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年月:1912年4月21日~1990年5月8日学术及社会兼职:职称:主任医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兼脑病专业委员会主委、理论整理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国急救医学杂志》编委《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编委光明中医函授大学顾问天津市政协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天津市委员会常委(1989年任顾问)天津市政府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医组长(1986年任顾问)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常委(1987年为荣誉委员)天津市开发区国际医学培训中心主任天津市自然科学学会联合培训中心顾问光明中医函授大学顾问《天津中医杂志》主编天津市中医药管理局顾问委员会副主委天津市卫生局咨询委员会副主委天津市卫生局高级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医专业组长天津市中医学会会长(1982~)中华医学会天津分会副会长(1982~1986)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研究会顾问天津市药材公司技术顾问天津市卫生职工医学院行政领导组成员、兼中医部主任(1981~1985)(后为顾问)中国针灸学院顾问天津市名中医门诊部主任天津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等
李正斌李正斌,职业:教授,毕业院校:河南医学院中文名:李正斌职业:教授毕业院校:河南医学院代表作品:医学基础与临床.内科学人物经历1983年毕业于河南医学院,现任河南科技大学老年与康复医学教研室主任,一附院老年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河南省老年医学会委员,洛阳市老年医学会主任委员,兼任【中国急救医学杂志】编委,【中华医学研究杂志】常务编委、主编,【医学基础与临床.内科学】、【临床慢性病学】等著作四部,洛阳市内科专家技术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现从事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从事老年心脑血管、呼吸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疗,对多脏器损伤等疑难病症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重点研究老年性痴呆的预防与康复。主要贡献主持完成省厅级科研项目三项,获省厅级二、三等科研成果奖三项,发表国家与省级论文三十余篇,国际交流论文二篇。
金发光,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呼吸内科主任,1994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全军呼吸病研究所,获临床医学硕士学位,2009年获“总后优秀教师”。现任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特殊津贴。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100余篇,目前承担国家、军队、陕西省科研课题10余项。同时担任《中国急救医学》、《中国临床康复》《中国医疗》、《科学中国人》等多家杂志编委或特约编委。
现任福建省保健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福建省立医院院长,福建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省急救中心主任、省急诊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全国急诊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省级综合性医院政研会常务理事、全国灾害医学专业组组长、福建省医学会副会长、福建省急诊医学学会主任委员、世界灾害及急诊医学学会WADEM会员、福州城区急诊120总指挥、福建省干部保健专家委员会专家组组长、福建省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会长。担任《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副主编、《中国急救医学》副主编、第17届世界灾害与急救医学会议筹委会委员、《医院报》《院前急救》《急诊医学》《中国急救医学杂志》编委、省政协委员、全国先进工作者,1996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10年4月27日被免去福建省卫生厅厅长职务。
王亿平王亿平,1985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系,获医学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教授,主任医师。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主任,安徽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生导师,安徽省卫生第二周期中医临床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常务)。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肾脏疾病医疗、教学、科研16年,在中西医结合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等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中文名:王亿平国籍:中国民族:汉族职业:医生毕业院校: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系代表作品:老年慢性肾炎中医辨证体会(安徽中医临床杂志)职称:教授所在医院: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人物信息姓名:王亿平所在医院: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职称:主任医师主治:中医药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进展,急性肾炎,慢性肾炎,尿路感染,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血压肾病,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学习工作简历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系安徽省和县乌江医院安徽中医学院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肾脏疾病在研课题1、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加重湿热证患者血清瘦素、白介素-6水平变化及清肾汤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安徽省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