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03岁婴幼儿科学喂养论文

03岁婴幼儿科学喂养论文

发布时间:

03岁婴幼儿科学喂养论文

0~3岁宝宝科学喂养

0~3岁宝宝科学喂养,饮食对于婴幼儿的成长极其重要, 宝宝的成长需要多种营养素的摄入,多样化的食物能为宝宝提供丰富的营养素,能有效增强宝宝的免疫能力。那么0~3岁宝宝科学喂养方法有哪些呢?

01 、宝宝每天需要多少营养?

0~3岁是孩子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处于生命早期1000天机遇窗口期,营养作为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对儿童今后的健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个阶段中养成的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可能是终身的。

那么,这个阶段的孩子每天需要多少营养素呢?每个营养素的占比是多少呢?别急我们慢慢看。

我们的孩每天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于蛋白质(15%)、脂肪(35%)和碳水化合物(50%)。

1.蛋白质:可以维持机体的结构和功能,并且可以帮助婴幼儿生长。值得我们家长注意的是,动物蛋白优于植物蛋白,很多家长害怕给孩子吃肉,反而选择植物蛋白来代替,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针对母乳喂养的孩子建议,采用混合喂养的孩子建议3g/kg/d,而纯人工喂养的孩子建议3~4g/kg/d。

2.脂肪:也是能量的主要来源,它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吸收脂溶性维生素、帮助神经髓鞘形成。这里和蛋白质恰恰相反,植物脂肪优于动物脂肪。建议6岁以下儿童3~6g/kg/d。

3.碳水化合物:高碳水食物是国民喜爱度非常高的食物类型,碳水化合物也是重要能量来源之一,还是非常廉价的能量来源,可以从谷类、面类、水果、豆类、蔬菜中获取,建议婴儿10~12 g/kg/d,而儿童12~15g/kg/d。

婴儿对热卡及主要营养素的日常需要量/图片来源彭咏梅教授PPT

除了以上这些主要能量来源以外,水、微量元素、纤维素和维生素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维生素,它是正常生化过程中必需营养素,广泛分布于各种肉类和植物性食物中。

02 、如何给宝宝添加辅食?

宝宝出生满6个月后,消化器官相对就发育完善,可消化除了母乳以外的多种食物了,并且这个时候婴儿口腔运动功能,以及味、嗅、触等感知觉及心理认知和行为能力上已经能接受新的食物。

但需要我们家长注意的是,一定要在宝宝身体健康时添加辅食,从少到多、从一种到多种、从稀到稠、从细到粗,要循序渐进,让宝宝习惯一种后再添加另一种。切勿贪省事企图一步到位,一定要慢慢来,逐步达到食物多样化。

具体如何循序渐进呢?

我们可以在孩子6个月时给予泥状的食物,如米粉、蔬菜泥、水果泥等;每天可以给孩子喂5~6次(800~1000ml)奶;添加一次辅食。

7个月以后就可以给孩子喂末状的食物,如稀饭、烂面、豆腐、肉末等;喂奶可以一天4~5次(500~700ml);辅食可以添加到2次。

在宝宝10个月以后,由于牙齿的萌出和咀嚼功能的逐渐完善,这时就可以喂碎状、丁块状或指状的食物;喂奶也可以减至3~4次(500~700ml);而辅食则可以添加到2~3次。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13~36个月就可以给孩子喂小片、小丁、小块的食物了,根据每日热量的需要选择合适食物添加;也可以继续喂奶,每日2~3次(400~600ml);而辅食可添加到每日3次了。

均衡营养配比 保证多种营养摄入

宝宝的成长需要多种营养素的摄入,因此饮食种类的多样化是极为重要的。多样化的食物能为宝宝提供丰富的营养素。而且在饮食上,应做到荤素合理搭配。

此外,为了让宝宝能获取足够的蛋白质,来保证各个器官的发育,除了常有的肉蛋类、蔬菜以及豆制品和面食以外,还应保证足量的奶类食物的摄取。

宝宝断奶前,营养丰富的母乳是最好的,断奶以后,则应代之以易吸收的配方奶粉进行喂养,比如美素佳儿的金装幼儿配方奶粉,源自纯净的自家牧场,100%荷兰原产原罐,由新鲜牛奶直接制作而成,完好保留营养中的天然小分子,更易被小宝宝娇嫩肠胃吸收,呵护肠道健康。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满足宝宝更多的营养需求。

遵循少吃多餐 定时定量科学喂养

宝宝的胃容量远远低于成人,每餐的进食量不可过多,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消化问题。在进食的营养上,应以“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为安排准则。

早餐除了主食以外,还可适当加入一些肉类、乳制品、豆制品还有青菜等。中午进食时,不仅要照顾到宝宝上午活动所消耗的营养和热量,还得为下午的生理活动做好足够热量储备,因此中午的进食量应是一天内最高的。到了晚上,则应让宝宝少吃。

如有必要,给宝宝少量加餐或者添加点心,都是可以的。一岁左右的宝宝一天可加餐1-3次,在正常三餐的前后以及睡前。

烹饪口味应清淡 减少宝宝肾脏负担

宝宝的主食应以口味天然、清淡为主,宝宝的各项生理机能都未发育完全,味道过重、过甜和过辣都会对宝宝的肾脏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宝宝的味蕾可能也会受到刺激,极易让宝宝出现挑食、厌食等症状。因此,宝宝的饮食口味与成人是必须区分开来的,调味品、糖精等最好是少放、甚至不放,才能更好地保障宝宝的健康成长。

0-12个月——宝宝刚刚出世,妈妈要格外小心

1、妈妈们至少6个月之后才停止母乳喂养;

2、宝宝一般在6个月后才开始添加辅食,最早也不要早于4个月;

3、如果宝宝到了该吃辅食的时候,他会表现出对乳品的不满意,以前如果一觉睡到天亮,现在就会常常饿醒;

4、最佳的辅食可以选择儿童米粉、土豆泥、胡萝卜泥、梨泥、苹果泥、香蕉泥等等;

5、如果辅食过于干硬,加入凉开水或者孩子平常食用的乳品稀释;

6、6个月之前,不要给他吃含有麸质的东西,如大麦、小麦、燕麦等;

7、宝宝12个月之前,不要在他的食物中添加盐,因为盐会给他的肾脏造成负担,可能引起脱水;

8、在6到12个月之间,宝宝每天应该喝500ml-600ml的母乳或者配方奶;

9、如果你用奶瓶喂奶,要经常清洗和高温消毒奶瓶,因为母乳或者牛奶都是细菌滋生的温床;

10、如果你制作食物并放在冰箱中备用,记得标明制作日期,不要存放过久;

11、如果把冰箱里的东西拿出来解冻给宝宝吃了,不要再把吃剩的放回去留着下次吃;

12、如果给宝宝吃解冻的食品,一定要保证重新煮过或者用微波炉加热,变凉之后再给宝宝吃;

13、给宝宝吃东西之前,一定要亲自试试食物的温度;

14、试着跟宝宝说话,鼓励他吞咽食物,保证他在吃东西的时候感觉舒服和放松,让他按照自己的节奏吃;

15、耐心一点,如果宝宝一开始拒绝固体的食物,也不要过于担心;你可以明天继续尝试;

婴幼儿如何科学喂养

婴幼儿如何科学喂养,新生儿的到来给一个家庭带来了幸福,同时还是对新手父母的一场考验,要保证孩子身心健康的长大,就必须时刻关注孩子的发育变化,下面来了解一下婴幼儿如何科学喂养?

1、坦然面对问题,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辛辛苦苦做了营养美味的辅食,宝宝并不领情,吃了一口就不吃了;下班后着急忙慌的赶回家给宝宝做饭,发现孩子连吃的欲望都没有。

孩子的口味偏好,饭量大小,对待食物的态度甚至会一周一变,这个时候无论你有多爱孩子,心里还是会难免失望。

发现今天做的土豆泥宝宝很喜欢,第二天再做,他一口都不吃了;前天做胡萝卜,宝宝一口未吃,今天做的都吃完了。面对一个这样完全抓不住饮食喜好的宝宝,你是不是很丧气?很困惑,想要知道孩子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怎么做他才会喜欢吃?

其实你完全不用失望,坦然面对,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喜好,给他选择的权利,自己想要吃什么,吃多少的权利,你需要做的就是每天准备好各种各样营养丰富的辅食就好。因为在添加辅食的初期,孩子还处在对食物的探索期,没有人知道孩子哪天想吃什么,能吃多少。孩子吃的每一口每一餐并非都意义非凡,孩子哪天吃了多少饭并不能决定什么。

2、 培养健康的饮食态度和习惯也很重要

餐桌上我们总是习惯于关注今天孩子吃了多少,吃的是不是有营养,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一些未知的担心,不自觉的涌现出来。除了这些,在餐桌上我们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健康饮食态度,吃绿色健康的食物,学习餐桌的礼仪,教孩子认识更多的食物。

3、坚持原则,守住立场

前面讲到坦然地面对孩子吃饭糟糕的情况,可是现实中往往可能会很难做到坚持原则。比如这一餐孩子没怎么吃,可能会给孩子吃点小零食,或者看会电视,拿个玩具哄一哄,以达到喂养目的,长远来看,这样做毫无意义。

宝宝某一餐没吃,真的影响不大,况且孩子还会喝奶,所以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妈妈要坚持原则,守住立场,不轻易向孩子妥协。

4、确立正确的目标

在这里有一个误区,很多时候有的家长会认为孩子吃的多,吃的有营养就是好,而不管孩子是贿赂诱惑下吃的',还是心甘情愿吃的。从长远目标来看,让孩子心甘情愿地张嘴吃饭才是我们的张极目标。

所以在喂养的路上,要做好越挫越勇的心理准备,不管孩子如何拒绝你提供的食物,不管发生怎样的亲子矛盾,都要不放弃,始终坚持,学会忍耐。不断尝试给孩子提供不同的食材,不同口味的食物。

5、约束自我,给孩子榜样的力量

孩子童时期的习惯很可能饮食未来一生的健康。所以在饮食习惯方面,父母要做好积极正面的引导,用自己的行动和习惯去影响孩子。一个常年喜欢吃垃圾食物的人,是没法养出一个有健康饮食习惯的孩子。所以如果家长自己也没有好的饮食习惯,不妨趁孩子加辅食这个阶段,改掉不好的坏习惯和嗜好,孩子一起前进。

1、喂母乳的婴儿,出生后2~3个月就可吃菜水、果水;4~五个月可吃小量煮鸡蛋黄、小米汤,也可小量吃些鱼油、维他命C等;6~七个月可吃些软粥、软面片;8~9个月可吃素菜、骨头汤、水豆腐、蛋羹;10~12个月可软饭男、馍馍曲奇饼干等。

2、每一次最好是加吃一种食材,吃习惯再加第2种,每一次喂量从少渐多,但不必过多。

3、喂辅助食材。最好是在喂奶之前,这时候婴儿肚子里是空的,容易接受食材,也便于消化吸收。

4、留意小儿消化吸收状况,如消化不好,辅助食材应减药或中止。

5、喂奶期内妈妈要留意营养成分,便于让奶水充裕。婴儿妈妈能够多吃些新鲜水果、豆、蛋、肉类食品等食材,不能挑食。

6、乳妈要常常维持乳房环境卫生,勤清洗,勤换衣服,喂奶前要洗乳头。

7、喂奶频次,一般隔3~4钟头喂1次,晚间最好是不喂。每一次喂奶二十分钟,体弱多病的婴儿喂奶时间可稍长一些,但不必超出三十分钟。

8、每一次喂奶后,将小儿放到肩上,轻轻地敲打婴儿背脊,使吞下去的气体从肚子里排出去,以防呕奶。

9、大白天每喂2次奶的正中间喂1次水,但不必太多。每日给婴儿喂水时,可加小量食用盐。

10、 婴儿3个月后,应有目的地让婴儿培养进食习惯性,为断奶奠定基础。婴儿满岁时要断奶,最晚不超过1岁半。假如断奶过迟,奶水较稀,不可以达到婴儿生长发育的必须,非常容易产生缺乏营养或缺铁性贫血。断奶最好是在秋天或春天。采用慢慢降低喂奶频次,以辅助食品类替代奶水的方法断奶。

婴儿正确的喂养方法分为以下几点:

1、喂养时间间隔的不同。根据每个婴儿的作息时间、玩耍时间、哭闹时间等等来区分,每个婴儿的喂养时间间隔也是不同,有的婴儿要间隔180分钟喂养,有的婴儿要间隔240分钟喂养,按照这个间隔时间不同的情况,可以规定一个具体喂养时间间隔的标准,为每隔3个小时进行喂养一次奶,保证婴儿的正常的生理需求,但是也要因婴儿所需为宜。

2、如果母亲乳汁不能满足婴儿的所需,那么就要配合加入奶粉,奶粉的喂养时间也是按照母乳喂养时间间隔来进行,保证婴儿一个营养消化吸收,而且对宝宝喂养奶粉一定要适量,不能过多,以免因为消化不良造成宝宝拉稀情况的发生。

3、喂奶的姿势也要注意,喂奶的姿势是正确喂养宝宝的重要保证,姿势一般为宝宝在母亲的怀抱里倾斜45度角来吃奶,并尽量让宝宝将乳头全部含在嘴里,这样避免进空气的现象。

以上三种是婴儿正确喂养的主要方法,当然还包括其他一些注意事项,比如在宝宝喝完奶后,要保证宝宝不呛奶,竖起宝宝的身体,拍拍他的后背,这样喝的奶不容易呛出来等等,另外就是妈妈因种种原因不能喂养宝宝的,可以采取人工喂养的方法进行。

