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研究生张天骄主持课题《新课程标准下南昌市重点高中音乐教学实践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江西省教育厅课题基地办2012年06月结题2.指导2011级研究生刘毅主持课题《中学生舞蹈校本课程与江西音乐资源相融合》江西省教育厅课题基地办2012年11月立项年9月指导2010级研究生张天骄论文《关于师范院校开设形体舞蹈课程必要性的探究》在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华章》杂志出版社27期发表年12月指导2011级研究生郭嘉琪论文《高等师范院校民族民间舞课堂教学初探》在科教导刊杂志社出版(总第143期)发表年12月指导2011级研究生郭滨豪论文《浅谈舞蹈实践与课堂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报告上发表中国新闻联合出版社年2月指导研究生编排歌舞《青花》参加江西省文联“八一起艺”原创文艺作品汇报演出受到一致好评。年6月指导研究生郭佳琪硕士毕业舞蹈晚会《青春琪记》年6月指导研究生郭滨豪、夏萌硕士毕业舞蹈晚会《舞之语》均受到一致好评。
一、 1 网络会计信息披露真实度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邓红平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0-01 博士 2 网络环境下数据库技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崔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6-05-01 硕士 3 论网络会计的影响和应用 周述梅 西南财经大学 2009-01-01 硕士 4 网络经济时代会计问题研究 常辉 山西财经大学 2010-05-30 硕士 5 网络技术对会计发展影响的研究 李秀丽 东北农业大学 2003-06-01 硕士 6 试论网络公司及其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雷光勇; 黄斌 会计研究 1999-01-15 期刊 7 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假设的影响及对策 许小满; 王乐园 经济师 2008-07-05 期刊 8 浅议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影响 李丽君 商业经济 2007-01-20 期刊 9 网络时代会计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陈泰锋; 何光明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0-12-25 期刊 10 简论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及发展 董战辉 人力资源管理 2010-04-08 期刊 11 论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宋世坤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1-11-28 期刊 12 网络会计对当前会计的影响及面临的问题 姜明 商业经济 2008-11-10 期刊 13 试论网络会计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吴克平 科技经济市场 2009-07-15 期刊 14 浅析网络会计的特征和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胡婷婷 新西部(下半月) 2007-05-25 期刊 15 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影响 李明华; 何生棠 财会通讯 2003-08-15 期刊 16 浅谈网络对传统会计假设的影响 田荣梅 现代经济信息 2010-06-23 期刊 17 网络会计及其对企业财务工作的影响 万李 煤矿机械 2003-05-25 期刊 18 谈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王利花 新疆财经 2006-10-25 期刊 19 网络会计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 王云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6-15 期刊 20 网络环境对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影响分析 朱一妮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9-25 期刊 21 网络时代对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 王霞 财经界 2010-05-01 期刊 22 网络会计初探 秦冬梅 西南农业大学 2001-04-01 硕士 23 网络技术对会计基本理论与实务的影响 曹惠民; 柴庆孚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6-01-01 期刊 24 论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及对策 刘红侠 现代商业 2010-06-25 期刊 25 浅析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及网络会计的产生 张锋; 董德民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7-30 期刊 26 网络财务对会计领域的影响 马俊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9-30 期刊 27 我国网络会计的特点及其对传统财务会计实务的影响分析 袁伟 山东纺织经济 2009-05-20 期刊 28 网络经济对会计发展的十大影响 程翠凤 经济师 2001-11-15 期刊 29 网络环境对传统会计模式影响的探讨 王允平; 杨庆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4-07-20 期刊 30 网络环境下会计假设探析 岳茂林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2009-07-15 期刊 31 网络环境对会计假设的影响及发展对策 杜耀昌 现代商业 2010-03-25 期刊 32 网络财务对传统财务会计的影响 赵改玲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5-10-30 期刊 33 网络会计发展探析 谈来英 商场现代化 2011-03-10 期刊 34 网络新环境下对传统会计假设的重新认识 丁健新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8-15 期刊 35 浅谈网络财务对传统财务会计的影响 孙煜 新西部(下半月) 2007-12-30 期刊 36 浅谈网络会计 马瑞娟; 张书剑 中国集体经济 2011-02-05 期刊 37 浅谈网络会计 宋清梅 科学之友(B版) 2008-01-10 期刊 38 试析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理论及实务的影响 李复臣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15 期刊 39 网络环境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及分析 赵素存 光盘技术 2008-08-08 期刊 40 简论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秦丹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1-05-28 期刊 41 网络对传统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 詹长征 巢湖学院学报 2007-05-25 期刊 42 计算机网络对会计工作的影响探讨 易美华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3-15 期刊 43 论网络会计对会计假设的影响 徐丽波 信息技术 2011-09-25 期刊 44 试论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及发展 武财 会计之友(中旬刊) 2007-06-25 期刊 45 网络经济发展视角下的财务会计 王煜 中国集体经济 2010-02-05 期刊 46 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 杨守杰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09-30 期刊 47 网络经济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孟文艳; 白英华 黑龙江电力 2005-06-30 期刊 