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注射剂论文

药学注射剂论文

发布时间:

药学注射剂论文

毕业论文的写作格式、流程与写作技巧 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下面仅就论文的撰写谈一些体会。在讨论论文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论文写作的要求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

药学专业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所以就要求学生要为学好专业课而打下坚实的基础。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药学大专 毕业 论文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试论儿科用药中存在的问题及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分析儿科用药中存在的不良问题,并结合问题所在探讨合理用药的有效 措施 。 方法 我院自2009年7月起,对儿科用药方面的合理性进行严格管制。研究从我院儿科科室2009年7月~2010年2月(执行用药规范管制后)收治的患儿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并选取2009年1月~6月(未执行用药规范管制前)收治6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通过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儿的用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现象进行对比。结果经研究,从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以及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合理应用药物,对保障药物治疗效果以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具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儿科用药;合理性;不良反应;治疗效果

由于 儿童 年纪过小,生理上多方面功能均与成人有明显出入,如内分泌、神经、肝、肾等方面的功能,因此儿童在防御外界疾病方面的能力较弱,染病概率也较大[1]。此外,因为小儿肾功能仍未完全发育,因此在对于药物的代谢能力以及排泄能力较弱,所以在治疗儿科疾病时,若临床医师未指导儿童合理用药,极易引起药物副作用、药源性疾病等。研究通过分析实行用药控制前后的儿科用药情况,从而掌握儿科的用药特征,确保用药的合理性。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①观察组:本组60例研究对象为儿科于2009年7月~2010年2月收治的患儿,其中包括33例男性患儿与27例女性患儿,年龄6个月~12岁,平均为(±)岁;②对照组:本组60例研究对象为儿科于2009年1月~6月收治的患儿,其中包括30例男性患儿与30例女性患儿,年龄6个月~12岁,平均年龄为(±)岁;经对比,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无统计学意义。

方法通过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比较两组患儿的用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现象的差异情况,分析儿科用药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观察组所采用的的用药合理性管理方法。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在用药后,观察患儿有无呕吐、恶心、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有无肝功能不全的症状;有无咳嗽、鼻塞等呼吸系统症状;有无皮疹、泌尿系统受损、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不良症状。

统计学方法采用t或χ2检验两组数据,以百分比表示儿科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若(P<)则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研究,两组患儿在用药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症状,如皮疹、泌尿系统受损、咳嗽、急性肾功能衰竭、肝功能异常以及呕吐、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见表1。

由表1可看出,观察组患儿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临床上药物的滥用情况依旧大量存在。因为患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患儿的机体生长发育不完善,对药物具有远远高于成人的敏感性,其药物依从性也相对较差,不稳定、不规律用药的情况突出,在临床的治疗方面,临床医生常常选择几类药物联合应用,这样就使药物在应用的过程中泛滥存在。滥用药物对于患者会出现许多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而药物间协同作用效率被降低。许多药物经由肝肾代谢之后排出,而药物滥用则会大大增加药品对肝肾脏器的功能损害。

儿科用药方面存在的问题

①未正确掌握用药剂量:儿科临床医师在选择用药剂量时,仅依据自身临床诊断 经验 进行判断,此为引起用药不良反应的一个主要原因[2]。小儿的胃酸浓度通常较低,加上胃部排空的时间比较长,使肠蠕动缺乏一定的规律,因此在药物吸收方面较为容易。若临床医师未注意到小儿的实际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易引起泌尿系统受损的情况。②滥用药物:相比起成人,儿童生理上尚未完全发育,因此对于药物的敏感性较高,相应的对于服用药物的顺从性也较差,常有用药不稳定的情况,而临床治疗中,多种药物共同使用的情况较为多见,普遍存在滥用药物的情况。

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激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药物的滥用。此类情况不仅会导致药物的治疗效果降低,还会提高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③忽视了药物剂型:贴剂、注射液、栓剂、喷雾剂、颗粒冲剂、口服液、分散片、控释片、缓释片等均是临床上较为多见的药物剂型。其中,部分剂型若分散使用则会导致治疗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如缓释片等。

