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医用口罩主要用于阻隔口腔和鼻腔呼出的喷溅物,防护等级比较低,适用于卫生的护理活动,比如卫生清洁、配液、清扫等,又称为护理口罩,它在密合性、飞溅的阻隔性达不到KN90的标准,对于预防病毒以及细菌感染,起不到防护的作用。医用的外科口罩对于空气当中大于5μm的颗粒,过滤效果在90%以上,能够达到KN90的标准,在飞沫防护的能力上比较高,具有阻隔的作用,也能够起到预防的效果。对于不密切接触患者的普通人来说,医用外科口罩对于防止一般病毒以及细菌感染,可以满足日常的需求。对于预防冠状病毒感染,以及预防细菌的感染,医用外科口罩可以起到一定防护作用。医用外科口罩分为三层,其内层具有吸收佩戴者释放出的液体和湿气,避免因水分渗透口罩而影响其防护的效果。另外医用外科口罩的内层还有助于防止咳嗽时将飞沫咳出周围的环境中,从而减少自己的唾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喷溅到其他人身上。医用外科口罩外层是阻水层,可以防止液体飞溅;中层有过滤层的作用,可以阻止大部分5μm的颗粒,故医用外科口罩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内外层的顺序,避免带错影响防护效果。医用外科口罩其三层的特点适用于医务人员或相关的人员的基本防护,但对于在感染区工作的时候,则需要使用更高级别的防护口罩。
医用口罩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医学顾事02-06 · 中华医学会理事 神经外科教授作为医务工作者,医用口罩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双向防护用品。在医疗操作之前一定要戴医用口罩,甚至有的要求查房时也要戴医用口罩。医用口罩防护效果好坏,与医用口罩的选择、是否正确佩戴医用口罩、口罩与面部的贴合度直接相关。医用口罩属于第二类医疗器械,大部分为自吸式过滤口罩,其工作原理是使含有害物的空气通过医用口罩的滤料过滤后再被人吸入或者呼出。医用口罩滤料的工作原理1、扩散沉积:粒子布朗运动扩散位移到过滤纤维,受分子引力作用而被吸附。最易捕捉小尺度粒子、细纤维和低速运动的粒子。2、截留沉积:随气流运动的较大粒子被过滤材料的机械筛滤作用截留。粒子直径与滤膜纤维的直径的比率影响拦截效率。3、惯性沉积:粒子通过过滤材料弯曲的网状通道时,粒子由于惯性作用脱离气流撞击过滤纤维,并受分子引力作用被截留。大粒子、高密度、速度快时截留效果好。4、静电吸引沉积:粒子被过滤纤维的静电作用产生的沉积。颗粒越小时,1、4沉积效应越强,颗粒越大时,2、3效果越好,所以并非越小的颗粒越难被过滤。综合种过滤机制的协同作用,普通机械性滤料最易穿透粒径的范围是~。产品结构组成医用口罩一般由以下材料构成:主体过滤材料:如聚丙烯熔喷布等。 其他材料:金属(用于鼻夹)、染色剂、弹性材料(用于口罩带)等。医用口罩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按照面罩形状可以分为平面形、鸭嘴形、拱形或折叠式等。 按照佩戴方式可以分为耳挂式、绑带式或头带式。掌握医用口罩的正确戴法,可以避免气体从鼻梁两侧出入,从而发挥医用口罩的过滤及换气功能,注意个人安全防护。3万阅读搜索拼多多口罩拼多多口罩50个多少钱拼多多有正品口罩吗口罩预约订单查询淘宝买口罩100个15元一次性医用口罩推荐
奥密克戎变异株是北京本轮疫情的主要毒株。它在传染性、致病力上具有哪些特点?普通医用外科口罩还防得住吗?进入公共场所查验核酸阴性证明的时间由72小时调整为48小时,为什么?针对市民关心的热门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专家李侗曾。问:如果邻居同意,阳性可以居家隔离不送方舱。这种想法目前可行吗?李侗曾:对于无症状感染者本人来说,大多数人是愿意居家观察的。但我们作为医生,确实在临床上看到了有些老年人感染后,会发展成重症病例,或加重原有基础病。因此,家有老人、病人或即将参加考试、有重要工作待处理的同小区居民,也许会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如果能够做到精准,一家一策、一人一策,当然是最好的,但需要通过专业人员评估社区环境、家庭通风下水条件等,确保周围是安全的。现实是没有可靠的评估的方法,很多社区也做不到这一点,采取集中隔离的策略是考虑到现实情况。
