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 红色经典 影视剧的象征意义与励志作用
发布时间:2015-07-06 11:18
[摘 要] 近年来,影视作品中的“红色经典”剧作,在当下娱乐化的消费社会掀起了收视热潮,以其精神性的象征符号意义及其具有的励志作用在物化的当下消费社会中掀起热潮,并重塑了消费社会中积极向上的主流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 “红色经典”;象征意义;励志作用
近几年,影视创作中一批“红色经典”如《八路军》《长征》等非虚构的宏大叙事作品及《历史的天空》《激情燃烧的岁月》《亮剑》等半虚构或虚构剧作,在当下娱乐化的消费社会掀起了收视热潮。仔细考量,这与其自身所承载的精神性内质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个社会发展到物质较充沛的阶段时,精神性的层面就开始浮出水面。本文将从影视剧中“红色经典”所承载的符号性象征意义和励志作用来论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本文所谓的“红色经典”是指近几年影视剧创作中以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前这28年间的历史事件为主的红色影视作品,这些作品深蕴着我们党在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所积淀下来的我们这个民族共同的精神性内核,并彰显了党的优良革命传统与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下,这些精神性的财富仍然有着不可多得的思想传承价值。
“红色经典”影视剧所承载的符号化象征意义
“红色经典”的影视剧创作以其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与执著追求而与国家主流价值观暗合,其基本上都有一个坚定地忠诚于祖国、忠诚于革命的英雄人物,并在这英雄人物的身上强烈地体现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等主流核心价值观。目前,“红色经典”作为关于革命历史本质的惟一合法性想象,其对革命年代确立的价值观的有效重述,成为具有符号意义的象征纳入到国家的新文化传统建设传承中。
(一)“红色经典”剧作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爱国主义作为我们民族的一个精神符号汇入到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并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经典”的影视剧创作所彰显出来的舍己为国、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就是对爱国主义的最好诠释。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旗帜,是一个民族凝聚的最大精神核心力量,“红色经典”影视剧所倡导和弘扬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值得我们这个民族世代传承的情感和品质。如电视剧《长征》的播出,就成功地唤醒了中国人关于中国红军万里长征的记忆,在物化的当下社会重塑了长征精神,满足了人们重回红色岁月、重建红色精神的价值期待,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一部优秀的“红色经典”影视作品是和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期待高度契合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中的一个重要音符。
再如《江姐》《洪湖赤卫队》《永不消逝的电波》等“红色经典”影视剧的播出,主人公对共产主义坚定的革命信念及崇高的共产主义革命精神,再次重燃了观众对“崇高”“伟大”等爱国主义关键词的热情,使观众重回那个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为我们这个时代重塑了爱国主义精神信念。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注重伦理道德的国家,对国家的责任信念是每一个中华民族子孙不可推卸的义务,因此,“红色经典”影视作品正好契合了主旋律中有关伦理秩序的精神需求,其所弘扬的爱国主义精神、传达出来的革命理想信念,与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民族气质相契合,并成为一个符号性的象征融入民族集体记忆的河流中。
(二)“红色经典”影视剧以政治文化的符号存在于民族集体记忆的传承中
“红色经典”影视剧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诞生的那一刻就被打上了“政治文化”的烙印。其作为新中国刚成立时革命话语体系和社会主义文化生产方式的诞生品,政治意识形态被精心地编码于文本中,并深刻地影响了当时几代人的情感结构、生活形态和价值观念体系。尤其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对“红色经典”的命名,完全来自于政治权利的影响,在既定的政治意识形态领域中产生“红色经典”的影视作品以期达到维护政权的合法性存在目的,这就使“红色经典”从最开始就背负上了深厚的政治意义,并作为革命文化霸权为国家机器的意识形态合法性统治服务。
当“红色经典”步入到当下的消费社会,其身上所背负的政治意义成为一种隐形的存在,而其张扬的主旋律性的正面积极意义成为其显性的存在状态。在当下这个英雄缺失的物化社会,经济充斥了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而曾经所倡导的政治意义则退居到背后。因此,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将一些正面的力量重新提出来,而“红色经典”影视剧正好契合了这一时代的需求。