儿科临床用药分析

在临床用药不断进步的环境下,具有耳毒性、发育毒性等毒性的抗生素在临床上的使用频率逐渐减少,也降低了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率。近几年,有相关医学研究表明,抗生素可分为3类[3]:①时间依赖类;②浓度依赖类;③时间依赖+浓度依赖类;对于儿科用药而言,此种分类方法对改变用药的间隔时间、疗效、毒性等起到了直接影响,成为临床上无法忽视的问题。抗生素的后效应(PostantibioticEffect,PAE)属于抗生素在浓度依赖、时间依赖等方面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抗生素的后效应是指细菌接触了抗生素后,抗生素中的血清浓度的降低值虽然低于抑菌最低浓度或是消失,但药物对于微生物仍可维持短时间的抑制效果。对于革兰阳性细菌而言,临床上的抗菌药物通常均具备不同程度的抗生素后效应,但是多种抗菌药物中,以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浓度依赖类抗生素的PAE较为可靠。浓度依赖类抗菌药物的效果由血药峰浓度值所决定,药物持续时间对于药效的影响不明显。然而,在儿童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浓度依赖型抗菌药物,引起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因此现阶段儿科用药中采用浓度依赖型抗菌药物的情况较为少见。对于β-内酰胺类药物等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药物峰浓度对于药效的影响不大,儿科临床上多是通过控制用药的间隔时间以及剂量确保用药合理性。

用药管理措施

从2009年7月起,我院从三个方面入手,严格管制儿科的用药情况:①药物选择。在选择药物时,若仅使用一种药物即可达到治疗的目的,则不采取联用其他药物的做法,尤其是抗生素方面,需准确掌握患儿的适应证,若患儿受染情况处于可控制状态,可通过培养细菌后,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在治疗时尽可能使用毒性较低与窄谱的药物;②剂型选择。原则上,可通过口服给药进行治疗则尽量避免采用注射治疗。积极研制口感较好的药物,以降低患儿对药物的排斥性。尽量给予患儿半衰期较长的药物,从而通过缩短用药时间以及用药频率,增强患儿对口服药物的依从性;③剂量选择。进行用药治疗前,应指导患儿进行相关检查,如肝功能、肾功能等方面,从而掌握患儿的机体情况,确保用药方面的合理性。

4结论

随着临床用药的管理强度增加,临床上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已经有效降低。研究表明,抗生素的分类对于患儿用药的效率产生很大的作用,因此,在临床上,医生要认真选择用药。而抗生素的后效应则与药品浓度密切相关。而浓度依赖性药物的使用会产生较多的并发症,而时间依赖型药物如β-内酰胺类药物的临床作用则主要取决于血与药物浓度在组织中高于MIC的时间,药物峰浓度不会对此产生太大的影响。因此临床上常常遵循着"缩短给药时间,减小给药剂量"的原则对患儿进行用药。

参考文献:

[1]姚冰,潘洁,王远光,等.儿科用药现状与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11(1):41-44.

[2]张法.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与合理用药[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8):179-180.

[3]王爱英,窦传斌.加强合理用药规范儿科抗生素的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 教育 ,2010,8(5):147-148.

中医处方用药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 总结 中医处方用药中存在的某些突出问题,探讨怎样从根本上保证中医处方用药做到科学、安全、有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中医处方1000张,从中药的品种来源及其药效成分、药理作用或临床疗效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危害。结果:存在超量用药、药味偏多、同类药合用、脚注遗漏、别名滥用及名称书写混乱。结论:这些问题的解决要依靠临床医师与药房两个方面的协作配合。

【关键词】中医处方用药;中药品种

中医处方是临床医师为患者治疗或预防疾病而开给药房配方用药的重要书面文件,既是给中药调剂人员的书面通知,又是中药调剂工作的依据,也是计价、统计的凭证,且有法律意义。处方用药的科学正确与否,事关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用药安全。笔者从药剂专业毕业后曾从事中药配方工作7年,从历年的调剂工作中发现中医处方用药存在某些较突出问题,现分析如下。

一、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1999年-2006年中医处方1000张,存在问题的处方有32张,不合格处方率达。其中有些处方同时有多处问题存在,特挑选有代表性的处方分析如下。

1.超量用药

超量用药是目前中医处方十分普遍的现象,指处方中药味的量明显超出《中国药典》规定的常用量。从本质上讲,中药治病的物质基础是其所含的有效化学成分(药效成分)。中医在诊治中按辨证论治的原则为患者所开具的处方,不仅其药物组成,而且各药味的用量大小都直接与药效成分的发挥相关。但不是量越大越好,如细辛的使用自古有“不过钱”之说,即临床用量超过3g时,有使用不安全问题,现已证实其地上部分含肾毒性成分马兜铃酸,故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细辛药用部位为根,删除了含毒性成分的地上部分。而在临床的处方中,却用到了20g,马兜铃酸虽中毒缓慢,但严重时可出现肾功衰竭、尿毒症而死亡。

