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兰生医学期刊

兰生医学期刊

发布时间:

兰生医学期刊

我们先讲一个关于吴门医派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的一天,名医叶天士正在家中的院子散步,时值立秋,凉风习习,这时邻居匆忙赶来,说家中产妇难产,性命堪忧。叶天士随手从地上捡起一片梧桐叶,吩咐邻居和药一起煮了给产妇喝。让邻居喜出望外的是,产妇喝下后竟然顺利分娩了。叶天士因立秋叶落,开出的神奇药方,或许只是个传说,但因为这个故事的细节与中华医药,天人相应的观点相吻合,同时又发生在吴门医派代表人物身上,所以数百年来,人们对此深信不疑。 大家知道,中国历史悠久的中医药学,发展到金元时期,经历了一个学派并起百家争鸣的时代,而宋室南迁带来医学重镇的南移。南宋年间的《平江图》上,刻有一座东西面向的建筑,题旁写着“医院”两字,据专家考证,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以“医院”命名的医疗机构。 吴中地处东南卑湿之处,是瘟疫、温病的爆发地区,因为温病的病因、发病、传变过程和治疗原则不同于伤寒,故运用治伤寒的方法来治疗瘟疫、温病疗效不佳,于是苏州成了温病学派的发源地,清初叶天士《温热论》的问世,更确立了以苏州为中心的温病学派的学术地位,从而形成了“吴中多名医,吴医多著述,温病学说昌于吴医”的三大特点,这是吴医的精华所在,也是“吴中医学甲天下”的由来。 清朝康乾年间,是吴中名医辈出的高峰期,除了叶天士、薛雪,还有尤怡、缪遵义和御医徐灵胎等,据统计,自唐以来,吴地进京的御医不下数百十人,他们声名虽在朝廷,根基和贡献却永远留在了民间。“满山芳草仙人药,一径清风处士坟”,是徐灵胎墓上的一副对联,这是他绝前自题的墓门联。丁酉年清明,我们一行四人特地驱车寻至徐墓(在苏州市吴江区松陵镇八坼社区),献花,祭拜。 司马迁说,江南卑湿,丈夫早夭。江南夏季温热潮湿,这样的自然条件使吴地温热病多发而流行,自汉代以来,张仲景《伤寒论》一直被奉为医家圭臬,但通过漫长的医学实践,人们发现南方流行的发热病,与北方常见的伤寒多有不同。元末明初,苏州名医王履率先提出了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观点。明末清初的吴有性则根据临床实践写出了我国最早研究瘟疫的专著《瘟疫论》。 如果说王履、吴有性是吴中温病学派的先驱者和奠基人,那么清代康乾年间的叶天士,就是这一学派的确认者了,叶天士或许称得上苏州历史上最著名的医生,苏州百姓称他为天医星下凡。叶家也是世医,他的祖父、父亲都精通医术,叶天士十四岁时立弃儒习医,到十八岁时,他已先后拜了17位老师,对内外妇幼诸科无不精研。《清史稿》记载叶天士神悟绝人,贯彻古今医术,切脉望色如见五脏。民间流传,他能断人生死,有起死回生之术。总结前人的经验,叶天士创造性地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辩证纲领,他将辨证论治温病的一些探索和积累,总结性地记录在了他的代表作《温热论》中,医学史家认为《温热论》宣告了温病学派的真正诞生,而这一学派的诞生也正标志着吴门医派的崛起。 据统计,明清两代,苏州共有名医852人(外曾祖兰升公也在其中,曾祖似兰公虽秉承吴门医派,但世居嘉善,为浙江名医),植根于这方水土的自然和人文条件,他们形成了若干共同特色。而苏州名医有这样一些特色,实际上由几个方面组成,一方面是世医,就是所谓的代代相传,甚至可以传上几十代几百年;还有一种叫儒医,他可能首先是一个学者,一个文人,然后再去从事医学;还有一类叫御医,御医呢就是他非常有经验,经常会被皇帝召去看病的。 薛雪,苏州历史上的儒医代表,他与叶天士同时且声名相当。薛雪以儒士自居,擅长经史之学也精通诗词书画,但他两次拒绝了朝廷博学宏词科的征召。在苏州城南,薛雪建了座园子,取名扫叶山庄,与大才子袁枚等人流连其间,诗酒唱和。因为母亲多病,他转而学医。翻翻家里的医学藏书,薛雪的著作也有,看看落款,这本旧书由祖父外家(陈氏)的先祖所手抄,字迹俊秀,堪比现代书法名家。 苏州儒医的源头,其实可以上溯到宋代的范仲淹,范仲淹在苏州创办府学,同时也为家乡读书人留下了“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人生训诫。从此,儒士习医成为了一种风尚。一瓢先生,医之不朽者也。好友袁枚在书中这样称赞自号“一瓢”的薛雪,并记录下他神奇的治病过程。1755年春天袁枚的厨师王小余得了重病,已目闭气绝,前来诊病的薛雪说,我喜欢和疫鬼斗,或许能赢。于是他拿出一颗药丸,捣碎后用石菖蒲汁调和,嘱咐给病人服下,说等到鸡叫时会有起色。事实果真如此。按袁枚的记录,王小余再服二剂而病起,这样的起死回生之术,叫人目眩神迷。薛雪一生勤于著述,他编写的《医经原旨》,发煌古义,融会新知。《湿热论》则被视作叶天士《温热论》的姐妹篇,是温病学派医家的必读书。 说到吴门医派,就不能不说吴门药业,苏州名医荟萃,药业自然也就兴盛发达,历久不衰。