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与湿气关系研究论文

皮肤病与湿气关系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皮肤病与湿气关系研究论文

当然是有关系的。这不一定是干燥导致的,很有可能是细菌导致的,也有可能是缺乏维生素。

是湿气重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消化道的表现,常常会出现食欲不振,餐后的饱胀不适,舌苔白厚,还有大便的溏滞不爽;第二,湿气重的人会表现为食欲的减退;第三,很多的病人因为湿气的过重,会出现四肢的倦怠;第四,湿气过重的病人还会出现一些除了消化道以外的症状,比如皮肤病,包括湿疹、荨麻疹等等;第五,湿气重还会出现嗜睡,肌肉的酸痛;第六,潮湿的天气还会让人的精神不振,恶心呕吐,也是湿热内蕴导致的症状。所以,湿气重出现的时候,一定要区分它是外湿还是内湿,针对病因,更好的去预防。 望采纳!!!!

荨麻疹是由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暂时性、局限性和水肿性发疹。出荨麻疹后,通畅来说病情并不严重,很多时候不需特别处理自行可缓解,但是也有情况严重的可导致窒息。荨麻疹的病因比较复杂,对于那些慢性荨麻疹的患者来说,一般不好找出具体引发的原因。体内湿气重有可能也是诱发荨麻疹的一大因素。

荨麻疹可分为慢性和急性荨麻疹两大类,日常生活中比较多见的是急性寻麻疹。可表现为:先觉得皮肤瘙痒、继而出现大小形态不一样的风团,这种风团颜色偏淡红或者是苍白色,但这种风团可在几分钟或者是十几分钟内消退,不留任何痕迹,不过可反复的发作。全身各处都可发病,累及皮肤就会出现风团样疙瘩;而出现在胃肠道黏膜可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的情况;累及呼吸道则可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甚至窒息。严重的情况会发生休克。

1、食物因素;有些人对鱼虾蟹或者是一些水果蔬菜有过敏的情况,那么当吃了这些东西的时候会出现荨麻疹。

2、吸入物过敏;多数患有荨麻疹的患者,会出现在春季,因为春季空气中会漂浮很多花粉、尘螨等,当这些人吸入这些过敏原的时候,就会发生荨麻疹的情况。

3、药物;有些可以产生变态反应的药物可导致荨麻疹的发生。

4、其他因素;比如当机体受到一些蚊虫的叮咬,受到细菌病毒的感染,皮肤受到光线刺激,情绪紧张与波动等这些都可成为荨麻疹出现的诱因。

总的来说,荨麻疹的出现多数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病症,从而导致机体出现过敏症状。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注意避免去接触一些使自己过敏的物质,这样可以减少荨麻疹发生的几率。

体内湿气重一定要重视起来:夏季气温升高,空气中的湿度增加,人体内的汗液发散不顺畅,闷热,潮湿的天气容易使人乏力,犯困。这就是湿气的表现!体内湿气重会导致皮肤容易出油,头发油腻,口臭,皮肤暗沉无光泽,体内毒素排不出去,脸上出现痘痘粉刺,背上长痘,肥胖等等,如何排湿气呢?平时应多运动锻炼,增加体内新陈代谢,喝点养生粥,红豆薏米茶之类的去除湿气,一定要坚持才会有效果哦。

气血水与皮肤病的关系论文

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其身体健康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健康的生活可以使人平安长寿,免患许多疾病;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则会给人们带来疾病。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论文篇1 一、摘要 由于我自己平时比较关注养身,也很注意身体健康,但对于这些了解的不多,自己想多知道一些相关方面的内容。所以这学期选了《健康与疾病》这门课,上了后觉得真的很有益,对平时生活和健康能给很多指导。 这门课是由医学院开的,来给我们上课的老师都很不错,分别给我们讲了他么自己从事的领域的相关知识。我自己对中医这方面比较感兴趣,所以就选了这个方面,写一下我上了这门课的收获。 中医这个概念来自中国传统医学,它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传统医学科学,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中医是我国最早的医疗行为,起源于手的进化,按摩是最早的医疗行为→外治法。其特点是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其理论体系属于古代的哲学范畴。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象、经络、运气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我对中医的理解:一、中医简介,主要从起源、特点、哲学基础几个方面阐述;二、阴阳五行学说,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三、藏象学说:概论、肝脏、精气血精液、体质几方面;四、病因病机主要是外因、内因等;五、中医治疗 方法 ,有中药、针灸、推拿艾灸、火罐;六、针灸学基础,主要有筋络、腧穴、十四经血、经外奇穴;七、四诊,即指望闻问切。 二、正文 (一)、中医简介 中医这个概念来自中国传统医学,它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传统医学科学,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具有科学、系统、完整、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数千年沧桑巨变,现在依然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乃至世界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优秀 传统 文化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最早的医疗行为,起源于手的进化,按摩是最早的医疗行为→外治法。其特点是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其哲学基础: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界和人类思维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我国古代创立的哲学体系主要是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正是在这个朴素唯物论和辨证法的哲学思想指导下构成的理论体系,并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因此,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属于古代的哲学范畴。 (二)、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的总称。阴阳五行学说自引入中国传统医学领域后,逐渐成为其解释人类生命的起源、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思想武器,并用以分析、归纳疾病的本质与类型,从而成为中医学指导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轴心,贯穿于中医学理论的各个方面,并通过古人的不断探索和完善,逐渐构筑成一套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基本特点的中医学理论 体系,促进和推动着中医学的发展,因此说明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阴阳五行学说不是神秘的玄学,它是古人建立在观察事实基础上的具有科学内涵的理论。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所以其用到的一些概念也是对立的。阴阳的属性特征具有普遍性、相关性、相对性和可分性。 但其两者之间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阴阳对立制约,最终达到对立与制约的动态平衡。将中医应用于医学能帮助人医治疾病。阴阳中的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这五行各有特点,均处于运动变化中。五行学说将五脏分别归属于五行: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并以五行来说明各脏的生理特性。 (三)、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是研究藏象的概念内涵,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脏腑之间、脏腑与形体官窍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藏,是指隐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即内脏。象,其涵义有二:一指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其二指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现象,也是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腑脏、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研究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二是研究精、气、血、津液、神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脏腑的关系。五脏包括心、肺、脾、肝、肾,六腑指的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府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个脏器组织。精、气、血、津液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体质的“体”,指形体、身体,可引申为躯体和生理;“质”指特质、性质。体质是禀受于先天,调养于后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等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它充分体现出中医学“形神合一”的体质观。体质的形成是机体内外环境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个方面密切相关。偏阳体质:是偏于亢奋、偏热、多动等特性的体质。偏阴体质:是偏于抑制、偏寒、多静等特性的体质。阴阳平和体质:是功能较为协调的体质类型。 (四)、病因病机 病因——泛指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分为外因、内因、其他因素。外因包括六淫、疠气;内因包括七情、饮食失宜、劳逸失度;其他原因有痰饮、淤血。病机包括正邪盛衰、阴阳失调、气机失常,这些均会影响人体的正常运行。 (五)、中药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方法,有中药、针灸、推拿艾灸、火罐。中药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中草药,几乎未经加工的原生态的,这个与西药是相对的。中药可内服,外用、注射、外栓。针灸有治疗周围神经损伤、颅脑脊髓损伤、运动系统创伤、疼痛的功效。推拿是指在人体一定部位,运用各种不同手法和进行特定性肢体活动来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六)、针灸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串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生理功能:阐释病理:发生病变时,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如心火可循经下移于小肠,而小肠有热亦可上熏于心。如足厥阴肝经抵小腹,布胁肋,故肝气郁结,常见两胁及小腹胀痛等。 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调节机能平衡,感应传导的 作用。指导诊断 在临床上,可根据疾病症状出现的部位,结合经络的循行走向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如两胁痛,多是肝胆病变;前额部疼痛,多与阳明经病有关等。如肺病时可在肺俞穴出现结节或中府穴有压痛;肠痈可在阑尾穴有压痛等。治疗预防:如针灸、按摩、针刺麻醉、耳针、电针、穴位埋线、穴位结扎等治疗方法。临床可根据药物的归经,选择相应的药物。如太阳经头痛,选用羌活、蒿本等。调理经络方法预防疾病。如常灸足三里穴可强壮身体、防病;灸风门可预防感冒;常点按养老穴可美容肌肤和明目等。腧穴→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与“输”义同,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的意思。某些特殊的穴位会有特殊的意义, 是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法。基本原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皮、肉、脉、筋、骨、经络与脏腑息息相关,以脏腑为中心,通过经络通联内外,因而通过审察外部征象,探求疾病的本质。 (七)、四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全身和局部表现、舌象及排出物等,以收集病情资料的诊察方法。闻诊主要从声音、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几个方面。问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地询问,了解疾病的起始、发展及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 其它 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 经验 的 总结 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其内容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等。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专著《黄帝内经》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时至今日,中国传统医学相关的理论、诊断法、治疗方法等,均可在此书中找到根源。 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形式。由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如动物的“生长壮老已” ,植物的“生长化 收藏 ”。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使之得以交感相应。如:“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 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论文篇2 一般对人来说,健康分为两大部分,即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这两者相 互影响、相互促进。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源泉。作为二十出头的青年人,我们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应保持高度重视,为以后的人生打下基础。然而,周边的情况并不乐观。一方面由于学习任务重、压力大(作为工科学生的我深有体会,经常熬夜完成作业),另一方面由于脱离了父母老师的监督,自己的随意性、惰性逐渐表现出来。据一份调查显示:近90%的大学生每次参加课外活动的时间不足一小时,超过54%的大学生每周只参加1到2次的课外体育活动,这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群体体质的整体下滑。有鉴于此,我首先将于身体和心理健康做出阐述,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 一、 身体健康 1、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以我们宿舍为例,大家普遍的入睡时间是晚上十二点。长此以往,第二天上课精力不集中、打瞌睡的现象非常严重。现在的大学生们普遍都有晚上熬夜打游戏,看书早上或者白天补觉的习惯并且直接导致了不能够正常进行一日三餐。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一日三餐能够对身体机能进行能量的补充,满足人体的正常运转。如果不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容易使自己的身体免疫力下降,健康状况肯定有影响。有时候也会使自己的生物钟失调,这样对眼睛及脑部的伤害比较大。时间长了就会出现体力不支、易累、心烦等现象。因此,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2、 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 根据中医饮食保健的特点来说:在素食的基础上,力求荤素搭配,全面膳食。不主张偏食,不提倡过量与废食。注重协调阴阳、脏腑。同学们应该注意在日常饮食中不能够光根据自己的喜好吃单一的食品种类或者为了盲目减肥而不吃食物。虽然食堂的饭菜不太可口,但我们应尽量不要挑剔,只要注意饭菜的营养搭配,鼓励自己管饱就行。对于女生而言,由于近几年,在高校女生的减肥队伍越来越庞大。为了身体的所谓苗条,整天不吃饭,吃减肥药品,结果身体搞坏了,心理方面也形成一种疾患。同时,女生普遍存在着挑食和偏食现象,这不吃、那不吃,要么暴饮暴食。有时候打一个菜,吃不下几口,就倒掉,这样身体缺乏营 养,体质也就自然下降。对于男生而言,男生不能够酗酒。很大一部分学生有参加聚会的习惯,借着给同学过生日、同乡会、庆祝会,各种理由的宴请也就此起彼伏,豪饮一番,结果不胜酒力,每次下来,都难受几天,甚至送医院抢救。 其次,还应该根据自己的体质有选择性的选择一些食物。例如:人的体质简单分类为三种。阴性体质偏寒,宜食偏温热的食物;阳性体质偏热,宜食偏寒凉的食物;平性体质属正常,宜食平性的食物。 体瘦者多阴虚(火旺),宜食甘润生津之品;体胖者多痰湿,宜食清淡化痰之物。 总之,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更是对身体的重要保证。 3、 保持一定量的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够前身健体缓解压力。现在我们学校虽然组织早操,跑之前还必须盖章,然而因为场地、天气的限制,加之大学生们的普遍反感,早操根本就达不到预想效果,甚至许多同学呼吁要求取消早操。对我们个人而言,一定要选择好适合自己的运动并持之以恒地锻炼。我平常喜爱打 篮球 ,但上学期初来大学感到不适应,打篮球的次数也变得屈指可数了,我后来就明显地感到体质的下降。好在,这学期我坚持每周打一次球,身体状况也大有改观。资料介绍,一定量的运动驱除忧虑,焕发精神。控制体重,降低血胆固醇浓度、防止骨质疏松 、有利于降低血压 、 消除紧张 力 、改善入睡能力,提高睡眠质量 、抵抗焦虑和压抑感,增加积极性和乐观感。 二、 心理健康 我们大学生必须注意心理上的调适,正确把握 自己,学会自行解脱,时刻绽放阳光笑颜。 要想时刻保持好心情,就要积极地避免不良刺激,养精神,和喜怒,调情志。第一,是 要尽量地避免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对人体的影响。因为,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社会 环境,和睦幸福的家庭氛围等,有利于精神的调养。因而,要积极创建这种环境和氛围,尽 量避免来自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因素等方面的不良刺激。我们生活在西安交大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花园一般美丽的校园,净畅宁美的环境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第 二,要积极地治疗疾病,防止其内源性因素的不良刺激.这些疾病既可给我们造成痛 苦等不良刺激, 重病或久病常易形成患者的精神负担, 其内源性刺激还可产生异常的情志变 化,加重病情,影响康复。身体可是自己的,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 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我们可以改变心情;我们不能控制他人,但我们可以把握自己。 这告诉我们在不能改变客观的外界时,就要试着提高自我的心理调摄能力,注重心理健康, 保持良好心态,乐观面对生活,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勤奋上进、勇敢理性是我的座右铭,我会将它一直坚持下去。 三、 常见疾病及预防 1、急性结膜炎 俗称“红眼病”。起因于接触感染,传染性极强,感染后数小时即可发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眼病,春、夏二季多见。 预防 措施 : 注意用眼卫生,不熬夜,尽量减少用眼时间。不用脏手揉眼睛。阅读书写保持良好采光、距离。注意个人卫生,不乱用他人的毛巾、脸盆及其它生活用品。避免近距离接触病人,接触后要洗手。洗澡或 游泳 后应滴上消炎眼药水。 2、疥疮 是一种由疥虫(螨虫)所致的传染性皮肤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在冬春两季流行。它偏爱于住集体宿舍的学生,往往是一人患病,整个宿舍全部遭殃。 患了疥疮常有剧烈的瘙痒,尤以夜间为重,故影响睡眠。 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换衣服,避免同疥疮病人接触。尽量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同学之间不要混睡,宿舍内物品堆放整齐,无蚊蝇、无垃圾、无臭味、开窗通风、空气保持新鲜,经常晾晒被褥,这样才能避免疥疮的传染与蔓延。 3、扁桃腺炎 本病在大学生中极为多见,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如果事先有感冒,可能为病毒后继发性细菌感染。发病前可能有全身无力和发冷,随后有咽痛,吞咽时尤甚。开始时大多位于一侧(以后蔓延至对侧),颌下或耳旁淋巴结可出现肿痛。随着病情发展,临床出现高热、体温39℃以上,全身酸痛、头痛、食欲减退,医生检查:咽部充血,扁桃腺明显增大,表面有散在的白色渗出物覆盖。 预防措施: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要劳逸结合,不熬夜,娱乐过度,注意饮食营养,加强体育锻炼,逐步增强体质。 4、甲沟炎 脚拇趾甲边缘一侧常发生红、肿、热、痛,逐步形成趾甲边缘脓肿,即所谓的甲沟炎。发生原因是穿的鞋子过小、过紧,脚拇指甲不能平稳地生长,边缘扎入趾头组织、引起细菌感染。轻微的甲沟炎局部用碘酒消毒或敷消炎膏可消散。重者需剪去或拔去趾甲,抗菌消炎治疗。 预防措施: 养成个人习惯,天天洗脚、洗袜,保持鞋内干燥,鞋子要适当宽畅、透气,尽量不穿尖头鞋、高跟鞋,尤其是体育活动或较长时间走路更应穿舒适的平底运动鞋。 5、口腔溃疡 口腔粘膜、舌尖、牙龈常出现直径2—3毫米的溃疡,有剧烈的烧灼痛,咀嚼和接触咸味时尤甚,影响食欲、工作、学习。病程一般不超过7—10天,愈合后不留疤痕,但容易复发。一处好后,他处又可发生,间隔时间长短不一。 预防措施: 得了口腔溃疡,经口服一些抗菌消炎药、维生素B2、C,局部敷锡类散、西瓜霜喷剂、云南白药等,短期内即可愈合,另外,要调整生活规律,保证睡眠时间,不疲劳、娱乐过度;注意口腔卫生及饮食营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心情愉快,消除精神负担;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如果能做到这些就可以预防口腔溃疡的发生。 >>>下一页更多精彩“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论文3篇”

