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中国老年医学杂志审稿

中国老年医学杂志审稿

发布时间:

中国老年医学杂志审稿

投稿邮箱是什么

如何寄信投稿。地址及电话?

1997年破格晋升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001年再次破格晋升教授、主任医师。2003年评聘为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被评为吉林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吉林省首批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卫生厅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长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获长春市首届“长春青年科技创新优秀奖”。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同行评议专家,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全国委员,中华骨科学会创伤骨科学组全国委员,中华骨科学会吉林省分会常委,中华创伤学会吉林省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骨科学会长春市分会委员兼秘书。《中华骨科杂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审稿人,《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委,《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编委,《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常务编委,《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常务编委等7种杂志编委。吉林省及长春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吉林省伤残鉴定委员会专家。国家医疗器械审评专家,长春市科技评估中心专家。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骨折愈合与应力遮挡效应、骨科生物力学、骨科生物降解材料及骨和软骨组织工程等方面的系列研究,部分工作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尤其是骨科生物降解材料及骨和软骨组织工程等方面的系列研究工作。得到了“九五”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吉林省计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及吉林省科技厅等20多项课题资助,近10年共获科研经费300余万元。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杂志上共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上80余篇,6篇被SCI收录,14篇被EI收录;论著1部。先后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临床专长与科研方向是关节重建外科、人工关节、骨科生物力学、生物材料及组织工程。侧重于关节重建外科、人工关节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擅长常规和复杂人工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及翻修术;生物型和骨水泥型人工关节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脱位、髋关节畸形、髋臼骨折、髋部及骨盆肿瘤、复杂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髋强直、强直性脊柱炎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对老年和中青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以及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有专长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人工髋关节的临床应用和技术操作进行了规范性研究;开展了人工髋关节松动原因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国人全髋关节置换病人的数据管理及登记系统的研制与临床应用;采用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股骨近段髓腔结构及个体化股骨假体设计与开发,受到国内专家的好评,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累计完成上千例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8-10年随访优良率均在98%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骨科生物降解材料和生物活性可降解吸收材料的研制及治疗骨折与骨缺损;四肢骨关节复杂骨折、开放性骨与关节损伤的治疗和畸形矫正等方面均有较深刻认识并积累了丰富经验,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能看。《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创刊于1982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老年医学专业领域期刊,面向中国国内外发行。在知网就能看到,2019年3月13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出版文献3384篇,总被下载249815次、总被引27577次。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审稿

