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评论的积极影响
“得民心者得天下”,从古至今,比较开明的统治者大都比较注重了解民意,尊重民意。民意是社会的公共意志或者说是人民的精神,是人民意识、精神、愿望和意志的总和。网络评论的出现,则为民意的表达开辟了新的道路。
网络新闻评论的作用是在多年前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它促使政府和媒体重视网络新闻评论,近年来网络评论又有了新的发展,它起的作用也就越来越大。
一、为网民提供自由的言论平台
网络媒体因其互动性、隐蔽性等特点,使其在民意表达过程中随机性更大、更全面、更及时、群众参与也更广泛,因此网络媒体反映民意比传统方式反映民意更具优势。
网络上网民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各种体现身份的因素不再突出,但个人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生存环境是客观存在的,因而在网民的评论中对于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来自网民的不同声音正是网络新闻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具有一双慧眼,一定能在纷繁复杂的网络评论中找到宝藏。
此外,网民对日常生活中虽未触犯法律法规,但却有悖公德的行为,可以通过网络聊天或发帖子的方式对身边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进行评判、辩论和谴责,使不少原本要通过法律诉讼解决的矛盾也得到妥善化解和处理。像杭州德加社区曾在网上设立论坛,命名为“网上道德评议庭”,那里的居民们可以上网随时对身边不文明、不道德行为进行评判和辩论。社区有个别业主拒交和拖欠物业管理费,通过大家在“网上道德评议庭”的讨论和评判,认识到自己行为不仅违反合同中规定的条约,而且是一个道德问题。有个别居民对小区保安缺
乏尊重,辱骂甚至对保安拳打脚踢,引起了居民们的群愤,大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这种舆论力量不仅使实施不道德行为的那几名居民改正错误,而且也使全体居民受到一次良好的教育。
二、避免少数人的观点被淹没
传统媒介缺乏有效途径让持各种意见的人表达自己的意见,有着不同观点的人常因专制统治、文化水平或舆论的压力等因素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而网络受众与媒体间的交互功能将过去主要通过民间渠道传播的声音引向了主流渠道,互联网给现代人提供了绝好渠道,使民意的表达更加畅通。对于意见占少数的群体也能在网上听到他们的声音。
以新华网言论频道“观点碰撞”栏目中针对现在很多高校研究生抱怨总是给导师做“体力活”,学不到真本事的现象引发了网友的讨论。有网友认为,学生苦苦煎熬,家长含辛茄苦,甚至有人砸锅卖铁供孩子读研,原来他们只是给“老板”打廉价工,这样是在搞高等教育的“豆腐渣工程”,学生和导师之间也要双向选择,加强对导师队伍的考核监督,这样才能减少学生对导师的人身依附程度。
而在这一讨论下,也听见了不同的观点,意见并不是一味地呈现出一边倒。
有网友说,学生给导师打工是天经地义的,即使和研究方向无关的课题,对于生活困难的学生来说,在节假日帮导师干点工作,赚点钱来维持生活,也无可非议,况且自己出去打工也未必能够赚到钱。还有网友说,有些事情,虽然短期之内看不出有很大的效果,但是以后你会发现,这些所谓的小事情,能提高自己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因此,通过听取各种不同的声音,可以留给网友们更多的思考空间和认识问题的不同角度,让人们从中找到自己认为较为公正合理的价值取向和人生坐标。
三、促进社会文化的传播
媒体是社会文化的传承者,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一样,具有非强制性、潜移默化等特有的弹性,在人们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发挥其影响。而网络新闻评论经常能反映出当前社会的新事物、新现象、新思潮和新风尚,网民可以从中不断汲取新文化的养料,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紧跟时代的步伐。
网络评论的自由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国民整体的文化素质和创新思维,因而,网
络新闻评论这个传播大众文化、普及全民意识的窗口不容忽视。
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个窗口,是值得职能部门思索的问题。另外,网络传播还在催生了一种新的文化,即网络文化。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内涵,网络语言的产生,从一个侧面佐证了网络文化的产生。比如,网络新闻评论特别是论坛和聊天室的符号系统和语言文字等等,就和其它媒体上的语言文字有着明显区别。首先是出现许多网络特有词汇。其次是网络传播赋予固有词汇以新的意义。最后是网络上的词语有时会用不同的外在形式加以表现。
当代社会的“网虫”们使用的某些语言,会使语言学教授们跌破眼镜,如坠入雾里云中。对于这种网络语言,有人持肯定态度,也有人持否定态度。国家语委专家曾认为,从网络语言的产生和它现在的应用的领域来看,它主要体现在网上网民们互相聊天,交流信息,聚集在这个场合应用,所以它可以使用一些数字,一些代码,一些网民彼此之间心照不宣的一些东西,因而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和发展是有其合理性的。
作者:韩雪 来源:活力 2016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