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狂犬病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狂犬病

发布时间: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狂犬病狂

自己慢慢去找吧!!

〔如何确定是否接种狂犬预苗〕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简称“WHO”的狂犬病研究中心的权威说法是这样的。 1、被有疾病症状的或与健康猫(狗)行为有异常的犬(猫)等温血动物咬伤,在你被咬伤后,要尽快去注射狂犬病疫苗,同时观察咬你的猫(狗),如果10天内,这个猫或狗还没有狂犬病发病,你就可以终止狂犬病预苗注射,可以判定你根本没有被传染上狂犬病。 2、健康狗(猫等动物)不带毒。(“带毒”是医学术语,意思是“有传染性”,这里“不带毒”指的是,即使猫狗携带了狂犬病病毒,在它们没有发病前,是不具备传染性的。) (不用打针) 3、狂犬病毒疾理是病毒侵袭动物脑细胞引起狂犬病发作,这时动物一般都会出现非常明显的异常情况,很容易识别。这时动物的唾液才带毒(有病毒),具备传染性,如果被这样的动物咬伤一定要打狂犬病预苗。 4、狗(猫),只有狂犬病发作后才带毒。已经发作狂犬症的温血动物咬人,才有可能通过唾液将狂犬病毒传播到人身上,这时你需要打狂犬病预防。 5、鉴于狗、猫等温血动物在狂犬病发作后 3到5天内100%死亡(有文献说有罕见的是8天死亡)。所以,只有在它死亡前3-5天内才是传染期,被咬才有危险。即使你被咬了,10天内这个犬(猫)没有狂犬病发病死亡你也不用担心,因为咬你的时候并不在传染期。(10天是世界卫生组织特意延长的安全观察期限)(此期限最初为泰国博士提出,注意,泰国也是狂犬病高发地区,也是疫区) 6、狂犬病有潜伏期,世界卫生组织通过翔实的研究,多数是20天到2月,最长期限是6年,至于我国某些例子,世界卫生组织表示怀疑,世界上并没有发现有证据的长期潜伏例子,传染病医学专家并认为有可能是误诊或二次暴露(医学术语,第二次被传播)。 7、狂犬病预苗可以延迟打。(如果你曾被咬伤,并且已经过了6年,你可以放心了,如果在6年内陈旧伤,你不放心可以再次接种狂犬病预苗,等同一次暴露(第一次被咬)。(只是这时要先打两针) PS: 现在中国已经形成了狂犬病预苗的庞大的暴利产业链,不排除各级组织,药商、媒体、与某些不负责的医药界有意制造恐慌,获取不当利益,尤其医药界都负担有很大的责任! --------------------------------------------------------------------------------------------------------------------------------------- 狂犬病 〔简介〕 狂犬病,又称“疯狗病”、“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虽然名字为狂犬病,仅仅是因为多为狗高发,温血动物(如猫、兔子、蝙蝠、臭鼬、松鼠等哺乳动物)均可传播,人一但被狂犬病发病期的犬咬伤,y有一定几率可能患病,一旦发病100%死亡,至今没有任何可以治愈狂犬病的药物,只可以在未发作前接种预防。 狂犬病临床表现分两种形式,狂暴型与麻痹型。 狂暴型刚开始表现精神沉郁、怕光喜暗,反应迟钝,不听主人呼唤,不愿接触人,食欲反常,喜咬吃异物,吞咽伸颈困难,唾液增多,后驱无力,瞳孔散大。此期时间一般 1-2天。随后即进入兴奋期,表现为狂暴不安,主动攻击人和其它动物,意识紊乱,喉肌麻痹。狂暴之后出现沉郁,表现疲劳不爱动,体力稍有恢复后,稍有外界刺激又可起立疯狂,眼睛斜视,自咬四肢及后躯。 麻痹型 兴奋期很短,或症状不明显,以麻痹症状为主,出现全身肌肉麻痹,起立困难,卧地不起、抽搐,舌脱出,流涎,最后呼吸中枢麻痹或衰竭死亡。 --------------------------------------------------------------------------------------------------------------------------------- 附:参考资料以及来源 1、中国传染病预防中心在2007年5月承认健康犬不带毒。 关于中国CDC关于家康犬带不带毒的结论,请看链接: 2、世界卫生组织狂犬病防御中心的相关资料地址:狂犬病暴露后处理通则 (因为是PDF文件,你要下载翻译的话,请装相关软件,或直接到 ; 网内查询 3、世界卫生组织狂犬病专家磋商会的报告:“人狂犬病可有较长的潜伏期,因此,即使是对在可能的狂犬病暴露后 8个月才来就医医疗的人,也应该向新近发生暴露的人一样,给 与诊断和治疗。”(并非超过24小时就没有效果了,只要你没有发病) 请查询: 第37页(英文资料原文) 其官方网站是 4、法国专家狂犬病专家说:送给你的是我在2007年5月28日,出席在法国举行的OIE狂犬病会议上,所演示的材料。这是我在我们学院(QSMI学院,也是WHO狂犬病机理研究中心,位于泰国),用尽毕生精力(24年)所收集到的关于狗猫10天观察理论。 WHO(国际卫生组织)和泰国CDC(传染病防治中心)推荐,在给狗猫所伤的人进行治疗的同时,观察狗猫10天。如果狗或者猫继续保持健康,我们就停止对患者的治疗。4You can search in WHO website ( ) for the latest publication that come from the expert of rabies in the world ( WHO rabies ....., 2005 I can not remember the name). 5、 世界卫生组织网站上的中文网页,可以查到狂犬病文章(在健康版面下) 6、中国研究狂犬病防疫机构著文认为“健康犬不传播狂犬病毒”。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张永振研究员、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余永新、董关木研究员(俞是工程院士)以及美国佐治亚州兽医学院的 Zhen F Fu 等联合著文:中国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制建议,发表在《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7 年5月,第 41卷第 3期第 165—168 页。 7、美国传染病预防中心:隔离期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有很小的可能,动物貌似健康,实际上已经处于发病状态。为了懂得这个道理,你应该对狂犬病的发病机理有所了解(狂犬病毒影响它感染动物的机理)。通过对狗,猫,雪貂进行了详实的研究,我们知道,狂犬病毒入侵机体,从入侵地方通过神经系统向大脑移动,动物在这段时间,没有发病症状,也被叫做潜伏期,时间从几周到几个月不等。在潜伏期,被动物咬伤,并没有患狂犬病的危险,因为病毒在唾液中还未出现。仅仅到了最后,等到病毒进入了大脑,快速繁殖并引起脑炎,这时候,病毒才会进入唾液腺和唾液中。同时,当病毒在脑部增殖时,几乎所有的动物都会表现出前期症状,由于大部分的症状是如此明显。既使一个从未训练过的人,都很容易看出。在很短的时间,通常是3到5天,病毒会对大脑引起足够的破坏,这时,动物会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症状。为了增加保险期,隔离期被延长到10天。(根据泰国博士的实践,动物在10天内死亡率100%) 原文链接:() 8、关于健康狗的判断教授回读者问(祖述宪教授) “健康狗”的概念与狗的狂犬病临床诊断(请担心健康犬与发病犬看不出来的人仔细看看,很简单,也写的比较详细)