苏州古城西部,太湖岸边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自古盛产药材。在这里,古老而传统的制药方式,仍然被人们一代代沿用,它们带着浓重的时光印记。 中药讲究的是道地药材。有一种药叫吴茱萸。《本草纲目》记载,茱萸南北都有,入药以吴地者为好。所以有吴之名,这是对吴地茱萸的盛赞。这个吴茱萸,在七八月份就开花了,到十月份结果采集。它在春秋期间开始用,有祛湿、去吐、去痛、驱寒等功能。王维的名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里的“茱萸”是指“山茱萸”(山东产的茱萸)。苏州产的茱萸较之更名贵。 据调查,吴地药材有近一千种,其中以苏州出产为佳的,除了吴茱萸,还有苏薄荷、绿梅花、佩兰、珍珠,乃至蜈蚣等,在中医眼中,天地间的一草一木、一虫一甲,都可入药,中医将它们配伍修和,就像排兵布阵,然后一剂投下,又似神兵天降,驱邪逐魔。从宋代开始,苏州城里出现了官营药局和私营药铺争胜的局面。 参考史书记载,苏州的学士街,那时叫药市街,是集中买卖药材的地方,马医科巷名的得来,是因为这里曾住过一个姓马的名医,官办的济民药局也开设在这里。 从宋代飘来的草药香味,到元代时变得越发浓郁,而引人关注。马可波罗在写到他的苏州见闻时,用了近一半的篇幅,描述苏州的医药,他说,苏州城外附近的山上,大黄长得茁壮喜人,苏州城里有许多医术高明的医生…… 到了明清时期,中药铺遍及大街小巷。苏州现存的名药店代表——雷允上、宁远堂、沐泰山、童葆春等,都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雷允上诵芬堂由清朝乾隆年间的吴中名医雷大升创立,它与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馀堂齐名,并称国内三大国药店。雷允上的六神丸是国宝级中成药代表作,被誉为中药抗生素。它的工艺非常复杂,处方非常独到,一千粒重是一钱,因为每顿服用十粒,一粒是克,所以十粒才克,所以它是现在所有中成药当中服用剂量最小的。 家传的(年代很久远了,估计已有二百余年,抄写之人可能是曾祖似兰公的师祖陆又亭?)的手抄医书上发现有一个红印章,仔细辨认,有四个篆字:诵芬弟子。会不会就是传说中的雷允上诵芬堂?有点小激动,不,还有点震惊呢! 再接着说雷允上的六神丸,它创制于1864年,十多年后,美国监理会会督、博习医院创始人蓝华德和柏乐文创办了苏州博习医院,因为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伯乐文甚至被苏州人称为神仙,面对冲击,吴门医派开始寻求突围,于是出现了中西汇通派。 鄙人的外曾祖兰升公就属于中西汇通派,在宣统年间,他率先加入中西医研究会,考究西医学,立志于中西医汇通。兰升公察诊时,以传统的中医辨证施治为主,灵活运用和借鉴一些现代医学的理论及诊疗手段,予以相互渗透、相互吸收、相互促进,其诊治效果往往加倍,因此在兰玉堂医馆门前车水马龙,四方求疗者踵至,兰生公宅心仁厚,信谊接物,不以贫富而异其用,为缙绅大夫所推许,人皆敬重之。时年,兰生公德高望重,被推选为吴江县中医公会第五分事务所总监。 这个汇通派的出现,实际上的表明就是吴门医派那种开放的态度,那是一种兼容并蓄、开放的态度,它对整个吴门医派或者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因为西药的参与以后,抗菌素(药)的产生,好像在发热病、传染病这些地方,中医的优势显不出来了,但是到了现在,近年,包括2003年的非典,西医西药的治疗是很有限的,因为中医有别于西医寻找病原、直接对抗的方式,中医的特点在于着眼于人,辨证论治,在面对未知传染性疾病时,显示出更多的灵活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此次暴发的非典型肺炎具强烈传染性,从中医学上看,属温病范畴。由于传染病大多具有温热性质,中医学又称之为温疫。我国对传染病的认识始于先秦,成长于金元,形成于明清,发展于现代,并创有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较完整的辨证论治方法,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SARS这场灾难,政府后来组织了全国的老中医协作攻关,就是发挥了温病学说的优势,后来把非典很快地控制了。 中医介入,中西医联手,相信能为人类最终战胜今后的未知疾病做出应有贡献。 时光荏苒,百年已逝,回望历史,中医药走过了一条坎坷的发展之路。可喜的是,如今在苏州,吴门医派仍然深受人们欢迎,特别是冬至开始,苏州市民有冬令进补的传统习惯。越来越多的病例证明,生命科学的发展,有赖于东西方医药科学的融合。 2017年新春,苏州电视台开播了苏州人翘首以盼的《苏州史记》,好评如潮。其中的一集《天下吴医》,笔者更是饶有兴趣地观看几遍,感慨而欣然记下剧中相关文字,并穿插本人家族珍藏至今的医学手抄、札记等图片若干,还给予它们一些解释说明,于是组成了这篇文章——《吴中医学甲天下》,愿各位有缘者飨读,指出不足之处,再好增补内容,使该文更加图文并茂,不胜感激!