医生都这样说,肯定差不离了。平时注意保养身体,不可太操劳导致损耗过度

中医经典《内经》十分明确论述了人体中存在两个循环系统,一个是血液(血脉)循环系统,这是大家都熟悉的。另一个就是卫气循环系统,是我们不熟悉的,后者主要是位于皮肤之中的一套复杂的环路系统。这是我们花了二十年时间才基本研究清楚的系统。这两个系统称经络系统,区分这两个系统都于经络研究非常重要,揭示卫气循环系统的本质对人命和健康非常重要。后者将为健康多提供一套保护措施,为疾病多提供一套治疗手段。下面分三节分别论述这两大系统的区分和意义。第一节 经络的两大类型经络是运行气血的,气血者,气与血。是营血循环和卫气循环,这些在《内经》里写得明明白白。经络当然就包括这样两大类型--血管性经络和非血管性经络。如果区分不出经络的两大类型,那么所谓的经络研究只能是雾里看花或纸上谈兵,因为瞄准的目标只是假想敌或幻影。当一只枪口同时瞄准两个目标开火的时候,结果不言而喻:走火!中医里的气血循环系统是双循环系统,一个是血循环系统,一个是气循环系统。连李约瑟这样外行都早就看出来了,内行的中国人却还蒙在鼓里,遗憾!一、经络定义最先在马王堆《帛书》里只有脉字,在《灵枢·经脉篇》中继十二经脉之后出现了十五络脉,络脉是经脉的细小分支,后世都以经络代替经脉和络脉。这一概念的演化过程为:脉--经脉、络脉--经络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到,本来指的就是脉,包括大小粗细长短不同的脉,而现在使用的经络二字已完全看不出与脉的关系,在研究经络的实质时自然掩盖了“脉”这一最重要的基本内涵,把研究工作引入了歧途。用“脉”字很容易使人想到人体中的脉首先是脉管、血脉、血管,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应该这么想,因为“脉”字所表达的意义在人体及动物中都是显而易见的血管,尽管“脉”里所包含的可能不只是血管,但它首先是血脉,古人不可能不顾显而易见的血脉,再用“脉”字去命名其它的类似脉样的东西。二、脉的概念的建立古人脉的概念应建立于三个基本事实,一是肉眼看见像脉样形状的东西,二是感觉到像血在脉中流动样的东西,三是用手触摸到脉样体征。体内形状像脉样的东西除血脉外,还有淋巴管和神经,但淋巴管中不是红色的血液,而是乳白色的淋巴液,加上淋巴管比血管小得多,故不应包括在内;神经虽呈长条形,但是实心的,里面无法运行水液样的物质,故肉眼可见的神经不应包括在内;人体体表的静脉,是最容易看到的血脉,必然包括在内;胸腹腔中肺、心、肾、肝、肠系膜等处的血管也很容易看见,也必然包括在内。在感觉上像水流或血流的东西,很容易想到的是在经络敏感人身上感觉到的循经感传、在气功中感觉到的内气运行和在一些病人身上出现的异样感觉窜行,这些现象肯定不是血液在血脉中的流动。在体征方面像脉的东西,首先是体表下的流动感和搏动感,动脉的搏动在手腕寸口、肘内、腋下、喉旁、下腹、窝、足踝等处都可以明显扪及;其次是条索样感觉,这在寸口桡动脉、后臂肱动脉等处可以隐约感觉到。根据这些基于古典认识论的分析可以得出关于脉的两方面内容:1. 血行路径属于脉 全身体表和体内肉眼可见的所有动静脉血管,包括充盈时可见、空虚时不可见的某些体表静脉。2. 气行路径属于脉 循经感传途径、内气运行途径、异样感觉走行途径属于非血脉。古人是否认识到这两种类型的脉呢?长沙马王堆《帛书》中的脉,近于三维立体走行,主要属于较大的体内血脉。《黄帝内经》中的脉,在《灵枢·经脉篇》中近于平面模式循行路线,在《灵枢·邪客篇》中描述了肺手太阴之脉和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的立体走行,与血管走行完全吻合;在机能上于《灵枢》的营卫生会篇、营气篇、卫气行篇等将脉中运行的东西区分为营气和卫气,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气和卫气都作周期性的运行,营气严格沿经脉运行,卫气也沿经脉循行,但不甚具体,说明《内经》著者已经认识到脉的两个不同方面,对于行血之脉认识得比较清楚,对于行气之脉则缺乏系统的理解,实际上前者比后者容易观察和总结,也是理所当然的。对于行血之脉,即血脉、血管,在解剖上很容易定位定性。对于行气之脉,即卫气运行途径,也当是前面所述感觉上像血流或水流样的气行途径,应当位于哪里呢?首先,卫气的运行仍是循经走行,因此应该在《内经》所述的经脉线路上;其次,卫气乃水谷悍气,剽疾滑利。卫行脉外,卫气应走行于经脉线下的血管之外;第三,卫气者,卫外之气也,行于机体的外面而不是内里,因此卫气的主要运行途径是机体最外面的皮肤中。这样以来,经络的概念顺理成章地演化成了两个部分,一是经脉线下面的血液运行途径,即血管;一是经脉线上的皮肤中途径,运行卫气,其中卫气还可走行于分肉之间。经络是两种途径的总和,有的地方只有血行途径,有的地方只有气行途径,有的地方两者皆有。接下来的问题就是:1. 血管是经络的组成部分,有经络样的功能吗?比如除运行血液外还可接受针刺、传递信息。血管通过血管壁的交感传入和交感反射功能,实现接受和传布信息的作用,血管在这方面的作用并没有引起现代医学生物学科学工作者的足够重视,而古人较多地采用了刺激血管的方法来调节机体的植物神经机能,是值得我们大力研究的新课题,并不意味着经络就是血管便无事可作了。2. 皮肤中有气行的客观途径吗?这种途径与经络的功能有关吗?比如接受针刺、传递信息等,详见“经络实质”专栏。其实回过头来再理解经络的问题,会变得非常简单明朗,经络的作用是行气血的,这已是常识性概念,气血者,气与血,《内经》中多次强调气和血是各行其道的,经络必然是两类,一类是行气的,另一类是行血的,行血的是血脉无疑,行气的还不太清楚。经络所行之气是卫气,卫气是行于外的,一是血脉之外,一是身体之外,皮肤必然是其最重要的途径,《内经》中卫气的运行首先就是在皮肤中。从经络的起源考查,一是感觉上的气行途径,即感觉传导途径,如刺激产生的感传和气功态下激发的内气运行;一是看见的血行途径,就是体内和体表的血管。三、血管性经络的证据1. 除大隐静脉外的全部的体表静脉都是络脉,十五别络的别出之处皆有相应的体表静脉支;刺血络和刺脉出血都是指刺浅表静脉出血。所有的较明显的体表静脉皆包括在络脉之中(《灵枢·经脉篇》)。2. 手太阴肺脉和手心主心包络之脉的三维走行与其下的动脉完全一致(《灵枢·邪客篇》)。3. 三经独动皆指其下动脉搏动(《灵枢·动输篇》)。4. 冲脉为血之海,是指胸腹到足的腹主动脉、股动脉、胫后动脉、足底动脉和足背动脉。5. 足阳明胃经从头到足全程都有动脉相伴或以动脉为其走行的标志,如大迎动脉、耳前动脉、人迎动脉、脐旁动脉、气街动脉等。6. 足少阳胆经在头部的众多分支里,其下皆有动脉分支,各支在耳下的注入处正是颈动脉的分支处。7. 大禁二十五之穴位于腋下动脉天府下五寸,肱动脉最浅表处,刺破必大出血而死或重伤,是故禁刺。8. 五输穴井荥输经合的意义按照顺行逆数之理,代表动脉的大小和分合。所出为井者,指趾端血管最小之末梢;所溜为荥者,流经手指足趾上时血管细小,血流慢而弱;所注为输者,手掌足掌血管末端分支注入较大的血管,进入深处,通过腕、踝关节,这是经脉的第一次汇合;所行为经者,血管在小腿和前臂部的经脉通行,经过一段较长的路程;所入为合者,前臂血管在肘关节处合并为深处的肱动脉,小腿动脉在膝关节处合并为深处的股动脉,这是经脉的第二次汇合(《灵枢·九针十二原篇》)。9. 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都经过腹下气街动脉处,其深处是从腹主动脉分出的髂外动脉,这是下肢经脉的第三次汇合。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从盆腔后上行,很像该处的髂内动脉。10. 许多经脉都经过锁骨上窝,显得特别“拥挤”,与该处的血管类似,非常密集,《内经》中没以进入体内的具体解剖指征,很可能就是进入锁骨上窝处的血管。11. 肺系、心系指的是进出心肺的大血管。12. 肠系膜动静脉、肾门动静脉、肝门动静脉是经脉进出的重要依据。作为血管的经脉,在腕踝关节进行了第一次汇合,在肘膝关节处进行了第二次汇合,在下腹部盆腔,还可能在胸上部锁骨上窝进行了第三次汇合,位于胸腹腔内脊柱前的大动脉和大静脉是所有经脉的公共通道。由此可见,作为血管的经脉,主要遵循血管的走行,在四肢远端与《灵枢·经脉篇》所述基本一致,四肢近端第二次汇合后只有部分一致,在胸腹内完全是公共通道??主动脉和静脉,缺乏独立的路径。过去我们在理解血管与经络的关系时,注重于血管内流动的血液,而忽略了血管壁的经络样作用。因此,靠针刺血管的微量出血来调节机体功能变得不可思议,从而有意将经络与血管分割开来。而更大的误区在于将血管途径与后世所绘的经脉图进行对比,而这些经脉图与《内经》的文字描述存在多方面的差异,我们是严格按照《内经》的描述绘制经脉图和对比的。血管壁主要受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支配,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血管收缩,交感节前纤维来源于延髓缩血管中枢和脊髓侧角交感神经元,支配血管的交感神经在到达血管之前,进行了大量的组合、交叉,交感神经的兴奋效应往往是全身性的和整体性的,来源于局部的刺激常常引起广泛的效应,因此针刺体表的血管或深部的血管,通过交感传入纤维传到脊髓的侧角及延髓,产生交感反射的范围比刺激范围大得多,有时甚至是全身性的,交感神经的活动必然能起到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作用。当然,这只是建立于目前所知的关于交感反射知识上的针刺作用机制,实际上血管本身的感受和反射功能要复多,比如,血管壁上除肾上腺素能末梢外,还有胆碱能末梢,后者如何起作用还不太清楚。总之,在确立了血管是经络的概念后,需要对血管的感受和反射调节机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四、非血管性经络--皮肤经脉途径皮肤中存在经络吗?因浮而浅者皆络脉,因此,皮肤存在大量的络脉,即体表静脉。在区别开血管之后的经脉主要应位于皮肤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 皮肤中必然存在经脉 在经脉循行的许多部位,只有皮肤和骨骼,经脉只能走行于皮肤中,如头皮部的督脉、足太阳经、足少阳经及头前的足阳明经,胸前正中的任脉,胫骨内侧面的足厥阴经,手指和足趾上的经脉等等。2. 卫气循经走行于皮肤中 卫气从手三阳经和足三阳经而下,自阴经返回。《灵枢.邪客篇》指出卫气“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卫气从卫外的角度来说,应当是走行于皮肤中;卫气的病理反应如腠理开汗出、毫毛竖立等也是皮肤的反应。卫气还可行于分肉之间,应当是与分肉间血管伴行。卫气的功能方面有温分肉的作用,分肉主要是指肌肉,因此卫气还与肌肉有关系,也即非血管的经络与肌肉可能有一定的关系,但绝不是主流。3. 各经气血多少都可从皮肤区分出来,视其皮部纹理之粗细颜色可知各经的气血多少(《灵枢·骨度篇》)。4. 循经感传只能位于皮肤中 用电针刺激井穴主要作用于局部皮肤;用火柴头压迫穴位的刺激也主要是作用于皮肤;产生的感传按受试者所述有的在深部,有的在浅表,有的在皮肤与皮下组织器官之间,皮肤有瘢痕者可从侧面或下面绕过瘢痕。这些现象除说明循经感传走行于皮肤之中外,还走行于深部,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深部的肌肉、肌间结缔组织和内脏器官不具有产生像感传那样感觉的功能。人体内部器官的感觉主要是疼痛感,没有人感觉到自己的胃肠在运动、肌肉在收缩、心脏在跳动、肺在扩张,且内部疼痛感的定位也是通过对应的体表皮肤来实现的。用毛笔刷皮肤很容易产生感传样的感觉,但在肌肉里找不到什么办法可模拟出感传样的感觉。总之,循经感传的感觉只能来源于皮肤中,至于位置的深浅是由于感觉不是产生于表皮上的外部刺激,而是真皮中的内部刺激,其性质不明确,定位不清楚,因此,感觉是多种多样的,线路是模糊的。5. 针刺必然刺激皮肤 在大鼠和家兔足三里穴处所作的大量针刺镇痛实验表明,只有给皮肤足够的刺激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有时在临床工作中注重对皮肤进行刺激,针刺效应比通常的刺法好得多。6. 可见经络现象位于皮肤中 循经皮肤病当然是位于皮肤中,而且是在表皮和真皮中。经络敏感者伴随感传的循经出汗现象、循经充血贫血出血现象、循经皮疹现象等都表明循经感传的过程中在皮肤里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理病理阳性反应。以上只是作者研究之外的证据,事实上,我们的研究集中皮肤的针刺信号的经络传递通路上,获得一系列可靠的证据,最终在皮肤中显示出交感物质分布线、针刺立毛线和皮肤新生毛线环路等。十八世纪,英.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被喻为自然科学,特别是实验科学历史上的重大成就而标载史册。然而中国人早在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明明的的地写着:血液是循环的(参见经络的两大类型)!这一成就早在哈维之前就传到了欧洲,现在仍然可以查到相关的文献记载。《灵枢×经脉篇》曰: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内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据《内经》之意,经脉之所以看不见并不是因为太小或本来无形才看不见,而是因为经脉伏行于分肉之间。络脉可以看见,经脉比络脉更粗大,自然应该比络脉更容易看见,只是因为位置较深,须解剖方能看见(《灵枢.经水篇》: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可以看见的络脉是什么?根据《内经》大量关于络脉颜色、隆起或下陷的外形变化、所处位置及变异、刺络脉出血等描述,络脉就是血管无疑,经脉自然也就是血管了。可以看见的唯一经脉――足太阴内踝部就是经过此处的粗大血管――大隐静脉。十五络脉包容全身比较明显的表浅静脉,唯独没有大隐静脉,因为它已作为经脉了。这并不是说经络都是血管,但血管必然是其中一部分,另有非血管的经脉――主要位于皮肤中的卫气运行途径。如果经络是血管或包括血管,那么经络的周期性循行或气血的周期性循行就是血液循环或包括血液循环。在西方,公元二世纪时,盖伦提出动脉和静脉如潮水涨落,心脏的作用是把产生的热量送到全身。这一谬论在西方统治达一千五百年之久,直到十七世纪哈维发现血液循环,也因此血液循环的发现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英.李约瑟(Joseph Needham)著《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第六卷)中肯定了经络循行是血液循环,是中国人首先发现了血液循环。随后美.罗伯特著《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China,Land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中再次明确了中国人在这方面的绝对领先地位。我们通过对《内经》有关针灸经络内容的全部归纳分析后,在《古典经络学与现代经络学》中明确了经络包括血管性经络和非血管经络两大部分。不幸的是,现在仍然有不少研究者执迷不悟,断章取义,按经脉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的描述,坚持经络不是血管,要到深部的血管走行处寻找不是血管的经络,或要到肌肉间的结缔组织中甚至肌肉中去寻找所谓的非血管的经络。也有的研究者,干脆把经络都当作血管,自然就会面对诸如循经感传、穴位特征、针刺效应等无法克服的困难。难能可贵的是,罗伯特已经非常明确地把气血循环称为双流体循环概念或双循环理论。总之,区分不出哪是血管性经络,哪是非血管经络,经络研究岂能登堂入室。中医血循环理论的论证一、血液循环学说到底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生理学(Physiology)一词源于古西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Aristotle),十六世纪才用来表示生理这门学科,现代生理学的创立源于十七世纪维廉.哈维(William Harvey),这是人们一贯的看法。之所以认为哈维是现代生理学的奠基人,是因为他用实验的方法创立了血液循环理论。之所以创立血液循环理论重要,是因为在哈维之前,西方人一直接受的是盖伦(Gallen)在公元二世纪建立的错误学说。这个学说认为动脉和静脉如同涨潮的一起一落,而心脏的作用是把其产生的热量或元气输送到全身,与之相应的,大脑就成为一个散热的器官,这个学说在西方统治了一千五百年之久。真的是哈维首先提出血液循环的理论吗?中国的古代文明中,最富成就的就是医学,现在称之为中国传统医学或中医学,其经典著作为《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分为《灵枢》和《素问》两部。事实上,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明确认识到血液是循环的,血脉可分为动脉和静脉,血液由动脉而出,由静脉回到心脏,动脉和静脉在肢端、头部、内脏等进行交换,血液的作用是把从胃肠道吸收的营养物质运送到肌肉和内脏等处。作者在《古典经络学与现代经络学》一书,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归类、对比、讨论和实验研究,把经络区分为血管性经络和非血管性经络,分别命名为经络脉和经络带,下面粗略介绍有关血管性经脉的一些基本概念。二、中医学中关于心、血和脉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在比《黄帝内经》还早的长沙马王堆《帛书》中没有经络的概念,全部称为“脉”,如“臂太阴脉”、“足阳明脉”等。《灵枢.经脉篇》开始介绍十二经脉时也只用了“脉”字,如“肺手太阴之脉”、“胃足阳明之脉”等,介绍完十二条主要的脉以后,为了与细小的脉进行区别,把主要的纵行粗大的脉叫做“经脉”,数目较多、细小的脉叫做“络脉”,此外,还把比络脉更小的脉称为“孙脉”。所谓经络本来是指各种长短粗细的脉,是粗的经脉和细的络脉的合称,当我们只取“经”和“络”两个形容词来表示这一概念时,再也不可能从“经络”的字面意义上看出与脉的关系,由此成为研究中的一大障碍。《灵枢.经脉篇》“经脉者受血而营之。……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这段经文首先表达了古人认识人体的基本出发点--度量、触摸、解剖观察,有力地表明中医学建立于对人体的客观观察上。观察和实验是现代科学的基本方法,中医学使用的是科学的观察法。《黄帝内经》中详细记述了对正常中等身材人体的骨骼长度,骨髓腔大小,脉管长度,内脏器官的大小、重量和容量,每日呼吸和脉搏次数,呼吸与脉搏比例(1: 6)等解剖和生理参数,作者由此提出了“古典解剖生理学”的概念。同时,这段经文也明确指出,经脉是接受血液而营行的,且脉有大小不同,血有清浊之别。大小应指血管的长短粗细,清浊很可能是指动静脉的颜色差异。血是什么?《灵枢.决气篇》“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是说腹腔中的胃肠道消化食物,吸收其精华,变成红色,即是血液。血与心有什么关系?《素问.五藏生成篇》“诸血皆属于心”,即全身所有的血都归属于心,受心脏的控制。脉与心有什么关系?《灵枢.本藏篇》“肝应胆,…心应脉。”心与脉的关系,就如同肝与胆的关系,可见脉是与心相连的血管。血与脉有什么关系?《灵枢.邪客篇》“营气者,泌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 表明食物的精华部份进入血管中,变成血,亦即血在脉中运行。《灵枢.邪客篇》“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是说地上有十二条大河,相应地人也有十二条经脉,把人体的经脉或血管比喻为河水的流动。由此不难说明,心、脉、血三者的关系就是现代医学心脏、血管、血液的关系,这是古典生理学与现代生理学重要接合点,有力表明所谓的千古之谜--经络--经脉和络脉--脉必然包括血管。《灵枢.经脉篇》中“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内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意即粗大的纵行血管--经脉,走行在深部的组织间隙里,但有一个例外--足太阴脉走行浅表,在内踝上可以看见,其实就是这里的大隐静脉--体表最大的浅表静脉。其它浮在体表、经常可以看见的血脉是络脉--细小的血管,即体表静脉。《灵枢.营卫会生篇》曰:“营在脉中,……,营周不休,……,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灵枢.营气篇》曰:“营气之道,……,常营无已,终而复始。”即指营气在脉中周而复始、永不停息地运行。有了以上的概念,我们就可以认为,经脉的走行路线即是血管的的解剖结构,经脉的循环运行就是血液循环。这就是两千多前的中国血液循环理论,以解剖和观察为依据所得到的基本正确的血液循环理论。三、中医学对动脉和静脉的描述“动脉”的概念在《内经》中有明确的叙述,《灵枢.动输篇》“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何也?”,特别指出了“手太阴脉”、“足阳明脉”和“足少阴脉为何持续搏动,即挠动脉的腕后搏动、颈动脉的气管旁搏动和胫后动脉的踝内搏动。内经》指出踝后的搏动是冲脉经过该处的搏动,并非足少阴脉的搏动,因为足少阴中流动的是向心的静脉血。从经脉的流动方向和交接部位可以判断出哪些是动脉?哪些是静脉?手三阳经从胸走手,并且在其经过的腋下、肘内、腕后有搏动,因此当属动脉。《灵枢.邪客篇》特别指出了手三阴经的三维走向,其三维走向与上肢从指端经腕、肘关节到腋下的上肢动脉走行的途径相当吻合。仅此一点就足以令人惊叹当时学者的解剖水平所达到了何等地步,文字的描述又是何等干练准确,可现在很少有研究者注意这一篇的内容。手三阳经通常认为是从手走头,这当然不是血行途径了,但《灵枢.经脉篇》中明确指出手三阳经是从手到胸内,上到头的只是其分支(从胸中到头部的支脉)。经脉在上肢外侧走行,与其浅表的大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等)极其相似,因此,手三阳经应是静脉。足三阴经从足走胸,于腹股沟处进入内部,当是静脉。其中的足太阴经过内踝之上,这可以看见的经脉显然就是经过内踝的大隐静脉。足三阳经从头走脚,与血管明显不符,但仔细考察可见,所谓“从头到足”只是一个一般性的概括。《内经》明确指出足阳明胃经先是从胸上行,再下行到足;足少阳胆经从腋下行,并不是在头部。而且胃经的全线:面部、颈部、胸部、腹外侧部、小腿前部、足背部都有动脉的搏动,并以此来判定胃经的路径和作用。冲脉为血之海,从头到足,实指体内的最大的动脉--主动脉和下肢大动脉。总之,十二经脉,再加上冲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内经》常用“营气”或“营血”的原因正如《内经》所述,虽然知道骨髓具有造血样功能,但不知道血液何以变成红色(“莫知其妙”),故常以血液的营养功能来表达血液的概念,避免了可能造成的错误。四、作为皮肤信息传递通路的脉或经络概念经络的另一个内涵是卫气运行途径,《内经》明确说明营卫各行一道。所谓卫气,与现在人们体会到的气功中的内气运行、循经感传中的感觉传导很相似。作者已有大量的事实提示,高等哺乳动物的皮肤中存在一种信号传递通路,后者是以儿茶酚胺类物质的释放和作用为核心的连锁传递机制。《内经》中描述的经脉循行途径比起血液循环来,更类似于一种皮肤中的信号传递(卫气主要走行于皮肤中)。实际上,这正是《内经》著者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卫气的运行可以在病人身上或气功状态下感觉到,但找不到形态上的证据。血液循环虽然感觉不到,却可以解剖到或从体表触摸到或肉眼看到(“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这给《内经》著者带来很大的麻烦,导致他们将两者混淆起来,把感觉到的线状运动和看到管道结构联系起来,但又力图区别开去。因此,有的篇章分别叙述营卫的区别和运行途径,有的地方以“气血”二字概而论之。当我们区分开营卫的不同作用和不同途径后,就真切看到古人杰出的生命科学成就和重大的现实意义--皮肤信号传递通路没有被现代科学工作者所关注。综上所述,在人体生命科学领域内,中国古人有不可动摇的优势地位,他们以扑素的自然科学方法,获得了许多重要的认识,作者以“古典解剖生理学”的概念进行了概括和归纳,这应该成为中国解剖生理学工作者的常识,并有理由为之骄傲和自豪。随着《黄帝内经》中一些未被现代科学所认识的生命现象的深入研究和再确认,定能在世界上重塑其历史地位和现代意义。作为一名中国生理学者,应该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最后,值得指出的是,英.李约瑟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早已经把经络视为血管系统,并明确指出,是中国人首先发现血液循环。后来由美. 撰写的《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大陆》中,进一步肯定了这一判断,并以“谁最先发现血液循环”为题专门论述。

