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理学考研,可以报的学校是首都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北京市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共建院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京港大学联盟成员,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截至2015年5月,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拥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
如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北京市全科医学培训中心、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等。有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7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临床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师资与教学设施:
截至2021年5月,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506人,其中研究生5457人,本科生6093人,高专高职生1239人,留学生717人;成教生3176人。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务人员40678人(校本部1572人,附属医院39106人),其中有院士6人;正高职称2678人,副高职称4353人;教授914人,副教授1300人;博士生导师795人,硕士生导师1172人。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韩德民、松灵、魏文斌、周兵、李勇杰、王振军、陈彪、薛富善、张罗、魏永祥、李巍、于炎冰、施焕中、周玉杰、马长生、王辰、王振常、崔勇、吉训明、鲜军舫、曹彬、王成硕、赵性泉、聂绍平、张永宏 、白玉兴。
2010年至2015年,学校承担了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以及国家教育部、卫生计生委、科技部、北京市科委、北京市教委等科研项目2554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289项),累计科研经费亿元。
获得各类各级奖励7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北京市科技奖2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5项、中华医学科技奖20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吴阶平医学奖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奖2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获得专利授权297项。
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础免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口腔生物医学、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首都医科大学
1、临床心理学研究生学校有很多,如:北京是北大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还有四所军医大学,中南大学下属的湘雅医院、二院、3院等。2、临床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重要分支。Reber在其主编的《PenguinDictionaryofPsychology》词典中是这样描述临床心理学的:它研究一切人类变态行为,探讨这些行为的论据断、评估、分类、治疗、预防和科学研究。而近年来有关个体心理援助,危机的介入、引导和促进,家庭心理治疗等概念和理念的提出,给临床心理学赋予了更新的内涵。
中山,北大上交川大郭秀艳著:《实验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版张学民:《实验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版张厚粲,徐建平著:《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版孟迎芳、刘荣、郭春彦编著,《心理统计基础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版郑日昌,蔡永红,周益群:《心理测量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版这事我在一个叫做应心硕的网站直接下载的,你可以去看下,上面真题,书籍讲义都很齐全
主 任:田景福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顾问、中国保健科技学会顾问、中国药膳研究会名誉会长 ;副主任:王敏清:国家卫生部保健局原局长杨保华:国家卫生部原办公厅主任委 员: (按姓氏笔画排列,不分先后)马彦彦: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妇产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委员于秀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于国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医务处主任、主治医师王建璋:中国企业家健商促进活动组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王伟刚:中日友好医院国际医疗部主任医师王亚平:北京军区总医院肾脏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北京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总后专家库成员王玉雯:北京妇产医院中医专家王振国:中国医学基金会肿瘤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席王洪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副教授王立祥:北京武警总医院急救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王 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王耀献: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医疗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协会肾病分会副会长王国干: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王莒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皮肤科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王 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主任医师王笑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王振常:同仁医院医学影像中心主任、放射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王宁利:北京同仁医院院长助理、眼科中心常务副主任、眼科临床部主任、眼科首席专家、教授马东丽: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委员马长生: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房颤诊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尹 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医务处处长、副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付 鑫:国家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原司长龙 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妇科主任、主任医师母义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教授、博导田 文: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杂志外文版审稿田金州: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叶树勇: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理事、中日企业家健康工程医务总监叶京英: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咽喉科主任、睡眠呼吸监测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仝小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院长、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史 斌:首都医科大学教授、附属复兴医院内科主任兼任血液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左萍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室研究员、教授、博导、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药审评专家纪小龙:北京武警总医院纳米医学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树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耳鼻喉科主任、耳鼻喉科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刘炜宏:中国针灸杂志社社长刘焰刚: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推拿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刘正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行政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刘惠亮:北京武警总医院心脏病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刘惠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肾内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刘红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主任、主任医师刘 博: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副研究员刘晓惠:北京安贞医院科心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刘 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吕仁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糖尿病肾病研究室主任、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博士生导师吕 莉:北京武警总医院营养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吕树铮: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保健局老年心血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向红丁:卫生部糖尿病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乔晋琳:海军总医院康复理疗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常委、副秘书长许润三:国家名老中医、教授,中日友好医院妇科特需门诊专家许建阳:北京武警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理疗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许 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妇科主任、主任医师许 媛:北京同仁医院外科主任医师、教授米树华:北京安贞医院特需医疗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朱凤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治疗中心副主任医师朱新华: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解放军总医院干休所门诊部主任朱思泉: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白内障科副主任、副教授、硕士导师庄晓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伍沪生: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风湿免疫科主任,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叶永安: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消化科主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委员、国家中医管理局项目评审专家。