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阴暑与阳暑的病机分析论文

阴暑与阳暑的病机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

阴暑与阳暑的病机分析论文

天气愈来愈热,光是坐着不动,可能就能热出满身大汗,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好像中暑了,但是在西医的角度却会说:「这不是中暑。」可是明明就觉得混身乏力,但医师又说这不是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中暑分「阳暑」、「阴暑」两者诱发原因不同

中医诊所院长张家蓓表示,可能得了「阴暑」了。中医的中暑和西医略为不同,可区分为「阳暑」和「阴暑」两种,一般如果是在大太阳底下曝晒太久、出现类似西医热衰竭的症状,就属「阳暑」。

不过,在现代都市里,除非是在学校上课或士兵出操,以及要在烈日下工作的重工作者,一般真正属「阳暑」的人并不多,大部分人得的几乎都是「阴暑」。阴暑的症状不像阳暑那样剧烈到快要致命的程度,往往是会觉得全身微微地发热但无汗,会觉得胸闷而有气短的现象,也会昏昏沉沉地,感觉非常疲倦及身体有沈重感,特别是常觉得两个肩颈痛得很,因此,只要一刮痧、流汗,症状就会大为缓解。

特别是很多女生,平常怕热、怕流汗,很少运动而对冷热调节能力差,以及经常得跑进跑出,出入冷气房的上班族或是业务员等职业的人,很容易因一下曝露在室外高温,一下又进到冷气凉风爽爽的冷气房中,大开的毛孔一下子紧闭起来,虽然觉得很舒服,但却「阴寒袭人者快而莫知」引起。

阳暑、阴暑症状处理正确方式要这样做

针对不同的中暑症状,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张家蓓说,阳暑是属于受热后,急速伤津耗气所致,所以在处置时,通常会以清热、补气为主,夏天常喝的绿豆汤,就是很好的阳暑清热食材。

至于阴暑的处置则不同,因为阴暑通常是「因暑而受寒」引起,所以,不能一直喝绿豆汤,否则反而会更虚弱。治疗阴暑最好用几片姜片煮红糖水饮用,或使用紫苏等药材,利用「辛温解表法」来处置。

刮痧消暑舒缓不适按压穴位也具有相同作用

而现在大家常用的刮痧,其实也是防治阳暑很好的方法。张家蓓提醒,由于刮痧后会使汗孔打开,将邪气外排,因此会消耗体内的津液,所以,注意刮痧后一定要喝杯温热开水,不只是补充津液的作用,还能促进刮痧后的代谢产物加速排出。

很多人中暑热时会有头痛及颈部疼痛,除了刮痧之外,也可揉捏颈部枕骨下、大筋外侧凹陷处的风池穴,而太阳穴的位置可用小小的刮痧器具稍微刮痧,或在太阳穴用指腹揉压,也有疏风清热及止痛的作用。

【本文摘自 389 期】

要避免中暑,除了要多喝水、防热晒之外,许多人会选择传统疗法「刮痧」来消除暑害!不过,不能乱刮,否则治病不成,反而易导致皮下出血的麻烦。

中暑又分「阳暑」与「阴暑」,炎炎烈日,在户外奔波、劳动、运动,汗如雨下,耗汗过度造成的不适,就属「阳暑」;如果在冷气房内,身体无法适应冷热温差变化所产生的不舒服感,则大多属「阴暑」。

酷夏易中阳暑、热死人

人体内有散热机制,大热天如果排汗系统出了问题,体内温度失调,体温飙至 40 ℃以上,就会昏倒中暑。中医师陈潮宗指出,学生朝会升旗典礼、部队出操、跑马拉松等,最常发生中暑案例,一旦中暑,患者的体内对电解质、温度代谢出现异常,如果没有妥善处置,严重者可能致命。

中暑症状包含体温升高、感觉鼻子呼出的空气是热的、呼吸急促、恶心、呕吐、无力倦怠、全身酸痛、胸闷、不出汗、口渴、焦躁不安、头痛、头晕等,情况紧急者,则会有神智不清、晕倒、休克等状况出现,必须紧急送医。

中医师邹玮伦说,中阳暑时,要赶紧降温,脱离太阳炙烈的环境,把患者移到阴凉地方,解开扣子、助排汗、多喝水或打点滴,等烧退了,情况便会好转。要避免中阳暑,建议从事户外活动或工作时,要做好防晒、多补充水分,要戴帽子、遮荫,衣着保持通风。

上班族易中阴暑、类感冒不适

除了酷夏易中暑,「阴暑」则是不分季节不时纠缠着患者,邹玮伦说,有病人连寒流来袭时也中暑,原来是办公室的空调故障,空气太闷,就中暑了。也曾有阴暑特质的病人来就医,患者的排汗能力很差,很少运动,不常待在户外,每天光是从办公室走到室外上厕所,一进一出冷气房,立刻中暑,几乎每天都在中暑。

体质虚弱者,尤其是熬夜、睡眠不足的人,是阴暑的好发族群。如果睡眠品质不佳且隔天又早起、空腹的人,或是肠胃不适的人,就很容易中阴暑,而温差变化大也会提高中暑机率。

中医中暑的病机分析论文

中医对中暑的分型与防治

夏季酷热难耐,现代生活条件和环境都较好,很多家庭和工作场合都有空调,于是很多人认为“中暑”很少,离我们远了,而“空调病”越来越多。但你们知道吗?我们常说的“中暑”是中医对中暑概念的狭义理解,而“空调病”中有一部分也属于“中暑”范畴。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中医对中暑的分型与防治的知识,欢迎阅读。

