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关于精准医学论文

关于精准医学论文

发布时间:

关于精准医学论文

关于医学检验专业的毕业论文

现代医学治疗范畴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治疗疾病,而是转向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促进医学与人的关系的进一步和谐,这也正是医学伦理学的宗旨之一。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医学检验专业的毕业论文,欢迎参考。

摘要:医学伦理学是高等医学教育中的必修科目,其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医德素质教育。但是现如今医学伦理学课程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许多问题,亟需改革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因此需要在改革中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与发展。这不仅是伦理学改革的出路,也是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培养的必要途径。医学伦理教学改革与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结合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方法、模式的改革以及优化教学资源上。

关键词:医学伦理职业道德素质教学改革

现代医学治疗范畴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治疗疾病,而是转向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促进医学与人的关系的进一步和谐,这也正是医学伦理学的宗旨之一。医学伦理学历来是医学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医德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进而使之成为合格的现代化医学人才。

一、医学伦理学亟待改革

(一)教学上强调理论忽视实践。

医学伦理学虽然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但是其本身肩负了培养学生职业价值、态度行为等全球医学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的任务,需要加强实践性和针对性。

(二)方法上缺少学科间整合学习。

医学院校通常将医学伦理学单独作为一门社会学科进行安排,忽视了其与临床医学、其他学科间的联系与协作。

(三)资源上医学伦理教师匮乏。

虽然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也来越高,跨专业人才也加入到医学伦理教学队伍中来,但是兼具哲学素养和医学实践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仍然匮乏。

二、把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作为医学伦理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

古往今来,对于人才来说,德才统一是最有价值的。而医学作为一门特殊的科学,其主要面对的是人,因而培养医德高尚的医学人才也是至关重要的。高等教育者应当积极倡导高尚医德医风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进行重新定位,更要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在医德教育上加大投入。

1.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教育要与实践相结合。

医德教育要摆脱纯理论教育的观念,要在实践中发展医德理论。如果忽视了医德教育的实践性,采用说教式教育,不仅会使医德教育变得乏味、无趣,更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教育的目标。

2.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的客观认识。

在医德教育的过程中,有理论认为医德教育是无能的,因为社会不正之风会完全颠覆学生在校习得的医德观念,因而是无能的。也有理论是认为医德教育是万能的,只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就可以培养出医德高尚的好医生。我们应当客观认识医德教育的作用。

(二)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与医学伦理教学改革相结合。

将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作为医学伦理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不仅是培养学生高尚医德的必然要求,也是医学伦理教学改革的出路。中共十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既是对广大医务工作人员提出的要求,也是针对目前医疗行业出现的医生收受红包、医患关系紧张等不良现象做出的反应。对于医学生来说,培养高尚医德是迫在眉睫的,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者改革医学伦理教学,深化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以培养现代化的医学人才。

1.改革教学内容。

医学伦理学应当摒弃过时的理念,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贴近学生生活现实而不是超脱于现实生活之外,构建合理可行的`医德评价体系。体现在伦理学教材中,应当针对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如过度医疗、医患关系等,从而增强医学伦理学的现实指导性,也为医学生医德培养提供真切实际的指引作用,消除学生的疑惑,提高其对医学伦理学的信服程度,从而培养高水平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准医生。

2.改革教学方法。

改革医学伦理教学的重要方法就是摒弃原有的、单一的说教式的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式教学,通过分析新近发生的事例,讨论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和原则的具体应用,使学生在感性上和理性上体会医学伦理学教学的内容。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的把握医学伦理学的宗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兴趣,还可以使学生自觉的进行医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

3.改革教学模式。

医学伦理学是基础学科,因此应当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实现学科间的整合学习,这样才能使职业道德教育由碎片化向体系化转变。在医学伦理教学过程中,应积极与专业课、临床实践科目沟通与协调,在理论教学中加入实践操作,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融会贯通,实现医学伦理教学的实效性。此外,学校也应将强医德文化的塑造吸收到校园文化中来,加深学生的医德意识。

4.优化教学资源。

为了提高医学伦理学教学中医德教育的比重,需要选派业务能力强、教学效果好、兼具医学实践和哲学素养的教师担任医学伦理学教育工作者,还学要定期组织医学伦理学教育者外出参观学习,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教育资源。此外,还可聘请校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以案例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保证教学质量。

医学伦理教学是医学生医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其旨在提高学生认识和分析医学伦理问题的能力,承担医学道德责任和义务。医学院要以提高以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为基本思路,改革医学伦理教学的内容、方法、模式与资源。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需要全体医学教育者与医务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唯此,才能培养出具有丰富医学知识和较高医学职业道德的专业人才,彻底提高我国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广臻,王晓燮.医学伦理教育与医学生[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6,(2):42.