“红色经典”影视剧创作以中国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为其主要的叙述对象,从思想诉求上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保持高度的一致,国家政权将其作为对历史本质叙述的惟一合法性想象而存在,其所弘扬的主流核心价值观,即以革命的手段来建立现代国家的政治历史意义及其合法性,并重申战争年代所确立的价值观,毫无疑问,“红色经典”是可资利用的重要文化遗产和政治符号资本,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将这部分政治符号资本纳入到新文化传统中,并将其重新搬上荧幕与舞台,以便充分利用其强有力的政治意义作支撑,对于当下这个价值观缺失的消费社会是有着很大的意义的。
(三)“红色经典”成为一个民族关于一段特殊岁月的记忆符号
影视剧中的“红色经典”重燃火热的激情,是因为其彰显了我们这个民族关于战争岁月的特殊记忆,唤回了民众有关那段历史的怀旧情绪。尽管当年的“红色经典”剧作与当下的有着很大的审美文化心理差距,但其作为曾经在几代人记忆中刻下深刻烙印的文化象征物,毕竟承载了关于革命历史峥嵘岁月中的各种记忆,这里有火热的青春激情,有浪漫的理想追求,对于那些从革命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人们,“红色经典”剧作是最能唤起有关当年的文化记忆的历史文本,影视剧的播出将他们重新带回到那段充满激情与理想的火热的青春岁月,使他们再次重新体验到当年那种燃烧的革命激情,焕发出精神信仰的力度,从而为迷失的心灵找到精神的慰藉。
将“红色经典”置放于当下,隔着半个多世纪的时光我们来反观革命历史,其身上负载了很多关于革命历史文化、民族精神的探索与思考。那种出现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英雄所表现出来的崇高而悲壮的信念与精神,对我们这个民族中的青年一代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并表达了国人对崇高精神的召唤,尤其是在英雄匮乏、信仰困顿的焦虑中,这种对理想、热情、奉献等民族精神的张扬成为一段特殊岁月的特殊记忆。
“红色经典”影视剧所传承的精神对当下社会的励志作用作为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体现者,“红色经典”所弘扬的精神理想、所传达的意志品质,对当下社会有着积极的励志作用。
(一)重唤“理想信念”等民族精神支撑
促使一个民族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动力是理想信念,“红色经典”影视剧中的每一个英雄人物都有着关于革命理想追求的坚定信念,如《亮剑》中的李云龙,在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就是红色革命时期革命战士精神面貌的典型代表。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使我们的革命军队无论在何种困境中都能积极乐观地面对,坚定不移地顽强奋斗。《长征》中的战士们能够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坚持下去并最终走向胜利,就是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鼓舞着他们一步一步走完那段艰险困苦的旅程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迈进,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消费经济娱乐化思想充斥了人们的思想空间,恶搞理想、解构崇高曾经一度很是甚嚣尘上。可是,当一切消解、恶搞热闹过后,能给大众留下思索的内容又有多少呢?因此,我们发现,当人们的思想被物质囚禁时,我们这个时代就开始呼唤理想,我们需要正面积极的价值观来重建我们的精神家园,这时,“红色经典”影视作品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革命理想的执著追求及其坚定乐观的革命信念深深地鼓舞着寻找精神家园的人们。我们
这个时代不能没有理想的激情,我们这个民族更不能失去理想信念的支撑,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是与我们祖先宏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密不可分的。“红色经典”影视剧中革命者关于国家民族大义的崇高理想、舍身卫国的坚定信念对当下这个理想缺失的社会起到了很好的励志作用。
艰苦奋斗是我们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意志体现,是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更是红色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形态。
艰苦奋斗是我们的革命前辈在艰苦的战争条件下留下来的一种奋发向上、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精神状态和一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的思想境界,“红色经典”影视剧很好地对这种自强不息、开拓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作了图像的演绎,使那种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荣辱与共、艰苦奋斗、共渡难关的革命精神得到成功的彰显。这对当下物化的消费社会有着很好的励志意义。
新世纪以来,物质的丰沛并未能填补人们日益苍白的思想,似乎物质越充盈,人们欲望的沟壑越大。再加上2008年遭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整个社会进入一种悲观惶恐的精神氛围中。而“红色经典”影视剧则为我们重扬了我们这个民族艰苦奋斗的精神,从精神层面上对大家克服困难、共渡难关起到了积极的鼓舞作用。二万五千里长征我们都能走下来,更何况当下遭遇的这一点挫折呢!
