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医学》创刊于1963 年,1966年“文革”开始后停刊,1974年以《广东医药资料》为名出版内部交流资料,1980年起以原名复刊,是反映广东省医疗卫生科研水平,报道广东省临床医学科研成果及实践经验的代表性刊物。为促进广东省医学科研事业的发展发挥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广东医学 》现在仍是北大核心期刊,位于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2011年版 (第六版) 第第五编 医药、卫生R 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表位置,详见附件
广东医学被美国著名文献检索数据库《化学文摘》(CA)收录,是广东省被CA收录的两份医药期刊之一;1997-2000年,入选“CA千种表”期刊名单(List of 1000 Journals Most Frequently Cited in Chemical Abstracts),1997年排名第730位,为我国入选期刊的第30位,1998年排名第848位,为我国入选期刊的第63位,成为极少数进入该千种表的我国生物医学期刊之一,也是广东省进入该千种表的医学期刊;一直被国家科技部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1995年进入中国科技期刊被引频次最高的 前500名(其中生物医学类期刊 134种,省级医学期刊仅 4种);1997年被引半衰期名列全国医学类专业期刊第1名;1998年起成为广东省科委“金科网”首批网上电子刊物;1999年起全文入载国家科技部万方数据(China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1999年12月,经国务院新闻办、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核备案,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等权威机构向我部颁发了收录证书,将我刊认定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广东医学发表之科研论文大量被《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医学文摘》等国内大型数据库、文摘杂志收录。所发表论文已成为各级医药卫生技术人员业绩考核和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
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
1.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提供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文件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2.基金项目:论文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部、省、市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以脚注的第一项注于文章首页左下角,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269);“十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3AA205005)。”并须附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3.题名:力求简明、醒目,能准确反映文章主题。中文题名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最好不设副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尽量不使用缩略语。英文题目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4.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改动。作者单位名称(写出所在科室)及邮政编码脚注于首页左下方,并注明通信作者的Email地址。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附外籍作者亲笔签名同意在该刊发表的函件。通信作者一般只列1位,由投稿者确定。5.摘要: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英文摘要应包括题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应列出全部作者姓名,如作者工作单位不同,只列出通信作者的工作单位,通信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通信作者的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例如:“LIN Xian-yan*,WU Jian-ping,QIN Jan,LIU Hong.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the First Hospital,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34,China”。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400个汉字,英文摘要约为250个实词。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但为了对外交流的需要,可以略详。6.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关键词尽量从美国NLM的MeSH数据库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还原为全称;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分隔。7.研究设计:应告知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告知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告知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告知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8.统计学方法(1)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检验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2)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英x(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或SE;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3)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x±s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4)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当P<(或P<)时,应说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χ2=,F=等);在用不等式表示P值的情况下,一般情况下选用P>、P<和P<三种表达方式即可满足需要,无须再细分为P<或P<。当涉及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9.名词术语: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药名一般不得使用商品名,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Ag、PCR等。10.图表: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正文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建议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和统计学处理内容(如t值、P值等),则在此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以计算机制图者应提供激光打印图样。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用另纸标上,不要直接写在照片上。每幅图的背面应贴上标签,注明图号、方向及作者姓名。图片不可折损,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11.计量单位:执行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或ng/(kg·min)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如果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与旧制单位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参量及其公差均需附单位,当参量与其公差的单位相同时,单位可只写1次,例如:“ ng/L± ng/L”可以表示为“(±)ng/L”。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12.数字:执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5位时,每3位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能写成5~95%,(±)%不能写成±。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不能写成4×3×5 cm3。13.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基本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引用文献(包括文字和表达的原意)务请作者与原文核对无误。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可以只著录前3人,后依文种加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题名后标注文献类型标志对电子文献是必选著录项目,其他文献可选择标注。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 3469《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每年连续编码的期刊可以不著录期号。示例如下。[1]陈敏华,吴薇,杨薇,等.超声造影对肝癌射频消融筛选适应证的应用价值.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9):3491-3494.[2]Halpern SD,Ubel PA,Caplan transplantation in HIV-infected Engl J Med,2002,25:347(4):284-287.[3]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检验科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标本检测安全管理指南(暂行).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2,26(5):320-321.