[2]柯少娟.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现状、原因和对策研究[EB/OL]

[3]尹奋勤.医学伦理学[J].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8).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现代临床医学在西欧诞生,这在医学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进步。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临床医学论文3000字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临床医学论文3000字篇1 论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研究能力评估体系构建 1、引言 医科院校临床医学实力的高低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和谐幸福,更关系到民族的兴旺发达。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加大投资力度建设了一批医科院校,引进及培养了大批高精尖的医学人才,增强了我国医科院校的实力。 科研能力是衡量医学院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面对发展,医科院校的科研能力评估问题日益引起重视,能否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卫生医疗行业的要求,以及能否得到专业人士的正确评价,事关这所院校在以后的生存和发展中能否争取到比较有利的条件。可见,客观而全面地评价一所医科院校的科研实力,是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 2、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查阅相关资料,参考相似类型的指标体系 在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前,首先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了解了国内外科研实力评估的发展与现状及科研实力评估的深刻涵义。借鉴国外评估系统指标,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取其精华,作为参考资料。 指标的初步设定 借鉴国内外的临床医学研究能力指标体系,并根据平时的科研工作管理经验,设计出每层指标,指标主要是根据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研究能力评估目标进行分解。构成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研究实力的因素有很多,但作为科研教学型的医学院校,从管理角度而言,其要素有:科研投入、科研活动、科研条件、科研产出、人才情况等。再将这些一级指标分解为二级指标、三级指标,逐级分解,建立各级要素的目标群。 指标的定性分析 对指标进行定性分析,主要是把握以下几个原则:1)指标体系在同一层次要互相独立,互相不包含,不重叠;2)指标体系要正确反映目标的要求,指标与指标设计之间没有矛盾;3)指标内容可以直接观察而获得结论;4)指标体系的采集要简单可行、层次和数量尽可能少而具有代表性,采集方法为大家所接受。 3、确定指标体系草案 德尔菲法(DELPHI)法 DELPHI法,就是采取背靠背的通讯方式征求专家小组的意见,即专家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以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函询。每次函询后将专家小组的意见进行归纳整理,再反馈给每个专家,供他们分析,提出新的论证。经过几轮函询,使专家的意见趋于集中,得到一个比较实际、可靠的结论。 成立专家函询筹备小组 专家函询筹备小组由6人组成,其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3人,硕士研究生1人。筹备小组的任务:拟定评估目标,编制专家调查表,选择相关专家和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确定专家 由专家函询筹备小组集体评议,选取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以上的从事医学科学研究、医疗、管理专家50名,包括卫生事业管理系统12人,基础研究25人,临床医学研究人员1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3人。 拟订专家调查表 收集国内外相关的指标体系,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拟定专家咨询表,进行专家评议和咨询(表1)。对第一轮专家意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修改相应指标,制定第二轮专家咨询表,然后把修改结果反馈给咨询专家后,再对第二轮专家意见进行汇总分析,确定了重点医科大学评价指标体系(表1)。 4、综合评价办法 我们采用两次相对比较归一化法对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研究能力进行评价,基本计算方法如下: 1.每项三级指标以统计最高分数计为100分,其他各校的该项三级指标分数与最高统计分数相比,其百分比数则作为该校的此项三级指标分值。各项三级指标的分值加权求和即为二级指标分值。 2.二级指标最高分值同三级指标统计一样计为100分,其他各校的相应分值与最高分相比,其百分数作为二级指标分值。各项二级指标值加权求和作为一级指标分值。 3.一级指标加权求和作为各校的最终评估分值。 本研究侧重于医科院校临床医学研究能力,该评估对医学院校的自身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高校的资源优化和提高科研效率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指标体系的内容及权重的确定最容易引起不同的意见,但科研能力评价中二级指标和一级指标都是被评价的核心内容,有些第三方评价单位只采用原始数据进行比较,权重并不起作用。但实际证明权重的适度变化对评价结果的影响不大。 五项一级指标反映了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研究能力的共性内容,我们也可以结合不同的评估目的对评估项目区别对待,可以根据不同的评估目的对评估指标体系的权重进行重新赋值,例如,我们要评价一个单位的科研总体水平,我们可以将科研投入、科研活动、科研产出的权重提高,如果我们要预测一个学校的未来的科研成就,我们可以将科研条件和环境及科研活动的权重提高,这样可以看出哪些学校在哪个方面强一些。权重赋值的变化对学校管理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发现不足而加以改进。原始数据的比较评估可以从时间上进行纵向比较,学校实力是否增强,拿历年数据进行比较,从而知道进步的大小。对于采用归一化法可能造成单纯追求数字问题,在这个评估方案中,都有评估要素对其约束,因而单纯某项数字高并不会导致评估结果不实。实际验证分析表明了用此归一化法基本消除了评价内容和标准界定的难点,其结果基本反映了真实情况。 临床医学论文3000字篇2 论临床医学生后期医学教育中的职业道德培养 【摘 要】医学后期教育是指医学生4年级进行临床课程学习和实习的阶段,是学校教育的延续,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的过程,是由医学生到医生的过渡,随着社会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日趋多元化,职业道德素质已成为医疗机构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之一,在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尤其是在高校医学教育的后期应始终做到医德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培养具有良好医德的学生,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 【关键词】医学生 医德教育 医学后期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以预防为主,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原则是我国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提高医疗行业社会风尚的关键一环。而临床实习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业务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医学事业的状况和发展。因而在见习、实习阶段就注重培养他们高尚、严谨的医德医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本文就临床医学生后期学习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内涵、途径和方法进行论述。 一、对医学高等学校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 为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学校教育中既要注重对学生的技能培训,又要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医学模式已经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这就要求医学生将自身的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提高到新的高度。此外,在医学教育上,临床医学生的后期教育主要以临床见习和实习为主,这就要求学生,要尽快适应新的人文科学与医学交叉的开放式医学教育体系,成为以人为本,基础、临床、预防医学知识贯通的全面型综合人才。因此,医学生后期学习的职业道德教育必须立足于脱离单纯的生物医学的思维模式,培养观察社会待人接物的人文素质,提高对患者心理、社会因素作用的分析能力,学会从患者的社会背景及心理变化出发,对疾病进行全方位的诊断分析。 2.高等教育的需要 在医学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明确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医学高级人才作为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广义的讲,高校(包括高职)阶段,是人一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不仅是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西方的文化产品大量涌入,学生很容易感受到各类意识形态,广泛接触世界多元文化。各种文化之间的混合与碰撞将加剧学生成长过程中选择与确立价值观的困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道德教育也必须不断深化和拓展。