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儿童医学论文期刊

儿童医学论文期刊

发布时间:

儿童医学期刊

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国际儿科学会常务委员、亚洲儿科学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专业组组长、卫生部第十届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理事、北京女医师协会副会长、北京医师协会儿科专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并担任《Pediatric Allergy, Immunology and Pulmonology》、《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 Journal》、《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临床儿科杂志》、《中国医学论坛报》儿科专刊、《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社》副主编,《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儿科杂志》、《药物不良反应杂志》、《世界临床药物》、《儿科药学杂志》、《中国小儿急救医学》、《北京妇幼卫生杂志》等10家学术期刊编委。1995年2月至8月赴瑞士感染性疾病控制中心任访问学者。1998年至1999年作为北京市卫生系统三位WHO奖学金获得者之一赴澳大利亚悉尼亚利山大儿童医院呼吸科进修。2000年至2001年作为国家教委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国威斯康辛医学院呼吸科进修。在儿童呼吸系统方面及内科多个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文章共计129篇,其中SCI收录文章18篇。现共培养研究生44人,博士后1人,其中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3人,在读博士生研究生3人,已培养硕士生研究生24人,在读硕士研究生4人。主持建立了国内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儿童睡眠监测中心,2011年作为学科带头人的“小儿呼吸专科”以全国总分第一名获得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主持多项十二五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科研项目。担任全国专科医师培训规划教材《小儿内科学》主编、儿科学(双语版)主译、国家执业医师护士三基训练丛书《临床医学分册》儿科部分主编、高教部十五规范化教材儿科学副主编以及《全科医师丛书儿科学》的主译、《儿科效率手册》的副主编,参与编写《实用儿科学》、《当代实用儿科学》、《当代医学新理论与新技术丛书》及全国7年制医学教材儿科学。近年来,获得宋庆龄儿科医学奖、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中国医师奖、北京“三八”红旗奖章、北京优秀医院管理干部、十百千卫生人才“十”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多项荣誉。

有儿童医学小百科的套书,这种书的图片比较不写实,小孩看了较不会害怕,而且有活泼的插图吸引阅读,大人也可以陪同看并向孩子说明,从基础的认识人体器官。

如果是比较小的孩子,我可以推荐一些百科全书给她看。因为小孩子看到医学书籍可能会有一些害怕,所以就可以先从百科全书先了解人体构造和人体内部特征。

我觉得口腔病理学和口腔内科学和口腔外科学。想要从小培养就得从这些书籍慢慢培养,慢慢了解,慢慢的背。

儿童医学论文期刊

儿科学专业北大核心期刊有以下:

1.中华实用儿科临床

是由新乡医学院主管、主办的儿科学类高级学术期刊,为儿科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河南省一级期刊,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波兰《哥...

2.中国实用儿科

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收录,是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儿科学类核心期刊;辽宁省一级期刊、新闻出版总署所评双效期刊、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第二届全国优秀期刊评比中获优秀期刊奖。

3.中国循证儿科

载体现循证医学理念和方法进行儿科学研究的成果为主的学术技术类期刊,同时也适当地介绍循证医学方法学。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获得2006、2008、2010年上海科技期刊审读、质量优秀奖;2009年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

4.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被中国医学文摘(基础医学、外科学、内科学、儿科学、皮肤科学、肿瘤学、放射诊断、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口腔医学、检验与临床、护理学、中医、老年学等)、中国药学文摘(CPA)、中国生物学文摘、中文科技资料...

两本都很好,都很权威。1、《国际儿科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科大学联合主办的儿科专业学术期刊,主要发表国际儿科学领域新进展、新动向、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综述、论著、临床应用研究等,面向的群体为广大各级临床儿科医生及医学生。2、《中国全科医学》创刊于1998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主办的中国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期刊。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临床医学类及生物医学类核心期刊曾获得2009年第四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

