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对血友病分析的论文

对血友病分析的论文

发布时间:

对血友病分析的论文

在历史长河中,很少有遗传性疾病能够像血友病一样,得到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甚至于成为诸多故事的“主角”。时至今日,尽管血友病的”皇室”光环已经没有那么耀眼,但它的高发病率和严重后果,使得医学界无论何时都难以对其掉以轻心。而人类探索血友病“真凶”并竭力攻克它的故事,在如今也已成为了一段佳话。

维多利亚女王的野望

在殖民时代,随着英国国力的大幅扩张和传统殖民强国(西班牙、荷兰等)的衰落,英国成功靠着积极的殖民侵略和工农商业发展,得到了“日不落帝国”的美名。然而,带领大英帝国走向繁荣的功勋——维多利亚女王,却也让整个欧洲的皇室在随后的一个世纪内陷入了动荡之中。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动荡的起源并不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对外扩张,而只是她所参与的一次“联姻”。

资料图:1859年的维多利亚女王画家Franz Xaver Winterhalter所绘

在欧洲皇室之中,联姻可谓是由来已久的传统。两国皇室间的联姻,不仅仅可以维系皇室的“高贵血统”,也可间接成为国家关系融洽的象征。维多利亚女王共有九位子女,其中爱丽丝公主(Princess Alice of the United Kingdom)于1862年嫁给黑森-莱茵大公路德维希四世,比阿特丽斯公主(Princess Beatrice)则于1885年嫁给巴滕堡亨利王子。而在后来,爱丽丝公主的两个女儿分别嫁入普鲁士王室和沙俄皇室,远嫁莫斯科的小女儿则成为了沙俄的末代皇后亚历山德拉费奥多萝芙娜;比阿特丽斯公主唯一的女儿维多利亚尤金妮亚也成为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之妻,尽管在西班牙,她的婚后生活称不上幸福,晚年甚至因西班牙革命而流亡国外。

从上面的资料来看,维多利亚女王的联姻似乎颇为成功,欧洲的多个显赫皇族先后靠联姻而带上英国王室的血统。然而不幸的是,维多利亚女王本人是乙型血友病的无病携带者,参与联姻的两个公主也携带有乙型血友病基因,这使得包括英国王室自身在内的多国王室都在后来吃到了苦头——

利奥波德王子,维多利亚女王之子,1884年死于血友病引起的脑出血,终年30岁;

弗里德里希王子,爱丽丝公主之子,1873年死于血友病引起的脑出血,终年两岁半;

普鲁士海因里希王子,爱丽丝公主的外孙,1904年死于血友病,终年4岁;

阿列克谢皇储,爱丽丝公主的外孙,1918年死于二月革命,患有血友病;

巴滕堡利奥波德王子,比阿特丽斯公主之子,1922年死于骨科手术,终年32岁;

阿斯图里亚斯亲王阿方索,比阿特丽斯公主的外孙,1938年死于车祸后大出血,终年31岁。

由英国王室而起的欧洲“皇室病”遗传路线,其中黄色框所表示的为血友病确证患者图:Shakko Kitsune

在此之后,血友病因其与皇室间的恩怨纠葛而“名扬四海”,得到了“皇室病”的绰号;不过,这些患有血友病的王子们的生活可谓是糟糕透顶,即使在输血术已经比较发达的20世纪,他们在出行、完成医疗检查或是手术之前,也要小心翼翼地叮嘱医生备好全血,以便不时之需,至于长期内出血带来的各种并发症(例如关节病),囿于当时的医疗水平,他们也只能默默忍受。

血友病、“圣诞病”和“皇室病”

尽管英国王室和血友病之间的故事早在很多年前便已人尽皆知,但医学界对血友病的认识过程却和王室并没有太多关联。在1803年,费城的一名外科医生约翰康纳德奥托在论文中描述了“一种在特定家族中出现的出血倾向”,并认为根据当时的已有证据,可以认定该病好发于男性、通过家族中的“健康”女性传播。这篇论文不仅第一次详细叙述了血友病的症状和遗传特点,也成为了继道尔顿描述红绿色盲的报告后,世界第二篇报道X连锁遗传病(由X染色体基因引起并随生殖传给下一代的疾病)的文章。

随后在1828年,苏黎世大学的学生霍普夫第一次用“血友病(haemophilia)”来描述这种“出血倾向”,这也意味着血友病作为一种疾病,开始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认可。而在1937年,两位哈佛大学的医生从人血浆中正式分离了抗血友病球蛋白(也就是凝血因子VIII),不久后研究即发现它的缺乏是甲型血友病的直接病因。看起来,人类距离血友病的真相已经无限接近了。

然而,在全世界都为凝血因子VIII的发现感到惊叹的同时,一些学者也开始对“凝血因子VIII缺乏引起了血友病的观点”提出质疑。质疑的高潮发生于1947年,一位阿根廷医生使用两个同血型血友病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试验,他发现当两种血液在体外混合后,血液本身并没有发生凝集反应,但混合后的样本检测不出血友病的任何迹象。根据这一结果和之前对凝血因子VIII的研究,不少人大胆推测,这世上也许存在另一种和凝血因子VIII无关的凝血异常,但因为一直被归类为“血友病”而导致了相关研究的匮乏。

功夫不负有心人,寻找这样的证据的过程并没有浪费太久时间——1952年,一个5岁的英国裔加拿大男童史蒂芬克里斯默斯(Stephen Christmas)在回伦敦探亲时因血友病入院,医生按照惯例将他的一份血样送往牛津血友病中心,不过血液学家比格斯和麦克法兰在检测血样后发现,克里斯默斯的血液样本的确有血友病特征,但其中的凝血因子VIII水平却完全正常,反而是另一种未知蛋白质的水平异于常人。很快,研究人员在正常人的血浆中分离出了克里斯默斯所缺乏的蛋白质——凝血因子IX(当时被称为“圣诞因子”),这种因子输注给患有类似疾病的患者之后,可以帮助他们恢复凝血能力。

资料图:牛津大学丘吉尔医院,牛津血友病与血栓病中心设立于此

为了区分这种疾病和典型的“血友病”,科学家用克里斯默斯的名字将其命名为“圣诞病”。而在生物技术高速发展的几十年后,分子学研究已经证明,“血友病”和“圣诞病”都是凝血因子缺乏所致,只是患者缺乏的凝血因子种类不同,因此在凝血异常的发生机制上有所差异。基于这一发现,“血友病”和“圣诞病”被重新命名为甲型血友病和乙型血友病。

有趣的是,在发现乙型血友病历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的克里斯默斯,也许是为了感谢医生们的发现,他后来于加拿大的瑞尔森理工学院(现在的瑞尔森大学)攻读医学影像学,毕业后成为了多伦多儿童医院的一名影像医生。他在工作之外一直致力于血友病患者权益活动,曾以加拿大血友病协会核心会员的身份呼吁重视血液安全,不幸的是,由于长年依赖输血,克里斯默斯感染了HIV并很快发展为艾滋病,于1993年逝世,年仅46岁。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

Giangrande PL. Six characters in search of an author: the history of the nomenclature of coagulation factors. Br J Haematol 121(5):70312. doi:

Biggs R, Douglas AS, Macfarlane RG, Dacie JV, Pitney WR, Merskey C, O'Brien JR . Christmas disease: a condition previously mistaken for haemophilia. BMJ 2(4799):137882. doi:

Rogaev EI, Grigorenko AP, Faskhutdinova G, Kittler EL, Moliaka YK. Genotype analysis identifies the cause of the royal disease. Science 326(5954):817. doi:.

不知题目中所说的“梦魇”,具体是指哪方面,梦魇这个词太过广泛,大多数情况下,是代指那些能让人产生痛苦及恐怖的事物。

比如说伦敦塔,大约一千年以前,这座英国伦敦的地标性建筑物,就曾是英国王室的梦魇,有许多权贵甚至是王族在此被处决,另外伦敦塔还是一座监狱,曾关押过著名的简·格雷,1553年8月3号,新女王玛丽一世进入伦敦,为巩固权力与王位,将简·格雷罢黜,并迅速处决。

此外,在伦敦塔里还处决过诺森伯兰公爵,是他逼迫上一任国王将自己的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媳简·格雷,因此遭到玛丽一世的支持者强烈反对,并最终导致了灭门之灾。

1597年10月,英国内部掀起过一场教派活动,王室抓捕了大量的天主教父,并关押在了伦敦塔之内,当时的人们对于伦敦塔的印象,已经从地标性建筑,转变为人间炼狱,提到伦敦塔的名字,大多和极刑与监狱有关。

然而在英国皇室的历史上,伦敦塔染满了皇室的血,多为当权者或王室贵族在此被处决,关押,甚至是公开审判,这也导致了伦敦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了王室成员们交谈的禁忌,人人谈及色变,如果以这个标准来衡量的话,我想伦敦塔有资格成为“欧洲皇室的梦魇”。