0-3岁婴幼儿的科学喂养

0-3岁婴幼儿的科学喂养,现在大部分的家长都知道养一个孩子是很需要精力的,当孩子小的时候要注意孩子的身体情况,当孩子长大之后又要注意孩子的教育情况。以下分享0-3岁婴幼儿的科学喂养。

婴幼儿喂养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婴幼儿喂养主要包括儿童从出生到3岁期间的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合理膳食和饮食行为培养。这一时期是生命最初1000天中的重要阶段,科学良好的喂养有利于促进儿童健康,为其一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强化健康教育,向父母、养育人和社会公众传播婴幼儿科学喂养的重要意义,普及喂养知识和技能,是改善儿童营养状况、减少和控制儿童营养不良和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一、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0-6个月婴儿提倡纯母乳喂养

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免疫活性物质和水分,能够满足0-6个月婴儿生长发育所需全部营养,任何配方奶、牛羊奶等无法替代。6个月内的健康婴儿提倡纯母乳喂养,不需要添加水和其他食物。母乳喂养经济、方便、省时、卫生,有助于婴儿达到最佳的生长发育及健康状态。早产儿、低体重儿更加提倡母乳喂养。

母亲应当按需哺乳,每日8-10次以上,确保婴儿摄入足够乳汁。要了解和识别婴儿咂嘴、吐舌、寻觅等进食信号,及时哺喂,不应等到婴儿饥饿哭闹时再哺喂。婴儿从出生开始,应当在医生指导下每天补充维生素D400-800国际单位,促进生长发育。正常足月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一般不用补充钙剂。

二、母乳喂养能够有效促进母婴健康,降低患病风险

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婴儿患感冒、腹泻、肺炎等疾病的风险,减少成年后肥胖、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生,促进大脑发育,增进亲子关系。母乳喂养还可减少母亲产后出血、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生风险。绝大多数母亲都能成功母乳喂养,母亲和家庭应当树立母乳喂养信心。婴儿配方奶是无法纯母乳喂养时的无奈选择。

三、特殊情形下母乳喂养,应当听从医务人员指导

哺[乳]母亲患病时,应当及时咨询医务人员,了解疾病和用药对母乳喂养的影响,遵循医务人员意见,确定是否继续母乳喂养。母亲患一般感冒、腹泻时,乳汁中的特异抗体可以保护婴儿免于感染,母亲可坚持母乳喂养。

婴儿发生腹泻,不需要禁食,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应当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补充体液,避免发生脱水。对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和其他患病婴儿,应当听从医务人员指导, 做到科学合理喂养。

四、婴儿6个月起应当添加辅食,在添加辅食基础上可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及以上

6个月后单一母乳喂养已不能完全满足婴儿生长发育需求, 应当在继续母乳喂养基础上引入其他营养丰富的食物。这一时 期,婴儿进食能力日渐完善,是添加辅食的最佳时机。此外,6个月前后也是婴儿行为发育的关键时期,添加辅食能够帮助婴儿逐步适应不同食物,促进味觉发育,锻炼咀嚼、吞咽和消化功能,培养良好饮食习惯,避免日后挑食和偏食。

过早、过迟添加辅食均会影响婴儿生长发育。在添加辅食的基础上,母乳喂养可持续至2岁及以上,保障婴幼儿获取足够的营养素和能量。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的婴儿,满6个月也要及时添加辅食。

五、添加辅食坚持由少量到多量、由一种到多种,引导婴儿逐步适应

添加辅食应从每日一次开始,尝试在一餐中以辅食替代部分母乳,逐步过渡到以单独一餐辅食替代一次母乳。添加辅食还应当从单一食物开始,每次只添加一种新食物,逐次引入。开始可选择含铁丰富的泥糊状食物,每次喂食1小勺,逐渐加量。父母和养育人要耐心鼓励婴儿尝试新的食物,留意观察婴儿反应。有的婴儿很快接受新的食物,有的则需要多次尝试。

待婴儿2-3日习惯一种新食物口味后,再添加另外一种,逐步刺激味觉发育。引入新食物1-2日内,婴儿若出现皮疹、腹泻、呕吐等轻微不适,应当暂停添加,待症状好转后再次尝试小量喂食。若仍出现不适或症状严重,应当及时就医。

六、6个月至2岁期间逐步增加辅食添加的频次、种类,确保婴幼儿良好生长发育

婴幼儿辅食添加频次、种类不足,将明显影响生长发育,导致贫血、低体重、生长迟缓、智力发育落后等健康问题。6-9个月婴儿,每日需要添加辅食1-2次,哺乳4-5次,辅食与哺乳交替进行。9-12个月婴儿,每日添加辅食增为2至3次,哺乳降为2至3次。1-2岁幼儿鼓励尝试家庭膳食,每日与家庭成员共同进食3餐,期间加餐2次,并继续母乳喂养。

制作辅食的食物包括谷薯类、豆类和坚果类、动物性食物(鱼、禽、肉及内脏)、蛋、含维生素A丰富的蔬果、其他蔬果、奶类及奶制品等7类。添加辅食种类每日应当不少于4种,并且至少要包括一种动物性食物、一种蔬菜和一种谷薯类食物。6-12个月辅食添加对婴儿生长发育尤为重要,要特别注意添加的频次和种类。

七、逐渐调整辅食质地,满足6个月至2岁婴幼儿所需营养素和能量供给

6个月至2岁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营养和能量需求高。这 个阶段婴幼儿胃容量有限,因此辅食质地需要保持足够稠度。与婴幼儿的咀嚼、吞咽能力相适应,婴幼儿的辅食应当从泥糊状逐步过渡到团块状固体食物。婴儿6个月之后添加泥糊状食物,9个月过渡到带小颗粒的稠粥、烂面、肉末、碎菜等,10- 12个月食物应当更稠,并可尝试块状食物。

1岁以后吃软烂饭,2岁左右接近家庭日常饮食。贫困地区或食物供应不够丰富的地区,婴幼儿不能从食物中获得充足营养和微量元素时,应当在医生指导下给予辅食营养补充剂(如营养包)。

八、耐心鼓励婴幼儿进食,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婴幼儿6个月至2岁添加辅食,2-3岁基本独立进食,喂养方式发生变化。从哺乳逐渐过渡到喂食、自主进食、与家人同桌吃饭,这个过程可促进婴幼儿大动作、精细动作的发育,有利于家庭亲子关系建立,促进儿童情感、认知、语言和交流能力发展。父母和养育人要营造快乐、轻松的进食环境,鼓励但不强迫婴幼儿进食。

引导婴幼儿与家人一起就餐,自主进食。关注婴幼儿发出的饥饿和饱足信号,与婴儿面对面充分交流,不以食物作为奖励和惩罚手段。婴幼儿进餐时不观看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每次进餐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最长不超过30分钟。

九、提倡家庭自制食物,控制婴幼儿糖和盐的摄入

鼓励家庭选择新鲜、营养丰富的食材,自制多样化食物,为婴幼儿提供丰富的味觉体验,促进味觉发育。清淡口味有利于婴幼儿感受、接受不同食物的天然味道,降低偏食挑食风险,也有利于控制糖、盐摄入,降低儿童期及成人期发生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1岁以内婴儿辅食应当保持原味,不加盐、糖和调味品。

1岁以后辅食要少盐少糖。2岁后幼儿食用家庭膳食,仍要少盐少糖,避免食用腌制品、熏肉、含糖饮料等高盐高糖和辛辣刺激性食物。2岁以内婴幼儿辅食宜单独制作,保持食物清洁卫生,预防腹泻和其他疾病。婴幼儿进食要有成人看护,不逗笑打闹,防止进食意外。整粒花生、坚果、果冻等食物易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婴幼儿应当避免食用。

十、定期评价婴幼儿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及时获取科学喂养指导

营养评价和健康指导,是儿童健康检查服务的重要内容。1 岁以内婴儿应当在3、6、8和12个月时,1-3岁幼儿在18、24、30和36个月时,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妇幼保健院接受儿童健康检查,评价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喂养行为。

《0~3岁喂养百科全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记录了宝宝每个时期的生长发育的特点、科学喂养方法、日常护理和常见疾病的防治,帮助父母了解婴幼儿喂养的科学知识,解决婴幼儿在发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年轻父母的好帮手。

希望这本书,可以帮助父母更好地养育婴幼儿,培育出健康聪明的下一代。

喜迎新生宝宝

一、准备宝宝房

1、最好单独为宝宝准备一间房

事实上,如果从第一天开始,做妈妈的就让宝宝独自睡一个房间,宝宝就不会因为换房间而哭闹,或者睡不安稳了。相反,如果宝宝出生后,白天在父母房间内的安全座椅上打盹儿,晚上吃完最后一次奶之后又睡在父母的房间,宝宝会觉得总是有人陪着他,所以当他发现自己一个人睡在不熟悉的房间时,就会害怕父母是不是不要他了。

因此,宝宝出生后就应该在宝宝房换尿布和睡觉。当宝宝晚上洗完澡之后,7~10点之间你应该在宝宝房喂完奶,准备让他睡觉。宝宝吃完奶后可以暂时睡在你的房间,这样做的好处是半夜喂奶会比较方便。但一开始就让小宝宝适应他自己的房间其实非常重要,因为他会喜欢待在里面。

当宝宝累了或是情绪兴奋的时候,只要把宝宝带回他自己的房间,他就会很快地安静下来。当宝宝一个半月大时,宝宝也会乐意让父母带着他到自己的房间洗澡或睡觉。

准备婴儿房须注意的问题

①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体温变化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应当选择能使新生儿保持正常体温、耗氧代谢又最低的'环境。宝宝居室的温度应控制在18℃~22℃之间,湿度在50%~60%为佳。

②宝宝居室应选择向阳、通风、干净、安静的房间。宝宝可单独睡一张小床,这样既可减少感染机会,又能使宝宝从小养成独立的生活习惯。寒冷的冬季要注意居室取暖,可采用暖气取暖,也可用热水袋取暖,切忌烫伤宝宝。夏季炎热时,注意室内通风,可使用电风扇或空调。但是电风扇不要直接对着宝宝吹,使用空调时不宜将室内温度弄得太低或开空调的时间过长。

如果室内无新鲜空气流通,易使宝宝患上呼吸道感染。过于干燥的空气易使宝宝呼吸道黏膜变干,抵抗力下降,也可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因此需要注意使室内保持一定湿度。可以在房间内使用空气加湿器,冬季时可在暖气片上放些干净的湿布,夏季时可在地面上洒些清水。

宝宝居室的装修、装饰要简洁、明快,可吊挂一个鲜艳的大彩球或一幅大挂图,以刺激宝宝的视觉,为宝宝以后的识物打基础。但切勿将居室搞得杂乱无章,这会使宝宝的眼睛产生疲劳。不能让宝宝住在刚粉刷或刚油漆过的房间里,以免中毒。宝宝的居室最好不铺地毯,因为地毯不易清洗,易藏污垢,地毯不仅会成为致病源,还可能成为过敏源,另外它也不利于宝宝日后的行走练习。

③要保持室内安静。新生儿刚来到人间,一切都要逐渐适应。他们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一天24小时除吃奶和换洗外,几乎都在睡觉,因此要保持室内安静,不放刺耳的音乐,成人不应大声说话、吵闹,以保证宝宝的睡眠。

④除此之外,宝宝居室应禁止吸烟,避免有呼吸道疾病的人进行探视。

0到3岁的宝宝的身高体重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

宝宝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身高标准

月(年)龄男宝宝身高波动范围(cm)女宝宝身高波动范围(cm)

初生 ~。8~

1个月 ~。2~

2个月 ~。2~

3个月~。9~

4个月~。2~

5个月~。2~

6个月~。0~

7个月~。5~

8个月~。0~

9个月~。3~

10个月~。6~

11个月~。8~

12个月~。0~

15个月~。2~

18个月~。1~

21个月~。8~

24个月 ~。3~

2、5岁~。9~

3岁 ~。8~102

营养补充

身长是头、脊柱和下肢的总和,是反应骨骼,特别是长骨生长的重要标志。当宝宝营养不能满足骨骼生长需要时,身长增长的速度就会减慢。与骨骼生长关系密切的营养素有维生素D、钙和磷。碘和锌不足,也会造成宝宝个子矮小。

03岁幼儿科学喂养论文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利用周围环境,为幼儿提供材料和机会,让幼儿通过自身感官去探索周围世界、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一种活动。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探究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探究》

【摘 要】科学活动对于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引导幼儿在玩中寻找科学、了解科学、获取科学呢?笔者的点滴经验与同行共勉。

【关键词】幼儿 科学 活动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利用周围环境,为幼儿提供材料和机会,让幼儿通过自身感官去探索周围世界、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一种活动。科学教育活动与常识活动本身在内涵上是不同的,与常识相比较,科学不仅含有知识的成分,而且还包括“合乎逻辑的系统方法”,科学内容比常识内容更为丰富,那如何合理开展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呢?笔者结合近几年实践活动谈几点看法。

1幼儿科学活动内容必须来源于生活

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机,有效地组织科学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时时处处有教育”“方方面面有科学”,某个老师为了提起中班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她的活动内容总是以幼儿熟悉的东西为中心,如幼儿喜欢的玩具。她让幼儿从家里带来各种各样的玩具,让他们对玩具进行分类、进行排序,对玩具进行拆装再组合,再利用废弃物品制作新玩具。在这个活动中,幼儿非常活跃,积极性也高,实现了幼儿在玩中学的目的。

敏锐把握幼儿具有教育价值的信息,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

例如,幼儿天生喜欢动物,无论是天上的飞鸟,水中的游鱼,还是地上爬的各种小动物,都是他们感兴趣的,许多小动物都是他们的好朋友。因此,我们应把握幼儿的这一兴趣特征,向幼儿多讲解一些动物方面的知识,让他们初步体会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环境对生物的重要性。这些生活化的活动都是让幼儿对自己的发现感到惊奇,使其对整个活动始终保持很浓的兴趣,有利于幼儿对活动的探究。

2 开展多种形式的幼儿科学活动

丰富的观察活动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知觉活动,是幼儿学科学的基本方法,幼儿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以观察开始的。观察的过程是充分发挥各种感官的实际能力的能动过程。观察时,要给幼儿看、听、摸、嗅的机会,让幼儿充分感受和体验,鼓励幼儿边观察边用语言表达,学会观察的方法。如:在小班幼儿进行《颜色变变变》活动时,我们先让幼儿观察瓶里红色的颜色水,再给瓶里添加黄颜色,幼儿仔细观察并用语言表达颜色的变化……幼儿在这个实验中,兴趣都非常大,特别当他们看到加了不同的颜色多一点和少一点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在变变中,幼儿可开心了!

