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系统性硬化病的论文题目

系统性硬化病的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系统性硬化病的论文题目

题目能够起到窥论文全貌,导读者注意,显研究重点,一个准确精炼,醒目新颖的医学论文题目,可谓医学论文之龙睛。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专业的医学方面 毕业 论文题目选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阅读医学毕业论文题目推荐

1、中医药学院医学研究生 英语阅读 能力与阅读策略实证研究 报告

2、从医学课外阅读谈贯通式教学

3、阅读疗法:高校图书馆社会职能的医学解读

4、移动阅读环境下医学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思考

5、医学院校学生阅读图书种类分析

6、医学文献阅读技巧

7、医学院校学生阅读动机与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8、 医学英语 阅读教程

9、阅读治疗对医学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10、医学生临床实习期间阅读特点的调查和分析

11、如何提高 专业英语 阅读能力第4讲医学英语中的拉丁语

12、医学期刊作者阅读与投稿习惯调查分析——以《医学研究杂志》为例

13、加强医学生专业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我校英语毕业考试的启示

14、医学生阅读状况与行为特点的现状调查——以南方医科大学为例

15、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医学英语阅读策略探讨

16、医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探究

17、在医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图式理论

18、21世纪医学共核英语阅读问题探讨

19、医学文献的检索与阅读

20、医学生英语文学作品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预防医学毕业论文选题

1、公众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2、 儿童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效果探讨

3、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

4、健康 教育 在社区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5、孕前检查预防出生缺陷的优生优育对策分析

6、预防接种薄弱区量化甄别与考核效果分析

7、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及预防现状分析

8、青少年流行性传染病的控制及预防 方法 研究

9、浅谈煤矿尘肺病预防及粉尘危害防治

10、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特点及预防控制办法

11、研究学校学生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措施

12、探讨宫血宁胶囊预防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效果

13、室内装修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

14、社区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5、职业性布鲁氏菌病的预防

16、职业性中毒性肾病的危害和预防

17、靖江市儿童家长预防接种服务满意度调查分析

18、高危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预防疗效观察

19、于计划免疫月龄前发生麻疹的预防措施分析

20、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中的效果分析

21、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的作用

22、探讨调查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与预防对策分析

23、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情况分析

24、公共卫生监测对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影响

25、瑞昌市新入学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6、20x-20x年禽流感流行情况及其监测和预防

27、中国破伤风免疫预防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28、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29、常见肾脏疾病儿童的预防接种

30、流行传染病的控制及预防方法探讨

31、芬吗通在临床中预防术后宫腔粘连的应用效果

32、一例接种卡介苗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分析

33、职业性急性钡及其化合物中毒的预防

医学微生物学论文题目参考

1、PCR方法快速检验HBV

2、人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研究进展

3、肠道菌群研究方法进展

4、胃肠道微生物及其分子生态学技术研究进展

5、基于血凝素的新型流感疫苗的研究进展

6、肠道菌群影响宿主行为的研究进展

7、理性和科学的态度认识埃博拉

8、新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原学研究进展

9、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的小鼠细胞免疫效果

10、基于结构的HIV-1整合酶抑制剂的虚拟筛选

11、结核分枝杆菌免疫逃逸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12、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研究新进展

13、大肠杆菌生物膜的筛选及生长曲线测定

14、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15、微生物菌种保藏方法及标准菌种管理

16、马尔堡病毒形态特征研究

17、乙型脑炎病毒侵染细胞机制的研究进展

18、5种病毒性脑炎相关RNA病毒多重RT-PCR检测方法

19、肠道菌群调节制剂的研究进展

20、适用于分离人肠道中双歧杆菌的选择性培养基

21、益生菌与肠黏膜互作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22、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及抗生素治疗研究进展

23、半枝莲总黄酮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药效学研究

24、轮状病毒感染相关受体的研究进展

25、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肠道菌群研究中的进展

26、细菌黑色素的合成途径及生物功能研究进展

27、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生物膜形成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28、细菌鞭毛的致病性及其免疫学应用的研究进展

29、人腺病毒的研究进展

30、浅析埃博拉病毒致病机制

31、肠道病毒71型研究进展

32、抗生素对小鼠菌群失调腹泻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33、白念珠菌凋亡诱导研究进展

34、幽门螺杆菌基因分型的研究进展

3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进展

36、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37、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中培养的条件优化

38、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相关基因检测与聚类分析

39、埃博拉病毒研究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

40、博卡病毒的检测方法概述

医学方面毕业论文题目选题题目相关 文章 :

医学专业论文选题与题目

★ 医学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有哪些

★ 医学专业的论文题目参考

★ 2021医学类论文的题目有哪些

★ 医学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哪些

★ 2021医学类论文题目推荐

★ 药学类毕业论文题目

★ 生物技术专业论文选题题目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5000字

【答案】:D①类风湿关节炎常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肿痛,其中类风湿结节为较特异性的表现,多见于关节隆突部及受压部位的皮下。结合病史及表现,本例应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答案为D项。系统性硬化症常表现为雷诺现象、手指及面部皮肤肿胀、硬化。骨关节炎多累及负重关节,无皮下结节。痛风常累及第一跖趾关节。风湿性关节炎多累及四肢大关节,可有皮肤红斑,不会出现类风湿结节。②影像学检查(X线片)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关节病变分期、病情演变的监测均有重要意义,故选A。此外,类风湿因子检测也是确诊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检查,但未出现在答案项中。关节滑液检查为有创检查,临床上少用,故不答B。抗核抗体为结缔组织病的筛查试验、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增高提示病变处于活动期。

医学论文题目是医学科技信息着录体系和索引等二次文献的重要内容,是医学文献检索的主要标识。医学论文题目必须要够专业才行。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专业的医学论文题目选题免费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经典专业医学论文题目

1、护理专业医学统计学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

2、高职医学美容专业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实践浅析

3、中医骨伤专业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实践的探讨

4、护理专业医学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基于MindMap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医学信息方向)课程体系建设与发展探讨

6、不同专业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探讨

7、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微生物学实验 教学 方法 初探

8、非口腔专业医学生口腔健康认知和行为的调查

9、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教学体会

10、四年制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优化整合及数字化实践教学的应用

11、护理专业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

12、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医学影像成像理论与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程整合的思考

13、临床专业医学生心理压力源调查与对策

14、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医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15、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临床医学论文题目

[1]定西市疑似风疹标本ELISA与RT-PCR法检测分析

[2]居家吞咽康复操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3] MR扩散加权成像与不同成像序列联合应用对乳腺良恶性病变定性诊断价值临床研究

[4]经静脉内耳钆造影MRI对可疑梅尼埃病的诊断价值

[5]基于三种试剂盒分析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的动态变化

[6]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社会缺陷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7]驻地医院联合整建制驰援医疗队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护理管理实践

[8]宫颈癌术后延伸野螺旋断层放疗与固定野调强放疗剂量学比较

[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恢复期肛拭子中SARS-CoV-2核酸检测结果评价

[10]数字OT训练系统结合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ADL的影响

[11]肌内效贴技术结合针刀治疗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研究及安全性分析

[12]吞咽功能训练配合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13]穴位肌电生物反馈联合rood技术对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14]三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HIV抗体的价值比较

[15]探讨认知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16]综合护理 措施 在手术室切口部位感染预防的应用研究

[17]气管切开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肺康复护理体会

[18]优质护理应用于宫颈球囊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促进自然分娩的实践效果

[19]社区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

[20]集束化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1]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22]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分析

[23]试论医务社会工作在静脉输液治疗安全环境构建过程中的作用

[24]~(125)I粒子源剂量计算参数模拟研究

[25]左氧氟沙星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防耐药突变浓度及耐药机制的研究

[26]2009—2018年浙江省宁波市吸毒人群HIV、梅毒和HCV感染状况及其行为特征

[27]临床护理路径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8]沙门氏菌主要流行血清型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29]学龄后腭裂术后语音障碍患者语音训练方法研究

[30]不同严重程度认知障碍组脑内血管周围间隙研究

[31]多系统萎缩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静息态低频振幅研究

[32]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局部一致性分析在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初步研究

[33]静息态fMRI评价脑瘫患儿手术前后的脑功能

[34]自闭症 儿童 早期大脑过度发育的sMRI研究

[35]老年重症监护室糖尿病患者血糖难控制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分析

医学 毕业 论文题目免费参考

1、中医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2、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3、心理干预对儿童多动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4、27例胃平滑肌瘤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5、秋泻灵合剂佐治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6、针灸配合水针疗法治疗腰痛60例临床疗效观察

7、古纳斯督灸治疗骨关节疼痛60例临床疗效观察

8、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观察

9、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临床疗效观察

10、手术结合药物治疗声带息肉临床疗效观察

11、中医辨证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12、菌毒清颗粒治疗风热感冒的临床疗效观察

13、脱敏药物对牙本质敏感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14、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15、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16、消痤霜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

17、内耳眩晕病40例临床疗效观察

18、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19、中医食疗法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药物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观察

21、葡萄糖酸锌治疗痤疮22例临床疗效观察

22、社区高血压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23、川百止痒洗剂治疗外阴瘙痒症临床疗效观察

24、微波治疗耳鸣临床疗效观察

25、温针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26、鼻咽联合成形术治疗OSAHS临床疗效观察

27、乳痛症的中成药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28、斯奇康佐薄氏腹针治重型斑秃临床疗效观察