如果十天内没有狂犬发作,即使它带有狂犬病毒,你也不用担心,因为不会传染。 其实国内搞的这么夸张是因为这个疫苗的利润太高了 什么“专家”都出来大肆鼓吹打疫苗 如果你能上国外网,建议你上WHO的英文网站上看看对狂犬病的一些资料 十天内发作的狗才能传播狂犬病就是那里找来的资料 可惜国内部分人为钱说假话,剩下的就是以讹传讹,你们有谁真的见过抓伤导致发病的? 以下为资料 〔如何确定是否接种狂犬预苗〕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简称“WHO”的狂犬病研究中心的权威说法是这样的。 1、健康狗(猫等动物)不带毒。(“带毒”是医学术语,意思是“有传染性”,这里“不带毒”指的是,即使猫狗携带了狂犬病病毒,在它们没有发病前,是不具备传染性的。) (不用打针) 2、狂犬病毒疾理是病毒侵袭动物脑细胞引起狂犬病发作,这时动物都会出现非常明显的异常情况,很容易识别。这时动物的唾液才带毒(有病毒),具备传染性,如果被这样的动物咬伤一定要打狂犬病预苗。 3、狗(猫),只有狂犬病发作后才带毒。已经体现出狂犬症状的温血动物咬人,才有可能通过唾液将狂犬病毒传播到人身上,这时你需要打狂犬病预防。 4、狗、猫等温血动物在狂犬病发作后 3到4天内100%死亡。所以,只有在它死亡前3-4天内才是传染期,被咬才有危险。即使你被咬了,10天后这个猫狗因为狂犬病死了,你也不用担心,因为咬你的时候并不在传染期。(10天是世界卫生组织特意延长的安全观察期限) 5、被有疾病症状与健康猫(狗)行为有明显异常的犬(猫)等温血动物咬伤,在你被咬伤后,要立即去注射狂犬病疫苗,同时观察咬你的猫(狗),如果10天内,这个猫或狗还没有因为狂犬病而死,就可以终止狂犬病预苗注射,可以判定你根本没有被传染上狂犬病。 6、狂犬病有潜伏期,世界卫生组织通过翔实的研究,多数是20天到2月,最长期限是6年,至于我国某些例子,世界卫生组织表示怀疑,世界上并没有发现有证据的长期潜伏例子,传染病医学专家并认为有可能是误诊或二次暴露(医学术语,第二次被传播)。 7、狂犬病预苗可以延迟打。(如果你曾被咬伤,并且已经过了6年,你可以放心了,如果你不放心可以再次接种狂犬病预苗,等同一次暴露(第一次被咬)。 PS: 现在中国已经形成了狂犬病预苗的庞大的暴利产业链,不排除各级组织,药商、媒体、与某些不负责的医药界有意制造恐慌,获取不当利益,尤其医药界都负担有很大的责任! 附:参考资料以及来源 1、中国传染病预防中心在2007年5月承认健康犬不带毒。 2、世界卫生组织狂犬病防御中心的相关资料地址:狂犬病暴露后处理通则 3、世界卫生组织狂犬病专家磋商会的报告:“人狂犬病可有较长的潜伏期,因此,即使是对在可能的狂犬病暴露后 8个月才来就医医疗的人,也应该向新近发生暴露的人一样,给 与诊断和治疗。”(并非超过24小时就没有效果了,只要你没有发病) 请查询: 第37页 4、法国专家狂犬病专家说:送给你的是我在2007年5月28日,出席在法国举行的OIE狂犬病会议上,所演示的材料。这是我在我们学院(QSMI学院,也是WHO狂犬病机理研究中心,位于泰国),用尽毕生精力(24年)所收集到的关于狗猫10天观察理论。 WHO(国际卫生组织)和泰国CDC(传染病防治中心)推荐,在给狗猫所伤的人进行治疗的同时,观察狗猫10天。如果狗或者猫继续保持健康,我们就停止对患者的治疗。4You can search in WHO website ( ) for the latest publication that come from the expert of rabies in the world ( WHO rabies ....., 2005 I can not remember the name). 5\中国研究狂犬病防疫机构著文认为“健康犬不传播狂犬病毒”。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张永振研究员、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余永新、董关木研究员(俞是工程院士)以及美国佐治亚州兽医学院的Zhen F Fu 等联合著文:中国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制建议,发表在《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7 年5月,第 41卷第 3期第 165—168 页。

去看心理医生吧或者去精神病院参观一下看看未来的你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狂犬病

还有一年,没有必要再打的,对于这个问题,在祖教授的播客里有上海预防中心的人的说法:“对于去年卫生部下发的《犬伤处理规范》,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方案,对于我国的国情并不适合,成本巨大(上海1年用掉的狂犬病疫苗大约有2000万元,而报告的那些病例却都是没接种疫苗或接种了不合格疫苗的)。坦白说,我觉得这个规范是应狂犬病高发的形势而仓促行文的,“总认为中国情况是特殊的”的自我情结造成对WHO和世界各国公认经验的忽视、对实际犬伤处理中复杂情况的不了解导致方案中存在明显漏洞。这个漏洞是:方案说5剂次免疫后1年内再暴露需补种2剂,1-3年补种3剂,超过3年再接种5剂。问题是方案没有考虑到许多犬是做为宠物养的,被宠物咬伤是家常便饭的事情,如果都要1年内补种2剂的话,有些人可能1年内接种10-20剂次也是可能的。现在这种反复咬伤的情况太普遍了,这些被咬伤者打电话来,我们只能告诉他/她说《规范》是如何规定的,但我们认为一般不需要接种。我们这样回答,是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啊!(见下面祖的评说)以前上海的规定是半年内不必补种,半年至1年补2剂,满1年及以上补5剂。虽然不一定科学,但总还考虑到刚接种完抗体是可以维持一定时间的,操作性还是可以的。祖教授,我会把您的博客在我们疾控系统免疫规划条线内部做介绍,希望大家都能达成共识!也给大家指点一个权威的狂犬病问答知识库,我们可以让一些有上网条件的人来这里看看,给我们减轻一点咨询上的压力!”地址是你可以再了解下狂犬病,并建议你到祖教授的博去把关于狂犬病的贴好好看一下,这是个有良心的学者!!正确了解狂犬病,不要被误导,盲目恐慌〔如何确定是否接种狂犬预苗〕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简称“WHO”的狂犬病研究中心的权威说法是这样的。1、被有疾病症状的或与健康猫(狗)行为有异常的犬(猫)等温血动物咬伤,在你被咬伤后,要尽快去注射狂犬病疫苗,同时观察咬你的猫(狗),如果10天内,这个猫或狗还没有狂犬病发病死亡,你就可以终止狂犬病预苗注射,可以判定你根本没有被传染上狂犬病。2、健康狗(猫等动物)不带毒。(“带毒”是医学术语,意思是“有传染性”,这里“不带毒”指的是,即使猫狗携带了狂犬病病毒,在它们没有发病前,是不具备传染性的。) (不用打针)3、狂犬病毒机理是病毒侵袭动物脑细胞引起狂犬病发作,这时动物一般都会出现非常明显的异常情况,很容易识别。这时动物的唾液才带毒(有病毒),具备传染性,如果被这样的动物咬伤一定要打狂犬病预苗。 (如何判断是否是狂犬病发作的动物,请参照祖述宪教授的文章,在附资料来源第6条下有联接。)4、狗(猫),只有狂犬病发作才带毒。已经发作狂犬症的温血动物咬人,才有可能通过唾液将狂犬病毒传播到人身上,这时你需要打狂犬病预防。5、鉴于狗、猫等温血动物在狂犬病发作一旦发作, 3到5天内100%死亡(有文献说有罕见的是发病后8天死亡)。所以,只有在它死亡前几天发病期内才是传染期,被咬才有危险。即使你被咬了,10天内这个犬(猫)没有狂犬病发病死亡你也不用担心,因为咬你的时候并不在传染期。(10天是世界卫生组织特意延长的安全观察期限)(此期限最初为泰国博士提出,注意,泰国也是狂犬病高发地区,也是疫区)6、狂犬病有潜伏期,世界卫生组织通过翔实的研究,多数是20天到2月,最长期限是6年,至于我国某些例子,世界卫生组织表示怀疑,世界上并没有发现有证据的长期潜伏例子,传染病医学专家并认为有可能是误诊或二次暴露(医学术语,第二次被传播)。(有文献说,如果人被咬了6天内发作,肯定是搞错了狗,不可能出现人死狗不死的情况)7、狂犬病预苗可以延迟打。(如果你曾被咬伤,并且已经过了6年,你可以放心了,如果在6年内陈旧伤,你不放心可以再次接种狂犬病预苗,等同一次暴露(第一次被咬)。(只是这时要先打两针)8、无论是被带不带毒的动物咬伤,如在家没有办法对伤口进行处理,请用立即碱性大的肥皂清洗伤口至少20分钟,尽力挤出血末,然后立即到医院就医。9、如果你养动物,或经常与动物接触,建议先打三针做暴露前预防,这样一旦你被咬了,在怀疑是患狂犬病的咬了,就可以直接打2针获得免疫。依据greenligh等朋友的建议,将第5条与第一条交换位置,将紧急伤口处理放在里面,并重新调整了顺序。但自己觉得有点乱,大家看看怎么样更明白!!---------------------------------------------------------------------------------------------------------------------------------------〔简介〕狂犬病,又称“疯狗病”、“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虽然名字为狂犬病,仅仅是因为多为狗高发,温血动物(如猫、兔子、蝙蝠、臭鼬、松鼠等哺乳动物)均可传播,人一但被狂犬病发病期的犬咬伤,y有一定几率可能患病,一旦发病100%死亡,至今没有任何可以治愈狂犬病的药物,只可以在未发作前接种预防。狂犬病临床表现分两种形式,狂暴型与麻痹型。狂暴型 刚开始表现精神沉郁、怕光喜暗,反应迟钝,不听主人呼唤,不愿接触人,食欲反常,喜咬吃异物,吞咽伸颈困难,唾液增多,后驱无力,瞳孔散大。此期时间一般1-2 天。随后即进入兴奋期,表现为狂暴不安,主动攻击人和其它动物,意识紊乱,喉肌麻痹。狂暴之后出现沉郁,表现疲劳不爱动,体力稍有恢复后,稍有外界刺激又可起立疯狂,眼睛斜视,自咬四肢及后躯。麻痹型 兴奋期很短,或症状不明显,以麻痹症状为主,出现全身肌肉麻痹,起立困难,卧地不起、抽搐,舌脱出,流涎,最后呼吸中枢麻痹或衰竭死亡。---------------------------------------------------------------------------------------------------------------------------------附:参考资料以及来源1、、世界卫生组织狂犬病防御中心的相关资料地址:狂犬病暴露后处理通则 (因为是PDF文件,你要下载翻译的话,请装相关软件,或直接到 ; 网内查询2、狂犬病的传染机理 :[COLOR =#A52A2A]美国传染病预防中心:隔离期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有很小的可能,动物貌似健康,实际上已经处于发病状态。为了懂得这个道理,你应该对狂犬病的发病机理有所了解(狂犬病毒影响它感染动物的机理)。通过对狗,猫,雪貂进行了详实的研究,我们知道,狂犬病毒入侵机体,从入侵地方通过神经系统向大脑移动,动物在这段时间,没有发病症状,也被叫做潜伏期,时间从几周到几个月不等。在潜伏期,被动物咬伤,并没有患狂犬病的危险,因为病毒在唾液中还未出现。仅仅到了最后,等到病毒进入了大脑,快速繁殖并引起脑炎,这时候,病毒才会进入唾液腺和唾液中。同时,当病毒在脑部增殖时,几乎所有的动物都会表现出前期症状,由于大部分的症状是如此明显。既使一个从未训练过的人,都很容易看出。在很短的时间,通常是3到5天,病毒会对大脑引起足够的破坏,这时,动物会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症状。为了增加保险期,隔离期被延长到10天。(根据泰国博士的实践,动物在10天内死亡率100%)原文链接:()3、世界卫生组织网站上的中文网页,可以查到狂犬病文章(在健康版面下) 、世界卫生组织狂犬病专家磋商会的报告:“人狂犬病可有较长的潜伏期,因此,即使是对在可能的狂犬病暴露后 8个月才来就医医疗的人,也应该向新近发生暴露的人一样,给与诊断和治疗。”(并非超过24小时就没有效果了,只要你没有发病,这是身体产生抗体和病毒赛跑的过程)请查询: 第37页(英文资料原文)其官方网站是、中国传染病预防中心在2007年5月承认健康犬不带毒。关于中国CDC关于家康犬带不带毒的结论,请看链接:、关于健康狗的判断教授回读者问(祖述宪教授) ;“健康狗”的概念与狗的狂犬病临床诊断(请担心健康犬与发病犬看不出来的人仔细看看,很简单,也写的比较详细)7、法国专家狂犬病专家说:送给你的是我在2007年5月28日,出席在法国举行的OIE狂犬病会议上,所演示的材料。这是我在我们学院(QSMI学院,也是WHO狂犬病机理研究中心,位于泰国),用尽毕生精力(24年)所收集到的关于狗猫10天观察理论。WHO(国际卫生组织)和泰国CDC(传染病防治中心)推荐,在给狗猫所伤的人进行治疗的同时,观察狗猫10天。如果狗或者猫继续保持健康,我们就停止对患者的治疗。You can search in WHO website ( ) for the latest publication that come from the expert of rabies in the world ( WHOrabies ....., 2005 I can not remember the name).8、中国研究狂犬病防疫机构著文认为“健康犬不传播狂犬病毒”。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张永振研究员、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余永新、董关木研究员(俞是工程院士)以及美国佐治亚州兽医学院的Zhen F Fu 等联合著文:中国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制建议,发表在《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7 年5月,第 41卷第 3期第 165—168 页。

