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中华医学杂志社副社长

中华医学杂志社副社长

发布时间:

中华医学杂志社副社长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设有办公室、总编室、出版发行部、财务室、各刊编辑部,以及北京华康广告公司等部门。本部直接编辑出版22种期刊,同时对中华医学会主办,委托省市医学会或医学院校、科研院所编辑出版的104种期刊进行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充分发挥中华医学会专家云集、人才荟萃、信息畅通、联系广泛的整体优势,汇集国内外优秀的医药卫生专家,组成了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编辑委员会和审稿专家队伍。在长达120余年的办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医学期刊编辑出版管理体系和制度,并培养、建立了自己的编辑队伍。依靠这些高层次的医学专家和高水准的编辑队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始终走在传播最新医学知识、交流最新科研成果、引导学术发展方向、推动医学科技进步的前沿,被公认为中国医学界最有学术权威性的杂志系列。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不仅是国内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源,也是中国医学界面向世界的一个窗口。126种期刊发行至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与国外近千种医学期刊建立了长期交换关系。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还与全球最大的医学专业出版集团荷兰威科集团合作,将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英文资源推向国际,将中国优秀的医学专业研究成果介绍到世界。同时,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也积极促进国内外的双向学术交流。创刊于1887年的《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多年来一直被国际著名检索机构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并以开放获取形式(OA)实现全文上网,在国际医学学术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百年薪火传承,世纪中华风范。”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经过百余年发展壮大,已形成学科分类合理、种类齐全的系列学术期刊群,被公认为国内学术水平最高、编辑出版质量最好、最具学术权威性的医学期刊群体,被业内人士亲切地称为“中华牌”杂志,并被上级主管部门誉为“中国科技期刊的一面旗帜”。在历届国家期刊奖的评选中,中华系列杂志均榜上有名,在 “精品期刊”评选和“双效期刊”评选中,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有多种入围。在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评选中,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再获殊荣。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全体员工始终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锐意进取。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党支部多次荣获“卫生部机关党委先进党支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微机排版中心和《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辑部多次荣获共青团中央、卫生部授予的“青年文明号”称号。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连续多年荣获全国妇联“巾帼文明岗”称号。随着我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大幕的全面拉开,作为中国科技期刊的领军团队,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积极推进体制改革,打响了攻坚战的第一枪。2009年6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成立“《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这一永载史册的事件,标志着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新纪元的开始。我们将继续恪守办刊的准则,把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不仅办成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完美结合的“双效”期刊,而且要成为读者和作者都喜爱的“双爱”期刊。真正实现我们新世纪的目标:传承百年经典、铸就精品中华期刊群,再现世纪华章、打造医学信息新航母。社长兼总编辑 游苏宁

谷天祥谷天祥:男,1964年出生。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并先后赴美国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著名心脏中心研修心脏大血管疾病最先进的外科治疗技术。现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主任,已经从事心脏外科工作19年,是国内知名的心脏外科专家。专业特长为冠心病、大血管疾病、危重瓣膜病以及先心病等的外科治疗。中文名:谷天祥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64年8月职业:医生毕业院校:中国医科大学主要成就:冠心病、大血管疾病、危重瓣膜病以及先心病等的外科治疗代表作品:《外科解剖学图谱》职称:教授、主任医师性别:男职务: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主任人物简介出生年月:1964年8月职称:教授、主任医师行政职务:科主任博士生导师最终学位:博士授予学校:中国医科大学学术兼职:中华医学会心胸血管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学会心胸血管外科分会委员研究方向:冠状动脉、瓣膜、先心病外科及大血管外科和心脏移植工作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研修经历1997年8月-1998年8月阜外医院2003年3月-2003年5月日本金泽大学医学部2004年12月东京女子医科大学2005年4月-2005年5月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2005年5月-2005年6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中心2006年4月-2006年5月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人才培养培养博士后1人,博士9人(其中硕博连读2人),硕士16人。国际学术交流VivcJawali教授(印度)中国医科大学2002渡边刚教授(日本)日本金泽大学2003JamesWang教授(新加坡)中国医科大学2003TokyoWomen’sMedicalUniversity(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2004DenialLoisaince教授(法国)中国医科大学2005MichaelAndrewAcker教授(美国)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2005渡边刚教授(日本)中国医科大学2005BruceLytle教授(美国)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2006DelosCosgrove教授(美国)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2006安倍十三夫教授(日本)中国医科大学2006JameEdgerton教授(美国)中国医科大学2006KrishnaKhargi教授(荷兰)中国医科大学2006学术成果代表性论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亚细胞Ca^2+反常与ATP酶泵功能抑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肌浆网钙泵活性变化电镜酶细胞化学研究,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1常温不停跳及低温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甲状腺激素代谢比较,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0参加国际会议2002TSANZ&ANZSRSAnnualScientificMeeting澳大利亚20033rdEACTS/ESTSJointMeeting奥地利200316thBiennialCongressofATCSA马来西亚200484thAnnualMeetingofAATS加拿大200585thAnnualMeetingofAATS美国20054thEACTS/ESTSJointMeeting西班牙200517thBiennialCongressofATCSA菲律宾200686thAnnualMeetingofAATS美国20065thEACTS/ESTSJointMeeting瑞典200787thAnnualMeetingofAATS美国200718thBiennialCongressofATCSA中国承担课题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重大攻关课题研究等8项课题,总计科研经费60余万元。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心房颤动钾离子特性变化及mRNA表达的调控作用》2.卫生部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心房颤动钾离子通道亚家族细胞电生理重构的实验研究》3.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吸入NO治疗围手术期心脏病继发肺动脉高压的实验研究》4.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ATP敏感钾通道开放缺血预调机理及预防新途径的研究》5.沈阳市科委课题-《心房颤动离子通道药理学变化的实验研究》6.辽宁省教育厅重大攻关课题-《心房颤动钾通道亚家族细胞电生理重构及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7.辽宁省教育厅高等院校研究项目课题-《微创非体外循环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临床及应用基础研究》8.辽宁省科技厅重大攻关项目课题-《心脏静脉原位动脉化治疗冠心病弥漫性狭窄及全程闭塞的临床基础研究》9.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项目合作单位-《提高老龄和急危重心血管疾病外科疗效的临床研究》发表文章1.谷天祥,王春,王忠武等.冠状静脉原位动脉化旁路移植术应用解剖学基础及临床疗效近期观察.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1):.谷天祥,王春等.非体外循环多支血管病变急性心肌梗死的外科治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6,22(1).谷天祥.缺血性心肌病的外科治疗.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29(10):.谷天祥等.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肌浆网钙泵活性变化电镜酶细胞化学研究.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1,30(5):.谷天祥等.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亚细胞Ca2+反常与ATP酶泵功能抑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7):.谷天祥等.心肌缺血再灌注Na+2K+ATPase活性变化及鹿茸精的保护作用.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9,28(4):.谷天祥,张显清,谷春久等.穿透性心脏损伤的临床分类及急救处理策略.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8,27(6):.谷天祥,张显清,谷春久等.左心转流术行降主动脉瘤及降主动脉缩窄手术治疗.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8,27(5):.谷天祥等.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肌浆网Ca2+2ATPase活性变化电镜酶细胞化学观察(摘要).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5(1):.谷天祥等.钠泵衰竭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6,25(4):.谷天祥等.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亚细胞Ca2+定位变化及定量X射线显微分析.中华物理医学杂志.1996,18(18):.谷天祥等.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亚细胞钙变化细胞化学研究.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6,25(3):.谷天祥等.心肌亚细胞Ca2+分布电镜细胞化学定位研究.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谷天祥等.心脏漂浮血栓的诊断与治疗.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2,21:.喻磊,谷天祥,姜春力等.医用生物蛋白胶在骨质疏松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的应用.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7,36(1):,(23):2018-202017.张玉海,谷天祥,王春等.ClC-3在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期的表达及意义.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6,13(6):.范萌,谷天祥,姜春力等.局部应用雷帕霉素在预防移植静脉再狭窄中的作用.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6,14(11):.修宗谊,谷天祥,谷春久等.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室破裂11例临床分析.中华外科杂志.2006,44(6):.修宗谊,谷天祥,谷春久等.主动脉瓣人工瓣膜置换术156例分析.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6,4(3):.李卫国,谷天祥等.前列腺素E1脂肪乳剂在体外循环中对心肌缺血2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6,13(4):.王忠武,谷天祥等.先天性镜像性右位心伴室间隔缺损1例报告.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6,35(1):.张玉海,谷天祥等.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急性免疫排斥期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变化研究.陕西医学杂志.2006,35(8):.修宗谊,谷天祥,阎德民等.胸主动脉瘤外科治疗39例报告.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6,(6)25.祝岩,谷天祥,汪曾炜等.未成熟鼠缺氧心肌模型的建立.中国临床康复.2006,(41):26.姜春力,谷天祥等.局部应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抑制移植静脉内膜增生.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5,13(6).李卓,谷天祥等.冠心病心肌梗死合并强直性脊柱炎2例报道.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5,34(5):.姜春力,谷天祥等.转染人血红素加氧酶21基因抑制移植静脉血管内膜增生.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5,12(1):.韩露,谷天祥等.连续静脉2静脉血液透析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慢性肾功能衰竭一例.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5,12(4):.王忠武,谷天祥.创伤性乳糜胸的外科治疗.浙江创伤外科.2005,10(3):.李卓,谷天祥等.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破裂心包填塞外科治疗1例报告.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5,34(6):.王忠武,谷天祥.胸腔脊膜膨出症的诊断与治疗.浙江临床医学.2005,7(7):.刘大川,谷天祥.抑肽酶在体外循环中的抗炎作用.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5,14(6):(EnglishEdition).2003,6(6):.姜春力,谷天祥等.外伤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诊治.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3,19(4):.姜春力,谷天祥等.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的心肌保护作用.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3,32(6):.朱兵,谷天祥.一氧化氮吸入法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1997,4(4):.肖德绵,谷天祥等.左室-右房通道德外科治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6,12(6):.何学志,刘继红,谷天祥等.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4):.章志伟,肖德绵,谷天祥等.右心粘液瘤的外科治疗.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4,11(2):.李德强,阎德民,谷天祥等.常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后细胞因子的变化.中华麻醉学杂志.2001,21(8):.修宗谊,谷春久,谷天祥等.外科治疗心脏金属异物20例.中华创伤杂志.2001,17(4):.李德强,阎德民,谷天祥等.右房粘液瘤的外科治疗.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1,30(2):.李德强,阎德民,谷天祥.体外循环中鼓泡式氧合器和膜式氧合器引起细胞因子变化的比较中华麻醉学杂志.(3):.章志伟,谷春久,谷天祥等.成人先天性冠状动静脉瘘的治疗.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0,29(2):.李德强,阎德民,谷天祥.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Ib.临床检验杂志.2000,18(3):.阎德民,谷春久,谷天祥.心脏直视手术同期心脏外疾病的外科治疗.中国临床医学.2000,7(1):.肖德绵,杨光,谷天祥.室缺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手术适应证和围术期处理.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8,14(5):.师恩炜,江晓箐,白菡,谷天祥等.诱导型一氧化氮对内毒素休克小肠微循环的影响.(1):.盛延良,王春,范萌,谷天祥等.氯气染毒大鼠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及丹参的影响.中国工业医学杂志.(1):(7):.修宗谊,谷春久,阎德民,谷天祥等.常温不停跳及低温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甲状腺激素代谢比较.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0,29(3):.李德强,阎德民,谷春久,谷天祥.体外循环期间血小板膜糖蛋白Ib的变化.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0,29(3):.姜春力,谷春久,阎德民,谷天祥等.原发性心脏及心包恶性肿瘤的诊治.JClinCardiol(China).2000,16(12):.修宗谊,谷春久,闫德民,谷天祥等.常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甲状腺激素代谢变化中华麻醉学杂志,1999,19(4):.杨光,肖德绵,王俊科,谷天祥.前列腺素E1对体外循环溶血引起的肾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中华医学杂志,1997,77(9):.肖德绵,谷春久,张显清,谷天祥.左室-右室交通症德外科治疗.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6,25(3):.修宗谊,谷春久,袁义华,谷天祥等.心脏金属异物21例分析.中华外科杂志.1999,37(12):.章志伟,谷春久,张显清,阎德民,谷天祥.用31P磁共振仪观察左旋精氨酸对缺氧再灌注兔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0,29(1):.章志伟,谷春久,张显清,阎德民,谷天祥等.31P磁共振仪观察兔不同温度的缺氧末期心肌灌注对心肌内能量代谢的影响.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0,29:.朱兵,刘冬妍,宁平,王庆善,谷天祥.心脏手术期间sIL-2R、AAT、PFN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7,26(6):.盛惠敏,齐国先,于雅媛,谷春久,谷天祥.体外循环直视下取起博电极1例.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4,23(4):341.编写论著《外科解剖学图谱》副主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媒体报道辽宁日报、沈阳日报、辽沈晚报以及健康报和中央电视台、辽宁电视台、沈阳电视台等有影响力的媒体先后报道高难度心脏手术、先进技术应用等相关事迹50余次。

