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论文流行病与卫生统计

论文流行病与卫生统计

发布时间:

论文流行病与卫生统计

这个属于预防医学范畴,流行病学内容很广,有疾病预防,有病因学研究,从卫生政策制定到分子学研究都有。。。。卫生统计实际上是一个工具,特别对于医学研究作用极大,医学论文的水平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它。 流行病和卫生统计关系密切,绝大多数流行病研究都要用得上卫生统计,因为流行病学是群体的,概率的,对比的研究~~ 我是流行病学的研一学生,这些回答。

我是哈尔滨医科大学的研究生,我的经验是写作要注意各种类型文章的写作手法,最好是经常写一写。我作文是背了几个模板的,因为我的英语基础不太好。我建议是最好不要背模板,尤其是对英语好的同学,不过背几个模板以防万一也是可以的。

随着社会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每年报考哈尔滨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的人数呈现阶梯式上涨,随之而来的是通过率急速下降。在这些考研失败的考生当中,有些考生是因为不用功而失败,还有一些考生是因为选择错误而失败。每年都有这样一批考生,非常用功学习,平时模拟成绩也非常好,但比较终还是落榜。下面为大家分享一下经验。

流行病学与统计 医学统计学:根据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数据收集、表达和分析的一门应用各学科。 医学统计的主要内容: 研究对象:医学数据 统计设计:调查设计和实验设计 统计描述:率、均数 统计推断:对统计指标的差别和关联性进行分析和推断 医学统计资料的类型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包括: 1. 研究设计 2. 收集资料:来源:经常性资料【医疗卫生工作记录(病历、医学检查记录、出生死亡报表等)健康检查记录】;一时性资料【专题调查或实验研究】。要求:完整、正确和及时;足够数量;代表性和可比性 3. 整理资料:原始数据的检查与核对:常规检查;取值范围检错;逻辑检错 数据的分组设计和归纳汇总。4. 分析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区间估计、假设检验)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包括: A .实验和调查 B.统计设计 C.收集资料 D.整理资料 E.分析资料 统计工作中,分析资料指的是: A .统计设计 B.收集资料 C.整理资料 D.统计描述 E.统计推断 总体: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部分观察单位变量值的集合。 参数:指总体指标。如总体均数μ,总体标准差σ,总体率π。 统计量:指样本指标。如样本均数 ,样本标准差S ,样本率p 。 误差:指实际值与真实值之差。分为随机误差(随机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非随机误差(主要是系统误差) 概率是对总体而言。是某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常用符号P 表示。取值范围0~1。 在统计学中,误差的种类有 A .标准误差 B.计算误差 C .系统误差√ D .随机测量误差√ E .抽样误差√ 统计学上的误差主要有 A. 系统误差 B.标准误差 C.随机测量误差 D.抽样误差 E.计算错误误差 算术均数: 简称均数,用于描述对称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 描述正态分布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是 A. 百分位数 B.中位数 C.算术均数 D.几何均数 描述正态分布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是 A. 中位数 B.几何均数 C.算术平均数 D.标准差 有9名健康成人的空腹胆固醇测定值(mmol/L)为,,,,,,,,。求算术均数。 有7份血清的抗体效价分别为1:2, 1:4, 1:8, 1:16, 1:32, 1:64, 1:128,求平均抗体效价。 n 5. 61+3. 96+3. 67+4. 99+4. 24+5. 06+5. 20+4. 79+5. 93= 9 43. 45= 9 =4. 83(m m ol /L ) X = G =lg -1( 血清抗体平均效价为1:16 注意:变量值中不能有0;不能同时出现负数和正数;若全为负数,计算时先把符号去掉计算 中位数(median, M):可用于任何分布的计量资料 有7名正常人的血压(舒张压)测定值(mmHg )为:72,75,76,77,81,82,86,87求中位数。 M =(77+81)/2=79 一组从小到大排列的定量变量,位次居中的指标是 A .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百分位数 描述离散趋势的指标是 A. 标准差 B.中位数 C. 几何均数 D.算术均数 n lg 2+lg 4+lg 8+lg 16+lg 32+lg 64+lg 128 =lg -1() 7 =lg -1(1. 204) =16 lg X ) 方差(variance )与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表示数据的平均离散情况,常用于描述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的离散程度。 某地20岁男子160人 某地不同年龄女童身高(cm )的变异程度 统计表的基本结构与要求:标题、标目、线条、数字4部分组成。表中数字区不插入文字,不列备注项。必须说明者表“*”号等,在表下方说明。 统计表的基本结构为 A .标题、横标目、纵标目、线条 B.标题、横标目、纵标目、数字 C .标题、横标目、纵标目、备注 D.标题、标目、线条、数字 统计表的基本构成有 A .标题 B.横标目 C.纵标目 D .线条 E.数字 统计表内不列的项是 A. 标目 B. 线条 C.数字 D.备注 制图的基本要求 (1)根据资料的性质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图形。 (2)基本结构:标题、标目、刻度、图例4部分组成。 标题:一般放在图的下方,左侧加图号 标目:分为横标目和纵标目,分别表示横轴和纵轴数字刻度的意义 刻度: 图例:说明统计图中各种图形锁代表的事物。放在右上角或下方中间 比较两家医院15年床位数的增加速度,可选用的统计图是 A .构成图 B .直条图 C .线图 D .直方图 某医院拟表示一年中各月病床使用率的变化趋势,应选用的统计图是 A .普通线图 B .直条图 C .散点图 D .直方图 比较某地2001年和2011年结核、心脏病和肿瘤的死亡率,可选择的统计图是 A. 单式条图 B.复式条图 C.普通线图 D.半对数线图 分析某医院1998年住院病人5种疾病构成比可选用的统计图是 A. 单式直条图 B. 复式直条图 C.圆图 D. 线图 分析某医院1998年和2008年住院病人5种疾病构成比可选用的统计图是 A .单式直条图 B.复式直条图 C.百分比条图 D.统计地图 观察某地十年肺结核患病率的变化趋势,可选择的统计图是 A. 条图 B.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比较某地2001年和2011年结核、心脏病和肿瘤的死亡率,可选择的统计图是 A. 单式条图 B.复式条图 C.普通线图 D.半对数线图 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1. 建立假设检验,确定检验水准 (1)根据统计推断目的提出对总体特征的假设 无效假设,或称为零假设,记作H0,即假设差异是由于抽样误差所致,总体参数相同 备择假设,记作H1,即差别不是由于抽样误差所致,总体参数不同 (2)确定检验水准亦称显著性水准,用α表示 2. 选定检验方法,计算检验统计量(卡方、t 值、F 值) 3. 确定P 值,做出统计推断结论 注意:假设检验是针对总体而言的 假设检验的注意事项 1.. 检验方法的正确选择 定量资料 两个独立样本均数比较:t 检验 多个独立样本均数比较:方差分析 配对设计:配对t 检验 随机区组资料: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 2. 结果的解释: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与有无实际意义的关系 I 型错误(第一类错误):指拒绝了实际上是成立的H0。用α表示。 II 型错误(第二类错误):指不拒绝实际上是不成立的H0。用β表示。 1. 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 ) A.病人 B.健康人 C.人群 D.亚健康人 E.亚临床的人 下列哪一项是分析流行病学方法( ) A.横断面研究 B.生态学研究 C.疾病监测 D.病例对照研究 E.社区干预试验 有学者通过调查肺癌病人和非肺癌的人过去的吸烟情况,来研究吸烟和肺癌的关系。这种方法称为: A.现况调查 B.描述性研究 C.筛检试验 D.病例对照研究 E.队列研究 有学者对某人群进行了高血压的调查,获得了该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并对不同年龄组的高血压患病情况进行了分析。这种调查研究属于: A.探讨疾病的病因 B.探讨发病机制 C.描述疾病的分布 D.研究疾病自然史 E.疾病筛检 计算患病率的分子是( ) A .观察期间某病的新发病例数 B.观察期间某病的新旧病例数 C .观察期间之后某病的患病人数 D.观察期间某病的暴露人口数 E .观察期间所有人口数 某地区在1个月内进行了糖尿病的普查,可计算当地糖尿病的( ) A .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二代发病率 E.罹患率 下面哪一个公式用于计算发病率(E ) A .(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受检人数)×100% B.(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同期暴露人数)×100% C .(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受检者人数)×100% D.(受检者中阴性人数/受检者人数)×100% E.(某一时期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数)×100% 一个地区通过首次高血压普查,可计算当地的( ) A .高血压患病率 B.高血压罹患率 C.高血压发病率 D.高血压病死率 E.家庭续发率 某地区1960年度疫情资料统计,狂犬病患者100人全部死亡,此资料可计算 A .粗死亡率 B.死亡专率C .标化死亡率 D.病死率 E.此资料不全难以计算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病例对照研究优点的是( ) A .资料收集后可在短时间内得到结果 B.特别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 C .一次调查可同时研究一种疾病与多个因素的关系 D.可直接获得发病率资料 E .所需研究对象的数量相对较少 病例对照研究中的调查对象是( ) A .病例组是怀疑患有欲研究疾病的病人,对照组是未患该病的人 B .病例组是具有某种暴露的人,对照组是未有该暴露的人 C .病例组是确诊患有欲研究疾病的病人,对照组是未患该病的人 D .病例组和对照组均是具有某种暴露的人 E.病例组是确诊患有欲研究疾病的病人,对照组是怀疑患有该病的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若病例组某危险因素暴露史的比例在统计学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则表明( D ) A .该因素与疾病有统计学关联 B.该因素与疾病有因果关联 C .该因素是疾病的病因 D.该因素与疾病无关联 E.该病由该因素引起 下列关于病例对照研究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为( C ) A .暴露与疾病都是现在的情况 B.能够确证因素与疾病的因果关联 C .由因及果的研究 D.需要随机分组 E.属于观察法 OR 主要应用于( A ) A .现况研究 B.生态学研究 C.现场试验 D.病例对照研究 E. 队列研究 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缺点的是( E ) A .不能分析疾病与多种因素的关联 B.不能估计RR C.样本含量要求很大 D .容易产生医德问题 E.回忆信息时,易出现错误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队列研究特点的是( B ) A .由因及果,前瞻性研究 B.属于描述性研究 C.能同时研究一种因素与多种疾病的关系 D .需要设立对照组 E.因果关联的说服力大于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中的研究对象为( C ) A .在一般人群中选取有、无某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B.在患有某病者中选择有、无某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C .在未患该病人群中选择有、无某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D.患有某种疾病的人群随机分成的两组 E .一组患有某种疾病者,一组为未患有该种疾病者 在队列研究中,暴露组的疾病发病率与对照组的疾病发病率的差值称为 ( A ) A . AR B. RR C.OR D.PAR E. AR% 队列研究属于( B ) A .相关性研究 B.分析性研究 C.描述性研究 D.理论性研究 E.实验性研究 在队列研究中,估计某因素与某疾病关联强度的指标为( E ) A .总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 B.暴露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 C .人群中危险因素的暴露率 D.OR E. RR 在队列研究中,研究对象的分组原则是按( A ) A .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组 B.随机分组 C.是否患病分组 D.人为随意分组 E.领导意图分组 属于实验流行病学特征的是(E ) A .由果及因,回顾性研究 B.属于观察法 C.获得因素与疾病联系强度的指标主要为比值比 D .不能确证因果关联 E.人为施加干预措施 关于临床试验中的对照组,正确的说法为( B ) A .是人群中的非患欲研究疾病者 B.是患欲研究疾病者,但在处理上不同于实验组 C .不具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人 D.与患欲研究疾病者同时入院的其它患者 E.所欲研究疾病的轻型患者 多选题: 下列所述中属于抽样调查优点的有( A C D ) A .工作量小 B.工作量大 C.省时间和人力、物力 D.工作易做到细致 E .特别适用于患病率很低的疾病调查 属于队列研究缺点的为( A C D ) A .观察时间长,花费大 B.易出现回忆偏倚 C.不宜用于研究发病率很低的疾病 D .设计的要求高,实施复杂 E.不能计算发病率、死亡率等 属于实验流行病学方法的有( A/C ) A .临床试验 B.普查 C.社区试验 D.队列研究 E.个体试验 反映诊断试验可靠性的指标是( E) A .灵敏度 B.特异度 C.约登指数 D.阳性似然比 E.符合率 为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 对几个独立试验可(B ) A .串联使用 B.并联使用 C.先串联后并联使用 D .要求每个试验假阳性率低 E.要求每个试验特异度低 某病早期治疗效果好,漏诊后果严重,对此病的试验诊断应(A ) A .提高灵敏度 B.提高特异度 C.降低诊断的截断值 D.提高阳性预测值 E.提高阴性预测值 诊断试验的真实性是指(A ) A .被试验的测定值与实际值的符合程度 B.是重复试验获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度 C .