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北大医院胸外科李简论文

北大医院胸外科李简论文

发布时间:

北大医院胸外科李简论文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 暨北京市胸部微创手术中心,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集医、教、研于一体的学科;也是我国常规手术的示范基地和国际先进手术方法的推广基地之一。许多著名专家在此工作过。为我国培养出了大批医学高端人才。 进入本世纪后,国家加大了对北京大学的医疗投入,使第一医院的环境和设备条件达到了亚洲领先水平。同期,在李简教授的带领下,其胸外科又逐渐成为全新手术方法和理论的研发地。已拥有多项独有手术技术;大幅度地提高了各种胸外科疾病的诊治水平;并在手术诊治肺部、食管和纵隔的良、恶性肿瘤、气胸和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症及贲门痉挛等疾病的复杂度、成功率和效果等方面位居世界领先地位。因在该领域的突出成绩,2006年北京市卫生局批准以之为主体成立了“北京市胸部微创手术中心”。 目前,这里拥有教授4人,副教授2人,主治医师4人和一只高水平的专科护理队伍。其中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1人。每年培养博、硕士研究生2~3名。 专家:李简 地址:西城区西什库大街8号 电话:66551122-2240或2417 交通:13 42 55 103 107 109 111 810 823 850路电、汽车可到

你好,目前这个手术只有北大医院胸外科能够做李简教授的blog是由来管理的,上面我放了一些资料你可以去看看的关于ptps,时间问题,严重的会影响到日常的生活。时间长短不一。不知道你是什么疾病?如果有必要,我可以帮你联系他。

去北大医院看看不就知道了吗

李星胸外科论文

亨利·诺尔曼·白求恩,1890年3月3日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格雷文赫斯特,是家中的长子。他父亲是个牧师,因此一家人经常搬家,几乎住遍了安大略省的每一个小镇。白求恩的祖父是个外科医生,受其影响,小亨利从8岁起就开始对医学感兴趣,并决心长大也做一名外科医生。他把祖父的医生铭牌挂在自己卧室的门上,并从那时起要求大家不叫他"亨利",也叫他"诺尔曼"。 后来,白求恩考入多伦多大学开始学医。为了支付大学的学费,他做过侍者、消防队员、记者、伐木工人、小学教师、夜校教师等。1915年,他报名去法国战场当了一名担架员,但由于受重伤被送回家。伤愈后他回到学校继续学业,于1916年获得多伦多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1918年,白求恩参加了英国海军,成为上尉军衔的外科医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在英国的爱丁堡,他遇见了弗朗西斯·佩尼,一个比他小11岁的苏格兰姑娘。他们相爱了,并很快结了婚。婚后,白求恩在妻子伴随下在维也纳、巴黎和柏林游学,继续钻研医术。1926年,他们前往美国底特律,在那里,白求恩开始行医。 然而不久,他发现自己得了肺结核病。这种病在当时是不治之症。被宣告了"死刑"的白求恩不得不离开底特律,回家乡疗养。正当白求恩以为自己的生命即将划上句号的时候,一种治疗肺结核的新方法---"人工气胸"疗法救了他。 1929年1月,病愈的白求恩来到蒙特利尔的皇家维多利亚医院,在阿驰柏尔德医生门下深造。从1929到1936年间,是白求恩在医学上卓有建树的时期,他改进了12种医疗手术器械,包括肋骨剥离器在内的许多医疗器械直到今天仍然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此外,他还发表了14篇胸外科方面的学术论文。1934年,白求恩成为魁北克一家医院的胸外科主治医师。 1936年德意法西斯侵犯西班牙时,39岁的白求恩已经是世界知名的胸外科医生,而且是加拿大收入最高的医生之一。然而,当西班牙民主援助委员会向他发出邀请,请他领导设在马德里的加拿大医疗机构时,尽管接受邀请意味着经济上的损失,白求恩还是义无返顾地接受了。在西班牙,他亲赴前线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民服务。在战场上,他对输血进行了很多探索性的工作,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流动医疗车,它可以储备为500个人进行包扎和做100个手术所需的药品和器械。 医改倡导者白求恩 在底特律行医期间,耳闻目睹的社会现实已经让白求恩开始厌恶医疗制度的不平等。很多需要救治的穷人因为没有钱,只能忍受病痛的折磨或延误治疗。白求恩在底特律医疗社团里大声疾呼,批评当时的医疗制度。但是,社团的其他成员并不赞同他的意见。 1934年,随着经济形势的恶化,他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社会的不平等,以及医术对救助穷人的局限性,"我们是医生,无法改变使人感染疾病的外部环境。贫穷、饥饿、卫生条件差、长时间的劳作和沉重的精神压力等,这些都是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要考虑的问题。" 白求恩提出了建立全面的社会化医疗制度的建议,希望加拿大能够改革医疗制度。他说:"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社会和政治经济领域的伦理道德问题,而不仅是医学经济学的问题。医疗制度必须被看作社会结构的一部分。提供医疗保障的最好的形式是改变经济体制,消除无知、贫穷和失业。" 白求恩是加拿大第一个提出建立公共医疗制度的人,但在当时,他的建议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白求恩尽自己所能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作出了努力。1936年,白求恩创立了蒙特利尔人民健康保障组织,它由100名医生、护士、牙医和社会工作者组成,为最需要医疗救助的人提供帮助。 艺术品商人白求恩 从大学开始,白求恩对油画、雕塑和素描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英国海军当军医期间,他发现英国与欧洲大陆的艺术品差价很大,于是当一战结束、他从英国海军退役后,颇有经营头脑的白求恩就来到欧洲大陆开始做艺术品生意。 他联合了经销商和商店,在法国以较便宜的价格购进艺术品,带到英国卖出,赚取利润。他在艺术品生意上赚了不少钱,这些钱支持他在欧洲继续游学,钻研他最大的兴趣所在---医术。 1935年3月,白求恩在蒙特利尔行医时,发现当地很多报纸在文章中频繁使用一些新名词,很多人不解其意。于是他开始撰写"读报人的字典---每日读报指南"(100个新词的定义)。在这本后来没能写完的书里,他试图定义一些新词,如"独裁"、"民主"、"法西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资本主义"和"民族主义"等,以帮助一般读者阅报。 白求恩甚至同另外两位加拿大艺术家弗里兹·布兰德纳和马里奥·斯科特一起,用他自己的房子做校舍,创立过一所免费的儿童艺术学校---"蒙特利尔儿童艺术学校"。 散文家白求恩 1937年,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初,白求恩率领加拿大美国医疗队来到中国,3月底到达延安,不久赴晋察冀边区,支援前线抗击日寇的军民。当时正是抗战最艰苦的时候,前线缺医少药,而且急需受过训练的医护人员,医疗队最初有3人,另外两人是理查德·布朗医生和琼·尤恩护士。他们共同工作了一段时间,不久各自带领一批人分头前往河北、山西根据地。 在奔波于中国抗日战场、救死扶伤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白求恩总是在每天长达18个小时的工作之余,挤时间写战地医疗手记。战火中写就的这些散文,短则数百字,长则千字,文笔优美,洋溢着情感和灵性,在他逝世后被人们收集起来,竟有几大本。 白求恩在抗战前线所写的这些手记,以一个医生的眼光表达对战争、人性、生命等问题的认识,其尖锐和深刻的程度决不逊色于职业作家。 "人类的敌人是什么样子?他们的额头上刻有符号吗?能否让人一眼就看出来?不会的。相反,他们也是可以获得尊重的人……如果他们的钱多得用不完,他们也支持个人和公家的慈善事业。他们也给大学捐款。他们对家人也是充满柔情蜜意。他们服从法律,他们的法律,有产者的法律。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一个迹象上认清这些先生的。一旦有人要减少他们的利润,他们内心中的那个野兽就会怒吼扑腾。他们就会变得冷酷无情,疯子一般地猖狂,刽子手一样毫无怜悯。只要人类坚持进步,这种人就必须被消灭。只要他们还有一口气,这个世界就得不到一刻安宁。正是这些人让这个世界遍体鳞伤。" 1939年11月12日,河北唐县黄石村,白求恩因在一次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划破手指,感染破伤风而与世长辞。临终前,他把自己的马靴和裤子送给了八路军的一位干部,手术器械则分给了朝夕相处的中国医生。他还给聂荣臻同志写了一封告别信:"在中国的最后两年,是我一生中最重要、最有意义的时光。我有时也感到孤单,但我却在最亲爱的同志们中间获得了最大的满足。" 在生命的最后几天,勉强能挣扎着坐起来的时候,白求恩仍挥笔记录下自己对生命的思考,下面这段话,可以视为他对自己行医生涯中的全部思考和感悟的最精辟的总结: "人体多么优美,器官多么精巧完善!他们的运动精确无误,非常驯服,非常自豪和强壮。当人被撕碎的时候,它们一下变得非常可怕。生命的小火焰一点点地弱下去,最后闪烁一下,终于完全熄灭,就像蜡烛一样燃尽,无声地、轻轻地。它对剿灭生命的人进行了抗争,但最终又屈服了。它呼叫过,但还是沉默了。" 忠贞的爱人白求恩 白求恩对妻子忠贞不渝的爱,同样感人至深。 当白求恩发现自己得了肺结核时,他的妻子弗朗西斯要求陪伴在他身边。但白求恩坚决要求同妻子离婚,并把她送回了苏格兰。因为这种病在当时还是一种不治之症。他决定接受这不可避免的死亡,不想因此拖累弗朗西斯。 离婚后,他们一直有书信往来,联系很密切。几年后,白求恩借助当时还处在实验阶段的"人工气胸"疗法奇迹般地康复了,但不知什么原因,两人终究没有复合。 1938年1月2日,白求恩离开加拿大来到中国。在战地恶劣的条件下,他仍坚持给弗朗西斯写信。在一封信中,他说:"在一个充满谋杀和腐败的社会里我不会袖手旁观。我不会宽恕那些贪婪的人对别人发动的战争。发生在西班牙和中国的战争是同样性质的。我来中国是因为我觉得这里最需要我,我在这里也最有用。" 临终之际,白求恩在遗嘱中所提的惟一要求,就是希望给妻子(其实是前妻)一些经济补偿。他写道:"对于她,我始终是应该负责任的。" 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白求恩去世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在加拿大并不被当作一位英雄。直到1973年,加拿大政府才买下了位于格雷文赫斯特的白求恩故居,建成了白求恩纪念馆,以纪念他的自我牺牲和奉献精神。