[1]另一方面,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许多家长把培养子女成才片面地理解为掌握文化知识,而对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则不闻不问,这一切都要求高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特别是职业道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能够缓解医患矛盾 目前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部分医生的服务理念与思维方式仍停留在“以医为尊”、“重病轻人”等水平上,服务言行就表现出不愿向患者多解释,交往中对患者不够尊重,缺乏人文交流与情感交流。而现代医学要求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要有高超的技术,还要有社会良知、社会责任感。对患者多一份关爱、理解、策略和技巧,是自己素质完善的展示,也是建立协调融洽的新型医患关系的基石。因此,从实习阶段就开始注重培养医学生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理念,对端正行业作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起到积极作用。 二、医学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 我国传统的医古文在医德教育方面从4个方面对医德教育内涵进行了总结:①对健康和生命的终极关爱;②去功利的人生价值观;③不拘成规、勇于探索的精神品格;④审慎严谨、时时自省的行医作风。[2]现阶段,我国虽然对于医德没有具体的固定模式要求,但按照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总体要求;结合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和医学类职业要求以及医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在总结多年医德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探讨医德教育应具有的内涵。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用“三义”教育统领学生医德教育: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贯穿医德教育的全过程,并置于指导地位,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 其次,通过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使学生基本掌握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正确看待世界、看待社会和人生。并具有敬业精神,能较深刻地理解医学的人文内涵,确立正确的医学价值观,提高其对医学社会价值、道德价值的判断能力以及医学行为抉择能力。 第三,进行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使医学生形成热爱人、尊重人、相信人、平等待人等品质,遵守社会公德,正直坦率、助人为乐,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医患、医护、同事间的关系。 第四,医学人文精神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学医的目的是对人的爱和关怀。使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病人、讲求公正、追求和谐、力行善美,具有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操守。[3] 原卫生部部长高强在“2006年全国医院管理年工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对医疗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注重专业技术水平,更要注重思想、道德、作风教育和法律、纪律培训……使年轻医务人员既掌握扎实的医疗技术,又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在和谐社会中,实现医者尽其能、患者医其患,医患共相依、雨水一家亲,是我们努力奋斗的基本目标”。 三、医学生后期教育中医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1.提高医学生自身素质,培养人文品质。 提高医学生自身素质,加强人文修养,引入“精神助产”法,将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观念,外化为道德行为医学在具有显著的自然科学属性的同时,还具有显著的人文科学性质,[4]社会呼唤人文精神,提倡以人为本,珍视和关注生命。对医生来说,人文关怀是其最基本的服务态度。医学生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是由后天修养的程度决定的。少数学生沉醉于当代社会的斑斓色彩之中,疏忽了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他们或者尚未完全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或者社会公德的自我培养留下了缺陷。“精神助产”的要义在于:真理以潜在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内心,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传授现成的知识,而在于通过交谈和讨论,消除错误和模糊的认识,唤醒学生的意识,从而发现真理,[5]使学生做到知行统一。所以作为未来社会的人道主义者,在校期间必须加强自身的人文修养,不断培养自己的“尊重生命、崇尚正义、爱岗敬业、心胸宽广”等人文品质。只有这样,患者在就诊时才不会感到治疗仪器的冰冷和自己的孤独无助。 2.提高带教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完善榜样示范作用。 由于当今医学生价值观念冲突加剧,价值取向多元化,传统的“高”、“大”、“全”式的榜样示范法效果弱化,甚至引起一些学生反感,[6]学生都具有向师性和模仿性的特点,教师的态度、立场观点、言行举止成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教育因素。因此,临床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带教过程中率先垂范,做到为人正派,光明磊落,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临床上对每个患者都要做到认真、体贴、和蔼;对患者一视同仁,对尊者不卑,对贫者不傲,不以职业之便拉关系、办私事,严于律己,洁身自爱。作为一名临床医学教师,治好患者和教育好学生是同样艰巨而重要的,但后者对社会的影响更深远。如果我们培养出一个良医,则可能造福一方;如果我们培养出一个庸医或贪医,则可能祸害一方。 3.加强学校、临床医院的合作 学校方面。在学生进入临床之前,学校应帮助他们树立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观和医德观,增强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为他们的临床医德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程学习中可以通过入学教育、思想品德修养课、法律基础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法制与纪律教育,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法制观。通过医学伦理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社会主义医德原则、规范、范畴的教育,阐明医德与医术关系。同时通过“早期接触临床”,在参观医院、见习、卫生调查等活动中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地接触社会、医院和服务对象,接受医德熏陶和感染,逐步懂得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要医术精湛,还要有高尚的医德情操。 医院方面。医院作为医学生后期教学的执行者和管理者,对他们医德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中进行医德教育,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开展床边教学,结合患者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总结自身医疗服务中的经验教训;组织学生共同讨论分析违反医德规范、丧失医疗道德造成的事故和案例,从而促使学生在比较思考中定位,自觉提高医德修养,养成良好的医德行为和习惯,最终促使学生把外在的医德原则、规范转化为内在的医德信念和品质,牢牢确立“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价值取向。在具体工作中,首先要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医德育人环境,要健全医德教育的规章制度,严格管理、奖惩结合,保证医德教育的顺利进行。 总之,临床实习生后期教学的医德培养教育不能拘泥于一种形式,应该结合卫生行业的特点,采用“立体、多面教育与集体影响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进行专业技能实习的同时,狠抓医德医风教育,培养医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意识,坚守医学人文信仰,成为“懿德善能”、“德艺双馨”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朱 静.论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J].职教论坛,2004(26) 2 季春元、邹 丽.医古文中的医德教育内涵[J].卫生职业教育,2007(12):28~29 3 吴海峰、张明勇.对医学生医德教育几个问题的分析与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9(8):1013~1014 4 李凤英.融医德教育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4):106、108 5 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6 董晓星、陈家麟.论榜样示范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9):58 猜你喜欢: 1. 关于医学的论文3000字 2. 5000字临床医学论文 3. 临床医学论文范文 4. 临床医学论文 5.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5000