是观察者对测量结果判断的一致程度 D.是试验结果表明有无疾病的概率 E.指病例被试验判为阳性的百分比 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健康状态和事件在人群中的分布、影响和决定因素,用以预防科控制疾病、促进健康的学科。 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 观察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 理论性研究 观察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横断面研究(现况调查)比例死亡比研究 生态学研究) 、 分析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随访研究)) 实验性研究:临床实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试验和整群随机试验 理论性研究:流行病学方法研究理论流行病学 比例:是表示同意事物局部与总体之间数量上的比值,分子和分母的单位相同,且分子包含于分母之中。(构成比) 某医院住院病人中有15%的胃癌患者,该15%是: A. 患病率 B.发病率 C.构成比 D.相对比 例:某病患者409人,其中男性170人,女性239人,男女性构成比见右侧表所示。具体计算: 表 409名患者性别构成 男性患者数 男性构成比=⨯100% 男女性患者总数170 =⨯100%= 170+239 构成比的特点是各组成部分的构成比之和为100% 例如,某年某地出生婴儿中,男性婴儿有185人,女性婴儿有176人,则: 出生婴儿性别比= 男性婴儿数女性婴儿数 = 185176 = .比或相对比:是两个相关指标之比,说明两指标间的比例关系。两个指标可以是性质相同,如不同时期发病数之比;也可以性质不同,如医院的门诊人次与病床数之比。常用倍数或百分数表示。 两指标可以是绝对数、相对数或平均数。 相对比= 甲指标 ⨯100%)乙指标 3.率:表示一定时间内,实际发生某现象的例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数之比,用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常用百分率(%)、千分率(‰)、万分率(1/万) 或十万分率(1/10万)等表示。 率= 说明某现象发生频率或强度的相对数是 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 ⨯k 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数 A. 率 B.构成比 C.相对比 D.百分位数 发病率 发病率= 一定时期内某人群某病新病例数 ⨯k 同期暴露人口数 用途:反映该病的风险。用来描述疾病的分布、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评价防治效果 1.描述疾病的发病率指标,计算时分子应为 A .新发病例数 B.新旧病例数 C.受检者中阳性人数 D.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 2.发病率的分子是 A .患病人数之和 B.新病人数之和 C.感染人数之和 D.死亡人数之和 1. 描述疾病的患病率指标,计算时分子应为:B A. 新发病例数 B.新旧病例数 C.受检者中阳性人数 D.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 2. 患病率:又称现患率或流行率。 患病率= 特定时间点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 ⨯k 同期观察人口数 K=100%,1000‰,10 000/万或100 000/10万 时点患病率:调查时间一般在1个月内 期间患病率:调查时间超过1个月 影响因素: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用途:患病率通常用来描述病程较长的慢性病发生或流行情况 黄炳率与发病率的区别 1. 死亡率: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1年)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比例。 K=1000或100 000/10万 死亡率= 某时期内死亡总数 ⨯k 同期平均人口数 2. 病死率:在一定时间内患某病的全部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多用于病程短的急性病。表明疾病的严重程度。 病死率= 某时期因某病死亡的人数 ⨯100% 同期患某病的人数 3. 生存率:又称存活率。指患某病的人(或接受某种治疗措施的患者)经n 年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与随访病例的总数之比 n年生存率是评价慢性、病死率高的疾病远期疗效的重要指标。 n 年生存率= 1. 相对危险度(RR )或率比:指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之比。反映了暴露于疾病的关联强度。RR= Ie/I0 RR=1,暴露与疾病无联系 RR1,暴露与疾病存在正联系(暴露是危险因子) 例:Doll 和Hill 调查了英国35岁以上男性吸烟习惯与肺癌死亡率的关系,不吸烟人群的肺癌死亡率为‰,中度吸烟者(15-24支/日)的肺癌死亡率为‰。RR= 说明吸烟者死于肺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倍。 2. 比值比(OR ):又称优势比、交叉乘积比。指病例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除以对照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 发病率(死亡率)很低;研究对象代表性好—— OR≈RR 归因危险度(AR )或率差(RD ):是指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之差,反映发病归因于暴露因素的 随访满n 年后仍存活的病例数 ⨯100% 随访满n 年的该病病例数 程度。AR= Ie-I0 =RR×I0-I0 =I0 (RR-1) AR 意义:暴露者中完全由某暴露因素所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例:AR=‰‰=‰。表明在每日吸15-24支香烟当中由于吸烟所致的肺癌死亡率为‰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指暴露人群中有暴露因素引起的发病在所有发病中所占的百分比。 AR%= (Ie-I0)/Ie×100% 例:AR%=()/×100%= 表示在每日吸15-24支香烟者中有的肺癌是由吸烟所致。 现况调查: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等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有关变量、疾病或健康状况的资料,以描述目前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某因素与疾病的关联。 现况调查的种类 (!)普查:指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范围人群的每一个成员所进行的调查,也称全面调查。 (2)抽样调查:是从总体人群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人(样本)进行调查,以样本结果来估计总体人群的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一种调查方法。 抽样方法:非随机和随机抽样 现况调查优缺点 (1)优点:研究结果有较强的推广意义;可形成同期对照;是病因探索中的基础性工作 (2)局限性:难以确定心因后果;不能获得发病率资料;有可能低估患病水平 队列研究的原理是将特定的人群按其是否暴露于某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为n 个群组或队列,追踪观察一段时期,比较两组或各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有无因果联系及联系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1. 队列研究主要用于: A .研究发病机理 B.研究职业种类 C .验证某种暴露因素对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影响 D.研究个体基因突变性 队列研究的特点: 时序是前瞻性研究 观察性对比研究 暴露组否分组 研究方向由“因”推“果” 追踪观察的两组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差异,RR=[a/(a+b)/[c/(c+d)] 1. 队列研究的特点有 A. 属于观察法√ B.属于实验法 C.设立对照√ D.研究方向由因推果√ E.研究方向由果追因 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1)优点: 研究对象在疾病发生前按暴露情况分组且进行随访,所获资料完整可靠,无回忆偏倚可直接计算发病率或死亡率,因而能计算相对危险度和特异危险度等指标,直接估计暴露于疾病的联系强度大小可同时研究一种因素与多个疾病的关系, 有助于了解疾病自然史。暴露因素与疾病的时间先后顺序清晰,因此论证因果关系的 能力强。暴露因素的作用可分等级,便于计算剂量-效应关系。样本量大,结果较稳定。在有完整资料记录的条件下,可做回顾性历史队列研究。 (2)局限性: 观察时间长,费人力、费钱,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结果;准备工作繁重,设计的科学性要求高,实施难度大。暴露人年计算工作量较为繁重。不适于研究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由于随访时间长,所以容易产生失访偏倚 多选 1. 队列研究的用途有( ) A. 用于验证某种暴露因素对发病率的影响 B.用于传染病发病机理研究 C.用于检验职业人群 D. 用于人群干预研究 E.描述疾病的自然发展过程 病例对照研究: 选择患有所研究疾病的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择未患该病的人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人群发病前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状况,比较两组暴露率和暴露水平的差异,以研究该疾病与这个(些)因素的关系。 病例研究的优点 1. 在疾病发生后进行,研究开始时已有一批可供选择的病例 2. 研究对象按发病与否分成病例组与对照组 3. 研究因素的暴露状况是通过回顾获得的 4. 由果及因的推理顺序 5. 比较两组暴露率或暴露水平,分析暴露于疾病的联系。OR=ad/bc 1. 病例对照研究的因果顺序是:c A .由因追果 B.由因追因 C.由果追因 D.由果追果 2. 病例对照研究在时间上属于: b A. 现况性研究 B.回顾性研究 C.前瞻性研究 D.回顾加前瞻性研究 实例 目的:A 型性格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研究对象: 病例组: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 对照组: 医院对照(内对照):冠状动脉造影正常+ECG平板运动试验阴性的其他科室住院者 人群对照(外对照):中型企业健康普查人群完全随机抽样( ECG平板运动试验阴性) 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 A 型性格:全国冠心病与A 型行为类型协作组1985年制定的《A 型性格问卷》,按确诊冠心病前两年的情况 其他危险因素:一般人口学特征,既往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史及家族史,烟酒及膳食习惯等。 冠状动脉病变指数:按造影所示病变部位及支数、狭窄程度及范围,结合美国心脏病协会规定的节段法进行评判。 研究对象例数:实际分析339人 病例组139人 医院对照83人 人群对照117人 主要结果: 病例组与医院和人群对照组之间在年龄、性别、居住地及工作年限、职业构成等方面经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各组间可比性较好 A 型性格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 男性:OR 值(95%CI:) 女性: OR值(95%CI:) 性格评分等级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呈明显剂量-效应关系 控制和调整了各因素的混杂后,A 型性格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依然密切相关 表6-2 性格类型与冠状动脉疾病程度间关系的对比分析 实验性研究:又称干预研究,基本性质是研究者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着实验的条件,主动给予研究对象某种干预措施。 主要类型: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试验、类实验 实验研究的特点: 1. 前瞻性研究:干预在前,效应在后 2.随机分组: 3. 设立对照组:来自同一总体 4.有干预措施:容易产生伦理学问题 临床试验是按实验法,运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试验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给实验组某种治疗措施,不给对照组该措施或给予安慰剂(placebo ),经过一段时间后评价两种措施产生的效应,从而评价临床治疗、 预防措施的效果和进行病因研究。 诊断指标: 客观指标:仪器测定指标 主观指标:患者主诉 半客观指标:诊断者的主观感知(肿物的硬度、大小) 诊断标准:生物统计学方法、临床判断法、ROC 曲线法 真实性:有效性、效度或准确性。是指待评价试验所获得的测量值与实际情况(金标准测量值)符合程度。 灵敏度(真阳性率) 特异度(真阴性率) 误诊率(假阳性率) 漏诊率(假阴性率) 似然比 正确诊断指数 练习题 提高诊断试验灵敏度的办法是( ) A. 串联试验 B.并联试验 C.先串联后并联 D.先并联后串联 筛检试验:通过快速的检验、检查或其他措施,将可能有病但表面上健康的人,同那些可能无病的人区分开。 筛检的主要用途: 早发现临床前期的可疑患者(二级预防) 发现高危个体(一级预防) 流行病学监测 了解疾病的自然史 小王是北京海淀区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健康管理师,需要针对本社区老年常见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计划两年之内增加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检出率、建档率和随访干预覆盖率,五年之内减少因高血压、糖尿病发病和死亡等指标,那么他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动手呢? 该小区人群一般人口学特征(如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性别等)情况如何分布? 该小区人群常见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周围血管疾病、冠心病等)患病率如何? 影响这些慢性病患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如何进行干预? 社区中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远期心血管病(主要是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和死亡风险如何,怎样预测?在进行12个月的干预后,如何评价效果?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论文