简易的实验活动

实验活动是幼儿通过看教师演示或自己动手操作,认识客观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是幼儿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实验的结果是教师早有结论的,而对孩子来说却是新的发现。如:在《有趣的电动玩具》中,教师给幼儿提供了一次科学探索的机会让幼儿给电动玩具安装电池,幼儿在多次尝试探究实验中掌握了安装电池的方法。

有趣的游戏活动

科学游戏是借助自然界的物质材料,把科学的原理寓于游戏之中,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进行探索、操作活动,懂得粗浅的科学道理。幼儿的科学游戏活动形式多样,主要有感知游戏、分类游戏、排列游戏……一次角色游戏时,一个男孩用理发的小镜子晃小朋友的眼睛。第二天,我给每个幼儿准备了一面小镜子,带他们玩“手影游戏”,让幼儿用小镜子反射光斑在墙上学小鸟飞来飞去学小狗汪汪小孔雀开屏。幼儿可好奇啦!过后,我又引导幼儿把小镜子先后放在阳光下和阴影里进行比较,观察其有何不同,弄明白“为什么”?使幼儿从中感知光线反射的科学原理。

3 开展幼儿科学活动的方法

开展幼儿科技教育活动的方法是很多的,可以用观察、实验、发现、操作、种植、饲养、劳动等方法,通过多种教育手段相互配合来完成。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不是独立进行的。它必然与语言、音乐、绘画、计算等有机结合,综合地进行。而其中尤以孩子亲身参加操作实验为最重要。

在操作、实验中观察与发现

随着季节变化,可以组织幼儿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变化,组织实际操作,能取得最佳效果。俗话说:“看十遍不如做一遍”。实践是最好的学习。即使五岁的幼儿,当他自己种下一粒种子,在教师指导下,经过浇水、照料,是能把种子种活的。由此,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细心耐心、认真负责的精神,并获得种植的简单知识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与发现

在幼儿身边有许多科学事物,教师要抓住时机,适时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如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搬动一些物体,怎么才能省劲呢?这时启发幼儿运用平常观察到的吊车、杠杆,学着找最省劲的办法。

在游戏中观察与发现

游戏是幼儿教育最常用的手段,幼儿科技教育活动同样要十分重视游戏的方法。如可运用接龙、配对游戏,找缺损游戏,找相同点,找不同点,摸箱游戏,贴绒布景游戏等进行科技教育。

在劳动中观察与发现

我们还可以组织幼儿在观察成人劳动和自己参加劳动过程中进行观察与发现,孩子在照看自然角的动、植物时就会观察到不同的植物需要的水分是不同的,有的植物喜湿,有的植物喜阴,有的植物会爬蔓,有的植物会开花等等。

无论运用哪种方法,我们均应着眼于启发幼儿的积极性,改变过去“教师讲,幼儿听”、“教师演示,幼儿观看”的被动方法。注意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强迫命令,而应在调动幼儿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总之,我们今天的幼儿就是明天的主人。通过科技活动的开展对他们进行科学启蒙,创设有助于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科学教育环境与材料,让他们在内部需要和愉快地情绪下学科学,感受科学。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探究论文

0-3岁婴幼儿的科学喂养

0-3岁婴幼儿的科学喂养,现在大部分的家长都知道养一个孩子是很需要精力的,当孩子小的时候要注意孩子的身体情况,当孩子长大之后又要注意孩子的教育情况。以下分享0-3岁婴幼儿的科学喂养。

婴幼儿喂养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婴幼儿喂养主要包括儿童从出生到3岁期间的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合理膳食和饮食行为培养。这一时期是生命最初1000天中的重要阶段,科学良好的喂养有利于促进儿童健康,为其一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强化健康教育,向父母、养育人和社会公众传播婴幼儿科学喂养的重要意义,普及喂养知识和技能,是改善儿童营养状况、减少和控制儿童营养不良和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一、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0-6个月婴儿提倡纯母乳喂养

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免疫活性物质和水分,能够满足0-6个月婴儿生长发育所需全部营养,任何配方奶、牛羊奶等无法替代。6个月内的健康婴儿提倡纯母乳喂养,不需要添加水和其他食物。母乳喂养经济、方便、省时、卫生,有助于婴儿达到最佳的生长发育及健康状态。早产儿、低体重儿更加提倡母乳喂养。

母亲应当按需哺乳,每日8-10次以上,确保婴儿摄入足够乳汁。要了解和识别婴儿咂嘴、吐舌、寻觅等进食信号,及时哺喂,不应等到婴儿饥饿哭闹时再哺喂。婴儿从出生开始,应当在医生指导下每天补充维生素D400-800国际单位,促进生长发育。正常足月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一般不用补充钙剂。

二、母乳喂养能够有效促进母婴健康,降低患病风险

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婴儿患感冒、腹泻、肺炎等疾病的风险,减少成年后肥胖、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生,促进大脑发育,增进亲子关系。母乳喂养还可减少母亲产后出血、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生风险。绝大多数母亲都能成功母乳喂养,母亲和家庭应当树立母乳喂养信心。婴儿配方奶是无法纯母乳喂养时的无奈选择。

三、特殊情形下母乳喂养,应当听从医务人员指导

哺[乳]母亲患病时,应当及时咨询医务人员,了解疾病和用药对母乳喂养的影响,遵循医务人员意见,确定是否继续母乳喂养。母亲患一般感冒、腹泻时,乳汁中的特异抗体可以保护婴儿免于感染,母亲可坚持母乳喂养。

婴儿发生腹泻,不需要禁食,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应当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补充体液,避免发生脱水。对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和其他患病婴儿,应当听从医务人员指导, 做到科学合理喂养。

四、婴儿6个月起应当添加辅食,在添加辅食基础上可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及以上

6个月后单一母乳喂养已不能完全满足婴儿生长发育需求, 应当在继续母乳喂养基础上引入其他营养丰富的食物。这一时 期,婴儿进食能力日渐完善,是添加辅食的最佳时机。此外,6个月前后也是婴儿行为发育的关键时期,添加辅食能够帮助婴儿逐步适应不同食物,促进味觉发育,锻炼咀嚼、吞咽和消化功能,培养良好饮食习惯,避免日后挑食和偏食。

过早、过迟添加辅食均会影响婴儿生长发育。在添加辅食的基础上,母乳喂养可持续至2岁及以上,保障婴幼儿获取足够的营养素和能量。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的婴儿,满6个月也要及时添加辅食。

五、添加辅食坚持由少量到多量、由一种到多种,引导婴儿逐步适应

添加辅食应从每日一次开始,尝试在一餐中以辅食替代部分母乳,逐步过渡到以单独一餐辅食替代一次母乳。添加辅食还应当从单一食物开始,每次只添加一种新食物,逐次引入。开始可选择含铁丰富的泥糊状食物,每次喂食1小勺,逐渐加量。父母和养育人要耐心鼓励婴儿尝试新的食物,留意观察婴儿反应。有的婴儿很快接受新的食物,有的则需要多次尝试。

待婴儿2-3日习惯一种新食物口味后,再添加另外一种,逐步刺激味觉发育。引入新食物1-2日内,婴儿若出现皮疹、腹泻、呕吐等轻微不适,应当暂停添加,待症状好转后再次尝试小量喂食。若仍出现不适或症状严重,应当及时就医。

六、6个月至2岁期间逐步增加辅食添加的频次、种类,确保婴幼儿良好生长发育

婴幼儿辅食添加频次、种类不足,将明显影响生长发育,导致贫血、低体重、生长迟缓、智力发育落后等健康问题。6-9个月婴儿,每日需要添加辅食1-2次,哺乳4-5次,辅食与哺乳交替进行。9-12个月婴儿,每日添加辅食增为2至3次,哺乳降为2至3次。1-2岁幼儿鼓励尝试家庭膳食,每日与家庭成员共同进食3餐,期间加餐2次,并继续母乳喂养。

制作辅食的食物包括谷薯类、豆类和坚果类、动物性食物(鱼、禽、肉及内脏)、蛋、含维生素A丰富的蔬果、其他蔬果、奶类及奶制品等7类。添加辅食种类每日应当不少于4种,并且至少要包括一种动物性食物、一种蔬菜和一种谷薯类食物。6-12个月辅食添加对婴儿生长发育尤为重要,要特别注意添加的频次和种类。

七、逐渐调整辅食质地,满足6个月至2岁婴幼儿所需营养素和能量供给

6个月至2岁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营养和能量需求高。这 个阶段婴幼儿胃容量有限,因此辅食质地需要保持足够稠度。与婴幼儿的咀嚼、吞咽能力相适应,婴幼儿的辅食应当从泥糊状逐步过渡到团块状固体食物。婴儿6个月之后添加泥糊状食物,9个月过渡到带小颗粒的稠粥、烂面、肉末、碎菜等,10- 12个月食物应当更稠,并可尝试块状食物。

1岁以后吃软烂饭,2岁左右接近家庭日常饮食。贫困地区或食物供应不够丰富的地区,婴幼儿不能从食物中获得充足营养和微量元素时,应当在医生指导下给予辅食营养补充剂(如营养包)。

八、耐心鼓励婴幼儿进食,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婴幼儿6个月至2岁添加辅食,2-3岁基本独立进食,喂养方式发生变化。从哺乳逐渐过渡到喂食、自主进食、与家人同桌吃饭,这个过程可促进婴幼儿大动作、精细动作的发育,有利于家庭亲子关系建立,促进儿童情感、认知、语言和交流能力发展。父母和养育人要营造快乐、轻松的进食环境,鼓励但不强迫婴幼儿进食。

引导婴幼儿与家人一起就餐,自主进食。关注婴幼儿发出的饥饿和饱足信号,与婴儿面对面充分交流,不以食物作为奖励和惩罚手段。婴幼儿进餐时不观看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每次进餐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最长不超过30分钟。

九、提倡家庭自制食物,控制婴幼儿糖和盐的摄入

鼓励家庭选择新鲜、营养丰富的食材,自制多样化食物,为婴幼儿提供丰富的味觉体验,促进味觉发育。清淡口味有利于婴幼儿感受、接受不同食物的天然味道,降低偏食挑食风险,也有利于控制糖、盐摄入,降低儿童期及成人期发生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1岁以内婴儿辅食应当保持原味,不加盐、糖和调味品。

1岁以后辅食要少盐少糖。2岁后幼儿食用家庭膳食,仍要少盐少糖,避免食用腌制品、熏肉、含糖饮料等高盐高糖和辛辣刺激性食物。2岁以内婴幼儿辅食宜单独制作,保持食物清洁卫生,预防腹泻和其他疾病。婴幼儿进食要有成人看护,不逗笑打闹,防止进食意外。整粒花生、坚果、果冻等食物易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婴幼儿应当避免食用。

十、定期评价婴幼儿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及时获取科学喂养指导

营养评价和健康指导,是儿童健康检查服务的重要内容。1 岁以内婴儿应当在3、6、8和12个月时,1-3岁幼儿在18、24、30和36个月时,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妇幼保健院接受儿童健康检查,评价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喂养行为。

《0~3岁喂养百科全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记录了宝宝每个时期的生长发育的特点、科学喂养方法、日常护理和常见疾病的防治,帮助父母了解婴幼儿喂养的科学知识,解决婴幼儿在发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年轻父母的好帮手。

希望这本书,可以帮助父母更好地养育婴幼儿,培育出健康聪明的下一代。

喜迎新生宝宝

一、准备宝宝房

1、最好单独为宝宝准备一间房

事实上,如果从第一天开始,做妈妈的就让宝宝独自睡一个房间,宝宝就不会因为换房间而哭闹,或者睡不安稳了。相反,如果宝宝出生后,白天在父母房间内的安全座椅上打盹儿,晚上吃完最后一次奶之后又睡在父母的房间,宝宝会觉得总是有人陪着他,所以当他发现自己一个人睡在不熟悉的房间时,就会害怕父母是不是不要他了。

因此,宝宝出生后就应该在宝宝房换尿布和睡觉。当宝宝晚上洗完澡之后,7~10点之间你应该在宝宝房喂完奶,准备让他睡觉。宝宝吃完奶后可以暂时睡在你的房间,这样做的好处是半夜喂奶会比较方便。但一开始就让小宝宝适应他自己的房间其实非常重要,因为他会喜欢待在里面。

