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中国第一部医学杂志是

中国第一部医学杂志是

发布时间:

中国第一部医学杂志是

中国最早的医书范畴很广。最早记录本草的不是《神农经》,而《神农本草》是集合本。理论则是《黄帝内经》经络是《脉经》和《针灸甲乙经》

我国第一本医学伦理学研究专刊创办时间为1932年,6月。1932年6月上海出版了由宋国宾主编的《医业伦理学》,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医学伦理学专著。这一书的出版,表明了中国由传统医德学进入到现代医学伦理学阶段。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医学杂志。本刊重点报道我国医学各学科最新进展和高水平科研成果,以及临床各科诊疗经验,是我国医学交流的重要窗口,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等。目前该刊被国内外10个重要生物医学数据库、检索系统和文摘期刊收录,是我国唯一进入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医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全球发行,作为医学会会刊和全世界5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交换项目。 2007年中华医学会与万方数据携手推动医药信息服务,该刊电子版已独家授权万方数据来实现其数字化服务推广。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主编: ISSN:0366-6999 CN:11-2154/R 地址: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 邮政编码:100710 发表其它同级别同类型期刊,医生可用于中高级职称评定,给你推荐一个邮箱:,我已拿到刊物,并顺利晋级,谢谢他们!!!

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书应该是《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相传是上古时期的,是传说中的黄帝根据生活经验帮助别人治病的总结,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但据考证,可能是后人假托之作,也应该是春秋甚至夏商时候的作品,年代也很久远了。所以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书,是中医的一部经典著作!

中国第一部医学杂志

医学类学术期刊有:

一、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是1915年创办的双语学术期刊,周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期刊主要反映中国医学最新的科研成果,积极推广医药卫生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交流防病治病的新经验。

期刊主要反映中国医学最新的科研成果,积极推广医药卫生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交流防病治病的新经验。期刊主要读者对象是广大医药卫生人员。

二、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医学争鸣》刊载的内容主要是医学学术方面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的交锋与辩论。英文刊名为《NEGATIVE》,以期经历“否定—否定之否定—肯定”的螺旋式上升,达到新的认识境界。

反映发明与创新、否定与假说、探索与发现等前沿医学思想,传播医学领域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成就,服务医学科学研究和我国卫生事业发展。。

三、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Journ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主管、主办中文版半月刊。

据2018年4月《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十届编辑委员会拥有常务委员49人,委员127人,特约编委5人,海外编委12人。 据2018年4月中国知网显示,《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共出版文献18690篇,总被下载1789818次、总被引87645次。

四、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是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第二军医大学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刊物。1980年6月创刊。

据2018年9月《第二军医大学学报》官网显示,《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编委会拥有委员67人,客座编委13人,2017年度共有368位审稿专家。

五、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原第一军医大学学报)创刊于1981年,为国内外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是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

被美国Medline/PubMed、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

《内经》(又称《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这本书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 这本书的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本草纲目,最有名

中国的第一部医学杂志

中国最早的医书范畴很广。最早记录本草的不是《神农经》,而《神农本草》是集合本。理论则是《黄帝内经》经络是《脉经》和《针灸甲乙经》

你好,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书是黄帝内经。据记载,《黄帝内经》是我国第一部中医理论的经典之作。在我国中医的形成,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所以《黄帝内经》被大家公认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内经》全称《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成书年代约为战国时期。本书包括《灵枢》和《素问》两部书,各八十一篇。主要从阴阳、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按摩、方药、疾病、摄生等各方面,对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以及诊断治疗方法作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论述,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选A好吗,误人子弟

中国第1部医学杂志是

医学类学术期刊有:

一、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是1915年创办的双语学术期刊,周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期刊主要反映中国医学最新的科研成果,积极推广医药卫生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交流防病治病的新经验。

期刊主要反映中国医学最新的科研成果,积极推广医药卫生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交流防病治病的新经验。期刊主要读者对象是广大医药卫生人员。

二、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医学争鸣》刊载的内容主要是医学学术方面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的交锋与辩论。英文刊名为《NEGATIVE》,以期经历“否定—否定之否定—肯定”的螺旋式上升,达到新的认识境界。

反映发明与创新、否定与假说、探索与发现等前沿医学思想,传播医学领域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成就,服务医学科学研究和我国卫生事业发展。。

三、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Journ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主管、主办中文版半月刊。