甘肃人民出版社

企业名称:甘肃人民出版社企业简介:甘 肃 人 民 出 版 社 简 介 甘肃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3月5日。它是甘肃省规模最大的一家综合性出版社。目前,甘肃人民出版社下设3个图书编辑室和3个期刊编辑室,还有甘肃教育出版社、甘肃民族出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飞天电子音像出版社等7个专业出版社,有总编办公室、出版处、发行部、人事处、财务处、办公室等6个业务行政管理部门。社办期刊有《读者》《读者•乡村版》《读者欣赏》《飞碟探索》《老年博览》《西部人》《故事作文》《妈妈画刊》等8种。年出版新书约600种,并承担全省中小学教材的印制任务。 52年来,甘肃人民出版社共出版书刊万余种,总印数达30亿册。有上千种图书在国内外各类各级评奖中获奖,有200余种图书在境外发行。其中,敦煌学、少数民族专著、中医学和藏医学等类图书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作为甘肃人民出版社强项的社办期刊已形成较大的规模和鲜明的特色,为广大读者所青睐,《读者》杂志被誉为“最具中国风貌的优秀中文期刊”。《读者》自2000年改为半月刊后,发行量迅速攀升,2003年5月,月发行量已达750万册,其月发行量为中国第一,亚洲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刊。《读者》杂志已连续获得已举办的第一、第二两届国家期刊奖。社办期刊《飞碟探索》是全球发行量最大的研究不明飞行物及相关学科的杂志。本社 “期刊工程”战略取得了丰硕成果。 与此同时,“精品工程”战略也取得了不凡的成就。由甘肃人民出版社暨所属各专业社策划、编辑出版的17种图书22次获得了国家级“三大奖”。其中: 《少年绝境自救故事丛书》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阔端与萨班凉州会谈》《教育学原理》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甘肃藏敦煌文献》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中国社会主义问题研究》《敦煌古乐》《敦煌艺术之最》《西北灾荒史》《少年绝境自救故事·天地无情》《阔端与萨班凉州会谈》《甘肃藏敦煌文献(1-2卷)《藏族文化发展史》分获第一、二、三、四、六、七、八届中宣部主办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 《敦煌文学》《格萨尔学集成(1-3卷)《敦煌壁画乐史资料总录与研究》《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史》《藏族传统文化辞典》《西北灾荒史》《犯罪学大辞书》《阔端与萨班凉州会谈》《陇文化丛书》《三礼研究论著提要》分获第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届“中国图书奖”。 1992年,甘肃人民出版社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人事部评为“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单位”。1995年,甘肃人民出版社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为“良好出版社”。甘肃人民出版社热忱希望与海内外的广大作者和读者建立联系,愿将更精更美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大众。总编辑:张正杰副总编辑:罗笑云 傅保珠汪晓军 张兰生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南滨河东路296号 邮政编码:730030 电话: 传真: 发行部电话: 甘肃人民出版社