(三)重塑“开拓创新”等民族进步的灵魂
可以说,中国共产党走向胜利的革命史就是一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历史。当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进共产党人冲破“左”倾教条主义思想的束缚,摆脱“城市中心论”的错误思想枷锁,开辟出一条革命成功的新道路,创造了一种通向胜利的革命新理念。电视剧《长征》就充分展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勇于审时度势、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特别是遵义会议的召开,成为党和红军迈出自己开拓创新的关键一步。
“红色经典”影视剧成功地彰显了一种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剧作自身所蕴含的革命走向胜利的创新精神及其经过时间的淘洗保留下来的具有创新内核的精神内质,对我们面对当前所处的境遇有着很好的鼓励作用。而“红色经典”影视剧能进入当下观众的视野并掀起巨大的观看热潮,这与其勇于创新、善于吸纳影视剧创作中的新元素有着很大的关系。同时,“红色经典”影视剧的这种创新方式也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民族、人类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有生存下去继续发展的可能。
因此,对于当下这个物化的消费社会来说,“红色经典”影视剧所倡导的创新精神对我们的生活、生存有着很重要的励志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法.“红色经典”改编现象读解[j].文艺研究,2005(04).
[2] 吴培显.“红色经典”创作得失再评价[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02).
[3] 贺丛周.试析当前“红色经典”影视剧的叙事策略[j].新闻界,2009(04).
[关键词] “红色经典”;象征意义;励志作用
近几年,影视创作中一批“红色经典”如《八路军》《长征》等非虚构的宏大叙事作品及《历史的天空》《激情燃烧的岁月》《亮剑》等半虚构或虚构剧作,在当下娱乐化的消费社会掀起了收视热潮。仔细考量,这与其自身所承载的精神性内质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个社会发展到物质较充沛的阶段时,精神性的层面就开始浮出水面。本文将从影视剧中“红色经典”所承载的符号性象征意义和励志作用来论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本文所谓的“红色经典”是指近几年影视剧创作中以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前这28年间的历史事件为主的红色影视作品,这些作品深蕴着我们党在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所积淀下来的我们这个民族共同的精神性内核,并彰显了党的优良革命传统与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下,这些精神性的财富仍然有着不可多得的思想传承价值。
“红色经典”影视剧所承载的符号化象征意义
“红色经典”的影视剧创作以其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与执著追求而与国家主流价值观暗合,其基本上都有一个坚定地忠诚于祖国、忠诚于革命的英雄人物,并在这英雄人物的身上强烈地体现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等主流核心价值观。目前,“红色经典”作为关于革命历史本质的惟一合法性想象,其对革命年代确立的价值观的有效重述,成为具有符号意义的象征纳入到国家的新文化传统建设传承中。
(一)“红色经典”剧作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爱国主义作为我们民族的一个精神符号汇入到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并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经典”的影视剧创作所彰显出来的舍己为国、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就是对爱国主义的最好诠释。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旗帜,是一个民族凝聚的最大精神核心力量,“红色经典”影视剧所倡导和弘扬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值得我们这个民族世代传承的情感和品质。如电视剧《长征》的播出,就成功地唤醒了中国人关于中国红军万里长征的记忆,在物化的当下社会重塑了长征精神,满足了人们重回红色岁月、重建红色精神的价值期待,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一部优秀的“红色经典”影视作品是和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期待高度契合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中的一个重要音符。