个人情况简介:各位准备考研的学弟学妹们,本人是2020届首战上岸的老学姐一枚,本科学校哈尔滨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考研成绩380分,研究生选择了本校--哈尔滨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下面简单分享一下预防医学的备考经验,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们!

目录:一、目标院校以及专业的选择★★★

二、不同专业的就业前景★

三、专业课备考经验 ★★★★

四、政治80+备考经验★★

五、英语备考经验&二刷六级成绩经验★★

一、目标院校以及专业的选择

之所以把这个放在第一条来说,是因为我觉得目标院校以及专业的选择是整个考研的开端,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在2023年考研缩招以及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的大背景之下,如何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三年后面临就业之时如何提高自身竞争力,使三年研究生生涯“性价比最高化”都是你在考研之初需要面临和考虑好的问题。

l  目标院校的选择:因为近几年疫情影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大热,国家也在提倡建设高素质的公共卫生队伍,这对于我们专业的来说,是一个福音!但是国内目前设有研究生培养点的预防专业的院校也有近40所,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南京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复旦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每年保研名额数目占比较大,因此考研名额少,难度也可想而知;南京医科大学作为业界王牌学校,400+的高分选手比比皆是,宝子们如果不是很想挑战高难度的话,报哈尔滨医科大学是首选!!!

l  专业的选择:可能有一些基础医学想要跨考的宝子们,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考研涉及的几个专业(“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这两个学科的毕业证是一样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学)(儿少与妇幼卫生学)(毒理学)

二、不同专业的就业前景

l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喜欢科研和教学的宝子们可以留在高校任教(相对较为轻松、有寒暑假);希望日后年薪高一些的可以选择去企业任职(年薪较高、工作时间较长);通过省考参加公务员考试(薪资适中,工作相比于企业轻松一些);疾控中心(CDC)

l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科研院所;高校任教;考取营养师以后可以在企业或大城市一些私企工作;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进海关(福利待遇相当不错!!!)

l  环境卫生学:科研院所、高校任教、与环境相关的一些新兴产业和企业

l  职业卫生学:科研院所、职业病防治所、高校任教

l  儿少与妇幼卫生学:医院、社区服务中心、高校任教、科研院所

l  毒理学:医院、高校任教、科研院所、涉及检验以及毒理方面的企业

(353)卫生综合考的主要是六门:卫生统计学(第八版)、流行病学(第八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毒理学基础;均以选择题方式考察,满分300分,分为单选和多选(各150分)

l  必备教材:主要是以下六本(上面说的这六个学科,版本如下)

l  所需教辅材料: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环境卫生学的配套练习题(每个题都很经典)职业卫生和毒理学基础没有配套练习题,市面上的题也很少。我会把我整理的题库放在最后的链接里,宝子们可以自取~

l  专业课复习规划(3月份开始即可,足够!!!)

◎3-6月份

这个阶段专业课才开始陆续开课学习,大家一定不能像前几年学习其他基础学科一样,只等着老师最后划重点,选择题的考察是非常非常细化的,有时候甚至就是一个表格里的某个数值,就能单独成为一个考点,所以,上专业课时要全神贯注,课后要进行完整的复盘,这个阶段不必像其他上岸的人说的一样,过早形成知识结构,刚接触这个学科时,只需要将老师所讲过的每个知识点弄懂,将概念性知识理解即可。

☆流行病学:前12章为总论,占考研单科比重的70%以上,基本上每一章在后面分论都有具体讲解,在总论学习中,需要重点学习概念、公式(包括分子分母每一项的意义)、相似性概念之间的区别。

☆卫生统计学:考试时具体计算不会太难,但是对于不同的实验设计,需要选择哪种统计方式;甚至有一些比较相近的人群试验(一字之差),往往需要两种完全不同或多种统计方式相结合。【这些是需要重点掌握的】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这本书分为两部分,营养+食品卫生;营养在考研时出题占比60%-70%;食品卫生学占比30%-40%;这个书的最大难点就是琐碎的知识点较多,选择题可考知识点过多,像流行病与统计那种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基本没有,但是背诵难度比较大,可以结合配套练习题进行学习,每一节课的选择题至少做两遍。

☆环境卫生学:按照历年考试真题来看,也没有什么重点可言,但是配套练习册出题率高达70%以上,所以学姐的建议是以配套习题为主,多看书,多背诵!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以这本习题为主,再加上一点每年的考试真题,基本上就可以了,知识点比较多,但是考试内容就是这些。

☆毒理学:这个学科既没有配套练习册,其他科教版本的教材也没有习题,考试时候占比不大,300分卫生综合大概有40-50分,和期末考试重点差不多,大家从我的学科经验介绍顺序就可以看出来,毒理的复习可以稍微少一些精力,但是我给大家的重点题和知识点一定要看!!!(这些题和重点是我从十几个各个学校上岸的学长学姐手里淘来的,完整率以及考试时原题重合率很高)

◎6-7月份

这个时候专业课基本上已经讲完了,陆续进入期末考试阶段;准备期末考试的时候,记忆力是最好的,这个时候可以系统全面的进行专业课的第一轮复习,第一轮做到能记尽记、能背尽背,没有知识漏洞和死角,所有讲过的知识全部理解;7月末之前能记住所有知识点的70%就已经很好了,不要过分追求全部记住,毕竟这才是第一轮复习。【第一轮给自己的目标不要定太高,不然心理状态容易出问题,调整心理在考研期间是最浪费时间的一种行为!宝子们一定要记得嗷~】

◎7-9月份

这段时间开始放暑假,是考研备考的黄金时期,可以说把握住这段时间的人,考研这条路你已经成功60%了;第一轮复习由于是期末考试时期,难免会有很多细碎的知识点遗漏,所以利用这两个月的时间,你要做到的就是,把这六本书每一章每一页内容从头到尾全看一遍,假期时间分配可以这样安排,每天保证专业课9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各2个小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卫、环卫、毒理各小时。这样能够保证在暑期完成第二轮专业课的复习。

复习过程中一定会有不懂的知识点,而且随着你学的越细致,尤其是统计学,涉及到一些相近的统计学方法肯定会有不懂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记录下来;查找参考资料、找同学一起探讨;若是还不能够解决,就等着九月份开学后与老师交流,这个过程不可缺少,顺序也不可颠倒,只有反复思考之后,才能加深记忆,做到举一反三!

◎9-11月份

这段时间与暑期学习方式完全不同,经过两轮“看书式复习”,一些知识点已经能够记住,但是不及时进行题目巩固,很快就会混淆;因此这个阶段,学姐的建议是大量刷题!在题中遇到不会的知识点,再打开书本进行侧重学习,两个月的时间,基本上所有的习题可以从头到尾做2遍,如果十一假期之后,第一遍还没有完成,那你就要调整时间,增加在专业课上面学习的时间了,毕竟专业课300分,重要程度可想而知!

◎11-12月份

第三轮复习必须马上开始;不论这个时候你的第二轮进行到哪一步,都要在半个月的时间内结束,进行第三轮复习;因为时间拖得太久,前面复习的知识点也忘记的差不多了,以这种状态继续下去,今年陪跑的可能性就很大了;因此,这个阶段马上开始第三轮复习是最好的选择,在前半个月,可以将二轮复习中的错题重新做一遍,然后将书中对应的知识点再重新看一遍,11月中下旬时,将所有习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在书中做好标记;12月开始一直到考试之前,回归教材,把书中重点从头到尾看一遍,这最后一遍教材至关重要,是习题和书本结合的重要一步!