金锋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3年毕业于东京大学理学部人类学系,获得博士学位。1993年回国后先后供职于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1994年作为日本学术振兴会博士后研究员在京都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亚洲人群血缘关系。1997年以来兼职于天津、内蒙古、西北等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古代文明中心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学院客座教授,日本JBC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Head Scientist for New Sun Bio Science,Executable Inspector of Quality Assurance International (QAI USA)。金锋博士研究涉及人类学、遗传学、分子医学以及共生微生物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等多个领域。目前有3个主要在研方向:1 成年人退行性病变的心理和生理基础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人口平均年龄不断攀升,老年痴呆作为一种成年人退行性病变对迅速进入老年社会的中国影响严重凸显。心理压力、生活环境、饮食结构都有可能成为老年痴呆症的加速剂。老年痴呆需要一对一的护理,因此它是对国家经济发展负面影响最大的疾病之一。从分子水平和心理认知水平对老年痴呆症的早期表现的评估,可能为提前预知老年痴呆的发生提供重要依据,同时早期发现可以积极实施生物学干预,延缓发病时间或者发病进程。2 人类及动物共生微生物的平衡对其行为的生物学影响人类的身体可以负载着超过自身细胞数目100倍的共生菌(symbiosis bacteria),这些微生物大多生存在肠道中,并很大程度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质量。肠道是控制人类及某些哺乳动物情感的五羟色胺和多巴胺以及多种激素合成的重要场所,这些生化物质以各种传递方式通过血液或者肠道神经网络传递到人体不同位置,主动或被动产生一些可以感知的反应,因此肠道微生物群数量和比例与人类及动物行为有着十分密切的相关。很多有益微生物在肠道内占有较高比例时能够有效阻止硫化氢、氨以及吲哚类等神经毒物质在肠道内生成,降低人类及动物的应激和亢奋水平。硫化氢、氨以及吲哚类的降低对于减少糖尿病、肥胖症以及老年痴呆的发生又有着特殊的作用。研究微生物对基因表达调控和共生菌对人类及动物行为的影响;探讨抑郁症、自闭症以及多动症等心理疾患生物学纠正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3 气味偏好的心理学与生物学关联研究表明,气味是动物群居乃至求偶的一个重要选择因素。人类是否有类似昆虫那样明显的外激素(pheromon)释放是人们长期关注的一个热点。即便是人类群体中在这方面也是有巨大族群差异(racial difference)。亚洲人群一个重要的群体特征就是位于16号染色体上的一个点突变造成了体味基因的缺失,致使大部分亚洲人不具有明显的体味。由此在世界上的族群通婚中亚洲人与欧美和黑人的通婚明显地少于其他族群之间的通婚。这种气味选择的生物学意义与人群的进化和分化之间的意义,心理学层面的影响以及生物学上的特殊选择,气味的偏好和人类及动物行为的关联是本课题关注的重要问题。人类外激素与体味的关联,外激素与青少年发育和心理状态的关联也是本课题关注的重要问题。5年来发表的文章:1. HSPG2 gene C/A polymorphism do not confer susceptibility to Alzheimer’s disease inChinese. Wang B,Jin F,Yang Z,Zheng C,Lu Z. Wang L. Dement. Geriatr Cogn Disord2007;23⑸:312-315.⒉ 近视与遗传,翁蕾鸣、王昕、王沥、金锋*, 遗传 2006;28⑷:486-92.⒊ The insertion polymorphism in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gene associated with theAPOE epsilon 4 allele increases the risk of late-onset Alzheimer disease. Wang B,Jin F,Yang Z,Lu Z,Kan R,Zheng C,Wang L. J Mol Neurosci. 2006;30⑶:267-71.⒋ Association analysis of NAD (P) H:quinone oxidoreductase gene 609 C/T polymorphismwith Alzheimer’s disease. Binbin Wang,Feng Jin,Yanchen Xie,Ying Tang,Rui Kan,Chenguang Zheng,Ze Yang,Li Wang. Neuroscience Letters 2006;409:79–181.⒌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of the populations within and around Japan using 105 shorttandem repeat polymorphic loci. Li SL,Yamamoto T,Yoshimoto T,Uchihi R,Mizutani M,Kurimoto Y,Tokunaga K,Jin F,Katsumata Y,Saitou N. Human Genetics 2006; 118⑹:695-707.⒍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functional variants of the melanocortin 1 receptor gene originatedfrom Asians. Nakayama K,Soemantri A,Jin F,Dashnyam B,Ohtsuka R,Duanchang P,IsaM,Harihara S,Ishida T. Human Genetics 2006;119⑶:322-30.⒎ Distribution of the F374 allele of the SLC45A2 (MATP) gene and founder-haplotypeanalysis. Yuasa I,Umetsu K,Harihara S,Kido A,Miyoshi A,Saitou N,Dashnyam B,Jin F,Lucotte G,Chattopadhyay PK,Henke L,Henke J. Ann Human Genetics 2006;70(Pt 6):802-11.⒏ The Gly482Ser variant of the PPARGC1 gene is associated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northern Chinese,especially L,Yang Z,Jin F,Zhu XQ,Qu YC,Shi XH,Wang Med. 2006;23⑽:1085-92.⒐ Obesity risk associated with the K121Q polymorphism of the glycoprotein PC-1 gene. Wan C,Zhang T,Wang B,Han,Y,Zhang C,Zhang Y,Gong H,Jin F*,Wang L. Diabetes Obes ;8⑹:703-8.⒑ 广西巴马地区长寿老人ApoE基因多态性分析.