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学法是上海顾泠沅数学教改小组坚持“实践-一认识一一再实践—再认识”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有序的经验系统上升为四条有效学习的基本原理,即情意原理、序进原理、活动原理和反馈…
本课题基于实践应用华东师范大学顾泠沅教授团队在其行动教育理论,提出了一种以课例为载体的“连环跟进式”校本教研模式——“三阶五环”主题式校本教研范式。其理论支撑主要有:1.学习型组织理…
教学流派回顾(九).docx,教学流派回顾(九)青浦实验:来源于实践的有效教学策略顾泠沅,1944年生,江苏吴江人。现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任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委员等职。1977年起,顾泠沅在青浦县(现上海市青浦区)主持数学...
那年顾泠沅研究员出席研讨会,发表了论文《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文章对课例研究有论述。而后课例研究走红上海教育界。教师们习惯把这种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课例研究俗称“三阶段两反思”、“一课三研”。当时,南汇区教育局...
最后,我想引用顾泠沅先生《口述教改——地区实验或研究纪事》这本著作里的一句话“教育就是明白之人使人明白”。我想“明白”二字就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毕生需要追求的。顾泠沅先生语录1.工作了一天,晚上还在挑灯夜战。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在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揭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句话表明: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
摘要:2012年下半年,为研究教师发展指导者的工作和解决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顾泠沅教授以"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为教学主题,组织一支研究团队,采用行动教育模式,在青浦实验小学进行了教学指导研究实验.根据儿童认知规律及知识的逻辑顺序,顾泠沅教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组和...
顾泠沅领导的青浦实验小组分别于1990年和2007年,对青浦的8年级学生进行了大样本的数学认知水平测量。结果表明,17年来,学生在前3个数学认知水平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第四水平上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
这是国际数学教育大会成立50多年来首次在中国举办。“青浦实验”的开创者、华东师大特聘教授顾泠沅受邀作大会报告,介绍这一在上海持续开展45年的数学教改的实验成果。时隔41年,继华罗庚之后,顾泠沅成为第二位作大会报告的中国学者。
时隔41年,继华罗庚后中国学者第二次在这个大会作报告,向世界展示基础数学教育“中国经验”.2021-07-1223:02:33.作者:储舒婷王星.全球数学教育界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学术会议——第十四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4)今晚(7月12日)在上海开幕。.这是...
今天,我想用这三个词来概括我对顾泠沅先生专业精神的理解。第一个词,严格。所谓的严格不是指生活或者为师方面,而是他在学术上科学、缜密、严谨、反复求证的态度。举个例子,早期青浦...
顾冷沅教授学术成果丰硕,先后出版了在国内、国际有重大影响的学术专著和学术论文一大批,如学术专著《教学实验论》《寻找中间地带---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大趋势》...
顾泠沅再论“以校为本”走出问题丛生的“灌木林”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5页文档大小:118.0K文档热度:文档分类:论文--论文指导/设计系统标签:顾...
顾泠沅:从田野中走出的探索者【主要贡献和实践】顾泠沅在上海青浦区主持了长达15年的数学教育改革实验,并进行了近十年的后续研究。又受上...
在这一过程中,组织了三次集中研修日交流各组研修情况。顾泠沅教授两次亲临研修活动,并作专题指导报告,使全体学员的研修质量进一步提高。此外,在课程学习过程中... .new-pmd.c-abstractbr{display:none;}更多关于顾泠沅论文的问题>>
目前听说是PekingMathematicalJournal,年刊文量大概是6到8篇,质量都很高。
本书记述了我国数学教育传家顾泠沅教授扎根课堂的30年青浦实验研究.青浦实验肇始于全国范围的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旨在通过探求让所有学生都能有效学习的教学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