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奶牛酮血病的防治科技论文

奶牛酮血病的防治科技论文

发布时间:

奶牛酮血病的防治科技论文

奶牛的酮血症往往是由于饲养不当,饲料中蛋白质和脂肪过多,糖分和维生素不足,导致血糖降低,肝脏产糖增强,酮体大量产生。高产奶牛缺乏运动、肝脏疾病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常引起此病。奶牛酮血症的表现症状1.消化不良:发病初期,奶牛会食欲不振,随后反刍减少,瘤胃蠕动减弱。粪便干硬或腹泻,量少而腥臭。大部分奶牛产奶量下降,乳房无明显变化。这种牛奶很容易形成泡沫,就像初乳一样,有一种特殊的醋酮气味。后期肝脏浊音区扩大,体温正常或偏低。呼吸次数减少,显示腹式呼吸。2.神经型:初期兴奋,听觉过敏,面目狰狞的眼睛或眼球震颤,咬肌痉挛,有时不进食而持续咀嚼流涎。一些人暴跳如雷,愤怒不安。症状维持一两天后,变得抑郁,头低,反应迟钝,无精打采,步态蹒跚。有的后期类似产后瘫痪,常出现昏迷。3.临床症状:只有血酮升高、轻度食欲不振、产奶量低或乳脂低,其他无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奶牛酮血症的防治方法1.改善喂养,调整口粮。停止饲喂豆科精料或少饲喂,给予易消化碳水化合物饲料,适当减少青贮饲料的饲喂量,多饲喂青干草,多驱赶奶牛运动。2.补充血糖和增加血糖含量。静脉注射500-1000毫升25%-50%的葡萄糖溶液,或腹腔注射20%的葡萄糖溶液。3.中和血液酸性。可使用300-500毫升5%碳酸氢钠溶液和10-20毫升20%Anaga注射液。混合后,每天静脉滴注一次。或口服碳酸氢钠20-30g,每日2-3次。4.病牛昏迷时,可皮下注射胰岛素80-100单位,静脉滴注大剂量5%葡萄糖溶液。5.神经型静脉滴注8%水合氯酚硫酸镁溶液100-200ml。6.取红糖200克、白糖200克、生姜50克、大枣10枚,分早晚各一次煎服,共10天。

奶牛酮血病是泌乳母牛在产犊后几天至几周内发生的一种代谢疾病,本病的特征是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和低血糖症,病牛表现不食、昏睡或兴奋,体重下降,产奶量降低,有时发生运动失调。本病发生在舍饲的高产母牛,大多发生在产后6周内,少数在产后10周内仍发病。在高产牛群中,呈现亚临床酮病的奶牛约占产后母牛的10%~30%,可导致酮血和乳酮含量升高,泌乳量下降,体重减轻,生殖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发病率增高,这类牛的临床症状不明显,但血酮浓度增高至10~20毫克/分升。

【病因】

在母牛产犊后的早期泌乳阶段,泌乳高峰出现最快,约在产犊后40天达最高峰,而食欲不良的母牛直至产犊后70天才达泌乳高峰。产犊后10周内若奶牛食欲较差,能量和葡萄糖的来源不能满足泌乳消耗的需要,假如饲料日粮中营养不平衡,即碳水化合物摄食不足及蛋白质和脂肪摄食过多,或者三种营养物质均摄食不足,就会产生能量负平衡及生糖先质缺乏,呈现临床和亚临床酮病。

酮病的发生基本上是由两种不合理的饲养引起,一种是动物摄食高蛋白和高脂肪饲料及低碳水化合物饲料,使泌乳早期营养不平衡,优先动员肝糖原,随后动员体脂肪和蛋白而产生大量酮体,称自发性或营养性酮病。另一种是动物在产前就存在高度营养不良的情况,在多胎妊娠的后期阶段大量动员体贮而发生酮病,称为母羊妊娠毒血症;或是产前就存在过度肥胖,在产后泌乳早期由于高度营养缺乏而大量动员体贮备导致酮病,称为母牛消耗性酮病。

【症状】

酮病的症状常在母牛产犊后几天至几周出现,包括食欲缺乏,便秘,粪便上覆有黏液,精神沉郁,凝视,体重显著下降,产奶量降低,乳汁易形成泡沫,类似初乳状,有与呼吸、排尿相同的酮气味,加热时更明显。牛迅速消瘦,病牛呈拱背姿势。大多数病牛嗜睡,少数病牛可发生狂躁和激动,但还能饮水,表现为转圈,摇摆,舐、嚼和吼叫,感觉过敏,强迫运动及头执拗。这些症状间断地多次发生,每次持续1小时。往往呈现低糖血症、酮血症、酮尿症和酮乳症。尿呈浅黄色,水样,易形成泡沫。

临床病理检查,特征为低糖血症、酮血症、酮尿症和酮乳症,有些母牛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增高,可能是由于组织的糖原异生加速的结果。血糖不平由正常的50毫克/分升下降到20~40毫克/分升,由于其他疾病继发的酮病,血糖水平约在40毫克/分升以上,并往往在正常以上。血酮水平由正常的10毫克/分升以下,升高至10~100毫克/分升,而继发性酮病虽亦增高,但很少高于50毫克/分升。尿酮定量试验,由于尿浓度变动范围很大,测定结果可能不满意。正常母牛,尿酮可升高至70毫克/分升,尽管通常低于10毫克/分升。奶中丙酮水平很少产生变动,由正常3毫克/分升到有病母牛平均40毫克/分升时糖原水平低,葡萄糖耐受曲线正常。挥发性脂肪酸水平在血液和瘤胃中都比正常母牛为高,并且瘤胃中丁酸和乙酸与丙酸比较,显著增高。至于能量状况的估计,通常根据血糖水平而定,也可根据血液挥发性脂肪酸或β-羟丁酸水平来估计。从牛群营养平衡的代谢图像可以发现,因血液羟丁酸平均水平高及葡萄糖平均水平低而能证实临床酮病流行较高的牛群,但酮病发生的严重性和症状出现的快慢,与血浆丙酮+乙酰乙酸或游离脂肪酸水平的关系没有它与血浆葡萄糖水平的关系那样密切。血钙水平稍降低(降到9毫克/分升)可能由于因酸中毒而尿中碱基代偿性损失增多。白细胞计数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高至15%~40%),淋巴细胞增多(可高至60%~80%)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可低至10%)。严重病例,谷草转氨酶活性增高,其原因还不了解。