关注精准医学杂志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美国医学杂志》美国ISSN:0002-9343,1910年创刊,全年18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刊载临床研究原始论文和初见病例报告、评论。兼及临床病理学高级学术会议探讨医学、科学与社会问题的文章和编辑部短评。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美国预防医学杂志》美国ISSN:0749-3797,1984年创刊,全年8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刊载预防医学基础和应用研究论文。涉及的学科包括流行病学、遗传学、营养学、毒理学和社会科学;应用的领域包括卫生管理、传染病防治、职业医学、环境卫生、航空航天医学、老年病、母婴保健、计划生育等。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美国外科学杂志》美国ISSN:0002-9610,1890年创刊,全年12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历史悠久的著名外科权威专业性学术期刊,由美国六家主要外科医学会合办,专载普通外科临床与实验研究论文,介绍手术技术、外科手术、步骤、设备和器械。主要栏目有论著、方法探讨、外科教育、简短报告、评论等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老年医学与老年病学集刊》爱尔兰ISSN:0167-4943,1982年创刊,全年6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刊载实验老年医学和临床老年病学以及老年社会研究等方面的论述。Archives of Medical Research《医学研究档案》墨西哥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信息咨询部编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期刊投稿指南 14ISSN:0188-4409,1970年创刊,全年6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2004年起由Instituto Mexicano del Seguro Social, Oficina de Bibliotecas y Divulgacion,MEXICO 出版,发表生物医学研究方面的原始论文和报道。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生物医学与药物疗法》法国ISSN:0753-3322,1947年创刊,全年10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信息咨询部编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期刊投稿指南 21年影响因子。刊载生物医学和药物疗法,包括与之相关的生化、内科、药学、外科、生物物理、免疫、血液、神经与内分泌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评论和札记。Clinica Chimica Acta《临床化学学报》荷兰ISSN: 0009-8981, 1956年创刊,全年24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刊载临床化学和医学生物化学,包括化学、生物化学、免疫化学技术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论文、简报、技术札记,以及学术动态报道。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欧洲放射学杂志》爱尔兰ISSN:0720-048X,1981年创刊,全年12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E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2005年EI收录245篇。刊载研究放射及医学影像技术应用与实践方面的论文、评论、病例报告,涉及X射线、CT、磁共振、超声波及其它先进影像技术和设备。Integrative Medicine《综合医学》美国ISSN:1096-2190,1998年创刊,全年4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主要刊载营养补充剂、植物药、饮食、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论文ITBM-RBM News《欧洲生物医学技术杂志-新闻》法国ISSN:1297-9570,全年6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2000年前刊名RBM-News,为刊载世界生物医学界学术活动及其新闻报道。 谢谢采纳