文献由四要素构成:文献信息 符号系统 文献载体 记录方式医学文献特点: 1. 数量庞大2. 载体多样化3. 多种文化4. 学科交叉、出版分散5. 知识信息更新加快6. 交流传播速度加快7. 电子化发展趋势文献检索类型(1)按检出结果形式划分: 书目检索、全文检索、引文检索。(2)从情报检索角度划分:文献检索、数据检索、事实检索(3)按检索手段划分: 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文献检索原理:外表特征 内容特征 文献标引2、文献检索系统类型 目录型、题录型、文摘型、全文型4种。查全率和查准率?检出的相关信息/检索工具中相关信息总量。P=检出的相关信息/检出的信息总量。一、 文献信息的类型1、按文献信息表现形式划分 文字型文献 视频型文献 音频型文献 数字型文献2、按文献信息出版类型划分 图书 专利文献 标准文献 期刊 学位论文 产品样本说明书 科技报告 技术档案 会议文献 政府出版物3、按文献信息的载体形式划分 印刷型 缩微型 声像型 电子型4、按文献信息的加工程度划分 零次文献信息 一次文献信息 二次文献信息 三次文献信息按文献内容加工深度分: 零次文献:书信、手稿、实验数据、观察记录、笔记、内部档案等。 特点:内容新颖,但不成熟,难以查询。一次文献:期刊论文、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科技报告等。 特点:内容新颖、详尽,因而是文献信息的最主要来源和检索对象,但其量大、分散而无序,对其查找与利用带来不便。二次文献:目录、索引和文摘等。特点:报道性和检索性,主要作用是提供查找文献信息的线索,故又称为检索工具。三次文献:综述、进展、年鉴和百科全书等 文献检索 来源: 潘澍青的日志 l l 范围从大到小:信息〉知识〉情报 >文献 文献是贮存传递知识、情报和信息的介质。知识是文献的实质内容,载体是文献的外在形式。l l 文献由四要素构成:四要素缺一不可。l l 填 文献信息:文献的内容l l 符号系统:信息的携带者l l 文献载体:符号赖以依附的“寄主”l l 记录方式:代表文献的符号进入载体的方法和过程l l 文献是信息、知识、情报的主要载体形式。l 文献信息指文献载体上所承载的信息、知识内容。它属于信息,除具有信息的一切性质和功能外,也有自身的特点。表现为:P3①--⑤l l 文献的符号系统指图画、文字、公式、图表、编码、声像和电磁信息等。P4l l 填 选 文献的记录方式是指表达信息的符号系统通过特定的人工记录方式使其附着于一定的文献载体上。种类P4按记录手段分:画写,雕刻,印刷,摄制,录音。按记录方法分:手工记录,机械记录,光记录,电记录,声记录,磁记录。l l 文献检索:将文献按照一定方式集中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按照文献用户需求查找出有关文献或文献中包含的信息内容的过程。l l 广义的文献检索包括存储和检索两个过程。l l 填 选 文献检索类型l l (1)按检出结果形式划分:l l 书目检索、全文检索、引文检索。l l (2)从情报检索角度划分:对象l l 文献检索、数据检索、事实检索l l (3)按检索手段划分:l l 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l l 3、文献检索原理l l 外表特征 内容特征 文献标引(indexing)l 文献检索系统定义P7 指根据特定的文献信息需求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关文献信息的搜集、加工、存储和检索的程序化系统。l l 文献检索系统类型P8l l 目录型、题录型、文摘型、全文型4种l l 1、按文献信息表现形式划分l l 文字型文献 视频型文献 音频型文献 数字型文献l l 2、按文献信息出版类型划分l l 图书 专利文献 标准文献l l 期刊 学位论文 产品样本说明书l l 科技报告 技术档案 l l 会议文献 政府出版物l l 3、按文献信息的载体形式划分 填l l 印刷型 缩微型 声像型 电子型l l 按文献内容加工深度分: 零次文献:是指未经正式发表或未融入正式交流渠道的最原始的文献,如书信、手稿、实验数据、观察记录、笔记、内部档案等l 特点:内容新颖,但不成熟,难以查询l l一次文献:是指以著者本人的研究成果(如实验、观察、调查研究等结果)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如期刊论文、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科技报告等。 l l特点:内容新颖、详尽,因而是文献信息的最主要来源和检索对象,但其量大、分散而无序,对其查找与利用带来不便。l l二次文献:是对大量的、分散的、无序的一次文献信息经过加工整序后而形成的文献。如目录、索引和文摘等。l l特点:报道性和检索性,主要作用是提供查找文献信息的线索,故又称为检索工具。l l三次文献:是将分散无序的某一范围的一次文献,经过综合整理后而重新组织成有条理有定评的文献,如综述、进展、年鉴和百科全书等。l l特点:对知识信息具有浓缩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同时兼有检索文献的作用。l 零次文献是形成一次文献最基本的素材;一次文献是信息的主要来源和检索对象;二次文献是检索的手段和工具;三次文献既是检索对象,同时也具有检索文献之功能。l 《医学主题词表》(MeSh)l 副主题词(Subheadings)又称限定词(Qualifiers),与主题词进行组配,对某一主题词的概念进行限定或复分,使主题词具有更高的专指性。l l2、检索途径l l(1)著者途径:利用已知著者姓名作为检索标识进行文献查检。l l(2)分类途径:利用特定分类体系的分类号或分类类目作为检索标识进行文献查检。l l(3)主题途径:利用从文献中抽出来的、或经过人工规范化的、能代表文献主要内容的检索标识或标引词进行检索。l l(4)其他途径:利用特定的检索标识进行文献查检l (5)号码途径 l 2,3属于反映文献内容特征 1,5和书(刊)名途径反映文献外部特征l l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l是我国第一个大规模集成化的全文电子学术期刊系统l l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l l收录年限:1994年---至今,最早回溯到1915年。l l二、检索途径与方式l l1.初级检索 简单检索、多项单词逻辑组合检索、词频控制、最近词、词扩展等l “主题”检索字段:篇名、关键词、摘要内进行检索。l 2.高级检索 l 3.专业检索 所有符号和英文字母,都必须使用英文半角字符l 4.期刊导航 在主页左边l 查找中华高血压杂志2000年第1期到2009第3期发表的有关原发性高血压的文献。l l 初级检索 查找篇名中出现“高血压”或“肾衰竭” 的文献l 检索黄慧萍 2008年发表在《中华护理杂志》的文章“口腔科门诊护士工作压力情况的调查”被引用过几次 ? 要不要写表达式l 利用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查找中南大学陈方平导师指导的学位论文。请写出检索式、第一篇学位论文题名及作者。l 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l 检索式:((导师单位=中南大学) 或者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并且(导师=陈方平) (模糊匹配);1999-2009;时间排序; 单库检索l 结果数:2l 第一篇论文题目:rAAV2/hFIX无创途径治疗血友病B的临床研究l l l l l l维 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库)类型: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范围: ?年限:1989年至今?数据量:12000多种期刊,总计1650余万篇文献,逻辑运算符A. 逻辑“与”(AND、* ) 检索式:A AND B,表示记录中同时包含检索词A和检索词B的记录才是命中记录。 例如:influenza AND cough influenza * coughB. 逻辑“或”(OR、+ ) 检索式:A OR B,表示记录中包含检索词A或检索词B,或者同时包含检索词A和检索词B的记录。 例如: vitamin c OR ascorbic acid vitamin c + ascorbic acidC. 逻辑“非”(NOT、- ) 检索式:A NOT B,表示记录中包含检索词A同时不含检索词B的记录为命中记录。 例如:influenza NOT cough, (雌激素减少 AND 冠心病) NOT 更年期妇女 (雌激素减少* 冠心病) - 更年期妇女§维普中刊库中的逻辑运算符 逻辑运算符 * 并且、与、and,在结果中搜索+ 或者 、or,在结果中添加- 不包含、非、not,在结果中除去§ §运算顺序依次为: - > * > +(非>与>或) NOT >AND >OR § §可灵活运用括号“()”改变优先级,括号内的逻辑式优先执行 § §注意:检索过程中,如果检索词中带有括号或逻辑运算符*、+、- 、()、《》等特殊字符,必须在该检索词上用双引号括起来,以免与检索逻辑规则冲突。 数据库检索途径§1.快速检索 §2.传统检索 有同义词 在左上方。 还有分类检索,在左下角 §3.高级检索 §4.期刊检索作业格式§检索方式:传统检索 同义词功能 §题名/关键词=艾滋病(爱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题名/关键词=监测 二次检索 §检索结果数:?篇 §第一篇文献标题: § 作者: § 出处: §检索方式:期刊检索 §刊名:中华医学杂志 §在本刊中检索:甲状腺炎 §结果数: 篇 §抄第一条记录的题录(标题,作者,出处)PubMed数据库简介 是美国NLM所属的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开发的一个以Web方式向用户提供服务的生物医学文献检索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查找医学文献利用率最高的网上免费数据库PubMed的数据范围 内容MEDLINE OLDMEDLINE(1950-1965) PreMedline 出版商提供的书目信息l l MEDLINE收录范围:来源于美国和世界上70多个国家和地区、50种语言的7395种(截止到现在)权威生物医学及相关学科期刊,内容涉及生物医学各个领域;85%以上原文为英语,80%±记录有文摘,5%免费全文。目前记录已达约1900万条,约40万篇/年 。 回溯时间:1966年至今。记录中有[indexed for MEDLIEN]标记 使用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表)PreMEDLINE是一种由正在加工处理中的文献记录组成的数据库,这些新记录还未被或正在标引,暂时存放在PreMEDLINE数据库中。l l记录中有[PubMed-in process]的标记。出版商提供的书目信息出版商直接向PubMed提供的非Medline收录的电子刊物,记录标有[Record as supplied by publishers]标记。(如:Science或Nature中的地质文献等)。 Nucleotide:DNA序列数据库Protein:蛋白质序列数据库Genome:基因组序列数据库Structure:分子结构模型数据库OMIM:人类孟德尔遗传学在线数据库PMC: PubMed中心,免费全文期刊检索PubMed的检索途径和方法基本检索 高级检索 主题检索 药物:副主题词是治疗应用(therapeutic use)疾病:副主题词是药物治疗(drug therapy) 期刊检索 Journal Database 专用检索(一)基本检索PUBMED提供了词汇自动转换功能: MeSH转换表 期刊转换表 短语表 作者姓名索引 逻辑运算符检索2检索运算符(1)逻辑运算符: OR、AND、NOT 运算顺序:NOT>AND>OR,可用()改变检索词的处理顺序。(2)截词符:*。eg: cell*:cell、cells、celliferous、cellophane和cellular等词的文献。(3)利用字段标识符进行限定检索: 检索式格式:检索词A[字段标识B],检索在字段中含有检索词A的文献。 如: hepatitis[TI],smith [AU],cell[TA]。(4)“ ”,将短语做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进行检索。 如:“OXYGEN FREE RADICALS ”注意:AND 必须大写、[ ]和“ ”必须为英文或中文半角。姓在前,名在后 姓全称,名缩写(二)PubMed高级检索Limits (限定)Publication Types:有7种类型Languages:提供常用的7种语种Ages:共有13个年龄段Gender:男性、女性Human or AnimalSubsets(子集):11个主要子集Dates:可检索1965年至今的文献主题检索:1、点击MeSH Database Mesh界面 输入检索词 Go2、选定该主题词 主题词轮排表 点击该主题词 主题词细节屏 3、主题词细节屏(主题词词义注释、副主题词、加权或不扩展、入口词、曾用词、树状结构) 选择合适的副主题词选择加权或不扩展 send to4、search box 点击 search PubMed 检索结果ScienceDirect 是Elsevier公司的核心产品,是全学科的全文数据库,集世界领先的经同行评审的科技和医学信息之大成,得到130多个国家认可,中国高校每月下载量高达250万篇。二、检索运算符AND 默认算符,要求多个检索词同时出现在文章中 OR 检索词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出现在文章中 AND NOT 后面所跟的词不出现在文章中 通配符 * 取代单词中的任意个(0,1,2…)字母 通配符 ? 取代单词中的1个字母 W/n PRE/n 两词相隔不超过n个词,词序不定 两词相隔不超过n个词,词序一定 “ ” 宽松短语检索,标点符号、连字符、停用字等会被自动忽略 ‘ ’{} 精确短语检索,所有符号都将被作为检索词进行严格匹配 ( ) 定义检测词顺序,例:(remote OR satellite) AND education 作者检索 先输入名的全称或缩写,然后输入姓,例: r smith ; jianhua zhang 临近符可以用于作者检索,raymond W/3 smith 可检索到 Raymond Smith, Raymond J. Smith and Raymond J. §临近检索 §W/n 两词相隔不超过n个词,词序不定。 例:pain W/5 morphine §PRE/n 两词相隔不超过n个词,先后次序固定。 例:behavioural PRE/3 disturbances §两种临近符不能同时使用检索-Search: 检索语言§检索优先级 §默认检索顺序 1. OR 2. W/n | PRE/n 3. AND 4. AND NOT 例:检索包含kidney或者renal,并且包含therapy的文章 kidney OR renal AND therapy §使用( )限定检索次序 例:(remote AND NOT satellite) AND education增加“Specific author”字段,作者检索更加准确;意味着检索词必须出现在同一个人的名字中。三、检索方法§系统提供了四种检索功能: §Browse 浏览检索 §Quick Search 快速检索 §Advanced Search 高级检索 §Expert Search 专家检索 l 字段名和布尔逻辑符均不区分大小写字段名既可以用字段全称,也可以用简写编码中文医学数据库CBM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 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开发研制的综合性医学文献数据库。l 收录范围: 1978 年以来 1600 多种中国生物医学期刊以及汇编、会议论文的文献题录,年增长量约 40 万条。学科覆盖范围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中医学及中药学等生物医学的各个领域。l 数据标引CBM的全部题录均根据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即MeSH词表)、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进行主题标引,以及《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 医学专业分类表》进行分类标引。 (一)数据库结构l lCBM数据库的记录包括30多个可检索数据项l l AB 文摘l l AD 地址 (第一著者地址)l l AU 著者l l CN 国内代码 (国内期刊代码)l l CL 分类号l l CT 特征词l l FS 资助类别l l MH 主题词l l PY 出版年l l IS ISSN (国际期刊代码)l l VI 卷l l PT 文献类型l l RF 参文数 (参考文献数)l l (SO) 出处 (复合字段:TA,PY,VI,IP,PG)l l TA 期刊名称l l TI 中文题目l l TW 关键词CBM数据库检索运算符A. 逻辑“与”(AND ) 检索式:A AND B,表示记录中同时包含检索词A和检索词B的记录才是命中记录。 例如:肝炎 AND 肝癌 高血压 AND 糖尿病B. 逻辑“或”(OR ) 检索式:A OR B,表示记录中包含检索词A或检索词B,或者同时包含检索词A和检索词B的记录。 例如: 肝炎 OR 肝癌 维生素A OR 维生素BC. 逻辑“非”(NOT ) 检索式:A NOT B,表示记录中包含检索词A但同时不含检索词B的记录为命中记录。 例如:流感 NOT 咳嗽, (雌激素减少 AND 冠心病) NOT 更年期妇女二)系统运算符l l布尔逻辑运算符的优先顺序依次为NOT>AND>OR,CBMl l通配符:(1)单字通配符?:替代一个字符。如“门?脉”,可检出:门静脉、门动脉等。l l注意:?必须为半角状态。l l (2)任意通配符%:替代任意个字符。如“肝炎%疫苗”,可检出:肝炎疫苗、肝炎病毒基因疫苗、肝炎减毒活疫苗、肝炎灭活疫苗等。l l3.强制执行符/短语检索符“”l l检索词做为短语或含有特殊符号“-”、“(”等,用英文半角双引号标识检索词,如: “1,25-(OH)2D3”CBM检索方法l l1、基本检索 也称自由词检索或关键词检索l 关键词:来自于文献的篇名、文摘或正文中的文本词,是指能代表文献主题内容实质的、未经或略经规范化处理的自然语言。l CBMdisc默认的是基本检索状态l2、主题检索 MESH词表、汉语主题词表l l3、分类检索l l4、期刊检索 检索途径:期刊导航、刊名、出版地、出版单位、主题词等。l l5、作者检索l l6、限定检索 点更多限定 是把年代、文献类型、研究对象等常用的限定条件整合到一个对话框,方便检索。 系统默认为题录格式, 显示:标题、作者、作者单位、出处。示例1:微量元素的分析审题:两个主题概念,即阿司匹林和哮喘具体分析:应为阿司匹林/副作用方面的文献、哮喘/化学诱导方面的文献,两者关系为“AND” #1 阿司匹林/副作用 #2 哮喘/化学诱导 #3 #1 and #2审题:两个主题概念,即慢性肾衰竭和贫血具体分析:应为慢性肾衰竭/并发症方面的文献、贫血/病因学方面的文献,两者关系为“AND#1 肾衰竭,慢性/并发症 #2 贫血/病因学 #3 #1 and #2 注意:慢性肾衰竭要倒置为肾衰竭,慢性Internet的基本功能 E-mail FTP(文件传输) Telent(远程登录) WWW(信息检索)搜索引擎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搜索软件 首先由搜索器(或称网络机器人)以特定的策略自动或人工地遍历整个互联网,并对信息进行辨别和收集,同时将它们下载并返回至搜索引擎的临时数据库;索引软件 然后,索引器(或称为标引程序)将这些保存的信息进行自动标引形成有规律的索引,再加入到集中管理的倒排索引数据结构中; 检索软件 最后,由检索软件接受用户的检索提问,向索引数据库提交用户的检索提问,从而使数据库输出与之相匹配的结果按检索功能分: 主题分类指南式搜索引擎 关键词式搜索引擎 按检索范围分: 独立搜索引擎 集成搜索引擎 引擎之引擎按检索内容分: 综合搜索引擎 Google(谷歌)、百度、搜狐和新浪 专业搜索引擎 主题词进行规范词转换 Medical Matrix、Health A to Z、Doctor’s guide、Medscape 专题搜索引擎 专门收录某一专题信息的搜索引擎。如天气预报网、旅游网、导购网、中国眼科医生网等等。搜索引擎的检索途径 通常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简单检索 关键词式搜索引擎高级检索分类(分模块)检索——主题分类指南式搜索引擎oogle允许以多种语言进行搜索,在操作界面中提供多达46种语言选择,包括英语、主要欧洲国家语言、日语、中文简繁体、朝语等,同时还可以在多达239个国别进行选择。Google的主要特色 相关的检索词网页快照 类似网页定位检索功能Google的特殊功能1.高级检索2.语言工具学术搜索

