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胆石病病机讨论论文

中医胆石病病机讨论论文

发布时间:

中医胆石病病机讨论论文

1 疏清通利排石汤治胆石症

【组成】 柴胡、九香虫各6克,徐长卿、延胡索、郁金、青蒿各15克,蒲公英、石见穿各30克,冬葵子、赤芍、鸡内金各10克,芒硝(分冲)4克

【用法】 1日1剂,水煎服。

【功用】 疏清通利,排石定痛。

【主治】 胆石病。症见右胁痛为主,引及右肩背。

【方义】

方中蒲公英、石见穿、赤芍、青蒿取其清肝利胆、化痰行瘀、透泄郁火、清退低热之用;冬葵子滑利,滑以去着,通窍利浊,排毒消炎;

九香虫配柴胡、郁金、延胡索、鸡内金理气止痛,上通下达,激活气机升降,使结石易于排出;徐长卿能调整脾胃功能,镇痛,消炎,尤对脘胁部的胀痛,配合郁金、延胡索,效验甚著;

更妙在以芒硝代大黄,更合久病体弱,胃气大虚,或年老患者之治,此即所谓取大柴胡汤之意也。疏清通利集于一炉,故疗效显著。

【附】

九香虫为蝽科昆虫九香虫的干燥体。味咸,性温;无毒。功能理气止痛,温中助阳。用于胃寒胀痛,肝胃气痛,肾虚阳痿,腰膝酸痛。

【朱批点睛】

湿热郁于胆经,结而为石,在三金汤(金钱草、鸡内金、广郁金)中,加用善于疏肝郁、散滞气、促使排石的九香虫6克,长于溶石的芒硝4克(分2次冲),每收佳效。

2 病 案

任某,女,年逾甲子。8年前,经B超确诊为多发性胆结石,右胁疼痛8年未断。

进脂肪肥甘即剧作,常有低热,舌淡红,白腻苔,脉弦小稍数,多方求治未瘥,证属湿热蕴阻,肝胆失利,求诊时乃正发作右胁剧痛,痛引右肩背。

先用“速效止痛散”:川楝子粉、生吴茱萸各30克,生吴茱萸打粉即用,久置无效, 醋调外敷右胁下,片刻,即痛胀均消。

此乃笔者验方屡用屡效,胆石或胆囊炎均效,借此公之于世。

再投“疏清通利排石汤”30剂,原方剂量如上,1个月后B超复查,结石消失,追访3年无复发。(《朱良春杂病廉验特色发挥》)

【体会】

胆石病的临床表现,多以右胁痛为主,引及右肩背。 清代程国彭治胁痛以重视气机升降为其特点。

朱师制方深谙此说,肝气从左而升,必赖肺气之肃降;而肺气从右而降,亦必赖肝气之升发,两者升降相因,脾胃居其中乃气机升降之枢纽,共同维持着人体生命活动的动态平衡。

程国彭指出:“伤寒胁痛,属少阳经受邪,用小柴胡汤,杂证胁痛,左为肝气不和,用柴胡疏肝散,七情郁结,用逍遥散,若兼肝火、痰饮、食积、瘀血,随证加药,右为肝移邪于肺,用推气散, 凡治实证胁痛,左用枳壳、右用郁金, 皆为的剂。然亦有虚寒作痛,得温则散,按之则痛止,又宜温补。不可拘执也。”

程国彭深入浅出地阐明了胁痛的病因病机,痛变部位,治法方药,使后世学者颇多启发。

朱师仿仲景大柴胡汤之意,结合程国彭之说, 对久病体弱寒热夹杂,气机升降失常的胆石患者自拟“疏清通利排石汤”。

此方乃师大柴胡汤之意,而不泥大柴胡汤之药,方中柴胡、郁金疏肝以解郁,从现代药理分析得知,郁金含挥发油,有促进胆汁分泌的排泄作用,并使胆囊收缩,有确切的利胆作用,且挥发油还可配合促助芒硝、内金溶解结石,故用于胆结石甚为合拍。

程国彭虽言实证胁痛右用郁金,其实郁金用于虚实夹杂之胆石症,即使剂量稍大,亦不损正气,实乃治胆结石最宜之品。

【附】

推气散(《重订严氏济生方》):枳壳、肉桂、片姜黄各15克,甘草(炙)9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6克,加生姜、大枣,煎汤调服,或热酒调服亦可,不拘时候。主治右胁疼痛,胀满不食。

3 方药传真

药用:生白芍15克,生甘草、炙甘草各10克,蒲公英30克,九香虫、乌药、芒硝(分冲)各5克,郁金、川楝子、瓜蒌仁各12克。

方中生白芍平肝安脾,合大剂量生甘草、炙甘草既甘缓和中、缓急止痛,又敛阴和阳,缓肝补脾;蒲公英甘寒养阴,合生甘草泻火清热解毒;九香虫、乌药、郁金、川楝子理气止痛,上通下达,使气机升降复常,促助诸药斡旋,使结石排出;芒硝合瓜蒌仁溶石、通窍滑利。诸药合参,共奏利胆排石,和中止痛之功。

主治胆石病合并胆囊炎、胃病,久服苦寒疏利药伤及肝阴,或因胆道手术损伤肝阴,术后仍复发结石;

或常发两胁疼痛,食后尤甚,稍食刺激物如食醋、苹果、西红柿、葡萄等偏酸食物等即痛剧,胃纳较差等。

【按】 临床实践证明,甘缓和中法,能扶正健脾排石。 此方对胆石病肝阴不足型,能补、能清、能润、能通,故可缓解胁痛或上腹痛,控制胆道感染。

本文选摘自《朱良春精方治验实录》,朱建平、马旋卿、强刚、王惟恒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

写论文时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选题,论文题目有了明确的选题后才能确定整个论文内容组成部分,而且医学类专业论文撰写的选题如果没有一定的新颖性,是很难投刊发表的。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医学类论文的题目有哪些_医学专业论文题目150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西医结合论文题目

1、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肿瘤化疗患者消化道毒副反应的疗效观察

2、 基于玄府理论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思维模式的构建

3、 中西医结合防治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的影响

4、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5、 消化心身疾病中西医结合整体诊治专家指导意见

6、 功能性便秘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7、 中西医结合新思维辨治脓毒症核心病机

8、 社区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9、 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

10、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11、 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12、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13、 胆石症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14、 癌症防控需“消灭+改造”的持久战——中西医结合值得期待

15、 中西医结合消化内镜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研究述评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19、 早泄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试行版)

20、 中西医结合改良肌内效贴对膝骨性关节炎影响的临床研究

21、 中西医结合疗法 对子 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激素水平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22、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23、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疗效Meta分析

24、 中西医结合早期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30例疗效观察

25、 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26、 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27、 放射性肺炎的发病机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28、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肺损伤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29、 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合理用药咨询门诊的实践与分析

30、 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

31、 慢性荨麻疹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32、 中西医结合治疗腺性膀胱炎研究进展

33、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34、 痔疮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3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

36、 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37、 短期规律中西医结合运动康复对冠心病病人心肺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38、 心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重点、策略及 方法

39、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肝性脑病的效果分析

40、 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肝胆胰疾病的现状与展望

41、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石病的现状与展望

42、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43、 中西医结合是系统化管理和个性化治疗的统一——从中医院管理和突出中医特色看中西医结合

44、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45、 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现状与展望

46、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疗效评价

47、 《中西医结合老年衰弱评估量表》的构建研究

48、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

49、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及血糖水平的影响分析

50、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护理专业 毕业 论文题目

1、人文护理模式应用于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2、家庭协同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影响

3、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4、探讨高职院校护理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5、OSCE考核方案在PBL护理实验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及研究

6、案例讨论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7、高职高专护理"三校生"病理学 教学方法 改革实践性探讨

8、精细化护理模式对眼科手术患者康复及护理质量提升的作用

9、全面护理对产妇中转剖宫产发生率的改善作用

10、本科护理伦理学课程的教学研究分析

11、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的影响

12、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

13、团体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血糖水平的影响

14、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知识认知及足部护理行为的影响

15、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开展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应用价值

16、行为转变理论的整体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

17、糖尿病产妇生产引起新生儿皮肤损伤的护理

18、优质护理对老年糖尿病疾病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19、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采取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的护理体会

20、手术室护理干预在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1、全过程针对性营养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22、标准化护理干预对胃溃疡伴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及内镜检查依从性的影响

23、微信平台的健康 教育 对高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价值体会

24、小儿肺炎合并糖尿病的整体护理临床效果观察

25、患有糖尿病骨科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6、营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27、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影响

28、中医情志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应激及血糖波动的影响

29、多样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30、血糖信息化在提升血糖监测率PDCA循环护理模式中的作用

31、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32、 儿童 抗癫痫药物超敏综合征临床特征及其护理干预策略分析

33、小儿推拿配合抚触护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观察

34、重力喂养配合体位舒适护理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影响

35、近二十年我国养老护理人员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36、护理管理在骨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37、团队培训模式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观察

38、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国内外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研究比较分析

39、围术期全流程综合护理在 种植 牙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40、三年制护理专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41、成人线粒体肌病护理1例

42、人体解剖学课程"运动系统"部分微课教学效果评价--以甘肃中医药大学2018级高职护理专业为例

43、趾骨骨折术后恢复期中医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44、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静脉溶栓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45、护理干预在降低手术室患者手术应激中的应用

46、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观察

47、分级护理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临床救治中的护理效果

48、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

49、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78例的优质急诊护理体会

50、肾内科病房护理标识专科化管理的实施与效果分析

医学检验免疫毕业论文题目

1、基于纳米颗粒的分子展示应用于超灵敏检测

2、SLE患者中几种新型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诊断价值的探讨

3、多肽酶检测和细胞表面荧光标记的新方法研究

4、区域检验服务协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5、胶体金喷膜仪的设计与开发

6、重庆市乡镇卫生院医疗资源的调查研究

7、基于氧化石墨烯和硫化铅纳米颗粒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研究

8、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快速诊断金标试纸条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9、纳米粒子免疫层析法在检测异位妊娠和膀胱癌中的应用

10、现代医院检验科模块化设计研究

11、酶免工作站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2、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血清快速测定的性能评估

13、基于微型压电与光谱生化分析系统的POCT新技术研究

14、长江三角洲地区犬猫皮肤真菌病调查及体外药敏试验

15、我国医学检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6、基于电化学分子信标基因传感技术的HIV-1核酸检测新方法研究

17、Free β-hCG和PAPPA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的研制

18、乙肝快速分析仪的研究与开发

19、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中PPAR γ的作用研究及相关炎症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建模分析

20、综合性医院医学检验资源优化管理研究

21、全自动多功能免疫检验过程关键问题的优化研究

22、HMGB1通过NF-κB激活TGF-β1诱导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

23、若干病毒感染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24、现代综合医院检验中心空间设计研究

25、大型公立医院创建医学独立实验室可行性研究

26、高血压病证型与血清褪黑色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27、医用臭氧与α-干扰素对照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28、网织血小板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应用

29、G公司第三方独立医学实验室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30、临床毛细管电泳的研究

31、基于光电检测与信息处理技术的纳米金免疫层析试条定量测试的研究

32、贫铀长期作用后的吸收分布特点及其主要蓄积器官的损伤效应研究

33、基于磁性微球的PMMA微流控免疫分析芯片系统的研究

34、hr HPV、L1壳蛋白、p16蛋白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及诊断价值研究

35、76例急性白血病的MICM分型及预后

36、国产化学发光法诊断系统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评价

37、蛋白A-藻蓝蛋白β亚基双功能蛋白的性质及其在免疫检测中的应用

38、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开展现状及检验项目合理化设置研究

39、__医学检验集团发展战略研究

40、胃肠肿瘤标志物诊断大肠癌之检验医学实践

41、广州KM公司分析前流程优化方案制定

42、医学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43、脑脊液中ADA、LA、CRP、LDH的检测在小儿颅内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44、MiR210和Stat3全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的表达通过HIF-1α通路对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45、医学检验器材智能化物流系统的设计与运营

46、上海市嘉定区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检验质量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47、六西格玛管理在临床检验流程中的应用研究

48、基于纳米材料修饰的新型生物传感器检测D-二聚体

49、新城疫快速诊断金标试纸条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50、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蛋白的原核表达和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分子诊断研究

2021医学类论文的题目有哪些相关 文章 :

★ 优秀论文题目大全2021

★ 大学生论文题目大全2021

★ 大学生论文题目参考2021

儿科医学论文题目

2021毕业论文题目怎么定

★ 优秀论文题目2021

★ 2021策论文范文6篇

★ 关于医学的学术论文(2)

