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药学概论藏象论文

中医药学概论藏象论文

发布时间:

藏象论文中医药学概论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概况第二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二、恒动观念三、辨证论治第三节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一、中和思维二、司外揣内三、援物比类四、试探与反证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第三章 藏象第四章 经络第五章 病因危机第六章 四诊第七章 辩证第八章 防治原则第九章 养生第十章 中药第十一章 方剂第十二章 针灸第十三章 推拿 拔罐第十四章 常见病证方剂索引

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精在中医学理论上的基本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质,包括气、血、津液及水谷精微。狭义的精,是指肾所藏之精。关于肾精的内容已在脏腑一节中论述,这里不再重复。本节主要介绍气、血与津液。 气,是不断运动着的精微物质;血,主要是指血液;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从气、血、津液的相对属性来分,则气具有推动与温煦等作用,故属阳;血与津液具有濡养、滋润等作用,故属阴。 (一)气的基本概念 气,在古代是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认识。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认为:气是物质世界的本源,字宙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的生命活动,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所产生。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此是说: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形体构成,是以“气”为其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气具有很强的活力,不断运动的特性,对人体生命活动具有推动和温煦的作用,因而中医学中以气的运动变化来闸释人体的命活动。 (二)气的生成 人体的气,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二是水谷所化生的精气,三是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先天之气藏于肾,为肾精所化;水谷之精气,依赖脾胃运化水谷而化生,自然界的清气则由肺司呼吸而摄入,此三者相互结合,而构成人体之气。 在气的生成过程中,脾胃运化功能尤为重要。因脾胃所化生的水谷之精气,不仅是人体之气的主要成分,而且,先天之精气,亦需水谷精气的濡养,才可充盈;肺需依赖水谷精气的充养,方可主气而司呼吸,吸入清气。故《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 (三) 气的生理功能 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五个方面: (1) 推动作用  气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各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血的生成与运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均起着激发与推动作用。若气的这种作用减弱,则生长发育能力减弱,脏腑功能衰退,或出现血行不利,水湿停聚的病变。 (2) 温煦作用  气属阳,对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以及血与津液,都具有温煦作用,故《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若气的温煦作用失常,可出现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脘腹冷痛,寒凝血瘀等症状。 (3) 防御作用  气有卫护肌表,防御外邪的作用。《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若气的防御作用减弱,则抗病力下降,机体易受邪气的侵袭。 (4) 固摄作用  气的固摄作用,是说气对血、津液等具有控制、统摄的作用。气固摄血,可使其行于脉中而不外逸;固摄汗液、尿液,使其有节制的排泄;固摄精液,使其不无故外泄。若气的固摄作用减弱,可出现气不摄血、气不摄津、气不固精等证候。 (5) 气化作用  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的说,是指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例如气、血、津液的生成,都需要由饮食物转化为水谷之精气,然后再化生成精、气、血、津液等;津液经过代谢,转化成汗与尿液等,都是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如气化功能失常,则能影响到气、血、津液的新陈代谢,影响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汗液、尿液和粪便等的排泄,从而形成各种病变。 气的五个功能,密切配合,相互为用,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四) 气的运动和运动形式 气的运动,称作“气机”。气运动的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它贯穿于生命过程的始终。若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止息,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通过脏腑的生理活动表现出来的。例如: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在下,在下者宜升;脾胃居中,为升降之枢纽。再如:肺司呼吸,主宣发肃降,其呼气是出,吸气为入,宣发为升,清肃为降。所以无论是每个脏腑的功能活动,还是五脏六腑的相互作用,实质上都是气升降出入运动的具体体现。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的相对平衡,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活动。升降出入平衡失调,就会影响五脏六腑的协调统一而发生种种病变。如气的运行阻滞,称为“气滞”;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称为“气逆”;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称为“气陷”;气不能内守而外逸,称为“气脱”等等,均为气升降出入紊乱所产生的病变。 (五) 气的分类 人体的气,由于其组成、分布和功能特点的不同,有着不同的名称。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元气 元气,又称“原气”、“真气”。是人体诸气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来源于肾,为先天之精所化,又赖后天水谷精气的滋养和补充。 2.宗气 宗气,又称“大气”,由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气结合而成。宗气聚积于胸中,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故《灵枢•邪客》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 3.营气 营气,是与血共行于脉中之气。营气由脾胃运化之水谷精微所化生,分布于脉中,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而营运周身。故《素问•痹论》说:“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 营气的主要功能是化生血液与营养全身。《灵枢•邪客》说:“荣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营(读环)四末,内注五脏六腑”。就是对营气这一功能的概括。 由于营行脉中,随血运行,营养全身,与血关系极为密切,故营血常相提并论。 4.卫气 卫气,是人体阳气的一部分,由肾中先天之精所化,又经中焦水谷精气充养,再经肺之宣发而敷布周身,故有卫气“根源于下焦,滋养于中焦,开发于上焦”的说法。卫气行于脉外,其性“慓疾滑利”,运行于皮肤分肉之间,熏于育膜,散于胸腹。 卫气的功能有三个方面:一是护卫肌表,防御外邪。二是温煦脏腑,润泽皮毛。三是司汗孔开合。故《灵枢•本藏》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润柔,胰理致密矣”。 营气和卫气,都以水谷精气为其主要来源,但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主内守而属阴,卫主卫外而属阳,二者必须协调,不失其常,才能维持正常的腠理开合,以抗御外邪。如若营卫不和,则腠理开合失调,而抗御外邪的能力减弱。 人体之气,除以上四种外,还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这些气均为元气所派生,元气分布于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即成为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之气。它是构成各脏腑、经络的基本物质,又是推动和维持各脏腑经络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根据大学论文所提出的要求撰写。如果对于撰写论文毫无头绪,可以在网站上搜索相关资料学习借鉴,提供灵感。在论文撰写以前,1.最先要搞清楚大学毕业论文排版格式。2.主题风格宜小不宜大。3.论文的参考文献是论文撰写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你的毕业论文的某些见解是不是有客观事实的根据,这个时候就需要引用参考文献,来满足科学理论的支持。4.论文的大纲构建。5.引用的量,不应当过多引证他人的稿子,相同语段中引证不超出3-5%。