口罩的结构组成(一)按照医疗器械管理的口罩,其组成基本一致,一般主要由以下材料构成:主体过滤材料,如聚丙烯熔喷布等。其他材料,金属(用于鼻夹)、染色剂、弹性材料(用于口罩带)等构成。三种口罩具体结构组成、作用原理、适用范围为:1.防护口罩由一种或多种对病毒气溶胶、含病毒液体等具有隔离作用的面料加工而成的口罩。防护口罩具有较小的气流阻力、合成血液阻隔、特定强度、过滤效率、表面抗湿性及阻燃性能的适宜材料制成,为自吸式,由口罩体(含鼻夹)和口罩带组成,可按过滤效率不同分为3级。在呼吸气流下仍对病毒气溶胶、含病毒液体等具有屏障作用,且摘下时,口罩的外表面不与人体接触。戴在医疗机构与病毒物料接触的人员面部,用于防止来自患者的病毒向医务人员传播。2.外科口罩通常由面罩、定形件、束带等组件加工而成,一般由非织造布材料制造而成。通过过滤起到隔离作用。外科口罩通过滤料阻隔病原体微生物、体液、颗粒物直接滤过被人体吸入或者呼出。用于戴在手术室医务人员口鼻部位,以防止皮屑、呼吸道微生物传播到开放的手术创面,并阻止手术病人的体液向医务人员传播,起到双向生物防护的作用。3.医用口罩产品由面罩和口罩连接组成。产品经灭菌,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大部分为自吸式过滤口罩,其工作原理是使含有害物的空气通过口罩的滤料过滤后再被人吸入或者呼出。适用于由临床医务人员在有创操作过程中所佩带的,为接受处理的患者及实施有创操作的医务人员提供防护,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豁免情况不包括具有抗病毒等新功能的产品。各种口罩的适用范围按照各类医用口罩符合的标准和重要技术指标要求:1.医用防护口罩适用于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对经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护,防护等级高;2.医用外科口罩适用于医务人员或相关人员的基本防护,以及在有创操作过程中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的防护;3.普通一次性医用口罩对致病性微生物的防护作用不确切,可用于普通环境下的一次性卫生护理,或者致病性微生物以外的颗粒如花粉等的阻隔或防护。总体评价口罩的防护性能来看,防护口罩优于外科口罩,外科口罩优于普通一次性医用口罩,立体口罩的密合性优于平面口罩。
一般分为3层。
标准的外科口罩分三层:外层为阻水层,可阻隔飞溅的液体;中层为过滤层,可有效阻隔〜的微粒;内层为吸水层,可吸收佩戴者口鼻的水气。另须配有鼻夹和系带。常见的外科口罩类型为无纺布加两根系带。
医用外科口罩是医护人员工作哦时所佩戴的口罩,主要用在医疗门诊、实验室、手术室等高要求的医疗环境,安全系数较高,而且对于细菌病毒的抵抗能力也要强一些。最主要的是这次的病毒传染事件主要的传播途径就是飞沫传播,所以佩戴一款安全系数高的口罩是很有必要的,医用外科口罩就能很好的防御大部分的病毒传染。
医用口罩的不要求对血液具有阻隔作用,也没有密合性要求,因此仅用于普通医疗环境佩戴使用。常见的普通医用口罩多为耳挂式。一般缺少对颗粒和细菌的过滤效率要求,或者对颗粒和细菌的过滤效率要求低于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普通医用口罩对致病性微生物的防护作用不确切,可用于普通环境下的一次性卫生护理,或者致病性微生物以外的颗粒如花粉等的阻隔或防护。
买不到医用外科口罩的话,那么最好选择在家不出门是比较好的,这样基本上感染上病毒以及细菌的几率会减少很多,人体的健康也具有一定帮助,使人体远离疾病。
医用外科口罩为医护人员工作时所佩戴的口罩。主要用于医疗门诊、实验室、手术室等高要求的医疗环境,安全系数相对较高,对于细菌、病毒的抵抗能力较强。医用外科口罩也可用于预防流感,呼吸系统疾病的传播。一般由非织造布材料制造而成,包括过滤层、口罩带以及鼻夹。标准的医用外科口罩分3层,外层有阻水作用,可防止飞沫进入口罩里面;中层有过滤作用,可阻隔90%的5μm颗粒;近口鼻的内层用以吸湿。
奥密克戎变异株是北京本轮疫情的主要毒株。它在传染性、致病力上具有哪些特点?普通医用外科口罩还防得住吗?进入公共场所查验核酸阴性证明的时间由72小时调整为48小时,为什么?针对市民关心的热门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专家李侗曾。问:如果邻居同意,阳性可以居家隔离不送方舱。这种想法目前可行吗?李侗曾:对于无症状感染者本人来说,大多数人是愿意居家观察的。但我们作为医生,确实在临床上看到了有些老年人感染后,会发展成重症病例,或加重原有基础病。因此,家有老人、病人或即将参加考试、有重要工作待处理的同小区居民,也许会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如果能够做到精准,一家一策、一人一策,当然是最好的,但需要通过专业人员评估社区环境、家庭通风下水条件等,确保周围是安全的。现实是没有可靠的评估的方法,很多社区也做不到这一点,采取集中隔离的策略是考虑到现实情况。
虽然如今 疫情得到了非常好的控制, 不过 人们也都养成了外出戴口罩的习惯,不过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应该戴外科口罩和医用口罩的区别 到底有什么不同,其实不管是包装还是功能,他们两者都是有不一样的,就比如说功能吧,外科口罩有过滤细菌的作用,而医用口罩只能阻挡一些灰尘等污染物,接下来我就详细介绍一下它们的区别。
