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东南大学医学杂志

东南大学医学杂志

发布时间:

东南大学医学杂志

整体护理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整体护理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护理技术服务,而对医护人员的素质有了更高要求,于是整体护理的模式应运而生。

本文结合实践,探讨了整体护理的特点以及实施整体护理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整体护理;临床实践;基本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医学模式由原来的生物模式向生物―医学―心理模式转变,护理不再是单一的围绕着患者的疾病,而是有着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需要的整体。

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护理人员正不断转变观念,提升服务水平,应用专业知识与技能,努力为患者实施身心两方面的整体护理。

1.整体护理的概念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工作模式。

整体护理是一种护理行为的指导思想或称护理观念,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并且把护理程序系统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去的指导思想,整体护理的目标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人的'最佳护理。

2.整体护理的特点

以病人为服务对象开展护理工作。

在护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根据不同病人的病种病情、文化程度,社会地位等的不同,制定既对“病”又对“人”的全方位护理计划,使护理工作作到“因人施护,区别对待”,兼具辅助治疗作用,真正作到“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

重视社会生活和环境因素对疾病变化的影响。

注意调动病人或服务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在治疗病人的疾病,解决服务对象健康问题过程中,向其传授防病知识,预防疾病的发生。

以护理理念作为护理工作的行为准则。

护理工作按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五个环节组成科学的护理程序进行,同时通过填写各种标准的表格使整个护理过程规范化。

通过对护理工作的评估、评价促进护理质量提高和护理过程的规范。

3.实施整体护理的基本对策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按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全面护理病人,确保病人得到优质护理的原则。

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工作,树立“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一切、为了一切病人”的观念,改变过去护士只关心疾病不关心病人,只执行医嘱不运用护理知识进行全面护理的模式,护士除配合治疗外,还要强化基础护理,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精神护理、心理护理,指导病人如何尽快恢复健康。

制定护理哲理及相应的工作制度和工作人员职责。

首先制定全院护理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即引导护理服务的护理哲理。

其次是制定适应整体护理模式的管理制度和护士,职责增加主动护理内容,并根据护士职责对护士的日常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帮助护士在专业上不断发展,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严格执行护理程序。

护理程序是整体护理的核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评估。

病人住院后,护士通过讯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检查等手段,了解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存在的健康问题,收集资料,发现和确认病人的健康问题。

其次,诊断。

护士根据评估资料,确定能用护理手段解决的病人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

再次,计划。

护士根据护理诊断,设计预期目标和应采取的护理措施,制定护理计划和护理教育计划。

最后,实施、评价。

由各班护士按护理计划的预定护理措施进行落实,并做好护理记录。

定期对护理效果和护理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整体护理是一种观念,观念的延伸就是整体医疗。

尽管护理人员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理论培训,整体护理理念也不是朝夕就能领悟的,无论是医院的领导、医生还是护理管理者、护士,都应该把它作为一种工作的信念和价值观。

以病人为中心,用系统的、整体的方法来进行护理临床实践管理、教育改革,这才是整体护理的真谛。

整体护理不仅是护理学科的转变,也是医院及至整个医疗机构应向社会做出的承诺。

参考文献:

[1]包家明,霍杰.整体护理临床问答.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

[2]唐维新.实用临床护理“三基”[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3.

[3]王晓璐,王丽媛.系统论在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关怀与护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4A):539.

[4]陈丽琴,张建红,王蕾;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整体护理的需要[J];实用医技杂志;1995年05期.