首先,明确一下中暑的`概念。中暑是夏季在烈日或高温环境下劳动,因暑热侵袭,致邪热内郁,体温调节功能失常,所发生的急性病变。中医将中暑为:阳暑、阴暑、暑厥和暑风四个类型。通常我们判断中暑,是有高温环境下暴露时间较长这样的经历,症状可能表现为头昏、头痛,心烦、胸闷,口渴、多饮,全身疲软,汗多,发热,面红,这是我们最常见的中暑类型之一,中医称之为“阳暑”。此外,大家很少听说的是中暑的另一分型为“阴暑”。明代名医张景岳把暑天着凉称为“阴暑”。顾名思义,就是夏季暑湿较重的季节,喜欢贪凉饮冷者,包括整日待在温度较低的空调环境下,睡眠时温度过低,以及喜欢吃冰箱拿出来的食物,如冷饮、冰冻西瓜、冰冻饮料、冰冻绿豆汤等等,都是阴暑的致病因素。“空调病”部分人群可以列为阴暑范畴。症状常可表现为:精神衰惫,肢体困倦,头昏嗜睡,胸闷不畅,多汗肢冷,微有畏寒,恶心欲吐,渴不欲饮。舌淡,苔薄腻,脉濡细。中暑类型之三为“暑厥”,症状表现为昏倒不省人事,手足痉挛,高热无汗,体若燔炭,烦躁不安,胸闷气促,或小便失禁。舌红,苔燥无津,脉细促。这类中暑患者病情较为严重,通常为高温环境下持续工作或暴露,补充水分不足,加之体弱者可发生此种情况。最后一个类型为“暑风”,表现为高热神昏,手足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皮肤干燥,唇甲青紫。舌红绛,脉细弦紧或脉伏欲绝。由此看来,后两种类型,即暑厥和暑风最为严重,常可危及生命。

那么,如何预防中暑。首先,应选择清淡爽口、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绿豆汤、绿豆粥、赤小豆粳米粥、荷叶粥、莲子百合粥或薄荷粥等。夏季瓜果较多,既富于营养,又清淡无腻味,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如西瓜、柠檬、葡萄、菠萝、山楂、水蜜桃和杏子等。如果已经中暑,可将上述水果榨成果汁,在冰箱中稍降温后少少给病人服用,不可一次大量服用。在对动物性食物的选择上,可选用有益气养阴作用的食品进行清补,如海参、黑鱼、泥鳅、甲鱼、龟肉、鲫鱼、鸭肉、鸭蛋等。用这些食物作为原料,可做全鸭冬瓜汤、解暑益气汤、砂仁鲫鱼汤等多种药膳。炎热的夏季不宜食用热性食品,如牛肉、羊肉、狗肉、鹿肉、雀肉、辣椒、花椒、白酒等。不宜食用油腻食品,如花生、芝麻、核桃、年糕、糯米、粽子、油条、和奶油蛋糕等。冰镇汽水、浓茶、咖啡等也不宜饮用过量,以免妨碍脾胃功能。吃生冷瓜果和凉菜时,要注意卫生,以防食物中毒。

中医对于中暑的处理方法包括内治法和外治法。外治法包括:穴位疗法、刮痧疗法、刺血疗法和擦药疗法;内治法就是服用中药。

1.穴位急救法

取温开水(或用糖开水)一杯给病人饮下,并扶到空气清新阴凉的地方,当患者出现热昏厥情况,可用一茶匙食盐混合600毫升左右的水慢慢饮下。

取穴:按摩太阳穴(有药油更佳,如风油精);如晕倒,用手指甲刺激人中穴(鼻唇中间上1/3处);舒缓胸口不适,可加按内关穴(腕纹上二寸)。用按摩或刮痧方式刺激中指尖端、百会穴(头顶部两耳尖边线之中点)、涌泉穴(足底心前1/3处),可令病人尽快苏醒。可用西瓜皮或湿毛巾为患者抹身,加速体温下降。

2.刮痧疗法

在发病初期,病人大都有腹痛、脘腹胀闷及头部昏沉的感觉,十分难受,中医谓之痧症。此时必须尽快进行刮痧治疗。通过背部自上而下进行刮痧,使邪气下降,经络中的气机得到通畅而正常运行,所以痧症得以痊愈。在进行刮痧之前,先用热水一碗,加入香油或者精油两匙,从病人的背心开始,轻轻地向下顺刮(切忌倒刮),并逐渐着力,直到局部皮肤泛红隆起,或显示紫黑色痧点,病人苏醒并感觉轻快为止。

3.刺血疗法

取穴部位:十宣、曲泽、大椎、委中、金津、玉液。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点刺放血,或大椎加拔罐。对轻症中暑,刺血后挤出数滴血,片刻诸症即可消失。重症中暑者每天可挤出紫黑血液05~1毫升,并给予清凉饮料,针后约10分钟患者神志即可转清,继而热退汗出,诸症消失。

4.擦药疗法

取食盐一把,揉擦两手腕、双足心、两胁、前后心等八处,擦出许多红点,患者即觉轻松而愈,适用于轻度中暑。 5.内治法 阳暑常用清暑益气汤、清络饮、宣白承气汤等;阴暑常用藿香正气散、藿朴夏苓汤等。暑厥和暑风可用安宫牛黄丸等。