《读者》杂志创刊于1981年3月,是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文摘杂志。原名《读者文摘》,1981年创刊时的《读者文摘》只有48页,而且是双月刊,新闻纸黑白印刷,售价三角。杂志创刊一年,发行量达到16万,1982年底,发行量达到42万,1983年,发行量突破136万。然而《读者文摘》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1982年初,美国《读者文摘》来函指出:甘肃人民出版社使用《读者文摘》中文名是不正当的,不符合国际版权协定。中美两家《读者文摘》长达数年的版权之争从此开始。从1990年开始,中美两家《读者文摘》的版权之争再次升级。1992年美国《读者文摘》委托律师行致函中国《读者文摘》,要求停止使用中文商标《读者文摘》。 后为化解与美国《读者文摘》发生的版权纠纷,1993年3月号《读者文摘》刊登征名启示,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共收到应征信十万多封。信中提到新名有:读者、读友、读者之家、谈天说地、共享等等。最后使用了《读者》一名。1993年第七期,《读者文摘》正式改名为《读者》。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抗生素

医学四大期刊名单:1、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M)。2、柳叶刀( Lancet)。3、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4、英国医学期刊(BMJ)。作为医学界的四大期刊,其医学学术文章享誉全球。 扩展资料 1、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M)。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是由美国麻州医学协会( 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同行评审性质全科医学周刊。其在2015年的影响因子(IF)为55873.期刊内容包含对生物医学科学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系列主题方面的医学研究新成果、综述文章和社论。2、柳叶刀( Lancet)。《柳叶刀》期刊登载有:原创性的研究文章、评论文章(小组讨论及评论')、社论、书评、短篇硏究文章、也有其它-些在刊内常登载的'文章诸如:特刊消息、及案例报道等。其在2015年的影响因子(IF)为45217。3、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JAMA比较注重其教育职能,利用该杂志的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栏目向临床医师提供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方面的继续医学教育服务。该刊2015年影响因子(IF值)为35289。4、英国医学期刊(BMJ)。《英国医学期刊(BMJ)》是英国医学会会刊,全英文为“ British medical journal”,它有着160年的悠久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风格特色,在所有综合性医学期刊中最具综合性,该刊2015年影响因子(IF值)为16378分。其栏目丰富多彩,述评、新闻、综述、争鸣等类型的文章为广大医生所欢迎。其内容除了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的信息与知识外,还涉及与医学相关的政治、经济、社会、教育、伦理、公共卫生等诸多方面。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 是由美国麻州医学协会( 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评审性质医学期刊(medical journal )和综合性医学期刊,1811年由约翰·柯川博士创办,始称《新英格兰医学与外科期刊》。

1828年,它改为周刊型态出版,也被更名为《波士顿医学与外科期刊》;一百年之后,它就采用现今我们所知道的名称《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期刊内容包含有:主题性之社论,原创性的论文,旁征博引性的评论性文章,即时短篇论文,案例报告,亦有一独特的报导项目称之为《临床医学影像》(Images in Clinical Medicine)。

幽门螺旋杆菌吃什么药?

兰大医学期刊

他的确是科研奇才,本科生都能发表那么多论文,大多数博士生都做不到的事情却被他做到了。

兰州大学学报由医学版、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三本期刊组成。《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兰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创刊于1957年,双月刊,A4开本,双月28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创刊于 1957 年,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兰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本刊为双月刊,A4 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兰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其前身为《兰州医学院学报》季刊,A4 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