不少中医药人员认为,当前中药存在炮制不规范、人工栽培养殖品增多等问题,引起质量下滑,只有增加用药量才能保证药效。这种看法是片面的。首先,随着中药材生产及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的不断加强,中药质量在不断提高[1]。况且中医常用的很多大量品种,数百年或更长时间以来就使用人工栽培品,不存在质量下降的问题。

2.药味偏多

处方药味偏多,即每剂药方由近20味药甚至更多的药味组成,在抽查的处方中发现,由于药味偏多,处方平均用药剂量均高达约200g/剂甚至以上[2],最重有达457g/剂。用药味数偏多使“君、臣、佐、使”的规律难以体现,不仅影响到中药疗效发挥,而且在煎药时由于众多化学成分的干扰或相互作用,可能产生不利的化学变化,导致中药的不良反应,同时也是对药材资源的一种浪费。

3.同类药的合用问题

这里的同类药合用是指中医常将两种药性与疗效特别相近的药味相互 配对 使用或相须为用,目的是增加疗效。如合用“二芽”(麦芽、谷芽)以提高消食健胃作用,并用“乳、没”(乳香、没药)以增强活血止痛生肌作用。但对于有毒性的药物,如川乌与草乌,因二者均主含乌头碱(aconitine)等多种毒性脂型生物碱成分,《中国药典》本身规定其内服时均应先煎或久煎(以降低毒性),如在不减小用量的情况下合用,极可能使毒性成分含量超过药用安全范围。故笔者认为毒性成分相同的药味不可盲目合用。

4.脚注遗漏

这是一个常见而又议论较多的问题。中医处方的“脚注”是指在处方药名前、后注示说明性术语,用以对该药味的来源或产地、规格、炮制加工、煎法用法等情况作出说明。目的是保障用药准确、用药质量及服用后的疗效与安全。一是说明药材的来源或产地,如川贝母、北山楂、怀地黄、川黄柏等,二是控制饮片的特殊质量,如黄芩开“条芩”或“子芩”(指黄芩中较嫩的根)时,则所含药效成分黄芩苷、汉黄芩苷等的量比老根“枯芩”中为高,三是指明炮制要求,如生首乌与制首乌,生用治疗肠燥便秘、降血脂,制用补肝肾、填精血、乌发强筋骨;四是说明特殊煎法服法,如矿石、贝壳、甲壳类药味须注明“先煎”,以便使难煎出的药效成分充分溶出,大黄、番泻叶及含芳香性挥发油类成分的药味应标明“后下”,以免久煎降低疗效或使挥发性有效成分散失。此外,还有另煎、包煎、冲服、烊化等等特殊要求,均有利于患者服用或疗效发挥。

二、讨论与小结

综上所述,中医处方用药是一项十分严谨的技术工作,事关防病治病安全有效的大事,不仅要求书写认真、细致规范,还要求临床医师彻底弄清每一处方药味的品种规格、炮制加工、药效成分、理化性质、毒副作用,以及正名与别名等方面的异同。处方用药涉及到医与药两个方面,在临床医师辨证论证、理法方药完全正确的前提下,还要求药房配方时做到准确无误,药房人员应该能够在用药品种来源、药材饮片的理化性质等方面对医师用药给予咨询建议及监督。此外,医院还应定期组织医药人员学习新的药物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技术。这样方可从根本上保证中医处方用药的准确、科学、有效与安全。

参考文献

[1] 万定荣,陈科力.近年武汉市区中药材原料与饮片质量调查与分析[J].中药材,2003,26(10):766.

[2] 姜翠敏,王洪泉,蔡玉凤.上海市部分医院中医处方用药剂量调查[J].中成药,2001,23(12):907.