总之,预防永远胜于治疗。了解了中暑的发病因素,即可避开这些因素进行预防;明白了中暑的不同类型的症状,即可轻松的判断是否中暑,并助于正确、有效的去处理,而不至于南辕北辙。当然,严重者有危机生命可能仍需到正规医院进行救治。最后,引用《素问注证发微》中的话:“圣人于春夏而有养生长之道者,养阳气也”,祝愿大家健健康康度过夏季。

一、中医是如何解释中暑的?中医上的中暑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中医解释说:中暑往往是在高温还伴随着高湿或烈日暴晒时间过久的环境下,然后因为中枢性的体温调节功能产生了障碍,而发生的一组急性的热病。

二、中医认为夏天这个季节暑气当令,气候非常炎热,人们要是长时间在烈日下或高温中劳作的话,会伤及到自己的身体,天气太热了就会乘虚而入你的身体,你的身体就会生病中暑。万一发生中暑的时侯,应该要尽快去医院求助,避免引起休克以及肾脏衰竭等一系列的并发症。中医一般都采用以下辨证论治的方法,一般都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

三、发生中暑常见的症状包括身体发热、全身没力气、皮肤特别热、头晕、很恶心、想呕吐、胸很闷、特别烦躁、血压下降等。重症病例的症状包括有头痛剧烈、甚至昏厥、昏迷等。中暑主要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着这3种情况。

四、人们长时间处在高温环境下,人们首先会出现“先兆中暑”这种情况,“先兆中暑”的症状表现为多汗、口非常渴、全身无力、头晕眼花、非常恶心、心悸、注意力没办法不集中、四肢会发麻、动作不协调等。这时侯如果及时将中暑病人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及时补充水和盐分的话,短时间内就可以恢复正常。

五、如果上述的症状加重的话,那就是轻症中暑的症状,患者的体温就会升高到38℃以上,患者的面色就会变成潮红或者是苍白的颜色,如果患者出现大汗,皮肤非常湿冷,脉搏很细弱,心率非常快,血压下降的一系列症状的话,患者有可能是轻度中暑,患者需要及时处理,并且需要休息几个小时。

六、中医认为有三类人非常容易出现中暑的情况,一个是体内湿气多,一个是肺胃有热,还有一个是阴虚的体质。以上中医所说的这三类人非常容易中暑,一般是脾胃功能虚弱导致的。

中暑往往是由于在高温、高湿或者是密闭的环境中长时间进行工作,或者是进行体育运动,而导致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进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轻症中暑的患者,及时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补水对症治疗之后往往可以痊愈。

火与热同类,都为阳盛之象,故火热常常混称。进一步比较,火与热仍有所区别。一般说来,热轻而火重。温为热之渐,火是热之极。由于温邪也是外感热病的一类致病因素,故温热又常并称。火、热、温邪致病,常有易伤阴津,动风、动血等特点。主要临床表现壮热,口渴,面红目赤,烦躁不眠,神昏谵语,甚则躁扰发狂。或生疮疡疗毒,或吐血,衄血,发斑疹。舌质红绛,脉洪数或细数。病机分析火、热、温邪入气分则壮热,口渴,面红目赤,脉洪数;火热入营血,则烦躁不眠,逼血妄行,则吐血、衄血,发斑疹;热扰心神则神昏谵语,甚至躁扰发狂;火热郁结不解,腐肉成脓,则生疮疡疗毒;舌红绛,脉细数,是火热深入营血之候。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邪由口鼻而入,肺为娇脏,最易伤肺。燥邪致病常有凉燥、温燥之分。主要临床表现温燥: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口渴,口鼻唇咽干燥,干咳少痰,心烦,舌干苦黄,脉浮数。凉燥:恶寒,无汗,头微痛,咳嗽痰稀,口不甚渴,鼻咽干燥,舌白而干,脉弦涩。病机分析温燥多因初秋气候炎热、干燥,燥与热相合迫于肺卫,故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等证。燥伤津液,则见口渴,口鼻唇咽干燥,心烦;燥伤肺系,可见干咳少痰;舌干苦黄,脉浮数,都为燥热之象。凉燥多因深秋气候变凉,寒邪与燥邪相合而致病。燥寒侵袭肺卫,故既有恶寒、无汗、头微痛等类似风寒表证的现象,又可见咳嗽痰稀,口不甚渴,鼻咽干燥等燥而兼寒的症状;舌白而干,脉弦涩都为凉燥之证。 湿邪重着,粘滞,易耗伤阳气,阻遏气机,其病变常缠绵难愈。湿邪致病有伤湿、冒湿之分。主要临床表现伤湿则头胀而痛,胸闷,口不渴,身体困重而疼痛,发热,身体倦怠,小便清长,舌苔白滑,脉濡或缓。冒湿则头重如裹,四肢懈怠,遍体不舒,脉濡弱。如果侵犯关节,则关节屈伸不利,酸痛重着,活动受限。病机分析伤湿,是湿邪侵犯肌表之证。湿邪重着、粘滞,伤人后,阻遏气机,当清阳被遏时,就会出现头胀头痛,胸闷不适,身重疼痛,倦怠乏力等症状;湿困肌表,卫阳被郁,故见发热,湿为阴邪,故口不渴,小便清长;舌苔白滑,脉濡或缓,乃湿邪为患之象。冒湿,多指行居于云瘴山岚,感受湿邪,阳气被遏所致。湿在头部,清阳被困,故头重如裹;湿性重着故四肢懈怠,遍体不舒;湿邪侵入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故见关节酸痛,屈伸不利。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升散,为病多见热象,暑邪易耗气伤津,且多夹湿,与湿邪相合为病。暑邪致病有伤暑、中暑之分。主要临床表现伤暑则恶热,口渴,汗出,身体疲乏,小便黄,舌红,苔黄,脉虚数。中暑则出现卒然昏倒,发热,大汗淋漓,口渴,气急,甚则卒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四肢抽搐,舌绛干燥,脉濡数。病机分析感受暑湿之邪、耗伤津气则为伤暑。暑性炎热,迫津外泄,出现恶热、口渴、汗出、尿黄;气随汗泄,则身体疲乏,脉虚数;暑热炽盛,可见舌红、苔黄。中暑多为夏季人在烈日或高温下劳作过久所致。暑热炎蒸,上扰清窍,内灼神明,因而卒然昏倒,不省人事;暑热伤及筋脉,筋脉拘急,故见牙关紧闭,四肢抽搐;暑热灼伤营阴,则舌绛干燥,脉濡数。 寒为阴邪,其性清冷、凝滞、收引,容易损伤人体阳气,阻碍人体气血运行,导致各种病证。主要临床表现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咳嗽,喘促,苔薄白,脉浮紧。或见肢体拘急,关节冷痛;或见腹痛肠鸣,腹泻,呕吐。病机分析寒邪束于肌表,腠理闭塞,卫气不能宣发,故发热,恶寒,无汗;寒邪郁于经络,则头身疼痛;皮毛受邪,内含于肺,肺宣降失司,出现咳嗽,喘促,寒袭肌表则脉浮紧,苔薄白;寒邪凝结,郁结经脉,阳气受损,阻遏气机,则肢体拘急,关节冷痛;寒邪入里,损伤脾胃之阳,升降失司,运化不利,故见腹痛肠呜,腹泻,呕吐等症。 风性轻扬开泄,易侵犯机体的体表;风为百病之长,风邪致病具有起病迅速、变化多端、游走不定的特点。主要临床表现发热恶风,汗出,头身疼痛,咳嗽,鼻塞流涕,苔薄白,脉浮缓;或皮肤见红色丘疹,时发时止,瘙痒难忍;或见肢体关节疼痛,或见颜面麻木,口眼歪斜。病机分析风邪从皮毛、口鼻侵入,伤人卫气,卫气不固则发热恶风,汗出,头身疼痛;肺合皮毛,肺卫受邪,故咳嗽;风邪犯卫未及深入故见苔薄白,脉浮缓;风邪袭于肌肤,故可见红色丘疹,时发时止,瘙痒难忍;风袭经络阻滞于经脉关节则肢体关节疼痛,颜面麻木,甚至口眼斜。

