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以后,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师生先后组织创作了一大批讴歌时代的作品:甘庭俭教授的套色版画作品《神州大地的坚守》、刘学伦教授的国画作品《身边的共产党员》、袁成龙副教授的水墨作品《万众一心》、陈胄老师的国画作品《万众一心抗击
《蓝调》甘庭俭25×40cm平版画《AcKopect(注视)》戈兰·帕姆科夫40×70cm石版画《街景-2》龚冰清30×50cm木刻版画《烟花》郭海宁44×32cm平版画《无题》杰姆.卡拉44×61cm石版画《青园之二》金茂36×25cm2019年平版画...
不过甘庭俭坦承,自己在创作和教学中,也要考虑到四川版画的传承与发展,“我们的优势就是黑白木刻和主题性创作”。为此,每年的冬季,甘庭俭都要将刚刚入学的版画研究生组织起来外出写生、体验生活,回到学校举办“暖冬记忆”版画作品展,这也是他们研究生阶段的第一个专业创作展。
甘庭俭是四川版画的领军人物,这次展出作品《遥望纳姆湖》,将木刻刀法转换为油彩趣味的"斑斓境界",线条粗细和色彩斑斓的变化,使画面产生丰富的肌理效果。徐光弟主要描绘四川凉山彝族乡土风情的题材,这次展出的作品《彝家小院》颇具古典主义色彩。
甘庭俭《遥望娜姆湖》油画甘庭俭是四川版画的领军人物,这次展出作品《遥望纳姆湖》,将木刻刀法转换为油彩趣味的"斑斓境界",线条粗细和色彩斑斓的变化,使画面产生丰富的肌理效果。徐光弟主要描绘四川凉山彝族乡土风情的题材,这次...
黑白木刻中线条的运用与表现研究.杨晗.【摘要】:线条作为黑白木刻艺术中最主要的表现手法和最突出的形式特征,不仅具有丰富的艺术情感,还是版画家形成个性艺术语言及表达审美观念的重要载体。.随着时代的进步、艺术的发展,线条在画面中的运用不再是...
论版画创作《西藏印象》黑白木刻语言的运用.李琳.【摘要】:本文通过对毕业创作《西藏印象》组画的分析来阐述对其创作中黑白木刻语言运用的一些理解和感悟。.重点选取西藏寺庙特有的建筑物和人物作为创作主体,对黑白木刻语言进行研究。.黑白木刻...
见闻、记忆与理想建构——1949年以来的川渝少数民族题材版画展项目策划:何桂彦宁佳策展人:沙鑫臧亮展览统筹:陈刚韦宇红参展艺术家(按出生年月排序):江敉、谢梓文、李少言、吕琳、牛文、宋广训、李焕民、尹琼、钟在本、王有...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书写了革命、建设、改革的壮丽篇章,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极其重要的宝贵经验。时值2021年建党100周年的契机,成都画院启动“新天府盛景图”主题美术…
2004年到2015年这一时期,甘庭俭的黑白木刻作品大都是表现藏族人民的题材,有着深厚的文化沉淀。在此期间他积累了相当的创作上,对黑白木刻版画的艺术表现又达...
甘庭俭,1958年生于成都,1965年就读于成都市西城区第一中心小学,1975年成都十四中学高中毕业下放雅安名山县红星公社当知青,恢复高考后考入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版画专业,1982年毕业,获...
作者:李明作者机构: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出版物刊名:美术页码:87-91页年卷期:2015年第8期主题词:少数民族题材艺术学院版画风情西南民族大学办学层...
——版画教学15年有感甘庭俭美术教学中的积极因素体现在“教”与“学”的互动和融合,中国高校美术教学自有一套法则,但不可简单套用法则。尤其是在进行艺术创...
所以,以少数民族生活为主要题材,以黑白为主要形式就构成了甘庭俭版画创作的主要特色,要探究其意义,必须把这些作品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放在同代画家共存的环境中考...
著名版画艺术家甘庭俭作品欣赏艺术家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人活泼感性,放浪不羁,肆意;一种人温文尔雅,理性内敛,感情含蓄。甘庭俭的丰富在于他身上两类禀赋兼...
暑假去四川省美术馆听过一次甘庭俭的讲座,感觉他很随和,有亲和力,说话比较实在,。展览上让我比较感动的是,他所教过的研究生学生他都会给他们画一幅素描像,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