问题一:杂志主页是什么意思 首先说明一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并没有对期刊的行政级别进行划分,一般都是各大院校对学术论文发表的期刊根据主管主办单位进行级别的分类。 由国家部级单位主管或主办的期刊为国家一级期刊;由国家学会或协会等主管或主办的期刊为国家二级期刊。 以上两类刊统称为国家级期刊。 例如: 《中华医学杂志》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该刊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医药卫生类领军刊、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核心期刊、该刊英文版更是SCI,期刊的质量毋庸置疑,但是该刊若按级别划分则为国家二级期刊(由此可见期刊的级别与期刊的质量没有关系)。 省级期刊与国家级期刊的分类一样:省厅主管或主办为省一级期刊;省协会或学会等主管或主办为省二级期刊,这两类期刊统称省级期刊。 如有其他问题请继续追问。 问题二:《读者》杂志的官方网站是什么? 读者没有官方网站,以前有,现在关闭了 《意林》yilin/ 《青年文摘》qnwz/index 问题三:《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的主页是什么? 网站地址:watergasheat/ 不是很好找的吗? 如果你真的写得很实用或有创新,那不中也难 审稿期在建筑类核心期刊排行榜上排第八,见 问题四:cell杂志官网是什么? cell/ 问题五:Sci期刊主页里FEB代表什么意思 SCI 是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简称,其全称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创刊于1961年,它是根据现代情报学家加菲尔德(Engene Garfield) 1953年提出的引文思想而创立的。时至今日加菲尔德仍是SCI主编之一。SCI是由 ISI(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nc.)美国科学情报所出版。现为双月刊。ISI除了出版SCI外,还有联机型据 SCISEARCH。ISTP(Index to Scientific &Technical Proceeding)也由其出版。 SCI是一部国际性的检索刊物,包括有:自然科学、生物、医学、农业、技术和行为科学等,主要侧重基础科学。所选用的刊物来源于94个类、40多个国家、5O多种文字,这些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荷兰、德国、俄罗斯、法国、日本、加拿大等,也收录一定数量的中国刊物。 SCI选择期刊比较科学,它运用引文数据分析和同行评议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考虑了期刊的学术价值,在选用的 3400余种期刊里包含了国际上较为重要的期刊。它所择取的80万条论文,可以说是集各学科之精萃。因而,它成为国际公认的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准的代表性工具。并将其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的多寡,看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及其科技实力指标一。SCI检索系统历来成为世界学术界密切注视的中心,争相角逐的焦点,世界公认的文献统计源。 然而SCI就其本身而言,最重要的功能是帮助科技人员获取最需要的文献信息。这也是编辑该部索引的主要意图。 SCI最大的优点是引文功能,在这里读者能很快地了解到某一作者的某篇论文是否被他人引用过,通过引文次数可以了解某一学科的发展过程。另外,使用SCI还可以了解到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信息,如:有没有关于某一课题的评论看某一理论有没有被证实,某方面的工作有没有被扩展,某一方法有没有被改善,某一提法是否成立,某一概念是否具有创新性等等。因此SCI也具有反映科技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功能。 SCI的这些优点对科技工作者查阅最新文献、跟踪国际学术前沿、科研立项以及在具体的课题研究时及时了解国际动态都有很大帮助。 SCI选取论文情况 SCI论文润色选取期刊、论文标准较其他刊物严格,已成为公认事实。SCI每年收录我国科技论文不等,究其原因相当复杂,有语言、政治、经济、科技发展规律本身的原因,也有其严格执行选刊和论文选取标准的原因。SCI每年都要充实和调整使用刊物种数。 经有关部门调查指出,SCI选刊依据主要有三方面:编辑质量、引文指标和专家评审,其中引文指标最为客观。经统计1995年 SCI收录我国6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即期刊论文被引用的比率)都不足,平均不足0.2 3,而同年SCI收录的3 4 0 0多种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约为1左右,其中影响因子最高者达到48.9,可见我国期刊的引文指标距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之大,这恐怕是影响我国期刊入选 SCI的重要原因之一。 面对现实如何提高投稿入选率,我们觉得应从两方面引起注意:一、力争向国外投稿。SCI选刊情况虽在不断变化,但它仍有自己的核心圈刊物。据1996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发表的年度研究报告显示,1996年SCI收录我国论文期刊种数虽减少,但排位却由15升至14名。增长的原因,主要是我国论文进入SCISEARCH的期刊数量增多了。从进入SCI核心圈的8200篇论文看,有 91%是发表在国外期刊上,只有9%发表在国内期刊上。据专家分析,几年内国内......>> 问题六:Nature 和Science 杂志的官方网站是什么?免费的吗? nature/nchina/index sciencemag/资料应该有免费有收费的,如果你具体查的话,还是找找你的大学倒是比较好。 问题七:花火杂志的官网是什么? s-merry/花火所属的魅丽文化 问题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网址是什么? 中国国家地理新官网: dili360 中国国家地理老官网: g 《中国国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识》,是一本关于地理的杂志月刊,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主办。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外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是中国大陆较为出名的一本有关地理的杂志。 现任杂志社社长为李栓科(1997年至今)总编辑为单之蔷。 问题九:socool杂志官网是什么 vgame/index/ 问题十:请问cell press包含多少种期刊,主页中的trends journal是什么意思 20分 Cell Press 的期刊是生物医学方面最为权威的学术期刊。通过Cell Press 网站或ScienceDirect,您可以服务其出版的14种期刊网络版,迅速地获得最新的科研成果。15种期刊名称及简介如下(可以通过主页的滚动图片菜单查看,或者cell press 简介): Cell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Biophysical Journal Cell Host & Microbe Cell Metaboli *** Cell Reports Cell Stem Cell Molecular Cell Neuron Immunity Current Biology Structure Developmental Cell Cancer Cell Chemistry & Biology 期刊简介如下: Cell 三十年来,Cell 始终关注生物学方面最前沿的第一手学术资料,在出版业中树立起行业典范。从未有其它刊物能如Cell 一般长期为用户带来大批高质量的学术文章。文章质量高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门类榜首 Immunity 全面介绍免疫学方面的相关知识。出版学术论文和评论,超越狭义上的免疫学概念,将外延扩展至与其相关,或与有机体免疫系统相互影响的所有系统中。 Cancer Cell 致力于将新型的科研成果应用于基础和临床癌症群体,促进两者间的沟通交流。在癌症研究领域,Cancer Cell已成为出版前沿学术论文的权威刊物。 Structure 作为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原创研究、深入探讨或结构调研信息方面的权威论坛,Structure总能提供最丰富的资料,让读者及时掌握其研究领域的最新资讯。 Current Biology 涵盖整个生物学的相关知识,紧扣主题,以独特的视角将权威的学术论文与深入分析结合起来。跨学科分析、快速敏锐的评论,Current Biology 无疑是寻求出版、阅读生物学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之人士的首选。 Neuron 关注分子、细胞和发展神经生理学方面的学术成果,同时Neuron 也致力于系统研究(包括视觉、听觉、运行和边缘系统)、神经成像、学习、记忆、行为和附加认知学习等方面的科技动态。 Developmental Cell 全面介绍细胞生物学和发展生物学领域的相关知识。主要出版各种评论资料及核心研究成果。 Molecular Cell 创建于1997 年,作为Cell配套刊物的Molecular Cell在分子分析学领域独占鳌头。其研究主题涵盖从基础结构到人类病理基础等诸多方面。 Chemistry & Biology 创建时即以连系化学合成学和生物调研学为已任,现已成为本方面最具影响力的刊物。致力于出版最为优秀的学术成果,尤其适用于从事蛋白质阶段前沿研究的研究者。 trends journal也是其旗下的网络期刊,影响因子也大都在10左右,这是Cell Press从2007年开始出版的Trends (趋势)期刊。 如有疑问请追问,解决问题还望采纳。...>>