中医药学概论藏象论文

肿瘤学 《现代中医肿瘤学》(全国教材)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5 《癌症只是慢性病》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更加众志成城》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8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8 《两岸青山相对出》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8 《肿瘤科临床常见的心理问题》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即将出版 《生了癌,怎么吃?》 即将出版 心身医学 《中医情志病理学》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二等奖) 《心身医学概论》(教材) 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0 《中国传统精神病理学》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5 《中医性别差异病理学》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 《心身医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中医临床心理研究》(全国研究生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中医理论与中医学 《中医学导论》(教材) 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1987 《中医行为论》 重庆出版社 1992 《中医学方法论》(全国教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5 《新编中医基础理论》(全国教材) 北京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6 《中医药揭秘》 北京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7 《中医学导论》(全国教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6 《爱上中医》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7 《舌象测病秘诀》 台湾·度假出版有限公司 1997 《中医基础理论》(全国教材)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中医学》(全国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医学哲学 《中医是巫术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即将出版) 《发现中医》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7 《走出巫术丛林的中医》 上海文汇出版社 1994 《差异·困惑与选择》 沈阳出版社 1990 亚健康学与营养学 《亚健康学》 (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 待出版 《现代中国营养学》 (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 待出版 《二八健康黄金法则》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其他 《换种活法,远离癌症》 即将出版 2009 《中医人才学概论》 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1992 《实用应急应变手册》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97 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总主编的共11本:《中医学导论》《中医藏象学》《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医诊法学》《中医辨证学》《中医古典理论精华》《中医古典临床精华》《中医防治学总论》《中医学方法论》《实验中医学》《现代中医肿瘤学》出版日期:2004~2006 作为《21世纪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总主审:《基础中医学》《临床中医学》(临床及护理各科选用)科学出版社

《现代中医肿瘤学》主编现代中医肿瘤学》(全国教材)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5《癌症只是慢性病》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更加众志成城》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8《柳暗花明又一村》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8《两岸青山相对出》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8《肿瘤科临床常见的心理问题》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即将出版《生了癌,怎么吃?》 即将出版心身医学《中医情志病理学》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二等奖)《心身医学概论》(教材) 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0《中国传统精神病理学》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5《中医性别差异病理学》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心身医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中医临床心理研究》(全国研究生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中医理论与中医学《中医学导论》(教材) 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1987《中医行为论》 重庆出版社 1992《中医学方法论》(全国教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5《新编中医基础理论》(全国教材) 北京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6《中医药揭秘》 北京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7《中医学导论》(全国教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6《爱上中医》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7《舌象测病秘诀》 台湾·度假出版有限公司 1997《中医基础理论》(全国教材)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中医学》(全国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医学哲学《中医是巫术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即将出版)《发现中医》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7《走出巫术丛林的中医》 上海文汇出版社 1994《差异·困惑与选择》 沈阳出版社 1990亚健康学与营养学《亚健康学》 (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 待出版《现代中国营养学》 (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 待出版《二八健康黄金法则》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其他《换种活法,远离癌症》 即将出版 2009《中医人才学概论》 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1992《实用应急应变手册》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97

不同版本是不一样的,下面是较普遍使用的版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中医基础理论(供中医药类专业用)(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02年出版,孙广仁主编目录绪论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二、中医涝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第一章 中医学哲学基础第一节 精气学说第二节 阴阳学说第三节 五行学说第四节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第二章 藏象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第二节 五脏第三节 六腑第四节 奇恒之腑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第一节 精第二节 气第三节 血第四节 津液第五节 神第六节 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第四章 经络第一节 经络学说概述第二节 十二经脉第三节 奇经八脉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第五章 体质第一节 体质学说概述第二节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第六章 病因第一节 六淫第二节 疠气第三节 七情内伤第四节 饮食失宜第五节 劳逸失度第六节 病理产物第七节 其他病因第七章 发病第一节 发病原理第二节 发病类型第八章 病机第一节 基本病机第二节 疾病传变第九章 防治原则第一节 预防第二节 治则附:研究进展附1 关键名词术语Key words附2 主要参考书目附3 主要参考古籍书目还有很多版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比较权威,普遍评价最高的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公司的,俗称第五版。我还有电子版的,需要的话留电子邮箱,我发给你

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精在中医学理论上的基本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质,包括气、血、津液及水谷精微。狭义的精,是指肾所藏之精。关于肾精的内容已在脏腑一节中论述,这里不再重复。本节主要介绍气、血与津液。 气,是不断运动着的精微物质;血,主要是指血液;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从气、血、津液的相对属性来分,则气具有推动与温煦等作用,故属阳;血与津液具有濡养、滋润等作用,故属阴。 (一)气的基本概念 气,在古代是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认识。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认为:气是物质世界的本源,字宙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的生命活动,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所产生。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此是说: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形体构成,是以“气”为其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气具有很强的活力,不断运动的特性,对人体生命活动具有推动和温煦的作用,因而中医学中以气的运动变化来闸释人体的命活动。 (二)气的生成 人体的气,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二是水谷所化生的精气,三是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先天之气藏于肾,为肾精所化;水谷之精气,依赖脾胃运化水谷而化生,自然界的清气则由肺司呼吸而摄入,此三者相互结合,而构成人体之气。 在气的生成过程中,脾胃运化功能尤为重要。因脾胃所化生的水谷之精气,不仅是人体之气的主要成分,而且,先天之精气,亦需水谷精气的濡养,才可充盈;肺需依赖水谷精气的充养,方可主气而司呼吸,吸入清气。故《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 (三) 气的生理功能 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五个方面: (1) 推动作用  气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各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血的生成与运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均起着激发与推动作用。若气的这种作用减弱,则生长发育能力减弱,脏腑功能衰退,或出现血行不利,水湿停聚的病变。 (2) 温煦作用  气属阳,对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以及血与津液,都具有温煦作用,故《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若气的温煦作用失常,可出现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脘腹冷痛,寒凝血瘀等症状。 (3) 防御作用  气有卫护肌表,防御外邪的作用。《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若气的防御作用减弱,则抗病力下降,机体易受邪气的侵袭。 (4) 固摄作用  气的固摄作用,是说气对血、津液等具有控制、统摄的作用。气固摄血,可使其行于脉中而不外逸;固摄汗液、尿液,使其有节制的排泄;固摄精液,使其不无故外泄。若气的固摄作用减弱,可出现气不摄血、气不摄津、气不固精等证候。 (5) 气化作用  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的说,是指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例如气、血、津液的生成,都需要由饮食物转化为水谷之精气,然后再化生成精、气、血、津液等;津液经过代谢,转化成汗与尿液等,都是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如气化功能失常,则能影响到气、血、津液的新陈代谢,影响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汗液、尿液和粪便等的排泄,从而形成各种病变。 气的五个功能,密切配合,相互为用,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四) 气的运动和运动形式 气的运动,称作“气机”。气运动的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它贯穿于生命过程的始终。若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止息,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通过脏腑的生理活动表现出来的。例如: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在下,在下者宜升;脾胃居中,为升降之枢纽。再如:肺司呼吸,主宣发肃降,其呼气是出,吸气为入,宣发为升,清肃为降。所以无论是每个脏腑的功能活动,还是五脏六腑的相互作用,实质上都是气升降出入运动的具体体现。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的相对平衡,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活动。升降出入平衡失调,就会影响五脏六腑的协调统一而发生种种病变。如气的运行阻滞,称为“气滞”;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称为“气逆”;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称为“气陷”;气不能内守而外逸,称为“气脱”等等,均为气升降出入紊乱所产生的病变。 (五) 气的分类 人体的气,由于其组成、分布和功能特点的不同,有着不同的名称。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元气 元气,又称“原气”、“真气”。是人体诸气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来源于肾,为先天之精所化,又赖后天水谷精气的滋养和补充。 2.宗气 宗气,又称“大气”,由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气结合而成。宗气聚积于胸中,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故《灵枢•邪客》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 3.营气 营气,是与血共行于脉中之气。营气由脾胃运化之水谷精微所化生,分布于脉中,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而营运周身。故《素问•痹论》说:“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 营气的主要功能是化生血液与营养全身。《灵枢•邪客》说:“荣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营(读环)四末,内注五脏六腑”。就是对营气这一功能的概括。 由于营行脉中,随血运行,营养全身,与血关系极为密切,故营血常相提并论。 4.卫气 卫气,是人体阳气的一部分,由肾中先天之精所化,又经中焦水谷精气充养,再经肺之宣发而敷布周身,故有卫气“根源于下焦,滋养于中焦,开发于上焦”的说法。卫气行于脉外,其性“慓疾滑利”,运行于皮肤分肉之间,熏于育膜,散于胸腹。 卫气的功能有三个方面:一是护卫肌表,防御外邪。二是温煦脏腑,润泽皮毛。三是司汗孔开合。故《灵枢•本藏》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润柔,胰理致密矣”。 营气和卫气,都以水谷精气为其主要来源,但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主内守而属阴,卫主卫外而属阳,二者必须协调,不失其常,才能维持正常的腠理开合,以抗御外邪。如若营卫不和,则腠理开合失调,而抗御外邪的能力减弱。 人体之气,除以上四种外,还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这些气均为元气所派生,元气分布于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即成为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之气。它是构成各脏腑、经络的基本物质,又是推动和维持各脏腑经络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藏象中医学论文