儿科护理方面的文章《中国社区医师》应该可以发表吧,不过跟你文章的质量确实是有关的,不如你上西北论文网去问问吧,我上次就是找的他们,后来发了《医学信息》。

英国医学期刊儿童

没有中文版的,《柳叶刀-儿童与青少年健康》(The Lancet Child & Adolescent Health)是一本英国医学期刊。

《英国医学期刊》近日载文透露世卫组织考虑对人体平均每日糖摄入推荐量比原先推荐量减少一半,即从原来推荐糖摄入量占人体总能量消耗的10%减少到5%甚至更少,旨在对抗肥胖和龋齿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糖可快速提供能量,但超量也相对易造成能量囤积、形成脂肪,研究表明肥胖、龋齿甚至糖尿病人的增多确实与糖的经常超量摄入有正相关的影响。专家指出,除了糖果,在菜肴、饮料、糕点等日常食物中“隐形糖”大量存在,不知不觉吃多了是常有的事。尤其是孩子,近年来小胖墩、烂牙仔增多,虽然父母有意识地控制他们吃糖果的数量,但对含糖饮料、饼干、蜜饯和点心中的“隐形糖”却容易忽视。日常该如何控制好糖的摄入量?如何发现食物中的“隐性糖”?应如何认清“甜蜜陷阱”?记者找来专家支招——

世卫建议:日均糖摄入量减半

《英国医学期刊》最近有相关报道透露,世界卫生组织(WHO)新指导原则推荐平均每日糖摄入量应减半。报道称,WHO指导原则草案建议政策制定者应当确保所有添加到食物中的单糖和双糖,或蜂蜜、水果糖浆、果汁和浓缩剂中的单糖和双糖最多应当为人体能量消耗10%,而理论上它应当减少到5%。目前,WHO的意见是糖摄入量应当占人体能量消耗的10%或更少。

WHO营养健康和发展部有关负责人称,起草这一新的指导原则目的在于对抗肥胖和龋齿。肥胖影响全球大约5亿人的健康,并且各年龄组人羣肥胖患病率在不断上升,尤其是低、中等收入国家。而龋齿是最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它的治疗费用占健康预算的5%。但目前仅少数国家达到10%(约50克),该负责人也承认5%(约25克)会是个难以实现的目标。

趋势:国人摄糖量30年升5倍

中国人吃糖多吗?可能很多人都不觉得。但事实上,在全球范围内,糖的消费量逐年上升,有统计指出10年平均增幅达,中国的增势尤为明显。据报道,2002年中国糖业协会有关负责人透露当年国人年均吃糖仅八公斤,不到世界人均消费量的一半,确实算少。

2010年,另有报道显示2008年的一项调查发现,国人人均一年吃掉的糖已达到公斤,与30年前相比整整上升了5倍。若按人均每年摄入公斤算,国人糖摄入量还低于世界人年均超21公斤的消费量,即便如此,平均下来每人每日的摄入也接近克,已高过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天50克的摄入量,跟最近的减半建议量差距更大。当然,这种摄入量因人而异,与不同地区、不同人羣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但总体而言,国人日常糖摄入量如今也不算少了。

观察:

“隐形糖”大量存在

“我平时基本不买糖,吃的糖很少。”很多人这么想。确实,连续吃十颗八颗糖果,或是将十几块方糖泡水中一口气喝下去,不少人会受不了。但这很可能就是我们每天不知不觉摄入的糖量。比如,喝一罐330毫升的可乐,就能摄入约35克的糖;喝一瓶430毫升的果汁,就摄入约45克的糖;几块甜饼干含糖约10克,吃100克雪糕,其中可能就有近20克的糖……

“有人形象地将这种存在于各类食物中的糖称作‘隐形糖’。不是它不存在,而是人们容易忽视它。” 广东药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王晓波教授指出,虽然很多人没有直接吃糖,但生活中的“隐形糖”大量存在。除了这些容易被觉察到的甜味食品,日常烹调中糖还被作为“合百味”配料加入像红烧鱼、红烧肉等菜肴或像老广至爱的“糖水”当中。而在销量一向可观的各种面包、糕点、膨化零食、蜜饯,甚至是西瓜、苹果、橙子等多种健康水果当中,糖的影子也不可忽视。