医学杂志社副社长

韩建军,男,1963年4月29日出生,河北省邯郸市人;获澳大利亚LA TROBE大学硕士学位。1997年-2005年,担任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社长;2005年-2006年,担任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编辑部副主任(正处级);2007年至今,担任河北工程大学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正处级)。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总干事,中国社区卫生服务协会理事,河北省期刊协会副秘书长。

(2015年11月)会 长: 黄正明(解放军302医院药学部药理研究室原主任、教授、博导)副会长: 于 福 (北京市节能环保处处长、副教授)副会长: 王仁杰(原石家庄军医学院主任、教授)副会长: 贾万年(人民军医出版社原副社长、解放军医学杂志总编、研究员)副会长: 殷进功(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副校长、教授)副会长: 徐建功 (国家食药总局高级研修学院)副会长: 陈 锦 (广东医群科技有限公司CEO、研究员)副会长: 李晓辉(第三军医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导)副会长: 刘俊义(北大药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副会长: 宋 辉(北京医药集团培训中心学校校长)副会长: 赵锡涛(济南军区卫生部部长)副会长: 吴志成(南京军区卫生部副部长)副会长: 陆国民(上海医药学校校长)副会长: 张 福(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副院长、副教授)副会长: 翟所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科研究所副所长)副会长: 夏禹富(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科委会办公室原主任)副会长: 陈开安(哈尔滨武警黄金部队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副会长: 高剑英(解放军95医院原院长、主任医师)副会长: 陈海生(第二军医大学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导)副会长: 季玉峰(上海海军411医院原院长、专家组组长、主任医师)副会长: 李雪飞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培训中心办公室主任)副会长: 夏 文(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副会长: 徐 涛 (北京康明恒远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副会长: 孙尚传(深圳得道健康管理公司董事长)副会长: 吴立克(重庆健康管理协会会长)副会长: 陈文杰(上海邦泰医院投资公司副总经理)副会长: 桂邡钧(上海医药集团国风药业副总经理)副会长: 李明焱(浙江省寿仙谷药业总公司董事长)副会长:邓列华 (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教授)

李春德,男,出生,编审, 硕士生导师,军事医学科学院医学硕士研究生,1986年,研究方向:医学编辑学。2000年以来,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以第一作者或指导者发表论文共 4 篇,1998年以来,共主编出版专著(译著等) 2 部,获奖成果 10 项。李春德,男,1951年4月生,1974年1月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医疗系,1986年毕业于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药理学专业(硕士)。现任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总编辑、编审,硕士生导师。曾获全军优秀医学编辑、科技开发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荣立三等功1次。兼任第三届、第五届全军医学编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军新闻出版专业高评委,第三届、第四届《军事医学科学院刊》常务副主编及其他杂志编委。曾从事神经药理学研究10多年,发表研究论文多篇。在20多年编辑工作中,历任期刊编辑部主任、期刊编辑室主任和图书编辑室主任、期刊副主编和出版社副总编、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等职。

中华医学杂志社社长

问题一:杂志主页是什么意思 首先说明一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并没有对期刊的行政级别进行划分,一般都是各大院校对学术论文发表的期刊根据主管主办单位进行级别的分类。 由国家部级单位主管或主办的期刊为国家一级期刊;由国家学会或协会等主管或主办的期刊为国家二级期刊。 以上两类刊统称为国家级期刊。 例如: 《中华医学杂志》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该刊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医药卫生类领军刊、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核心期刊、该刊英文版更是SCI,期刊的质量毋庸置疑,但是该刊若按级别划分则为国家二级期刊(由此可见期刊的级别与期刊的质量没有关系)。 省级期刊与国家级期刊的分类一样:省厅主管或主办为省一级期刊;省协会或学会等主管或主办为省二级期刊,这两类期刊统称省级期刊。 如有其他问题请继续追问。 问题二:《读者》杂志的官方网站是什么? 读者没有官方网站,以前有,现在关闭了 《意林》yilin/ 《青年文摘》qnwz/index 问题三:《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的主页是什么? 网站地址:watergasheat/ 不是很好找的吗? 如果你真的写得很实用或有创新,那不中也难 审稿期在建筑类核心期刊排行榜上排第八,见 问题四:cell杂志官网是什么? cell/ 问题五:Sci期刊主页里FEB代表什么意思 SCI 是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简称,其全称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创刊于1961年,它是根据现代情报学家加菲尔德(Engene Garfield) 1953年提出的引文思想而创立的。时至今日加菲尔德仍是SCI主编之一。SCI是由 ISI(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nc.)美国科学情报所出版。现为双月刊。ISI除了出版SCI外,还有联机型据 SCISEARCH。ISTP(Index to Scientific &Technical Proceeding)也由其出版。 SCI是一部国际性的检索刊物,包括有:自然科学、生物、医学、农业、技术和行为科学等,主要侧重基础科学。所选用的刊物来源于94个类、40多个国家、5O多种文字,这些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荷兰、德国、俄罗斯、法国、日本、加拿大等,也收录一定数量的中国刊物。 SCI选择期刊比较科学,它运用引文数据分析和同行评议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考虑了期刊的学术价值,在选用的 3400余种期刊里包含了国际上较为重要的期刊。它所择取的80万条论文,可以说是集各学科之精萃。因而,它成为国际公认的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准的代表性工具。并将其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的多寡,看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及其科技实力指标一。SCI检索系统历来成为世界学术界密切注视的中心,争相角逐的焦点,世界公认的文献统计源。 然而SCI就其本身而言,最重要的功能是帮助科技人员获取最需要的文献信息。这也是编辑该部索引的主要意图。 SCI最大的优点是引文功能,在这里读者能很快地了解到某一作者的某篇论文是否被他人引用过,通过引文次数可以了解某一学科的发展过程。另外,使用SCI还可以了解到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信息,如:有没有关于某一课题的评论看某一理论有没有被证实,某方面的工作有没有被扩展,某一方法有没有被改善,某一提法是否成立,某一概念是否具有创新性等等。因此SCI也具有反映科技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功能。 SCI的这些优点对科技工作者查阅最新文献、跟踪国际学术前沿、科研立项以及在具体的课题研究时及时了解国际动态都有很大帮助。 SCI选取论文情况 SCI论文润色选取期刊、论文标准较其他刊物严格,已成为公认事实。SCI每年收录我国科技论文不等,究其原因相当复杂,有语言、政治、经济、科技发展规律本身的原因,也有其严格执行选刊和论文选取标准的原因。SCI每年都要充实和调整使用刊物种数。 经有关部门调查指出,SCI选刊依据主要有三方面:编辑质量、引文指标和专家评审,其中引文指标最为客观。经统计1995年 SCI收录我国6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即期刊论文被引用的比率)都不足,平均不足0.2 3,而同年SCI收录的3 4 0 0多种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约为1左右,其中影响因子最高者达到48.9,可见我国期刊的引文指标距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之大,这恐怕是影响我国期刊入选 SCI的重要原因之一。 面对现实如何提高投稿入选率,我们觉得应从两方面引起注意:一、力争向国外投稿。SCI选刊情况虽在不断变化,但它仍有自己的核心圈刊物。据1996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发表的年度研究报告显示,1996年SCI收录我国论文期刊种数虽减少,但排位却由15升至14名。增长的原因,主要是我国论文进入SCISEARCH的期刊数量增多了。从进入SCI核心圈的8200篇论文看,有 91%是发表在国外期刊上,只有9%发表在国内期刊上。据专家分析,几年内国内......>> 问题六:Nature 和Science 杂志的官方网站是什么?免费的吗? nature/nchina/index sciencemag/资料应该有免费有收费的,如果你具体查的话,还是找找你的大学倒是比较好。 问题七:花火杂志的官网是什么? s-merry/花火所属的魅丽文化 问题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网址是什么? 中国国家地理新官网: dili360 中国国家地理老官网: g 《中国国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识》,是一本关于地理的杂志月刊,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主办。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外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是中国大陆较为出名的一本有关地理的杂志。 现任杂志社社长为李栓科(1997年至今)总编辑为单之蔷。 问题九:socool杂志官网是什么 vgame/index/ 问题十:请问cell press包含多少种期刊,主页中的trends journal是什么意思 20分 Cell Press 的期刊是生物医学方面最为权威的学术期刊。通过Cell Press 网站或ScienceDirect,您可以服务其出版的14种期刊网络版,迅速地获得最新的科研成果。15种期刊名称及简介如下(可以通过主页的滚动图片菜单查看,或者cell press 简介): Cell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Biophysical Journal Cell Host & Microbe Cell Metaboli *** Cell Reports Cell Stem Cell Molecular Cell Neuron Immunity Current Biology Structure Developmental Cell Cancer Cell Chemistry & Biology 期刊简介如下: Cell 三十年来,Cell 始终关注生物学方面最前沿的第一手学术资料,在出版业中树立起行业典范。从未有其它刊物能如Cell 一般长期为用户带来大批高质量的学术文章。文章质量高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门类榜首 Immunity 全面介绍免疫学方面的相关知识。出版学术论文和评论,超越狭义上的免疫学概念,将外延扩展至与其相关,或与有机体免疫系统相互影响的所有系统中。 Cancer Cell 致力于将新型的科研成果应用于基础和临床癌症群体,促进两者间的沟通交流。在癌症研究领域,Cancer Cell已成为出版前沿学术论文的权威刊物。 Structure 作为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原创研究、深入探讨或结构调研信息方面的权威论坛,Structure总能提供最丰富的资料,让读者及时掌握其研究领域的最新资讯。 Current Biology 涵盖整个生物学的相关知识,紧扣主题,以独特的视角将权威的学术论文与深入分析结合起来。跨学科分析、快速敏锐的评论,Current Biology 无疑是寻求出版、阅读生物学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之人士的首选。 Neuron 关注分子、细胞和发展神经生理学方面的学术成果,同时Neuron 也致力于系统研究(包括视觉、听觉、运行和边缘系统)、神经成像、学习、记忆、行为和附加认知学习等方面的科技动态。 Developmental Cell 全面介绍细胞生物学和发展生物学领域的相关知识。主要出版各种评论资料及核心研究成果。 Molecular Cell 创建于1997 年,作为Cell配套刊物的Molecular Cell在分子分析学领域独占鳌头。其研究主题涵盖从基础结构到人类病理基础等诸多方面。 Chemistry & Biology 创建时即以连系化学合成学和生物调研学为已任,现已成为本方面最具影响力的刊物。致力于出版最为优秀的学术成果,尤其适用于从事蛋白质阶段前沿研究的研究者。 trends journal也是其旗下的网络期刊,影响因子也大都在10左右,这是Cell Press从2007年开始出版的Trends (趋势)期刊。 如有疑问请追问,解决问题还望采纳。...>>

