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病的表现及其治理:
1、市规划和建设盲目向周边扩延,大量耕地被占,人地矛盾尖锐。布局分散、城市整体规划相对落后,只求规模不问功能,盲目扩大,土地利用效率低下。道路交通、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足和落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得不到良好的保护,城市建设中的人文问题、犯罪率问题突出等。
2、采取空间调整的策略。过去的城市发展模式是单中心,摊大饼,城市是发展中心,周边是居住区,早晨往中间走,晚上往外走,使得交通拥堵,并产生热岛效应。如果改变城市发展方式,采取多中心组团式发展,在城市之外构建一个中心。建设城市新区,成为另外一个组团,这就和单中心分开并形成互补,热岛效应也能够解决。
3、在发展中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比如,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扩大,应该把制造业、重化工业逐步转移出去,重点发展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一般情况下,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城市病也都会缓解。比如原来伦敦的大雾、纽约的案件频发、东京的环境事件等,都是大城市病的表现,但这些城市生态环境、社会治安已经得到不断的改善。
4、大城市的发展要和周边城市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比如把零部件的生产转移到小城镇。大城市之所以膨胀就是因为人口密度过大,城市管理也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5、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传统城市化走的是一条拼土地、拼资源、拼成本的道路,随之带来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管理水平粗放等系列问题。新型城市化道路正是对传统城市化所产生的一系列城市病的反思和纠偏,是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城市病”是城市化进程中因城市的盲目扩张、违背自然规律搞建设而表现出来的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失衡和无序现象,它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和经济发展成本上升,进而导致城市竞争力丧失,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治理“城市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城市病”的主要表现及成因 1规划滞后于建设。“规划服从于建设”、“建设指导规划”、“换一届政府换一张规划”、“规划赶不上变化”的现象时有发生,因而规划的龙头作用、调控作用发挥不出来,一些地方的城市建设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产生的原因:一是指导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控制性详规覆盖率低,且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应。二是对城市规划的作用认识不够,规划意识差,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行政干预规划、人为影响规划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肢解了城市规划集中统一管理权,削弱了规划的权威。三是中小城市为了招商引资大都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投资商在优惠政策的保护下,受利益驱动,不服管理,随心所欲,不报自建、随意乱建,先建后办、边建边办、建毕不办的现象时有发生,阻碍了规划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四是规划执法查处难度大。从随州市现状看,规划执法阻力大,特别是私人建房因分散隐蔽、建筑量小,有些来不及查处已形成既定事实,加之查处违法建设程序复杂,周期长,即使通过法院强制执行,也难以执行到位。 2“马路拉链”随处可见,影响城市整体形象。我国城市地下管网大体有给水、污水、雨水、通讯、供电、供热、供气等七种管线,这些管线所属单位的经济状况、时间要求和管线技术标准各不相同,受城市发展条件限制,不能同时规划、同步施工,而且管线所属单位按各自所需,分阶段、分路段挖路施工,使得城市道路经常“开膛破肚”,既影响城市整体形象,给市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又浪费大量资金。 3城市绿地少、公园广场数量不足,标准低,生态环境差。