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医学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中医医学心理学

【摘要】中医医学心理学源于《内经》,是祖国医学的一部分。医生运用于临床,并进行系统的整理、提高。本文就其理论基础、基本疗法结合案例进行简述。

【关键词】中医医学心理学;理论基础;基本疗法;案例

1 中医医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形神合一论中医医学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生理,建立形神合一论。在狭义来讲,形为身体,神为心理,形神合一。

心主神明论用藏象学说阐述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假说。将人身之神依附于藏象之心,故心为“君主之官”。 [1]

心神感知论《内经》阐明感知活动的中枢心神通过经络与感觉器官联络,如心神能感知针灸的“针感”。[1]

五脏情志论

五志分脏论《内经》阐述五志分属特定脏腑。不同脏腑精气的盛衰导致不同心理活动的改变,五志的太过不及均可使脏腑受损。

七情致病论《内经》以气机紊乱阐述“喜、怒、忧、思、悲、恐、惊”情志致病,有指导意义。[2] [3]七情生于脏腑,出于心神,当其强度超过生理调节范围时可致病。[4]

人格体质的分型《内经》把人格、体质结合:①按阴阳属性,分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5型阴阳五态人。②按五行属性,分25型阴阳二十五人。[5]

阴阳睡梦论《内经》从形神合一论出发,以脏腑功能的阴阳五行属性来释梦。 [1]

2 中医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疗法及案例

情志相胜心理疗法《内经》始创此法,反映了中国的民族心理,丹溪、子和于此贡献犹大。[6] [7]子和提出“悲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等,丹溪提出“怒以忧胜之以恐解之;喜以恐胜之以怒解之”等以情胜情的治疗模式。[8] [9]

单独运用 如怒伤肝,悲胜怒:张氏治疗因怒而厥的燕姬,使她因灸法损毁面板而悲,而排解郁怒。如喜伤心,恐胜喜:范进过喜而呈癫状,岳父突然打耳光,他因恐而清醒。

综合运用以情胜情疗法要灵活运用。[10]一种情志 *** 可调一种或数种情志致病;一种或数种情志可调一种情志致病。[11]某女思夫纳呆,丹溪综合“以怒胜思,以喜解思”让其父使女怒,又诈以其夫将归使女喜,女思得解。

言语疏导法用语言对患者劝说开导的精神治疗方法。在能保护患者隐私的环境,使其畅言,顺其意疏导,改善其负面情绪。

惊者平之法《内经》:“惊者平之”。张从正:“惟习可以治惊,夫惊以其忽然而遇之也,使习见习闻不惊”。[12]卫新妻每闻有响则惊倒不知人。戴人用以木击几等方法发出声音,使之耳闻目睹,渐次为常,惊止病愈。

顺情从欲法欲愈其疾,当先治心。室女倾心于某男,初其父不许,由此郁闷而患瘰疬。其父遂许。婚后三月,其症大减,再稍加调治即愈。[13]

移精变气法《素问・移精变气论篇》讲述运用精神疗法转移精神,梳理气机。杨贲亨诊患内障的贵人,用诡言令其凝神于足以降火,愈目疾。

导引运气法让患者安神静志,摒弃不良情绪的干扰,梳理紊乱的气机,恢复平衡的心理疗法。卢不远治疗沈某的恐死症指导其禅宗参究法导引运气法,百日病愈。

传统音乐疗法《内经》以五音对应五脏的模式,用相应的五音组合,调理忧愁、思虑、悲哀等异常情志及心身疾病。

祝由疗法“祝说病由”以“移精变气”,而“邪不伤正,精神复强而内守”; “祝其病所由来以告于神”,而“病由是可愈”。[14]祝由疗法蕴藏合理的科学核心,借助患者的信仰,掌握和改变患者的心理,达到治病的目的。[15]

针药疗法《内经》强调心神,重视针药疗法,如选用针灸肝经原穴太冲或服用逍遥丸治疗肝气郁结的患者等被广泛地运用。

3 问题与展望

中国古代医学心理学存在发展连贯性,蕴含丰富的心理治疗思想,然其内容支离破碎,系统性不强。我等应结合现代医学心理学研究,形成本土化的心理治疗体系。

参考文献

[1] 闵范忠,何清平.新编中医医学心理学[M].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105-110,117-124

[2] 周莲菊.《黄帝内经》中的中医医学心理学理论探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3-4

[3] 郭 倩,杨 洁,陈 刚,黄海健.朱丹溪的中医医学心理学思想探析[J].中 医 药 学 刊,2005,3. 233:462-463

[4] 闵范忠.论情志致病的条件及机能[J].广西中医药,1987,101:20

[5] 郜 峦.《内经》中的医学心理学思想内涵简析[J].中医药学刊, 2003,9. 219:1496-1498

[6] 曾智.中国古代情志相胜心理疗法之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10. 315:12-15

[7] 王金道,刘勇,郭念峰.临床疾病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60,61,69.