据2018年4月《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十届编辑委员会拥有常务委员49人,委员127人,特约编委5人,海外编委12人。 据2018年4月中国知网显示,《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共出版文献18690篇,总被下载1789818次、总被引87645次。

四、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是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第二军医大学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刊物。1980年6月创刊。

据2018年9月《第二军医大学学报》官网显示,《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编委会拥有委员67人,客座编委13人,2017年度共有368位审稿专家。

五、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原第一军医大学学报)创刊于1981年,为国内外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是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

被美国Medline/PubMed、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中华医学杂志

百度百科—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百度百科—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百度百科—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百度百科—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美国医学杂志》美国ISSN:0002-9343,1910年创刊,全年18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刊载临床研究原始论文和初见病例报告、评论。兼及临床病理学高级学术会议探讨医学、科学与社会问题的文章和编辑部短评。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美国预防医学杂志》美国ISSN:0749-3797,1984年创刊,全年8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刊载预防医学基础和应用研究论文。涉及的学科包括流行病学、遗传学、营养学、毒理学和社会科学;应用的领域包括卫生管理、传染病防治、职业医学、环境卫生、航空航天医学、老年病、母婴保健、计划生育等。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美国外科学杂志》美国ISSN:0002-9610,1890年创刊,全年12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历史悠久的著名外科权威专业性学术期刊,由美国六家主要外科医学会合办,专载普通外科临床与实验研究论文,介绍手术技术、外科手术、步骤、设备和器械。主要栏目有论著、方法探讨、外科教育、简短报告、评论等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老年医学与老年病学集刊》爱尔兰ISSN:0167-4943,1982年创刊,全年6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刊载实验老年医学和临床老年病学以及老年社会研究等方面的论述。Archives of Medical Research《医学研究档案》墨西哥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信息咨询部编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期刊投稿指南 14ISSN:0188-4409,1970年创刊,全年6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2004年起由Instituto Mexicano del Seguro Social, Oficina de Bibliotecas y Divulgacion,MEXICO 出版,发表生物医学研究方面的原始论文和报道。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生物医学与药物疗法》法国ISSN:0753-3322,1947年创刊,全年10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信息咨询部编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期刊投稿指南 21年影响因子。刊载生物医学和药物疗法,包括与之相关的生化、内科、药学、外科、生物物理、免疫、血液、神经与内分泌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评论和札记。Clinica Chimica Acta《临床化学学报》荷兰ISSN: 0009-8981, 1956年创刊,全年24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刊载临床化学和医学生物化学,包括化学、生物化学、免疫化学技术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论文、简报、技术札记,以及学术动态报道。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欧洲放射学杂志》爱尔兰ISSN:0720-048X,1981年创刊,全年12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E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2005年EI收录245篇。刊载研究放射及医学影像技术应用与实践方面的论文、评论、病例报告,涉及X射线、CT、磁共振、超声波及其它先进影像技术和设备。Integrative Medicine《综合医学》美国ISSN:1096-2190,1998年创刊,全年4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主要刊载营养补充剂、植物药、饮食、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论文ITBM-RBM News《欧洲生物医学技术杂志-新闻》法国ISSN:1297-9570,全年6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2000年前刊名RBM-News,为刊载世界生物医学界学术活动及其新闻报道。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1、中华医学杂志2、第四军医大学学报3、第三军医大学学报4、第二军医大学学报5、第一军医大学学报(改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报)6、解放军医学杂志7、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8、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9、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10、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1、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2、复旦学报.医学版13、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14、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15、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6、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17、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18、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广东医学20、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2、上海医学23、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4、江苏医药25、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6、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7、实用医学杂志28、山东医药29、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30、重庆医学31、重庆医科大学学报32、天津医药33、安徽医科大学学报34、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35、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36、首都医科大学学报37、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1、中国公共卫生2、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3、中华流行病学杂志4、卫生研究5、营养学报6、中华预防医学杂志7、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8、中华医院管理杂志9、环境与健康杂志10、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1、中国卫生统计12、中国工业医学杂志13、中国职业医学14、环境与职业医学15、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6、中国卫生经济17、毒理学杂志18、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9、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现代预防医学21、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2、中国妇幼保健23、中国学校卫生24、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5、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6、生殖与避孕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1、中草药2、中国中药杂志3、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4、中国针灸5、中成药6、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7、中药材8、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9、中药药理与临床10、中华中医药杂志11、针刺研究12、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3、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4、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5、辽宁中医杂志16、时珍国医国药17、中医杂志18、新中医19、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中国天然药物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1、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中华微生物和免疫学杂志3、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4、解剖学报5、中国免疫学杂志6、免疫学杂志7、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8、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9、生理学报10、解剖学杂志11、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2、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3、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改名为: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14、生理科学进展15、中华病理学杂志16、神经解剖学杂志17、现代免疫学18、病毒学报19、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1、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改名为:国际免疫学杂志)22、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3、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4、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改名为: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5、基础医学与临床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1、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中国医学影像技术3、中国临床康复(改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4、中华检验医学杂志5、中国超声医学杂志6、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7、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8、中华护理杂志9、临床检验杂志10、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1、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2、中国急救医学13、检验医学14、中华急诊医学杂志15、中国全科医学16、中国实用护理杂志17、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18、中国输血杂志19、中国实验诊断学20、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1、护士进修杂志内科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中华内科杂志3、中华心血管病杂志4、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5、中华血液学杂志6、中华肝脏病杂志7、中华消化杂志8、中国地方病学杂志9、中华肾脏病杂志10、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1、中华糖尿病杂志(改名为:中国糖尿病杂志)12、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3、中华传染病杂志14、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5、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6、中国动脉硬化杂志17、中国循环杂志18、高血压杂志(改名为:中华高血压杂志)19、中国老年病杂志20、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1、中国内镜杂志22、肠外与肠内营养23、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4、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国的轩辕黄帝写下了人类第一部医学著作——《黄帝祝由科》,後世人在这部医药著作的基础上不断增补删改,逐渐形成了後世的《黄帝内经》和《黄帝外经》,并由祝由科里将纯粹的医药分离了出来,形成了後来的中医学。而其中的《黄帝内经》则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这一防病养生保健康的预防医学观点。