血热的皮肤病是一派热像,患处可能发红,或者起的疹子色鲜红等。 血虚生风,容易产生皮肤病,产生的皮屑比较多。

气血水和皮肤病的关系论文

中医经典《内经》十分明确论述了人体中存在两个循环系统,一个是血液(血脉)循环系统,这是大家都熟悉的。另一个就是卫气循环系统,是我们不熟悉的,后者主要是位于皮肤之中的一套复杂的环路系统。这是我们花了二十年时间才基本研究清楚的系统。这两个系统称经络系统,区分这两个系统都于经络研究非常重要,揭示卫气循环系统的本质对人命和健康非常重要。后者将为健康多提供一套保护措施,为疾病多提供一套治疗手段。下面分三节分别论述这两大系统的区分和意义。第一节 经络的两大类型经络是运行气血的,气血者,气与血。是营血循环和卫气循环,这些在《内经》里写得明明白白。经络当然就包括这样两大类型--血管性经络和非血管性经络。如果区分不出经络的两大类型,那么所谓的经络研究只能是雾里看花或纸上谈兵,因为瞄准的目标只是假想敌或幻影。当一只枪口同时瞄准两个目标开火的时候,结果不言而喻:走火!中医里的气血循环系统是双循环系统,一个是血循环系统,一个是气循环系统。连李约瑟这样外行都早就看出来了,内行的中国人却还蒙在鼓里,遗憾!一、经络定义最先在马王堆《帛书》里只有脉字,在《灵枢·经脉篇》中继十二经脉之后出现了十五络脉,络脉是经脉的细小分支,后世都以经络代替经脉和络脉。这一概念的演化过程为:脉--经脉、络脉--经络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到,本来指的就是脉,包括大小粗细长短不同的脉,而现在使用的经络二字已完全看不出与脉的关系,在研究经络的实质时自然掩盖了“脉”这一最重要的基本内涵,把研究工作引入了歧途。用“脉”字很容易使人想到人体中的脉首先是脉管、血脉、血管,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应该这么想,因为“脉”字所表达的意义在人体及动物中都是显而易见的血管,尽管“脉”里所包含的可能不只是血管,但它首先是血脉,古人不可能不顾显而易见的血脉,再用“脉”字去命名其它的类似脉样的东西。二、脉的概念的建立古人脉的概念应建立于三个基本事实,一是肉眼看见像脉样形状的东西,二是感觉到像血在脉中流动样的东西,三是用手触摸到脉样体征。体内形状像脉样的东西除血脉外,还有淋巴管和神经,但淋巴管中不是红色的血液,而是乳白色的淋巴液,加上淋巴管比血管小得多,故不应包括在内;神经虽呈长条形,但是实心的,里面无法运行水液样的物质,故肉眼可见的神经不应包括在内;人体体表的静脉,是最容易看到的血脉,必然包括在内;胸腹腔中肺、心、肾、肝、肠系膜等处的血管也很容易看见,也必然包括在内。在感觉上像水流或血流的东西,很容易想到的是在经络敏感人身上感觉到的循经感传、在气功中感觉到的内气运行和在一些病人身上出现的异样感觉窜行,这些现象肯定不是血液在血脉中的流动。在体征方面像脉的东西,首先是体表下的流动感和搏动感,动脉的搏动在手腕寸口、肘内、腋下、喉旁、下腹、窝、足踝等处都可以明显扪及;其次是条索样感觉,这在寸口桡动脉、后臂肱动脉等处可以隐约感觉到。根据这些基于古典认识论的分析可以得出关于脉的两方面内容:1. 血行路径属于脉 全身体表和体内肉眼可见的所有动静脉血管,包括充盈时可见、空虚时不可见的某些体表静脉。2. 气行路径属于脉 循经感传途径、内气运行途径、异样感觉走行途径属于非血脉。古人是否认识到这两种类型的脉呢?长沙马王堆《帛书》中的脉,近于三维立体走行,主要属于较大的体内血脉。《黄帝内经》中的脉,在《灵枢·经脉篇》中近于平面模式循行路线,在《灵枢·邪客篇》中描述了肺手太阴之脉和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的立体走行,与血管走行完全吻合;在机能上于《灵枢》的营卫生会篇、营气篇、卫气行篇等将脉中运行的东西区分为营气和卫气,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气和卫气都作周期性的运行,营气严格沿经脉运行,卫气也沿经脉循行,但不甚具体,说明《内经》著者已经认识到脉的两个不同方面,对于行血之脉认识得比较清楚,对于行气之脉则缺乏系统的理解,实际上前者比后者容易观察和总结,也是理所当然的。对于行血之脉,即血脉、血管,在解剖上很容易定位定性。对于行气之脉,即卫气运行途径,也当是前面所述感觉上像血流或水流样的气行途径,应当位于哪里呢?首先,卫气的运行仍是循经走行,因此应该在《内经》所述的经脉线路上;其次,卫气乃水谷悍气,剽疾滑利。卫行脉外,卫气应走行于经脉线下的血管之外;第三,卫气者,卫外之气也,行于机体的外面而不是内里,因此卫气的主要运行途径是机体最外面的皮肤中。这样以来,经络的概念顺理成章地演化成了两个部分,一是经脉线下面的血液运行途径,即血管;一是经脉线上的皮肤中途径,运行卫气,其中卫气还可走行于分肉之间。经络是两种途径的总和,有的地方只有血行途径,有的地方只有气行途径,有的地方两者皆有。接下来的问题就是:1. 血管是经络的组成部分,有经络样的功能吗?比如除运行血液外还可接受针刺、传递信息。血管通过血管壁的交感传入和交感反射功能,实现接受和传布信息的作用,血管在这方面的作用并没有引起现代医学生物学科学工作者的足够重视,而古人较多地采用了刺激血管的方法来调节机体的植物神经机能,是值得我们大力研究的新课题,并不意味着经络就是血管便无事可作了。2. 皮肤中有气行的客观途径吗?这种途径与经络的功能有关吗?比如接受针刺、传递信息等,详见“经络实质”专栏。其实回过头来再理解经络的问题,会变得非常简单明朗,经络的作用是行气血的,这已是常识性概念,气血者,气与血,《内经》中多次强调气和血是各行其道的,经络必然是两类,一类是行气的,另一类是行血的,行血的是血脉无疑,行气的还不太清楚。经络所行之气是卫气,卫气是行于外的,一是血脉之外,一是身体之外,皮肤必然是其最重要的途径,《内经》中卫气的运行首先就是在皮肤中。从经络的起源考查,一是感觉上的气行途径,即感觉传导途径,如刺激产生的感传和气功态下激发的内气运行;一是看见的血行途径,就是体内和体表的血管。三、血管性经络的证据1. 除大隐静脉外的全部的体表静脉都是络脉,十五别络的别出之处皆有相应的体表静脉支;刺血络和刺脉出血都是指刺浅表静脉出血。所有的较明显的体表静脉皆包括在络脉之中(《灵枢·经脉篇》)。2. 手太阴肺脉和手心主心包络之脉的三维走行与其下的动脉完全一致(《灵枢·邪客篇》)。3. 三经独动皆指其下动脉搏动(《灵枢·动输篇》)。4. 冲脉为血之海,是指胸腹到足的腹主动脉、股动脉、胫后动脉、足底动脉和足背动脉。5. 足阳明胃经从头到足全程都有动脉相伴或以动脉为其走行的标志,如大迎动脉、耳前动脉、人迎动脉、脐旁动脉、气街动脉等。6. 足少阳胆经在头部的众多分支里,其下皆有动脉分支,各支在耳下的注入处正是颈动脉的分支处。7. 大禁二十五之穴位于腋下动脉天府下五寸,肱动脉最浅表处,刺破必大出血而死或重伤,是故禁刺。8. 五输穴井荥输经合的意义按照顺行逆数之理,代表动脉的大小和分合。所出为井者,指趾端血管最小之末梢;所溜为荥者,流经手指足趾上时血管细小,血流慢而弱;所注为输者,手掌足掌血管末端分支注入较大的血管,进入深处,通过腕、踝关节,这是经脉的第一次汇合;所行为经者,血管在小腿和前臂部的经脉通行,经过一段较长的路程;所入为合者,前臂血管在肘关节处合并为深处的肱动脉,小腿动脉在膝关节处合并为深处的股动脉,这是经脉的第二次汇合(《灵枢·九针十二原篇》)。9. 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都经过腹下气街动脉处,其深处是从腹主动脉分出的髂外动脉,这是下肢经脉的第三次汇合。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从盆腔后上行,很像该处的髂内动脉。10. 许多经脉都经过锁骨上窝,显得特别“拥挤”,与该处的血管类似,非常密集,《内经》中没以进入体内的具体解剖指征,很可能就是进入锁骨上窝处的血管。11. 肺系、心系指的是进出心肺的大血管。12. 肠系膜动静脉、肾门动静脉、肝门动静脉是经脉进出的重要依据。作为血管的经脉,在腕踝关节进行了第一次汇合,在肘膝关节处进行了第二次汇合,在下腹部盆腔,还可能在胸上部锁骨上窝进行了第三次汇合,位于胸腹腔内脊柱前的大动脉和大静脉是所有经脉的公共通道。由此可见,作为血管的经脉,主要遵循血管的走行,在四肢远端与《灵枢·经脉篇》所述基本一致,四肢近端第二次汇合后只有部分一致,在胸腹内完全是公共通道??主动脉和静脉,缺乏独立的路径。过去我们在理解血管与经络的关系时,注重于血管内流动的血液,而忽略了血管壁的经络样作用。因此,靠针刺血管的微量出血来调节机体功能变得不可思议,从而有意将经络与血管分割开来。而更大的误区在于将血管途径与后世所绘的经脉图进行对比,而这些经脉图与《内经》的文字描述存在多方面的差异,我们是严格按照《内经》的描述绘制经脉图和对比的。血管壁主要受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支配,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血管收缩,交感节前纤维来源于延髓缩血管中枢和脊髓侧角交感神经元,支配血管的交感神经在到达血管之前,进行了大量的组合、交叉,交感神经的兴奋效应往往是全身性的和整体性的,来源于局部的刺激常常引起广泛的效应,因此针刺体表的血管或深部的血管,通过交感传入纤维传到脊髓的侧角及延髓,产生交感反射的范围比刺激范围大得多,有时甚至是全身性的,交感神经的活动必然能起到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作用。当然,这只是建立于目前所知的关于交感反射知识上的针刺作用机制,实际上血管本身的感受和反射功能要复多,比如,血管壁上除肾上腺素能末梢外,还有胆碱能末梢,后者如何起作用还不太清楚。总之,在确立了血管是经络的概念后,需要对血管的感受和反射调节机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四、非血管性经络--皮肤经脉途径皮肤中存在经络吗?因浮而浅者皆络脉,因此,皮肤存在大量的络脉,即体表静脉。在区别开血管之后的经脉主要应位于皮肤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 皮肤中必然存在经脉 在经脉循行的许多部位,只有皮肤和骨骼,经脉只能走行于皮肤中,如头皮部的督脉、足太阳经、足少阳经及头前的足阳明经,胸前正中的任脉,胫骨内侧面的足厥阴经,手指和足趾上的经脉等等。2. 卫气循经走行于皮肤中 卫气从手三阳经和足三阳经而下,自阴经返回。《灵枢.邪客篇》指出卫气“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卫气从卫外的角度来说,应当是走行于皮肤中;卫气的病理反应如腠理开汗出、毫毛竖立等也是皮肤的反应。卫气还可行于分肉之间,应当是与分肉间血管伴行。卫气的功能方面有温分肉的作用,分肉主要是指肌肉,因此卫气还与肌肉有关系,也即非血管的经络与肌肉可能有一定的关系,但绝不是主流。3. 各经气血多少都可从皮肤区分出来,视其皮部纹理之粗细颜色可知各经的气血多少(《灵枢·骨度篇》)。4. 循经感传只能位于皮肤中 用电针刺激井穴主要作用于局部皮肤;用火柴头压迫穴位的刺激也主要是作用于皮肤;产生的感传按受试者所述有的在深部,有的在浅表,有的在皮肤与皮下组织器官之间,皮肤有瘢痕者可从侧面或下面绕过瘢痕。这些现象除说明循经感传走行于皮肤之中外,还走行于深部,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深部的肌肉、肌间结缔组织和内脏器官不具有产生像感传那样感觉的功能。人体内部器官的感觉主要是疼痛感,没有人感觉到自己的胃肠在运动、肌肉在收缩、心脏在跳动、肺在扩张,且内部疼痛感的定位也是通过对应的体表皮肤来实现的。用毛笔刷皮肤很容易产生感传样的感觉,但在肌肉里找不到什么办法可模拟出感传样的感觉。总之,循经感传的感觉只能来源于皮肤中,至于位置的深浅是由于感觉不是产生于表皮上的外部刺激,而是真皮中的内部刺激,其性质不明确,定位不清楚,因此,感觉是多种多样的,线路是模糊的。5. 针刺必然刺激皮肤 在大鼠和家兔足三里穴处所作的大量针刺镇痛实验表明,只有给皮肤足够的刺激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有时在临床工作中注重对皮肤进行刺激,针刺效应比通常的刺法好得多。6. 可见经络现象位于皮肤中 循经皮肤病当然是位于皮肤中,而且是在表皮和真皮中。经络敏感者伴随感传的循经出汗现象、循经充血贫血出血现象、循经皮疹现象等都表明循经感传的过程中在皮肤里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理病理阳性反应。以上只是作者研究之外的证据,事实上,我们的研究集中皮肤的针刺信号的经络传递通路上,获得一系列可靠的证据,最终在皮肤中显示出交感物质分布线、针刺立毛线和皮肤新生毛线环路等。十八世纪,英.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被喻为自然科学,特别是实验科学历史上的重大成就而标载史册。