★ 医学论文选题的四大基本方法

★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大全选题

朱培庭教授临证经验丰富,尤长于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病及外科炎性急腹症的中西结合治疗。 治结石喜用养肝柔肝,疗感染善清热通下。 (1)胆石患者多阴虚 朱培庭教授临证30余年,发现胆石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常表现为胁痛隐隐,头目眩晕,口干口苦,大便干结,舌尖红起刺,或有裂纹,舌苔光,脉细数,证属肝阴不足。朱教授曾总结了274例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病的辨证规律,发现属肝阴不足者有152例,占,而且,50岁以上年龄组中,肝阴不足型所占比例达,究其因,大致有三,一是自然因素,《内经》曰:“年至四十阴气自半而起居衰”,“男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男子“64岁而精绝,女子47岁而经断。夫以阴气之成,止供给得30年之视听言动已先衰矣”。二是疾病发展使然。胆石病间歇期,邪浊留恋,易暗耗阴血,在急性发作期,邪从燥化,燥热伤阴,此所谓“久病必虚”、“阴精难成而易亏”之理。三是医者治疗使然。对于胆石病一般分为气郁、湿热、脓毒三型,施以大量疏肝理气、清热、燥湿、凉血、解毒之品,然而辛燥苦寒之品最易伤津耗血。劫伤肝阴而留肝阴不足之患。另有手术一法,更易直接损害肝脏的正常形态结构而至肝阴不足。据朱培庭教授统计,胆道术后肝胆管残余结石患者中,肝阴不足型占,足以说明手术可损伤肝阴。(2)养阴益气是基础既然胆结石患者多表现为阴虚,治疗胆石病自然不能囿于“疏肝利胆”之陈规,朱培庭教授独辟蹊径,倡“养肝柔肝”之法,养阴益气则是养肝柔肝的基础。肝阴不足,宜采用“补其不足”的方法治之,朱培庭教授遣生地、枸杞子、首乌滋养肝阴。然而,朱培庭教授知常达变,深知“阴阳相济之妙用也,善补阴者必于阳中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每于方中加黄芪、太子参,前者补气升阳,以助阴生,后者气阴双补。对于肝阴不足型胆石病如此,对于肝胆气郁型胆石病,朱培庭教授亦注重养阴益气,是为“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脾”之理,体现了叶天士倡导的“务必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防治原则。(3)肝为刚脏不可伐朱培庭教授常谓,胆石病病在胆而根在肝,胆病当从肝论治。然而,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肝气肝阳常有余,肝血肝阴常不足,从肝治胆切不可伐劫肝阴。一般认为,胆石病多属肝胆气郁,“疏肝解郁”法切中病机,柴胡、枳实、木香、陈皮、青皮为必用之品。朱培庭教授认为,即使是“肝胆气郁”型胆石病,疏肝解郁之品仍当慎用,此类药物辛燥居多,易耗气伤阴,用之失度,于病无益,反而加害。柴胡性能升发,易于耗气而劫肝阴,朱培庭教授基本不用,枳实味辛苦,能破气,木香辛温香燥,有伤阴之嫌,两者朱教授很少使用,陈皮、青皮,辛温苦燥,性烈耗气,朱教授虽每每同用,但剂量很小。当患者有肝气郁滞之征时,朱培庭教授多用玫瑰花、绿萼梅、香附等甘酸性平力缓之品,对于肝阴不足型者,朱培庭教授置“疏肝解郁”之常法于不顾,重用养阴益气之品,真可谓丝丝入扣,步步可法。(4)先天后天宜兼顾肝与肾,肝与脾,关系均十分密切,有“肝肾同源”、“肝病传脾”之说。肾为先天之本,肝肾阴阳息息相通,肾精不足。无以滋养肝阴,可致肝阴亏虚。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虚气血生化无源,必至肝阴不足。因此,朱培庭教授在滋养肝阴时。不忘益肾健脾,益肾用熟地、山茱萸、山药,是取“六味地黄”之意,健脾用茯苓、白术、炙甘草,是为“四君”之法。朱培庭教授认为,脾胃于患者最为要紧,不管是什么灵丹妙药,如果倒胃口,大概不会有效果,因此。朱培庭教授用药绝无败胃伤脾之品。朱培庭教授常让患者少量进食后徐徐“品”药,如同品咖啡一般,实为经验之谈。 “中药胆宁汤在防治胆色素结石中调节肝胆汁代谢的研究”于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批准号为39070989,于1989年12月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鉴定。论文发表于上海中医药杂志1990(6):1-7。该研究应用豚鼠胆色素结石模型对疏肝理气中药胆宁汤进行防石作用、对致石性胆汁影响的观察,证实胆宁汤能显著降低肝脏、胆汁β葡萄糖醛酸酶活力,降低胆汁中游离胆红素与钙离子含量,逆转成石趋势,使实验动物的成石率由下降至,(p<),有明显的防石作用。胆宁汤能作用于肝细胞水平,使变性的肝细胞超微结构恢复正常,肝脏脂肪变性由下降至(p<),有非常显著的抗脂变能力,可增加胆囊上皮细胞吞饮活动,使细胞肿胀变性消退,能显著提高肝酶活性与显著降低Mg-ATP酶活性。在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成功地开发出上海地区第1个国家级三类中药新药胆宁片。 于199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批准号为39070989,已于1992年12月5日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托上海市卫生局主持的鉴定。论文发表于上海中医药杂志1991年第10期46页、第11期47页。 该研究通过复制豚鼠胆色素结石模型,证实肝细胞水平是胆石病发生和发展的枢纽环节。应用该模型对养肝柔肝中药与养肝柔肝 疏肝利胆中药进行防治胆色素结石的观察,结果显示两种方法都能降低β-葡萄糖醛酸酶活力、胆汁中游离胆红素百分比与胆汁中钙离子含量,具有明显的防石作用。通过对豚鼠肝质膜ATP酶活性改变与肝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观察,发现两种方法都能作用于肝细胞水平,具有抗肝细胞脂肪变性和逆转肝细胞超微结构异常变化的作用。根据这一研究成果开发的“养肝利胆冲剂”在临床应用收到了很好的疗效,提示“肝阴不足”反映了胆石病的部分本质。

中医胆石病病机研究论文

3000字的文献可以找到其它很多这类文献呀~免费查阅的你可以自己去看看汉斯的(中医学)

1 诊疗模式和主体诊疗模式所谓诊疗模式,是对一种医学在诊断和治疗中主导思想的高度概括,是用精炼的语言对该医学临床思路的扼要表述,并能反映出其学术特色。自古以来,关于中医学的诊疗模式存在多种说法,如治病求本、辨病治疗、辨证论治、察质论治及对症治疗等。在诸诊疗模式中,最重要最常用,且在很大程度上能主导或涵括其它诊疗模式者,称为主体诊疗模式。诊疗模式不同于医学模式,后者是指一种医学认识和处理疾病的基本观点或出发点,比较抽象和理性,如“生物 . 心理 . 社会”,被认为是现代医学模式,而前者则是对一种医学的诊疗规律和临床思路的集中表述,比较具体和实际,如前述的“辨病治疗”之类。 审机定治是《内经》的主体诊疗模式《内经》为中医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诊疗模式当然也不例外。在《内经》中论述过的众多诊疗原则中,最强调者莫过于“治病必求于本”(《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这里,“治”兼诊断和治疗二义,“本”指疾病的本质、根源,此处具体指阴阳失调的病机。而《素问 . 至真要大论》在论及诊治有假象的病例时指出:“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告诫不要被疾病的假象所迷惑,应首先识别其真正的病因病机,然后针对病机而治。该篇还以“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为例,说明若只看到疾病表面的热、寒现象,抓不住其阴虚、阳虚的内在本质,必然误治。正是基于审察病机便是 “求”病之“本”这一认识,该篇才反复强调“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对此,元代名医朱震亨曾断言:“考之《内经》曰‘治病必求其本’,《本草》曰‘欲疗病者,先察病机’,此审病机之意也。”“此求其病机之说,与夫求其本,其理一也。”〔1〕对于中医学来说,病机就是对疾病本质的高度概括。而“审察病机”,则是透过疾病的现象——症状、体征等,去探求疾病的本质——病机。可见,《内经》治病求本的诊疗思想可用“审机定治”一词简明地表述之。由《内经》奠基的中医临床工作可分为五个环节或步骤,即四诊、辨证、识机、立法和处方。在中医的诊断过程中,四诊是为辨证收集必要的临床信息(即以症状、体征为主的证候),辨证则是运用中医理论对证候进行思维加工,最后识别病机及病名。而在中医的诊断结论中,病机为主体,病名是次要的。因为确立治疗法则的主要依据是病机而不是病名,因而识机便成了辨证的目的和归宿。《内经》虽无“辨证”一词,但审察病机(审机)以辨析证候为基本手段, “审机”实已概括了辨证和识机的内涵。中医临证时确定治疗法则的要素虽多,但首要的、根本的依据却是从诊断中获得的病机结论,而处方只不过是落实治则的具体方法和措施。由此观之,中医的诊断主要是对病机的求本诊断,中医的治疗首先是针对病机的求本治疗。而“审机定治”一词则切中肯綮地勾画出了中医学基本诊疗规律和临床思路要领。为此,明代大医张介宾极力推崇《内经》所述的“病机十九条”:“此正先圣心传,精妙所在,最为吃紧纲领……夫病机为入门之道,为跬步之法。”〔2〕《灵枢 . 本神》强调:“五脏不安,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所谓审“病形”、知“虚实”,就是辨证识机,简称“审机”;“谨而调之”,是谓针对五脏的虚实病机,分别采取相应的补泻调治法则。这是《内经》重视并阐述“审机定治”诊疗模式的一个例证。《内经》也论及其它诊疗模式。例如,《灵枢 . 痈疽》用“菱翘饮”治疗“败疵”,属一病一方,乃“辨病治疗”之例;而《灵枢 . 根结》所谓“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此皆因气剽悍滑疾也,”则是“察质(体质类型)论治”之例。然而,这两种诊疗模式在《内经》中仅处于次要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从属于“审机定治”。可以断言, 把 “审机定治” 看成是《内经》倡导的主体诊疗模式是毋庸置疑的。2 “审机定治”对中医学的深远影响 建立了中医学诊治疾病的主导思想由于《内经》提出并倡导的治病 求本——“审机定治”诊疗模式,概括了中医临床思路的要领,揭示了中医学的基本诊疗规律,能够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两千年来已被历代医家奉为圭臬,成为中医诊治疾病的指导思想和首要原则,即中医学的主体诊疗模式。试举数例为证。东汉医圣张机在《伤寒杂病论 . 自序》中说:“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这里“见病知源”就是辨证识机之意。《伤寒论》126 条:“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前四句属辨证,“有血(瘀血)”为识机,“下之”谓立法,“抵当丸”是处方。全条证、机、法、方一气呵成,充分体现了审机定治的经旨。唐代大医孙思邈指出:“夫欲理病,先察其病源,候其病机。”〔3〕 强调察候病机是医者临证治病的首务。金代名医刘完素亦说:“故察病机之要理,施品味之性用,然后明病之本焉。故治病不求其本,无以去深藏之大患。”〔4〕突出了审机和施治之间的因果联系。明代宿医周子干认为:“见病医病,医家大忌,……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5〕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求其证之所以然”,即审机的极端重要性。当代已故名医岳美中也指出:“见症状要进一步追求疾病的本质,不可仅仅停留在寒热虚实的表面上,……务期细密,才能丝丝入扣,恰合病机。”〔6〕要求医生审察病机必须细致、准确,使之同实际病情完全一致,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奠定了中医学的主要学术特点和优势人们谈论得很多的中医学特点是“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然而这正是由审机定治的诊疗原则所决定的。因为同病之所以异治,是因其病机不同,异病之所以同治,是因其病机相同。整体失衡的疾病观和整体调节的治疗观是中医学的另一特点和优势。所谓“整体失衡”,是说人之患病,乃一定病因作用下人体内部及体内外的平衡协调状态遭到破坏,即整体失衡或曰“阴阳失调”的结果。具体可表现为寒热盛衰、邪正虚实、气血津液失常等多种类型,而这些都属于病机的范畴。因此,弄清某一患者现阶段整体失衡的具体内容,就是识别其当前的病机。所谓“整体调节”,就是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机结论,施以或补或泻,或温或清,或固或通等适宜的治疗法则及相应方药,使患者机体达到新的整体平衡协调,从而恢复健康。可见,中医学整体观念在临床上的落实,亦依赖于审机定治这一诊疗模式的贯彻。人、病兼治而以治人为本是中医学的又一特色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中医不仅辨病治病(包括中医和西医的病种、病名),更要知人治人。每种疾病虽有自己特定的临床表现、病程经过及诊疗规律,然而医生临床上面对的并非抽象或概念的疾病,而是某一患病的个人。每个患者都是具有精、气、神而能自主活动的生物体,因而病人远比疾病复杂而多变。所以治人重于、难于治病。《素问 . 疏五过论》之“从容人事,以明经道”和《灵枢 . 师传》的“便病人”就寓此意。“治人”的重点又在调神。如《素问 . 汤液醪醴论》告诫:“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由于病人精、气、神的状态及变化均可集中反映在经诊断得出的病机结论中,审机定治实为人、病兼治的重要途径和良好形式。其二,治人为本的核心是“因人制宜”的治则,它要求治疗时应充分考虑到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类型、职业、爱好、饮食及生活习惯等对病情的影响,而这些影响也程度不等地蕴涵其病机结论之中。例如,幼儿易虚易实,老人气血虚弱滞涩,妇女有余于血而不足于气,体质类型不同者对病邪的易感性和对病性的趋同性亦不同等,这些病理因素全都以一定的形式参与了病机的形成。可以断言,审机定治是构建中医学治人为本特色思想必不可少的基石。 为中医学理论的规范化创造了条件鉴于中医学的流传和教育长期沿袭私相授受的方式,中医理论中不少术语、概念的解释和使用存在着混乱和分歧,这对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及走向世界极为不利。而审机定治的诊疗模式可为澄清其中一些重要的词语作出贡献。例如,中医常用的“证”或“证候”,即《内经》所说的“病形”、“病状”,皆指疾病的现象,乃中医诊断的凭证。而治病求本的“本”——病机,才是疾病的本质。因此,有些教科书把“证”释为综合病邪、病性、病位等要素的“病理概括”,实即与病机概念等同,这显然混淆了疾病的现象和本质,是不可取的。又如,所谓“辨证论(施)治” 被视为中医学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而风行一时,然而如前所述,在中医临床过程中,辨证是为识机服务的,病机才是中医诊断的主体和中医治疗的首要依据。而“辨证论治”一词中缺乏关键词“病机”,则诊断既落不到实处,治疗又失去了依据,中医学的基本规律和临床思路便表达不出来。因此,它的文字构成同它所欲表达的内容差距较大,而“审机定治”却能胜任这一任务。 为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提示了方向中医学的历史和现状业已证明,审机定治作为中医学的主体诊疗模式,是推动中医学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强大动力,病机学已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当之无愧的核心。〔7〕目前,中医学正处于现代化及国际化的“前夜”,其发展的突破口便成为中医学界与中西医结合学界关注的焦点。中医学术发展史表明,历代名医成就的取得,各种学术流派的形成,无不来自新的病机观点的创立或原有病机观点的深化。考察中医临床、教学、科研的现状就会看到,病机研究进展缓慢和病机理论的滞后,已成为制约上述诸领域迅速发展的“瓶颈”。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医学的有识之士大多认为,中医学的现代研究应从“证”的实质着手,而这里所谓的“证”是指由某一病机引起并以其命名的证型(证候类型)。如“脾虚证”就是由“脾虚”病机引起的证型,换言之,食少、纳呆、腹胀、泄泻、身倦乏力等一组证候仅是“脾虚证(型)”的外在表现,而“脾虚”这一病机才是其内在实质。因此,从证的实质着手意味着重点研究各种病机的形成、变化机制及其物质基础等。总之,抓住病机研究这个突破口,就能带动整个中医药事业全面、深入的发展。