科技类的核心期刊比较多,发一部分你看下。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1、科学通报 2、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4、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5、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6、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11、中国科学.E 辑 12、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13、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4、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1、中华医学杂志 2、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3、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4、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5、第一军医大学学报(改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6、解放军医学杂志7、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8、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9、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10、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1、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12、复旦学报.医学版 13、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14、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15、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6、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Qian, Junbo Ge, et al. Safety of intracoronary Doppler flow measurement. Am Heart J 2000; 140(3): 502-10(SCI-E) Juying, Ge Junbo, et al. Prevalence of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Herz, 1999,24(7):548-557.(SCI-E) Ju-ying, GE Jun-bo,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syndrome X using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maging and Doppler flow mappi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04; 117(4): 521-527(SCI-E)4.钱菊英, 梁春,等。反复胸痛伴晕厥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5;33(4):386-3875.钱菊英,葛均波,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管内超声显像结果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5;13(2):71-756. 钱菊英,葛均波,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血管内超声评价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5;33:4-87.钱菊英,葛均波,等。血管内超声显像在造影无显著狭窄病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4;20(5):666-669。8.钱菊英,刘学波,等。冠状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血管内超声显像及带膜支架治疗 上海医学 2003; 26(9):687-6889.钱菊英、葛均波,等。906例患者中冠状动脉多普勒检查的安全性。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1,9:6-1110.钱菊英,葛均波,等。冠状动脉内多普勒血流测定在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中的应用价值。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0;8(1):15-1911.钱菊英,沈学东,林佑善。经心腔内超声心动图。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8; 14(8): .钱菊英,沈学东,等。急性心肌梗塞的心肌组织特征超声显像。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1999; 8(1): 5813.钱菊英,沈学东,等。血管腔内超声体元模型三维重建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初步应用。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1998; 7(1): 48-5214.钱菊英,沈学东,等。血管内支架模型及离体血管经腔内超声三维重建的实验研究。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7; 13(5): 4-615.钱菊英,沈学东,等。冠脉腔内超声显像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再狭窄机理探索和预测中的应用。临床影像医学杂志 1997; 8(2): 113-11516.钱菊英,沈学东,等:冠状动脉瘤的腔内超声显像和三维重建1例: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7;13(3):38-3917.钱菊英,沈学东,等。冠脉腔内超声显像在支架植入术中的初步临床应用。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6;12(12): 7-1018.钱菊英,沈学东,等。冠脉内超声评价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脂质溢出1例。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6; 12(11): 6819.钱菊英,沈学东,林佑善。冠脉腔内超声显像在介入治疗决策和再狭窄预测中的应用。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1996; 7(3): 181-185国外会议摘要: Juying, et al: Voxel modeling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from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maging: an in vitro study and preliminary clinical application. Eur Heart J 1997; 18(suppl): Juying, et al. Safety of intracoronary Doppler measurement using intracoronary FloWire:experience with 892 cases. JACC 1999; 33: Juying, et al. Coronary flow reserve imediately after stenting is not able to tell the late outcome. European Heart Journal 1999;20(suppl):4904. Qian Juying, et al. Coronary flow reserve immediately after stenting is not able to predict instent restenosis. Circulation 1999;100(suppl):I-728 (SCI-E) Qian,et al. Identification of Syndrome X Using Intracoronary Ultrasound Imaging and Doppler. Circulation 2000;120(18):II-790. (SCI-E)6. Juying Qian, et al. Impairment of coronary flow reserve in patients with syndrome X seems to be due to a hyperdynamic situation.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00;21(suppl.):148(SCI-E) Qian, et al. Persistent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00;21(suppl.):389(SCI-E)8. Juying Qian, et al. Coronary Flow Velocity Disturbance in Patients with Syndrome X Demonstrated by Doppler Flow Measurement. The Journal of Heart Failure 2000;6(1):49. J. Qian, et al. Intervention induced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 The Journal of Heart Failure, 2002; 7(1): Qian, et al. Lesion characteristics detected by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nd stable angina.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04;94(Suppl 6A):164E(SCI-E)11. Juying Qian, et al. Application of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magin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nd no angiographically significant stenosis.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04;94(Suppl 6A):236E(SCI-E)12. Juying Qian, et al.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of Coronary Arterial Remodeling and Plaque Composition, Am J Cardiol; 2006 97(Suppl 8B): 75D(SCI-E)13..Juying Qian,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irolimus-Eluting Stent with Bioabsorbable Polylactic Acid Coa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Human Coronary Arterial Disease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06; 97(Suppl 8B):42D(SCI-E)(二)主译专著:1. 葛均波,钱菊英主译《介入心脏病学手册》,2004,科学出版社(三)参编(译)专著和教材:1. 钱菊英译,沈学东校,超声心动图。《心脏病学》心血管内科学教科书,陈灏珠主译,2000,人民卫生出版社,,49-1002.钱菊英,邵志丽,沈学东。血管腔内超声。《现代腔内超声学》,金震东主编;2000,科学出版社,64-91。3.钱菊英,邵志丽,沈学东。血管腔内超声,《心血管病学新理论与新技术》。陈灏珠主编;2000;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60-834. 钱菊英,葛均波,陈灏珠。冠状动脉内压力测定的临床应用。《介入心脏病学论坛2000》霍勇,马长生,王德主编,2000,中国科技出版社,123-1315.葛均波,钱菊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特点。《血管内超声波多普勒学》葛均波主编,2000,人民卫生出版社,41-456.葛均波,沈学东,钱菊英。冠状动脉内多普勒血流频谱的检测。《血管内超声波多普勒学》葛均波主编;2000;人民卫生出版社,56-61。7.葛均波,钱菊英,沈学东等。血管内超声在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血管内超声波多普勒学》葛均波主编;2000;人民卫生出版社,106-1358.葛均波,钱菊英,陈灏珠,冠状动脉造影以外的病变评价方法。《心脏病学实践》2001,292-317,胡大一,马长生主编,2001;人民卫生出版社9.钱菊英等。第2、3、4、5章,冠状动脉内超声显像、血管内窥镜、冠状动脉内多普勒血流测定、冠状动脉内压力测定。骆秉辁、马根山主编,《介入心脏病学手册》,2002,东南大学出版社,26-5210.钱菊英,葛均波。冠心病病人的微血管功能障碍 韩雅玲 主编 《心血管病介入诊断治疗新视角--2003》2003,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91-9511.钱菊英,葛均波。动脉造影以外的冠状动脉病变评价方法 王吉耀 主编《临床内科学----新进展、新技术、新理论》2003,复旦大学出版社,63-8012.陈灏珠,钱菊英,李清,冠心病,见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2版)2005 人民卫生出版社13.编委,王吉耀主编《内科临床病例分析—双语学习》(全国高等学校配套教材),2005,人民卫生出版社