血友病的病例分析论文

血液保护是当今外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其目的是减少出血、少输血、不输血和输自体血,减少不必要的输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血液内科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内科护理风险因素的种类及对应的风险管理对策。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42例血液内科疾病的护理风险存在因素,分析风险管理的研究。结果:42例血液内科疾病患者得到有效护理,2例输液渗漏,2例经济纠纷,投诉率。结论:实施风险管理可最大程度减少风险发生,利于患者病情改善。

【关键词】血液内科;护理风险;研究对策

【Abstract】Objective:Kind and corresponding risk discussing the blood internal medicine nursing risk factor manage a countermeasure。Method: Retrospect sex there exists a factor in the nursing risk analysing my 42 regular yard blood internal medicine disease, research analysing the risk administration。Result.:42 regular blood internal medicine diseases patient gets the effective nursing , 2 regular infusion leakage , 2 regular economy disputes , complaint rate 。Conclusion: Put risk administration into practice but maximal degree reduces risks happening , is good for patient state of illness improvement.

【Keyword】Blood internal medicine Nursing riskStudy a countermeasure

医疗是一个高风险行业。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有害因素导致病人伤残或死亡后果的可能性,具有风险水平高、风险不确定性、风险后果严重等特性[1]。血液内科患者逐年增多,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护理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因素已成为血液内科护理管理的新方向。我院血液内科自2007年开始对该科护理风险因素寻求其防范对策,降低了风险事件,护理缺陷、护理差错和纠纷的发生。分析 报告 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42例血液病患者男26例、女16例。年龄12~62岁,平均37岁。再生障碍性贫血17例,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3例,血友病2例,凝血功能障碍2例, 其它 病种3例。

风险因素分析

主观性个人因素 护士的责任心不强,执行 规章制度 不严,护理核心制度未严格执行所造成的护理缺陷是一种发生率较高、损失较大的风险[2]。血液科输血治疗较多,因护士个人因素输错血或输错液体等,化疗药物渗漏未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护理文件记录不及时、欠准确或字迹潦草,内容不符不连贯,随意涂改也易导致护理纠纷

专科知识及 经验 缺乏不能及时掌握新理论、新技术、新护理方法。抢救仪器的使用不熟练,对各种恶性血液性疾病不能及时判断。

感染预防意识淡薄 诊疗护理行为都可能存在医院内感染的隐患,护理操作时未注意按先洁后污的原则,从而易发生交叉感染引发纠纷。

医患沟通缺乏 对病情、护理行为没有履行告知义务或告知技巧不当致护理纠纷或投诉

缺乏法制意识护患关系是特定人际关系,进行深静脉置管操作前未将可能出现的风险告知病人,造成病人不理解、不配合;给病人导尿、灌肠时,未经病人同意暴露隐私等。

主观性病人因素 血液病病人自身心理负担较重,情绪焦虑不安,对治疗及生活失去信心,产生悲观绝望情绪。客观性疾病自身因素血液病是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以贫血、出血、发热为特征的疾病,与感染,生活因素相关。血液病病人是医院感染高发人群,病种感染率约12%,而肿瘤化疗病人可达35%左右[3]。如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严重贫血的病人容易有眩晕、乏力等症状情况,加上凝血功能障碍,病人容易出现意外。血液科病人大多经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此药杀伤或抑制癌细胞的同时也损害正常组织细胞及引起药物性静脉炎[4,5]。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难度,甚至导致肢体功能障碍,容易发生医疗纠纷。其它因素如病房噪音 病房内用物摆放不合理

护理风险因素对应管理对策

重点抓好制度落实,更新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提高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规范护理记录,护理人员履行告知义务,让病人享有知情同意权[6]。血液病化疗药物使用较多,要求护士掌握化疗专科知识及技术,如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机制及其护理应对方法、化疗血管的选择与化疗中的监护、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化疗急症的抢救等。

加强护患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科室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及时进行评估、分析,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护士对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从细节上落实各项 措施 到位,加强护理风险监控。如加强病区环境安全管理 ,加高床栏,将危险物品远离患者,保持地面干燥。

加强院内感染 认真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制度,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2结果

42例血液内科疾病患者得到有效护理,其中2例因输液渗漏经对症处理缓解,2例因经济条件原因发生医疗纠纷,经明细账目,耐心解释,联络患者当地医保机机解决费用,得到合理解决。投诉率为。

3讨论

医疗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医务人员、医疗护理技术、药物、环境、设备、医疗护理制度与程序等风险因素进行管理的活动[7]。护理风险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和过程中。血液内科疾病具有病情变化快,预见性差的特点,没有风险意识,不能及时发现护理风险,将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影响正常的护理工作。我科采取上述综合防范对策,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质量得以明显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明显增强。实施三年多差错事故显著减少,护理纠纷、护理投诉明显减少,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达.患者病情,心理,身心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

参考文献

[1]刘秋瑾,张国英,张文玲.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8,22(4C):10401042.

[2]吴欣娟,贾朝霞.从护理角度看病人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J].护理管理杂志,2005,5(71):5658.

[3]许洪志,仲春红,叙功立,等.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6,19(3):8589.

[4]刘志霞,郭淑婷,苏齐.PDCA循环法对肿瘤病人化疗的管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4,20(3):6768.

[5]邓本敏,黄培兮.静脉化疗药物配置与输注目的对疗效的影响[J].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5859.

[6]孟繁荣,刘志英.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J].护理研究,2008,22(8C):22402241.

[ 7 ]蔡学联.护理实务风险管理[M].第2版.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5:5

【摘要】血液内科病人因为原发病及治疗因素造成机体免疫功能和造血功能损害,分析血液内科患者急诊方法,可以控制医院内感染发生率,加强医院的管理。本文探讨了血液病人的内科急诊方法,为有效监管血液病感染提供相应指导。

【关键词】血液内科,内科急诊,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 编号】1004-4949(2014)03-0134-01

血液内科主要治疗贫血,像血友病、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疾病以及一些属于血液病范畴的并发症的处理。从目前数据来看,血液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血液病已经成文了一种现代病,但因为血液病发病隐匿,患者多数不能自己觉察,多因其他疾病就医或体检时被发现。因此,提高对血液病的认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尤为重要。

1血液内科概述

血液病分好多种,有的是原发的,大多数是因为造血功能缺陷或骨髓成分的恶性改变;有的是继发的,某些疾病如营养缺乏、代谢异常及物理化学因素等会对骨髓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导致血液或骨髓成分明显改变。血液内科患者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目前,已知引起血液病的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遗传、免疫、污染等,都可以成为血液病发病的诱因或直接原因,加之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以及新病原菌的出现等因素使其医院内感染率逐年升高。 同时这些感染也是造成血液病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

2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收集2010年1-12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974例血液内科住院患者,男性1885例,女性1090例,年龄3~79岁,其中急性白血病 685例,慢性白血病1066例,缺铁性贫血81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04例,多发性骨髓瘤94例,其他109 例。

病因构成

白血病患者75例,占到 %;血友病患者25例,占到 %;淋巴瘤患者28例,占到 %;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50例,占到。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系统分析病例资料。调查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天数、诊断、侵入性操作、是否发生感染、感染部位、感染时间和病原菌、抗生素的使用等。医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确诊。

救治方法与人员安排

血液内科急诊患者按链式并联操作流程:初步判断病情―呼吸道管理―循环管理―系统查体―采取维持病人生命体征平稳的各项护理措施。治疗组设急救护理小组,由2名护士组成,即责任护士和辅助护士各1名,责任护士一般由高年资护师担任。当患者进入抢救室后,抢救人员立即按流程规定站位:责任护士站在病人头位,负责呼吸道的管理,立即进行高流量吸氧,吸痰,或配合医生气管插管,上呼吸机辅助呼吸,心电除颤,心电监护,抢救全过程指导辅助护士工作,并与医生沟通,使医护抢救配合默契;辅助护士站立在病人的体侧,负责循环系统的管理,立即快速建立1~2条大静脉通道,采血,留置导尿管,执行抢救医嘱,记录抢救的各项措施、药物及实施时间,病人的病情变化等。护理操作分工明确,双人同步进行。

观察指标

按照危重“急救白金10min”作为时间判断标准,要求基本生命支持在10min内完成。从患者躺在抢救床上开始到完成基本生命支持操作发挥治疗作用为止,时间以分钟计算,物品准备纳入基础抢救时间。

抢救成功标准

病人心跳呼吸恢复、有效循环建立(在有或无药物维持下动脉收缩压≥80mmHg),转送住院无生命危险,则认为血液内科病人的内科急诊成功。

3统计分析

数据用 软件进行统计,采用χ2检验,以 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血液内科主要疾病感染分布 2974 例血液内科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内感染 164 例,发生率为,以急性白血病(感染率 )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率 )较高,与其它血液内科疾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不同时间血液内科医院内感染部位分布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最多(),其次为口腔( )、胃肠 道( )、血 液 ( )、 肛 周()、泌尿道及其他部位。其中冬春季呼吸道感染高发,夏秋季胃肠道和口腔感染常见。病人住院时间、侵袭性操作、有无放化疗、抗生素的使用等均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相关,以侵袭性操作发生的感染率最高。引起医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条件致病菌,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真菌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本组病例就诊后24h内即明确诊断者100(),就诊后2~4d内明确诊断者78例()。178例血液内科急诊患者中,白血病患者急诊抢救成功65例,死亡10例;血友病患者急诊抢救成功20例,死亡5例;淋巴瘤患者急诊抢救成功23例,死亡5例;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急诊抢救成功41例,死亡9例。合计总共急诊抢救成功149例,死亡29例,急诊抢救成功率为,死亡率。其中23例死于急诊室,6例死于住院期间。