以随州市绿化现状看,主城区绿化覆盖率仅有%,人均公共绿地平方米,低于全国城市人均公共绿地水平(平方米),城市生态环境比较差,妨碍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老城区人口密度大,建筑拥挤,道路狭窄,无可设置绿地的富余空间。同时,由于对城市生态环境重要性认识不够,一方面规划拟建城市绿地的土地政府无钱征用;另一方面,在新开发的居住小区,开发商一味追求利益的化,忽视绿化(考试大注册城市规划师我整理)建设,小区绿地面积严重不足。主城区公园数量少、面积小也是造成绿地面积不足的原因之一。目前,主城区内还没有游园,市民游憩休闲空间有限;老城区无绿化预留地,无法增绿扩绿。 4环境污染严重,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恶劣。中小城市特别是内陆城市大气、水资源污染指标均存在超标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城市工业发展速度快,建筑工地多,机动车迅速增加,使烟尘、灰尘和尾气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合成洗涤剂广泛使用和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使生活污水同工业废水一起,构成污染城市的重要来源,加之受城市经济发展的制约,无力兴建污水处理设施。 5城市规模盲目扩张,缺乏特色。城市的形象关键在于有特色。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许多城市变得越来越没有自己的个性,到处是似曾相识的街道,“欧美风格”的小区、千篇一律的建筑比比皆是,火柴盒般的高大建筑密集,宛若“混凝土森林”。产生的原因:城市领导热衷于眼前政绩,追求城市变大、变新、变洋,盲目对文脉之本、风貌特色的老城区进行成片改造,虽然一批批低矮破旧的房屋被拆除,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大广场、宽马路、豪华办公楼、欧式建筑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但使许多城市原有的特色迅猛消失。一些中小城市不结合本地人文、历史地理、景物等实际来制定规划。而是贪大求洋,舍近求远,搞大而全、高而空的规划,不结合自己经济实力、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等因素搞规划,小城市模仿大城市,内陆城市模仿沿海城市,千城一面。 二、“城市病”的治理措施 1树立规划权威,发挥规划的调控作用。一是加大投入,为加快规划编制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确保中小城市控制性详规覆盖率提高到80%以上,更好地指导城市建设。二是政府必须带头执行规划。规划一经制定,非经法定程序任何人不得擅自变更,真正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归口一家管,建设一盘棋;强化规划执法手段,政府要积极支持规划执法,对查出的各类违法、违章建筑,要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严肃查处,该拆的坚决拆除,该罚的坚决处罚,该公开曝光的坚决曝光,决不姑息迁就。三是严格按照城市规划技术规范及法规要求,科学、合理调整规划,使规划尽可能满足项目要求,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四是加强城市土地资源管理,国有土地是城市规划和建设之源,中小城市必须建立由政府垄断国有土地市场机制,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从源头上治理规划管理失控问题。 2统筹兼顾抓规划,立足长远搞建设。首先,各级领导必须充分认识规划短视行为的危害,形成“统筹兼顾抓规划,立足长远搞建设”的共识,消除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现象。分管城市建设的领导应从投资—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层次把好关,确保各种管线同步规划、同步施工、一次性预埋,杜绝“马路拉链”的产生。其次,规划一条道路或一个小区,要强调规划的前瞻性、预见性,各类管网要合理布局、科学布局,始终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原则组织施工。第三,政府要对地下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加以立法,管理部门依法加强管理。 3立足本地实际,实施增绿扩绿工程。各中小城市应该根据各自的人文、地理、历史科学合理制定绿地规划,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面貌。 从随州市实际看,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一要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山林、水体、地形、地貌、植物等自然资源,合理安排绿地布局,形成功能齐全、效益突出、点线面带四位一体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突出园林绿化地方风格。