【诊断】

当血清酮体含量在10~20毫克/分升时为亚临床酮病的指标,在20毫克/分升以上时为临床酮病的指标。继发性酮病(如在子宫炎、乳房炎、创伤性网胃炎、皱胃变位等引起食欲下降而发生者)时,血酮水平亦可增高,但很少高于50毫克/分升,乳酮和尿酮试验,也有诊断意义。酮体定性试验阴性,可排除酮病。试验阳性最好再行定量。继发性酮病对葡萄糖或激素治疗无良好反应。

【治疗】

大多数病例,通过合理的治疗可以痊愈,不过有一些病例,对治疗的反应是暂时性的,以后可能复发。还有一些病例属于继发性酮病,则应着重治疗原发病。

治疗方法包括代替疗法和激素疗法,但在严重病例中所发生的低糖血症性脑病和血浆中氢化可的松水平增高,这些疗法都没有效果。对已发现明显症状的母牛,应立即用丙二醇或甘油治疗,其余未发现症状的母牛,应每天检查,视其有无酮病的迹象。

(1)代替疗法

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500毫升,对大多数母牛有明显效果,但须重复注射,否则可能复发。其所以可能复发,是由于高糖血症迅速消失,或由于剂量不足而乳糖又从奶中丧失之故。果糖溶液(每千克体重克,配成50%溶液,静脉注射)可延长反应时间,但有些果糖制剂会引起特异反应,呈现呼吸急促,肌肉震颤,衰弱和虚脱,而这种反应更常于注射过程中发生。克服这种反应,则需重复给予丙二醇或甘油(每天2次,每次500克,连用2天;随后每天250克,连用2天),灌服或饲喂,效果很好。这些给药方法,最好在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之前进行。注射葡萄糖溶液或饲喂甘油,能抑制乳中脂肪成分,节约能量,使葡萄糖和甘油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但须注意,采用口服方法应用葡萄糖,无效或效果很小,因为瘤胃中的微生物使糖发酵而成为挥发性脂肪酸,其中丙酸只是少量的,因此治疗意义不大。

丙酸钠在糖原效用上应该是适合于治疗需要的,每天120~240克口服,但在牛的疗效很慢。乳酸盐也是一种高糖原效用药物;但乳酸钙或乳酸钠(第一次720克,随后每天360克,连用7天,口服)和醋酸钠(每天125~250克,口服),其效果不及丙酸钠。乳酸铵(200克,每天一次,连用5天,口服)已用之甚广,效果很好。

(2)激素疗法

用于体质较好的病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效果是确实的。因为ACTH兴奋肾上腺皮质,促进糖皮质类固醇的分泌,既能动员组织蛋白的糖原异生作用,又可维持高血糖浓度的作用时间。并且应用ACTH 200~600单位,肌内注射,方便易行,也不需要同时给予葡萄糖先质。然而ACTH也有一些缺点,它是在消耗身体其他组织的同时刺激产生糖原异生作用的,还可能在移除过剩酮体的同时消耗草酰乙酸。此外,应用葡萄糖肾上腺皮质激素(剂量相当于1克可的松,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来治疗酮病也非常满意,但往往伴同发生一定的泌乳量抑制,尽管泌乳量抑制是缺点,但却有助于病的迅速恢复。至于胰岛素(每千克体重单位,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的应用,过去常与葡萄糖肾上腺皮激素同时进行,但未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3)其他治疗

水合氯醛早就在牛的醋酮血病和绵羊的妊娠毒血症中应用多时,首次剂量在牛为30克,加水口服,能继之再给予70克,每天2次,连续几天。若首次剂量较大50克,通常用胶囊剂投服,继则剂量较小,放在蜜糖或水中灌服。水合氯醛的作用在于能破坏瘤胃中的淀粉及刺激葡萄糖的产生和吸收,同时通过瘤胃的发酵作用而提高丙酸的产生。氯酸钾(30克于250毫升水中,每天2次,口服)用之已广,且引起高度重视,虽被看成具有特效的抗酮作用,但没有作出合理的解释,况且常常引起严重的腹泻。维生素B12(1毫克,静脉注射)和钴(每天100毫克硫酸钴,放在水中或饲料中,口服)可用于治疗酮病,单独应用或与其他标准治疗联合应用。由于在牛的酮病中怀疑辅酶A缺乏,因此有人提出可试用辅酶A的一种先质半胱氨酸(盐酸半胱氨酸克配成500毫升溶液,静脉注射,每3天重复一次)治疗酮病,效果较好。

【预防】

对容易发生酮病的母牛,在产犊前应摄食能量比较高的饲料,在分娩后能量水平还应进一步提高。根据一种最适当的饲养原则是,视体况而定,使之既不要过肥,也不宜过瘦。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应该适中,可占约16%。对舍饲母牛,每千克产奶量应给精饲料约3千克。