以史为鉴,试论中医学的特点 中医学是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气、阴阳、五行学说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以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及康复保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中医学的思想体系宗儒释道三教,以儒家、道家的“中和”、平衡思想为思维方法的主线;其方法论具有多维特质,注重整体和强调平衡;其思维方式呈现多层次、多元化的特征,以比较、演绎、类比、以表知里、试探和反证为具体的思维方法。中医学的医学观和方法论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以“中和”思维为核心,辨证思维居主导地位,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的科学思维观。中医学理论体系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是经千百年文化积淀融合而成,不仅对现代医学,特别是未来生命科学和未来医学科学,都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古代哲学观认为,自然界是由某些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并以此分析客观事物的整体性及辩证的层次关系。中医学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作为建构自己理论体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观察、分析、认识和处理是从整体出发,注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统一性和联系性。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在辨识和诊治疾病的思维与实践过程中所采用的基本原则,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对疾病进行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恒动观和辩证观,也是中医学基本特点之一。 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机本质的概括。它不仅仅是指疾病过程中某个阶段的一组症状群,而且还反映了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邪正盛衰和病变趋势及转归,因此证比较准确地揭示了疾病本质和病理特征,使论治能够针对病原有的放矢。为临床立法、处方遣药提供可靠依据。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收集到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势,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即通过疾病外在表现认清病变本质,分析并寻求疾病病变的关键或症结所在。辨证的过程,就是辨证与论治,就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理论体系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因而是指导中医临床诊治的基本原则。 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是密切相关的,而辨证尤重于辨病,因为证是反映疾病的本质和属性,是认识疾病的基础。如果疾病的治疗缺乏疾病阶段性和类型性本质的准确认定,那么针对性的有效治疗,将无从谈起。当然,若仅以证候的差异去认识疾病,而不考虑疾病的整个过程或全貌,是难以界定和判断疾病所处的某一阶段的病变本质。因为“病”是“证”的综合和全过程的临床反应,“病”对“证”有制约作用,“证”的内容和转化规律均是以“病”为前提条件的。如同为肾阳虚证,泄泻肾阳虚证的主症是五更泄泻,泻后则安,可不出现水肿;水肿肾阳虚证的主症是面浮身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泄泻可不出现。由此可见,证候的主症依所属病种不同各有侧重,治疗也随病种的差异而有所区别,在温补肾阳的同时,前者佐以固涩止泻;后者兼以化气行水。这种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诊治思路,有利于提高中医临床的诊治水平。

具体的我也不知该怎么说,给个思路吧:大医上可医国......

中医胆石病病机分析论文

1 疏清通利排石汤治胆石症

【组成】 柴胡、九香虫各6克,徐长卿、延胡索、郁金、青蒿各15克,蒲公英、石见穿各30克,冬葵子、赤芍、鸡内金各10克,芒硝(分冲)4克

【用法】 1日1剂,水煎服。

【功用】 疏清通利,排石定痛。

【主治】 胆石病。症见右胁痛为主,引及右肩背。

【方义】

方中蒲公英、石见穿、赤芍、青蒿取其清肝利胆、化痰行瘀、透泄郁火、清退低热之用;冬葵子滑利,滑以去着,通窍利浊,排毒消炎;

九香虫配柴胡、郁金、延胡索、鸡内金理气止痛,上通下达,激活气机升降,使结石易于排出;徐长卿能调整脾胃功能,镇痛,消炎,尤对脘胁部的胀痛,配合郁金、延胡索,效验甚著;

更妙在以芒硝代大黄,更合久病体弱,胃气大虚,或年老患者之治,此即所谓取大柴胡汤之意也。疏清通利集于一炉,故疗效显著。

【附】

九香虫为蝽科昆虫九香虫的干燥体。味咸,性温;无毒。功能理气止痛,温中助阳。用于胃寒胀痛,肝胃气痛,肾虚阳痿,腰膝酸痛。

【朱批点睛】

湿热郁于胆经,结而为石,在三金汤(金钱草、鸡内金、广郁金)中,加用善于疏肝郁、散滞气、促使排石的九香虫6克,长于溶石的芒硝4克(分2次冲),每收佳效。

2 病 案

任某,女,年逾甲子。8年前,经B超确诊为多发性胆结石,右胁疼痛8年未断。

进脂肪肥甘即剧作,常有低热,舌淡红,白腻苔,脉弦小稍数,多方求治未瘥,证属湿热蕴阻,肝胆失利,求诊时乃正发作右胁剧痛,痛引右肩背。

先用“速效止痛散”:川楝子粉、生吴茱萸各30克,生吴茱萸打粉即用,久置无效, 醋调外敷右胁下,片刻,即痛胀均消。

此乃笔者验方屡用屡效,胆石或胆囊炎均效,借此公之于世。

再投“疏清通利排石汤”30剂,原方剂量如上,1个月后B超复查,结石消失,追访3年无复发。(《朱良春杂病廉验特色发挥》)

【体会】

胆石病的临床表现,多以右胁痛为主,引及右肩背。 清代程国彭治胁痛以重视气机升降为其特点。

朱师制方深谙此说,肝气从左而升,必赖肺气之肃降;而肺气从右而降,亦必赖肝气之升发,两者升降相因,脾胃居其中乃气机升降之枢纽,共同维持着人体生命活动的动态平衡。

程国彭指出:“伤寒胁痛,属少阳经受邪,用小柴胡汤,杂证胁痛,左为肝气不和,用柴胡疏肝散,七情郁结,用逍遥散,若兼肝火、痰饮、食积、瘀血,随证加药,右为肝移邪于肺,用推气散, 凡治实证胁痛,左用枳壳、右用郁金, 皆为的剂。然亦有虚寒作痛,得温则散,按之则痛止,又宜温补。不可拘执也。”

程国彭深入浅出地阐明了胁痛的病因病机,痛变部位,治法方药,使后世学者颇多启发。

朱师仿仲景大柴胡汤之意,结合程国彭之说, 对久病体弱寒热夹杂,气机升降失常的胆石患者自拟“疏清通利排石汤”。

此方乃师大柴胡汤之意,而不泥大柴胡汤之药,方中柴胡、郁金疏肝以解郁,从现代药理分析得知,郁金含挥发油,有促进胆汁分泌的排泄作用,并使胆囊收缩,有确切的利胆作用,且挥发油还可配合促助芒硝、内金溶解结石,故用于胆结石甚为合拍。

程国彭虽言实证胁痛右用郁金,其实郁金用于虚实夹杂之胆石症,即使剂量稍大,亦不损正气,实乃治胆结石最宜之品。

【附】

推气散(《重订严氏济生方》):枳壳、肉桂、片姜黄各15克,甘草(炙)9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6克,加生姜、大枣,煎汤调服,或热酒调服亦可,不拘时候。主治右胁疼痛,胀满不食。

3 方药传真

药用:生白芍15克,生甘草、炙甘草各10克,蒲公英30克,九香虫、乌药、芒硝(分冲)各5克,郁金、川楝子、瓜蒌仁各12克。

方中生白芍平肝安脾,合大剂量生甘草、炙甘草既甘缓和中、缓急止痛,又敛阴和阳,缓肝补脾;蒲公英甘寒养阴,合生甘草泻火清热解毒;九香虫、乌药、郁金、川楝子理气止痛,上通下达,使气机升降复常,促助诸药斡旋,使结石排出;芒硝合瓜蒌仁溶石、通窍滑利。诸药合参,共奏利胆排石,和中止痛之功。

主治胆石病合并胆囊炎、胃病,久服苦寒疏利药伤及肝阴,或因胆道手术损伤肝阴,术后仍复发结石;

或常发两胁疼痛,食后尤甚,稍食刺激物如食醋、苹果、西红柿、葡萄等偏酸食物等即痛剧,胃纳较差等。

【按】 临床实践证明,甘缓和中法,能扶正健脾排石。 此方对胆石病肝阴不足型,能补、能清、能润、能通,故可缓解胁痛或上腹痛,控制胆道感染。

本文选摘自《朱良春精方治验实录》,朱建平、马旋卿、强刚、王惟恒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