四、政治80+备考经验

学姐考研最后政治81分,我觉得在政治这个学科上不必花费过多精力,因为本身是医学专业,初次学习,你无法做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近现代史 几个模块里面涉及的知识点都了如指掌,像专业课一样掌握;而且最后出成绩时,普遍分数都能在70左右,75+为高分,分数差距并不大,因此耗费过多时间性价比不高。我当时是这样安排复习时间的:

◎7-9暑期时,我选择了徐涛的视频课,可以穿插在英语和专业课学习中间,建议2倍速播放。两个月的时间足够看完一遍基础班,导学班可以不用看!

◎9-11月可以开始刷配套练习题,2个月时间可以把题从头到尾刷2遍,把解析和涉及到的知识点标记在题旁边,以备第三遍背诵使用。

◎11-12月,这个时候考研比较出名的几个老师(肖秀荣、徐涛、腿姐、米鹏、王吉)押题卷都会陆续发行,选择题每个人出的卷数不一样,建议把每个人押题卷的选择题都做一遍,主观题的话选择一个老师的背诵就可以了,基本上都差不太多。考前最后几天,要把选择题的错题以及主观题全部再看一遍,72+稳稳的,相信老学姐!

五、英语备考经验&二刷六级成绩经验

要是让学姐总结考研英语就好像“你遇到了真爱”(需要从一而终),英语的学习需要从3月份开始,直到12月份考研前的最后一天,四字箴言“不离不弃”!

◎3-5月份:买一本考研单词书,词根词缀法那种,还有太厚的书不推荐,因为考研单词大概5600左右,至少需要十几轮背诵,每天拿着大本,你会失去背诵的兴趣,个人觉得这两本体积小,涵盖内容全,都还不错~;具体背诵方法可以用20天背诵记忆法,每天大概背诵80个单词左右,者20天内是循环背诵,这样大概一个月之后,就能记住一半以上的词汇,这个方法很值得试试!

◎5-7月份:单词继续背诵,至少应该记住每个单词的2-3个中文解释,相比于前两个月的时候,每次背单词的时间会明显减少。这个阶段开始进行阅读理解的学习,阅读是考研英语的重中之重,阅读要想得高分“单词掌握程度&阅读技巧”就得双管齐下,学姐比较推荐唐迟的课,听第一遍的时候会有一种打开阅读新世界大门的感觉;至少听三遍,然后每次听完过后,用真题反复演练技巧,阅读四字箴言“熟能生巧”!

◎7-9月份:重心还是放在单词背诵和阅读上面,完形填空个人觉得不必听课,听完十几节课以后,我觉得效果不大,而且很多技巧性的东西与阅读有些相似,完形填空主要靠练习;暑期是专业课复习的黄金时期,所以单词的背诵可以放在早起之后一小时左右的时间。

◎9-11月份:新题型可以选择听王晟的,言简意赅,技巧性强,适合各类基础的宝子们,但是不可过度注重技巧,还是要注重练习上下文,最后通读全篇,选出最终选项!比如2020年考研英语就有一处陷阱是专门为技巧党准备的,一不小心,10分就丢掉了!

此外这个时期也应该开始大作文的背诵,保证每天至少40分钟的时间进行范文的背诵,保证每个类型背诵2篇即可,大概25-30篇左右,对付考研英语足矣!

◎11-12月份:这个阶段就是进行套卷的练习,主要是掌握好考试时间的安排,通过多次练习,准确知道自己薄弱环节所在,并做好时间分配,一定要用答题卡进行考试模拟,最后的大作文字迹以及涂卡的准确性是很重要的!都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减少考试涂错卡的遗憾出现。12月中旬的六级考试,想要刷分的宝子们不要错过,相信自己,这个时候你的英语水平一定是巅峰水准,学姐从第一次六级460+到这次成功拿下520+的成绩,六级500分以上对于考研复试至关重要,因为读研期间文献英文较多,所以导师很注重你的六级成绩,这也是很多宝子们复试惜败的主要原因!

最后学姐想说,不论别人经验总结的有多么完整全面,最终还是需要你自己付诸于实践,才能够成功,在考研这条路上,大家都是从零起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所以充满信心,保持好的心态,只要你坚持到底,就一定能够在最后的领奖台上看到属于你的身影,加油宝子们,一战成硕!

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营养等6个文件

链接:

提取码:8r5a

复制这段内容打开「百度网盘APP 即可获取」

王见定教授挑战“生命科学突破奖” (三)申报“生命科学突破奖”的理由 作为统计学突破的又一最大受益者(它与经济学并列),非生命科学莫属。生命科学简单地可以定义为:它是系统阐述与生命特征有关的重大课题的科学。医学是针对人进行生命特征研究的科学,从这点意义上讲,医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每一个学习生物或医学的人都会发现统计学贯串了生物学与医学的整个过程。 一般认为最早的记录是1348年欧洲一半人死于黑死病(鼠疫);第一世界大战时爆发的西班牙流行性感冒,几个月内带走2000万人的生命,一年时间内,全球范围内5000万到一亿人死于此疫(HINI禽流感)......到1859年达尔文完成了《物种起源》,1865年孟德尔完成的《植物杂交试验》,1889年高尔顿完成的《自然遗传》,1916年皮尔逊完成的《数学对进化论的贡献》,1925年费希尔完成的《研究人员用统计方法》,......这些都是早、中期运用统计学进行生命科学研究的典范。到了20世纪50年代,遗传物质DNA螺旋结构的发现,整个试验过程处处使用了现代统计学方法,开创了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活动的新纪元。进一步对基因的检验以及基因检测结果能告诉你有多高的风险患上某种疾病,而且正确指导你合理用药,均应用了现代统计学的基本方法。最后,我们注意到各种病毒、病菌的发现,生存原理、控制方法以及相应的各种药物的研发、各种疾病相关指标的测定无一不是采用了各种统计学方法...... 一句话,统计学是生命科学的生命线,离开了统计学,生命科学不得生存和发展。“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统一理论”作为统计学的最新理论,必将全面提升生命科学的水平,当然完全达到了挑战“生命科学突破奖”的水准。

以下是猎考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学考研: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介绍”的相关内容,希望对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100401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一个二级学科,该专业目前已发展形成多门分支的研究方向。分子流行病学作为传统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交叉融合的新学科,代表着流行病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研究对功能基因组阶段流行病学的发展和疾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管理流行病学是现代流行病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适应卫生管理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将流行病学与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社区卫生服务、卫生规划或卫生项目的计划、管理与评价,同时利用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的各种卫生信息,为卫生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策略。以上是猎考考研为大家准备整理的“医学考研: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介绍”的相关内容。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敬请关注猎考考研。另外,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猎考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8考研考前冲分营、一对一课程、推免课程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还会根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猎考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研究生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范文

引导语:流行病学调查是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的调查研究。下面一篇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范文,希望能帮助到你。

2004年2月25日上午10时30分,我区疾控中心接到××儿童医院医务科电话报告:“该院发热门诊接诊一名××学校的学生,临床诊断为肺炎。据该学生反映,近期其所在学校有数十名学生有发热。”接到报告后,我区疾控中心立即和该学校取得联系,核实相关情况,并及时将初步核实情况电话报告市疾控中心。为进一步了解发病情况,控制疫情发展,我区疾控中心于10时45分派员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概况:××学校,位于××区××路××号。该校为寄宿制学校,有48个班级,在校学生1380名,教职员工165名。

(二)发病情况:自2004年2月17日起,该校学生中陆续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病例,截止2月25日下午3时,累计发生91例,分布在22个班级。经调查,首发病例周××,女,10岁,四(6)班学生,住×××宿舍。该患者于2月17日出现发热(40℃),伴有咳嗽、头痛、流涕等症状,当天前往我区人民医院就诊,诊断为“上感”,给予抗炎、对症治疗后,目前已恢复正常返校上课。

患病学生发病时间分布情况见表2—4。

患病学生班级分布情况为:四(6)班12人、四(2)班6人、五(3)班5人,其余班级均有1~2人。

91名发热学生中,目前体温恢复正常并返校上课的有50人,其余41名学生均离校回家正在治疗或恢复中。

对2月25日发病的8名学生调查表明,8名学生均有发热(38~℃)伴咳嗽、头痛、畏寒等临床表现。其中有2名学生已就诊,1人诊断为肺炎,1人诊断为病毒性感冒,其余6人已前往医院就诊,目前诊断结果不详。

(三)流行病学调查:发病学生中仅有1名有流感疫苗接种史。所有发病学生均否认发病前1周内有外出、外来史。教室和寝室均有空调,但本学期开学后一直未使用。每间宿舍有6~7名学生住宿,学生来源于全市各区、县。

(四)病原学检测:对2月25日8名新发病例中2名具有典型症状的学生采样后,立即使用快速诊断试剂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2例标本均为甲型流感阳性。

(五)初步调查分析: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病原学快速检测结果,认为此次发病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高热聚集性发病。

(六)采取措施:我区疾控中心已将现场调查处理情况及时向市疾控中心报告,并要求××学校落实以下工作。

1.加强学校晨检。各班每天由班主任负责统计学生中具有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数,并填写“学生发热情况统计表”。每日上午8;00时和下午l4:00时前将统计数据告知学校卫生老师,整理汇总后传真至我区疾控中心;遇有特殊情况,及时与我区疾控中心联系。

2.对出现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学生劝告其暂停上课,建议在家休息,待体温正常1周后再返校上课。

3.加强教室、寝室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指定专人负责每日对教室、寝室进行空气消毒(可采取食醋熏蒸消毒和无人时紫外线照射消毒方法),对所有空调进行一次统一的消毒。

4.利用广播、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呼吸道疾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体育运动前后注意及时增减衣服,防止着凉。

5.建议有发热学生的班级和同寝室学生服用板蓝根等中成药预防病毒感染。

6.近期学校停止举行集体性活动和使用公共教室。

我中心将每天及时报告该校学生发病的最新进展。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4年2月25日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论文

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在将来工作中的用途:

第一,培养大卫生的观念,知道人的健康与环境、社会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这样看问题会更加整体、更加宏观,而不是孤立的、机械的。

第二,学习流行病学,还能学到实验设计、数据的分析和检验(当然,有一部分是统计学的内容),对于今后搞科研、写论文,都是很有帮助的。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一个二级学科,该专业目前已发展形成多门分支的研究方向。分子流行病学作为传统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交叉融合的新学科,代表着流行病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研究对功能基因组阶段流行病学的发展和疾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管理流行病学是现代流行病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适应卫生管理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将流行病学与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社区卫生服务、卫生规划或卫生项目的计划、管理与评价,同时利用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的各种卫生信息,为卫生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策略。