5研究讨论

按国际疾病法(ICD)命名血液系统疾病,血液病可以分为造血干细胞病、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和出血性疾病等几大类:造血干细胞病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性疾病(如骨髓纤维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如难治性贫血、环形铁粒细胞性难治性贫血、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等)、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红细胞病则包括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其中贫血的种类也很多,有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性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失血性贫血等。血液病并不可怕,也并非都是恶性的,某些类型的血液病只要及时治疗,可以完全治愈。因此,疾病确诊以后,要及时到学术力量强,治疗经验丰富的专科医院接受系统治疗,这是战胜血液病的关键。本研究结果显示,本院血液内科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 ,较国内部分医院所做该科室感染率研究低,这与本院开展目标性监测,监督各项感染控制措施,如手卫生、隔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环境清洁与消毒等工作的落实有关。综上所述,必须加强对血液内科患者医院内感染的监控并做好预防措施。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用药有效指征,合理有效使用各种药物,鼓励患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止医院内感染发生。

6结语

血液病人内科急诊时应当先进行紧急性抢救,充分保障患者的急救时间。急诊时不仅要强调时序性,还要保障分工明确,逐一治疗。这样才能为患者赢得更多宝贵的治疗时间和机会。

参考文献

[1] 李晓屏,血液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风险管理[J],全科护理,2009

输血后消退。1979年从床上跌下,出现左手无力,抽搐,拟诊脑出血。经输血及大仑丁治疗,2年后才逐渐恢复。1983年10月到1984年6月相继输过进口VIII因子浓缩制剂5次,共5瓶。1985年9月抽血清作HIV-1检测。ELISA法重复检测了3次均阳性。阳性血清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也呈阳性。Western印迹法检测见有5条HIV-1病毒蛋白抗体的条带。1986年开始,患者食欲减退、消瘦,关节及齿龈出血次数增多,1年内输血浆达8次。1986年11月7日体检:体重25.5kg,身高110cm,OKT4:52%,OKT8:27%,T101(total T cells):97%,Hb8.5g,WBC4.2 x 109/L,血小板86x109/L,OT试验(-)。1987年2月22日出现呕吐症状,24月中午发烧(38.7OC),下午头痛,入夜更剧。2月25日出现抽搐,神志不清,尿失禁。急诊室检查:体温37.5OC(腋下),脉搏120次/分,血压14.7/9.33kPa,深昏迷状态;头部无外伤,皮肤无出血,两侧瞳孔不等大。经输血浆、甘露醇及高渗葡萄糖等治疗无效,上午11时20分死亡。5小时后病理解剖。1). 结合临床及病理解剖所见,本例病理诊断?依据?2). 从免疫病理观点,讨论本例淋巴结、胸腺、脾脏、阑尾淋巴样组织所见。3). 本例硬脑膜下出血的原因。

血友病 hemophilia 一组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由单个凝血因子缺乏所致的出血性疾病,较少见。在儿童期即有过度出血的表现:严重鼻衄、肌肉或关节出血或大瘀血斑。疾病的严重程度与所缺乏的凝血因子血浆水平成正比。血友病是一种X染色体伴性隐性遗传性疾病,有阳性家族史且只影响男性发病。在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中,以血管性假血友病最多见,其次为血友病。需经实验室检查才能确诊。最主要的筛选试验是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或白陶土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或KPTT)。在凝血因子缺乏性疾病中出血时间一般正常,但血管性假血友病(VWD)有出血时间延长,因为血管性假血友病缺乏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影响血小板功能,使初期止血受损(见血管性假血友病)。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因子Ⅱ、Ⅶ、Ⅸ、Ⅹ活性,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或KPTT)测定因子Ⅻ、Ⅺ、Ⅸ、Ⅷ和Ⅹ。延长的PT、APTT被正常血浆或血清纠正的模式可反映凝血因子缺乏的种类,若不能纠正则反映抗凝物质存在。 血友病甲和血友病乙 血友病甲即传统所称的血友病,是由于因子Ⅷ(FⅧ:C)缺乏致病。血友病乙(又名克里斯马斯氏病,PTC缺乏症)是由于FⅨ缺乏致病。血友病甲的发病率是乙的 7倍。发病率仅次于血管性假血友病。临床上鉴别较难,需依靠实验室检查,治疗须早期,足够地补充所缺乏的凝血因子。 遗传方式和病因 血友病甲、乙是性联隐性遗传性疾病,其遗传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男性发病,女性传递。血友病甲的FⅧ基因,现已提纯并已知其序列。它是一种大基因,占X染色体长度的%。70%的血友病甲有阻性家族史,30%的病例是由于基因突变。血友病乙有明显家族史者少。故此基因似有高度的自发性突变率,使女性X染色体的一条随机地无作用,不活化。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正常,其女儿100%是血友病甲或乙传递者。传递者女子与正常男子结婚,其子半数为血友病患者,其女半数为传递者(见图)。携带者(母亲)的FⅧ:C血浆水平一般只及正常妇女的50%(平均值为25~75%)。90%的血友病甲血浆不能中和天然的人抗因子Ⅷ抗体,称为血友病甲交叉反应物质阴性 (CRM-)型即缺乏FⅧ:C,少数病人的血浆(CRM+)型,这反映患者的 FⅧ活性缺乏但有抗原性。现已知因子Ⅷ是一种糖蛋白,存在于科恩氏组分Ⅰ及冷沉淀物中,由二部分组成,分子量低的部分主要是因子Ⅷ的凝血活性(FⅧ:C)所在部位,缺乏时导致血友病甲,其抗原性(FⅧ:CAg)只占FⅧ抗原性极小一部分;分子量高的部分为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过去名为ⅧR:Ag)缺乏时导致血管性假血友病 (VWD)。FⅧ的抗原性大部分来自此大分子量部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ⅧC是通过染色体X的基因遗传。而 VWF则是通过常染色体遗传,说明为何血友病甲的Ⅷ:C减少而Ⅷ:VWF正常。过去报道FⅧ:C减少,伴出血时间延长,目前认为就是VWD的变异型。文献上尚有少数报道FⅧ:C缺乏伴FⅤ缺乏,或伴蛋白 C缺乏的病例,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男女都可发病。血友病乙的携带者(母亲)的因子Ⅸ水平平均只有正常人的33%,约有10%的携带者低于正常的25%,因此血友病乙携带者有出血症状者较多。血友病乙交叉反应物质阳性(CRH+)型患者血浆中除缺乏因子Ⅸ活性外,其抗原性(交叉反应物质)也缺乏,不能中和抗因子Ⅸ抗体,若抗原性正常则称为CRM+型,抗原性减少者称为CRMR型血友病乙,变异型较多。 临床表现 每一累及的家族的临床表现不同,但同一家族中的患者缺乏的因子水平基本相似。血友病乙的临床表现与血友病甲相同。轻型较多见,有的病人直到小手术或拔牙后出血不止,作进一步检查时才被发现。血友病甲血浆 FⅧ:C活性测不到的患者常有严重的“自发”出血,本病的出血大多为创伤后出血,只是创伤极轻微而未被注意,因而似乎是“自发”出血。出血部位常在较深的组织,包括关节、肌肉、脑、腹膜后血肿,出血深部肿胀及疼痛是主要的症状。血肿可引起组织坏死、外周神经病变、福尔克曼氏缺血性挛缩、关节畸形等症状。严重的血友病患者均在婴儿或儿童期获得诊断,若在中年后才首次发病的严重血友病,缺乏家族史,则应进一步测定获得性 FⅧ抗体、并除外血管性假血友病。曾有报道浆细胞或淋巴细胞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可伴发FⅧ抗体。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圣路易脑炎(SLE)、溃疡性结肠炎、单克隆γ球蛋白病和产后状态、疱疹样皮炎等。偶有一些报道抗因子Ⅷ抗体发生在无基础疾病或药物史的患者。轻度血友病患者,血浆有5~50%因子活性,可以正常生活,至严重外伤后才有出血表现,筛选试验可以正常或正常低限。中度血友病者,血浆有2~5%Ⅷ或Ⅸ因子活性,常有自发性出血和小损伤后的过度出血,若发生严重外伤虽不一定合并深部出血,亦应该及时就医,严重患者,血浆因子活性<1%,常因有明显的出血症状或家族史,故出生时即得出诊断。患者有终生的自发性出血(是轻度外伤后的出血),深部肌肉注射应属禁忌。患者仍可接受预防性免疫接种,但要求接种时操作温和,在局部注射处压迫5分钟,并在随后数天内观察注射部位有否出血症象。患者因出血而需替代性治疗时,亦应遵循上述操作要求。 诊断 男性患者反复关节出血或深部血肿形成,血浆FⅧ:C或FⅨ:C少于40%,有出血的性联家族史即可诊断血友病(甲或乙)。若FⅧ:C水平降低但家族史不典型(或仅有2~3例男性出血患者)则血管性假血友病尚不能除外。 实验室特点:血友病患者血管壁和血小板功能正常,因此出血时间(BT)正常。患者有正常的纤维蛋白原和因子Ⅱ、Ⅶ、Ⅴ活性,因此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但是有功能的凝血因子Ⅷ活性或Ⅸ缺乏,使内源性凝血系的试验异常。诊断必须基于体外凝血活性的筛选试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或KPTT)或凝血活酶生成时间(比格斯氏TGT)。若患者BT、 PT、TT(凝血酶时间)都正常而APTT延长,则有必要进一步测定血浆FⅧ:C或FⅨ水平,有助于按严重程度分型。 FⅧ:C存在于正常及硫酸钡或氢氧化铝吸附的新鲜血浆中,但不存在于血清;FⅨ存在于正常血清而不存在于吸附血浆中,因此若APTT(KPTT)或比格斯氏 TGT可被正常吸附血浆纠正而不被正常血清纠正,则可定性诊断为血友病甲;若异常比格斯氏TGT可被正常血清纠正而不被吸附血浆纠正,则可定性诊断为血友病乙。血管性假血友病患者临床症状相似于血友病,但两性均可患病。患者血浆中缺乏冯·维勒布兰德氏因子(VWF),一种可结合于血小板膜并参与血小板粘附和血小板与血小板间相互反应的蛋白。VWF并且是FⅧ:C的携带蛋白,在血浆中与Ⅷ:C以非共价键结合而使FⅧ:C得到稳定。因此VWD患者由于VWF(Ⅷ:C携带分子)的减少或缺乏而使FⅧ:C半寿期缩短,患者FⅧ/VWF水平下降,同时伴FⅧ:C水平下降,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对瑞丝托霉素不起聚集反应,因此与血友病不同(见表)。 目前已对血友病携带者,在妊娠中期用一种特殊的小孔胎儿镜来获取纯的胎儿血(不混有羊水或母血),作FⅧ:C和FⅧ:CAg测定可判断胎儿是否为血友病患者。血友病患者FⅧC:Ag常与FⅧ:C活性呈一致性减少,少数可以正常,因此若胎儿血FⅧC:Ag值显著低于10%可以诊断血友病甲,而正常则可以排除中至重度的血友病。近年来应用基因诊断方法,危险性小,正确率更高。只是技术要求高,目前未得推广。 治疗 新鲜全血、血浆或新鲜冰冻血浆(FFP)可用于凝血因子的替代法治疗。但需输注的量大,且有导致高血容量的危险,甚至在大量输注后血浆凝血因子仍不能达到足够水平。此外,输入的大量红细胞和晶体将导致原有的凝血因子稀释而加重出血倾向。因此在第一个血容量(5L)输注时就应开始用浓缩因子制剂作替代性治疗,后者以较小的容量而达到足够的血浆水平。替代治疗的剂量选择,取决于血友病类型、出血的严重程度和所希望达到的血浆因子水平 (%)。因正常血浆中FⅧ或FⅨ平均水平为100%,起止血作用的最小有效水平在血友病甲为25~30%,血友病乙为20~25%,一般需将血浆因子水平提高到30%以上。 替代性治疗中所需输注的因子(凝血单位),可按每增高 %因子水平需输注1单位Ⅷ:C/kg计算。如一男性患者体重60kg,希望达到的因子水平为50%,患者的基础Ⅷ:C水平为10%,即需增高40%,则 所需因子(凝血单位)=60×40÷2=1200单位Ⅷ:C1凝血单位相当于 1ml含有100%因子Ⅷ或Ⅸ活性的正常新鲜血浆。 因子Ⅷ半衰期8~12小时,输入后大部分留在血管内,常需每日输注2次。因子Ⅸ仅半数留在血管内,因此需要输注双倍量来达到同样水平。FⅨ半衰期18~24小时,每日只需输注1次。 DDAVP治疗:某些药物如儿茶酚胺、胰岛素等,可使正常人FⅧ:C和FⅧ:VWF升高3倍。DDAVP是一种合成的抗利尿激素,有上述相似的作用,但副作用更小。DDAVP用以治疗轻中度血友病,使Ⅷ:C活性增高3~6倍。 --------------------------------------------------------------------------------血友病 hemophilia 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分甲、乙、丙3型 ,分别因缺乏凝血因子Ⅷ、Ⅸ和Ⅺ所致 。血友病甲的发病率是乙的 7倍 ,二者均通过性染色体隐性遗传使男性发病和女性传递,若男性病人与健康女性结婚,所生男孩均健康,而女孩均为传递者,若传递者女性与健康男性结婚,所生男孩一半为病人,一半为健康者,女孩一半为传递者,一半为健康者。血友病丙少见,是常染色体不全隐性遗传,男女均可发病,出血不重。部分病人无家族遗传史,可能是基因突变所致,发病原因未明。多数病人从小就有自发出血或轻伤后出血不止,主要为关节出血、肌肉血肿和深部血肿,也可有便血和尿血等。反复关节出血后可引起关节变形,最后丧失功能,造成残疾。病人凝血时间和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 ,而凝血酶原时间正常 ,通过纠正试验可区别3种血友病:硫酸钡吸附血浆能纠正而血清不能纠正者为血友病甲;血清能纠正而硫酸钡吸附血浆不能纠正者为血友病乙;均能纠正者为血友病丙。治疗主要是用新鲜全血、血浆或纯的凝血因子冷沉淀物替代治疗 ,甲氰咪胍和DDAVP对轻病人有效。今已对传递者在妊娠中期用胎血测凝血因子活性或用基因诊断方法以决定是否终止妊娠。