医学学术期刊的种类有数千种之多,主要包括三个等级,中文核心期刊,科技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很多省份会划分自己的一类,二类期刊标准,核心期刊大概就有1000多种,其中中文核心200多个,科技核心900多个,学术期刊又根据医学的分类细分为很多类别,比如护理的有中华现代护理杂志,泌尿外科有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其它专业亦是如此,发表一篇跟专业相关的医学论文,可以适当提高职称晋升几率,具体的也可以跟专业机构咨询,希望能为您提供到帮助

第一部中医学杂志

1.古今论阴阳盛衰所致寒热异同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79,(3):92.厥证浅识 浙江中医药 1979,(12):4523.古今论厥之异同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80,(3):34.苦楝皮合剂驱蛔虫效果好 陕西中医 1980,(4):135.“脉症顺逆”与“脉症从舍” 浙江中医杂志 1981,(4):1896.汗的生理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81,(2):157.“卫出下焦”析疑 陕西中医 1981,(6):418.寒热厥证小议 绍兴中医 1982,(2):579.先后天小议 陕西中医 1982,(5):4310.阴阳学说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陕西中医函授 1982,(1):2611.整体观念 陕西中医函授 1982,(2):212.《内经》有关问题答疑 陕西中医函授 1982,(6):1113.孙思邈与“部位三焦”说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83,(3):1114.《内经》中的津血相关理论 陕西中医函授 1983,(4):1415.假证不假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83,(8):1716.“肾精、肾气、肾阴、肾阳”析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84,(1):2417.“七节之旁,中有小心”析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84,(2):2018.太阳的启示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84,(3):1819.中医院校开设写作课有必要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84,(3):2020.五行学说的形成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84,(5):321.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84,(6):322.“辨证”与“辩证”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84,(7):323.怎样进行确切地辨证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84,(10):324.“凡刺之真,必先本神”析 陕西中医 1984,(4):3225.“左右者,阴阳之道路”析 陕西中医 1984,(4):3326.“治求其属”析 陕西中医 1984,(5):3527.“定其血气,各守其乡”析 陕西中医 1984,(5):3628.“少火生气,壮火食气”析 陕西中医 1984,(6):4029.“肝者,罢极之本”析 陕西中医 1984,(6):4130.“生病起于过用”析 陕西中医 1984,(6):4231.83年《内经》硕士研究生专业试题答案 陕西中医 1984,(8):3432.气机升降出入规律探讨 新疆中医 1984,(1),(2)33.五运六气入门 陕西中医函授 1985,(3):1034.《内经》中的五行生克观 陕西中医函授 1985,(6):2135.脉学有关问题解答 陕西中医函授 1985,(7):5536.答“伤必有瘀” 陕西中医函授 1985,(7):5537.答“伤必有寒” 陕西中医函授 1985,(7):5538.“乙癸同源”与“肝阳虚证”答 陕西中医函授 1985,(7):5639.《内经讲义》原文自学览要 陕西中医函授 1986,(2),(3),(4)40.《内经讲义》复习题解答 陕西中医函授 1986,(5):141.《内经》肿瘤辨析 安康医药 1986,(5):4042.《黄帝内经》疑、难、名句选释 陕西中医函授 1988,(3):443.运气学说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89,(1):144.《内经医籍述要》选载 陕西中医函授 1989,(4):745.102例脾肾虚性水肿患者唾液钾、钠离子变化初步观察 中医杂志 1989,(5):3746.脉象客观化研究现状及展望 新疆中医药 1990,(4):147.《内经》男科学思想探讨 陕西中医函授 1991,(5):348.气学理论源流及《内经》气学理论的研讨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1,(10):149.仲景男科证治十法 国医论坛 1992,(1):350.蜈蚣应用研究近况 陕西中医函授 1992,(4):2651.巢元方男科病理学贡献及其意义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3,(1):152.论《黄帝内经》用药规律 陕西中医函授 1993,(2):153.前列腺肥大症的中医治疗现状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3,(4):3854.读《素问》三则有感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4,(2):755.《内经》研究回顾与设想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7,(2):156.《内经素问校义》述要 陕西中医函授 1997,(4):557.汉晋时期中医男科的发展成就 陕西中医函授 1997,(6):958.古今“虚邪”名同义别辨 陕西中医函授 1998,(2):159.“魄门亦为五脏使”理论的临床应用研究述评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8,(3):260.《内经》各篇题解及主要内容 陕西中医函授 1999,(1):861.近二十年陕西中医文献研究回顾与评价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9,(2):162.《黄帝内经》研究述评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9,(3):11;(4):1063.脑藏元神及其意义 陕西中医函授 2000,(1):164.中医理论20年研究述评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0,(2):565.运气学说临床应用研究述评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0,(4):366.《难经》研究述要 陕西中医函授 2000,(4)、(5)、(6):167.《难经》50年研究述要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1,(3):168.孙思邈对中医男科治疗的贡献 陕西中医函授 2001,(4):169.傅贞亮学术思想研究 陕西中医研究 2001,(2):170.学习《内经》的方法与境界 陕西中医函授2001,(5):171.《内经》“权衡”解读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1,(6):372.