审稿较严且投稿人数居多。《广西医学》杂志的审稿周期较长,需要6个月时间,每期的投稿人数非常多,但审稿上一直秉持严格的要求,所以进度缓慢。《广西医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信息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
广西医学杂志投稿三月还没回复被拒的概率大。广西医学杂志杂志审稿周期相对比较长,拒稿在50%左右,投稿时要做好准备,务必提前准备才行。广西医学杂志创刊于1972年,办刊以来,融指导性、实用性、知识性于一体,发行周期为半月刊,经过杂志社调整,不断提高了刊物的整体质量,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
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院(原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是创办于1951年的广西省第四医士学校, 1958年改称“柳州医学专科学校”;1962年,因国家政策调整恢复中等医学教育,更名为“广西柳州卫生学校”;2003年升格为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2年正式与广西工学院合并筹建广西科技大学,冠名为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院。
广西科技大学学校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工业化信息化融合试点城市——柳州市,直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学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13年经自治区学位委员会批准,正式确定为2013-2018年立项建设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是一所以工为主,包含工、管、理、经、文、法、艺术、教育、医学等9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高等学校。学校于2013年4月18日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广西工学院和原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原广西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1982年合并广西轻工业学院、广西机械工业学院、广西石油化工学院,1985年从南宁迁至柳州办学。原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51年,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截至2013年5月,学校有东环、柳石和柳东(规划建设中,规划用地2000亩)3个校区,占地总面积亩,已用地亩。校舍建筑面积万平方米。设16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4个教学部,4所附属医院,14个研究所(中心),有64个本科专业和8个专科专业。面向29个省(市、区)招生,有在校普通本科生15900余人、各类研究生1200余人、专科生8500余人校史发展学校前身广西工学院1958年6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在南宁筹建广西工学院。1960年11月,自治区党委同意将广西化工学院、广西水电学院、广西邮电专科学校合并建立广西工学院,并将南宁化工学校、广西工业干部学校并入学校。1961年8月,自治区区直工交系统大中专学校调整,学校本科停止招生,1962年7月,学校停办[2]。1982年6月,自治区党委批准将广西轻工学院、广西机械工业学院、广西石油化工学院合并恢复建立广西工学院。1984年5月,在保留广西工学院牌子的基础上并入广西大学[3]。1985年7月, 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将广西工学院迁到柳州市办学。并在广西大学柳州分校与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柳州分院的基础上兴办,院址在鱼峰区东环路。1989年8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广西工学院归属自治区管理。1994年4月,柳州市人民政府积极倡导,广西工学院与柳州市13家企事业单位共同发起成立“广西工学院董事会”。1997年,广西工学院通过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4-5]。2003年9月,广西工学院本科全日制在校生突破10000人。2006年2月,广西工学院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6]。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951年7月11日创办时,校址在今鱼峰区马鞍山脚下,称“广西省第四医士学校” 。招医士专业1个班,学生74名,学制二年。1953年,玉林、宜山、 梧州和桂林医士学校先后并入学校,改为广西省柳州医士学校。8月,校址迁到今城中区东台路,在校生437人。1958年,学校升级办大专,改为柳州医学专科学校,由柳州专区、柳州市领导, 校址迁到窑埠街。在此期间,同时招中专生,开医生和卫生医士班,学生200人,学制四年。1962年,停办大专班,校名改为广西柳州卫生学校,属自治区卫生厅领导。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 开始后,学校停课,连续6年不招生。1969年8月,与柳州专区农校、柳州专区师范学校合并,在鹿寨县雒容公社成立“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由柳州专区领导。1971年底,3所学校各回原处,广西柳州卫生学校恢复。后改属自治区卫生厅领导。1980年11月、1994年8月、2000年5月,学校先后三次被国家教委确认为国家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7-8]。2003年7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发文批准成立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9]。合并建校2009年6月,广西工学院、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柳州市人民政府共同成立校、市共同推进“大学”建设工作委员会。2011年9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向教育部申办广西科技大学。2011年12月,广西工学院和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联合申办广西科技大学接受教育部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实地考察。2012年3月29日,广西工学院与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申报筹建广西科技大学获教育部批准,筹建期限为1年[10]。2012年9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向教育部申请设立广西科技大学[11]。2013年4月18日,教育部发文正式批准建立广西科技大学学校概况学校设有3个校区,即东环校区(本部)、柳石校区和柳东 鹿鸣湖畔(本部)新区(建设中),占地面积亩,已用地亩,校舍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学校现有16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4个教学部,4所附属医院,14个研究所(中心),学校目前共有64个本科专业(方向),8个专科专业。