兰州大学医学院和兰州90%的医院有业务联系,是不错的医学院。而且兰州大学也是国家121重点院校。国外是承认学历的。兰州医学院是一所具有70年历史的省属高等医药院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32年的甘肃学院医学专修科,1942年改为西北医学专科学校,1945年成为西北医学院兰州分院,1946年并入国立兰州大学,1954年独立建院,定名为兰州医学院。 学院占地面积549亩(含两所附属医院,下同),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用房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为亿多元,其中,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亿元。学院现设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高职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八一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口腔医学系、护理学系、医学工程系3个系,人文、体育、外语3个教学部,医学实验、现代技术教育2个教学中心和图书馆。有2所附属医院(均为国家卫生部审定的三级甲等医院和国家临床药理基地,第一附属医院是全国“百佳医院”), 5所非行政隶属关系的附属医院(1所待批),35所教学医院,一所附设护士学校和附属小学。设有甘肃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职工及医护人员(含两所直属附属医院)3135人(院本部在职职工891人)。专任教师878名,其中正高100人,副高355人,讲师207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人,甘肃省优秀专家1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43人,省跨世纪年轻学术带头人59人,兼职博士生导师4人,副博士生导师5人。 学院专业设置齐全。设有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等15个本科专业,临床医学、口腔技师等10个专科(高职)专业,各本科专业均有学士学位授予权,24个二级学科(33个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与兰州大学联合申报的外科学和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博士点,已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通过。 院现有神经病学等8个研究所和传染病学等8个研究室,中西医结合学、药学2个一级学科、外科学、内科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3个二级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基础等32个学科为甘肃省医疗卫生重点学科。设有甘肃省中药新药临床前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学院教学条件优越,教学设施齐全。新建的16820m2的教学大楼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可同时容纳7000人上课。图书馆建筑面积6093m2,各类藏书6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800余种,电子藏数达到700G。建成了中国期刊网兰州医学院镜像站点等8个数据库的镜像站点,建立了电子阅览室和音像阅览室、文献检索局域网和医学数字图书馆,现为西北地区医药卫生藏书中心之一。校园网遍布全院各个区域,网络中心通过宽带网联系国内外。学院现有各级各类学生16196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32人,普通本专科生6348人,各类成人学生9416人(含自学考试本科及专科学生4300人)。历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了90%以上。2001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40%以上考取博士研究生。兰医的毕业生遍布西北各省、东部沿海地区和世界五大洲。学院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美国洛约拉大学医学院、英国塞尔福特大学、兰州大学、国家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甘肃省药品检验所等科研院所进行了多方面的合作。经教育部和甘肃省政府批准并入兰州大学。

很好啊,实力蛮强的。好像上回三聚氰胺事件,就是兰大二院最早上报异常病例的。

荷兰医学期刊

医学类学术期刊有:

一、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是1915年创办的双语学术期刊,周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期刊主要反映中国医学最新的科研成果,积极推广医药卫生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交流防病治病的新经验。

期刊主要反映中国医学最新的科研成果,积极推广医药卫生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交流防病治病的新经验。期刊主要读者对象是广大医药卫生人员。

二、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医学争鸣》刊载的内容主要是医学学术方面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的交锋与辩论。英文刊名为《NEGATIVE》,以期经历“否定—否定之否定—肯定”的螺旋式上升,达到新的认识境界。

反映发明与创新、否定与假说、探索与发现等前沿医学思想,传播医学领域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成就,服务医学科学研究和我国卫生事业发展。。

三、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Journ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主管、主办中文版半月刊。

据2018年4月《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十届编辑委员会拥有常务委员49人,委员127人,特约编委5人,海外编委12人。 据2018年4月中国知网显示,《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共出版文献18690篇,总被下载1789818次、总被引87645次。

四、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是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第二军医大学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刊物。1980年6月创刊。

据2018年9月《第二军医大学学报》官网显示,《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编委会拥有委员67人,客座编委13人,2017年度共有368位审稿专家。

五、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原第一军医大学学报)创刊于1981年,为国内外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是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

被美国Medline/PubMed、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

肯定有用! 文章被国际数据库收录,表明文章的学术水平已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文章的研究内容为国际学科界关注的热点,评估了该篇稿件的学术价值。 荷兰《医学文摘》,简称EM,是世界上著名的生物医学与药理学文摘型数据库,收录了世界上70多个国家/地区出版的7000多种刊,与美国《医学索引》、《生物学文摘》和《化学文摘》一起合称为医学领域世界著名四大检索工具。Scopus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摘要和引文数据库,涵盖了15000种科学、技术及医学方面的期刊。

荷兰医学文摘的英文刊名缩写为1m是错的。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荷兰医学文摘的英文刊名是“NederlandsTijdschriftvoorGeneeskunde”,缩写为NTvG,而不是1m。这个“1m”是一个错误或者打字错误造成的,因为在正常情况下,荷兰医学文摘应该用NTvG来缩写表示。