然而中国人早在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明明的的地写着:血液是循环的(参见经络的两大类型)!这一成就早在哈维之前就传到了欧洲,现在仍然可以查到相关的文献记载。《灵枢×经脉篇》曰: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内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据《内经》之意,经脉之所以看不见并不是因为太小或本来无形才看不见,而是因为经脉伏行于分肉之间。络脉可以看见,经脉比络脉更粗大,自然应该比络脉更容易看见,只是因为位置较深,须解剖方能看见(《灵枢.经水篇》: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可以看见的络脉是什么?根据《内经》大量关于络脉颜色、隆起或下陷的外形变化、所处位置及变异、刺络脉出血等描述,络脉就是血管无疑,经脉自然也就是血管了。可以看见的唯一经脉――足太阴内踝部就是经过此处的粗大血管――大隐静脉。十五络脉包容全身比较明显的表浅静脉,唯独没有大隐静脉,因为它已作为经脉了。这并不是说经络都是血管,但血管必然是其中一部分,另有非血管的经脉――主要位于皮肤中的卫气运行途径。如果经络是血管或包括血管,那么经络的周期性循行或气血的周期性循行就是血液循环或包括血液循环。在西方,公元二世纪时,盖伦提出动脉和静脉如潮水涨落,心脏的作用是把产生的热量送到全身。这一谬论在西方统治达一千五百年之久,直到十七世纪哈维发现血液循环,也因此血液循环的发现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英.李约瑟(Joseph Needham)著《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第六卷)中肯定了经络循行是血液循环,是中国人首先发现了血液循环。随后美.罗伯特著《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China,Land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中再次明确了中国人在这方面的绝对领先地位。我们通过对《内经》有关针灸经络内容的全部归纳分析后,在《古典经络学与现代经络学》中明确了经络包括血管性经络和非血管经络两大部分。不幸的是,现在仍然有不少研究者执迷不悟,断章取义,按经脉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的描述,坚持经络不是血管,要到深部的血管走行处寻找不是血管的经络,或要到肌肉间的结缔组织中甚至肌肉中去寻找所谓的非血管的经络。也有的研究者,干脆把经络都当作血管,自然就会面对诸如循经感传、穴位特征、针刺效应等无法克服的困难。难能可贵的是,罗伯特已经非常明确地把气血循环称为双流体循环概念或双循环理论。总之,区分不出哪是血管性经络,哪是非血管经络,经络研究岂能登堂入室。中医血循环理论的论证一、血液循环学说到底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生理学(Physiology)一词源于古西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Aristotle),十六世纪才用来表示生理这门学科,现代生理学的创立源于十七世纪维廉.哈维(William Harvey),这是人们一贯的看法。之所以认为哈维是现代生理学的奠基人,是因为他用实验的方法创立了血液循环理论。之所以创立血液循环理论重要,是因为在哈维之前,西方人一直接受的是盖伦(Gallen)在公元二世纪建立的错误学说。这个学说认为动脉和静脉如同涨潮的一起一落,而心脏的作用是把其产生的热量或元气输送到全身,与之相应的,大脑就成为一个散热的器官,这个学说在西方统治了一千五百年之久。真的是哈维首先提出血液循环的理论吗?中国的古代文明中,最富成就的就是医学,现在称之为中国传统医学或中医学,其经典著作为《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分为《灵枢》和《素问》两部。事实上,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明确认识到血液是循环的,血脉可分为动脉和静脉,血液由动脉而出,由静脉回到心脏,动脉和静脉在肢端、头部、内脏等进行交换,血液的作用是把从胃肠道吸收的营养物质运送到肌肉和内脏等处。作者在《古典经络学与现代经络学》一书,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归类、对比、讨论和实验研究,把经络区分为血管性经络和非血管性经络,分别命名为经络脉和经络带,下面粗略介绍有关血管性经脉的一些基本概念。二、中医学中关于心、血和脉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在比《黄帝内经》还早的长沙马王堆《帛书》中没有经络的概念,全部称为“脉”,如“臂太阴脉”、“足阳明脉”等。《灵枢.经脉篇》开始介绍十二经脉时也只用了“脉”字,如“肺手太阴之脉”、“胃足阳明之脉”等,介绍完十二条主要的脉以后,为了与细小的脉进行区别,把主要的纵行粗大的脉叫做“经脉”,数目较多、细小的脉叫做“络脉”,此外,还把比络脉更小的脉称为“孙脉”。所谓经络本来是指各种长短粗细的脉,是粗的经脉和细的络脉的合称,当我们只取“经”和“络”两个形容词来表示这一概念时,再也不可能从“经络”的字面意义上看出与脉的关系,由此成为研究中的一大障碍。《灵枢.经脉篇》“经脉者受血而营之。……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这段经文首先表达了古人认识人体的基本出发点--度量、触摸、解剖观察,有力地表明中医学建立于对人体的客观观察上。观察和实验是现代科学的基本方法,中医学使用的是科学的观察法。《黄帝内经》中详细记述了对正常中等身材人体的骨骼长度,骨髓腔大小,脉管长度,内脏器官的大小、重量和容量,每日呼吸和脉搏次数,呼吸与脉搏比例(1: 6)等解剖和生理参数,作者由此提出了“古典解剖生理学”的概念。同时,这段经文也明确指出,经脉是接受血液而营行的,且脉有大小不同,血有清浊之别。大小应指血管的长短粗细,清浊很可能是指动静脉的颜色差异。血是什么?《灵枢.决气篇》“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是说腹腔中的胃肠道消化食物,吸收其精华,变成红色,即是血液。血与心有什么关系?《素问.五藏生成篇》“诸血皆属于心”,即全身所有的血都归属于心,受心脏的控制。脉与心有什么关系?《灵枢.本藏篇》“肝应胆,…心应脉。”心与脉的关系,就如同肝与胆的关系,可见脉是与心相连的血管。血与脉有什么关系?《灵枢.邪客篇》“营气者,泌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 表明食物的精华部份进入血管中,变成血,亦即血在脉中运行。《灵枢.邪客篇》“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是说地上有十二条大河,相应地人也有十二条经脉,把人体的经脉或血管比喻为河水的流动。由此不难说明,心、脉、血三者的关系就是现代医学心脏、血管、血液的关系,这是古典生理学与现代生理学重要接合点,有力表明所谓的千古之谜--经络--经脉和络脉--脉必然包括血管。《灵枢.经脉篇》中“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内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意即粗大的纵行血管--经脉,走行在深部的组织间隙里,但有一个例外--足太阴脉走行浅表,在内踝上可以看见,其实就是这里的大隐静脉--体表最大的浅表静脉。其它浮在体表、经常可以看见的血脉是络脉--细小的血管,即体表静脉。《灵枢.营卫会生篇》曰:“营在脉中,……,营周不休,……,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灵枢.营气篇》曰:“营气之道,……,常营无已,终而复始。”即指营气在脉中周而复始、永不停息地运行。有了以上的概念,我们就可以认为,经脉的走行路线即是血管的的解剖结构,经脉的循环运行就是血液循环。这就是两千多前的中国血液循环理论,以解剖和观察为依据所得到的基本正确的血液循环理论。三、中医学对动脉和静脉的描述“动脉”的概念在《内经》中有明确的叙述,《灵枢.动输篇》“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何也?”,特别指出了“手太阴脉”、“足阳明脉”和“足少阴脉为何持续搏动,即挠动脉的腕后搏动、颈动脉的气管旁搏动和胫后动脉的踝内搏动。内经》指出踝后的搏动是冲脉经过该处的搏动,并非足少阴脉的搏动,因为足少阴中流动的是向心的静脉血。从经脉的流动方向和交接部位可以判断出哪些是动脉?哪些是静脉?手三阳经从胸走手,并且在其经过的腋下、肘内、腕后有搏动,因此当属动脉。《灵枢.邪客篇》特别指出了手三阴经的三维走向,其三维走向与上肢从指端经腕、肘关节到腋下的上肢动脉走行的途径相当吻合。仅此一点就足以令人惊叹当时学者的解剖水平所达到了何等地步,文字的描述又是何等干练准确,可现在很少有研究者注意这一篇的内容。手三阳经通常认为是从手走头,这当然不是血行途径了,但《灵枢.经脉篇》中明确指出手三阳经是从手到胸内,上到头的只是其分支(从胸中到头部的支脉)。经脉在上肢外侧走行,与其浅表的大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等)极其相似,因此,手三阳经应是静脉。足三阴经从足走胸,于腹股沟处进入内部,当是静脉。其中的足太阴经过内踝之上,这可以看见的经脉显然就是经过内踝的大隐静脉。足三阳经从头走脚,与血管明显不符,但仔细考察可见,所谓“从头到足”只是一个一般性的概括。《内经》明确指出足阳明胃经先是从胸上行,再下行到足;足少阳胆经从腋下行,并不是在头部。而且胃经的全线:面部、颈部、胸部、腹外侧部、小腿前部、足背部都有动脉的搏动,并以此来判定胃经的路径和作用。冲脉为血之海,从头到足,实指体内的最大的动脉--主动脉和下肢大动脉。总之,十二经脉,再加上冲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内经》常用“营气”或“营血”的原因正如《内经》所述,虽然知道骨髓具有造血样功能,但不知道血液何以变成红色(“莫知其妙”),故常以血液的营养功能来表达血液的概念,避免了可能造成的错误。四、作为皮肤信息传递通路的脉或经络概念经络的另一个内涵是卫气运行途径,《内经》明确说明营卫各行一道。所谓卫气,与现在人们体会到的气功中的内气运行、循经感传中的感觉传导很相似。作者已有大量的事实提示,高等哺乳动物的皮肤中存在一种信号传递通路,后者是以儿茶酚胺类物质的释放和作用为核心的连锁传递机制。《内经》中描述的经脉循行途径比起血液循环来,更类似于一种皮肤中的信号传递(卫气主要走行于皮肤中)。实际上,这正是《内经》著者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卫气的运行可以在病人身上或气功状态下感觉到,但找不到形态上的证据。血液循环虽然感觉不到,却可以解剖到或从体表触摸到或肉眼看到(“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这给《内经》著者带来很大的麻烦,导致他们将两者混淆起来,把感觉到的线状运动和看到管道结构联系起来,但又力图区别开去。因此,有的篇章分别叙述营卫的区别和运行途径,有的地方以“气血”二字概而论之。当我们区分开营卫的不同作用和不同途径后,就真切看到古人杰出的生命科学成就和重大的现实意义--皮肤信号传递通路没有被现代科学工作者所关注。综上所述,在人体生命科学领域内,中国古人有不可动摇的优势地位,他们以扑素的自然科学方法,获得了许多重要的认识,作者以“古典解剖生理学”的概念进行了概括和归纳,这应该成为中国解剖生理学工作者的常识,并有理由为之骄傲和自豪。随着《黄帝内经》中一些未被现代科学所认识的生命现象的深入研究和再确认,定能在世界上重塑其历史地位和现代意义。作为一名中国生理学者,应该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最后,值得指出的是,英.李约瑟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早已经把经络视为血管系统,并明确指出,是中国人首先发现血液循环。后来由美. 撰写的《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大陆》中,进一步肯定了这一判断,并以“谁最先发现血液循环”为题专门论述。