当宝宝累了或是情绪兴奋的时候,只要把宝宝带回他自己的房间,他就会很快地安静下来。当宝宝一个半月大时,宝宝也会乐意让父母带着他到自己的房间洗澡或睡觉。

准备婴儿房须注意的问题

①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体温变化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应当选择能使新生儿保持正常体温、耗氧代谢又最低的'环境。宝宝居室的温度应控制在18℃~22℃之间,湿度在50%~60%为佳。

②宝宝居室应选择向阳、通风、干净、安静的房间。宝宝可单独睡一张小床,这样既可减少感染机会,又能使宝宝从小养成独立的生活习惯。寒冷的冬季要注意居室取暖,可采用暖气取暖,也可用热水袋取暖,切忌烫伤宝宝。夏季炎热时,注意室内通风,可使用电风扇或空调。但是电风扇不要直接对着宝宝吹,使用空调时不宜将室内温度弄得太低或开空调的时间过长。

如果室内无新鲜空气流通,易使宝宝患上呼吸道感染。过于干燥的空气易使宝宝呼吸道黏膜变干,抵抗力下降,也可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因此需要注意使室内保持一定湿度。可以在房间内使用空气加湿器,冬季时可在暖气片上放些干净的湿布,夏季时可在地面上洒些清水。

宝宝居室的装修、装饰要简洁、明快,可吊挂一个鲜艳的大彩球或一幅大挂图,以刺激宝宝的视觉,为宝宝以后的识物打基础。但切勿将居室搞得杂乱无章,这会使宝宝的眼睛产生疲劳。不能让宝宝住在刚粉刷或刚油漆过的房间里,以免中毒。宝宝的居室最好不铺地毯,因为地毯不易清洗,易藏污垢,地毯不仅会成为致病源,还可能成为过敏源,另外它也不利于宝宝日后的行走练习。

③要保持室内安静。新生儿刚来到人间,一切都要逐渐适应。他们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一天24小时除吃奶和换洗外,几乎都在睡觉,因此要保持室内安静,不放刺耳的音乐,成人不应大声说话、吵闹,以保证宝宝的睡眠。

④除此之外,宝宝居室应禁止吸烟,避免有呼吸道疾病的人进行探视。

0到3岁的宝宝的身高体重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

宝宝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身高标准

月(年)龄男宝宝身高波动范围(cm)女宝宝身高波动范围(cm)

初生 ~。8~

1个月 ~。2~

2个月 ~。2~

3个月~。9~

4个月~。2~

5个月~。2~

6个月~。0~

7个月~。5~

8个月~。0~

9个月~。3~

10个月~。6~

11个月~。8~

12个月~。0~

15个月~。2~

18个月~。1~

21个月~。8~

24个月 ~。3~

2、5岁~。9~

3岁 ~。8~102

营养补充

身长是头、脊柱和下肢的总和,是反应骨骼,特别是长骨生长的重要标志。当宝宝营养不能满足骨骼生长需要时,身长增长的速度就会减慢。与骨骼生长关系密切的营养素有维生素D、钙和磷。碘和锌不足,也会造成宝宝个子矮小。

学前儿童学习科学始于对周围世界和自身的好奇心,并由此产生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就是教师引导学前儿童主动对周围世界进行探究,逐步形成科学素养的活动。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探讨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信息技术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有效整合探究》

摘 要:近年来,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融入学前教育,为学前儿童的学习和全面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文章以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现状为基础,通过文献法和案例研究法,分析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现状和问题,阐述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优势,并从科学教育活动的准备、实施和巩固三个阶段,对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活动整合的途径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科学教育活动;整合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4-0060-04

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晚,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幼儿园几十年一直沿用的“常识课”才逐渐被“科学教育”所代替。[1]

当前,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利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问题,如教师将科学教育的内涵狭隘化,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干涉不恰当,幼儿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教师身上,缺乏对自己探究过程和结果的关注等。而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活动的整合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现实诉求

学前儿童学习科学始于对周围世界和自身的好奇心,并由此产生对周围事物的探索,[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就是教师引导学前儿童主动对周围世界进行探究,逐步形成科学素养的活动。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对幼儿的一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能够促进幼儿认知、情感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激发学前儿童的好奇心、科学兴趣和对周围世界的积极态度;丰富和积累学前儿童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发展学前儿童的科学技能;培养学前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在实践中,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学前儿童丧失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制约了活动的现实价值实现。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重科学知识的灌输,轻探究兴趣的培养

我国学前幼儿科学教育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使得科学教育很大一部分还停留在常识教育上,教育的目标主要以知识的获得为主,在科学教育活动过程中忽略了实践性和探究性。使科学教育活动变成了向幼儿传输知识的课堂,从而忽视了科学素质的培养,无法激发幼儿对科学教育活动的兴趣,不利于对幼儿好奇心、进取心、耐心、细心、自动自发喜欢创造思考等科学态度、情感的培养。[3]

2.科学活动内容抽象,幼儿理解困难

学前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往往是比较抽象的,不能直观地展现在孩子面前,而学前幼儿的思维是直观形象的。传统的科学教育方法难以将抽象的科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导致幼儿理解困难。教师仅仅依靠自己的讲解和演示,把结果或答案强加给幼儿,活动效果不理想。

3.传统教育理念,禁锢幼儿想象力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中,有一些教师对孩子实行“一刀切”、“大统一”。教师很少对个体进行分析,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学前儿童被培养成遵从教师命令的整体,其创新欲望和想象力遭到扼制,禁锢了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

4.教师主导活动过程,幼儿主体性丧失

科学教育活动应该成为幼儿积极探索的过程,然而,现实是“只见教师主导教,不见幼儿主动学”。孩子的思维总是按照老师的指导走,听老师的讲解,回答老师认为该知道的问题。而亲自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的机会少之又少,在这种环境下,幼儿主体性丧失,很难体会到自由探究的乐趣。

5.活动组织形式单一,无法激起求知欲

学前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如游戏、参观或竞赛。然而,现实状况是科学教育活动只局限于单一的“上课”形式,这种形式大都以集体活动为主,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很少被采用。活动过程中,幼儿始终是被动的,只坐着看和听,无法激起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信息技术应用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优势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中,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是完成教育目标的必要条件。[4]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能够解决以往的教育模式、方法不能满足科学教育活动现实需要的问题。

目前,信息技术与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课程的整合,是当前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当然,想要进行有效整合,首先要充分了解二者整合的价值,要明确整合的效度。[5]

1.信息技术可以集中注意力,培养兴趣

由于学前儿童生理发展的特点,其自制能力较差、无法集中注意力,同时又具有无意注意占主导位置的特点,应在科学教育活动组织过程中,深入把握这些特点,利用具体形象、动感、鲜明新颖的刺激引起学前儿童的注意,培养探究科学活动的兴趣。

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制作出具有动画效果的课件,加上声音的配合,从视觉与听觉上刺激学前儿童感官,激发学前幼儿的学习兴趣。[6]信息技术通过主题鲜明、色彩丰富的画面和图片,吸引集中学前儿童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快乐轻松、主动积极地融入到科学探索活动中,提高了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效率。

2.信息技术可以化抽象为形象,便于理解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科学性的知识,比较生硬难懂,孩子们难以理解和掌握活动中的重点或难点。通过信息技术表现的色彩鲜艳、生动有趣的画面,使抽象、深奥的科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孩子通过观看课件对教育内容的理解更透彻、记忆更深刻。

3.信息技术可以创设丰富情境,利于体验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需要孩子在学习中发现问题,然后进行大胆的假设,但是由于幼儿自身经验的欠缺,局限了幼儿的假设空间。这就需要借力信息技术,创设形象生动的直观情境,有利于学前儿童体验,发挥想象力,继而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假设。

4.信息技术可以发挥学前儿童的主体性

在进行科学教育活动时,不能忽略学前幼儿的主体地位,幼儿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制作的课件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使幼儿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深化了学习兴趣,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从而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信息技术能够让幼儿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它不单单是教师进行解说的工具,也是幼儿认知的帮手。通过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将幼儿学习的被动地位扭转成为自主探究的主体地位。

5.信息技术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起到一个组织、指导和调控的作用。教师在活动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功能,对学前儿童自主、协作、研究学习实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启发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索或独立思考。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探讨论文

03岁婴儿科学教养论文

幼儿的早期 教育 不仅仅是智力教育,教育者应多方面来发展幼儿的早期教育。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早期教育的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每一个幼儿都有权利接受教育,发展自己的潜能,获得人生的良好开端。幼教机构和家庭都要依据《3~6岁 儿童 学习与发展指南》,尊重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客观规律,保护幼儿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渴望学习的天性,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宝贵资源和教育契机,寓教育于生活和游戏之中。制止超前学习、练习,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使每一个幼儿都受到科学优质的保育和教育,获得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和快乐的童年生活。

【关键词】早期教育指南 安全教育 家园共育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0—6岁是人生最重要的启蒙阶段,科学、优质的早期教育对人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对幼儿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将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不同程度发展,是我们所有成人特别是家长和幼儿发展从业者的追求,所以我们首先要了解并思考什么对孩子来说最重要?

不容置疑,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生命,生命的存在是其他的一切存在的前提,而健康作为生命存在的保证也就成为其他各方面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其次是品格,即如何做人,如何生活以及提高生活的质量。其实这些和我们常说的行为习惯养成休戚相关,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良好的生活态度是一个人后继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第三是贡献,即服务于社会。社会服务项目何止是“三百六十行”,了解各行业劳动者对社会的贡献和重要作用,建立良好的荣辱观和服务的意识,成为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四是才能,即才学、才华、才艺、才干。最不足挂齿的是出身、性别、长相、身高……

但是,纵观我们当前的早期教育现象,本末倒置者比比皆是:重喂养轻教养;重认知轻运动;重规范轻道德;重物质给予轻精神抚慰;重近期目标轻长期目标;重智商开发轻情商培养;重知识技能轻社会适应;重外表技能技巧学习轻伦理道德灵魂塑造;重学习结果成功与否轻学习过程快乐与否……

作为幼儿发展的从业者,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的指导幼儿的发展?我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中得到了许多启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就像一枚指南针,给我们对幼儿的早期教育指引了方向。

《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

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教育建议部分针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 方法 。其中让我最有感触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解和认同指南的理念是正确使用《指南》的前提。

教育理念对幼儿教育有重大影响。对待幼儿学习和发展的理念不同,对幼儿学习和发展的理解、态度就会不同,教育方式和指导方法也会不同,给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带来的后果也截然不同。因此,使用《指南》做好幼儿早期教育,必须首先理解和认同《指南》的理念,正确地把握《指南》的标准与教育建议的内涵。

二、《指南》和《纲要》不同。

《纲要》是制定《指南》的依据。它比较宏观地指导和规范着幼教机构的保育和教育。从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角度,指出了应该教什么、各领域中“教”的重点是什么,教师应该做什么、怎样做等。《指南》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角度,明确地反映了幼儿应当知道什么、能够做什么、各领域中“学”的重点是什么、需达到什么基本水平、成人应当给予怎样的支持和帮助等方面,比较微观地指导教师和家长的教育实践。对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提出了比《纲要》更详细的教育标准和建议,它是对《纲要》的细化、具体化,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正确的了解认识了早期教育理论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在教育活动的安排中有“法”可依。

三、《指南》各部分相互渗透具有整体性。

在《指南》中,为了清楚地表述各领域幼儿应该学习与发展的核心指标而将六个领域和每个领域的标准分别列出,但这绝不意味着各领域是彼此分割的。幼儿各个领域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应把《指南》把幼儿各领域的学习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不强调夸大任何一个领域而忽视其他领域的教育。

四、《指南》是幼儿发展的“路标”,而不是简单评价幼儿的“标尺”。

幼儿的发展具有累积效应,行为习惯的养成尤其如此。因此,不应当用突击训练的方法强化幼儿练习,从而达到《指南》的指标。幼儿有自身发展的敏感期,会出现某段时间发展较快,而某段时间发展缓慢的现象,因此,在教育活动中,不宜以统一标准评价幼儿的发展和教育活动的效果。鉴于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不可能也不应当要求所有3~6岁幼儿按照统一的时间达到同样的目标。即使同一个幼儿,其各领域的发展也不一定同步。因此,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幼儿的具体发展状况给予适宜的指导,尊重每一个幼儿的发展速度和进程。帮助每一个幼儿按照自己的速度在其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和进步,避免以盲目的比较或不恰当的评价伤害幼儿。

五、根据环境的不同需要灵活地使用《指南》。

在幼儿园,《指南》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观察了解幼儿的能力。在《指南》的指导下,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了解幼儿,记录有关信息,并运用相关指标分析和评价幼儿发展的状况;以便教师制订适宜的教育活动目标、选择适合幼儿教育活动,灵活地融入到一日生活和各种教育活动中,创设活动区、投放活动材料,依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并评价和 反思 教育活动的效果,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在家庭中,家长可按孩子的年龄,参考《指南》的相应内容,对孩子进行观察,特别是注意那些过去忽视的方面,从孩子的日常表现中,比较全面地了解孩子学习与发展的情况;参考《指南》相应的活动建议,了解关于孩子学习和发展的规律,有意识地利用家庭和社会交往中的各种机会帮助孩子学习;提高家庭的教育水平和效果。

六、强调安全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在拐带、溺水、交通安全等公共事件广为关注的背景下,幼儿安全问题仍是大家的关注重点,希望幼儿能具备最基本的 安全知识 和自我保护能力。比如:3-4岁的孩子要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不在河边和马路边玩耍;要遵守交通规则。在提醒下能注意安全,不做危险的事,不动热水壶,不玩火柴或打火机,不摸电源插座,不攀爬窗户或阳台。在公共场所走失时,能向警察或有关人员说出自己和家长的名字、电话号码等简单信息。