中医药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研究(安徽省重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专著1、保肾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气阴两虚兼湿浊证临床观察(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老年慢性肾炎中医辨证体会(安徽中医临床杂志)3、贞芪益肾颗粒治疗慢性肾炎气阴两虚兼湿热证(安徽省中医学院学报)4、清肾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血清瘦素和白细胞介素-6的干预作用(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5、清肾颗粒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肿瘤坏死因子及其受体的干预作用(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国际儿科学会常务委员、亚洲儿科学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专业组组长、卫生部第十届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理事、北京女医师协会副会长、北京医师协会儿科专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并担任《Pediatric Allergy, Immunology and Pulmonology》、《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 Journal》、《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临床儿科杂志》、《中国医学论坛报》儿科专刊、《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社》副主编,《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儿科杂志》、《药物不良反应杂志》、《世界临床药物》、《儿科药学杂志》、《中国小儿急救医学》、《北京妇幼卫生杂志》等10家学术期刊编委。1995年2月至8月赴瑞士感染性疾病控制中心任访问学者。1998年至1999年作为北京市卫生系统三位WHO奖学金获得者之一赴澳大利亚悉尼亚利山大儿童医院呼吸科进修。2000年至2001年作为国家教委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国威斯康辛医学院呼吸科进修。在儿童呼吸系统方面及内科多个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文章共计129篇,其中SCI收录文章18篇。现共培养研究生44人,博士后1人,其中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3人,在读博士生研究生3人,已培养硕士生研究生24人,在读硕士研究生4人。主持建立了国内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儿童睡眠监测中心,2011年作为学科带头人的“小儿呼吸专科”以全国总分第一名获得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主持多项十二五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科研项目。担任全国专科医师培训规划教材《小儿内科学》主编、儿科学(双语版)主译、国家执业医师护士三基训练丛书《临床医学分册》儿科部分主编、高教部十五规范化教材儿科学副主编以及《全科医师丛书儿科学》的主译、《儿科效率手册》的副主编,参与编写《实用儿科学》、《当代实用儿科学》、《当代医学新理论与新技术丛书》及全国7年制医学教材儿科学。近年来,获得宋庆龄儿科医学奖、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中国医师奖、北京“三八”红旗奖章、北京优秀医院管理干部、十百千卫生人才“十”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多项荣誉。
现任福建省保健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福建省立医院院长,福建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省急救中心主任、省急诊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全国急诊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省级综合性医院政研会常务理事、全国灾害医学专业组组长、福建省医学会副会长、福建省急诊医学学会主任委员、世界灾害及急诊医学学会WADEM会员、福州城区急诊120总指挥、福建省干部保健专家委员会专家组组长、福建省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会长。担任《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副主编、《中国急救医学》副主编、第17届世界灾害与急救医学会议筹委会委员、《医院报》《院前急救》《急诊医学》《中国急救医学杂志》编委、省政协委员、全国先进工作者,1996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10年4月27日被免去福建省卫生厅厅长职务。
2000年被聘任为研究生导师,指导硕士研究生6名,并协助指导博士生1名。主要研究方向为针刺治疗中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研究围绕中风发病机制从生理、生化、病理、电生理和分子生物学等多方面阐述针刺的治疗作用及机制。出版著作四部(其中两部为英文专业著作)。先后在《中华精神科杂志》、《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杂志》、《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中国急救医学杂志》、《中国中医药科技杂志》、《中医药学报杂志》和《中医药信息杂志》等国家及省级期刊及学会发表论文四十余篇。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中医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卫生厅新技术成果奖1项。目前主持及参与省部级及厅局级科研课题12项。
著作:《乳房疾病》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副主编论文:《儿童钝性肝损伤的非手术治疗15例体会》发表在《中华综合医学月刊》2003年第5期,第1作者《小儿髂窝脓肿误诊5例分析》发表在《中华误诊学杂志》2004年第2期,第1作者《乙状结肠袢式造口术的一点改进》发表在《中华特色医药论坛杂志》2005年第4期,第1作者,并被评为“优秀论文”《骶前静脉破裂大出血7例教训与体会》发表于《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年第7期,第1作者《《肠道膜菌群检测在大肠癌早期诊断筛查中的应用研究》发表在《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9年第5期,第2作者《儿童钝性肝损伤的非手术治疗10例体会》发表在《黑龙江医药科学》2000年第5期,第1作者《Dieulafoy单纯性溃疡1例报告》发表在《黑龙江医学》2004年第5期,第2作者《胆囊术后并发急性胃扩张1例》发表在《中国急救医学》1995年第15卷第二期,第二作者