48 浅谈网络对会计的影响 李国强 山西科技 2005-05-25 期刊 二、1 网络会计信息安全的研究 李晋辉 山西财经大学 2012-03-01 硕士 2 基于电子商务网络财务会计发展研究 陈嘉莉 企业经济 2012-06-25 期刊 3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相关问题研究 杨晓红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2-02-15 期刊 4 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及会计的发展趋势 吴腾烽 商业会计 2012-02-20 期刊 5 谈网络会计的利弊及发展对策 刘东山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2-09-24 14:28 期刊 6 网络信息时代会计专业期刊品牌塑造与发展研究 李笑雪 孝感学院学报 2012-12-04 14:13 期刊 7 浅议网络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王森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06-25 期刊 8 网络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王伟 现代经济信息 2012-07-08 期刊 9 网络会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 高想清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6-25 期刊 10 会计专业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刘波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 2012-02-28 期刊 11 会计专业网络课程设计 华耀军 时代金融 2012-02-15 期刊 12 论网络对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影响 赵婧 现代商贸工业 2012-02-15 期刊 13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控风险及防范 李晓宏 当代经济 2012-08-08 期刊 14 网络环境条件下会计档案管理初探 李业巍 办公室业务 2012-12-05 期刊 15 对企业网络会计信息安全的探讨 赵勇 商场现代化 2012-01-10 期刊 16 现代网络环境下高校会计考核与评价体系变革探究——以南京审计学院“会计网上作业与考核系统”为例 许汉友; 杨政 会计之友 2012-01-05 期刊 17 基于网络环境下会计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以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董春华; 张光照 职教论坛 2012-11-25 期刊 18 对信息时代下网络会计的探讨 牛瑞琴 商场现代化 2012-08-01 期刊 19 网络环境下的《基础会计》的教学方法研究 毛远林 科技信息 2012-10-15 期刊 20 论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实务的影响 侯泊寒 企业导报 2012-08-30 期刊 21 浅谈企业如何加强网络会计下内部控制 吕宁 商场现代化 2012-09-20 期刊 22 在网络环境下会计内部控制框架构建探讨 孙敏 现代商业 2012-09-28 期刊 23 网络会计发展的几点建议 陶桂霞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03-18 期刊 24 网络环境下会计核算流程的探讨 吕小凤; 王伟国 山东纺织经济 2012-11-20 期刊 25 浅谈网络时代会计的发展方向 杨阳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07-15 期刊 26 网络会计下的内部控制研究 冯雅妮 商业文化(上半月) 2012-05-15 期刊 27 基于网络环境下企业会计电算化的信息系统安全及对策 李先梅 信息系统工程 2012-01-20 期刊 28 信息时代对网络会计的探讨 江华 商 2012-02-25 期刊 29 浅议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控制 朱晖 现代经济信息 2012-03-08 期刊 30 网络环境下的会计系统——网络会计 肖云霞 科技信息 2012-05-05 期刊 31 试论传统会计在网络会计时代面临的挑战及发展 王瑛 现代经济信息 2012-08-23 期刊 32 浅谈网络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之策 徐晓萍 财经界(学术版) 2012-08-25 期刊 33 网络时代的会计 李天海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2-04-18 期刊 34 网络会计安全问题及研究对策 马香兰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2-10-15 期刊 35 传统会计模式与网络会计模式会计目标的比较及评价 张桂欣 商场现代化 2012-03-10 期刊 36 浅析网络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赵丽娟 财经界(学术版) 2012-10-25 期刊 37 网络会计研究 孙海波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2-02-28 期刊 38 论网络经济时代的财务会计发展问题 李岩 财经界(学术版) 2012-11-25 期刊 39 网络会计特点的分析 李彦锐 绿色财会 2012-06-10 期刊 40 网络经济时代事项会计假设的新思考 万晓文; 赵静 新会计 2012-05-28 期刊 41 网络环境下财务会计模式探讨 宋琪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8-15 期刊 42 网络环境下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 马英娟; 郭莲 改革与战略 2012-04-20 期刊 43 信息时代网络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陶娜 财经界(学术版) 2012-09-25 期刊 44 会计专业网络课程设计 华耀军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05-16 期刊 45 网络时代多元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 孙铁民 东方企业文化 2012-10-08 期刊 46 网络会计研究 唐翼锋 经济师 2012-07-05 期刊 47 浅论网络会计是会计电算化的必然趋势 蔡范丰 财经界(学术版) 2012-09-25 期刊 48 浅议网络环境下的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 熊菁璇 财经界(学术版) 2012-02-25 期刊 49 基于网络技术的会计舞弊防范与治理研究 王淑玲 财会通讯 2012-01-25 期刊 50 网络信息技术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于明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2-06-25 期刊
男,1963出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头颈部肿瘤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并开展相关的鼻、咽喉领域的临床工作。在喉癌、下咽癌、鼻窦癌、垂体瘤、甲状腺等肿瘤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利用鼻内窥镜和支撑喉镜下CO2激光等先进技术开展了大量的手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头颈部癌前病变进行了研究,从事头颈肿瘤的分子生物学诊断及基因治疗研究。可独立完成头颈部肿瘤如喉癌、口腔癌、鼻腔、鼻窦肿瘤、鼻咽部肿瘤、甲状腺肿瘤和垂体肿瘤等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独立完成复杂鼻内镜下的鼻腔、鼻窦病变的手术治疗及支撑喉镜下的喉显微外科手术、咽成形术等。科研方面继续从事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完成了p53基因对喉癌的治疗的I、II期临床实践,并参加了有关基因治疗的课题申报和实验室研究,在中华肿瘤杂志等国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喉癌相关研究”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社会任职:东城区农工民主党工委委员、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委员、东城区政协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医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学报》、《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副总编辑。