所以,也许你今天只是喝了一瓶果汁、吃几块饼乾,但摄入的糖量很可能已经超过了50克。

影响:长期摄入过多糖损健康

“糖可快速提供能量,可 *** 大脑分泌多巴胺,缓解人的沮丧情绪。适当摄入没什么不好。”王晓波举例说,比如对于饿过头出现低血糖的人,马上吃几颗糖果,或是喝杯糖水,就能快速缓解症状,这是糖的正面“威力”。

但是,长期糖摄入多了也易造成能量囤积、形成脂肪,研究表明肥胖、龋齿甚至糖尿病人的增多确实与糖的经常超量摄入有正相关的影响。甚至有研究认为,长期摄入过多糖,大脑习惯通过这种 *** 分泌多巴胺,日久成瘾可能改变大脑功能。上述种种过量摄入可能潜在的危害,是世卫组织调整每日人均糖摄入推荐量的初衷。

事实上,一些人均糖摄入明显超过推荐量的国家已采取各种措施在控制这种势头。比如,在成人肥胖率已从18%升至24%的纽约,含糖饮料被卫生官员指认为最大“元凶”。去年3月纽约出台了一项针对含糖软饮料的限制令,限制单份零售饮料的分量。今年2月,加州甚至提出一项议案,据称警示标签内容拟为:“加利福尼亚州安全警告:饮用添加糖分的饮料可引发肥胖症、糖尿病及蛀牙。”

“虽然中国人对糖的消费量远低于美国人,目前这种担忧还不大,但增长势头确实明显。”王晓波指出,尤其近年来小胖墩、烂牙仔增多,虽然父母有意识地控制孩子们吃糖果的数量,但对含糖饮料、饼干、蜜饯和点心中的“隐形糖”却容易忽视。对于嘴馋的孩子来说,一天内喝两瓶饮料,同时吃点糖果、饼乾和面包,再来点话梅、吃些水果,天热时多吃个雪糕,一天糖摄入量超过100克并不出奇。

支招:看懂食物标签认清“陷阱”

“学会估算食品中的‘隐形糖’含量,有助于提醒自己控制糖的摄入量。”王晓波说,其实现在一些甜味食品在标签上列有相关的含糖量。如一些可乐或果汁每100克含糖量在10克左右;一些雪糕也标明每100克含糖量约20克。对于没有标明含糖量的,可参考其碳水化合物含量,碳水化合物也称作糖类化合物。比如一些饮料,其含糖量与碳水化合物含量基本相当。只要消费者多留点心,根据比例自己就能算出吃多少才能避免糖摄入超量。另外,在标签中,跟“糖”有关的各种名词还不少,除了最常见易认的如白糖、砂糖、蔗糖、果糖、葡萄糖,还有玉米糖浆等。如果这些名词排在该款食品成分的前几位,意味着其“隐形糖”的含量可能不少,吃起来应有所节制。

没有中文版,柳叶刀-儿童与青少年健康》(The Lancet Child & Adolescent Health)是一本英国医学期刊。[1]中文名柳叶刀·儿童与青少年健康外文名The Lancet Child & Adolescent Health

儿童版柳叶刀没有中文版本的

顶级医学期刊儿童

两本都很好,都很权威。1、《国际儿科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科大学联合主办的儿科专业学术期刊,主要发表国际儿科学领域新进展、新动向、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综述、论著、临床应用研究等,面向的群体为广大各级临床儿科医生及医学生。2、《中国全科医学》创刊于1998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主办的中国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期刊。