毕业生就业方向:

1、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2、各级卫生监督及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职业病防治机构、出入境检验检疫、环境监测、卫生预防保健单位、各级卫生行政管理机构。

3、部分硕士研究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4、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等从事教学、科研和医疗卫生工作。

王见定教授挑战“生命科学突破奖” (三)申报“生命科学突破奖”的理由 作为统计学突破的又一最大受益者(它与经济学并列),非生命科学莫属。生命科学简单地可以定义为:它是系统阐述与生命特征有关的重大课题的科学。医学是针对人进行生命特征研究的科学,从这点意义上讲,医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每一个学习生物或医学的人都会发现统计学贯串了生物学与医学的整个过程。 一般认为最早的记录是1348年欧洲一半人死于黑死病(鼠疫);第一世界大战时爆发的西班牙流行性感冒,几个月内带走2000万人的生命,一年时间内,全球范围内5000万到一亿人死于此疫(HINI禽流感)......到1859年达尔文完成了《物种起源》,1865年孟德尔完成的《植物杂交试验》,1889年高尔顿完成的《自然遗传》,1916年皮尔逊完成的《数学对进化论的贡献》,1925年费希尔完成的《研究人员用统计方法》,......这些都是早、中期运用统计学进行生命科学研究的典范。到了20世纪50年代,遗传物质DNA螺旋结构的发现,整个试验过程处处使用了现代统计学方法,开创了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活动的新纪元。进一步对基因的检验以及基因检测结果能告诉你有多高的风险患上某种疾病,而且正确指导你合理用药,均应用了现代统计学的基本方法。最后,我们注意到各种病毒、病菌的发现,生存原理、控制方法以及相应的各种药物的研发、各种疾病相关指标的测定无一不是采用了各种统计学方法...... 一句话,统计学是生命科学的生命线,离开了统计学,生命科学不得生存和发展。“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统一理论”作为统计学的最新理论,必将全面提升生命科学的水平,当然完全达到了挑战“生命科学突破奖”的水准。

这个属于预防医学范畴,流行病学内容很广,有疾病预防,有病因学研究,从卫生政策制定到分子学研究都有。。。。卫生统计实际上是一个工具,特别对于医学研究作用极大,医学论文的水平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它。 流行病和卫生统计关系密切,绝大多数流行病研究都要用得上卫生统计,因为流行病学是群体的,概率的,对比的研究~~ 我是流行病学的研一学生,这些回答,希望对你有用.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论文