陈悦,男,汉族,1965年出生。1989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获医学学士学位,同年进入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实验室从事病原微生物研究工作,后任实验室副主任。1998-2001年在WTO西太区传染病研究所任高级访问学者。2005年任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主任、教授,复旦大学上海公共卫生学院、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学院微生物学教授,《检验医学》杂志社社长、主编,《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杂志编委,《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编委,《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特邀编委,卫生部卫生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委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检验学会理事、上海市医学会医学检验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卫生检验专委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医院协会理事、上海市微生物学会理事、上海市免疫学会理事、上海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上海市医学会输血分会委员、上海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杂志创刊于中华医学会成立的1915年。创刊之初是中、英文双语期刊,英文刊名为 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 。1932 年,中华医学杂志的英文部分与中国博医会的英文杂志 China Medical Journal ( 博医会报 )合并,以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为刊名出版;中文部分仍称 中华医学杂志 继续出版,并继续保留 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 的英文刊名,现在 ,在中华医学杂志的论著类文章中依然保留英文的作者姓名、通讯地址和严格的英文摘要。

美国中华医学杂志社社长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设有办公室、总编室、出版发行部、财务室、各刊编辑部,以及北京华康广告公司等部门。本部直接编辑出版22种期刊,同时对中华医学会主办,委托省市医学会或医学院校、科研院所编辑出版的104种期刊进行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充分发挥中华医学会专家云集、人才荟萃、信息畅通、联系广泛的整体优势,汇集国内外优秀的医药卫生专家,组成了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编辑委员会和审稿专家队伍。在长达120余年的办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医学期刊编辑出版管理体系和制度,并培养、建立了自己的编辑队伍。依靠这些高层次的医学专家和高水准的编辑队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始终走在传播最新医学知识、交流最新科研成果、引导学术发展方向、推动医学科技进步的前沿,被公认为中国医学界最有学术权威性的杂志系列。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不仅是国内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源,也是中国医学界面向世界的一个窗口。126种期刊发行至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与国外近千种医学期刊建立了长期交换关系。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还与全球最大的医学专业出版集团荷兰威科集团合作,将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英文资源推向国际,将中国优秀的医学专业研究成果介绍到世界。同时,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也积极促进国内外的双向学术交流。创刊于1887年的《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多年来一直被国际著名检索机构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并以开放获取形式(OA)实现全文上网,在国际医学学术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百年薪火传承,世纪中华风范。”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经过百余年发展壮大,已形成学科分类合理、种类齐全的系列学术期刊群,被公认为国内学术水平最高、编辑出版质量最好、最具学术权威性的医学期刊群体,被业内人士亲切地称为“中华牌”杂志,并被上级主管部门誉为“中国科技期刊的一面旗帜”。在历届国家期刊奖的评选中,中华系列杂志均榜上有名,在 “精品期刊”评选和“双效期刊”评选中,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有多种入围。在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评选中,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再获殊荣。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全体员工始终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锐意进取。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党支部多次荣获“卫生部机关党委先进党支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微机排版中心和《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辑部多次荣获共青团中央、卫生部授予的“青年文明号”称号。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连续多年荣获全国妇联“巾帼文明岗”称号。随着我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大幕的全面拉开,作为中国科技期刊的领军团队,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积极推进体制改革,打响了攻坚战的第一枪。2009年6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成立“《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这一永载史册的事件,标志着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新纪元的开始。我们将继续恪守办刊的准则,把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不仅办成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完美结合的“双效”期刊,而且要成为读者和作者都喜爱的“双爱”期刊。真正实现我们新世纪的目标:传承百年经典、铸就精品中华期刊群,再现世纪华章、打造医学信息新航母。社长兼总编辑 游苏宁

李红李红,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主任医师,内科(内分泌)主任。中文名:李红国籍:中国职业:医生毕业院校:浙江大学医学院主要成就:2004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浙江省科技奖三等奖代表作品:糖尿病医护养防职称: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主任医师人物经历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原浙江医科大学)并留该校附属一院工作,1989年在该校获内分泌代谢病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调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工作。从90年代初起先后在德国Luebeck医科大学、美国哈佛大学Joslin糖尿病中心、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美国MayoClinic(梅奥医院)、美国MDAnderson癌症中心、罗马琳达医学院培训、或做访问学者和访问教授。1996年遴选为硕士生导师,2004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培养硕士研究生40名,博士研究生6名.学科专长学科专长内分代谢病学(临床、教学和科研)。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为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发病机理、早期诊断和治疗,代谢综合征基础和临床研究。学术团体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病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委员,浙江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浙江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华糖尿病杂志》、《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华医学杂志》等编委、通讯编委或特邀审稿人。主要贡献主要项目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和诊断规范(“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PI);糖尿病肾病社区管理网络的建立和易感基因的研究(浙江省科技厅重大专项,PI);曾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数项。代表论文1.卢薇娜,李红,郑芬萍,黄虹,阮昱.尿白蛋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下降得影响因素中华内科杂志49:24-27,20102.黄虹,李红,郑芬萍,卢薇娜,董雪红,阮昱.老年与非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损害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中华医学杂志90:?,20103.郑芬萍,王舟,李红,贾程芳,张楠,袁红娣.不同糖调节者血糖波动与血浆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的相关性研究中华医学杂志89:3-7,20094.何斐,李红,李皖生,董雪红.MUC1黏蛋白及_-连锁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中华医学杂志89:393-399,20095.董凤芹,李红,吴芳,姚航平.核心蛋白聚糖II过表达对肾组织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表达的影响中华医学杂志88:3444-3447,20086.朱锋,李红,吴芳,羊正纲.Decorin基因转染抑制高糖培养的大鼠肾系膜细胞细胞外基质mRNA表达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3:1791-1795,20077.叶迅,李红,张晋红,赵晓霞.糖尿病大鼠肾皮质细胞表型转化的探讨中国理生理杂志23:1645-1647,20078.张敏,李红,张哲.早发2型糖尿病临床特征和慢性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中华医学杂志86:2547-2550,20069.陈三妹,李红,王芳,陈筱菲,李旭升,陈国荣.银杏叶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2:1654-1656,2006主要著作主编:糖尿病医护养防(杭州出版社)和骨质疏松症(农村读物出版社)参编:临床药物应用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分泌代谢综合征(辽宁人民出版社和辽宁科技出版社),全科医生临床治疗学(科学出版社),内科学进展(浙江大学出版社),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版,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中国动态血糖监测指南荣誉奖项1.一氧化氮和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浙江省科技奖三等奖(1/7)2.吡格列酮对糖尿病肾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研究,浙江省科技奖三等奖(1/7)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浙江省科技奖三等奖(1/7)