、血友病简介: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发病原因是由于患者的血液中先天缺乏某种因子,根据缺乏因子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血友病甲(缺乏凝血因子Ⅲ,又称血友病A)、血友病乙(缺乏凝血因子Ⅸ,又称血友病B)和血友病丙(缺乏凝血因子Ⅺ)。血友病甲和血友病乙均属X性联隐性遗传,一般由女性传递,男性发病。血友病丙较少见,为常染色体不完全隐性遗传,男女均可发病。通常所说的血友病是指血友病甲。2、 血友病(hemophilia)是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包括:①血友病甲:即因子Ⅷ(又称抗血友病球蛋白,AHG)缺乏症;②血友病乙:即因子Ⅸ(又称血浆凝血活酶成分,PTC)缺乏症:③血友病丙:即因子Ⅺ(又称血浆凝血活酶前质,PTA)缺乏症。这一组疾病并不罕见,其发病率为5~10/10万,以血友病甲较为常见。其共同特点为终身轻微损伤后有长时间出血的倾向。[病因] 血友病甲和乙均为X连锁隐性遗传,男性发病,女性传递。血友病丙为常染色体显性或不完全性隐性遗传,男女均可发病或传递疾病。因子Ⅷ、Ⅸ、Ⅺ缺乏均可使凝血过程的第一阶段中的凝血活酶生成减少,而引起血液 凝固障碍,导致出血倾向。因子Ⅷ是一种大分子复台物:即由小分子量的具凝血活性的Ⅷ:C和大分子量的血管性假性血友病日子(vOn Wiliehrand Factor;VWF)所组成,其中Ⅷ:C的含量很低,仅占因子Ⅷ复合物的1%。Ⅷ:C是一种水溶性球蛋白,80%由肝合成,余20%由脾、肾和单核-巨噬细胞等合成,其活性易被破坏,在37℃储存24小时后可丧失50%。血友病甲患者Ⅷ:C减低或缺乏的机理尚未明了。VWF为因子Ⅷ的载体,它具有使血小板粘附于血管壁的功能,当VWF缺乏时,则可引起出血和因子Ⅷ缺乏。因子Ⅸ是一种由肝合成的糖蛋白,在其合成过程中需要维生素K的参与。因子Ⅺ也是在肝内合成,在体外储存时其活性稳定,故给本病患者输适量储存血即可补充因子Ⅺ。临床表现 出血症状是本组疾病的主要表现,终生于轻微损伤或小手术后有长时间出血倾向,但血友病丙的出血症状一般较轻。血友病甲和乙可在新生儿期发病,但大多在2岁时发病。前者出血程度的轻重与其血浆中的Ⅷ:C活性高低有关:活性为0~1%者为重型,患者自幼年起即有自发性出血、反复关节出血或深部组织(肌肉、内脏)出血,并常导致关节畸形;2%~5%者为中型,患者于轻微损伤后严重出血,自发性出血和关节出血较少见;6%~20%者为轻型,患者于轻微损伤或手术后出血时间延长,但无自发性出血或关节出血;20%~50%为亚临床类型,仅于严重外伤或手术后有渗血现象。血友病乙型的出血症状及轻重分型与血友甲相似,因子Ⅸ活性少于2%者为重型,很罕见;绝大多数患者为轻型。因此,本病的出血症状大多较轻。血友病丙较为少见,杂合子患儿无出血症状,只有纯合子者才有出血倾向。出血多发 生于外伤或手术后,自发性出血少见。患者的出血程度与因子Ⅺ的活性高低并不相关,有些患者的因子Ⅺ活性仅为1%,但出血症状不严重;而有些患者的因子Ⅺ活性虽为20%,却可有严重出血。本病患者常合并Ⅴ、Ⅶ等其他因子缺乏。实验室检查 血友病甲、乙、丙实验室检查的共同特点是:①凝血时间延长(轻型者正常);②凝血酶原消耗不良;③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④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异 常。出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正常。当凝血酶原消耗试验和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异常时,为了进一步鉴别三种血友病,可作 纠正试验,其原理为:正常血浆经硫酸钡吸附后尚含有因子Ⅷ和Ⅺ,不含因子Ⅸ,正常血清含有因子Ⅸ和Ⅺ,不含因子Ⅷ。据此,如患者凝血酶原消耗时间和凝血活酶生成时间被硫酸钡吸附后的正常血浆所纠正,而不被正常血情纠正,则为血友病甲;如以上两试验被正常血清所纠正而不被硫酸钡吸附的正常血浆纠正,则为血友病乙;若以上两试验可被正常血清和硫酸钡吸附正常血浆所纠正,则为血友病丙。 用免疫学方法测定Ⅷ:C、因子Ⅸ的活性,对血友病甲或乙有诊断意义。[治疗] 本组疾病尚无根治疗法。一、预防出血 自幼养成安静生活习惯,以减少和避免外伤出血,尽可能避免肌肉注射,如因患外科疾病需作手术治疗,应注意在术前、术中和术后输血或补充所缺乏的凝血因子。二、局部止血 对表面创伤、鼻或口腔出血可局部压迫止血,或用纤维蛋白泡沫、明胶海绵沾鲜血或血浆局部压迫止血,亦可用棉球或纱布沾组织凝血活酶或凝酶敷于伤口处。早期关节出血者,宜卧床休息,并用夹板固定肢体,放于功能位置,亦可用局部冷敷,并用弹力绷带缠扎。关节出血停止、肿痛消失时,可作适当体疗,以防止关节畸形,严重关节畸形可用外科矫形治疗。 三、替代疗法 本疗法的目的是将患者所缺乏的因子提高到止血水平,以治疗或预 防出血。1、输新鲜全血 采血后6小时内输给患者,剂量为1rn1/kg,可提高患者血中因子Ⅷ10%。因子Ⅷ的半衰期为12~14小时,其活性在每次输血后48~72小时已大多消失,故其疗效仅能维持2天左右。输血适用于轻症患者。2、输血浆 血友病甲患者宜输新鲜血浆,按1m/kg输注可提高因子Ⅷ水平2%,血友病乙患者可输储存5天以内的血浆,一次输入量不宜过多,以10ml/kg为宜。3、冷沉淀物 系从冰冻新鲜血浆中分出,含浓缩的因子Ⅷ和纤维蛋白原,通常以400ml血中冷沉淀物含因子Ⅷ100单位(U)计算(因子Ⅷ每单位相当于1mI正常新鲜血浆所含的因子Ⅷ量),输入1U/kg可提高血中因子Ⅷ浓度2%。根据出血的轻重程度不同,止血所需的因子Ⅷ浓度亦有差异,而且常需每隔12小时反复输入,以维持因子Ⅷ在患者血液中的浓度。4、因子Ⅷ、Ⅸ浓缩剂 为干冻制品。按每1U/kg输入因子Ⅷ,可提高血浆内因子Ⅷ活性约1%,但输同样剂量的因子Ⅸ仅可提高其活性~1%。输入这两种因子的任何一种需每隔12小时1次,以维持血浆中有效浓度,控制出血。四、药物治疗 ①凝血酶原复合物:含有因子Ⅸ,适用于治疗血友病乙;②1-脱氨-8-精氨酸加压素(DDAVP):有提高血浆内因子Ⅷ活性和抗利尿作用,可用于治疗轻型血友病甲患者,减轻其出血症状,剂量为~,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缓慢静注,此药能激活纤溶系统,故需与6-氨基已酸或止血环酸联用,此药亦可配成滴鼻剂(1300ug/ml),每次滴,亦有提高因子Ⅷ活性的作用;③其他:雄性化激素达那唑(danazol)和女性避孕药复方炔诺酮均有减少血友病甲患者的出血作用,但其疗效均逊于替代疗法。五、基因治疗 血友病乙的基因疗法己获成功。[预防] 根抿本组疾病的遗传方式,对患者的家族成员需进行筛查,以确定其中病人和携带者,并对他们进行有关本组疾病的遗传咨询,使他们了解遗传规律。对家族中的孕妇要采用基因分析法进行产前诊断,如确定胎儿为血友病甲患者,可及时终止妊娠。

血友病遗传分析论文

一对夫妇表现型正常,生育四个孩子,两男两女,其中仅有一个男孩患血友病∴妻子基因型为X(B)X(b),丈夫为X(B)Y女孩表现型正常,其基因型可能为X(B)X(B)、X(B)X(b).她的X(B)是来自父方的,所以其基因型为X(B)X(b)的概率为 1/2男性正常,其基因型为X(B)YX(B)X(b) 与 X(B)Y 后代患病的基因型只有 X(b)Y 概率为 1/4总概率=1/2 × 1/4 = 1/8然后接着第二问.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是血友病患者,再生一个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是多少?生的孩子有血友病,那么就可以肯定妻子的基因型为X(B)X(b).X(B)X(b) 与 X(B)Y 后代患病的基因型只有 X(b)Y 概率为 1/4这么明白了么??

第1问中我们知那女孩有1/2(二分之一)概率是携带者,后代中只有1/4是患血友病,则1/2*1/4=1/8第2问我们知那女孩一定是携带者,因为其所生第一个孩子为血友病患者,所以不用考虑1/2,直接得到再生一个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为1/4

可以确定你搞错了,按照血友病的发病规律,你奶奶不可能有血友病。所以你父亲不是,你也不会是携带者。放心吧!