29、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30、中风膏抗脑动脉硬化60例临床疗效观察

31、中医辨证治疗痞满证46例临床疗效观察

32、综合治疗白癜风临床疗效观察

33、参脉注射液治疗老年原发性低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34、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

35、帕利哌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观察

36、鱼油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观察

37、丹鳖胶囊的临床疗效观察

38、拔罐辅助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39、体外超声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40、CO2激光治疗丝状疣的临床疗效观察

41、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临床疗效观察

42、万应理伤膏临床疗效观察

43、卵巢癌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44、金因肽治疗50例日光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

45、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168例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46、胆宁片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47、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48、微管人流与药物流产临床疗效观察

49、参杉癌康汤Ⅱ号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50、益气活血汤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专业的医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相关 文章 :

★ 医学专业的论文题目参考

★ 医学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哪些

★ 2021医学类论文题目推荐

★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大全选题

★ 关于医学专题报告书范文精选

★ 2021英语专业论文选题与题目参考

★ 生物技术专业论文选题题目

★ 大学生论文题目参考2021

★ 心理学专业论文选题参考

★ 翻译方向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硬化性乳腺病的论文

张明,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外科教研室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中医外科、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命科学评审专家,上海市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师承著名中医外科名家夏涵教授,作为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从师陆德铭教授。从事中医外科医、教、研工作24年,擅长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乳腺病(乳腺增生病、乳腺癌术后的治疗等)、痛风及各种难治性皮肤病。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卫生局课题数项。发表论文20余篇。周敏,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上海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委员。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专著2部。参加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课题1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上海市卫生局课题3项。主持研究的“揉散法治疗急性乳腺炎初期技术”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中医临床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主要从事中医药特色疗法防治哺乳期乳腺炎、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乳康网提醒您:乳腺增生已居乳腺疾病之首,由此看来其发病率可见一斑。而乳腺结节就是乳腺囊性增生病,但其看似并非所想的可怕,是一种非肿瘤的疾病,正因一些人“小聪明”式的了解,放其不理,时间一久便成了不可预见的恶性疾病。……

摘 要: 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居首位,而且显著改变了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患者及其家属对自我调理、疾病观察、健康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得到了认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和彻底治愈的希望。 关键词: 乳腺疾病; 健康教育; 女性患者 中图分类号: R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8-0145-01 乳房是哺乳器官,也是女性重要的性征器官,不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也是女性性魅力的表现,追求健康,丰满,挺拔的乳房也成为当今女性的时尚。然而,女性乳房也是众多疾病侵袭的“多事之秋”,特别是乳腺癌已成为影响女性健康和生命的重要疾病。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居首位,而且显著改变了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能早期发现乳腺癌,大多数患者都可以治疗。虽然乳腺良性肿瘤与乳腺癌的关系尚有争议(一般认为乳腺良性疾病可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1]),加之患者及其家属对自我调理、疾病观察、健康保健等方面知识的需求逐渐增加,使乳腺健康教育在疾病一级预防中的作用显得日益重要,而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则成为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和彻底治愈的希望。 一、健康教育在乳腺疾病预防工作中的重要性 女性乳腺疾病的预防工作可分为3级:一级预防病因,包括对妇女进行健康宣教,使其树立良好的健康意识、合理饮食,培养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劳动;二级预防包括早期发现疾病(疾病自我诊断)和医院筛查以及减少危险因素,即早筛查出健康问题;三级预防包括对妇女疾病的治疗与康复。乳房疾病的预防工作应以加强一级预防为重点[2]。使其了解乳腺疾病的基本知识以及乳房保健方法,然后根据疾病、年龄、文化程度、社会角色等,采取相应的健康指导。这对患者接受进一步治疗和拥有健康理念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健康教育的范围和方法 乳腺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年轻化,并且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健康教育应以医院的健康宣教的同时,更重要的要通过多种宣传手段向院外拓展,利用资深护士专业知识丰富、亲和力强、沟通能力强等特点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定期组织医疗队并成立领导小组进入社区或农村进行义诊并由领导小组举办现场知识讲座,组织妇女观看健康教育光盘,以期达到宣教的目的。加强医院与社区或村委会之间的联系,且相互配合,使工作顺利进行。 三、在不同妇女群体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的对象是20-60岁的女性,特别是月经初潮年龄早于12岁、绝经年龄晚于50岁不孕(>40岁)未哺乳及初次足月产的年龄晚于35岁的女性、健康体检者、非手术患者、手术患者。医生和护士作为健康教育的倡导者、参与者、协调者和管理者,应全面介入下列工作。 (一)健康妇女和健康体检者的健康教育 在社区或农村和健康体检的妇女人群中,应告知她们保持健康需持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有序的生活方式,避免不良情绪刺激;教授她们自行检查的方法和防癌意识。乳腺癌不同于内脏癌,只在于体表,触诊是重要的诊断手段之一,是发现早期乳腺癌的重要手段。只有教会妇女定期通过视诊,即面对衣镜裸露上身,双臂放松垂于身侧,向前弯腰或双手高举枕于头后,观察乳房外形双侧是否对称、等大,观察乳房皮肤是否水肿或红肿、有无静脉曲张或高低不平的结节等,观察乳房是否对称、有无内陷或乳头溢液等,触诊,在不同体位(仰卧、被查侧的手臂分别放于身侧及枕于头后)手掌面平放在乳房上按顺序依次扪触乳房外上、外下、内下、内上4个象限以及乳头、乳晕5个区域,重点检查有无肿块及其性质。再检查双侧腋窝有无肿大的淋巴结,才有可能早期发现可疑病例。 (二)非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 体检中发现有乳腺小叶增生,多发于20-45岁的女性。乳房单个或数个包块加之周期性乳房胀痛等症状,长期困扰,使患者心情、生活、工作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教育患者了解本病系该年龄段内分泌调节失衡(雌激素分泌过剩)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自行缓解;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注意乳房保健,合理饮食,减少辛辣食物和动物内脏的摄入;减少脂肪的摄入,控制体重,适当的体育锻炼和劳动。避免使用雌激素,配戴柔软、适时的乳罩将乳房托起,可避免坠痛,并教会患者每次月经干净后2-7天自查乳房,教育患者建立遵医意识,接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每隔2-3个月由专科医生复查,建立对早期癌的新概念[3]。对乳腺出现的任何症状均需查明原因。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关键在于是否重视偶然或经常出现的一些不引人注意的症状,如乳头轻度回缩、局部皮肤轻度凹陷、乳晕轻度水肿以及经期后出现乳头疼痛等。 (三)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 1. 乳腺良性肿瘤的健康教育 检查中发现乳腺纤维瘤占良性肿瘤的绝大多数。教育患者正确认识本病,解除思想负担,了解手术的重要性和安全性;强调手术是目前根治本病的最佳治疗方案。帮助病人树立战胜肿瘤的信心。患者能否接受手术治疗是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的硬指标。对未做手术治疗的患者更要关心其心理、生理变化及其要求,教会其视诊、触诊乳房的方法,发现质地变化及时就诊。建立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不规范就医。 2. 乳腺癌患者的健康教育 在体检时,对初次发现乳腺癌患者不可枉下结论,更不能让患者一走了之,以免患者听从非专业诱导而延误诊治,使患者对疾病产生不确定感。一旦疾病不确定感产生,所带来的负面情绪不仅会干扰患者寻求与疾病抗争的能力,而且会造成患者行为的退化和治疗的中断。护理人员在陪同患者做B超、针吸细胞学等检查的同时,应全面了解其病史、病程,并根据患者的情绪反应、年龄、社会角色分别施以心理疏导。病人同意手术治疗,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做好病情、治疗方案和预后的介绍,手术前应讲解手术后病人胸部外形的改变,并进行心里康复护理,必要时可任其发泄以求得心理平衡。介绍弹性假体乳房可弥补外观的缺陷。多与病人沟通、交谈,通过宣教使病人学会消除恐惧的方法,如听音乐、看书报、听广播和与人交谈等。介绍病人与曾经接受过类似手术且已痊愈的妇女联系,通过成功者的现身说法帮助病人渡过心理调适期,使其相信一侧乳房切除不影响正常的家庭生活、工作和社交。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本病的治疗方法,解释手术的目的和成功的保障,尤其对无经济收入、年龄较大的、无自主能力的患者更应进行保护性治疗,防止患者因恐花费大额医疗费,给家庭造成经济负担而放弃治疗机会。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疾病有所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积极配合治疗。 参考文献: [1] 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2] 乐杰,谢幸.妇产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 李树玲.乳腺癌的早期诊断[A].LX-H767系列医学论文集.