东南大学现代医学杂志

《现代医学》前身为《铁道医学》,原由铁道部主管、南京铁道医学院和中国铁道学会医学委员会共同主办出版。创刊于1964年,1966年停刊,1976年复刊。2000年4月,南京铁道医学院与东南大学合并,经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和新闻出版署批准,《铁道医学》从2002年第2期起更名为《现代医学》,新刊号为CN32-1659/R,主管单位改为教育部,主办单位改为东南大学。

现代医学体系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主要包括医药学概述、医学伦理学、社会医学、流行学、急症医学、法医学、生物医学工程、超声医学、航海医学、航空航天医学、潜水医学、精神病学、心理医学,运动医学等。

医学包括许多科学门类,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为人类医疗保健服务。医学的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一切有助于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知识和技术,都会成为医学的内容。然而作为医学的核心,还是分别以个体和群体为对象的临床医学和群体医学。

扩展资料

医学可分为现代医学(即通常说的西医学)和传统医学〔包括中(汉)医、藏医、蒙医、维医、朝医、彝医、壮医、苗医、傣医等〕多种医学体系。不同地区和民族都有相应的一些医学体系,宗旨和目的不相同。印度传统医学系统也被认为很发达。

研究领域大方向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法医学、检验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康复医学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现代医学体系