是的,一般健康的狗是绝对不会传染狂犬病的,只有发病的狗才会传染,一般情况有十天观察期,狗或猫发病后,3到4天内100%死亡。所以,只有在它死亡前3-4天内才是传染期,被咬或被添到伤口才有危险。即使你被咬了,10天后这个猫狗因为狂犬病死了,你也不用担心,因为咬你的时候并不在传染期,我家就有一只狗,我也经常被它弄伤的(无意的),第一次被它弄伤的时候(极小的伤口),因为不懂被那些医生说话吓倒了(现在中国已经形成了狂犬病预苗的庞大的暴利产业链,不排除各级组织,药商、媒体、与某些不负责的医药界有意制造恐慌,获取不当利益)所以就去打了五针疫苗,白白花了三百多元。后来在网上看了一些资料才知道,本来我对这些资料都半信半疑的,后来报纸上都登出来了,我才彻底消除了疑虑。我现在就转帖一下我在网上找到的资料你看一下 以下为资料 〔如何确定是否接种狂犬预苗〕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简称“WHO”的狂犬病研究中心的权威说法是这样的。 1、健康狗(猫等动物)不带毒。(“带毒”是医学术语,意思是“有传染性”,这里“不带毒”指的是,即使猫狗携带了狂犬病病毒,在它们没有发病前,是不具备传染性的。) (不用打针) 2、狂犬病毒疾理是病毒侵袭动物脑细胞引起狂犬病发作,这时动物都会出现非常明显的异常情况,很容易识别。这时动物的唾液才带毒(有病毒),具备传染性,如果被这样的动物咬伤一定要打狂犬病预苗。 3、狗(猫),只有狂犬病发作后才带毒。已经体现出狂犬症状的温血动物咬人,才有可能通过唾液将狂犬病毒传播到人身上,这时你需要打狂犬病预防。 4、狗、猫等温血动物在狂犬病发作后 3到4天内100%死亡。所以,只有在它死亡前3-4天内才是传染期,被咬才有危险。即使你被咬了,10天后这个猫狗因为狂犬病死了,你也不用担心,因为咬你的时候并不在传染期。(10天是世界卫生组织特意延长的安全观察期限) 5、被有疾病症状与健康猫(狗)行为有明显异常的犬(猫)等温血动物咬伤,在你被咬伤后,要立即去注射狂犬病疫苗,同时观察咬你的猫(狗),如果10天内,这个猫或狗还没有因为狂犬病而死,就可以终止狂犬病预苗注射,可以判定你根本没有被传染上狂犬病。 6、狂犬病有潜伏期,世界卫生组织通过翔实的研究,多数是20天到2月,最长期限是6年,至于我国某些例子,世界卫生组织表示怀疑,世界上并没有发现有证据的长期潜伏例子,传染病医学专家并认为有可能是误诊或二次暴露(医学术语,第二次被传播)。 7、狂犬病预苗可以延迟打。(如果你曾被咬伤,并且已经过了6年,你可以放心了,如果你不放心可以再次接种狂犬病预苗,等同一次暴露(第一次被咬)。 PS: 现在中国已经形成了狂犬病预苗的庞大的暴利产业链,不排除各级组织,药商、媒体、与某些不负责的医药界有意制造恐慌,获取不当利益,尤其医药界都负担有很大的责任! 附:参考资料以及来源 1、中国传染病预防中心在2007年5月承认健康犬不带毒。 2、世界卫生组织狂犬病防御中心的相关资料地址:狂犬病暴露后处理通则 3、世界卫生组织狂犬病专家磋商会的报告:“人狂犬病可有较长的潜伏期,因此,即使是对在可能的狂犬病暴露后 8个月才来就医医疗的人,也应该向新近发生暴露的人一样,给 与诊断和治疗。”(并非超过24小时就没有效果了,只要你没有发病) 请查询: 第37页 4、法国专家狂犬病专家说:送给你的是我在2007年5月28日,出席在法国举行的OIE狂犬病会议上,所演示的材料。这是我在我们学院(QSMI学院,也是WHO狂犬病机理研究中心,位于泰国),用尽毕生精力(24年)所收集到的关于狗猫10天观察理论。 WHO(国际卫生组织)和泰国CDC(传染病防治中心)推荐,在给狗猫所伤的人进行治疗的同时,观察狗猫10天。如果狗或者猫继续保持健康,我们就停止对患者的治疗。4You can search in WHO website ( ) for the latest publication that come from the expert of rabies in the world ( WHO rabies ....., 2005 I can not remember the name). 5\中国研究狂犬病防疫机构著文认为“健康犬不传播狂犬病毒”。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张永振研究员、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余永新、董关木研究员(俞是工程院士)以及美国佐治亚州兽医学院的Zhen F Fu 等联合著文:中国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制建议,发表在《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7 年5月,第 41卷第 3期第 165—168 页。