对维持体况每天吃食的干草应按每100千克体重3千克干草。粗饲料必须质量好、口味好、易消化和富营养。湿青贮和霉败的干草富含丁酸,是引起高产母牛酮血症的一种常见的生酮先质。在瘤胃中能产生大量丙酸的日粮,如能在产前和产后饲喂几个星期,有助于防止酮病,例如饲喂一种磨得很细的和做成小丸子的苜蓿干草加上一种蒸过的谷类(如玉米片、大麦片等)的日粮。这种日粮中干草与蒸谷的比率大致8∶1,有产生大量丙酸的效果。因为用了这种日粮后,就不必再喂长的干草、稻草,铡短的或其他未磨碎的粗饲料。当饲喂大量青贮时,利用干草代替青贮有好处。此外,还可饲喂丙酸钠(120克,每天2次,口服,连续10天)。

奶牛酮病的防治论文

奶牛酮病是由于机体内糖、脂肪代谢出现障碍,糖在血液的含量减少、而丙酮含量增加的疾病。其主要原因:①由于随着奶量的增加,但营养不足,从而造成血液中糖含量减少,而分解脂肪时,中间产物丙酮含量增加。②如果奶牛瘤胃的黏膜层出现机能障碍,或采食了含丁酸的青贮饲料,使大量丁酸被吸收后产生大量丙酮。③饲料不平衡,蛋白质和脂肪饲料过多,而碳水化合物饲料少,也容易产生酮病。④其他疾病也容易继发酮病,如皱胃炎等。

症状

(1)消化性酮病,病牛精神差,顽固性前胃弛缓,食欲减退,不食精料,只吃少量干草。后期,食欲完全废绝。产奶量急剧下降,甚至无奶。机体很快消瘦。异嗜,喜欢吃污秽的草料。粪便干硬或腹泻,并且有恶臭味。呼出的气体有丙酮味。

(2)神经性酮病,奶牛消化机能紊乱之外,还具有神经症状。嘴角流涎,并且含有泡沫,奶牛兴奋不安,摇头,磨牙,眼球震颤,肩部的肌肉震颤,有时会出现转圈运动,后期出现共济失调。

(3)乳热性酮病,卧地不起,产奶量急剧减少,体重减轻,对外界反应敏感,被迫横卧于地,严重时出现昏迷状态,症状极像产后瘫痪,但补钙无效,酮体阳性。

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特别注意围产期奶牛的营养平衡。

(2)治疗以补糖为主,25%葡萄糖1000毫升,一天一次,静注。

(3)激素疗法,注射氢化可的松1克,或地塞米松20毫克。

(4)静注5%碳酸氢钠500毫升,一天一次。

(5)如果出现神经症状,可注射盐酸氯丙嗪。

奶热是一种与血钙偏低有关的代谢性疾病,由多种因素引起,主要发生在产犊后。奶牛的产奶量和初乳合成需要大量的钙,钙代谢水平不能满足其对钙的需求;放牧奶牛大量吃草,产犊前日粮中钙钾含量过高,饲料中钙含量过高降低了奶牛激活钙调节机制的能力。奶热发病非常快,90%发生在产犊后一两天。亚临床奶热病症状较轻,无严重损害。通常有些亚临床奶热是没有症状的,所以漏诊和治疗。事实上,亚临床奶热严重影响产奶量,导致乳腺炎、胎衣不下、淘汰率增加。如果不治疗亚临床奶热,可能会发展为临床奶热。该病发病率高,平均发病率为。

奶牛在分娩前饲喂低钙饮食,以锻炼从小肠和骨钙中获取钙的能力。这种方法给饮食准备带来麻烦,是治疗奶热的辅助方法。使用阴离子盐,这也是预防和治疗低钙血症的传统方法。像钾离子这样的阳离子使血液呈碱性,降低了奶牛体内的钙调节能力,即动员奶牛体内骨钙储备的能力。丙酸钙进入牛体内后可以水解成丙酸和钙离子,被代谢吸收。这种优势是其他防霉剂无法比拟的。

丙酸钙是一种酸性食品防腐剂,在酸性条件下产生的游离丙酸具有抗菌作用。未解离的丙酸活性分子会在霉菌细胞外形成高渗透压,导致霉菌细胞脱水,丧失繁殖能力;它可以穿透细胞壁,抑制细胞内的酶活性,进而阻止霉菌繁殖,从而起到防霉的作用。奶牛酮病常发生在产奶量高的奶牛和产奶高峰期。患病奶牛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消瘦、产奶量减少等症状,严重的奶牛甚至可能在产后几天瘫痪。引起酮病的主要原因是奶牛体内葡萄糖浓度低,奶牛体内的丙酸可以通过糖异生转化为葡萄糖,因此在奶牛日粮中添加丙酸钙可以有效降低奶牛酮病的发生率。

奶热又称产后瘫痪,是一种营养代谢紊乱。严重时可导致奶牛死亡。产犊后钙的吸收减少,大量血钙转移到初乳中,导致血钙浓度降低,出现奶热。在奶牛饲料中添加丙酸钙,可以为奶牛补充钙离子,增加血钙浓度,缓解奶热症状。常见的丙酸钙有食品级和饲料级。防霉剂SP1是食品级丙酸钙,杂质少,适口性好。SP1丙酸钙含量≥,采用喷雾干燥工艺,使SP1颗粒呈球形,流动性好。丙酸钙能有效防止饲料霉变,也是一种生物价值很高的有机钙和能源。乳品生产中通过糖异生可以预防亚急性酸中毒和酮症,从而提高产奶量。

平时给牛吃一些低钙的东西,而且一定要使用一些阴离子盐放在饲料里,这样就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1、牛产前饲喂低钙日粮,以锻炼奶牛从小肠以及骨钙中获得钙的能力。这个方法给日粮配制带来麻烦,所以不是降低产乳热比较实用的方法。 2、使用阴离子盐,这也是比较传统的用来防止低血钙的方法。阳离子像钾离子使血液偏碱性(血液pH升高),降低奶牛钙的调节能力,即降低奶牛动员骨钙储备的能力。