《现代医学》创刊于1964年,曾用刊名《铁道医学》,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东南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1]。据2020年3月《现代医学》官网显示,《现代医学》第六届编委会有编委88人[2]。据2020年3月6日中国知网显示,《现代医学》共出版文献12824篇、总被下载538855次、总被引22226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3]。据2020年3月6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现代医学》共载文11612篇、基金论文量为848篇、被引量为21261次、下载量为88551次,2017年影响因子为[4]。中文名现代医学外文名Modern Medical Journal语种中文类别医药卫生综合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快速导航办刊条件 办刊成果 文化传统 现任领导办刊历史1964年,《铁道医学》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主管、南京铁道医学院和中国铁道学会医学委员会共同主办出版。1966年,《铁道医学》停刊。1976年,《铁道医学》复刊,刊期为双月刊。2002年第2期起,《铁道医学》更名为《现代医学》,主管单位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单位改为东南大学[1] 。2013年,该刊刊期由双月刊改为月刊[3] 。2014年12月,该刊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6] 。2015年1月1日,《现代医学》不再接收英文稿件[7] 。办刊条件栏目方向栏目设置《现代医学》设有专家论坛、论著、经验交流、临床病例讨论、综述、个案报道、误诊误治、中医中药等栏目[1] 。报道内容《现代医学》主要报道医疗卫生工作者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影像医学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科研成果以及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基础医学研究[1] 。读者对象《现代医学》以中高级卫生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1] 。人员编制据2020年3月《现代医学》官网显示,《现代医学》第六届编委会有编委88人[2] 。《现代医学》第六届编委会名单职务名单编委丁义涛、丁建东、马林昆、马根山、王冰、王虹、王醒、王文超、王立新、王仲恺、王社临、王学浩、王振球、王道奎、王静成、尹立红、邓毅书、左扬松、史平淮、朱正宏、朱德昌、任刚、刘沛、刘乃丰、刘万里、刘卫兵、刘必成、刘伟东、刘歆农、许长松、许铭石、朱晓莉、孙载阳、孙晓阳、杜志桢、李山、李齐、李延平、李国民、李相成、李树龙、杨伟光、吴发启、邱海波、何仿、余忠、汪华、沈炯、沈洁、沈孝兵、张苗、张英、张晓、张琪、张骠、张以滔、张志珺、张丽华、张建琼、张培影、陈明、周业庭、周新亚、单际平、赵伟、赵建中、赵锋仓、郝超、姚恩达、秦叔逵、袁东亚、袁勇贵、袁翠红、耿曙光、夏正坤、夏锡仪、顾宁、唐萌、唐洪丽、浦跃朴、葛志军、韩旭、谢国祥、雷跃昌、鲍子雨、解满平、滕皋军、颜焕敏[2]办刊成果出版发行据2020年3月6日中国知网显示,《现代医学》共出版文献12824篇[3] 。据2020年3月6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现代医学》共载文11612篇、基金论文量为848篇[4] 。收录情况《现代医学》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天元数据网全文收录,同时被中国药学文摘、中国医学文摘各分册收录[1] [3] [4] 。影响因子据2020年3月6日中国知网显示,《现代医学》总被下载538855次、总被引22226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3] 。据2020年3月6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现代医学》被引量为21261次、下载量为88551次;据2017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该刊影响因子为(医学综合刊均影响因子为),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670种)中排第1979名[4] 。荣誉表彰《现代医学》曾被评为铁道部优秀期刊。1999年,《现代医学》被评为第三届江苏省优秀期刊奖。2000年,在首届《CAJ-CÐ规范》执行评优活动中获得“执行优秀奖

不是,核心杂志有:中华妇产科杂志、实用妇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生殖与避孕、江苏医药、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华儿科杂志、临床儿科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中华肿瘤杂志、中国肿瘤临床癌症、中华外科杂志、中华病理学杂志、肿瘤防治研究、实用肿瘤杂志、中华医学杂志、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上海精神医学、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华皮肤科杂志、临床皮肤科杂志、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中国麻风杂志、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中华眼科杂志、中华眼底病杂志、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眼科研究、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实用口腔医学杂志、口腔医学、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现代口腔医学杂志、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药理学报、中国药学杂志、药物分析杂志、中国药理学通报、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中国医药工业杂志现代应用药学、中国抗生素杂志、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国外医学.药学分册、中国药科大学学报、新药与临床、沈阳药学院学报、华西药学杂志、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北京医科大学学报、北京医学、第二军医大学学、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四军医大学学报、华西医科大学学报、湖南医科大学学报、江苏医药、解放军医学杂志、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人民军医、山东医药、陕西医学杂志、上海医科大学学报、上海医学天津医药、医师进修杂志、中国医科大学学报、中国中西菝结合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职业医学、工业卫生与职业病、中国公共生、环境与健康杂志、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中国学校卫生、中国公共卫生学报、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卫生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国地方病学杂志、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中国卫生经济、卫生毒理学杂志中国妇幼保健劳动医学中国老年学杂志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中华医院管理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医杂志浙江中医杂志四川中医上海中医药杂志陕西中医新中医辽宁中医杂志江苏中医杂志中国针灸中国中药杂志上海针灸杂志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山东中医杂志云南中医杂志中草药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山西中医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生物化学杂志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解剖学报解剖学杂志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生理学报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中国免疫学杂志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北京医科大学学报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上海免疫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病毒学报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国医疗器械杂志基础医学与临床第四军医大学学报生物物理学报免疫学杂志神经解剖学杂志第二军医大学学报上海医科大学学报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细胞生物学杂志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中华医学检验杂志临床检验杂志上海医学检验杂志中国输皿杂志中国急救医学中华内科杂志中华护理杂志实用护理杂志护士进修杂志中华放射学杂志实用放射学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临床放射学杂志中华核医学杂志第三军医大学学报中华理疗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国实用内抖杂志中华消化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临床荟萃中华血液学杂志天津医药中华传染病杂志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中国循环杂志新药与临床山东医药临床内科杂志临床肝胆病杂志上海医学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北京医科大学学报临床心血管病杂志医师进修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华麻醉学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华整形烧伤杂志中华创伤杂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华器官移植杂志中华医学杂志