再如《江姐》《洪湖赤卫队》《永不消逝的电波》等“红色经典”影视剧的播出,主人公对共产主义坚定的革命信念及崇高的共产主义革命精神,再次重燃了观众对“崇高”“伟大”等爱国主义关键词的热情,使观众重回那个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为我们这个时代重塑了爱国主义精神信念。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注重伦理道德的国家,对国家的责任信念是每一个中华民族子孙不可推卸的义务,因此,“红色经典”影视作品正好契合了主旋律中有关伦理秩序的精神需求,其所弘扬的爱国主义精神、传达出来的革命理想信念,与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民族气质相契合,并成为一个符号性的象征融入民族集体记忆的河流中。
(二)“红色经典”影视剧以政治文化的符号存在于民族集体记忆的传承中
“红色经典”影视剧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诞生的那一刻就被打上了“政治文化”的烙印。其作为新中国刚成立时革命话语体系和社会主义文化生产方式的诞生品,政治意识形态被精心地编码于文本中,并深刻地影响了当时几代人的情感结构、生活形态和价值观念体系。尤其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对“红色经典”的命名,完全来自于政治权利的影响,在既定的政治意识形态领域中产生“红色经典”的影视作品以期达到维护政权的合法性存在目的,这就使“红色经典”从最开始就背负上了深厚的政治意义,并作为革命文化霸权为国家机器的意识形态合法性统治服务。
当“红色经典”步入到当下的消费社会,其身上所背负的政治意义成为一种隐形的存在,而其张扬的主旋律性的正面积极意义成为其显性的存在状态。在当下这个英雄缺失的物化社会,经济充斥了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而曾经所倡导的政治意义则退居到背后。因此,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将一些正面的力量重新提出来,而“红色经典”影视剧正好契合了这一时代的需求。
“红色经典”影视剧创作以中国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为其主要的叙述对象,从思想诉求上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保持高度的一致,国家政权将其作为对历史本质叙述的惟一合法性想象而存在,其所弘扬的主流核心价值观,即以革命的手段来建立现代国家的政治历史意义及其合法性,并重申战争年代所确立的价值观,毫无疑问,“红色经典”是可资利用的重要文化遗产和政治符号资本,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将这部分政治符号资本纳入到新文化传统中,并将其重新搬上荧幕与舞台,以便充分利用其强有力的政治意义作支撑,对于当下这个价值观缺失的消费社会是有着很大的意义的。
(三)“红色经典”成为一个民族关于一段特殊岁月的记忆符号
影视剧中的“红色经典”重燃火热的激情,是因为其彰显了我们这个民族关于战争岁月的特殊记忆,唤回了民众有关那段历史的怀旧情绪。尽管当年的“红色经典”剧作与当下的有着很大的审美文化心理差距,但其作为曾经在几代人记忆中刻下深刻烙印的文化象征物,毕竟承载了关于革命历史峥嵘岁月中的各种记忆,这里有火热的青春激情,有浪漫的理想追求,对于那些从革命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人们,“红色经典”剧作是最能唤起有关当年的文化记忆的历史文本,影视剧的播出将他们重新带回到那段充满激情与理想的火热的青春岁月,使他们再次重新体验到当年那种燃烧的革命激情,焕发出精神信仰的力度,从而为迷失的心灵找到精神的慰藉。
将“红色经典”置放于当下,隔着半个多世纪的时光我们来反观革命历史,其身上负载了很多关于革命历史文化、民族精神的探索与思考。那种出现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英雄所表现出来的崇高而悲壮的信念与精神,对我们这个民族中的青年一代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并表达了国人对崇高精神的召唤,尤其是在英雄匮乏、信仰困顿的焦虑中,这种对理想、热情、奉献等民族精神的张扬成为一段特殊岁月的特殊记忆。
“红色经典”影视剧所传承的精神对当下社会的励志作用作为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体现者,“红色经典”所弘扬的精神理想、所传达的意志品质,对当下社会有着积极的励志作用。
(一)重唤“理想信念”等民族精神支撑