4-5岁的孩子知道在公共场合不远离成人的视线单独活动。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如:小心触电、小心有毒、禁止下河 游泳 、紧急出口。

能遵守安全规则。运动时能主动躲避危险。不允许别人触摸自己的隐私部位。知道简单的求助方式。记住自己家庭的住址、电话号码、父母的姓名和单位,一旦走失时知道向成人求助,并能提供必要信息。遇到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知道要拨打110、120、119 等求救电话。

5 -6 岁的孩子未经大人允许不给陌生人开门。能自觉遵守基本的安全规则和交通规则。运动时能注意安全,不给他人造成危险。知道一些基本的防灾知识。七、强调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不可忽视的作用。《指南》强调“亲切地对待幼儿,关心幼儿,让他感到长辈可亲,可近,可信赖的,家庭和幼儿园是温暖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教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孩子的饮食习惯、作息习惯、行为习惯很大程度上依靠在家养成,因此,《指南》详细指出“为幼儿提供多样化、均衡搭配的食物,保证幼儿每天睡11 ~12 小时,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2小时左右;”“幼儿做错事时要冷静处理,不要斥责打骂,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每天按时睡觉起床,要多喝白开水,不贪喝饮料,不挑食;”“3-4岁连续看电视不超过15 分钟,4 - 5 岁不超过20 分钟,5 -6 岁不超过30 分钟。建议孩子看电视要离电视3米远,建议家长和幼儿一起观看体育比赛或有关体育赛事的电视节目,培养他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生活自理或参加家务劳动自己穿脱衣物、鞋袜、扣纽扣、系鞋带、整理自己的物品,帮助家人打扫卫生、择菜叶,做面食等。”“每天有足够的时间与幼儿交谈,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询问和听取他们对自己事情的意见等;”“幼儿社会性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的言行的榜样作用,避免简单生硬的说教。如在超市购物时,幼儿懂得要排队付款,要使用礼貌用语,学习他人是如何与营业员交流沟通的,对幼儿来说也是一种现鲜活的教育。”因此,幼儿教育中家园合作是必然的,幼儿的成长需要家庭和幼儿园的同步协调,形成教育合力才能真正担负起教育人的责任。学前儿童正是无忧无虑、天真烂漫、享受快乐童年的时候,但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忽视了儿童生理、心理成长的规律或“拔苗助长”或强行灌输。让孩子过早地承担起并不适合他们的重担。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措。岂不知孩子的早期教育有规律可循,如此心急只会适得其反。今天,良好的早期教育的重要问题不是成人对孩子的期望是赢是输,而是如何为孩子们创造更健康的成长环境,使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得到更好地保护。只有真正做到尊敬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特点,才能真正促进儿童健康发展,帮助儿童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 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年4 月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8。

[3] 《刘延东在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2010. 12. 01。

[4] 《渴望学习》(美)芭芭拉? 鲍曼等著,吴亦东、周萍、罗峰、刘红译,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9 月第1版

摘要:本文分析了儿童早期教育的发展,以及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在以后的社会发展当中如何看待早期教育这一社会发展趋势,以期给一些不太了解早期教育的家长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早期教育 重要性 发展趋势

今天,早期教育已经成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的一种重视的表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同时也是教育自身建设、发展的结果。

一、早期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社会的发展,高科技水平的提高,人才的匮乏是早期教育得以发展的社会前提。我国是个具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0―3岁婴儿约有7000多万,是世界上无可置疑的人口大国。我们具有足够的人力,我们如何将第一人口大国转变成为第一人力资源大国,这是个巨大工程,是场深刻的革命,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优化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动员全社会各方力量致力于这项工程。将提高人口素质纳入国家人口计生工作职责范围,建立完善的系统,整合营养、卫生、医疗、心理、教育等多学科的力量,组建跨学科专业团队,做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主要任务来抓。甚至于深入到每个家庭,落实到每个父母肩上,在国家提供的政策论证,科学研究,教育培训等诸多政策、队伍组织的支持和帮助下,才可使此工程落到实处。

全世界人才竞争的激烈,我国飞速发展的速度,人才匮乏的严重,给教育提出了极为严重的课题,加速培养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有超越世界高科技水平的创造性人才。教育责无旁待,是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只有高速、高质量的又多、又快、又好地,源源不断地培养出人才来,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

二、早期教育是孩子生长发育规律的需要

(一)早期教育是开发孩子潜能的最有效的途径

科学证明儿童与生俱来就具有巨大的潜力,应该说每个孩子生下来个个都是天才。那是遗传基因决定的,科学发现,人的基因当精卵子一经结合就决定了孩子大脑的结构,其影响作用占30%――60%,所占比例因人而异,以生理遗传最为明显。它告诉了我们儿童的潜能是客观存在的,开发的空间的巨大的。这不仅为孩子发展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物质前提和发展的可能性,而且还制约着孩子日后发展的方向。

日本学者木村久一曾经提出过儿童的可能能力的递减法则,他说:生来具备一百度可能的能力的儿童,如果从一生下来就给他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就可能成为具备一百度能力的成人。如果从五岁开始教育的话,教育再好,也只能达到具备六十度能力的成人。到十五岁时教育就会剩下四十度。说明教育开始的早晚对开发潜能的巨大影响。

开发的可能性、可发的前景及开发时间早晚为早期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必然。

(二)早期教育是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需要

1.早期教育是开发智力的有效手段

开发智力一个重要条件,必须以知识为载体,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发展孩子的能力,早期教育就成为开发智力的内容和有效手段。

2.早期教育是脑细胞发育和大脑网络形成的必备条件

儿童早期是孩子大脑发育最快,而且最具开发可能性的时期。儿童是一个具有一定潜能积极发展的个体。急待开发。出生后新生儿的脑重量为360克――390克,是成人脑的25%;六个月新生儿脑重为660克――700克,近成人的一半;1岁脑重量为900克;三岁脑重量为1011克,是成人的四分之三;七岁脑重量为1280克接近成人;十三岁脑重量为1350克;成人平均脑重量为1400克。可见,早期教育是大脑发育和促进大脑发达的需要。

3.早期教育是脑神经发展规律的需要

脑神经发育有几个特殊的发展规律,成为孩子生长发育及成熟的天然的驱动力。

第一个“关键期”。关键期是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只要错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这个概念是从奥地利著名的动物学家劳伦兹在研究小动物发育过程中发现的“印刻现象”引入的,“印刻现象”是指小动物在出生后一个短时期,具有很容易生成的一种本能的反应。如追随对象、偏爱对象、对象消失时发出悲鸣等反应。

第二是“敏感期”和“最佳期”,敏感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错过了敏感期或最佳期,则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发展比较缓慢。世界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主张,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有两种内在的动力,引导着孩子努力的达到成熟,这是一种是儿童趋向成熟的冲动力,儿童借助着这种内在的敏感能力,去发展自己对复杂环境的反应能力、适应能力。他对敏感期的解释,为敏感期是在儿童生长阶段中某些时间范围内儿童只对环境的某一项特质专心,所以儿童在这个阶段产生特别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狂热,直到内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会消失,孩子不需要任何理由对某种行为产生强烈的兴趣,不厌其烦的反复、学得快、效果高。在整个人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0-6岁间有许多的敏感期,因此,早期教育的发展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必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

(三)早期教育的实践 经验 证明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真理

卡尔・威特的聪慧,威廉・詹姆斯的睿智等,各国超长孩子都受到世界瞩目。当今世界美国是零岁教育发展最早最快的国家,既有全国性研究机构在理论上探讨和实践上实验观察;又有全国国民的普遍关注和积极实施,成果非常显著。

国际上非常关心人才培养,国际超长儿童基金会,一直在做这项工作,赞助世界各国异与一般能力的儿童,进入世界名牌大学深造,让他们享受最好的教育,使其能够发挥最好的潜能,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早期教育是有理论基础和实践见证的,孩子具备了充分的可能性,只要我们适时、适度、科学、准确、均衡、全面的进行教育和影响。会换来孩子精彩的人生。由此看来,社会的疾呼、孩子生长的急切、教育革命的深入,无疑证明早期教育是重要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是人生不可缺或的,是孩子生长发育的所必须的,是奠定人生基础的基石。

参考文献:

[1]卡尔・威特的教育.关于儿童早期教育.教育.2008.

[2]早期教育与天才.早期教育和天才关系的思考.教育与天才.2009.

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

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教育是以便为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就是在孩子们发展的适当时期,激发他们的先天潜能。下面是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

《0-3岁婴儿的保育与教育》旨在为学习者将来能在幼儿园及亲子园熟练开展婴儿保育和教育工作以及对婴儿家长进行保育和教育指导奠定基础。根据0-3岁婴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0-3岁婴儿保育与教育现状,结合国际上关于0-3岁婴儿保育与教育的新研究。

《0-3岁婴儿的保育与教育》设计了3个教学模块:首先为婴儿身心发展与保育,主要介绍婴儿保育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第二模块为婴儿身心发展与教育,主要介绍婴儿教育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第三模块为婴儿早期教养指导,主要介绍婴儿家长指导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是一门为0~3岁儿童的生存、发展创设有利的环境和物质条件,给予他们精心的照顾和养育,帮助其身体和机能良好的发育,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课程。

在0~3岁儿童教育中应该树立现代的保育观,使保育观念从传统的“保护身体发育”扩展到“促进婴幼儿个性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从“安全保护与卫生”扩展到“实施教育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保健”。

但目前的学前教育工作中“重教轻保”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薄弱之处。因此,学前教育应该体现以儿童为本的专业思想,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做到保育与教育相互渗透。

本书共分八章,首先对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进行了概述;然后分别介绍了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理论基础;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新生儿期的保育与教育;乳儿期的保育与教育;幼儿前期的保育与教育;亲子教育;社区早期教育的发展。

本书每一章都有引导案例、学习目标及章后内容小结,还提供了推荐阅读的参考书籍,相关网站,供教师和学生进一步学习。另外,本书提供了丰富的.知识链接内容,使读者使用本书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

本书由文颐、王萍老师负责统稿。第二、三、四、五、六章由万超负责编写,第一、七、八章由王萍编写。

本书编写时借鉴了很多学者的观点,参阅了大量的文献内容和网络资料,在此深表谢意。

《0~3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专升本)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本课程是一门交叉学科,以学前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卫生保健学等原理为基础,研究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问题,旨在帮助早教专业人员和家长掌握适宜的早教理念和早教方法,促进0~3岁婴幼儿健康、全面发展。

该课程内容结构上不仅注重0~3岁婴幼儿的现实保育问题,也关注其基本的早教问题;在内容形式上突出保教知识专业性和通俗性的统一;在课程适用范围上应兼顾学科系统性和我国国情多样性的统一;在教学设计上突出培养学生在婴幼儿保教工作中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总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本课程不仅能满足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专业教学的需要,也适用于一线托幼机构的在职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而且还能够指导普通家庭日常的婴幼儿保育与教育。本课程4学分,72学时,第三学期开设。

本课程全面、系统地阐述了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基本原理、0~3岁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相应的保育与教育方法、婴幼儿保教机构的运作、集体早教活动的开展、0~3岁婴幼儿家庭早期教育与指导等内容、特殊儿童的早教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和掌握0~3岁婴幼儿保教的基本理论、对象与任务、内容和方法、发展现状与趋势,能够了解0~3岁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相应的保教方法。

能够依据0~3岁婴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地区实际开展集体早教活动;能够正确地面向社区对家长进行早期教育指导;能够掌握典型特殊儿童的主要特征及其教育。在顺承学前教育专业前两学期已开设课程的基础上,本课程的学习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能力培养提供必要地知识储备。

三岁前儿童发展特点:

一、发展的主动性 强烈的生存意识 幼儿从出生就具备有主动生长的内在力量和对生存发展有利的行为。 观察周围一切事物(儿童从出手以来就具有吸收性的心理--蒙特梭利) 不可思议的心智能力 人一生下来就有很多潜能,如果不给予丰富的环境刺激,使这些能力发展出来,就阻碍了其良好的发展。

(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具备自我发展的积极力量,儿童这种与生俱来的“潜在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存在,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潜能发展--蒙特梭利) 儿童智慧的开端始于六种感觉:视、听、嗅、触、尝、操作。 视觉:看,手眼配合。 听觉:听,触及中枢,反应行动。 味觉:尝,酸甜苦辣。

触觉:触摸,越丰富越好。 操作:好奇和好动的孩子喜欢探索,喜欢动手,在不同的活动中享受快乐,在不同的操作中感受到满足,能力得到提高,情绪就能得到满足,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尤其是创造力得到极大的发展。

孩子在一生中的最初几年获得的经验丰富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的大脑的发育,早期教育越丰富大脑的效率越高,其获得的每一份经验都会强化大脑的神经细胞,成为永久的记忆。 凡是主动发展的要求得到满足的孩子,对生活的满意度较高,得意的神情自然流露,发脾气的机会也少。

二、发展的有序性和阶段性 儿童发展极为有序 以运动领域来说: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跑-跳,孩子从出生开始就一步一步的有序的完成。

感觉运动阶段(0--2岁) 反射练习0-1个月 动作重复1-4个月 偶然的目的4-8个月 目的--协调8-10个月 尝试--错误反应10-18个月 学前儿童身心的发展关键期 0-2岁,动作的发展 0-3岁。

