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红绿色盲医学论文

红绿色盲医学论文

发布时间:

红绿色盲医学论文

红绿色盲是部分色盲里的一部门,可以将其分成红色盲和绿色盲。主演表现为患者不能区分红色和绿色,看成两色调:红、橙、黄、绿看为黄色,青、蓝、紫看为蓝色。

1.红色盲又称第一色盲。红色盲者不能看见光谱中的红色光线 ,在他们看来 ,光谱中的红色端缺一段,光谱就缩短了一段, 只能见由黄至蓝色段 ,而且光谱的亮度也和正常人所见不同:

正常人所见最亮的是在黄色部分(波长约589nm), 红色盲所见光谱中最亮的部分是在黄绿部分。

患者主要是不能辨别红色,对红色与深绿色、蓝色与紫红色以及紫色最易混淆。

2.绿色盲又称第二色盲。患者看到的光谱中最亮部位在橙色部分,中心点约在波长 500nm处。全部光谱呈淡黄色、灰色和蓝色。

患者会把绿色视为灰色或暗黑色,不能分辨淡绿色与深红色、紫色与青蓝色、紫红色与灰色。

称呼由来

色盲一词的出现以及色盲现象的发现还要归功于一位化学奖,没错,就是中学课本上讲的道尔顿。

1794年一天,道尔顿给妈妈买了一双“蓝灰色”的袜子做礼物,妈妈说:“你买的樱桃红色的袜子,让我怎么穿呢?”道尔顿感到很奇怪:袜子明明是蓝灰色的,为什么妈妈说是樱桃红色的呢?疑惑不解的道尔顿拿着袜子问周围的人,其他人都说袜子是樱桃红色的。

第二天道尔顿带着疑惑去医院,医生说他的眼球并没有任何损伤,还告诉他以前也遇到过不能分辨某种颜色的病人,但一直没找到原因。

而后道尔顿经过调查、分析、研究,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因此,色盲又称道尔顿症。

红绿色盲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为什么不能开车?看完心情复杂

我国色盲基因携带者的频率 : 色盲是指缺乏或完全没有辨别色彩的能力。通常说的色盲多是指红绿色盲。面对五色缤纷的世界,人们到底是如何感知它的呢?原来在人的视网膜上有一种感光细胞——锥细胞,它有红、绿、蓝3种感光色素。每一种感光色素主要对一种原色光产生兴奋,而对其余两种原色光产生程度不等的反应。如果某一种色素缺乏,则会产生对此种颜色的感觉障碍,表现为色盲或色弱(辨色力弱)。色盲又分许多不同类型,仅对一种原色缺乏辨别力者,称为单色盲,如红色盲,又称第一色盲,比较多见;绿色盲,称为第二色盲,比第一色盲少些;蓝色盲,即第三色盲,比较少见。如果对两种颜色缺乏辨别力者,称为全色盲,较为罕见。色盲多为先天性遗传所致,少数为视路传导系统障碍所致。一般是女性传递,男性表现。根据统计,男性色盲发病率为5%,而女性则为1%。有先天性色觉障碍者,往往不知其有辨色力异常,多为他人觉察或体检时发现。凡从事交通运输、美术、化学、医药等工作人员必须有正常的色觉,因此,色觉检查就成为服兵役、就业、入学前体检时的常规项目。

红绿色肓并不是你所说的不知道红色是什么样的,绿色是什么样的,而是在他们眼中红色和绿色是一样的.所以分不出红绿来. 找出一些红色和绿色的卡片或者图片或者东西,让他看,问一下他这两个图片的颜色是不是一样的,你可以红红组合,也可以绿绿组合\红绿组合,多试几次,心里肯定会有数的. 像我们体检时用的红绿色肓本就是这个原理了,那上面有好多红色和绿色的点或块,组合的图形,如果是色盲那是分不出红绿的,自然出不知道那个图形是什么样的了.

红绿色盲遗传病论文

伴X隐性遗传病同血友病遗传特点:交叉遗传、隔代遗传、男患多于女患

红绿色盲看到的红绿是灰色和白色,所以会认错。

1、红绿色盲

红绿色盲(daltonism, red-green colorblindness, )是部分色盲,分为红色盲和绿色盲。患者不能区分红色和绿色,看成两色调:长波(红、橙、黄、绿)部分为黄色,短波(青、蓝、紫)部分为蓝色。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成因有争议。