有好多的啊: 供参考 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表 1、中华医学杂志 2、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3、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4、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5、第一军医大学学报(改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6、解放军医学杂志 7、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8、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9、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10、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1、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12、复旦学报.医学版 13、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14、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15、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16、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17、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8、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广东医学 20、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2、上海医学 23、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4、江苏医药 25、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6、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7、实用医学杂志 28、山东医药 29、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30、重庆医学 31、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32、天津医药 33、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34、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35、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36、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37、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了解更多医学类期刊,论文发表可在线QQ咨询

中华医学、中华外科学、中华病理学。。。,祝你心想事成!

精准医学杂志属于sci吗

并不一定。并不是所有英文医学期刊都被SCI收录了,能在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才是“SCI论文”。

SCI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约3500种。

作为一部检索工具,SCI一反其它检索工具通过主题或分类途径检索文献的常规做法,而设置了独特的“引文索引”(Citation Index)。即通过先期的文献被当前文献的引用,来说明文献之间的相关性及先前文献对当前文献的影响力。

SCI以上做法上的特点,使得SCI不仅作为一部文献检索工具使用,而且成为科研评价的一种依据。科研机构被SCI收录的论文总量,反映整个机构的科研、尤其是基础研究的水平;个人的论文被SCI收录的数量及被引用次数,反映他的研究能力与学术水平。

相关文件:

2020年2月,教育部、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该文件要破除论文“SCI至上”,也要以此为突破口,拿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实招硬招,破除“唯论文”,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科学引文索引

sci文章可以算是国际学术界的顶尖文章级别,sci文章可以代表本专业在全球的最先技术以及发展趋势,所以sci文章在学术界的认可度很高。

sci全称为科学引文索引,即被科技会议所认可并刊登在该领域最顶尖文章上面的论文,sci论文即便没有发表过也绝对算得上是合格的论文。

sci(ScienceCitationIndex,简称issn)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办出版的引用率达到90以上的核心期刊之一,是被sci检索收录的专门刊物。

sci全称ScienceCitationIndex,属于科学引文索引,sci期刊特色主要体现在:收录范围包括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工程技术、农业和食品方面;重点体现在生物、化学、药学等基础科学领域内;除此之外还涉及非常多的技术领域,比如机械制造工艺、微纳环境与控制技术、材料与器件等。

sci论文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科学价值,因此很多作者慕名前往进行撰写sci论文。

英文医学论文都是sci么?“并不一定。并不是所有英文医学期刊都被SCI收录了,能在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才是“SCI论文”。”只是说他们是英文为主!