暑温症状病机分析总结论文

shǔ wēn

warm disease in summer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ummerheat warmth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暑温(warm disease in summer[1]、summerheat warmth[2])为病名[3]。是指感受暑热病邪引起的发病急骤的温病[2][1]。可见于乙型脑炎等病[3]。暑多夹湿,暑温则指暑热偏盛者[3]。《温病条辨·上焦篇》:“暑温者,正夏之时,暑病之偏于热者也。”《医方经验汇编》余奉仙谓:“暑温者,即夏时之热病也。暑字之义,乃日者两字相合而成。日者,阳之精;暑者,热之极。”

主要症状有壮热口渴,心烦而赤,汗多少气,脉象洪大等[3]。病程中极易因邪陷心营而致引动肝风,出现神昏、嗜睡、癍疹、抽痉及角弓反张等症[3]。

暑温·暑入阳明证(summerheat warmth with syndrome of summerheat invading Yangming[2])是指暑邪侵入阳明,以壮热汗多,口渴心烦,头痛且晕,面赤气粗,或背微恶寒,苔黄燥,脉洪数或洪大而芤等为常见症的暑温证候[4]。

暑温·暑伤津气证(summerheat warmth with syndrome of summerheat injuring fluid and qi[2])是指暑热未退,津气两伤,以身热息高,心烦尿黄,口渴自汗,肢倦神疲,脉虚无力等为常见症的暑温证候[4]。

暑温·津气欲脱证(summerheat warmth with syndrome of verging depletion of qi and fluid[2])是指暑温炽盛,津气欲脱,以身热已退,汗出不止,喘喝欲脱,脉散大等为常见症的暑温证候[4]。

暑温·暑伤肺络证(summerheat warmth with syndrome of summerheat injuring lung collaterals[2])是指暑热伤肺,损伤阳络,以灼热烦渴,头目不清,咳嗽气粗,骤然咯血、衄血,舌红,苔黄,脉数等为常见症的暑温证候[4]。

暑温·暑入心营证(summerheat warmth with syndrome of summerheat invading heart nutrient phase[2])是指暑邪传入心营,以灼热烦躁,夜寐不安,时有谵语,甚或昏迷不语,舌红绛,脉细数; 或猝然昏倒,不知人事,身热肢厥,气粗如喘,牙关微紧,舌绛,脉数等为常见症的暑温证候[4]。

暑温·暑热动风证(summerheat warmth with syndrome of wind stirring by hotsummerheat[2])是指暑热炽盛,引动肝风,以身灼热,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神志不清,或喉有痰壅,脉象弦数或弦滑等为常见症的暑温证候[4]。

暑温·暑入血分证(summerheat warmth with syndrome of summerheat invading blood phase[2])是指暑邪侵入血分,以灼热躁扰,癍疹密布,色呈紫黑,神昏谵妄,吐血、衄血、便血,或兼见四肢抽搐,角弓反张,喉中痰声漉漉,舌绛,苔焦等为常见症的暑温证候[4]。

