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梦与文学关系之浅谈

发布时间:2015-11-12 10:44

摘要:梦在文学创作中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重要价值,因此梦历来受到文人的青睐,他们常借作品叙述梦或借梦的形式来构筑作品内容。然而文学中的梦多数并非梦的实录,而是清醒的创作意识的产物,因而文学的梦比真实的梦对当代社会更具有反现实或超越现实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梦,意识,文学
  1、梦的性质及对其认识
  《说文解字》将梦释为“从夕,亦省声,不明也”。“不明”,即梦是睡眠中的一种感觉。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梦幻之谜渐被揭示。《现代科学技术词典》解释为:“梦是睡眠或类似睡眠状态下在意识中发生的一系列不随意视觉、听觉和动觉表象,以及情绪和思维活动。”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对梦的性质认识各异,或认为梦是现实的反映、预见的来源、祛病的灵性感受;或认为梦是一种觉醒状态;或把梦视为一种潜意识活动。
  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在二十世纪初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是一种全新的、更富创见的心理学说。他将梦从生理学和生物学的领域引进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并对它做出科学的解释。弗洛伊德在其作品《精神分析引论》和《释梦》中提出了一整套关于梦的理论和释梦的技术。他认为梦是可以解析的,“无论如何,每个梦均有一种含义,尽管这是一种隐匿的含义;做梦用来代替思想的某种其他过程,我们只有正确地揭示出代替物,才能发现梦的潜藏义。”他通过一系列梦的科学解析,发现所有的梦都是完全有效的精神现象——是欲望的满足,这些欲望在白天受到了意识的控制和压抑但并没有被消除,夜间借助于睡眠时人的自控和监督能力的减弱,这些欲望便乘虚而入、重新复活,便形成了梦。他从梦的解析中发现了人类潜意识心理的奥秘,从而获得了一种重新审视人类意识及其产品(包括文学、宗教、艺术等)的全新的角度与出发点,并且,他将文学创作与人的病态心理、潜意识联系在一起。1908年,他的作品《作家与白日梦》将文学与梦幻之间划上了等号。这对文学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虽然我们不能把一切文学作品等同于梦,但至少可以说人类有相当部分作品确实具有梦幻性质。
  2、文学创作中梦的角色
  自古以来,梦与文学就结下了深厚的不解之缘。梦境作为文学最富表现性的艺术手段之一,有的在创作内容上作为文学作品的描写对象,有的在创作手法上以梦境推动叙述进展,构造恍惚迷离、虚实相生的美学意境,因此产生了大批的梦幻文学作品。中华民族是一个颇爱梦想的民族,早在先秦的梦意象中就有庄子著名的“蝴蝶梦”:“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亦物亦我、物我难辨,一片恍惚迷离,“蝴蝶梦”也因此成为中国文学的一个主题,也是古代文人感叹“人生如梦”的常论。无论是以抒情性为主体的诗词曲赋,还是以叙事性为主体的小说戏剧,以梦为主题的各种梦的形式层出不穷,如神女梦、南柯梦等,直到举世称绝的《红楼梦》。此外,梦常常作为创作、表现手法被大量应用,用于推动情节、强化心理,而且得到了受众的认同,以致有俗语称“戏不够,梦来凑”。诸如“悲欢离合,非真情也;富贵贫贱,非真境也。”之类的感叹,合梦境、文学、人生三位一体,在某种意义上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寓哲学、信仰于审美,感而不伤的人生观和民族性。
  作家强调梦境对其创作活动的启示作用,特别是梦中获得文学灵感说更是显示了梦对文学的重要影响。中国古人对梦与文学的关系向来极为关注,如广为流传的“梦得文才”说,认为杰出文学家的文学才能、创作灵感来自梦中神授。中国文学史上有诸多“梦笔生花”的例证。如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李太白少时,笔于梦中生花,后天才瞻逸,名闻天下”;苏轼根据梦中的意境写成了一首名垂千古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因梦境的曲折、离奇、虚幻的特征,作家从梦中获得的创作灵感,往往在其作品中能够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妇孺皆知的“江郎才尽”的典故叙述了六朝时著名的文人江淹在梦中被前辈文学家郭璞索走五色笔,从此他便失去文学创作能力的故事。这些传说虽不免粗糙荒诞,但却反映了古人对梦与文学关系的探索。
  梦不仅与文学创作的关系紧密,而且在文学文本组织上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许多文学家乐于采用梦境来构筑作品的中心环节。在表达主题思想方面,《庄子·至乐篇》中,庄周梦见和骷髅的一番对话,尽情地抒发了自己对死的乐观和无所畏惧。晚明著名的散文家张岱的《琅嬛文集》里,有篇《西湖寻梦·序》的短文,由梦而抒发人生感慨,饶有人生哲理,可以视作明代散文小品的一颗明珠。就文学作品的情节结构而言,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的《红楼梦》,是由曹雪芹着力敷演渲染的一个完整的梦境。梦中不仅展示“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中女主人公的不同结局,并且还预示了全书构思的最终结局:“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该书的“梦”的构思,可谓石破天惊,不同凡响。同样,在形象塑造方面,采用对人物梦境或人物无意识状态的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深层心理,披露人物在完全失去理智控制时的心理活动以挖掘其思想中最隐蔽的部分,则是现代文学大师鲁迅制文的重要手段。“梦”在鲁迅的作品中是一个出现频率高且接近他实际思想的材料之一,也是贯穿他一生的“核心词语”。 他在《呐喊·自序》中写到:“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可见,对梦境描写的制文形式已成为鲁迅借艺术作品构思以揭示生活真谛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此可见,梦与文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文学作品常用记梦的形式来表达主题、构筑情节、刻画人物,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由于梦常赋予文学作品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幻化魅力,这使得色彩纷呈的梦与文学的关系成为一个值得人们深入探讨的学术领域。