奶牛酮血病的防治毕业论文

奶牛酮血病是泌乳母牛在产犊后几天至几周内发生的一种代谢疾病,本病的特征是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和低血糖症,病牛表现不食、昏睡或兴奋,体重下降,产奶量降低,有时发生运动失调。本病发生在舍饲的高产母牛,大多发生在产后6周内,少数在产后10周内仍发病。在高产牛群中,呈现亚临床酮病的奶牛约占产后母牛的10%~30%,可导致酮血和乳酮含量升高,泌乳量下降,体重减轻,生殖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发病率增高,这类牛的临床症状不明显,但血酮浓度增高至10~20毫克/分升。

【病因】

在母牛产犊后的早期泌乳阶段,泌乳高峰出现最快,约在产犊后40天达最高峰,而食欲不良的母牛直至产犊后70天才达泌乳高峰。产犊后10周内若奶牛食欲较差,能量和葡萄糖的来源不能满足泌乳消耗的需要,假如饲料日粮中营养不平衡,即碳水化合物摄食不足及蛋白质和脂肪摄食过多,或者三种营养物质均摄食不足,就会产生能量负平衡及生糖先质缺乏,呈现临床和亚临床酮病。

酮病的发生基本上是由两种不合理的饲养引起,一种是动物摄食高蛋白和高脂肪饲料及低碳水化合物饲料,使泌乳早期营养不平衡,优先动员肝糖原,随后动员体脂肪和蛋白而产生大量酮体,称自发性或营养性酮病。另一种是动物在产前就存在高度营养不良的情况,在多胎妊娠的后期阶段大量动员体贮而发生酮病,称为母羊妊娠毒血症;或是产前就存在过度肥胖,在产后泌乳早期由于高度营养缺乏而大量动员体贮备导致酮病,称为母牛消耗性酮病。

【症状】

酮病的症状常在母牛产犊后几天至几周出现,包括食欲缺乏,便秘,粪便上覆有黏液,精神沉郁,凝视,体重显著下降,产奶量降低,乳汁易形成泡沫,类似初乳状,有与呼吸、排尿相同的酮气味,加热时更明显。牛迅速消瘦,病牛呈拱背姿势。大多数病牛嗜睡,少数病牛可发生狂躁和激动,但还能饮水,表现为转圈,摇摆,舐、嚼和吼叫,感觉过敏,强迫运动及头执拗。这些症状间断地多次发生,每次持续1小时。往往呈现低糖血症、酮血症、酮尿症和酮乳症。尿呈浅黄色,水样,易形成泡沫。

临床病理检查,特征为低糖血症、酮血症、酮尿症和酮乳症,有些母牛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增高,可能是由于组织的糖原异生加速的结果。血糖不平由正常的50毫克/分升下降到20~40毫克/分升,由于其他疾病继发的酮病,血糖水平约在40毫克/分升以上,并往往在正常以上。血酮水平由正常的10毫克/分升以下,升高至10~100毫克/分升,而继发性酮病虽亦增高,但很少高于50毫克/分升。尿酮定量试验,由于尿浓度变动范围很大,测定结果可能不满意。正常母牛,尿酮可升高至70毫克/分升,尽管通常低于10毫克/分升。奶中丙酮水平很少产生变动,由正常3毫克/分升到有病母牛平均40毫克/分升时糖原水平低,葡萄糖耐受曲线正常。挥发性脂肪酸水平在血液和瘤胃中都比正常母牛为高,并且瘤胃中丁酸和乙酸与丙酸比较,显著增高。至于能量状况的估计,通常根据血糖水平而定,也可根据血液挥发性脂肪酸或β-羟丁酸水平来估计。从牛群营养平衡的代谢图像可以发现,因血液羟丁酸平均水平高及葡萄糖平均水平低而能证实临床酮病流行较高的牛群,但酮病发生的严重性和症状出现的快慢,与血浆丙酮+乙酰乙酸或游离脂肪酸水平的关系没有它与血浆葡萄糖水平的关系那样密切。血钙水平稍降低(降到9毫克/分升)可能由于因酸中毒而尿中碱基代偿性损失增多。白细胞计数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高至15%~40%),淋巴细胞增多(可高至60%~80%)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可低至10%)。严重病例,谷草转氨酶活性增高,其原因还不了解。

【诊断】

当血清酮体含量在10~20毫克/分升时为亚临床酮病的指标,在20毫克/分升以上时为临床酮病的指标。继发性酮病(如在子宫炎、乳房炎、创伤性网胃炎、皱胃变位等引起食欲下降而发生者)时,血酮水平亦可增高,但很少高于50毫克/分升,乳酮和尿酮试验,也有诊断意义。酮体定性试验阴性,可排除酮病。试验阳性最好再行定量。继发性酮病对葡萄糖或激素治疗无良好反应。

【治疗】

大多数病例,通过合理的治疗可以痊愈,不过有一些病例,对治疗的反应是暂时性的,以后可能复发。还有一些病例属于继发性酮病,则应着重治疗原发病。

治疗方法包括代替疗法和激素疗法,但在严重病例中所发生的低糖血症性脑病和血浆中氢化可的松水平增高,这些疗法都没有效果。对已发现明显症状的母牛,应立即用丙二醇或甘油治疗,其余未发现症状的母牛,应每天检查,视其有无酮病的迹象。

(1)代替疗法

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500毫升,对大多数母牛有明显效果,但须重复注射,否则可能复发。其所以可能复发,是由于高糖血症迅速消失,或由于剂量不足而乳糖又从奶中丧失之故。果糖溶液(每千克体重克,配成50%溶液,静脉注射)可延长反应时间,但有些果糖制剂会引起特异反应,呈现呼吸急促,肌肉震颤,衰弱和虚脱,而这种反应更常于注射过程中发生。克服这种反应,则需重复给予丙二醇或甘油(每天2次,每次500克,连用2天;随后每天250克,连用2天),灌服或饲喂,效果很好。这些给药方法,最好在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之前进行。注射葡萄糖溶液或饲喂甘油,能抑制乳中脂肪成分,节约能量,使葡萄糖和甘油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但须注意,采用口服方法应用葡萄糖,无效或效果很小,因为瘤胃中的微生物使糖发酵而成为挥发性脂肪酸,其中丙酸只是少量的,因此治疗意义不大。