二要把城南新区的大面积山林与城市绿化融为一体,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开发白云公园山场,使山林与公园景点合为一体。三要在市区大小河流沿岸,以水体为衬托,建设宽阔的防护林和风景林带。四要改造老城区中心公园——神农公园,增加绿地面积,实现城市园林由单纯的游憩、观赏向既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又融游憩观赏功能于一体的生态系统。五要强化绿化监督管理,确保城市绿地面积不被侵占。 4加强污染治理,构建城市生态经济。严格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进一步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关停、搬迁污染严重的企业,大力控制废气、废水、固体垃圾排放;优化能源结构,积极推行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燃料;大力加快治污设施建设,增强污染治理能力,重点加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建设,提高污水和垃圾处理率,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借助先进科技构建城市生态经济,使化学工业从源头起就不产生污染物,实现源头治理的目标。 5注重个性特色,科学为城市定位。城市规划要充分体现地理、人文和生态环境,充分考虑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资源优势,依据城市的实际,做到文化特色和现代化气息相结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呼应,要有超前性、科学性、指导性,准确把握地域内的建设脉博;根据自己的地理风貌、历史文化、人文景观,从特色、优势等方面科学准确地为城市定位,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城市内不同区域的分工,突出功能,注重实用。强化城市总体规划,做好城市风貌规划,在新的建设中注入历史的遗存,使城市脱离肤浅平淡,丰富其文化内涵。 总之,为了防止“城市病”的发生,必须在城市建设中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兼顾,实观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前情提要:大城市有三病:公共资源短缺、污染和犯罪,为治疗城市病,人为的限制人口流动,反而会造成区域发展不均衡。 身在魔都,我习惯了去哪都要1个小时的路程,习惯了站在拥挤的地铁上看着对面空旷的车厢,也不免心中嘀咕太远太挤太累。上海地铁已经开通到17号线(规划到26号线),公共交通还算便利,也难免会出现下图的尴尬。 上海的地铁,南通松江,北达宝山,但除了内环以外缺少环线,才会出现上图的局面。 尽管上海已跻身全世界地铁长度最长的城市之列,但地铁的密度还明显落后于世界上主要的国际大都市,如果从未来的发展角度来讲,上海还需要建更多更密集的地铁。如果有一天,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可以实现任一地点500米范围内必有地铁站,地铁出行比例达到80%以上,那时的地面交通将不会再拥堵,污染也相对减少。据说这就是纽约、东京、香港已经实现的景象(没去过未亲证)。 特大城市的拥堵与道路的规划也不无关系。中国特大城市的道路往往是大马路多,小马路少,路网密度低。在上海,浦东新区的车道比浦西宽多了。中国在建的新城,几乎无一例外地采取了大马路的形式。从直觉上来说,很多人会相信大马路的模式有利于缓解道路拥挤,实际上并非如此,小马路密集的模式一方面可以像毛细血管一样分流主干道路的车流;另一方面,大量的小马路路边可以有足够的人流,从而发展起沿街的商业,这样既增加城市生活的便利度,又可以缩短居民生活的半径,减少开车出行的需求,城市拥堵反而可以得到缓解。 更为突出的问题出现在公共服务上:学区房太贵,医院太拥挤。为什么今天会出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缺?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供给,是根据历史上预测出来的人口增长来决定的,而历史预测大大低估了实际的人口增长。20世纪末的规划认为到2020年上海人口是1800万,事实上现在已经达到2418万。 居住、就业和公共服务的空间失衡问题,也是导致今天出现“城市病”非常重要的原因。中国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主要靠地方财政支持,包括学校和医院,特别是基础教育。特大城市传统的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市中心。与此同时,人口在逐渐往郊区扩散,一方面外来人口也在往郊区集中,同时,上海中心城区的人口也在往外搬。大量优质中小学在市中心,人们在往郊区搬,越来越多的家长开车接送小孩上学。这导致了一个交通现象:熊孩子们的开学终结了寒暑假的良好交通。 中国的特大城市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之后,有竞争力的产业之一就应该是医疗、教育。因此当面临医疗和教育资源短缺时,恰恰应该引入各种资本,增加医院和学校的供给。随着人口流动的限制最终会放松,未来特大城市迟早要实现不同人群间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这也是中央促进外来人口融入城市的精神所指。现在特大城市的高中数量规划,是根据本地户籍的孩子数量规划的。如果这一点不改变的话,等到未来公共服务逐渐均等化,户籍制度逐渐被淡化的时候,特大城市有一天将面临严重的高中供给不足的问题,等到那时候再去考虑高中的数量问题,可能已经太晚了。 从古代的治水到现代城市的“治病”,“堵”从来都不是出路。