晚睡会影响长高吗? 提到晚睡和长高,就不得不先聊聊将它俩牵扯到一起的纽带——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是由脑垂体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能促进骨骼、内脏和全身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影响脂肪和矿物质代谢,在人体生长发育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在儿童发育过程中,如果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生长障碍,最普遍的现象就是身材比较矮小。 那么传闻说的,“生长激素在晚上 9 点后会有一个分泌高峰期,错过会影响孩子长高”是有科学依据的咯? 并不。 迄今为止,从来没有过一篇在权威期刊发表的相关科研论文得出过这个结论,也没有任何一家权威机构拿出过明晃晃的实验结果,来证明生长激素是“按时间分泌”的。 真正会影响长高的,是这件事 其实,早在 1969 年,世界顶级医学期刊《Science》上就曾发表过一篇非常有意思的研究—— 把一个人的睡觉时间从夜间改为白天,监测其生长激素的分泌规律。 实验发现,无论何时入睡,生长激素的分泌峰值依然在入睡后的一段时间出现,且和慢波睡眠同步。 也就是说,生长激素的分泌跟白天黑夜、几点几刻压根就没关系,真正有关的,是慢波睡眠。这又是个啥呢? 我们总觉得,睡觉好像就是一闭眼一睁眼的事,这一夜仿佛没有过变化,但其实,人体从入睡到醒来,会经历多个睡眠周期。 每个睡眠周期分为非快速眼动期(NREM)和快速眼动期(REM,容易做梦的阶段)。非快速眼动期又细分为 S1~S4 四个睡眠阶段,由浅到深,其中 S3~S4 属于深睡期。 这里的深睡期,就是慢波睡眠。 在每个睡眠周期中,非快速眼动期和快速眼动期的时间比例并不固定。随着夜晚的流逝,深睡眠时间变短,浅睡眠时间增加,直到早晨醒来。 娃晚上9点还不睡,会影响长高吗?开学建议这样调整作息 所以,会影响孩子生长激素分泌的,不是晚睡,大家不用过于焦虑啦。更重要的,是让娃睡得好、睡得够。

儿科学专业北大核心期刊有以下:

1.中华实用儿科临床

是由新乡医学院主管、主办的儿科学类高级学术期刊,为儿科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河南省一级期刊,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波兰《哥...

2.中国实用儿科

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收录,是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儿科学类核心期刊;辽宁省一级期刊、新闻出版总署所评双效期刊、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第二届全国优秀期刊评比中获优秀期刊奖。

3.中国循证儿科

载体现循证医学理念和方法进行儿科学研究的成果为主的学术技术类期刊,同时也适当地介绍循证医学方法学。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获得2006、2008、2010年上海科技期刊审读、质量优秀奖;2009年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

4.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被中国医学文摘(基础医学、外科学、内科学、儿科学、皮肤科学、肿瘤学、放射诊断、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口腔医学、检验与临床、护理学、中医、老年学等)、中国药学文摘(CPA)、中国生物学文摘、中文科技资料...

欧洲儿童医学期刊

答巜柳叶刀-儿童青少年健康》有中文版吗:巜柳叶刀一儿童青少年健康》己有中文版。

全称是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hood,《儿童期疾病档案》,是英国的老牌儿科及儿童健康方面的期刊,创刊已经90年了,是皇家儿科和儿童健康学院以及欧洲儿科学会的官方期刊。关注从围产期至青春期与儿童健康和疾病相关的所有领域,除原创研究文章、评论、临床综述以外,还发表关于临床及政策问题的综述和证据报告。内容涵盖社区儿童保健、公共卫生、流行病学、急症儿科、儿科宣传和伦理等方面。来自中国的文章也不少。还有两本子刊,一本叫ADC:Fetal & Neonatal,一本叫ADC:Education & Practice。三本都是SCI,其中Fetal & Neonatal和ADC本刊差不多能排在全球儿科前十。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 是由美国麻州医学协会( 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评审性质医学期刊(medical journal )和综合性医学期刊,1811年由约翰·柯川博士创办,始称《新英格兰医学与外科期刊》。

1828年,它改为周刊型态出版,也被更名为《波士顿医学与外科期刊》;一百年之后,它就采用现今我们所知道的名称《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期刊内容包含有:主题性之社论,原创性的论文,旁征博引性的评论性文章,即时短篇论文,案例报告,亦有一独特的报导项目称之为《临床医学影像》(Images in Clinical Medicine)。

没有中文版的,《柳叶刀-儿童与青少年健康》(The Lancet Child & Adolescent Health)是一本英国医学期刊。

  • 索引序列
  • 儿童医学期刊
  • 儿童医学论文期刊
  • 英国医学期刊儿童
  • 顶级医学期刊儿童
  • 欧洲儿童医学期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