暑温·暑伤心肾证(summerheat warmth with syndrome of summerheat injuring heart and kidney[2])是指暑邪入内,两伤心肾,以心热烦躁,口渴不已,麻痹,舌红绛,苔黄黑干燥,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暑温证候[4]。

初起宜用白虎汤,直清气分邪热以保津液;如见神情躁烦,意识不清或神昏谵语,舌苔黄,质红或红绛无苔,甚至抽搐等症者,宜用犀角地黄汤、清瘟败毒散、紫雪丹、至宝丹等方;若元气津液耗伤,则用人参白虎汤、王氏清暑益气汤等以益气生津;如身热已退,汗出不止,气喘脉散者,用生脉散以补敛津气[3]。暑温每多夹湿,如伴有胸闷恶心、小便短赤、大便溏泄等症时,宜兼用芳香化浊利湿法[3]。若见高热、头痛、呕吐、嗜睡、昏迷、抽搐等症者亦称暑痫[3]。

暑痫常见于重症中暑[3]。指感受暑邪,热极神昏,卒然痉厥的病证[3]。《温病条辨·上焦篇》:“小儿暑温,身热,卒然痉厥,名曰暑痫,清营汤主之。亦可稍与紫雪丹。”“大人暑痫,亦同上法。热初入营,肝风内乱,手足瘛疭,可于清营汤中,加钩藤、丹皮、羚羊角。”

中暑为指感受暑邪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病证[5]。

症见突然闷倒,昏不知人,或身热烦躁,气喘不语,牙关微紧,或口开齿燥,大汗或无汗,脉虚数,甚者昏迷不醒,四肢抽搐[5]。

治当移患者至凉爽通风处,法当清暑、解热、开窍,先用辟瘟丹、消暑丸灌服,后用益元散、白虎汤、清营汤等[5]。并可配用针刺、刮痧、冰水擦浴等法[5]。元气不足者,当调补元气为主,少佐解暑[5]。一名中暍、中热[5]。

【概述】 1.定义小儿暑温是由感受暑邪热毒而引起的时行疾病。临床以高热、抽风、昏迷及突然闭脱为其主要特征。 2.发病情况 ⑴ 发病季节多发于夏至以后,立秋之前这段时间,以七、八、九月为主,有其严格的季节性。 ⑵ 发病年龄多见于小儿时期,尤以10岁以下儿童发病率。 ⑶ 发病特点“急”、“速”、“危”、“残”。 3.命名小儿暑温一名见于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小儿暑温还有暑痉、暑风、暑厥等名称。 4.范围此证因有发热、抽风等症,故有学者认为可列入“惊风”范畴。本病相类于西医学的流行性乙型脑炎。 【病因病机】 1.病因 ⑴ 感受暑温邪毒(外因)。 ⑵ 正气不足(内因) 2.病机 ⑴ 病位和病机转归: ① 邪在卫分─→肺卫症状; ② 邪在气分─→主要在阳明,暑多夹湿; ③ 邪在营分─→暑邪内窜心营; ④ 邪在血分─→血燥风动,耗血动血。 ⑵ 病机特点: ① 暑易化火,其传变急如掣电,常卫气同病,气营同病,营血同病。 ② 暑必伤气——正虚邪恋——病势迁延难愈。 3.病机主要是热盛生风,风盛生痰,痰盛生惊。热、痰、风互为转化,互为因果,热是产生风和痰的根本。 【临床表现】 1.轻型相当于邪在卫气。发热不重,体温在38℃左右,轻度头痛,恶心呕吐,轻度嗜睡,神志清楚,脑膜刺激征可不明显或为阳性,多在7~10天后进入恢复期。 2.重型相当于邪在气营或邪在营血。持续高热、体温达40℃或更高,深度嗜睡,神志模糊或昏迷,头痛、狂躁,频繁抽风,脑膜刺激征阳性,如治疗及时,10天以后进入恢复期。 3.极重型或暴发型相当于内闭外脱危象。体温急骤上升至41℃以上,迅速转入昏迷,抽风不止,甚至突然发生喉间痰鸣,或呼吸浅弱不整,瞳仁大小不等,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诊断】 1.发病大多急骤,初起发热无汗,头痛呕吐,颈项抵抗感或强直,嗜睡或烦躁不安,偶有惊厥。 2.发病后持续高热,嗜睡,昏迷,惊厥。起病急暴者可突然出现闭证、脱证。 3.病程至2周左右一般可逐渐向愈,但部分重症患儿可有不规则发热,意识障碍,失语,吞咽困难,肢体瘫痪等恢复期症状。 4.本病有明显季节性,多发生于盛夏季节。 5.神经系统检查有不同程度的脑膜刺激征及锥体束征等。 6.白细胞总数一般在发病5天内增高,多数在~×109/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7.脑脊液压力增高,细胞计数多在50~500×106/L,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稍高,糖与氯化物正常。【类证鉴别】 1.疫毒痢:疫毒痢亦来势凶猛,发病后迅速出现高热、抽风、昏迷,可不见痢下脓血,故需凭借实验室检查,设法迅速取得大便送镜检和培养,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2.小儿麻痹证:小儿麻痹症初期可伴有类似感冒症状,并有双峰热,肢体疼痛,拒绝抚抱。小儿暑温初起症状较重,发热持续,伴抽风者为角弓反张,四肢抽动,牙关紧闭。小儿麻痹证后期肢体萎软瘫痪,而小儿暑温恢复期为强直性瘫痪、震颤、不自主动作。