丙酸钠在糖原效用上应该是适合于治疗需要的,每天120~240克口服,但在牛的疗效很慢。乳酸盐也是一种高糖原效用药物;但乳酸钙或乳酸钠(第一次720克,随后每天360克,连用7天,口服)和醋酸钠(每天125~250克,口服),其效果不及丙酸钠。乳酸铵(200克,每天一次,连用5天,口服)已用之甚广,效果很好。

(2)激素疗法

用于体质较好的病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效果是确实的。因为ACTH兴奋肾上腺皮质,促进糖皮质类固醇的分泌,既能动员组织蛋白的糖原异生作用,又可维持高血糖浓度的作用时间。并且应用ACTH 200~600单位,肌内注射,方便易行,也不需要同时给予葡萄糖先质。然而ACTH也有一些缺点,它是在消耗身体其他组织的同时刺激产生糖原异生作用的,还可能在移除过剩酮体的同时消耗草酰乙酸。此外,应用葡萄糖肾上腺皮质激素(剂量相当于1克可的松,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来治疗酮病也非常满意,但往往伴同发生一定的泌乳量抑制,尽管泌乳量抑制是缺点,但却有助于病的迅速恢复。至于胰岛素(每千克体重单位,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的应用,过去常与葡萄糖肾上腺皮激素同时进行,但未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3)其他治疗

水合氯醛早就在牛的醋酮血病和绵羊的妊娠毒血症中应用多时,首次剂量在牛为30克,加水口服,能继之再给予70克,每天2次,连续几天。若首次剂量较大50克,通常用胶囊剂投服,继则剂量较小,放在蜜糖或水中灌服。水合氯醛的作用在于能破坏瘤胃中的淀粉及刺激葡萄糖的产生和吸收,同时通过瘤胃的发酵作用而提高丙酸的产生。氯酸钾(30克于250毫升水中,每天2次,口服)用之已广,且引起高度重视,虽被看成具有特效的抗酮作用,但没有作出合理的解释,况且常常引起严重的腹泻。维生素B12(1毫克,静脉注射)和钴(每天100毫克硫酸钴,放在水中或饲料中,口服)可用于治疗酮病,单独应用或与其他标准治疗联合应用。由于在牛的酮病中怀疑辅酶A缺乏,因此有人提出可试用辅酶A的一种先质半胱氨酸(盐酸半胱氨酸克配成500毫升溶液,静脉注射,每3天重复一次)治疗酮病,效果较好。

【预防】

对容易发生酮病的母牛,在产犊前应摄食能量比较高的饲料,在分娩后能量水平还应进一步提高。根据一种最适当的饲养原则是,视体况而定,使之既不要过肥,也不宜过瘦。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应该适中,可占约16%。对舍饲母牛,每千克产奶量应给精饲料约3千克。

对维持体况每天吃食的干草应按每100千克体重3千克干草。粗饲料必须质量好、口味好、易消化和富营养。湿青贮和霉败的干草富含丁酸,是引起高产母牛酮血症的一种常见的生酮先质。在瘤胃中能产生大量丙酸的日粮,如能在产前和产后饲喂几个星期,有助于防止酮病,例如饲喂一种磨得很细的和做成小丸子的苜蓿干草加上一种蒸过的谷类(如玉米片、大麦片等)的日粮。这种日粮中干草与蒸谷的比率大致8∶1,有产生大量丙酸的效果。因为用了这种日粮后,就不必再喂长的干草、稻草,铡短的或其他未磨碎的粗饲料。当饲喂大量青贮时,利用干草代替青贮有好处。此外,还可饲喂丙酸钠(120克,每天2次,口服,连续10天)。

奶牛的酮血症往往是由于饲养不当,饲料中蛋白质和脂肪过多,糖分和维生素不足,导致血糖降低,肝脏产糖增强,酮体大量产生。高产奶牛缺乏运动、肝脏疾病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常引起此病。奶牛酮血症的表现症状1.消化不良:发病初期,奶牛会食欲不振,随后反刍减少,瘤胃蠕动减弱。粪便干硬或腹泻,量少而腥臭。大部分奶牛产奶量下降,乳房无明显变化。这种牛奶很容易形成泡沫,就像初乳一样,有一种特殊的醋酮气味。后期肝脏浊音区扩大,体温正常或偏低。呼吸次数减少,显示腹式呼吸。2.神经型:初期兴奋,听觉过敏,面目狰狞的眼睛或眼球震颤,咬肌痉挛,有时不进食而持续咀嚼流涎。一些人暴跳如雷,愤怒不安。症状维持一两天后,变得抑郁,头低,反应迟钝,无精打采,步态蹒跚。有的后期类似产后瘫痪,常出现昏迷。3.临床症状:只有血酮升高、轻度食欲不振、产奶量低或乳脂低,其他无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奶牛酮血症的防治方法1.改善喂养,调整口粮。停止饲喂豆科精料或少饲喂,给予易消化碳水化合物饲料,适当减少青贮饲料的饲喂量,多饲喂青干草,多驱赶奶牛运动。2.补充血糖和增加血糖含量。静脉注射500-1000毫升25%-50%的葡萄糖溶液,或腹腔注射20%的葡萄糖溶液。3.中和血液酸性。可使用300-500毫升5%碳酸氢钠溶液和10-20毫升20%Anaga注射液。混合后,每天静脉滴注一次。或口服碳酸氢钠20-30g,每日2-3次。4.病牛昏迷时,可皮下注射胰岛素80-100单位,静脉滴注大剂量5%葡萄糖溶液。5.神经型静脉滴注8%水合氯酚硫酸镁溶液100-200ml。6.取红糖200克、白糖200克、生姜50克、大枣10枚,分早晚各一次煎服,共10天。