王琪,出生于1962年,武汉大学博士。是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武汉科技创新基地大地测量研究室主任、一级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1。从1988年起,先后参加过国家计委“七五”专项,中国地震局“八五”重点项目,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等科研工作。发表颇有学术价值的科研论文40余篇,主持或参与的研究课题“GPS在地壳形变测量与地震中长期预报中应用研究”1997年获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199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首都圈GPS地形变监测网”1999年获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现代地壳运动与地球动力学研究”2002年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1年,他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学术权威杂志《Science(美)》上发表了“GPS测量揭示的中国现今地壳变形”一文,被国际权威学者认为是对亚洲大陆地壳运动研究的重要贡献,此文2002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论文特等奖1。
刊名: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曾用刊名: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创刊时间:1964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编辑单位: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主编: 韩德民主任: 王琪国内刊号: CN 11-5395/R国际刊号: ISSN 1673-4106邮发代号: 2-610周期:双月刊出版日期:单月16日定价: 10元/期全年价:60元/期年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
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是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西安财经学院举办的一所特色鲜明的经管类独立学院。学院坐落于古都西安东郊白鹿原大学城,占地面积亩,校舍建筑面积157998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万元。现有在校生8651人,专任教师455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146人,并聘请了西安财经学院、陕西师范大学18名教授作为专业带头人。学院设有会计分院、经济与统计分院、管理科学分院、人文艺术分院以及通识教学部,开设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统计、公共事业管理、广播电视学等19个本科专业,基本形成了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干,经、管、文、理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打造了一批发展势头强劲、特色鲜明的优势专业。学院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的同时,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改革活动。近年来出版教材、专著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奖成果十余项,在社会上赢得了一定声誉。学院重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先后建立了会计综合实践教学中心、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教学中心,数学建模实验室、摄影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等各类专业实验室18个,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4个。2009年以来,学院每年组织代表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已获得省级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九项;在陕西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学院有4支代表队获得二等奖。2013年,学院首次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获得一个三等奖和最佳院校组织奖。近年来,为加强对外交流,学院积极开拓国际合作办学的新路子。先后与比利时托马斯.穆尔大学、马来西亚英吉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签订校际合作协议,互派师生交流学习,为下一步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作了成功铺垫。学院建校以来,按照“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建设教学型大学”的办学宗旨,坚持“面向社会需求,服务经济发展,学以致用为本,不断开拓进取”的办学定位,秉承“行知合一,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和“乐于奉献,勇于创造,手脑相长,行知合一”的行知精神,围绕国家尤其是我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突出办学特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经过十年办学经验的积累,学院的教育教学水平日益提高,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为实现“学院持续发展,教工事业有成,学生人人成才”的行知梦,学院将继续发挥体制创新的优势,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积极倡导教育创新,以“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为重点,大力构建实践育人体系培养大学生创新动手能力,力争把学院建成学科结构合理、办学特色鲜明,各方面管理规范,集综合性、开放型为一体的独立学院 2005年1月15日-16日,接受教育部专家组对全国独立学院教学工作和办学条件专项检查,获得专家组好评,奠定了稳步发展的基础。1月18日,完成《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并上报陕西省教育厅。1月29日,西财行知学院第二次董事会召开,会议决定聘任西安财经学院推荐的田莉同志为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决定西财行知自行征地建设新校区;决定成立由董事会直接领导的基建处,负责学院的校区建设。5月17日,完成《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预防和处置紧急突发事件工作预案》。6月4日-5日,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首届教学工作会议在渭水园度假村召开,审议通过了10个本科专业培养方案。6月13日,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董事会任命由西安财经学院推荐的周作斌同志为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代院长。7月21日,西财行知学院第三次董事会召开,决定董事会财务与经费财务合并,成立学院财务处。8月17日,根据董事会《关于理顺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财务管理体制的批复》(西财行董字[2005]3号)文件精神,撤销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财务基建部,成立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财务处,张小琪担任临时负责人。