华 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兼心律失常诊治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阮祥燕:北京市妇产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妇幼保健研究室主任、中华医学会经络学组成员何连德:解放军总医院原内科主任医师、中国企业家健康工程专家组高级顾问何萃华: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副主任、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妇产科教授、硕士生导师李佩文: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彩娟: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李 宁:北京佑安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李连达: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基础研究室主任、国家新药及保健食品审评委员李明旭:中华血液净化管理学会委员、海军总医院副主任医师李淑媛:著名营养专家、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学会主任李天庆: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医疗发展部主任、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李瑞芬:北京军区总医院著名营养专家、中国烹饪协会营养学家、教授李伟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学会毛发病学组委员李 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泌尿科副主任、副教授李雅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普内科、消化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李建军: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疗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李 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特色医疗科主任、主任医师李志霞:北京同仁医院肿瘤外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李田昌: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心内科副主任李 彬: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研究员、教授、眼科中心医务办公室副主任李冬梅: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吴玉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肿瘤科主任、北京抗癌协会理事吴东海: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风湿病学杂志副主编、中日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吴永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吴海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高血压诊治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吴 晓: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吴明营: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谷涌泉: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宣武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血管外科学组秘书谷雪虹:北京积水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沈珠军: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内科杂志》特约审稿人苏有明:北京军区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中国医师整形与美容分会委员、全军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汪家瑞:北京宣武医院名誉院长、心血管科主任、教授肖利华:北京武警总医院眼眶病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杜雪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何悦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影像学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何建国: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病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祁 哲: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陈光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陈彤云: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原主任陈仁吉:北大口腔医院博士、副主任医师陈意麟: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北京宣武医院原副院长、消化科主任陈 虹:武警总医院肝移植研究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陈 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陈 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党委书记、消化中心主任、主任医师陈 方:北京安贞医院医务处处长、心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陈韵岱:北京安贞医院科研处处长、心内科副主任、副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心脏病学系办公室主任林英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病研究所副主任医师厐 鹤: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杨德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乳腺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华医学杂志审稿人、老年肿瘤学会执行委员杨中苏: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血脂研究室主任、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博士杨晋翔: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西医结合协会副会长杨 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杨跃进: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杨金奎: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博士生导师杨博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导。余振球: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高血压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家委员会总干事张星华:北京空军指挥学院医院内科主任、首长保健室主任张莉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张 京:海军总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张洪春: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中国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张燕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肛肠科主任、综合外科主任、大外科副主任张志忠: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会员、北京市友谊医院主任医师张山红: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张 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超声影像超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张进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副院长、泌尿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张 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主任、心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张 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科副教授、医学博士张胜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肾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张舒心: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青光眼专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张 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临床部副主任、眼底病专科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张 罗: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张建中:北京同仁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张兆光:北京安贞医院院长、心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教授、硕士生导师张声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主任医师张新超:卫生部北京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卫生部急诊医学教育合作项目培训基地教育委员。张健群: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张英川:北京安贞医院心电生理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邹留河:北京同仁眼科中心角膜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范景利:总后卫生部防疫大队队长、北京市预防医学会副会长金 玫:北京中医医院业务副院长、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罗成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美国结直肠外科学会会员罗 毅: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小儿心脏科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林中鹏:中国人民大学华人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孟昭锐:全国高科技健康产业工作委员会主任孟 旭: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常委柳志红:阜外医院心内科肺血管病诊治中心副主任、心内科五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郑 刚:解放军401医院内二科副主任、博士郑迎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门诊副主任郑 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庞秀琴: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眼外伤科副主任、硕士生导师苑惠清: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周登峰:人民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医疗管理局教授周文泉: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新药审评专家、国家中药品种保护评审委员会委员周跃华:北京同仁医院屈光专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周 兵: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教授周玉杰:北京安贞医院干部保健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侯曼岑:北京天坛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侯生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主任、主任医师、副院长胡卫国:原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所医疗处处长、教授、世界针灸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施玉英: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白内障学组成员、北京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委员、北京同仁医院白内障科主任施学斌:北京安贞医院营养科主任、著名营养专家。