中国急救医学是北大中文的核心期刊而且还是科技统计源的核心期刊,评职称是管用的,刊名: 中国急救医学 Chinese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主办: 中国医师协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周期: 月刊出版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2-1949CN: 23-1201/R邮发代号: 14-75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中国急救医学创刊时间:1981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因为这本期刊的影响力与级别的关系对于文章的要求比较高,如果您的文章质量很好可以投稿,如果您的文章质量不是很好的话投稿的话几本上很难中
现任福建省保健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福建省立医院院长,福建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省急救中心主任、省急诊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全国急诊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省级综合性医院政研会常务理事、全国灾害医学专业组组长、福建省医学会副会长、福建省急诊医学学会主任委员、世界灾害及急诊医学学会WADEM会员、福州城区急诊120总指挥、福建省干部保健专家委员会专家组组长、福建省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会长。担任《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副主编、《中国急救医学》副主编、第17届世界灾害与急救医学会议筹委会委员、《医院报》《院前急救》《急诊医学》《中国急救医学杂志》编委、省政协委员、全国先进工作者,1996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10年4月27日被免去福建省卫生厅厅长职务。
1985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1999年获香港中文大学(CUHK)博士学位(), . 在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UBC)儿童医院危重医学部研修。现为第十五届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全国中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急救学组成员、重庆市重症医学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儿科专委会委员兼秘书,«实用儿科临床杂志»副主编,«中华儿科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中国小儿急救医学杂志»«中国小儿循证医学杂志»编委。重庆市一、二届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等科研项目支持,培养指导研究生三十余名,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参编教材和专著多部, 研究成果曾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主要从事小儿危重症急救医学的临床和科研,研究方向为危重病儿肺损伤的发病机制 。
肯定不是好消息呀,一个正规的医学杂志,怎么可能三个月没有出版任何刊物,没有任何消息。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只能代表这家杂志快黄了
SCI是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简称,其全称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一部国际性的检索刊物,包括有:自然科学、生物、医学、农业、技术和行为科学等,主要侧重基础科学。所选用的刊物来源于94个类、40多个国家、SO多种文字,这些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荷兰、德国、俄罗斯、法国、日本、加拿大等,也收录一定数量的中国刊物。SCI选择期刊比较科学,它运用引文数据分析和同行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考虑了期刊的学术价值,在选用的 3400余种期刊里包含了国际上较为重要的期刊。SCI就其本身而言,最重要的功能是帮助科技人员获取最需要的文献信息。这也是编辑该部索引的主要意图。 SCI最大的优点是引文功能,在这里读者能很快地了解到某一作者的某篇论文是否被他人引用过,通过引文次数可以了解某一学科的发展过程。另外,使用SCI还可以了解到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信息,如:有没有关于某一课题的评论?某一理论有没有被证实,某方面的工作有没有被扩展,某一方法有没有被改善,某一提法是否成立,某一概念是否具有创新性等等。因此SCI也具有反映科技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功能。 您的问题确切地说应该是《国际呼吸杂志》和《中国急救医学》是否被SCI收录,据查,好像是没有的。如果可能,到高校的图书馆系统的电子资源相应的SCI数据库去查找,应该会得到比较确切的结果。
网易的免费邮箱。
共有12个:
1、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生物学教学杂志。
3、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4、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5、上海医学杂志。
6、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7、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8、军事医学杂志。
9、神经解剖学杂志。
10、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11、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12、中国护理管理杂志。
理论上也就是六月之前出刊发表的还可以正常上网,之后的就不算核心期刊了。新晋刊物也是一样的,目前知网还没有更新请耐心等待。
什么是核心刊物:
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进行刊物评价而非具体学术评价的工具。它被用于对科研工作者学术水平的衡量,如在相当一批教学科研单位申请高级职称、取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申报科研项目、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学术水平评估等,都需要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或若干篇论文。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核心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