2、发现

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在圣诞节前夕买了一件礼物——一双“棕灰色”的袜子,送给妈妈。妈妈看到袜子后,感到袜子的颜色过于鲜艳,就对道尔顿说:“你买的这双樱桃红色的袜子太鲜艳了,让我怎么穿呢?”道尔顿感到非常奇怪,袜子明明是棕灰色的,为什么妈妈认为这是樱桃红色的呢?疑惑不解的道尔顿又去问弟弟和周围的人,除了弟弟与自己的看法相同以外,被问的其他人都说袜子是樱桃红色的。道尔顿对这件小事没有轻易地放过,他经过认真的分析比较,发现他和弟弟的色觉与别人不同,原来自己和弟弟都是色盲。道尔顿虽然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却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症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为此他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又把色盲症称为道尔顿症。

因为他是色盲

问题一:人类红绿色盲病的遗传方式是 选D 其中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有一个诀窍,女患父必患,母患子必患。也就是女儿有此病则父亲一定有,母亲患有这个病则儿子一定会患! 问题二:红绿色盲属于什么遗传 伴X隐性遗传 红绿色盲决定于X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即红色盲基因和绿色盲基因。男性仅有一条X染色体,因此只需一个色盲基因就表现出色盲。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因此需有一对致病的等位基因,才会表现异常。男传女不传子。 问题三:人类红绿色盲遗传规律 40分 人类绿色盲属于伴X隐性遗传,遗传规律如下: 1、男患多于女患 2、交叉遗传(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 3、隔代遗传 问题四:色盲和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都是伴x隐么 (高中生物,请专业人士回答) 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是伴x隐性遗传,完全色盲则是常染色体遗传,但后者不在高中生物内容的范围,高中生物一些不太规范的辅导资料通常把红绿色盲叫做色盲。 问题五:关于红绿色盲遗传的问题 要视情况而定。 红绿色盲属于伴X隐性遗传。 爸爸是红绿色盲,所以基因型是:XbY;自己没有色盲,所以基因型是:XBXb。 如果你的丈夫正常(XBY),那么宝宝是色盲的概率是:男宝宝几率是1/2;女宝宝几率是0 如果你的丈夫也是色盲(XbY),那么宝宝是色盲的概率是:男宝宝几率是1/2;女宝宝几率是1/2 为了宝宝的健康,建议去正规医院咨询一下,郸做进一步的打算也不迟。祝阖家幸福! 问题六:色盲基因是怎样遗传的? 色盲是一种遗传病,一种先天性色觉障碍疾病。色觉障碍有多种类型,最常见的是红绿色盲。根据三原色学说,可见光谱内任何颜色都可由红、绿、蓝三色组成。如能辨认三原色都为政党人,三种原色均不能辨认都称全色盲。辨认任何一种颜色的能力降低者称色弱,主要有红色弱和绿色弱。如有一种原色不能辨认都称二色视,主要为红色盲与绿色盲。红绿色盲情况极为常见。由于患者从小就没有正常辨色能力,因此不易被发现。一般认为,红绿色盲决定于X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即红色盲基因和绿色盲基因。由于这两对基因在X染色体上是紧密连锁的,因而常用一个基因符号来表示。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是X连锁隐性遗传。男性仅有一条X染色体,因此只需一个色盲基因就表现出色盲。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因此需有一对致病的等位基因,才会表现异常。一个正常女性如与一个色盲男性婚配,父亲的色盲基因可随X染色体传给他们的女儿,不能传给儿子。女儿再把父亲传来的色盲基因传给她的儿子,这种现象称为交叉遗传。因而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患者。由于红绿色盲患者不能辨别红色和绿色,因而不适宜从事美术、纺织、印染、化工等需色觉敏感的工作。如在交通运输中,若工作人员色盲,他们不能辨别颜色信号,就可能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 问题七:红绿色盲是什么染色体上的什么遗传?? 红绿色盲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父亲的红绿色盲基因不遗传给儿子,只能遗传给女儿.母亲则是儿子女儿均有可能.如果儿子有色盲,则一定来自于母亲。儿则均有可能 问题八:色盲出生就能检查出来?是怎样的染色体遗传方式 我非专业人士 第一问无法回答 它是性染色体隐性遗传 特点为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隔代相传或交叉遗传 女病父必病 问题九: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属于 由`于患者从小就`没有正常辨色能力,因此不易被发现,一`般认为,红绿`色盲决定于X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即红色盲基因和绿色盲基因,由于这两对基因在`X染色体上是`紧密连锁的,因而常用一个基因`符`号来表示,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是X连锁隐性遗传,男性仅有一条X染色体,因此只需一个色盲基因就`表现出色盲,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因此需有一对致病的等位基因,才会表现异常,一个`正常女性如与一个色盲男性婚`配,父亲的色盲基因可随X染色体传给他们的女儿,不能传给儿子,女儿再把父亲传来的色盲基因传给她的儿子,这种现`象称为交叉遗传,因而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患者。` 合-肥-普-瑞--