城市病的表现及其治理:
1、市规划和建设盲目向周边扩延,大量耕地被占,人地矛盾尖锐。布局分散、城市整体规划相对落后,只求规模不问功能,盲目扩大,土地利用效率低下。道路交通、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足和落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得不到良好的保护,城市建设中的人文问题、犯罪率问题突出等。
2、采取空间调整的策略。过去的城市发展模式是单中心,摊大饼,城市是发展中心,周边是居住区,早晨往中间走,晚上往外走,使得交通拥堵,并产生热岛效应。如果改变城市发展方式,采取多中心组团式发展,在城市之外构建一个中心。建设城市新区,成为另外一个组团,这就和单中心分开并形成互补,热岛效应也能够解决。
3、在发展中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比如,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扩大,应该把制造业、重化工业逐步转移出去,重点发展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一般情况下,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城市病也都会缓解。比如原来伦敦的大雾、纽约的案件频发、东京的环境事件等,都是大城市病的表现,但这些城市生态环境、社会治安已经得到不断的改善。
4、大城市的发展要和周边城市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比如把零部件的生产转移到小城镇。大城市之所以膨胀就是因为人口密度过大,城市管理也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5、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传统城市化走的是一条拼土地、拼资源、拼成本的道路,随之带来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管理水平粗放等系列问题。新型城市化道路正是对传统城市化所产生的一系列城市病的反思和纠偏,是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通过人物的语言写人。人物的语言要充分个性化的,能表现人物的出身、教养、经历和性格,让人读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城市病是指由于城市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而造成的种种弊病.它给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带来了烦恼和不便,也对城市的运行产生了一些影响,所以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城市病”. 国际上特大型城市的“城市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城市贫困等. 城市病的治理措施 1.树立规划权威,发挥规划的调控作用: ⑴加大投入; ⑵政府带头执行规划. 2.统筹兼顾抓规划,立足长远搞建设: ⑴各级领导必须形成“统筹兼顾抓规划,立足长远搞建设”的共识; ⑵规划一条道路或一个小区,要强调规划的前瞻性、预见性,各类管网要合理布局、科学布局,始终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原则组织施工; ⑶政府要对地下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加以立法,管理部门依法加强管理. 3.立足本地实际,实施增绿扩绿工程: ⑴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自然资源,合理安排绿地布局,突出园林绿化地方风格; ⑵强化绿化监督管理,确保城市绿地面积不被侵占. 4.加强污染治理,构建城市生态经济: ⑴严格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⑵优化能源结构; ⑶大力加快治污设施建设,增强污染治理能力; ⑷借助先进科技构建城市生态经济. 5.注重个性特色,科学为城市定位: ⑴做到文化特色和现代化气息相结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呼应,要有超前性、科学性、指导性,准确把握地域内的建设脉博; ⑵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城市内不同区域的分工,突出功能,注重实用; ⑶强化城市总体规划,做好城市风貌规划,在新的建设中注入历史的遗存 使城市脱离肤浅平淡,丰富其文化内涵.