这个是肯定的,因为在任何技术领域,一级是一级的水平。

1992年夏天,我因病入住市医院胸外科。有一天,病房里来了几个老乡:其中一个是病人,被两人搀着还走不稳,东倒西歪的样子。身后跟着几个人,其中一个女的哭得眼晴都红肿了,还在不断地流泪。有个人安慰她不急不急,一会儿我哥哥从手术室岀来了,我就叫他看。他也看不了,还有主任呢……那女的哭的哽咽难言:呜呜呜……我们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全靠他一个人挣工资养活。要是截了胳膊,以后不能上班挣钱了,谁养活我们一家六口呀?……

听见口音是老乡,就问究竟是怎么了?原来女子的丈夫是县减速器厂的维修工。在拆修一台机器时上面的一块钢板突然断裂,在钢板下方弹簧的巨大推力下,断了的钢板在左手掌心打开一个L形的口子。顿时血流如注。厂医紧急处理后,送到了县人民医院。在那里治了半个月,伤口倒是长住了,但手掌肿得像熊掌似的。最后左胳膊也肿了,疼的头都晕了,这几天吃啥吐啥。不吃也头晕恶心。县里的医生有的说要截肢保命,有的说得切开手掌,挖了烂肉,切掉变黑的小指和无名指,然后再看情况,不行了再切手。由于老婆坚决反对,在厂里闹了好几天,这才由老厂长介绍,到市医院找他儿子看病来了。

一会儿,主治大夫做完手术,换了衣服过来了。仔细检查后,又请过主任来。俩人定了个治疗方案,先消炎,控制感染引发的全身症状,然后视情况做清创手术。

当天晚上,病人就不喊恶心了,也不喊手和胳膊憋得难受了。第三天手臂颜色恢复得基本正常,再不是黑青、肿得发亮了。五个手指头也全能动了。第四天,做了清创手术,清出了很多碎铁屑、碎棉纱一类的异物。当天下午,他就和几个陪侍的工友打扑克,把扑克牌插在指头缝中玩,被护士发现了,训了一顿。他还直乐:我的病治好了!别说人家训我,打一顿也行啊!

两天后,他和老婆乐呵呵地和大家道别,出院回家了。连来连走,不到一周。

一级是一级的水平!不服不行啊!