8月,首次面向全国招生,招生专业在原有的7个本科专业基础上,新增广播电视新闻学、财务管理、艺术设计三个本科专业招生,当年录取新生1114人。11月1日,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对陕西省普通高校2006年度申请增设本科专业的批复》(陕教高[2005]46号)文件精神,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2006年新增“人力资源管理”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两个本科专业。2005年11月,西财行知学院董事会召开第四次、第五次会议,根据这两次会议精神,周作斌同志辞去西财行知学院代院长职务,田莉同志辞去西财行知学院常务副院长职务,任命徐继达同志为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毛光明同志为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主管行政副院长。 主要领导职务姓名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院长、西安财经学院副院长、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党委书 薛小荣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副院长、协作院长负责学院各项工作 姚立萍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副院、分管教学科研处、图书馆、合作交流中心 校锐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总会计师康小莉常务副院长周德明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院长助理、分管学院办公室、人事处、发展评估中心、招生办公室 张哲弘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院长助理、协作院长负责学院各项工作,兼任工会主席 吴连书
文化随笔集《燕园萤雪》,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10月论文:(1)「日本を想像する方法――芥川龙之介<南京の基督>论」(日文)于2007年9月在宁波大学召开的第二次国际芥川龙之介学术会议上宣读。(2)「ストラテジーとしての狂気――芥川龙之介<河童>论」(日文),发表在日本杂志「芥川龙之介研究创刊号」2007年9月。(3)《自我解体的悲歌——论中岛敦<山月记>》,《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5期,ISSCI收录。(4)《自我受难与自我实现的反转:论中岛敦<李陵>》,《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5期,A&CH收录。(5)《日本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受容模式——以日本古典文学为中心》,《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第6期。(6)《“越境”与“虚无”:论中岛敦<名人传>》,《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7)《关于中日比较文学的思考》,《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5期。(8)《穿越生与死的界限:论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国外文学》,2006年第4期。(9)《行动主义的终焉:论中岛敦<弟子>》,《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年第1期。(10)《美与恶的辩证法:重读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外国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近年来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不含校级课题):(1)浙江省人哲学社科重点课题:名称:《日本海洋文学和浙江海洋文学的比较研究》研究时间:2007年9月—2009年7月 资助资金:4万元研究情况:在研中(2)浙江省教育厅课题:名称《中岛敦文学中的他者思想》研究时间:2003年7月-2005年7月(已结题)资助资金:5千元(3)浙江省教育厅课题:名称:《恋爱中的他者——以日本明治时代的小说为中心》研究时间:2004年12月-2006年12月(在研中)资助资金:5千元。
关于超声医学的论文范文篇二 医学超声远程现状与案例分析 摘 要: 超声远程是远程医疗的一个重要应用分支,可以远程为边远地区的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专家医疗服务,节约就诊时间和成本。同时也提升了基层医生与专家的沟通平台,弥补了国内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匀的状况。依据超声诊断的特点对超声远程的应用特点、市场远程设备的情况、超声远程的应用效果,以及国内超声远程的应用案例做了介绍。 关键词: 超声远程; 远程医疗; 病例分析; 超声诊断 中图分类号: TN91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4)20?0137?04 Current situation and case study of medical tele?ultrasound GAO Hai?juan, PING Zi?liang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entury College, BUPT, Beijing 102101, China) Abstract: Tele?ultrasound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tele?medicine, which can provide high quality medical service from tertiary hospital to remote area patients, and save much treatment time and cost. Meanwhile, the tele?ultrasound can also promote the communication platform between less experienced healthcare workers in remote hospitals and specialists in tertiary hospitals, making the discussion more easily and effectively. It balances the medical resource distribution inequality to some extent. According to specialty of the medical ultrasound test, the tele?ultrasound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 tele equipment features, application effect of tele?ultrasound in clinic and some typical cases in domestic environment are introduced. Keywords: tele?ultrasound; tele?medicine; medical case analysis; ultrasonic diagnosis 0 引 言 20世纪60年代,远程医疗成为欧美新型医学课题。80年代末远程医疗概念被正式提出,并且在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带动下,远程医疗被广泛应用起来。90年代末国内发表不少关于远程医疗的文章,成为医学界和计算机界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1?3]。远程医疗的核心概念是借助互联网技术、电视传播、卫星通信等一系列现代通信技术将不同地域的医生(或者医护人员)连接起来,通过医生间实时的音视频交流或者离线传输病人数据来完成对疾病的诊断。远程医疗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的弊端,让医疗条件落后的患者可以快捷的得到远端专家医生的诊断建议,既节约了宝贵的治疗时间,又降低了长途就医的费用。同时,基层医生也在每一次的远程会诊过程中向专家学习了如何解决此类疑难杂症,日积月累,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进而吸引更多的病人前来就诊,这对于基层医院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而对于专家医院来讲,远程诊断这种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可以减少非急诊患者的求诊人数,减轻医生问诊的负担,同时也避免了医院的拥挤,再加上远程会诊所带来的医疗收入,以及对医院影响力的提升都有所促进,因而也广受欢迎。