兰州医学期刊

兰州医学院 编辑兰州医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32年的甘肃学院医学专修科,1942年改为西北医学专科学校,1945年成为西北医学院兰州分院,1946年并入国立兰州大学。1954年,为响应国家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号召,医学院分出独立建院,成立兰州医学院。2004年,回并兰州大学,现为兰州大学医学部。有神经病学、骨科学、血液病学、中草药学、泌尿外科学、基础医学、医学分子生物学、中西医结合等8个研究所和传染病学、皮肤病学、环境医学、内分泌学等8个研究室,75个教研室。中文名兰州医学院创建于1932年,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占地面积666亩历史沿革编辑其前身是创建于1932年的甘肃学院医学专修科,1942年改为西北医学专科学校,1945年成为西北医学院兰州分院,1946年并入国立兰州大学。1954年,为响应国家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号召,医学院分出独立建院,成立兰州医学院。2004年,回并兰州大学,现为兰州大学医学部。兰州大学医学校区1999年,兰州医学院现设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5个系6个专业,3个公共课教学单位,2个临床教学单位,1所成人教育学院,2所综合性附属医院,1所附属护士学校。与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共建了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兰州分院。有21所地方、部队医院为学院的教学医院。27个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泌尿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学2个学科为首级重点学科,病理学、药学等2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办学实力编辑学院占地面积666亩,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院本部占地250亩,校舍总面积13.8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43485平方米,学生宿舍13154平方米。有各类在校学生7168人,其中研究生361人(包括212名在职研究生),本、专科生3701,成人教育学生3100人。院本部教职工798人,其中教授33人,副教授79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教授44人,甘肃省优秀专家6人,省教委跨世纪学科带头人23人,兼职博士导师2人,副博士导师6人。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216.77万元。2所附属医院共有病床1500张,均为国家卫生部评定的三级甲等医院。附属一院被授予全国百佳医院和全省十佳医院。图书馆建筑面积7080平方米,藏书5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1070种,是西北地区医药卫生藏书中心之一,被纳入国际联机检索系统。学院院长赵健雄、党委副书记安俊明,副院长朱任之、张合龙、景涛。正在政治工作编辑加强思想建设。坚持做好党的基本理论,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武装人的工作,切实实施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党校的作用,一年来共举办申请入党分子培训班7期,培训学员650人。积极推进组织建设。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和干部“四化”方针,调整、任用院部中层干部14人。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当年发展党员192人,党员转正140人。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全院的组织机构,干部党员状况,加强了数据统计工作,建立了相关性的软件数据库系统。编写了《兰州医学院组织史》。促进作风建设。坚持党风廉政教育,重视经常性的反腐倡廉教育,在全院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测试活动,制订了《党风廉政责任制实施细则》,签订了责任书和责任状。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行风民主评论,举办各种类型座谈会6次,进行自查自纠。认真处理来信来访,全年共处理来信来访21件次,其中向上级组织汇报8件次。圆满完成了省上两部委对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估,受到省上检查评估小组的肯定和好评。教学工作编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当年共选派12名青年教师接受了岗前培训,有31名教师出国、出省学习深造,有5名教师参加了硕士学位进修班,24名教师报考了硕士研究生。选拔留用了4名研究生,17名本科生充实了教师队伍,有16名教师晋升为正高职称,64名教师晋升副高职称。师生比为1∶9.6,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加强了教材的编撰工作。当年编写的教材有《医用分子生物学》、《电镜技术及细胞超微结构基础参考资料》、《口腔医学基础》、《医学实验动物学教程》等7部,参编教材多部。完成了部分教材的电视教学片的制作,当年共播放电教片296场共计7400人次。继续实施专业改造。将三年制药学专科改造为四年制药学本科,招收药学本科学生75名。有16名专科学生经过德、智、体全面考核后进入临床医学、药学等4个专业本科学习。积极响应国家扩招精神,做好扩招的准备工作,1999年共完成招生任务860名,比1998年扩招150名学生。健全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为保证教学质量,学院通过健全教学督导制度、集体备课、考教分离、教案评比、教学评估等制度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取得了较好效果。在基础部举办的首次教案评比活动中,参展教案90份,经过以教学督导组为主的专家组的评比,共评出优秀教案28份,先进集体1个。体育教学在自评的基础上通过了省级评估验收。加强了学生外语和计算机教育。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学生掌握好一门外语,精通计算机技能。在全省“神速杯”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中有3名学生获得程序组二等奖,2名学生获得三等奖,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为52.4%,位列省属高校前列。英语四级通过率为35.5%。加大教学设备的投入。为药学系投入30万元经费购置了大量仪器设备,使药学系多年来设备老化,仪器短缺的状况初步得到缓解;基础部投资36万元建成了3个多媒体实验室,安装了18个生物信号处理系统(含计算机),3台彩电和3台打印机.3个实验室互联成网。更换桥式组合课桌486套,安装玻璃钢课桌80套,改善了学院的教学环境。加强考风建设。制订了《加强考风考纪的补充规定》,并对16名违纪、违规学生给予了勒令退学的处分,7名学生被留级,起到了很好的惩戒作用。严肃了考纪,端正了考风。成人教育不断发展。各类成人学生已达3100多人,有5个协作办学单位,4所学生实习医院。科研工作编辑积极进行科研规划。