精准医学杂志属于什么类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术委员会工作制度及职责一、组织机构一、工作制度一中心学术委员会是全中心最具有权威的学术组织也是中心主任在本中心管理、建设、规划等方面的学术咨询机构本委员会向中心主任负责。二学术委员会由各学科有代表性和具有一定学术权威副高职称以上的人员以及有关人员组成。委员会职业道德高尚、治学严谨、观点明确、作风正派并且有大公无私、实事求是的精神。学术委员会秘书长负责日常工作。三委员必须认真完成本会交给的有关任务并享有对委员会工作提出建议、倡议和对议题进行表决的权利。四委员会原则上每半年举行一次会议。必要时学术委员会主任可根据具体情况临时召开会议。五每届委员会任期两年由中心领导班子提出名单产生。六学术委员会的重要决议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决定赞成票需达到委员数半数以上方能有效。七学术委员会对审议的事宜一经形成决议应负责组织实施如遇重大变更或特殊情况中心主任有否决权。二、职责一负责中心业务建设咨询和学术成就鉴定等管理工作。1/2页二研究制定学术管理计划和实施方案确定业务建设目标。三负责组织中心各种学术活动以及对外学术交流活动。四指导各科室的业务学术活动。五负责审定学术上的重大问题推荐优秀学术成就、科研课题、研究成果。六组织评定学术成果确定级别提出授奖意见。七对业务技术事故、纠纷责任进行讨论鉴定。八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总结工作研究问题布置任务。九负责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学技术基金管理系统项目申报的审核、管理工作。十负责中心干部职工职称评聘推荐工作。十一完成中心主任办公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疾控中心委员会是事业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中国疾控中心)成立于2002年1月23日[34][35],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实施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事业单位。中心主要开展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环境与职业健康、营养健康、老龄健康、妇幼健康、放射卫生和学校卫生等工作;组织制定国家公共卫生技术方案和指南,承担公共卫生相关卫生标准综合管理工作