胆 胆居六腑之首,又属于奇恒之腑。胆与肝相连,附于肝之短叶间。胆与肝又有经脉相互络属,而为表里。《素问·本输》称“胆者,中精之府”内藏清净之液,即胆汁,胆汁直接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 胆的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胆汁的化生和排泄由肝的疏泄功能所控制和调节。其由肝之精气所化生,汇集于胆,泄于小肠,以助饮食物消化吸收。若肝失疏泄,则可导致胆汁生成和排泄异常,影响饮食消化吸收,则可出现多种消化不良症状,如厌食、腹胀、便溏等;胆汁外溢则发为黄疸,表现为目黄、身黄和尿黄等。 由于胆本身并无传化饮食物的生理功能,且贮藏精汁,故又属奇恒之腑。胆汁是从肝脏中分泌出来的,中医上认为胆经是一条从头到脚的经络,胆经受寒往往会导致经络流动不顺畅,从而直接影响到人体的消化。胆经最容易受寒的地方是大腿外侧,这个地方也是最容易积存寒气的部位。这段胆经敲打起来最为顺手,建议最好将这个运动养成终生奉行的习惯,每天只要10分钟不到就可以完成了。 胆病有胆囊炎、胆石症 胆囊炎、胆石症,是两个独立的疾病,但两者常互为因果,合并存在,临床表现都以有上腹疼痛为特点,预防及治疗又有许多相同之处,故一并论述。胆囊炎分急性、慢性两种,急性胆囊炎治不及时可能转变成慢性,而慢性胆囊炎又常以急性发作的形式出现。无论是急性或慢性胆囊炎,皆可合并胆石症,而胆石症又可导致胆道梗阻,在胆汁滞留基础上发生胆囊感染。本病属中医学“结胸”、“胁痛”、“黄疸”、“癖黄”等范畴。未病先防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志忧郁是预防本病的重要前提。根据临床观察,绝大部分患者在病前都有情志不畅史。 饮食有节,避免过食油腻、肥甘之品及生冷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以及富于营养且易消化的食品。 当发生肠道寄生虫,尤其是蛔虫感染时,要积极治疗,避免逆行感染。 彻底治疗邻近器官的炎症,以防炎症扩散,波及胆道。 中年女性及肥胖之人,要加强体育锻炼,合理减肥,增强体质,防患于未然。既病防变 患该病后,除右上腹疼痛外,更主要的是影响了消化功能,表现为食欲不振等。迁延日久,体质日衰,甚则由于结石嵌顿而出现胆绞痛等危症,因此应尽早彻底治疗。已经发病之人,更应遵照以上所述的预防措施,同时积极服药治疗。当发生急性胆囊炎时,要彻底治疗,临床症状消失后,仍需坚持用药一周,避免迁延不愈。(一)中药治疗1.右上腹间歇性闷痛,脘腹胀满,暖气频作,食欲不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者,为肝气郁结,宜舒肝解郁,利胆止痛。方用清胆汤加减:柴胡10克、黄连10克、半夏10克、枳壳10克、郁金10克、元胡10克、川楝子10克、木香10克、白芍15克、生大黄10克(后下)。2.右上腹痛较甚,压痛明显,发热恶寒,口苦咽干,恶心呕吐,不思饮食,皮肤黄染,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者,为湿热蕴结,肝胆热盛,宜清利湿热为主。方用清胆利湿汤:柴胡10克、黄连10克、半夏10克、木香10克、郁金10克、车前子10克、木通10克、山栀10克、龙胆草10克、茵陈15克、生大黄12克(后下)。3.右上腹持续剧痛,明显压痛及反跳痛,高热不退或寒热往来,全身黄染,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色深如茶,舌质红绛,苔黄糙或有芒刺,脉滑数或沉细。甚或神昏谵语,四肢厥冷者,为湿热化火,热毒内陷。宜舒肝理气,通利湿热,清热解毒。方用清胆泻火汤加减:柴胡15克、黄芩15克、虎杖15克、半夏10克、山栀10克、木香10克、郁金10克、茵陈30克、龙胆草15克、生大黄10克(后下)、芒硝10克(冲服)。(二)“总攻”疗法此法是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现举例如下:胆通排石汤:金钱草30克、茵陈30克、海金砂30克、郁金15克、枳壳12克、木香12克、大黄10~15克(后下)、栀子10克、芒硝10克(冲服)。总攻程序:每周总攻2~3次,6~7次为一个疗程。药物及时间举例如下:此法是中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是治疗胆道结石的最好治法。结石横径不超过一厘米,直径不超过三厘米,大多病例的结石,均能排出。现举例如下:时间 治疗措施7:30 排石汤一付(浓煎300毫升),口服。8:30 吗啡5毫克,皮下注射(胆绞痛发作期不用)。9:10 阿托品毫克皮下注射。9:15 33%硫酸镁40毫升,口服。9:20 %稀盐酸30毫升,口服。9:25 脂肪餐(油煎鸡蛋2~3个或肥肉3两)。9:30 电针右胆俞(阴极)月、日,梁门或太冲(阳极)。(三)针刺疗法 取胆囊穴、足三里、中脘、阳陵泉、胆俞、太冲、支沟等穴,采用强刺激泻法。耳穴取神门、交感、胆囊、胰、十二指肠穴,每次两侧各选穴2~3个,捻转中、强刺激,留针20~30分钟。(四)单验方1.板兰根30克、蒲公英15克、茵陈15克、生大黄9克(后下),黄芩9克、黄柏9克、川厚朴6克、玄明粉9克(冲服),每日一剂,水煎服。2.白金丸,晨服3克,或指迷茯苓丸,晚服9克,10至30天,为一疗程。(五)碎石疗法 胆石直径大于厘米,排出困难者,可用碎石机碎石,再经排石机排石治疗,大多数患者疗效满意。(六)手术 经以上方法治疗,均无明显疗效,应手术根治。胆息肉胆囊息肉是形态学的名称,泛指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病理上分为1、肿瘤性息肉如腺瘤和腺癌;2、非肿瘤性息肉如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和腺肌增生。由于胆囊息肉术前难以确诊性质,故统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固醇息肉是胆囊黏膜面的胆固醇结晶沉积;炎性息肉是胆囊黏膜增生,呈多发,直径常小于1厘米,多同时合并胆囊结石和胆囊炎;胆囊腺肌增生是胆囊的增生性改变,如为局限型则类似肿瘤,但呈良性经过。 本病大部分是体检时由超声检查发现,无症状。少数病人可有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食欲改变等,体检可能有右上腹压痛。确诊依靠常规超声,内镜超声,螺旋CT等。 胆囊息肉治疗的原则:大多数胆囊息肉为良性病变。胆囊息肉少数可能为早期癌或可发生癌变,如下可视为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直径超过厘米,年龄超过50岁,单发病变,息肉逐渐增大,合并胆囊结石应积极手术。手术的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开腹胆囊切除术(OC)。 目前西医针对胆囊息肉的处理方式主要是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手术时所产生的并发症,如肝外胆管损伤、血管损伤、脏器损伤等,无论哪一种并发症,一旦发生,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二是,手术治疗只是针对病灶,而没有针对病因,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正所谓治标而不治本。 治标治本是中医药在治疗胆囊息肉领域中的优点之一,尤其近几年来,中医对胆囊息肉的治疗开展了前瞻性多途径的临床研究,疗效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由于中医药通过调整人体脏腑功能以及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且不会引起药物依赖性,更不会引起医源性疾病的发生,因而受到众多患者的欢迎。下面是央视一个采访记录:央视国际 2004年03月12日 16:10 1、王秋生 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微创外科主任医师 著名腹腔镜外科专家 从事胆囊息肉方面的临床病理研究达15年 独家积累胆囊息肉的手术病例600余例 发表论文80余篇 主编参编学术专著20余部。(左图) 2、张正 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检验学会常委 曾进修于日本东京临床医学研究所亚洲肝病中心 多年从事微生物及传染病的实验室诊断研究 6次获国家卫生部及市卫生局科教奖 发表论文80余篇。(右图)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您们好!这里是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直播节目,今天我们来聊的是胆囊息肉方面的问题。 记者:杨吉祥老先生是一名退休干部,身体一直特别硬朗,但是2000年的一次体检却打破了老杨平静的生活。 患者:体检(B超)发现了厘米胆囊息肉,我的印象中息肉就是瘤子,很担心。瘤子分为良性和恶性,我很自然就想到了会不会是癌症。 记者:其实每年体检像杨大爷这样被检查出有胆囊息肉的人还不少,据统计在我国胆囊息肉的患者约为5000万人,约占我国人口的5%左右。 胆囊息肉患者:我知道胆囊里面的东西,听人说单个好像比较危险,多的好像还不可怕。 患者:说实话我很害怕有病变的可能。 患者:我不担心,我相信能好。 王秋生: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胆囊的解剖位置,胆囊就好比是挂在“胆道树”上的一个绿色的葫芦。那么胆囊息肉又是什么呢,大家都知道有的人皮肤上会长一些肉赘,如果这种肉赘长在了胆囊腔内,那么我们就把它成为胆囊息肉。 张正:这种息肉如果长在胃里就叫胃息肉,长在肠里就叫结肠息肉,这种息肉可以长在很多器官里。 主持人:胆囊息肉具体是什么样子? 王秋生:剖开胆囊腔后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胆囊肉赘,从B超上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个息肉可以很小甚至只有1毫米,也可以达到3-4厘米,息肉越大那么真性肿瘤的可能性以及癌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主持人:有了胆囊息肉后有哪些不舒服的感觉?来听听患者的感受: 患者(杨吉祥):自从2000年检查出有胆囊息肉后就多了一块心病,可是身体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不疼不痒,也就没在意。一直到2002年都没在意。 记者:但是在随后的几年里原本厘米的胆囊息肉却发生了明显变化。 患者:2001年是厘米,2002年是厘米,后来大夫建议后复查一下,如果还在继续长建议我手术。2003年初我到人民医院复查,又长了,长到了厘米了。 记者:2003年3月老杨开始出现了身体不适。 患者:长到厘米的时候肝区这块就有电疼痛了。我害怕影响肝脏。 记者:调查中发现同样是胆囊息肉,但是每个人的身体反映却不太相同。 患者:吃饭也能吃,但是食欲并不是很好。再就是吃完饭有难受的感觉,特别是右上腹疼。 记者:在胆囊息肉患者中老严的病情比较突出,为此也走了不少弯路。 患者老严:我是胃疼,整个一片就像一个雷区似的,整个疼,坐立不安。去医院后要么说是胃炎、要么说是肠炎,反正没有很好的确诊。 记者:直到去年老严做了胆囊息肉后才知道自己多年的胃疼其实是胆囊息肉惹的祸。 患者:现在我才知道是胆去疼痛。 主持人:为什么胆囊息肉患者的感觉不同呢? 张正:这和胆囊息肉长的具体部位有关系,另外和周围脏器是否有其它疾病也有关系。 胆囊息肉临床表现 1、 体检B超发现,无症状 2、 非特异性胃肠症状 3、 典型的胆道症状 其中第三种情况是真正胆道方面的症状,一般来说是右上腹偏右侧有点疼,另外向后背放射。还有一些人比较典型,吃了油腻的食物后疼痛症状就加重了。最严重的时候也会波及到周围的一些脏器,假如合并有胆石症、胆囊炎的时候常常出现胆囊炎症状,发生胆绞疼。另外有些时候波及到胰腺也会出现向左侧中后边疼痛的表现,这就比较重了。 主持人:有没有出现黄疸的情况呢? 张正:有这样的情况。三年前我在消化内科看见过一个黄疸病人,是从河南来的,当时检查没有肝病,接着进一步检查证明是胆囊癌,接着询问病史时患者说10年前有胆囊息肉,第二年的时候大夫要求复查他也去了,并没有什么变化,退休后就把这件事情忘了,现在发展到了胆囊癌症。胆囊息肉我们一般要求半年进行一次检查,假如半年之间病人有些症状加重了,应该及时进行详细的检查。 主持人:胆囊息肉有没有变成癌的可能性? 王秋生:大约1%-10%的胆囊息肉患者会发生癌变。胆囊息肉是胆囊腔内的一个小肉赘,正规的学名应该叫做胆囊息肉样病变,具体涵盖了将近20多种病变。 胆囊息肉的病理分类 1、 真性肿瘤:腺瘤等十余种病变。 2、 假性肿瘤:胆固醇性息肉、腺肌瘤等10余种病变 这也在临床上给很多的实习医生和病人出了一些难题??面对B超检查出的这么一个不速之客我们应该怎么判断是良性还是恶性?另外影像学情况下还包括了早期的胆囊癌。所以是一个真假瘤以及良恶性并存的状态。这样我们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一个在临床上如何分类的方法。 胆囊息肉的临床分类 Ⅰ类:胆固醇性息肉 Ⅱ类: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 Ⅲ类:早期息肉型胆囊癌 大家最关心的就是第三类早期息肉型胆囊癌,虽然只占到15%左右,但是一旦发现就应该尽快进行手术,而且要进行根治性手术。第一类占的比例很大,大约60%左右,不会恶变,大部分病人胆囊功能是好的,没有多少临床症状,大多只需要随诊观察,一旦出现症状再转为手术都可以。除此之外的剩下的病变我们归为第二类,这一类病种比较复杂,大多数病人都有一定的症状,有的还有癌前病变,病人有手术必要性,可以择期手术。 主持人:什么因素导致形成了这些不同种类? 王秋生:目前对于第一类胆固醇息肉的病因研究比较明确,是一种肝脏对胆固醇的代谢紊乱所造成的。另外我们对于导致癌症的息肉有一个四大癌危因素的评分表。 胆囊息肉癌危因素及评分表 年龄(岁) 息肉大小(mm)乘以4 颈部(42) 息肉部位 底部(28) 体部(14) 胆结石 有(27) 无(0) 主持人:那么患者老杨的数字是多少? 王秋生: 杨先生的B超资料评分 年龄(岁) 66岁 66分 息肉大小15厘米乘以4 60分 息肉部位 在颈部 42分 胆结石 无 0分 王秋生:老杨的总分是168。通过我们分析的数值是145,老杨的评分超过了这个分数,那么恶性的可能性就大于90%。 主持人:怎样判断患者的胆囊息肉已经到了手术的地步了、 张正: 哪些胆囊息肉需要手术 1、 有症状的胆囊息肉 2、 息肉大于10厘米 3、 息肉位于胆囊颈部 4、 病人年龄大于50岁 5、 伴有胆囊结石、胆囊炎患者 主持人:再来看看老杨的手术过程: 老杨:我很担心自己下不了手术台,因为年龄有些大了,而且是全麻。手术前大夫说让我放心,没问题的。 王秋生:我们首先在病人的腹壁上做四个小切口,然后放入穿刺器械,通过从肚脐放入的腹腔镜可以观察得一目了然,可以进行很好的切除工作。目前手术出血量都在3-5毫升以内。 主持人:手术后的恢复情况如何呢? 王秋生:病人术后的伤口是非常小的,通常3个月到半年后伤口就难觅踪迹了。如图传统开腹手术和目前的腹腔镜手术相比开口大,而且瘢痕大,术后恢复慢。腹腔镜手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地活动,可以吃一些东西(流食、水、饭等)了。 主持人:对于那些不需要进行胆囊息肉手术的患者来说,一般考虑用什么样的治疗方法? 张正:一般来说完全没有症状的人就可以不用吃药,定期复查就可以了。如果有消化道症状就可以对症治疗,比如胃部不舒服可以吃一些治疗胃炎有关的药物。 主持人:是否存在能够很好地预防胆囊息肉恶变的可能性? 张正:一般来说预防很困难,但是有些情况要高度重视,比如肝病病人,胆固醇增高的病人,这些人要特别注意,要定期去医院体检,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主持人:内蒙古黄女士 52岁 我是乙肝小三阳患者,前年查出患有胆囊息肉,最近检查有3个息肉,2块结石,请问能用腹腔镜治疗吗? 王秋生:可以的。患者肝功受到过损害,应该说绝大多数发生的还是胆固醇性息肉,要看有没有症状,如果影响到了生活就可以考虑手术。我们有一套专门为澳抗阳性病人手术的器械。 主持人:安徽戴先生 63岁 我3年前B超检查患胆囊息肉,蚕豆大小,身体没有任何感觉,需不需要治疗? 王秋生:蚕豆大小的息肉很大了,即使没有症状我们也建议病人做手术,具体要看有多大,还要看部位。如果高度怀疑癌,我们建议患者要以非常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尽早手术。