酮病又称酮血症,是产奶母牛产犊后几天至几周内发生的一种以血液酮体浓度增高为特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主要发生于长期饲喂高蛋白质、高脂肪而缺乏碳水化合物的饲料,或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含量低的饲料。酮病的症状表现为血酮含量升高,牛兴奋不安,流涎水,不愿与人接近,鼻镜顶在食槽边上或盲目前冲,食欲减退或异食泥土等。牛体温正常,肩胛部肌肉震颤,站立不稳,大便干而少,外有黏膜,小便透明。严重时,转为高度沉郁,卧地不起,对光反射消失。随病程延长,消瘦明显,产奶量明显下降,甚至死亡。尿中可闻到一种酮体的特殊酸味。酮病的治疗可采取以下方法:(1)50%葡萄糖溶液500~1000毫升,静脉注射,必要时重复一次。(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200~600单位,肌肉注射,每日或隔日一次。(3)口服药用甘油500克,每日两次,7天为一疗程。(4)5%碳酸氢钠溶液300~500毫升,静脉注射,以解除酸中毒。(5)盐酸硫胺素100毫克,口服,每日一次。(6)维生素B12 1~2毫克,肌肉注射,每日或隔日一次。(7)恢复期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0~300毫升,静脉注射,以促进胃肠机能的改善。

奶牛酮病的防治与治疗论文

奶牛的酮血症往往是由于饲养不当,饲料中蛋白质和脂肪过多,糖分和维生素不足,导致血糖降低,肝脏产糖增强,酮体大量产生。高产奶牛缺乏运动、肝脏疾病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常引起此病。奶牛酮血症的表现症状1.消化不良:发病初期,奶牛会食欲不振,随后反刍减少,瘤胃蠕动减弱。粪便干硬或腹泻,量少而腥臭。大部分奶牛产奶量下降,乳房无明显变化。这种牛奶很容易形成泡沫,就像初乳一样,有一种特殊的醋酮气味。后期肝脏浊音区扩大,体温正常或偏低。呼吸次数减少,显示腹式呼吸。2.神经型:初期兴奋,听觉过敏,面目狰狞的眼睛或眼球震颤,咬肌痉挛,有时不进食而持续咀嚼流涎。一些人暴跳如雷,愤怒不安。症状维持一两天后,变得抑郁,头低,反应迟钝,无精打采,步态蹒跚。有的后期类似产后瘫痪,常出现昏迷。3.临床症状:只有血酮升高、轻度食欲不振、产奶量低或乳脂低,其他无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奶牛酮血症的防治方法1.改善喂养,调整口粮。停止饲喂豆科精料或少饲喂,给予易消化碳水化合物饲料,适当减少青贮饲料的饲喂量,多饲喂青干草,多驱赶奶牛运动。2.补充血糖和增加血糖含量。静脉注射500-1000毫升25%-50%的葡萄糖溶液,或腹腔注射20%的葡萄糖溶液。3.中和血液酸性。可使用300-500毫升5%碳酸氢钠溶液和10-20毫升20%Anaga注射液。混合后,每天静脉滴注一次。或口服碳酸氢钠20-30g,每日2-3次。4.病牛昏迷时,可皮下注射胰岛素80-100单位,静脉滴注大剂量5%葡萄糖溶液。5.神经型静脉滴注8%水合氯酚硫酸镁溶液100-200ml。6.取红糖200克、白糖200克、生姜50克、大枣10枚,分早晚各一次煎服,共10天。

奶牛酮血病是泌乳母牛在产犊后几天至几周内发生的一种代谢疾病,本病的特征是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和低血糖症,病牛表现不食、昏睡或兴奋,体重下降,产奶量降低,有时发生运动失调。本病发生在舍饲的高产母牛,大多发生在产后6周内,少数在产后10周内仍发病。在高产牛群中,呈现亚临床酮病的奶牛约占产后母牛的10%~30%,可导致酮血和乳酮含量升高,泌乳量下降,体重减轻,生殖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发病率增高,这类牛的临床症状不明显,但血酮浓度增高至10~20毫克/分升。

【病因】

在母牛产犊后的早期泌乳阶段,泌乳高峰出现最快,约在产犊后40天达最高峰,而食欲不良的母牛直至产犊后70天才达泌乳高峰。产犊后10周内若奶牛食欲较差,能量和葡萄糖的来源不能满足泌乳消耗的需要,假如饲料日粮中营养不平衡,即碳水化合物摄食不足及蛋白质和脂肪摄食过多,或者三种营养物质均摄食不足,就会产生能量负平衡及生糖先质缺乏,呈现临床和亚临床酮病。

酮病的发生基本上是由两种不合理的饲养引起,一种是动物摄食高蛋白和高脂肪饲料及低碳水化合物饲料,使泌乳早期营养不平衡,优先动员肝糖原,随后动员体脂肪和蛋白而产生大量酮体,称自发性或营养性酮病。另一种是动物在产前就存在高度营养不良的情况,在多胎妊娠的后期阶段大量动员体贮而发生酮病,称为母羊妊娠毒血症;或是产前就存在过度肥胖,在产后泌乳早期由于高度营养缺乏而大量动员体贮备导致酮病,称为母牛消耗性酮病。