人类红绿色盲病论文

许多人担心红绿色盲(弱)不能分辨红绿灯,其实,大多数红绿色盲患者同样能够正确分辨出红绿灯。因为,标准化的绿灯中是加有蓝光的,而且亮度上也会有所不同,加上一般他们会有固定的位置,因此,红绿色盲(弱)患者并不是不能完全识别红绿灯,只是不适合从事运输行业。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用15种不同深浅的黄褐色,让色觉正常的人和绿色弱的人分别进行辨别。经过测试,科学家发现,对于普通人来说,这15种黄褐色几乎没什么差别,而对绿色弱的人来说,辨别这些颜色就如同正常色觉的人辨别红色和绿色一样得心应手,虽然他们无法准确地识别绿色。也许,所谓的色盲色弱不能算作缺陷,他们只不过具有跟我们不一样的眼睛罢了。他们的世界同样充满了色彩,只是这些色彩的种类与大多数人不同。色盲色弱者的感光细胞在视网膜里,有两种感光细胞帮助我们看到东西: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它们把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神经传入大脑中处理。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承担着不同的功能。视杆细胞位于视网膜周边,它敏感性高,但不能分辨颜色,主要负责夜间视物。所以,在黑暗的屋子里,我们也能看到东西,只是有些模糊不清,缺乏细节和色彩。但是,如果缺乏了视杆细胞,人们在黑暗中将伸手不见五指,寸步难行。视锥细胞位于视网膜中央,承担着我们的中心视力及辨色功能。它分为三类细胞,与绘画的三原色“红、黄、蓝”不同,视锥细胞分别识别“红、绿、蓝”三原色。三原色就像一个调色盘,通过每种颜色不同的强度,组合成我们所能看到的13 000种不同的颜色。可是,如果先天带有色盲遗传基因,视锥细胞无法正常工作,或后天因外伤、疾病引起的传递视觉信号的视神经通路受伤,致使完全丧失对三原色其中的一种、两种或全部的识别能力,就称之为色盲。如果因为携带色弱基因,或偏食缺乏维生素A、动物性蛋白质,各种因素引起的营养不良,化学污染及药物中毒,眼底视网膜视神经病变等原因,使得视锥细胞虽没有被完全破坏,但功能有所降低,那么,这部分人群虽然能分辨所有的颜色,但是其对某种颜色指认能力较差,表现为辨别需要较长的时间,或者对接近的颜色指认迟疑不定或有失误,这种情况就称之为色弱。色盲色弱细分型色盲色弱又分许多不同类型:全色盲:对三原色都不能辨认者称为全色盲,又称完全性视锥细胞功能障碍。全色盲非常罕见,美国的发病率约为1/33 000,我国仅有个别病例报告。蓝黄色盲(色弱):识别蓝色的视锥细胞缺损或功能低下,就会导致蓝色盲或蓝色弱,蓝色盲也称蓝黄色盲。蓝色盲也很罕见,在英国的发病率为1/13 000~1/65 000。红绿色盲(色弱):识别红色或绿色的视锥细胞缺损或功能低下,会导致红色盲(色弱)或绿色盲(色弱),临床上统称为红绿色盲(色弱),是最常见的色盲。我们平常说的色盲,一般就是指红绿色盲。每种色盲遗传方式不同色盲患者的孩子是不是一定也是色盲? 为什么许多色盲患者的父母都能正确分辨色彩呢? 原来,每种色盲的遗传方式都是不同的。全色盲:全色盲的遗传方式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男女的发病率没有差异。只有父母都携带有色盲基因,且后代必须同时从父母双方继承两条全色盲基因,才会成为全色盲;如果仅继承了一条,而另一条是正常非色盲基因的话,将与普通人无异。所以,全色盲的父母通常都是色觉正常的隐性基因携带者。蓝色盲(色弱): 蓝色盲的遗传方式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即只要其中一条基因是蓝色盲基因,就会发病。也就是说蓝色盲患者的父母,至少有一人肯定是蓝色盲,但其后代也有可能不携带此基因而完全正常。红绿色盲(色弱):作为最常见的色盲人群,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是X-连锁隐性遗传。这种遗传方式通常是女性携带,男性发病。所以,男性的发病率比女性高得多。色盲色弱者可以拥有美好的生活色觉异常患者在社会许多职业、工种的选择上受到一定限制。色觉异常患者如果从事某些职业,可能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具有危险性。发生在1875年瑞典拉格伦的列车相撞事故,就是由于火车司机是色盲,他判断信号灯颜色失误而酿成惨祸。因此,自从那时起,色觉检查就成为所有从事驾驶工作人员的必查项目。不仅是从事驾驶的人员,还包括艺术、设计、印染、建筑、地质、检验、医药学、化工、刑侦等许多职业,也都对色觉检查有所要求。但是,这并不是说色觉异常者就不能正常工作了。通常,文学、史学、语言、文秘、财经等不需辨别颜色的工作,仍是一些色盲(弱)者可供选择且可以大有作为的职业。发现色盲的约翰�9�9道尔顿自身就是红绿色盲,但他同时也是18世纪著名的英国化学家,近代原子理论的创始人。人们为了纪念他,至今还把他的名字作为原子量的单位。色盲者孕期可做基因检测全色盲患者由于只有视杆细胞工作,而视杆细胞对光线特别敏感,暴露在强光下会瞬间暂时性失明,因此出门随身携带一副墨镜是十分必要的。饮食均衡、避免偏食与营养不良、避免接触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定期眼科体检,是避免后天继发性色盲的主要方法。色盲色弱患者如何优生优育呢? 对于最常见的红绿色盲患者,如果选择同样是红绿色盲的伴侣,则孩子一定是色盲。如果伴侣是正常人,则男性患者最好选择生男孩,将会是正常男孩,如果生女孩则全部是基因携带者;而女性患者应当选择生女孩,因为生女孩一半的概率是色觉正常的携带者,如果生男孩则一半的概率会是色盲患者。另外,各种色盲患者怀孕期间也可以在产前通过羊水做基因检测,以确定后代是否携带色盲基因及是否患病。