2014年学校与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合作举办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通过教育部批准,正式步入了中外联合办学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校队伍。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在校普通本科生15900余人、各类研究生1200余人、专科生8500余人。学校现有广西高校重点学科16个,其中广西高校优势特色重点学科4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广西高校优质专业10个,广西高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9个,自治区精品课程21门,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自治区级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中央财政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个,已形成以工为主,工、管、理、经、文、法、艺术、教育、医学等9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 体育馆(本部)学科结构。学校1990年开始与兄弟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2006年2月获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有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土木工程等3个工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工学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有1个管理学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此外,应用数学、理论物理等2个理学门类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的建设已通过自治区学位办验收,工商管理、数学等2个一级学科获列入自治区财政资助建设的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013年,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土木工程等3个一级学科新增为博士学位授权建设学科,工商管理、控制科学与工程、数学等3个一级学科新增为博士学位授权建设支撑学科。学校车辆工程设计、制造及控制技术”团队成为广西高校首批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车辆零部件先进设计与制造创新研究团队”获得自治区级立项建设。2000年,学校被教育部批准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2011年,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在近两届教学质量评估审核项目上获广西教学成果奖31项,其中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学校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深入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不断探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近5年,招生第一志愿录取率均在94%以上,就业率名列全区同类高校前列,每年被评为“自治区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生在全国全省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和学术论文竞赛、CCTV英语演讲比赛等各类比赛中屡获嘉奖。学校有专任教师1421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91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学校具有高级职称教师55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一批教师成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生导师、广西八桂名师、广西高校教学名师、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获得者、广西优秀教师、广西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柳州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等。有广西创新研究团队1个、广西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1个、广西高校优秀教学团队6个。学校现有重型车辆零部件先进设计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1个,广西重点实验室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9个,与企业共建国家级汽车质量检测中心1个,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0259万元。图书馆藏书纸质图书200余万册、电子图书180余万册。校园网、体育场馆、学生公寓和食堂等教学科研生活设施齐全。学校建设学校大力实施“科技强校”战略,不断强化科研的先导地位,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科研工作的激励和引导,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2008年以来,学校教师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60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0余项,获专利授权100余项,鉴定成果等其他科研成果17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200余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800余篇;年均科研经费近4000万元。学校与美国、英国、德国、爱尔兰、日本、越南以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数十所高校及学术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交流与合作关系,开放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被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校园文化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自治区级文明单位”、 “广西高等学校安全文明校园”、“柳州市精神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被柳州市人民政府命名为“花园式单位”,12次荣获“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连续10次荣获“广西高等学校安全文明校园”荣誉称号。