现代医学杂志东南大学

《现代医学》前身为《铁道医学》,原由铁道部主管、南京铁道医学院和中国铁道学会医学委员会共同主办出版。创刊于1964年,1966年停刊,1976年复刊。2000年4月,南京铁道医学院与东南大学合并,经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和新闻出版署批准,《铁道医学》从2002年第2期起更名为《现代医学》,新刊号为CN32-1659/R,主管单位改为教育部,主办单位改为东南大学。

现代医学体系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主要包括医药学概述、医学伦理学、社会医学、流行学、急症医学、法医学、生物医学工程、超声医学、航海医学、航空航天医学、潜水医学、精神病学、心理医学,运动医学等。

医学包括许多科学门类,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为人类医疗保健服务。医学的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一切有助于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知识和技术,都会成为医学的内容。然而作为医学的核心,还是分别以个体和群体为对象的临床医学和群体医学。

扩展资料

医学可分为现代医学(即通常说的西医学)和传统医学〔包括中(汉)医、藏医、蒙医、维医、朝医、彝医、壮医、苗医、傣医等〕多种医学体系。不同地区和民族都有相应的一些医学体系,宗旨和目的不相同。印度传统医学系统也被认为很发达。

研究领域大方向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法医学、检验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康复医学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现代医学体系

《现代医学》创刊于1964年,曾用刊名《铁道医学》,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东南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1]。据2020年3月《现代医学》官网显示,《现代医学》第六届编委会有编委88人[2]。据2020年3月6日中国知网显示,《现代医学》共出版文献12824篇、总被下载538855次、总被引22226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3]。据2020年3月6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现代医学》共载文11612篇、基金论文量为848篇、被引量为21261次、下载量为88551次,2017年影响因子为[4]。中文名现代医学外文名Modern Medical Journal语种中文类别医药卫生综合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快速导航办刊条件 办刊成果 文化传统 现任领导办刊历史1964年,《铁道医学》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主管、南京铁道医学院和中国铁道学会医学委员会共同主办出版。1966年,《铁道医学》停刊。1976年,《铁道医学》复刊,刊期为双月刊。2002年第2期起,《铁道医学》更名为《现代医学》,主管单位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单位改为东南大学[1] 。2013年,该刊刊期由双月刊改为月刊[3] 。2014年12月,该刊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6] 。2015年1月1日,《现代医学》不再接收英文稿件[7] 。办刊条件栏目方向栏目设置《现代医学》设有专家论坛、论著、经验交流、临床病例讨论、综述、个案报道、误诊误治、中医中药等栏目[1] 。报道内容《现代医学》主要报道医疗卫生工作者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影像医学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科研成果以及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基础医学研究[1] 。读者对象《现代医学》以中高级卫生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1] 。人员编制据2020年3月《现代医学》官网显示,《现代医学》第六届编委会有编委88人[2] 。《现代医学》第六届编委会名单职务名单编委丁义涛、丁建东、马林昆、马根山、王冰、王虹、王醒、王文超、王立新、王仲恺、王社临、王学浩、王振球、王道奎、王静成、尹立红、邓毅书、左扬松、史平淮、朱正宏、朱德昌、任刚、刘沛、刘乃丰、刘万里、刘卫兵、刘必成、刘伟东、刘歆农、许长松、许铭石、朱晓莉、孙载阳、孙晓阳、杜志桢、李山、李齐、李延平、李国民、李相成、李树龙、杨伟光、吴发启、邱海波、何仿、余忠、汪华、沈炯、沈洁、沈孝兵、张苗、张英、张晓、张琪、张骠、张以滔、张志珺、张丽华、张建琼、张培影、陈明、周业庭、周新亚、单际平、赵伟、赵建中、赵锋仓、郝超、姚恩达、秦叔逵、袁东亚、袁勇贵、袁翠红、耿曙光、夏正坤、夏锡仪、顾宁、唐萌、唐洪丽、浦跃朴、葛志军、韩旭、谢国祥、雷跃昌、鲍子雨、解满平、滕皋军、颜焕敏[2]办刊成果出版发行据2020年3月6日中国知网显示,《现代医学》共出版文献12824篇[3] 。据2020年3月6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现代医学》共载文11612篇、基金论文量为848篇[4] 。收录情况《现代医学》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天元数据网全文收录,同时被中国药学文摘、中国医学文摘各分册收录[1] [3] [4] 。影响因子据2020年3月6日中国知网显示,《现代医学》总被下载538855次、总被引22226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3] 。据2020年3月6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现代医学》被引量为21261次、下载量为88551次;据2017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该刊影响因子为(医学综合刊均影响因子为),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670种)中排第1979名[4] 。荣誉表彰《现代医学》曾被评为铁道部优秀期刊。1999年,《现代医学》被评为第三届江苏省优秀期刊奖。2000年,在首届《CAJ-CÐ规范》执行评优活动中获得“执行优秀奖