当年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资助经费13万元,实现了十年来本院申报国家项目零的突破。获得省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中青年基金项目3项,省教委资助项目10项。加强科研成果鉴定工作。当年申请科研成果鉴定项目32项,其中28项获得通过。有56项成果获得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其中二等奖20项,三等奖36项;14项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奖,其中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当年发表各类科研论文191篇,其中国家级69篇,出版专著11部。由本院承办的“西南西北地区基础医学教育年会”上收到各类论文94篇,辑录成《基础医学教育文萃》,正式出版发行。加强了重点学科建设。1999年有2个学科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2个学科被评为省教委重点扶持学科。以跨世纪学科带头人为骨干的学术梯队在不断加强,当年涌现出跨世纪学科带头人8人,青年教师成才奖3人,千百万人才工程3人。注重了各学科的评估工作,对各个硕士点逐年逐个进行自评、以评促建。1999年完成了皮肤病学和性病学2个点的自评、通过自评,发现了问题,弥补了差距。努力营造科技氛围,浓厚科研气氛,当年共举办各类学术报告会30多次。研究生教育不断壮大。当年招收普通研究生66名,招收在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112人,学院在校研究生已达361人,其中普通研究生149人,在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212人。学生工作编辑以“两课”为主阵地,充分发挥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带头作用.组织理论学习,加强学生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学院配备了26名年级主任,配合团委、学生处深入学生内部,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信息,将各种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5月份,针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我南斯拉夫大使馆的罪恶暴行,学生爱国热情高涨,声讨北约暴行。在广大学生中进行揭批“******”的活动,使学生认本质上认清了“******”的“邪教”面目,从思想上认识到了“******”的精神危害。几名误入歧途的学生经过学院的教育,写出了深刻的思想检查,彻底和“******”划清了界限。实施学生创优活动。经过自下而上的评选,当年共评选出三好班集体3个,优良学风班9个,优秀三好学生6名,三好学生120名,优秀学生干部39名、优秀团干部30名,优秀团员170名,先进团组织13个,文明宿舍17个,1个班集体被评为省级三好班级,1名学生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1名学生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积极引导学生踊跃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当年共组织各类有关环境、文化、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学术报告20场次、举办各类体育比赛8次,演讲比赛、辩论赛等10余次。规范了学生社团,对现有学生社团进行了清理登记,重新确定了学生社团6个,出版学生刊物20多期。在学院积极倡导下,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大部分学生自发地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有951名同学赴武山县、临夏州、夏河县开展支教扫盲、健康普查、社会调查等活动,涌现社会实践先进个人24名。继续加强特困生资助工作。当年共为1618名优秀学生发放了79.88万元的奖学金,同时还有10名学生获得3600元的基础医学教育奖学金,145名学生获得了11石万元的“联邦医学教育奖学金”,4名学生获恒安奖学金共计4000元,1名学生获得了团中央“建昊”奖学金3000元;为778名学生发放了总额为33万元的贷款;为1600多人发放困难补助6.4万元;部分学生获得了社会资助,其中有7名学生获得了海鸥集团的资助,每生每年3000元。民贸城爱心热线资助1名学生1000元。省政协主席杨振杰资助1名学生1000元;组织经济困难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劳动和社会活动,通过为学院粉刷宿舍。打扫卫生、分捡药材等劳动共1000多人次,获得了7万元的劳动报酬。部分学生通过家教、病员护理等方式获得酬金1万元;为384名学生减免学杂费,减免金额27万余元。加强学生毕业分配指导工作。完成了683名本专科毕业生的分配派遣工作,学生市场签约率为35%,68.7%的学生按照省上有关规定到急需人才的地州市就业。内部管理编辑改进机关作风。结合行风建设和“三讲”教育的精神要求,针对机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订出《加强机关工作作风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从制度上理顺了领导关系,改进了会风,明确了管理权限。人事工作完成了35名教研室正、副主任的考核聘任;初步完成了人事制度改革、机构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的调研工作。严格财务制度。坚持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审计力度。当年完成内部审计业务51项,审计标的金额208.68万元,审计核减金额18.89万元,核减幅度为9%。同时对内部所有实体及个别单位进行了内部审计。设备管理继续做好清产核资工作。当年完成了10个教研室的教学、科研用国有资产的清查工作,其中固定资产计1203台件,低值品计1381台件。完成教学科研实验器材的采购任务,其中仪器设备416台件,总值70.76万元,实验材料总值28.2万元,实验动物总值21.8万元。图书馆当年接待读者10330人次,借阅图书期刊20933册,编入库新书52种149册。加强校园综合治理。对院内的违章建筑、流动摊点以及暂住入口进行了全面整顿。清除饮食摊点29个,清理歌舞厅3个,台球桌2个,拆除违章建筑40间,同时对院内暂住人口造册登记,进行规范化管理。后勤保障编辑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当年完成了10号教工住宅楼的建设,另外3栋住宅楼的主体结构也已完成。拆除筒子楼及简易平房近1万平方米,安置239户拆迁户。为解决扩招后住宿等方面的问题,学院自筹经费建设的西学生公寓楼已完成前期设计立项工作,东学生公寓楼已破土动工,拟新建教学楼已完成了国家立项。为教学楼,住宅楼屋面更换新型防水层8100平方米。改造了水泵房,安装了电动蝶阀和电脑操作系统,实现了恒压供水,改善了学院远距离高层供水条件。以膳食改革为突破口,招标引进社会力量承包经营职工灶。当年营业额达163.8万元,就餐人数达121万人次。基本保障及时有力。一年来,后勤部门坚持“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的宗旨,保证了教学、科研的正常运转。当年组织清运垃圾5000余吨,培育各种花木2000多株,清理杂草1000多平方米。车队完成运输任务16万公里,安全接送实习、见习学生10178人次。为新生注射疫苗约5000人次,新生体检950人次,化验950人次。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谢谢