中华医学杂志社社长刘斌

优秀的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培养是我国医学院的重点,但是本科生临床专业的学生培养质量还有待提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本科临床医学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本科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范文 篇一:《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思考》 医学微生物学是基础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联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程,它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密切相关。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医学微生物学所涵盖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泛。这就要求医学专业学生在掌握这门课程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会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然而,由于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本身具有知识点多而散、难记忆、易混淆等特点,因此,传统的以课本为主体,老师为中心的 教学 方法 不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也不利于实现现代医学 教育 培养实用型、创新型综合性医学人才的目标[1]。本校对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的培养实行的是“3+5模式”(即3年 文化 基础教育加5年医学教育)。作为医学基础课程之一,《医学微生物学》被安排在医学教育第2学年的第2学期。在此之前,该专业学生已经就《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等医学基础课程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学习,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其次,就学员本身素质而言,八年制学生基础扎实,思维活跃,求知欲及接受能力强。再者,本校八年制班级人数一般为20人左右,人数少,具备了小班开课的条件[2]。因此,针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结合八年制学生自身的特点,本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的《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进行了改革和探索: 1案例引导教学法 《医学微生物学》的传统教学模式,通常是先讲授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学形状,再讲其致病性、免疫性及防治原则。 这种系统、规律的教学方式便于学生对于各种理论知识点的横向比较记忆,但相对枯燥平淡,不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可以利用医学微生物学与临床结合紧密的特点,用一个临床案例引出教学内容。临床案例的选择很重要,既要贴近临床,接近实际,又要体现出基本知识点。首先,通过给出一个合适的临床案例,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度;然后由老师对微生物的基本原理和知识进行系统讲解;接下来,回到开始的临床案例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对病例提出诊断诊治办法,最后由老师对学生们的意见进行归纳 总结 ,去伪存真,查漏补缺,提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要求。例如在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的教学中,可以先给出一个人的“乙肝两对半”的检查 报告 单,提出问题:该受检对象是一名健康人还是病毒携带者亦或是感染者?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行接下来的学习;通过老师对乙肝病毒基本知识点如形态结构、致病性等的讲解,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开始的病例展开讨论;最后由老师总结,强调几个重要知识点如乙肝病毒的形态结构、乙肝的诊断与防治等的掌握[3]。这样的课堂组织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并能从中找到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2文献阅读研讨课 医学微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与医学有关的致病微生物,它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有新的病原微生物被鉴定,也有过去已被基本控制的致病微生物又重新流行,构成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而相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瞬息万变,课本上的知识是相对固定的,课本更新换代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知识发展的速度[4]。因此,想要了解一门学科的前沿进展,阅读文献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在对临床八年制学生的医学微生物学授课中开设了文献阅读研讨课,并将其安排在了理论课的最后两次课,此时学生已经对微生物学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和了解,有了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课程的开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准备工作。在课程开始之前,笔者会拟定一个专题,例如:禽流感病毒的感染与流行,然后列出几个相关问题,如(1)禽流感为什么会导致人类感染?(2)什么情况下可能导致禽流感大的流行?(3)目前针对禽流感有哪些有效的防治 措施 ?(4)针对禽流感引起的民众的恐慌,作为一个医学生,你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然后,给出经典的综述的相关中英文文献1~2篇,让学生课下针对专题和给出的题目,阅读文献查找资料。接下来,就是课上讨论部分。针对八年制学生人数少的优势,进行分组讨论。将20位同学分为A、B、C、D4个大组,每个大组的5位学生分别对应1~5的编号,即A1、A2、A3、A4、A5等,每组分别就一个问题进行讨论,5~8min后,每组选派一个代表就自己讨论的问题进行总结陈述;然后,A、B、C、D4组中每组编号相同的同学重新组合成新的一组,即A1、B1、C1、D1为一组,以此类推,共5组。5组同学就4个问题进行交叉讨论5~8min。最后,老师对整个文献讨论进行归纳总结。文献阅读研讨课的开设,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交叉讨论的分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参与得更彻底,对文献了解得更全面[5]。 3学生自主授课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学习知识相对来说是一种被动接受的过程。笔者通过挑选合适的教学章节,在临床八年制班级中推行角色互换,让学生由过去单纯“听”到主动“讲”。这一转变迎合了青少年们挑战自我、展示自我的心理特点,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学生自主授课的开展,第一要素就是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社会关注度高,易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和学习动力,因此本研究将逆转录病毒中的HIV这一节作为学生自主讲课的内容。为了防止内容上的重复和单一,笔者将20位同学分成4个组,给出4个专题,例如(1)HIV的流行现状及发展趋势;(2)HIV的致病性及临床表现;(3)HIV传播途径及防治原则;(4)HIV的研究现状及有无有效治疗方法。每组针对一个专题进行备课,准备15min左右的PPT。课上,每组随机抽取一位同学上台讲授。每位同学讲完,老师从教学内容、PPT制作形式、语言组织能力等方面作简要点评,同时学生也可以对讲课同学的表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最后,老师对4个专题的内容进行抽提归纳,方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同时,由于时间限制,不可能每位同学都上台授课,为了让所有同学都有参与感,笔者要求同学讲自己制作的PPT内容打印为纸质版上交,设立评分标准,由老师批改打分,按10%的比率计入最后成绩[6-7]。实践表明,这种学生自主讲课的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可以让老师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加以改正。 4第二课堂活动 对于医学微生物学这种临床基础性学科,实验课的开设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实验课的设立,有利于帮助学生验证和巩固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锻炼其动手能力。但由于课时的限制,实验课的内容多是一些单纯性验证学科基本理论的简单实验,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另外,本校在对临床八年制学生的培养中,有一定的科研任务要求。因此,笔者在对临床八年制学生的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针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开设了第二课堂的活动。所谓第二课堂,就是在课余时间开展的老师对学生的科研辅导活动[8]。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实行“双向选择”,在老师选择学生的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科研方向选择指导老师。一般1位老师带教1~2名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的实施中,笔者首先会对所有参与学生进行集中培训,内容包括实验室规则及仪器的安全使用、分子克隆实验技术的基本操作等。然后由带教老师对所带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具体辅导。老师会给出3~5篇相关研究领域的综述类文献,学生阅读后与老师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与理解,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由学生提出科研问题并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在这一阶段中,通过文献的阅读及实验设计,有助于学生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论证方案的可行性之后,接下来就是实验操作阶段,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实验,期间老师可一周组织一次实验进展的汇报讨论,及时解决学生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最后,以学生汇报答辩的形式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总结。对于实验进展顺利,实验结果理想的学生,老师应鼓励其撰写研究论文并发表,并给予一定奖励[9]。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质量,充实了实验教学内容,给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科研、接触科研的窗口,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独立思考的能力。综上所述,针对医学微生物学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和不足,笔者在对本校临床八年制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尝试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案例引导教学和学生自主授课,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考验了老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同时也给了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文献阅读研讨课和第二课堂活动的开设,给热爱科研的学生创建了一个平台,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尽管新的教学方法在老师和学生们中普遍得到好评,但仍有改进的空间,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为推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懈地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明,申晓冬,黎庶,等.《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1(6):116. [2]李亚敏,陈俊国.临床医学八年制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4):117-118. [3]陈静,李树清,张颖,等.以病案为基础的PBL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4,43(20):2677-2678. [4]胡晓梅,汪正清,胡福泉,等.医学微生物学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11):1108-1110. [5]汪凤兰,邢凤梅,张小丽,等.文献导读研讨教学模式对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4,43(11):1399-1401. [6]陈霞.学生自主讲课方式在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36(36):662-663. [7]张洪平,张永红,张海英.中药药理学教学改革初探———对大学生自主讲课的几点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5):70-72. [8]何海洋,吴玉章.医学本科生第二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2):1885-1886. [9]王文,任浩,赵平.开展医学微生物学第二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5):492-493. 本科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范文篇二:《临床医学专科毕业生就业现状思考》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临床医学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原因,从专业建设的角度上,为改善毕业生就业提出了解决途径。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专科毕业生;就业状况 0引言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两个文件中明确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毕业生就业”。