这个问题,我有切身体验,分享三个病例;

1,2006年,我胸前闷痛,面黄肌瘦,严重失眠,胸片正常,心电图正常,B超肝小叶内胆管结石,胃镜浅表性胃炎。医生诊断肝胆结石影起的症状,开中药服二月余,人越来越没精神,站立也没力气了,到武汉同济医院消化科王天才教授,同样仪器检查一遍,说肝内结石别管它,就是胃炎,开了一个多月的雷贝拉唑,一盒西沙贝利,四盒泉州生产的赛胃安,还有两盒胶囊忘了名字,一个月人便康复了。

2,2012年,孙子在幼儿园蹦床手肘骨折,在县中医院治疗,一个多月了,固定骨头的钢针没取,造成伤口不能愈合,这一只手不能穿衣,天天在医吊瓶。找医生,医生说,取可以,出了问题他们不负责,说是让骨头长稳才保险。第五十天,我们把孩子送到市中心医院,那天坐诊的是武汉同济的专家,说,早就该取了,孩子恢复快,长不好就要重新想办法。我们回来跟主治医生说了专家的意见,他们还是借故推了一个星期,取的时候,医生说要全麻,我拒绝了,那天,差一点我就爆发了。原本两三个星期能出院的,整整住了五十八天。

3,2017年,妻子喉咙痛,右边脸部发麻,牙齿痛,在县中医院挂专家号治疗一个星期无效,专家建议到五官科住院,治疗一个多月,接着到县人民医院做核滋共振,提示不排除肿瘤可能,第二天我们到市中心医院口腔科,张教授说可能是颌面腺炎,要手术,我们就直接去了武汉口腔医院,专家看过我们带过的片子,摸了一下妻子的面部,说,不是肿瘤安排住院。进院是星期天,星期一星期二检查,星期四手术,星期天教授查房说我们可以出院了,下星期来取线,当天的针也停了。惭愧的是我想不起教授的姓名,只记得管床医生叫刘克,硕士生。

以上是我一家人的三次经历,现在一般有病还是在本地医院就诊,外出太不方便,挂号也难,耗不起,但有些病还是要去大医院。小医院存在的问题一是医生的技术能力的缺限,诊断与治疗的技术手段确是落后很多。二是药品不全,一些有效但不常用的药医院不会采购。三是小医院病床宽余,各科室存在竞争压力,救死扶伤的神圣职业被某些医生当成了生意来做,这种行为又会得到领导的好评,伴之而来的是物质的奖励,荣誊的获得。这又直接影响职级的晋升,所以这是一个难解的扣。

医疗事关老百姓的生命 健康 ,县乡医院承接全国绝大多数群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生命话题,我深切地盼望改革的实效。

大家好,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对于这个问题,从角度的不同(医务人员、患者)答案自然不一样,下面我将从医务人员的角度进行客观的分析,欢迎大家评论区各抒己见。

我把县、乡医院就统称为“基层医院”,也就是说病人在基层医院治疗了几天没好转到大医院很快看好了是技术原因吗?我的回答是很大部分原因是的,下面我来为大家一一分析还有哪些不是的情况。

一、我国目前患者就医的现状。

这一点可能老百姓最有话说,看病难、看病贵,难倒无数英雄好汉,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尤其是卫生院门可雀罗,根本原因就是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导致。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身边有医务人员的朋友应该清楚,医生的成长周期非常的长,市级医院基本都是要求研究生,省级医院没什么科研项目论文博士有可能都进不去,好一点的县级医院都要研究生了,而医学生在学校都本科期间就要比别的专业多1年,加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很多进入临床已经是而立之年了,这种人才肯定不愿意到基层医院啊,包括待遇、工作环境等,所以基层医院和大医院相比,就缺少了核心竞争力,所以从技术层面比,基层医院已经被秒杀了,那何为氛围,大医院教授、导师级别人物众多,临床、科研都会,基层医院人才稀缺,学习氛围相对差,众多因素在一起结果自然不必我多说。

二、老百姓看病医院介绍

很多人有一种特点,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小病也必须去省级医院看,曾经有患者和我说这是面子,这是一种风气。其实看病完全不用赶时髦,实事求是即可。

常见病、多发病在县级医院完全可以应付,正因为它常见、多发,治疗经验已经很足了,治疗方案大医院也基本一样,已经非常成熟了,所以完全没必要去大医院。

少见病、罕见病建议去省级医院,为何,大医院人才足,设备仪器先进,对这种病诊治经验丰富,而且对于这种病科研人才可以进一步做科研,做课题,这就是大医院的作用,不仅仅只是看病,还要承担科研、教学、预防、保健等功能。

三、疑问解答

在基层医院搞不定的病人不用病人家属说,医生也会主动告诉你转院的,为何,没有那个人会这么傻,例如妊娠期女性肺动脉高压,肯定是省级医院,肝衰竭需要移植肯定也是省级医院,医生不可能为了留住你在这,因为一旦出事便是医疗事故。

有时候有些设备就是这样,基层医院你不能买,也不需要买,级别没到开展不了这个项目,有些药物也一样,医院药房压根没你这个对症的药物,那转到上级医院了明确诊断了当然看起来就快了。

看病有时候还真有一些讲究,为何,省级大医院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教学,很多研究生、下面医院的进修医生,医生怎么学技术?所以可能你去省级医院你的刀也有可能是在教授的指导下进修医生做的,如果只是常见病,县级医院有可能还是主任来为你主刀手术,去到大医院还一号难求,看病三分钟。

总结:理性看病,小病基层看,大病大医院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让三级诊疗落到实处,让老百姓真正受益。

县乡基层医院由于医生本身的问题,加上医疗设备没有大医院先进,所以看病的人少。医学毕业的高层次人员都到大医院,在有群众的生活提高,经济的宽余, 健康 意识的提高,就是小病也会去市级医院看病,更是基层医院收入降低,医护人员的工资待遇随之降低,市级医院月薪上万,甚至几万,而基层医院也只会有几千元,好的医生都去大医院。

县级医院应该和市级医院合并,有市级医院派医生坐诊,县医院医生可到市级医院轮值。实行工资同样,待遇同样。病人可在市级以上医院做手术,在县级医院做后期治疗康复,报销比例同样。通过市县医院合并或代管,这样会是医护人员工资提高,病人享受到了市级同等条件医疗条件,同等的医生专家的治疗,还节省了医药费,方便了病人的家属。

现在县县通高速,公交车很多己进村,私家车的快速增多,农村群众的 健康 意识的提高,除了感昌会在镇上看,那有几个去县级医院?去县里要个小时,去市里也就一两个小时。

县医院合并或到市医院,或有市医院代管,首先是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收入,降低了病人的费用,更是提高了医疗水平,在基层医院看病也能看好。