郑陈光、杨泽、胡才友、吕泽平、梁积英、庞国防、陈进超、韦俊兴、韦勇、王辰、屈彦纯、孙亮、杨斯雷、史晓红、唐雷、郑卫东、梁永锡、夏宁、潘尚领、王沥、金锋、吴森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5;22⑴:5-8.⒒ 核辅激活因子PGC-1表达的分子调控机制 孙亮、朱小泉、王沥、金锋、杨泽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5; 21⑷:431~439.⒓ 广西巴马地区长寿老人ApoE基因多态性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胡才友、杨泽、郑陈光、吕泽平、梁积英、庞国防、陈进超、韦俊兴、韦勇、王辰、屈彦纯、孙亮、杨斯雷、史晓红、唐雷、 郑卫东、王沥、金锋、韩布新、吴森、梁永锡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5;19⑹: 383-386.⒔ 核辅激活因子PGC-1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孙亮、金锋、王沥、杨泽 遗传 2005; 27⑵:302-308.⒕ RUS skeletal maturity of children in Beijing. Ashizawa K,Kumakura C,Zhou X,Jin F andCao Hum Biol. 2005;32⑶:316-25.⒖ Genetic association of BACE 1 gene polymorphism C786G with late-onset Alzheimer`s diseasein Chinese. Kan R.,Wang B.,Zhang C.,Jin F.,Zheng W.,Lu Z.,Zheng C.,Yang Z. andWang L. Journal of Molecular Neuroscience 2005;25⑵:127-132.⒗ Founder SVA retrotransposal insertion in Fukuyama-type congenital muscular dystrophyand its origin in Japanese and Northeast Asian populations. Watanabe M.,Kobayashi K.,Jin F.,Park K.,Yamada T.,Tokunaga K.,and Toda T. Am J Med Genet A. 2005;138⑷:344-8.⒘ Association of MTHFR gene polymorphism C677T with susceptibility to late-onset Alzheimer`sdisease. Wang B.,Jin F.,Kan R.,Ji S.,Zhang C.,Lu Z.,Zheng C.,Yang Z.,and Wang of Molecular Neuroscience 2005;27⑴:23-27.⒙ 广西红水河流域长寿老人相关基因研究 杨泽、郑陈光、吕泽平、陈进超、韦俊兴、韦勇、王辰、屈彦纯、孙亮、杨斯雷、史晓红、唐雷、郑卫东、梁永锡、夏宁、王沥、金锋、梁积英、胡才有、吴森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 2004;2⑵:7-11⒚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3 基因多态性与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关联 杨泽、李曙、金锋、吕泽平、郑陈光、唐雷、郑卫东、史晓红、王沥、梁积英、胡才友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4;23⑺:468-471.⒛ 心血管危险因子与广西汉族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郑卫东、郑怀竞、杨泽、郑陈光、吕泽平、金锋、王沥、史晓红、唐雷、胡才有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04; 11⑵68-7121. 体能相关基因研究张涛、张传芳、金锋、王沥 遗传 2004;26⑵:. 体能与遗传 张传芳、王沥、张涛、金锋* 遗传学报2004,31⑶:. Natural selection and population history in the human angiotensinogen gene (AGT): 736complete AGT sequences in chromosom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Nakajima T,Wooding S,Sakagami T,Emi M,Tokunaga K,Tamiya G,Ishigami T,Umemura S,Munkhbat B,Jin F,G Jia,Hayasaka I,Ishida T,Saitou N,Pavelka K,Lalouel JM,Jorde LB,Inoue I. American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2004;74⑸: . Evolution of the O alleles of the human ABO blood group gene. F. Roubinet,S. Despiau,F. Calafell,F. Jin,N. Saitou,A. Blancher. Transfusion 2004;44⑸:707-15. SCI . Expression analysis of an FGFR2 Ⅲc 5` splice site mutation (1084+3A→G). Kan R,TwiggSR,Berg J,Wang L,Jin F,Wilkie AO. J Medical Genetics 2004;41⑻:e108. SCI . Association of the HTR6 polymorphism C267T with late-onset Alzheimer’s disease inChinese. R. Kan,B. Wang,C. Zhang,Z. Yang,W. Zheng,Z. Lu,C. Zheng,F. Jin* and . Neuroscience Letter 2004;372(1-2): . Neither the Tumor Necrosis Factor a-308 A/G Polymorphism nor the a2-MacroglobulinPolymorphism was Associated with Late-onset Alzheimer’s disease in Chinese. Zhang P.,Yang Z.,Wan C.,Zheng W.,Zhang C.,Zheng C.,Jin F.*,and Wang L. Acta Genetica Sinica2004;31⑴:. Characteristic β-Globin Gene Cluster Haplotypes of Evenkis and Orunchuns in North . Shimizu,A. Marubayashi,K. Tokimasa,S. Harihara,K. Omoto,T. Imanishi,L. Hao andF. Jin*. Human Biology 2004;76⑸,. Association between a T/C polymorphism in intron 2 of cholesterol 24S-hydroxylase geneand Alzheimer`s disease in Chinese. B. Wang,C. Zhang,W. Zheng,Z. Lu,Z. Yang,L. Wangand F. Jin*. Neuroscience Letter 2004; 369⑵:. 