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其身体健康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健康的生活可以使人平安长寿,免患许多疾病;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则会给人们带来疾病。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论文篇1 一、摘要 由于我自己平时比较关注养身,也很注意身体健康,但对于这些了解的不多,自己想多知道一些相关方面的内容。所以这学期选了《健康与疾病》这门课,上了后觉得真的很有益,对平时生活和健康能给很多指导。 这门课是由医学院开的,来给我们上课的老师都很不错,分别给我们讲了他么自己从事的领域的相关知识。我自己对中医这方面比较感兴趣,所以就选了这个方面,写一下我上了这门课的收获。 中医这个概念来自中国传统医学,它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传统医学科学,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中医是我国最早的医疗行为,起源于手的进化,按摩是最早的医疗行为→外治法。其特点是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其理论体系属于古代的哲学范畴。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象、经络、运气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我对中医的理解:一、中医简介,主要从起源、特点、哲学基础几个方面阐述;二、阴阳五行学说,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三、藏象学说:概论、肝脏、精气血精液、体质几方面;四、病因病机主要是外因、内因等;五、中医治疗 方法 ,有中药、针灸、推拿艾灸、火罐;六、针灸学基础,主要有筋络、腧穴、十四经血、经外奇穴;七、四诊,即指望闻问切。 二、正文 (一)、中医简介 中医这个概念来自中国传统医学,它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传统医学科学,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具有科学、系统、完整、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数千年沧桑巨变,现在依然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乃至世界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优秀 传统 文化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最早的医疗行为,起源于手的进化,按摩是最早的医疗行为→外治法。其特点是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其哲学基础: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界和人类思维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我国古代创立的哲学体系主要是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正是在这个朴素唯物论和辨证法的哲学思想指导下构成的理论体系,并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因此,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属于古代的哲学范畴。 (二)、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的总称。阴阳五行学说自引入中国传统医学领域后,逐渐成为其解释人类生命的起源、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思想武器,并用以分析、归纳疾病的本质与类型,从而成为中医学指导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轴心,贯穿于中医学理论的各个方面,并通过古人的不断探索和完善,逐渐构筑成一套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基本特点的中医学理论 体系,促进和推动着中医学的发展,因此说明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阴阳五行学说不是神秘的玄学,它是古人建立在观察事实基础上的具有科学内涵的理论。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所以其用到的一些概念也是对立的。阴阳的属性特征具有普遍性、相关性、相对性和可分性。 但其两者之间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阴阳对立制约,最终达到对立与制约的动态平衡。将中医应用于医学能帮助人医治疾病。阴阳中的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这五行各有特点,均处于运动变化中。五行学说将五脏分别归属于五行: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并以五行来说明各脏的生理特性。 (三)、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是研究藏象的概念内涵,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脏腑之间、脏腑与形体官窍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藏,是指隐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即内脏。象,其涵义有二:一指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其二指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现象,也是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腑脏、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研究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二是研究精、气、血、津液、神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脏腑的关系。五脏包括心、肺、脾、肝、肾,六腑指的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府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个脏器组织。精、气、血、津液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体质的“体”,指形体、身体,可引申为躯体和生理;“质”指特质、性质。体质是禀受于先天,调养于后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等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它充分体现出中医学“形神合一”的体质观。体质的形成是机体内外环境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个方面密切相关。偏阳体质:是偏于亢奋、偏热、多动等特性的体质。偏阴体质:是偏于抑制、偏寒、多静等特性的体质。阴阳平和体质:是功能较为协调的体质类型。 (四)、病因病机 病因——泛指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分为外因、内因、其他因素。外因包括六淫、疠气;内因包括七情、饮食失宜、劳逸失度;其他原因有痰饮、淤血。病机包括正邪盛衰、阴阳失调、气机失常,这些均会影响人体的正常运行。 (五)、中药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方法,有中药、针灸、推拿艾灸、火罐。中药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中草药,几乎未经加工的原生态的,这个与西药是相对的。中药可内服,外用、注射、外栓。针灸有治疗周围神经损伤、颅脑脊髓损伤、运动系统创伤、疼痛的功效。推拿是指在人体一定部位,运用各种不同手法和进行特定性肢体活动来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六)、针灸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串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生理功能:阐释病理:发生病变时,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如心火可循经下移于小肠,而小肠有热亦可上熏于心。如足厥阴肝经抵小腹,布胁肋,故肝气郁结,常见两胁及小腹胀痛等。 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调节机能平衡,感应传导的 作用。指导诊断 在临床上,可根据疾病症状出现的部位,结合经络的循行走向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如两胁痛,多是肝胆病变;前额部疼痛,多与阳明经病有关等。如肺病时可在肺俞穴出现结节或中府穴有压痛;肠痈可在阑尾穴有压痛等。治疗预防:如针灸、按摩、针刺麻醉、耳针、电针、穴位埋线、穴位结扎等治疗方法。临床可根据药物的归经,选择相应的药物。如太阳经头痛,选用羌活、蒿本等。调理经络方法预防疾病。如常灸足三里穴可强壮身体、防病;灸风门可预防感冒;常点按养老穴可美容肌肤和明目等。腧穴→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与“输”义同,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的意思。某些特殊的穴位会有特殊的意义, 是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法。基本原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皮、肉、脉、筋、骨、经络与脏腑息息相关,以脏腑为中心,通过经络通联内外,因而通过审察外部征象,探求疾病的本质。 (七)、四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全身和局部表现、舌象及排出物等,以收集病情资料的诊察方法。闻诊主要从声音、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几个方面。问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地询问,了解疾病的起始、发展及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 其它 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 经验 的 总结 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其内容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等。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专著《黄帝内经》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时至今日,中国传统医学相关的理论、诊断法、治疗方法等,均可在此书中找到根源。 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形式。由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如动物的“生长壮老已” ,植物的“生长化 收藏 ”。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使之得以交感相应。如:“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 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论文篇2 一般对人来说,健康分为两大部分,即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这两者相 互影响、相互促进。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源泉。作为二十出头的青年人,我们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应保持高度重视,为以后的人生打下基础。然而,周边的情况并不乐观。一方面由于学习任务重、压力大(作为工科学生的我深有体会,经常熬夜完成作业),另一方面由于脱离了父母老师的监督,自己的随意性、惰性逐渐表现出来。据一份调查显示:近90%的大学生每次参加课外活动的时间不足一小时,超过54%的大学生每周只参加1到2次的课外体育活动,这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群体体质的整体下滑。有鉴于此,我首先将于身体和心理健康做出阐述,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 一、 身体健康 1、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以我们宿舍为例,大家普遍的入睡时间是晚上十二点。长此以往,第二天上课精力不集中、打瞌睡的现象非常严重。现在的大学生们普遍都有晚上熬夜打游戏,看书早上或者白天补觉的习惯并且直接导致了不能够正常进行一日三餐。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一日三餐能够对身体机能进行能量的补充,满足人体的正常运转。如果不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容易使自己的身体免疫力下降,健康状况肯定有影响。有时候也会使自己的生物钟失调,这样对眼睛及脑部的伤害比较大。时间长了就会出现体力不支、易累、心烦等现象。因此,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2、 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 根据中医饮食保健的特点来说:在素食的基础上,力求荤素搭配,全面膳食。不主张偏食,不提倡过量与废食。注重协调阴阳、脏腑。同学们应该注意在日常饮食中不能够光根据自己的喜好吃单一的食品种类或者为了盲目减肥而不吃食物。虽然食堂的饭菜不太可口,但我们应尽量不要挑剔,只要注意饭菜的营养搭配,鼓励自己管饱就行。对于女生而言,由于近几年,在高校女生的减肥队伍越来越庞大。为了身体的所谓苗条,整天不吃饭,吃减肥药品,结果身体搞坏了,心理方面也形成一种疾患。同时,女生普遍存在着挑食和偏食现象,这不吃、那不吃,要么暴饮暴食。有时候打一个菜,吃不下几口,就倒掉,这样身体缺乏营 养,体质也就自然下降。对于男生而言,男生不能够酗酒。很大一部分学生有参加聚会的习惯,借着给同学过生日、同乡会、庆祝会,各种理由的宴请也就此起彼伏,豪饮一番,结果不胜酒力,每次下来,都难受几天,甚至送医院抢救。 其次,还应该根据自己的体质有选择性的选择一些食物。例如:人的体质简单分类为三种。阴性体质偏寒,宜食偏温热的食物;阳性体质偏热,宜食偏寒凉的食物;平性体质属正常,宜食平性的食物。 体瘦者多阴虚(火旺),宜食甘润生津之品;体胖者多痰湿,宜食清淡化痰之物。 总之,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更是对身体的重要保证。 3、 保持一定量的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够前身健体缓解压力。现在我们学校虽然组织早操,跑之前还必须盖章,然而因为场地、天气的限制,加之大学生们的普遍反感,早操根本就达不到预想效果,甚至许多同学呼吁要求取消早操。对我们个人而言,一定要选择好适合自己的运动并持之以恒地锻炼。我平常喜爱打 篮球 ,但上学期初来大学感到不适应,打篮球的次数也变得屈指可数了,我后来就明显地感到体质的下降。好在,这学期我坚持每周打一次球,身体状况也大有改观。资料介绍,一定量的运动驱除忧虑,焕发精神。控制体重,降低血胆固醇浓度、防止骨质疏松 、有利于降低血压 、 消除紧张 力 、改善入睡能力,提高睡眠质量 、抵抗焦虑和压抑感,增加积极性和乐观感。 二、 心理健康 我们大学生必须注意心理上的调适,正确把握 自己,学会自行解脱,时刻绽放阳光笑颜。 要想时刻保持好心情,就要积极地避免不良刺激,养精神,和喜怒,调情志。第一,是 要尽量地避免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对人体的影响。因为,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社会 环境,和睦幸福的家庭氛围等,有利于精神的调养。因而,要积极创建这种环境和氛围,尽 量避免来自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因素等方面的不良刺激。我们生活在西安交大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花园一般美丽的校园,净畅宁美的环境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第 二,要积极地治疗疾病,防止其内源性因素的不良刺激.这些疾病既可给我们造成痛 苦等不良刺激, 重病或久病常易形成患者的精神负担, 其内源性刺激还可产生异常的情志变 化,加重病情,影响康复。身体可是自己的,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 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我们可以改变心情;我们不能控制他人,但我们可以把握自己。 这告诉我们在不能改变客观的外界时,就要试着提高自我的心理调摄能力,注重心理健康, 保持良好心态,乐观面对生活,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勤奋上进、勇敢理性是我的座右铭,我会将它一直坚持下去。 三、 常见疾病及预防 1、急性结膜炎 俗称“红眼病”。起因于接触感染,传染性极强,感染后数小时即可发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眼病,春、夏二季多见。 预防 措施 : 注意用眼卫生,不熬夜,尽量减少用眼时间。不用脏手揉眼睛。阅读书写保持良好采光、距离。注意个人卫生,不乱用他人的毛巾、脸盆及其它生活用品。避免近距离接触病人,接触后要洗手。洗澡或 游泳 后应滴上消炎眼药水。 2、疥疮 是一种由疥虫(螨虫)所致的传染性皮肤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在冬春两季流行。它偏爱于住集体宿舍的学生,往往是一人患病,整个宿舍全部遭殃。 患了疥疮常有剧烈的瘙痒,尤以夜间为重,故影响睡眠。 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换衣服,避免同疥疮病人接触。尽量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同学之间不要混睡,宿舍内物品堆放整齐,无蚊蝇、无垃圾、无臭味、开窗通风、空气保持新鲜,经常晾晒被褥,这样才能避免疥疮的传染与蔓延。 3、扁桃腺炎 本病在大学生中极为多见,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如果事先有感冒,可能为病毒后继发性细菌感染。发病前可能有全身无力和发冷,随后有咽痛,吞咽时尤甚。开始时大多位于一侧(以后蔓延至对侧),颌下或耳旁淋巴结可出现肿痛。随着病情发展,临床出现高热、体温39℃以上,全身酸痛、头痛、食欲减退,医生检查:咽部充血,扁桃腺明显增大,表面有散在的白色渗出物覆盖。 预防措施: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要劳逸结合,不熬夜,娱乐过度,注意饮食营养,加强体育锻炼,逐步增强体质。 4、甲沟炎 脚拇趾甲边缘一侧常发生红、肿、热、痛,逐步形成趾甲边缘脓肿,即所谓的甲沟炎。发生原因是穿的鞋子过小、过紧,脚拇指甲不能平稳地生长,边缘扎入趾头组织、引起细菌感染。轻微的甲沟炎局部用碘酒消毒或敷消炎膏可消散。重者需剪去或拔去趾甲,抗菌消炎治疗。 预防措施: 养成个人习惯,天天洗脚、洗袜,保持鞋内干燥,鞋子要适当宽畅、透气,尽量不穿尖头鞋、高跟鞋,尤其是体育活动或较长时间走路更应穿舒适的平底运动鞋。 5、口腔溃疡 口腔粘膜、舌尖、牙龈常出现直径2—3毫米的溃疡,有剧烈的烧灼痛,咀嚼和接触咸味时尤甚,影响食欲、工作、学习。病程一般不超过7—10天,愈合后不留疤痕,但容易复发。一处好后,他处又可发生,间隔时间长短不一。 预防措施: 得了口腔溃疡,经口服一些抗菌消炎药、维生素B2、C,局部敷锡类散、西瓜霜喷剂、云南白药等,短期内即可愈合,另外,要调整生活规律,保证睡眠时间,不疲劳、娱乐过度;注意口腔卫生及饮食营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心情愉快,消除精神负担;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如果能做到这些就可以预防口腔溃疡的发生。 >>>下一页更多精彩“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论文3篇”