这个问题,估计是让很多人感到奇怪,想进一步了解清楚的问题。我作为一个资深的外科主任,来给大家说说吧。

比如常见的内科疾病:感冒、高血压病、糖尿病,急性胃肠炎,急性支管气炎,等;以及常见的一二类手术及部分三级手术,比如:阑尾炎、胃十二指肠穿孔、单纯性肠梗阻、大隐静脉曲张、腹股沟疝、输尿管结石、宫外孕,拔牙等疾病手术。县医院及条件好的乡医院与大医院,也是没有什么技术差距。因为这些疾病,是县乡医院平时经常治疗的疾病,用药方面与大医院也都差不多,经验自然也很丰富,不存在技术上有多大差距。

但的确有些病人,比如,有些以发热、咳嗽为主的急性支气管炎病人,或者是结石病人,在县乡医院治疗几天,仍然没有明显好转,但转到大医院不到一、二天就好了。可能大家就会觉得大医院的医生水平很高,是神仙了。其实不然,因为疾病的治疗康复是要一定时间的。多数应该是在基层医院经过几天有用药,其实可能疾病已经好得七七八八了,但病人与家属不相信,转到大医院再用药就彻底好了。用比喻来说,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果当时发病就去大医院治疗,可能大家也很少看到上述疾病住院一、二天就出院的吧。

比如急性发作的心肌梗塞、脑梗塞的病人,如果没有介入条件的县乡医院,单靠溶栓治疗还真不一定能治疗。但如果这种病人一到大医院,急诊做介入治疗,可能很快就好了。还有就是比如复杂的结石病,在县乡医院打针保守治疗,就是再多天也没多少用,到大医院手术治疗,一下就解决问题了。

比如少数发达地区的部分乡镇医院,因为大量引进人才与医院建设,都已经是三甲医院了,水平可能比少数落后地区的市医院还强。并且,即使同是三甲医院,省部属的大三甲医院水平,也是绝对远超同地区县乡三甲医院的。另外,不同的医院之间,各个专科之间水平也是有差距的;而且就是同一个医院的医生水平也是有差距的。所以,看病不仅要找医院,更要找个合适的医生。当然,只要大家平时多与医院医务人员接触,或就医治过的病人打听,这些情况也是比较容易知道的。

总之,建议大家常见病、多发病可以在县乡医院看,疑难、重病与大手术还是到大医院看病。平时没事多了解下医院的情况,一旦需要就医时,也能做到精准就医了。

我是一名内科医生,如题主所言,县-乡医院治不好的病人到大医院能治好是医疗技术不行吗?确实有一方面的因素是如此,但又不完全是这样。

打个比方发热一样,一个反复发热的病人如果先到达某县级医院就诊,这时候按照常规套路,排除法是最常用的,感染性的?非感染性的?还是肿瘤原因?自身免疫原因?还是传染性疾病?经过几天的检查该出来的结果也出来了,家属看住了一个礼拜,光检查费花了我这么多钱,原因也找不到,遂转入上级医院,上级医院把下级医院的检查、治疗方案看了一遍,哎呀,常规的都找不到原因,这就需要凭经验了,难道是疟疾?还是动脉炎?还是感染性心内膜炎?还是某些特殊的血液系统疾病?减少了前面的等待时间,而且上级医院首先对于这种疑难杂症又经验丰富,设备检查手段也多,所以找出原因来对症治疗也就很快了。

打个比方,肾内科来了一个农药中毒的,或者其它毒物中毒的,可能要做血液灌流,刚好,这个基层医院连这个技术都开展不了,做了几天血透效果不好,转到上级医院灌流一做,很快好转。

又例如,我还是拿肾内科做比较,来了一个急进性肾炎的病人,可能需要激素充击才有效果,哎,基层医院没这方面的用药经验阿,万一猝死了怎么办,哎,那就小剂量在用,家属一看,治疗几天还没好,赶紧转院,上级医院一看,这个明显要冲击治疗,这时和家属谈话,冲击治疗有效果,但是有风险,很有可能猝死,但没有更好办法了,家属心想,都到大医院来了,再治不好也没办法了,治疗一上,很快缓解,哎呀,还是大医院医生技术好。

打个比方,有个反复胸痛发作的病人,基层医院用CTA扫出来高度怀疑是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的,但这毕竟只是一个银标准,我又没有介入室,那只能用点扩血管的药物了,但是这治标不治本,病人一看,有什么用,根本不会看病,马上到大医院看,哎,医生也考虑是冠状动脉狭窄,那还等什么,马上去介入室造影,这可是金标准阿,造影发现果然是有血管狭窄了,那好,装个支架,病人出院后再也不胸痛了,胸口也不闷了,还是大医院医生技术牛。

我来分享这个问题的看法,刚才看了几位朋友的论述,其实,这个问题非医务人员也看的十分清楚,大致原因有:

一,基层医院与大医院专业技术人员构成的差别;不言而喻的原因,基层医院人员的构成,与大医院有着巨大的差别。在大医院,在进人时就设置了较高的门槛。非博士硕士休想立足,有的还要看是否名校毕业。这种情况是基层医院可望不可及的,本科生在基层医院任职的情况比比皆是。

二,医疗设备的差别;基层医院医疗设备、医疗仪器的简陋,导致在疾病的诊断,治疗,乃至护理方面均受到制约,自然会影响到整个疾病的治疗效果与愈后过程。在这一点上,自然也与大医院的治疗效果拉开了档次。

三,用药原因;基于经费与的接受程度,基层医院多为常用药,新药特药鲜见用于基层医院,除非是大医院推荐的的处方或从大医院拿出来的新药特药,其用药水平、档次差距太大。

四,治疗的叠加效应;一个疾病的治疗是需要时间的,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也有一个过程,这在大医院与基层医院是一样的。有时候在基层医院治疗其实快好了,但病人不放心而转院,一到大医院就好了,病人也往往认为最终是大医院治好的。

总之,一个医院的医疗水平是综合实力的体现,是合成的。大医院不仅仅只有医疗,还有教学,科研,新技术开发,等等,这些都无疑反过来促进医疗水平的提高,这些优势不可否认。基层医院只要做好分级治疗工作,能够完成分级医疗任务,也是称职的。同时,有些常见病也不一定非要到大医院,基层医院照样能解决问题。这样既解决了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压力,也解决了基层医院“吃不饱”的问题。

路有路程,

病有病程,

并非不行,

内行最清。

技不如人是肯定的。

举个经历过的例子来佐证一下。

那是2009年,在省人民医院参加培训,轮转到小儿内科第一天就遇到科主任查房,很热闹,有本科室医生、进修生、实习生、规培生、留学生、儿科临床研究生以及我们,近三十人参加。