1794年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道尔顿(1766~1844)在曼彻斯特教数学和哲学。

在他母亲70岁生日那天(一说为1793年圣诞节那天),道尔顿给老人家买了一双蓝色的袜子,高高兴兴地给母亲送去,作为生日礼物。母亲接过一看,愣住了,说:“孩子,你给妈买礼物,妈很高兴,但这么鲜嫩的颜色怎么穿得出去啊?”道尔顿听了很惊奇,回答说:“妈,这是一双蓝色的袜子,正适合您,您怎么说颜色很鲜嫩呢?”母亲回答说:“这哪里是蓝色,这是樱桃红色啊!”一个说是蓝色,一个却说是樱桃红色,真是说不清。

只好叫来弟弟当“裁判”,弟弟也说是蓝色,可老人家还坚持说是樱桃红色。于是道尔顿又叫来街坊四邻,但他们都说是樱桃红。道尔顿顿时纳闷起来:为什么同一种颜色由不同的人看,会“变”成不同颜色呢?

这时,道尔顿又回想起以前类似的情况。小时候一年的秋天,他和小伙伴到苹果园摘苹果吃,其他人都摘红的熟透的吃,而他却摘青的吃,酸得难以入口,小伙伴都笑他。又有一次,一队穿红色军装的士兵从街上走过,他说军装是暗灰色。1792年夏,他看到白天本来是蓝色的天竺葵花,却变成暗红色,一连几天都如此……

想到这些情景,道尔顿越发纳闷起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道尔顿是个有心人,他没有在这一怪异现象面前止步,而是对此进行认真研究,最后得出结论:他和弟弟都患有一种病——色盲病。他还专门写出了《论色盲病》的论文。

可见,色盲病和色盲病人都是道尔顿偶然发现的。由于色盲病是道尔顿最早发现的,所以后人又把它称为“道尔顿病”。

色盲病患者一般有5种。缺乏辨别红色能力者叫“红色盲”;不能辨别绿色者叫“绿色盲”;不能辨别紫色者叫“紫色盲”;红绿两色都不能辨别者叫“全色盲”。“全色盲”很少见。色盲是怎样发生的,目前还不清楚,一般认为是先天遗传造成的,即父母有色盲,其孩子就有可能是色盲。至于因视神经或视网膜得病引起的则很少见。男的比女的患色盲多5~6倍,这是因为先天遗传有规律性,例如:父母若都有色盲,则其儿子必定是色盲,而女儿则是带色盲病者,不一定是色盲。所谓带色盲者,就是本人没有色盲,但婚后所生儿子半数有色盲,女儿则半数是带色盲者。所以男色盲比女色盲多。色盲病人不宜从事有关辨别颜色的工作。1875年瑞典发生过一起火车互撞事故,就是因火车司机是一位色盲病人所造成的,从此这种病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目前,还没有治疗色盲的好办法。