学校党的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大学生社团活动十分活跃,“大学生科技节”、“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宗元大讲堂”等平台为学生培养、锻炼、展现才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校依托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先后与柳州高新区、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柳州市工信委等单位共建5个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企业共建国家质检总局检测中心1个,与自治区社科联共建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基地,与柳州市、企业共建了一批科技创新平台,是“广西汽配联盟技术转移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与企业联合申报和合作包括国家星火计划、火炬计划项目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多项,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在人才培养、干部培训、科技服务等方面加强合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当前,广西科技大学正站在崭新的发展起点上,学校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树立质量立校、科技强校和特色发展、内涵发展、跨越发展的理念,努力建设以工为主、多学科全面协调发展、区域特色和办学特色鲜明、若干学科国内知名、广西一流的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积极为服务广西“富民强桂新跨越”战略和建设“五美五好”柳州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广西高校(或自治区级)重点学科:■车辆工程学科●主要研究方向:车辆结构工程、车辆排放与噪音控制、车辆微系统技术与应用、车辆动态仿真与控制。 ●特色和优势:该学科的建设紧密结合汽车产业是柳州市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特点,以服务柳州和广西汽车产业为出发点,努力打造汽车及其零部件研发人才队伍和研究基地,在汽车零部件产品及技术开发领域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学科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有长期的科技合作,在柳州乃至广西汽车地方产业的发展中作出了积极贡献。■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 ●主要研究方向: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及应用、高能束技术及应用、机电一体化装备设计与制造。 ●特色和优势:该学科面向柳州市机械工业这一支柱产业,结合柳州市是广西机械工业重镇、“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和“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的特点,致力于建设机械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平台和高层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学科与柳工、柳柴动力等大中型企业有长期合作,一系列科研成果在地方冶金、制糖、机械、汽车、环保等行业的生产建设和传统设备、工艺改造等方面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物化工学科 ●主要研究方向:生化过程检测与控制、生物活性物质制备与应用,微生物育种与代谢控制发酵。 ●特色和优势:该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紧密结合广西的甘蔗、木薯、中草药、果蔬等地方特色生物资源,学科服务于广西的生物化工产业,特别是食品工业、生物质能源开发、制糖工业、制药工业、茧丝绸产业、化学工业、环境生态保护等领域,在生化过程检测与控制、生物质能源开发及产业化、糖业共性关键技术与设备的研究与开发、农副产品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精细化学品研发、中草药资源开发及中药现代化、茧丝绸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凝聚了一支以教授和博士为骨干、结构合理的学科队伍,多项成果在企业中推广应用,推动了地方经济产业的发展。■结构工程学科 ●主要研究方向:结构控制与动力检测、新材料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结构健康诊断及加固理论与方法、桥梁结构分析与工程控制。 ●特色和优势:该学科在围绕研究方向进行建设的,重点加强科研能力与水平提高。不仅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等方面资助立项研究,还在“纤维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预应力产品检测”等方向积极开展横向科研服务,为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作出了显著贡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企业管理学科●主要研究方向:组织结构与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与竞争秩序,智能管理与决策支持。 ●特色和优势:该学科积极为柳州地方经济服务,与柳州市各类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为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该学科的研究方向形成了自身特色和一定的优势,特别是在企业反倾销策略以及企业发展与战略管理方面的研究,比较系统地解决了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所面临的倾销与反倾销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对如何保持组织的活力与成长性,如何制定战略及实施战略,如何规避战略风险,获得并增强竞争的战略能力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应用意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主要研究方向:智能控制与智能自动化、过程控制与自动化装置、智能检测技术及应用、复杂系统的建模和优化及分析、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特色和优势:学科紧密结合广西工业发展的实际以及信息化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要求,以研究控制理论为先导,以产品的技术水平提升、自动化装置的设计研发和技术改造为重点,致力于解决广西及柳州工矿企业中的实际工程技术问题,在理论及应用上都取得较好成效,对广西和柳州的机械、汽车、制糖等重要行业的科技进步、产品测试技术和生产自动化水平提高做出了应有贡献。■应用数学学科 ●主要研究方向:无穷维动力系统、可积系统与孤立子;生物数学;值分布理论及其应用。 ●特色和优势:本学科侧重于非线性微分方程、动力系统、复分析等理论研究及其应用。运用非线性分析的方法研究无穷维动力系统、可积系统与孤立子、生物数学等领域。另外,在差分计算、随机微分方程、运筹学及其应用、宏观经济学方向的也作了深入的研究。获得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等方面资助立项研究。校级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数字化设计技术及应用、机械结构与系统动力学、结构优化设计、机械振动与噪声控制等。