健康狗”的概念与狗的狂犬病临床诊断——狂犬病问题答读者之一祖述宪1 你所说的“健康狗”是什么样子?“健康狗”就是外表正常或健康的狗,或者说是指外观上没有明显异常或病态的的狗。例如,从外表和形体上(如毛的样子、行动步态和坐卧姿势)、食欲、精神和反应上看,与健康的狗相同,在主人眼里与平时一样。如果进行系统的临床检查,重要的外观表现如不发热,眼睛不红(不充血)、没有分泌物、(眼)巩膜不黄(没有黄疸),无大量流涎,鼻尖湿润,无呼吸困难,肛门周围干净、没有腹泻……这些明显的现象,兽医师和细心的主人是不难发现的。所以,“外观上健康”就是指没有发现狗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对于狂犬病来说,“健康狗”是指没有狂犬病症状的狗,不需要做实验室检查来证明。2 被可疑的狗咬了怎样对狗的临床表现做判断?如果狗猫被(兽医或有关专业医务人员)怀疑患有狂犬病,一般来说应当立即给以人道处死(安乐死),脑组织送有条件的实验室进行狂犬病的病理学和病毒学检查。在有条件下,亦可进行隔离和观察。泰国一研究机构对养主发现有行为异常和咬人1-4天内送去的2152只狗猫进行收容,笼养观察,发现凡实验证明为狂犬病的狗,均于收容的10天以内死亡[注1]。迄今国内外的专业书籍也说:对可疑狂犬病的狗进行隔离观察10天,如果狗不在10天内发病死亡,则不是狂犬病,被咬者没有暴露。可是,近些年一些健康科普报刊上常有一些读者询问,他们在数月或数年乃至十几年前曾经被狗咬过,那狗并没有当作疯狗打死,是健康的。读者的问题是:有没有可能发病?现在是否还需要注射疫苗?可是,(传染科)医生或者狂犬病门诊的医生的答复通常是:健康的狗也可以带病毒,而狂犬病的潜伏期很长,可达十年二十年,乃至三十年,所以也可能发病。因此,要接种狂犬疫苗,最好还要测定血清的狂犬病毒的抗体水平,了解疫苗接种是否有效。这种回答是造成大众对狂犬病无端恐慌的主要原因。城市常有儿童被家养的健康小狗咬了,或者舔了一下,一家人忙作一团,赶忙护送着孩子前往防疫站打疫苗。我接到过亲戚朋友或不相识的人的询问这类问题的电话不下十多次,其实这种惊慌是根本不需要的。狂犬病的潜伏期是指暴露于狂犬病毒(主要为狗咬伤)至发病的时间。一般为20-90日,偶可短至10天, 1年或以上的罕见。如果一个人被狗咬了,不到5、6天或更短就发病了,不可能是狂犬病。某地报道一妇女被别人的狗咬了2天后发病,撕扯衣服,全身抽筋的样子,其实那是癔病或歇斯底里。问这种问题的大多数都是敏感而易于紧张的人,得到上述医生的回答更令他们整天焦虑不安,甚至绝望。我见到一位狂犬病疑病患者,病了好几年,注射过5个全程的狂犬疫苗,测过2次抗体。他先是给我写长信,后来与我面谈、通四五次电话,每次时间都很长,我怎样解释都没有用,建议他去精神科就诊。他对此似乎不感兴趣,后来我知道他去精神科多次了。3 诊断活狗狂犬病的6条标准[注2]如果上面这么说还嫌简单,可以根据下面的6条临床标准对可疑的狗做出初步诊断,有助于对被咬的人进行处理。[1] 狗的年龄?① 不足1个月,不是狂犬病。② 大于1个月或年龄不明者,往下看[2];[2] 狗的健康状态?① 健康(无疾病症状)或者患病超过10天者,不是狂犬病。② 患病短于10天或不明者,往下看[3];[3] 起病状况怎样?① 原本健康,突然发病者,不是狂犬病。② 逐渐起病或情况不明者,往下看[4];[4] 最近3-5天的临床病情怎样?① 病情稳定或正在改善者,不是狂犬病。② 病情不断进展或不明者,往下看[5];[5] 狗有“转圈子”的现象吗?(狗在笼子里跌跌撞撞地或者行走时老是朝一个方向转圈子,而且头撞到栅栏,像是瞎了眼睛)① 有,不是狂犬病(大多是犬瘟热)。② 没有,或不清楚者,往下看[6];[6] 狗在死亡前一周,出现下列的17种症状、体征中的2种或更多吗?⑴ 下巴下垂。⑵ 叫声异常。⑶ 舌头伸出,舌面干燥。⑷ 舔自己的尿。⑸ 饮水不进,致饮水次数增加。⑹ 嗓子受堵,作干呕状。⑺ 咬食异常物品(异食癖)。⑻ 行为改变。⑼ 攻击性行为。⑽ 未受激惹无故咬人。⑾ 无目的的奔跑。⑿ 奔跑或行走时姿势僵硬。⒀ 烦躁不安。⒁ 关在笼子里咬东西(如栅栏和食盘)。⒂ 嗜睡状。⒃ 后肢瘫痪,步态失衡。⒄ 常处于狗坐位的姿势。① 有,是狂犬病。② 没有或只有其中1种者,不是狂犬病。注意:问题[1]至[5]的任何一个问题的回答是①时,就可以排除狂犬病,到此为止,不必继续往下看了。泰国是狂犬病地方性疫区,那里有良好的实验室和训练有素的研究人员,他们做了许多有价值的狂犬病的临床、流行病学和预防的实地研究。在本文引用的泰国资料[注1]和诊断活狗狂犬病的6条标准[注2]以及狂犬病狗的照片,是泰国红十字会Saovabha皇后纪念研究所(世界卫生组织WHO狂犬病研究合作中心)Tepsumethanon兽医博士所提供的资料。我多次与他通过电子邮件讨论狂犬病的各种实际问题,他都耐心仔细作答。谨向Tepsumethanon博士表示感谢。[注2]这篇文章与WHO 的Dr Meslin共同署名。媒体有关狂犬病的错误说法举例——狂犬病问题答读者之二祖述宪媒体关于狂犬病的新闻报道或有关知识性文章上,不准确或错误的说法很多,是导致大众恐惧的原因之一。这些文章大多是记者写的,有些根据对专业人员的采访,部分错误可能由于记者、编辑误解或者迎合大众的阅读兴趣造成的。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要求他们成文后经我过目,但很少被接受,因而我的话也常被断章取义,失去准确性和要领。不过也有些错误的说法是出自专业人员,这是因为我国的狂犬病疫苗开发虽居发展中国家的前列,但流行病学研究比较落后。网络文章的错误说法很多,下面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加以评说,读者可举一反三。问题的文字基本上是引用网文,由我摘取其要点。1. 没被狗咬也能感染狂犬病① 长期与自家的猫同床睡觉,小猫无恙,而人患狂犬病死亡。评说:在发展中国家,狗咬伤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约占95%或以上。一些作者用“没被狗咬也能感染狂犬病”标题,无非是为了吸引眼球,哗众取宠。患病的猫可以通过咬伤传播狂犬病,抓伤的伤口被含病毒的唾液污染也可传染,但抓伤引起的传染罕见。人患狂犬病死了,猫却“无恙”,完全可以否定是由猫传染的。健康的猫不可能传染狂犬病。② 河北农村一位农民在处理鸭毛的过程中感染了狂犬病。这只鸭子曾被患狂犬病的猪咬伤,而这只猪被疯狗咬伤过。评说:早年国外个别研究者曾有鸟类可以感染狂犬病的说法,现已被否定。狂犬病毒只感染哺乳动物,除鸡鸭的胚胎可进行实验感染以外,鸟类不可能发生自然感染。国内流行病学专业书刊上也有家禽传染人的说法。某自治区防疫站的一位负责狂犬病工作的医师,在文章中记有鸡传染人狂犬病的事例,为此我曾打电话向他核实。他说,他只是听说,自己没有去调查,所以具体细节也记不清楚。无论如何,接触鸭毛不可能传染狂犬病。③ 广西有个青年因用手摸了打疯狗的棍子,5个月后患狂犬病而死。④ 黑龙江省有一人不慎用手触摸了打狗的扁担,19天后狂犬病发作。评说:狂犬病毒的抵抗力很弱,易被日晒、加热、干燥和一般消毒剂杀灭,不能在环境中生存。唾液干燥病毒即失去传染性。在上述二例中,只有打狗棍或扁担刚刚被疯狗的唾液污染时,这两个人手的皮肤伤口立即接触新鲜的唾液才有可能性。这种巧合难以发生。⑤ 广西一位妇女,因她的孩子被狗咬伤腿部,撕破裤子,她在缝补破裤子时用牙咬过缝线,后来患狂犬病死亡。。评说:令人不解的是:难道这位妇女在孩子的裤子被狗咬撕破后,立即就去缝补那带血污的破裤子吗?这种情况似乎不近情理。如果被狗的唾液污染的裤子被洗过,或者血污干了以后再去缝补,都不可能受到传染。以上③④⑤这些“特例”需要充足的证据和详细的调查报告,应当事实准确、合乎科学常理,经得起考察才行。2.江苏一位农民的狗被别的狗咬伤,出于爱怜,主人抚摸其伤口而感染狂犬病死亡。评说:描述过于简单,令人无法相信。请问:那咬狗的狗患狂犬病吗?被咬的狗患了狂犬病死亡了吗?即使是患狂犬病的狗,这种传染的可能性也很小。轻信传言是缺乏思考能力的表现。3. 过去认为,狂犬病只能通过动物传染给人类,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染。但现在已有了一些人传染人的例子。① 1982年,一农民因对曾被狂犬咬伤的落水儿童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3个月后患狂犬病死亡。(没有说明这个儿童是否患狂犬病!)② 山西太原一位母亲因护理患狂犬病的女儿,7个月后患狂犬病。③ 安徽一位26岁农民因接触患狂犬病的弟弟,一个月后发病死亡。评说:狂犬病人的脑脊液、眼分泌物和尿沉渣等体液内可分离出病毒,所以,对病人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是必要的。国外误用患狂犬病的供体角膜和实体器官进行移植,导致狂犬病的已有10例报告。只有埃塞俄比亚报告过2例可能由人传染的病例:一例是母亲被患狂犬病的5岁的儿子咬伤了手指后发病,另一例是一5岁的男孩,在他母亲患狂犬病时,仍与她密切接触,她还反复亲吻他的嘴。埃塞俄比亚是狂犬病高发区,流浪狗很多,尽管病人的家属否认有狗咬伤史,但似乎仍然难以排除。此外,未见有因陪护病人或家庭内接触发生狂犬病传染的调查报告。要确认①—③例属实,需要进行详细的调查,获得充足的证据。把两件表面上似乎相关的事件联系起来,只能算是坊间的轶闻趣事,不能信以为真的。4. 某传染病医院一医生说:人被犬伤后的发病率为15%-30%。评说:这里没有指明是什么样的狗伤人,会有这么高的比例发病。如果说是被患狂犬病的狗咬伤,那是完全可能的。如果是指城市健康的狗咬伤,那她自己的经验也是不支持的。她是南方某省会传染病医院的医生,那个城市里每年发生不同程度的狗咬伤不会很少,但该市未见狂犬病报告可能已有多年。5. 专家告诫:15%-30%的健康狗身上也带有病毒,能传播狂犬病,即使打过疫苗的健康狗也4%带有病毒。一旦发病,死亡率为90% 。评说:这些话毫无根据,或者根据是错误的。理由可以参考去年我在《新京报》发表的文章或我的博客文章——《对健康狗带狂犬病毒说法的异议》。人狂犬病发病后绝难幸免一死,病死率是100%,不是90% !(注意:死亡率与病死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里用死亡率表述是不正确的。)今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张永振研究员等专家的《中国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制建议》文章中说:“笔者最近在湖南与贵州两地分别对可疑健康犬进行现场长达6个月以上的观测,实验室检测唾液及脑组织中是否存在狂犬病毒抗原与病毒RNA。研究发现这些犬既没有出现狂犬病临床症状,其脑与唾液中也无狂犬病毒。这表明健康犬不传播狂犬病毒。(《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7年5月,第41卷第3期,165—168页)