1 、包装上的不同:通常口罩都是有不同的技术标准,我们在购买口罩时可以通过看口罩的外包装上标注的执行标准来看属于哪类口罩,而且包装上也会写清楚是什么口罩;
2 、性能上的不同:这两种口罩都有过滤细菌的作用,不过二者在防水性与颗粒过滤性能上又有些不同。医用口罩是不具有防水性和过滤颗粒的性能,而外科口罩是有的;
3 、功能不同:医用口罩适合用在阻挡口腔或者鼻腔呼出的污染物,基本上是可以满足普通人的需求。医用外科口罩则适合用于手术、隔离等医疗操作时佩戴,包括预防空气或着飞沫传播疾病时防佩戴。
以上就是我对外科口罩和医用口罩的区别的分享。
普通的医用口罩主要用于阻隔口腔和鼻腔呼出的喷溅物,防护等级比较低,适用于卫生的护理活动,比如卫生清洁、配液、清扫等,又称为护理口罩,它在密合性、飞溅的阻隔性达不到KN90的标准,对于预防病毒以及细菌感染,起不到防护的作用。医用的外科口罩对于空气当中大于5μm的颗粒,过滤效果在90%以上,能够达到KN90的标准,在飞沫防护的能力上比较高,具有阻隔的作用,也能够起到预防的效果。对于不密切接触患者的普通人来说,医用外科口罩对于防止一般病毒以及细菌感染,可以满足日常的需求。对于预防冠状病毒感染,以及预防细菌的感染,医用外科口罩可以起到一定防护作用。医用外科口罩分为三层,其内层具有吸收佩戴者释放出的液体和湿气,避免因水分渗透口罩而影响其防护的效果。另外医用外科口罩的内层还有助于防止咳嗽时将飞沫咳出周围的环境中,从而减少自己的唾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喷溅到其他人身上。医用外科口罩外层是阻水层,可以防止液体飞溅;中层有过滤层的作用,可以阻止大部分5μm的颗粒,故医用外科口罩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内外层的顺序,避免带错影响防护效果。医用外科口罩其三层的特点适用于医务人员或相关的人员的基本防护,但对于在感染区工作的时候,则需要使用更高级别的防护口罩。
如果双方都戴口罩的话,传染的概率大概只有百分之几
转眼已经是新型冠状病毒出现的第三年了。现在大部分人外出还是会佩戴口罩,但也有不少人除了搭乘公共交通或是进出大型公众场所外不佩戴口罩。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就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所戴口罩还是很重要的。那么,戴了口罩被感染的概率大吗?戴了口罩被感染的概率大吗佩戴口罩后传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概率比较低,具体数据要根据双方是否戴口罩、相隔距离,以及是否为新型冠状病毒携带者等多方面的因素考虑,没有明确的数值。1、若只有一方佩戴口罩,据有关数据显示,健康人群通常佩戴口罩之后与新型冠状病毒携带者近距离接触,若携带者没有戴口罩,则健康人群被传染的几率较高。如果新型冠状病毒携带者严格佩戴口罩,与健康的人保持在一米距离,传染率会降低;2、健康的人群与新型冠状病毒携带者距离在两米以上,佩戴N95口罩、穿好隔离服、戴上乳胶手套及鞋套,被传染的概率比戴普通的口罩要低。如果佩戴的口罩是一次性的普通口罩,对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效果不好,防护等级比较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几率相对来说就会比较高。如果佩戴的口罩是一次性的医用外科口罩,可以阻挡空气当中大于5μm以上的颗粒,一般呼吸道的飞沫可以阻挡90%。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呼吸、讲话、咳嗽、打喷嚏时能产生飞沫,所以近距离接触如果没有采取防御措施,被感染的几率比较高。口罩可以有效地隔断飞沫传播,所以正确的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降低新冠病毒感染的几率,疫情期间一定要佩戴好口罩。戴口罩接触算不算密切接触戴口罩接触算密切接触。密切接触者是指与病毒(其中包括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开始,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例如一起生活、密闭环境共同就餐或娱乐者、在同一场所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且针对德尔塔毒株,密切接触者是指:在同一个空间、同一个单位、同一座建筑、同一栋楼,发病前4天,跟这些病人相处的人。虽然口罩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但是病毒能通过多种方式传播,所以戴口罩与病例接触也算是密切接触者。新型冠状病毒属于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平时需严格佩戴口罩,能较大限度地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传染,因此与新型冠状病毒携带者密切接触的人员,要做好三级防护。