远程医疗应用十分广泛,可用于放射科、病理科、皮肤科等课室。但是,远程医疗在超声课室的应用相对起步晚,在此本文将介绍超声远程的应用特点、国内外超声远程设备情况、以及超声远程的应用效果和国内的应用案例。 1 超声远程的应用特点 超声检查与X线,MRI,CT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它的检查方式很大程度上依赖医生的扫查手法,一个探头在一个医生的手上就像一副眼镜在一个人眼睛上一样,医生更习惯按照自己的扫描习惯,调整探头的扫描方位,选取扫描切面来诊断病人。如果借助超声远程,将A医生扫描的病人图像发送给B医生,让B医生来分析诊断,那么B医生一定会非常的谨慎,这就如同让B医生带着A医生的眼镜来走路一样,因为图像往往并不是B医生所习惯看到的图像,如果图像的信息量远远的低于B医生所期待的,那么远程会诊就会失败。A医生必须重新提供病人的超声图像,如此地重复扫描大大的降低了远程的效率和医生应用的信心,不利于超声远程的推广和发展。 目前,一些国内超声水平高的医院已经重视起超声远程规范化扫描的制定,例如北京安贞医院胎儿心脏远程会诊中心提出了胎儿超声心动图远程会诊检查流程及基本切面的规范要求。文献[4]提出胎儿远程会诊所需的图像切面、存储要求、测量参数等具体规范,重点提出对胎儿心脏畸形的产前超声远程心动图检查,明确定义16幅必存动态切面图像和14幅必存静态图像的内容,规范了胎儿超声远程的操作方法,有效提高医生之间进行远程诊断的效率。超声扫描规范化的脚步从未停止过,超声远程的规范化也会发展起来,让不同地域的医生能在一个标准的扫描框架下,有效地传输超声数据,彼此接受对方的扫描图像,有效的完成超声会诊。 另一个解决此手法依赖性问题的途径是借助超声远程设备的特殊传输功能。比如传输的超声数据中携带着大量的机器原始参数,可以在专家处理端还原超声扫查的过程,重新调整扫描的机器参数和选取扫描的切面,按照专家的习惯重新定位病灶的位置,进行病灶的测量和分析,这样将极大地提高会诊的成功率。目前美国通用电气(GE)的RAWDATA[5]扫描技术即可以满足这样的需求,从技术层面解决扫描手法依赖性问题。 2 国内外超声远程设备情况 超声远程设备按照工作模式,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在线模式(也称同步模式),一种是离线模式(也称异步模式)。 所谓在线模式,就是申请端医生和处理端医生同时在线,实时的进行视频和音频的沟通。处理端医生可以实时看到申请端超声设备的动态图像,可以看到探头的扫查位置,可以和申请端医生进行通话交流,实时指导申请端医生调整探头的扫查位置,调整病人的体位,以及根据图像的质量来调整机器参数。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指导性强,互动性强,图像质量高;对双方的时间要求有约束性,缺乏灵活,在实际的应用情况比较难实现,因为专家医生日常工作时间紧张,会诊会占有太多的时间,时间成本提高,业内专家也有同样的顾虑[6]。 所谓离线模式,是指不需要处理端医生在线的等待,处理端系统自动接受申请端发送过来的病人二维超声图像或者三维容积数据,当图像或者数据传输完毕,处理端医生即可灵活安排时间完成会诊意见。此模式的特点是: (1) 会诊时间灵活,对双方的时间约束弱,可实施性强; (2) 离线发送过来的病人图像,专家可以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和处理,准确率高; (3) 可以归纳收藏病人的图像数据,进行后期统计分析,建立病例库。 超声远程设备按照会诊需要的医生人数,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需要至少两位医生共同来完成,另一类是借助机器人代替申请端医生,只需要处理端一位医生操作完成。第一类设备和常规会诊设备一样,两端设备可以视为两台计算机工作站,两端的医生分别完成各自的任务分工,申请端提出会诊申请,填写病人基本的情况和初步诊断。处理端医生根据收到的病人数据做出会诊建议,并反馈给申请端医生。第二类设备称为远程机器人辅助超声检查系统(简称机器人超声),它是借助于并行机器人技术[7],在申请端搭建多个机器人装置,覆盖病人待检查部位,机器人模拟医生手持常规超声探头,对病人进行超声扫查,控制机器人的是处理端的专家。此类设备的特点为可以大幅度的发挥专家的技术,保证超声数据采集的有效性。其所涉及的主要技术问题有三个: (1) 处理端专家操作远端机器人所做动作的准确性。机器人需要施加合理的力度使探头在病人的皮肤上扫查,根据不同的检查部位,机器人需要调整探头的位置,倾斜的角度,锁定部位处进行旋转和微小移动。 (2) 机器人动作的延迟。理想的系统坏境是处理端专家触发控制信号,机器人同步完成动作,超声设备实时反馈图像给专家。但是,实际的情况是机器人机械控制和电路控制环节存在一定的时间延迟。 (3) 超声图像传输的速度和质量。 比较两类设备,机器人超声的最大优点是真正的将专家的“眼睛”延伸,考虑超声检查对手法的依赖性强,这种远程超声技术更能达到预期的诊断效果。在机器人技术的带动之下,持探头机器人的机械控制涉及的机械难点会得到解决,系统的精确性会得到较大的提高。至于图像传输质量,文献[7]对图像传输中使用的图像压缩技术进行了分析对比。采取的方法是:考虑人眼视觉的灵敏度,在粗略扫查,寻找感兴趣区域的过程中,使用有损压缩或高压缩比率的压缩技术,以提高传输的速率,而在找到感兴趣区域后进行仔细鉴别检查时,则采用无损压缩的压缩技术,以保证图像的质量。超声图像的失真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图像对比度的下降,一是图像噪声的干扰。对比度的调整将由专家来调整,因为系统自动的调整将影响专家的诊断。噪声多数是由于人体组织的不同密度而产生后场散射声场造成的,采用合适的滤波器参数可以达到降低噪声而不影响诊断的作用。基于以上分析,机器人超声将凭借其技术的优势得到快速的发展。 3 超声远程的应用优势及效果 超声远程的应用优势包括减少病人不必要的转院治疗、节约病人的就医时间和成本以及在医学教学中的作用[8?10]。文献[11]介绍在急诊情况中应用超声远程缩短病人从入院到手术的时间大约3 h,既为救治急诊病人节约了高贵的“黄金”时间,又提升了急诊中救护车医护人员与医院手术室人员的交流效率, 所以文献中作者建议应将超声远程推广应用在高风险的孕妇和复杂性分娩等情况。 文献[7]将机器人超声应用在32例病例检查上,采用了两种不同的网络连接方式,分别为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连接(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和具备动态带宽384 Kb/s的卫星连接。设计病人完成常规的腹部扫查,包括肝脏、胰腺、门静脉、主动脉、膀胱、子宫或前列腺,脾脏等组织的扫查,并对通用的诊断数据(包括组织的大小,轮廓等)进行了记录。用远程超声会诊的方式与传统超声检查方式进行了对比,结论是:机器人超声检查出58例病变的38例,达到66%的检出率。对漏诊的病变分析如下: (1) 根据病灶大小分为三类:7例是病灶小于 cm,包括胆固醇沉着症,肾结石,胆囊息肉;8例是病灶在1 cm左右,包括血管平肌瘤,肾结石,肝脏血管瘤;4例病灶在~ cm之间,包括囊肿,固态肾包块,肝脏多个低回声病灶。 (2)根据导致漏诊的原因分为:8例是由于图像分辨率低,3例是由于扫描参数设置的不佳,7例是由于不充分的图像数据传输,1例是由于病人的扫查条件不好。 (3)其中12位病人有症状呈现,比如黄疸,发热等,远程超声可以诊断出其中的10位,达到83%检出率。 (4)另外,超声检查常见的扫描局限性,比如病人过胖,过瘦或者年龄大也是漏诊的固有原因。 4 国内超声远程的案例 近五年国内超声远程网络得到迅速的发展,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医疗改革的取向。2012年3月,国务院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让信息技术成为提升医疗机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国内一些已经在远程医疗设备有一定技术积累的厂家也针对远程超声开展了研发和市场推广工作。 开展超声远程的医院和机构也在逐年增加。典型的有以北京安贞医院牵头成立的胎儿超声心动图远程会诊中心[4],凭借在胎儿心脏的权威性,会诊中心帮助基层医院在胎儿先天性心血管结构畸形和心脏异常等方面展开会诊工作。大连市中心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等也都有各自的超声远程网络系统[12?13]。值得提出的是由上海长宁区卫生部门主导发起的“上海市长宁区超声远程诊断网络项目”[14]。该项目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为依托成立了超声远程诊断中心,并与长宁区的10家社区卫生中心实现网络联接,使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准的远程诊断服务,同时也节约了就诊时间和费用,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利用,是超声远程的典型应用。 此外,2013年在国家发改委的指导下,甘肃省卫生厅、甘肃省人民医院和通用电气医疗集团共同建立了基础医疗范畴内的超声远程省内医疗试点项目[15],采用“1+3+3”的拓扑模式,即“1”是指一家三级医院,也就是甘肃省人民医院,第一个“3”是指3家县级医院,包括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临洮县人民医院和岷县人民医院,另一个“3”是指3家乡镇卫生所,包括香泉镇中心卫生院、新添镇中心卫生院和闾井镇中心卫生院。