多发性硬化病论文

基因工程技术的现状和前景发展 【摘要】从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基因工程技术,经过30多年来的进步与发展,已成为生物技术的核心内容。许多科学家预言,生物学将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学科,基因工程及相关领域的产业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之一。基因工程研究和应用范围涉及农业、工业、医药、能源、环保等许多领域。【关键词】基因工程技术;前景;现状一、基因工程应用于植物方面 农业领域是目前转基因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农作物生物技术的目的是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增强作物抗逆性、抗病虫害的能力。基因工程在这些领域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由于植物病毒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植物抗病基因工程也也已全面展开。自从发现烟草花叶病毒(TMV)的外壳蛋白基因导入烟草中,在转基因植株上明显延迟发病时间或减轻病害的症状,通过导入植物病毒外壳蛋白来提高植物抗病毒的能力,已用多种植物病毒进行了试验。在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增强植物对细菌和真菌病的抗性方面,也已取得很大进展。植物对逆境的抗性一直是植物生物学家关心的问题。由于植物生理学家、遗传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协同作战,耐涝、耐盐碱、耐旱和耐冷的转基因作物新品种(系)也已获得成功。植物的抗寒性对其生长发育尤为重要。科学家发现极地的鱼体内有一些特殊蛋白可以抑制冰晶的增长,从而免受低温的冻害并正常地生活在寒冷的极地中。将这种抗冻蛋白基因从鱼基因组中分离出来,导入植物体可获得转基因植物,目前这种基因已被转入番茄和黄瓜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口味、口感、营养成分、欣赏价值等品质性状。实践证明,利用基因工程可以有效地改善植物的品质,而且越来越多的基因工程植物进入了商品化生产领域,近几年利用基因工程改良作物品质也取得了不少进展,如美国国际植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从大豆中获取蛋白质合成基因,成功地导入到马铃薯中,培育出高蛋白马铃薯品种,其蛋白质含量接近大豆,大大提高了营养价值,得到了农场主及消费者的普遍欢迎。在花色、花香、花姿等性状的改良上也作了大量的研究。二、基因工程应用于医药方面目前,以基因工程药物为主导的基因工程应用产业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基因工程药物主要包括细胞因子、抗体、疫苗、激素和寡核甘酸药物等。它们对预防人类的肿瘤、心血管疾病、遗传病、糖尿病、包括艾滋病在内的各种传染病、类风湿疾病等有重要作用。在很多领域特别是疑难病症上,基因工程工程药物起到了传统化学药物难以达到的作用。我们最为熟悉的干扰素(IFN)就是一类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成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在临床上已用于治疗白血病、乙肝、丙肝、多发性硬化症和类风湿关节炎等多种疾病。 目前,应用基因工程研制的艾滋病疫苗已完成中试,并进入临床验证阶段;专门用于治疗肿瘤的“肿瘤基因导弹”也将在不久完成研制,它可有目的地寻找并杀死肿瘤,将使癌症的治愈成为可能。由中国、美国、德国三国科学家及中外六家研究机构参与研制的专门用于治疗乙肝、慢迁肝、慢活肝、丙肝、肝硬化的体细胞基因生物注射剂,最终解决了从剪切、分离到吞食肝细胞内肝炎病毒,修复、促进肝细胞再生的全过程。经4年临床试验已在全国面向肝炎患者。此项基因学研究成果在国际治肝领域中,是继干扰素等药物之后的一项具有革命性转变的重大医学成果。三、基因工程应用于环保方面工业发展以及其它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已远远超出了自然界微生物的净化能力,已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基因工程技术可提高微生物净化环境的能力。美国利用DNA重组技术把降解芳烃、萜烃、多环芳烃、脂肪烃的4种菌体基因链接,转移到某一菌体中构建出可同时降解4种有机物的“超级细菌”,用之清除石油污染,在数小时内可将水上浮油中的2/3烃类降解完,而天然菌株需1年之久。也有人把Bt蛋白基因、球形芽孢杆菌、且表达成功。它能钉死蚊虫与害虫,而对人畜无害,不污染环境。现已开发出的基因工程菌有净化农药的DDT的细菌、降解水中的染料、环境中有机氯苯类和氯酚类、多氯联苯的工程菌、降解土壤中的TNT炸药的工程菌及用于吸附无机有毒化合物(铅、汞、镉等)的基因工程菌及植物等。90年代后期问世的DNA改组技术可以创新基因,并赋予表达产物以新的功能,创造出全新的微生物,如可将降解某一污染物的不同细菌的基因通过PCR技术全部克隆出来,再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在体外加工重组,最后导入合适的载体,就有可能产生一种或几种具有非凡降解能力的超级菌株,从而大大地提高降解效率。四、前景展望由于基因工程运用DNA分子重组技术,能够按照人们预先的设计创造出许多新的遗传结合体,具有新奇遗传性状的新型产物,增强了人们改造动植物的主观能动性、预见性。而且在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具有革命性的推动作用,对人口素质、环境保护等作出具大贡献。所以,各国政府及一些大公司都十分重视基因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抢夺这一高科技制高点。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我国基因工程技术尚落后于发达国家,更应当加速发展,切不可坐失良机。但是,任何科学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一定的灾难。比如基因药物,它不仅能根治遗传性疾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甚至人的智力、体魄、性格、外表等亦可随意加以改造;还有,克隆技术如果不加限制,任其自由发展,最终有可能导致人类的毁灭。还有,尽管目前的转基因动植物还未发现对人类有什么危害,但不等于说转基因动植物就是十分安全的,毕竟这些东西还是新生事物,需要实践慢慢地检验。转基因生物和常规繁殖生长的品种一样,是在原有品种的基础上对其部分性状进行修饰或增加新性状,或消除原来的不利性状,但常规育种是通过自然选择,而且是近缘杂交,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掉。而转基因生物远远超出了近缘的范围,人们对可能出现的新组合、新性状会不会影响人类健康和环境,还缺乏知识和经验,按目前的科学水平还不能完全精确地预测。所以,我们要在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基因工程技术的同时,需要严格管理,充分重视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参考文献】[1]楼士林,杨盛昌,龙敏南,等.基因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李庆军,董艳桐,施冰.植物抗虫基因的研究进展[J].林业科技,2002,27(2):22 26. 这还有一篇

老师推荐了一篇文献给我,是关于TE的,写得相当不错,就逐字翻译了一下。 原文: Ten things you should know about transposable elements

图2:Ten things you should know about transposable elements (TEs). Examples of how TEs can impact genomes in direct and indirect ways. Blue boxes represent TEs, gray boxes represent canonical exons, and the black box represents a sequencing read. Right-angled arrows represent gene or TE promoters

转座元件是真核基因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它们在基因组演化,功能和病害免疫上的研究仍有大量研究空白。基因组学和大规模功能实验的展开为转座元件多方面的活动撒下了曙光且表明它们不应该一直被忽视。这里,我们介绍了转座元件的功能,以及它们与所处细胞环境的复杂关联,这对于理解它们的功能和对宿主生物学多方面的影响非常重要。虽然我们的例子主要来自于哺乳动物系统,但在这里讨论的核心概念可以适用于广泛的生物学范围。

转座元件是基因组上一类具有功能改变位置的DNA序列。由于它们深度的演化起源以及之后持续的分化,转座元件具有各式各样的形状和组成(图1)。根据其转座机制可以将其分成大致的两类,同时基于染色体整合机制,每一类又能分成不同的亚类。 第一类也就是反转录转座子,通过“复制后粘贴”的体制,RNA反转录为cDNA拷贝之后整合到基因组中 。对于长末端逆转录转座子( long terminal repeat (LTR) retrotransposons),整合是通过裂解和链转移反应进行的,催化这个反应的一种整合酶很像逆转录病毒。对于非长末端逆转录转座子而言,包含长和短插入元件,他们的染色体整合都是通过一种靶向逆转录的逆转录完成的。 第二类即DNA转座子,是通过双链DNA介导或是直接“剪切后粘贴”模式形成,或者是一类 Helitrons这种,是通过一种环状DNA介导的“剥离后粘贴”的模式模式形成 。对于更详细的转座元件类型和专做机制探讨,我们建议读者查阅Craig 的文章Mobile DNA III. 3rd ed. Washington, DC: 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 (ASM); 2015. 每个转座元件亚类紧接着会分成不同的超级群或超家族,它们通常被发现是跨越广泛生命并共享一套一致的遗传组织和单系起源。例如LTR转座子中的两大超家族Ty3/ gypsy and Ty1/ copia 几乎存在于所有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中。同样的,Tc1/ mariner , hAT (hobo-Ac-Tam3), and MULEs (Mutator-like elements) 作为DNA类转座元件超家族,也广泛覆盖了真核物种生命树。在大多数的转座元件详细分类体系中,聚类到同一个家族或亚家族的元件被认为是来自同一祖先的子代所形成的近缘类群。这个祖先拷贝可以被推断为一致性序列以代表整个(亚)家族,超家族,亚类和类。然而,极像物种的分支系统,转座元件的分类也是不断变化的,随着新的元件类型的发现而被不断修订,新的分类尺度在被引入,同时识别和分类转座元件的方法和标准也在持续发展之中。

基因组或许可以被看做是不同转座元件单元占据的一种共生系统,它们倾向于通过与其它元件或者细胞内其它组成之间进行复杂精密反应以达到不停扩张或繁殖的目的。这种相互反应包含的过程近似于生态学关系,例如寄生,合作和竞争。所以,如果转座元件很少(或是没有)随机分布于基因组上的时候也就不足为奇了。 转座元件表型出了很大程度插入基因组某些组成或特定区段的偏好性(图2)。它们往往被对立的选择之力所引导,同时也是一种平衡之道,维持了推动未来的扩张和减轻对宿主细胞功能有害影响之间的均衡。在位点选择范围的最尽头,很多元件已经形成了一种机制,使插入形成的特定位点对宿主的伤害很像且有利于自身元件的繁殖。 例如,在分化的出芽黏菌和分裂的酵母中的许多逆转座子是独立但温和地演化,它们有种能力即插入到RNA聚合酶Ⅲ转录基因的上游位点,此时不影响宿主基因的表达还能维持自身反转录。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也是推动转座元件分布和积累的重要力量。插入如果是极具破坏性的,那将很快会从群体里很快被清除掉。插入如果对基因组功能或宿主适合度影响很小或没有时,会被选择的效力所固定,或是在从群体中清除的过程中漂变,这个过程在不同的物种中差别很大。选择压力可以解释为何有些元件相对于其它元件更容易在基因组的特定位置被保留下来。例如,人类LINE 1(L1)逆转座子很容易从头插入到外显子中并使其中断,但是在人类基因的编码区内,几乎不存在L1的固定。相似的是非LTR转座子被发现倾向于插入到DNA转录链的方向中,但是在人类内含子的有义方向上被强烈清除,这最大的可能是因为它们的插入有义方向的倾向性使其很容易干扰基因剪切和聚腺苷酸化。或许正是由于这些共同特性,哺乳动物转座元件积累的演化轨迹在不同物种间使保守的,尽管转座元件的含量在不同类群间是存在差异的。因此,转座元件在基因组中的成功保留和多样化, 是由其元件本身固有特性和宿主物种层面的演化学力量所决定的 。深入探讨这些力量使如果共同作用的,对于理解转座元件对生物的影响至关重要。