●特色和优势:该学科面向柳州市机械、汽车产业,针对机械及汽车零部件开展模块化设计、快速设计、优化设计等设计技术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针对旋转机械系统开展动力学研究,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对提高地方机械、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设计效率和设计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智能技术与智能信息处理、计算机网络及应用、计算机体系结构与嵌入式系统。 ●特色和优势:该学科根据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开展研究,获得了发明专利《遥控器》、实用新型专利《安全型电热膜加热器》、《交通流信息的传输装置》等多项专利。发明专利《遥控器》已经投厂生产,研究成果《交通流视频检测及自协调智能交通系统》已在柳州、北京等城市推广应用,产生了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学科继续发挥智能信息技术与系统、存储网格、可信计算、嵌入式系统等领域方向优势,积极建设与广西工业“14+4”框架体系、西江经济带发展、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急需的相关研究方向,加强与企业合作,为制造业信息化、汽车电子智能化、交通物流信息化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构建、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与社会主义城乡统筹发展、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问题研究。●特色和优势:该学科围绕研究方向进行建设,寻求错位发展,发挥优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相关研究拓宽了研究的新视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统筹发展和文化建设问题研究,深度契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和实践大众化的要求。近几年,四个研究方向都承担了省部级课题,五项研究成果获得省级人文社会科学奖,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现实性。■产业经济学●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组织与公司战略、产业演变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集聚与区域产业优化。●特色和优势:该学科结合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战略布局背景,发挥跨学科综合优势,重点探讨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政策等与区域产业及经济协调发展紧密相关的问题,提出了以规范企业竞争为基础创造良好成长环境和实现产业良性发展、以地区经济发展失衡预警为基础调整产业布局的理论和方法,以及从知识经济角度配置资源和实现产业现代化等问题,不仅承担完成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多项,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而且注意开展横向服务,为广西及柳州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及经济发展转型等提供决策参考和咨询服务。广西科技大学下设机械工程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管理学院,理学院,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财经学院,社会科学学院,体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鹿山学院(独立学院),医学院。医学院设有: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妇幼保健系),护理学院(护理系,助产系),药学院(药学系),口腔学院(口腔系),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管理系,卫生监督管理系),医学生物技术学院(医学影像系,医学检验系)。广西科技大学下设机械工程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管理学院,理学院,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财经学院,社会科学学院,体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鹿山学院(独立学院),医学院。医学院设有: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妇幼保健系),护理学院(护理系,助产系),药学院(药学系),口腔学院(口腔系),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管理系,卫生监督管理系),医学生物技术学院(医学影像系,医学检验系)。
医学类统计源期刊可以像我索要目录.推荐期刊省级期刊:吉林医学 现代诊断与治疗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哈尔滨医药 中外医学研究 医学新知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医学研究 亚太传统医药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亚太传统医药 医学信息 等国家级期刊:中国现代医生(浙江二级) 中国当代医药 中国医药导报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现代医药 中国实用医药 中国社区医师 中外医疗 中国中医药咨讯 中国健康月刊 中医临床研究 中医药管理杂志 等统计源核心: 中国医药导刊 医学综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安徽医学 河北医学 海南医学 四川医学 中国临床医生 中国医刊(浙江二级) 中国医学伦理学(浙江二级)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局解手术学杂志 中国现代普外科进展 医学与哲学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浙江二级) 中华中医药学刊(浙江一级)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浙江二级) 等北大核心: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中国全科医学 山东医药 重庆医学大学学报 现代妇产科进展 时珍国医国药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等 护理类核心期刊:齐鲁护理 护理实践与研究 护理管理杂志 中国护理管理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北大核心)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医学统计源期刊也称科技核心期刊,有595本。先例一部分给你。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基础医学与临床北京生物医学工程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中草药药学学报中国药学杂志中医杂志癌症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安徽中医学院学报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北京医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病毒学报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大连医科大学学报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四军医大学学报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福建医科大学学报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广东医学广东药学院学报广西医科大学学报广州医学院学报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贵阳医学院学报