n95口罩是现在很多人都会网购的产品,为了预防自己不变小阳人,可以说家家户户都在使用n95口罩了。那么,戴好n95感染几率大吗?n95口罩有大小号吗?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详细介绍吧!戴好n95感染几率大吗戴着N95口罩与患者接触时,感染的可能性非常小,主要是因为N95口罩可以有效阻止95%的空气传播细菌和病毒的通过。此外,一次性医用口罩和外科口罩也能有效阻断病毒的传播,从而降低病毒感染的几率。在使用口罩时,要注意如果口罩损坏或出现其他情况,需要及时更换新口罩,以免因口罩无法抵抗病毒而造成病毒入侵。n95口罩有大小号吗成人版和儿童版现在n95口罩主要是口罩预防的级别分型,并没有型号的分型。建议现在在疫情控制的关键阶段,要避免有外出的情况,同样如果有必要的外出,要佩戴外科口罩和n95口罩,起到防护的作用,要注意多饮水,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提高自身的抵抗能力。这样对身体健康才是有帮助的。n95口罩怎么看型号正规的N95口罩上都会印有n95的标识,另外还会有一个GB的型号,主要是用来区别工业和医用口罩的。如GB2626-2006这个型号,就是工业的G95口罩;GB19083-2010这个型号,就是医用的G95口罩。针对目前传染性大的冠状病毒感染,n95口罩可起到很好的安全防护作用,出门一定要注意佩戴口罩,可有效减少被感染的几率。
目前口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医用防护口罩(例如N95、KN95)2. 医用外科口罩3.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4. 普通口罩(棉布口罩、海绵口罩等)01医用防护口罩(N95、KN95)N95型口罩是美国NIOSH认证的9种防颗粒物口罩中的一种,最大特点就是可以预防由患者引起的飞沫传染。其实,普通N95口罩有两种,带呼吸阀的和不带呼吸阀的。呼吸阀被认为可能会减小对病毒的防护力度,而不带呼吸阀则透气性较差,呼吸起来比较费力,不宜长时间佩戴。大家在购买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要特别提醒的是:部分品牌口罩包装注明的“细菌过滤≥95% ”并不等于“N95防护级别”。同时,并没有所谓的3M标准口罩,3M只是一个口罩品牌,并不是所有的3M口罩都能达到N95防护级别。而KN95口罩和N95口罩其实是一回事儿,只是认证机构的不同而已。前者N95是美国制定的标准,后者KN95则是中国标准规定的级别。N95型口罩适用于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医生护士或转移确诊病例使用。02医用外科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是手术室等有体液、血液飞溅风险环境常用的医用口罩,可阻隔血液、体液穿过口罩污染佩戴者,同时对细菌的过滤效率应不小于95%。但对颗粒的过滤效率有限,且多为长方形设计,与面部的密合度不如医用防护口罩那么严密。民众购买时,大家一定要注意认准有“医用外科口罩”字样或者标明执行标准的口罩。医用外科口罩适用于疑似病例患者或公共交通司乘人员、环卫工人等在岗期间,以及手术室等有创操作环境中使用。0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普通级的医用口罩,名称比较多,名称上没有“防护”、“外科”字样的医用口罩都是普通级别的医用口罩。该级别口罩一般不要求对血液具有阻隔作用,因此仅适于普通医疗环境佩戴使用。04普通口罩普通口罩的材质可能为棉布、纱布、海绵、帆布及绒等,由于材质本身不够致密,无法起到预防感染目的。至于如何选择,首先要说的是,并不一定非要戴N95,因为这些病毒实际上不是单独的存在,它常常存在在飞沫中,一般的口罩、外科口罩等等这些还是能够阻挡大部分带着飞沫的病毒进入呼吸道,所以都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无法预防感染的口罩综上所述:虽然单从防护效果来看,N95、KN95口罩防护效果最强,然后是医用外科口罩,再次是一次性医用口罩、普通口罩。但N95口罩也存在使用起来比较难受、购买困难、价格高等实际情况。如果是去一般露天公共场所、不与病人接触,可以选择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一次性医用口罩,不必过度防护。口罩名称 效能 缺点 适用范围医用防护口罩(N95、KN95) 对颗粒过滤效率很强是其独特效能。防护级别最高。 透气性较差,呼吸起来比较费力,不宜长时间佩戴 1.不建议公众过度防护;1. 转移确诊病例时;2. 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医生护士医用外科口罩 可阻隔血液、体液穿过口罩污染佩戴者。防护级别较高。 对颗粒过滤效率有限;与面部密合度不如医用防护口罩严密 1. 推荐公众使用;2. 公共交通司乘人员、环卫工人等在岗期间;3. 疑似病例患者;4. 手术室等有创操作环境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使用比较便捷。防护级别较低。 对血液不具有阻隔作用 1. 推荐公众使用;2. 致病微生物以外的颗粒阻隔防护,普通环境下的一次性卫生护理;医疗机构日常使用普通口罩 能够阻挡大部分带飞沫的病毒。防护级别低。 密闭性较差 挡风、保暖、隔绝灰尘等较大颗粒物