口语发展 0-4岁,视听觉的发展 4-5岁,学习书面言语 5-6岁,掌握词汇能力 3-5岁,音乐能力反展 3岁是记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5-6岁掌握数概念的关键 关键期是指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行为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3岁前是孩子学习、掌握各种行为能力的时期)

0-3岁的敏感期及其特征

1、外在的秩序感;场所、顺序、拥有物、习惯、约定。

2、内在的循序感 3、精神大额秩序感(秩序破坏,精神不逊,发脾气)

4、语言的敏感期(听、表达、语言、词、句子)

5、朝向独立的敏感期(独立。自主)

6、感觉器官的敏感期(视听嗅、味、触)

7、筋肉运动协调发展的敏感期(走、爬、)

8、社会化发展的敏感期 在敏感期时应尽量满足孩子的各项发展要求,提供相应的发展条件。使教育的最佳期不能错过。在这个时期,孩子最易接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发展其智力和能力。

婴幼儿科学喂养论文

婴幼儿喂养的实训总结与体会

婴幼儿喂养的实训总结与体会,当人们参加完实训以后,想必都是会有很多的感悟,所以在这个时候人们就会对实训进行一个总结,以此来积累经验,下面是婴幼儿喂养的实训总结与体会。

3-6岁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科学合理的营养膳食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一般来说,营养的核心是“均衡、科学、合理”。通过每日的膳食调配要达到:

一、提供、满足人体生理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素;

二、合理的膳食搭配、烹调加工,让营养物质最大化地消化、吸收、利用;

三、让膳食结构科学、合理,既要避免营养物质的过剩、丢失,又要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对学龄前幼儿来说,摄取营养不仅是为了满足生命活动和机体活动的需要,而且是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根据这一原则,我们积极探讨学龄前幼儿的平衡膳食的制订、烹调及科学合理安排。

儿童健康成长有赖于科学合理的营养膳食,作为幼儿膳食管理人员,我们深感责任重大。通过对3-6岁儿童膳食管理的不断实践和探索,我们对儿童营养的重要性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和理解,也对如何做好幼儿科学合理膳食管理有了更坚定的信心。

孩子的饭菜定时定量供应。吃饭多少孩子说了算,这是极其普遍的现象。结果是孩子要么吃的太少营养不良,要么吃的太多,营养过剩造成肥胖。要规定饮食次数及两餐之间的间隔时间,一般混合食物停留在胃中约4小时左右,故两餐间隔以4小时为宜。让孩子养成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既可保证营养摄入又避免孩子对喜爱食物无控制的暴食,孩子吃“伤”后会产生厌恶,也容易引起挑食。

假如我没坐到这里,也许我还不知道“育婴师”这个职业,更谈不上它对孩子又多重要的价值。在此,我真诚的谢谢XXXX职业学校给了我这个学习的平台,也谢谢参与此活动中的各位老师精彩的讲座,让我学到了许多。

0-3岁是人生中身体和大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特别需要在生理、心里、营养、保健几行为培养诸方面给予科学的指导,而父母和教师的教育观念及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婴儿的生理健康、行为模式、智力发展、人格结构和未来成就。而育婴师的出现就是为了进一步传播科学育婴的理念,传授育婴的科学知识,指导父母和婴儿在充满亲情的氛围中开展游戏活动。

通过培训,让我感悟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育婴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具备“四心”

爱心: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有热情去工作,去指导家长从科学、适度的角度去爱孩子,既不能溺爱,又不能任其发展。

耐心:这是与孩子相处的必备条件。孩子还小,很多心理活动不能表达,要有耐心,通过相应的锻炼,帮助孩子表达。

细心:在与孩子相处中,通过观察孩子的表现来发现问题,比如:进入同一个环境,有的孩子表现自然,而有的孩子则比较敏感,甚至大喊大叫吵着要走。我们要细心地发现并分析原因。

恒心:在研究孩子的培育工作中,吃喝拉撒都要考虑,甚至孩子的大小便就分成十几种,需要望、闻、问,不怕脏、不怕累,找出原因并解决,没有恒心是不行的。

2、学会尊重

这是与人交往的前提。作为育婴师要尊重家长和孩子,还要引导家长尊重孩子。作为育婴师要注意自身形象,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让家长放心。再疲劳也要在孩子和家长面前,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

培训过程中,每一位授课老师都很敬业,他们认真仔细地教学、规范的演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蒋一方医师,他让我学到了很多书上没提及但又真正实用的知识,如:怎样判断宝宝过敏了?

哪些食物是补铁的?哪些水果、蔬菜富含维C;如何自制水果酸奶、素罗宋汤;面条怎样煮更美味等,最重要的是他教会了我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享受生活。

而季老师不但用自己看过的病例来讲授,还充分利用课间的休息时间为大家一一解答疑难问题。她说的一句朴实的话,让人回味:我希望你们在我这里多问一点、多学一点,那是对我讲课最大的奖励,我想这也是我人生旅途中宝贵的财富。

培训临近尾声,我要更努力、认真地复习准备,争取以比较优异的成绩通过资格考试,成为一名优秀的育婴师,为更多的家庭服务,我相信我的工作会为他们提供重要的帮助——克服孩子成长中的所有问题和困难。

时间过的真快,我在吉林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科进修完毕,很感谢医院领导能给我这个难得的机会,在短短的三个月的时间里,在新生儿科护士长及带教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我学到了平时工作没有遇到过得宝贵知识及临床操作。下面我介绍一下我的学习体会。第一天上班,最直接的印象是新生儿室非常忙,

护理人员穿梭在新生儿暖箱间,没有停脚的时候,在我的观察中,在静脉输液和早产儿喂养这两部分是最忙的。新生儿每一个屋都有一个护士带一个助理,由两人共同完成本班的工作,每一个班次、每一个人都必须把事情做完,清清爽爽地交完班,轻轻松松的下班。交接班时,对每一个新生儿逐一进行床头交接班,这绝不是走形式,而是认真地进行。每一个班次都要检查患儿全身皮肤情况、颜色、皮疹、红斑,有无皮肤破溃,是否需要处理。每日输液前护士都要检查留置针是否良好有无回血,有无渗漏,局部皮肤有无红肿。

新生儿病室有良好的消毒隔离措施。进入新生儿病房前,工作人员应更换衣服和鞋。每天都有专门工作人员对患儿用过的暖箱擦拭消毒一次,患儿出箱后给予终末消毒。每个病区都有洗手池和洗手液,每个温箱上都配有免洗手的洗手液,每天医生来查房,首先第一件事是洗手,看完一个患儿去接触另一个患儿时,他们一定会先去洗手,洗手完毕都是用专用的抹手纸进行擦拭。护士就更不用说,做每一项操作前都会洗手,虽然工作很忙碌,他们不会省略洗手这个环节,洗手已经成为每一个人的习惯,因为大家已经深深的体会到,洗手虽然是最廉价的预防院感的措施,但却是最有效的.。

在工作中,我陆续学了早产儿的动脉采血、留置新生儿胃管、新生儿洗胃、蓝光治疗、早产儿科学喂养静脉营养的知识等。例如早产儿动脉采血,首先选血管,新生儿最主要就是桡动脉与肱动脉,很少选用股动脉。因为股动脉虽然粗,但部位不好固定及创伤大,然后用手摸搏动,确定血管的位置,根据患儿的胖瘦确定进针角度,动作要稳、准、快。工作要领是这些,在工作中需要自己实践与琢磨。蓝光治疗虽然简单,但护理工作也很重要,新生儿初次接触光疗箱这一陌生环境,容易哭闹,出汗较多,应及时给宝宝擦干汗液,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受凉,照光期间给宝宝喂些温水。光疗后的新生儿大便多成墨绿色希糊状,注意清洁臀部,防止红臀。光疗结束后,注意保暖。

同时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我深切的感受到了这里的医护人员除了具备良好的知识与技术,在科里还要有人性化的管理,良好的团队协作,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水平,优秀的服务,这也是我学习内容的一部分。他们对于人性化服务不是口头上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做到了实处,真正做到了对患儿的人性化关怀。如果使用CAPA时,会用纱布垫在头部的两侧防止压伤,撕脸上的胶布时,先用石蜡油润滑后再撕,动作非常轻柔。这里的患儿胃管会从口腔插入而不是鼻腔,理由是不想因为胃管而使他们少了一个鼻腔而加重他们的呼吸困难。而对于早产儿来说,环境相对安静,而且说话声音和操作时尽量轻,减少声音的刺激。而且暖箱上有一个罩布,各项治疗集中进行,减少光线和外界的刺激。

护理文书方面,她们的各种护理记录单要求按时间、按要求准确记录,每一项记录单填写完都要签全名。每次新生儿大小便后,都要用秤称,准确计录出入量。对于一些危重新生儿常处于生命垂危的状态,如有心率、血氧饱和度不正常,呼吸暂停,都要做记录,需要进行包括临床观察各种监护仪对生命信息和病情变化的连续监测,将收集到的大量数据按时间顺序记录于新生儿护理记录中,用以了解病情的动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由于大多是早产儿,所以病情变化非常快,记得有一次我和带教老师正在给一个刚入院的新生儿扎静脉留置针,旁边有一个入院很多天了病情也相对稳定的早产儿,突然血氧急剧下降,面色及口唇青紫,我们立刻查找原因,加大氧流量,原来是有痰液堵住了气道,无法呼吸,我们立刻给予吸痰,及时清理了呼吸道分泌物,患儿的面色变的红润了,血氧也恢复正常了,我们也松了一口气。所以在新生儿科每时每刻都不能掉以轻心,要随时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总之通过在二院的学习,使我在技术和思想上有了明显的提高。作为新生儿护士不仅技术高更要有先进的护理理念,来提高人员素质。不仅要有责任心也要有爱心、良心,做好每一项工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避免交叉感染,提高护理质量,做好每个孩子的保护天使。

我想,如果每个人都能把工作当作生活一样的享受,那么工作的动力和热情、真诚都有了,现实环境更需要我们拿出无比的热情干,最后我要再次感谢医院领导给了我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使我有了诸多的体验和感受。对生活,对工作,我有了更多思索,希望它可以渗透到我的思想,为我的人生赋予新意。我将不断的吸取新的思想和技术,永远向前。

婴幼儿如何科学喂养

婴幼儿如何科学喂养,新生儿的到来给一个家庭带来了幸福,同时还是对新手父母的一场考验,要保证孩子身心健康的长大,就必须时刻关注孩子的发育变化,下面来了解一下婴幼儿如何科学喂养?

1、坦然面对问题,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辛辛苦苦做了营养美味的辅食,宝宝并不领情,吃了一口就不吃了;下班后着急忙慌的赶回家给宝宝做饭,发现孩子连吃的欲望都没有。

孩子的口味偏好,饭量大小,对待食物的态度甚至会一周一变,这个时候无论你有多爱孩子,心里还是会难免失望。

发现今天做的土豆泥宝宝很喜欢,第二天再做,他一口都不吃了;前天做胡萝卜,宝宝一口未吃,今天做的都吃完了。面对一个这样完全抓不住饮食喜好的宝宝,你是不是很丧气?很困惑,想要知道孩子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怎么做他才会喜欢吃?

其实你完全不用失望,坦然面对,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喜好,给他选择的权利,自己想要吃什么,吃多少的权利,你需要做的就是每天准备好各种各样营养丰富的辅食就好。因为在添加辅食的初期,孩子还处在对食物的探索期,没有人知道孩子哪天想吃什么,能吃多少。孩子吃的每一口每一餐并非都意义非凡,孩子哪天吃了多少饭并不能决定什么。

2、 培养健康的饮食态度和习惯也很重要

餐桌上我们总是习惯于关注今天孩子吃了多少,吃的是不是有营养,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一些未知的担心,不自觉的涌现出来。除了这些,在餐桌上我们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健康饮食态度,吃绿色健康的食物,学习餐桌的礼仪,教孩子认识更多的食物。

3、坚持原则,守住立场

前面讲到坦然地面对孩子吃饭糟糕的情况,可是现实中往往可能会很难做到坚持原则。比如这一餐孩子没怎么吃,可能会给孩子吃点小零食,或者看会电视,拿个玩具哄一哄,以达到喂养目的,长远来看,这样做毫无意义。

宝宝某一餐没吃,真的影响不大,况且孩子还会喝奶,所以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妈妈要坚持原则,守住立场,不轻易向孩子妥协。

4、确立正确的目标

在这里有一个误区,很多时候有的家长会认为孩子吃的多,吃的有营养就是好,而不管孩子是贿赂诱惑下吃的',还是心甘情愿吃的。从长远目标来看,让孩子心甘情愿地张嘴吃饭才是我们的张极目标。

所以在喂养的路上,要做好越挫越勇的心理准备,不管孩子如何拒绝你提供的食物,不管发生怎样的亲子矛盾,都要不放弃,始终坚持,学会忍耐。不断尝试给孩子提供不同的食材,不同口味的食物。

5、约束自我,给孩子榜样的力量

孩子童时期的习惯很可能饮食未来一生的健康。所以在饮食习惯方面,父母要做好积极正面的引导,用自己的行动和习惯去影响孩子。一个常年喜欢吃垃圾食物的人,是没法养出一个有健康饮食习惯的孩子。所以如果家长自己也没有好的饮食习惯,不妨趁孩子加辅食这个阶段,改掉不好的坏习惯和嗜好,孩子一起前进。

1、喂母乳的婴儿,出生后2~3个月就可吃菜水、果水;4~五个月可吃小量煮鸡蛋黄、小米汤,也可小量吃些鱼油、维他命C等;6~七个月可吃些软粥、软面片;8~9个月可吃素菜、骨头汤、水豆腐、蛋羹;10~12个月可软饭男、馍馍曲奇饼干等。