暑温病论文

病名:暑温·暑入阳明证【证见】 壮热,汗多,心烦,头痛且晕,面赤气粗,口渴,齿燥,小便黄短。舌红,苔黄燥,脉洪数或洪大而芤。治法:辛寒清气,涤暑泄热。方药:1.主方白虎汤(吴鞠通《温病条辨》)加味处方: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5克,甘草8克,粳米12克,芦根15克,金银花15克,野菊花15克,青天葵12克。水煎服,每日2剂,上、下午各服l剂。若见壮热、汗多,同时也觉背微恶寒、脉洪大而芤者,可加西洋参12克,或太子参30克(即白虎加人参汤)。若身灼热无汗、微恶风寒者,加青蒿9克,香薷9克,连翘12克,大豆黄卷12克。若胸痞、肢倦、呕恶、苔腻者,可加竹茹12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滑石18克。中成药⑴清开灵注射液,用2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脉点滴,每日l一2次。⑵双黄连粉针,3克加入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毫升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⑶新癀片,每次3~4片口服,每日3次。⑷银黄口服液,每次l~2支口服,每日3—4次。⑸板蓝根注射液,每次4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3.单方验方青柴石知二黄汤(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处方: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5克,柴胡8克,黄芩15克,大黄8克(后下),青蒿9克。水煎服,每日2剂,上、下午各1剂。适用于高热急症,退热效果颇验。 病名:暑温·暑伤津气证【证见】身热息粗,心烦,口渴,自汗难止,肢倦神疲,小便黄短。舌嫩红,苔少而干,脉虚无力。【治法】清热涤暑,益气生津。【方药】1.主方王氏清暑益气汤(王孟英《温热经纬》)处方:西洋参12克,石斛15克,麦冬10克,黄连6克,竹叶12克,荷梗10克,知母15克,西瓜翠衣15克,粳米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2剂,早、晚各1剂。若发热甚、面红赤、渴喜冷饮者,可酌加生石膏30克(先煎),天花粉15克。若津气耗伤甚,出现身热骤退、汗出不止、喘促欲脱、脉散大者,为津气欲脱之危重证候,应予益气敛津、生脉固脱,可在方中去黄连、知母、竹叶、荷梗,加入五味子9克,沙参15克(即成为生脉散加味)。2.中成药⑴清开灵注射液,用3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脉点滴;并用参麦注射液1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250毫升中静脉点滴,两药配合使用,每日1次。⑵清开灵口服液,每次20毫升口服,每日3次;西洋参口服液,每次10毫升口服,每日3次,两药配合使用。⑶参麦针注射液,用6~8毫升加入50%葡萄糖液中静脉注射,后接参麦针注射液2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脉点滴。适用于津气欲脱危重证候者,抢救治疗。3.单方验方竹叶石膏汤(赖天松等《临床方剂手册》)处方:竹叶12克,石膏30克,法半夏8克,麦冬12克,人参6克(可选用西洋参10克或太子参20克),炙甘草6克,粳米15克。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2剂。适用于治暑热伤津气或热病后气津两伤。 病名:暑温·暑伤肺络证【证见】 身体灼热,面赤,烦渴,头目不清,咳嗽气粗,骤然咯血、衄血,舌红苔黄,脉数。【治法】 凉血解毒,清络宣肺。【方药】1.主方犀角地黄汤(吴鞠通《温病条辨》)合银翘散(《温病条辨》)加减处方:水牛角30克(刨片、先煎,代犀角),生地黄25克,生白芍12克,牡丹皮12克,金银花12克,连翘12克,竹叶12克,桔梗9克,牛蒡子10克,白茅根30克,仙鹤草2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2剂,上、下午各服1剂。如咳嗽频频,疾稠带血丝者,去白芍,加杏仁12克,瓜蒌12克。若高热、烦躁者,可加生石膏30克(先煎),黄芩12克。若咯血量多者,加三七10克(研末,冲服),大黄9克(后下)。2.