市面上的口罩种类非常多,不同的口罩类型使用方法和用途都不一样,大家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用途,和日常从事和接触的环境和人员都有关。 医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有什么不同 市面上常见的口罩可以分为三类: 1.医用外科口罩 2.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 3.普通棉纱口罩 其中医用外科口罩可以阻挡70%的细菌,N95口罩可以阻挡95%的细菌,而棉纱口罩只能阻挡36%的细菌,因此我们应该选择前两种口罩。去一般公众场所不必戴N95口罩,市民如果是去公共场所、不与病人接触,佩戴医用外科口罩足以,不必过度防护,但如果会接触病人,则要佩戴防生物的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一般药店均有销售,医用N95口罩目前只能在位于汉口航空路的新药特药商店,或医药器械公司购买到。1.医用外科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有三层,从外到内分别是防水层、过滤层、舒适层,舒适层是一层纱布,佩戴时白色的纱布朝内,蓝色的防水层朝外,有金属片的一边朝上,不要戴反,橡皮筋挂上双耳后捏紧金属片和鼻子贴合,抚平两颊,使口罩和面部之间尽量不留缝隙。 佩戴方法 1. 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橡皮筋系在双耳后 2. 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 3. 调整系带的松紧度2. 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 常用的N95口罩实际上分为两种,一种是防生物口罩(蓝绿色),型号1860或9132;一种是防尘口罩(白色),型号8210。市民在购买时应选择防生物的医用防护口罩。佩戴防生物医用防护口罩时,将口罩罩在面部,先将下面的一根橡皮筋固定在脖子上,再将上面一根橡皮筋固定在头上,捏紧金属片,让口罩和面部贴合,不留缝隙。 佩戴方法 1. 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 2. 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 3. 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 4. 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 5. 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鼻夹不同类型口罩用途 1、无纺纱布口罩,就是最基础的口罩,采用简单纱布构成,透气效果差,但是过滤作用明显,能够有效地阻挡和外界的“交流”,应用范围较广,缺少专业的隔离效果,因此无法达到医用或者针对性的作用,常应用在食品销售行业。 2、纱布口罩,是生活中较常见的,材料是由棉布构成,有一定的隔离效果,主要是通过棉布的组成结构来达到主要作用,这个是纱布口罩中的基本结构,有些会根据运用场所作用不同,在纱布上进行特别处理。 3、医用口罩,这个就是针对性较强一些了,主要运用在医院、消毒场所,特点也非常明显,大部分是一次性的,主要是阻挡病菌,当然在医院中护士医生日常戴的口罩和主治医生手术时的口罩也是不一样的。 4、口罩,这个算是当下社会比较流行的,随着雾霾污染天气的频繁,在日常道路上经常可以看到,戴口罩的路人,这个就是专门用来过滤微粒的,当然在其它场所也可使用,显得有些大材小用了。 5、活性炭口罩,专门用来吸附异味的口罩,运用在一些对气味要求特别严厉的场所,比如清理垃圾时戴类似口罩,类似的以某项具体作用为目的的口罩还有防尘口罩、防毒口罩、防漆口罩等等。 6、N95口罩:N95口罩诞生于“非典”特殊时期,经由美国NIOSH认证和欧洲FFP2认证,对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护度较高。