毕业论文的写作格式、流程与写作技巧 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下面仅就论文的撰写谈一些体会。在讨论论文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论文写作的要求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八)论文——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 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献;故意不引,自鸣创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轻,故作姿态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而这种现象现在在很多论文中还是时有所见的,这应该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献、漏掉重要文献、故意不引别人文献或有意贬损别人工作等错误是比较明显、容易发现的。有些做法则比较隐蔽,如将该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讨论中。这就将原本是你论文的基础或先导,放到和你论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总是逐渐深人发展的,你的工作总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发展起来做成的。正确的写法应是,某年某人对本题做出了什么结果,某年某人在这基础上又做出了什么结果,现在我在他们基础上完成了这一研究。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表述丝毫无损于你的贡献。有些论文作者却不这样表述,而是说,某年某人做过本题没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过本题仍没有做成,现在我做成了。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有时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内行人一戳,纸老虎就破,结果弄巧成拙,丧失信誉。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不少见的。(九)论文——致谢 论文的指导者、技术协助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十)论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常放篇首。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论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 提供一些药学专业毕业论文的题目,供参考。1、胶囊的制剂工艺研究2、分散片的制剂工艺研究3、注射液制剂工艺的改进4、几个质的提取和转化5、口服液制剂工艺研究6、颗粒剂制剂工艺研究7、片剂制剂工艺研究8、栓剂制剂工艺研究9、片剂的质量标准的研究10、胶囊的质量标准的研究11、口服液质量标准的研究12、颗粒剂质量标准的研究13、栓剂质量标准的研究14、中药成分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研究15、中药提取工艺的研究16、紫外分光度法测定制剂的含量17、HPLC法测定制剂的含量18、药品标准中制剂测定方法的改进19、某药物的生产工艺的改进20、某药物的合成工艺的改进21、制剂的药效研究22、制剂的剌激性研究23、制剂的稳定性研究24、医院处方调剂的改进25、医院药品管理的改进26药物生物转化生产新工艺探索27、酶促反应生产药物工艺路线探索28、BTC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研究29、新药开发药效学研究30、新药毒性研究

桂林医学杂志双黄连注射剂

双黄连注射液清热解毒、清宣风热。

注意事项:

1、咳喘病、严重血管神经性水肿、静脉炎及对本品过敏者慎用。

2、15岁以下,50岁以上患者使用本品时应注意监护。

3、与复方葡糖糖注射液同用,使本品疗效降低。

4、与氨基糖苷类同用产生沉淀,疗效丧失。

扩展资料:

不良反应:

1、变态反应。以荨麻疹最多,少数出现花斑样血斑。

2、过敏性休克。一般于注射的数秒至5分钟内发生,先是局部瘙痒、皮疹,继而心慌、胸闷、呼吸困难、血绀、血压下降,很快出现意识丧失和肢体抽搐,个别出现呼吸、心跳骤停。

3、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肠痉挛、腹泻、黄疸等。一般为一过性,停药或常规处理即可恢复。

4、循环系统。静脉炎、血管疼痛、血压升高、房颤、短暂心跳过速,停药后对症治疗均能恢复。

5、神经系统。神志不清、头晕、头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双黄连注射液

双黄连注射液的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清宣风热。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适用于病毒及细菌感染的上呼吸到感染、肺炎、扁桃体炎、咽炎等。

双黄连注射液的禁忌:

1.对本品或黄芩、金银花、连翘制剂及成份中所列辅料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禁用。

2.4周岁及以下儿童、孕妇禁用。

双黄连注射液的使用注意事项:

1.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使用者应接受过过敏性休克抢救培训,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

2.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

3.严格掌握用法用量。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药品。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双黄连注射剂

双黄连注射液的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清宣风热。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适用于病毒及细菌感染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扁桃体炎、咽炎等。

成分:金银花、黄芩、连翘。

性状:本品为棕红色的澄明液体。

扩展资料:

双黄连注射液的使用注意事项

1、咳喘病、严重血管神经性水肿、静脉炎及对本品过敏者慎用。

2、15岁以下,50岁以上患者使用本品时应注意监护。

3、与复方葡糖糖注射液同用,使本品疗效降低。

4、与氨基糖苷类同用产生沉淀,疗效丧失。

5、与红霉素同用,超过即产生沉淀。

6、与地塞米松同用,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时,影响疗效,使病程延长。

7、与环丙沙星同用,可产生沉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双黄连注射液

头孢曲松与双黄连有配伍禁忌。禁止联用

医学论文眼球后注射

结膜下、球后注射是眼科常用的方法,但由于眼科局部的特殊性,操作时应特别注意。

眼内用药后应该注意当天不要拿掉纱布,不要洗澡洗脸,第2天去医院复查前摘掉纱布洗脸的时候不要把水弄到眼睛里。

眼部做局部治疗根据病情及发病部位分别可行结膜下、球后及球内注射。这种治疗对局部病变药物浓度高,吸收量大,作用性强。结膜下注射主要用于严重的角膜病变、虹膜睫状体炎症、外伤或内眼手术后反应者,一般注射量在3毫升左右,没有什么危险性,但对刺激性强或对局部组织毒性高的药物不宜使用。球后注射主要是治疗眼后节视网膜及视神经病变使药物更多地到达治疗部位。内眼手术做睫状神经节局部麻痹时也做球后注射,操作时手法轻柔,深度适当,避开血管是安全可靠的。球内注射是对严重的内眼病进行有效治疗的主要方法,如细菌性眼内感染,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为了迅速控制病情发展,挽救视功能,可将药物直接注入眼球内前房或玻璃体腔内,一般睫状体平部进针,不伤及晶体视网膜等组织是很安全的,若操作不当也可引起出血、白内障等并发症,所以操作要技术熟练,一丝不苟。

这个就要看个人技术了。眼睛本来就比较脆弱,上面有很多血管和神经组织,一不小心就可能出错。眼睛上打针,也要看打的是什么针,能起到什么作用,如果是对眼睛有损伤的药物,那肯定会对眼睛有损害。如果打针的人技术不行,那也很可能出问题。眼睛是很脆弱的,一旦出问题解决起来很麻烦,如果坏掉了那就什么都看不见了,所以不是极特殊情况。不建议在眼睛上打针。

医学论文生脉注射液

生脉注射液是从传统经典方剂生脉饮基础上制成的现代用于注射类的中成药,成分主要也是红参,麦冬,五味子,治疗的效果也主要是益气养阴,复脉固脱。用于中医辨证为气阴两亏,脉虚欲脱的心悸、气短、四肢厥冷、汗出、脉欲绝,目前常用于现代医学...8791

shēng mài zhù shè yè

pulseactivating injectio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hengmai injection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与生脉注射液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注: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剂型规格为代表品。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3、备注栏中标示用法用量的剂型规格,该剂型中其他规格的价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药品差比价规 则》计算的。

4、表中剂型栏中标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生脉注射液为中成药,主要成分为人参、麦冬、五味子[1]。具有益气养阴,复脉固脱的功效。用于气阴两亏,脉虚欲脱的心悸、气短, 四肢厥冷、汗出、脉欲绝及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具有上述证候者。

人参、麦冬、五味子。

生脉注射液具有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的功效。可加强心肌收缩,改善心肌供血,调节血压,改善微循环。

主治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脉微自汗。可用于休克、心脏病、肺炎等。

肌肉注射,1次4ml;静脉点滴一般为20~30ml。

生脉注射液系由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之生脉散改变剂型研制而成,多用于急证的治疗。经临床治疗心肌梗塞合并心源性休克103例,单用该注射液治疗33例,在中度休克组中病死率为25%,较单用西药升压的病死率52%为低。治疗休克性肺炎45例,单用该药升压24例,中西医结合升压2l例,全部治愈。用西药加生脉注射液治疗6例烧伤合并败血症感染休克,用药后4~6小时血压上升,4例治愈,2例死亡,平均生存天,比未加该药死亡的17例,平均生存天为优。用该药辅助治疗55例小儿肺炎患者,对咳嗽、喘憋的平均消失时间,均较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者为短,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差异;对小儿肺炎过程中的心力衰竭也有一定疗效,并可使患儿T淋巴细胞值明显增高。实验研究表明,该药能兴奋肾上腺皮质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功能,增强“适应原”效应,改善心血管功能。能升高内源性糖皮质激素水平,兴奋网状内皮系统;降低血浆中的PCE水平,维持血管平滑肌的能力,降低炎性反应。该药通过兴奋心肌β2一受体抑制心肌细胞膜ATP酶的活性,改善缺血心肌的合成代谢及心肌阳离子传递系统,降低心肌对氧和能量的消耗等,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