转座元件占据了物种基因组包括物种特有DNA序列的很大一部分。Barbara McClintoc 的研究发现,玉米基因组中高达60-70%的部分是LTR逆转座子,其中又有很多是玉米或其野生近缘种所特有的,然而极少比例的DNA转座子在现在反而是最活跃和诱变的。同样的,绝大部分的转座元件存在于两个果蝇的同源区域内,而且大部分在群体中并不是固定的。一些转座元件家族仍然是活跃转座且这个过程是易诱变的;实验室中已知的 D. melanogaster 果蝇表型突变超过一半都是由于广泛的转座元件的自然插入造成的。转座事件在实验室小鼠中也是这样普遍且易诱变。转座元件对于遗传多样性的这种贡献或许被低估了,因为当生物体处于压力之下例如自然环境下,转座元件会更为活跃。         因为转座子的插入很少是立刻为它们的宿主带来适应度的优势,所以它们更多的是在遗传漂变之下被固定,但是又接着被中性选择支配的点突变所侵蚀 。慢慢地,这些点突变就会让转座子不再能够编码转座酶以形成新的转座整合行为。例如,我们人类的(单倍体)基因组包含约50万个L1拷贝,但这些L1拷贝中有以上是固定的,由于各种形式的突变和截断而不再移动。据估计,每个人携带一组约100个活性L1元素,其中大多数是新的插入并在人类群体中分离。因此,对于任何其他生物,“参考”人类基因组序列并不代表人类的TEs的全面清单。数以千计的“非参考”未固定的转座元件插入已被全基因组测序及其它策略编类。平均来看,任何两个人类单倍型基因组都有大概千个转座子插入的不同,主要是L1和Alu家族。在一个转座元件活跃的物种例如玉米种,转座元件插入多态性的数量远超人类中的数量。        如果转座元件没有立刻为它们的宿主带来好处且在一次插入以后经历大量的中性衰变,那么它们又是如何在演化中存在的呢?(其潜在的意思是问,为什么没啥大优势还存在,而且比例还很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转座元件不仅在个体和物种间垂直传递而且还水平传递。现在有大量的证据支持这一观点,即 水平的转座子转移 是一种普遍现象,几乎影响到每一种主要类型的转座元件和生命树的所有分支。虽然探究转座子水平转移的分子机制仍不够,但是越来越明显显示出的是:转座元件自身的流动性及它们和宿主之间的生态互相作用,包括病原体和寄生虫之间,推动了转座元件在这些不同类群间的传播。

转座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基因组扩张机制,相对应的是随着时间通过deletion删除DNA来维持基因组收缩。这两个过程之间的平衡是真核生物基因组大小演化的主要推动力 。众多的研究以演示证明了植物动物基因组演化中,这种基因组成分洗牌与循环的影响与范围。由于转座子的插入移除通常是不确切的,所以这个过程可以间接地影响到其周围的宿主序列。有时这种事件发生得太高频了以至于产生了大量得宿主的序列重复和洗牌,包括基因和调控序列。例如,一类DNA转座子(MULEs)负责捕获和重排水稻基因组中的约1000个基因片段。这类研究给出了一个结论:受宿主部分控制的转座子转座速率,是基因组演化的重要驱动力。        转座除了形成重排一个副产物,转座还会在它们丧失移动能力以后很长时间内推动基因组结构的变异。尤其是,重组事件往往发生在由于基因组上分布较远的关联转座子所分拆开的高度同源区段之间,同时会引发 大规模的删除,重复与倒位 。转座元件还提供了微同源区域, 在修复复制错误时容易发生模板切换,从而形成了结构变异的另一个来源 。这些非转录诱导机制的TE诱导或主导形成的结构变异也在实质上推动了基因组的演化。在通过检测非参插入推动活跃转座元件存在的群体研究中,这些过程也让识别活跃转录元件变得更加困难。         转座元件还会有助于特化染色体特性 。一个有趣的例子是果蝇中LINE-like retrotransposons构成和维持了端粒,以替代双翅目演化过程中丢失的端粒酶。这一驯化事件可以被看作是在真核生物进化的更早时期,为了解决由染色体线性化产生的“末端问题”而发生的事情的重演。确实,端粒酶的逆转录酶部分被认为起源于一个古老的逆转录因子世系。转录元件和驯化的转录基因也在着丝粒的结构中具有功能。

为了在演化中存续,转座元件必须在自身表达和抑制之间达成微妙的 平衡 。表达应该能够充分地促进扩增,但是又不会太多以至于威胁到宿主的适合度从而抵消掉转座元件拷贝数扩增的好处。这种平衡作用或许解释了为什么转座编码酶对转座本身并不是最优的,以及为什么有些转座元件演化出了自我调控机制控制自己的拷贝数。宿主具有众多的方式来控制转座元件的表达,包括若干的小RNA,染色质,DNA修饰通路和序列特异性阻遏蛋白例如最近发现的KRAB锌指蛋白。然而,许多这些沉默机制必须或者部分释放制约,以允许宿主基因表达程序的发育调控,尤其是早期胚胎发育阶段。例如,DNA甲基化在全基因组水平的丢失对于重置原始生殖细胞中的印迹基因是必不可少的。这就给转座元件一个机会,因为减弱的DNA甲基化通常会促进转座元件的表达。转座元件在生殖系(不只是配子体本身)中的强烈表达往往自我毁灭。在宿主巧妙使用的一个例子中,转座元件抑制在一个来自开花植物精子的减数分裂产物的伴生细胞中得到缓解。然而,这个伴生细胞并不会为下一代提供遗传物质。因此,虽然转座元件转置在减数分裂产物中,但这些事件不是遗传的。相反,伴生细胞中的转座元件活动可能通过导入转座元件衍生的小rna进一步抑制精子中的转座元件活性。        另一个重要的内在的表达/抑制平衡的作用是转座元件对宿主的影响在组织类型和不同的机体生命阶段产生相当大的变化。从转座元件的角度来看,理想的场景是在生殖系中表达和活跃,而不是在体细胞中,在体细胞中表达只会给转座元件带来坏处而没有好处。这在若干物种中已经被切实发现,这种分割里比较极端的例子就是纤毛虫,转座元件被从大核中剔除,而在小核或生殖系中保留。另一个例子是果蝇的P元件,在生殖系和体细胞间区分明显。一些生物包括植物,在发育的早期都不会分化生殖细胞谱系,相反,会在减少分裂之前的短时间之内从体细胞中指定。所以,在体细胞中转座的转座元件在植物中具有遗传的潜力,这表明转座元件和宿主的兴趣在多细胞和组织上的冲突要多于具有分离生殖系的动物。

看不太懂,没硬翻译

转座元件最被熟知的是其移动性,换句话说就是有能力转移到新的位置。虽然 转座形成的DNA断裂和插入 看似是细胞损伤明显的一个来源,但它并不是转座元件损害其宿主唯一甚至都不是最常见的机制。再活化的转座子伤害其宿主的方式多种多样。 转座位点的去抑制,包括自身转录,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干扰宿主mRNA的转录和加工 。人类细胞系,小鼠多组织中的复制性衰老过程中已经观测到了全基因组范围的转座元件去抑制。LTR和L1启动子的去抑制可能造成致癌基因活化。 第二,转座元件编码的蛋白质例如L1 ORF2p核酸内切酶活动能提高DNA的断裂和基因组不稳定。第三,转座元件引起的RNA转录本积累和染色体外DNA拷贝可能诱发先天免疫性疾病从而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者无菌炎症 。干扰素反应的激活现在已经是内源性逆转录病毒转录本的一个被充分证明的特性,这可能会使免疫疗法在识别和攻击癌细胞方面起到促进作用。上述所有机制在机体病理中的相对贡献仍有待确定。        在转录元件转录之后,下一步就是编码蛋白的转录,然后是逆转录因子,转座元件逆转录为Cdna保证后续的转座。 一旦被转座元件编码的逆转录酶蛋白参与,产生的胞质DNA和RNA:DNA杂交可以引起炎症反应 。一个例子是Aicardi Goutières综合征患者,TE来源的细胞质DNA的积累是由于正常阻断TE处理或降解TE来源的DNA的途径发生突变。虽然不是所有的TEs都能编码功能性蛋白质,但有些可以,包括一些内源性逆转录病毒能够产生Gag、Pol或包膜(Env)蛋白[126]。这些Env蛋白的过表达可能具有细胞毒性,并且至少与两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即多发性硬化症和amy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128]。由最年轻的人类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ERV)组HERV- k (HML-2)产生的小辅助蛋白可能在某些癌症中发挥作用,但证据尚不明确。