“若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是血友病患者”这句话表明与正常男性结婚的女儿一定是携带者,基因型是确定的,不需要乘二分之一,所以是四分之一

对于血友病的论文

不知题目中所说的“梦魇”,具体是指哪方面,梦魇这个词太过广泛,大多数情况下,是代指那些能让人产生痛苦及恐怖的事物。

比如说伦敦塔,大约一千年以前,这座英国伦敦的地标性建筑物,就曾是英国王室的梦魇,有许多权贵甚至是王族在此被处决,另外伦敦塔还是一座监狱,曾关押过著名的简·格雷,1553年8月3号,新女王玛丽一世进入伦敦,为巩固权力与王位,将简·格雷罢黜,并迅速处决。

此外,在伦敦塔里还处决过诺森伯兰公爵,是他逼迫上一任国王将自己的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媳简·格雷,因此遭到玛丽一世的支持者强烈反对,并最终导致了灭门之灾。

1597年10月,英国内部掀起过一场教派活动,王室抓捕了大量的天主教父,并关押在了伦敦塔之内,当时的人们对于伦敦塔的印象,已经从地标性建筑,转变为人间炼狱,提到伦敦塔的名字,大多和极刑与监狱有关。

然而在英国皇室的历史上,伦敦塔染满了皇室的血,多为当权者或王室贵族在此被处决,关押,甚至是公开审判,这也导致了伦敦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了王室成员们交谈的禁忌,人人谈及色变,如果以这个标准来衡量的话,我想伦敦塔有资格成为“欧洲皇室的梦魇”。

1. Jing Zhao,Chenyu Wang,Aijun yang,Wei Liu,Min Li*. Vasculogenic mimicry formatio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08,7(9):530-533。2. Tong-ju GUAN, Feng-jin QIN, Jian-hai DU , You-yi ZHANG *,Min LI *. AICAR inhibited proliferation, induced S-phase arrest and promoted apoptosis in CaSki cells Acta Pharmacol Sin2007,28:1984?1990。3. Min Li , Wei Liu, Yan-Fang Zhu,Yong-Lin Chen, Bang-Zhi Zhang, Rui of COX-2 and K-ras expression to clinical outcome in gastric cancer ACTA Oncological 2006,45:1115-1119。 Li,Shu-Ying Qi, Yong Wang,Shu-XianFeng, Bang-ZhiZhang, Rui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yclooxygenase-2 and Bcl-2 in Borderline Ovarian Tumor Archives of Gynecocogy and Obstetrics 2005,272(1):48-52。5. 蔡玮,张芳,刘伟,杨爱军,王晨昱,李敏*。PPAR-γ及CTGF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相互作用的研究.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4):515-5186. 牛云霞,王晨昱,杨爱军,刘伟,尚丽娜,李敏*,王金穗。 DKK3和vWF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中国癌症杂志2010,20(3):182-1867. 尚丽娜,杨爱军,王晨昱,刘伟,牛云霞,李敏*。内皮细胞对结肠癌细胞系SW480中CD133+细胞表达VEGF的影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0,32(16):1740-17448. 尚丽娜,杨爱军,王晨昱,刘伟,李敏*,王金穗。结直肠癌中CD133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相关性的研究. 肿瘤 2010,30(6):524-5289. 王明娟,刘铭,刘伟,杨爱军,王晨昱,柳军玺,李敏*,邸多隆。甘肃棘豆生物碱部位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11):1009-101110. 蔡玮,张芳,刘伟,杨爱军,王晨昱,李敏*。CTGF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与PPAR-γ关系的探讨.肿瘤防治研究 2009,36(1):36-3911. 王敏,张虹,杨爱军,刘伟,王晨昱,李敏*。血管性血友病因子体外对胃癌细胞BGC-823增殖和黏附的影响. 肿瘤防治研究 2009,36(1):21-2312. 方三高,王明娟,刘铭,杨爱军,王晨昱,李敏*。CDX2对SW480和HCT-116细胞增殖、凋亡、自噬及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30(18):1756-176013. 张立,刘伟,杨爱军,王晨昱,李敏*。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整合素β3在人肺癌细胞GLC-82黏附的初步研究.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9(17):2610-261414. 杨爱军,穆继英,刘伟,王晨昱,李敏*。人横纹肌肉瘤拟态血管生成能力及与angiopoietin-2,laminin5γ2关系的研究 .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08,24(6) :721-724。15. 张立,刘伟,杨爱军,王晨昱,李敏*。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整合素β3在人肺癌细胞H460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的相关性. 中国癌症杂志2008,18(4):271-275。16. 王敏,刘伟,杨爱军,王晨昱,李敏*。 vWF和HDAC1在胃癌细胞株BGC-823中的表达及对细胞粘附侵袭能力的影响.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7):630-633。17. 张虹,王敏,刘伟,杨爱军,王晨昱,李敏*。 肝癌细胞中STAT3及 c-myc的表达和意义 . 肿瘤2008,28(5):394-397。18. 刘铭,王明娟,刘伟,杨爱军,王晨昱,柳军玺,李敏*,邸多隆。甘肃棘豆体内生物碱部位活性的研究.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8,10(12):8-11。19. 张芳,蔡玮,杨爱军,王晨昱,刘伟,李敏。CTGF单克隆抗体对胃腺癌细胞BGC823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4):4860-48614865。