本文就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2015届临床医学专业专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把人才培养与就业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岗位要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方向,通过更新、调整及增加必要的专业技术课程和实训实习项目,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性。 1调查研究结果 以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2015届临床医学专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就业情况如下:本校2015届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共87名,统计时间截止到9月底为止,综合就业人数59,综合就业率,灵活就业率8%,实际就业率为。灵活就业主要为通过“专升本”升入本科院校就读。实际就业率中,面向三级医院比例为,乡镇、社区医院及以下比例为,未就业率。通过以上数据显示,暂缓就业毕业生较多。选择到县以上医院进修一年,等待助理执业医师考试,希望拿到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证以后再到经济效益好的城市大医院就业的毕业生有近三分之一。还有近8%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因为其独特的专业特性,导致其就业 渠道 相对狭窄;其在校期间学习压力巨大,与社会的沟通和信息交流能力较低,对就业信息的获取或就业趋势的了解不足,进一步加重了其就业困境。 2应对策略 如何面对越来越沉重的毕业生就业压力,是摆在所有高校,尤其是高职高专学校面前的严峻挑战,如何应对压力走出困境,也是每一位高校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 首先,加强就业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力度,扭转毕业生的择业观念,打开面向基层就业的广阔空间和重要渠道。就全国医疗卫生人才需求情况分析,虽然以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大中型城市对基础人才的需求基本饱和,但从整体水平上考虑医疗机构对基础人才的需求依然存在,广阔的新型乡镇、社区及边疆地区对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依然巨大。随着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急需大量的人才,它们拥有接纳和吸收临床医学专业专科毕业生的巨大潜力。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在促进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构建了以面向基层就业为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所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从每年新生入校的第一堂就业指导课开始就为学生树立面向基层就业的思想,强调服务基层、服务乡村的医疗理念。针对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在见习和实习阶段,打破原有班级结构,以地域和学生自主报名为基础,设置多个临床见习、实习基地,使学生的实习医院和自身拟就业的场景靠近,有利于毕业生就近了解拟就业的医疗机构服务特点。在临床医学专业班级的管理上,设置专业辅导员作为负责人,在学生入学到毕业的三年中一直负责学生的学习督促和就业指导,并将就业指导落实到系部每一位授课教师身上,在授课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自我定位和确立正确的择业观。 其次,帮助毕业生参加并顺利通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获得医师执业资格,合法上岗,提高用人单位使用医学专科毕业生的积极性。全面优化课程结构,提高培育精度,针对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对学生进行专门培训,提高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学校拟行在毕业生毕业后开设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考前辅导课程,协助学生考取助理医师及医师资格,为学生的高质量择业再尽绵力。同时在课程体系建设中,以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为蓝本,确立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应对实践技能考试和综合笔试为目标,组织编写实用型校本教材。组织青年教师亲身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从综合复习和临场应对中总结 经验 ,将第一手的应考经历融合在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考前辅导教学中;再将辅导教学中总结提炼的历年考点和知识点融汇在常规教学中,注重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临床专业专科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在就业和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再之,鼓励临床医学学生辅修或者参加特色专业课程培训,开设儿科、妇幼卫生、急诊急救等专业方向课程学习,有针对性地满足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在此方面的人才需求。市场化机制的不断完善,使我们认识到有特色、有个性的商品会更有市场竞争力。虽然医院对应聘毕业生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专科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但是基层医院在专长型人才方面始终都有相当稳定的需求。也就是说在人才培养方向上,不仅是要培养高素质的全科医疗人才,还要让培养的学生具有特色,在自己喜爱的特殊学科上,在专业老师的引导下,课堂学习、网络学习和自我学习相结合,形成自己的专长,提高就业竞争力。同时,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毕业生与社会的沟通和信息交流能力,从而在就业信息的获取或就业趋势的把握方面得到加强。 3结语 综上所述,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指导思路,将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与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就业的岗位设置相结合,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反馈,征求基层医疗一线专家意见,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而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学有所长的专业型医疗卫生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皓,肖爱平.关于临床医学专业专科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9,8(6):741-743. [2]牛春红,刘斌焰,李丽芬,等.医学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1):16-18. 本科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范文篇三:《新形势下提高临床医学生骨科实习质量》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需要通过循序渐进的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医务工作者[1]。在实习期间,尤其是骨外科的学习,其专业性较强,涵盖范围广泛,对带教老师及教学方法有着更高的要求。本文对如何提高医学生在骨科实习期间的教学质量作一些探讨。 1 影响临床实习教学主要因素 医患关系不和谐 当前社会环境下,随着患者及其家属的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医患关系不和谐以及医患之间缺乏信任,给医学生的临床实习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患者从自身利益出发,不能理解临床教学的目的,将实习生拒之门外;患者质疑实习生的临床诊疗资格,不让实习生进行一些简单体格检查的行为时有发生[2]。但是,患者及其家属并不完全认可这些规定,造成了医生在开展医疗工作也愈发小心翼翼,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带教教师将手中的诊疗权利下放给实习生,一些本可以让实习生参与的诊疗操作全权代理,如此一来,实习生的临床技能无法得到全面的提高,临床实习教学的成效就大打折扣。 考研 及就业与实习冲突 国家的大规模扩招和大学教育的大众化,学生越来越多,七年制本应该是定位培养高级临床医生,但综观全国形势,可见每年全国各个医学院校七年制招生将近几千人,教学质量如何保障,实习作为教学培养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在所难免。同样引发的就业问题也不能不面对,本科生基本就无法找到合适理想的工作,面对生存的压力,学生又怎能不逃实习去准备考研,以取得更高的学位,只为找到理想的工作。 实习时间短 一个科室3周,根本无法系统地掌握各专科常见病的诊治,尤其对于七年制目标就是培养临床型的研究生,应该前期适当压缩课程,至少要在大四前完成对理论的学习。然后安排1~2年的时间轮转实习,这样一个科室基本能有1~2个月时间,这样才能参与一个完整患者的诊治全过程,不至于出现现在的自己出科,患者还没出院的现象。 2 提高骨科实习质量的措施 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 医生与患者及其家属间的矛盾由来已久,社会大众普遍存在不信任医生的心理,不论是在医术上,抑或是在医德上;而医生则认为很多时候是患者的无理取闹,于是医患之间缺乏最基本的信任,这种现象在短期内是很难消除的。医生和患者、医院和患者要换位思考,相互理解。医生应从患者的角度出发,耐心倾听患者诉说病情,真诚地同情并支持患者,努力为其消除或者缓解病情,用真心关怀每一位患者;这样有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临床教学工作,对实习生参与诊疗操作能够充分理解。同时,努力提高公众对临床实习的认识,社会各界也应增加对医院和医生的理解,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为临床教学的开展建立良好的氛围[3]。 加强医学生考勤考评制度 学生的临床实习是学校与实习医院共同的工作,需要相互配合和协作,加强与实习医院交流,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骨科的常见病种有所了解。例如在骨肿瘤的教学过程中,带教老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选择足够多、各重点病种的患者,备齐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资料,重点和主要的精力放在病例讲解、比较以及提问上,进而调动学生主动思维理解[4]。另外,在实习的不同阶段,设立一定的考勤及考评机制,督促学生更好地实习。 严格选拔带教人员,确保临床带教质量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起着最重要的主导作用,带教教师队伍素质,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提高带教队伍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强教师的教学方法的培训: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实践[5];Sally pickard教学过程中采用模拟患者,促进实习生操作技能[6]。同时,定期组织同行间、师生间开展教学评议活动,促进教学。 注意提高实习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临床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踏实的临床实践能力离不开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思维能力。应重视学生骨科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启发学生研讨有关的基础与临床知识,并定期开展读书报告会。 3 小结 实习很重要,尤其对于毕业后立即选择工作者。实习可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开拓自己临床视野。开始了从学生过渡到医生心理角色的转变。所以要求实习生掌握最基础的医疗常规,比如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尤其是各专科的体检,掌握对常见病的常规检查与处理;掌握基本医疗文书的书写,比如病历、病程、化验单;掌握最基本的手术操作、术前准备,培养起码的无菌原则等。对于带教老师尤其是高年资老师学会对于医生成长至关重要的 人际交往 的方法、谈话的技巧,特别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如何获得患者对自己的信任。实习生应充分重视和清楚认识自己的因素,最大限度地利用这段珍贵的时间来提高自己的临床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苏博,刘鉴汶. 高等医学教育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2]喻格书,胡岗. 影响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的因素及对策探讨册[J]. 时珍国医国药,2009,20(7):1824-1825. [3]高永军,徐蔚,刘静,等. 从“北大医院事件”看医学生临床实习教学[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6):70-71. [4]鲁英. 骨科骨肿瘤、骨病临床教学的体会[J]. 中国骨肿瘤骨病,2005,4(3):175-176. [5]李红卫,苏彦河,杨现会,等. 七年制医学生实习带教的实践与认识[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2):109-110. [6]李柳炳,沈忆新,崔凤梅,等. 提高七年制临床医学生实习质量的探讨[J]. 安徽医药,2009,13(6):693-694. 猜你喜欢: 1. 本科医学毕业论文范本 2. 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3. 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下载 4. 电大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5. 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6. 本科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刘斌,男,45岁,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从事皮肤病专业临床20余年,著名皮肤病专家,中国白癜风协会会员,中华医学会皮肤病分会会员,中国中医学研究院委员。专业方向和特长为临床及实验皮肤性病学、临床免疫学、免疫性皮肤病。特别擅长白癜风的诊疗,对白癜风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独特心得。在《柳叶刀》《自然》《中华皮肤科》等国内外知名杂志等发表专业论文26篇,部分论文被英、美等国家图书馆收藏部分论文被英、美部分论文被英、美。白癜风国际前沿技术“新世纪R-NC白癜风康复体系”研发组核心骨干成员。