虽然通常是有害的,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TE插入可以为蛋白质编码基因和非编码rna的出现提供原料,这些基因和非编码rna可以发挥重要的,在某些情况下是必要的细胞功能。转座元件跨越演化时间的驯化或者扩大适应性的过程有助于深度保守功能和更近一些的物种特异性性状的形成。大多数情况下,TE编码基因的祖先或某种修饰的角色被宿主利用并保守,而转座元件序列的其余部分,因其自主转座的能力已经丧失则被清除。 在脊椎动物免疫系统中催化V(D)J体细胞重组的Rag1和Rag2是转座元件衍生基因中非常保守的例子。这两个基因,可能还有它们所识别的DNA信号,都来自于大约5亿年前的祖先DNA转座子。事实上,DNA转座子已经被多次吸收来形成新的细胞基因。        LTR逆转座子的gag和env基因或内源性逆转录病毒(ERVs)也被多次驯化,在胎盘发育中发挥功能,帮助宿主抵御外源性逆转录病毒,在大脑发育中发挥作用,并发挥其他多种作用。(后面给出例子)        转座元件也会贡献它们的基因给宿主,但也会添加外显子,重新排列和复制现有的宿主基因。(后面给出例子)。这一过程仍在积极塑造我们的基因组;据估计,每6000人中就有1人携带新型逆转录基因插入。        转座元件也为细胞中非蛋白编码功能提供了巨大贡献。在人类和小鼠基因组中,转座元件是数以千计长非编码蛋白RNA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主要由逆转录LTR反转录驱动。其中一些转座元件驱动的lncRNA似乎在维持干细胞多能性和其他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许多研究表明,嵌入lncRNAs和mrna中的转座子序列可以直接调节RNA的稳定性、加工或定位,并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此外,转座子来源的microRNAs和转座元件加工的其他小rna也可以发挥调节宿主细胞功能的作用。转座元件促进编码和非编码rna的无数机制说明了这些元素与其宿主之间的多方面交互作用。

顺式调控网络协调多个基因的转录,协调整个通路和复杂的生物过程。与Barbara McClintock的深刻预测一致,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转座元件已经成为调节真核基因表达的丰富物质来源(图2)。事实上, 转座元件可以扩散大量的启动子和增强子,165,166],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绝缘子序列,以及抑制因子 。刺豚鼠不同的被毛颜色是宿主基因控制被毛颜色的一个显著例子,宿主基因的表达可以被其启动子上游转座元件的甲基化水平改变。在油棕榈中,位于一个对开花很重要的基因内的转座元件的甲基化水平最终控制着植物能否结出富含油的果实。         由于转座元件家族通常以大量相关联副本的形式存在于一个基因组中,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它们有可能捐献出相同的顺式调节模块,以连接分散在整个基因组中的基因电池 。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这一模型,并表明TEs为进化过程中顺式调节网络的组装和重塑提供了构建模块,包括潜在过程的途径,如怀孕,干细胞多能性,新皮质发育,哺乳动物先天免疫,或玉米对非生物胁迫的反应。事实上,TE序列包含了“经典”基因调控网络的所有必要特征。它们被不同的转录因子组合整合多个输入(激活/抑制),对顺式和反式信号作出反应,并能够协调调节基因表达。在这种情况下,TEs是通过创建新的顺式调节电路和微调现有网络来修改生物过程的非常合适的制剂。

TEs在研究历史上一直被忽视,并且在基因组研究中仍然经常被弱化,部分原因是它们的高度重复性,这带来了许多分析挑战,通常需要使用专门的工具。由于基因组可能包含数千个非常相似的TE序列拷贝,因此在实验设计和分析过程中,这些区域内子串的唯一性或重复性都需要考虑。例如,为了PCR、短发夹RNA或CRISPR-Cas9,必须仔细设计和验证针对基因组中特定TE实例的短DNA寡核苷酸,以确保它们真正的特异性和针对基因组的独特区域。在某些情况下,同时针对多个元素或整个转座元件家族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是可取的。        同样,在对来自下一代测序和分析转座元件的reads进行对齐时,唯一性和重复性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概念. 目前存在多种分配来自多个基因组位置reads的策略:1)将reads定位到转座元件亚家族的一致序列;2)映射到基因组,只保留独特的映射reads;3)在可能的候选之间随机分配多个映射reads;或者4)根据各种算法重新分配它们,比如最大似然算法。选择最终是要依赖于技术(如ChIP-seq和RNA-seq)以及分析目的指引,例如分析是需要的单个转座元件实例的信息,还是对每个亚家族的结果进行高水平的统计就足够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特异的问题将根据所研究的物种以及最近或目前活跃转座元件科的存在或消失而有很大差异。例如,在小鼠基因组中有着更近且活跃的转座元件存在,所以将reads映射到人类基因组中转座元件上要比把reads定位到小鼠基因组中简单。最后,随着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管道的改进,特别是随着测序reads长度的增加,早期研究面临的许多障碍将逐步消除。

作为一种强大的插入诱变剂,转座元件对其宿主有着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但是很有可能的是,在任何特定的物种中,特别是那些有效种群规模较小的人类,大多数转座元件仅靠遗传漂变就实现了固定,现在则大部分对其宿主保持中性。何时我们能说转座元件已经与细胞功能所联合了呢?最初的ENCODE论文宣称“对80%的基因组起作用”,这引起了极大的争论与争议。技术上来说,ENCODE只是将“生化”活性赋予给了基因组的这一大部分。然而,批评人士反对流行媒体的宏大声明(《华盛顿邮报》的标题:“人类基因组新分析揭穿了垃圾DNA概念”),也反对ENCODE未能阻止这种误解(196,197,198)。对于这些批评者来说,忽视功能的进化定义是一个重大的错误。        这个争论很容易扩展到包含转座元件。转座元件构成了被断定为垃圾DNA大部分组成。现如今,这个词主要被媒体使用或者滥用,但实际上在演化生物学中,它具有很深的根源。不管语义定义如何,需要哪些证据去赋予转座元件功能呢?许多转座元件编码大范围的生化活动,那有利于它们自己的繁殖。例如,TEs通常含有启动子或增强子元件,这些元件可以绑架细胞RNA聚合酶进行转录,而自主元件编码具有各种生化和酶活性的蛋白质,所有这些都是转座子复制所必需的。这些活动能让它们发挥作用吗?        在不同物种之间多变的转座元件使利用标准的流程去识别它们的调控功能相当具有挑战性。例如一个关于HERVs,尤其是HERV-H效应对干细胞和多能性的影响的有趣研究,就必须使用新的范式来解释,而这些范式不能通过深度进化保守来暗示功能,因为这些特殊的ERV在大猿类之外是不存在的。        进化约束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尺度上测量,包括种群水平,但这仍然是一个统计上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特别是对非编码序列。自然功能缺失等位基因可能存在于人类群体中,如果它们的影响明显,就可以研究它们对健康的影响,但这些非常罕见,不允许进行系统的研究。可以对特定的人类转座元件位点进行基因敲除,以测试其调控作用,但这些敲除仅限于体外系统,特别是当模型物种中不存在同源转座元件时。在此背景下,利用强大的基因组工程工具和大量的突变体和其他遗传资源,如植物、真菌和昆虫,研究转座元件对模式物种的影响也将继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最后,越来越多的共识要求在将细胞功能分配给转座元件时更加严格,特别是为了宿主的适应度效益。事实上,一个转座元件表现出生化活性(如那些被转录因子束缚或位于染色质开放区域内的活性),不能等同于一个转座元件在序列水平上表现出净化选择的证据,或者认为当基因改变时会导致有害或功能失调的表型。基因组和表观基因组的精确编辑和操作的最新进展,包括重复元素,为系统评估TEs的功能意义提供了希望。

Env: Envelope protein ERV: Endogenous retrovirus HERV: Human endogenous retrovirus L1: Long interspersed nuclear element 1 LINE: Long interspersed nuclear element LTR: Long terminal repeat SINE: Short interspersed nuclear element TE: Transposable element