[8] 胡永年.略论以情胜情疗法[J].湖北中医杂志,

[9] 李益生.以情胜情疗法探赜[J].山东中医杂志

[10] 燕山高,朱文锋,闵范忠,等主编.中医医学心理学荟萃.云南:云南科技出版社,1988;303-312

[11] 李兆健.古代情志相胜医案中的心理治疗方法初探[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

[12] 陈 莉,刘静宇.张子和心理疗法初探[J].中医研究, 2003, 10. 165:16-17

[13] 李志庸,张景岳医学全书,1 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206 、1305

[14] 祁巨集.“祝由”探释[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6,6. 203:7-8

[15] 林韶冰,李秀华,李秀云.移精祝由疗法浅识[J]. 江苏中医药,

>>>下页带来更多的

现在的中医,是中医西医化,说好听是「科学化」,实际上是西医化。怎么没本事让西医中医化呢?中国人可怜啊!【中医界急缺人才,中医的教育有很大问题,我们的中医药大学里,一群唯唯诺诺的庸才正在教授一大群迷迷糊糊的庸才。】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西医西药已经成了一种信仰,不过这是标标准准的迷信。何谓科学主义?就是将科学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都作为绝对的价值标准进行信仰,而不是将其看作只是人类认识自然事物的一种相对有效的途径,进而排斥任何其他非科学的认识自然事物的途径,并要求所有的非科学文化接受科学的阐释与改造。一句话,科学主义就是极端的科学迷信。对科学主义的迷信必然会产生危害性的后果,即科学主义的信奉者以科学为标准怀疑和否定一切非科学的认知自然事物的途径,凡是那些不合符逻辑思维的、建构性实验研究的、概念性理论形态的都要被废弃,或者接受科学的改造。那些早已消失的文化不说,在当下与科学并存的非西方文化就会因这种信仰而遭殃。这就是中医为何会在中国不断地遭受来自中医学界内外的怀疑、异化、贬低和否定的原因。新生代的中医家队伍从小接受的就是学科学、讲科学和爱科学的科学主义教育,他们的自我意识里只有科学知识,虽然在大学学习阶段接受了与科学异质的中医理论知识,但是这种知识是处在边缘化的,是从属于科学知识的。科学主义的疫毒内陷于每一位中医先生的心中,使得他们只能以科学的标准去要求中医,从科学主义的角度去发展中医。在文化属性上,将中医纳入科学之中,但这种“科学”不是显在的,因为中医理论思维和形态与西医和现代科技理论大异其趣;那么,这就要充分挖掘中医的“科学内涵”,证明其内在的“科学性”,改造其“自然哲学式的形态”,使其由隐性的具有“科学性”的医学转化为具有显性的“科学形态”的医学。信奉科学主义的中医家队伍在科学价值的驱使下,不再是去研修中国古典文化强化对中医理论的继承与创新,而是将中医理论及其诊疗形态作为一种被改造的对象,用西医和现代科技既有的逻辑思维、建构性实验的研究方法和概念性理论形态去让中医改头换面。从此,科学主义就像一座难以穿透的屏障树立在中医家队伍的自我意识与中医理论之间,使得他们只能游离在中医理论之外,成为一个外在中医的看客。要想拯救中医,就必须拯救中医家队伍;要想拯救中医家队伍,除了要推动其在中国古典文化领域里固本筑基之外,还需要驱逐内陷于其心中的唯科学主义疫毒;要想驱逐唯科学主义的疫毒,就必须大力剖析科学认知自然事物的缺陷以及由之而来的弊端和危害性,彻底消除笼罩在科学之上的无暇的真理光环,将其打回低级地认始自然事物的原形。因此,我们要想在新的历史时期振兴中医,就必须和西方文化进行斗争,和西方文化中心论之下的唯科学主义进行斗争,根除中医家队伍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感染的现代化疫毒,将他们从科学的迷信中拉扯出来,重新树立中国古典文化的主体意识,进而推动中医的传播与发展。

大一中医护理系 论文是护理方面的啊

护士啊 学的是《中基》

写论文 学得真的少些学中基要写护理方面的论文·········挺难

建议看下《内经》王洪图编写的 人卫出版社 《中医药高级丛书》

中篇第2节···生命观 、疾病观 、养生康复观 里面好多可以取材

学《中基》写论文有难度 ,现在学院教育都偏离了真正的中医

中医学的古代文化内涵论文

中医学是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相关的科学与学问组成的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并且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具有内在相关性、相似性、统一性和多元性的知识体系,或者说是在中国古代的生命科学领域中形成的一套完整的、独特的学科体系。中医学的特色是直接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化思想唇齿相依。中国古代文化的延续是中医学延续与发展的基石。

1中国文化与中医学精神内核的一致性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传统医学,唯有中医学作为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得以延续。中医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核心对于中医学来说是哲学。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史上是独立发展的哲学类型之一,它致力于研究世界的本原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伦理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例如,《易经》是中国古代最早涵盖天、地、人三界的深邃哲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易”有3意:①变异:指变化。哲学上讲,只有相对静止,没有绝对静止,变化是永恒的真理,任何事物无时无刻不处在变化之中,世界唯一不变的法则是变化。中医在临床上看到的是一个人的昨天、今天、明天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然后用运动变化的思维去认识人的疾病。②不易:“千古不易者谓之经。”指在绝对的变化之中,一定有不变的东西。③简易:在实现不易的过程中,一定有最简单的路径。《易经》的哲学精神是一种执简驭繁的智慧,如采用阴阳的观点看事物。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髓是中和,中医实乃中和之医,简称中医。“中者,不偏不倚,不过不急。”“中庸”是事物发生发展的最佳状态,也是中医在防病治病中的最高原则或最高追求。如《伤寒论》云:“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所以“以平为期”是最佳的生命状态。再者,从哲学的角度里看,《论语》讲的是社会伦理学,伦理学即哲学的“用”。读《论语》能懂得敬畏生命,故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因此,中医学在现代的发展仍需保留其哲学特质,也离不开哲学的指导和参与。

2中国古代文化内涵在中医学中的体现

顺应自然的天人关系

天人关系不但是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的对象,而且是中医学关心的理论问题。中医主张体自然之道,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最高目的即为自然之功,治病为了恢复本然的平衡状态,养生只求尽其天年常度保全自然”就成为中医治病之首务。

朴素系统论的整体观念

中医理论的本体论基础是中国古代的元气论自然观。元气论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气,“气体一而万殊”。无形而化生的元气构成中国古代“大化流行”的整体观。中医的整体观追求的是形而上的和谐完美,而排斥形而下的分解组合。

重神轻形的方法论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之一为重道轻器。《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有“粗守形,上守神”之说,从一个侧面揭示出了中医学方法论重神轻形的特征。因此,尽管藏象说是中医学理论的基础和核心,但中医学的脏腑功能不是或主要不是从这种形态结构中分析得出的。故一些学者据此即认为中医学脏腑并没有实体概念,只是“机能的复合体”,故具有重神轻形的特点。

得意忘象的思维意境

《系辞》云:“圣人立象以尽其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言作为象的代表,象作为意的`代表,均是得意的工具。思维过程不应拘于言象,而应得象忘言,得意忘象,只有意才是思维的最高境界和最终归宿。“医者,意也”典型地反映了中医学的思维特色,即通过“象”一人体功能的外在表象来认识人体,并以象为本构建人体生理、病理模型。“象,形象也。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不难发现,得意忘象的思维过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种难于言传的体悟及直觉。古今医家多强调这种直觉体悟的“得意”工夫,只有这样方能达到中医治学之最高境界。