朱培庭教授临证经验丰富,尤长于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病及外科炎性急腹症的中西结合治疗。 治结石喜用养肝柔肝,疗感染善清热通下。 (1)胆石患者多阴虚 朱培庭教授临证30余年,发现胆石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常表现为胁痛隐隐,头目眩晕,口干口苦,大便干结,舌尖红起刺,或有裂纹,舌苔光,脉细数,证属肝阴不足。朱教授曾总结了274例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病的辨证规律,发现属肝阴不足者有152例,占,而且,50岁以上年龄组中,肝阴不足型所占比例达,究其因,大致有三,一是自然因素,《内经》曰:“年至四十阴气自半而起居衰”,“男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男子“64岁而精绝,女子47岁而经断。夫以阴气之成,止供给得30年之视听言动已先衰矣”。二是疾病发展使然。胆石病间歇期,邪浊留恋,易暗耗阴血,在急性发作期,邪从燥化,燥热伤阴,此所谓“久病必虚”、“阴精难成而易亏”之理。三是医者治疗使然。对于胆石病一般分为气郁、湿热、脓毒三型,施以大量疏肝理气、清热、燥湿、凉血、解毒之品,然而辛燥苦寒之品最易伤津耗血。劫伤肝阴而留肝阴不足之患。另有手术一法,更易直接损害肝脏的正常形态结构而至肝阴不足。据朱培庭教授统计,胆道术后肝胆管残余结石患者中,肝阴不足型占,足以说明手术可损伤肝阴。(2)养阴益气是基础既然胆结石患者多表现为阴虚,治疗胆石病自然不能囿于“疏肝利胆”之陈规,朱培庭教授独辟蹊径,倡“养肝柔肝”之法,养阴益气则是养肝柔肝的基础。肝阴不足,宜采用“补其不足”的方法治之,朱培庭教授遣生地、枸杞子、首乌滋养肝阴。然而,朱培庭教授知常达变,深知“阴阳相济之妙用也,善补阴者必于阳中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每于方中加黄芪、太子参,前者补气升阳,以助阴生,后者气阴双补。对于肝阴不足型胆石病如此,对于肝胆气郁型胆石病,朱培庭教授亦注重养阴益气,是为“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脾”之理,体现了叶天士倡导的“务必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防治原则。(3)肝为刚脏不可伐朱培庭教授常谓,胆石病病在胆而根在肝,胆病当从肝论治。然而,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肝气肝阳常有余,肝血肝阴常不足,从肝治胆切不可伐劫肝阴。一般认为,胆石病多属肝胆气郁,“疏肝解郁”法切中病机,柴胡、枳实、木香、陈皮、青皮为必用之品。朱培庭教授认为,即使是“肝胆气郁”型胆石病,疏肝解郁之品仍当慎用,此类药物辛燥居多,易耗气伤阴,用之失度,于病无益,反而加害。柴胡性能升发,易于耗气而劫肝阴,朱培庭教授基本不用,枳实味辛苦,能破气,木香辛温香燥,有伤阴之嫌,两者朱教授很少使用,陈皮、青皮,辛温苦燥,性烈耗气,朱教授虽每每同用,但剂量很小。当患者有肝气郁滞之征时,朱培庭教授多用玫瑰花、绿萼梅、香附等甘酸性平力缓之品,对于肝阴不足型者,朱培庭教授置“疏肝解郁”之常法于不顾,重用养阴益气之品,真可谓丝丝入扣,步步可法。(4)先天后天宜兼顾肝与肾,肝与脾,关系均十分密切,有“肝肾同源”、“肝病传脾”之说。肾为先天之本,肝肾阴阳息息相通,肾精不足。无以滋养肝阴,可致肝阴亏虚。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虚气血生化无源,必至肝阴不足。因此,朱培庭教授在滋养肝阴时。不忘益肾健脾,益肾用熟地、山茱萸、山药,是取“六味地黄”之意,健脾用茯苓、白术、炙甘草,是为“四君”之法。朱培庭教授认为,脾胃于患者最为要紧,不管是什么灵丹妙药,如果倒胃口,大概不会有效果,因此。朱培庭教授用药绝无败胃伤脾之品。朱培庭教授常让患者少量进食后徐徐“品”药,如同品咖啡一般,实为经验之谈。 “中药胆宁汤在防治胆色素结石中调节肝胆汁代谢的研究”于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批准号为39070989,于1989年12月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鉴定。论文发表于上海中医药杂志1990(6):1-7。该研究应用豚鼠胆色素结石模型对疏肝理气中药胆宁汤进行防石作用、对致石性胆汁影响的观察,证实胆宁汤能显著降低肝脏、胆汁β葡萄糖醛酸酶活力,降低胆汁中游离胆红素与钙离子含量,逆转成石趋势,使实验动物的成石率由下降至,(p<),有明显的防石作用。胆宁汤能作用于肝细胞水平,使变性的肝细胞超微结构恢复正常,肝脏脂肪变性由下降至(p<),有非常显著的抗脂变能力,可增加胆囊上皮细胞吞饮活动,使细胞肿胀变性消退,能显著提高肝酶活性与显著降低Mg-ATP酶活性。在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成功地开发出上海地区第1个国家级三类中药新药胆宁片。 于199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批准号为39070989,已于1992年12月5日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托上海市卫生局主持的鉴定。论文发表于上海中医药杂志1991年第10期46页、第11期47页。 该研究通过复制豚鼠胆色素结石模型,证实肝细胞水平是胆石病发生和发展的枢纽环节。应用该模型对养肝柔肝中药与养肝柔肝 疏肝利胆中药进行防治胆色素结石的观察,结果显示两种方法都能降低β-葡萄糖醛酸酶活力、胆汁中游离胆红素百分比与胆汁中钙离子含量,具有明显的防石作用。通过对豚鼠肝质膜ATP酶活性改变与肝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观察,发现两种方法都能作用于肝细胞水平,具有抗肝细胞脂肪变性和逆转肝细胞超微结构异常变化的作用。根据这一研究成果开发的“养肝利胆冲剂”在临床应用收到了很好的疗效,提示“肝阴不足”反映了胆石病的部分本质。

分析中药汤剂治疗胆囊结石

引言:使用中药汤剂排石汤剂的最的耐受量大,使用安全,对胆结石在体外有明显的溶解作用。下文是中药汤剂治疗胆囊结石的分析,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 中药汤剂,组成原则是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理论并结合长期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经验及在筛选古今验方的基础上研究配伍而成。中药汤剂排石具有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的功效,是治疗胆囊结石的理想药物。

【关键词】胆囊结石;中药汤剂

胆囊结石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自然人群的胆石发生率达10% 左右,其中胆囊结石占全部胆石的50% 左右,而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是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的疾病。近几十年来,中医药治疗胆石症的疗效肯定,价格低,毒副作用少,已被广大患者所接受,显示出中医药治疗胆石症的.优势。

1 临床表现

胆绞痛

这是胆囊结石最典型的表现。绞痛程度因人而异,常在进食油腻食物,饱餐之后或夜间突然发作。表现为右上腹剧痛,可牵涉到右肩背部。检查时右上腹压痛,肌紧张,有时可触到肿大胆囊,Murphy 征(+)。发作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生胆绞痛是因为结石嵌顿于胆囊颈,导致囊内压增高,加之胆汁酸刺激胆囊粘膜,使之炎症、水肿、充血、渗出引起急性胆囊炎。

胃肠道症状

常表现为右上腹饱胀,隐痛不适,厌油腻,嗳气,消化不良,常在进油腻食物后诱发、加重。

2 病因病机

本病病因病机主要为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或虫积等因素导致胆失疏泄,湿郁化热,湿热久蕴,煎熬胆汁,聚而为石。

3 治疗概况

治疗原则

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疏肝利胆等。

中药对胆道功能的影响

中药能松弛Oddi 括约肌,促进胆囊收缩。茵陈胆道汤有松弛奥狄氏括约肌的作用,对痉挛的括约肌的作用尤为明显。乌梅、山楂具有促进胆囊收缩的作用,有利于利胆排石。此外,有研究表明,服用理气药( 杭芍、陈皮、木香、枳壳) 后括约肌运动周期、舒张期延长及胆管内压的降低比利胆方更为显著。

中药对十二指肠功能影响

胆汁排泄除了受胆道内压、胆囊和括约肌协调活动影响外,还同十二指肠的机能状态有关。

中药的抗感染作用

临床上胆石症表现为急性胆道感染者较常见,现已证实,部分利胆中药具有抗菌消炎作用。清胆注射液及其组方龙胆草、金钱草、柴胡、连翘、枳实、大黄、蒲公英等可减轻大鼠慢性炎症、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

4 现代医学对胆囊结石的研究进展

胆结石的分类

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混合性结石;另有一种黑结石。

胆囊结石症状

胆囊结石病人临床上可无症状,很多病人是在做B 超检查时偶然发现。甚至大多数胆囊结石患者可终生无症状,称为静止性胆囊结石。有无症状与结石大小、结石存在的部位、是否梗阻、有无炎症及胆囊功能等有关。

胆囊结石的成因研究进展

胆囊结石是一类以胆固醇为主要成分的结石。胆固醇磷脂泡和胆固醇成核学说的建立,使胆固醇结石的成因研究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就整个胆固醇结石的发病机制而言,涉及到胆汁胆固醇过饱和、胆固醇成核和胆囊功能异常三类。

5 中药排石汤剂组成

本方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治疗胆结石,组成有金钱草、海金沙、滑石、葶苈子、黑芝麻、威灵仙、柴胡、白芍、川楝子、白术、茯苓组成。复方中金钱草、鸡内金、海金沙、柴胡有疏肝理气、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的功效,白芍、川楝子可以柔肝止痛,威灵仙有软坚散结之功,滑石、葶苈子、白术、茯苓都有利水之功,黑芝麻可以补益精血。全方疏肝利胆、解痉止痛、溶石排石之效,在现代临床证实,金钱草有利胆作用,并能溶石治疗肝胆结石,利胆作用可能在于促进肝细胞分泌胆汁,并使肝胆内胆汁增多,内压增高,奥迪括约肌松弛,致使胆汁排泄增加,柴胡能使实验动物胆汁排出量增加,胆汁中胆酸,胆色素和胆固醇浓度降低,并能松弛奥迪括约肌,醋炙品作用很强,威灵仙、川楝子、白芍、海金沙、鸡内金都有对胆囊的收缩功能。

6 结论

根据临床验证使用中药排石汤剂的最的耐受量大,使用安全。对胆结石在体外有明显的溶解作用。具有镇痛、抗炎作用,对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正常血清中胆固醇的含量没有影响。具有增加胆汁流量的作用。有明显的利胆作用。