疾病简介 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编辑本段]疾病类型 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包括染色体畸变以及在染色体水平上看不见的基因突变而导致的疾病,统称为遗传病。根据所涉及遗传物质的改变程序,可将遗传病分为三大类: 其一是染色体病或染色体综合征,遗传物质的改变在染色体水平上可见,表现为数目或结构上的改变。由于染色体病累及的基因数目较多,故症状通常很严重,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畸变和功能改变。 其二是单基因病,目前已经发现 5余种单基因病,主要是由单个基因的突变导致的疾病,分别由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突变所致。所谓显性基因是指等位基因中(一对染色体上相同座位上的基因)只要其中之一发生了突变即可导致疾病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指只有当一对等位基因同时发生了突变才能致病的基因。 第三是多基因病,顾名思义,这类疾病涉及多个基因起作用,与单基因病不同的是这些基因没有显性和隐性的关系,每个基因只有微效累加的作用,因此同样的病不同的人由于可能涉及的致病基因数目上的不同,其病情严重程度、复发风险均可有明显的不同,如唇裂就有轻有重,有些人同时还伴有腭裂。值得注意的是多基因病除与遗传有关外,环境因素影响也相当大,故又称多因子病。很多常见病如哮喘、唇裂、精神分裂症、高血压、先心病、癫痫等均为多基因病。 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如先天愚型、多指(趾)、先天性聋哑、血友病等,这些遗传病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并且出生一定时间后才发病,有时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能出现明显症状。如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要到儿童期才发病;慢性进行性舞蹈病一般要在中年时期才出现疾病的表现。有些遗传病需要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才能发病,如孝喘病,遗传因素占80%,环境因素占20%;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遗传因素占30%~40%,环境因素占60%~70%。遗传病常在一个家族中有多人发病,为家族性的,但也有可能一个家系中仅有一个病人,为散发性的,如苯丙酮尿症,因其致病基因频率低,又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只有夫妇双方均带有一个导致该疾病的基因时,子女才会成为这种隐性致病基因的纯合子(同一基因座位上的两个基因都不正常)而得病,因此多为散发,特别在只有一个子女的家庭,偶有散发出现的遗传病患者,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遗传病能够治疗吗? 以前,人们认为遗传病是不治之症。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遗传学工作者在对遗传病的研究中,弄清了一些遗传病的发病过程,从而为遗传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并不断提出了新的治疗措施。家族遗传病 遗传性疾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造成的疾病。 遗传病具有先天性、家族性、终身性、遗传性的特点。 遗传病的种类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单基因病。 单基因常常表现出功能性的改变,不能造出某种蛋白质,代谢功能紊乱,形成代谢性遗传病。单基因病又分为三种: 1.显性遗传:父母一方有显性基因,一经传给下代就能发病,即有发病的代代,必然有发病的子代,而且世代相传,如多指,并指,原发性青光眼等。 2.隐生遗传:如先天性聋哑,高度近视,白化病等,之所以称隐性遗传病,是因为患儿的双亲外表往往正常,但都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3.性链锁遗传又称伴性遗传发病与性别有关,如血友病,其母亲是致病基因携带者。又如红绿色盲是一种交叉遗传儿子发病是来自母亲,是致病基因携带者,而女儿发病是由父亲而来,但男性的发病率要比女性高得多。 二、多基因遗传:是由多种基因变化影响引起,是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人的性状如身长、体型、智力、肤色和血压等均为多基因遗传,还有唇裂、腭裂也是多基因遗传。此外多基因遗传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如哮喘病、精神分裂症等。 三、染色体异常:由于染色体数目异常或排列位置异常等产生;最常见的如先天愚型,这种孩子面部愚钝,智力低下,两眼距离宽、斜视、伸舌样痴呆、通贯手、并常合并先天性心脏病。 上述遗传病并非携带致病基因就肯定会发病。 其实几乎所有的疾病都与基因有关系,也和环境有密切联系!遗传按生物体的照性状分,还可以分为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所谓质量性状就是白种人和黄种人的差别,这主要是遗传决定的,受环境因数影响小。也就是男女的差别!数量性状即稻谷的重量,人的身高,颜色深浅等等,这些都叫数量性状。数量性状是多基因决定的,基因数一般不易测算,因为误差可以相差一个数量级。所以主要讲基因的总效应!数量性状受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可以说超过遗传因子! 总之,绝大部分疾病是环境因子和遗传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受精卵形成前或形成过程中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的疾病。有人认为只有受父母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才是遗传病,这一认识不够全面。例如有一些染色体畸变并非由父母遗传因素决定,而是在受精卵形成过程中产生,习惯上染色体畸变都包括在遗传病的范畴内。还有人认为凡是受遗传因素影响的疾病都是遗传病,这一概念也不确切,因为在人类所有疾病中,除了少数几种(如外伤造成骨折)完全由环境因素所致,不受遗传因素影响外,几乎绝大多数疾病都是环境和遗传两方面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只是两者影响疾病发生的程度可不相同。即使细菌感染、外伤后癫痫等环境因素十分明显的疾病,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着易感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也是受遗传因素影响的,不可能把这些病都包括在遗传病的范畴之中。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A类,如21三体综合征)和完全由环境因素决定的疾病(D类, 如外伤性骨折)都是少数,而大多数人类疾病都居于B类和C类。B类指基本上由遗传因素决定,但需要环境中一定的诱因才发病,如苯丙酮酸尿症患儿在出生后摄入苯丙氨酸就会发病。 C类指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都对发病起作用的疾病,如高血压病、感染等;但不同疾病的遗传度不同,即遗传因素影响越大,则遗传度就越高。所以从理论上来说, A、B、C等三类均属遗传病,但C类如感染、外伤后癫痫等在习惯上不包括在遗传病的范畴中。遗传病不同于先天性疾病,后者是指出生时就已表现出来的疾病。虽然不少遗传病在出生时就已表现出来,但也有些遗传病在出生时表现正常,而是在出生数日、数月,甚至数年、数十年后才开始逐渐表现出来,这显然不属于先天性疾病。另一方面,先天性疾病也并不都是遗传因素造成的,例如孕期母亲受放射线照射时所致的先天畸形,就不属于遗传病。遗传病也不同于家族性疾病。虽然有些由于同一个家族成员具有相同的遗传基础可表现遗传病的家族发病,但是不同的遗传病在亲代、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是复杂多样的,有些遗传病(如白化病等隐性遗传病)就可能没有家族史,另一方面,家族性疾病也可能由非遗传因素(如相同的生活条件)造成,如饮食中缺乏维生素 A使多个家族成员出现夜盲。 过去认为遗传病是一个较罕见的疾病,但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过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营养性疾病得以控制,而遗传病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如英国1914年的一项儿童死因调查表明,非遗传性疾病(如感染、肿瘤等)占%,而遗传性疾病只占%,但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两类疾病各占50%。国内的情况也同样,1951年北京市儿童的死亡原因中,感染性疾病占重要地位,但在1974~1976年儿童死因分析中,先天畸形占全部死因的%,居首位,而在这些畸形中,属遗传病的达3~10名。另一方面,遗传病的病种非常多,随着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近年发现新的遗传病更是层出不穷。表1 表明1958~1982年人类认识的单基因病的病种,至今已有4000种左右的遗传病被人们所认识。 简史 18 世纪法国人莫佩尔蒂第一个对遗传病作了家系调查,他分析了白化病的遗传方式。1814年亚当斯发表有关临床疾病遗传性质的论文,这被认为是近代最早的一篇系统论述遗传病的文章。1908年.加罗德首次提出“先天代谢异常”的概念,将遗传与代谢联系起来,并认为尿酸尿症等先天代谢异常的遗传规律可以用孟德尔定律来解释,为医学遗传学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1949年L.波林提出了“分子病”的概念。1944年比克尔首先提出控制新生儿营养,可有效防止苯丙酮酸尿症的发展,为遗传病的有效治疗开创了新的一章。1958年J.勒热纳发现先天愚型患儿为三条21号染色体,这是第一次报道了遗传病的染色体异常。 1969年拉布斯发现了 X染色体的脆性部位,为染色体的畸变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从60年代起,遗传病的产前诊断开始应用于临床。1978年卡恩和多齐首次将 DNA重组技术应用于遗传病的诊断,他们诊断了一例镰刀状细胞性贫血,此后这一诊断技术发展极为迅速。 分类 按照目前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水平,可将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病三大类。 单基因遗传病 同源染色体中来自父亲或母亲的一对染色体上基因的异常所引起的遗传病。这类疾病虽然种类很多,3000种以上(见表[1958~1982年全世界报告的单基因遗传病的病种数]1958~1982年全世界报告的单基因遗传病的病种数),但是每一种病的患病率较低,多属罕见病。欧美国家统计,约1%的新生儿患有较严重的基因病。按照遗传方式又可将单基因病分为四类: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人类的23对染色体中,一对与性别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其余22对均称常染色体。同源常染色体上某一对等位基因彼此相同的,称为纯合子,一对基因彼此不同的称杂合子。如果在杂合状态下,异常基因也能完全表现出遗传病的,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先天性肌强直,这类遗传病的发生与性别无关,男女患病率相同。父母中有一位患此疾病,其子女中就可能出现患者。据估计,约7‰新生儿患有常显体显性遗传病。②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必须均是异常基因纯合子才能表现出来的遗传病。大多数先天代谢异常均属此类。父母双方虽然外表正常,但如果均为某一常显体隐性遗传基因的携带者,其子女仍有可能患该种遗传病。近亲婚配时容易产生纯合状态,所以其子女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也高。③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病。这是当异常基因处于杂合状态时,能且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症状的遗传病。如地中海贫血,引起该病的异常基因为,纯合子 表现为重症贫血,杂合子则表现为中等程度的贫血④ 伴性遗传病。分为X连锁遗传病和Y连锁遗传病两种。有些遗传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过于短小,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因此,这些异常基因将随X染色体传递,所以称为X连锁遗传病。也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前者是指有一个X染色体的异常基因就可表现出来的遗传病,由于女性拥有两条X染色体而男性只有一条,所以女性获得该显性基因的机会较多,发病率高于男性,但这类遗传病为数很少,至今仅知10余种。如Xg血型,又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 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病。X连锁隐性遗传病是指X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在纯合状态下才发病者,在女性,只有当两条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都属异常时才患病,如果其中有一条 X染色体的等位基因正常就不会患有此病。但是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只要X染色体上的基因异常,就会表现出遗传病,所以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率。这种伴性隐性遗传病占伴性遗传病的绝大部分,例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都比较常见。据估计约1‰新生儿患有X连锁遗传病。 Y连锁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则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因此这些基因随着Y染色体在上下代间传递,也叫全男性遗传。在人类中属于 Y连锁遗传病的有外耳道多毛症等。 多基因遗传病 与两对以上基因有关的遗传病。每对基因之间没有显性或隐性的关系,每对基因单独的作用微小,但各对基因的作用有积累效应。一般说来,多基因遗传病远比单基因遗传病多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多基因遗传病,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的程度也不同。遗传因素对疾病发生的影响程度,可用遗传度来说明,一般用百分数来表示,遗传度越高,说明这种多基因遗传病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越大。例如唇裂、腭裂是多基因遗传病,其遗传度达76%,而溃疡病仅37%。多基因遗传病还包括一些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神经管缺陷、先天性心脏病、精神分裂症等。在人群中,多基因遗传病的患病率在2~3%以上。 染色体病 指由于染色体的数目或形态、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新生儿中染色体异常的发病率为 %。染色体异常称为染色体畸变,包括常染色体的异常和性染色体的异常。但是染色体病在全部遗传病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仅约1/10。 遗传病的研究和诊断 要研究判断某一疾病是否为遗传病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家系调查及分析、挛生子分析、种族比较,伴随性状研究、动物模型和 DNA分析。通过家系调查、分析并与人群发病情况比较,不仅可以判断某病是否为遗传病,如果是遗传病的话,还可进一步确定其遗传方式。通过单卵孪生和双卵孪生同胞发病的一致率分析,可能判断某种病受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影响的程度。不同种族和民族发病情况的比较,尤其是对同样生活环境不同种族的发病率的研究可能为遗传病的判断提供重要线索。在伴随症状分析中,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同种白细胞抗原(HLA)系统,应用这一系统作为遗传病标志。研究作为某一遗传的伴随性状,进行连锁分析,则也能为遗传病的判断提供依据。目前已建立了数十种染色体畸变和单基因遗传病的动物模型,为遗传病的研究提供了有力手段。 DNA分析是近年来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中以限制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在遗传病判断中应用最多。 遗传病的临床诊断比其他疾病更困难。一方面遗传病的种类极多,另一方面每一种遗传病的单独发病率很低,所以临床医师在遗传病的诊断上不容易取得经验。除了一般疾病的诊断方法(如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和仪器检查)外,遗传病的诊断还可能需要依靠一些特殊的诊断手段,如染色体检查,特殊的生化学测定及系谱分析。遗传病的临床表现是最重要的诊断线索,每一种遗传病都有一些症状、体征同时存在,被称为“综合征”,这是提示诊断的最初线索,也是选择实验室检查和其他遗传学检查的依据。对遗传病患者必须要详细询问家族史并绘制准确可靠的家系谱,对家系谱的分析不仅是遗传病诊断的一项依据,而且对遗传方式的判明及进行遗传咨询也是极为重要的。皮纹分析是遗传病诊断的另一种特殊手段,主要对染色体病最有价值,对其他个别单基因遗传病也可能有一定意义,常用于临床检查的是指纹、掌纹、掌褶纹、指褶纹和脚掌纹。许多遗传病的最后诊断,还有赖于染色体检查和特殊的生化测定或DNA分析。 产前诊断是遗传病诊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婴儿出生以前通过穿刺取得羊水或绒毛组织。进行染色体检查、特异的酶活性或代谢产物测定,或进行DNA分析对胎儿的发病情况作出判断,决定是否需要进行人工流产以终止妊娠,这在减少遗传病患儿的出生,提高人口素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目前人类对大多数遗传病还不能进行有效治疗的条件下,用终止妊娠来防止遗传病患儿的出生更具有突出的意义。近年来由于 B型超声扫描仪的广泛应用和技术的提高,在产前诊断,尤其是发育畸形的诊断上有很大的价值。胎儿镜也开始应用于产前诊断。 基因诊断是新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技术,也能对近百种遗传病作出准确的诊断,但是由于这些遗传病大多数还不能作有效治疗,所以从医学伦理学的观点来看,除应用于产前诊断外,基因诊断的推广仍存在很大问题。 治疗和预防,要根治遗传病,应该从基因水平或染色体水平来纠正已发生的缺陷,这种方法称为基因治疗,属于基因工程的范畴。但是基因治疗在理论上、技术上还存在着极大的困难,目前谈不上临床应用。目前对遗传病所能进行的治疗只是在早期诊断的前提下,通过控制环境条件(如饮食成分等),调节代谢过程,防止症状的出现,称为“环境工程”。目前能应用于环境工程的治疗包括饮食控制疗法(如苯丙酮尿症用低或无苯丙酮酸奶粉喂养)、药物疗法(如用维生素B6治疗B6 依赖症,用别嘌呤醇治疗痛风等)、手术治疗(如脾切除术治疗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酶的补充(如异体骨髓移植治疗戈谢氏病)和对症疗法(如用抗癫痫药物控制苯丙酮酸尿症的惊厥)等。环境工程虽然可以减轻或消除一些遗传病的症状,对个体来说是有利的,但是治疗结果却使带有致病基因的患者不仅存活下来,甚至还能继续繁殖后代,而这些患者如果不经治疗本来可以自然淘汰,至少不会繁衍后代。所以环境工程对整个人类的影响可能是有害的,它将使致病基因的频率在人群中逐代提高,从而导致遗传病发病率的增高。 正因为目前对大多数遗传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所以遗传病的预防就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预防措施包括新生儿筛查、环境保护、携带者的检出和遗传咨询等方面。新生儿筛查是指对所有出生的婴儿进行某项遗传病的简单检查,以便在症状出现以前就开始治疗,防止症状发生。只有那些在症状出现以前就可以通过检查发现生化异常,而且已有治疗措施,而不给予治疗日后又会造成严重残疾的遗传病才进行新生儿筛查。苯丙酮酸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在许多国家已列为法定新生儿筛查项目。中国自1982年以来在北京、上海、天津、武汉等地也进行了一些筛查。其中1985年发表的全国12省市的苯丙酮酸尿症筛查是中国第一次报告的较大规模的新生儿筛查。生物素基酶缺陷的新生儿筛查在国际上也还是一个新课题,中国从1987年开始已在北京开始了这项筛查工作。环境保护是指减少或消除环境中的致畸剂、致癌剂、致染色体畸变剂和致基因突变剂,主要是工农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染。携带者检出是指将那些外表正常,但带有致病基因或异常染色体的个体从人群中检出,对其婚姻和生育进行指导,防止其后代发生这种遗传病,检出的方法主要是染色体检查、特异的酶活性测定或代谢产物测定以及DNA分析,目前已能对染色体平衡易位及百余种单基因病作携带者的检出,对这些遗传病的预防有重要意义。遗传咨询, 1952年首先出现在美国,中国70年代以后才开展起来,是医务人员对遗传病患者及其家属对该遗传病的病因、遗传方式、防治、预后,以及提出的各项问题进行解答,并对患者的同胞子女再患此病的危险率作出估计,给予建议和指导。可以认为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和终止妊娠三者为防止遗传病患者出生的“三部曲”。有人把婚姻咨询和生育咨询也纳入遗传咨询的范畴内,这些工作对优生优育具有重大意义。

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其中患者由于血液中缺乏某些凝血因子而患有严重的凝血障碍。

血友病很少见。 最常见的血友病形式称为 A 型血友病。这是指没有足够凝血因子 VIII (8) 的患者; 另一种不太常见的类型,称为 B 型血友病,是一种凝血因子 IX 不足的患者 (9)。对于血友病 A 和血友病 B,结果是相同的,即患者出血时间比正常人长。

血友病是一种因缺乏一组先天性凝血因子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如果人体缺乏先天性因子Ⅷ,就会患上典型的性连锁隐性血友病,这种病通常由女性传染给男性。

男性和女性都可能患血友病,这取决于夫妻的哪一边是正常的,哪一边是有病的。  如果一个男人生病,一个女人正常,那么女人就成为了传播者。如果男性正常,女性为血友病患者,血友病患儿一半为男性,一半女性为携带者。

大多数血友病是由家族遗传引起的,只有约30%的血友病概率可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血友病最明显的症状是出血。 这里的血友病主要是指A型血友病。患血友病的婴儿会出现自发的、轻微的损伤,并且在手术后有长时间出血的倾向。 患有严重血友病的婴儿会在出生后立即发病,而患有轻度血友病的婴儿会在以后发病。

1. 皮肤和黏膜出血

因为皮下组织、牙龈、舌头、口腔黏膜等部位容易受伤,容易出血。 儿童额头碰撞后出血和血肿多见,但皮肤黏膜出血不是本病的特征。

2. 血关节病

血关节病是血友病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之一。 常发生于外伤/长时间行走,运动后引起滑膜出血。 多见于膝关节,其次为踝、髋、肘、肩等。

关节出血可分为3个阶段:

1、急性期:关节腔及周围组织出血,引起局部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由于肌肉痉挛,关节大多处于弯曲位置。

2、关节炎期:由于反复出血,血液不能完全吸收,刺激关节组织,形成慢性炎症,滑膜增厚。

3.晚期:关节纤维化、僵硬、畸形、肌肉萎缩、骨质破坏,导致功能丧失。 膝关节反复出血,常引起膝关节屈曲、外翻和腓骨半脱位,导致典型的血友病步态

对血友病论文

不知题目中所说的“梦魇”,具体是指哪方面,梦魇这个词太过广泛,大多数情况下,是代指那些能让人产生痛苦及恐怖的事物。

比如说伦敦塔,大约一千年以前,这座英国伦敦的地标性建筑物,就曾是英国王室的梦魇,有许多权贵甚至是王族在此被处决,另外伦敦塔还是一座监狱,曾关押过著名的简·格雷,1553年8月3号,新女王玛丽一世进入伦敦,为巩固权力与王位,将简·格雷罢黜,并迅速处决。