俞红霞: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祝总骧:北京炎黄经络研究中心教授姜 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ICU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席修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骆成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副教授夏恩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妇产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赵战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专业建设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医学博士赵守琴: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贺丽霞: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急诊抢救科主任医师高学敏: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监局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保护品种审评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高金声: 中国医院文化杂志社总编、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医院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高彦彬: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肾病内分泌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高江平: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委员高秀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干部保健科副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顾晓明:北京武警总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承雄: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唐 炘: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主任医师徐志坚: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主任徐 浩: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心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海 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后、首都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系主任钱文燕: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钱 杰: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博士。翁维良: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新药审评专家、博导。袁申元:北京同仁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北京市糖尿病防治办公室主任。袁晋青: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副主任医师、博士袁贤奇: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诸国本: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秦学文: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治中心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浦介麟: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副主任、病理及生理实验中心主任、博导。党爱国: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黄永昌: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卫生部科教司原司长郭维琴: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卫生部药物保健品种委员会委员康治国:北京广安门医院肛肠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屠德华:北京结核病控制研究所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卫生部结核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陶 海:武警总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黄 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黄方炯: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黄 雯:北京同仁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黄志刚: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曹 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感染和临床微生物科主任、医学博士康 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康连鸣:卫生部心血管药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药理中心医学硕士梅 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程少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程海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葛文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消化科主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评审专家韩 锐: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原副所长、教授博导、国家保健食品专家、中国抗癌协会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韩仪敏: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韩德民: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北京同仁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鲁卫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内科主任、教授、博导鲁 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童腊梅:海军总医院妇产科、圣爱男科医院妇科主任彭晓燕: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傅汉菁: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褚小玲: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蒋雄京: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惠汝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雷仲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骨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医学会骨伤分会理事赖爱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妇产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导师、教授谭慧琼: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副教授、主任医师谭明生: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骨科脊柱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国脊髓损伤学会委员霍 凤:北京市宣武区中医医院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樊中州:北京圣育中医院院长、副主任医师、世界中医男科学会常务理事樊代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主任委员樊朝美:卫生部心血管药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药理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熊必俊: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科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老教授协会老年学与老龄产业研究会主任魏文斌: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副主任、眼科中心临床部副主任、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应用基础部主任、副教授病病人的护理与康复、社区常见传染病的护理、社区紧急救护、社区常用护理技术操作柴枝楠:中国中西医急救北京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急救分会委员、中日友好医院急诊部主任、世界急危重症杂志主编、中日友好医院急诊部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常翠青: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养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运动营养食品分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张国虹: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护士指导员、全国健康护理管理中心主任郎子平:社区健康教育首席专家娄 伟:社区康复保健专家陈风纪:专家服务中心主任花宝金: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副所长唐启盛: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院长
张为远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副院长。中华妇产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副会长,北京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围产医学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等编委。
Asia Pacific HematologyConsortium(亚太血液联盟)主席 Asian Cellular Therapy Organization(亚洲细胞治疗组织)候任主席 International Members Committee of ASH /Standing Committees(美国血液学会国际常委会)委员 Blood (血液学领域最高期刊) 编委Blood Reviews(血液学顶级综述期刊)编委 Bone Marrow Transplant (骨髓移植顶级期刊)编委 Annals of Hematology (德国血液学会会刊) 高级编委( Section Editor) Chin Med J (Engl)(中华医学杂志会刊)副主编 第九届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 第三届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副会长(曾任第一/二届会长) 卫生部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液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学组组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三届医学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第七届血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第九届《中华血液学杂志》编委会总编辑。