刮风不减半,下雨更好玩,大家好。这里是专注和大家一起吃瓜的深空小编。今天天气不错,正适合读读最新资讯放松一下。准备好瓜子板凳,我们一起去瞧一瞧。据外媒报道,一项由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科学家领导的研究展示了一种新方法,它可以区分两种不同但关系密切的疱疹病毒。该筛选系统随后在一大批多发性硬化症患者中进行了测试以提供新的证据表明一种特定疱疹病毒株可能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阶段发挥作用。上世纪90年代,一位叫Peter Challoner的科学家在患有多发性硬化症病人的脑细胞中发现了一种表达异常高的病毒DNA。这种病毒被确认为人类疱疹病毒6,在那之后,它成为了许多研究的焦点,一些科学家则假设该病毒可能诱发了MS中的急性炎症的急性发作。几十年来,科学家们已经知道HHV-6似乎是以两种相对不同的亚型表达,即HHV-6A和HHV-6B。然而直到最近,研究才开始揭示这两种亚型之间的差异。2012年,国际病毒分类学委员会最终将这两种病毒归为完全不同的独立毒株。在过去的10到20年里,大量的研究表明HHV-6和MS在血液和脑组织研究中有着很强的联系。但令人沮丧的是,至今还没有一种简单的方法来区分这两种不同的HHV-6病毒。现在,新研究证明了一种新筛选系统的有效性,该系统可以识别出HHV-6A和HHV-6B抗体之间的差异。该系统对超8000份MS患者的血液样本和7000多名健康者的血压样本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HHV-6A抗体在MS患者血液中更为明显。HHV-6B抗体则不存在这种现象,这也证实了之前研究表明HHV-6A是该病毒更具神经毒性的毒株。不过研究人员明确指出他们的研究并不意味着HHV-6A是一个明确的MS致病因子。这种疾病很有可能是大量不同环境因素和基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这项研究给出了一个有趣的证据,即指向某种病毒影响会诱发急性发作。这并不是首例跟疱疹病毒有关的神经系统疾病。现在,一种越来越流行的假说认为HHV-6A跟阿尔茨海默症有关,研究发现,患有这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患者大脑中存在大量的HHV-6A病毒。跟这项新MS研究一样,将这种病毒跟痴呆症联系起来的任何因果机制仍有待发现,但有许多科学家猜测这种病毒可能以何种方式引发了这些疾病。这一研究论文首席作者之一Anna FogDELL-Hahn说道:“HHV-6A和6B都可以感染我们的脑细胞,但它们的感染方式略有不同。因此,现在有意思的是,我们需要继续努力,尝试找出病毒究竟是如何影响MS的。”欲要知晓更多《新研究发现疱疹病毒变种可能是多发硬化症诱因 》的更多资讯,请持续关注深空的科技资讯栏目,深空小编将持续为您更新更多的科技资讯。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肝硬化与肝性脑病的论文

1 肝硬化住院病人心理异常原因 生理原因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肝硬化病人肝功能严重受损,肝脏对儿茶酚胺类物质的灭活作用减弱,而儿茶酚胺是调节情绪变化的主要激素之一,结果可造成病人行为、性格反常。 疾病长期折磨肝硬化迁延不愈,随着肝功能降低,病人症状更为突出,他们往往担心发生出血、肝性脑病等症状,有些病人担心癌变。目前国内对肝硬化无特殊治疗方法是造成病人抑郁焦虑的直接原因,特别是病友的死亡等突发事件往往成为一种恶性刺激引起病人情绪恶化,这些病人过分关注病情变化。关注每次化验结果。 社会及家庭角色改变肝硬化病人的长期患病,使病人的工作、劳动能力下降,严重影响了事业的发展、家庭生活及婚姻质量,特别是对于一些中年人,正是干事业、照顾子女的时候。他们的社会角色与患病角色形成大反差,对病人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自卑心理目前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对肝硬化缺乏了解,对病人存有恐惧,歧视病人,致使病人产生自卑情绪,感到人际关系紧张,有的甚至要求保密治疗,这些是造成强迫症状、敌对心理的重要原因。 求助心理肝硬化病人由于长期患病,心理上产生失落感,导致求助心理上升,希望得到家属、朋友、医务人员的爱护、同情、怜悯,而他们的种种需要往往因为疾病原因及不被理解而得不到满足,这些因素挫伤病人自尊而使病人倍感失落。 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正值医药卫生改革制度,病人自己承担医疗费用增加是使病人产生抑郁、焦虑以及敌对心理的重要因素。调查中为自费病人,的住院病人提出经济问题是其主要住院顾虑。 性别对肝硬化病人心理影响本病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而男性病人敌对因子也明显高于女性病人,这与男性所承受的社会角色有关,可能受传统观念影响,男性工作压力较女性大,而女性较注重心理宣泄。从临床观察,这些男性病人往往对家属及医护人员有强烈的戒备心理,有的甚至刁难医护人员,故意破坏医院公有财物,不执行医院的住院规章制度。 2 护理 全面评估病人情况。实行个性化护理护士在病人人院后,应全面收集资料,评估病人情况,包括不适症状、职业、文化、对患病的态度、对疾病认识程度、家庭经济条件、社会支持系统等,在准确评价基础上制订系统有效的护理计划,对不同的个体实施个性化护理。男性病人敌对现象明显,应耐心地劝导病人。病情较严重的病人,常常失去治病的信心,护士应向病人说明病情变化过程的复杂性,同时应及时将治疗好转的信息反馈给病人。 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与病人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积极主动与病人交谈,耐心倾听2并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经常给予鼓励和支持,使病人重新树立自信心,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的疾病。在与病人交谈的过程中,正确运用鼓励、安慰、解释、保证、指导、暗示等支持性治疗方法,以解决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为病人提供心理支持。 做好家属的工作,取得家属配合与家属配合,做好保护性医疗工作,同时要详尽地向家属介绍病情、治疗情况,取得家属的配合。要求病人家属以良好的情绪、积极的态度鼓励和支持病人,并告诉家属在探视时讨论话题不要集中在病情上,家庭成员要理解病人,多探视病人,不要露出厌烦、恐惧情绪。 加强健康教育用通俗易懂语言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其中包括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药物的用法、用量及副反应、服药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的应对方法、饮食治疗方法、疾病传播途径等。使病人改变有关疾病的错误观念,教会病人及家属实施消毒隔离措施,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你好呀。你是哪的呀?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格式与写法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小柯”是一个科学新闻写作机器人,由中国科学报社联合北京大学高水平科研团队研发而成,旨在帮助科学家以中文方式快速获取全球高水平英文论文发布的最新科研进展。《自然》● 科学家揭示肝硬化细胞水平发病机制英国爱丁堡大学炎症研究中心N. C. Henderson和P. Ramachandran研究组合作发现在单细胞水平上肝硬化的纤维化生态位。相关论文2019年10月9日在线发表于《自然》。为了获得细胞水平的直接相关的发病机制,并为治疗设计提供依据,他们分析了超过100,000个人类单细胞的转录组,从而得出了健康和肝硬化人类肝脏中存在的非实质细胞类型的分子定义。他们发现了一种新型的与疤痕相关的TREM2+CD9+巨噬细胞亚群,该亚群在肝纤维化中扩展,从循环单核细胞分化,并且具有促纤维化作用。他们还定义了新型ACKR1+和PLVAP+内皮细胞,它们在肝硬化中扩展,在形态构造上受疤痕限制并增强白细胞的转运。新型疤痕相关巨噬细胞,内皮细胞与PDGFRα+胶原生成间充质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多谱系配体-受体模型揭示了包括TNFRSF12A,PDGFR和NOTCH信号传导在内的几种促纤维化途径的疤痕内活性。他们的工作在单细胞水平上剖析了未曾被预料的人体器官纤维化的细胞和分子基础,并提供了发现肝硬化合理治疗目标所需的概念框架。据悉,目前尚无有效的抗肝纤维化疗法治疗肝硬化,肝硬化是全世界的主要杀手。相关论文信息:● 研究解码胎儿肝脏造血功能剑桥大学Sam Behjati、Elisa Laurenti、Sarah A. Teichmann 和英国纽卡斯尔大学Muzlifah Haniffa研究组合作解码了人类胎儿肝脏造血功能。 这一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2019年10月9号的《自然》上。研究人员对约140,000个肝脏和74,000个皮肤以及肾脏和卵黄囊细胞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确定了人类血液和免疫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的组成。研究者从造血干细胞和多能祖细胞推断分化轨迹,并评估组织微环境对血液和免疫细胞发育的影响。研究揭示了胎儿皮肤中的生理性红细胞生成以及卵黄囊中肥大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先天性淋巴样细胞前体的存在。研究还证明了在妊娠过程中胎儿肝脏的造血成分发生了变化,其远离了主要的类红细胞,同时伴随着HSC / MPPs分化潜能的平行变化,研究人员并对此进行了功能验证。该研究揭示的胎儿肝脏造血综合图谱为研究儿科血液和免疫疾病提供了蓝图,并为HSC / MPP的治疗潜力提供了参考。研究人员表示,胎儿肝脏中的决定性造血作用支持造血干细胞和多能祖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但其在人类中的作用仍然不清楚。相关论文信息:● 新发现可作为黑色素瘤潜在疗法美国西雅图福瑞德·哈金森癌症中心Robert K. Bradley小组和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Omar Abdel-Wahab小组合作,发现了癌症中剪接体内非典型BAF复合物的破坏,并基于这一机制提出了对待一类肿瘤恶化的治疗方法。 这一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2019年10月9日的《自然》上。研究人员结合泛癌剪接分析与阳性富集CRISPR筛选来优化促进肿瘤发生的拼接改变。研究团队报告说,多样的SF3B1突变集中在对BRD9的抑制上,BRD9是最近描述的非典型BAF染色质重塑复合体的核心组成部分,该复合体也包含GLTSCR1和GLTSCR1L57。突变体SF3B1识别BRD9内的异常的、深内含子分支点,从而诱导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元件衍生的毒性外显子的包被和随后BRD9 mRNA的降解。BRD9的清除引起了CTCF相关基因座上非经典BAF的减少,并促进了黑色素瘤的发生。BRD9是葡萄膜黑色素瘤中一种强有力的抑制剂,利用反义寡核苷酸或CRISPR介导诱变在SF3B1变异细胞中纠正BRD9 的错剪接可以抑制肿瘤增长。据悉,SF3B1是癌症中最常见的突变RNA剪接因子,但对SF3B1突变促进恶性肿瘤的机制了解甚少。相关论文信息:● 癌症中U1剪接体RNA发生高频突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Lincoln D. Stein研究组研究显示,U1剪接体RNA在多种癌症中发生突变。该项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2019年10月9日的《自然》。他们报告了在几种肿瘤类型中,U1 snRNA的第三个碱基处高频出现的Agt;C体细胞突变。 U1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碱基配对识别5C突变与肝细胞癌的酗酒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侵袭性IGHV基因未突变亚型相关。U1突变还可以使CLL患者独立接受不良预后。他们的研究证明了剪接体RNA中最早的非编码驱动程序之一,揭示了癌症中异常剪接的新机制,可能代表了新的治疗靶标。他们的发现还表明,驱动程序的发现应扩展到更广泛的基因组区域。据悉,癌症是由称为驱动因子的基因组改变引起的。已知有数百种编码基因的驱动程序,但尽管进行了深入的搜索,但迄今为止仅发现了少数非编码驱动程序。最近注意力已经转移到改变的RNA剪接在癌症中的作用。尽管仅在蛋白质编码剪接因子)中发现了导致多种转录类型的异常剪接的驱动子突变,但仍在多种癌症类型中得到了证实。相比之下,由于表征非编码癌症驱动程序的综合挑战和snRNA基因的重复性,对剪接体非编码成分,一系列小核RNA的癌症相关改变的研究很少。相关论文信息:● 非编码RNA突变可引起Shh型髓母细胞瘤近日,加拿大病童医院Michael D. Taylor研究组发现复发性非编码的U1-snRNA突变驱动Shh型母细胞瘤的隐性剪接。2019年10月9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这一成果。研究人员报道了约50%的Sonic hedgehog型髓母细胞瘤中U1剪接体小核RNA的高度复发性热点突变,该突变在其他髓母细胞瘤亚型中均不存在。在其他36种其他肿瘤类型的2442例癌症中,发现此U1-snRNA热点突变小于%。婴儿Shh-MB基本上不存在这种突变,这种突变发生在97%的成年人和25%的青少年中。U1-snRNA突变发生在5剪接位点结合区域,并且snRNA突变型肿瘤显著破坏RNA剪接,并带有过量的5隐性剪接事件。突变的U1-snRNA介导的可变剪接使肿瘤抑制基因失活,并激活癌基因,这是治疗的新靶点,并造成了癌症中非蛋白质编码基因的高度复发性和组织特异性突变。据介绍,癌症中的复发性体细胞单核苷酸变异很大程度上局限于蛋白质编码基因,在大多数儿童癌症中很少见。相关论文信息:《英国医学杂志》●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急性心肌梗死和卒中发病风险的相关性荷兰鹿特丹伊拉斯谟大学医学中心Naveed Sattar研究小组的一项最新研究分析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急性心肌梗死和卒中的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相关论文2019年10月8日在线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研究组搜集了2015年12月31日前四个欧洲国家基于人口的电子基础卫生数据库,其中意大利1542672人,荷兰2225925人,西班牙5488397人,英国12695046人。对120795名确诊为NAFLD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患者平均随访了年。在校正年龄和吸烟因素后,与匹配的对照组相比,NAFLD或NASH患者的AMI风险比为,卒中的综合风险比为。而在风险因素数据更为完整的组别中,在校正收缩压、2型糖尿病、总胆固醇水平、他汀类药物使用和高血压等因素后,NAFLD或NASH患者的AMI的风险比为,卒中的风险比为。总之,对1770万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排除心血管危险因素后,NAFLD的诊断与AMI或卒中风险无关。NAFLD患者的成人心血管风险评估很重要,但无需以特殊方式进行。相关论文信息:● 中国科学家系统评价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疗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建行教授研究组对晚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系统评价和网络荟萃分析。这一研究成果于2019年10月7日在线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研究组在PubMed、Embase、Cochrane中央对照试验注册中心和等知名数据库中检索2019年5月20日之前符合标准的文献。入选研究均比较了晚期EGFR突变NSCLC患者一线治疗中两种以上的疗法,且至少报告以下临床结果指标之一:无进展生存、总生存、客观缓解率和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18项符合条件的试验包括4628例患者和12种治疗方法: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基于培美曲塞的化疗,培美曲塞游离化疗以及联合治疗。与吉非替尼+培美曲塞化疗的疗效相当,奥希替尼显示出最有利的无进展生存期,显著优于达克替尼、阿法替尼、厄洛替尼、吉非替尼、埃克替尼、培美曲塞为基础的化疗、培美曲塞游离化疗、阿法替尼+西妥昔单抗和吉非替尼+培美曲塞。奥希替尼和吉非替尼联合以培美曲塞为基础的化疗在提供最佳总体生存效益方面也大致相当。但联合治疗引起的毒性更大,尤其是厄洛替尼+贝伐单抗,易导致3级以上的严重不良事件。不同的EGFR-TKIs显示出不同毒性谱。两种最常见的EGFR突变类型的亚组分析表明,在外显子19缺失的患者中,奥希替尼与最佳无进展生存相关,而在Leu858Arg突变患者中,吉非替尼+培美曲塞化疗与最佳无进展生存相关。总之,与其他一线治疗相比,奥希替尼和吉非替尼+培美曲塞化疗可显著提高晚期EGFR突变的NSCL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对于外显子19缺失和Leu858Arg突变的患者,奥希替尼和吉非替尼+培美曲塞化疗的无进展生存最优。相关论文信息:●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预后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希腊约阿尼纳大学医学院Evangelos Evangelou研究团队系统分析和批判评价了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预后的预测模型。这一研究成果于2019年10月4日在线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研究组系统搜索了228篇符合条件的文献,描述了408个预后模型的开发,38个模型的外部验证,以及20个针对COPD以外疾病预后模型的验证。408个预后模型建立于三个临床环境:239个针对门诊患者,155个针对住院患者,14个针对急诊患者。这408个预后模型中,最普遍的终点是死亡率、COPD急性加重和再次住院的风险。总体来说,最常用的预测因素是年龄、一秒用力呼气量、性别、体重指数和吸烟。在408个预后模型中,100个得到了内部验证,91个检测了校准开发模型。286个模型无法展示,只有56个模型可通过完整方程式展示。C统计模型可对311个模型进行判别。38个模型进行了外部验证,但其中只有12个由一个完全独立的团队进行验证。只有7个预后模型的总体偏倚风险较低。总之,该研究对COPD患者预后预测模型进行了详细的描绘和评估,发现它们的开发过程存在一些方法上的缺陷,且外部验证率较低。未来的研究应着眼于通过更新和外部验证来对现有的这些模型进行改进,并在临床实践中对它们的安全性、临床有效性和成本效益进行评估。相关论文信息:合作事宜:投稿事宜: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肝硬化突发肝性脑病的论文