因为他是色盲

一种先天性色觉障碍疾病。色觉障碍有多种类型,最常见的是红绿色盲。根据三原色学说,可见光谱内任何颜色都可由红、绿、蓝三色组成。如能辨认三原色都为正常人,三种原色均不能辨认都称全色盲。辨认任何一种颜色的能力降低者称色弱,主要有红色弱和绿色弱。如有一种原色不能辨认都称二色视,主要为红色盲与绿色盲。红绿色盲情况极为常见。由于患者从小就没有正常辨色能力,因此不易被发现。一般认为,红绿色盲决定于X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即红色盲基因和绿色盲基因。由于这两对基因在X染色体上是紧密连锁的,因而常用一个基因符号来表示。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是X连锁隐性遗传。男性仅有一条X染色体,因此只需一个色盲基因就表现出色盲。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需有一对致病的等位基因,才会表现异常。因而色盲患者中男性远多于女性。一个正常女性如与一个色盲男性婚配,父亲的色盲基因可随X染色体传给他们的女儿,不能传给儿子。女儿再把父亲传来的色盲基因传给她的儿子,这种现象称为交叉遗传。由于红绿色盲患者不能辨别红色和绿色,因而不适宜从事美术、纺织、印染、化工等需色觉敏感的工作。如在交通运输中,若工作人员色盲,他们不能辨别颜色信号,就可能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 器官的话是眼,详细点是视网膜,再详细是视锥细胞。 视锥细胞(cone cell):细胞形态与视杆细胞近似。视锥细胞胞体位于外核层的外侧份,细胞核较大,染色较浅。视锥也分内节和外节。外节的膜盘大多与细胞膜不分离,顶部膜盘也不脱落,膜盘上嵌有能感受强光和色觉的视色素,由内节不断合成和补充。人和绝大多数哺乳动物有三种视锥细胞,分别有红敏色素、蓝;蓝敏色素和绿敏色素,也由11-顺视黄醛和视蛋白组成,但视蛋白的结构与视杆细胞的不同。如缺少感红光(或绿光)的视锥细胞,则不能分辨红(或绿)色,为红(或绿)色盲。视锥细胞的内突末端膨大呈足状,可与一个或多个双极细胞的树突以及水平细胞形成突触。 人的一只眼球内约有12000万个视杆细胞和700万个视锥细胞。在黄斑中央凹处只有视锥细胞,无视杆细胞,在中央凹的边缘才开始有视杆细胞,再向外,视杆细胞逐渐增多,视锥细胞则逐渐减少。 先天性色觉障碍通常称为色盲,它不能分辩自然光谱中的各种颜色或某种颜色。而对颜色的辨别能力差的则称色弱,它与色盲的界限一般不易严格区分,只不过轻重程度不同罢了。色盲又分为全色盲和部分色盲(红色盲、绿色盲、蓝黄色盲等)。色弱包括全色弱和部分色弱(红色弱、绿色弱、蓝黄色弱等)。 1.全色盲 属于完全性视锥细胞功能障碍,与夜盲(视杆细胞功能障碍)恰好相反,患者尤喜暗、畏光,表现为昼盲。七彩世界在其眼中是一片灰暗,如同观黑白电视一般,仅有明暗之分,而无颜色差别。而且所见红色发暗、蓝色光亮、此外还有视力差、弱视、中心性暗点、摆动性眼球震颤等症状。它是色觉障碍中最严重的一种,患者较少见。 2.红色盲 又称第一色盲。患者主要是不能分辨红色,对红色与深绿色、蓝色与紫红色以及紫色不能分辨。常把绿色视为黄色,紫色看成蓝色,将绿色和蓝色相混为白色。曾有一老成持重的中年男子买了件灰色羊毛衫,穿上后招来嘲笑,原来他是位红色盲患者,误红色为灰色。早年还有过报道,一红色盲患者当了火车司机,因看错了信号而造成火车相撞。 3.绿色盲 又称第二色盲,患者不能分辨淡绿色与深红色、紫色与青蓝色、紫红色与灰色,把绿色视为灰色或暗黑色。一美术训练班上有位画画得很好的小朋友,总是把太阳绘成绿色,树冠、草地绘成棕色,原来他是绿色盲患者。临床上把红色盲与绿色盲统称为红绿色盲,患者较常见。我们平常说的色盲一般就是指红绿色盲。 4.蓝黄色盲 又称第三色盲。患者蓝黄色混淆不清,对红、绿色可辨,较少见。 5.全色弱 又称红绿蓝黄色弱。其色觉障碍比全色盲程度要低,视力无任何异常,也无全色盲的其它并发症。在物体颜色深且鲜明时,则能够分辨;若颜色浅而不饱和时,则分辨困难。患者也少见。 6.部分色弱 有红色弱(第一色弱)、绿色弱(第二色弱)和蓝黄色弱(第三色弱)等,其中红绿色弱较多见,患者对红、绿色感受力差,照明不良时,其辨色能力近于红绿色盲;但物质色深、鲜明且照明度佳时,其辨色能力接近正常。 色盲(弱)患者生来就没有正确的辨色能力,并且以为别人也和自己一样,故不能自觉有病,许多色盲患者眼部检查也无异常发现。当红、绿色彩特别明显或单一出现时,患者往往凭借独特的经验加以区分,因此色盲(弱)只有通过专门的色觉检查才能判定。色觉检查的方法一般有色盲检查镜、色盲检查灯、假同色表(色盲检查表)和彩色绒线束等。在招工、招生体检中常用假同色表和彩色绒线束进行色觉检查。 研究表明,色盲这种病能够遗传,通常男多于女,发生率在我国男性约为5%~8%、女性~1%;日本男性约为4%~5%、女性;欧美男性8%、女性。患者在生活上有诸多不便,在择业上受到不少限制。自道尔顿发现色盲以来,它一向被认为是不治之症。而今在我国和日本,红绿色盲(弱)的治疗已取得可喜进展,给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相信彻底征服这种“不治之症”将为时不远了。【色盲治疗】:穴位与指压法指压位于眼球正中央下2厘米处的“四白”,能提高眼睛机能。指压时,一面吐气一面用食指强压6秒钟。指压时睁眼指压和闭眼指压均可。 睁眼指压时,能明确判断色彩,闭眼指压时,能治疗视力异常、假性近视。如果是患有强烈色彩异常的话,应重点的强压眼下。 不断进行这种指压的话,会逐渐祛除色觉异常。早上在洗脸镜前不妨指压一次,女性以夜间卸装后指压为宜。 色盲矫正镜-矫正色盲的有效途径 色盲矫正镜的原理,为根据补色拮抗,在镜片上进行特殊镀膜,产生截止波长的作用,对长波长者可透射,对短波长者发生反射。戴色盲眼镜,可使原来色盲图本辨认不清的变为能正确辨认。达到矫正色觉障碍的效果。 色盲矫正镜分隐形眼镜式和普通宽架式菲士康色盲矫正隐性眼镜对红色盲和绿色盲均有卓著的矫正效果,是目前市场上表现最优秀的色盲矫正隐形眼镜。参考资料:

红绿色盲遗传病的论文

红绿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如果一个色觉正常的女性纯合子和一个男性红绿色盲患者结婚,在他们的后代中,儿子的色觉都正常;女儿虽表现正常,但由于从父亲那里得到了一个红绿色盲基因,因此都是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如果女性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和一个色觉正常的男性结婚,在他们的后代中,儿子有1/2正常,1/2为红绿色盲;女儿都不是色盲,但有1/2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在这种情况下,儿子的色盲症是从母亲那里遗传来的。如果一个女性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和一个男性红绿色盲患者结婚,在他们的后代中,儿子有1/2正常,1/2为红绿色盲;女儿有1/2为红绿色盲,1/2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 。如果一个女性红绿色盲患者和一个色觉正常的男性结婚,在他们的后代中,儿子都是红绿色盲;女儿虽表现正常,但由于从母亲那里得到了一个红绿色盲基因,因此都是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通过对以上四种婚配方式的分析,可以看出,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这种遗传特点,在遗传学上叫做交叉遗传。

因为他是色盲

红绿色盲是部分色盲,分为红色盲和绿色盲。患者不能区分红色和绿色,看成两色调:长波部分为黄色,短波部分为蓝色。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人类红绿色盲属于伴X隐性遗传,遗传规律如下:1、男患多于女患2、交叉遗传(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3、隔代遗传

关于红绿色盲病的论文

1794年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道尔顿(1766~1844)在曼彻斯特教数学和哲学。

在他母亲70岁生日那天(一说为1793年圣诞节那天),道尔顿给老人家买了一双蓝色的袜子,高高兴兴地给母亲送去,作为生日礼物。母亲接过一看,愣住了,说:“孩子,你给妈买礼物,妈很高兴,但这么鲜嫩的颜色怎么穿得出去啊?”道尔顿听了很惊奇,回答说:“妈,这是一双蓝色的袜子,正适合您,您怎么说颜色很鲜嫩呢?”母亲回答说:“这哪里是蓝色,这是樱桃红色啊!”一个说是蓝色,一个却说是樱桃红色,真是说不清。

只好叫来弟弟当“裁判”,弟弟也说是蓝色,可老人家还坚持说是樱桃红色。于是道尔顿又叫来街坊四邻,但他们都说是樱桃红。道尔顿顿时纳闷起来:为什么同一种颜色由不同的人看,会“变”成不同颜色呢?