胆石病论文

水溶性膳食纤维聚葡萄糖的市场现状及发展应用 摘要: 聚葡萄糖(英文名称Polydextrose,俗名水溶性膳食纤维),为白色或乳黄色颗粒固体,易溶于水,是在柠檬酸,山梨醇的存在下,将葡萄糖高温低压反应聚合而成多聚体,其化学式为葡萄糖无规则键合的缩聚物,但以1,6-糖苷键结合为主。 聚葡萄糖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八十年代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联合国粮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均批准聚葡萄糖为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并列入美国使用化学品法典(PCC)。,中国、日本、澳大利亚等45国家已批准使用聚葡萄糖。另外,日本的厚生省已确认聚葡萄糖是一种食品,我国将其列入国家食品添加剂。作为水溶性的膳食纤维,由于聚葡萄糖本身具有的特性和对人体的特殊生理效应,广泛的被人们用于食品的开发生产当中。应用:1、营养性。超高麦芽糖粉中是富含麦芽糖及麦芽糖的多聚体,是酵母进行厌氧发酵的优良基质,在面包生产中活化酵母时,加入超高麦芽糖粉,有助于酵母的生长繁殖,提高发酵能力,使充气量增加。但也不宜过多,超过一定限度会影响酵母的发酵力,因为加量越多渗透压越大,能使酵母失水,萎缩,质壁分离而失去发酵作用,使面团发酵时间延长甚至面团发不起来。主食面包一般为面粉量的5%-8%,甜面包可以达到15-20%。低聚果糖.低聚果糖被誉为二十一世纪健康新糖源,以其优越的生理功能成为近十年来国际食品市场上广泛流行的功能性食品基料,应用范围多达500余种食品。低聚果糖最初由日本研制成功并工业化生产,韩国、台湾也有厂家生产。仅日本年需求量即达到4~5万吨。在欧、美许多发达国家对该产品的需求量约为20~30万吨。国内研究、开发、生产才刚刚起步。膳食纤维的发展:在60年代,膳食纤维是完全被忽视的食物成分,很多人认为是一种应该去掉的杂质,而不认为它有利用价值。对一些富裕国家常见病的研究,使许多科学家开始对膳食纤维重视起来。在些富裕国家的常见病是冠心病、大肠憩室症、胆结石、痔疮、肠癌、糖尿病和肥胖症。前三种病在北美发达国家的发病率比非洲乡村多100倍,而后四种病多10倍。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些病在日本还非常少见,就是今天也比美国发病率低,但在美国的日本移民后代却和美国人发病率一样多。而中国过去很少有这些疾病,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现代发达国家的疾病在中国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估计中国糖尿病病人有2000万以上,也有人认为在6000万以上。这还没有包括糖耐量低减病人在内。在70年代科学家已发现,不同的饮食习惯是发病的原因,而正是膳食纤维对人体这些疾病起了重要作用,从这时起,膳食纤维不再认为是废物,而是一种有用的营养性食物成分,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维生素、水等六种营养素之后的又一营养素。这类营养素过去人们常常把它作为碳水化合物的一种,但今天人们已开始把它单独作为一种营养素来认识。什么是膳食纤维?它有哪些功能?膳食纤维定义是食物中不被人体胃肠消化酶所分解的、不可消化成分的总和。过去对膳食纤维仅认为是植物细胞壁成分(纤维素),但今天已不仅局限在这个概念,已扩展到包括许多改良的植物纤维素、胶浆、果胶、藻类多糖等。分类:按溶解度分类可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可溶性纤维:树胶、果胶、藻胶、豆胶等。不溶性纤维:纤维素、木质素等。膳食纤维在天然食品成分中具有独特功能,这种独特功能是许多组成膳食纤维的多糖聚合体造成的。水果、蔬菜和豆类中的多糖聚合体以及可用不同方法从这些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如Polydextrose、litesse)、化学合成的聚合体也列入了有功能的多聚糖之列。目前市场上已有一种新型的可溶性食物纤维。功能:概括起来是膨胀作用、持水能力、胶体形成、离子交换、改善胃肠微生物菌落和产热低的生理功能。这些功能引起如下生理作用:①增加排泄物的体积,缩短食物在肠内的通过时间。如果食物在肠内通过时间太长,则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及分解的酵素长时间与肠粘膜接触,结果造成有害物质的吸收和粘膜细胞受到伤害。一些便秘者由于粪便在体内停留时间过长,各种毒素的吸收是肠道肿瘤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因此,缩短食物及其残渣在肠内通过时间有预防肠癌的作用。也有人认为,B—葡萄糖昔酸酶被认为是与结肠癌有密切关系,通过摄入膳食纤维可以减少这种酶活性,这表明膳食纤维可以减少人们患结肠癌的危险。纤维素的这一功能早已被人们认识,但过去由于不溶性纤维素口感极差,而不能被人们接受,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问世,将对肠癌的预防起到良好作用。②可降低血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可溶性膳食纤维在小肠形成粘性溶液或带有功能基团粘膜层,粘膜层厚度和完整性是营养物质在小肠吸收速度的一层限制性屏障。专家认为,膳食纤维的多少与血清胆固醇浓度有一定关系。因为膳食纤维可以和胆酸结合,生成胆红素随粪便排出。摄入膳食纤维少者,胆汁酸在粪便中排出少,血浆胆固醇升高,增加了动脉硬化和心脏病的危险。②减少胆石症的发生。尸检发现,发达国家与发展国家胆石病发病率有很大差别。胆石形成原因是胆固醇合成过多和胆汁酸合成过少,增加膳食中的纤维素含量,可使胆汁中胆固醇含量降低,减少胆石病发生。④减少憩室病的发生。过去认为憩室病要用低渣低纤维膳食,现在正相反。用高纤维膳食,62人中有36%症状减轻,52%症状消失。因为,结肠内容物少后,肠腔狭窄,易形成闭合段,从而增加肠内的压力。同时,硬和粘,需要大的压力来排便,易得憩室病。膳食纤维能增加粪便体积,能吸水,降低了粪便硬度和粘度,减少了憩室病发生。⑤治疗糖尿病。用不溶性纤维治疗糖尿病已有许多报道,科学研究证明,可溶性膳食纤维在降低餐后血糖、胰岛素、胆固醇浓度方面比不溶性纤维要好。由于膳食纤维可以增加胃肠通过时间,且吸水后体积增加并有一定粘度,延缓了葡萄糖的吸收,有助于改善糖耐量。过去糖尿病病人保健食品是不溶性纤维多,而现在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应用,必将进一步改善糖尿病病人的食品风味和治疗效果。副作用:有人服用较多的膳食纤维有腹胀,一般认为一日膳食纤维总摄入量可达40克—50克,但过多的膳食纤维将影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因此建议每日总摄入量在20克—30克为宜。每日从膳食中大约摄入8克—10克膳食纤维(在摄人一斤菜、半斤水果情况下)。这样需补充的膳食纤维约为10克—20克为宜。在这个摄入量下,不会影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另外,有些疾病病人不宜多食膳食纤维:各种急性慢性肠炎、伤寒、痢疾、结肠憩室炎、肠道肿瘤、消化道小量出血、肠道手术前后、肠道食道管腔狭窄、某些食道静脉曲张。功能性饮料市场和膳食纤维的应用:最近几年,功能性或营养性的饮料市场在日本已经稳步增长。由于药用饮品的普及和流行,现在日本消费者认为,饮料并不仅仅用来解渴,而且将它看作如维生素一样的好的营养源,营养饮品在日本就好似“维生素片”对美国消费者那样重要和受到欢迎。1988年,日本大众制药公司向市场推出一种饮料,叫做“Fiber—Mini”,它是聚葡萄糖,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作为食用纤维成分的一种纤维饮料。由于它成功的销售策略,尤其指出它是一种对健康有好处的饮品,所以一上市就受到普遍欢迎。在“Fiber—Mini”未推出以前,营养饮品被认为是一些对男人有滋补作用的饮品,而“Fiber—Mini”这种含膳食纤维的饮品,却吸引了许许多多的日本年轻妇女,形成了一个“女人饮品”风味的市场。在日本,有11种最畅销的功能性饮品,其中6种含有膳食纤维。事实上,在总的功能性饮品销售中,超过70%的饮品含有膳食纤维。调查发现一个公司几乎有一半妇女有便秘倾向或经常性便秘。患有便秘,不仅有不舒服的感觉,并且会引起皮肤问题,这是年轻妇女最关心的问题。因此,美容与通便可能还有一定关系。纤维食品有“生命绿洲”之称,近年国际食品结构正朝着纤维食品的方向调整。日本、美国的消费需求每年以10%速度增长。在欧美市场,将可溶性膳食纤维加入食品中已经流行了许多年,在日本、台湾、韩国加入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食品销量不断增加。在中国,已有一些饮品中添加了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肯定,在不久的将来,膳食纤维饮品或保健食品将在中国得到进一步发展。膳食纤维良好的食物来源有哪些?谷类(特别是一些粗粮)、豆类及一些蔬菜、薯类、水果等。目前也有一些含膳食纤维高的保健食品上市。特别是一些可溶性膳食纤维,由于食用非常方便,体积小,无异味,是较好的保健食品。功效卓著物超所值:1..双向调节体内菌群:促进双歧杆菌的迅速增殖,抑制外源性致病菌和肠内腐败细菌的繁殖,减少肠内毒素的污染。2..润肠通便:良好的水溶性膳食纤维。促进肠道蠕动、清除肠道垃圾,防止便秘、腹泻,改善肠胃功能。减少有毒代谢产物,保护肝脏。3..调节血脂:降低血清胆固醇。改善脂质代谢,改善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4..促进人体内维生素B族合成:提高机体新陈代谢水平,增强免疫力和抗病力。5..促进钙、镁、铁等矿物质吸收:促进食物中钙、铁、锌等矿物质及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改善营养不良,促进发育及预防骨质疏松症。6..防止肥胖:低热量,每克低聚果糖中仅含的热量,为需要减肥人士、肥胖人士、低血糖提供了新的糖源。7..美容作用:预防及改善由于体内毒素而引起的皮肤性疾病,可防止面疮、黑斑、雀斑、青春痘、老人斑,使皮肤亮丽、老化减缓。8.防龋齿:不被突变链球菌等口腔微生物利用,具有防龋齿功效应用广泛据有关资料介绍由于低聚果糖具有多种优越的生理功能和理化特性,目前在国内外的食品、保健品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应用领域多达500多种食品、保健品、药品,被誉为“营养、保健、疗效”三位一体的二十一世纪健康新糖源.1、作为益生素即双歧杆菌促生素。不仅可以使产品附加上低聚果糖的功能,而且可以克服原产品的某些缺陷,使产品完美。如在非发酵乳制品(原乳、奶粉等)中添加低聚果糖,可以解决中老年人和儿童在补充营养时易上火和便秘等问题;在发酵乳制品中增加低聚果糖,可以为产品中的活菌提供营养源,增强活菌作用,延长保质期;在谷物产品等添加低聚果糖,可以得高产品品质并延长产品货架期。2、作为膳食纤维素,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脂,对因血脂高而引起的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有一系列心血管疾病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如在降血压和调节血脂的食品、保健品中添加低聚果糖,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功效,而且还可以改善产品的口感,提高产品的档次。3、作为活化因子即钙、镁、铁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活化因子,可以达到促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吸收的效果,如在补钙、铁、锌等食品、保健品中添加低聚果糖,可以提向产品的功效。4、作为营养素,可以促进体内自然合成B类复合维生素,具有支持脑、神经系统、消化及能量生成的作用。如在提高人体免疫力的滋补食品中添加低聚果糖,不仅可以增强产品的功效,而且可以降低产品的火气。5、作为独特的低糖、低热值、难消化的甜味剂,添加于食品中,不仅可以改善产品的口味,降低食品的热值,而且可以延长产品的货架期。如在减肥食品中添加低聚果糖,可以极大降低产品热值;在低糖食品中低聚果糖,较难引起血糖升高;在酒类产品中添加低聚果糖,可以防止酒中内溶物沉淀,改善澄明度,提高酒的风味,使酒的口感更醇厚、更清爽;在果味饮料和茶饮料中添加低聚果糖,可以使产品口味更细腻柔和、更清爽。6、作为美容因子添加于美容食品、护肤品中,可以增强产品美容、护肤作用。7、其它应用,如在焙烧食品中增加低聚果糖,可以增进产品的色泽,改进脆性,有利于膨化。市场看好.当前,利用低聚果糖开发的各类食品在市场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和青睐。据相关资料介绍目前在市场上应用低聚果糖的企业和产品主要有:广州合生元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合生元儿童益生菌冲剂),上海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昂立康润通),山西春城乳业有限公司(春城女士酸奶),荷兰纽迪希亚公司(国外)(为中国宝宝全阶段设计的婴幼儿奶粉),山西杏花村酒厂(利用低聚果糖生产的竹叶青),珠海丽拓发展公司(开发的通丽爽低聚果糖),河北三鹿集团(双歧因子牛奶),北京三元食品公司(无糖型酸奶),上海光明乳业(中老年奶粉),黑龙江龙丹乳业科技股份公司(龙丹祝长婴幼儿奶粉),美国智恩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国外)(智恩康婴儿奶粉)低聚果糖具有超强增殖人体双歧杆菌的作用,是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对于调节机体平衡,恢复胃肠道功能,促进新陈代谢,预防各种疾病.维护人体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二十一世纪人类健康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食品。随着低聚果糖这类新型功能性食品的出现,将会有力地带动医药、食品、保健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对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前景诱人,据相关媒体报道美国、日本近年来将功能食品称之为21世纪食品,其研究开发十分活跃。以日本为例,低聚果糖的产量已达到30000吨,市场规模超过60多亿元。我国的营养保健食品的发展业已形成或一定规模.并呈较快的发展趋势.预计今年的销售总额将超过500亿元,市场前景非常乐观。我国是胃肠道疾病菌多发国家,据统计,全国有亿人受到胃肠功能不好的困扰。自上世纪末开始,功能食品市场发展迅猛。至今全球功能食品的销售额已超过100亿美元。专家预测,未来十年内,全球功能食品的市场份额每年将以10%的速度增长,远超过其他食品和饮料年均2%的增长速度。--------上期,北京联合大学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金宗濂教授对影响国际功能食品产业发展的几大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本期,金宗濂教授将继续深层次阐述未来全球功能食品市场的发展趋势。记者: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使用保健食品,意味着这一市场容量还很大。那么,从全球视角来看,未来功能食品的目标功能重点有哪几方面?未来几年,消费者关注的“目标功能”大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以公众健康为目标的功能领域。在美国大约有50%的消费者为了健康目的而购买功能食品,有60%的人在服用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营养素补充剂。公众最为关心的健康领域有控制体重、增强免疫、抗氧化及营养素补充剂。以提高机体健康和精神状态为目标的功能领域。例如,提供能量的功能食品,其中以运动营养食品和饮料最为热门。还有提高“脑能量”的也有产品出现。以降低慢性病风险为目标的功能食品。利用功能性食品辅助药物以减轻症状,降低患病风险是未来功能性食品开发的一个主渠道。现有49%的欧洲健康食品生产厂商将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列为产品研发的首选功能;其次,是癌症、肥胖、骨质疏松、肾脏健康及免疫等。美国大约有5500万消费者自行在市场购买一些健康食品来保持自身的健康。大约有50%的美国消费者相信可以使用一些食品以代替药品来降低患病的风险。除了使用功能食品降低心血管病、癌症、肥胖和糖尿病风险外,消费者也采购有利于降低、减轻骨质疏松,增进胃肠健康,预防龋齿,改善关节疼痛及抗过敏等方面的功能食品和其他健康食品。欧洲现有1.25亿人患有高胆固醇血症,在消费者最需要的功能食品调查中,降胆固醇的产品在法国排第2位,美国为第5位。此外,肥胖病在全球迅速增加,全球减肥产品及各项服务的收入达77亿美元。几乎1/3西欧人超重,1/10人肥胖。我国肥胖人群特别是儿童的肥胖率增长也很快,至2000年,约8%的儿童患有不同程度的肥胖。所以降低疾病风险的功能食品有着广阔的市场。记者:持续性消费是功能食品的一个吸引力,在未来市场开拓方面,还有哪些人群的消费空间值得投资?--------金宗濂:纵观国内外相关报道,有下列几个领域的功能食品市场值得关注。首先是儿童市场,这是一个特殊的消费人群。在美国有0.72亿儿童,其中27万19岁以下的青少年及儿童血脂偏高;200万16岁以下儿童高血压,第11~12年级有1/4的儿童超重;有60%的儿童白天上课感到疲乏;15%儿童上课因能量不足而打瞌睡。但也有5%~10%的儿童患有活跃的多动症状。由此,精明的美国食品厂商推出了一系列适合儿童食用的功能性食品,譬如根据约80%儿童没有得到推荐数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他们推出了一系列儿童强化食品如方便早餐及含有6种活菌的有机奶酪。另外,能量强化食品也颇受欢迎。据调查,美国有37%的高中生喜爱能量饮料;36%的学生饮用咖啡饮料;24%的学生饮用茶饮料。除了强调早餐重要性外,有关维生素A,维生素C及β-胡萝卜素等产品受到青少年及儿童喜爱,具有提高智力的DHA、EPA产品也受到一定的欢迎。除了儿童市场外,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的成人市场也不可忽视。随着人们期望寿命延长,工作节奏加快及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人日益重视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譬如提供能量的产品,减肥产品,提高视力及增强免疫的功能食品都受到消费者的关注。统计资料表明,在美国,75%的成年人关注能量和疲劳,3500万成年人有能量缺乏症状;每3个购买者中有1个表示,他们的家庭中有1人正在努力改善和消除能量缺乏和疲劳情况;有5100万人经常参与运动。2001年,美国运动营养食品销售额达25亿美元,提供能量饮料的销售额为5亿美元。近年,在美国有29%男性和36%女性关心精神应激,脑能量产品也在市场出现。其次是减肥产品,美国有将近1.05亿20岁以上成年人超重,4250万人肥胖,有将近50%的购物者承认他们的家庭有一人在试图控制体重,全美有6200万人在控制体重,有580万的消费人群在试图减肥。因而减肥功能食品包括低热量食品在美国极为畅销。另外,增强免疫功能的食品符合3/4美国人的需要。美国每年有1.08亿流感病例,因而提高免疫的功能产品和草药为人们首选,特别是利用益生菌和益生元的产品受到普遍关注。提高视力是功能食品领域中一个新的健康功能。美国有90%的成人希望保持健康视力,有28%的家庭中有一个成员在积极改善和治疗视力。美国超过6000万人近视,1400万人黄斑功能减退。由于近年来科学发现叶黄素,花青素和类胡萝卜素在改善视力方面有重要作用,以叶黄素为主要原料的产品已陆续在欧美上市。记者:国外消费者现有观念:“不会为了健康而放弃口味”。功能食品在市场开发中,是否也将尝试将功能食品延伸至一些新领域?--------功能性的休闲食品是未来功能食品发展的一个方向。长期以来,功能食品的生产厂商认为功能食品与休闲食品之间没有什么联系。几年来,美国的功能食品生产厂商逐渐认识到,美国人并不想为了健康而放弃他们喜爱的休闲食品。一些厂商开始将功能性食品引入到休闲食品的领域。目前,不仅开发出功能性糖果(在糖果中强化VA,VC,VE和钙),加钙口香糖也出现在美国糖果市场。全世界功能性糖果的销售额40亿美元占糖果市场的1/6。目前,一些生产厂商还在研制具有增强免疫和清咽润喉的功能性糖果。其次,功能性茶饮料也已成为欧美主流茶产品之一,不少厂商在开发功能性茶市场取得成功。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7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并观察疗效。结果 77例LC,其中成功74例,3例因炎症黏连严重而中转开腹手术,11例术中胆道造影显示胆总管结石4例,均行LC联合术中胆道镜取石成功,全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LC是安全可靠的。 【关键词】 老年人;胆囊切除术;腹腔镜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明显优势,随着术者操作水平的提高及经验的积累,以及新的医疗器械不断出现,腹腔镜手术的范围不断拓展,目前广泛应用到胆囊、胃肠[1-2]、肝脏[3]、胰腺[4]、疝气[5]、泌尿[6]、妇产[7]等疾病。急性胆囊炎是常见的外科疾病,随着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技术的日渐成熟,各类急性胆囊炎已不再是LC的禁忌证,但老年患者合并症多,病情进展快,手术耐受性差,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LC存在较大难度。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2年1月至2007年12 月对60岁以上急性胆囊炎患者77例行LC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77例中男21例,女56例,年龄60~81岁,平均(69±2)岁,均表现为右上腹痛或压痛,伴恶心、呕吐,白细胞升高或中性粒细胞升高。B超检查示胆囊明显肿大54例,均表现为胆囊壁增厚、毛糙、胆囊内有漂浮絮状物;提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69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8例。11例B超显示胆总管轻度扩张~ cm,均未发现肝内外胆管结石。发病时间:72例<72 h,5例>72 h。术前合并其他内科疾病59例(),其中合并2种或2种以上疾病者共41例(),高血压病39例(),糖尿病16例(),冠心病29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1例(),肝功能异常6例()。按腹腔镜术中所见及病理分类:急性单纯性胆囊炎67例,化脓性胆囊炎9例,坏疽性胆囊炎1例。 手术方法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常规建立气腹,CO2气腹压力控制在~ kPa,采用四孔法技术,先插入腹腔镜观察胆囊周围及Calot三角黏连情况,分开大网膜及黏连组织,先显露胆囊,若胆囊张力高则在胆囊底下方约2 cm处进行减压顺行或顺逆结合切除胆囊。如既往有胆源性胰腺炎、黄疸史,术前直接胆红素升高、B超示胆管扩张者,均行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对感染、术中显示不清的LC术后常规肝下放置引流管,严重者中转开腹。2 结果 本组77例急性胆囊炎中,74例LC成功,其中11例术中胆道造影,显示胆总管结石4例,均行LC联合术中胆道镜取石成功。3例因Calot三角炎症黏连严重而中转开腹胆囊切除,中转手术率。手术时间(65±25)min。术后腹腔引流液(60±25)mL。一般术后1~3 d拔除引流管,术后住院(5±2)d。无肝外胆管损伤、胆囊动脉出血再手术、肠管损伤、胆汁性腹膜炎、腹腔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3 讨论 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 (1)起病隐匿,临床体征不典型;(2)病情重,病情进展快;(3)合并有其他器官疾病多。老年人发病前有较重的伴随疾病者可达到65%,以呼吸系统疾病占首位,其次为心血管系统疾病,这些伴发病对预后有很大的影响,有无伴随病其病死率分别为16%及7%。 手术时机 老年人急性胆囊炎保守治疗病死率高,一旦确诊应争取早期手术。毛静熙等[8]认为,急性胆囊炎影响手术的唯一因素是发病时间,程章林等[9]认为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手术时机最好在发病72 h。Koo等[10]也认为病程是决定LC能否成功的主要因素。作者认为,由于老年人血管硬化等因素,一旦胆囊炎急性发作,病程进展快,保守治疗效果差,易发生胆囊化脓、积脓、坏疽、穿孔,产生严重后果。除全身条件极差不能耐受手术者外,均应争取在发病48~72 h内施行LC;此时胆囊及肝门处黏连多为纤维索性,局部水肿不严重,与周围黏连容易分离,可以提高手术效果,降低中转开腹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手术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操作轻柔,加强心电监护,建立气腹应低流量,持续气腹压力不宜太高,应控制在~ kPa,穿刺时注意防止皮下气肿,手术后注意排尽腹腔内CO2气体,同时麻醉不宜过深,以保证手术完成时,患者能迅速清醒[11]。 急性炎症期胆囊往往肿大、充血、水肿,与周围黏连、解剖不清。分离黏连时应采用先分离胆囊周围的黏连和电切分离的方法,逐渐将黏连分离到胆囊壶腹与胆囊管的交界部位,确认壶腹部,解剖出胆囊管,再追踪胆囊管的远端走行,但不要过多地向胆总管方向游离,以免损伤胆(肝)总管,这在胆囊管短粗时,显得特别重要。张力过高时,造成夹持困难,妨碍了显露Calot三角及胆囊颈管,此时可于胆囊底部穿刺减压,但减压不宜过大,须保持部分张力,以利于Calot三角解剖分离及胆囊剥离。胆囊壁厚水肿仍难以抓持者于胆囊壶腹部剪开,单层抓持。原则上是宁伤胆囊,不伤胆管。胆囊在急性炎症期组织水肿、脆弱,应避免分离时将胆囊管骨骼化。在用钛夹夹闭胆囊管时,不要用力太大,以免部分夹断管道,术后残端坏死、脱落而发生胆漏。如遇胆囊颈部或胆囊管结石嵌顿时,在术中必须紧靠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嵌顿处囊壁分离,分开Calot三角后方后,再分离肝胆囊三角,弄清胆囊管与胆(肝)总管或右肝管的关系后,再处理胆囊管。解剖Calot三角确有困难,应考虑逆行、逆行与顺行结合行胆囊切除术。对于胆囊三角的出血,不可慌张,不可随意乱夹、乱凝以免造成胆道侧壁伤或不完全性或完全性胆管闭锁、电灼伤。正确处理方法是迅速夹住出血点,清洁术野,辨清解剖后予以结扎。