Shengmai Zhusheye

WS3B286598

红参 100g

麦冬 312g

五味子 156

以上三味,将红参粉碎成细粒,用乙醇回流提取4~5次,每次2小时, 用薄层层上法控制提取终点,合并提取液,冷藏,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加入注射 用水至400ml,搅匀,冷藏,滤过,滤液供配液用;五味子用水蒸气蒸馏法收集馏液150 ml,冷藏,供配液用,药渣加水煎煮三次,每次40分钟,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 稠膏状,加入乙醇进行两次醇沉,第一次使含醇量达80%,第二次使含醇量达85%,滤 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注射用水至200ml,搅匀,冷藏,滤过, 滤液加适量活性碳煮沸30分钟,稍冷,过滤至澄明,供配液用;麦冬照五味子水液制备 方法制成澄明的麦冬水溶液约200ml,供配液用。将上述红参水液、五味子蒸馏液、五味 子水液和麦冬加水液混合均匀,滤过,滤液加注射用水至1000ml,调节药液pH值至, 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本品为淡黄色或淡黄棕色的澄明液体。

(1)取本品约10ml,于水浴上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 溶液。另取人参皂甙Rb1、Re、Rg1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混合溶液,作为 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4μl,分别点 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75:2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 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烘数分钟,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 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取本品40ml,加盐酸3ml,置水浴中加热1小时,放冷,加乙醚30ml振摇提取,分 取乙醚液,蒸干,残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麦冬对照药材 2g,加水 煎煮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约4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 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 丙酮(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烘约5分 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本品50ml,于水浴上浓缩至约25ml,移至分液漏斗中,加氯仿振摇提取3次, 每次10ml,滤过,合并滤液,水浴蒸至近干,残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五味子醇甲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含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 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4~5μl、对照品溶液1~2μl,分别点 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4:5:1)的上层 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 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pH值应为~(附录ⅦG)。

无菌试验依法检查,应符合规定(附录B)。

热原取本品,依法检查,剂量按家兔体重每1kg注射2ml,应符合规定(附录A)。

溶血试验

(1)2%红细胞混悬液的配制取家兔心脏血,置有玻璃珠的容器内,振 摇数分钟,除去纤维蛋白元,使成脱纤血,加生理盐水,摇匀,离心,倾去上清液,沉 淀的红细胞再用生理盐水洗涤3~4次至离心后上清液不显红色为止,然后按所得红细胞 体积用生理盐水稀释成2%的混悬液,当天使用,用时摇匀。

(2)试验方法取洁净试管5支,1~3号管中各加本品、生理盐水,第4 管加生理盐水作阴性对照,第5管加蒸馏水作阳性对照,然后分别加2%红细 胞混悬液,摇匀,迅速置恒温箱内,保持±℃,在3小时内不得有溶血现 象。

其他应符合注射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U)。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料;乙腈磷酸 溶液(19:8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3nm。理论板数按人参皂甙Re峰计算,应不低于 4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在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干燥至恒重的人参皂甙Rg<[1]> 15mg和人参皂甙Re12mg,置25ml量瓶中,加乙腈水(19:81)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 ml,置10ml量瓶中,加乙腈水(19:81)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含人参皂甙Rg1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10ml,蒸至近干,加流动相使溶解,并稀释至2ml,作为 供试品溶液。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测 定,即得。

本品每1ml含人参皂甙Rg1不得少于,含人参皂甙Re不得少于。

益气养阴,复脉固脱。用于气阴两亏,脉虚欲脱的心悸、气短, 四肢厥冷、汗出、脉欲绝及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具有上述证候者。