傅贞亮学术思想简介 中医药学刊 2001,(10):41873.《中医基础理论》的编写思路与设想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2,(6):1674.标本中气理论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2,(4):175.中国人论脑及其他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2,(1): 6;(2):176.论气街 现代中医药 2002,(5):177.论《内经》五脏生克制化关系及其意义 现代中医药 2003,(3):178.论《内经》中的五脏左右表里关系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3,(4):179.王焘与《外台秘要方》 现代中医药 2004,(1):480.《外台秘要方》对经络、腧穴、灸疗学发展的贡献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4,(1):181.《外台秘要方》对温病学发展的贡献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4,(2):182.《外台秘要方》对仲景学术思想研究的贡献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4):583.运气学说的沿革与评价 河南中医 2004,(5):384.王冰与运气学说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4,(5):685.《外台秘要方》对消渴病辨治述评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4,(6):186.中医理论的困惑与思考 中医药学刊 2004,(9):187.《外台秘要方》伤寒日期理论的评述 中医药学刊 2004,(10):488.心藏神、脑主神与心脑共主神诠释 中医药学刊 2004,(11):389.《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分化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5,28(2):190.诠释心之窍与心藏神 河南中医 2005,25(1):1191.解读肝脏特性及其意义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5,20(2):992.治则治法理论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中医药学刊 2005,23(1):1793.再论中医理论的困惑与思考 中医药学刊 2005,23(3):39394.王冰与《玄珠密语》源流考 中医药学刊 2005,23(4):58695.王冰与《天元玉册》考 中医药学刊 2005,23(5):77696.王冰其人其事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5,6(2):297.论运气学说发生的背景——兼评《中医运气学》教材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5,21(3):198.试论高等中医药院校内经课程定位及开课的理想时间 中医教育2005,24(6):5599.管窥中医理论走出困惑的出路 中医药学刊 2005,23(11):1942100.概论《黄帝内经》理论与诸子百家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5,28(6):1 1.《中医常用术语选编》编者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年2.《中医男性病学》 主编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3.《内经词典》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0年4.《黄帝内经灵枢经析义》 主编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3年5.《中医名医名著名方》 编委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年6.《黄帝内经素问析义》 主编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7年7.《中医方法全书》 编委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8.《黄帝内经研究大成》 编委北京出版社 1997年9.《中医诊法精华》 主编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西安分公司 1998年10.《黄帝内经通解》 主编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西安分公司 2000年11.《内经知要》白话解 编者 三秦出版社 2000年12.《中医神经精神病学》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年13.《难经通解》 独著 三秦出版社 2001年14.《中医诊法》(225万字) 主编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年15.《王焘医学全书》(100万字)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年 1.《内经选读》(全国中医院校统编教材) 编者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8年2.《内经讲义》(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函授教材) 副主编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年3.《中医诊断学》(西南、西北片区协编教材) 副主编 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年4.《内经选读》(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 编委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年5.《内经选读》(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 副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9年6.《内经》(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 编者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年7,《中医基础理论》 编者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年8.《内经讲义》(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 编者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年9月9.《中医学基础》(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年1月10.《中医学基础习题集》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年10月 1.《外台秘要方》(宋版)整理研究陕西省中医管理局,[2004]31,~122.肾虚质大鼠免疫功能失调的分子机理研究陕西省中医管理局,2004C204,第二,~