“城市病”是城市化进程中因城市的盲目扩张、违背自然规律搞建设而表现出来的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失衡和无序现象,它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和经济发展成本上升,进而导致城市竞争力丧失,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治理“城市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城市病”的主要表现及成因 1规划滞后于建设。“规划服从于建设”、“建设指导规划”、“换一届政府换一张规划”、“规划赶不上变化”的现象时有发生,因而规划的龙头作用、调控作用发挥不出来,一些地方的城市建设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产生的原因:一是指导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控制性详规覆盖率低,且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应。二是对城市规划的作用认识不够,规划意识差,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行政干预规划、人为影响规划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肢解了城市规划集中统一管理权,削弱了规划的权威。三是中小城市为了招商引资大都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投资商在优惠政策的保护下,受利益驱动,不服管理,随心所欲,不报自建、随意乱建,先建后办、边建边办、建毕不办的现象时有发生,阻碍了规划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四是规划执法查处难度大。从随州市现状看,规划执法阻力大,特别是私人建房因分散隐蔽、建筑量小,有些来不及查处已形成既定事实,加之查处违法建设程序复杂,周期长,即使通过法院强制执行,也难以执行到位。 2“马路拉链”随处可见,影响城市整体形象。我国城市地下管网大体有给水、污水、雨水、通讯、供电、供热、供气等七种管线,这些管线所属单位的经济状况、时间要求和管线技术标准各不相同,受城市发展条件限制,不能同时规划、同步施工,而且管线所属单位按各自所需,分阶段、分路段挖路施工,使得城市道路经常“开膛破肚”,既影响城市整体形象,给市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又浪费大量资金。 3城市绿地少、公园广场数量不足,标准低,生态环境差。以随州市绿化现状看,主城区绿化覆盖率仅有%,人均公共绿地平方米,低于全国城市人均公共绿地水平(平方米),城市生态环境比较差,妨碍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老城区人口密度大,建筑拥挤,道路狭窄,无可设置绿地的富余空间。同时,由于对城市生态环境重要性认识不够,一方面规划拟建城市绿地的土地政府无钱征用;另一方面,在新开发的居住小区,开发商一味追求利益的化,忽视绿化(考试大注册城市规划师我整理)建设,小区绿地面积严重不足。主城区公园数量少、面积小也是造成绿地面积不足的原因之一。目前,主城区内还没有游园,市民游憩休闲空间有限;老城区无绿化预留地,无法增绿扩绿。 4环境污染严重,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恶劣。中小城市特别是内陆城市大气、水资源污染指标均存在超标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城市工业发展速度快,建筑工地多,机动车迅速增加,使烟尘、灰尘和尾气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合成洗涤剂广泛使用和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使生活污水同工业废水一起,构成污染城市的重要来源,加之受城市经济发展的制约,无力兴建污水处理设施。 5城市规模盲目扩张,缺乏特色。城市的形象关键在于有特色。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许多城市变得越来越没有自己的个性,到处是似曾相识的街道,“欧美风格”的小区、千篇一律的建筑比比皆是,火柴盒般的高大建筑密集,宛若“混凝土森林”。产生的原因:城市领导热衷于眼前政绩,追求城市变大、变新、变洋,盲目对文脉之本、风貌特色的老城区进行成片改造,虽然一批批低矮破旧的房屋被拆除,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大广场、宽马路、豪华办公楼、欧式建筑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但使许多城市原有的特色迅猛消失。一些中小城市不结合本地人文、历史地理、景物等实际来制定规划。而是贪大求洋,舍近求远,搞大而全、高而空的规划,不结合自己经济实力、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等因素搞规划,小城市模仿大城市,内陆城市模仿沿海城市,千城一面。 二、“城市病”的治理措施 1树立规划权威,发挥规划的调控作用。一是加大投入,为加快规划编制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确保中小城市控制性详规覆盖率提高到80%以上,更好地指导城市建设。二是政府必须带头执行规划。规划一经制定,非经法定程序任何人不得擅自变更,真正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归口一家管,建设一盘棋;强化规划执法手段,政府要积极支持规划执法,对查出的各类违法、违章建筑,要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严肃查处,该拆的坚决拆除,该罚的坚决处罚,该公开曝光的坚决曝光,决不姑息迁就。