主任来到一位当天准备出院的六岁男孩床旁,介绍起来:小孩以发热起病,去当地县医院住院诊治3天,病因未查出来,小孩每天发热不退,最高40度多,只好转当地市里三甲医院,又经过三天诊治,没有任何起色,关键是发热原因还是没有找到,就转来我们医院了。经过科内几个医生会诊,仔细研判,认为在小孩右侧腋窝发现的一枚黄豆大小的肿大淋巴结是全身体格检查中,唯一发现的有价值的阳性体征,手术取下来活检,同时安排的其他相关检查未发现有特别诊断价值的异常,三天后病检报告诊断坏死性淋巴结炎,适当调整治疗方案,很快症状缓解,正好是住院第九天,可以痊愈出院了。

主任想强调什么呢?不要放过查体中发现的每一个有价值的体征,哪怕是不太起眼的体征,要刨根到底,就应该有收获;要记住,面对疾病,绝大多数人都是患的常见病、多发病,应该从这方面入手,不要老想着会不会是什么疑难杂症,哪有那么多疑难杂症都让你给遇上了。

说起来,那家市三甲医院,我还真去过,其儿科有好几位主任医师,水平不低,问题出在哪呢?相信县医院和市医院儿科医生给小孩检查身体时都应该发现这个肿大的淋巴结了,只是惯性思维让医生的思路有些被束缚,老想着去找原发病灶,没有像省医院医生逆向思维,直接从肿大淋巴结入手,一下就明确了病因。

话题又回到省医院儿科,当时共有八位主任医师,平时大多数工作时间是坐门诊,而门诊都是各自为战,需要个人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才行,把好看病第一关非常必要。当然门诊也有中、青年儿科医生看普通门诊和值班。病房医生都是中青年医生,大部分都具备研究生以上学历,到了市级,那基本就是本科生为主、很少量研究生了,到了县级就是本科为主加杂着专科毕业的,医生的起点不一样,差距自然就形成了。病房提倡的是团队协作,有一、两位顶级水平的医生带队,还有众多的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都能独当一面,就可以应对日常诊治工作。

基层医院和大医院相比较,存在明显的技术差距是很正常的,基层医生也想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无奈受限于各种客观条件,即使再努力,能力的提升也是很有限的,不可能达到大医院同资历医生水平。

我是康医生,谢谢朋友们关注!

作为一个全科医师,我曾经在多个三甲医院工作过、多个县医院实践过,也在基层卫生院工作过,对于县、乡镇医院以及省级三甲大医院都有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我就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说到整体的医术水平,当然是三甲大医院要比县乡医院要高了,这是不用质疑的事实,三甲医院无论是人才、设备等方方面面都可以实力碾压县乡级医院,省级三甲大医院汇集了各省最优秀的医学人才、最尖端的医疗设备,整体医术水平当然就比县乡医院要高了。现在就算是研究生毕业,如果不是名牌大学,没有科研成果,想进三甲医院都进不了,所以大医院的医生基本都是研究生学历以上了,博士更是数不胜数,甚至很多都有留洋的经历,医术水平能不高吗?

县医院水平也不错,很多县医院设备也几乎能够媲美三甲医院了,很多条件好的的县医院也几乎都是研究生水平的医生了,当然了,一下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县医院跟三甲医院还是有很大差距,无论是设备和人才方面差距都不小。

乡镇卫生院水平就差远了,很多乡镇卫生院缺医少药,条件艰苦,医生待遇低,而且工作还很繁重,医生除了要看病还要负责公卫、下乡扶贫等工作,拿着微薄的工资、干着繁重的工作,人才怎么会愿意到乡镇?当然了,乡镇也有它自己的定位,乡镇主要负责提供居民最基础的 健康 保障,如果病人病情需要,还可以转上级医院就诊,所以说乡镇卫生院的定位就决定了它的整体水平肯定比县级以上医院要差一些。

最佳答案白求恩的故事1938年初,加拿大著名的胸外科专家白求恩大夫到中国来了。他不仅带来了大批药品、显微镜、X光镜和一套手术器械,最可宝贵的是,他带来了高超的医疗技术,惊人的组织能力和对中国革命战争事业的无限的热忱。他到达晋察冀边区后方医院后,第一周内就检查了520个伤病员,他们大部分是在平型关战斗中负伤的。第二周白求恩大夫就开始施行手术。四个星期的连续工作,使147个伤病员很快又带着健康的身体回到前线。从此,哪里有伤员,白求恩大夫就出现在哪里。在晋察冀的一次战斗中,他曾经连续69个小时为115名伤员动了手术。他的手术台,曾经安在离前线五里地的村中小庙里,大炮和机关枪在平原上咆哮着,敌人的炮弹落在手术室后面,爆炸开来,震得小庙上的瓦片格格地响。白求恩大夫却在小庙里紧张地动着手术。他不肯转移,他说:“离火线远了,伤员到达的时间会延长,死亡率就会增高。战士在火线上都不怕危险,我们怕什么危险?”两天两夜,他一直在手术台上工作着,直到战斗结束。为了保住伤员的性命,白求恩大夫把自己的鲜血输给了中国战士。他愉快地称自己是万能输血者,因为他是O型血。他还拿出自己带来的荷兰纯牛乳,亲自到厨房煮牛奶,烤馒头片,端到重伤员面前。看着他们贪婪地吃下去,微笑浮在白求恩的脸上。一次,给一个头部中弹后引起感染的伤员做手术,匆忙之中,他竟忘记戴橡皮手套。切开头颅后,白求恩大夫赤手伸进去,用原已发炎的左手指去摸碎骨,摸到一片,像是考古学家突然在什么地方发现了甲骨文似的喜悦,他立即取出放在盘里,旋即又用手指伸进去摸。白求恩大夫的心只注意着伤员,为摸出的一片片碎骨的喜悦情绪占有了。他总是得意地说:“又是一片!要是戴手套就摸不到了。碎骨铁片取不出来,伤员是很难好的啊!”但是却不知,病员伤口里的细菌,也从白求恩大夫发炎手指的伤口处溜了进去,种下了导致他生命垂危的毒种。白求恩大夫是一个技术精湛的战地外科医生。他除了做手术治疗之外,还亲自打字,画图,编写教材,给医务人员上课。他曾经在幽静的丛林中,给三百多学生上大课。他的讲台上放一个扩音机,身后挂着三大幅人体解剖图。他一边讲,一边指着图表。学生的海洋,鸦雀无声,埋头做笔记,静静地听着。白求恩大夫曾制定“五星期计划”,建立模范医院,作为示范来推动整个根据地的医务工作。他说:“一个战地的外科医生,同时要是木匠、缝纫匠、铁匠和理发匠。”他自己用木匠工具几下子把木板锯断、刨平,做成靠背架,让手术后的伤员靠在上面使呼吸畅通。他一有空闲,就指挥木匠做大腿骨折牵引架、病人木床,铁匠做妥马式夹板和洋铁桶盆,锡匠打探针、镊子、钳子,分配裁缝做床单、褥子、枕头……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白求恩大夫贡献了自己的一切,他以此为己任,以此为快乐。1939年7月间,连续十几天的特大暴雨使唐河水位猛增,泛滥成灾的洪水着河北完县神北村。这里驻扎着军区卫生学校。正在撰写《师野战医院组织与技术》一书的白求恩就住在学校隔壁。肆虐的洪水冲走了房屋、树木、秩序和庄稼。白求恩心痛极了。他站在河边脱下衣服,想下河捞取水中的农具,几名老乡死死地把他们住说:"我们不让你冒险。"白求恩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1939年10月28,"冬季扫荡"的日寇疯狂抗日根据地。在涞源泉孙家庄,哨兵催促正在做手术的白求恩大夫赶快撤离。白求恩却说:"加快手术速度。"当时躺在手术床上的战士叫朱德士,大腿粉碎性骨折。白求恩为了与敌人抢时间,不慎刺破手指。他将手指伸进消 毒液中,浸泡了一下,坚持缝完最后一针才转移。10分钟后,敌人冲进村庄。白求恩的手指发炎了,炎症一天天加重。11月1日,又抢救一名丹毒合并蜂窝组织炎的伤员吴明。这是外科一种烈性传染病,发炎的手指第二次受到细菌致命的感染。后来,在手指疼痛的折磨中,他又连续做了13台手术,并写下了治疗疟疾病的讲课提纲。11月7日,白求恩病情迅速恶化,左肘关节下发生转移性脓疡,领导强迫白求恩向后方医院转移。当到达南太平地时,白求恩听到前言有枪声,便叫担架停下来,想到阵地看一看伤员。但此时他高烧已达40摄氏度,浑身瘫软。10日到达唐县黄石村,白求恩的病情已十分危险。大家很着急,白求恩却平静地说:"我得了脓败血症,没有办法了……请转告毛主席,我相信中国人民一定会获得解放,遗憾的是我不能亲眼看到新中国诞生了……11月12日清晨5点,白求恩大夫与世长辞,灵柩被秘密掩埋在村南青山秀水的狼山沟。