中成药⑴双黄连粉针,用3克加入0.9%生理盐水液500毫升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⑵紫地宁血散,每次1~2支冲服,每日3~4次。⑶清开灵注射液,用3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脉点滴,每日2次。3.单方验方清肺止血汤(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处方:生地黄30克,牡丹皮10克,仙鹤草12克,苇茎12克,鱼腥草15克,桑白皮15克,北杏仁12克,桔梗10克。水煎服,每日2剂。 病名:暑温·暑入心营证【证见】 身热烦躁,夜寐不宁,时有谵语,甚或昏迷不语;或猝然昏倒,身热肢厥,气粗如喘,牙关紧闭。舌红绛,脉细数或弦数。【治法】 凉营泄热,清心开窍。【方药】1.主方清营汤(吴鞠通《温病条辨》)加味处方:水牛角30克(刨片、先煎,代犀角),生地黄25克,竹叶心8克,连心麦冬12克,莲子心3克,金银花15克,连翘12克,玄参18克,生石膏30克(先煎),栀子12克。水煎服,每日2剂,上、下午各l剂。若手足躁动,甚至抽搐者,可加钩藤12克,地龙18克。若昏迷不语、喉中痰鸣者,加石菖蒲10克,郁金10克,天竺黄10克。2.中成药⑴醒脑静注射液,用10毫升加入50%葡萄糖液40毫升中静脉注射;后按2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250毫升中静脉点滴。⑵行军散,每次1克冲服,每日2~3次。⑶紫雪丹,每次1-2支冲服,每日3~4次。3.单方验方犀地清络饮(俞根初《通俗伤寒论》)处方:水牛角30克(刨片、先煎、代犀角),牡丹皮9克,连翘10克,竹沥9克,鲜生地黄24克,赤芍12克,桃仁9克,鲜茅根30克,石菖蒲3克,灯心草2克,生姜汁1匙(冲)。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2剂。 病名:暑温·暑热动风证【证见】 身灼热,头颈痛,甚或颈项强直,四肢抽搐,牙关紧闭,神迷不清,喉间痰壅。或见舌红苔黄干,脉弦数。【治法】 清泄暑热,熄风定痉。【方药】1.主方羚角钩藤汤(俞根初《通俗伤寒论》)加减处方:羚角片6克(或以羚羊角骨15克代,先煎),桑叶9克,夏枯草15克,生石膏30克(先煎),川贝母10克,钩藤10克(后下),生地黄25克,菊花15克,生白芍15克,茯神木15克,竹茹15克,狗肝菜15克。水煎服,每日2剂。若口渴、唇焦者,加天花粉15克,芦根12克。如抽搐频频,难以控制者,加僵蚕10克,地龙20克,大黄10克(后下)。若兼见癍疹、衄血、咯血者,可加水牛角30克(刨片,先煎),牡丹皮12克,大青叶12克,赤芍12克。2.中成药⑴止痉散,每次1~2支冲服,每日2~3次。⑵紫雪丹,每次1—2支冲服,每日3~4次。3.单方验方钩藤煎(王怀隐等《太平圣惠方》)处方:钩藤9克,黄芩15克,知母15克,升麻6克,沙参30克,寒水石30克,蝉蜕6克,蜣螂6克,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2剂。 病名:暑温·暑入血分证【证见】 身体灼热,躁扰不安,癍疹密布,色显紫黑,神昏谵妄,吐血,衄血,便血。舌绛苔焦,脉弦数。【治法】 凉血解毒,涤暑开窍。【方药】1.主方神犀丹(王孟英《温热经纬》)加减处方:水牛角30克(刨片、先煎,代犀角),石菖蒲12克,、黄芩15克,连翘12克,金银花15克,生地黄30克,板蓝根30克,玄参25克,紫草15克,石膏30克(先煎),淡豆豉12克。水煎服,每日2剂,上、下午各服1剂。若兼头痛、颈硬、手足抽搐者,加羚羊角12克(先煎),钩藤12克,地龙25克。若喉中痰声漉漉者,可加天竺黄10克,胆南星12克,猴枣散2支(冲服)。若出血症状严重,斑疹鲜红者,加仙鹤草30克,白茅根30克,侧柏叶30克。2.中成药⑴醒脑静注射液,用8-10毫升加入50%葡萄糖液40毫升中静脉注射;后接20—3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250毫升中静脉点滴。⑵紫地宁血散,每次2支冲服,每日3-4次。⑶云南白药,每次l克冲服,每日3次。3.单方验方十全苦寒救补汤(《戴麟郊温热论》)处方:生石膏30克,黄芩18克。指夏季感受暑邪而发病的热性病。临床表现一开始就发热身困,汗大出,背微恶寒,形似伤寒,右脉洪大而数,左脉反小於右,头晕痛,面垢齿燥,口渴引饮,面赤心烦恶热,大便或秘或泻,或泻而不爽等。暑温易夹杂有传染性的疠气,是夏季较烈性的一类传染病,前人称为“暑温夹疠”。如流行性B型脑炎、中毒性痢疾、钩端螺旋体病、恶性疟疾等。