青霉素如水剂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等为首选药物。 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四环素、 红霉素等。 部分病人青霉素治疗之初可能发生吉海反应 Jarish-Herxheimer ReactionJ-HR可由小剂量开始加以防止。 不洁性交是感染梅毒的主要原因。梅毒几乎都是由性交接触引起的。梅毒患者是传染源,传播性强、感染率高,通常在感染后7-60天发病。因此,为了避免梅毒的出现,应保证性生活的卫生。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狂犬

最近网上流传一种说法,认为中医是一种整体的、宏观的思维方式,很多现代医学治不好或者很难治的疾病,比如狂犬病,用汗、吐、下等中医排毒方法,可以药到病除。还附上了一些中医治疗狂犬病的例子。[1]

▲  中医治疗狂犬病的病例[2]

是不是这样呢?

◆ ◆ ◆

狂犬病(rabies)又叫恐水症,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

▲  狂犬病毒[3]

狂犬病毒虽然没有脑子,但是深谙兵法、不走寻常路。当它进入人或动物体内后,首先在伤口附近的肌细胞内,少量增殖;然后,入侵附近的末梢神经;紧接着,病毒沿着神经轴突传播,从脊髓至脑部,破坏脑干、小脑等处的神经细胞;最后,再从中枢神经出来,向周围神经扩展,侵犯各组织器官。

这就是为什么狂犬病人会出现唾液增多(交感神经受累)、呼吸困难(舌咽神经核受损),乃至恐水、幻听、瘫痪、昏迷等症状。

那么,中医的汗、吐、下能不能对狂犬病毒产生作用呢?

答案是不能。汗指发汗,吐即催吐,下是促进排泄的意思。由于狂犬病毒主要侵犯神经系统,大量存在于脑脊液和唾液,汗液、胃内、大小便中含有的狂犬病毒都不多。所以,从理论上讲,不管怎么“排毒”,都很难杀灭病原体。

看完了理论,我们再来说说实证。

判断一种疗法的效果,有两个思路:一是从大规模统计数据入手,二是分析病例。

如果中医对于狂犬病有奇效,而且方法是汗、吐、下这么简单,那么,中医和狂犬病病死率之间,应该存在一个线性关系:中医“昌盛”的年代,狂犬病病死率低;反之,病死率上升。

然而,历次大规模统计,不管是地方的还是全国性的,都显示,狂犬病的病死率高达100%。[4,5]一旦发病,再无治疗的可能。

至于病例,则应满足三个条件:首先,病人已通过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狂犬病;其次,病人仅接受了中药治疗,没有辅以抗病毒血清等现代医学手段;最后,这种疗法可以被同行重复,多次证实其有效性。

实际上,国内常有人向防疫部门、卫生部门推荐或自荐秘方,效果如何神器云云,甚至报纸上都做了报道。但这些“秘方”、“神药”,要么治愈的病人都不是经实验室检验确诊的狂犬病人,或者不能经他人重复验证;[6]而文献回顾中提到的病例,年代久远,无从考证,局限性很大。[7]

尤其要注意的是,因为狂犬病的可怕深入人心,所以,有些患者在接触病犬后,惶惶不可终日,出现麻木、瘙痒、皮肤爬虫感,甚至心慌气急、情绪紊乱等症状。但是既不发热、也没有吞咽困难等狂犬病典型体征;或者,虽然自称“恐水”,但是在医生检查时,却没有表现出这种症状,直接喝了起来……

这就是狂犬病癔症,属于心理疾病。倘若检查不够仔细,或者缺少现代化的检验手段,很容易造成误诊。

平心而论,中国古代的医生对于狂犬病有一定的认识,知道及时清洗的重要性,甚至提出了取病犬脑(含有狂犬病毒)进行预防的说法。可惜,数字就摆在那里,定期为宠物免疫、及时注射疫苗,才是对抗狂犬病最好的方案。

▲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狂犬病预防手段[8]

真相:汗、吐、下等中医排毒方法无法治疗狂犬病。

-------------------------------------

参考文献

【1】中药治疗狂犬病百发百中优于西医[EB/OL].[2017-03-11]. .

【2】黄道六. 临床治验回忆录[J]. 江苏医药 (中医分册), 1979, 5(2): 40–41.

【3】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专题学习网站/流行病学/预防医学/预防医学研究生学习网站/陆家海[EB/OL]. [2017-03-12]..

【4】吕静, 陈慧萍, 孙净. 湖北省 1951∼ 2001 年狂犬病的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治[J].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3, 19(4): 125–126.

【5】张永振, 俞永新, 董关木等. 中国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制建议[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7, 41(3): 165–168.

【6】谢世宏, OTHERS. 狂犬病防治手册[M].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7】陈珊珊, 危剑安, 黄霞珍. 中医药治疗狂犬病文献回顾[J]. 环球中医药, 2012, 5(2): 114–116.

【8】世界卫生组织 | 狂犬病[EB/OL]. WHO, [2017-03-12]..

凡来源署名为“蝌蚪五线谱”的内容,版权归蝌蚪五线谱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申请转载授权或合作请发送邮件至。本网发布的署名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如有侵权,文责自负。

作者:赵言昌

你就是一白痴+神经病+呆瓜+......白痴!