流行病学与统计 医学统计学:根据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数据收集、表达和分析的一门应用各学科。 医学统计的主要内容: 研究对象:医学数据 统计设计:调查设计和实验设计 统计描述:率、均数 统计推断:对统计指标的差别和关联性进行分析和推断 医学统计资料的类型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包括: 1. 研究设计 2. 收集资料:来源:经常性资料【医疗卫生工作记录(病历、医学检查记录、出生死亡报表等)健康检查记录】;一时性资料【专题调查或实验研究】。要求:完整、正确和及时;足够数量;代表性和可比性 3. 整理资料:原始数据的检查与核对:常规检查;取值范围检错;逻辑检错 数据的分组设计和归纳汇总。4. 分析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区间估计、假设检验)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包括: A .实验和调查 B.统计设计 C.收集资料 D.整理资料 E.分析资料 统计工作中,分析资料指的是: A .统计设计 B.收集资料 C.整理资料 D.统计描述 E.统计推断 总体: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部分观察单位变量值的集合。 参数:指总体指标。如总体均数μ,总体标准差σ,总体率π。 统计量:指样本指标。如样本均数 ,样本标准差S ,样本率p 。 误差:指实际值与真实值之差。分为随机误差(随机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非随机误差(主要是系统误差) 概率是对总体而言。是某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常用符号P 表示。取值范围0~1。 在统计学中,误差的种类有 A .标准误差 B.计算误差 C .系统误差√ D .随机测量误差√ E .抽样误差√ 统计学上的误差主要有 A. 系统误差 B.标准误差 C.随机测量误差 D.抽样误差 E.计算错误误差 算术均数: 简称均数,用于描述对称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 描述正态分布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是 A. 百分位数 B.中位数 C.算术均数 D.几何均数 描述正态分布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是 A. 中位数 B.几何均数 C.算术平均数 D.标准差 有9名健康成人的空腹胆固醇测定值(mmol/L)为,,,,,,,,。求算术均数。 有7份血清的抗体效价分别为1:2, 1:4, 1:8, 1:16, 1:32, 1:64, 1:128,求平均抗体效价。 n 5. 61+3. 96+3. 67+4. 99+4. 24+5. 06+5. 20+4. 79+5. 93= 9 43. 45= 9 =4. 83(m m ol /L ) X = G =lg -1( 血清抗体平均效价为1:16 注意:变量值中不能有0;不能同时出现负数和正数;若全为负数,计算时先把符号去掉计算 中位数(median, M):可用于任何分布的计量资料 有7名正常人的血压(舒张压)测定值(mmHg )为:72,75,76,77,81,82,86,87求中位数。 M =(77+81)/2=79 一组从小到大排列的定量变量,位次居中的指标是 A .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百分位数 描述离散趋势的指标是 A. 标准差 B.中位数 C. 几何均数 D.算术均数 n lg 2+lg 4+lg 8+lg 16+lg 32+lg 64+lg 128 =lg -1() 7 =lg -1(1. 204) =16 lg X ) 方差(variance )与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表示数据的平均离散情况,常用于描述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的离散程度。 某地20岁男子160人 某地不同年龄女童身高(cm )的变异程度 统计表的基本结构与要求:标题、标目、线条、数字4部分组成。表中数字区不插入文字,不列备注项。必须说明者表“*”号等,在表下方说明。 统计表的基本结构为 A .标题、横标目、纵标目、线条 B.标题、横标目、纵标目、数字 C .标题、横标目、纵标目、备注 D.标题、标目、线条、数字 统计表的基本构成有 A .标题 B.横标目 C.纵标目 D .线条 E.数字 统计表内不列的项是 A. 标目 B. 线条 C.数字 D.备注 制图的基本要求 (1)根据资料的性质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图形。 (2)基本结构:标题、标目、刻度、图例4部分组成。 标题:一般放在图的下方,左侧加图号 标目:分为横标目和纵标目,分别表示横轴和纵轴数字刻度的意义 刻度: 图例:说明统计图中各种图形锁代表的事物。放在右上角或下方中间 比较两家医院15年床位数的增加速度,可选用的统计图是 A .构成图 B .直条图 C .线图 D .直方图 某医院拟表示一年中各月病床使用率的变化趋势,应选用的统计图是 A .普通线图 B .直条图 C .散点图 D .直方图 比较某地2001年和2011年结核、心脏病和肿瘤的死亡率,可选择的统计图是 A. 单式条图 B.复式条图 C.普通线图 D.半对数线图 分析某医院1998年住院病人5种疾病构成比可选用的统计图是 A. 单式直条图 B. 复式直条图 C.圆图 D. 线图 分析某医院1998年和2008年住院病人5种疾病构成比可选用的统计图是 A .单式直条图 B.复式直条图 C.百分比条图 D.统计地图 观察某地十年肺结核患病率的变化趋势,可选择的统计图是 A. 条图 B.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比较某地2001年和2011年结核、心脏病和肿瘤的死亡率,可选择的统计图是 A. 单式条图 B.复式条图 C.普通线图 D.半对数线图 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1. 建立假设检验,确定检验水准 (1)根据统计推断目的提出对总体特征的假设 无效假设,或称为零假设,记作H0,即假设差异是由于抽样误差所致,总体参数相同 备择假设,记作H1,即差别不是由于抽样误差所致,总体参数不同 (2)确定检验水准亦称显著性水准,用α表示 2. 选定检验方法,计算检验统计量(卡方、t 值、F 值) 3. 确定P 值,做出统计推断结论 注意:假设检验是针对总体而言的 假设检验的注意事项 1.. 检验方法的正确选择 定量资料 两个独立样本均数比较:t 检验 多个独立样本均数比较:方差分析 配对设计:配对t 检验 随机区组资料: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 2. 结果的解释: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与有无实际意义的关系 I 型错误(第一类错误):指拒绝了实际上是成立的H0。用α表示。 II 型错误(第二类错误):指不拒绝实际上是不成立的H0。用β表示。 1. 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 ) A.病人 B.健康人 C.人群 D.亚健康人 E.亚临床的人 下列哪一项是分析流行病学方法( ) A.横断面研究 B.生态学研究 C.疾病监测 D.病例对照研究 E.社区干预试验 有学者通过调查肺癌病人和非肺癌的人过去的吸烟情况,来研究吸烟和肺癌的关系。这种方法称为: A.现况调查 B.描述性研究 C.筛检试验 D.病例对照研究 E.队列研究 有学者对某人群进行了高血压的调查,获得了该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并对不同年龄组的高血压患病情况进行了分析。这种调查研究属于: A.探讨疾病的病因 B.探讨发病机制 C.描述疾病的分布 D.研究疾病自然史 E.疾病筛检 计算患病率的分子是( ) A .观察期间某病的新发病例数 B.观察期间某病的新旧病例数 C .观察期间之后某病的患病人数 D.观察期间某病的暴露人口数 E .观察期间所有人口数 某地区在1个月内进行了糖尿病的普查,可计算当地糖尿病的( ) A .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二代发病率 E.罹患率 下面哪一个公式用于计算发病率(E ) A .(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受检人数)×100% B.(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同期暴露人数)×100% C .(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受检者人数)×100% D.(受检者中阴性人数/受检者人数)×100% E.(某一时期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数)×100% 一个地区通过首次高血压普查,可计算当地的( ) A .高血压患病率 B.高血压罹患率 C.高血压发病率 D.高血压病死率 E.家庭续发率 某地区1960年度疫情资料统计,狂犬病患者100人全部死亡,此资料可计算 A .粗死亡率 B.死亡专率C .标化死亡率 D.病死率 E.此资料不全难以计算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病例对照研究优点的是( ) A .资料收集后可在短时间内得到结果 B.特别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 C .一次调查可同时研究一种疾病与多个因素的关系 D.可直接获得发病率资料 E .所需研究对象的数量相对较少 病例对照研究中的调查对象是( ) A .病例组是怀疑患有欲研究疾病的病人,对照组是未患该病的人 B .病例组是具有某种暴露的人,对照组是未有该暴露的人 C .病例组是确诊患有欲研究疾病的病人,对照组是未患该病的人 D .病例组和对照组均是具有某种暴露的人 E.病例组是确诊患有欲研究疾病的病人,对照组是怀疑患有该病的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若病例组某危险因素暴露史的比例在统计学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则表明( D ) A .该因素与疾病有统计学关联 B.该因素与疾病有因果关联 C .该因素是疾病的病因 D.该因素与疾病无关联 E.该病由该因素引起 下列关于病例对照研究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为( C ) A .暴露与疾病都是现在的情况 B.能够确证因素与疾病的因果关联 C .由因及果的研究 D.需要随机分组 E.属于观察法 OR 主要应用于( A ) A .现况研究 B.生态学研究 C.现场试验 D.病例对照研究 E. 队列研究 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缺点的是( E ) A .不能分析疾病与多种因素的关联 B.不能估计RR C.样本含量要求很大 D .容易产生医德问题 E.回忆信息时,易出现错误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队列研究特点的是( B ) A .由因及果,前瞻性研究 B.属于描述性研究 C.能同时研究一种因素与多种疾病的关系 D .需要设立对照组 E.因果关联的说服力大于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中的研究对象为( C ) A .在一般人群中选取有、无某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B.在患有某病者中选择有、无某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C .在未患该病人群中选择有、无某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D.患有某种疾病的人群随机分成的两组 E .一组患有某种疾病者,一组为未患有该种疾病者 在队列研究中,暴露组的疾病发病率与对照组的疾病发病率的差值称为 ( A ) A . AR B. RR C.OR D.PAR E. AR% 队列研究属于( B ) A .相关性研究 B.分析性研究 C.描述性研究 D.理论性研究 E.实验性研究 在队列研究中,估计某因素与某疾病关联强度的指标为( E ) A .总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 B.暴露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 C .人群中危险因素的暴露率 D.OR E. RR 在队列研究中,研究对象的分组原则是按( A ) A .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组 B.随机分组 C.是否患病分组 D.人为随意分组 E.领导意图分组 属于实验流行病学特征的是(E ) A .由果及因,回顾性研究 B.属于观察法 C.获得因素与疾病联系强度的指标主要为比值比 D .不能确证因果关联 E.人为施加干预措施 关于临床试验中的对照组,正确的说法为( B ) A .是人群中的非患欲研究疾病者 B.是患欲研究疾病者,但在处理上不同于实验组 C .不具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人 D.与患欲研究疾病者同时入院的其它患者 E.所欲研究疾病的轻型患者 多选题: 下列所述中属于抽样调查优点的有( A C D ) A .工作量小 B.工作量大 C.省时间和人力、物力 D.工作易做到细致 E .特别适用于患病率很低的疾病调查 属于队列研究缺点的为( A C D ) A .观察时间长,花费大 B.易出现回忆偏倚 C.不宜用于研究发病率很低的疾病 D .设计的要求高,实施复杂 E.不能计算发病率、死亡率等 属于实验流行病学方法的有( A/C ) A .临床试验 B.普查 C.社区试验 D.队列研究 E.个体试验 反映诊断试验可靠性的指标是( E) A .灵敏度 B.特异度 C.约登指数 D.阳性似然比 E.符合率 为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 对几个独立试验可(B ) A .串联使用 B.并联使用 C.先串联后并联使用 D .要求每个试验假阳性率低 E.要求每个试验特异度低 某病早期治疗效果好,漏诊后果严重,对此病的试验诊断应(A ) A .提高灵敏度 B.提高特异度 C.降低诊断的截断值 D.提高阳性预测值 E.提高阴性预测值 诊断试验的真实性是指(A ) A .被试验的测定值与实际值的符合程度 B.是重复试验获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度 C .是观察者对测量结果判断的一致程度 D.是试验结果表明有无疾病的概率 E.指病例被试验判为阳性的百分比 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健康状态和事件在人群中的分布、影响和决定因素,用以预防科控制疾病、促进健康的学科。 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 观察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 理论性研究 观察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横断面研究(现况调查)比例死亡比研究 生态学研究) 、 分析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随访研究)) 实验性研究:临床实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试验和整群随机试验 理论性研究:流行病学方法研究理论流行病学 比例:是表示同意事物局部与总体之间数量上的比值,分子和分母的单位相同,且分子包含于分母之中。(构成比) 某医院住院病人中有15%的胃癌患者,该15%是: A. 患病率 B.发病率 C.构成比 D.相对比 例:某病患者409人,其中男性170人,女性239人,男女性构成比见右侧表所示。具体计算: 表 409名患者性别构成 男性患者数 男性构成比=⨯100% 男女性患者总数170 =⨯100%= 170+239 构成比的特点是各组成部分的构成比之和为100% 例如,某年某地出生婴儿中,男性婴儿有185人,女性婴儿有176人,则: 出生婴儿性别比= 男性婴儿数女性婴儿数 = 185176 = .比或相对比:是两个相关指标之比,说明两指标间的比例关系。两个指标可以是性质相同,如不同时期发病数之比;也可以性质不同,如医院的门诊人次与病床数之比。常用倍数或百分数表示。 两指标可以是绝对数、相对数或平均数。 相对比= 甲指标 ⨯100%)乙指标 3.率:表示一定时间内,实际发生某现象的例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数之比,用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常用百分率(%)、千分率(‰)、万分率(1/万) 或十万分率(1/10万)等表示。 率= 说明某现象发生频率或强度的相对数是 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 ⨯k 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数 A. 率 B.构成比 C.相对比 D.百分位数 发病率 发病率= 一定时期内某人群某病新病例数 ⨯k 同期暴露人口数 用途:反映该病的风险。用来描述疾病的分布、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评价防治效果 1.描述疾病的发病率指标,计算时分子应为 A .新发病例数 B.新旧病例数 C.受检者中阳性人数 D.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 2.发病率的分子是 A .患病人数之和 B.新病人数之和 C.感染人数之和 D.死亡人数之和 1. 描述疾病的患病率指标,计算时分子应为:B A. 新发病例数 B.新旧病例数 C.受检者中阳性人数 D.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 2. 患病率:又称现患率或流行率。 患病率= 特定时间点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 ⨯k 同期观察人口数 K=100%,1000‰,10 000/万或100 000/10万 时点患病率:调查时间一般在1个月内 期间患病率:调查时间超过1个月 影响因素: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用途:患病率通常用来描述病程较长的慢性病发生或流行情况 黄炳率与发病率的区别 1. 死亡率: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1年)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比例。 K=1000或100 000/10万 死亡率= 某时期内死亡总数 ⨯k 同期平均人口数 2. 病死率:在一定时间内患某病的全部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多用于病程短的急性病。表明疾病的严重程度。 病死率= 某时期因某病死亡的人数 ⨯100% 同期患某病的人数 3. 生存率:又称存活率。指患某病的人(或接受某种治疗措施的患者)经n 年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与随访病例的总数之比 n年生存率是评价慢性、病死率高的疾病远期疗效的重要指标。 n 年生存率= 1. 相对危险度(RR )或率比:指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之比。反映了暴露于疾病的关联强度。RR= Ie/I0 RR=1,暴露与疾病无联系 RR1,暴露与疾病存在正联系(暴露是危险因子) 例:Doll 和Hill 调查了英国35岁以上男性吸烟习惯与肺癌死亡率的关系,不吸烟人群的肺癌死亡率为‰,中度吸烟者(15-24支/日)的肺癌死亡率为‰。RR= 说明吸烟者死于肺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倍。 2. 比值比(OR ):又称优势比、交叉乘积比。指病例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除以对照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 发病率(死亡率)很低;研究对象代表性好—— OR≈RR 归因危险度(AR )或率差(RD ):是指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之差,反映发病归因于暴露因素的 随访满n 年后仍存活的病例数 ⨯100% 随访满n 年的该病病例数 程度。AR= Ie-I0 =RR×I0-I0 =I0 (RR-1) AR 意义:暴露者中完全由某暴露因素所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例:AR=‰‰=‰。表明在每日吸15-24支香烟当中由于吸烟所致的肺癌死亡率为‰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指暴露人群中有暴露因素引起的发病在所有发病中所占的百分比。 AR%= (Ie-I0)/Ie×100% 例:AR%=()/×100%= 表示在每日吸15-24支香烟者中有的肺癌是由吸烟所致。 现况调查: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等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有关变量、疾病或健康状况的资料,以描述目前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某因素与疾病的关联。 现况调查的种类 (!)普查:指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范围人群的每一个成员所进行的调查,也称全面调查。 (2)抽样调查:是从总体人群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人(样本)进行调查,以样本结果来估计总体人群的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一种调查方法。 抽样方法:非随机和随机抽样 现况调查优缺点 (1)优点:研究结果有较强的推广意义;可形成同期对照;是病因探索中的基础性工作 (2)局限性:难以确定心因后果;不能获得发病率资料;有可能低估患病水平 队列研究的原理是将特定的人群按其是否暴露于某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为n 个群组或队列,追踪观察一段时期,比较两组或各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有无因果联系及联系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1. 队列研究主要用于: A .研究发病机理 B.研究职业种类 C .验证某种暴露因素对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影响 D.研究个体基因突变性 队列研究的特点: 时序是前瞻性研究 观察性对比研究 暴露组否分组 研究方向由“因”推“果” 追踪观察的两组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差异,RR=[a/(a+b)/[c/(c+d)] 1. 队列研究的特点有 A. 属于观察法√ B.属于实验法 C.设立对照√ D.研究方向由因推果√ E.研究方向由果追因 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1)优点: 研究对象在疾病发生前按暴露情况分组且进行随访,所获资料完整可靠,无回忆偏倚可直接计算发病率或死亡率,因而能计算相对危险度和特异危险度等指标,直接估计暴露于疾病的联系强度大小可同时研究一种因素与多个疾病的关系, 有助于了解疾病自然史。暴露因素与疾病的时间先后顺序清晰,因此论证因果关系的 能力强。暴露因素的作用可分等级,便于计算剂量-效应关系。样本量大,结果较稳定。在有完整资料记录的条件下,可做回顾性历史队列研究。 (2)局限性: 观察时间长,费人力、费钱,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结果;准备工作繁重,设计的科学性要求高,实施难度大。暴露人年计算工作量较为繁重。不适于研究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由于随访时间长,所以容易产生失访偏倚 多选 1. 队列研究的用途有( ) A. 用于验证某种暴露因素对发病率的影响 B.用于传染病发病机理研究 C.用于检验职业人群 D. 用于人群干预研究 E.描述疾病的自然发展过程 病例对照研究: 选择患有所研究疾病的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择未患该病的人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人群发病前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状况,比较两组暴露率和暴露水平的差异,以研究该疾病与这个(些)因素的关系。 病例研究的优点 1. 在疾病发生后进行,研究开始时已有一批可供选择的病例 2. 研究对象按发病与否分成病例组与对照组 3. 研究因素的暴露状况是通过回顾获得的 4. 由果及因的推理顺序 5. 比较两组暴露率或暴露水平,分析暴露于疾病的联系。OR=ad/bc 1. 病例对照研究的因果顺序是:c A .由因追果 B.由因追因 C.由果追因 D.由果追果 2. 病例对照研究在时间上属于: b A. 现况性研究 B.回顾性研究 C.前瞻性研究 D.回顾加前瞻性研究 实例 目的:A 型性格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研究对象: 病例组: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 对照组: 医院对照(内对照):冠状动脉造影正常+ECG平板运动试验阴性的其他科室住院者 人群对照(外对照):中型企业健康普查人群完全随机抽样( ECG平板运动试验阴性) 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 A 型性格:全国冠心病与A 型行为类型协作组1985年制定的《A 型性格问卷》,按确诊冠心病前两年的情况 其他危险因素:一般人口学特征,既往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史及家族史,烟酒及膳食习惯等。 冠状动脉病变指数:按造影所示病变部位及支数、狭窄程度及范围,结合美国心脏病协会规定的节段法进行评判。 研究对象例数:实际分析339人 病例组139人 医院对照83人 人群对照117人 主要结果: 病例组与医院和人群对照组之间在年龄、性别、居住地及工作年限、职业构成等方面经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各组间可比性较好 A 型性格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 男性:OR 值(95%CI:) 女性: OR值(95%CI:) 性格评分等级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呈明显剂量-效应关系 控制和调整了各因素的混杂后,A 型性格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依然密切相关 表6-2 性格类型与冠状动脉疾病程度间关系的对比分析 实验性研究:又称干预研究,基本性质是研究者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着实验的条件,主动给予研究对象某种干预措施。 主要类型: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试验、类实验 实验研究的特点: 1. 前瞻性研究:干预在前,效应在后 2.随机分组: 3. 设立对照组:来自同一总体 4.有干预措施:容易产生伦理学问题 临床试验是按实验法,运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试验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给实验组某种治疗措施,不给对照组该措施或给予安慰剂(placebo ),经过一段时间后评价两种措施产生的效应,从而评价临床治疗、 预防措施的效果和进行病因研究。 诊断指标: 客观指标:仪器测定指标 主观指标:患者主诉 半客观指标:诊断者的主观感知(肿物的硬度、大小) 诊断标准:生物统计学方法、临床判断法、ROC 曲线法 真实性:有效性、效度或准确性。是指待评价试验所获得的测量值与实际情况(金标准测量值)符合程度。 灵敏度(真阳性率) 特异度(真阴性率) 误诊率(假阳性率) 漏诊率(假阴性率) 似然比 正确诊断指数 练习题 提高诊断试验灵敏度的办法是( ) A. 串联试验 B.并联试验 C.先串联后并联 D.先并联后串联 筛检试验:通过快速的检验、检查或其他措施,将可能有病但表面上健康的人,同那些可能无病的人区分开。 筛检的主要用途: 早发现临床前期的可疑患者(二级预防) 发现高危个体(一级预防) 流行病学监测 了解疾病的自然史 小王是北京海淀区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健康管理师,需要针对本社区老年常见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计划两年之内增加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检出率、建档率和随访干预覆盖率,五年之内减少因高血压、糖尿病发病和死亡等指标,那么他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动手呢? 该小区人群一般人口学特征(如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性别等)情况如何分布? 该小区人群常见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周围血管疾病、冠心病等)患病率如何? 影响这些慢性病患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如何进行干预? 社区中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远期心血管病(主要是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和死亡风险如何,怎样预测?在进行12个月的干预后,如何评价效果?