三是严格按照城市规划技术规范及法规要求,科学、合理调整规划,使规划尽可能满足项目要求,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四是加强城市土地资源管理,国有土地是城市规划和建设之源,中小城市必须建立由政府垄断国有土地市场机制,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从源头上治理规划管理失控问题。 2统筹兼顾抓规划,立足长远搞建设。首先,各级领导必须充分认识规划短视行为的危害,形成“统筹兼顾抓规划,立足长远搞建设”的共识,消除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现象。分管城市建设的领导应从投资—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层次把好关,确保各种管线同步规划、同步施工、一次性预埋,杜绝“马路拉链”的产生。其次,规划一条道路或一个小区,要强调规划的前瞻性、预见性,各类管网要合理布局、科学布局,始终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原则组织施工。第三,政府要对地下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加以立法,管理部门依法加强管理。 3立足本地实际,实施增绿扩绿工程。各中小城市应该根据各自的人文、地理、历史科学合理制定绿地规划,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面貌。 从随州市实际看,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一要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山林、水体、地形、地貌、植物等自然资源,合理安排绿地布局,形成功能齐全、效益突出、点线面带四位一体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突出园林绿化地方风格。二要把城南新区的大面积山林与城市绿化融为一体,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开发白云公园山场,使山林与公园景点合为一体。三要在市区大小河流沿岸,以水体为衬托,建设宽阔的防护林和风景林带。四要改造老城区中心公园——神农公园,增加绿地面积,实现城市园林由单纯的游憩、观赏向既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又融游憩观赏功能于一体的生态系统。五要强化绿化监督管理,确保城市绿地面积不被侵占。 4加强污染治理,构建城市生态经济。严格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进一步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关停、搬迁污染严重的企业,大力控制废气、废水、固体垃圾排放;优化能源结构,积极推行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燃料;大力加快治污设施建设,增强污染治理能力,重点加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建设,提高污水和垃圾处理率,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借助先进科技构建城市生态经济,使化学工业从源头起就不产生污染物,实现源头治理的目标。 5注重个性特色,科学为城市定位。城市规划要充分体现地理、人文和生态环境,充分考虑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资源优势,依据城市的实际,做到文化特色和现代化气息相结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呼应,要有超前性、科学性、指导性,准确把握地域内的建设脉博;根据自己的地理风貌、历史文化、人文景观,从特色、优势等方面科学准确地为城市定位,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城市内不同区域的分工,突出功能,注重实用。强化城市总体规划,做好城市风貌规划,在新的建设中注入历史的遗存,使城市脱离肤浅平淡,丰富其文化内涵。 总之,为了防止“城市病”的发生,必须在城市建设中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兼顾,实观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前情提要:大城市有三病:公共资源短缺、污染和犯罪,为治疗城市病,人为的限制人口流动,反而会造成区域发展不均衡。 身在魔都,我习惯了去哪都要1个小时的路程,习惯了站在拥挤的地铁上看着对面空旷的车厢,也不免心中嘀咕太远太挤太累。上海地铁已经开通到17号线(规划到26号线),公共交通还算便利,也难免会出现下图的尴尬。 上海的地铁,南通松江,北达宝山,但除了内环以外缺少环线,才会出现上图的局面。 尽管上海已跻身全世界地铁长度最长的城市之列,但地铁的密度还明显落后于世界上主要的国际大都市,如果从未来的发展角度来讲,上海还需要建更多更密集的地铁。如果有一天,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可以实现任一地点500米范围内必有地铁站,地铁出行比例达到80%以上,那时的地面交通将不会再拥堵,污染也相对减少。据说这就是纽约、东京、香港已经实现的景象(没去过未亲证)。 特大城市的拥堵与道路的规划也不无关系。中国特大城市的道路往往是大马路多,小马路少,路网密度低。在上海,浦东新区的车道比浦西宽多了。中国在建的新城,几乎无一例外地采取了大马路的形式。从直觉上来说,很多人会相信大马路的模式有利于缓解道路拥挤,实际上并非如此,小马路密集的模式一方面可以像毛细血管一样分流主干道路的车流;另一方面,大量的小马路路边可以有足够的人流,从而发展起沿街的商业,这样既增加城市生活的便利度,又可以缩短居民生活的半径,减少开车出行的需求,城市拥堵反而可以得到缓解。 更为突出的问题出现在公共服务上:学区房太贵,医院太拥挤。为什么今天会出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缺?