我就被狗咬了,自己的狗,觉得不放心,去打了一针,现在都不像去打后面的针了呵呵

青霉素如水剂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等为首选药物。 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四环素、 红霉素等。 部分病人青霉素治疗之初可能发生吉海反应 Jarish-Herxheimer ReactionJ-HR可由小剂量开始加以防止。 不洁性交是感染梅毒的主要原因。梅毒几乎都是由性交接触引起的。梅毒患者是传染源,传播性强、感染率高,通常在感染后7-60天发病。因此,为了避免梅毒的出现,应保证性生活的卫生。

狂犬病预防论文

科学家找到压制狂犬病关键开开关有什么意义,这个可以可以就一直到以后人们防预防况且病的发生。

科学家找到抑制狂犬病毒,关键开关有何意义?我的回答是意义非常大,科学家能找到一只狂犬毒被狗咬的患者,就可以不得狂犬病了

狂犬病(rabies)乃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因恐水症状比较突出,故本病又名恐水症(hydrophobia)。狂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单股RNA病毒,动物通过互相间的撕咬而传播病毒。我国的狂犬病主要由犬传播,家犬可以成为无症状携带者,所以表面“健康”的犬对人的健康危害很大。对于狂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人患狂犬病后的病死率几近100%,患者一般于3~6日内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故应加强预防措施。

预防狂犬病论文

猪伪狂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都可以感染,以猪感染最为普遍,损失也最严重。下面我整理了猪伪狂犬病的防治方法,一起来看看吧。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特点及症状 特点 所有哺乳家畜对伪狂犬病都易感,啮齿类动物在传播伪狂犬病中起重要作用。未获得免疫力而第一次感染暴发伪狂犬病的猪群,会带来灾难性后果,可以在1周内传染至全群,仔猪有90%以上的感染、死亡,成年猪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妊娠母猪流产。病毒可经胎盘、阴道黏液、精液和乳汁传播,常呈散发。 症状 伪狂犬病的主要症状是体温~℃,呼吸急促,拒食,间有呕吐或腹泻,于昏睡中死亡,或兴奋不安,口吐白沫,有共济失调、转圈和抽搐等神经症状,以后出现抑制、轻瘫或麻痹或丧失知觉、视觉,叫声嘶哑,呈常见便秘和呼吸症状,均为致死性感染。 病理变化 剖检伪狂犬病猪的病理变化主要见于非化脓性脑炎,脑充血、出血、水肿,肝、肾和心脏出现1~2毫米大小的黄白色坏死点,肺充血、水肿,上呼吸道常见卡他性和出血性炎症,胃底大面积积血,流产母猪胎盘呈坏死性胎盘炎,胎儿表面有血斑点。 猪伪狂犬病的类证鉴别 1.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时,应与猪细小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乙型脑炎、猪布鲁氏菌病、猪衣原体并等相区别。 (1)猪细小病毒:无季节性,流产几乎只发生于头胎,母猪除流产外无任何症状,木乃伊胎显现非常明显,其他猪即使感染也无症状。 (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本病感染猪群早期有类似流感的症状。除母猪发生流产、早产和产死胎外,患病哺乳仔猪高度呼吸困难,1周龄内的仔猪病死率很高,主要病变为细胞间质性肺炎。 (3)猪乙型脑炎:本病仅发生与蚊蝇活动季节,除妊娠母猪发生流产和产死胎外,公猪可发生单侧睾丸肿胀。小猪表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肢腿轻度麻痹等神经症状。 (4)猪衣原体病:患病母猪流产前,大多数没有任何先兆,公猪呈现睾丸炎、附睾炎,小猪呈现慢性肺炎、角膜炎、多发性关节炎等症状。病料涂片染色镜检,在细胞内可见到衣原体的包涵体。 (5)猪布鲁氏菌病:本病一般发生于布鲁氏菌病流行地区,除妊娠母猪发生流产和产死胎外,公猪可发生睾丸炎。采取血清做布鲁氏菌病凝集试验,呈阳性反映。 2.发病仔猪应注意与猪沙门氏菌病、猪流行性腹泻、猪李氏杆菌病 (败血型)、断奶仔猪应激症相鉴别。 (1)猪沙门氏菌病:日龄小的仔猪和6月龄以上的猪很少发生。腹下、胸前、耳根有紫红色斑点,眼有分泌物,粪稀,淡黄色或灰绿色带有血液或假膜,恶臭。剖检可见臃肿大暗蓝色,坚度如橡皮,切面蓝红色,白髓周围有红晕,肠系膜淋巴索状肿。盲肠、结肠肠壁肥厚,黏膜上覆差纤维素污秽黄绿色假膜,掲掉假膜见有边缘不整的红色溃疡面。病料涂片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菌、两端椭圆或卵圆形,不运动。不形成芽孢,荚膜沙门氏菌。 (2)猪流行性腹泻;仅发生于猪,其他动物不感染。不出现神经症状。剖检可见肠壁变薄,肠绒毛长度与隐窝度由正常的7:1降为3:1。将病猪的小肠组织及肠内容物制成悬液,经处理后接种试验猪,如试验猪发病,再取小肠组织做免疫荧光检验(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即可作出诊断。 (3)猪李氏杆菌病。全身衰弱,病程1-3d(在3-4月龄的伪狂犬病猪病死率低,一般几日内可以完全恢复)。病料涂片镜检,可见‘V’或’Y’型排列的革兰氏阳性小杆菌。 (4)断奶仔猪应激症:非传染病,多在断奶仔猪转栏7-10d内发病。突然倒地大叫,全身肌肉震颤,眼上翻,多数在30-60min后症状缓和或静止,如能及时治疗,即可痊愈,用病料制成悬液,接种家兔,不出现发痒撕咬局部的现象。 猪伪狂犬病的防治方法 猪伪狂犬病无特效治疗药物,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防制措施。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和消毒,做好灭蚊、灭蝇、灭鼠等工作,发病时用头孢类药物配合干扰素有一定疗效。消灭牧场中的鼠类对预防本病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要严格控制犬、猫、鸟类和其他禽类进入猪场,严格控制人员来往,并做好消毒工作及血清学监测等,这样对本病的防制也可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猪伪狂犬病的免疫接种 1、后备猪应在配种前实施至少2次伪狂犬疫苗的免疫接种,2次均可使用基因缺失弱毒苗。 2、经产母猪应根据本场感染程度在怀孕后期(产前20~40天或配种后75~95天)实行1~2次免疫。 3、母猪免疫使用灭活苗或基因缺失弱毒苗均可,2次免疫中至少有1次使用基因缺失弱毒苗。 4、本场未发生过或周围也未发生过伪狂犬疫情的猪群可在30天以后免疫1头份灭活苗。 5、本场或周围发生过疫情的猪群应在19日龄或23~25日龄接种基因缺失弱毒苗1头份 6、频繁发生的猪群应在仔猪3日龄用基因缺失弱毒苗滴鼻,疫区或疫情严重的猪场保育和育肥猪群应在首免3周后加强免疫1次。 猜你喜欢: 1. 三元杂肉猪的饲养技术 2. 如何诊断水貂的伪狂犬病 3. 畜牧兽医毕业论文题目 4. 猪拉肚子吃什么药好得快如何预防 5. 育肥猪的饲养方法