皮肤病与预防关系论文

2.注意皮肤保湿

3.避免过度暴晒

内因主要是指人体内部的因素,如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异常等。遗传因素可能会导致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增加,如银屑病、荨麻疹等;内分泌失调可能会引起痤疮、多毛症等;免疫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瘙痒性皮肤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外因主要是指外界的因素,如气候、环境、生活习惯等。气候是影响皮肤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过度的阳光、寒冷干燥的气候等都可能导致皮肤病的发生;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化学物质等也会对皮肤造成伤害;生活习惯如饮食、睡眠、运动等也会影响皮肤健康。

皮肤性病科护理教学的几点体会 皮肤护理课包括的专业理论知识多,专业操作技能广泛,学院 非常重视基础护理和临床护理教学,所以要上好一堂生动的、高质量 的皮肤护理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关键。 皮肤科患者由于某些疾病病程较长,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病 人心理压力较大,且疾病表现在外,视觉上难以被旁人接受,更增加 了病人的心理负担,在皮肤护理教学中,学生往往有怕脏、怕传染的 心理而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 故在临床护理教学中既要让护理学生学 好皮肤病的基础理论, 又要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 使病人舒适的同时, 也要注重与病人的交流,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放松心情接受治疗, 促进疾病的痊愈。现将皮肤科护理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1 培养和激发护理学生学习的兴趣 由于皮肤病总论概念性强,内容较单调。皮肤科外用药物多种 多样,为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带教时笔者将本科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 联系起来,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给学生展示外用药物 实物剂型时,先给学生观看美容霜、防晒霜、珍珠霜等,然后讲解其 组成、作用、适应证、用法及注意事项。在学习外用药物的剂型时, 先给学生拿一瓶水——溶液剂型,一袋炉甘石粉——粉剂,然后将炉 甘石粉倒入水中,形成洗剂,形象、生动地帮助学生记忆,从而激发 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皮肤专科护理操作较多,如湿敷、封包、封闭及 对创面处理等,应给予更多的耐心和讲解,可在操作示范后让护生从 简单到复杂操作[1-2],鼓励护生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到临床,自己先 寻找护理的方法。这样不但加深对皮肤科护理知识的理解,同时又能 有机地复习已学过的有关知识,使学习气氛活跃。 2 选课教学,教学相长 教学过程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是教和学的辨证统一。 传统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强调以传授知识、 经验和技能为目的, 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方向,突出重点,其优点是很明显的,但也存在 不少缺陷,如教学方法过死,教师授课中存在知识的灌输,这种灌输 式教学方式容易养成学生仅仅接受现成知识,被动学习的习惯。如此 培养出来的医学生可能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较好, 而创新精神和创造 能力不足,缺乏临床应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皮肤护理的学生 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要不断面对各种皮损, 甚至是几种皮损集中在同 一个体身上,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解决问题.如果不能学 生就没有积极性,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实践证明,根据教学大纲 和教学内容,选几节课,让学生讲讲,设置一定的情景,以直观、形象、 生动的方式,使学生融入到特定的情景中去,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 程,加深护生对系统理论的深刻理解和对实际操作的感性认识,设身 处地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3]。这样做不仅使讲课学生得到了锻炼, 其他同学听起来亲切、 可信, 而且学生的讲课方法对教师也很有启发, 有利于教师改进教法。 3 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皮肤性病学授课过程中充满了大量形态的描述,许多皮肤病 难以用语言、文字描述清楚。而皮肤性病中绝大多数疾病都有比较特 异的皮损,皮损的性质、形态、分布、排列是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所以对皮损的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笔者合理安排教时间,尽 量在讲完典型临床表现之后, 即时给学生观看典型皮疹的图谱或者是 电视录像、幻灯片等,然后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导出该病护理要点。例 如。天疱疮的患者可能有水疱、脓疱、糜烂、渗出、结痂等多种皮损, 讲完后利用 3~5 分钟导入病例,请学生分析后说出其护理诊断和护 理要点。由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发言积极,最后由教 师总结、矫正。 4 注重沟通技巧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护理模式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 护理模式发展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护理服务对象不 仅包括病人,还包括健康人群。新的护理模式对现代护理的教育手段 和教育方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4]。要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掌握沟通技巧,加强心理护理,体现人文关怀,才能收集第一手的临 床病例资料,这光靠良好的服务是不够的,因此要教会护生如何与患 者进行沟通,例如:在进行荨麻疹病例分析时,强调除了要告知患者 不要进食鱼、虾、蛋等过敏食物,还应与家属交往、沟通,不予患者 进食该类食物,避免一切可疑的诱发因素;面对病情比较特殊的如性 病患者,要事先准备好良好的沟通环境,在尽量没有第三者在场的情 况下进行沟通,解除思想顾虑,告诉患者要将病情如实告知医务人员 才能尽快治愈疾病,告知性伴侣应禁止性生活、注意隔离污染物。在 取得患者信任以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生活注意事项, 使患者坚持治疗,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5]。 参考文献: [1] 石 英 . 提 高 护 生 临 床 教 学 质 量 之 我 见 [J]. 局 解 手 术 学 杂 志,2003,12(1):6-7 .[2]林雪峰,刘凤琴.皮肤科护理带教模式的改革初探[J].哈尔滨 医药,2002,22(5):97. [3]王长远,秦俭,王晶,孙长怡.情景教学法在急诊心肺复苏教学 中的应用[J].实用预防医学,2007,6(3):927-928. [4]张瑞莹,孙亚男,刘君,等.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运用任务驱 动教学法的方法探究[J].中华护理教育,2008,5(3):109-110. [5] 孙 晓 英 . 皮 肤 科 护 理 带 教 方 法 探 讨 [J]. 卫 生 职 业 教 育,2004,19:139.

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其身体健康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健康的生活可以使人平安长寿,免患许多疾病;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则会给人们带来疾病。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论文篇1 一、摘要 由于我自己平时比较关注养身,也很注意身体健康,但对于这些了解的不多,自己想多知道一些相关方面的内容。所以这学期选了《健康与疾病》这门课,上了后觉得真的很有益,对平时生活和健康能给很多指导。 这门课是由医学院开的,来给我们上课的老师都很不错,分别给我们讲了他么自己从事的领域的相关知识。我自己对中医这方面比较感兴趣,所以就选了这个方面,写一下我上了这门课的收获。 中医这个概念来自中国传统医学,它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传统医学科学,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中医是我国最早的医疗行为,起源于手的进化,按摩是最早的医疗行为→外治法。其特点是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其理论体系属于古代的哲学范畴。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象、经络、运气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我对中医的理解:一、中医简介,主要从起源、特点、哲学基础几个方面阐述;二、阴阳五行学说,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三、藏象学说:概论、肝脏、精气血精液、体质几方面;四、病因病机主要是外因、内因等;五、中医治疗 方法 ,有中药、针灸、推拿艾灸、火罐;六、针灸学基础,主要有筋络、腧穴、十四经血、经外奇穴;七、四诊,即指望闻问切。 二、正文 (一)、中医简介 中医这个概念来自中国传统医学,它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传统医学科学,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具有科学、系统、完整、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数千年沧桑巨变,现在依然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乃至世界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优秀 传统 文化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最早的医疗行为,起源于手的进化,按摩是最早的医疗行为→外治法。其特点是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其哲学基础: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界和人类思维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我国古代创立的哲学体系主要是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正是在这个朴素唯物论和辨证法的哲学思想指导下构成的理论体系,并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因此,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属于古代的哲学范畴。 (二)、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的总称。阴阳五行学说自引入中国传统医学领域后,逐渐成为其解释人类生命的起源、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思想武器,并用以分析、归纳疾病的本质与类型,从而成为中医学指导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轴心,贯穿于中医学理论的各个方面,并通过古人的不断探索和完善,逐渐构筑成一套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基本特点的中医学理论 体系,促进和推动着中医学的发展,因此说明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阴阳五行学说不是神秘的玄学,它是古人建立在观察事实基础上的具有科学内涵的理论。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所以其用到的一些概念也是对立的。阴阳的属性特征具有普遍性、相关性、相对性和可分性。 但其两者之间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阴阳对立制约,最终达到对立与制约的动态平衡。将中医应用于医学能帮助人医治疾病。阴阳中的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这五行各有特点,均处于运动变化中。五行学说将五脏分别归属于五行: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并以五行来说明各脏的生理特性。 (三)、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是研究藏象的概念内涵,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脏腑之间、脏腑与形体官窍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藏,是指隐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即内脏。象,其涵义有二:一指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其二指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现象,也是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腑脏、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研究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二是研究精、气、血、津液、神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脏腑的关系。五脏包括心、肺、脾、肝、肾,六腑指的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府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个脏器组织。精、气、血、津液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体质的“体”,指形体、身体,可引申为躯体和生理;“质”指特质、性质。体质是禀受于先天,调养于后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等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它充分体现出中医学“形神合一”的体质观。体质的形成是机体内外环境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个方面密切相关。偏阳体质:是偏于亢奋、偏热、多动等特性的体质。偏阴体质:是偏于抑制、偏寒、多静等特性的体质。阴阳平和体质:是功能较为协调的体质类型。 (四)、病因病机 病因——泛指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分为外因、内因、其他因素。外因包括六淫、疠气;内因包括七情、饮食失宜、劳逸失度;其他原因有痰饮、淤血。病机包括正邪盛衰、阴阳失调、气机失常,这些均会影响人体的正常运行。 (五)、中药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方法,有中药、针灸、推拿艾灸、火罐。中药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中草药,几乎未经加工的原生态的,这个与西药是相对的。中药可内服,外用、注射、外栓。针灸有治疗周围神经损伤、颅脑脊髓损伤、运动系统创伤、疼痛的功效。推拿是指在人体一定部位,运用各种不同手法和进行特定性肢体活动来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六)、针灸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串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生理功能:阐释病理:发生病变时,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如心火可循经下移于小肠,而小肠有热亦可上熏于心。如足厥阴肝经抵小腹,布胁肋,故肝气郁结,常见两胁及小腹胀痛等。 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调节机能平衡,感应传导的 作用。指导诊断 在临床上,可根据疾病症状出现的部位,结合经络的循行走向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如两胁痛,多是肝胆病变;前额部疼痛,多与阳明经病有关等。如肺病时可在肺俞穴出现结节或中府穴有压痛;肠痈可在阑尾穴有压痛等。治疗预防:如针灸、按摩、针刺麻醉、耳针、电针、穴位埋线、穴位结扎等治疗方法。临床可根据药物的归经,选择相应的药物。如太阳经头痛,选用羌活、蒿本等。调理经络方法预防疾病。如常灸足三里穴可强壮身体、防病;灸风门可预防感冒;常点按养老穴可美容肌肤和明目等。腧穴→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与“输”义同,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的意思。某些特殊的穴位会有特殊的意义, 是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法。基本原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皮、肉、脉、筋、骨、经络与脏腑息息相关,以脏腑为中心,通过经络通联内外,因而通过审察外部征象,探求疾病的本质。 (七)、四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全身和局部表现、舌象及排出物等,以收集病情资料的诊察方法。闻诊主要从声音、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几个方面。问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地询问,了解疾病的起始、发展及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 其它 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 经验 的 总结 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其内容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等。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专著《黄帝内经》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时至今日,中国传统医学相关的理论、诊断法、治疗方法等,均可在此书中找到根源。 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形式。由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如动物的“生长壮老已” ,植物的“生长化 收藏 ”。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使之得以交感相应。如:“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 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论文篇2 一般对人来说,健康分为两大部分,即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这两者相 互影响、相互促进。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源泉。作为二十出头的青年人,我们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应保持高度重视,为以后的人生打下基础。然而,周边的情况并不乐观。一方面由于学习任务重、压力大(作为工科学生的我深有体会,经常熬夜完成作业),另一方面由于脱离了父母老师的监督,自己的随意性、惰性逐渐表现出来。据一份调查显示:近90%的大学生每次参加课外活动的时间不足一小时,超过54%的大学生每周只参加1到2次的课外体育活动,这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群体体质的整体下滑。有鉴于此,我首先将于身体和心理健康做出阐述,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 一、 身体健康 1、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以我们宿舍为例,大家普遍的入睡时间是晚上十二点。长此以往,第二天上课精力不集中、打瞌睡的现象非常严重。现在的大学生们普遍都有晚上熬夜打游戏,看书早上或者白天补觉的习惯并且直接导致了不能够正常进行一日三餐。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一日三餐能够对身体机能进行能量的补充,满足人体的正常运转。如果不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容易使自己的身体免疫力下降,健康状况肯定有影响。有时候也会使自己的生物钟失调,这样对眼睛及脑部的伤害比较大。时间长了就会出现体力不支、易累、心烦等现象。因此,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2、 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 根据中医饮食保健的特点来说:在素食的基础上,力求荤素搭配,全面膳食。不主张偏食,不提倡过量与废食。注重协调阴阳、脏腑。同学们应该注意在日常饮食中不能够光根据自己的喜好吃单一的食品种类或者为了盲目减肥而不吃食物。虽然食堂的饭菜不太可口,但我们应尽量不要挑剔,只要注意饭菜的营养搭配,鼓励自己管饱就行。对于女生而言,由于近几年,在高校女生的减肥队伍越来越庞大。为了身体的所谓苗条,整天不吃饭,吃减肥药品,结果身体搞坏了,心理方面也形成一种疾患。同时,女生普遍存在着挑食和偏食现象,这不吃、那不吃,要么暴饮暴食。有时候打一个菜,吃不下几口,就倒掉,这样身体缺乏营 养,体质也就自然下降。对于男生而言,男生不能够酗酒。很大一部分学生有参加聚会的习惯,借着给同学过生日、同乡会、庆祝会,各种理由的宴请也就此起彼伏,豪饮一番,结果不胜酒力,每次下来,都难受几天,甚至送医院抢救。 其次,还应该根据自己的体质有选择性的选择一些食物。例如:人的体质简单分类为三种。阴性体质偏寒,宜食偏温热的食物;阳性体质偏热,宜食偏寒凉的食物;平性体质属正常,宜食平性的食物。 体瘦者多阴虚(火旺),宜食甘润生津之品;体胖者多痰湿,宜食清淡化痰之物。 总之,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更是对身体的重要保证。 3、 保持一定量的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够前身健体缓解压力。现在我们学校虽然组织早操,跑之前还必须盖章,然而因为场地、天气的限制,加之大学生们的普遍反感,早操根本就达不到预想效果,甚至许多同学呼吁要求取消早操。对我们个人而言,一定要选择好适合自己的运动并持之以恒地锻炼。我平常喜爱打 篮球 ,但上学期初来大学感到不适应,打篮球的次数也变得屈指可数了,我后来就明显地感到体质的下降。好在,这学期我坚持每周打一次球,身体状况也大有改观。资料介绍,一定量的运动驱除忧虑,焕发精神。控制体重,降低血胆固醇浓度、防止骨质疏松 、有利于降低血压 、 消除紧张 力 、改善入睡能力,提高睡眠质量 、抵抗焦虑和压抑感,增加积极性和乐观感。 二、 心理健康 我们大学生必须注意心理上的调适,正确把握 自己,学会自行解脱,时刻绽放阳光笑颜。 要想时刻保持好心情,就要积极地避免不良刺激,养精神,和喜怒,调情志。第一,是 要尽量地避免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对人体的影响。因为,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社会 环境,和睦幸福的家庭氛围等,有利于精神的调养。因而,要积极创建这种环境和氛围,尽 量避免来自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因素等方面的不良刺激。我们生活在西安交大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花园一般美丽的校园,净畅宁美的环境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第 二,要积极地治疗疾病,防止其内源性因素的不良刺激.这些疾病既可给我们造成痛 苦等不良刺激, 重病或久病常易形成患者的精神负担, 其内源性刺激还可产生异常的情志变 化,加重病情,影响康复。身体可是自己的,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 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我们可以改变心情;我们不能控制他人,但我们可以把握自己。 这告诉我们在不能改变客观的外界时,就要试着提高自我的心理调摄能力,注重心理健康, 保持良好心态,乐观面对生活,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勤奋上进、勇敢理性是我的座右铭,我会将它一直坚持下去。 三、 常见疾病及预防 1、急性结膜炎 俗称“红眼病”。起因于接触感染,传染性极强,感染后数小时即可发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眼病,春、夏二季多见。 预防 措施 : 注意用眼卫生,不熬夜,尽量减少用眼时间。不用脏手揉眼睛。阅读书写保持良好采光、距离。注意个人卫生,不乱用他人的毛巾、脸盆及其它生活用品。避免近距离接触病人,接触后要洗手。洗澡或 游泳 后应滴上消炎眼药水。 2、疥疮 是一种由疥虫(螨虫)所致的传染性皮肤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在冬春两季流行。它偏爱于住集体宿舍的学生,往往是一人患病,整个宿舍全部遭殃。 患了疥疮常有剧烈的瘙痒,尤以夜间为重,故影响睡眠。 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换衣服,避免同疥疮病人接触。尽量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同学之间不要混睡,宿舍内物品堆放整齐,无蚊蝇、无垃圾、无臭味、开窗通风、空气保持新鲜,经常晾晒被褥,这样才能避免疥疮的传染与蔓延。 3、扁桃腺炎 本病在大学生中极为多见,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如果事先有感冒,可能为病毒后继发性细菌感染。发病前可能有全身无力和发冷,随后有咽痛,吞咽时尤甚。开始时大多位于一侧(以后蔓延至对侧),颌下或耳旁淋巴结可出现肿痛。随着病情发展,临床出现高热、体温39℃以上,全身酸痛、头痛、食欲减退,医生检查:咽部充血,扁桃腺明显增大,表面有散在的白色渗出物覆盖。 预防措施: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要劳逸结合,不熬夜,娱乐过度,注意饮食营养,加强体育锻炼,逐步增强体质。 4、甲沟炎 脚拇趾甲边缘一侧常发生红、肿、热、痛,逐步形成趾甲边缘脓肿,即所谓的甲沟炎。发生原因是穿的鞋子过小、过紧,脚拇指甲不能平稳地生长,边缘扎入趾头组织、引起细菌感染。轻微的甲沟炎局部用碘酒消毒或敷消炎膏可消散。重者需剪去或拔去趾甲,抗菌消炎治疗。 预防措施: 养成个人习惯,天天洗脚、洗袜,保持鞋内干燥,鞋子要适当宽畅、透气,尽量不穿尖头鞋、高跟鞋,尤其是体育活动或较长时间走路更应穿舒适的平底运动鞋。 5、口腔溃疡 口腔粘膜、舌尖、牙龈常出现直径2—3毫米的溃疡,有剧烈的烧灼痛,咀嚼和接触咸味时尤甚,影响食欲、工作、学习。病程一般不超过7—10天,愈合后不留疤痕,但容易复发。一处好后,他处又可发生,间隔时间长短不一。 预防措施: 得了口腔溃疡,经口服一些抗菌消炎药、维生素B2、C,局部敷锡类散、西瓜霜喷剂、云南白药等,短期内即可愈合,另外,要调整生活规律,保证睡眠时间,不疲劳、娱乐过度;注意口腔卫生及饮食营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心情愉快,消除精神负担;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如果能做到这些就可以预防口腔溃疡的发生。 >>>下一页更多精彩“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论文3篇”