广西红水河流域长寿老人遗传特征分析 杨泽、郑陈光、吕泽平、史晓红、唐雷、王辰、屈彦纯、金锋、王沥、韦勇、胡才友、陈进超、梁永锡、韦俊兴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03;1⑵: . 偶联蛋白与肥胖及2型糖尿病发病的关系. 万春玲、张铁梅、王沥、杨泽、金锋* 遗传2003;25⑵:. 老年痴呆关联基因的研究进展张鹏、王沥、杨泽、金锋*遗传 2003; 25⑷:. 晚发性Alzheimer病的遗传病因学研究. 李曙、杨泽、金锋*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2003,26⑷:. Y-chromosomal DNA haplogroup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the dual origins of the HJ,Kwak KD,Hammer MF,Nakahori Y,Shinka T,Lee JW,Jin F,Jia X,Tyler-Smith C,Kim W. Human Genetics. 2003; 114⑴:. Association study between late-onset Alzheimer`s disease and the transferrin genepolymorphisms in Chinese. Zhang P.,Yang Z.,Zhang C.,Lu Z.,Shi X.,Zheng W.,Wan C.,Zhang D.,Zheng C.,Li S.,Jin F.*,Wang L. Neuroscience Letter. 2003;349⑶:. 张莹,王沥,贾旭明,张端阳,宣世伟,金锋* 中国人ABO血型分泌型岩藻糖转移酶基因多态性研究 遗传学报 2002;29⑾:. Extreme mtDNA Homogeneity in Continental Asian Populations. H. Oota,T. Kitano,F. Jin,I. Yuasa,L. Wang,S. Ueda,N. Saitou,and M. Stoneking.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Anthropology 2002;118:146–153.重要科普文章:[自杀与人类共生菌] 牛顿科学世界 2006年 第三期[关注人类与微生物的自然平衡] 牛顿科学世界 2006年 第五期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2009年第7卷第5期 ·护理· 空巢老人面临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何爱君 徐禹静 200040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关键词】空巢老人护理问题护理对策 空巢家庭是指无子女或子女成人后相继离开家庭,形成老人独自居住家庭[1]。预计2010年城市老年家庭中的空巢率将达到80%[2],2030年空巢老人家庭比例将达到90%,届时我国老年人家庭将空巢化[3]。“空巢老人”既要经历个人生命周期的转型(从中年期到老年期),还要经历家庭周期的转型(从核心或主干家庭到空巢家庭),将会面临转型期社会化的问题,若适应不好,极易诱发各种身心问题,不仅影响老人的生活质量,还会给家庭与社会带来各种困难。现将空巢老人的健康问题和对策总结如下。 跳舞打球等。老人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广交朋友,向朋友诉说内心的烦闷,也可以上老年大学充实自己。其次,有一技之长的老人应重返社会,发挥余热,老有所为。重新确立生活目标是克服空巢心理的最佳途径。 针对老人社区护理需求特点,加强健康教育多项研 究[6]表明老人对社区护理需求居前几位都是有关健康促进和健康知识宣教类护理项目。国内外研究[7]也表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保健对策,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提高社区老人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疾病的有效措施。而本调查所发现的老年人患病居前几位仍以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为主,因此开展健康教育是一项一举多得的护理措施。 1.空巢老人面临的问题心理健康 缺少子女的亲情和精神慰藉是引发空巢 老人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对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当子女离家而去,许多离退休后的空巢老人深居简出,很少与社会接触,整日闷在家里,无事可做,自然会产生孤独寂寞的感觉。长此以往,很容易产生悲观、抑郁的情绪,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精神障碍、老年痴呆。田君叶[4]等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21位城市社区空巢老人进行个体化的深入访谈,结果有些老人表现出被遗忘感、失落感、烦闷感、孤独感、无助感、无望感、压抑感、拖累感等负性情绪。 加强对空巢老人家庭用药的动态监管,提供安全用药 的医疗服务保障 空巢老人由于身边缺乏子女的照顾和监 督,他们比普通老人更容易遇到困难,其疾病控制和自我护理方面缺乏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因此护理服务必须向社区和家庭延伸,加强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力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空巢家庭建立家庭用药档案,使药物的使用虽然脱离医院,但不脱离医生护士[8]。社区护士定期上门指导或电话回访,及时了解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给出院空巢老人留下病区的联系电话,让患者在有需要时可随时与医护人员联系;对患有慢性病的空巢老人建立用药健康档案,定期跟踪。 生活照料问题空巢老人的饮食起居完全靠自己打 理。有的老人自理能力很差,连吃饭穿衣问题都很难解决。即使那些自理能力较强的老人面对诸如电器损坏、管道不通、马桶漏水等一些生活琐事时也束手无策,不得不向邻居或社区服务部门求助。 开展免费体检和上门服务,重视低收入人群和自费医 调查结果表明,空巢老人药品管理知 疗人群卫生服务需求 定期体检有助于疾病的早发现、早诊 断、早治疗,定期进行全面的健康体检,是自我保健的重要方式之一。空巢老人由于经济、身体不便、无子女陪伴等原因,很少去医院体检,对免费体检及上门服务的需求较高。社区卫生服务部门应重视低收入空巢老人和自费医疗空巢老人的卫生服务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些必需的卫生服务,如免费测量血压、免费体检,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及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上门 骨折、烧伤在空巢老人家庭的发生率 服务,如疾病的复查、静脉输液等,出诊上门服务可酌情收取交通成本费及相应的服务费。 用药安全问题 识水平低下,自备药的储藏、管理较差,极易导致错服、误服药品或服用过期、变质的药品。顾利慧[5]等在调查中已发现有 %的空巢老人曾发生误服或错服情况。%的调查对 象不知道误服或错服药品时的急救方法。一旦发生误服或错服药品,空巢老人则陷入不知所措,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自我急救,延误抢救时机。 