【症状】

酮病的症状常在母牛产犊后几天至几周出现,包括食欲缺乏,便秘,粪便上覆有黏液,精神沉郁,凝视,体重显著下降,产奶量降低,乳汁易形成泡沫,类似初乳状,有与呼吸、排尿相同的酮气味,加热时更明显。牛迅速消瘦,病牛呈拱背姿势。大多数病牛嗜睡,少数病牛可发生狂躁和激动,但还能饮水,表现为转圈,摇摆,舐、嚼和吼叫,感觉过敏,强迫运动及头执拗。这些症状间断地多次发生,每次持续1小时。往往呈现低糖血症、酮血症、酮尿症和酮乳症。尿呈浅黄色,水样,易形成泡沫。

临床病理检查,特征为低糖血症、酮血症、酮尿症和酮乳症,有些母牛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增高,可能是由于组织的糖原异生加速的结果。血糖不平由正常的50毫克/分升下降到20~40毫克/分升,由于其他疾病继发的酮病,血糖水平约在40毫克/分升以上,并往往在正常以上。血酮水平由正常的10毫克/分升以下,升高至10~100毫克/分升,而继发性酮病虽亦增高,但很少高于50毫克/分升。尿酮定量试验,由于尿浓度变动范围很大,测定结果可能不满意。正常母牛,尿酮可升高至70毫克/分升,尽管通常低于10毫克/分升。奶中丙酮水平很少产生变动,由正常3毫克/分升到有病母牛平均40毫克/分升时糖原水平低,葡萄糖耐受曲线正常。挥发性脂肪酸水平在血液和瘤胃中都比正常母牛为高,并且瘤胃中丁酸和乙酸与丙酸比较,显著增高。至于能量状况的估计,通常根据血糖水平而定,也可根据血液挥发性脂肪酸或β-羟丁酸水平来估计。从牛群营养平衡的代谢图像可以发现,因血液羟丁酸平均水平高及葡萄糖平均水平低而能证实临床酮病流行较高的牛群,但酮病发生的严重性和症状出现的快慢,与血浆丙酮+乙酰乙酸或游离脂肪酸水平的关系没有它与血浆葡萄糖水平的关系那样密切。血钙水平稍降低(降到9毫克/分升)可能由于因酸中毒而尿中碱基代偿性损失增多。白细胞计数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高至15%~40%),淋巴细胞增多(可高至60%~80%)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可低至10%)。严重病例,谷草转氨酶活性增高,其原因还不了解。

【诊断】

当血清酮体含量在10~20毫克/分升时为亚临床酮病的指标,在20毫克/分升以上时为临床酮病的指标。继发性酮病(如在子宫炎、乳房炎、创伤性网胃炎、皱胃变位等引起食欲下降而发生者)时,血酮水平亦可增高,但很少高于50毫克/分升,乳酮和尿酮试验,也有诊断意义。酮体定性试验阴性,可排除酮病。试验阳性最好再行定量。继发性酮病对葡萄糖或激素治疗无良好反应。

【治疗】

大多数病例,通过合理的治疗可以痊愈,不过有一些病例,对治疗的反应是暂时性的,以后可能复发。还有一些病例属于继发性酮病,则应着重治疗原发病。

治疗方法包括代替疗法和激素疗法,但在严重病例中所发生的低糖血症性脑病和血浆中氢化可的松水平增高,这些疗法都没有效果。对已发现明显症状的母牛,应立即用丙二醇或甘油治疗,其余未发现症状的母牛,应每天检查,视其有无酮病的迹象。

(1)代替疗法

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500毫升,对大多数母牛有明显效果,但须重复注射,否则可能复发。其所以可能复发,是由于高糖血症迅速消失,或由于剂量不足而乳糖又从奶中丧失之故。果糖溶液(每千克体重克,配成50%溶液,静脉注射)可延长反应时间,但有些果糖制剂会引起特异反应,呈现呼吸急促,肌肉震颤,衰弱和虚脱,而这种反应更常于注射过程中发生。克服这种反应,则需重复给予丙二醇或甘油(每天2次,每次500克,连用2天;随后每天250克,连用2天),灌服或饲喂,效果很好。这些给药方法,最好在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之前进行。注射葡萄糖溶液或饲喂甘油,能抑制乳中脂肪成分,节约能量,使葡萄糖和甘油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但须注意,采用口服方法应用葡萄糖,无效或效果很小,因为瘤胃中的微生物使糖发酵而成为挥发性脂肪酸,其中丙酸只是少量的,因此治疗意义不大。

丙酸钠在糖原效用上应该是适合于治疗需要的,每天120~240克口服,但在牛的疗效很慢。乳酸盐也是一种高糖原效用药物;但乳酸钙或乳酸钠(第一次720克,随后每天360克,连用7天,口服)和醋酸钠(每天125~250克,口服),其效果不及丙酸钠。乳酸铵(200克,每天一次,连用5天,口服)已用之甚广,效果很好。

(2)激素疗法

用于体质较好的病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效果是确实的。因为ACTH兴奋肾上腺皮质,促进糖皮质类固醇的分泌,既能动员组织蛋白的糖原异生作用,又可维持高血糖浓度的作用时间。并且应用ACTH 200~600单位,肌内注射,方便易行,也不需要同时给予葡萄糖先质。然而ACTH也有一些缺点,它是在消耗身体其他组织的同时刺激产生糖原异生作用的,还可能在移除过剩酮体的同时消耗草酰乙酸。此外,应用葡萄糖肾上腺皮质激素(剂量相当于1克可的松,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来治疗酮病也非常满意,但往往伴同发生一定的泌乳量抑制,尽管泌乳量抑制是缺点,但却有助于病的迅速恢复。至于胰岛素(每千克体重单位,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的应用,过去常与葡萄糖肾上腺皮激素同时进行,但未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3)其他治疗