崇古尊经的价值取向

中医学理论和临床范式早在《内经》及《伤寒杂病论》时代即已基本确立,“理必宗《内经》,方不离仲景”成为不变的信条,几乎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范式革命,而崇古尊经的价值取向是其重要内因。例如,吴有性的“戾气说”已突破了传统六淫致病模式,包含着科学革命的胚芽但崇古尊经的价值取向只能视之为“非圣无法”“创异说以欺人”。由此而言,中医学具有浓厚的崇古尊经的价值取向。

医为仁术的伦理追求

“医者,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医门法律》),“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所谓正己,就是要加强自我修养,具备仁爱之心。其次,为医者还需具备精湛的医术。孙思邈将中医传统医德概括“大医精诚”,深刻地揭示了医为仁术的伦理追求,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

3小结

总之,中医学有着十分丰富的古代文化内涵,不仅具有顺应自然的天人关系观念与朴素系统论的整体观念,更有在方法论上亦具有重神轻形、在价值取向与伦理追求上具有“崇古尊经”和“医为仁术”、在思维意境上具有得意忘象的特点。因此,必须从中国古代文化内涵上深人理解,方能不断地推动中医学健康向前发展。

中医学论文阴阳五行藏象

1.《中医理论学》: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精、气血、津液等等中医基础理论,深入了解阴阳五行脏腑和精气血津液的密切关系,明确中医理论整体性、相关性等传统中医哲学思想;2.《中医诊断学》:学习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精华,为准确辩证提供确凿依据;了解寒、热、虚、实等八钢辩证技法,能够准确辨别顾客体质;3.《经络腧穴学》:系统的学习十二正经、奇经八脉、腧穴的体表准确位置,分布规律以及经走路线;熟练掌握人体全部腧穴的定位、络属脏腑,以及各经络腧穴的主治作用和阿是穴、特定穴的实际运用;4.《经络调理疗法》:在掌握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的理论基础上,学习刺激穴梳理经络调节全身气血的方式方法,熟练掌握经络调理的手法及临床运用法则;5.《身体各部位的推拿、按摩调理手法》:老师手把手教授学员身体具体各部位的养生保健操作手法,使学生真正将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6.《针灸学》:针灸学是建立在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和经络腧穴等学科基础上的;课堂上学生不仅会了解中医针灸防病治病的原理,还将学习常见的毫针刺法、毫针配合艾灸、拔罐、电磁理疗等辅助疗法的临床作用以及火针法在美容祛斑中的应用等;

现在的中医,是中医西医化,说好听是「科学化」,实际上是西医化。怎么没本事让西医中医化呢?中国人可怜啊!【中医界急缺人才,中医的教育有很大问题,我们的中医药大学里,一群唯唯诺诺的庸才正在教授一大群迷迷糊糊的庸才。】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西医西药已经成了一种信仰,不过这是标标准准的迷信。何谓科学主义?就是将科学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都作为绝对的价值标准进行信仰,而不是将其看作只是人类认识自然事物的一种相对有效的途径,进而排斥任何其他非科学的认识自然事物的途径,并要求所有的非科学文化接受科学的阐释与改造。一句话,科学主义就是极端的科学迷信。对科学主义的迷信必然会产生危害性的后果,即科学主义的信奉者以科学为标准怀疑和否定一切非科学的认知自然事物的途径,凡是那些不合符逻辑思维的、建构性实验研究的、概念性理论形态的都要被废弃,或者接受科学的改造。那些早已消失的文化不说,在当下与科学并存的非西方文化就会因这种信仰而遭殃。这就是中医为何会在中国不断地遭受来自中医学界内外的怀疑、异化、贬低和否定的原因。新生代的中医家队伍从小接受的就是学科学、讲科学和爱科学的科学主义教育,他们的自我意识里只有科学知识,虽然在大学学习阶段接受了与科学异质的中医理论知识,但是这种知识是处在边缘化的,是从属于科学知识的。科学主义的疫毒内陷于每一位中医先生的心中,使得他们只能以科学的标准去要求中医,从科学主义的角度去发展中医。在文化属性上,将中医纳入科学之中,但这种“科学”不是显在的,因为中医理论思维和形态与西医和现代科技理论大异其趣;那么,这就要充分挖掘中医的“科学内涵”,证明其内在的“科学性”,改造其“自然哲学式的形态”,使其由隐性的具有“科学性”的医学转化为具有显性的“科学形态”的医学。信奉科学主义的中医家队伍在科学价值的驱使下,不再是去研修中国古典文化强化对中医理论的继承与创新,而是将中医理论及其诊疗形态作为一种被改造的对象,用西医和现代科技既有的逻辑思维、建构性实验的研究方法和概念性理论形态去让中医改头换面。从此,科学主义就像一座难以穿透的屏障树立在中医家队伍的自我意识与中医理论之间,使得他们只能游离在中医理论之外,成为一个外在中医的看客。要想拯救中医,就必须拯救中医家队伍;要想拯救中医家队伍,除了要推动其在中国古典文化领域里固本筑基之外,还需要驱逐内陷于其心中的唯科学主义疫毒;要想驱逐唯科学主义的疫毒,就必须大力剖析科学认知自然事物的缺陷以及由之而来的弊端和危害性,彻底消除笼罩在科学之上的无暇的真理光环,将其打回低级地认始自然事物的原形。因此,我们要想在新的历史时期振兴中医,就必须和西方文化进行斗争,和西方文化中心论之下的唯科学主义进行斗争,根除中医家队伍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感染的现代化疫毒,将他们从科学的迷信中拉扯出来,重新树立中国古典文化的主体意识,进而推动中医的传播与发展。