看到这个词是不是很奇怪,明明是肝的问题为啥让我的脑子受累,这就不懂了吧。接下来我由带你去逛肝和脑。 啥是肝性脑病,这个问题问的还。 肝性脑病:又称肝昏迷,是由严重肝病或门-体分流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有智力损害,甚至意识障碍,行为异常和昏迷。 看的这的亲们明白啦吗?肝性脑病可不是一个好惹的主。 1、病因 (1)肝硬化 (2)门体分流 (3)其他 2、发病机制:目前最多被认可的是氨中毒学说 通俗的讲就是肝有问题,导致蛋白质分解后的氨没办法代谢,变成氨气随血液到脑中去了。氨气进入脑子了自然也就有了脑病了。 3、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问患者有去家族史,有无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原发性肝炎,严重胆道疾病,有无门体分流术,有无上消化道大出血,有无进食高蛋白的食物。服用损伤肝的药物等。 (二)身体状况 主要的是肝性脑病的临床分期分界不一定就这么清哦,这个只是有助于判断一下肝性脑病的严重程度。前后期可有重叠。 (三)心理 亲们你们觉得这时做为护士的我们接下来该做什么啦 心理心理心理重要的事说三遍,保持好心情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在患者病情最重的时候也是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当然要给予需要关爱的亲们温暖,患者神志不清,家人也很焦虑吧,我们不能只照顾病人,也要照顾到他的家人呢。 (四)辅助检查 1、血氨 2、电生理检查 3、心理智力测试 4、影像学检查 想深入了解的亲们找度娘哦在这就不一一介绍了 咳咳咳重点又来啦 怎么治疗怎么护理呢?╭☞(  ̄  ̄)╭☞其实重点是如何护理1、及早消除诱因 2、减少肠内氨源性毒物的形成和吸收 3、降氨药物(知道了什么药的亲可不要自己跑去药店买药自己治疗昂)其实我也不知道这种药药店里买不买嘿嘿开个玩笑啦 (1)、L-鸟氨酸-L-门冬氨酸:目前最常用的药促进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降低血氨 (2)、鸟氨酸-酮戊二酸:疗效差于第一个。 (3)、谷氨酸钠、谷氨酸钾、静氨酸 4、神经递质药物 5、基础治疗 (1)人工肝:通俗讲就是将你的血中的氨给你清理一遍 (2)肝移植 (3)阻断肝脏外门-体分流:门-体静脉分流术是肝硬化的患者门脉高压缓解症状做的一个手术,通俗讲就是将门静脉与腔静脉连一块这样可以有效缓解肝硬化带来的门脉高压,但是这些血液本应经肝解毒的现在一分流直接入脑了,所以就 (4)对症治疗原则疼痛止痛,电解质紊乱纠正电解质等 上面的只是方案哦真正的治疗和护理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呢 给患者下个诊断吧(患者存在什么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解决) 1、意识障碍 2、营养失调 3、有感染的风险 我们的目标是解决这些问题 如何护理 (1)一般护理:哈哈哈还是休息另外要注意安全呢,因为意识障碍很容易出差子的。住院的患者我们还要天天看着呢。 饮食:肝性脑病主要是氨进了脑中,氨哪来的罪魁祸首动物蛋白质,那就离它远远的吧。肝性脑病还存在营养问题哦,那就来点儿高热量低蛋白的食物吧。昏迷的病人咋办,我们有办法,来个鼻饲管吧不能让患者饿着呀。 用药护理:1、葡萄糖(补充营养):大量输注后密切观察无低钾,心力衰竭 2、乳果糖(防止便秘) 3、新霉素(抗感染):长期服用注意对听力的检查和肾功能的检查 4、谷氨酸钾、谷氨酸钠(预防并发症) 前后对比一下是不是能解决患者存在的问题了呢?嗯~好像还少了点儿什么哦 对症治疗:患者处于昏迷转态:要为患者摆好合适体位哦,2小时来看一次患者因为患者现在处于不能自理状态,防止出现压疮。 在强调一遍呢,保持一个好心情,如果实在不能保持好心情最起码要学会发泄,不要一直放到心里昂。 最后健康指导: 1、根据病情适当活动 2、病情严重者好好休息 3、饮食高热量低蛋白,少盐另外维生素B6少补充 4、要按时服药不要减量或者有点儿好转了就不吃了,这样不行哦,一定要定期定量定时服用药物不能自行停止,不然病会一直缠着你哦。 5、家属也要患者信心,给患者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共同努力促进病人康复。 今天我就分享到这儿啦,我还在成长中,有什么错误评论区留意哦我会及时改正哒。