第五章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 ,分为两节,分别是:第一节流行病学的基本知识,第二节医学统计学的基本知识。我偷个懒,先更第一节流行病学吧,毕竟内容真的太多了,第二节统计学明天更~1.流行病学概念  2. 任务  3.研究方法分类  4.常用指标  5. 常用研究方法 研究疾病、健康状态和事件在人群中的分布、影响和决定因素,用以预防和控制疾病,促进健康的学科。 1.第一阶段---揭示现象 2.第二阶段---找出原因、影响或决定因素 3.第三阶段---提供措施 结合健康管理,对应就是:健康信息收集、健康风险评估、健康指导和健康危险因素干预。(一)率和比 1.比例——表示同一事物局部与总体之间数量上的比值,常用P=a/(a+b)来表示 2.率——表示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数之比,来说明单位时间内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率=(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人数)×k,k=100%、千分之千、万分之万、十万分之十万 3.率的构成:受累人群数量、被观察到的受累人群所处的总体数量、规定的时间 4.比——也称相对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所得的值,说明两者的相对水平,公式:比=甲指标/乙指标✖100%( 添加 ) (二)发病指标 1.发病率 (1)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公式:发病率=(一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 (2)暴露人口数——也称危险人口,指在观察期间内观察地区的人群中有可能发生所要观察疾病的人。 (3)用途——对于传染病和死亡率极低或不致死的疾病尤为重要,反应该病的风险;常用于描述疾病的分布,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和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 2.患病率 (1)亦称现患率、流行率,是指在特定时间点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和旧病例的人数总共所占的比例。患病率=(特定时间点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口数)✖k (2)影响因素:发病率、病程。 (3)用途——对于病程长的一些慢性病的流行状况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可反映某地区人群疾病的分布以及某疾病的疾病负担程度。可依据患病率来合理计划卫生设施、人力物力及卫生资源的需要,研究疾病流行因素,监测慢性病的控制效果。 3.患病率和发病率的区别 (1)患病率的分子为特定时间点所调查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而不管这些病例的发病时间;发病率的分子为一定时期暴露人群中新发生的病例数; (2)患病率是由横断面调查获得的疾病频率,衡量疾病的存在或流行情况,是一种静态指标,其实质上是一种比例,不是一种真正的率。而发病率是由发病报告或队列研究获得的单位时间内的疾病频率和强度,为动态指标,是一种真正的率。 (三)死亡指标 1.死亡率 (1)是指某人群在单位时间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死亡率=(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k,式中k=千分之千或十万分之十万 (2)分类:粗死亡率——死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是一种未经调整的死亡率;死亡专率——按疾病的种类、年龄、性别、职业、种族等分类计算的死亡率。 2.病死率 (1)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病死率与死亡率不同,病死率并非真正的率,只是一个比值。病死率=(一定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确诊的某病病例数)✖100% (2)病死率通常用于病程短的急性病,以衡量疾病对人生命威胁的程度。 3.生存率 (1)又称存活率,是指患某种病的人(或接受某种治疗措施的患者)经n年的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占观察病例的比例。 (2)n年生存率=(随访满n年的某病存活病例数/随访满n年的该病病例数)✖100% (四)相对危险度 1.相对危险度 (1)又称率比(RR),是指暴露组发病率(Ie)与非暴露组发病率(Io)之比,它反映了暴露与疾病的关联强度。计算公式RR=Ie/Io (2)意义——说明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 (3)RR无单位,比值范围在0-正无穷之间。比值越大,联系越强。 RR=1,暴露与疾病无联系;RR<1,存在负联系,暴露是保护因子;RR>1,正联系,暴露是危险因子。 2.比值比 (1)又称优势比、交叉乘积比(OR)。指病例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除以对照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 (2)与RR相同,OR反映暴露者患某种疾病的危险性较无暴露者高的程度。 (3)若能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则OR值接近甚至等于RR值: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很低、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代表性好。 (五)归因危险度 1.归因危险度 (1)又称率差,简写为AR。是指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之差,它反映发病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公式:AR=Ie-Io=Io(RR-1) (2)意义:表示暴露者中完全由某暴露因素所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2.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1)简写:AR%,是指暴露人群中由暴露因素引起的发病在所有发病中所占的百分比。公式:AR%=(Ie-Io)/Ie,再×100% (2)数值越高,越是干预的重点。 3.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1)简写为PAR%,表示全人群中由暴露引起的发病在全部发病中的比例。公式1:PAR%=(It-Io)/It,再×100%,It为全人群发病率 (2)公共卫生学意义:完全控制该暴露因素后人群中某病发病(或死亡)率可能下降的程度。 (一)现况调查 1.概念:是指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等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有关变量、疾病或健康状况的资料,以描述目前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某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因为是在某一时点或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个世界点犹如一个断面,故又称之为横断面研究。 2.目的:(1)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2)发现病因线索(3)适应于疾病的二级预防(4)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5)疾病监测(6)其他: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卫生水平和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求的研究、社区卫生规划的制定 3.分类:普查(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分为非随机抽样、随机抽样) 4.优缺点 (1)优点:现况调查中常用抽样调查,以样本估计总体的可信度较高,故其研究结果有较强的推广意义。现况研究是在收集玩资料之后,再将样本按照是否暴露或患病来分组比较,即有来自同一群体的自然形成的同期对照组,故结果具有可比性。研究过程应用问卷调查或采样监测等手段,故一次调查可同时观察多种因素,是疾病病因探索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2)局限性:难以确定先因后果的时相关系。不能获得发病率资料。极有可能低估该研究群体的患病水平。 (二)队列研究 1.概念:亦称群组研究。是将特定的人群按其是否暴露于某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为n个群组或队列,追踪观察一段时间,比较两组或各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有无因果联系及联系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可用于检验病因假设、评价预防效果和研究疾病自然史。 2.类型:前瞻性队列研究、历史性队列研究、双向性队列研究(混合性队列研究) 3.特点 (1)在时序上是由前向后的,在疾病发生前开始进行,故属于前瞻性研究。 (2)属于观察性对比研究 (3)研究对象根据暴露与否分组,这与实验性研究的随机分型不同。 (4)是从“因”到“果”的研究。 (5)追踪观察的是两组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差异。 4.优缺点 (1)优点:在疾病发生前按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组,所获资料完整,无回忆偏倚。可计算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能测量两组间的特异危险度和相对危险度。暴露因素的作用可分等级,便于计算剂量-效应关系。样本量大,结果稳定。在有完整资料记录的条件下,可作回顾性历史队列研究。 (2)局限性:观察时间长、费人力、花费高。设计的科学性要求高,实施难度大。研究罕见病时需要大量研究对象,不易收集到完整可靠的资料,故不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 (三)病例对照研究 1.概念:为选择一组患所研究疾病的患者与一组无此病的对照组,调查其发病前对某些因素的暴露状况,比较两组中暴露率和暴露水平的差异,以研究该疾病与这些因素的关系。 2.特点 (1)在疾病发生后进行,研究开始时已有一批可供选择的病例。 (2)研究对象按发病与否分成病例组和对照组。 (3)被研究因素的暴露状况是通过回顾调查或信息收集获得的。 (4)若按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已发生,是由果及因的推理顺序。 (5)经两组暴露率和暴露水平的比较,分析暴露与疾病的联系。 3.优缺点 (1)优点:所需样本量小,病例易获取,易于进行,出结果快。适合于病因复杂、发病率低、潜伏期长的疾病。可对治疗措施的疗效与副作用作初步评价。 (2)局限性:暴露因素和疾病的时间先后顺序常难以判断,因此不能确定因果关系。不能计算发病率、死亡率、相对危险度。选择研究对象时容易产生选择偏倚,回顾性调查时易产生信息偏倚(回忆偏倚)。 (四)实验性研究 1.基本性质:研究者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着实验的条件,主动给予研究对象某种干预措施。又称干预研究。 2.类型: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试验、类实验。 3.特点:属于前瞻性研究、随机分组、设立对照组、有干预措施。 4.临床试验 (1)是在临床上评价新药、新疗法疗效的一种试验,是临床治疗措施在正式应用之前的最后人体应用试验。 (2)它是运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试验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给前者某种治疗措施,不给后者这种措施或给予安慰剂,经过一段时间后评价该措施的效果和价值的一种前瞻性研究。 (3)临床试验的目的是观察和论证某个或某些研究因素对研究对象产生的效应或影响。 5.社区试验:也称生活方式干预试验,是以尚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人群作为整体进行试验观察,常用于对某种预防措施或方法进行考核或评价。 (五)诊断试验的评价研究 1.概念:诊断试验是对疾病进行诊断的试验方法。 2.诊断指标:客观指标、主观指标、半客观指标。 3.确定诊断标准的方法:生物统计学法、临床判断法、ROC曲线法。 4.诊断试验的评价指标5.诊断试验的评价标准 (1)同金标准诊断方法进行同步盲法比较; (2)研究对象的代表性; (3)要有足够的样本量; (4)诊断界值的确定要合理; (5)不仅评价真实性,也评价可靠性; (6)试验的方法和步骤要具体,有可操作性。 6.提高诊断质量的方法(六)筛检试验的评价研究 1.概念:筛检试验通过快速的检验、检查或其他措施,将可能有病但表面上健康的人,同那些可能无病的人区分开来。 2.用途:早期发现那些处于临床前期或临床初期的可疑患者;发现某些疾病的高危个体;开展流行病学监测;了解疾病的自然史。 3.类型:按筛检对象的范围,分为:群体筛检、选择性筛检。 4.方法:单项筛检、多项筛检。 5.建议目前筛检慢性病,主要考虑高血压、糖尿病、超重和肥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宫颈癌、乳腺癌、大肠癌、肝癌、鼻咽癌等筛检方法比较成熟,早期发现治疗效果较好的肿瘤。