这时,道尔顿又回想起以前类似的情况。小时候一年的秋天,他和小伙伴到苹果园摘苹果吃,其他人都摘红的熟透的吃,而他却摘青的吃,酸得难以入口,小伙伴都笑他。又有一次,一队穿红色军装的士兵从街上走过,他说军装是暗灰色。1792年夏,他看到白天本来是蓝色的天竺葵花,却变成暗红色,一连几天都如此……

想到这些情景,道尔顿越发纳闷起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道尔顿是个有心人,他没有在这一怪异现象面前止步,而是对此进行认真研究,最后得出结论:他和弟弟都患有一种病——色盲病。他还专门写出了《论色盲病》的论文。

可见,色盲病和色盲病人都是道尔顿偶然发现的。由于色盲病是道尔顿最早发现的,所以后人又把它称为“道尔顿病”。

色盲病患者一般有5种。缺乏辨别红色能力者叫“红色盲”;不能辨别绿色者叫“绿色盲”;不能辨别紫色者叫“紫色盲”;红绿两色都不能辨别者叫“全色盲”。“全色盲”很少见。色盲是怎样发生的,目前还不清楚,一般认为是先天遗传造成的,即父母有色盲,其孩子就有可能是色盲。至于因视神经或视网膜得病引起的则很少见。男的比女的患色盲多5~6倍,这是因为先天遗传有规律性,例如:父母若都有色盲,则其儿子必定是色盲,而女儿则是带色盲病者,不一定是色盲。所谓带色盲者,就是本人没有色盲,但婚后所生儿子半数有色盲,女儿则半数是带色盲者。所以男色盲比女色盲多。色盲病人不宜从事有关辨别颜色的工作。1875年瑞典发生过一起火车互撞事故,就是因火车司机是一位色盲病人所造成的,从此这种病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目前,还没有治疗色盲的好办法。

许多人担心红绿色盲(弱)不能分辨红绿灯,其实,大多数红绿色盲患者同样能够正确分辨出红绿灯。因为,标准化的绿灯中是加有蓝光的,而且亮度上也会有所不同,加上一般他们会有固定的位置,因此,红绿色盲(弱)患者并不是不能完全识别红绿灯,只是不适合从事运输行业。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用15种不同深浅的黄褐色,让色觉正常的人和绿色弱的人分别进行辨别。经过测试,科学家发现,对于普通人来说,这15种黄褐色几乎没什么差别,而对绿色弱的人来说,辨别这些颜色就如同正常色觉的人辨别红色和绿色一样得心应手,虽然他们无法准确地识别绿色。也许,所谓的色盲色弱不能算作缺陷,他们只不过具有跟我们不一样的眼睛罢了。他们的世界同样充满了色彩,只是这些色彩的种类与大多数人不同。色盲色弱者的感光细胞在视网膜里,有两种感光细胞帮助我们看到东西: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它们把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神经传入大脑中处理。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承担着不同的功能。视杆细胞位于视网膜周边,它敏感性高,但不能分辨颜色,主要负责夜间视物。所以,在黑暗的屋子里,我们也能看到东西,只是有些模糊不清,缺乏细节和色彩。但是,如果缺乏了视杆细胞,人们在黑暗中将伸手不见五指,寸步难行。视锥细胞位于视网膜中央,承担着我们的中心视力及辨色功能。它分为三类细胞,与绘画的三原色“红、黄、蓝”不同,视锥细胞分别识别“红、绿、蓝”三原色。三原色就像一个调色盘,通过每种颜色不同的强度,组合成我们所能看到的13 000种不同的颜色。可是,如果先天带有色盲遗传基因,视锥细胞无法正常工作,或后天因外伤、疾病引起的传递视觉信号的视神经通路受伤,致使完全丧失对三原色其中的一种、两种或全部的识别能力,就称之为色盲。如果因为携带色弱基因,或偏食缺乏维生素A、动物性蛋白质,各种因素引起的营养不良,化学污染及药物中毒,眼底视网膜视神经病变等原因,使得视锥细胞虽没有被完全破坏,但功能有所降低,那么,这部分人群虽然能分辨所有的颜色,但是其对某种颜色指认能力较差,表现为辨别需要较长的时间,或者对接近的颜色指认迟疑不定或有失误,这种情况就称之为色弱。色盲色弱细分型色盲色弱又分许多不同类型:全色盲:对三原色都不能辨认者称为全色盲,又称完全性视锥细胞功能障碍。全色盲非常罕见,美国的发病率约为1/33 000,我国仅有个别病例报告。蓝黄色盲(色弱):识别蓝色的视锥细胞缺损或功能低下,就会导致蓝色盲或蓝色弱,蓝色盲也称蓝黄色盲。蓝色盲也很罕见,在英国的发病率为1/13 000~1/65 000。红绿色盲(色弱):识别红色或绿色的视锥细胞缺损或功能低下,会导致红色盲(色弱)或绿色盲(色弱),临床上统称为红绿色盲(色弱),是最常见的色盲。我们平常说的色盲,一般就是指红绿色盲。每种色盲遗传方式不同色盲患者的孩子是不是一定也是色盲? 为什么许多色盲患者的父母都能正确分辨色彩呢? 原来,每种色盲的遗传方式都是不同的。全色盲:全色盲的遗传方式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男女的发病率没有差异。只有父母都携带有色盲基因,且后代必须同时从父母双方继承两条全色盲基因,才会成为全色盲;如果仅继承了一条,而另一条是正常非色盲基因的话,将与普通人无异。所以,全色盲的父母通常都是色觉正常的隐性基因携带者。蓝色盲(色弱): 蓝色盲的遗传方式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即只要其中一条基因是蓝色盲基因,就会发病。也就是说蓝色盲患者的父母,至少有一人肯定是蓝色盲,但其后代也有可能不携带此基因而完全正常。红绿色盲(色弱):作为最常见的色盲人群,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是X-连锁隐性遗传。这种遗传方式通常是女性携带,男性发病。所以,男性的发病率比女性高得多。色盲色弱者可以拥有美好的生活色觉异常患者在社会许多职业、工种的选择上受到一定限制。色觉异常患者如果从事某些职业,可能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具有危险性。发生在1875年瑞典拉格伦的列车相撞事故,就是由于火车司机是色盲,他判断信号灯颜色失误而酿成惨祸。因此,自从那时起,色觉检查就成为所有从事驾驶工作人员的必查项目。不仅是从事驾驶的人员,还包括艺术、设计、印染、建筑、地质、检验、医药学、化工、刑侦等许多职业,也都对色觉检查有所要求。但是,这并不是说色觉异常者就不能正常工作了。通常,文学、史学、语言、文秘、财经等不需辨别颜色的工作,仍是一些色盲(弱)者可供选择且可以大有作为的职业。发现色盲的约翰�9�9道尔顿自身就是红绿色盲,但他同时也是18世纪著名的英国化学家,近代原子理论的创始人。人们为了纪念他,至今还把他的名字作为原子量的单位。色盲者孕期可做基因检测全色盲患者由于只有视杆细胞工作,而视杆细胞对光线特别敏感,暴露在强光下会瞬间暂时性失明,因此出门随身携带一副墨镜是十分必要的。饮食均衡、避免偏食与营养不良、避免接触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定期眼科体检,是避免后天继发性色盲的主要方法。色盲色弱患者如何优生优育呢? 对于最常见的红绿色盲患者,如果选择同样是红绿色盲的伴侣,则孩子一定是色盲。如果伴侣是正常人,则男性患者最好选择生男孩,将会是正常男孩,如果生女孩则全部是基因携带者;而女性患者应当选择生女孩,因为生女孩一半的概率是色觉正常的携带者,如果生男孩则一半的概率会是色盲患者。另外,各种色盲患者怀孕期间也可以在产前通过羊水做基因检测,以确定后代是否携带色盲基因及是否患病。