教育很关键 可以送到培训基地待一段时间 价格也不高

狂犬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是由狂犬病毒(Rabiesvirus, RABV)引发的急性脑炎,发病后死亡率几乎达100%。所有的哺乳类动物都对狂犬病毒易感,但该病的主要储存宿主只局限于哺乳动物纲中的食肉目和翼手目这两个目,包括狗、猫、狐狸、豺、狼、貉、臭鼬、浣熊、猫鼬和蝙蝠 等。该病可以从上述储存宿主动物传播给其他哺乳动物及人类。在自然界,上述储存宿主之外的其他哺乳动物,例如鼠和兔,只是在极偶然的情况下才可能被感染,可统称为偶然宿主,它们通常不构成该病毒的传染源。人的狂犬病99%以上是因被患病的狗(少数为猫)咬伤或抓伤而引起。该病也可通过感染性物质(通常为唾液)直接接触受害者的粘膜或新近破损的皮肤传染,但非常罕见。人类偶尔也会因被某些野生哺乳动物咬伤或抓挠而感染。病毒吸入、接种未彻底灭活的疫苗或者通过移植受感染的角膜、组织和器官也可能造成感染,但极为罕见。潜伏期(最多六年)“潜伏期从5天至数年(通常2-3个月,极少超过1年),…”目前国际主流科学界部分认可的狂犬病最长潜伏期是6年。美国学者1991年在专业杂志上报告了该病例。但由于类似病例的数量太少,相关证据链也并不是十分完整,对该病例报告在国际相关学术界仍有异议。该病也可通过感染性物质(通常为唾液)直接接触人体粘膜或新近皮肤破损处传染。因咬伤而出现人传人的情况虽有理论上的可能性,但从未得到证实。吸入含有病毒颗粒的气溶胶或通过移植已感染病毒的器官有可能感染狂犬病,但很罕见。摄入已感染狂犬病的动物的生肉或 其他组织不是人类感染源。 目前尚无可靠的检测手段可在出现临床症状前诊断人是否感染狂犬病。狂犬病的前驱症状没有特异性。早期局部症状包括感觉异常、瘙痒和病毒侵入位点的疼痛,这些症状被认为是局部感觉性神经节的感染和发炎的结果。狂犬病最初的临床表现常为发热,伤口原因不明的颤痛、刺痛或灼痛感。随着病毒在CNS的扩散,人行为表现异常,以躁动和波动性意识障碍为特征。病人感觉过度敏感、异常的攻击性行为和性行为,受到触觉、听觉、视觉或嗅觉刺激后的痉挛,出现怕风、恐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唾液腺过度分泌。几乎所有以兴奋为主的狂犬病人都会在某 个阶段出现这种痉挛,中间交替出现清醒或烦躁、错乱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体征。数天后患者可因心跳呼吸停止而病人昏迷死亡。若不出现恐水、怕风等特异性的狂犬病体征,也很难做出临床诊断。麻痹型狂犬病占人狂犬病病例总数的30%,表现为麻痹或Guillain-Barre氏样综合症或其他非典型的临床表现;疾病过程比较安静,兴奋较不明显;伴有四肢瘫痪和括约肌功能障碍。早期典型体征包括叩诊部位的肌肉水肿(通常在胸部、三角肌部位和大腿部)以及毛发直立。病程通常比狂躁型狂犬病长,但最终也必然会导致死亡。麻痹型狂犬病常常被误诊,因此造成低估该病的发病率。 从病理学来讲,狂犬病毒潜伏期通常较长,病毒进入犬体内后,并不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而是沿神经缓慢到达脑部,增殖后再回传到唾液腺等外周器官,此时才有传染性。犬有传染性时,大脑中已繁殖有大量的狂犬病毒。咬人且唾液“带毒”的犬在3~5天后,随着脑内病毒的进一步繁殖,它必然会发病并在数天后死亡。这就是“十天观察法”的理论依据。犬也可能在十天观察期以后才发病,但在这种情况下被咬的人仍然是安全的,因为虽然犬后来发病,证明该犬在咬人时确实脑中“带毒”,但此时病毒尚未繁殖到一定数量,未转移到唾液腺,咬人时尚处于潜伏期,唾液不带病毒。人如被犬咬伤而患狂犬病死亡,咬人的这只犬则不可能是健康犬,它最终必然因狂犬病而死亡。也就是说,绝对不可能出现“人患病死亡后,咬他的犬仍一直存活”的情况。WHO的正式文件一直认定可采用“十日观察法”:如果动物为犬或猫,且在暴露发生后10天的观察期内保持健康,则可以终止暴露后预防。(需要强调的是,在狂犬病疫区,可疑犬或猫咬伤人后,采取“十日观察法”的同时,要立即开始暴露后预防,否则等到数天后观察到犬或猫已发病,再对被咬 的人进行预防处置可能就嫌晚了。) 凡过去接种过3针(或以上)疫苗的人,再次暴露后加强接种时1-2针即可。而且凡以前接种过3针(或以上)疫苗者,以后永远没必要再接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接种3针狂犬病疫苗后,半年内抗体滴度都远远高于最小适宜滴度,通常没必要检测抗体;加强接种后,有效保护期至少在3年以上。WHO的最新规定是:无论是多久之前接种过疫苗,再次暴露后只需接种2针。国内卫生部2009年有关再次暴露后处置的规定是:1-3年内打3针,过了3年需全程接种(5针)。再次暴露后处置。伤口处理:任何一次暴露后均应当首先、及时、彻底地进行伤口处理。疫苗接种:一般情况下,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体内抗体水平可维持至少1年。如再次暴露发生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则继续按 照原有程序完成全程接种,不需加大剂量;全程免疫后半年内再次暴露者一般不需要再次免疫;全程免疫后半年到1年内再次暴露者,应当于0和3天各接种1剂疫苗;在1-3年内再次暴露者,应于0、3、7天各接种1剂疫苗;超过3年者应当全程接种疫苗。 狂犬病恐惧症是中国特有的现象。世界上再没有第二个国家像中国这样,举国上下对狂犬病如此“重视”。有关狂犬病的偏见和谬论流传得如此广泛,是造成中国目前狂犬病疫苗大量滥用重要原因之一。国内目前人们最恐惧的传染病,除了艾滋病,就是狂犬病了。狂犬病恐惧症,简称“恐狂症”,现在成了几乎可与“恐艾症”并驾齐驱的一种非常流行的心理疾病。恐狂症的最常见表现就是滥用狂犬病疫苗,在明显不该接种疫苗的情况下也接种,甚至反复多次接种后仍然忧心忡忡。狂犬病是病死率最高而发病率较低的传染病,人们很容易反应过度。目前网络上或实际生活中有关狂犬病的不科学言论泛滥,各种奇谈怪论在“专家”和民众中都相当普遍地存在,使得一些与犬、猫有接触者(甚至完全没有接触者)长期处于恐惧之中,甚至发展成强迫症或“癔症”。有的人多次接种了疫苗,但仍每个月不远千里到武汉做抗体检测,担心“抗体一旦减少,狂犬病就会发作”。有的人自认病毒已潜入大脑,自己必死无疑,丢掉工作,成天上网查信息,在各种互相冲突的信息中无所适从。有的人怀疑疫苗是假的,怀疑疫苗中有活病毒,怀疑狂犬病毒能通过空气传播,怀疑护士,怀疑专家……成天在无尽的烦恼之中挣扎。论及狂犬病,我们首先应当明确一个最基本的事实:狂犬病的风险与艾滋病没有可比性(后者尚无有效疫苗,相关的基本免疫机制尚不明了)。狂犬病的防治是一个在医学上早已基本解决的问题,狂犬病在全球所有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已得到有效控制,每年狂犬病的死亡人数多年保持为0或接近于0。狂犬病100%可预防:无论是多么严重的暴露,只要按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的方案进行处治,可100%避免发病。在本文中,笔者将列举一些代表性的情况,说明应当怎样避免狂犬病疫苗的滥用。笔者将提供几条简单、实用的判断标准,帮助恐狂症患者尽快走出阴影。潜伏期到底多长狂犬病的潜伏期可能长达四十年?五十年?甚至终生?中国又要创造一个吉尼斯纪录?在中国的某些专业杂志甚至教科书上常有狂犬病的潜伏期长达数十年的记述。中国的这些“病例”是否真的是狂犬病?由于均无实验室诊断依据,或者均无法证明未曾在近期发生新的感染(例如经某些特殊或罕见途径的感染),这些“病例”都未得到国际学术界承认,甚至在国际上传为笑话,作为中国相关科学水平低下的例证。国内外资料都表明,狂犬病的潜伏期通常是1-3个月,少数头面部严重咬伤的潜伏期可能短至7天,极少数病例(不到总数的1%)的潜伏期也可能大于一年。目前国际主流科学界承认的狂犬病最长潜伏期是6年,美国学者1991年在专业杂志上报告了该病例。死者为菲律宾移民,移民美国后未曾离开过美国。由于在美国本土感染狂犬病的机会极少,而且经部分基因序列分析的结果证明,从死者脑内分离的狂犬病毒与死者来源国家流行的毒株相同,所以该报告以迄今最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了狂犬病的潜伏期可能长达6年。由于类似病例的数量太少,相关证据链也并不是十分完整,对该病例报告在相关学术界仍有异议。例如许多法国学者就认为潜伏期超过一年的病例即使有,也极为罕见,一年后再发病的可能性可忽略不计。对更长潜伏期的说法,他们都一笑置之。在数十年期间曾被狗咬伤过的人在中国实在太多了,如果狂犬病的潜伏期真的有那么长,这么多人都应当接种疫苗,那么中国每年的狂犬病疫苗接种量还将增加一个相当可观的数目。许多恐狂症患者都是被狂犬病超长潜伏期的传说吓傻了。推广“十日观察法”应当坚信:健康犬不传播狂犬病!中、美两国专家根据在中国的实地调查结果,联合撰写的相关论文已发表在2008年第3期的美国《媒介源人兽共患病杂志》上。但外观健康不等于真正健康,必须进行实验检验或采用“十日观察法”进行鉴定。在人被犬咬伤后,如能立即将犬处死,取脑组织进行检测,则可根据检测结果(病毒的有无)来确定被咬的人是否需要接种疫苗。