主任医师从事结核病临床工作已20年,具有较高的结核病理论水平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熟练掌握本专业的诊疗常规,各种类型结核病的治疗。尤其擅长老年结核病人的治疗,耐药结核病人的治疗研究,结核病与肺癌的鉴别诊断等。每周进行主任査房,制定本科病人的诊疗计划,参加院内外的会诊,参加全市全国的结核病培训、授课等,每年带进修医生多名.培养2名硕士研究生。近几年出表论文:1.肺结核合并军团菌肺炎9例分析,中华结核呼吸杂志;2.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多项指标的检测分析,中国防痨杂志1999年第2期;3.三种抗结核药物药代动力学观察,中国防痨杂志2003第2期;4.老年肺结核化疗的近期疗效观察,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2年21;5.中国老年肺结核患病率偏高及其原因,结核病与胸部肿瘤2002年137,141—143;6.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抗结核分支杆菌临床耐药界限的研究,中华结核呼吸杂志2004年2月;年12月从北京医学院分院毕业分配到本所内科至今,现已从事结核内科与肺癌鉴别诊断工作20余年,曾进修普内科半年,英文1年,1994年11月破格晋升副主任医师,1999年9月晋升主任医师。2002年当选中国防痨理事,2000年任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委员,该所学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结核病学会委员。北京市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考试委员,北京市高评委。 主任医师本科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临床医疗系。1986年至1989年在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进行研究生学习,并获硕士学位。1994年担任呼吸科副主任,1997年担任肿瘤科副主任,现任肿瘤内科主任。2006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德州大学癌症中心从事研究学习。目前主要从事胸部肿瘤特别是肺癌及癌性胸腹水、食道癌、乳腺癌及恶性淋巴瘤等的临床治疗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肺癌及癌性胸腹水的多学科综合治疗,肺癌的个体化治疗及靶向治疗。主要负责或主要参与了多项国家级及省市级课题的临床研究及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的研究工作。在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现兼任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肿瘤分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抗癌协会理事,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世界疼痛医师协会中国分会委员会常委,北京市通州区医学会副会长,中国抗癌协会会员,中国临床肿瘤学协作委员会(CSCO)会员,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会员。 主任医师,1983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2001年获博士学位。从事临床胸外科工作20余年,具有极为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对于胸部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居国内领先水平。专业特长是肺良性肿瘤、肺癌、纵隔肿瘤、食管癌等外科治疗及难治性肺结核的诊断及外科治疗;参加胸外科手术4000余例,主持完成胸外科手术2000余例;在局部晚期胸部肿瘤侵犯上腔静脉及/或无名静脉的外科治疗上,采用肿瘤根治合并人工血管置换,使部分中晚期肺癌和纵隔肿瘤的患者特别是出现上腔静脉综合症的患者得到了长期无瘤生存和较高的生活质量;在胸部肿瘤根治合并上腔静脉系统血管置换取得了高于国内外报道的切除率和较高的生存率;并且在国内外首次阐述受侵双侧无名静脉置换技术在肺癌和纵膈肿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对于胸部肿瘤侵及上腔静脉及双侧无名静脉行根治性切除加人工血管同时置换,巨大侵袭性纵膈肿瘤侵的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居国际领先水平。曾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荣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跨世纪人才工程”、”北京市优秀临床青年医师“等光荣称号。多次前往美国、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参与国际交流及国内学术交流,获得国内外同行的认可与关注。指导硕士研究生8名,博士研究生4名,在各类专业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 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骨关节结核工作16年,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了解国内外新动态和新技术,开展骨关节结核治疗的新方法,特别是对难治性骨结核,截瘫等病例有一套完善的治疗方案。擅长骨肿瘤、转移癌、脊椎外科疾患的诊治。注重骨关节结核、转移癌的治疗应用研究。在骨肿瘤的诊治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特别是在转移癌的治疗中应用辅助化、放疗+手术方法,使转移癌的治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既提高了生存率达到治疗目的,又达到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主要论著:在国内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并多次在专业会议上交流。1988年由山东医科大学毕业,-住院医,-主治医,至今副主任医师,开始任骨科副主任-在北京医大骨科进修一年。 主任护师1981年毕业于北京市护士学校,以后继续攻读护理大专、本科,2003年毕业于协和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班。1990-1992年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普通外科研修,1996年赴韩国结核病控制研究中心学习结核病控制与护理二个月,熟练地掌握胸外科手术、重大疑难手术的术后护理及抢救。全面掌握胸外科病人的护理理论和护理操作,近几年在全院各病区开展了整体护理工作并创建了三个青年文明号病房,总结了许多护理工作经验,在护理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