据媒体报道,从2013年3月10日远程系统全面启动截止2013年5月15日,3家县级医院共完成37例会诊病例,3家乡镇卫生所共完成68例会诊病例,超声远程会诊不仅帮助当地病人及时的诊断疾病,为基层医生提供了诊断思路,也为上级医院减轻了负担。这种基层医疗机构负责治愈简单的病症,上级医院就专攻疑难、危重病症的模式正是中国整个医疗架构的理想资源分配形式。 5 结 语 本文介绍了超声远程的应用特点、常见设备分类、应用效果和国内的远程案例。技术上,伴随着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远程设备必定会在技术上取得进一步的突破,更快,更高质量的传输图像,也可能会加入可穿戴智能辅助设备;服务模式上,随着国家全方位立体化远程医疗体系的建设,超声远程会进入社区,为居民提供远程咨询医疗服务;市场推广上,国家的政策以及地方政府都在积极的推动远程医疗的覆盖面,探索这种模式下的收费标准,用以提高医疗单位主动服务的积极性,保证超声远程的经济效益和长足发展。可见,超声远程在未来的几年一定会有较快的发展,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超声远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志中,李凌,蔡立羽,等.国内远程医疗的现状及展望[J].计算机工程,1999,25(5):3?5. [2] 李军怀,周明全,耿国华.远程医疗的国内外现状及展望[J].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2,25(5):193?196. [3] 杨勇,彭承琳.国外远程医疗发展近况[J].医疗卫生设备,2005,26(1):19?21. [4] 何怡华.胎儿超声心动图[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5] 车轩.关怀就在身边:当基层医疗牵手超声远程医疗系统[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11):173?174. [6] 郭勇,何怡华.胎儿心脏超声远程会诊的经验及展望[EB/OL]. [7] DELGORGE Cecile, COURREGES Fabien, BASSIT Lama Al. A tele?operated mobile ultrasound scanner using a light?weight robot [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Biomedicine, 2005, 9(1): 51?58. [8] EICHBAUM Quentin. Telemedicine and ultrasound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J]. Donald School Journal of Ultrasound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09, 3(4): 11?15. [9] DOWIE R, MISTRY H, YOUNG T. Cost implications of introducing a telecardiology service to support fetal ultrasound screening [J]. Telemed Telecare, 2008, 14(8): 421?426. [10] ANDERSON G, NELSON?BECKER C, HANNIGAN E. A patient?centered health care delivery system by a university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department [J]. Obstet Gynecol, 2005, 105(1): 205?210. [11] SU M, MA H, KO C, et al. Application of tele?ultrasound in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J]. Telemed JE Health, 2008, 14(8): 816?824. [12] 佚名.市中心医院省内首先实施超声远程会诊[EB/OL]. [13] 佚名.超声科远程会诊中心落成[EB/OL]. [2013?07?09]. [14] 佚名.GE医疗助力上海长宁区超声远程诊断网络建设[EB/OL]. GDM00253B0H. [15] 佚名.GE远程医疗的甘肃样本[EB/OL]. [2013?10?15]. 看了“关于超声医学的论文范文”的人还看: 1. 超声医学论文范文 2. 超声医学论文范文精选 3. 浅谈超声医学研究论文范文 4. 关于超声医学论文精选 5. 超声科个人工作自我总结范文
中医学历来重视情志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早在《内经》时期即对情志病证名、病因病机及治疗有初步的认识,秉承《内经》之旨,历代医家丰富和发展了情志学说,为现今情志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生存环境的变化、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应激因素加剧,许多由社会、心理等因素导致的情志疾病的发病率日渐增高,成为威胁人们身心健康的隐患。中医情志学说因其强调人体生理、心理与社会、环境一体的整体观,很好的恰合了现代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而在情志病的防治中以其擅长身心并治颇显优势,故近年倍受世人瞩目而为中医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以下从理论、实验研究方面对情志病的中医药研究现状予以分析与思考。1理论研究情志与情志病证的内涵情志一词源自《内经》对情和五志的论述,是后世医家对七情五志的合并简称。现代学者对情志的含义有不同学术见解:《中医基础理论》称情志是机体的精神状态,是人体对客观外界事物和现象所做出的7种不同的情志反映。金光亮认为情志是一种内心的体验,是在外界刺激因素作用下,通过心神的感应,五脏精气发生变动而产生的具有某种倾向性的态度表现。武刚认为情志是机体的精神状态,机体在心神的主导和调节下,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条件,在外界环境的刺激和影响下,通过内外综合作用而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能否满足自己欲望而产生的体验。乔明琦等研究指出:情志是中医学对现代意义上的情绪的特有称谓,词义本身包含情志体验与情志表情,经当代医家应用发展,情志概念已蕴含现代意义上情绪的主要内涵;机体的精神状态,不属于心神,不可混淆于神志,它是涉及心理、生理两大系统的复杂反应;体验、表情及伴随的生理、行为变化是情志的主要内涵。李慧吉、宋炜熙等认为,情志指七情和五志,也涉及五神内容,它包括了现代心理学的情绪、情感、激情意志等心理过程,也与个性心理特征有关,是现代心理学中各种心理因素的概括。在中医学的认识中,很多病证都和七情有关,因此,情志致病广泛,黎凯指出,中医内科近50种病证中,心悸、不寐、厥证、郁证、癫狂、痫证、头痛、眩晕、中风等许多种病证可直接由情志异常所致,咳嗽、喘证、胸痹、胃痛、呕吐、呃逆、泄泻、便秘、臌胀等不少病证也多与情志异常有关。李慧吉等认为,情志病是指在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过程中,情志因素起主要作用的一类疾病,包括精神疾病、心身疾病、心理疾病、神经疾病及一切功能性疾病。徐志伟认为,情志病证是由七情内伤所引起的并以情志活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病证,包括情志内伤所致的:以神志症状为主的一类疾病,如:郁证、脏躁、不寐、癫狂等;以形体症状为主的一类疾病,类似于现代医学所说的心身疾病,广涉内、外、妇、儿各科多种疾患,如:哮喘、噎隔、泄泻、阳痿、痛经等,即中医情志病包括了现代医学所说的心身疾病、神经官能症以及精神疾病等。情志病因病机及致病特点情志病因病机对于情志病因,公认的理论是:突然、强烈或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金光亮则认为,既然情志是五脏功能活动的表现,它的产生依赖于脏腑精气活动、外界刺激因素等,那么,情志病的病因就不应是情志本身,而只能是外界不良的刺激因素。唐咸玉[8]指出,外界刺激和个体体质的差异是影响情志发病的两个重要方面,气机升降失调,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平衡的破坏,以致正气虚弱,邪气入侵是情志致病的病理机制。金曦[9]等认为,气机失调是情志病发病的关键机理,因导致气机失调的原因众多,故其病机变化错综复杂,但基本病机规律有气机失和实多虚少、脏腑失常经络不利、气病在先累及津血三大特点。