暑温、湿温初起即见里热证候表现,有似伏气温病。但其临床见证,与当令主气的致病特点一致。如暑温,发于夏季。夏季,暑热当令,易产生暑热病邪,简称暑邪。暑为火邪,邪气强盛,致病迅速,传变较快;初起即见阳明气分大热证候,甚可直犯心包,引动肝风,出现痉厥危证。此与暑温的临床证候特点相一致,故是新感的暑热病邪所致,属新感温病。同样,湿温多发于长夏。长夏(即夏秋之间)湿土当令,气候多湿,易形成湿热病邪。其致病好犯中焦脾胃,且以脾胃为病变中心,初起即出现湿热困阻脾胃见证。这一点与湿温病的临床证候特点相一致,故属新感温病。

[概述] 1.定义小儿暑温是由感受暑邪热毒而引起的时行疾病。临床以高热、抽风、昏迷及突然闭脱为其主要特征。 2.发病情况 (1) 发病季节多发于夏至以后,立秋之前这段时间,以七、八、九月为主,有其严格的季节性。 (2) 发病年龄多见于小儿时期,尤以10岁以下儿童发病率。 (3) 发病特点“急”、“速”、“危”、“残”。 3.命名小儿暑温一名见于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小儿暑温还有暑痉、暑风、暑厥等名称。 4.范围此证因有发热、抽风等症,故有学者认为可列入“惊风”范畴。本病相类于西医学的流行性乙型脑炎。 [病因病机] 1.病因 (1) 感受暑温邪毒(外因)。 (2) 正气不足(内因) 2.病机(1) 病位和病机转归: ① 邪在卫分→肺卫症状; ② 邪在气分→主要在阳明,暑多夹湿; ③ 邪在营分→暑邪内窜心营; ④ 邪在血分→血燥风动,耗血动血。 (2) 病机特点: ① 暑易化火,其传变急如掣电,常卫气同病,气营同病,营血同病。 ② 暑必伤气——正虚邪恋——病势迁延难愈。 3.病机主要是热盛生风,风盛生痰,痰盛生惊。热、痰、风互为转化,互为因果,热是产生风和痰的根本。 [临床表现] 1.轻型相当于邪在卫气。发热不重,体温在38℃左右,轻度头痛,恶心呕吐,轻度嗜睡,神志清楚,脑膜刺激征可不明显或为阳性,多在7~10天后进入恢复期。 2.重型相当于邪在气营或邪在营血。持续高热、体温达40℃或更高,深度嗜睡,神志模糊或昏迷,头痛、狂躁,频繁抽风,脑膜刺激征阳性,如治疗及时,10天以后进入恢复期。 3.极重型或暴发型相当于内闭外脱危象。体温急骤上升至41℃以上,迅速转入昏迷,抽风不止,甚至突然发生喉间痰鸣,或呼吸浅弱不整,瞳仁大小不等,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诊断] 1.发病大多急骤,初起发热无汗,头痛呕吐,颈项抵抗感或强直,嗜睡或烦躁不安,偶有惊厥。 2.发病后持续高热,嗜睡,昏迷,惊厥。起病急暴者可突然出现闭证、脱证。 3.病程至2周左右一般可逐渐向愈,但部分重症患儿可有不规则发热,意识障碍,失语,吞咽困难,肢体瘫痪等恢复期症状。 4.本病有明显季节性,多发生于盛夏季节。 5.神经系统检查有不同程度的脑膜刺激征及锥体束征等。 6.白细胞总数一般在发病5天内增高,多数在~×109/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7.脑脊液压力增高,细胞计数多在50~500×106/L,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稍高,糖与氯化物正常。 [类证鉴别] 1.疫毒痢:疫毒痢亦来势凶猛,发病后迅速出现高热、抽风、昏迷,可不见痢下脓血,故需凭借实验室检查,设法迅速取得大便送镜检和培养,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2.小儿麻痹证:小儿麻痹症初期可伴有类似感冒症状,并有双峰热,肢体疼痛,拒绝抚抱。小儿暑温初起症状较重,发热持续,伴抽风者为角弓反张,四肢抽动,牙关紧闭。小儿麻痹证后期肢体萎软瘫痪,而小儿暑温恢复期为强直性瘫痪、震颤、不自主动作。

阳病和阴病的比较分析论文

:"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余以为此指阳过旺或阴过旺,而致阴病或阳病。因此,阳病者昼重夜轻,阴病夜重昼轻。阴胜则阳病,乃阴邪过旺而阳本不亏,所以昼重。因昼属阳,人体之阳得白昼之阳相助,而能与阴邪相抗,而显激烈争斗之象,所以阳病者昼重夜轻。阴病者夜重昼轻也同上理。

腑病属阳。脏病属阴。阳脉,大,浮,数,动,滑。阴脉,沉,迟,弦,细,弱,。

阴阳应象大论云: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夫阴病在阳者,是天外风寒之邪乘中而外入,在人之背上腑腧、脏腧,是人之受天外客邪。亦有二说:中于阳则流于经。此病始于外寒,终归外热,故以治风寒之邪,治其各脏之腧;非止风寒而已,六*湿、暑、燥、火,皆五脏所受,乃筋骨血脉受邪,各有背上五脏腧以除之。伤寒一说从仲景,中八风者,有风论,中暑者,治在背上小肠腧,中湿者,治在胃腧,中燥者,治在大肠腧,此皆六*客邪有余之病,皆泻在背之腑腧。若病久传变,有虚有实,各随病之传变,补泻不定,只治在背腑腧。 另有上热下寒。经曰:阴病在阳,当从阳引阴,必须先去络脉经隧之血。若阴中火旺,上腾于天,致六阳反不衰而上充者,先去五脏之血络,引而下行,天气降下,则下寒之病自去矣,慎勿独泻其六阳。此病阳亢,乃阴火之邪滋之,只去阴火,只损血络经隧之邪,勿误也。 阳病在阴者,病从阴引阳,是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又曰:饮食失节,及劳役形质,阴火乘于坤土之中,致谷气、荣气、清气、胃气、元气不得上升,滋于六腑之阳气,是五阳之气先绝于外,外者,天也。 下流伏于坤土阴火之中。皆先由喜、怒、悲,忧、恐,为五贼所伤,而后胃气不行,劳役饮食不节继之,则元气乃伤。当从胃合三里穴中推而扬之,以伸元气,故曰从阴引阳。若元气愈不足,治在腹上诸腑之募穴;若传在五脏,为九窍不通,随各窍之病,治其各脏之募穴于腹。故曰,五脏不平,乃六腑元气闭塞之所生也。又曰:五脏不和,九窍不通,皆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故曰阳不胜其阴。凡治腹之募,皆为元气不足,从阴引阳勿误也。若错补四末之腧,错泻四末之余,错泻者,差尤甚矣。按岐伯所说,况取穴于天上,天上者,人之背上五脏六腑之腧,岂有生者乎?兴言及此,寒心彻骨!若六*客邪及上热下寒,筋骨皮肉血脉之病,错取穴于胃之合,及诸腹之募者必危,亦岐伯之言,下工岂可不慎哉。

发热为阳,冷为阴

  • 索引序列
  • 阴暑与阳暑的病机分析论文
  • 中医中暑的病机分析论文
  • 暑温症状病机分析总结论文
  • 暑温病论文
  • 阳病和阴病的比较分析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