2001,01-2007,2 论文题目:共97篇1.徐评议,梁秀龄,马少青等.肝豆状核变性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1,22(1):1-42.黄帆,谭家香,郑国俊,马中富,马金玉,潘广伟,梁秀龄.毒品戒断后出现广泛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1;27(1):42-433.杨春水,梁秀龄,闫振文等.肝豆状核变性基因8号内含子的研究.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1;27(2):89-924.马少春,梁秀龄,徐评议.中国人肝豆状核变性基因18号外显子的构象多态性.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1;27(2):86-885.闫振文,梁秀龄,杨春水等.肝豆状核变性基因在皮肤成纤维细胞株转染后的表达.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1;27(2):83-856.梁秀龄.肝豆状核变性研究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1;27(2):81-827.王丽娟,梁秀龄,刘焯霖等.中国人D13S301位点多态性及Wilson病基因诊断的研究.中华神经科杂志.2001;34(1):578.李晓曦,林勇杰,黄灿之,梁秀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1;4(1):40-429.梁秀龄,侯国庆,陈嵘等.肝豆状核变性基因表达产物的初步研究.中华肝脏病杂志.2001;9(2):86-8810.黄帆,梁秀龄,徐评议.用荧光PCR对中国人肝豆状核变性进行早期诊断及携带者检测.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1;18(1):17-2011.侯国庆,梁秀龄,杨春水等.肝豆状核变性基因蛋白产物表达的改变.中华医学杂志.2001;81(6):366-36712.侯国庆,梁秀龄,陈嵘等.肝豆状核变性基因表达产物及基因突变的研究.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1;18(3):165-16813.丰岩清,郭云良,梁秀龄.神经生长因子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突触素表达的影响.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1;9(2):123-125 14.王丽娟,郑芷萍,唐安戊,刘斌,徐卫平,詹培源,周晓红,梁秀龄.阿尔茨海默病18F-FDG PET显像诊断的研究.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1. 27(4): 260-26215.闫振文,梁秀龄.Wilson病基因编码产物:铜转运P型ATP酶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2001;23(5):311-31416.闫振文,石铸,梁秀龄等.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诊治体会.新医学 2001;32(10): 585-58617.黄智恒,徐评议,梁秀龄.遗传性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7型的基因突变及临床特征分析.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1;14(5):272-27518.闫振文,杨春水,石铸,侯国庆,徐评议,黄帆,梁秀龄.RT-PCR检Wilson病基因在Menkes病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株转染后的表达.神经生化学通讯.2001;14(2):1-519.梁秀龄,石铸.我国神经遗传病的过去、现在和展望.当代医学 2001;7(12): 48-5320.刘军,邢诒刚,梁秀龄等.人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基因的克隆及测序.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1;22(6): Xu ,XL Liang ,WD Le ,. The high frequency of ATPTB gene mutation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Wilson’s disease. Archives Neurology .2001 ;79, Hou ,Xiu-Ling Liang ,Rong Chen, transportion of WD protein in hepatocytes from Wilson disease patients in J ;7(6):846-85123.梁秀龄.我国神经遗传病研究的概况和展望.镜湖医学,2001;1:1-324.王进,罗杰峰,梁秀龄.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临床分型研究.临床荟萃.2002,17(1):1-225.闫振文,梁秀龄,杨春水等.PCR技术对Wilson病基因进行定点突变的研究.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2;23(2):94-9626.王丽娟,唐安戊,刘斌,郑芷萍,周晓红,乔穗宪,刘新通,詹国华,梁秀龄.帕金森病脑18F-FDG PET显像临床研究.中华核医学杂志.2002; 22(1): 17-1826.王进,罗杰峰,梁秀龄.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血中Cu/Zn SOD及MDA值变化与临床分型研究.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19(1):38-4028.刘军,肖颂华,陶恩祥,梁秀龄等.pCDNA3-AADC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原代培养骨骼肌细胞中的表达.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2;28(4):255-25729.黄智恒,徐评议,梁秀龄.广东汉族人遗传性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基因突变的研究.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2;28(4):248-25130.丰岩清,王莹,黄帆,徐评议,梁秀龄.肝豆状核变性基因表达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和纯化.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2;28(4): 241-24431.石铸,梁秀龄.肝细胞脾内移植治疗Wilson病的实验研究.华夏医药 2002;6(6): 18-2032 石铸,梁秀龄.神经梅毒误诊分析.镜湖医学,2002,2:15-1733.王丽娟,赵洁皓,詹培源,郑芷萍,周晓红,唐安戊,刘斌,詹国华,梁秀龄.帕金森病患者脑代谢与认知功能的研究.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2;21(5):336-33934.阮少川,石铸,刘卫彬,梁秀龄.神经梅毒误诊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3;3(1): 25-2635.石铸,李洵桦,王莹,梁秀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组织WD基因mRNA的表达特征.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1(2):9936.盛文利,廖冰,朱良付,梁秀龄.第48例-反复头痛、呕吐七个月余,发作性抽搐五个月余.中华神经科杂志.2003;36(1):67-6937.阮少川,石铸,刘卫彬,黎锦如;,梁秀龄.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与诊断分析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3;16(2):97-9938.张为西,王莹,梁秀龄.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性斜颈及Meige's综合征的临床研究.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29(3):204-20639.任廷文,梁秀龄,石铸等.Wilson病ATP7B基因铜离子结合区缺失突变体构建及功能研究.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3;24(3): 261-26440.石铸,王莹,任廷文,梁秀龄等.TX小鼠的铜代谢特点和肝脏病理学特征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3;24(3):211-21341.石铸,梁秀龄.Wilson病的动物模型.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3; 11(1): 88-9142.王莹,梁秀龄,杨勇等.先铜后锌孵育对WD患者培养细胞内金属巯蛋白代谢的影响.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3;2(7):21-2343.谢秋幼(综述),梁秀龄(审校).三核苷酸重复疾病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3;26(6):330-33344.黄帆,朱燕珍,丰岩清,国宁,王莹,徐琳,梁秀龄.Wilson病基因突变酵母分析系统的建立.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3;24(5): 455-45845.谢秋幼(综述),梁秀龄,李洵桦(审校).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分子遗传学进展.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3;26(5):306-31146.徐琳(综述),徐评议,梁秀龄(审校).小鼠白蛋白基因的特异性调控及其在转基因动物中的应用.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3;26(5): 287-29047.谢秋幼(综述),梁秀龄,李洵桦(审校).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3;30(12):507-51048.丰岩清,国宁,王莹,黄帆,徐琳,陈曦,梁秀龄.应用USE定点诱变技术制备Wilson病突变体.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3;24(6): 585-58849.王莹,丰岩清,国宁,黄帆,徐琳,陈曦,梁秀龄.Wilson蛋白N端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纯化.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3;24(6): 560-56350.谢秋幼,梁秀龄,李洵桦等.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7型的分子遗传学诊断及临床分析.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24(1):62-6551.王进,罗杰峰,梁秀龄.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及家系成员血中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中国临床康复.2004;8(7): 1377-137952.杨静芳,江晓华,梁秀龄等.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在检测肝豆状核变性基因突变中的作用.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4;30(2): 124-12653.谢秋幼,梁秀龄,李洵桦等.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12型的分子遗传学诊断及临床分析.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4;25(2):138-14054.丰岩清,梁秀龄,王莹等.Wilson蛋白离子结合功能的研究.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4;37(1): 52-5555.石铸,梁秀龄,王莹等. 胚肝细胞移植治疗Wilson病的初步研究.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4;37(1): 48-5156.刘军,肖颂华,周道友,阎峻,梁秀龄等.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转基因骨骼肌细胞脑内移植后对纹状体区多巴胺含量的影响.中华神经科学杂志 .2004;37(1): 41-4457.陈曦(综述),梁秀龄(审校). 肝豆状核变性治疗的研究进展.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4;21(2): 189-19258.谢秋幼,李洵桦,梁秀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症状前诊断研究.脑与神经疾志 .2004;12(3): 193-19559.杨春水,梁秀龄,闫振文等.中国人WD基因启动子区的DNA序列和结构分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4;4(6): 481-48360.杨春水,梁秀龄,闫振文等.肝豆状核变性基因启动子区的多态和突变研究.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4;24(9): 535-53761.谢秋幼,李洵桦,梁秀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6型的分子遗传学诊断及临床特点.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4;17(5): 321-32362.刘军,肖颂华,周道友,杨炼红,陶恩祥,梁秀龄等.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转基因治疗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研究.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4;23(7): 500-50263.徐琳,梁秀龄.胚胎干细胞制备转基因小鼠的研究进展及其在Wilson病动物模型的应用展望.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2004;27(4): 207-20964.丰岩清,黄帆,国宁,李玲,李洵桦,王莹,梁秀龄.反复误诊的1例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病理研究.热带医学杂志 .2004;4(5): 535-53865.徐琳,梁秀龄,徐评议等.小鼠肝脏特异性表达载体ALB-ATP7B的构建.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4;25(1)34-3866.谢秋幼,梁秀龄,李洵桦等.我国南方汉族人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不同基因亚型的频率分布.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4;27(9): 555-55767.丰岩清,罗柏宁,张成,国宁,李玲,黄帆,李洵桦,黄如训,梁秀龄. 脑脊液漏致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4;30(6): 460-46168.丰岩清,黄帆,国宁,李玲,黄永清,梁秀龄.老年人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研究.热带医学杂志 .2004;4(6): 690-69269.徐评议,刘卫彬,张成,梁秀龄等.类似肿瘤样表现的不明原因脑炎的临床特点分析.中华神经科杂志.2004;37(6): Yanqing ,Zhang cheng ,Luo boning ,Liang Xiuling ,Guo ning, Huang fan ,Li Ling , Li Xunhua. 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 report of two Medical Journal, 2004,12:.谢秋幼,梁秀龄,李洵桦.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分子遗传学诊断与临床应用.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05;22(1): 71-7372.梁秀龄,陈曦,李洵桦等.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若干问题.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5;38(1): 57-5973.陈曦,梁秀龄,汤其强等.1-6月龄TX小鼠铜代谢和肝损害情况研究.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5;26(3): 253-25674.汤其强,梁秀龄,陈曦等. (+)/ATP7B对TX小鼠成纤维细胞铜代谢的影响.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5;26(4): 388-39175.谢秋幼,李洵桦,梁秀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遗传种质库的建立.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5):1632-163376.汤其强,梁秀龄等.Wilson病重组腺病毒载体Ad-ATP7B的构建.中华神经科学杂志.2005;4(6):541-54477.石铸,梁秀龄.真核细胞的铜转运及稳态调节.解剖科学进展.2005;11(3):248-25278.石铸,梁秀龄,陈曦.以肝损害首发的儿童Wilson病的早期诊断.广东医学.2005;26(11): Zhu,Liang Xiuling,Chen of toxic copper accumulation in toxic milk modeling Wilson’s disease by embryonic hepatocyte intrasplenic transplantation. ;11(24) Yanqing ,Guo Ning ,Huang Fan, Li Ling, Li Xunhua, Zhang Cheng, Liang Xiuling. Clinical, pathology ang genetic study of a kindred of 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 with lactic acidosis and strokelike episodes.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05;118(8):.杨春水,梁秀龄,李建英,等. Wilson病ATP7B基因启动子区的研究.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5, 4(8):761-76582.杨春水,梁秀龄,李建英,等. WD病 ATP7BATP7B基因启动子区突变对基因表达的影. 响.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05, 22(5): 93-9583 谢秋幼,李洵桦,梁秀龄. 泛素依赖的蛋白水解通路在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分子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5,38(11): 690-69384. 谢秋幼,梁秀龄 ,李洵桦.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在PC12中的表达.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5,22(5): 397-39985. 徐琳,梁秀龄,徐评议,黄彬,林正,黄帆,丰岩清. SYBR Green 荧光定量PCR检测Kbpala /Alb-ATP7B 短暂转染的表达.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5,26(3s): 45-4886. 谢秋幼,梁秀龄 ,李洵桦等. 细胞凋亡在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5(2): 124-12787. 徐琳,梁秀龄,徐评议,等. 肝脏特异性表达载体kbpala/ALB-ATP7B的构建及表达.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6,26(3): 145-14888. 赵霞 周列民 周珏倩 操德智陈子怡 李伟峰 梁秀龄. 雌激素对Ⅰ型神经纤维瘤发生机制的调控作用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1):39-4389. 黄丽 李洵桦 梁秀龄 李爱萍 庄甲军. 影响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预后及疗效因素的研究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6,32(1):11-1490. 黄丽, 李洵桦 梁秀龄, 等. 各种辅助检查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价值.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6, 19 ( ) :8-1191. 杨静芳, 梁秀龄,马守忠,等. 74 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ATP7B 基因七种新突变的发现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6,39(10):673-67792. 梁秀龄. 家族性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6, 39(11): 724-72593. 李洵桦, 陈素琴, 田伟, 陈子怡, 李爱萍, 李立, 梁秀龄.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八个家系临床特点分析.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6, 39(11): 730-73394. 丰岩清,刘卫彬,陈子怡,国宁,陈曦,文建明,黄帆,梁秀龄. Dejerine-Sottas病(1例报道和文献复习).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6,32(6):555-55895. 梁秀龄 肝豆状核变性诊断与治疗中需注意的问题.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7,7(1): 4-896. 陈曦,丰岩清,王莹,石铸,黄东锋,黄劭敏,梁秀龄.肝损伤Balb-C小鼠用于细胞移植治疗的有效亚致死放疗剂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4):645-64897. 陈曦, 国宁, 王莹,梁秀龄, 丰岩清, 石铸, 丁建新, 黄劭敏. 干细胞移植前TX小鼠有效放疗剂量的探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7, 33(2): 108-110