人身安全问题 极高。有些老年人行动不方便,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经常会不小心跌倒或烫伤。近年来,盗窃、抢劫、强奸等犯罪行为在空巢老人家庭中也时有发生。而老人独死家中的事件也屡见报端。空巢老人在生活中时刻存在着安全隐患,需要社会各界给予警惕和关注。 完善社会养老机制随着核心家庭的逐渐增多,家庭 养老功能日渐减弱,社会养老取代家庭养老已成为必然的趋势。目前,我国共有公办养老机构近4万所,提供床位110万张,数量不足老年人口的1%[9]。这显然难以满足我国空巢老人的需要。所以政府部门应大力兴办养老院、敬老院、老人公寓、托 2.对策 空巢老人应转变观念、克服空巢心理 首先,空巢老 人应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如种花养鸟、打牌下棋、书法绘画、 老所等养老机构,同时鼓励民营养老机构的开办,以补充国有养老机构在数量上的不足,并能改善国有养老机构的垄断地 ·87· ·护理·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2009年第7卷第5期 脊柱结核植骨内固定患者的护理 刘 阳 刘玉兰 脊柱外科 作者单位:湖北省郧阳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442000 【关键词】结核脊柱结核 脊柱结核99%的病变发生在椎体,可见于任何年龄组,多发生在腰椎,其次是胸椎。病变可以导致脊柱的稳定性丧失,寒性脓肿、死骨等病理产物可以压迫脊髓致脊髓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截瘫[1]。手术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普通的手术多采用病灶清除,虽可加速治愈结核但脊柱稳定性有所破坏。我科于2006至2008年共收治脊柱结核患者16例,采用病灶清除加植骨内固定,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常规沐浴,换衣,查血常规, 血型,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血沉等,评价患者一般情况,积极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以及肝肾功能障碍;吸烟者术前戒烟2周;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冒;术前12h禁食,8h禁水;术前交叉配血,做好术前准备。 体位护理脊柱结核的患者椎体破坏,脊柱不稳, 需要绝对卧硬板床休息,以减少脊柱压力,减轻疼痛,防止脊柱变形加重及神经受损。入院后要告知患者绝对卧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患者的认识,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卧床后要鼓励患者多做深呼吸,咳嗽,预防肺部感染;督促患者行肢体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教会患者做轴形翻身,保持翻身时头颈、躯干在同一轴线上,防止脊柱扭转加重神经损伤;由于体位和习惯的改变,部分患者不适应床上解大小便,需要护理人员讲解练习床上解大小便的必要性,并教会正确方法,以适应术后卧床需要,以免术后发生尿潴留或便秘。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6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4例;年龄(22~42)岁;有过结核病史的12例,占全部病例的75%;胸椎结核5例,占 %,腰椎结核11例,占%。患者均经X线、CT和MRI检 查提示椎体破坏、椎间隙狭窄或消失,伴有不同程度的后凸畸形,有死骨形成和椎旁寒性脓肿。ESR(60~120)mm/1sth,平均 83mm/1sth;入院时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B级1例,C级3例,D级3例,E级9例。 2.治疗经过及结果 所有病例均采用结核病灶清除并植骨内固定治疗。16例患者治疗经过顺利,切口一期愈合,未出现感染、脑脊液漏、窦道形成等并发症;结核中毒症状减轻,ESR在术后1周开始下降,术后(2~4)周左右逐步恢复正常;术后(14~29)天痊愈出院。随访(3~21)月,平均12月,7例术前有神经功能损害的患者,神经功能均得到改善或完全恢复,随访时间内未见到结核复发,植骨融合良好,内固定物无松动、移位或断裂。 饮食护理结核病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尤其在并发 脓肿后,消耗增大,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如适量肉类、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鲜牛奶、鸡蛋等,同时向患者介绍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告知如不能及时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会影响疾病的治疗和术后的恢复,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心理护理由于脊柱结核病情复杂,治疗周期长, 3.护理体会术前护理 位。民营养老机构多了,势必会导致竞争,竞争的结果是各养老机构在降低收费的同时,提高服务质量。最终受益的将会是空巢老人。 加上患者缺乏疾病的相关知识,在早期多产生恐惧、悲观心理,后期因为治疗费用等原因可能会产生焦虑、沮丧等情绪。 学杂志,2003,23(7):405-407. 4567 田君叶,刘均娥,岳鹏,等.城市社区空巢老人内心感受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09,9(1):31. 顾利慧,孙庆玲.“空巢老人”家庭药品管理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8,22(9):2476-2477. 宋洁,刘金凤,崔宁.空巢老人家庭护理需求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8,23(21):17. 3.小结 在我国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今天,针对空巢老人面临的各种问题,做好空巢老人社区护理,改善“空巢老人”心身状况,对提高其生存质量、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23 杨冬叶,赵勇.我国空巢老年人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 :anthorfacetofchronotherapeuticsinhypertension[J].BloodPressMonit,2000;5(Suppl1):S31-34. 89 卢运红.论家庭用药与社区护理保健[J].医学文选,2005,24(1): 2004,3(5):60. 王庆华,杨玉霞,丁志荣.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2007,5(4):96-98. 李德明,陈天勇,李贵芸.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国老年 51-52. 林婷,黄俊山,姜小鹰.关注空巢老人身心健康,建立多层面关怀体系[J].护理研究,2006,20(9):2441-2442. 收稿日期:2009-09-14 ·88