张国玺,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教授,并担任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基础学组副组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抗衰老及老年痴呆药理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老年学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保健国际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及《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药物与人》、《保健医苑》、《家庭医药》等杂志编委。 张国玺教授从事老年医学及养生保健方面的研究工作20余年,在老年医学、延缓衰老及养生保健等研究方面颇有建树,编著并已出版的有《中国病理生理学》、《老年医学在中国》、《中国实用传统养生术》、《抗衰老药物学》、《新编抗衰老中药学》、《老年人合理用药与抗衰老药》、《中医美容笺谱精选》、《中老年保健专家指导》、《中国宫廷医学》、《珍惜自己健康的21堂养生课》、《张国玺教授谈中药养生的21堂课》、《张国玺谈中医养生》及《家常滋补一本通》等30余部学术专著及科普著作;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华医学信息导报》、《中国老年学杂志》、《中医杂志》、《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中国中药杂志》、《中国药理学通报》、《中国临床康复》、《中国医药学报》等全国学术期刊上发表老年医学及延缓衰老方面的研究论文50余篇;在《药物与人》、《保健医苑》、《大众医学》、《保健指南》、《家庭医药》、《养生大世界》、《中老年保健》、《健康时报》、《家庭医生报》、《大众科技报》等期刊和报纸发表养生保健方面的科普文章500余篇,并荣获国家科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等多项科技成果奖及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的“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和“全国优秀中医健康信使”的荣誉称号。 近年来,张国玺教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养生保健方面的研究和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在中央电视台的《健康之路》,辽宁电视台的《健康一身轻》、北京电视台的《健康生活》、天津电视台的《健康大讲堂》及北京广播电台的《老年之友》、徐州广播电台的《丁冬健康节目》等栏目中进行养生保健方面的讲座及科普宣传数百次,并且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院内及院外进行多次中国传统养生保健方面的讲座,受到广泛好评。 张老师是我们的恩师,就这么走了,太让人难过了。。。想哭
张肇达?? 叫这名字的很多阿,名人也有几个,你需要的是哪个?
刚听的新闻,确实遇难了。
肺癌及纵隔肿瘤1. * Ma SH, Shen LY, Cheng ke-neng.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CA125, , NSE, AND SCC for stage I NSCLC are limited. Cancer biomarkers, 10 (2011/2012) 155–1622. * Chen KN, Xu SF, Gu ZD, Zhang WM, Pan H, Su WZ, Li JY, Xu GW. Surgical Treatment of Complex Malignant Anterior Mediastinal Tumors Invading the Superior Vena Cava. World J Surg, 2006, 30(2):. Chen KN, et al.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study with ligation technique for bronchial closour following pneumonectomy. Chin J of Cancer Res, 1998, 10: 1364. *马少华,申潞艳,陈克能等.累及胸壁的胸部肿瘤的外科治疗——胸壁切除与重建(附12例报告).中国肺癌杂志, 2012, 15(2):. * 杨合利,马少华,陈克能等. 全肺切除术及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地位--附64例报告. 中国肺癌杂志, 2012,15(4): . * 王菲,马少华,陈克能等.18F-FDG PET/CT在419例肺外科患者中的应用经验.中国肺癌杂志,2012,15(1):. * .7. .康晓征,陈克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癌表观遗传修饰酶相关研究进展.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35(4):. *马少华,孙宇,陈克能等.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治.中国肺癌杂志.2011, 14 (8):. * 戴亮, 孙宇,李向红. 神经内分泌分化不是非小细胞肺癌高恶性度的指标. 中国肺癌杂志. 2011,14(8):.*梁震,胡卫东.40例颈如路电视纵隔镜的临床应用体会. 中华肺癌杂志,2008,11(4):567-56911.* 王华,陈克能.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研究进展. 国际呼吸杂志, 2007, 27(8): .*陈克能, Peirong Yu. 外科多专业合作胸壁切除与重建术在乳腺癌侵犯胸壁患者治疗中的地位. 中华肿瘤杂志, 2006, 28(11): .*陈克能, Peirong Yu. 胸壁切除与重建. 中华外科杂志, 2005, 43(14): .*陈克能, 顾振东. 新辅助化疗后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 临床外科杂志, 2005,13(7):.*陈克能, 顾振东.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中华外科杂志, 2005, 43(18): .*陈克能, 顾振东,熊宏超. 外侵性前纵隔肿瘤扩大切除及腔静脉成形术的诊治经验. 中华医学杂志, 2004, 84(1): .陈克能, 顾振东,徐光炜. 肺转移癌的治疗进展. 中华外科杂志, 2004, 42(8): .陈克能,徐光炜. 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价值及进展.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2000, 16(2): .陈克能,徐光炜.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在胸部肿瘤中的应用.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0, 16(4): .陈克能, 伏雅莉, 师晓天, 等. 肺移植的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1998, 18: .陈克能, 师晓天, 周福有, 等. 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现状. 国外医学肿瘤分册, 1998, 25(3): .陈克能, 等. 发生在乳癌放疗野的原发性肉瘤.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6, 16(6): .陈克能, 雷道鑫, 赵廉, 等. 经第一肋间穿刺引流胸腔的解剖学可行性及临床意义.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1997, 13: .陈克能, 等. 肺切除时支气管残端的处理方法. 兰州医学院学报, 1997, 22: .陈克能, 等. 肺切除时结扎支气管残端的实验研究.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1995, 11: 108 .26.陈克能, 等. 结扎法处理支气管肺肿瘤肺叶切除时支气管残端. 中华肿瘤杂志, 1995, 13: 309.肿瘤基础研究1. * Shen LY, Chen KN. Exploration of target genes of HOXA13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ell line. Cancer Letters. 2011, 312, 18-232. * Gu ZD, Shen LY, Wang H, Chen XM, Li Y, Ning T, Chen KN. HOXA13 promotes cancer cell growth and predicts poor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ancer Res. 2009, 69(12):. * Chen KN, Gu ZD, Ke Y, Li JY, Shi XT, Xu GW. Expression of 11 HOX genes is deregulated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lin Cancer Res, 2005, 11(3):1044-10494. Li T, Lu ZM, Guo M, Wu QJ, Chen KN, Xing HP, Mei Q, Ke Y. p53 codon 72 polymorphism (C/G) and the risk of human papillomavirus-associated carcinomas in China. Cancer, 2002,95(12):. Li T, Lu ZM, Chen KN, Guo M, Xing HP, Mei Q, Yang HH, Lechner JF, Ke Y. 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6 is an important infectious factor in the high incidence of esophageal cancer in Anyang area of China. Carcinogenesis, 2001; 22(6): . Zhang LJ, Chen KN, Xu GW, et al. Congenital expression of mdr-1 gene in tissues of carcinoma and its relation with pathomorphology and prognosis. World J Gastroenterol, 1999, 5(1): . Chen KN, Xing HP, Cheng BC, et al. Expression of mdr-1 gene in cancer tissu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morphological indexes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in Anyang. Chin J Cancer Res, 1997, 9(1): . Hua Bai, Zhijie Wang, Keneng Chen. Influence of Chemotherapy on EGFR Mutation Status Among Patients With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J Clin Oncol. 2012 Jul . *陈克能. 重视食管癌围手术期肠粘膜屏障的保护.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1, 14(9): .*申潞艳,陈克能.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111.* 闫万璞,申潞艳,顾振东,陈克能.胚胎相关基因HOXA13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9, 12(1): .* 顾振东, 陈小妹, 张蔚,顾晋,陈克能. HOX基因家族在食管癌细胞系中表达的研究.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7, 10(4): .*陈克能, 柳宏, 曹晓哲, 赵玉元, 柳德斌. 同源盒基因PBX1和P53基因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4,21(7):.武爱文,陈克能,徐光炜.食管癌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意义与进展.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2, 10 (增刊): .吴晓江,陈克能,徐光炜.乳腺癌新的生物标志物及其治疗靶点--HER2及trastuzumab的研究进展. 中国癌症杂志, 2002, 12(2): .邓珊明,陈克能,孙艳,王怡,徐光炜. 胸部放射治疗对心血管的影响.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2, 22(4): .柳宏,陈克能, 赵玉元. 先天性巨结肠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2002, 25(4): .柳德斌,陈克能. 同源盒基因与肿瘤.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1,28(6): .陈克能,徐光炜. 癌性恶病质.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1, 16(9): .陈克能,徐光炜. 衰老与癌症.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1, 20(1): .陈克能,徐光炜, 师晓天, 等.食管癌p53、PCNA表达与mdr-1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0,7(4): .陈克能, 程邦昌, 师晓天. 输血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0, 15(6): .陈克能,徐光炜. 癌症放化疗中对正常组织保护的研究进展.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0, 20(5): .陈克能,徐光炜. 非类固醇止痛药预防癌症的研究进展. 中国癌症杂志, 2000,10(3): .陈克能,张力建,徐光炜. 癌因性疲乏. 中国肿瘤临床, 1999,26(9): .陈克能,张力建, 程邦昌, 等.食管癌基因分子水平的研究进展.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1999, 6(1): .陈克能,徐光炜, 师晓天, 等.食管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9,16(6).陈克能,张力建, 邢海平, 等. 化疗对食管癌组织中mdr-1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 中国癌症杂志, 1999, 9(2): .侯建明,陈克能, 胡兴云, 等. 全麻下经胸食管癌切除前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999, 16(6): .陈克能,张力建, 程邦昌. NO在胸心血管外科中的研究进展. 华中医学杂志, 1999, 23(6): .梅强,陈克能, 师晓天, 等.食管癌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1999,6(1): .程邦昌,陈克能, 梅强, 等.食管癌患者外周血TNF、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998, 15(3): .侯建明,陈克能, 王社军, 等. 