但N95口罩较厚,透气性铰差,佩戴舒适度相对较低,一般只在医生对传染性较强的疾病进行诊疗时使用,用于健康人群的普通防护不太必要。此种口罩,是NIOSH(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认证的9种防颗粒物口罩中的一种。“N”的意思是不适合油性的颗粒(炒菜产生的油烟就是油性颗粒物,而人说话或咳嗽产生的飞沫不是油性的);“95”是指,在NIOSH标准规定的检测条件下,过滤效率达到95%。N95不是特定的产品名称。只要符合N95标准,并且通过NIOSH审查的产品就可以称为“N95型口罩”。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 1、 一次性医用口罩及医用外科口罩: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口罩上方系带系于头顶中部,下方系带系于颈后。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检查口罩边缘是否与面部贴合。 2、医用防护口罩: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鼻夹。注意事项 1、 纱布口罩不可作为个人防护用品。 2、 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潮湿后、血液及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 3、 分清医用外科口罩的内外面,不可反戴,一般鼻夹结构在外。 4、 不适用人群:患心血管或呼吸系统疾病者,佩戴口罩后出现头晕、呼吸困难、皮肤过敏者等。正确的佩戴口罩,可有效的减少病菌及尘埃等微生物对呼吸道的影响。
医用口罩其过滤材料的过滤效率很高,会让自己免于沾有病毒和细菌,能有效阻隔病毒病菌的感染,现在大家都会出门的时候戴上口罩。 外科口罩和医用口罩的区别 1、医用普通口罩 又被称为护理口罩,或是直接称为医用口罩。这类口罩对液体飞溅阻隔作用较小,密合性也不好,而且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也没有达到国标的KN90标准。因此这种普通的医用口罩难以满足在公共场所对于病毒预防的需求。 2、医用外科口罩 采用的是YY0469-2011标准,这种口罩原本是供外科医生在做手术的时候使用的。因此,相对于普通口罩来说,外科口罩的防液体喷溅能力非常好,其对空气中大于5μm颗粒,过滤效果≥90%。 可见,在防飞沫(病毒的主要传染载体)的能力上,外科口罩已经非常优秀。对于普通人来说,外科口罩就能够满足日常需求。 3、医用防护口罩 其工艺采用的是GB2626标准的KN95(国际认证则是N95),即非油性颗粒物过滤效率≥95%。在口罩家族中,医用防护口罩密闭性良好,能够有效地过滤掉空气中直径小于3μm的颗粒物,为佩戴者提供高等级防护。这种级别的防护性能适用于密切接触疑似或高危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医生,而我们普通百姓用起来则不必过分强求。医用口罩主要有哪几大类 (一)医用防护口罩 符合GB19083-2003《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标准,重要技术指标包括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和气流阻力: 1.过滤效率:在空气流量(85±2)L/min条件下,对空气动力学中值直径(±)μm氯化钠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不低于95%,即符合N95(或FFP2)及以上等级。 2.吸气阻力:在上述流量条件下,吸气阻力不超过(35mmH?2O)。 (二)医用外科口罩 符合YY 0469-2004《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标准,重要技术指标包括过滤效率、细菌过滤效率和呼吸阻力: 1.过滤效率:在空气流量(30±2)L/min条件下,对空气动力学中值直径(±)μm氯化钠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不低于30%; 2.细菌过滤效率:在规定条件下,对平均颗粒直径为(3±)μm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不低于95%; 3.呼吸阻力:在过滤效率流量条件下,吸气阻力不超过49Pa,呼气阻力不超过。 (三)普通医用口罩 符合相关注册产品标准(YZB),一般缺少对颗粒和细菌的过滤效率要求,或者对颗粒和细菌的过滤效率要求低于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口罩和防尘口罩的区别 1、医用口罩 多采用一层或者多层非织造布复合制作而成,主要生产工艺包括熔喷、纺粘、热风或者针刺等,具有抵抗液体、过滤颗粒物和细菌等效用,是一种医疗防护用纺织品。 