1邓铁涛主编.中医诊断学讲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1.2邓铁涛主编.中医简明教程.上册.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62.3邓铁涛主编.中医诊断学讲义.修订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4.4邓铁涛主编.中医学新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1.5靳士英,邓铁涛,姜国屏等.新编中医学概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6邓铁涛,区永欣,林建德等.中医大辞典.基础理论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7邓铁涛主编.中医诊断学.修订5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8方药中,邓铁涛,李克光等主编.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9邓铁涛主编.中医名言录.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0邓铁涛主编.中医诊断学(参考丛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1邓铁涛主编.实用中医诊断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2邓铁涛主编.奇难杂证新编.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3邓铁涛主编.中医证候规范.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4邓铁涛.学说探讨与临证.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15邓铁涛.耕耘集.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8.!6邓铁涛.温病学说的发生与成长.中医杂志,1955,(8).17邓铁涛.试论中医治疗阑尾炎.中医杂志,1956,(11).18邓铁涛,何霭谦.乙型脑炎治例小记.广东中医,1958,3(10):1114.19邓铁涛.中医五行学说的辩证法因素.光明日报,哲学版,第367期,1962年11月16日.20邓铁涛.癃闭治验两例.广东医学.传统医学版,1965,(6).21邓铁涛.李东垣的脾胃学说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新中医,1973,(1).22邓铁涛.冠心病的辨证论治.中华内科杂志,1977,16(1):40—42.23邓铁涛.硬皮病治验.新中医,1977,(6):19—20.24邓铁涛.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中医治疗与体会.新医药学杂志,1977,(7).25邓铁涛.略谈四诊.新医药学杂志,1978,(6).26邓铁涛.高血压病辨证论治体会.新中医,1980,(2).

中华中医药杂志一作2个人;医药是关于人类同疾病作斗争和增进健康的科学。它的对象是社会的人。因此,医学与社会科学、医学伦理学具有密切关系。本世纪著名医史学家西格斯特指出:"医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医学的每一个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生与病人,或更广泛地说,是医学团体和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的多方面的关系。"由于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1986年创刊,2005年更名)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协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学术进展的中医药学科杂志。基本信息中文名 中华中医药杂志国内刊号 11-5334/R语言 中文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总部地址 北京市创刊时间 1986年出版周期 月刊类别 医学期刊国际刊号 1673-1727邮发代号 18-90定价 元/期;元/年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编辑单位 《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外文名称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收起

  • 索引序列
  • 中国第一部医学杂志是
  • 中国第一部医学杂志
  • 中国的第一部医学杂志
  • 中国第1部医学杂志是
  • 第一部中医学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