都很有权威,是不是核心期刊我就不敢说了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是由卫生部主管,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主办的医学类期刊,创刊于2003年。

中国老年医学杂志审稿周期

以下是一些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可能适合医学论文发表:1.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3. 中华医学杂志4.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5.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6.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7. 中国医师杂志8. 中华内科杂志9.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10.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请注意,不同期刊的专业领域和发表条件略有不同。建议在投稿前详细了解期刊的征稿要求,以便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期刊进行论文发表

一、欢迎下列稿件: (1)老年医学在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及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新成果与新进展;(2)老年医学领域的国家、省、部级奖励项目和基金资助项目论文;(3)老年流行病学研究成果及数据资料;(4)有关老年医学的综述、讲座、专题笔谈、会议纪要、中医经验、临床病理讨论、学术动 态和会务消息等;(5)我国参加国际老年学术会议的重要论著;(6)有关国外老年医学研究进展的介绍。二、对来稿的要求: 本刊系老年医学杂志,临床研究对象应为≥60岁的老年人,基础研究应以老年动物为实验对 象,为突出老年人疾病特点,实验设计中应设非老年对照组。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 准确,书写工整 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综述、讲座等一般不超过5 000字,论著摘要、病例 报告、简报等不超过2 000字。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除公知公用者外,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 。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 动;作者单位名称(需具体到科室)及邮政编码脚注于论文首页左下方。作者应是:(1)参与 选题和设计,或参与 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 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上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仅 参与获得资金、收集资料或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不宜列为作者。 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 应列入志谢部分。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附外籍作者亲笔签名同意在本刊发表的函件。 集体 署名的文章,于文题下列署名单位,于文末列整理者姓名,并在论文首页脚注通信作者 姓名、单位及邮政编码,通信作者只列1位。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协作组成员的单位及姓名。4.摘要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 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作者”等主语 。考虑到我国读者可参考中文原著资料,为节省篇幅,中文摘要可简略些(200字左右),英 文摘要则相对具体些(400个实词左右)。 英文摘要尚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的每个字母均大写,名字首字母大写 ,双字名中间不加连字符)、单 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英文摘要中应列出全部作者的姓名。如作者工作单 位不同,只列出第一作者的工作单位。标注方式为 ,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第一作者单位名称前(左上角)加“?”。5.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 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 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 全称,如“H BsAg”应标引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中、英文各关键词间用分号(;)分隔。文关键词第 1个字母大写。6.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 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 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7.图表每幅图表单占1页,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 码。全文只有1幅图或表时,图或表序写作图1或表1。每幅图(表)应冠有 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 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 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则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 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线条图应墨绘在白纸上,高宽比例以5∶7左右为宜。以计算机制图者应提供打印图样。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 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用另纸标上,不要直接写在照片上,每幅图的背面应 贴上标签,注明图号、作者姓名及图的上下方向。图片不可折损。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 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 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并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 图表的书面材料。8.计量单位执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 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 应用》一书。 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 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亦不宜采用ng/的形式。 血压及人体压力计量单位恢复使用毫米汞柱(mm Hg),但首次使用时应注明mm Hg与kPa的换 算关系(1 mm Hg= kPa)。参量及其公差均需附单位,单位可只写1次,即加圆括号将 数值组合,置共同的单位符号于全部数值之后。例如: ng/L± ng/L可以写作(7 ±)ng/L。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 字。9.数字执行GB/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 、 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3位数字时,每3位数 字1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但序数 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及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应写成5%~95%、(±)% 及4 cm×3 cm×5 cm 。10.统计学: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 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并尽可能给出具体的 P值(如P=);当涉及到总体参数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 5%可信区间。对于服从偏态分的定量资料,应采用M(Qn)方式表达,不应采用±s方式表达。对于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 、资 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前者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 因素方差分析,后者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11.缩略语文题中一般不使用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 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 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公知,也可不注出 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12.参考文献以作者亲自阅读的公开发表的文章为限, 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 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以上角码标出。 参考 文献中的作者按姓前名后书写,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 与之相应的文字 。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 文 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后按引用先后顺序( 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