《广东医学》这些都不错啊。我去年弄了,要提前准备哦核心的,找了这个帮忙他QQ是935990,信誉不错吧。主要看你是什么专业。你去看看吧。以下看有没有适合你的咯中国基层医药 科技核心,中国妇幼保健 核心刊 实用医学 北大核心,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科技核心,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国家级, 江西中医药 新中医 北大核心,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山东医药 北大核心 中国中医药科技 浙江一级,国家级 中华中医药学刊 浙江一级 中国职业医学 科技核心 眼科研究 北大核心 医学影像学杂志 科技核心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北大核心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中国药房 北大核心 天津中医药 现代实用医学 中国医师杂志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肠外与肠内营养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华西医学 科技核心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1、《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CN:44-1193/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半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实用医学杂志》以临床实用为基础,提高与普及相结合,主要报道全国各地各级临床医生及医学科研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实用性较强的临床经验、医学新技术、新动态等。
2、《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半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办刊宗旨显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在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消毒来菌、抗生系使用等工作中起导向作用。
3、《国际眼科杂志》
《国际眼科杂志》(CN:61-1419/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国际眼科杂志》为一综合性眼科专业学术期刊,涵盖面广、信息量大;包括眼科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及相关学科研究论文。
4、《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半月刊)创刊于1989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编辑出版的部级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旬刊),是中国科技优秀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CSCD期刊。
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王陇德副部长担任名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主任张阳德教授担任主编,面向全国公开发行。
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以及医学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论文以及医学信息、动态方面的文章。设有论著、综述、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学术交流、病例报告等专栏。
5、《按摩与康复医学》
《按摩与康复医学》:ISSN:1008-1879,是康复医学期刊中很热门,也很不错的一本期刊,半月刊,审稿周期短,出刊速度快。
《按摩与康复医学》创刊于1985年,曾用名《按摩与导引》,是由广东省中医药局主管,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主办的医学科技期刊。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根据你的问题,广东医学应该指的《广东医学》这本学术杂志《广东医学》简介:《广东医学》创刊于1963年,(半月刊)曾用刊名:(广东医药资料)由广东省卫生厅主管,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主办,是广东省历史最悠久的医学期刊,是反映广东省医疗卫生科研水平的综合性医学专业期刊,主要报道临床医学科研成果及实践经验,介绍基础理论和临床技术新知识,反映国内外医学科研的新动向、新进展。遵循理论与实践并进,以介绍实践经验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侧重提高的编辑方针。立足广东,面向全国;突出综合性,全方位、多层次为广大医药卫生工作员提供医药卫生信息交流与服务。 杂志类型:医药卫生综合类杂志-R 杂志级别:北大核心+CSCD 以上回答不知道是否能解决你的问题
《当代介入医学》是医学类的继续性电子期刊 。什么核心期刊也不是的,就是普通期刊。是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也算 普通国家级期刊吧
杂志当中就没有他的名字 所以 这个不好说 他是什么期刊
介入医学,是现代医学园地中的一朵美丽奇葩。她的神奇之处在于诊疗范围大,治疗难度高,在人体中探幽入微,几乎无所不能。它既能扭转内科药物对改变组织结构无能为力的窘迫,也能避免外科手术对机体“大刀阔斧”的伤害。它对人体损伤极小,可发挥的治疗效果却非常可靠,而且显著!所以,介入医生已经成为今天医学界的“新宠”。
现任职位:现任全军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军队心血管病介入诊疗质控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军区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湖北省介入质控中心专家组副组长、武汉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学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常委、湖北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学会常委、湖北省预防学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控制学会常委、湖北省中德医学协会常务理事、广州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委员、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湖北省分会理事、湖北省青年科协医科委员会理事、《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编委、《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编委、《临床内科杂志》编委、《华南国防医学杂志》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