科技类的核心期刊比较多,发一部分你看下。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1、科学通报 2、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4、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5、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6、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11、中国科学.E 辑 12、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13、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4、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1、中华医学杂志 2、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3、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4、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5、第一军医大学学报(改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6、解放军医学杂志7、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8、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9、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10、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1、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12、复旦学报.医学版 13、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14、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15、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6、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东南大学主办的医学杂志

人类防治疾病、保障健康的社会实践,在文明古国中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人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的系统总结便形成医学。医学的发展分为古代医学而延续至今的特称为传统医学,大众所说的西医其实指的是近现代医学,因而西医不同于西方古代医学或欧洲传统医学,还是以物理、化学、生物学等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体系,一般称之为生物-医学模式,20世纪欧美又发展了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或称之综合医学模式,后基因组时代的系统生物学兴起,又诞生了系统生物医学或称之系统医学在全球迅速发展了起来,将成为继传统医学、西医学之后中、西医学汇通的现代化医学。 [1] 急性的时令病常被联系到天气的异常变化,而慢性缓发的全身性疾病则多被解释为人体内某些假想成分的过剩、不足或这些成分间失去平衡。治疗方法中既有经验证明有效的措施,又夹杂着许多基于臆想的成分。在人类文明史中,这两个阶段延续了数千年之久,现代医学只是近几百年才逐渐建立起来的。在文明出现的初期,许多医疗活动是由神职人员兼任的,对疾病的解释和治疗往往带有宗教迷信的色彩。后来,逐渐分化出以医疗为专业的医务人员。随着文明的进展,哲学思想逐渐替代神学的解释,疾病不再被视为鬼怪的加害或神明的惩罚。医学范围编辑医学包括许多科学门类,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为人类医疗保健服务。医学的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一切有助于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知识和技术,都会成为医学的内容。然而作为医学的核心,还是分别以个体和群体为对象的临床医学和群体医学。医学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是基础医学,它包括研究人体的结构、功能、遗传和发育的一些学科,以及研究病原体、免疫及病理过程、药物作用等内容的一些学科。基础医学也是一般生命科学的组成部分,正是基础医学近年取得的飞跃发展,带动了整个医学的阔步前进。从根本上讲,广大人群的健康幸福是一切社会实践的终极目的,而人群的健康同时又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必要保证。所以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医学,而一个国家的医学发展水平也被视为衡量这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西医和现代医学两个概念本来是没什么关系的,更谈不上区分标准,只不过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一群人为了把主流医学中坟头草够半个人高的放血疗法什么的再拉出来批判一番就把“西医”这个概念上一堆窟窿的定义掰扯出来何谓“西医”?我国古代是没“西医”这个概念的,当然也没有“中医”的概念。西方的医疗进入中国是明末清初的时候随着传教士进来的,那时候西医刚走出传统医学阶段,一来疗效是五十步笑百步,二来从业者不多(人家主业是传教),影响较小。后来清末,随着口岸开通,西方人大批进入中国,随之而来的是西方医疗理念与技术的传入,西方人开设的医馆甚至医学院校在国内出现,中国人才彻底意识到一种新的,高效的医疗体系进入了中国,也是那时诞生了“西医”和“中医”两个词,前者泛指西方传入的医学,后者指代中国传统的医学,这两个词也就在那时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称呼,一直沿用到现在。所以现在我们看到临床医学生考研考的是“西医综合”(官方名称哦),而不是什么“现代医学综合”,因为我们习惯于讲“西医”,不讲“现代医学”,中国人当时没见过西方传统的医学手段,定义“西医”这个词时蕴含的就是现代医学的意思,西方的传统医学不在“西医”的定义之内,就像苏联的喷气式火车不能叫“高铁”一样。西方是不讲“西医”的,这是一个中国特色的词,现代西方人讲“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或者说“常规医学”(conventional medicine)、“主流医学”(mainstream medicine)【这俩词在西方也不是什么常规用词】,因为西方已经把传统那些鸡肋统统扫进“替代医学”(alternative medicine)里了,正统的医学就是现代医学,没必要特别讲。而“现代医学”这个词其实东西方都不常用,就是用来描述现代化的医学体系,不涉及中西医的问题,中医就不能现代化了吗?那么多中医从业者这么多年的努力白费了吗?落后是要挨打的。所以总结下来,“西医”是中国人约定俗成对西方传入的现代化的医学体系的称呼,“现代医学”就是用来描述现代化的医学体系,没什么区分标准。