学报一般是综合性的,专业性要求不是很强,如果写的文章是综述类的文章发学报会好发一点,如果是研究性文章发期刊更有价值

中国老年学属于北大核心期刊,审稿周期比较长,你投稿多长时间了。如果已经通过审核的话,杂志社会通知你的,否则可能就石沉大海了。现在一般都是通过第三方发表,快捷有保证,如有意向的话,可以私信我。

中国老年医学杂志的审稿人

李质怀1939年出生,副研究员,广东省老年医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老年学会衰老生物学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会基础组成员。从事老年医学研究多年,60-70年代,主要从事细胞培养工作。中文名:李质怀出生日期:1939年职业:副研究员,广东省老年医学研究所副所长代表作品:《中国老年学》人物生平中国老年学会衰老生物学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会基础组成员。从事老年医学研究多年,60-70年代,主要从事细胞培养工作。主要成就80年代之后,从事老年医学实验研究,从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衰老机理与抗衰老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完成的研究并获省市以上科技成果奖五项。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有:1981年发表的"人胚肺二倍体细胞GHL株的建立",1991年在日本大孤召开的第四届亚太地区老年学会议发表的"体外培养人二倍体细胞的衰老研究",1995年在香港召开的第五届亚太地区老年学会议发表的"老年期细胞DNA修理功能的变化"。参与编写并任编委的主要著作有《中国老年学》(1989年)、《中西医结合老年病治疗学》(1993年)、《现代老年病百科全书--机体概论》(1994年)等。抗衰老中药"延年乐"研制并投入生产、获科技成果奖。1986-1996年任广东省老年医学研究所副所长,1993年主持创办《现代老年医学》杂志,现为该杂志编辑部主任。老年医学研究成绩突出,在老年医学界较有影响。

1934年11月生于山东省淄博市。1960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现山东医科大学)医疗系本科,同年分配至北京医院内科任住院医师。1968年奉调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任主治医师、副主任、主任医师,现任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并任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理事及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保健医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老年学会理事,《中国老年学》杂志常务编委、《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主编及编委会副主任委员。主编《现代老年医学进展》、《现代老年急症学》、《现代老年医学答疑》、《老年人合理用药)等8部专著,参与编写《中国老年学》、《现代系统老年医学》、《骨质疏松学》等老年医学专著10余部,发表论著9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长期担任党、国家、军委领导人保健工作,曾获全军保健工作先进个人,中央保健委员会颁发奖状2次,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向红丁,中国著名内分泌专家,卫生部首席催康教育专家。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北京健康教育协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分会主任委员,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理事长,卫生部老年医学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卫生部糖尿病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医疗特长为内分泌专业,尤以治疗糖尿病、甲状腺病、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疾病为专长,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参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干预控制研究”及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至2013年共发表论文100余篇,参与著作撰写40余部,其中由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科普专著《糖尿病300个怎么办》获第三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双效书奖和第四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并获得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自己战胜糖尿病》获得2005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担任《中国糖尿病杂志》副总编辑和《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等十几种科普杂志的编委或审稿人。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等节目进行糖尿病科普知识宣讲。