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供给,是根据历史上预测出来的人口增长来决定的,而历史预测大大低估了实际的人口增长。20世纪末的规划认为到2020年上海人口是1800万,事实上现在已经达到2418万。 居住、就业和公共服务的空间失衡问题,也是导致今天出现“城市病”非常重要的原因。中国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主要靠地方财政支持,包括学校和医院,特别是基础教育。特大城市传统的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市中心。与此同时,人口在逐渐往郊区扩散,一方面外来人口也在往郊区集中,同时,上海中心城区的人口也在往外搬。大量优质中小学在市中心,人们在往郊区搬,越来越多的家长开车接送小孩上学。这导致了一个交通现象:熊孩子们的开学终结了寒暑假的良好交通。 中国的特大城市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之后,有竞争力的产业之一就应该是医疗、教育。因此当面临医疗和教育资源短缺时,恰恰应该引入各种资本,增加医院和学校的供给。随着人口流动的限制最终会放松,未来特大城市迟早要实现不同人群间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这也是中央促进外来人口融入城市的精神所指。现在特大城市的高中数量规划,是根据本地户籍的孩子数量规划的。如果这一点不改变的话,等到未来公共服务逐渐均等化,户籍制度逐渐被淡化的时候,特大城市有一天将面临严重的高中供给不足的问题,等到那时候再去考虑高中的数量问题,可能已经太晚了。 从古代的治水到现代城市的“治病”,“堵”从来都不是出路。
城市病的表现及其治理:
1、市规划和建设盲目向周边扩延,大量耕地被占,人地矛盾尖锐。布局分散、城市整体规划相对落后,只求规模不问功能,盲目扩大,土地利用效率低下。道路交通、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足和落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得不到良好的保护,城市建设中的人文问题、犯罪率问题突出等。
2、采取空间调整的策略。过去的城市发展模式是单中心,摊大饼,城市是发展中心,周边是居住区,早晨往中间走,晚上往外走,使得交通拥堵,并产生热岛效应。如果改变城市发展方式,采取多中心组团式发展,在城市之外构建一个中心。建设城市新区,成为另外一个组团,这就和单中心分开并形成互补,热岛效应也能够解决。
3、在发展中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比如,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扩大,应该把制造业、重化工业逐步转移出去,重点发展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一般情况下,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城市病也都会缓解。比如原来伦敦的大雾、纽约的案件频发、东京的环境事件等,都是大城市病的表现,但这些城市生态环境、社会治安已经得到不断的改善。
4、大城市的发展要和周边城市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比如把零部件的生产转移到小城镇。大城市之所以膨胀就是因为人口密度过大,城市管理也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5、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传统城市化走的是一条拼土地、拼资源、拼成本的道路,随之带来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管理水平粗放等系列问题。新型城市化道路正是对传统城市化所产生的一系列城市病的反思和纠偏,是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通过人物的语言写人。人物的语言要充分个性化的,能表现人物的出身、教养、经历和性格,让人读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当北上成为一种时尚,高速发展的城市愈来愈暴露它的另外一面,首都变成“首堵”,生活成本提高,噪音无处不在……集中暴发的“城市病”让人心痛。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是历史沉淀与现实的融合,也是城市的灵魂所在。在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的今天,加强城市精神的培育和塑造,无疑对一座城市或一个地区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这角度入手,立意比较高远。有人说,GPP与幸福感成反比,城市越发达,人民越不幸福。那是因为我们把太多的梦想和期许与城市联系在一起,财富,成就,荣耀……一切都与城市有关。城市精社的“GPP”是什么呢?幸福感!幸福不是生长在城市,而是生长在心里。在中国的众多城市中,北京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是中国首都,是国人心中的“首善之区“。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北京的一举一动,往往会引起全国的关注,成为一种行动的价值标杆和取向。不少地方在做事时,往往会先看北京怎么做。北京做得好,应该,因为它是首都,北京做得不好,不应该,还是因为它是首都。可以说,正是这一独特的文化心理环境,决定了北京精神最终都须指向和凸显首善这一独特的城市品质。北京精神既已明确,我们当因它而导引、而涵养、而凝聚、而创造。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办,而向未来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更当在实践中创造,在创造中沉淀,在沉淀中升华城市精神,期许它指引我们一个更加美好的生命、美好的未来,美好的北京,美好的首都,美好的世界城市。“城市病”最大的解药就是营造绿色城市:空气新鲜,生活便利,低成本付出,不为堵车而烦恼,不为高价房、上学难、就医难而发愁;有目的,有计划的去改变现在的状态,兴建绿化地,这些都是未来城市绿色化所需求的。如果只是沉浸于“幸福指数”的幻觉与“城市精神”的豪情中。那么,这样的城市精神不要也罢。道德文化,植入更真诚、宽容、仁爱的绿色文化,这样城市将生机无限