如无条件当场处死动物进行检测,则可应用WHO认定的“十日观察法”:“如果犬(或猫)在10天的观察期内保持健康,……则可终止治疗。”最近十多年来,我们实验室在国内外未发现任何足以否定“十日观察法”的证据。该方法是判别狗(或猫)是否有传染性的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也适用于中国。需要注意的是,在狂犬病流行的疫区,以前未接种过疫苗者在开始“十日观察法”的同时,应立即开始暴露后预防,然后根据观察结果确定是否可以节省后面的2针或3针疫苗。现在城市养的狗或猫绝大多数是宠物,通常很少与外界接触,便于实行“十日观察法”。如果在中国“十日观察法”得到推广,不仅疫苗用量可大大减少(可能减少全部用量的一半),还能让绝大多数恐狂症患者更快地得到精神解放。被鼠、兔咬伤怎么办WHO的相关报告指出:“对北美洲和欧洲狂犬病流行地区成千上万的野生和住宅区啮齿动物的检查显示,很少发生啮齿动物感染狂犬病的现象,说明这些动物不是该病的贮存宿主。”“暴露于啮齿动物如兔和野兔后很少需要专门的抗狂犬病暴露后预防。”我国文献报告中偶有鼠传人的狂犬病病例统计报告,但其致伤动物的确认均靠患者或其家属口述回忆,科学价值有限,而且总数也极少。据笔者多年的资料收集和研究,认为WHO的上述观点也基本适用于中国。特别是在非重点疫区被鼠、兔咬伤,患狂犬病的可能性极小,通常不用接种狂犬病疫苗。人被老鼠咬伤的机会很多——占所有动物伤人事件的3%-10%。如果此类情况下不接种疫苗,每年疫苗用量最多可能节约1/10。关于鼠咬人后的处置,我国卫生部尚未出台相关的工作规范。对南方重点疫区的鼠主动伤人案例,建议在客观宣传关于鼠咬人引发狂犬病的概率极小的同时,由就诊者自己权衡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此外,鸟类(如鸡、鸭、鹅)、爬行类(如蜥蜴、龟和蛇)、鱼类和昆虫,都从来不会患狂犬病,因而也不可能传染狂犬病。正确对待“间接传播”狂犬病的来源和传播途径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狗或猫抓伤或咬伤。WHO明确规定,暴露后预防分3级进行管理。对于I级暴露,即接触或喂养动物,或动物舔触完整皮肤,不需要采取预防措施。许多恐狂症患者担心的其他所谓“间接传播”方式,实际发生的概率是很小的,通常可以不必放在心上。如果有的人因此而心理负担特别大,以至严重影响了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也可预防性接种3针疫苗。接种后基本上就可高枕无忧——中和抗体可能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在此期间对所谓“间接传播”有足够的抵抗力。应充分认识伤口清洗的重要作用。正确的伤口冲洗可减少50%以上的发病率。对于很多似是而非的“间接传播”,或非流行区的轻微暴露,伤口清洗事实上足以将非常微小的一点感染的可能性彻底去除,不必执意要求接种疫苗。关于伤口处理的重要作用,有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欧洲最早记载的狂犬病发生于公元900年的法国里昂:一头熊发狂后,一次咬伤了20人,然后逃到一条小河的对岸。被咬的人当中有14人游过小河追杀熊,可能因河水自然洗去了伤口中的病毒,这14人均未感染狂犬病毒;而未去追杀熊(因而也未清洗伤口)的6人后来都死于狂犬病(似乎见义勇为者都得到了好报)。中枢神经里的病毒许多“恐狂症”患者最喜欢提出这样的疑问:狂犬病毒进入神经细胞后,疫苗引发的抗体是否就不起作用了?抗体能否清除中枢神经系统(CNS)中的病毒?大量原有的和新发现的证据都表明,狂犬病毒的抗体不仅能中和掉外周神经细胞内的病毒,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彻底清除CNS中的病毒;狂犬病毒进入CNS后,在3-5天内,要么被清除,要么发病。在任何情况下,狂犬病毒都不可能在CNS(包括脑和脊髓)中长期潜伏。人的狂犬病一旦发作,十天内必死无疑。所以任何一种症状,如果怀疑与狂犬病有关,则过了十天以后,该病人必然因狂犬病而死亡(至少也已进入重症监护室接受抢救)。如果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则该症状肯定与狂犬病无关(应尽快转入其他专科进行处治)。有的恐狂症患者坚信自己已得了狂犬病,自称典型的狂犬病表现已持续了数月甚至更久。希望再不要有人这样给自己开玩笑了。有大量实例证明,在病毒暴露发生几天甚至几个月后才进行处治也可能有效,说明抗体也可能将狂犬病毒从CNS中清除。某些借助现代生命支持系统积极抢救而维持了较长时间生命的患者,在死后尸检时,发现全身(包括CNS)的狂犬病毒都被彻底清除干净,可以间接证明抗体可进入CNS,清除CNS中的病毒。实际上疫苗接种失败多数都出现在第一针开始后的20天之内,主要是头面部被严重咬伤的患者。如果过了这个时间还未发病,以后再发病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狂犬病毒不引起大脑细胞形态的改变,狂犬病毒在人体内的行踪在发病前是无法检测的,只能根据症状判断大脑功能是否受损。“发病”前检测到足够高的抗体,就证明其大脑功能尚未受损,至少是未严重受损,他以后就不会再发病。总之,只要在发病前全程接种完了疫苗,产生了抗体,体内(包括CNS内)就不可能再有狂犬病毒“潜伏”,就不会再发病。检索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资料,基本未发现与此标准相违背的病例。这是又一个简单实用的判断标准,有助于将“恐狂症”患者从对狂犬病的盲目恐惧中解放出来。 目前国产狂犬病疫苗的使用说明书中, 都包括如下“注意事项”:“忌饮酒、浓茶等刺激性食物及剧烈运动等。”许多网友都提问:“为什么接种了狂犬病疫苗后不能饮酒、不能剧烈运动?”有些“恐狂症”患者更是忧心忡忡:“接种疫苗期间饮酒、喝浓茶、吃刺激性食物及剧烈运动是否会抑制抗体产生?是否会使疫苗失效?是否会因此而送命?”疫苗说明书是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统一制定的,说明书“注意事项”中的上述引文源自最新版(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细心的网友们发现,国外生产的狂犬病疫苗的说明书中就没有这些禁忌。如进口的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维尔博)和鸡胚细胞狂犬病疫苗(瑞必补尔)的中文和英文说明书中,都没有提到饮食和运动方面的禁忌 (唯一提及的禁忌是“接种期间应避免使用免疫抑制剂和抗疟药”)。目前国内外的狂犬病疫苗都是按照WHO统一的质量标准进行生产的。为什么在打了狂犬病疫苗后,只有中国的药典规定了这么多禁忌,而外国的说明书中对此却只字不提呢?有网友问:“为什么全世界人民都不怕,只有中国人民怕这怕那呢?”遍查国内外现有文献资料,找不到规定上述饮食或运动限制的科学依据。据推算,即使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达到使动物(或人)醉酒甚至酒精中毒死亡的程度,也不会对抗体的产生和活性产生明显影响。所以打了狂犬病疫苗后饮酒,可能死于酒精中毒或醉驾,但不会死于狂犬病。打了狂犬病疫苗后过于剧烈地运动,只可能死于运动过量或猝中,也不会死于狂犬病。所以这样的“禁令”应写入“公民常识”,而不应写入“疫苗使用说明书”。国内某大型疫苗生产厂家也认为,“我们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过因为吃辛辣食品而对疫苗造成影响的病例”,“刺激性食物不会影响抗体的免疫效果,但可能使不良反应加重,也就是说不管是使用国产还是进口疫苗,如果发生了不良反应,那么吃了辛辣的食物可能会加重不良反应。”中国30年前的狂犬病疫苗是用动物脑组织生产的,要在半个月内打14-21针,每次接种2ml粗制脑组织,副作用大,饮酒和剧烈运动等行为可能会加大副作用,所以当时的疫苗说明书明确规定:“不可饮酒、喝浓茶及吃有刺激性食物,应避免受凉感冒或剧烈运动或劳动 ”(引自1979年卫生部《生物制品规程》)。最近30多年来,中国的狂犬病疫苗都是用细胞培养方法生产的,而且经过浓缩、纯化处理,只打5针或4针,副作用极小。但现在国产疫苗的说明书却仍然还是照抄30年前的。没有任何实验依据说明当前使用的狂犬病疫苗说明书中还应当保留关于饮食和运动方面的上述禁忌。建议国家药典委员会在2015年版药典出版时,从狂犬病疫苗说明书“注意事项”中删去关于饮食和运动限制的规定。

  • 索引序列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狂犬病狂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狂犬病
  •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狂犬
  • 狂犬病预防论文
  • 预防狂犬病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