全麻下经胸食管癌切除前后外周血TNF、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变化. 中华麻醉学杂志, 1998, 18(5): .陈克能, 邢海平, 程邦昌, 等.食管癌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与病理学的关系. 中华医学杂志, 1998, 78(6): .陈克能, 周福有, 师晓天, 等. 癌症患者围手术期输血的副作用. 国外医学肿瘤分册, 1998, 25(2): .陈克能, 等. 原儿茶酚胺酸预防消化道肿瘤的作用. 国外医学肿瘤分册, 1997, 24(2): .殷丽明,陈克能, 李殿发, 等. 常见肿瘤组织中mdr-1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 中华肿瘤学杂志, 1997, 19(6): .李殿发,陈克能, 殷丽明, 等. RT-PCR法检测新鲜癌组织中mdr-1基因表达的体会. 河南肿瘤学杂志, 1997, 10(6): .陈克能, 等. RT-PCR法检测新鲜癌组织中mdr-1基因表达的体会.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997, 14(6): .陈克能, 等. EGF及其家族在胃癌发生的作用. 国外医学肿瘤分册, 1997, 24(增刊): .陈克能, 等. 食管、胃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996, 13(6): .陈克能, 等.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1996, 16 (4): .陈克能, 等.肺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1996, 3(2): 75-7.食管癌1. * Chen KN, et al.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or recurrent disphygia of esophagus carcinoma after radical radiotherapy. Chin J Cancer Res, 1998, 10: 71-32. *马少华,秦斌,陈克能等.颈段食管癌施行保留咽和喉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远期疗效.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 15 (1):. *康晓征,马少华,陈克能. 小细胞食管癌的综合治疗疗效分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2, 15(6): . *王菲,李囡,陈克能. 18F 标记的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及18F 标记的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CT 在食管癌诊治中的应用.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1,14(9): . *陈克能, 王菲. 肠内营养置管技术及营养输入装置的应用.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2, 15(5): . *马少华,杨合利,陈克能,等.综合治疗食管多原发癌22例.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1, 14 (9): . *梁震,马少华,陈克能. 圆形吻合器在食管胃颈部吻合中的应用.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1, 14(9): . *陈克能,马少华,梁震,康晓征.经膈肌裂孔食管切除术治疗食管癌及食管胃交界癌的远期疗效.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0, 13(9): . *陈克能, 林晓雯,张艳华.食管癌全身化疗的研究进展.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0, 13(9): .*陈克能. 食管胃交界部腺癌新分期的解读及综合治疗新模式.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0, 13(9): .*陈克能. 高生活质量与长期生存是食管癌外科治疗中需要并重的问题.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8, 11(1):.*梁震,胡卫东,顾振东,等.经裂孔食管切除术在食管癌外科治疗中的评价.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8,11(5):.*陈克能. 胸外科医师在食管疾病诊治中的决策地位.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9,(1):.* 姚远, 李向成, 田志刚. 两种微创切口肺切除患者术后疼痛的评估.中国内镜杂志. 2009,15.*陈克能.食管癌治疗的若干问题. 继续医学教育. 2006, 20(8): .陈克能, 张卫民, 苏文忠,熊宏超, 顾振东. 以第二原发癌出现的食管癌、贲门癌的外科治疗. 临床外科杂志, 2004,12(5):.陈克能, 师晓天, 窦运喜,徐光炜.食管癌切除术后纵隔及双锁骨上下区照射的远期生存. 中国肿瘤临床, 2004,31(18):.*陈克能,熊宏超, 顾振东, 张为民, 苏文忠. 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19例分析. 临床外科杂志, 2004,12(10):.陈克能, 师晓天,徐光炜. 围手术期输血对食管鳞癌患者生存影响的随机分组研究.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3,20(10):.陈克能, 苏文忠, 张卫民, 等. 有上消化道手术史病人的食管癌贲门癌外科治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2, 18(6): .陈克能,徐光炜.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0; 8(2):.张为民,陈克能, 马金山, 等. 剖胸食管癌手术前后患者血气动态变化的研究.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0, 7(2): .陈克能, 师晓天,徐光炜, 等. 围术期不输血行食管癌切除术的可行性.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1999, 6(4): .周福有,陈克能, 马金山, 等.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相关因素及其治疗. 中国癌症杂志, 1999, 9(2): .吕庆才, 师晓天,陈克能, 等.食管癌术后随诊中胸部CT的临床价值. 华中医学杂志, 1998, 22: .陈克能, 邢海平, 韩孝存, 等. PDT治疗食管癌及其进展.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1998, 25: .师晓天,陈克能, 马金山.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复发的诊治. 中华放射肿瘤杂志, 1998, 7(3): .陈克能, 师晓天, 梅平. 累及呼吸道的T4食管癌切除后OB胶加固气管成形术.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1998, 14(2): .陈克能, 师晓天, 冯瑞庆.食管癌贲门癌手术的入路比较.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外科杂志, 1998, 14(4): .师晓天,陈克能, 马金山. 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颈部悬吊式一层吻合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 临床外科杂志, 1998, 6(5): .冯瑞庆,陈克能, 师晓天. 食管切除的各种手术入路及文献综述. 临床外科杂志, 1998, 6(5): .王卫杰,陈克能, 师晓天. 食管贲门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1998, 5(2): .陈克能, 师晓天, 马金山.食管癌切除胸导管结扎后再发乳糜胸探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997, 14(增刊): .陈克能, 师晓天, 杨国梁, 等. 食管切除胃代食管后胸胃功能的研究现状.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1997, 4(3): .陈克能, 等. 十二指肠胃反流在食管癌、胃癌发生中的作用. 国外医学肿瘤分册, 1997, 24 (增刊): .谢伟,陈克能, 杨国梁, 等. 食管次全切除在食管癌外科中的地位. 湖北医科大学学报, 1996, 17(3): .陈克能, 杨国梁, 谢伟, 等. 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1996, 3(4): 224-5.其他1. 张敬杰,陈克能, 邓福生, 等. 胃内异位脾种植一例.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1,4(3): . 张敬杰,陈克能,徐光炜. 胸腔脾种植.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1, 17(6): 379-3803.陈克能, 等. 警惕药物相互作用对巴金森氏病的影响. 临床荟萃, 1998, 13: 345.
任仲传——东方之子世界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 原主任 现顾问中国第四届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 委员天津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天津市和平区中医院主任医师,正教授级别,曾连任十二年院长天津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天津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我国著名心脑血管病及疑难杂症专家近期获得荣誉: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基层优秀名中医 任仲传,字紫鹏,天津人士,出生于中医世家,其家族为三代世医。自幼从父学医,从事中医药学研究及临床实践四十余年,在全国性刊物上先后发表学术论文专著四十余篇。多年来以精湛的医术救治了国内外数以万计的患者,同时致力于中医药的开发研制工作,并不断创新。任仲传教授曾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筹委会主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术委员会委员,天津中医学会终身理事,天津市和平区中医院主任医师,曾连任十二年院长,天津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天津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我国著名心脑血管病及疑难杂症专家。任仲传教授系中共党员,第一批全国500名老中医,《中华优秀人物大典》、《中国专家名人辞典》、《中国当代名人大典》等全国性专家名人录已将其收录其中。他所撰写的各种论文,具有不完全统计三十七篇,并在《北方医话》及《中医实用内科学》中撰写了专章三篇,天津《津门医粹》中撰写论文一篇,这些书籍不仅在全国乃至世界医学界都是有影响的,并得到了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好评,这些经验的积累,是国家医务界宝贵的财富,同时也是他勤勤恳恳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苦心钻研、另辟新径的结果,文字的东西,科学的东西,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写好的,非下苦功不可,他在中医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在科技兴医的事业中,始终是全力以赴的投身到这一耕耘之中,用自己辛勤的汗水,一丝不苟的精神,为中医事业作出贡献,不怕辛苦,不怕操劳,不怕熬夜,不怕困难,正因为如此,他取得了令同龄人望而生畏的各类职称职务和文字上的诸多成果。多年来,他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救治海内外数以万计的患者,他从正廉,从医勤,作为中医的专家教授他把全部精力和智慧,心血和汗水奉献给了无数的病人们,用自己的双手救治了垂危的患者和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病人们,无数的锦旗和感谢信是他的收获,也为他留下了医生无私奉献的精神。近二十年来,任教授又与著名资深的应用生物化学专家在占领学术高峰的同时,也寻求为人民服务,研究并实践——中草药透皮吸收控释缓释膜剂,也是国内首创透皮吸收的新剂型。通常人们认为只能通过汗毛才能透皮吸收,但人们都知道狗皮是没有汗毛孔的,任仲传与其它几位专家教授用自己所研制的透皮剂在93条狗身上做了实验,结果显示,狗皮的穿透率达到70%以上。这一结果证明是穿透剂起的作用。穿透剂是通过细胞或细胞间隙进行穿透的,而不是汗毛孔。其效果就是“无针点滴”, 直达病灶。任教授利用这一成果,成功发明了「任仲传风痛康膜」,解决了众多风湿骨病患者无法摆脱病痛的难题。「任仲传风痛康膜」是一类生物表面活性制剂,该制剂具有典型液晶(即介于液相与固相的中间状态)的层状结构,因其特有的双亲性质作为载体,可加大动植物的提取含量,并能增大角质层的渗穿透性、吸收性进入皮下病灶发挥作用。其特点:生物药、纯度高、高科技剂型、渗透吸收可以看到,当时使用当时见效、无药物残留、不污染衣物、无过敏、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不影响正常生活,最终达到药到病除的作用。这种皮肤吃药的“无针点滴”在发挥中医药传统疗法结合新技术研制方面有独到之处。该技术已经申请了国家专利,为我国康复人类健康、出新医药保健品开创了新剂型,增添了一支保健奇葩。 1979年9月-1985年9月 天津市和平区中医医院办主任,主治医师。1986年9月-1994年11月 天津市和平区中医医院办主任,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1994年11月-1996年9月 天津市和平区中医医院院长助理,主任医师,教授。1996年6月至今天津市和平区中医院院长(95年5月起)主任医师,教授。2010年至今,现任佳信佰集团首席研发顾问。 1990年4月,当选为天津市和平康复医学研究会理事兼付秘书长;1990年8月,当选为中华全国中医学会首届脑病专业委员会付主任委员;1991年1月18日,经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天津分会第三届理事会决定,被聘为中医医院管理学会副主任委员;1991年12月,被聘为天津市“和平区卫生局继承老中医学术经验考核委员会”委员;1996年1月1日,被聘为《中国中医药科技》杂志特邀请通讯编委;1996年6月6日,被聘为天津中医学院中医学教授;1996年6月15日,入选《中国专家人名辞典》,内容在第1卷第477页;1996年11月18日,被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聘为主任委员;1997年4月8日,受邀担任《中国传统医药研究》丛书第一卷分册主编;1997年7月,被载入《中国当代名人大典》;1998年11月14日,当选为天津市中医药学会第四届常务理事、脑病主委;1999年10月1日,入选《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材库》;1999年12月,被命名为天津市“和平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材”;2000年1月,入选《东方之子》名人录;2000年2月22日,被聘为天津市和平区医药卫生学会理事会副理事长;2001年7月11日,被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聘为学术顾问;2001年10月10日,正式入选《中华优秀人物大典》(世纪精英版);2002年10月被聘为《中华医药导刊》杂志社副主编;2005年2月26日,被聘为天津市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 《论脾湿头痛的证治》《中医治疗房颤》《头痛的中医治疗》《康脑灵口服液治疗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的临床研究》《头痛系列方治疗顽固性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恶搞“取消中医药”是一种无知的民族文化自残》