2023年4月29日,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揭牌成立,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建设。研究院面向“健康中国”战略,由国际著名免疫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董晨教授领衔,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仁济医院进行系统性建设。研究院聚焦肿瘤免疫治疗、慢性炎症疾病与移植免疫、传染性疾病与疫苗等研发方向和应用领域,致力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免疫创新策源地、免疫学领域的高端和关键人才的引育基地、国际一流的免疫学基础创新到产业应用的转化基地。为满足研究院的科研发展需求,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课题组科研人员。一、招聘岗位基本要求1.热爱党、热爱祖国、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坚持科学精神,严守科研诚信。2. 热爱科研工作,身心健康,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中英文读写能力。3. 生物医学等相关专业,具有免疫学研究背景者优先(具体岗位的专业要求详见招聘岗位、人数及要求)。二、招聘岗位、人数及要求招聘岗位及人数:副研究员13名,助理研究员3名,科研助理7名。具体如下:课题组招聘岗位学位要求专业及其他要求投递邮箱鲁林荣教授课题组副研究员2名博士1.生物医学相关专业,博士毕业不超过6年,免疫学、生物信息学或微生物学相关学位或研究背景者优先考虑。2.具有一定的科研领导能力,能领导小组开展研究攻关;研究方向或研究兴趣与课题组研究方向契合。3.在课题组长指导下带教研究生并开展相对独立的研究工作;协助课题组长或独立申请各类科研项目。/ Guan Ng研究员课题组副研究员2名博士1.医学或者生物学相关专业,生物信息学或者神经生物学背景优先;2.协助课题组长或独立申请开展与课题组研究方向契合的项目。科研助理2名硕士/学士1.生物学或者医学专业背景者优先;2.负责实验室运行及行政管理相关工作;协助开展研究,辅助进行日常实验。3.有相关实验室工作经验者优先,有行政/财务相关经验优先。钟怡研究员课题组副研究员1名博士免疫学、细胞生物学、表观遗传学、肿瘤学等生物医学相关专业;有免疫学研究经历者优先。陈硕研究员课题组副研究员2名博士1.负责团队结构生物学(冷冻电镜为主)/计算生物学(深度学习为主)方向科学研究;具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2.在课题组长指导下设计并进行科学研究,协助课题组实验平台建设;3.独立和参与科学研究项目申请;协助指导和培养助理研究员、博士后、及研究生。助理研究员2名博士1.协助团队结构生物学(冷冻电镜为主)/计算生物学(深度学习为主)方向科学研究,具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2.在课题组长指导下设计并进行科学研究,协助课题组实验平台建设;3.独立和参与科学研究项目申请;协助指导和培养博士后及研究生。科研助理2名硕士/学士1.协助课题组实验平台建设;2.协助科学研究项目申请;3.协助课题组管理。付国通研究员课题组副研究员、计算生物学/生信分析师2名博士/硕士1.具有生物医学相关专业或生物信息学/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博士或硕士学位,有免疫学相关研究背景者优先。2.能独立开展与课题组研究方向契合的实验或计算工作。科研助理1名硕士1.生物医学相关专业者优先;熟练掌握流式技术和有动物实验经验者优先;2.需要稳定工作至少两年;根据个人意愿与团队需求参与科研项目。吴凡研究员课题组副研究员1名博士1.生物学或基础医学相关专业,免疫学、病毒学、生物信息学等背景者优先;2.具有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周磊研究员课题组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2名博士1.生物学或基础医学相关专业,免疫学、神经生物学、肿瘤免疫或计算生物学背景者优先;2.具有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刘志研究员课题组副研究员2名博士1.生物学或基础医学相关专业,具有扎实的免疫学基础,生物信息学、神经生物学、或肿瘤免疫背景者优先;2.具有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3.对科研具有浓厚兴趣,能协助或者独立申请科研项目。科研助理2名学士及以上1.生物学、医药学相关专业。2.熟悉常规生物学实验操作(如PCR,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等),以及有动物实验经验者优先;3.有相关实验室工作经验者优先。4.负责实验室运行及行政管理相关工作;协助开展课题研究,辅助进行日常实验并进行数据分析。三、课题组简介董晨院士课题组董晨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Th17细胞分化、调节和功能相关研究领域的奠基者和国际研究权威之一,还在Tfh和Tfr细胞的发现和研究中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董晨教授课题组致力于免疫学研究,重点研究T细胞相关免疫耐受和免疫应答的分子调控机制,并深入探究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和肿瘤中的新型肿瘤免疫治疗方法。鲁林荣教授课题组鲁林荣教授是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鲁教授领导的ICS(Immune Cell Signaling)课题组主要研究T细胞发育分化过程中的信号传导和调控机制。实验室重点关注自身免疫性炎症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在抗病毒与抗肿瘤免疫反应中的免疫效应作用及调控机制等。Lai Guan Ng研究员课题组Ng Lai Guan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系统免疫研究中心主任,资深研究员(Senior Investigator)。课题组长期致力于探索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分化机制、迁徙特性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在髓系细胞学领域做了大量扎实的基础研究工作。在技术创新和开发开发并优化了诸如活体多光子、器官3D整体成像等显微成像技术。从2015年到2023年期间,在国际期刊发表了超过60篇SCI文章,其中超过20篇为通讯作者/共同通讯作者文章。根据google scholar统计,目前文章总引用超过15000次,h-index达到60;并于2020、2023年度连续两年在全球领域被评为“论文高被引用科学家”(Highly Cited Researcher)。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髓系细胞在稳态下和病理状态下的功能和机制,开发基于中性粒细胞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以及高通量动态显微成像技术的开发和优化。具体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方向一:中性粒细胞分化谱系研究;方向二:肿瘤中性粒细胞的异质性研究;方向三:髓系免疫细胞在肥胖及2型糖尿病环境中的异质性和功能重编程;方向四:高通量显微成像技术开发及在免疫学中的应用。钟怡研究员课题组钟怡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6年于德国图宾根大学获生物信息学博士学位。博士阶段获欧盟玛丽-居里学者奖。后于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HHMIRudensky院士实验室从事免疫学博士后研究。2023年以人才引进途径入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开展系统免疫学与计算生物学研究。先后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含共同)在Nature Immunology (2022), Immunity(2019,2020),CellResearch(2010,2011)和Bioinformatics(2017)等杂志发表多篇研究论文。团队课题研究以学科交叉为特点,综合运用细胞生物学、计算生物学、表观遗传学、单细胞测序技术等策略来研究免疫学问题。实验室详细信息见主页:。