  但也应看到,文学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同时它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现实社会环境的影响。文学与本质上属于人类本能活动的梦之间毕竟存在着较大差异,不可等同视之。梦这一特殊想象形式激发的创造作性灵感并非全是非理性的,它是理性与非理性、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显意识与潜意识相互作用的结果。梦往往出现于作家长时间的艰苦思索之后,因此来自梦中的文学机遇,乃是梦与文学家“有准备的理性头脑”巧妙结合的产物。文学创作在本质上是创作者自觉进行的意识活动。正是鉴于此特殊性,一个作家在充分重视无意识所发挥的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动摇创作本质上是意识活动这一根基。
  3、梦与文学在现代
  梦是中国经典文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梦认识的进一步深入,梦独特的审美特性也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梦开始获得独立存在的机会。人们已经跳出对梦的真实性的追寻,开始自觉地把它当作一种特定的情感体验和审美形式加以体会。对于作家们来说,梦不仅是创作题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作形式的一种。梦诗、梦寓言、梦传奇、梦杂剧、梦散文、梦小说等文学样式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并涌现出一大批经典的梦文学作品。对中国经典文本中梦的分析及探寻梦的发展历程、透视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梦境的奥秘、发掘它们背后的文化和审美意蕴,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对于现代作家来说,他们描写梦境的出发点更为纯粹。换句话说,现代作家在作品中引入梦元素,完全是出于对其作品本身的考虑——文本的需要,这是塑造梦境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在这种以文本的需要而决定取舍的标准背后,是现代作家对于梦在文学中的作用和地位的高度认可。现代作家所描绘的梦境,更多的是作为人物形象心理活动的一种变形而出现的。这种变形在作家的笔下主要用来表达人物形象本身没有意识到的无意识状态,作家往往喜欢用这种梦中的无意识状态来作为处于意识控制下的人物形象的一种补充。两种状态下的人物心理的相互作用共同完成对于这个人物形象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刻画与塑造。这对于描写现代社会中人物复杂多变的心态是尤为有利的。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梦一直占据着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军国大事都能找到梦的印记。作家、读者,都充分地沉浸在梦的环境当中。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弗洛伊德热的出现,当时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们几乎都言以必称“无意识”、“力比多”为荣,这种超乎寻常的热潮为人们更好地从人文、心理的层面科学地理解梦的真实面貌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对于我们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方法来看待梦文学也具有积极意义。但梦的科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消解它的独特魅力为代价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天的人们虽然对于梦更为了解,但相对于古人而言却离梦意象更远的一个原因。梦本质的被蒙蔽本不是一件好事,但经由梦意象的创作和欣赏来提供一种亦真亦假,真真假假的心理氛围,使人们从中得到审美享受却是极为有利的。也正是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中国古代才会产生影响深远的梦文化,才会产生如此众多对全民的文化心理和审美心态发挥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的经典梦意象。这些背景和心态,恰恰是如今梦文学所缺失的。但是人类对于梦的本质的逐渐揭示是不可逆转的,我们不可能与古人一样对梦懵懂无知;对于适合梦文化生长背景的消失,我们同样没有必要过于感伤。毕竟,梦与文学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容性。
  梦,在某种情况下可以激发创作的灵感,是文学作品的触媒或催生剂。但在通常情况下,它只是被用来作为一种创作的手段,或者说是一种形式,梦,虚幻缥缈,作者可以用这种手段或形式,直抒胸臆,以抒发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表达的感情,或籍以达到现实生活中难以企及的境界,使作品更为生色。随着人们对梦本质的进一步认识,它对人们的影响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但是梦与文学依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梦文化依然会在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

参考文献:
[1]傅正谷.中国梦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13页
[2]邹强.中国经典文本中梦意象的美学研究[M].山东:齐鲁书社,2007,第18页
[3]詹石窗.梦与道[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8,第64页
[4]李大敏.梦与文学[J].探讨与争鸣,1999, (9) ,第38—39页
[5]舒天.梦与人生 [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第67页
[6]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第49页
[7]刘文英,曹田玉.梦与中国文化[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第717页
[8]傅正谷.中国梦文学史[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 , 第51页

上一篇:《芙蓉镇》的语言分析

下一篇:布里吉特·施维格和艾丽斯·沃克的妇女主义文学