1 肝硬化住院病人心理异常原因 生理原因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肝硬化病人肝功能严重受损,肝脏对儿茶酚胺类物质的灭活作用减弱,而儿茶酚胺是调节情绪变化的主要激素之一,结果可造成病人行为、性格反常。 疾病长期折磨肝硬化迁延不愈,随着肝功能降低,病人症状更为突出,他们往往担心发生出血、肝性脑病等症状,有些病人担心癌变。目前国内对肝硬化无特殊治疗方法是造成病人抑郁焦虑的直接原因,特别是病友的死亡等突发事件往往成为一种恶性刺激引起病人情绪恶化,这些病人过分关注病情变化。关注每次化验结果。 社会及家庭角色改变肝硬化病人的长期患病,使病人的工作、劳动能力下降,严重影响了事业的发展、家庭生活及婚姻质量,特别是对于一些中年人,正是干事业、照顾子女的时候。他们的社会角色与患病角色形成大反差,对病人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自卑心理目前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对肝硬化缺乏了解,对病人存有恐惧,歧视病人,致使病人产生自卑情绪,感到人际关系紧张,有的甚至要求保密治疗,这些是造成强迫症状、敌对心理的重要原因。 求助心理肝硬化病人由于长期患病,心理上产生失落感,导致求助心理上升,希望得到家属、朋友、医务人员的爱护、同情、怜悯,而他们的种种需要往往因为疾病原因及不被理解而得不到满足,这些因素挫伤病人自尊而使病人倍感失落。 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正值医药卫生改革制度,病人自己承担医疗费用增加是使病人产生抑郁、焦虑以及敌对心理的重要因素。调查中为自费病人,的住院病人提出经济问题是其主要住院顾虑。 性别对肝硬化病人心理影响本病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而男性病人敌对因子也明显高于女性病人,这与男性所承受的社会角色有关,可能受传统观念影响,男性工作压力较女性大,而女性较注重心理宣泄。从临床观察,这些男性病人往往对家属及医护人员有强烈的戒备心理,有的甚至刁难医护人员,故意破坏医院公有财物,不执行医院的住院规章制度。 2 护理 全面评估病人情况。实行个性化护理护士在病人人院后,应全面收集资料,评估病人情况,包括不适症状、职业、文化、对患病的态度、对疾病认识程度、家庭经济条件、社会支持系统等,在准确评价基础上制订系统有效的护理计划,对不同的个体实施个性化护理。男性病人敌对现象明显,应耐心地劝导病人。病情较严重的病人,常常失去治病的信心,护士应向病人说明病情变化过程的复杂性,同时应及时将治疗好转的信息反馈给病人。 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与病人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积极主动与病人交谈,耐心倾听2并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经常给予鼓励和支持,使病人重新树立自信心,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的疾病。在与病人交谈的过程中,正确运用鼓励、安慰、解释、保证、指导、暗示等支持性治疗方法,以解决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为病人提供心理支持。 做好家属的工作,取得家属配合与家属配合,做好保护性医疗工作,同时要详尽地向家属介绍病情、治疗情况,取得家属的配合。要求病人家属以良好的情绪、积极的态度鼓励和支持病人,并告诉家属在探视时讨论话题不要集中在病情上,家庭成员要理解病人,多探视病人,不要露出厌烦、恐惧情绪。 加强健康教育用通俗易懂语言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其中包括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药物的用法、用量及副反应、服药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的应对方法、饮食治疗方法、疾病传播途径等。使病人改变有关疾病的错误观念,教会病人及家属实施消毒隔离措施,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肝硬化是慢性肝病中常见的一种,也是多种肝病发展过程中最为脆弱的时期。所谓脆弱,就是指它极易受外因影响而发生急转直下的变化——出现旰性脑病(旧称肝昏迷)。肝硬化病人在生活中若不注意,一不小心,也可能导致肝性脑病的发生。以下三个故事,希望大家从中吸取教训。 故事一:吃***惹的祸 确诊为肝硬化已两年多的郑妈,因失眠到小诊所开了一些***服用。吃后不久,她“睡着”了,而却是昏睡,难以叫醒。家人送她到医院检查才知道,原来她出现了肝陆脑病。经过治疗,郑妈清醒过来了,却不知道自己发生过什么事。 点评:多种西药,如抗结核药、抗癌药及消炎镇痛药等,都可能损害肝脏;而麻醉药(如**、度冷丁等)、安眠镇痛药(如安定、利眠宁等),则是引起肝性脑病的直接原因,即使是常规剂量,但因肝硬化后,肝脏的解毒功能已经下降,故也可促使肝性脑病的发生。所以,肝硬化病人应该避免使用这些药物。若失眠难寐,可以尝试吃一些中成药,如安神胶囊、脑心舒,以及水合氯醛,这些药对肝脏的影响相对小一些。 故事二:排腹水不能急 50多岁的王伯患肝硬化腹水而终日烦恼。因心急排水,他买了一些利尿药后就过频地吃药。结果,虽然尿排了不少,肚子仿佛也变小了,可没过几天,他却出现了嗜睡、呼之不应的情况。 点评:治疗腹水多采用口服利尿药,如双氢克尿噻或注射速尿、利尿酸钠,有时甚至采取腹腔穿刺放腹水来处理。不过,如果上述排尿药物用量过大、时间过长或腹水排放过多,就会造成体内低血钾,而低血钾又容易激发碱中毒,从而诱发肝性脑病。因此,肝腹水病人定期排水时,应选用保钾排钠类的利尿药,如安体舒通、安笨堞啶等,以免发生低血钾。另外,若是放腹水治疗,还得同步补充白蛋白或有效的扩容剂,否则效果不佳。而上述这些治疗,都应到医院进行。 故事三:吃高蛋白食物应慎重 40岁的老杨在两年前确诊为乙肝后发展为肝硬化,已经到了失代偿期。其妻从一食疗书上看到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秘方”——鲤鱼炖小豆。老杨这两天可谓大饱口福,共吃了1000克鲤鱼、500克小豆。然而,到了第三天,他却昏睡不醒。 点评:一般来说,高蛋白饮食,如肉类、鱼类、禽类、蛋类、奶类等动物蛋白,可以促进受损肝细胞修复与再生。而且。肝硬化时,如果血浆蛋白含量降低,会进一步加重腹水的形成。因此,高蛋白饮食能纠正低蛋白血症,有利于腹水和水肿的消退。不过,补充蛋白也不能过量,一般每天补充的蛋白质不宜超过每千克体重~克或每天100克~200克。像老杨的补法,就明显超标了。摄入过多的蛋白质,机体来不及消化吸收,就会被肠道分解出氧和胺,这不但干扰大脑的供能,还直接毒害神经系统,诱发肝性脑病,如果病人的肝功能较差、肝硬化症状严重、有消化道出血,或有发生肝性脑病的倾向时,则要暂时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少吃上述高蛋白食物。 提示: 上述几个病人都是以昏睡、昏迷为主要症状。这也是临床上肝性脑病最常见的表现。但肝性脑病的症状是五花八门的,有的可能表现为白天昏昏沉沉,夜间却失眠难睡,即睡眠颠倒现象;有的表现为性格变得异常、举止轻率,如扮鬼脸、眨眼、随地大小便、游荡等;还有的会出现无意义地言语重复、言语不清、理解力下降,严重者出现躁狂、幻觉、叫唤不应、木僵等。因此,家中若有肝硬化病人,家属应警惕这些表现。

  • 索引序列
  • 系统性硬化病的论文题目
  • 硬化性乳腺病的论文
  • 多发性硬化病论文
  • 肝硬化与肝性脑病的论文
  • 肝硬化突发肝性脑病的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