促使一个民族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动力是理想信念,“红色经典”影视剧中的每一个英雄人物都有着关于革命理想追求的坚定信念,如《亮剑》中的李云龙,在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就是红色革命时期革命战士精神面貌的典型代表。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使我们的革命军队无论在何种困境中都能积极乐观地面对,坚定不移地顽强奋斗。《长征》中的战士们能够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坚持下去并最终走向胜利,就是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鼓舞着他们一步一步走完那段艰险困苦的旅程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迈进,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消费经济娱乐化思想充斥了人们的思想空间,恶搞理想、解构崇高曾经一度很是甚嚣尘上。可是,当一切消解、恶搞热闹过后,能给大众留下思索的内容又有多少呢?因此,我们发现,当人们的思想被物质囚禁时,我们这个时代就开始呼唤理想,我们需要正面积极的价值观来重建我们的精神家园,这时,“红色经典”影视作品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革命理想的执著追求及其坚定乐观的革命信念深深地鼓舞着寻找精神家园的人们。我们
这个时代不能没有理想的激情,我们这个民族更不能失去理想信念的支撑,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是与我们祖先宏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密不可分的。“红色经典”影视剧中革命者关于国家民族大义的崇高理想、舍身卫国的坚定信念对当下这个理想缺失的社会起到了很好的励志作用。
(二)重扬“艰苦奋斗”等民族精神瑰宝
艰苦奋斗是我们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意志体现,是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更是红色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形态。
艰苦奋斗是我们的革命前辈在艰苦的战争条件下留下来的一种奋发向上、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精神状态和一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的思想境界,“红色经典”影视剧很好地对这种自强不息、开拓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作了图像的演绎,使那种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荣辱与共、艰苦奋斗、共渡难关的革命精神得到成功的彰显。这对当下物化的消费社会有着很好的励志意义。
新世纪以来,物质的丰沛并未能填补人们日益苍白的思想,似乎物质越充盈,人们欲望的沟壑越大。再加上2008年遭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整个社会进入一种悲观惶恐的精神氛围中。而“红色经典”影视剧则为我们重扬了我们这个民族艰苦奋斗的精神,从精神层面上对大家克服困难、共渡难关起到了积极的鼓舞作用。二万五千里长征我们都能走下来,更何况当下遭遇的这一点挫折呢!
(三)重塑“开拓创新”等民族进步的灵魂
可以说,中国共产党走向胜利的革命史就是一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历史。当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进共产党人冲破“左”倾教条主义思想的束缚,摆脱“城市中心论”的错误思想枷锁,开辟出一条革命成功的新道路,创造了一种通向胜利的革命新理念。电视剧《长征》就充分展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勇于审时度势、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特别是遵义会议的召开,成为党和红军迈出自己开拓创新的关键一步。
“红色经典”影视剧成功地彰显了一种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剧作自身所蕴含的革命走向胜利的创新精神及其经过时间的淘洗保留下来的具有创新内核的精神内质,对我们面对当前所处的境遇有着很好的鼓励作用。而“红色经典”影视剧能进入当下观众的视野并掀起巨大的观看热潮,这与其勇于创新、善于吸纳影视剧创作中的新元素有着很大的关系。同时,“红色经典”影视剧的这种创新方式也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民族、人类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有生存下去继续发展的可能。
因此,对于当下这个物化的消费社会来说,“红色经典”影视剧所倡导的创新精神对我们的生活、生存有着很重要的励志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法.“红色经典”改编现象读解[j].文艺研究,2005(04).
[2] 吴培显.“红色经典”创作得失再评价[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02).
[3] 贺丛周.试析当前“红色经典”影视剧的叙事策略[j].新闻界,2009(04).
上一篇:论电影对方言相关的取舍
下一篇:中国武术电影的文化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