中医与皮肤病的关系论文

医学毕业论文:医学免疫的中医理论

中医药与现代免疫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但是,目前二者没能很好的结合与应用。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医学毕业论文:医学免疫的中医理论,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摘要: 随着现代医学、免疫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和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人,中医药与机体免疫功能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崇尚回归自然潮流在全球范围的悄然兴起,中医药通过调整机体免疫状态而在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中所起的作用倍受人们关注。

关键字: 医学免疫,中医理论,中药方剂,实验技术,中医药研究。

前言: 现代免疫理论在我国早有记载。早在公元342年,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就记载了预防狂犬病的免疫学方法和效果:“疗犬咬人方,乃杀所咬犬,取脑傅之,后不复发。”公元998一1022年宋真宗时代,我国就用接种人痘预防天花,至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年)我国对人痘法有了重大改进,同时创造了人体连续传代的方法降低苗种的毒力,此法成为近代免疫学的先导,开了人工免疫方法的先河。我国人痘接种获得成功见于文字记载是公元1007年前后,比英国人琴纳试用牛痘苗预防天花要早700多年。中医学对变态反应的认识也是比较早的,约在公元前3000年的神农氏就曾提出孕妇应忌服鱼、虾、鸡和马肉,认为服用这些东西会引起皮肤溃疡。这对后世认识和预防变态反应有重要意义。中医学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比西方国家早2000多年。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不仅是免疫学的“故乡”,也为世界免疫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主要从三方面谈起中医药与免疫学的关系与发展,一是中医理论;二中药方剂;三实验技术。

1.现代免疫与中医传统理论

中医理论的邪正学说、阴阳学说、脏象学说及养生理论都已证明和现代免疫学关系十分密切。

中医学把人体的机能活动及抵御和清除各种有害物质的作用叫“正气”,免疫能力与正气的含义基本上是吻合的,而把破坏人体内部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相对平衡状态的有害物质叫“邪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而这正是机体的免疫功能。现代免疫学提出的机体免疫系统三大功能(防御功能、自稳功能、监视功能)正是中医邪正学说的`具体化。防御功能是指机体抵御病原生物等“外邪”的功能,自稳功能和监视功能指机体清除“内邪”(如:损伤、衰老、死亡、突变细胞等自身抗原)的功能。

免疫系统不断维持自身平衡的过程也正等同于中医的正邪对抗和阴阳平衡,以此达到自身的稳定。中医药防病治病,归根到底,主要还是通过调整机体免疫等功能,从而达到机体的自身稳定。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免疫系统仅是人体内复杂系统中的一个,中医药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不仅作用于免疫系统,也可能是通过其它系统(如:神经内分泌系统)来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的。

经络实质也是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的循行通路,参与免疫调节网络的构成,针灸的有效作用与免疫调节同样密不可分

2.免疫学与中药,复方的相互关系

近些年来,研究和开发免疫调节药物成为医药界的热门话题,临床使用的很多中药及方剂经实验研究被证明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加之中药资源丰富,所以从中药中寻找新的免疫调节剂具有针对性强、成本低、见效快的特点。

免疫促进药:主要是益气、养血、温阳、益阳的药物及少数解毒和活血的药。 1.促进细胞免疫药物:如增加T细胞比值的药:党参,黄精,白术,香菇,鸡血藤,淫羊藿等。促进淋巴细胞转化的药物:人参,桑寄生,白术,五味草,旱莲草,白芍,川芎,丹参,黄芪等。增强细胞吞噬功能的药:山药,黄连,穿心莲,白花蛇,舌草等金乡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张西峰。 2.促进体液免疫的药物:如抑制补体含量减少的药:枳壳,陈皮,麻黄,丹皮等。促进抗体生成增加的药:菟丝子,黄芪,紫河车,云芝等。

免疫抑制药:主要是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药。 1.清除抗原药:鱼腥草,蒲公英,银花,黄连,黄芩,黄柏,当归,红花,大蒜,郁金等 2.抑制抗体生成:当归,川芎,赤芍,生地,大枣,补骨脂,雷公藤,昆明山海棠,茵陈,秦艽,桂枝,泽泻,苍术等

.双向调节药:可使过低的既能状态提高,亢进的机体状态降低,使机体内环境稳定。常用药:人参,刺五加,黄芪,防风,甘草,当归,麦冬,五味子,肉桂,熟地,赤芍,丹参,降香等

免疫调节药:作用于机体的调节系统,有利于体内健康方向发挥作用,而达到新的动态平衡。 1.作用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兴奋该轴的药物:人参,党参,白术,五味子,紫河车,灵芝等抑制该轴的药:黄精,地黄,甘草等2.作用与环核苷酸的调节药:环核苷酸被认为是阴阳平衡的枢纽,正常细胞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乌苷(cGMP)保持着一定的比值,补阳药可能升高此比值,滋阳药可能协调该比值,从而是免疫平衡得到调节,属于一种快速调节方式。常用药物:党参,猪芩,人参,甘草,茶碱,麻黄碱,土茯苓,龙葵,灯心草等。

中国古代传统经方与免疫关系紧密,二妙方具有增强细胞免疫的功能,四妙方又表现出免疫的双向调节作用。等等。

许多中药、方剂和针灸等可以通过调整机体免疫状态治疗世界疑难疾病,例如癌症,艾滋,等传染病。绝大多数中药和方剂无毒副作用(或毒副作用很小),还可克服西药(主要是免疫抑制剂)的毒副作用。中医药治疗肿瘤,不但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症状、缓解病情,还可拮抗放疗、化疗对机体的损伤。现代医学在治疗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的疾病中,常给机体输人细胞因子,这些外源性的免疫反应物质往往有一定的副作用,不仅价格昂贵,且长期应用会降低机体的敏感性。而不少中药、方剂及针灸等可诱使机体细胞产生和分泌细胞因子。而以上机理的阐明都来自于现代医学和免疫学的研究。中医在处方时,很注意各味中药君臣佐使的协同作用。但对中药的有效成分不清楚。而中医药免疫学则可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同时,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也依赖现代科学技术,如:由甘草等提取物制成的抗AIDS药物“克艾可”已用于临床。

3.免疫学实验技术与中医药研究

目前中医药研究中常用到的免疫技术有许多,现试举比较常见的实验的应用。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应用此试验在中医药研究中可以定量的测定某蛋白质在某组织中的含量,了解中医药对体液免疫的影响。2免疫印迹法,中医药在自身免疫的诊疗中发挥重要作用。3免疫组化技术,通过表面标志物的标记,对组织细胞表面的抗原蛋白做定性,定量,定位的检测。4放射免疫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主要做微量物质的研究测定,等等。

加强中医药专业免疫学等实验能力的培养,掌握必要的免疫学实验技术,有利于培养既精通中医药,又熟悉常用的现代医学实验技术的高素质创新型中医药人才,有利于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中药市场上,我国的贸易额不占优势,其原因之一就是传统的中药剂型不太容易被某些国家所接受。掌握必要的实验技术,促进中医药现代化,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世界人民的健康服务。

中医药免疫学把现代科学技术用于中医药免疫等作用的研究,既重视中医学宏观整体的哲理思想和动态辨证关系,又强调现代医学的局部定位性和实证分析研究,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医学整体观的合理性和优势,又弥补了中医学整体观的缺陷和不足,它是中医学宏观整体的哲理思想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等科学技术的巧妙结合点,是独具我国特色的极有发展前景的新兴学科。它是在中西文化交流和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4.结论

中医药与现代免疫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但是,目前二者没能很好的结合与应用。中医药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和所有学科一样,中医药的发展也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依靠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才。中医学有其合理性和优势,也存在缺陷和不足,缺乏实证分析研究,对机体微观局部的结构和功能缺乏深刻了解,是一种哲学观念。这种理论的滞后性和认识方法的欠缺,加之现代科学技术的贫乏是制约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原因。要想充分发挥免疫学理论在中医药研究中的特有作用,促进中医学新的振兴和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提倡中医专家和免疫学工作者的密切合作。只有中医专家和免疫工作者在科研工作中密切合作,各自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才有可能取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1.贺新怀 席孝贤 孙理军 中医学整体观与中医药免疫学 (712083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胡研萍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免疫学研究。

3.关洪全,韩晓伟,雷萍,侯殿东试 加强中医药专业硕士生免疫学实验能力培养的意义与措施中 医 药 导 报

4.郭 峰 浅谈开展中医药现代系统免疫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5.陆平成 免疫学在中医药科研中的应用和展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随着针灸在全世界的广泛应用,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对部分针灸疗效机制科学意义上的肯定,逐渐形成了西方针灸的概念。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医针灸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医针灸毕业论文 范文 一:针灸治疗HZ止痛效应分析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简称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神经节及皮肤,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及神经痛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其特点是侵害单侧一个或多个皮区,多表现为躯干的环状或条形损害。笔者采用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方法 ,运用不同针灸方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观察不同针灸方法的止痛效应,并分析患者满意度与止痛效应的关系,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

病例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市中医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为2007年4月—2009年10月针灸科、皮肤科住院或门诊患者。将101例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采用中心随机的方法,分配至A组(电针组)30例、B组(铺棉灸组)23例、C组(火针组)25例、D组(叩刺拔罐组)23例。剔除5例误纳病例及2例脱落病例,结果最后符合方案A组27例、B组23例、C组24例、D组20例,共94例。其中男54例(),女40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0岁,平均(±)岁。4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生命体征情况,经统计计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而且两组患者不适至初诊时间、疱疹情况,经统计计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间具有可比性。

试验标准

(1)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蛇串疮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Cecil Textbook of Medicine》[2]中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2)纳入标准①年龄18~70岁;②出现疱疹1~7天内,未经过抗病毒和止痛治疗者;③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接受本课题组各种治疗方法、服从课题组安排者。(3)排除标准①属于带状疱疹的特殊类型,包括眼、耳带状疱疹、内脏带状疱疹、脑膜带状疱疹、泛发性带状疱疹、无疹型带状疱疹;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过敏体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者;④瘢痕体质者;⑤合并严重的心血管、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或全身衰竭者,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病患者,结缔组织病、血友病患者,有出血倾向的患者;⑥病情危重,难以对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出确切评价者;⑦1个月内应用过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

治疗方法

4组患者疱疹局部均保持皮肤清洁,注意保护皮损。治疗时取卧位,皮肤常规消毒后进行。(1)A组(电针组)取穴:阿是穴(病变皮损处)、夹脊穴(患侧)、支沟穴、后溪穴。操作方法:所有穴位定位均按照《国家标准经穴部位》[3]取穴。阿是穴用平刺法局部围针刺,夹脊穴向脊柱方向斜刺,支沟穴、后溪穴直刺,均进针约~寸,针刺得气后,接韩氏穴位刺激仪,采用疏密波,频率为2/100Hz,2~5mA,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通电30min后出针。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计1个疗程。(2)B组(电针+铺棉灸组)铺棉灸操作方法:将脱脂干棉花撕成薄如蝉翼,约3cm×3cm大小棉片,根据皮损的面积决定施灸棉片的数量。铺在阿是穴上,用火柴点燃烧尽棉花,每次施灸3遍。其余治疗及疗程同A组。(3)C组(电针+火针组)火针操作方法:术者左手持点燃的酒精灯,右手持中粗火针在外焰加热针体,直至将针尖烧至红白后,迅速准确地刺入疱疹中央约~,根据疱疹数量的多少,先刺早发的疱疹,每次选择3~5个,每个疱疹针刺2次,术毕挤出疱液,按压约30秒钟,涂上一层万花油。其余治疗及疗程同A组。(4)D组(电针+叩刺拔罐组)叩刺拔罐方法:术者以一次性梅花针叩刺阿是穴,以局部微渗血为度,然后选择大小合适的玻璃罐,迅速拔按在叩刺部位及病损两端。留罐5~10min,出血3~5mL,取罐后用活力碘消毒患处,视疱疹面积大小,决定火罐的型号和数量。其余治疗及疗程同A组。