中国老年医学杂志审稿快吗

一、欢迎下列稿件: (1)老年医学在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及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新成果与新进展;(2)老年医学领域的国家、省、部级奖励项目和基金资助项目论文;(3)老年流行病学研究成果及数据资料;(4)有关老年医学的综述、讲座、专题笔谈、会议纪要、中医经验、临床病理讨论、学术动 态和会务消息等;(5)我国参加国际老年学术会议的重要论著;(6)有关国外老年医学研究进展的介绍。二、对来稿的要求: 本刊系老年医学杂志,临床研究对象应为≥60岁的老年人,基础研究应以老年动物为实验对 象,为突出老年人疾病特点,实验设计中应设非老年对照组。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 准确,书写工整 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综述、讲座等一般不超过5 000字,论著摘要、病例 报告、简报等不超过2 000字。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除公知公用者外,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 。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 动;作者单位名称(需具体到科室)及邮政编码脚注于论文首页左下方。作者应是:(1)参与 选题和设计,或参与 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 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上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仅 参与获得资金、收集资料或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不宜列为作者。 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 应列入志谢部分。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附外籍作者亲笔签名同意在本刊发表的函件。 集体 署名的文章,于文题下列署名单位,于文末列整理者姓名,并在论文首页脚注通信作者 姓名、单位及邮政编码,通信作者只列1位。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协作组成员的单位及姓名。4.摘要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 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作者”等主语 。考虑到我国读者可参考中文原著资料,为节省篇幅,中文摘要可简略些(200字左右),英 文摘要则相对具体些(400个实词左右)。 英文摘要尚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的每个字母均大写,名字首字母大写 ,双字名中间不加连字符)、单 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英文摘要中应列出全部作者的姓名。如作者工作单 位不同,只列出第一作者的工作单位。标注方式为 ,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第一作者单位名称前(左上角)加“?”。5.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 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 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 全称,如“H BsAg”应标引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中、英文各关键词间用分号(;)分隔。文关键词第 1个字母大写。6.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 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 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7.图表每幅图表单占1页,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 码。全文只有1幅图或表时,图或表序写作图1或表1。每幅图(表)应冠有 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 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 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则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 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线条图应墨绘在白纸上,高宽比例以5∶7左右为宜。以计算机制图者应提供打印图样。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 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用另纸标上,不要直接写在照片上,每幅图的背面应 贴上标签,注明图号、作者姓名及图的上下方向。图片不可折损。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 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 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并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 图表的书面材料。8.计量单位执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 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 应用》一书。 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 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亦不宜采用ng/的形式。 血压及人体压力计量单位恢复使用毫米汞柱(mm Hg),但首次使用时应注明mm Hg与kPa的换 算关系(1 mm Hg= kPa)。参量及其公差均需附单位,单位可只写1次,即加圆括号将 数值组合,置共同的单位符号于全部数值之后。例如: ng/L± ng/L可以写作(7 ±)ng/L。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 字。9.数字执行GB/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 、 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3位数字时,每3位数 字1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但序数 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及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应写成5%~95%、(±)% 及4 cm×3 cm×5 cm 。10.统计学: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 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并尽可能给出具体的 P值(如P=);当涉及到总体参数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 5%可信区间。对于服从偏态分的定量资料,应采用M(Qn)方式表达,不应采用±s方式表达。对于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 、资 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前者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 因素方差分析,后者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11.缩略语文题中一般不使用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 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 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公知,也可不注出 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12.参考文献以作者亲自阅读的公开发表的文章为限, 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 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以上角码标出。 参考 文献中的作者按姓前名后书写,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 与之相应的文字 。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 文 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后按引用先后顺序( 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

中国老年学属于北大核心期刊,审稿周期比较长,你投稿多长时间了。如果已经通过审核的话,杂志社会通知你的,否则可能就石沉大海了。现在一般都是通过第三方发表,快捷有保证,如有意向的话,可以私信我。

楼主想发表在医学类的核心期刊,确实是比较困难,是多重原因导致的:1、发表论文一般要经历以下过程:投稿、审稿、录用/被退稿、修改润色、终审、定稿、校对、排版、印刷、出刊、邮寄。正常审稿时间为1-7天,或者1个月-1年不等。2、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广电总局合并为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期刊品质的审核愈发严格,杂志社对稿件的要求也对应提高,在审稿及修改等流程上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3、外部出版环境变化剧烈,一批品质差的杂志相继倒闭,原本已经定稿的一批文章无法正常见刊,可发表期刊的减少,大批量稿件的转投,导致发表竞争更加激烈。4、为了评审核心期刊,应对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各类审核,多数想要寻求发展的期刊,不断压缩版面,稿件质量精益求精,这导致论文被退稿或返修的几率大幅增加。5、面对年审等突发时间,杂志的刊期会出现突发变动,可能原本已经计划出刊的文章会推迟见刊,作者应为各种因素预留时间,避免因意外情况导致的延期出刊。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找些代理机构还是要快些。我去年评职称,就找了中文期刊在线,发了篇临床的,见刊还是蛮快的。

  • 索引序列
  • 中国老年医学杂志审稿
  •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审稿
  • 中国老年医学杂志审稿周期
  • 中国老年医学杂志的审稿人
  • 中国老年医学杂志审稿快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