此外,在伦敦塔里还处决过诺森伯兰公爵,是他逼迫上一任国王将自己的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媳简·格雷,因此遭到玛丽一世的支持者强烈反对,并最终导致了灭门之灾。

1597年10月,英国内部掀起过一场教派活动,王室抓捕了大量的天主教父,并关押在了伦敦塔之内,当时的人们对于伦敦塔的印象,已经从地标性建筑,转变为人间炼狱,提到伦敦塔的名字,大多和极刑与监狱有关。

然而在英国皇室的历史上,伦敦塔染满了皇室的血,多为当权者或王室贵族在此被处决,关押,甚至是公开审判,这也导致了伦敦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了王室成员们交谈的禁忌,人人谈及色变,如果以这个标准来衡量的话,我想伦敦塔有资格成为“欧洲皇室的梦魇”。

汗。。不会写。。你自己加油吧。。。

上cnki网下载

血液保护是当今外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其目的是减少出血、少输血、不输血和输自体血,减少不必要的输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血液内科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内科护理风险因素的种类及对应的风险管理对策。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42例血液内科疾病的护理风险存在因素,分析风险管理的研究。结果:42例血液内科疾病患者得到有效护理,2例输液渗漏,2例经济纠纷,投诉率。结论:实施风险管理可最大程度减少风险发生,利于患者病情改善。

【关键词】血液内科;护理风险;研究对策

【Abstract】Objective:Kind and corresponding risk discussing the blood internal medicine nursing risk factor manage a countermeasure。Method: Retrospect sex there exists a factor in the nursing risk analysing my 42 regular yard blood internal medicine disease, research analysing the risk administration。Result.:42 regular blood internal medicine diseases patient gets the effective nursing , 2 regular infusion leakage , 2 regular economy disputes , complaint rate 。Conclusion: Put risk administration into practice but maximal degree reduces risks happening , is good for patient state of illness improvement.

【Keyword】Blood internal medicine Nursing riskStudy a countermeasure

医疗是一个高风险行业。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有害因素导致病人伤残或死亡后果的可能性,具有风险水平高、风险不确定性、风险后果严重等特性[1]。血液内科患者逐年增多,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护理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因素已成为血液内科护理管理的新方向。我院血液内科自2007年开始对该科护理风险因素寻求其防范对策,降低了风险事件,护理缺陷、护理差错和纠纷的发生。分析 报告 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42例血液病患者男26例、女16例。年龄12~62岁,平均37岁。再生障碍性贫血17例,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3例,血友病2例,凝血功能障碍2例, 其它 病种3例。

风险因素分析

主观性个人因素 护士的责任心不强,执行 规章制度 不严,护理核心制度未严格执行所造成的护理缺陷是一种发生率较高、损失较大的风险[2]。血液科输血治疗较多,因护士个人因素输错血或输错液体等,化疗药物渗漏未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护理文件记录不及时、欠准确或字迹潦草,内容不符不连贯,随意涂改也易导致护理纠纷

专科知识及 经验 缺乏不能及时掌握新理论、新技术、新护理方法。抢救仪器的使用不熟练,对各种恶性血液性疾病不能及时判断。

感染预防意识淡薄 诊疗护理行为都可能存在医院内感染的隐患,护理操作时未注意按先洁后污的原则,从而易发生交叉感染引发纠纷。

医患沟通缺乏 对病情、护理行为没有履行告知义务或告知技巧不当致护理纠纷或投诉

缺乏法制意识护患关系是特定人际关系,进行深静脉置管操作前未将可能出现的风险告知病人,造成病人不理解、不配合;给病人导尿、灌肠时,未经病人同意暴露隐私等。

主观性病人因素 血液病病人自身心理负担较重,情绪焦虑不安,对治疗及生活失去信心,产生悲观绝望情绪。客观性疾病自身因素血液病是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以贫血、出血、发热为特征的疾病,与感染,生活因素相关。血液病病人是医院感染高发人群,病种感染率约12%,而肿瘤化疗病人可达35%左右[3]。如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严重贫血的病人容易有眩晕、乏力等症状情况,加上凝血功能障碍,病人容易出现意外。血液科病人大多经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此药杀伤或抑制癌细胞的同时也损害正常组织细胞及引起药物性静脉炎[4,5]。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难度,甚至导致肢体功能障碍,容易发生医疗纠纷。其它因素如病房噪音 病房内用物摆放不合理

护理风险因素对应管理对策

重点抓好制度落实,更新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提高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规范护理记录,护理人员履行告知义务,让病人享有知情同意权[6]。血液病化疗药物使用较多,要求护士掌握化疗专科知识及技术,如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机制及其护理应对方法、化疗血管的选择与化疗中的监护、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化疗急症的抢救等。

加强护患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科室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及时进行评估、分析,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护士对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从细节上落实各项 措施 到位,加强护理风险监控。如加强病区环境安全管理 ,加高床栏,将危险物品远离患者,保持地面干燥。

加强院内感染 认真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制度,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2结果

42例血液内科疾病患者得到有效护理,其中2例因输液渗漏经对症处理缓解,2例因经济条件原因发生医疗纠纷,经明细账目,耐心解释,联络患者当地医保机机解决费用,得到合理解决。投诉率为。

3讨论

医疗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医务人员、医疗护理技术、药物、环境、设备、医疗护理制度与程序等风险因素进行管理的活动[7]。护理风险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和过程中。血液内科疾病具有病情变化快,预见性差的特点,没有风险意识,不能及时发现护理风险,将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影响正常的护理工作。我科采取上述综合防范对策,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质量得以明显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明显增强。实施三年多差错事故显著减少,护理纠纷、护理投诉明显减少,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达.患者病情,心理,身心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

参考文献

[1]刘秋瑾,张国英,张文玲.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8,22(4C):10401042.

[2]吴欣娟,贾朝霞.从护理角度看病人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J].护理管理杂志,2005,5(71):5658.

[3]许洪志,仲春红,叙功立,等.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6,19(3):8589.

[4]刘志霞,郭淑婷,苏齐.PDCA循环法对肿瘤病人化疗的管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4,20(3):6768.

[5]邓本敏,黄培兮.静脉化疗药物配置与输注目的对疗效的影响[J].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5859.

[6]孟繁荣,刘志英.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J].护理研究,2008,22(8C):22402241.

[ 7 ]蔡学联.护理实务风险管理[M].第2版.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5:5

【摘要】血液内科病人因为原发病及治疗因素造成机体免疫功能和造血功能损害,分析血液内科患者急诊方法,可以控制医院内感染发生率,加强医院的管理。本文探讨了血液病人的内科急诊方法,为有效监管血液病感染提供相应指导。

【关键词】血液内科,内科急诊,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 编号】1004-4949(2014)03-0134-01

血液内科主要治疗贫血,像血友病、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疾病以及一些属于血液病范畴的并发症的处理。从目前数据来看,血液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血液病已经成文了一种现代病,但因为血液病发病隐匿,患者多数不能自己觉察,多因其他疾病就医或体检时被发现。因此,提高对血液病的认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尤为重要。

1血液内科概述

血液病分好多种,有的是原发的,大多数是因为造血功能缺陷或骨髓成分的恶性改变;有的是继发的,某些疾病如营养缺乏、代谢异常及物理化学因素等会对骨髓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导致血液或骨髓成分明显改变。血液内科患者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目前,已知引起血液病的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遗传、免疫、污染等,都可以成为血液病发病的诱因或直接原因,加之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以及新病原菌的出现等因素使其医院内感染率逐年升高。 同时这些感染也是造成血液病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

2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收集2010年1-12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974例血液内科住院患者,男性1885例,女性1090例,年龄3~79岁,其中急性白血病 685例,慢性白血病1066例,缺铁性贫血81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04例,多发性骨髓瘤94例,其他109 例。

病因构成

白血病患者75例,占到 %;血友病患者25例,占到 %;淋巴瘤患者28例,占到 %;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50例,占到。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系统分析病例资料。调查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天数、诊断、侵入性操作、是否发生感染、感染部位、感染时间和病原菌、抗生素的使用等。医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确诊。

救治方法与人员安排

血液内科急诊患者按链式并联操作流程:初步判断病情―呼吸道管理―循环管理―系统查体―采取维持病人生命体征平稳的各项护理措施。治疗组设急救护理小组,由2名护士组成,即责任护士和辅助护士各1名,责任护士一般由高年资护师担任。当患者进入抢救室后,抢救人员立即按流程规定站位:责任护士站在病人头位,负责呼吸道的管理,立即进行高流量吸氧,吸痰,或配合医生气管插管,上呼吸机辅助呼吸,心电除颤,心电监护,抢救全过程指导辅助护士工作,并与医生沟通,使医护抢救配合默契;辅助护士站立在病人的体侧,负责循环系统的管理,立即快速建立1~2条大静脉通道,采血,留置导尿管,执行抢救医嘱,记录抢救的各项措施、药物及实施时间,病人的病情变化等。护理操作分工明确,双人同步进行。

观察指标

按照危重“急救白金10min”作为时间判断标准,要求基本生命支持在10min内完成。从患者躺在抢救床上开始到完成基本生命支持操作发挥治疗作用为止,时间以分钟计算,物品准备纳入基础抢救时间。

抢救成功标准

病人心跳呼吸恢复、有效循环建立(在有或无药物维持下动脉收缩压≥80mmHg),转送住院无生命危险,则认为血液内科病人的内科急诊成功。

3统计分析

数据用 软件进行统计,采用χ2检验,以 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血液内科主要疾病感染分布 2974 例血液内科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内感染 164 例,发生率为,以急性白血病(感染率 )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率 )较高,与其它血液内科疾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不同时间血液内科医院内感染部位分布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最多(),其次为口腔( )、胃肠 道( )、血 液 ( )、 肛 周()、泌尿道及其他部位。其中冬春季呼吸道感染高发,夏秋季胃肠道和口腔感染常见。病人住院时间、侵袭性操作、有无放化疗、抗生素的使用等均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相关,以侵袭性操作发生的感染率最高。引起医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条件致病菌,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真菌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本组病例就诊后24h内即明确诊断者100(),就诊后2~4d内明确诊断者78例()。178例血液内科急诊患者中,白血病患者急诊抢救成功65例,死亡10例;血友病患者急诊抢救成功20例,死亡5例;淋巴瘤患者急诊抢救成功23例,死亡5例;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急诊抢救成功41例,死亡9例。合计总共急诊抢救成功149例,死亡29例,急诊抢救成功率为,死亡率。其中23例死于急诊室,6例死于住院期间。

5研究讨论

按国际疾病法(ICD)命名血液系统疾病,血液病可以分为造血干细胞病、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和出血性疾病等几大类:造血干细胞病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性疾病(如骨髓纤维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如难治性贫血、环形铁粒细胞性难治性贫血、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等)、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红细胞病则包括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其中贫血的种类也很多,有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性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失血性贫血等。血液病并不可怕,也并非都是恶性的,某些类型的血液病只要及时治疗,可以完全治愈。因此,疾病确诊以后,要及时到学术力量强,治疗经验丰富的专科医院接受系统治疗,这是战胜血液病的关键。本研究结果显示,本院血液内科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 ,较国内部分医院所做该科室感染率研究低,这与本院开展目标性监测,监督各项感染控制措施,如手卫生、隔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环境清洁与消毒等工作的落实有关。综上所述,必须加强对血液内科患者医院内感染的监控并做好预防措施。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用药有效指征,合理有效使用各种药物,鼓励患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止医院内感染发生。

6结语

血液病人内科急诊时应当先进行紧急性抢救,充分保障患者的急救时间。急诊时不仅要强调时序性,还要保障分工明确,逐一治疗。这样才能为患者赢得更多宝贵的治疗时间和机会。

参考文献

[1] 李晓屏,血液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风险管理[J],全科护理,2009

  • 索引序列
  • 对血友病分析的论文
  • 血友病的病例分析论文
  • 血友病遗传分析论文
  • 对于血友病的论文
  • 对血友病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