陈丽萍,现任河南儿童多动症抽动症诊疗中心主任医师,毕业于贵州中医研究院,是我国著名儿童医学专家、中华儿童保健杂志副主编、美国中华身心医学杂志特邀编委,中华医学微量元素学会理事。从事神经内科中医临床研究工作三十五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 尤其擅长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诊治,包括儿童孤独症、心理发育障碍、儿童多动症、儿童情绪障碍、慢性疾病儿童的心理问题和不明原因的躯体疼痛和不适等疾病。在儿童发育行为及心理行为领域颇有建树,曾在国家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心理健康完全手册》等个人专著。
由于在脊柱病方面的研究成绩突出,治疗效果显著,于一九九五年以来先后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微型外科教研中心教授;中国针法微型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秘书长;中国保健医学骨内科委员会副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美国中华创伤医学杂志》和《中国特色医药杂志》副主编;《中华脊柱医学杂志》副主编;世界中医骨科联合会副主席;中华针刀医师学会副会长;2003年获享受政府专项津贴专家;2005年五月被评为中华功勋针刀医学专家,2011年被聘为中华针刀医师学术委员会主委等。
主 任:田景福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顾问、中国保健科技学会顾问、中国药膳研究会名誉会长 ;副主任:王敏清:国家卫生部保健局原局长杨保华:国家卫生部原办公厅主任委 员: (按姓氏笔画排列,不分先后)马彦彦: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妇产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委员于秀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于国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医务处主任、主治医师王建璋:中国企业家健商促进活动组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王伟刚:中日友好医院国际医疗部主任医师王亚平:北京军区总医院肾脏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北京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总后专家库成员王玉雯:北京妇产医院中医专家王振国:中国医学基金会肿瘤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席王洪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副教授王立祥:北京武警总医院急救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王 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王耀献: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医疗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协会肾病分会副会长王国干: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王莒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皮肤科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王 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主任医师王笑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王振常:同仁医院医学影像中心主任、放射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王宁利:北京同仁医院院长助理、眼科中心常务副主任、眼科临床部主任、眼科首席专家、教授马东丽: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委员马长生: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房颤诊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尹 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医务处处长、副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付 鑫:国家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原司长龙 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妇科主任、主任医师母义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教授、博导田 文: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杂志外文版审稿田金州: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叶树勇: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理事、中日企业家健康工程医务总监叶京英: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咽喉科主任、睡眠呼吸监测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仝小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院长、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史 斌:首都医科大学教授、附属复兴医院内科主任兼任血液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左萍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室研究员、教授、博导、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药审评专家纪小龙:北京武警总医院纳米医学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树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耳鼻喉科主任、耳鼻喉科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刘炜宏:中国针灸杂志社社长刘焰刚: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推拿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刘正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行政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刘惠亮:北京武警总医院心脏病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刘惠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肾内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刘红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主任、主任医师刘 博: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副研究员刘晓惠:北京安贞医院科心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刘 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吕仁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糖尿病肾病研究室主任、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博士生导师吕 莉:北京武警总医院营养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吕树铮: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保健局老年心血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向红丁:卫生部糖尿病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乔晋琳:海军总医院康复理疗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常委、副秘书长许润三:国家名老中医、教授,中日友好医院妇科特需门诊专家许建阳:北京武警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理疗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许 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妇科主任、主任医师许 媛:北京同仁医院外科主任医师、教授米树华:北京安贞医院特需医疗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朱凤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治疗中心副主任医师朱新华: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解放军总医院干休所门诊部主任朱思泉: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白内障科副主任、副教授、硕士导师庄晓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伍沪生: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风湿免疫科主任,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叶永安: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消化科主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委员、国家中医管理局项目评审专家。华 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兼心律失常诊治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阮祥燕:北京市妇产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妇幼保健研究室主任、中华医学会经络学组成员何连德:解放军总医院原内科主任医师、中国企业家健康工程专家组高级顾问何萃华: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副主任、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妇产科教授、硕士生导师李佩文: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彩娟: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李 宁:北京佑安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李连达: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基础研究室主任、国家新药及保健食品审评委员李明旭:中华血液净化管理学会委员、海军总医院副主任医师李淑媛:著名营养专家、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学会主任李天庆: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医疗发展部主任、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李瑞芬:北京军区总医院著名营养专家、中国烹饪协会营养学家、教授李伟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学会毛发病学组委员李 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泌尿科副主任、副教授李雅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普内科、消化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李建军: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疗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李 