2、防尘口罩 是从事和接触粉尘的作业人员必不可少的防护用品。主要用于含有低浓度有害气体和蒸气的作业环境以及会产生粉尘的作业环境。滤毒盒内仅装吸附剂或吸着剂。有的滤毒盒还装有过滤层,可同时防气溶胶。有些军用防毒口罩,主要由活性炭布制成,或者用抗水抗油织物为外层,玻璃纤维过滤材料为内层,浸活性炭的聚氨酯泡沫塑料为底层,可在遭受毒气突然袭击时提供暂时性防护。 医用防尘口罩也就是医用防护口罩,它能对空气中的细微颗粒物、飞沫、微生物等进行有效阻隔,也属于防尘口罩的一种。使用医用外科口罩的注意事项 1、在使用时,避免触摸口罩——在触摸用过的口罩后,例如为取下或清洗口罩,用肥皂和水或使用酒精洁手液洗手; 2、在口罩受潮或沾染湿气后,换上新的清洁和干燥的口罩; 3、不要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一次性口罩在每次使用后应丢弃并在除下后立即处置。
医用口罩多采用一层或者多层非织造布复合制作而成,主要生产工艺包括熔喷、纺粘、热风或者针刺等,具有抵抗液体、过滤颗粒物和细菌等效用,是一种医疗防护用纺织品,主要有以下几个种类:
医用防护口罩适用于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对经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护,是一种密合性自吸过滤式医疗防护用品,防护等级高,尤其适用于诊疗活动中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时佩戴。可滤过空气中的微粒,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微滴等,属于一次性使用产品。医用防护口罩能阻止大部分细菌、病毒等病原体,WHO推荐医务人员采用防颗粒物的防护口罩,以防止医院空气中的病毒感染。
医用外科口罩适用于医务人员或相关人员的基本防护,以及在有创操作过程中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的防护,防护等级中等,具有一定的呼吸防护性能。主要在洁净度十万级以内的洁净环境内,手术室工作,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及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可以阻隔大部分细菌和部分病毒,能防止医务人员被感染,同时也可防止医务人员呼气中携带的微生物直接排出,对接受手术的患者构成威胁。医用外科口罩要求对细菌的过滤效率达到95%以上。对于可疑的呼吸道病人也应配发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防止对医院其他人员构成传染威胁,减少交叉感染风险,但避免感染功效不及医用防护口罩。
普通医用口罩用于阻隔口腔和鼻腔呼出的喷溅物,可用于普通医疗环境下的一次性卫生护理,防护等级最低。适用于一般卫生护理活动,如卫生清洁、配液、清扫床单元等,或者致病性微生物以外的颗粒如花粉等的阻隔或防护。
普通的医用口罩主要用于阻隔口腔和鼻腔呼出的喷溅物,防护等级比较低,适用于卫生的护理活动,比如卫生清洁、配液、清扫等,又称为护理口罩,它在密合性、飞溅的阻隔性达不到KN90的标准,对于预防病毒以及细菌感染,起不到防护的作用。医用的外科口罩对于空气当中大于5μm的颗粒,过滤效果在90%以上,能够达到KN90的标准,在飞沫防护的能力上比较高,具有阻隔的作用,也能够起到预防的效果。对于不密切接触患者的普通人来说,医用外科口罩对于防止一般病毒以及细菌感染,可以满足日常的需求。对于预防冠状病毒感染,以及预防细菌的感染,医用外科口罩可以起到一定防护作用。医用外科口罩分为三层,其内层具有吸收佩戴者释放出的液体和湿气,避免因水分渗透口罩而影响其防护的效果。另外医用外科口罩的内层还有助于防止咳嗽时将飞沫咳出周围的环境中,从而减少自己的唾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喷溅到其他人身上。医用外科口罩外层是阻水层,可以防止液体飞溅;中层有过滤层的作用,可以阻止大部分5μm的颗粒,故医用外科口罩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内外层的顺序,避免带错影响防护效果。医用外科口罩其三层的特点适用于医务人员或相关的人员的基本防护,但对于在感染区工作的时候,则需要使用更高级别的防护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的标准需符合我国医药行业所规定的标准,包括过滤效应、细菌过滤效应、压力差以及合成血液穿透等方面。1、过滤效率:在规定的条件(空气流量(30±2)L/min)下,对氯化钠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不得低于30%。2、细菌过滤效率:在规定条件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的过滤效率不低于95%。