课题组涵盖以下研究方向:T细胞分化及长期记忆形成过程细胞亚群动态定量表观遗传调控;T细胞时空发育的调控图谱构建,及相关临床疾病发生与发展的分子病因研究;免疫细胞多层级转录调控网络的重构及细胞命运预测模型的建立。陈硕研究员课题组陈硕研究员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在牛津大学医学院师从皇家学会会员Yvonne Jones和Dave Stuart学习肿瘤信号转导、病毒等的结构生物学,获得临床医学博士学位。之后于Yvonne Jones实验室及皇家学会会员卢欣负责的牛津大学Ludwig研究所从事肿瘤抑制研究。现回国加盟研究院,任医学结构生物学课题组组长。课题组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上海市肿瘤研究所,以结构生物学为契入点,聚焦癌症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等人类重大疾病中关键分子枢纽的作用和机制,深耕针对这些分子作用机制的精准医学,通过人工智能、蛋白工程等方法发现创造药物、构建纳米机器、打造分子工厂,从而为建设“健康中国”、促进人类健康做出贡献。付国通研究员课题组付国通,2017年于浙江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St.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开展博士后工作。2022年1月入职SITI,研究方向为体液免疫和肿瘤免疫。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在Nature和JEM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同时以共同作者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实验室正在充分利用小鼠模型、免疫学方法、系统生物学(如CRISPR筛选和单细胞测序等)及计算生物学等方法揭示体液免疫和肿瘤免疫的调节机制。如:1. Tfh cell development;2. Metabolism in tumor immunity;3. CRISPR screening to study humoral response.吴凡研究员课题组吴凡研究员主要从事重大传染性病毒疾病的免疫致病机制、中和抗体和疫苗研究。在包括Nature、JAMA Internal Med、J Clin Invest、Cell Research、Cell Discovery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40余篇,引用次数逾万次(google citation),连续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 “中国高被引学者”(详见个人Google Scholar主页citations?user=aJxlxP0AAAAJ)。周磊研究员课题组周磊研究员,2011年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16年于华东师范大学获得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2016-2023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22年入职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任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黏膜免疫学和神经免疫学。近五年来以第一作者在Nature、Nature Immunology(共同通讯作者)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并以第一作者在Immunity、Science Immunology期刊发表综述文章,详情请见个人Google Scholar Citations主页(citations?user=u5PBXYsAAAAJ)。课题组将在利用小鼠动物模型和临床病人样本的基础上,结合高通量筛选和计算生物学方法来(i)揭示固有淋巴细胞在机体内稳态、炎症和癌症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ii)探究肠道菌群、免疫系统及肠神经系统的互作机制与功能。刘志研究员课题组刘志,2016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获得博士学位,2016-2022在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获得MelvinCohnAward,2023年1月入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先后以第一作者在NatureImmunology,CellDeath&Differentiation,JMolCellBiol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并以共同作者发表多篇重要的研究论文。本课题组聚焦于组织T细胞的异质性与功能多样性,综合利用遗传突变小鼠、疾病模型,单细胞测序技术,并结合临床样本展开以下研究:1.调节性T细胞组织特异性功能(tissue-specialized function)的调控机理;2.免疫细胞促进组织修复与再生的分子机制;3.组织T细胞在机体衰老、自身免疫及癌症中的动态变化和作用机制。四、应聘方式1. 请应聘者将个人简历(包括教育和科研经历、发表文章、所获奖项和主要科研技能等)和学历、学位证明等支撑材料以PDF文件格式发送至对应的邮箱;邮件命名为“**课题组 应聘岗位 姓名”;2. 申请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等岗位者,请同时提供如下申请材料:两位同行专家的推荐信及联络方式、其它能够说明科研和工作能力的材料;3. 招聘公告2023年12月31日前有效,招满即止。五、岗位待遇1. 富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具体面议)和良好的科研环境;根据个人兴趣与需求支持职业发展。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相关福利,包括五险二金、带薪年假等。六、招聘程序1. 我们将根据应聘材料进行初选与资格审查,并确定面试候选人员,由研究院组织院内外专家进行面试,确定拟聘人选。通过院部面试后确定录用。应聘材料恕不退还,招聘单位将予以保密。2. 体检:参照《国家公务员通用体检标准(试行)》,现三甲医院体检合格。3. 考察:由医院进行组织考察,主要考察应聘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遵纪守法和诚信记录。根据考核、体检、考察结果,对拟录用在编人员在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进行公示,公示时间7天,公示无异议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备案,公示如有异议影响聘用的,根据查实结果确认是否录用。七、联系方式:联系人:余老师联系电话: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23年02月27日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会。2021年更新河南三类医学期刊还会更新,新调整的目录增加了一个一级期刊,名为《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增加了三种二类期刊,即《中医研究》1《河南预防医学》1010101《精准医学杂志》(未列入2019年目录);三类增刊分别为《口腔疾病防治》101《生殖与发育医学》(英文)和《中华疼痛学杂志》。

精准医学杂志属于ccfa类吗

会。2021年更新河南三类医学期刊还会更新,新调整的目录增加了一个一级期刊,名为《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增加了三种二类期刊,即《中医研究》1《河南预防医学》1010101《精准医学杂志》(未列入2019年目录);三类增刊分别为《口腔疾病防治》101《生殖与发育医学》(英文)和《中华疼痛学杂志》。

般在图形图像领域CCF的C类会议录用率在40%~50%之间,基本录用的话扩展一下投稿3区或4区sci应该稳稳地录用吧,当然CCF的B类或A类会议如果能录用的话,说明已经很强大了喔肯定是ccf a更难。我举个例子,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是三区期刊,但也是ccf a类期刊。这个期刊有多难中,这么说吧,你能发十篇一区,也未必能中一篇这个期刊。如果博士生能发这个期刊,在以前你甚至有机会拿到全国百篇优博。

  • 索引序列
  • 关于精准医学论文
  • 关注精准医学杂志
  • 精准医学杂志属于sci吗
  • 精准医学杂志属于什么类
  • 精准医学杂志属于ccfa类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