浅析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摘要: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 复习文献资料,从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抗生素;不良反应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的常见现象。它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等〔1〕。抗菌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类用药,包括抗生素类、抗真菌类、抗结核类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类。其中以抗生素类在临床使用的品种和数量最多。目前临床常用抗生素品种有100多种。抗生素挽救了无数生命,但其在临床应用也引发了一些不良反应〔2〕。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危害后果是严重的。在用药后数秒钟至数小时乃至停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均可发生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胃肠道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患者死亡〔3〕。因此,加强临床用药过程中的监督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 1 过敏反应 抗生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最为常见〔5〕,主要原因是药品中可能存在的杂质以及氧化、分解、聚合、降解产物在体内的作用,或患者自身的个体差异。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多有变态反应性疾病,少数为特异高敏体质。 过敏性休克 此类反应属Ⅰ型变态反应,所有的给药途径均可引起。如: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等可引起此类反应,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之间还可发生交叉过敏反应。因此,在使用此类药物前一定要先做皮试。 溶血性贫血 属于Ⅱ型变态反应,其表现为各种血细胞减少。如:头孢噻吩和氯霉素可引起血小板减少,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血清病、药物热 属于Ⅲ型变态反应,症状为给药第7~14天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痛伴关节周围水肿及发热、胃肠道黏膜溃疡和肠局部坏死。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林可霉素和链霉素均可引起以上反应。头孢菌素类、氯霉素等抗菌药物还可引起药物热。 过敏反应 这是一类属于Ⅳ型变态反应的过敏反应。如:经常接触链霉素或青霉素,常在3~12个月内发生。 未分型的过敏反应 有皮疹(常见为荨麻疹)〔6〕、血管神经性水肿、日光性皮炎、红皮病、固定性红斑、多形性渗出性红斑、重症大疱型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多见于青霉素类、四环素类、链霉素、林可霉素等;内脏病变,包括急慢性间质性肺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肝炎、弥漫性过敏性肾炎,常见于青霉素类、链霉素等。复方新诺明还可引起严重的剥脱性皮炎。 2 毒性反应 抗生素药物的毒性反应是药物对人体各器官或组织的直接损害,造成机体生理及生化机能的病理变化,通常与给药剂量及持续时间相关。 对神经系统的毒性 如:青霉素G、氨苄西林等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出现癫痫样发作。青霉素和四环素可引起精神障碍。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类和四环素可引起耳和前庭神经的毒性。链霉素、多粘霉素类、氯霉素、利福平、红霉素可造成眼部的调节适应功能障碍,发生视神经炎甚至视神经萎缩。 新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可引起精神系统不良反应。另有报道,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可能减少突触前乙酰胆碱释放或加强了突触后受体抑制作用,可诱导肌无力危象。 肾脏毒性 许多抗生素均可引起肾脏的损害,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的最主要不良反应是耳肾毒性。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第3代头孢菌素的半衰期均有不同程度延长,应引起临床医生用药时的高度重视。 肝脏毒性〔7〕 如:两性霉素B和林可霉素可引起中毒性肝炎,大剂量四环素可引起浸润性重症肝炎,大环内酯类和苯唑青霉素引起胆汁淤滞性肝炎,头孢菌素中的头孢噻吩和头孢噻啶及青霉素中的苯唑西林、羧苄西林、氨苄西林等偶可引起转氨酶升高,链霉素、四环素和两性霉素B可引起肝细胞型黄疸。 对血液系统毒性 如:氯霉素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和中毒性粒细胞缺乏症,大剂量使用青霉素时偶可致凝血机制异常,第3代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哌酮、羟羧氧酰胺菌素等由于影响肠道菌群正常合成维生素K可引起出血反应。 免疫系统的毒性 如:两性霉素B、头孢噻吩、氯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6〕。对机体免疫系统和机制具有毒性作用。 胃肠道毒性 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较常见。可引起胃肠道反应的药物如:口服四环素类、青霉素类等,其中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等药物即使注射给药,也可引起胃肠道反应。 心脏毒性 大剂量青霉素、氯霉素和链霉素可引起心脏毒性作用,两性霉素B对心肌有损害作用,林可霉素偶见致心律失常。 3 特异性反应 特异性反应是少数患者使用药物后发生与药物作用完全不同的反应。其反应与患者的遗传性酶系统的缺乏有关。氯霉素和两性霉素B进入体内后,可经红细胞膜进入红细胞,使血红蛋白转变为变性血红蛋白,对于该酶系统正常者,使用上述药物时无影响;但对于具有遗传性变性血红蛋白血症者,机体对上述药物的敏感性增强,即使使用小剂量药物,也可导致变性血红蛋白症。 4 二重感染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表面和腔道黏膜表面有许多细菌及真菌寄生。由于它们的存在,使机体微生态系统在相互制约下保持平衡状态。当大剂量或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后,正常寄生敏感菌被杀死,不敏感菌和耐药菌增殖成为优势菌,外来菌也可乘机侵入,当这类菌为致病菌时,即可引起二重感染。常见二重感染的临床症状有消化道感染、肠炎、肺炎、尿路感染和败血症。

  • 索引序列
  • 中华医学杂志社副社长
  • 医学杂志社副社长
  • 中华医学杂志社社长
  • 美国中华医学杂志社社长
  • 中华医学杂志社社长刘斌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