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特色医疗科主任、主任医师李志霞:北京同仁医院肿瘤外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李田昌: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心内科副主任李 彬: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研究员、教授、眼科中心医务办公室副主任李冬梅: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吴玉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肿瘤科主任、北京抗癌协会理事吴东海: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风湿病学杂志副主编、中日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吴永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吴海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高血压诊治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吴 晓: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吴明营: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谷涌泉: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宣武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血管外科学组秘书谷雪虹:北京积水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沈珠军: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内科杂志》特约审稿人苏有明:北京军区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中国医师整形与美容分会委员、全军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汪家瑞:北京宣武医院名誉院长、心血管科主任、教授肖利华:北京武警总医院眼眶病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杜雪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何悦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影像学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何建国: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病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祁 哲: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陈光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陈彤云: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原主任陈仁吉:北大口腔医院博士、副主任医师陈意麟: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北京宣武医院原副院长、消化科主任陈 虹:武警总医院肝移植研究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陈 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陈 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党委书记、消化中心主任、主任医师陈 方:北京安贞医院医务处处长、心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陈韵岱:北京安贞医院科研处处长、心内科副主任、副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心脏病学系办公室主任林英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病研究所副主任医师厐 鹤: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杨德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乳腺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华医学杂志审稿人、老年肿瘤学会执行委员杨中苏: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血脂研究室主任、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博士杨晋翔: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西医结合协会副会长杨 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杨跃进: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杨金奎: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博士生导师杨博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导。余振球: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高血压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家委员会总干事张星华:北京空军指挥学院医院内科主任、首长保健室主任张莉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张 京:海军总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张洪春: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中国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张燕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肛肠科主任、综合外科主任、大外科副主任张志忠: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会员、北京市友谊医院主任医师张山红: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张 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超声影像超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张进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副院长、泌尿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张 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主任、心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张 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科副教授、医学博士张胜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肾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张舒心: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青光眼专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张 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临床部副主任、眼底病专科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张 罗: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张建中:北京同仁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张兆光:北京安贞医院院长、心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教授、硕士生导师张声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主任医师张新超:卫生部北京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卫生部急诊医学教育合作项目培训基地教育委员。张健群: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张英川:北京安贞医院心电生理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邹留河:北京同仁眼科中心角膜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范景利:总后卫生部防疫大队队长、北京市预防医学会副会长金 玫:北京中医医院业务副院长、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罗成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美国结直肠外科学会会员罗 毅: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小儿心脏科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林中鹏:中国人民大学华人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孟昭锐:全国高科技健康产业工作委员会主任孟 旭: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常委柳志红:阜外医院心内科肺血管病诊治中心副主任、心内科五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郑 刚:解放军401医院内二科副主任、博士郑迎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门诊副主任郑 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庞秀琴: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眼外伤科副主任、硕士生导师苑惠清: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周登峰:人民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医疗管理局教授周文泉: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新药审评专家、国家中药品种保护评审委员会委员周跃华:北京同仁医院屈光专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周 兵: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教授周玉杰:北京安贞医院干部保健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侯曼岑:北京天坛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侯生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主任、主任医师、副院长胡卫国:原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所医疗处处长、教授、世界针灸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施玉英: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白内障学组成员、北京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委员、北京同仁医院白内障科主任施学斌:北京安贞医院营养科主任、著名营养专家。俞红霞: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祝总骧:北京炎黄经络研究中心教授姜 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ICU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席修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骆成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副教授夏恩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妇产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赵战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专业建设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医学博士赵守琴: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贺丽霞: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急诊抢救科主任医师高学敏: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监局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保护品种审评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高金声: 中国医院文化杂志社总编、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医院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高彦彬: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肾病内分泌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高江平: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委员高秀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干部保健科副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顾晓明:北京武警总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承雄: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唐 炘: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主任医师徐志坚: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主任徐 浩: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心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海 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后、首都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系主任钱文燕: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钱 杰: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博士。