3、压力差:在规定条件下,医用外科口罩的两侧面所形成的压力差应不大于49Pa。4、合成血液穿透:在(120mmHg)的压力下,将2ml合成血液喷向口罩外侧后,口罩内侧不得有渗透。在选购医用外科口罩时需要查看包装上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号,以防购买到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外科口罩,如有疑问可及时向药店详细咨询。根据国际标准,医用口罩共分为三种,公众应该依据实际生活和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口罩,不要盲目追求高防护级别的产品。1、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执行标准YY/T0969-201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适用于普通医疗环境中佩戴、阻隔口腔和鼻腔呼出或喷出污染物。可用于较低风险暴露人员。例如:超市、商场、交通工具、电梯等人员密集区的公众;室内办公人员;医疗机构就诊(除发热门诊)的患者;集中学习和活动的托幼机构儿童、在校学生等。2、医用外科口罩:执行标准YY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为防止病原体微生物、体液、颗粒物等的直接透过提供物理屏障,适用于临床医务人员在有创操作等过程中所佩带,为一次性口罩。可用于中等风险暴露人员。例如:人员密集场所的工作人员,包括医院、机场、火车站、地铁、地面公交、飞机、火车、超市、餐厅等相对密闭场所的工作人员;从事与疫情相关的行政管理、警察、保安、快递等从业人员;居家隔离及与其共同生活人员。3、医用防护口罩:执行标准GB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适用于医疗工作环境下,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为自吸过滤式。可用于高风险暴露人员。例如:在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的病房、ICU和留观室工作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临床医师、护士、护工、清洁工、尸体处理人员等;疫区指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的医生和护士;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公共卫生医师。
奥密克戎变异株是北京本轮疫情的主要毒株。它在传染性、致病力上具有哪些特点?普通医用外科口罩还防得住吗?进入公共场所查验核酸阴性证明的时间由72小时调整为48小时,为什么?针对市民关心的热门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专家李侗曾。问:如果邻居同意,阳性可以居家隔离不送方舱。这种想法目前可行吗?李侗曾:对于无症状感染者本人来说,大多数人是愿意居家观察的。但我们作为医生,确实在临床上看到了有些老年人感染后,会发展成重症病例,或加重原有基础病。因此,家有老人、病人或即将参加考试、有重要工作待处理的同小区居民,也许会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如果能够做到精准,一家一策、一人一策,当然是最好的,但需要通过专业人员评估社区环境、家庭通风下水条件等,确保周围是安全的。现实是没有可靠的评估的方法,很多社区也做不到这一点,采取集中隔离的策略是考虑到现实情况。
外科口罩一般由熔喷布、无纺布、口罩带、鼻夹组成。
其中外层和内层均采用无纺布、中层采用熔喷布。口罩最外层具有防飞沫设计,中间层是核心功能层,用于过滤飞沫、颗粒或细菌,内层主要吸湿。
熔喷布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制成,纤维直径可以达到1~5微米。空隙多、结构蓬松、抗褶皱能力好,这些独特毛细结构的超细纤维增加单位面积纤维的数量和表面积,从而使熔喷布具有很好的过滤性、屏蔽性、绝热性和吸油性。可用于空气、口罩材料、吸油材料等领域。
医用口罩适用的相关标准:
1、医用防护口罩:应符合GB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
2、医用外科口罩:应符合YY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
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应符合YY/T0969-201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