你如果把稿件投过去,他看都不会看就会回复你已通过初审,让你汇版面预定费,然后过几天再通知你已经录用,再让你汇钱。你如果汇钱了,他就不再联系你了,你如果不再汇钱,预定费也要不回来了。总之,就是一个,千万还要上当!!!

一个含,一个不含

兰州医学院是一所具有70年历史的省属高等医药院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32年的甘肃学院医学专修科,1942年改为西北医学专科学校,1945年成为西北医学院兰州分院,1946年并入国立兰州大学,1954年独立建院,定名为兰州医学院。 学院占地面积549亩(含两所附属医院,下同),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用房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为亿多元,其中,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亿元。学院现设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高职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八一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口腔医学系、护理学系、医学工程系3个系,人文、体育、外语3个教学部,医学实验、现代技术教育2个教学中心和图书馆。有2所附属医院(均为国家卫生部审定的三级甲等医院和国家临床药理基地,第一附属医院是全国“百佳医院”), 5所非行政隶属关系的附属医院(1所待批),35所教学医院,一所附设护士学校和附属小学。设有甘肃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职工及医护人员(含两所直属附属医院)3135人(院本部在职职工891人)。专任教师878名,其中正高100人,副高355人,讲师207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人,甘肃省优秀专家1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43人,省跨世纪年轻学术带头人59人,兼职博士生导师4人,副博士生导师5人。 学院专业设置齐全。设有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等15个本科专业,临床医学、口腔技师等10个专科(高职)专业,各本科专业均有学士学位授予权,24个二级学科(33个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与兰州大学联合申报的外科学和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博士点,已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通过。 院现有神经病学等8个研究所和传染病学等8个研究室,中西医结合学、药学2个一级学科、外科学、内科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3个二级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基础等32个学科为甘肃省医疗卫生重点学科。设有甘肃省中药新药临床前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学院教学条件优越,教学设施齐全。新建的16820m2的教学大楼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可同时容纳7000人上课。图书馆建筑面积6093m2,各类藏书6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800余种,电子藏数达到700G。建成了中国期刊网兰州医学院镜像站点等8个数据库的镜像站点,建立了电子阅览室和音像阅览室、文献检索局域网和医学数字图书馆,现为西北地区医药卫生藏书中心之一。校园网遍布全院各个区域,网络中心通过宽带网联系国内外。学院现有各级各类学生16196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32人,普通本专科生6348人,各类成人学生9416人(含自学考试本科及专科学生4300人)。历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了90%以上。2001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40%以上考取博士研究生。兰医的毕业生遍布西北各省、东部沿海地区和世界五大洲。学院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美国洛约拉大学医学院、英国塞尔福特大学、兰州大学、国家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甘肃省药品检验所等科研院所进行了多方面的合作。经教育部和甘肃省政府批准并入兰州大学。

  • 索引序列
  • 兰生医学期刊
  •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抗生素
  • 兰大医学期刊
  • 荷兰医学期刊
  • 兰州医学期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