《现代医学》创刊于1964年,曾用刊名《铁道医学》,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东南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1]。据2020年3月《现代医学》官网显示,《现代医学》第六届编委会有编委88人[2]。据2020年3月6日中国知网显示,《现代医学》共出版文献12824篇、总被下载538855次、总被引22226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3]。据2020年3月6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现代医学》共载文11612篇、基金论文量为848篇、被引量为21261次、下载量为88551次,2017年影响因子为[4]。中文名现代医学外文名Modern Medical Journal语种中文类别医药卫生综合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快速导航办刊条件 办刊成果 文化传统 现任领导办刊历史1964年,《铁道医学》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主管、南京铁道医学院和中国铁道学会医学委员会共同主办出版。1966年,《铁道医学》停刊。1976年,《铁道医学》复刊,刊期为双月刊。2002年第2期起,《铁道医学》更名为《现代医学》,主管单位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单位改为东南大学[1] 。2013年,该刊刊期由双月刊改为月刊[3] 。2014年12月,该刊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6] 。2015年1月1日,《现代医学》不再接收英文稿件[7] 。办刊条件栏目方向栏目设置《现代医学》设有专家论坛、论著、经验交流、临床病例讨论、综述、个案报道、误诊误治、中医中药等栏目[1] 。报道内容《现代医学》主要报道医疗卫生工作者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影像医学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科研成果以及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基础医学研究[1] 。读者对象《现代医学》以中高级卫生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1] 。人员编制据2020年3月《现代医学》官网显示,《现代医学》第六届编委会有编委88人[2] 。《现代医学》第六届编委会名单职务名单编委丁义涛、丁建东、马林昆、马根山、王冰、王虹、王醒、王文超、王立新、王仲恺、王社临、王学浩、王振球、王道奎、王静成、尹立红、邓毅书、左扬松、史平淮、朱正宏、朱德昌、任刚、刘沛、刘乃丰、刘万里、刘卫兵、刘必成、刘伟东、刘歆农、许长松、许铭石、朱晓莉、孙载阳、孙晓阳、杜志桢、李山、李齐、李延平、李国民、李相成、李树龙、杨伟光、吴发启、邱海波、何仿、余忠、汪华、沈炯、沈洁、沈孝兵、张苗、张英、张晓、张琪、张骠、张以滔、张志珺、张丽华、张建琼、张培影、陈明、周业庭、周新亚、单际平、赵伟、赵建中、赵锋仓、郝超、姚恩达、秦叔逵、袁东亚、袁勇贵、袁翠红、耿曙光、夏正坤、夏锡仪、顾宁、唐萌、唐洪丽、浦跃朴、葛志军、韩旭、谢国祥、雷跃昌、鲍子雨、解满平、滕皋军、颜焕敏[2]办刊成果出版发行据2020年3月6日中国知网显示,《现代医学》共出版文献12824篇[3] 。据2020年3月6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现代医学》共载文11612篇、基金论文量为848篇[4] 。收录情况《现代医学》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天元数据网全文收录,同时被中国药学文摘、中国医学文摘各分册收录[1] [3] [4] 。影响因子据2020年3月6日中国知网显示,《现代医学》总被下载538855次、总被引22226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3] 。据2020年3月6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现代医学》被引量为21261次、下载量为88551次;据2017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该刊影响因子为(医学综合刊均影响因子为),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670种)中排第1979名[4] 。荣誉表彰《现代医学》曾被评为铁道部优秀期刊。1999年,《现代医学》被评为第三届江苏省优秀期刊奖。2000年,在首届《CAJ-CÐ规范》执行评优活动中获得“执行优秀奖