大一中医护理系 论文是护理方面的啊

护士啊 学的是《中基》

写论文 学得真的少些学中基要写护理方面的论文·········挺难

建议看下《内经》王洪图编写的 人卫出版社 《中医药高级丛书》

中篇第2节···生命观 、疾病观 、养生康复观 里面好多可以取材

学《中基》写论文有难度 ,现在学院教育都偏离了真正的中医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这即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木的特性:古人称“木曰曲直”。“曲直”,实际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为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火的特性:古人称“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土的特性:古人称“土爰稼穑”,是指土有种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和“土为万物之母”之说。 金的特性;古人称“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水的特性:古人称“水曰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2.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 ①归类法:事物的五行属性是将事物的性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得出的。如事物与木的特性相类似,则归属于木;与火的特性相类似,则归属于火等等。例如:以五脏配属五行,则由于肝主升而归属于木,心阳主温煦而归属于火,脾主运化而归属于土,肺主降而归属于金,肾主水而归属于水。以方位配属五行,则由于日出东方,与木的升发特性相类,故归属于木;南方炎热,与火的炎上特性相类,故归属于火;日落于西,与金的肃降特性相类,故归属于金;北方寒冷,与水的特性相类,故归属于水。 ②推演法。如:肝属于木,则肝主筋和肝开窍于目的“筋”和“目”亦属于木;心属于火,则“脉”和“舌”亦属于火;脾属于土,则“肉”和“口”亦属于土;肺属于金,则“皮毛”和“鼻”亦属于金;肾属于水,则“骨”和“耳”、“二阴”亦属于水。 ③五行学说还认为属于同一五行属性的事物,都存在着相关的联系。如方位的东和自然界的风、木以及酸味的物质都与肝相关。现将自然界和人体的五行属性,列简表如下。 对人体来说,是将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功能归结为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系统。 3.五行的生克乘侮 (1)相生与相克。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相生和相克,在五行学说中认为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对人体生理来说,也是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正因为事物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联系,才能使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使人体维持生理平衡,故说“制则生化”。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由于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关系,所以从五行中的任何“一行”来说,都存在着“生我”、“我生”和“克我”、“我克”四个方面的联系。 “生我”和“我生”,在《难经》中比喻为“母”和“子”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五行中的相生关系又可称作“母子”关系。如以火为例,由于木生火,故“生我”者为木;由于火生木,故“我生”者为土。这样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也就是木和火是“母子”,而火和土又是“母子”。 “克我”和“我克”,在《内经》中称作“所不胜”和“所胜”。即是“克我”者是“所不胜”,“我克”者是“所胜”。再以火为例,由于火克金,故“我克”者为金;由于本克火,故“克我”者为水。 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其正常协调关系下的变化和发展。只有依次相生,依次相克,如环无端,才能生化不息,并维持着事物之间的动态平衡。 (2)相乘与相侮。五行的相乘、相侮,是指五行之间正常的生克关系遭遇破坏后所出现的不正常相克现象。 相乘:乘,即是以强凌弱的意思。五行中的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的过度克制反应。 当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过于强盛,可造成被克的“五行”克制太过,促使被克的“一行”虚弱,从而引起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异常。例如:木过于强盛,则克土太过,造成土的不足,即称为“木乘土”。另一方面,也可由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虚弱,因而对它“克我”“一行”的相克就显得相对的增强,而其本身就更衰弱。例如:木本不过于强盛,其克制土的力量也仍在正常范围。但由于土本身的不足,因而形成了木克土的力量相对增强,使土更加不足,即称为“土虚木乘”。 相侮:侮,在这里是指“反侮”。五行中的相侮,是指由于五行的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侮,所以反侮亦称反克。例如:木本受金克,但在木特别强盛时,不仅不受金的克制,反而对金进行反侮(即反克),称作“木侮金”,或是发生反侮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也可由金本身的十分虚弱,不仅不能对木进行克制,反而受到木的反侮,称作“金虚木侮”。 相乘和相侮,都是不正常的相克现象,两者之间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乘与相侮的主要区别是:首者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过强的克制,从而形成五行间相克关系的异常;后者则是与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现象,从而形成五行间相克关系的异常。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在其发生相乘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侮;发生相侮时,也可以同时发生相乘。如:木过强时,既可以乘土,又可以侮金;金虚时,既可以受到木的反侮,又可以受到火乘。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 ①说明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如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心阳有温煦的作用,火有阳热的特性,故以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万物的特性,故以脾属“土”;肺气主肃降,金有清肃、收敛的特性,故以肺属“金”;肾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水有润下的特性,故以肾属“水”, ②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如肾(水)之精以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热以温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这就是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肺(金)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壅郁;脾(土)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这就是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 ③说明人体与外界环境四时五气以及饮食五味等的关系。总之,五行学说应用于生理,就在于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性。 2.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 如肝病可以传脾,是木乘土;脾病也可以影响肝,是土侮木;肝脾同病,互相影响,即木郁土虚或土壅木郁;肝病还可以影响心,为母病及子;影响肺,为木侮金;影响肾,为子病及母。肝病是这样,其他脏器的病变也是如此,都可以用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说明它们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3.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在疾病诊断上的运用 从本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本脏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脾虚的病人,面见青色,为木来乘土;心脏病人,面见黑色,为水来乘火,等等。 从它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五脏疾病的传变情况。如脾虚病人,面见青色,脉现弦象,为肝病传脾(木乘土);肺病之人,面见红色,脉现洪象,为心病传肺(火乘金)。五脏中任何一脏有病,都可以传及其他四脏,用五行学说来分析,存在着相乘、相侮、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四种传变关系。 从色与脉之间的生克关系来判断疾病的预后。如肝病面色青,见弦脉,为色脉相符。如果不见弦脉,反见浮脉,则属相胜之脉,则克色之脉(金克木),为逆,主预后不良;若见沉脉,则属相生之脉,即生色之脉(水生木),为顺,主预后良好。 (2)在疾病治疗上的运用 ①控制五脏疾病的传变。如肝病能传脾(木乘土),预先予以补脾,防其传变。“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 ②确定治疗原则。概括为“补母泻子”法,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补母,是针对具有母子关系的虚证而治疗的,如肝虚补肾,因为肾为肝之母,所以补肾水可以生肝木。泻子,是针对具有母子关系的实证而治疗的,如肝实泻心,因为心为肝之子,所以泻心火有助于泻肝木。 根据相克关系来确定治疗原则,可以概括为“抑强肤弱”法,即泻其克者之强,补其被克者之弱。如肝木太过而乘脾土,肝木太过为强,必须泻之,脾土为弱,必须补之。 ③制定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方面,如滋水涵木法,是用滋补肾阴以涵养肝阴的方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的病证。又如培土生金法,是用健脾益肺的方法,适用于脾失健运而肺气虚弱的病证。又如扶土抑木法是用疏肝健脾药治疗肝旺脾虚的一种方法。 此外,在针灸和精神疗法方面,都可以利用五行的克制作用来选穴和调节情志。如悲可以胜怒,是因为悲为肺志属金,怒为肝志属木的缘故。 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阴阳五行学说,常常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阴阳五行学说的结合,不仅可以说明事物矛盾双方的一般关系,而且可以说明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较为具体和复杂的关系,从而有利于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和病理过程。

中医学论文。阴阳五行藏象

说起阴阳五行,有人认为是封建迷信,不科学。还有人打着阴阳五行的旗号,尽可能搞得玄而又玄,把阴阳五行搞成了玄学,让我们普通人觉得高深莫测,难以接近。那么,阴阳五行到底是什么呢?其实,阴阳五行就是我们古人看待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本质上是对自然界所有事物和现象的一种分类法。

首先,我们先来聊聊阴阳,《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也就是说, 阴阳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和规律,自然界的所有事物和现象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自然界一切事物的生与杀的过程和现象我们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阴阳的相互作用是事物的发生,阴阳的离绝是事物的消亡,阴阳是产生自然界万物运动变化的内在动力和外在表现。

其实,阴阳原始的涵义就是指日光的向背,对于大山来说,面向太阳的一侧为阳,背对太阳的一侧为阴。

逐渐延伸为对事物和现象对立统一规律的科学抽象和高度概括。阴阳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这是我们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

阴阳学说被引进到医学领域后,被赋予医学的含义,成为中医学的名词术语和构建中医学理论的体系之一。具体来说,阴阳就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运动的、向上的为阳,相对来说静止的、下降的为阴。热的、向外、明亮的为阳,寒的、向内的、晦暗的为阴,兴奋的、强壮的为阳,抑制的,虚弱的为阴…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前提,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或者是同一事物或现象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也就说你不能拿驴头和马嘴比较说谁是阴,谁是阳。