2、每一次最好是加吃一种食材,吃习惯再加第2种,每一次喂量从少渐多,但不必过多。

3、喂辅助食材。最好是在喂奶之前,这时候婴儿肚子里是空的,容易接受食材,也便于消化吸收。

4、留意小儿消化吸收状况,如消化不好,辅助食材应减药或中止。

5、喂奶期内妈妈要留意营养成分,便于让奶水充裕。婴儿妈妈能够多吃些新鲜水果、豆、蛋、肉类食品等食材,不能挑食。

6、乳妈要常常维持乳房环境卫生,勤清洗,勤换衣服,喂奶前要洗乳头。

7、喂奶频次,一般隔3~4钟头喂1次,晚间最好是不喂。每一次喂奶二十分钟,体弱多病的婴儿喂奶时间可稍长一些,但不必超出三十分钟。

8、每一次喂奶后,将小儿放到肩上,轻轻地敲打婴儿背脊,使吞下去的气体从肚子里排出去,以防呕奶。

9、大白天每喂2次奶的正中间喂1次水,但不必太多。每日给婴儿喂水时,可加小量食用盐。

10、 婴儿3个月后,应有目的地让婴儿培养进食习惯性,为断奶奠定基础。婴儿满岁时要断奶,最晚不超过1岁半。假如断奶过迟,奶水较稀,不可以达到婴儿生长发育的必须,非常容易产生缺乏营养或缺铁性贫血。断奶最好是在秋天或春天。采用慢慢降低喂奶频次,以辅助食品类替代奶水的方法断奶。

婴儿正确的喂养方法分为以下几点:

1、喂养时间间隔的不同。根据每个婴儿的作息时间、玩耍时间、哭闹时间等等来区分,每个婴儿的喂养时间间隔也是不同,有的婴儿要间隔180分钟喂养,有的婴儿要间隔240分钟喂养,按照这个间隔时间不同的情况,可以规定一个具体喂养时间间隔的标准,为每隔3个小时进行喂养一次奶,保证婴儿的正常的生理需求,但是也要因婴儿所需为宜。

2、如果母亲乳汁不能满足婴儿的所需,那么就要配合加入奶粉,奶粉的喂养时间也是按照母乳喂养时间间隔来进行,保证婴儿一个营养消化吸收,而且对宝宝喂养奶粉一定要适量,不能过多,以免因为消化不良造成宝宝拉稀情况的发生。

3、喂奶的姿势也要注意,喂奶的姿势是正确喂养宝宝的重要保证,姿势一般为宝宝在母亲的怀抱里倾斜45度角来吃奶,并尽量让宝宝将乳头全部含在嘴里,这样避免进空气的现象。

以上三种是婴儿正确喂养的主要方法,当然还包括其他一些注意事项,比如在宝宝喝完奶后,要保证宝宝不呛奶,竖起宝宝的身体,拍拍他的后背,这样喝的奶不容易呛出来等等,另外就是妈妈因种种原因不能喂养宝宝的,可以采取人工喂养的方法进行。

婴幼儿喂养总结与体会

婴幼儿喂养总结与体会,孩子在出生之后要注意宝宝的喂养,科学合理的喂养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喂养婴儿,婴儿才能生长发育的好,下面分享婴幼儿喂养总结与体会。

转眼间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已圆满结束.一个学期以来,有辛苦的付出,也有甜蜜的收获,我尽心尽责,投入于工作中,在工作中不断实践、总结、更新,力求做到最好。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我与孩子们的感情也日益深厚,看到孩子们开心的笑容,我感到了莫大的快乐。以下是本人这个学年的工作总结:

一、政治思想方面

认真学习《新纲要》的指导思想,贯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积极参加园内组织的各项政治业务学习,认真记笔记,会后总结学习体会,努力提高自身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工作中我团结同志,热爱集体,服从分配,对班级工作认真负责,在工作中努力求真、求实、求新。以积极热情的心态去完成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积极要求进步。爱岗敬业,做到耐心、爱心、公平、尊重的对待每一个孩子。

二、教育教学方面

我从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园内工作计划,精心安排好每周计划活动内容,认真组织好每个环节活动。在活动中,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习,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获得全面、和谐发展的同时也得到个性的发展。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坚持的努力方向。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积极想园长和老教师请教。

在开展区域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发展需要投放活动材料,根据教学活动进展需要设计了一些与教学活动有关的区域活动材料,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投放,并及时增减活动材料。引导幼儿积极认真参与区域活动,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针对幼儿个别差异,兴趣、能力投放了不同难度的活动材料。

本学期我们加强了幼儿阅读、写字、讲故事、算算式等各方面的培养,提前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充分利用了餐前、离园前这段时间,组织幼儿早期阅读、识字游戏、练习写数字、做算术题等活动。利用多种形式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常规工作方面

从日常生活抓起,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为了更好的迎接一级园验收,我严格遵守幼儿园的卫生制度,配合保育老师严抓幼儿的卫生情况,教育幼儿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头、勤更换衣物和袜子等。提醒幼儿多喝水,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由于甲流疫情严峻,无论在进行活动时或是休息时,我都密切留意幼儿的身体状况,经常检查幼儿是否有发烧状况或其他不舒服的状况。另外,针对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非常宠爱,什么事情都包办代替,养成了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针对这些情况,我通过晨间谈话、小故事进行有目的、有针对的教育,培养幼儿团结友爱、诚实勇敢、知错就改、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等良好的品质。一个学期以来,孩子们都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进餐习惯、卫生习惯、身体素质逐步上升。

四、安全教育方面

严抓幼儿的安全问题,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增进幼儿的安全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经常检查班上的环境有否存在安全隐患,比如桌子上的一些钉子等,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清除。每次出外活动前,先观察四周围的环境是否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如果有便及时清除,然后再带领幼儿进行活动。本学期我班未发生安全事故。

20xx年10月2日港湾小学一年(3)班在黄埔公园组织亲子活动,活动主题是:为了增进孩子之间的友情以及相互帮助,团结等方面的教育,还有家长们之间及与老师的互相了解。

在张老师及几位家长的精心组织下,班里的同学都踊跃报名参加。这次活动里张老师付出了个人时间来陪孩子们及家长,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火车过桥、扔小老鼠、丢手娟、围绕公园跑一圈等等。其中的丢手娟特别精彩,游戏规则是谁被抓住,就要唱歌或讲故事等,在这个游戏过程中被抓住的小朋友有表演唱歌,也有讲故事的,看着小朋友认真表演的样子,真的好开心。

亲子活动不同于春游或秋游。不是单纯的小朋友之间的交流,是家长及老师之间相互交流、了解的平台。感谢谢老师组织了这样的活动,让我们家长可以交流育儿心得,让小朋友可以尽情的撒欢。看到孩子们那么开心,家长们也很开心,从这次的活动中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都收获不少。希望多些开展这样的.活动,作为家长我们将义无反顾地全力支持。这次活动中还有不少家长也帮了不少的忙,像翰林的妈妈呀等,在此由衷感谢那些家长及老师。活动结束后还来个大合影,给大家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似乎是农夫的写照,但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幼儿园生活,使我深刻的体会到幼儿园教师的真实写照,那便是“日出而作,日落而不息”,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让我明白自我职责的重大,或许很多人不理解,觉得幼儿园教师有什么呀,整天哄着孩子玩就行了,有必要把自我搞得那么累吗试想想说这些话的人,如果把你的孩子交给一个不负职责,一无是处的教师,你高兴吗你愿意吗相信你会毫不犹豫地告诉我:当然不愿意。

我想,这或许就是幼儿园教师为什么那么忙的原因了吧,为了孩子我们每一天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充实自我,深知:“教师要给孩子一杯水,首先自我要储存一桶水”的道理,有人以往问我:你们既然那么累,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这份职业呢我说:那是因为我们爱孩子,喜欢孩子,异常是看着自我教育培养出来的,从一个什么不懂,咿呀学语的孩子,经过自我的教育,变成一个具有良好习惯的好孩子,相信这时候的教师,心里别提有多么的自豪,那些苦啊,累啊,在这个时候都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所以,即使自我平常有烦躁,发牢骚的时候,可是看着孩子们一个个天真的笑脸,顿时所有的烦恼已抛之脑后,使自我更加有信心把这份值得骄傲的工作给做下去,甚至要做得更好。

所有的幼儿园教师,加油吧!

婴幼儿科学喂养的论文

婴幼儿如何科学喂养

婴幼儿如何科学喂养,新生儿的到来给一个家庭带来了幸福,同时还是对新手父母的一场考验,要保证孩子身心健康的长大,就必须时刻关注孩子的发育变化,下面来了解一下婴幼儿如何科学喂养?

1、坦然面对问题,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辛辛苦苦做了营养美味的辅食,宝宝并不领情,吃了一口就不吃了;下班后着急忙慌的赶回家给宝宝做饭,发现孩子连吃的欲望都没有。

孩子的口味偏好,饭量大小,对待食物的态度甚至会一周一变,这个时候无论你有多爱孩子,心里还是会难免失望。

发现今天做的土豆泥宝宝很喜欢,第二天再做,他一口都不吃了;前天做胡萝卜,宝宝一口未吃,今天做的都吃完了。面对一个这样完全抓不住饮食喜好的宝宝,你是不是很丧气?很困惑,想要知道孩子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怎么做他才会喜欢吃?

其实你完全不用失望,坦然面对,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喜好,给他选择的权利,自己想要吃什么,吃多少的权利,你需要做的就是每天准备好各种各样营养丰富的辅食就好。因为在添加辅食的初期,孩子还处在对食物的探索期,没有人知道孩子哪天想吃什么,能吃多少。孩子吃的每一口每一餐并非都意义非凡,孩子哪天吃了多少饭并不能决定什么。

2、 培养健康的饮食态度和习惯也很重要

餐桌上我们总是习惯于关注今天孩子吃了多少,吃的是不是有营养,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一些未知的担心,不自觉的涌现出来。除了这些,在餐桌上我们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健康饮食态度,吃绿色健康的食物,学习餐桌的礼仪,教孩子认识更多的食物。

3、坚持原则,守住立场

前面讲到坦然地面对孩子吃饭糟糕的情况,可是现实中往往可能会很难做到坚持原则。比如这一餐孩子没怎么吃,可能会给孩子吃点小零食,或者看会电视,拿个玩具哄一哄,以达到喂养目的,长远来看,这样做毫无意义。

宝宝某一餐没吃,真的影响不大,况且孩子还会喝奶,所以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妈妈要坚持原则,守住立场,不轻易向孩子妥协。

4、确立正确的目标

在这里有一个误区,很多时候有的家长会认为孩子吃的多,吃的有营养就是好,而不管孩子是贿赂诱惑下吃的',还是心甘情愿吃的。从长远目标来看,让孩子心甘情愿地张嘴吃饭才是我们的张极目标。

所以在喂养的路上,要做好越挫越勇的心理准备,不管孩子如何拒绝你提供的食物,不管发生怎样的亲子矛盾,都要不放弃,始终坚持,学会忍耐。不断尝试给孩子提供不同的食材,不同口味的食物。

5、约束自我,给孩子榜样的力量

孩子童时期的习惯很可能饮食未来一生的健康。所以在饮食习惯方面,父母要做好积极正面的引导,用自己的行动和习惯去影响孩子。一个常年喜欢吃垃圾食物的人,是没法养出一个有健康饮食习惯的孩子。所以如果家长自己也没有好的饮食习惯,不妨趁孩子加辅食这个阶段,改掉不好的坏习惯和嗜好,孩子一起前进。

1、喂母乳的婴儿,出生后2~3个月就可吃菜水、果水;4~五个月可吃小量煮鸡蛋黄、小米汤,也可小量吃些鱼油、维他命C等;6~七个月可吃些软粥、软面片;8~9个月可吃素菜、骨头汤、水豆腐、蛋羹;10~12个月可软饭男、馍馍曲奇饼干等。

2、每一次最好是加吃一种食材,吃习惯再加第2种,每一次喂量从少渐多,但不必过多。

3、喂辅助食材。最好是在喂奶之前,这时候婴儿肚子里是空的,容易接受食材,也便于消化吸收。

4、留意小儿消化吸收状况,如消化不好,辅助食材应减药或中止。

5、喂奶期内妈妈要留意营养成分,便于让奶水充裕。婴儿妈妈能够多吃些新鲜水果、豆、蛋、肉类食品等食材,不能挑食。

6、乳妈要常常维持乳房环境卫生,勤清洗,勤换衣服,喂奶前要洗乳头。

7、喂奶频次,一般隔3~4钟头喂1次,晚间最好是不喂。每一次喂奶二十分钟,体弱多病的婴儿喂奶时间可稍长一些,但不必超出三十分钟。

8、每一次喂奶后,将小儿放到肩上,轻轻地敲打婴儿背脊,使吞下去的气体从肚子里排出去,以防呕奶。

9、大白天每喂2次奶的正中间喂1次水,但不必太多。每日给婴儿喂水时,可加小量食用盐。

10、 婴儿3个月后,应有目的地让婴儿培养进食习惯性,为断奶奠定基础。婴儿满岁时要断奶,最晚不超过1岁半。假如断奶过迟,奶水较稀,不可以达到婴儿生长发育的必须,非常容易产生缺乏营养或缺铁性贫血。断奶最好是在秋天或春天。采用慢慢降低喂奶频次,以辅助食品类替代奶水的方法断奶。

婴儿正确的喂养方法分为以下几点:

1、喂养时间间隔的不同。根据每个婴儿的作息时间、玩耍时间、哭闹时间等等来区分,每个婴儿的喂养时间间隔也是不同,有的婴儿要间隔180分钟喂养,有的婴儿要间隔240分钟喂养,按照这个间隔时间不同的情况,可以规定一个具体喂养时间间隔的标准,为每隔3个小时进行喂养一次奶,保证婴儿的正常的生理需求,但是也要因婴儿所需为宜。

2、如果母亲乳汁不能满足婴儿的所需,那么就要配合加入奶粉,奶粉的喂养时间也是按照母乳喂养时间间隔来进行,保证婴儿一个营养消化吸收,而且对宝宝喂养奶粉一定要适量,不能过多,以免因为消化不良造成宝宝拉稀情况的发生。

3、喂奶的姿势也要注意,喂奶的姿势是正确喂养宝宝的重要保证,姿势一般为宝宝在母亲的怀抱里倾斜45度角来吃奶,并尽量让宝宝将乳头全部含在嘴里,这样避免进空气的现象。

以上三种是婴儿正确喂养的主要方法,当然还包括其他一些注意事项,比如在宝宝喝完奶后,要保证宝宝不呛奶,竖起宝宝的身体,拍拍他的后背,这样喝的奶不容易呛出来等等,另外就是妈妈因种种原因不能喂养宝宝的,可以采取人工喂养的方法进行。

3-6岁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科学合理的营养膳食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一般来说,营养的核心是“均衡、科学、合理”。通过每日的膳食调配要达到:

一、提供、满足人体生理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素;

二、合理的膳食搭配、烹调加工,让营养物质最大化地消化、吸收、利用;

三、让膳食结构科学、合理,既要避免营养物质的过剩、丢失,又要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对学龄前幼儿来说,摄取营养不仅是为了满足生命活动和机体活动的需要,而且是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根据这一原则,我们积极探讨学龄前幼儿的平衡膳食的制订、烹调及科学合理安排。

儿童健康成长有赖于科学合理的营养膳食,作为幼儿膳食管理人员,我们深感责任重大。通过对3-6岁儿童膳食管理的不断实践和探索,我们对儿童营养的重要性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和理解,也对如何做好幼儿科学合理膳食管理有了更坚定的信心。

孩子的饭菜定时定量供应。吃饭多少孩子说了算,这是极其普遍的现象。结果是孩子要么吃的太少营养不良,要么吃的太多,营养过剩造成肥胖。要规定饮食次数及两餐之间的间隔时间,一般混合食物停留在胃中约4小时左右,故两餐间隔以4小时为宜。让孩子养成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既可保证营养摄入又避免孩子对喜爱食物无控制的暴食,孩子吃“伤”后会产生厌恶,也容易引起挑食。

3-6岁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科学合理的营养膳食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一般来说,营养的核心是“均衡、科学、合理”。通过每日的膳食调配要达到:一、提供、满足人体生理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素;二、合理的膳食搭配、烹调加工,让营养物质最大化地消化、吸收、利用;三、让膳食结构科学、合理,既要避免营养物质的过剩、丢失,又要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对学龄前幼儿来说,摄取营养不仅是为了满足生命活动和机体活动的需要,而且是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根据这一原则,我们积极探讨学龄前幼儿的平衡膳食的制订、烹调及科学合理安排,通过不断的摸索和总结,积累了一些经验。一、制订科学、合理,符合幼儿生长发育需求的营养食谱。1.严格营养配比,确保幼儿获得科学的营养。制定科学合理的幼儿食谱,首先是要讲究营养平衡。广义的营养平衡是指食物量的平衡和营养物质平衡两个方面。食物量平衡即每天要按不同比重安排好八大类食物;营养平衡即每天的膳食中六种营养素的含量比例搭配要恰当,才能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幼儿每天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为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水、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学龄前期较婴儿期生长速度相对缓慢,但仍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因此单位体重的能量需要营养素的需要量仍要高于成人。 要制定营养平衡的食谱,合理调整幼儿的进食量,应根据3-6岁幼儿每日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进行食前的营养预算和食后的营养核算,再结合季节特点,选择八大类食物,安排好由于幼儿的偏食习惯容易导致缺乏的四种营养素(维生素A、胡萝卜素、钙和核黄素)含量丰富的食物,订出“三餐两点”的幼儿带量食谱。热量分配必须符合早餐30%,午餐40%,晚餐30%的比例要求,干稀、荤素、粗细、甜咸搭配要合理,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谷类食物与动物性食品搭配时,以谷类为主,动物性食品为辅。足量的各类食物所含碳水化合物必须可提供幼儿一日热量的55%,脂肪提供每日热量的30%,蛋白质提供每日热量的15%。每日摄入的优质蛋白应占总蛋白质供给量的2/3-1/2,而且要求动物性食品所含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比较齐全,如此搭配才能满足幼儿脑、体活动对热能和生长发育对蛋白质的需要。这样制定的食谱既保证了幼儿每日膳食中有充足、平衡的营养,保持了我国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能量来源以粮食为主的基本特点,又能保证各种营养素的质量。2.膳食组成多样化,保证营养物质全面、均衡。任何一种或多种食物都不可能全面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只有将不同的食物合理调配,组成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才能使幼儿获得全面、平衡的营养。为此,我们在食物的花色品种和营养搭配上格外下功夫。(1)米面搭配——米饭和面食的搭配,粥与面点的搭配,从多种组合上保证了幼儿碳水化合物的摄入。(2)粗细搭配——粗细粮合理搭配,如山芋、玉米、南瓜、血糯米、燕麦和大米的合理搭配,不但有营养互补作用,更重要的是粗粮所含纤维素较粗糙 ,能刺激肠蠕动,减少慢性便秘,促进幼儿的成长和发育。(3)干湿搭配——米饭与汤组合,粥与包子、馒头的搭配,牛奶与餐点的组合,以提高幼儿营养的吸收率,增加水分而达到补充营养的作用。(4)咸甜搭配——干湿甜点心与湿干咸点心搭配,以控制食用糖和盐的过量摄入,使幼儿能每天均衡地食用糖和盐。(5)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搭配——动物类食品(鱼、肉、虾、鸡鸭、蛋等)与豆制品(豆腐、香干、百叶、黄豆、赤豆等)食品搭配,重视植物蛋白的摄入,从而保证幼儿获得优质蛋白质和提高了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及生理价值。(6)深色蔬菜与浅色蔬菜和水果搭配——深色蔬菜为绿叶菜(青菜、菠菜等)和深颜色的菜(胡萝卜、黄瓜),它们所含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一般比浅色菜和水果高。浅色菜包括根茎菜(土豆、白萝卜等)和黄叶菜(卷心菜、黄芽菜等)。水果中的芦柑和甜橙的维生素C高于蔬菜。它们之间合理搭配,餐后或餐前一小时供应适量的水果,可以保证和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摄入及利用率。3.根据幼儿生长发育规律,结合季节气候变化,力求及时获取更有价值的的营养素。(1)春季天气回暖,万物生发,是幼儿生长特快的时候,应及时供给幼儿富含钙质的食品和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2)夏季暑热挟湿,容易食欲不振,是幼儿消耗体能最多的季节。我们安排幼儿多吃清淡、消暑的食品,如瓜果、水产品、鸭、鱼、瘦肉、红绿豆,鲜果汁等,冷饮适量,碳酸饮料不喝为好。(3)秋季万物收敛,温差寒凉,应提供幼儿进食有营养而且性平和的食物,比如萝卜、梨、银耳、芝麻、秋藕、绿叶菜等,不要多食生冷寒凉食物。(4)冬季天气寒冷,幼儿一方面要储存热能抵抗寒冷,另一方面提供日益生长的需要,我们及时供给幼儿热量高的食品,选择能增强肌体抵抗力的食品,并且每天为幼儿提供具有抗寒防病毒、防感冒效果的保健营养汤水。我们掌握了以上原则,就能为幼儿提供适合的营养食谱,提供幼儿各时期的必需的营养,更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二、组织炊事人员精心合理烹调,促进营养素的全面吸收。1.根据幼儿的年龄和生理特点,合理安排菜肴的切配和口味。在加工和烹调幼儿食品时,首先要注意与其消化机能相适应。在切配食物的环节上把好关,3岁左右的幼儿食物应当细、软、碎、烂,以小丝、小丁、小片、无骨、无刺的食品为宜;4-6岁的幼儿以较大的块、丁、片,逐步过渡到接近成人的膳食,这样就有利于各年龄幼儿咀嚼能力的培养,又可达到利于幼儿消化的目的。食物的烹调还应做到味道可口,色香味俱佳。根据多年实践的积累,我们认为幼儿调味的原则是:少盐、低糖、弱酸、无刺激、少油量的调味方式比较适合。不宜使用味精、色素、糖精等调味品。因此,在制作幼儿膳食时,我们采用一些口味清淡的调味方法,如芙蓉虾仁,要求菜肴清淡、细腻、鲜美。同时还利用各种调味品来烹调出适合幼儿口味的各式菜肴:如干烧鲳鱼,在烹调时用蕃茄酱调制出红油,与酒酿组成咸中带甜,甜酸适中的口味,既有成人菜的色彩,又有幼儿菜的口味,成了幼儿喜欢的特色菜。2.烹调时注意减少营养素的损失。培训炊事员严格掌握洗、切、配、烫、烹、调、炒等各道加工工序的正确操作方法,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减少因为操作不当造成的营养素的流失和破坏。比如动物类原料切丝比切块更好,猪肉切成丝,旺火急炒,其维生素B1、B2的损失度分别为13%、21%,而切成块用火炖,其损失度分别为65%、41%。又比如煮豆、烧肉时加盐太早,可使原料中的蛋白质凝结过早,不易吸水膨胀而碎烂;用来制汤的原料加盐过早,则可因蛋白质的凝结过早而不能溶于汤中,影响汤汁的浓度。三、恰当安排进餐时间,组织幼儿合理进餐。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胃容量较小(350-400毫升),胃肠道排空较快(3-4小时),加之幼儿活泼好动,易饥饿,并且按每公斤体重计,其对营养素的需要量高于成人,所以适宜少量多餐的膳食制度。我们采取的是三餐两点制,各次间隔3-4小时。每次进餐时间15-30分钟,餐后休息小时再开始学习和体力活动。四、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科学健康地进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孩子的挑食和偏食行为很容易导致某些微量营养素的摄入不足,严重时还会出现营养缺乏病,从而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孩子出现挑食、偏食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几点:(1)受大人饮食行为的影响。(2)孩子的口味比较挑剔。(3)饭前吃零食影响进餐时的食欲。(4)饭前或吃饭时喝过多的果汁和含糖饮料。针对这些原因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营造良好的就餐氛围,进行适时的餐前教育。教师教育孩子吃饭时要安静,不吵闹,使幼儿进餐能集中精力。告诉孩子食物有营养,好好吃饭才能长高个不生病等等,激发孩子的进食欲望。也可以在饭前让幼儿看一些有趣的画报,听一些有趣的笑话,做一些游戏,以保持愉快的情绪,在良好的情绪下进餐,能提高摄食中枢的兴奋性,使胃肠消化液分泌增多,蠕动增强,促进食欲。2、尊重孩子的自尊,开展正确的心理诱导。吃饭时,不要指责、训斥或者打骂孩子,要紧行正确的心理诱导,让孩子自觉自愿地愉快进食。初次接触某种食物时,我们可给食物适当评价,如,真好吃的胡萝卜,好看的青菜等,成人的正确评价可起“导向”作用。在孩子食欲不振时少吃一顿并无多大妨碍,反而可借此让已疲劳的消化腺有休整的机会,对儿童消化功能恢复有益。家长强迫孩子多吃,并严厉训斥,非吃不可,这对孩子的机体和个性都是一种可怕的压制,使孩子认为进食是极不愉快的事,逐渐对进食反感。3、在花色品种上下功夫,激发孩子的食欲。色、香、味、形俱佳的食物可以引起食物中枢兴奋,产生食欲,在烹调上应该经常变换花色品种,制作出儿童食品的特点。比如说把豆沙包做成小刺猬的形状,把点心做成小梅花或者小树叶的样子,都能引起幼儿的关注和喜爱。色泽搭配鲜明的食物也能够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进食欲望。4、合理安排幼儿作息,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吃饭要定时,不要无节制地吃零食,晚上早睡。适当的活动量能促进新陈代谢,但活动量也不宜过大,特别是饭前不能玩得太高兴,以免过度疲劳或一时安静不下来而影响食欲。培养孩子饭前洗手,不将食物放在桌上,正确使用餐具,进餐时要细嚼慢咽,杜绝边吃边玩的想象。儿童健康成长有赖于科学合理的营养膳食,作为幼儿膳食管理人员,我们深感责任重大。通过对3-6岁儿童膳食管理的不断实践和探索,我们对儿童营养的重要性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和理解,也对如何做好幼儿科学合理膳食管理有了更坚定的信心。只有遵循幼儿生理特点和学龄前儿童各种营养素的需求,制订均衡合理的四季营养食谱,加强适合幼儿口味的营养烹调技能,丰富幼儿的膳食花色品种,开展正确的心理诱导,教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真正使每一个幼儿全面合理地摄入足够的营养素,才能使每一个幼儿体格发育良好,健康茁壮成长。中国有机农业网

  • 索引序列
  • 03岁婴幼儿科学喂养论文
  • 03岁幼儿科学喂养论文
  • 03岁婴儿科学教养论文
  • 婴幼儿科学喂养论文
  • 婴幼儿科学喂养的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