王见定教授挑战“生命科学突破奖” (三)申报“生命科学突破奖”的理由 作为统计学突破的又一最大受益者(它与经济学并列),非生命科学莫属。生命科学简单地可以定义为:它是系统阐述与生命特征有关的重大课题的科学。医学是针对人进行生命特征研究的科学,从这点意义上讲,医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每一个学习生物或医学的人都会发现统计学贯串了生物学与医学的整个过程。 一般认为最早的记录是1348年欧洲一半人死于黑死病(鼠疫);第一世界大战时爆发的西班牙流行性感冒,几个月内带走2000万人的生命,一年时间内,全球范围内5000万到一亿人死于此疫(HINI禽流感)......到1859年达尔文完成了《物种起源》,1865年孟德尔完成的《植物杂交试验》,1889年高尔顿完成的《自然遗传》,1916年皮尔逊完成的《数学对进化论的贡献》,1925年费希尔完成的《研究人员用统计方法》,......这些都是早、中期运用统计学进行生命科学研究的典范。到了20世纪50年代,遗传物质DNA螺旋结构的发现,整个试验过程处处使用了现代统计学方法,开创了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活动的新纪元。进一步对基因的检验以及基因检测结果能告诉你有多高的风险患上某种疾病,而且正确指导你合理用药,均应用了现代统计学的基本方法。最后,我们注意到各种病毒、病菌的发现,生存原理、控制方法以及相应的各种药物的研发、各种疾病相关指标的测定无一不是采用了各种统计学方法...... 一句话,统计学是生命科学的生命线,离开了统计学,生命科学不得生存和发展。“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统一理论”作为统计学的最新理论,必将全面提升生命科学的水平,当然完全达到了挑战“生命科学突破奖”的水准。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论文

这个属于预防医学范畴,流行病学内容很广,有疾病预防,有病因学研究,从卫生政策制定到分子学研究都有。。。。卫生统计实际上是一个工具,特别对于医学研究作用极大,医学论文的水平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它。 流行病和卫生统计关系密切,绝大多数流行病研究都要用得上卫生统计,因为流行病学是群体的,概率的,对比的研究~~ 我是流行病学的研一学生,这些回答,希望对你有用.

这个属于预防医学范畴,流行病学内容很广,有疾病预防,有病因学研究,从卫生政策制定到分子学研究都有。。。。卫生统计实际上是一个工具,特别对于医学研究作用极大,医学论文的水平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它。 流行病和卫生统计关系密切,绝大多数流行病研究都要用得上卫生统计,因为流行病学是群体的,概率的,对比的研究~~ 我是流行病学的研一学生,这些回答。

苏 虹 教 授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基础研究:实验室研究/研究对象/研究因素、试验条件临床医学:研究对象是人,其研究结果又用于人 人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一般特征、临床表现、依从性等) 临床研究易产生各种偏倚,在设计、测量和评价阶段都可能发生,导致错误结果。 严格科研设计,尽量控制各种影响因素,减少偏倚发生。 口服避孕药与中国妇女出血性脑卒中的调查研究�据国家卫生部公布的部分县死因统计结果显示 ,脑血管病居女性死因的第2位,死亡率为万 ,占死亡总数的,成为当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 自口服避孕药(OCs)上市以来,出现许多 OCs 增加脑卒中发病危险性的报道。 研究方法:病例对照研究�� 描述法与分析法区别 法分为描述法与分析法。,将观察法分为描述法与分析法�根据是否设立对照,将观察 法不设立对照组,分析法事先必须设立对照组。描述法分析法�描述 吸烟和肺癌关系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 设立对照 因素和疾病资料的收集因素和疾病关联及其强度分析 临床医学研究常用的设计方案 描述法 调查研究最基本的第一步。 �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测结果,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人群的分布特征,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为进一 步开展分析性研究提供病因和流行因素线索。 特点 �观察性研究方法与实验性研究相对立。�设立对照与描述性研究相区别。 �观察方向是由“果”及“因”回顾性研究方向。�不能确证疾病与暴露的因果关系只能推测 疾 病与暴露间是否有关联(统计学)。 应用范围 �病因研究 �筛检试验效果评价的研究�治疗效果的评价 优缺点 �所需样本量小,出结果快 �开展一果多因研究 �不能直接计算发病率和危险度评估� 偏倚较难控制 应用范围 �检验病因假设 验证暴露因素对疾病结局的影响,可分析一因多果。 �描述疾病的自然史,补充临床观察的不足美国Framingham心脏病研究,发现早年具有某些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的人群,将来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较高。 �评价疾病预后,分析诊疗方式对疾病预后的影响。 优点 �可设立前瞻性的同期对照 �能直接计算发病率和RR �论证强度较高,可靠性较强。 缺点 �随访时间往往较长 �样本量较大 �失访不易控制 实验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异同点�相同点 �研究方向均为前瞻性 �不同点 �是否对研究对象加以干预 �是否对研究对象实施随机化分组 实验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区别�队列研究:检验/验证病因假设�实验性研究:验证病因假设 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 对照、随机、重复和盲法,是鉴定和衡量实验性研究是否科学合理的基本依据。 � 对 照 � 随 机 � 重 复 � 盲 法 研究特点 �设立对照组,保证研究的同步性、条件的一致性�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入组,避免主观意愿造成选择偏倚;且增强组间的可比性 �前瞻性研究,结果于试验结束时方可获得�研究结果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 优点 � � � �组间可比性好,防止选择偏倚研究对象诊断确切,同质性好盲法衡量和分析结果,结果更真实、可靠高质量单个RCT,可成为系统评价的可靠资源 缺点 � �费时,人力与财力支付较大有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影响代表性和外推有 效性 �安慰剂不恰当应用、对照组措施选择不当,或让 受试对象暴露于某种有害致病危险因素,违背医德原则 其他类型 �半随机对照试验 �整群随机对照试验�单个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 �整群随机对照试验� �以群体为随机分配的单位。特殊膳食食谱—预防心血管病。 � 优点 •消除个体差异 •样本含量减少50% � 应用条件 •第一阶段的治疗作用一定不能对第二阶段的治疗效果产生任何影响。 •当某药的疗效较高时,在第一阶段治疗组的成员已被治愈,就不可能再回到第一阶段治疗前状态,从而无法进入第二阶段试验。 •以死亡作为观察终点指标的疗效评定研究,也不适于选择交叉试验。 � 优点 •消除个体差异 •样本含量减少50% 注意事项 •未设立对照,不能避免时间因素等对结果影响。•适用于慢性病的对症处理疗法的研究,不适用于急性病或治本的疗法研究。

随着社会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每年报考哈尔滨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的人数呈现阶梯式上涨,随之而来的是通过率急速下降。在这些考研失败的考生当中,有些考生是因为不用功而失败,还有一些考生是因为选择错误而失败。每年都有这样一批考生,非常用功学习,平时模拟成绩也非常好,但比较终还是落榜。下面为大家分享一下经验。

  • 索引序列
  • 论文流行病与卫生统计
  •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论文
  •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论文
  •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论文
  •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