下面我们来具体来聊一聊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包括阴阳的交感与互藏,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交感就是指阴阳相互作用,是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只有阴阳的相互作用,才能变生万物;没有这种相互作用,就没有自然界的生生化化。比如“男女媾精,万物化生”。

阴阳互藏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都包含着另一方。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就像我们下面这个阴阳鱼图,黑色的里有一个白点,白色的里面有个黑点。再联系到我们的生活,一天当中白天属阳,晚上属阴。白天里上午属阳,下午属阴,这样上午就可以说是“阳中之阳”,下午就是“阳中之阴”。

阴阳的对立制约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彼此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斗争。比如人体机能的兴奋属阳,而抑制属阴。根据“天人相应”观点,人体在白天的阳气充盛,兴奋功能制约了抑制功能而占了主导地位,所以学习工作精力旺盛;

入夜则阴气充盛,抑制功能制约了兴奋功能而占了主导地位,所以人进入睡眠状态,从而涵养阳气。

由于一日之内人身之阴阳二气的相互制约,盛衰更替才能使兴奋与抑制取得均势平衡的协调统一,人才能 健康 的生活。

阴阳互根是指阴阳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下。我们有上,就有下,如果没有下,就无所谓上;有热就有寒,如果没有寒,那哪来的热呢?如果全世界永远都摄氏40度,全都出汗伸舌头,那大家也永远不知道什么是热,因为压根儿从来没凉快过。

阴阳互用是指相互依存基础上相互滋生。如气血。一个人血流没了,当然也就没气了;如果没气儿了,当然血液也就干涸了,所以很多中医在补血的时候,要加上一点补气的药;补气的时候,加上一点补血的药,这叫气血互生。

阴阳的消长平衡是指阴阳是在不断的消长运动中维持着相对的平衡状态。

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比如四季的变化,从冬天到夏季越来越热,阳越来越占主导,但是热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天气又开始转凉。

总之,阴阳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和规律,自然界的所有事物和现象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

中国医学中,将五行与人脏腑、五官、形体、和情志相配合。我在此整理了中医阴阳五行学,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中医阴阳五行学简介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天造地化而造木生焉。刚交于柔而成根荄,柔交于刚而成枝干,叶萼属阳,华实属阴,由是草中有木,木中有草,得气之粹为良,得气之躯,得气之忌者为毒。故有五行焉,金木水火土”。这短短两个话,反映了阴阳五行之间的“生、克、之变化”,也就是阴阳五行“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世界是由阴阳五行组成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排斥、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扶补、他们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他们之间辩证的关系(“对立统一”),就是五行哲学。五行哲学是一种运动,是一种规律,它们之间密切配合,使之平衡,无限循环,有规律地运动,才能使人类在这地球上,生生不息地生存下来。

物质世界=气=阴+阳=五行(阴阳两性)=+木+火+土+金+水(阴阳两性)

五行=十神=官+印+比+食+财+七杀+伤五行(阴阳两性)=人生(阴阳两性)

这里的“气”不是空气也不是八字之中流通的气,而是一种规律,一种无形的精微的物质比如原子。

中医认为,人生百病,皆因于风(木)、寒(水)、暑(君火),湿(土)、燥(金)、火(相火)六气,病的外部征候皆根于脏肺,六气祲入账肺而病,都可以用五行生克的原理来医病。《黄帝内经》说:“目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这里讲的是五行相克的一面。那相生的一面是什么呢?据《黄帝内经》上说:“五脏受气于其所生,肝受气于心(木生火);心受气于脾(火生土);脾受气于肺(土生金);肺受气于肾(金生水);肾受气于肝(水生木)。所谓的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也就是病气按五行相生的关系由”子“脏转化到”母“脏。不过如果母亲病了,也可能会殃及到”子“脏这就是母病及子。在五行系统中,每一个系统都与其它四个发生联系,任何两行之间总有相生或相克的关系,所以,是不是平衡所以的?关系很重要。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朱熹说: ”阴阳是气,五行是质。有了质,所以做得物事出来“;天地生物,五行独先,何事而非五行,七者衮合,便是生物地财料”。

阴阳五行,不仅揭示了世界是物质的,也证明了万事万物它们都有阴阳、正反、顺逆、乐悲、苦甜、快慢、进出等两面性。而两面性也就是“矛盾”,而“矛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对立统一”,他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贯通,这是“矛盾的统一性”;他们相互排斥,相互对立,这是“矛盾的对立性”;他们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于是就产生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而“矛盾”之间又相互作用,并通过一定条件下他们相互转化,量积累到一定的时候,通过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通过相互贯通,这时就产生了“量变到质变”:“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一个”质“的飞要,这也揭示了运动产生矛盾,矛盾之间通过运动,就产生了”质变这个新生事物“;而新生事的”质“,就是今生的”果“;而以前的”量“就是前世的因;而”原因“及”结果“的辩证关系,也就是”对立统一“;就这样有规律地运动,无限循环,不断地产生新生事物,新生事物变成旧事物,最后消失,从有形的元素变成的无行原子,再从无形的原子变成有形的元素,最后组成,千奇百怪的,五颜六色的花花世界。冰儿认为这就是五行人生!

老子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年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充气以为和”。“道”是宇宙的本源,它派生生出阴阳,阴阳交合,化生万物。这是在五行之外发展起来的另一幅宇宙构成图。于是就产生了“辫五行以观天道”,在西汉儒家大思想家,大天文学家董仲舒提出倡导“天人感应,天人合一”,董仲舒,西汉中期的儒家代表哲学家,生于公元前179年——前104年,广川(今河北枣强)人,他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又柔和其它学说,建立“天人感应”学说。在他的《春秋繁露》中,运用阴阳五行学说,系统建立并阐述了他的“天人感应”学说思想。董仲舒说“天意难见也,其道难理。事故明阴阳入出实虚之处,所以观天之志。辨五行之本来顺逆,小大广狭,所以观天道”。

中医阴阳学说简介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阳对立即指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等等,其中上属阳,下属阴;天为阳,地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升属阳,降属阴。而对立的阴阳双方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而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热为阳,冷为阴,而没有冷同样就无所谓热。所以可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这就是阴阳互根。

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消长变化过程中的,阴阳在这种消长变化中达到动态的平衡。这种消长变化是绝对的,而动态平衡则是相对的。比如白天阳盛,人体的生理功能也以兴奋为主;而夜间阴盛,机体的生理功能相应的以抑制为主。从子夜到中午,阳气渐盛,人体的生理功能逐渐由抑制转向兴奋,即阴消阳长;而从中午到子夜,阳气渐衰,则人体的生理功能由兴奋渐变为抑制,这就是阳消阴长。