约翰·道尔顿

答案: 约翰·道尔顿. 在一个圣诞节前夕,道尔顿给他的妈妈买了一双“棕灰色”的袜了做为圣诞节的礼物。当妈妈看到袜子时,感到袜子的颜色过于鲜艳,就对道尔顿说:“你买的这双樱桃红色的袜子,让我怎么穿呢?”道尔顿感到非常奇怪:袜子明明是棕灰色的,为什么妈妈说是樱桃红色的呢?疑惑不解的道尔顿拿着袜子又去问弟弟和周围的人,除了弟弟与自己的看法相同以外,被问的其他人都说袜子是樱桃红色的,道尔顿对这件小事没有轻易地放过,他经过认真的分析比较,发现他和弟弟的色觉与别人不同。原来,自己和弟弟都是色盲。道尔顿虽然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却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为此他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又把色盲症称为道尔顿症。经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的色觉,可以分为色觉正常和色觉障碍,根据三原色学说,可见光内任何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色组成的,在医学上,对能够辨认三原色的人,称为三色视,这种人的辨色能力完全正常,而对完全不能辨认某种颜色的人,称为色盲症患者。在色盲症患者中,如果有一种原色不能辨认,称为二色视,这种人主要表现为红色盲和绿色盲;如果三种原色都不能辨别,称为全色盲。如果某人对颜色的辨认能力比较低,称为色弱,在色弱患者中,也主要是红色弱和绿色弱,蓝色盲与蓝色弱很少见。所以,色盲障碍主要是先天性全色盲(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先天性红绿色盲与色弱。

  • 索引序列
  • 红绿色盲医学论文
  • 红绿色盲遗传病论文
  • 人类红绿色盲病论文
  • 红绿色盲遗传病的论文
  • 关于红绿色盲病的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