写论文时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选题,论文题目有了明确的选题后才能确定整个论文内容组成部分,而且医学类专业论文撰写的选题如果没有一定的新颖性,是很难投刊发表的。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医学类论文的题目有哪些_医学专业论文题目150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西医结合论文题目

1、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肿瘤化疗患者消化道毒副反应的疗效观察

2、 基于玄府理论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思维模式的构建

3、 中西医结合防治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的影响

4、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5、 消化心身疾病中西医结合整体诊治专家指导意见

6、 功能性便秘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7、 中西医结合新思维辨治脓毒症核心病机

8、 社区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9、 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

10、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11、 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12、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13、 胆石症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14、 癌症防控需“消灭+改造”的持久战——中西医结合值得期待

15、 中西医结合消化内镜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研究述评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19、 早泄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试行版)

20、 中西医结合改良肌内效贴对膝骨性关节炎影响的临床研究

21、 中西医结合疗法 对子 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激素水平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22、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23、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疗效Meta分析

24、 中西医结合早期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30例疗效观察

25、 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26、 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27、 放射性肺炎的发病机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28、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肺损伤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29、 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合理用药咨询门诊的实践与分析

30、 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

31、 慢性荨麻疹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32、 中西医结合治疗腺性膀胱炎研究进展

33、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34、 痔疮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3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

36、 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37、 短期规律中西医结合运动康复对冠心病病人心肺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38、 心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重点、策略及 方法

39、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肝性脑病的效果分析

40、 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肝胆胰疾病的现状与展望

41、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石病的现状与展望

42、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43、 中西医结合是系统化管理和个性化治疗的统一——从中医院管理和突出中医特色看中西医结合

44、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45、 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现状与展望

46、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疗效评价

47、 《中西医结合老年衰弱评估量表》的构建研究

48、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

49、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及血糖水平的影响分析

50、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护理专业 毕业 论文题目

1、人文护理模式应用于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2、家庭协同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影响

3、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4、探讨高职院校护理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5、OSCE考核方案在PBL护理实验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及研究

6、案例讨论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7、高职高专护理"三校生"病理学 教学方法 改革实践性探讨

8、精细化护理模式对眼科手术患者康复及护理质量提升的作用

9、全面护理对产妇中转剖宫产发生率的改善作用

10、本科护理伦理学课程的教学研究分析

11、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的影响

12、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

13、团体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血糖水平的影响

14、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知识认知及足部护理行为的影响

15、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开展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应用价值

16、行为转变理论的整体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

17、糖尿病产妇生产引起新生儿皮肤损伤的护理

18、优质护理对老年糖尿病疾病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19、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采取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的护理体会

20、手术室护理干预在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1、全过程针对性营养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22、标准化护理干预对胃溃疡伴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及内镜检查依从性的影响

23、微信平台的健康 教育 对高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价值体会

24、小儿肺炎合并糖尿病的整体护理临床效果观察

25、患有糖尿病骨科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6、营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27、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影响

28、中医情志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应激及血糖波动的影响

29、多样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30、血糖信息化在提升血糖监测率PDCA循环护理模式中的作用

31、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32、 儿童 抗癫痫药物超敏综合征临床特征及其护理干预策略分析

33、小儿推拿配合抚触护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观察

34、重力喂养配合体位舒适护理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影响

35、近二十年我国养老护理人员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36、护理管理在骨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37、团队培训模式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观察

38、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国内外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研究比较分析

39、围术期全流程综合护理在 种植 牙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40、三年制护理专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41、成人线粒体肌病护理1例

42、人体解剖学课程"运动系统"部分微课教学效果评价--以甘肃中医药大学2018级高职护理专业为例

43、趾骨骨折术后恢复期中医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44、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静脉溶栓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45、护理干预在降低手术室患者手术应激中的应用