水合氯醛早就在牛的醋酮血病和绵羊的妊娠毒血症中应用多时,首次剂量在牛为30克,加水口服,能继之再给予70克,每天2次,连续几天。若首次剂量较大50克,通常用胶囊剂投服,继则剂量较小,放在蜜糖或水中灌服。水合氯醛的作用在于能破坏瘤胃中的淀粉及刺激葡萄糖的产生和吸收,同时通过瘤胃的发酵作用而提高丙酸的产生。氯酸钾(30克于250毫升水中,每天2次,口服)用之已广,且引起高度重视,虽被看成具有特效的抗酮作用,但没有作出合理的解释,况且常常引起严重的腹泻。维生素B12(1毫克,静脉注射)和钴(每天100毫克硫酸钴,放在水中或饲料中,口服)可用于治疗酮病,单独应用或与其他标准治疗联合应用。由于在牛的酮病中怀疑辅酶A缺乏,因此有人提出可试用辅酶A的一种先质半胱氨酸(盐酸半胱氨酸克配成500毫升溶液,静脉注射,每3天重复一次)治疗酮病,效果较好。

【预防】

对容易发生酮病的母牛,在产犊前应摄食能量比较高的饲料,在分娩后能量水平还应进一步提高。根据一种最适当的饲养原则是,视体况而定,使之既不要过肥,也不宜过瘦。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应该适中,可占约16%。对舍饲母牛,每千克产奶量应给精饲料约3千克。

对维持体况每天吃食的干草应按每100千克体重3千克干草。粗饲料必须质量好、口味好、易消化和富营养。湿青贮和霉败的干草富含丁酸,是引起高产母牛酮血症的一种常见的生酮先质。在瘤胃中能产生大量丙酸的日粮,如能在产前和产后饲喂几个星期,有助于防止酮病,例如饲喂一种磨得很细的和做成小丸子的苜蓿干草加上一种蒸过的谷类(如玉米片、大麦片等)的日粮。这种日粮中干草与蒸谷的比率大致8∶1,有产生大量丙酸的效果。因为用了这种日粮后,就不必再喂长的干草、稻草,铡短的或其他未磨碎的粗饲料。当饲喂大量青贮时,利用干草代替青贮有好处。此外,还可饲喂丙酸钠(120克,每天2次,口服,连续10天)。

奶牛酮血病论文

奶牛的酮血症往往是由于饲养不当,饲料中蛋白质和脂肪过多,糖分和维生素不足,导致血糖降低,肝脏产糖增强,酮体大量产生。高产奶牛缺乏运动、肝脏疾病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常引起此病。奶牛酮血症的表现症状1.消化不良:发病初期,奶牛会食欲不振,随后反刍减少,瘤胃蠕动减弱。粪便干硬或腹泻,量少而腥臭。大部分奶牛产奶量下降,乳房无明显变化。这种牛奶很容易形成泡沫,就像初乳一样,有一种特殊的醋酮气味。后期肝脏浊音区扩大,体温正常或偏低。呼吸次数减少,显示腹式呼吸。2.神经型:初期兴奋,听觉过敏,面目狰狞的眼睛或眼球震颤,咬肌痉挛,有时不进食而持续咀嚼流涎。一些人暴跳如雷,愤怒不安。症状维持一两天后,变得抑郁,头低,反应迟钝,无精打采,步态蹒跚。有的后期类似产后瘫痪,常出现昏迷。3.临床症状:只有血酮升高、轻度食欲不振、产奶量低或乳脂低,其他无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奶牛酮血症的防治方法1.改善喂养,调整口粮。停止饲喂豆科精料或少饲喂,给予易消化碳水化合物饲料,适当减少青贮饲料的饲喂量,多饲喂青干草,多驱赶奶牛运动。2.补充血糖和增加血糖含量。静脉注射500-1000毫升25%-50%的葡萄糖溶液,或腹腔注射20%的葡萄糖溶液。3.中和血液酸性。可使用300-500毫升5%碳酸氢钠溶液和10-20毫升20%Anaga注射液。混合后,每天静脉滴注一次。或口服碳酸氢钠20-30g,每日2-3次。4.病牛昏迷时,可皮下注射胰岛素80-100单位,静脉滴注大剂量5%葡萄糖溶液。5.神经型静脉滴注8%水合氯酚硫酸镁溶液100-200ml。6.取红糖200克、白糖200克、生姜50克、大枣10枚,分早晚各一次煎服,共10天。

Genetic analyses of blood β-hydroxybutyrate predicted from milk infrared spectra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longevity and female reproductive traits in Holstein cattle 但是其中一个可能出现的根本性问题,目前MIR预测BHB是否在中国适用,怎么保障对仪器每个月的BHB校正? 意义: 酮症是高产奶牛中最普遍和最复杂的代谢疾病之一,通常通过分析血液中的 β-羟基丁酸 (BHB) 浓度来检测。 目的: 评估基于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预测的牛奶中 5 至 305 天的血液 BHB 遗传参数,并估计血液 BHB 与荷斯坦牛的 7 个繁殖性状和 6 个长寿性状的遗传关系。 数据 2016年至2019年收集了11609头荷斯坦奶牛的预测血液BHB记录(质量控制后),用于根据胎次推导4个性状,包括所有胎次(BHBp)、1胎次(BHB1)、2胎次(BHBp)的预测血液BHB( BHB2) 和胎次 3+ (BHB3)。 算法: 单性状和多性状可重复性模型用于估计 4 个 BHB 性状的遗传参数。通过贝叶斯推理实现的随机回归测试日模型用于评估 BHB 变异性的日常遗传特征。此外,计算了 4 个 BHB 性状与繁殖和长寿性状的遗传相关性。 结果: 结论: 在泌乳早期选择较低的预测 BHB 可能是降低酮症发生率以及间接改善荷斯坦牛的繁殖和寿命性能的有效策略。

  • 索引序列
  • 奶牛酮血病的防治科技论文
  • 奶牛酮病的防治论文
  • 奶牛酮血病的防治毕业论文
  • 奶牛酮病的防治与治疗论文
  • 奶牛酮血病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