孙理军[10]指出,人体内存在着承担情志活动的整体调控系统为中西医学所共识,中医学的情志调控系统以五脏为中心,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故情志致病的中介机制为内脏气血,尤其是五脏气机的失调;现代医学的情志调控系统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物质基础为神经递质、激素及免疫活性物质,情志致病通过刺激与内脏密切相关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进而使机体免疫能力降低,因此,中医学的情志致病理论有其重要的免疫学基础。情志致病特点情志致病直接伤及脏腑,使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已为学者所共识,而对情志致病特点及伤脏偏颇各有见地,认为情志致病易伤肝脏者为多。鲁明源[11]认为,情志致病可急可缓,多为两种或两种以上情志复合损伤人体,各种情志病证的发病具有共同的中介病机;情志病变可呈现气机紊乱、化火伤阴、形质亏损、痰凝血竭等不同的病理阶段,发病之初,即气乱失志,神明失守,使五脏功能紊乱,病变进一步发展,则致痰火、瘀血、气血津液精髓亏损等继发病证。徐志伟通过大样本人群调查研究发现,脾胃、肝胆、心脑在情志致病中作用最为密切。程康林[12]等认为,七情过激既可影响气机又可损伤五脏,气动则血行,气滞则血瘀,阻于心之脉络,则可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乔明琦等[13]经对情志致病医案统计分析和情志致病方式流行病学调研认为,五志伤五脏模式不符合临床实际,多种情志交织共同致病和致病伤肝的概率更大,社会事件是形成情志刺激的始发因素。因此,提出多情交织共同致病首先伤肝假说,并进行了逻辑论证。李峰等[14]认为人体调节应激反应的核心是肝脏,强调在调节情志因素(心理应激)引起的各种变化时,肝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郭蕾[15]认为情志活动与肝关系密切,肝主疏泄与妇科疾病尤为相关,治疗时应首重调肝。汤朝晖等[16]认为,无论从心理还是生理角度,中医思所伤在七情致病过程中都处于一个中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在研究和治疗情志致病时对思所伤应充分重视。白正勇等[17]探讨脾脏藏情相关性指出,脾主气机之枢,中土之脾在情志活动中起着调衡作用。张宗芳[18]则指出肾虚是产生更年期精神、情志异常的根本原因。情志辨证徐志伟认为情志辨证包括四要素:病因要素—为喜、怒、忧、思、恐、悲、惊七情之动;病位要素—七情内应五脏,情志辨证的主体思想是以五脏为中心、以机体情志变化为表象、将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内脏关系相联系的辨证思维过程;病性特点—七情致病多因精神情志内伤而主要导致机体气机升降失常,脏腑功能紊乱,气血阴阳平衡失调的病机变化,情志辨证病性特点应结合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探讨。因此情志辨证的主体内容与精神情志活动密切相关,辨证要点可以精神性症状为主,不能以某一独立情感变化责之于某单一脏腑。传变规律—情志为患虽伤及五脏六腑,但首病在肝,传病在心,渐及它脏。2实验研究近年来,基于中医藏象理论和七情学说,结合现代心理学理论,中医学界开展了情志致病机理及中医药防治的实验研究工作:乔明琦等[13]通过多年从事肝藏象与情志致病机理探索,完善了肝气逆、肝气郁两证概念,建立了辨证标准和大鼠模型,首创经前期综合征(PMS)肝气逆、肝气郁两证猕猴模型,并以此为先导,开发国内首类治疗PMS新药经前平颗粒和经前舒颗粒均已获得国家新药证书、生产上市;严灿等[19-20]从肝入手,采用约束制动模型,对心理应激NEI网络发病机制以及调肝方的干预作用进行多方位的探讨提示:调肝治法方药对中枢多种神经信息因子表现出多层次、多靶点、多环节的调节作用;马渊等[21]从肾阴虚入手,观察六味地黄汤对悬吊应激小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的变化的影响作用发现,口服六味地黄汤可显著提高小鼠下丘脑GnRH和垂体LH的水平,并降低血清雌二醇的浓度;韩娟[22]从心入手,以旋转、限制、拥挤的方法模拟情志刺激造成大鼠气机紊乱证,予舒心1号可使应激大鼠下丘脑内NE、5-HT、Ach的含量提高;梁尚华等[23]采用电刺激模型研究提示,具有健脾益气、化痰、温阳作用的中药复方可不同程度调整慢性应激大鼠HPA轴的异常。李杰等[24]以大鼠束缚水浸,模拟七情不遂的病因,论证了不良刺激导致气机紊乱与HPA调节紊乱相关。鉴于温胆汤在精神、身心类疾病的治疗中应用颇广,贺又舜等[25]研究提示,宁神温胆汤(温胆汤加味)可能通过改变脑组织单胺类、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而起到治疗精神神经类疾病作用。王米渠等[26]通过对恐惧的整体行为、生理病理、免疫、生化、分子生物等多方面研究积累,已将恐伤肾应激研究推向情绪心理学、心身医学、基因心理学和中医心理学的研究前沿。3存在的问题及思考综上述可见,近年中医学界开展了一些情志病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绩:理论研究中,新的假说对原有基本理论提出了质疑和挑战;实验研究中,单一情志刺激伤脏主要集中在怒伤肝、恐伤肾,研究工作分别已深入到肝主疏泄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作用,恐的情绪遗传等层面;多情交织共病首先伤肝的经前期综合征(PMS)肝气逆、肝气郁两证猕猴模型的成功建立及其新药的上市,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从整体研究现状分析,还存在值得思考的问题。就理论研究而言,对情志的概念、情志病证的内涵认识至今尚不统一,而这一点是研究情志病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否则,情志病辨证及其规范化、量化等系统研究工作就无法科学、有序地进行。从实验研究来看,有3点不足:一是目前情志致病研究所采用的急、慢性应激模型多为单一应激源刺激模型,与人类复合多因素应激反应致病的现实存在一定的差距;二是一些以药探理的研究,由于模型选择不一致,即使属于同类作用方药的研究,也难以比较,不利于对其进行科学评价及优胜劣汰;三是情志致病与多因素刺激的时间、性质、强度及个体差异有密切相关性,但目前对于情志致病条件的量化研究鲜见。此外,以中医学固有单一情志伤及特定脏腑的理论研究情志致病机理究竟是否有其科学性?单一情志刺激是否同时伤及他脏?目前尚未见实验证论;在单一或复合性应激源刺激时藏象的生理病理尚不清楚的情况下,研究中医药深层次的机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盲目性,系统性及整体性调节机制也难以阐明;中医药相关研究多集中在肝,涉及其它脏腑的研究明显不足等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基于上述问题,认为以下工作有待探讨:在理论研究方面,当务之急是中医学界需依据、借鉴古今相关研究文献,并经专家研讨明确界定情志的概念、情志病证的内涵;对现存质疑的原有理论,经科学论证后予以扬弃,提出创新的科学假说,并在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加以检验、升华、确立。在实验研究方面,动物模型问题,可对现有公认的单一应激源模型、慢性复合性应激模型进行比较研究,筛选出模拟人类情志致病(单情、多情交织)最为理想的模型,也可病证结合制备模型,并建立量化评价标准,通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整体研究,分别探讨各模型伤脏的生理病理特征及规律,发现新问题,探求新规律,以实现情志致病理论科学研究的突破与创新;对于情志致病机理及中医药干预研究,应在模型研究基础上,融合中医学、现代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方法,从行为特征、藏象结构、机能及代谢等方面,在整体、组织、细胞及分子多层次、多环节进行综合探讨;有效方药的研究应首重药效,经筛选研究后,再进行机理探讨、新药开发研究。总之,要使情志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真正步入科学化轨道,最终形成集诊断、治疗、预防于一体的情志医学体系,还有大量、艰巨的工作期待综合多学科知识和技术、有组织、有计划逐一完成。
按照英文字母顺序排序
机体包含机质
郭蕾同学二三事 她不是太阳,只是众多星辰中的一颗,可她依然发光发热,为天空增添一份美丽;她不是大海,只是山间中的一条小溪,可她依然欢快地流淌,为幽美的山谷增添一份生气。她就是她——郭蕾。 郭蕾是个大大咧咧的女孩,因为一点小事就会对你大吵大闹。有时我们都说,她都对不起她这个文静的名字。但是,她可是个热心肠。 那是去年初冬,同学们都穿上了棉衣,只有王凤还没穿上,整天冻得脸色发青,哆哆嗦嗦。郭蕾以看了就来气:“该死的!怎么 *** 棉衣呢?”“还没做好呢,我妈...病了...”王凤低着头小声的说。“得了得了,怎么不早说,我还有一套闲着呢,你等著。”还么等王凤反应过来,她就跑回家去了,不一会儿,就把自己的新棉衣拿来了。她把棉衣往王凤的怀里一塞,命令似的说:“快穿上,别显得你抗冻!”王凤说什么也 *** 。她火了,高嗓门又上来了“你怎么这么烦人呀?快穿上得了,快点,磨蹭什么?”她急了,不管人家同意不同意,拉过来就给她往身上穿,边穿还边说:“该死的!衣服还让别人帮你穿!”王凤穿上棉衣后,她亮开嗓门笑了起来:“你们看,还挺合适。” 郭蕾总是因为一点点小事就不依不饶,上次王旭把她的 文具盒不小心碰掉了地上,她立刻火大,对着王旭又叫又骂,弄得王旭很是无语,因此大家还给了她一个特殊的称号“小辣椒”。不过,这个称号可是她大大咧咧的代表。 别看“小辣椒”平时笑笑闹闹,但干起活来那也不含糊。上次我们班大扫除,几个女生派去扫厕所,其中就有她。其他人还没到厕所就开始抱怨了,到了以后更是捂著鼻子杵在那,还不忘用埋怨的眼神看看其他人。“小辣椒”哪管这些,看着她们一个个杵在那,立刻火大,撂下一句:“整天娇生惯养,抱怨什么?不能干班主任去。”说完提着工具就进了厕所,其他人一看,也不埋怨了,拿着工具也跟着进了厕所。 她的一身“辣”气,风风火火的精神一直都没变,但是她的那颗心已经更加善良,她像明星一样更加耀眼,她用她的善良、大气,让我永远记住了她,那个风风火火、大大咧咧的“小辣椒”——郭蕾。