肌内注射:一次2~4ml,一日1~2次。

静脉滴注:一次20~6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 使用,或遵医嘱。

每支装

(1)2ml

(2)10ml

(3)20ml

密封,避光,置阴凉处。

四川省药品检验所起草

生脉注射液静注能迅速全面地改善失血休克动物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促进休克状态的好转。其作用强度明显强于补充生理盐水组,与甘露醇组无显著性差异,但在抗休克作用的维持时间上又明显长于甘露醇组;且其抗休克作用有一定的量效相关性。生脉注射液足量静注,能显著延缓中毒性休克动物的血压下降,对内毒素攻击后动物的死亡,也有明显保护作用,但对动物体温的下降无保护作用。生脉注射液能明显降低痢疾杆菌感染所致动物的死亡率,表明生脉注射液度痢疾杆菌感染有明显的抗感染作用。生脉注射液无抑菌作用,但对于病理性炎症介质组织胺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或一定剂量60co照射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均有显著的对抗作用,说明生脉注射液具有抗炎作用。生脉注射液对正常及荷瘤支物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均有非常明显的激活作用,并能对抗内毒素所致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抑制,促进IgE介道的体液免疫,提高细胞免疫,使机体免疫功能处于相对激活状态。生脉注射液能显著提高实验动物、健康人体内源性糖皮质激素水平,特别在感染应激、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的情况下,这一作用显示得更为重要;另一方面,生脉注射液还能降低实验动物血浆中PGE水平,这对维持血管平滑肌的张力和降低炎症反应是十分重要的。生脉注射液适用于治疗气阴两虚为主的冠心病心绞痛,起效较快,安全可靠,持续时间长,优于硝酸甘油,使用方便,易于推广,临床应用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生脉注射液的药效机理主要是:1.增加冠脉血流量和心肌营养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调整心肌代谢,降低心肌耗氧量和耗能量,提高耐缺氧能力。促进损伤心肌DNA的合成,加速其修复,调节血压,抑制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输出量,改善左心功能而具强心作用。2.降低血液粘度和血小板聚集,减少纤维蛋白原,促进纤溶过程,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微循环。迅速而全面地改善血流动力学参数,而具抗失血性休克作用。延缓内毒素的致休克性和明显改善高低切速全血粘度而具抗中毒性休克作用。显著对抗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而具非特异性抗炎作用,显著提高内源性糖皮质激素水平,特别在感染应激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的情况下更为显著。3.降低血浆PGE水平,维持血管平滑肌张力和降低炎症反应,激活吞噬功能,抑制lgE介导的体液免疫而显著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活力和肝脏能量代谢。4.经临床证候学观察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等表明,生脉注射液未发现毒副反应。仅个别患者自觉口干,未作任何处理即自行缓解。

益气养阴,止渴固脱,敛汗生脉。用于气虚津亏,气阴两伤之心胸绞痛,头晕心悸,脉虚无力,汗多口渴,喘急欲脱,舌红少津,脉虚软或弦细数等症。主要用于心绞痛、失血性、感染性休克、心律失常、心肌炎、低血压等病证。1.用本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219例,结果止痛有效率达95%,证候缓解率达93.6%,硝酸脂类停减率达61.5%,心电图缺血改善率达68.5%,对血液流变性亦有较好的改善作用;2.本品治疗感染性休克37例,辅以纠正电解质紊乱,降低脑水肿及改善通气、换气功能等综合措施,结果获稳压效果者24例,升压效果者13例,全部有效;3.用本品治疗流行性出血热36例,有强心、升压、抗休克和调节血容量等作用,病程缩短,并发症减少;4,用本品合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各种原因心律失常78例,总有效率达89.8%;5.用本品治疗病毒性心肌炎76例,结果显效54例,总有效率达89.5%,明显高于用能量合剂治疗的对照组(79.2%);6.治疗肺心病15例,能显著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对改善肺心病人的低氧血症有良好效果。益气养阴,复脉固脱。用于气阴两亏,脉虚欲脱的心悸、气短、四肢厥冷、汗出、脉欲绝及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具有上述症候者。

肌内注射:一次24ml,一日12次。静脉滴注;一次206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使用,或遵医嘱。本品大剂量高浓度对心脏表现先抑制后兴奋作用。故用药宜慢,并适量稀释。因含皂甙及挥发油,最好不与其他药合用

(1)偶有患者用药后有潮热感,可用耐受,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2)本品大剂量高浓度对心脏表现出先抑制后兴奋的作用,故用药宜慢,并适量稀释。

肌肉注射英文医学论文

静滴:iv drop静注(静推):iv肌注:im

静脉注射intravenous injection

静脉滴注intervenous drop infusion

肌肉注射intramuscular injection

静脉注射包括静脉滴注和推注。静脉滴注又称“输液”、“点滴”、“静滴”,俗称“挂水”。通过输液管,将大量液体和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静脉推注一般是用静脉针加注射器,一般是剂量比较小要求在一定时间内注射完的,比如全身麻醉的麻醉前给药。比如低血糖发作时静脉推注高浓度葡萄糖。

肌注im,静滴ivgtt,静注iv,皮下h

静脉注射: intravenous injection, iv静脉滴注: intravenous infusion, iv in drop肌肉注射: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im皮下注射: subcutaneous injection, sc

静推静注静滴和肌注这些都是医学术语所以还要写得准确

  • 索引序列
  • 药学注射剂论文
  • 桂林医学杂志双黄连注射剂
  • 医学论文眼球后注射
  • 医学论文生脉注射液
  • 肌肉注射英文医学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