通过人物的语言写人。人物的语言要充分个性化的,能表现人物的出身、教养、经历和性格,让人读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城市病是指由于城市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而造成的种种弊病.它给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带来了烦恼和不便,也对城市的运行产生了一些影响,所以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城市病”. 国际上特大型城市的“城市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城市贫困等. 城市病的治理措施 1.树立规划权威,发挥规划的调控作用: ⑴加大投入; ⑵政府带头执行规划. 2.统筹兼顾抓规划,立足长远搞建设: ⑴各级领导必须形成“统筹兼顾抓规划,立足长远搞建设”的共识; ⑵规划一条道路或一个小区,要强调规划的前瞻性、预见性,各类管网要合理布局、科学布局,始终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原则组织施工; ⑶政府要对地下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加以立法,管理部门依法加强管理. 3.立足本地实际,实施增绿扩绿工程: ⑴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自然资源,合理安排绿地布局,突出园林绿化地方风格; ⑵强化绿化监督管理,确保城市绿地面积不被侵占. 4.加强污染治理,构建城市生态经济: ⑴严格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⑵优化能源结构; ⑶大力加快治污设施建设,增强污染治理能力; ⑷借助先进科技构建城市生态经济. 5.注重个性特色,科学为城市定位: ⑴做到文化特色和现代化气息相结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呼应,要有超前性、科学性、指导性,准确把握地域内的建设脉博; ⑵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城市内不同区域的分工,突出功能,注重实用; ⑶强化城市总体规划,做好城市风貌规划,在新的建设中注入历史的遗存 使城市脱离肤浅平淡,丰富其文化内涵.
城市病是指由于城市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而造成的种种弊病。它给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带来了烦恼和不便,也对城市的运行产生了一些影响,所以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城市病”。所谓“城市病”是指人口过于向大城市集中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表现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盲目向周边摊大饼式的扩延,大量耕地被占,使人地矛盾更尖锐。“城市病”表现为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将会加剧城市负担、制约城市化发展以及引发市民身心疾病等。特别是城市的出行时间较长,因交通拥堵和管理问题,城市会损失大量的财富,无形中浪费了能源和资源,不利于”城市的畅通发展。”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问题,也称为城市病。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问题形成的原因很复杂,首先是经济原因。有人将这些问题统称为城市病。城市病是几乎所有国家曾经或正在面临的问题,但城市病的轻重可以因政府重视程度和管理方法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拉美国家的城市病比发达国家更严重 。这些因城市发展而产生的负面影响,被称为城市病。这种城市病就已经出现在东京、纽约等诸多城市然而一直以来。并没有人提供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是城市病导致了城市的衰退。在工业革命期间,城市迅速的发展往往超出社会资源的承受力,导致各种“城市病”的出现,主要包括住宅奇缺、污染严重、卫生状况恶化等。早期资本主义国家为治理“城市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往往效果不佳。 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现代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的人口增多、用水用电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社会问题,以及由上述问题引起的恶城市人群易患的身心疾病,这些问题“和矛盾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加剧了城市政府的负担,使城市政府陷入了两难困境。防治城市病就是规范和监督权力,尊重民意,让民意成为能够和权力平等博弈的重要力量,每个公共决策都有民意广泛参与,劳民伤财的“城市病”才能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