现代医学体系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主要包括医药学概述、医学伦理学、社会医学、流行学、急症医学、法医学、生物医学工程、超声医学、航海医学、航空航天医学、潜水医学、精神病学、心理医学,运动医学等。人类防治疾病、保障健康的社会实践,在文明古国中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人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的系统总结便形成医学。医学的发展分为古代医学而延续至今的特称为传统医学,大众所说的西医其实指的是近现代医学,因而西医不同于西方古代医学或欧洲传统医学,还是以物理、化学、生物学等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体系,一般称之为生物-医学模式,20世纪欧美又发展了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或称之综合医学模式,后基因组时代的系统生物学兴起,又诞生了系统生物医学或称之系统医学在全球迅速发展了起来,将成为继传统医学、西医学之后中、西医学汇通的现代化医学。

东南医学杂志

双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是党和国家关于发展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基本精神是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双百”方针符合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促进艺术发展科学技术发展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科技兴旺的方针。“二为”是指文学艺术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就是为工农兵、知识分子、干部和一切拥护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人们服务。社会主义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为社会主义”服务也就是为人民服务,“二为”方针并不限制艺术家的创作性,而是鼓励文艺工作者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前提下,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双百期刊名单序号及期刊名称序号及期刊名称序号及期刊名称1电视技术2动物学报3高能物理与核物理4航空制造技术5湖南农业6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7江西农业大学学报8科技进步与对策9科学画报10炼油设计11石油化工12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3中国果树14中国海洋湖沼学报(英文版)15中国科技产业16中国蔬菜17中学生数理化(初)18中学生数理化(高)19奥秘画报20测控技术21电声技术22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3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4河南医科大学学报25机械与电子26舰船知识27金属矿山28临床皮肤科杂志29煤炭科学技术30山东农业科学31水力发电32微特电机33中国航天34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35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36长江蔬菜37大众健康38实用护理学杂志39电脑爱好者40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1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2感光科学与光化学43广西水利水电44河南石油45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6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7华中农业大学学报48机械制造49建筑工人50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1解剖学报52金属制品53中国教育科研杂志54气象知识55青少年科技博览56热加工工艺57人民长江58上海建设科技59上海交通大学学报60上海针灸杂志61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2湘潭大学学报63新农业64新医学65冶金自动化66中国初级卫生保健67中国空间科学技术68中国农技推广69中国兽医学报70中国信息导报71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72钻井液与完井液73低压电器74钢铁75海洋与湖沼76黑龙江畜牧兽医77华西口腔医学杂志78课堂内外(小学版)79青年科学80山西农机81中华临床医药杂志82天文学报(英文版)83微型机与应用84植物保护85中国地球化学86中国实用医学杂志87中国稀土学报88中华妇产科杂志89自动化仪表90地质科学91地质与勘探92高分子学报93机械工人(冷加工)94金属学报(英文版)95昆虫学报96昆虫知识97劳动保护98力学与实践99起重运输机械100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1石油学报102水利水电技术103天津医药104土壤学报105微生物学报106植物分类学报107中国国家地理108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09中国激光110中华内科杂志111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112地质学报(英文版)113固体力学学报(英文版)114软件学报115数学年刊A辑116遗传学报117自动化学报118大气科学进展(英文版)119第四纪研究120海洋学报121力学学报(英文版)122世界胃肠病学杂志(英文版)

一般都是省级的比较多,你要用于评职呢 还是?

学报一般是综合性的,专业性要求不是很强,如果写的文章是综述类的文章发学报会好发一点,如果是研究性文章发期刊更有价值

以下是一些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可能适合医学论文发表:1.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3. 中华医学杂志4.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5.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6.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7. 中国医师杂志8. 中华内科杂志9.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10.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请注意,不同期刊的专业领域和发表条件略有不同。建议在投稿前详细了解期刊的征稿要求,以便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期刊进行论文发表。

  • 索引序列
  • 东南大学医学杂志
  • 东南大学现代医学杂志
  • 现代医学杂志东南大学
  • 东南大学主办的医学杂志
  • 东南医学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