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即所谓物极必反。比如,某些急性温热病,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机体元气,在持续高烧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症状,就是由阳证转化为阴证的表现。可以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阴阳转化则是质变的过程。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而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发展的结果。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这即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木的特性:古人称“木曰曲直”。“曲直”,实际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为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火的特性:古人称“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土的特性:古人称“土爰稼穑”,是指土有种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和“土为万物之母”之说。 金的特性;古人称“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水的特性:古人称“水曰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2.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 ①归类法:事物的五行属性是将事物的性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得出的。如事物与木的特性相类似,则归属于木;与火的特性相类似,则归属于火等等。例如:以五脏配属五行,则由于肝主升而归属于木,心阳主温煦而归属于火,脾主运化而归属于土,肺主降而归属于金,肾主水而归属于水。以方位配属五行,则由于日出东方,与木的升发特性相类,故归属于木;南方炎热,与火的炎上特性相类,故归属于火;日落于西,与金的肃降特性相类,故归属于金;北方寒冷,与水的特性相类,故归属于水。 ②推演法。如:肝属于木,则肝主筋和肝开窍于目的“筋”和“目”亦属于木;心属于火,则“脉”和“舌”亦属于火;脾属于土,则“肉”和“口”亦属于土;肺属于金,则“皮毛”和“鼻”亦属于金;肾属于水,则“骨”和“耳”、“二阴”亦属于水。 ③五行学说还认为属于同一五行属性的事物,都存在着相关的联系。如方位的东和自然界的风、木以及酸味的物质都与肝相关。现将自然界和人体的五行属性,列简表如下。 对人体来说,是将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功能归结为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系统。 3.五行的生克乘侮 (1)相生与相克。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相生和相克,在五行学说中认为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对人体生理来说,也是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正因为事物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联系,才能使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使人体维持生理平衡,故说“制则生化”。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由于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关系,所以从五行中的任何“一行”来说,都存在着“生我”、“我生”和“克我”、“我克”四个方面的联系。 “生我”和“我生”,在《难经》中比喻为“母”和“子”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五行中的相生关系又可称作“母子”关系。如以火为例,由于木生火,故“生我”者为木;由于火生木,故“我生”者为土。这样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也就是木和火是“母子”,而火和土又是“母子”。 “克我”和“我克”,在《内经》中称作“所不胜”和“所胜”。即是“克我”者是“所不胜”,“我克”者是“所胜”。再以火为例,由于火克金,故“我克”者为金;由于本克火,故“克我”者为水。 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其正常协调关系下的变化和发展。只有依次相生,依次相克,如环无端,才能生化不息,并维持着事物之间的动态平衡。 (2)相乘与相侮。五行的相乘、相侮,是指五行之间正常的生克关系遭遇破坏后所出现的不正常相克现象。 相乘:乘,即是以强凌弱的意思。五行中的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的过度克制反应。 当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过于强盛,可造成被克的“五行”克制太过,促使被克的“一行”虚弱,从而引起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异常。例如:木过于强盛,则克土太过,造成土的不足,即称为“木乘土”。另一方面,也可由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虚弱,因而对它“克我”“一行”的相克就显得相对的增强,而其本身就更衰弱。例如:木本不过于强盛,其克制土的力量也仍在正常范围。但由于土本身的不足,因而形成了木克土的力量相对增强,使土更加不足,即称为“土虚木乘”。 相侮:侮,在这里是指“反侮”。五行中的相侮,是指由于五行的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侮,所以反侮亦称反克。例如:木本受金克,但在木特别强盛时,不仅不受金的克制,反而对金进行反侮(即反克),称作“木侮金”,或是发生反侮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也可由金本身的十分虚弱,不仅不能对木进行克制,反而受到木的反侮,称作“金虚木侮”。 相乘和相侮,都是不正常的相克现象,两者之间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乘与相侮的主要区别是:首者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过强的克制,从而形成五行间相克关系的异常;后者则是与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现象,从而形成五行间相克关系的异常。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在其发生相乘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侮;发生相侮时,也可以同时发生相乘。如:木过强时,既可以乘土,又可以侮金;金虚时,既可以受到木的反侮,又可以受到火乘。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 ①说明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如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心阳有温煦的作用,火有阳热的特性,故以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万物的特性,故以脾属“土”;肺气主肃降,金有清肃、收敛的特性,故以肺属“金”;肾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水有润下的特性,故以肾属“水”, ②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如肾(水)之精以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热以温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这就是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肺(金)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壅郁;脾(土)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这就是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 ③说明人体与外界环境四时五气以及饮食五味等的关系。总之,五行学说应用于生理,就在于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性。 2.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 如肝病可以传脾,是木乘土;脾病也可以影响肝,是土侮木;肝脾同病,互相影响,即木郁土虚或土壅木郁;肝病还可以影响心,为母病及子;影响肺,为木侮金;影响肾,为子病及母。肝病是这样,其他脏器的病变也是如此,都可以用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说明它们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3.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在疾病诊断上的运用 从本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本脏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脾虚的病人,面见青色,为木来乘土;心脏病人,面见黑色,为水来乘火,等等。 从它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五脏疾病的传变情况。如脾虚病人,面见青色,脉现弦象,为肝病传脾(木乘土);肺病之人,面见红色,脉现洪象,为心病传肺(火乘金)。五脏中任何一脏有病,都可以传及其他四脏,用五行学说来分析,存在着相乘、相侮、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四种传变关系。 从色与脉之间的生克关系来判断疾病的预后。如肝病面色青,见弦脉,为色脉相符。如果不见弦脉,反见浮脉,则属相胜之脉,则克色之脉(金克木),为逆,主预后不良;若见沉脉,则属相生之脉,即生色之脉(水生木),为顺,主预后良好。 (2)在疾病治疗上的运用 ①控制五脏疾病的传变。如肝病能传脾(木乘土),预先予以补脾,防其传变。“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 ②确定治疗原则。概括为“补母泻子”法,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补母,是针对具有母子关系的虚证而治疗的,如肝虚补肾,因为肾为肝之母,所以补肾水可以生肝木。泻子,是针对具有母子关系的实证而治疗的,如肝实泻心,因为心为肝之子,所以泻心火有助于泻肝木。 根据相克关系来确定治疗原则,可以概括为“抑强肤弱”法,即泻其克者之强,补其被克者之弱。如肝木太过而乘脾土,肝木太过为强,必须泻之,脾土为弱,必须补之。 ③制定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方面,如滋水涵木法,是用滋补肾阴以涵养肝阴的方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的病证。又如培土生金法,是用健脾益肺的方法,适用于脾失健运而肺气虚弱的病证。又如扶土抑木法是用疏肝健脾药治疗肝旺脾虚的一种方法。 此外,在针灸和精神疗法方面,都可以利用五行的克制作用来选穴和调节情志。如悲可以胜怒,是因为悲为肺志属金,怒为肝志属木的缘故。 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阴阳五行学说,常常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阴阳五行学说的结合,不仅可以说明事物矛盾双方的一般关系,而且可以说明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较为具体和复杂的关系,从而有利于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和病理过程。

  • 索引序列
  • 藏象论文中医药学概论
  • 中医药学概论藏象论文
  • 藏象中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阴阳五行藏象
  • 中医学论文。阴阳五行藏象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