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电磁学院science论文
近日,我校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年教师吴宏景副教授在电磁波吸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利用特殊的多层核壳空心球为对象,首次阐明了在钴基尖晶石结构中缺陷诱导的极化作用为主要贡献的电磁损耗机理。同时论文还发现了电子自旋共振测试技术中测试信号与材料电磁损耗能力的正相关关系...
主要研究领域为前沿电磁理论与器件、新型人工电磁材料及器件、人工智能与现代通信等。2014年获得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基于人工电磁材料的电磁操控技术和隐形机理研究)。曾经在美国《物理评论快报》发表代表性论文2篇,一篇被该杂志以封面...
2018年5月7日,我校化学学院2014级直博生万思杰同学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世界顶级期刊《PNAS》上发表题为“Sequentiallybridgedgraphenesheetswithhighstrength,toughness,andelectricalconductivity”的论文,他也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从本科开始自主培养的第一位在《PNAS》上发表论文的博…
近日,我院王勇教授与德国德累斯顿莱布尼茨高分子研究所PetraPötschke博士合作在高分子学科顶级期刊《ProgressinPolymer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Selectivelocalizationofcarbonnanotubesanditseffectonthestructureandpropertiesofpolymer...
该研究成果以“Ti3C2Tx/rGOporouscompositefilmswithsuperior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shieldingperformances”为题于近日发表在Carbon(2021,175:271-280)上。.通讯作者是西北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邱华副研究员和顾军渭教授,第一作者是西北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北航新闻网10月2日电(通讯员魏茜)2021年10月1日,《Science》以Report的形式发表了我校化学学院程群峰教授课题组在仿生高分子碳化钛纳米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High-strengthscalableMXenefilmsthroughbridging-induceddensification”。万...
Science|光学频率梳:电磁频谱的“度量衡”.光学频率梳是当今激光与时间频率学科的前沿技术。.它有效地链接了光学频率与微波频率,在过去二十年间推动了精密光谱学、光学测量技术、量子精密操控、光钟等重要技术的发展(如图1)。.物理学家JohnL.Hall...
乐山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2.3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推导电磁波的波动方程2.3.1电磁波波动方程一般情况下,电磁波的基本方程是麦克斯韦方程组现在我们在研究在没有电荷电流分布的自由空间或均匀的绝缘介质中的电磁场运动形式。
2021级学术学位博士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术学位博士必修课最低总学分8|13一、学科简介本学科是东南大学重点建设的双一流学科之一,是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后流动站,1991年建立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科研方向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全校唯一以科研方向划定分数线、确定考试科目的学院,情况非常复杂,以招生简章为准。如下:01.物理电子学(专业课813电磁场与电磁波)主要包括,太赫兹科学与技术、毫米波电子学技术、微波电子学与技术等。
2014年获得湖南省优秀博士论文。主要研究方向为光与电磁波的传输与控制、石墨烯光子学,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Science、Nature子刊、PhysiclaReviewLetters、PhysicalReviewA...
我校国际电磁科学院师生张柏乐、陈红胜(通讯作者)、Bae-IanWu、孔金瓯教授完成的关于电磁波隐身的研究论文(浙大为第一研究单位):“ExtraordinarySurfaceVol...
两篇science论文的对比使我陷入沉思已有5821次阅读2012-2-2919:46|系统分类:观点评述|论文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与美国,加拿大及德国在西藏...
今年8月,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钟云波教授研究团队在国际顶尖期刊Science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这也是第一作者、第一单位、通讯作者均来自于上海大学的首篇Science...
论文>大学论文>电磁学组合实验仪的设计.science-120-/2012.10/设计应用电磁学组合实验仪的设计德州学院物理系【摘要】本文根据我校大学物理实验室的现...
马涵之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研究方向为电磁兼容与信号完整性智能分析算法/类脑芯片信号完整性分析与涉及等。她曾以第一作者发表SCI及EI国际会...
本周,中国学者以通讯作者身份共发表CNS论文5篇。其中,3篇Nature来自中科院化学所、福建农林、上海交大;1篇Science由西湖大学和苏州大学合作完成;1篇Cell由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和南...
除了数量上的增加,内地高校发文影响力的提升也十分明显:仅2020年上半年,就有3所内地高校(西湖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的原创文章登上N&S的封面。作为国际上最为知名的两大...
今年8月,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钟云波教授研究团队在国际顶尖期刊Science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这也是第一作者、第一单位、通讯作者均来自于上海大学的首篇Science论文。钟云波教授是国...
今年8月,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钟云波教授研究团队在国际顶尖期刊Science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这也是第一作者、第一单位、通讯作者均来自于上海大学的首篇Science论文。钟云波教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