翁维良: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新药审评专家、博导。袁申元:北京同仁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北京市糖尿病防治办公室主任。袁晋青: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副主任医师、博士袁贤奇: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诸国本: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秦学文: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治中心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浦介麟: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副主任、病理及生理实验中心主任、博导。党爱国: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黄永昌: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卫生部科教司原司长郭维琴: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卫生部药物保健品种委员会委员康治国:北京广安门医院肛肠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屠德华:北京结核病控制研究所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卫生部结核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陶 海:武警总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黄 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黄方炯: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黄 雯:北京同仁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黄志刚: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曹 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感染和临床微生物科主任、医学博士康 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康连鸣:卫生部心血管药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药理中心医学硕士梅 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程少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程海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葛文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消化科主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评审专家韩 锐: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原副所长、教授博导、国家保健食品专家、中国抗癌协会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韩仪敏: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韩德民: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北京同仁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鲁卫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内科主任、教授、博导鲁 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童腊梅:海军总医院妇产科、圣爱男科医院妇科主任彭晓燕: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傅汉菁: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褚小玲: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蒋雄京: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惠汝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雷仲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骨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医学会骨伤分会理事赖爱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妇产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导师、教授谭慧琼: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副教授、主任医师谭明生: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骨科脊柱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国脊髓损伤学会委员霍 凤:北京市宣武区中医医院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樊中州:北京圣育中医院院长、副主任医师、世界中医男科学会常务理事樊代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主任委员樊朝美:卫生部心血管药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药理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熊必俊: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科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老教授协会老年学与老龄产业研究会主任魏文斌: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副主任、眼科中心临床部副主任、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应用基础部主任、副教授病病人的护理与康复、社区常见传染病的护理、社区紧急救护、社区常用护理技术操作柴枝楠:中国中西医急救北京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急救分会委员、中日友好医院急诊部主任、世界急危重症杂志主编、中日友好医院急诊部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常翠青: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养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运动营养食品分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张国虹: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护士指导员、全国健康护理管理中心主任郎子平:社区健康教育首席专家娄 伟:社区康复保健专家陈风纪:专家服务中心主任花宝金: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副所长唐启盛: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院长
中国在病理学研究方面的相关成就如下:
早期的病理学研究大多是一些传教士医生对当时中国猖獗流行、能大批致人于死地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病例报告。这些报告主要发表在博医会报上,其中报道最多的是霍乱、天花、伤寒、菌痢、血吸虫病、结核病、传染性肝炎等,真正涉及病理学的文章则甚少。
即使是到了20世纪30年代,在当时的中华医学杂志也仅偶然刊登关于病理学的有关文章。1922年朱恒壁在该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解剖尸体之商榷”的文章,不仅强调了尸体乃“为医学谋进步,为人命谋保障”之举,而且还详细地介绍了瓦心。
(Warthin)解剖尸体记录法,这一记录法与目前在各医学院校所填写的尸检记录相差无几。1925年,在同济大学医学院工作的Oppenheim首次报告了11例日本血吸虫病的尸检材料。1926年李赋京写了一篇题为“病理学的进化史”的译文,首次在国内介绍了西方器官病理学和细胞病理学的一些代表人物。
1927年陈方之根据自己留日期间的工作经验,发表了题为“血经病全部之略说”、“血经病之脾肿”等文章,用肉眼及镜检详细观察了家兔感染日本血吸虫之后的病理变化。1929年,我国病理学者胡正祥和谷镜汗在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大会上分别作了“心的先天性畸形一例”和“中国人动脉硬化之病理的研究”的论文报告。
胡正祥在30年代从事黑热病病理形态学和实验研究,证实了白蛉子传染利杜氏体的途径,并发现严重贫血可在颅骨内板形成局灶性的髓外骨髓增生。他还观察了朗罕氏巨细胞和异物巨细胞的表现,提出并证明确实存在一种主要是由大单核细胞形成的单核细胞肿瘤,并利用超活体染色法鉴别大单核细胞和吞噬细胞。
中国病理在前辈病理学者奠定的坚实基础上,经过新一代病理学者的努力,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在队伍和条件的建设上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疾病谱和疾病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开展好这方面的研究,不仅对中国医学发展和疾病防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对世界医学的贡献。面对这一任务,中国病理学的发展具有充分的现实条件和广阔的前景。
当前,我们既要面对现实,大力提倡和开展病理尸检工作,充分利用中国充丰富的疾病材料“资源”,积极发展中国的人体病理学,也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吸收世界上的新方法新技术。
同时这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开发和建立自己的新方法新技术,加强中国的实验病理学研究,使中国病理学的发展跟上世界病理学发展的步伐,并在某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这当是中国当代病理学者的责任和任务。
中国人民解放军生物医学研究院肠胃病治疗中心是一所集科研、临床、产品开发为一体的权威性专业医疗机构,具有先进的设备、雄厚的技术力量、巨大的发展潜力,是国内最具权威的结肠炎治疗单位之一,中心汇聚了一批国内著名杏林精英,自成立以来,以精湛的医术,丰富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一整套独具特色的的结肠炎治疗方案,在此类病的中医药治疗上,探索不止、孜孜以求,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财力和人力,取得了可喜的科研成果。 中心自创立至今,始终坚持“一切为了患者”的服务宗旨,始终以“一流的专家、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竭诚为广大患者服务。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为了广大患者早日康复,过上正常人的幸福生活,我中心汇集了一批国内知名的老军医、老教授,组成科研攻关队伍,携手共进,通力合作,大胆创新,开中医中药治疗结肠炎之先河,从传统的中医理论入手,结合现代医学最新研究成果,独辟蹊径,勇于探索,经过潜心钻研、反复实践、科学配伍研制的纯中药【肠炎宁中药胶囊】,对结肠炎顽疾有显著疗效,治愈了无数的结肠炎患者,享誉大江南北,彻底打破了结肠炎无法治愈的神话,同时也给广大此类病患者树立了信心。 多年来,中心以独特的理论体系、显著的治疗效果多次荣获国家及部级科研成果奖,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并因此深受广大患者信赖和一致好评。【肠炎宁中药胶囊】系列组方更是在治疗结肠炎领域屡次获得了国际大奖,为中医中药走向世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成绩,被卫生部列入2006年结肠炎康复工程指定用药。
请参考邢台胃病专科医院,二十年名院值得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