46、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观察

47、分级护理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临床救治中的护理效果

48、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

49、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78例的优质急诊护理体会

50、肾内科病房护理标识专科化管理的实施与效果分析

医学检验免疫毕业论文题目

1、基于纳米颗粒的分子展示应用于超灵敏检测

2、SLE患者中几种新型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诊断价值的探讨

3、多肽酶检测和细胞表面荧光标记的新方法研究

4、区域检验服务协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5、胶体金喷膜仪的设计与开发

6、重庆市乡镇卫生院医疗资源的调查研究

7、基于氧化石墨烯和硫化铅纳米颗粒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研究

8、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快速诊断金标试纸条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9、纳米粒子免疫层析法在检测异位妊娠和膀胱癌中的应用

10、现代医院检验科模块化设计研究

11、酶免工作站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2、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血清快速测定的性能评估

13、基于微型压电与光谱生化分析系统的POCT新技术研究

14、长江三角洲地区犬猫皮肤真菌病调查及体外药敏试验

15、我国医学检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6、基于电化学分子信标基因传感技术的HIV-1核酸检测新方法研究

17、Free β-hCG和PAPPA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的研制

18、乙肝快速分析仪的研究与开发

19、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中PPAR γ的作用研究及相关炎症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建模分析

20、综合性医院医学检验资源优化管理研究

21、全自动多功能免疫检验过程关键问题的优化研究

22、HMGB1通过NF-κB激活TGF-β1诱导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

23、若干病毒感染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24、现代综合医院检验中心空间设计研究

25、大型公立医院创建医学独立实验室可行性研究

26、高血压病证型与血清褪黑色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27、医用臭氧与α-干扰素对照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28、网织血小板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应用

29、G公司第三方独立医学实验室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30、临床毛细管电泳的研究

31、基于光电检测与信息处理技术的纳米金免疫层析试条定量测试的研究

32、贫铀长期作用后的吸收分布特点及其主要蓄积器官的损伤效应研究

33、基于磁性微球的PMMA微流控免疫分析芯片系统的研究

34、hr HPV、L1壳蛋白、p16蛋白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及诊断价值研究

35、76例急性白血病的MICM分型及预后

36、国产化学发光法诊断系统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评价

37、蛋白A-藻蓝蛋白β亚基双功能蛋白的性质及其在免疫检测中的应用

38、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开展现状及检验项目合理化设置研究

39、__医学检验集团发展战略研究

40、胃肠肿瘤标志物诊断大肠癌之检验医学实践

41、广州KM公司分析前流程优化方案制定

42、医学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43、脑脊液中ADA、LA、CRP、LDH的检测在小儿颅内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44、MiR210和Stat3全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的表达通过HIF-1α通路对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45、医学检验器材智能化物流系统的设计与运营

46、上海市嘉定区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检验质量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47、六西格玛管理在临床检验流程中的应用研究

48、基于纳米材料修饰的新型生物传感器检测D-二聚体

49、新城疫快速诊断金标试纸条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50、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蛋白的原核表达和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分子诊断研究

2021医学类论文的题目有哪些相关 文章 :

★ 优秀论文题目大全2021

★ 大学生论文题目大全2021

★ 大学生论文题目参考2021

★ 儿科医学论文题目

★ 2021毕业论文题目怎么定

★ 优秀论文题目2021

★ 2021策论文范文6篇

★ 关于医学的学术论文(2)

★ 医学论文选题的四大基本方法

★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大全选题

温病胆石症论文

1 疏清通利排石汤治胆石症

【组成】 柴胡、九香虫各6克,徐长卿、延胡索、郁金、青蒿各15克,蒲公英、石见穿各30克,冬葵子、赤芍、鸡内金各10克,芒硝(分冲)4克

【用法】 1日1剂,水煎服。

【功用】 疏清通利,排石定痛。

【主治】 胆石病。症见右胁痛为主,引及右肩背。

【方义】

方中蒲公英、石见穿、赤芍、青蒿取其清肝利胆、化痰行瘀、透泄郁火、清退低热之用;冬葵子滑利,滑以去着,通窍利浊,排毒消炎;

九香虫配柴胡、郁金、延胡索、鸡内金理气止痛,上通下达,激活气机升降,使结石易于排出;徐长卿能调整脾胃功能,镇痛,消炎,尤对脘胁部的胀痛,配合郁金、延胡索,效验甚著;

更妙在以芒硝代大黄,更合久病体弱,胃气大虚,或年老患者之治,此即所谓取大柴胡汤之意也。疏清通利集于一炉,故疗效显著。

【附】

九香虫为蝽科昆虫九香虫的干燥体。味咸,性温;无毒。功能理气止痛,温中助阳。用于胃寒胀痛,肝胃气痛,肾虚阳痿,腰膝酸痛。

【朱批点睛】

湿热郁于胆经,结而为石,在三金汤(金钱草、鸡内金、广郁金)中,加用善于疏肝郁、散滞气、促使排石的九香虫6克,长于溶石的芒硝4克(分2次冲),每收佳效。

2 病 案

任某,女,年逾甲子。8年前,经B超确诊为多发性胆结石,右胁疼痛8年未断。

进脂肪肥甘即剧作,常有低热,舌淡红,白腻苔,脉弦小稍数,多方求治未瘥,证属湿热蕴阻,肝胆失利,求诊时乃正发作右胁剧痛,痛引右肩背。

先用“速效止痛散”:川楝子粉、生吴茱萸各30克,生吴茱萸打粉即用,久置无效, 醋调外敷右胁下,片刻,即痛胀均消。

此乃笔者验方屡用屡效,胆石或胆囊炎均效,借此公之于世。

再投“疏清通利排石汤”30剂,原方剂量如上,1个月后B超复查,结石消失,追访3年无复发。(《朱良春杂病廉验特色发挥》)

【体会】

胆石病的临床表现,多以右胁痛为主,引及右肩背。 清代程国彭治胁痛以重视气机升降为其特点。

朱师制方深谙此说,肝气从左而升,必赖肺气之肃降;而肺气从右而降,亦必赖肝气之升发,两者升降相因,脾胃居其中乃气机升降之枢纽,共同维持着人体生命活动的动态平衡。

程国彭指出:“伤寒胁痛,属少阳经受邪,用小柴胡汤,杂证胁痛,左为肝气不和,用柴胡疏肝散,七情郁结,用逍遥散,若兼肝火、痰饮、食积、瘀血,随证加药,右为肝移邪于肺,用推气散, 凡治实证胁痛,左用枳壳、右用郁金, 皆为的剂。然亦有虚寒作痛,得温则散,按之则痛止,又宜温补。不可拘执也。”

程国彭深入浅出地阐明了胁痛的病因病机,痛变部位,治法方药,使后世学者颇多启发。

朱师仿仲景大柴胡汤之意,结合程国彭之说, 对久病体弱寒热夹杂,气机升降失常的胆石患者自拟“疏清通利排石汤”。

此方乃师大柴胡汤之意,而不泥大柴胡汤之药,方中柴胡、郁金疏肝以解郁,从现代药理分析得知,郁金含挥发油,有促进胆汁分泌的排泄作用,并使胆囊收缩,有确切的利胆作用,且挥发油还可配合促助芒硝、内金溶解结石,故用于胆结石甚为合拍。

程国彭虽言实证胁痛右用郁金,其实郁金用于虚实夹杂之胆石症,即使剂量稍大,亦不损正气,实乃治胆结石最宜之品。

【附】

推气散(《重订严氏济生方》):枳壳、肉桂、片姜黄各15克,甘草(炙)9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6克,加生姜、大枣,煎汤调服,或热酒调服亦可,不拘时候。主治右胁疼痛,胀满不食。

3 方药传真

药用:生白芍15克,生甘草、炙甘草各10克,蒲公英30克,九香虫、乌药、芒硝(分冲)各5克,郁金、川楝子、瓜蒌仁各12克。

方中生白芍平肝安脾,合大剂量生甘草、炙甘草既甘缓和中、缓急止痛,又敛阴和阳,缓肝补脾;蒲公英甘寒养阴,合生甘草泻火清热解毒;九香虫、乌药、郁金、川楝子理气止痛,上通下达,使气机升降复常,促助诸药斡旋,使结石排出;芒硝合瓜蒌仁溶石、通窍滑利。诸药合参,共奏利胆排石,和中止痛之功。

主治胆石病合并胆囊炎、胃病,久服苦寒疏利药伤及肝阴,或因胆道手术损伤肝阴,术后仍复发结石;

或常发两胁疼痛,食后尤甚,稍食刺激物如食醋、苹果、西红柿、葡萄等偏酸食物等即痛剧,胃纳较差等。

【按】 临床实践证明,甘缓和中法,能扶正健脾排石。 此方对胆石病肝阴不足型,能补、能清、能润、能通,故可缓解胁痛或上腹痛,控制胆道感染。

本文选摘自《朱良春精方治验实录》,朱建平、马旋卿、强刚、王惟恒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

辩证分型 1)肝郁气滞症状:右上腹绞痛阵作,疼痛向肩背放射,每因情志之变动加剧,饮食减少,或有口苦、嗳气、恶心、呕吐,可件轻度发热恶寒。舌稍红苔腻,脉弦紧。 证候分析:情志不舒,肝气失于条达,胆汁排泄不畅,故有右上腹绞痛阵作、疼痛向肩背放射、每因情志之变动加剧;肝气犯胃,胃失和降,可有饮食减少、口苦、嗳气、恶心、呕吐;肝胆郁滞化热,则可伴轻度发热恶寒;舌苔薄腻、脉弦紧为肝胆气滞之象。 2)湿热熏蒸症状:持续性右上腹胀痛或绞痛,痛引肩背,发热畏寒发作,胸闷纳呆,泛恶呕逆,口苦咽于。舌苔黄腻,脉弦紧。 证候分析:湿热蕴结于肝胆,肝络失和,胆不疏泄,故有持续性右上腹胀痛或绞痛;胆经行于身体之侧,故痛引肩背;湿热内结,邪热炽盛,故有发热畏寒;湿热中阻,脾胃受困,故见胸闷纳呆、泛恶呕逆、口苦咽干;舌苔黄腻、脉弦紧是为肝胆湿热之象。 3)热结血瘀症状:胁痛如刺,持续不解,入夜尤甚,痛引肩背,疼痛部位可触及积块,胸腹胀满,黄疽不退,寒热时发,便秘尿黄。舌质紫黯,唇舌有瘀斑,脉弦数。 证候分析:气郁热结日久,血行不畅,瘀血停积,则胁痛如刺、持续不解、入夜尤甚;胆经行于身体之侧,故痛引肩背;瘀血有形测疼痛部位可触及积块;气滞则胸腹胀满;热结则寒热时发;气郁热结,瘀血停积,胆汁排泄受阻,故有黄疽不退;邪热下迫大肠和膀胱,则有便秘尿黄;舌质紫黯、唇舌有瘀斑、脉弦数是为瘀血之证。 4)脓毒壅滞症状:脘腹、胁肋绞痛拒按,痛引肩背,持续不止,胸腹满闷,壮热寒战,汗出,黄疸,甚则谵语神昏,便秘溲黄。舌质红绛,苔黄糙,脉细数。 证候分析:湿热日久,脓毒壅滞肝胆,气机受阻,故脘腹、胁肋绞痛拒按、持续不止、腹部胀满;胆经行于身体之侧,故痛引肩背;邪热脓毒炽盛,故壮热寒战、汗出;邪热脓毒迫使胆汁外溢,则见黄疸;邪热脓毒扰乱心神,则谵语神昏;邪热下迫大肠和膀胱,可有便秘溲黄;舌质红绛、苔黄糙、脉细数是为湿热脓毒壅滞之征。 诊断要点 1)急性胆囊炎常以饱餐后上腹部、右季肋部或剑突下剧痛、绞痛,发热或黄殖为特征;慢性胆囊炎则考试,大网站收集往往缺少典型症状,或有上腹不适。隐痛、腹胀、暧气、厌食油腻等。胆石症临床表现取决于胆石形态。大、小部位和并发症;急性发作时主要表现为右上腹剧烈绞痛(胆绞痛)、寒战高热或伴黄疽等;平时大多无症状,或仅表现为消化不良。 2)急性发作时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 3)胆囊炎、胆石症的确诊主要依靠X线和B超,检查可发现阳性结石或炎症。 4)经纤维十二指肠镜进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PCT)、CT对X线和B超无阳性发现的胆石症病例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施治原则 1)肝郁气滞治则:疏肝利胆。行气止痛。 2)湿热熏蒸治则:清利肝胆,化湿排石。 3)气郁热结、瘀血停积治则:活血化瘀,清热攻下。 4)湿热脓毒、壅滞肝胆治则:清热透脓,化瘀解毒。 注意事项 1)注意劳逸结合,改变不良饮食习惯,防止急性发作。 2)急性发作者,应予禁食,病情好转后逐步增加流质、半流质及清淡食物。 3)慢性患者,饮食要清淡,严格限制动物脂肪胆固醇摄入。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香菇、木耳,以吸附肠道内的胆汁酸,抑制肠内胆固醇的吸收,减轻炎症。每日需保证1500毫升的饮水量,以防止结石的形成。禁食辛辣、油煎食品,肥胖者应节食,降低体重。 4)胆囊炎、胆石症一般预后良好。

  • 索引序列
  • 中医胆石病病机讨论论文
  • 中医胆石病病机研究论文
  • 中医胆石病病机分析论文
  • 胆石病论文
  • 温病胆石症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