浙大二院胸外科论文

小结:从历史渊源来看浙大二院历史更加悠久,还是浙江省西医的发源地。但是从出身来看,浙大一院更加根正苗红,是浙江大学医学院的长子。医院规模浙大一院:医院有6大院区,床位将达5000张。浙大二院:医院目前拥有解放路和滨江两个院区,核定床位3200张。小结:当下医院都在追求规模,有了规模,医院的发展也能更加顺风顺水。浙大一院已经走上了规模扩张的道路,二院也应该适当的扩张,否则差距会在随后几年就显现出来。门急诊量浙大一院:年门急诊量达500万人次,出院万人次。浙大二院:年门急诊量近500万人次,住院量近万人次。小结:浙大二院在规模上稍逊一筹,其在门诊量上也差了一截。门急诊量从侧面也反应了老百姓的认可程度。人才支撑浙大一院:现有职工6500余人,副高级职称以上专家909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杰出青年3人。浙大二院:现有职工5500余人,副高级职称以上专家447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国家杰出青年3人。小结:浙大一院无论在专家的数量和层次上都要比二院强,二院如果想要谋发展在人才的引进上应多下功夫。重点专科浙大一院: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4个,医院是国家医学中心、综合类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大二院:拥有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教育部重点学科及重点培育学科15个,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数或经费数持续增长,连续多年浙江省排名第一。小结:二院虽然在重点专科的竞争中处于下风,但是其科研实力比较雄厚,在与浙大一院竞争中拿下一局。特色技术浙大一院:其传染病科、肝胆胰外科、血液病科、肾脏病中心、心内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肛肠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等专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浙大二院:其急诊医学、普外科、肿瘤、神经内外科、骨科、眼科、心内、胸外、呼吸、口腔和耳鼻咽喉科等专业全国闻名。小结:两家医院还是各有自己的特色,希望在自己特色专业上继续发挥所长。结语:综合实力来看浙大一院的综合实力更强一些,而二院除了在科研实力上稍稍占优,各个方面的比拼均稍逊一筹。二院作为浙江省西医的发源应该加把劲儿了。

刚刚下载完太激动了没有任何广告,打开速度也超快!!!有三种数据来源可以选择,包括中国天气网,在我开来是非常精准的。近日,彩虹空气APP正式上线各大应用商店,这是一款永远没有广告的专业空气应用,其可实现24小时精准空气质量监测、长达15天的空气质量预报,此外,彩虹空气还是历史上第一个能查历史天气的APP,产品中名称叫做“天气穿越”。整个APP功能丰富,UI设计简洁。值得称道的是,彩虹空气承诺APP永无广告,用户体验大大提升!就在刚才,无意中下载了几个天气软件,我以为还会和以前一样,找不到我想要的那种天气预报软件,但是当我打开其中一个名字看起来很。。。。官方的软件的时候,激动的心啊,让我赶紧卸载了原有的天气软件,换上了它——中央天气预报(没有广告钱拿,但是如果金主爸爸非要给,我真的不介意)以下是我对天气软件的要求,看完可能你们就会明白当时找到这个软件时候我仿佛看见亲人的激动的心情:1、界面简洁大气,有广告可以理解,毕竟要挣钱的嘛(插个题外话,关于广告过滤这一点,夸克浏览器做的贼棒,一生推),但是要是把这个软件当广告投放机就没劲了吧2、要有温度趋势图,对于我这种对数字不怎么敏感的人,只有趋势图才能救我于水火之中3、要有前一天的温度,很多软件都能做到上面两点,比如我手机自带的天气软件,界面好看到我愿意盯着它看一天,但是对我这不知冷暖的中年少女来说,有比较我才能看出来今天到底比昨天冷还是暖和啊,这个是刚性条件,决不能退让综上,手机自带天气软件无法满足我的要求,于是寻求外援,在下载了无数个天气软件后,选择了墨迹,说起来墨迹陪着我换了好几个手机,他的小人儿也无数次提醒我加衣服带雨伞,但是现在那个界面真的广告越来越多,甚至提醒你变天的小人儿手里还拿着广告牌,原先点击小人儿会提醒你今天天气,还有提醒你穿什么衣服,现在点好几次,也就偶尔能看到几次今天穿什么衣服,大多数是广告词,慢慢就不太喜欢这个软件了。但是一直也没有找到别的软件,加上还蛮喜欢那个小人儿的,就一直用着界面简单,没什么广告,刚刚反复打开看了下,右上角和左下角有小块的广告(就在我打字这会,花了永久去除了),广告的位置比较小,能忍(要是实在忍不了,和我一样强迫症,永除后患)