观察指标

(1)疼痛评价指标①疼痛强度(VAS评定法,单位:mm):记录观察点前24h内最痛点。以100mm标识,0表示不痛,100mm表示患者能够想象的最大疼痛强度。②疼痛缓解程度(%):记录观察点前24h内疼痛强度与基线相比的缓解情况。记录范围0~100%,0表示完全没有缓解,100%表示完全缓解。③疼痛开始缓解时间(d):从患者开始感觉有疼痛到疼痛缓解程度恒定在30%以上所需的时间。④疼痛持续时间(d):从患者开始感觉有疼痛到疼痛完全消失所需的时间。于观察第1~10天每次治疗前、第11天记录。③④项如在疗程内无法记录(疼痛未缓解或者消失),则在第22、30、60、90天随访时记录。(2)患者满意度:用标尺法,0~100代表患者对其所接受的治疗 措施 的耐受性,100分表示很满意,0分为很不满意,让患者读出最能代表其耐受程度的位置,并记录读数(分)。于第11天记录。

统计方法

数值以(珋x±s)表示,所有数据进行比较前,经过K-S正态分布检验。正态分布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用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患者满意度与VAS疼痛评分的关系

见表1和图1。各组带状疱疹患者经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减少,且治疗后各组VAS评分存在差异(P<),A组治疗后VAS评分为(±)分,B组(±)分。4组治疗前后差值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说明经1疗程的针灸治疗后,针灸各组的总体止痛效应相当。经治疗后,各组带状疱疹患者的满意度有一定的不同(P<),A组(电针组)、C组(电针+火针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B组(电针+铺棉灸组)、D组(电针+叩刺拔罐组)(P<);电针组与电针+火针组患者的满意度相当(P>);电针+铺棉灸组、电针+叩刺拔罐组患者满意度相当(P>)。从患者角度分析,较电针+铺棉灸、电针+叩刺拔罐,患者更加认同电针治疗或电针结合火针治疗。病人满意度是指病人凭着自己对健康的理解,权衡自己的经济条件,结合自己对医疗保健的要求,对所接受的医疗服务的综合评价。[4]涉及整个疾病就诊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对患者满意度与治疗后VAS评分、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图1,患者满意度与治疗后VAS评分、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之间均无显著的相关性(均P>)。

患者满意度与患者疼痛缓解、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程度的关系

见表2和图2。4组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但疼痛缓解程度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其中以A组(电针组)较B组(电针+铺棉灸组)疼痛缓解程度更明显(P<)。四组患者的满意度与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缓解程度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5)。

3讨论

带状疱疹属中医“蛇串疮”范畴,其发生多因机体正气不足,湿热毒邪循肝胆经络熏蒸肌肤;在病变后期,余毒未清,瘀血阻滞肌肤而发生神经痛。神经痛为带状疱疹特征之一,可在发疹前或伴随皮疹出现,神经痛是带状疱疹困扰患者的主要原因。止痛是针灸的一大功能,针灸有减轻带状疱疹疼痛、缩短疼痛持续时间等作用[5-6]。本方案取阿是穴、夹脊穴、支沟穴、后溪穴治疗,本取穴方案从蛇串疮病机出发,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湿止痛的作用。采用电针法、电针+铺棉灸法、电针+火针法、电针+叩刺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患者,虽治疗后各组的VAS评分、疼痛缓解程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但VAS评分治疗前后差值、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满意度与治疗后的疼痛强度、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缓解程度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不同针灸方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各止前效应指标,除了疼痛缓解程度A组优于B组外,余VAS评分治疗前后差值、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缓解程度组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考虑与带状疱疹的自然病程一般为2-3周[7]有关,估计到治疗后的观察点,大部分患者自然病程已向痊愈转归,因此无法体现各疗法止痛效应的差别。电针法为阿是穴围针刺加夹脊穴、支沟穴、后溪穴电针治疗,其余三种疗法分别为在此基础上加上铺棉灸法、火针法、叩刺拔罐法,治疗后VAS评分A组(电针组)明显低于B组(电针+铺棉灸组),而疼痛缓解程度A组优于B组,结果说明针灸本身也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疼痛,将电针和铺棉灸重叠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不仅不能减轻患者的疼痛,可能还增加了患者的疼痛。

本研究中的患者满意度,是患者将其所接受的治疗措施的耐受性用0~100分表示出来,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属病人 报告 的临床结局。病人报告的临床资料已成为临床疗效评价关注的焦点,可用于最佳治疗方案的评价与选择。[8]本研究结果发现不同针灸方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更加认同电针治疗或电针结合火针治疗,但患者满意度与治疗后的VAS评分、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缓解程度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中医针灸毕业论文范文二:循证医学针灸证据评析

1针灸研究证据的来源和范畴的确立

基于循证医学证据评价体系对针灸医学的启示,根据针灸学科的发展现状和特点以及证据来源范围,本研究确定的针灸研究证据范畴主要包括:现代研究证据、古籍载录证据、专家 经验 证据,其中现代研究证据又包括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非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病例序列研究和个案报道。下面对各类研究证据的特点和纳入理由作简要阐述。

古籍载录证据流传至今的针灸古代医籍是历代针灸临床经验的积累,不仅涵盖了针灸安全有效的成功经验、针灸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等有价值的信息,并经过几千年临床实践反复证实了其真实性、可靠性和适用性。因此,古代医籍载录的相关针灸防治疾病证据是针灸临床决策不可忽略的最佳证据之一,本研究纳入的古籍载录证据涵盖清代以前所有针灸治疗类文献,从内容形式上说主要包括以疾病为纲的针灸处方文献和针灸医案。

专家经验证据经验类文献对于临床医学来讲往往是最直接的体验记录,是临床实践与医学理论相结合、突破和创新的结果,具有较高的理论概括和实践指导意义。因此针灸专家经验 总结 也是针灸临床决策不可忽略的最佳证据之一。本研究纳入的专家经验总结主要为1919年以后国内针灸专家的临床经验类文献,按照专家资质分为针灸名老中医专家经验和一般针灸专家经验。

现代临床研究证据近现代临床研究文献是针灸临床研究证据的主要来源。针灸学的特点之一是辨证施治,强调个体化治疗,并且疗法丰富,因此采用统一、标准化治疗方案的针灸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不足以代表针灸临床研究的全貌。因此,本研究除了纳入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还纳入非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病例序列研究和个案报道,没有纳入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

(1)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是被认为是评价医学干预措施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最佳研究设计,证据的论证强度和科学性最佳[4]。本研究将RCT作为针灸研究证据之一,但对于针灸RCT的评价既要考虑试验设计完成质量,又需考虑到针灸临床实际。

(2)非随机对照研究:目前,非随机的临床对照研究(Clinicalcontroltrial,CCT),仍在中医药、针灸领域中占据多数地位[5]。这类研究虽未采用随机方法,但采用对照组进行比较,故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仍能给针灸临床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或线索。因此,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为本研究针灸研究证据纳入来源之一。

(3)病例系列研究:病例系列研究(Caseseriestri-al)的价值在于可用于观察临床对照试验排除的患病人群,可以充分施展针灸辨证论治特点,且费用低廉,而且在国内发表现代临床研究文献中,病例系列研究最多,故本研究也将其纳入针灸研究证据的范畴。

(4)个案:个案(Singlecasestudy),也称单个病例报告。针灸个案往往灵活多变地记录针灸疗效卓著的治疗方案或完整的治疗变化过程,是最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针灸疗法复杂干预特点的文献形式,对于针灸临床实践具有一定价值。因此个案也是针灸研究证据的纳入范畴。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是循证医学提倡的最佳证据之一,但针灸治疗方案随辨证论治灵活多变,强调临床研究的“同质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不足以一一对比分析,难以顾及针灸辨证论治、复杂干预的核心特点,故本研究没有将其纳入临床决策分析的研究证据范畴。

2针灸临床研究证据质量评价方法的建立

本研究在《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面瘫》制定过程中形成的针灸研究证据评价方法和标准基础上,借鉴已有中医领域的证据评价方法和标准[6-7]进行补充和完善,初步建立各类针灸研究证据质量评分标准和分级标准。

古籍载录证据的质量评价方法古代医籍中的证据是论述性的,是临床经验记载或具体医疗过程的描述,故此,本研究主要考虑医籍质量、医家资质、记载形式(医案、论述)、证据应用强度、内容完备程度等因素,初步建立古籍载录证据的质量评价表及分级标准。(1)质量分级标准:高质量文献:得分≥5分者,且须符合前3条中1条以上,其中符合第2条者为经典著 作文 献,符合第3条者为历代沿用的古代证据。中质量文献:得分≥4分者,且须符合前4条中2条以上(含2条)。低质量文献:得分﹤4分者。(2)评价指标说明:珍籍:本研究指王雪苔教授主编的大型丛书《针灸古典聚珍》中的收录67种针灸医籍。古代针灸经典著作: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本研究初步确定的古代针灸经典著作指《素问》、《灵枢》、《难经》、《甲乙经》。古代针灸名医:依据中医文献学、医学史及针灸发展史[8-9],用专家咨询法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初步确定的古代针灸名医有33位,包括:黄帝、扁鹊、华佗、涪翁、郭玉、曹翕、吕广、皇甫谧、王叔和、徐秋夫、徐文伯、葛洪、甄权、杨上善、孙思邈、王焘、王惟一、王执中、何若愚、阎明广、窦汉卿、王国瑞、滑寿、徐凤、凌云、高武、汪机、马莳、杨继洲、李时珍、吴昆、张景岳、李学川。记载为历代沿用:指该治疗方案在历代专著中重复应用。

专家经验证据的质量评价方法专家经验总结一般由专家自己或他人概况归纳而成,来源范围包括专家经验代表性专著和期刊论文。本研究一方面结合疾病的诊治特点制定纳入排除标准,一方面依据专家范畴界定、作者、载体形式及经验总结可靠性等因素,初步制定专家经验证据的质量评价表及分级标准。(1)质量分级标准:高质量文献:得分≥5分者,且须符合前3条中1条以上。中质量文献:得分≥4分者,且须符合前4条中2条以上(含2条)。低质量文献:得分﹤4分者。(2)评价指标说明:针灸领域名老中医专家的界定:在时间范围上界定为民国至今的近现代针灸名老中医;进而依据文献学、医学史及针灸发展过程[8-9],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集成工作指导老师名单,经过专家咨询、讨论和总结,初步确定近现代针灸名老中医范围,他们的代表性著作以及由他人完成的经验总结为证据来源。中文核心期刊:以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制的第一版至第五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依据进行界定。

现代针灸研究证据的质量评价方法(1)随机对照试验:本研究基于CONSORT声明[10]、Jadad评分量表[11],结合针灸临床实际及文献特点对干预措施的质量控制标准、疗效指标、文献载体指标等进行补充,初步制定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质量评价表及分级标准。质量分级标准:高质量文献:得分≥11分者,且前3条得分≥3分,第4~11条符合5条以上。中质量文献:得分≥10分者,且前3条得分≥2分,第4~11条符合3条以上;或者得分≥8分者,且前3条得分≥2分,且必须符合第4~11条符合5条以上。低质量文献:得分﹤8分,且前3条得分≤1分;或观察对象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2)非随机对照试验:本研究在RCT评价基础上,根据非随机的临床对照试验研究特点,初步制定该类证据的质量评价表及分级标准。质量分级标准:高质量文献:得分≥8分,且前8条标准必须符合5条(含5条)以上。中质量文献:得分≥8分,但前8条评价标准符合5条以下。低质量文献:观察对象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或得分﹤8分。(3)序列研究质量评价方法:本研究在RCT评价基础上,根据病例序列研究特点制定该类证据的质量评价表及分级标准,具体见表5。质量分级标准:高质量文献:得分≥8分,且前8条标准必须符合5条(含5条)以上。中质量文献:得分≥8分,但前8条评价标准仅符合5条以下。低质量文献:观察对象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或得分﹤8分。(4)个案:针灸个案质量评价表及分级标准的制定考虑了载体形式、作者资质、病人诊疗信息完整性、治疗措施、疗效等因素,具体见表6。质量分级标准:高质量文献:得分≥5分者,且须符合第4、7条。低质量文献:得分﹤5分,或得分≥5分者,未符合第4、7条标准。

3针灸临床研究证据强度及推荐等级标准的形成

本研究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结合针灸学科特点,通过专家会议讨论、问卷咨询等方式初步制定了针灸循证决策的研究证据强度及推荐等级标准,证据质量与推荐强度的等级一一对应,即高质量证据推荐强度也高。

4结论

遵循最佳研究证据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关键环节,而证据的评价是保证其利用的前提。因此,本研究将循证医学理念和方法与针灸学临床实践原理与现有文献特点有机融合,初步建立了符合针灸自身特点的针灸临床研究证据评价体系,该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参考循证医学证据评价方法结合针灸自身特点

循证医学以客观、真实证据作为临床决策的可靠来源,其理念、思路和方法值得针灸医学深入研究和借鉴。针灸临床文献中同样也存在着大量应用于针灸临床决策的文献,故此本研究以从文献中挖掘真实、有效的治疗方案为目的,参考循证医学证据评价方法并结合针灸学科自身特点,建立应用于针灸临床循证决策的证据评价体系。该体系既包括RCT、CCT、病例序列等研究证据的评价方法,同时强调名老专家经验证据和古籍载录证据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反映针灸临床实际特点的证据如个案在评价体系中的作用,能基本体现针灸临床实践的规律和特色。

以针灸临床决策为目的最大可能纳入研究证据

针灸临床研究证据评价体系是应用现代循证医学理念方法研究针灸临床决策的方法学探索,它跨越两个不同医学体系,但归根结底还是以针灸理论及其实践为根本的,因此该体系必须兼顾针灸临床个体化、经验性等特色。随机、对照、盲法固然是临床可靠性评价的最好方法,但中西医学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导致应用这些方法到针灸临床实际中尚有很多不适用性。针灸临床文献包含有RCT、CCT、病例系列研究、专家经验、个案报道、古籍载录证据等多种类型,各类型文献之间既有方法学可靠性上的强弱,也有针灸临床可适用性的高低,还有完成质量优劣以及针灸数千年传承的习惯等多方面的不同,因此本证据等级体系以目前针灸临床证据水平现状为基础,调和多因素对证据水平的评价影响,最大可能的纳入各类有价值证据。

多角度考虑影响证据质量的因素

针灸临床决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因素影响过程,从证据角度评价各类型针灸临床文献是值得被深入探索的新领域,针对针灸理论及实践的特殊性,在考虑现行循证医学评价指标外,本研究加入医家个人资质、水平、单位、载体、学术观点、具体针灸方案、理论解释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评价指标的探索,并针对各类研究证据提出一套严格的评价方法和质量分级标准,以排除低质量或不合格证据,筛选出高质量的可信性强的证据,为临床应用提供切实可行的有价值证据。

综上,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方法、专家访谈方法和共识性方法,结合针灸学科及文献特点,比对循证医学证据评价体系,探讨针灸研究证据的范畴和特点,初步建立了针灸研究证据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初步建立了针灸临床研究证据体系。但鉴于针灸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特殊性,建立适合针灸诊疗特点和文献形式的证据分级,评价体系还是一项探索性的研究,故还存在研究证据的评价指标的确定可能不够完善,部分评价指标缺乏权威参考标准等不足之处,亟待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不断补充和完善。

中医针灸毕业论文范文相关 文章 :

1. 针灸推拿学专业职业规划范文

2. 电大护理论文范文

3. 中医院实习心得体会3篇

4. 临床医学大专生简历范文

  • 索引序列
  • 皮肤病与湿气关系研究论文
  • 气血水与皮肤病的关系论文
  • 气血水和皮肤病的关系论文
  • 皮肤病与预防关系论文
  • 中医与皮肤病的关系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