我所要写的人,那可是出了名的小捣蛋,很活泼,很顽皮,在我家周围没有谁不知道他的大名,这个小捣蛋就是我的小表弟----旺旺。 “啊,你干什么那,你快给我放下”,"你快来追我呀,嘿嘿。”不好,旺旺又开始他那个捣蛋计划了,我和同学坐在院子里写作业,他一把拽住我的作业本,撒腿就跑,一边奔跑还一边回头看我追过来了没有,是不是还冲我做鬼脸,我追着他跑知道他累了,他才看情况不对,开始向我“求饶”了。"姐姐,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我把我的糖给你吃,等我长大了,我给你买新衣服。”我当然不会相信他的花言巧语,仍追着他跑,这是,他有事出他的必杀技。“妈妈,妈妈,姐姐,她又欺负我了,你快来呀,就我呀”,他一边包含着,眼眶里还挤出一丝“虚伪”的眼泪,笑脸喊得通红。妈妈这一出场,我也不敢拿他怎样了。 我这个小表弟是可怜之人必有可爱之处。 早晨,妈妈和小表弟来到楼下小区看那些大爷大妈打拳。“嘿哈,嘿哈”,身后传来一阵阵口号声,我转身一看,原来是旺旺,直接借鉴他跟在人群后面,模仿他们打拳,一个左勾拳,一个有勾拳,他的表情很认真,但也透出一丝滑稽,使我忍不住笑了出来,没想到一个顽皮的他,竟然这么可爱。 这既是我的小表弟,很顽皮,也很可爱。 发表时间:2012-8-28
妈妈的二三事 我的妈妈是一位商人,她不仅在这一行有经验,而且在家庭中,她都办得井然有序,从不马虎,可以称得上“家庭主妇”。妈妈做时总是让我们全家上下老老少少放一百个心、一千个心、一万个心。那么,我就给你们讲一讲我的妈妈吧! 我记得在我九岁时,我发烧了,妈妈就陪我打点滴,给我讲故事,给我削水果吃,把我照顾的很好,几天时间就好了。 这不,这几天,哥哥生病了,妈妈每天晚上都带着一天的疲劳,不辞辛苦地照顾哥哥。给哥哥熬梨水,抓药,给他换点滴。每天都有一身的疲劳。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知如何是好。 还有一次,我的邻居家炒菜时,突然,煤气没有了,就到我家来了,看有没有多余的煤气,正巧,妈妈刚弄回来,满满的,便对邻居说:“姐,我刚搬回来,一块在我家吃吧!反正人多也热闹!”邻居始终没答应,但是,经过妈妈千般万苦的央求下,终于答应了。
写的很真实,情感很细腻,文笔流畅,读起来仿佛置身事内,非常好的一篇文章,希望再接再厉
这个小同学叫拉巴,他以前是个听话的孩子,后因父母都死了,他每天都和家中的哈巴狗在一起玩耍,后应交了几个同学 ,有时还在酒吧里玩耍。 有一天,他与其他的几个同学 一起在酒吧里喝酒,拉巴因不胜酒量,因那是700酒精的酒呀,他当场晕了过去。 过了好久,他被那几个同学 叫醒了,他因喝醉而醉酒,傍晚的时候,他醉醺醺地回到了家里,就这样,他每天都在酒吧里与他们喝酒,晚上又不欢而散。正谓;‘近朱者赤,近末者黑’。我们不能向他学习。
唉,又是数学早自修.我的命也好像短了几年.教室里,一片吵闹声,都是因为数学早自修.有的同学假装去外面上厕所,省得朗读. 就在这时,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哦,原来是袁老师驾到了.难怪教室会顿时变得那么安静. 有一次,因下午的两节语文课茅老师有事要出去,所以,只好让袁老师来代课.谁让她是我们的副班主任呢?只好听天由命. 哎,好无聊啊!下午三节课袁老师全部包了,肯定有许多作业等着我们来做.其中有《基本训练》,预习晚上的作业,这我们都猜对了.这一阵阵声音传遍了整个教室.咦!怎么回事?一下子,教室里又安静下来了,像老鼠见到了猫似的.教室里刚才的喧哗声和吵闹声全都没了.哦,袁老师早早地等着我们静下来了,再上课.我们看着袁老师手里捧著《开放》,《课堂》,试卷.眼看袁老师手里捧著这么多的作业,我们完蛋了.下午,袁老师还来真的啦,这么多的任务交给我们. 过了一会儿,袁老师报上某某某同学的名字,让他上去订正作业.某某啊,我的心像什么似的,怦怦直跳.后来,可能是没有订正的人太多了.袁老师看有这么多没有订正,气愤地说:“今天谁没订正好这三样作业,谁就不准回家,试卷是在自己手上,或没订正好的人不许走.是赵玛丽发下来的才可以回家,今天试卷是你们的通行证.”啊,惨了!袁老师今天不会吃错药了,发了这么大的火.教室里角角落落都充满了火烧的感觉,谁都不敢发出一点儿声音.否则,就扣星宝宝了,这一点,我们都被吓坏了.这种事情谁都不想发生 在自己身上. 袁老师也有软弱的时候.有一次,袁老师在生活上遇到困难,伤心很多天.我们班的几个女同学联合起来到袁老师的寝室去安慰她,要花很多时间. 上数学课的时候,袁老师在上面讲,下面几个男同学在讲空话.袁老师一次又一次地警告他们,他们听了还要讲话.如果,有几个同学不知道这道题怎么做,袁老师会耐心地教他们,一直教到他们会做.上课时,她在上面讲,要问全班同学很多次:“懂不懂?”一直到全班同学弄懂为止,再接下去讲. 啊!这就是我们的数学老师,他把精力都放在她的数学上,使我们敬佩她.
刘老师二三事_600字 六年级到了,学习也就有点累起来了,事情也就多起来了。可是,这些我们都不怕,因为我们有一个非常非常非常幽默的思想品德老师——刘老师。虽然刘老师的课每个星期都只有一节,但是每节思想品德课,我们都是在嘻嘻哈哈中渡过的。一学期过的好快。期末到了,思想品德可要没了,回想起以前刘老师和我们在一起的每一节课,嘴角就会露出笑容。 回想片段一:第一节思想品德课,因为听六(3)班说,新的思想品德老师——刘老师很好,很幽默,所以呢。我们为有个幽默的老师,而很激动,也很盼望这节课的到来。上课零声响了,我们班的所所有同学都端端正正地坐在教室里,等待着刘老师的到来(为了给刘老师留下好印象)。随着脚步声,刘老师来到了教室。刘老师对我们说:“我姓刘,你们的新思想品德老师。好了,你们都认识我,该我认识你们了!你们一个个来自我介绍吧!”某某(是谁不怎么清楚了)同学站起来,(太紧张了)说:“我叫某某(用最快的速度)。”刘老师用她多年来练成的外星语学着某某同学的话,说:“叽里呱啦,我以后看见你,就叫:‘喂叽里呱啦。’。”“哈哈哈哈… …”这节课在笑声中结束了。 回想片段二:刘老师上课有一个特点——不喜欢上书上的内容,要上的话,也会把拉的好远,五匹马都拉不回来。(这也是更我们喜欢上刘老师的课)有时候,没有内容可以上了,刘老师就会讲侦探故事,让我们来破案。刘老师读故事时,会加上自己的一级好笑语,使故事好笑、好玩起来。 老师幽默起来,那么上课也会成为一种享受,也会是一种乐趣。上课其实并不是一件无聊、无趣的事。如果所有的老师都像刘老师一样,那么学生会不喜欢上课吗?我们喜欢刘老师的课,应为刘老师的课上我们精神焕发。让我们不由自主的积极起来。
我的奶奶像一般的老人一样,脸上布满皱纹,可常常带着笑容,不过,有时也常常由“晴”转“阴。”我的奶奶可是个名副其实的小气鬼,你瞧!那一盘虾已经在冰箱里放了好久了,早已发臭了。妈妈刚要扔,奶奶可发火了,大声说:“这一盘虾好好的,哪里臭了、、、、、”唠叨的没完没了。 说完,便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这盘夏全下肚了。第二天早上,听爷爷数昨天夜里奶奶一直肚子疼,一夜没睡。你肯定已经知道奶奶为什么肚子疼了吧!爸爸见了,马上带奶奶去打针、吃药,花好多钱,节省可就变成了浪费啦!可过了几天,奶奶的老毛病又犯了,又开始吃剩饭剩菜了,她真是“无可救药”啊!我的奶奶还是一个大方的小气鬼。你看!她来到庙里,买香吃饭用就是几百圆钱,可她一点儿也感到可。爸爸常常对奶奶说:“妈,你把者些钱将这他们,你知道他们在干嘛吗?他们都在喝酒、吃肉、、、、、、”可奶奶总是说:“我想让贝贝读书聪明,有好成绩嘛!” 唉!真是拿她没一点办法。你说,她是不是大方的小气鬼呀?
提纲怎么写: 标题式提纲 这种标题类似一个版块的概括。相当于写出了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这是一个标题式的作文提纲,用简洁的文字标出了各段的写作要点。它的特点是文字简洁、速度较快,适合于对写作内容较熟悉或时间较紧的情况。但对初学写作的人来说,很难起到指导作文的作用。 作文提纲要点式提纲 这种提纲比较详细,它即要表明作文的中心,又要写出作文的大致内容;同时,还要交代出文章的详略。 作文提纲编写要求 1.把握中心思想 好的作文提纲是写好作文的基础,编写作文提纲要按照写作文的三个顺序:审清题目、确立中心,选择材料来进行。 作文题目一般给我们规定了写作范围(记人、记事、写景、状物等)、写作问题(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所以,审清题目,才能明确写什么、怎么写,才能避免文不对题、偏离中心的毛病。 中心思想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在编写作文提纲式时,只有确立了中心,才能围绕选材,确定重点,安排详略,等等。选材时要注意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选择真实可信、新鲜有趣的材料,以使文章中心思想鲜明、深刻地表现出来。 2.要简洁明了 作文提纲只是作文的一个思路,一个框架。因此作文提纲既要完整,又不能过于繁琐;既要简洁,又要达到写作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