我是刚刚术后出院的,我在南京鼓楼医院心胸外科做的胸腔镜,很成功,总共十来天就出院了,费用也不高,2万多点,但我不知道你是什么性质的,你可以带着ct片子去咨询下。

广告是天气软件收入的一项,一般没有不带广告的软件

郑大一附院胸外科论文

这就是一种欺诈罪,并且是一种隐瞒真相的罪名,涉嫌抄袭罪名。严重以后是要被剔除学籍的。

这次查出了一些学术论文造假以及署名不规范等问题,其中5人被取消副主任医师职称并推迟三到五年晋升职称,2人被撤销博士学位。

论文造假,郑大一附院38名医生被通报处理,首先他违反了作为一名医生应该具备的医德。其行为在法律中违背了大众的知情权。

我是一名保险经纪人,前天帮客户去河南省胸科医院调病例,这里分享一下经历,或许对你有用。 先给你分享一张河南省胸科医院的全景图一张,图方位是右北左南。 打病例需要去病案室,胸科医院的病案室在1号楼1楼,1号楼在河南省胸科医院的南侧,也就是距离河南省肿瘤医院最近的那边。 一楼大厅进门,直接左拐,能看到去楼梯的小门,就是这个门。 如果是下午去的话,二点十分左右到就中了,因为下午二点半才上班,我是周一去的,所以也不知道周末能不能打病例。下面先说说我打病例的经过。 1 正事:打病例 打病例绝对是本人来打印没有任何的问题,那么其他人怎么办呢? 我排队的时候接到的信息是假如是其他人,一般要求是直系亲属,否则最好准备委托书。具体要求,请看下图。拍的不清楚,凑合看吧! 登记完后,办业务的大姐说:等40分钟后来看一下。 也就说他们的病例属于先登记,然后呢,就是集中寻找复印。 过了40分钟,其他人的陆陆续续都出来了,我问了一遍,大姐说没有,然后一个小时的时候,我又去问了一下,大姐说:再等等。 直接一个半小时左右,我去问了下,终于出来了。17张病例,每页4毛钱。大姐递出来一张小纸条,说:去六号窗口缴费。 窗口业务员直接说:六块八。我赶紧问,可以扫码吧!幸亏可以,要不又要丢人了。 微信扫码,付款六块八,然后给了我一张缴费凭证。 直接给到窗口那,然后直接就把病例给我了。 对了,这个医院的病例支持邮寄,具体可根据下图进行操作。 需要注意的点就是邮寄的话,一般是本人申请,因为需要你填写住院号和住院者的入院时间,同时还需要提供患者本人的身份证正反面和手持身份证的照片。 这个也算是与时俱进了,假如知道确切信息的话,让病人自己申请下,最起码不用亲自跑这一趟了,或者可以预约自提,可以节约一点时间。 说完正事,给你说一个真真切切的收获。 2 一个收获:不要开车 因为开车,找停车位医院内兜了2圈,沿着医院周围的道路兜了2圈。最终找到了一个很隐秘的地下停车场。 其实,我一开始想着,这个医院应该没有达到河南省肿瘤医院、郑大一附院的紧俏,不至于人这么多吧!这个人假如不多,车就应该有停车位啊!谁知道我错了。 去市区的医院真的不要开车啊!除非有特殊情况。 那么假如你就是有特殊情况要开车怎么办呢? 给你说一个停车的地方,黄河路与姚砦路西北角有一个地下停车场,路口沿姚砦路往北20往西有一个地下停车场。10块钱一口价,可以停4小时。 只不过有可能需要你调头顺过来右拐进去,因为那边的车经常排队,你根本没办法直接左拐进停车场。 当然了,这个地方停车需要走一段距离,假如你不想走那么远,在医院南门纬五路姚砦路东南角有一个停车场,你可以去那里碰碰运气。 3 初步认识河南胸科医院 河南胸科医院是全省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为一体的以治疗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为主的省级三级专科医院。 这个是在1号楼综合门诊楼的门口,进门右手侧,可以用来了解医院布局,查看医生简介和就医流程。 一直说1号楼,先来看一下这个楼的科室分布及平面图。 看完了布局图,再来看看河南省胸科医院的相关流程图。 既然说到了流程,那就先说说挂号的问题,先给大家分享一下挂号费。 说实话,这个定价确实不贵,毕竟我们要尊重任何一个行业的专家。 说完挂号费就要说说挂号,目前该医院自助机已全院覆盖。 支付宝微信扫一扫,线上挂号缴费不排队。 这个还给出了诊断医生的排期,在此也分享给你。 结核科专家门诊排班表 专家医师门诊排班表 线上可以当天挂号,也可以预约挂号、查询、缴费等。 预约过的小伙伴可以看一下 门诊预约诊疗流程 。 不能按时就诊的,请于就诊日前一天12点前及时取消预约。 下面给你分享一下,参保人员的就医流程、预检分检流程和门诊患者就诊、住院流程。 参保人员就医流程 预检分诊流程图 门诊患者就诊流程 门诊患者住院流程 患者出院流程 最后分享一张 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转诊电话 ,手机拍照,水平有限,有不清楚的还请包涵。 世上没有白走的路,以上就是去河南省胸科医院的一点纪实收获,希望于你有用。 谢谢阅读,欢迎关注

浙大二院胸外科论文被撤

小结:从历史渊源来看浙大二院历史更加悠久,还是浙江省西医的发源地。但是从出身来看,浙大一院更加根正苗红,是浙江大学医学院的长子。医院规模浙大一院:医院有6大院区,床位将达5000张。浙大二院:医院目前拥有解放路和滨江两个院区,核定床位3200张。小结:当下医院都在追求规模,有了规模,医院的发展也能更加顺风顺水。浙大一院已经走上了规模扩张的道路,二院也应该适当的扩张,否则差距会在随后几年就显现出来。门急诊量浙大一院:年门急诊量达500万人次,出院万人次。浙大二院:年门急诊量近500万人次,住院量近万人次。小结:浙大二院在规模上稍逊一筹,其在门诊量上也差了一截。门急诊量从侧面也反应了老百姓的认可程度。人才支撑浙大一院:现有职工6500余人,副高级职称以上专家909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杰出青年3人。浙大二院:现有职工5500余人,副高级职称以上专家447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国家杰出青年3人。小结:浙大一院无论在专家的数量和层次上都要比二院强,二院如果想要谋发展在人才的引进上应多下功夫。重点专科浙大一院: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4个,医院是国家医学中心、综合类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大二院:拥有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教育部重点学科及重点培育学科15个,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数或经费数持续增长,连续多年浙江省排名第一。小结:二院虽然在重点专科的竞争中处于下风,但是其科研实力比较雄厚,在与浙大一院竞争中拿下一局。特色技术浙大一院:其传染病科、肝胆胰外科、血液病科、肾脏病中心、心内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肛肠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等专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浙大二院:其急诊医学、普外科、肿瘤、神经内外科、骨科、眼科、心内、胸外、呼吸、口腔和耳鼻咽喉科等专业全国闻名。小结:两家医院还是各有自己的特色,希望在自己特色专业上继续发挥所长。结语:综合实力来看浙大一院的综合实力更强一些,而二院除了在科研实力上稍稍占优,各个方面的比拼均稍逊一筹。二院作为浙江省西医的发源应该加把劲儿了。

家住在东北,我们对浙江的医疗系统都不知道。擅长看耳鼻喉科,我们不清楚,所以不敢给你出主意。

填写表单1对1咨询获取专属方案已有13415人参加姓名:*请输入姓名电话:*请输入手机号 自动输入历史信息 《个人信息授权与隐私政策》提交表单填写表单1对1咨询获取专属方案已有13415人参加姓名:*请输入姓名电话:*请输入手机号 自动输入历史信息 《个人信息授权与隐私政策》提交表单

这里是当地最好的医院,很出名的,当然技术也过硬,治好过很多人

  • 索引序列
  • 北大医院胸外科李简论文
  • 李星胸外科论文
  • 浙大二院胸外科论文
  • 郑大一附院胸外科论文
  • 浙大二院胸外科论文被撤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