谓"引经据典".如一些被公认的定理、公式、定律或某些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生化指标、诊断标准、实验方法、手术方法、疗效等都可充当论据.但在引用前必须核对清楚,避免以讹传讹,错误引用. (二)对论据的要求 论据的要求主要是必须客观、真实、可靠,材料必须充分,有说服力. 四、论证方法 论证是组织、安排、运用论据证明和阐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论点"是观点,用它来说明什么;"论据"就是材料(资料),用它来证明什么;"论证"则是组织和安排论据来阐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用它来表明如何进行论述的.要想阐明论点,不仅要有正确的论点和充分可靠的论据,而且还必须通过论证,使论文的观点和材料统一起来,做到寓观点于材料的分析之中,才不致论而不定;置材料于观点的统帅之下,才不致罗列现象,互不相关.医学论文的论证方法,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灵活多样的,作者应根据论文的具体内容和写作要求来决定. 医学论文中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以下4种: (一)综合归纳法. 综合归纳法是一种由特殊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就是人们在认识了许多具体客观事物各自的特殊本质以后,要从众多的、具有代表性的个别事例中归纳出总体事物的普遍规律,从而归纳出一般原理和结论的一种证明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必须特别注意调查研究,大量占有材料,材料要真实、可靠.根据材料内容可采用:完全归纳推理;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判明现象因果联系归纳推理.运用其中一种推理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把握其实质,找出其共同规律,然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 (二)演绎推导法 演绎推导法是一种由一般到特殊的论证方法.就是运用人们已经认识了的许多具体事物的共同属性、本质等有关科学论断或理论来推导某种尚未进行过深入研究的个别事物与问题所独有的本质或特性的论证方法.演绎法由3个判断构成:一个是用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一般原则,称为大前提;另一个是提出所要分析的那个事物及其某一方面的属性,称为小前提;第三个是表述所推出的结论.运用演绎推理的关键是大前提必须正确,大小前提之间必须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前提不真实,即使推理符合规律,也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三)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由个别到个别的论证方法.在医学论文的撰写中,常根据论文的内容和具体要求,运用文字语言,清晰、准确地描述两个具体事物各自的特征来进行分析比较,运用比较分析法进行论证.在医学论文的写作中,运用最多的是设计各种图、表来进行比较分析,使读者清楚、明了,一目了然. (四)驳论反证法 驳论反证法是一种间接的论证方法.对同一具体事物的不同认识,是由于不同作者或研究者对这一事物所持的论据和看待问题的立场不同而引起的.这种情况下,作者往往是先在立论的基础上,提出与自己认识不同的论点,然后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对与自已不同的论点进行批驳和揭露,并提出自己的主张. 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采用何种论证方法是根据论文的具体内容和写作要求来决定的.论证的过程就是逻辑推理的过程.论证的意义和作用在于: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必然联系,证实由论据得出论点的必然性. 例:在"培养农村社区全科医生教学方法的探索--以问题法为基础的教学法的运用"一文中,作者依据"世界上许多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西班牙等医学教育机构相继着手于医学教育改革的实践,尝试建立了PBL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我国许多高等医学院校也相继试行了PB L和以问题为基础的课程,并取得一些成功的经验.....在社区医学班的医学教学中,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上辅以PBL,通过对比分析8门基础医学课程的考试成绩发现,经PBL训练的实验班学生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未经PBL训练的学生,大多数课程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得出"PBL训练能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结论. 这篇文章中既采用了"由特殊到一般"又采用了"由一般到特殊",同时也采用了"比较分析"的论证方法.在医学论文的撰写中,往往这几种推理方法都是结合在一起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